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公上人讲解守规矩集第五五卷南无阿弥陀佛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4-14 13:19
標題:
净公上人讲解守规矩集第五五卷南无阿弥陀佛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解守规矩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解守规矩集第五五卷
...教导我的老师,这成什么人?你想想看,他还会有什么成就?你再想想看,他将来得什么果报?
老师选学生,学生要具备什么条件?跟诸位说,就这五个字。老师会很冷静在观察,这个学生有没有仁?有没有义?有没有礼?有没有智?有没有信?如果具足这个条件,老师很喜欢这个学生,很乐意教这个学生。另外一个问题,学生好不好学?学生肯不肯接受老师教诲?如果好学,肯接受,师资道合,没有别的。所以真正好老师收学生,考核不是像学校里头举行考试测验,不是的。儒跟佛,老师取学生标准就在此地。有「仁」,这个人有爱心,仁能爱人,仁慈博爱!这一点心,这是真心,这是佛心。「义」,能够舍己为人,能够牺牲奉献,菩萨精神在此地。「礼」,他守规矩,听教诲。「智」,他能接受,他能理解。「信」,他能奉行。这就是世出世间法善知识取学生的标准。这五个字做不到,你遇到真善知识,你也学不到东西,你所学的也只是皮毛而已。这五条是基本的德行,以后再讲道德,是这个德行的扩充、这个德行的推广,我们不能不晓得,不能不认真努力来修学。所以他的心地清净、坚固不坏,邪知邪见不能侵入,妖魔鬼怪不能动摇,这个在佛法里叫法器。
第三句,『摩尼处处以为严,众宝於中相间错』,这是讲你的德行,佛法里面讲的万德万能。从大的纲领上来讲,我们净宗学会成立,对於同学们提出修学的纲领: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就是「摩尼处处以为严,众宝於中相间错」。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九三卷) 2002/07/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93》)
...你说学经教倒还有一点兴趣,要叫学戒律的时候,没人来。我们在这里讲经,如果讲戒律谁来听?没有人肯来听,听了处处受约束,怎么也不自由、不自在。现在讲民主自由开放,还要这个东西干什么?而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我们现在不喜欢,什么原因?我们随顺烦恼习气已经成习惯了,把烦恼习气看作自然,把自然的性德反而觉得格格不入,这个问题严重。
学佛的人要不能认真好好的学,不但你成不了佛,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成了问题。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各个戒律清净,威仪具足,我们到那里去一切不习惯,跟他们格格不入,你能进得去吗?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一般人都能懂得的。你总不能在那个团体里面放逸,那不可以的。大家都守规矩,你一个人不守规矩,那像什么话?别人不责备你,你自己也觉得难看。所以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无量寿经》上头一句,「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的威仪具足,一条细行都不缺。佛在经上确确实实说明白了、说清楚了,我们不认真学习怎么行?总得要守规矩。
佛教在中国,唐朝时候百丈大师,他明了印度这些礼俗跟中国人的观念不一样,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我们没办法去做。但是学佛应当要知道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可以改变,实质不能改变。所以他老人家依照戒律的精神、原理原则重新写一部戒律,叫《清规》,他不叫戒律,叫清规,我们后人称为《百丈清规》。《百丈清规》就是古印度佛教戒律的中国化,那时候是唐朝,唐化,现代化了。我常常讲佛家教学要懂得本土化、现代化,为什么?你要度的是本地人、是现代人。你在这个地方建道场,你不是度外国人,你不是度古人,你度现代人,度这个时候的人。你要是跟这个时候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脱了节,你怎么能度现代人?你就度不了。这是近代佛...(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九四卷) 2002/07/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94》)
