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佛说不妄语诸经集第一四卷南无阿弥陀佛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4-1 18:59
標題:
佛说不妄语诸经集第一四卷南无阿弥陀佛
敬摘自《佛说不妄语诸经集录》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说不妄语诸经集第一四卷
...头知之,当建此意。夫见之法六十二种,要当住十善之地,除去此见。云何为十?于是,均头,他好杀生,我等应当不杀;他好盗,我不盗;他犯梵行,我行梵行;他妄语,我不行妄语;他行两舌斗乱彼此、绮语、恶口、嫉妒、恚、邪见,我行正见。
“均头当知:如从恶道得值正道,如从邪见得至正见,回邪就正。犹如有人自己没溺,复欲渡人者,终无此理;己未灭度,欲使他人灭度者,此事不然。如有人自不没溺,便能渡人,可有此理;今亦如是,自般涅槃,复使他人取灭度者,可有此理。是故,均头当念:离杀,不杀灭度;离盗,不盗灭度;离淫,不淫灭度;离妄语,不妄语灭度;离绮语,不绮语灭度;离粗言,不粗言灭度;离斗乱彼此,不斗乱彼此灭度;离嫉妒,不嫉妒灭度;离恚,不恚灭度;离邪见,得正见灭度。
“均头当知:若凡夫之人便生此念:‘为有我耶?为无我耶?有我无我耶?世有常耶?世无常耶?世有边耶?世无边耶?命是身耶?为命异身异耶?如来死耶?如来不死耶?为有死耶?为无死耶?为谁造此世?’生诸邪见:‘为是梵天造此世?为是地主施设此世?又梵天造此众生,地主造此世间;众生本无今有,已有便灭。’凡夫之人无闻、无见,便生此念。”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自然有梵天...(第0539-05部~增壹阿含经五十卷(第四十一卷~第五十卷))
...”
象舍利弗报曰:“我先非罗汉也。诸居士当知:五通与六通,各各差别,今当说十一通。夫五通仙人欲爱已尽,若生上界,复来堕欲界。六通阿罗汉如来弟子者,得漏尽通,即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
时,诸人民复白言:“我等观察象舍利弗所说,世间无有阿罗汉舍法服,习白衣行。”
时,象舍利弗报曰:“如是,如汝所言,无有阿罗汉还舍法服,习白衣行者。有十一法阿罗汉所不习者。云何为十一?漏尽阿罗汉终不舍法服,习白衣行;漏尽阿罗汉终不习不净行;漏尽阿罗汉终不杀生;漏尽阿罗汉终不盗;漏尽阿罗汉食终不留遗余;漏尽阿罗汉终不妄语;漏尽阿罗汉终不群类相佐;漏尽阿罗汉终不吐恶言;漏尽阿罗汉终不有狐疑;漏尽阿罗汉终不恐惧;漏尽阿罗汉终不受余师,又不更受胞胎。是谓,诸贤士,漏尽阿罗汉终不处十一之地。”
尔时,诸人民白象舍利弗言:“我等闻尊者所说,观外道异学,如观空瓶而无所有。今察内法如似蜜瓶,靡不甘美,今如来正法亦复如是。今彼梵志受罪无量。”
尔时,象舍利弗飞在虚空,结跏趺坐,便说此偈:
“不解彼此要,习于外道术,
彼此而斗乱,智者所不行。”
尔时,拘留沙人民白象舍利弗言:“所说过多,实为难及。...(第0539-05部~增壹阿含经五十卷(第四十一卷~第五十卷))
...,不顾其后。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
“如是,婆罗门,四法成就,现法安、现法乐。”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几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
佛告婆罗门:“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何等为信具足?谓善男子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坏,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何等戒具足?谓善男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名戒具足。
“云何施具足?谓善男子离悭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脱施,常自手与,乐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云何为慧具足?谓善男子苦圣谛如实知,习、灭、道圣谛如实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
“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后世安、后世乐。”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方便建诸业,积集能守护,
知识善男子,正命以自活。
净信戒具足,惠施离悭垢,
净除于迷道,得后世安乐!
