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九八年早餐开示20200526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5-26 11:21
標題:
九八年早餐开示20200526
敬摘自《净公上人:九八年早餐开示》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九八年早餐开示—修行成功关键:真实忏悔业障 (共一集) 1998/6/28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20-013-0628
诸位同学在此地参学,对於生活起居要留意,人生病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如果在生活方面能够小心谨慎,确实能够避免生病的机会。我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一般所谓是水土不服,也就是生活习惯不相同,特别是气候变化不一样,总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够适应。昨天晚上我听到有同学,大概贴膏药一类,撕开的时候皮肤都破了。这也是常识,大家一定要记住,现在的膏药大概都有说明书,告诉你这个膏药可以贴几个小时,通常一般都不超过十二个小时。可是十二个小时,如果我们皮肤敏感的人受不了,最理想的是四个小时,决定不可以超过八个小时,就要拿掉,而且拿掉尽量不要再贴,一定要等你皮肤恢复原状才可以再贴。如果撕掉,皮肤是红色的不可以再贴,决定有伤害,这是常识。现在医药虽然发达,说老实话,不如中国古时候调的那种膏药,中国古时候调的那种膏药,你贴一个月、两个月没关系。现代的东西很不可靠,假的太多,骗人的东西太多了,一定要小心、要留意。
饮食起居要干净,不要过量,对自己一定有好处。世间懂得养生的人,都讲求吃东西顶多只能吃八分饱,实在讲六、七分就很够了,不可以暴饮暴食,饮食一定要正常,最好不要吃零食。还有一点,吃完东西之后一定要漱口、刷牙,这也是常识。如果每一次吃东西都要漱口、刷牙,你嫌得很麻烦,你有的时候就可以能够节制。所以一定要懂得卫生,保护自己身体健康,减少病苦对我们修学就会有帮助。
今天有一位同修问:经典的集结都是由阿难尊者复讲,大众记录下来,成为经典流传於后世。可是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阿难尊者出生的时候,正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阿难尊者二十岁出家;换句话说,世尊已经讲经说法二十年。阿难出家之后是做佛的侍者,那没有错,等於说佛讲经说法,他一堂也没有漏;那二十年之前所说的,阿难怎么会知道?经典上有记载,阿难出家向释迦牟尼佛提出条件,世尊过去所讲的要给他重复说一遍,释迦牟尼佛答应他。所以听闻佛法,可以说阿难尊者是最完全的,等於说是一堂都没有缺课。这是经典上有记载,我们不必怀疑,阿难是佛传法之人,他有这个使命。
大乘经上又告诉我们,佛的这些弟子都是「大权示现」,不是真的小乘阿罗汉,不是的。我们在大乘经上常看到「大阿罗汉」,大阿罗汉是指什么地位?「阿罗汉」的意思翻成中文是「无学」,无学就是毕业,他所学的东西学圆满了;「阿」翻作无,「罗汉」是学,这是无学。小乘无学,小乘毕业了,这是四果;大乘佛法里面的无学是法云地的菩萨,第十地的菩萨叫无学。所以大乘阿罗汉,我们在大乘经上看到大阿罗汉,就晓得是法云地的菩萨。这么高的地位示现在法会里面是须陀洹果,小乘最低的地位,其实那是表演给人看的。所以佛家讲「本迹因缘」,他本来是什么地位,「迹」是他现在示现的是什么地位,我们要清楚。而许许多多是古佛再来,正是显示出经上所说的,「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跟唱一台戏一样,释迦牟尼佛这次唱主角,许许多多的古佛来配合他,来唱配角。有的示现菩萨身分,有的示现声闻身分,有的示现长者、国王、护法的身分,这一次的表演才做到圆满成功。每一个来表演的人都是一个目标、一个愿望,帮助一切没有开悟的众生破迷开悟。
所以无论在舞台上扮演哪个角色,功德是平等的。特别在《华严经》上显示,这里面没有大小、没有高下,也没有尊卑,点点滴滴都是遍虚空法界,这是事实真相。佛在一切大乘经里面也常常跟我们提示,但是没有《华严》讲得这么具体,讲得这么透彻圆满。所以读一切大乘经悟入比较上困难,但是读《华严》悟入那就比较容易,它说得详细、说得清楚,如果我们有领会,多少都会悟入。我们在讲堂里面讲过,纵然不能悟入佛的境界,你的方向目标一定是对准而没有差错,这就非常难得。方向目标正确就是天台家讲相似即佛,有这个气氛,有这个形象;入境界那是分证即佛,我们虽然做不到分证,相似位是可以做到的。