...么好的工具,我们要会用,不然那太可惜了。
有人,有不少人找我办佛学院,我跟他说我现在年岁大了,退居了。我也不讲经了,绝对不公开跟大众讲经,也不教学了,但是你把我这些东西拿去上课,行!这没有问题。我晚年工作就是在摄影棚里面录相,录的这些东西提供给大家做修学参考资料,也可以做学习讲经的资料。只要你懂得方法,不需要天天跟在我身边,那个没用处,浪费时间,心是散乱的。真正能学成,心是定的。你自己在你家里修学,找一个清净的地方摒绝外缘,你一心来修学。你只要有几套这个经的录相带或者是光碟,果然你能够闭关三年,三年认真来学习几部经,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学习的规矩这个重要,关系你一生成败得失,一定要守规矩,那就是「一门深入,依教奉行」。学讲经不能够掺加自己的意思,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做不到的都没有成就。喜欢发挥自己的高见,愈搞愈错,到最后收不回来,这个是学经教最大的忌讳。
经教怎么学?老师怎么讲,我怎么讲。讲错了,是老师讲错了,我没讲错。完全依照老师所讲的去讲,这就对了。不必学老师的言语,学经教懂得这个原则,所讲的意思完全是老师的。那个言语都要学的话,那何必要学?录一套带子就好了,那还用得著去学讲吗?所以学讲经一定要自己写讲稿,就像听经笔记一样,把意思听懂了,用自己的言语来说,这就对了。所说的决定是老师所讲的意思,不能加自己一点意思进去,这叫师承,这叫跟这个老师学。
那要问问...(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九八卷) 2002/7/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98》)
...我讲,我上一次去的时候是第六年,第一年种的水果、蔬菜百分之九十都被鸟被虫吃掉,百分之九十。到第二年它吃一半,留一半给我们。每年都会多留一点。到第六年的时候,差不多它们吃的是十分之一,十分之九可以收到。那些小虫、小鸟都有灵性,你对待它好,它也对你好,你布施供养它,它也会供养你,我们这样做朋友多好!菩萨心,常常有施舍的意念,它不会断掉。
人到世间来,一生干什么?就是干施舍的!我没有钱,什么都没有,我可以义务劳动。今天讲做义工,义工是用身体来布施,这个比财物布施的果报还要殊胜,这叫内财布施。你布施财物是外财,身外之物;我用身体来布施、来做义工,那个果报更殊胜。
第二「持戒」。持戒是守法、守规矩,那是属於无畏布施,你这个人守法、持戒,别人不会怕你。你持不妄语,人家对你讲话很放心,你不会骗我。你持不偷盗,我钱财摆在这个地方也很放心,为什么?你不会偷盗,你不会拿我的。他心里头没有恐惧,这就是无畏。你持不杀生,他放心,「你绝对不会伤害我」,给对方身心的安全感,这属於无畏布施。
「忍辱」是无畏布施,我在态度上、言语上得罪你,「他修忍辱波罗蜜,他不会报复,他不会记恨在心」,无畏布施。
「精进、禅定、般若」是属於法布施。我自己做,别人看到了,他受感动了,他向我学习,效法我,这就布施他了。自行就是化他,自他真的是不二,菩萨修六度万行。我们学佛,说实在话,应当取法於佛菩萨,我们走佛...(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0六卷) 2002/8/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806》)
...我们要从持戒下手。持戒,广义的说就是守法,我们在讲席讲得很多,佛在经论里头所有的教诲我们要遵守,这是如来的教诫。佛讲得太多太多了,会学的人抓住纲领,容易落实。纲抓到了,经论里面的教诲就常常能够现前,你能想得起来,你能记得住。
不但佛陀教诲我们要依教奉行,我们生在世间,住在这个地区,这个地区的法律要遵守,这个地区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样样都要遵守。「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那个法是世间的规矩,我们要跟世间人在一起相处。佛菩萨到这个地方来应化,对这个地区的法律规章一定严格的遵守,佛不破坏。你要破坏,你就破坏这个地区社会的安定,那是害众生,不是利益众生,佛不会做。所以佛弟子第一个形象就是守法、守规矩,令人尊敬。但是佛法实实在在脱节至少两百年以上,什么叫脱节?寺院庵堂、一切佛教道场不教学、不上课,铃铛没有了。古时候这些道场是学校,天天上课,有法师每天讲经说法教学,给大家解答疑难。教学的内容无所不包,教学的对象,只要你愿意到这个地方来参加上课,一律欢迎。他不是固定的学生,也不是固定的听众,固定的人不多。寺庙的常住,这是固定的;在道场里面做义工的,是半固定的;一般听众有时候来,有时候不来,所以他不是固定的。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我们懂得了,这是社会教育,它不是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这个教育偏重在德行、在道德、在修养,这社会教育,我们可以称它为圣贤教育。为什么?教育的...(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一二卷) 2002/08/0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812》)
...除自己之外,所有一切人事物在修行人心目当中,全是佛菩萨示现的。他是恶人,示现个恶相来给我看,我看了之后,是不是心平气和?是不是若无其事,不落印象?我的功夫提升了。他要不在我面前示现,我不知道自己的功夫。换句话说,他来考我的,他是我的老师,这个考试我通过了。他给我示现的好相,也是来考试我的,我在这个现象里起不起贪爱?不生贪爱,一丝毫留恋都没有,我通过了。所以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全是佛菩萨示现,真正修行人一个,就是我一个。世间一切人事物,哪有过失,我起心动念是我的过失,善财就是这么学成的,六祖惠能大师也是这么学成的。
念念自己的心安住在六波罗蜜里头,须臾没有离开。「布施」,是放下;「持戒」,守规矩、守礼;「忍辱」,顺境、逆境都忍。顺境不生贪念,忍;逆境不生瞋恚,忍!忍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无论什么境界,保持心地清净平等,不起心、不动念叫做忍;不管什么境界现前,你起心动念了,你没有忍。永远保持心像佛前供水一样,清净平等;心有丝毫染著、心有丝毫不平,我已经忍辱波罗蜜没有了。有忍当然就有进步,这是「精进」!有精进当然提升自己境界,这是「禅定」、「般若」。
所以,忍、进是禅定的前方便,这是真正讲功夫了。跟诸位说,布施、持戒著重在修福上;佛法是讲福慧双修,把修福放在前头,布施得福报,持戒得尊贵。富贵从哪里修?富贵是布施、持戒里修来的。成就道德、超越世间,那从忍辱开始;忍辱、精进、禅定...(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五二卷) 2002/9/2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52》)
...烦恼没有断、智慧没有开,他受了菩萨戒,名字菩萨;天台家讲六即里面的名字即,有名无实。真正肯修,依教奉行,在六即里头叫观行菩萨,真干,真修,烦恼没断;烦恼虽然没断,他修行的功夫能把烦恼伏住。所以,修其他法门这个功夫出不了六道轮回。出六道轮回要断见思烦恼;伏,出不去。你看看四禅天伏烦恼了,四空天伏烦恼了,出不了六道轮回,修其他法门;修净土法门能出去,只要伏就能出去,带业往生,这法门殊胜。
所以同学要记住,要认真努力,伏烦恼才是功夫。在什么地方学?日常生活当中学。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工作里头,在处事待人接物,真正学习四摄六度。「布施」是学放下,真能放得下;「般若」是真正能看得破;「持戒」是守法、守规矩;「忍辱」是真有耐心,真能包容,逆境恶缘能受得了,自己谦虚卑下,欢喜为一切众生服务,修福,佛教给我们福慧双修;「精进」,不疲不厌;「禅定」,心里头有主宰、有方向、有目标,一点都不会错乱,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净土,心是定的,这是禅定。不是在经本上,不是在讲台上,这个诸位要搞清楚,讲经讲得再好,讲得天花乱坠,与了生死出三界没关系。
怎样才了生死出三界,往生净土?心行关系大了。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言语造作是行、行为,起心动念是心。你的心行跟阿弥陀佛心、愿、行相不相应?心是佛心,愿是佛愿,行是佛行,那你肯定往生,一丝毫疑惑都没有了。所以,世出世间法不能不放下,一丝毫牵挂都不能有。
哪里...(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五七卷) 2002/9/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57》)
...这个上空庄严善妙!