佛法的修学成败的关键,实在讲是在改过自新,十大愿王里面讲「忏悔业障」,这是关键的所在。现在有许多人学佛碍於面子,不肯下心忏悔,所作所为是隐恶扬善,这对自己讲,不是对别人;自己的缺点过失尽量的隐藏,自己有一点小善想尽方法去表扬,现在时髦的话说「推销自己」,这个对於修道就产生了严重的伤害。古德教我们隐恶扬善是对别人,看到别人的过失我们不说,也不要放在心上,别人的好处我们赞叹颂扬。现在把这个对自己,对别人是尽量攻击别人的过失缺陷,人身的攻击,别人做的善事一字不提,这个社会怎么能好?所以我们要细细体会佛的意思,佛菩萨的教导能够领会在心,这个人一定就法喜充满,他得受用。举世之人造恶,他不肯造恶,特别是对於因缘果报的事实真相要明白。
所以佛教导业障习气重的一类众生,根性劣的众生,跟他讲一乘大法,他不能接受,他对这个没兴趣,贪恋人天福报,佛教给他五戒十善,佛教给他布施忍让。忍让是戒法,通常讲的是持戒布施,这是佛法行门里面,修行里面基本的教学。布施里面实在讲有无限的深广,《华严》第六回向品里面,佛给我们讲了将近一百种布施,讲得很详细。布施的心态尤其重要,这些事情平常在讲经说法很少有机会细说,多半都是受时间的限制,哪有时间说得那么详细,只是略说个几条而已。所以我们很清楚、很明白,讲经说法多半是为众生做远因缘;远因缘就是近收不到效果,只是阿赖耶识当中,「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是远因缘。再到什么时候得人身再遇佛法,希望这个种子能够现行,这桩事情可以说是我们每一个人亲身经历的。
怎么说是亲身经历?我们这一生遇到佛法,能遇到这个因缘,我们的种子不是这一生种的,过去世多生多劫之前有这么个种子,今天遇到缘起现行,这我们亲身经历。遇到缘又怎么样?我们自己好好想一想,冷静的想一想,这个种子究竟有多大的力量?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结果?然后我们才真正明了,阿赖耶识佛种子不多,力量不够强,烦恼习气的种子比这个多,不知道要多多少倍,而且力量非常强大。这就是我们学佛,天天在闻佛法,天天在读佛经,烦恼习气改不过来,原因在此地。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这一生当中没有结果,等於说是又做了一次种因,把这个因加强了一点。再过无量劫,真的是无量劫,这不是假的,遇到这个缘,又一次遇到这个缘,这个种子的力量再加强一点点,你要晓得到哪一劫,你这个种子才能产生力量,才能够抗拒烦恼习气?从这个地方去省察,凡夫成无上道,这是谈何容易!
真正能做克己的功夫,拼命的学习,那就是他的悟性高,他的阿赖耶识里头佛种子力量强;他懂得忏悔,他不怕别人耻笑,有勇气说出自己的过失。佛在世的时候,佛懂得人情世故,知道大家很爱面子,所以当著面对大众之前说人家的过失,出家人一年只有三天,夏安居圆满自恣法会里面三天;自恣法会外面居士们不能参加,只是自己同学,同学当中可以互相来批评,一年也这么一次机会发露忏悔。可是对待一切出家人,佛没有教我们这样作法,可见得这个事情难。我们的业障习气除不掉,原因在这里,不肯发露忏悔。果然能够做到责心忏悔就算很不错,责心是自己做错事情,我们所谓是良心发现,自己感到不安,在暗中去改过,这已经相当难得,很少人能做到。
我们修学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功,决定要求三宝加持,靠自己决定不可能。如果得到三宝显著的加持,一定要用真诚心去求,妄心决定不能相应,要用真心。在这个世间决定不怕吃亏、不怕上当,知道「万法皆空」,吃亏上当也是空、也是虚妄,你所得到的是虚妄,你失掉的还是虚妄,我们得失的心就淡了,这一切才能随缘而不攀缘,随缘就自在。真正忏除业障,菩提道上就一帆风顺,菩提道包括我们的生活,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都是道,没有一处不是道场。道场并不是狭义的寺院庵堂,不是,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无一不是道场。所以教给我们念念要觉悟,时时要觉悟,处处要觉悟,事事要觉悟,觉悟就是道场。我们在大乘经教里头,特别是在《华严》听说这些事实,我们应当做的就是深解义趣,依教奉行,自然就得真实利益,而不将这一生空过。好,时间到了。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