【二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纯一清净。佛号大变化光明网。】
佛的名号显示佛的大德大能,圆满的后得智,权智,我们一般讲善巧方便,佛以这个为德号。我们想想这个世界众生,这不是普通世界,是净土,『纯一清净』。佛为什么示现不思议的权智?从教学的总纲领上,我们体会得到。像我们这个世间,佛号释迦牟尼,这是佛在我们这个世界现前这个阶段教学的总纲领。「释迦」是仁慈,这个世间众生待人接物缺乏仁慈;「牟尼」是清净,自己的心不清净,佛用这个做教化的总纲领。
『宝庄严藏世界』,是清净的世界,纯一清净。佛的德号是权智,我们就想想这个世界的菩萨们,真的都是菩萨,我们想想大概不够活泼;很守规矩,不够生动,不够活泼,所以佛用『大变化光明网』。读佛经,看这样的经文,就像我们看大夫的处方一样,看到处方就晓得这个处方的对象生的是什么病,是为他开的方子,药到病除。
学佛,初学要严谨(严格谨慎),要守规矩,严持戒律。《沙弥律仪》,我初学佛的时候,台湾印经处有印这个小册子,是铅字排印的,字很小,朱镜宙老居士送了一本给我。那个时候我初学佛,我在公家机关服务,我们有一个长官,不是直属的,是我们这个大单位里面的,他跟我非常好。看了《沙弥律仪》之后,他就摇头:这不行,这动不动都犯了戒,这不能学。初学的规矩很多,要受约束。必须知道无量劫来,我们被世俗烦恼习气的染污,心情就像野马一样,现在要把这个野心收回来,你不受约束怎么行?
佛对初学约束很多,这个约束对於我们初学的人有大利益,不许我们再犯过失。约束我们的总的纲领原则,这不能不记住,就是三皈五戒十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三皈五戒十善义理深广无际,没有...(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五八卷) 2002/9/2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58》)
...人看到,馆长欺负法师,她背黑锅,她受委屈。但是我清楚、我明了,佛菩萨明了,她在成就我,她是真正在护持我。一直到今天,虽然身体走了,她的神灵没走,还在道场照顾!我们感激她,纪念她,她没有忘记我们。你们同学当中,居士当中,有时候偶尔也发现。我们过去在新加坡给她做三周年纪念,往生三周年纪念的时候,有同修告诉我看到馆长坐在第一排,带了好几个比丘尼,我相信。不止一次,在这个道场亦复如是。
大家不要以为馆长不在,馆长在你身边。你的一举一动起心动念,她也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你在此地要做得不如法,她迁你单,她会叫你走。修理房子的时候,有一个女众,出家的,她不愿意搬。这一边同修打电话给我,我在新加坡,她不守规矩,不肯搬,房子整修不能动工,那没法子。我接到这个电话之后,我怎么办?我在馆长遗像面前我在那里向她祷告,我说:这些徒弟都是你收的,现在她们不愿意搬,怎么办?我没有法子,你要出面解决。我给她烧三柱香,给她问个讯。果然有效,到第二天那个女众法师打电话给我,她说她决定过两天回台湾去,馆长迁单!大家都非常欢喜,我也非常欢喜,没有得罪人,真的照顾。
所以我今天在这个道场,我不操心。为什么?馆长还在。什么疑难纠纷的时候,找她,我这里供的她的纪念堂。你要做得不如法,自自然然的你会走,我们彼此还是维持很好的关系。感应不可思议,李老师教过的,至诚感通!跟佛菩萨感应道交,跟天地鬼神感应道交,这不是迷信。...(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六一卷) 2002/9/2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61》)
...帮助你造业、帮助你堕落。
所以不论是开智慧,或者是福报现前,什么最重要?戒律最重要。果然能够严持戒律,不敢违犯,这个好,这个能保证你不堕落。智慧再高,佛经讲得再圆满,讲得天花乱坠,下了台,还是样样不如人。谦卑恭敬,不敢有丝毫傲慢,那个傲慢从心里头断,你才能断习气。不然的话,心里真的没有傲慢,傲慢的样子、态度还在,那是什么?习气!自己以为没有傲慢,不知不觉当中得罪很多人,菩提道上造成了许许多多的障碍。
所以初学,师、友是成败的关键。我亲近老师十三年;亲近章嘉大师三年,以后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如果不亲近老师,自己离开老师修行,那危险极了!十年没有离开老师,天天在老师眼底下,自自然然在守规矩。要不然老师知道了,怎么对得起他老人家?至於阳奉阴违,老师知道,不是不知道,他不糊涂。老师用什么态度?随他去,对他客客气气,礼敬诸佛,知道这个人不能成就。对於能成就的,能成就是什么人?依教奉行!老师就格外关心,全心全力来栽培你,来照顾你,把你根基扎稳。以后离开老师,还能够保住,不会受外面境界影响,不至於堕落,老师的一番苦心。
至於什么样的人能成就?能够克制自己的烦恼习气,能够遵守老师的教诲。过失,当然不免,为什么?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哪能断得了?断得了,那不就成菩萨、成佛了吗?总是尽量克服。大的过失没有,小过失不免。大过失没有了,然后再从小过失下手,希望小过失也渐渐减少。真干!这是...(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六二卷) 2002/9/2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862》)
...个道理我们并不难懂,一门深入,深到底,通了!同时学多了,你的力量分散了,不能集中,这样造成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你很难契入。一门,一门你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个方法好,还是正确的。
讲到真正巧妙的时候,世法不如佛法。学佛,佛跟儒家教学有相通之处,首先建立德行。所以古时候学佛,无论在家出家,五年学戒!这是德育,今天我们讲教育,道德的教育,这摆在第一。孔老夫子教学,他四个科目,第一个是德行,第二是言语,第三才是政事,最后是文学,把「德行」摆在第一。佛法教学把「戒律」摆在第一,都是属於德行。这是世间圣人跟出世间圣人,你看看关於教学的理念跟方法完全相同,我们不能不重视。所以学佛从持戒、守规矩入门,你要不能持戒,不守规矩,永远不能入佛门。经听得再多,读得再多,背得再多,甚至於讲得天花乱坠,佛法受用你丝毫都得不到。你每天还是生活在烦恼里面,还是生活在忧虑里,佛法里头真正的智慧、乐趣你得不到,那就是白学了。
四弘誓愿里面有「法门无量誓愿学」,没错,确实是这个样子。那不是开头,四弘誓愿这四条它有次第的。你看看头一条教你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菩萨愿。这一愿要用现在的话来说,我发愿为人民服务、为众生服务,牺牲奉献。第一愿是这个意思,不为自己,为众生。你真正要为众生服务,你要有能力,你要有学问。后面教你,头一个你要把你的品德修养做好,「烦恼无尽誓愿断」。你的烦恼断了没有?自己烦恼不断,你怎么能为别人服务?...(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0三卷) 2002/1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903》)
...别人做到,如果要求别人做到,你就生烦恼了,不可能的事情!那你就搞错了。要求谁做到?要求自己做到,不要问别人。每一个人都要求自己做到,这个僧团是如法的僧团,是六和敬的僧团。
你看六和敬头一条「见和同解」,思想见解是一致的。我的思想见解跟你的思想见解怎么会一致?我依照这个经本来修的,把自己的思想见解放下。为什么?那是邪知邪见,完全随顺佛的思想见解,佛的思想见解在经论上。我随顺佛陀,你也随顺佛陀,他也随顺佛陀,我、你、他的见解就相同,「见和同解」!我们今天的见和同解是要依佛菩萨,不能依自己。依自己,一个人一个想法,一个人一个看法,怎么能和得起来?
「戒和同修」,我们住在这个团体,大家总要守规矩、守法。规矩、法是什么?戒律。戒律,我们这是个僧团,僧团标准的戒律是《沙弥律仪》。《沙弥律仪》在家同学可以学,四众都可以学,这是一个道场,以这个为标准。《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安士全书》做辅助,补充教材,真正主要的教材是《沙弥律仪》,这就真正是三宝、诸佛菩萨的道场。六和敬里头这两条最重要。
「身和同住」,互助合作,不分彼我。
「口和无诤」,多做事,少说话,这个重要。言多必失,闲话太多,废话太多,这不是道场。真正的道场我们没有见过,我们只是在书本里看到有记载。朱夫子朱熹,有一次到寺庙里面去游玩,正好遇到寺庙里面在吃午饭,一千多人在一起吃饭,一点声音都没有。他从窗口经过的时...(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三0卷) 2003/1/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30》)
...家族,外是他的属下。国王是世间主,他下面那些大臣文武百官是他的外眷属,他自己宫廷里面妻子儿女内眷属。佛光遍照!所以『蒙佛光明所开觉故』,佛光一照大家都感受到了,看到这个无比殊胜的瑞相,为这个所震动、所感动。见到佛出现於世,佛现身了,当然都到这个地方来拜佛,来拜佛的。到达佛出现的处所,『头面礼足』,都行最敬礼,向佛致敬。
下面再为我们介绍诸王云集的仪式,我们应当知道,应当学习。这就是我们一般讲的礼节。人有礼节,遵守礼节,社会有秩序,所谓是有条不紊,它不乱,这个社会才祥和,安和乐利。如果没有规矩,没有礼节,人人都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那个事情麻烦了,这个社会乱了。今天社会为什么这样动乱?大家不守规矩,完全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圣贤人教导我们这些礼仪礼节,不是他发明的,不是他制定的一定要我们遵守,不是,那是性德。换句话说,做人原来就是这个样子,哪里有一点点勉强?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一生无论是生活、是工作(他的工作是教学),待人接物没有一丝毫造作。你要问他:为什么你这样做法?他告诉你「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随顺性德,随顺自然。我们把它一条一条记下来就变成了戒律了,就变成了仪规了,佛家讲的戒律威仪,记下来就变成戒律威仪。在他完全是自然,我们很不自然的学习,这什么原因?我们迷失了自性,违背了性德,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错了!所以叫造孽。佛跟法身菩萨,他们起心动...(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三五卷) 2003/1/1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35》)
...!什么原因?里面烦恼作祟,外面诱惑力量强大,禁不起诱惑。这个原因是什么?自己没有坚守戒定慧三学,毛病出来了。如果这一生当中小心谨慎,真的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定要抓住戒定慧,抓住觉正净,抓住十善十戒。我们今天不讲太多,我们只讲沙弥十戒,尽量去遵守威仪,一切时一切处认真的修学,学沙弥律仪,学十善业道,学三皈五戒,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没有不往生的。这是在「一切佛法普门陀罗尼」里面,我们举一个例子。
我们初学决定不可以好高骛远,决定不可以学好看,尤其是学院学教的同学。学教就是一般人讲的学讲经,这个事情看起来容易,实在很难,不是那么容易,这一条路子是很长的道路,菩萨道!初学的人最重要的守规矩,那个规矩就是总的原则纲领,要认真修行。为什么?你所讲的跟你所行的要能一致,解行相应,心口一如。为什么讲得好?因为你行得不错,你是从真正行门里面得到了心得。展开经文,你做心得报告,这个言语是从你真心里面流露出来的,它当然不一样!诸佛菩萨讲经是从真心里流露出来的,你现在也用真心,藉著佛的经教把自己的真心也显现出来了。自己的真心跟佛的真心不二,所以佛法里面微妙的义理,你自自然然能够吐出来了,不是你准备的。你说出来的,不是你预先设想的,没想过自然就流出来了,道理在此地。
由此可知,真正经讲得好是真正的修行。真功夫是讲经教的依靠,没有真正的修行,那个经教是道听涂说。找一堆参考书这个地方抄几...(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三六卷) 2003/1/13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936》)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4-14 13:22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