若处于居家,成就于八法,
审谛尊所说,...(第0540-01部~杂阿含经五十卷(第一卷~第十卷))
...土;如是成就圣慧眼者,亦复如是;如大地士,如是不成就圣慧眼者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知此法、律者,亦复如是;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知法、律者亦尔。如知,如是等知,普知,正想、正觉、正解,法无间等亦如是。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知有父母亦尔;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知有父母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知有沙门、婆罗门家之尊长,作所应作作福,此世他世畏罪行施,受斋持戒亦尔;如大地土,不知有沙门、婆罗门家之尊长,作所应作作福,此世他世畏罪行施,受斋持戒,亦如是说。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亦尔;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持诸戒者亦尔。如是离贪、恚、邪见,及不离贪、恚、邪见,亦如是说。
如甲上土,如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大地土,如是不持五戒者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持八戒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持八戒者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持十善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持十善者亦如是。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生人中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还生地狱者亦如是。如地狱,如是畜生、饿鬼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生天上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还生地狱者亦如是。如地狱,如是畜生、饿鬼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人道中没,还生人道中者亦如是...(第0540-02部~杂阿含经五十卷(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木,而入于巨海,
人木则俱没,懈怠俱亦然,
当离于懈怠,卑劣之精进。
贤圣不懈怠,安住于远离,
殷勤精进禅,超度生死流。
胶漆得其素,火得风炽然,
珂乳则同色,众生与界俱,
相似共和合,增长亦复然。”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如是广说,乃至:“胜心生时与胜界俱,鄙心生时与鄙界俱,杀生时与杀界俱,盗淫、妄语、饮酒心时,与……饮酒界俱;不杀生时与不杀界俱,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与……不饮酒界俱。是故,诸比丘,当善分别种种界。”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不信时与不信界俱;犯戒时与犯彼界俱,无惭无愧时与无惭无愧界俱;信心时与信界俱,持戒时与持戒界俱,惭愧心时与惭愧界俱。是故,诸比丘,当善分别种种诸界。”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信、不信,如是精进、不精进,失念、不失念,正受、不正受,多闻、少闻,悭者、施者,恶慧、善...(第0540-02部~杂阿含经五十卷(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听!善思!当为汝说。
“何等为邪?谓地狱、畜生、饿鬼。何等为邪道?谓邪见乃至邪定。
“何等为正?谓人、天、涅槃。何等为正道?谓正见乃至正定。”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邪、有邪道,有正、有正道。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何等为邪?谓地狱、畜生、饿鬼。何等为邪道?谓杀、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见。
“何等为正?谓人、天、涅槃。何等为正道?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无贪、无恚、正见。”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何等为恶趣道?谓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僧、恶心出佛身血,余如上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顺流道,有逆流道。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顺流道?谓邪见乃至邪定。何等为逆流道?谓正见乃至正定。”
佛说...(第0540-03部~杂阿含经五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向,是则为善众。
比丘持净戒,比丘尼多闻,
优婆塞净信,优婆夷亦然,
是名为善众,如日光自照。
如则善好僧,是则僧中好,
是法令僧好,如日光自照。”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调伏,如是辩、柔和、无畏、多闻、通达法、说法、法次法向、随顺法行亦如是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种子。何等为三?有随生子、有胜生子、有下生子。
“何等为随生子?谓子父母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子亦随学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名随生子。
“何等为胜生子?若子父母不受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戒,子则能受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戒,是名胜生子。
“云何下生子?若子父母受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戒,子不能受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戒,是名下生子。”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生随及生上,智父之所欲,
生下非所须,以不绍继故。
为人法之子,当作优婆塞,
于佛法僧宝,勤修清净心,
云除月光显,光荣眷属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五戒,如是信、戒、施、闻、慧经亦如是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正断。何等为四?一者、断断,二者、律仪断,三者、随护断,四者、修断。”
佛说此经...(第0540-04部~杂阿含经五十卷(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足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那罗聚落好衣庵罗园中。
时,有刀师氏聚落主尼揵弟子,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聚落主:“欲何所论?尼揵若提子为何所说?”
聚落主言:“彼尼揵若提子说:‘杀生者,一切皆堕泥犁中,以多行故,则将至彼;如是盗、邪淫、妄语皆堕泥犁中,以多行故,则将至彼。’”
佛告聚落主:“若如尼揵若提子说杀生者堕泥犁中,以多行故,而往生彼者,则无有众生堕泥犁中。聚落主,于意云何?何等众生于一切时有心杀生?复于何时有心不杀生?乃至何时有心妄语?何时有心不妄语?”
聚落主白佛言:“世尊,人于昼夜,少时有心杀生,乃至少时有心妄语;而多时不有心杀生,乃至妄语。”
佛告聚落主:“若如是者,岂非无有人堕于泥犁中耶?如尼揵所说:有人杀生者,一切堕泥犁中,多习行者将往生彼,乃至妄语亦复如是。聚落主,彼大师出兴于世,觉想筹量,入觉想地住。于凡夫地自辩所说,随意筹量,为诸弟子作如是说法,言杀生者,一切皆堕泥犁中,多习行将往生彼,乃至妄语亦复如是。彼诸弟子若信其说,言:‘我大师知其所知,见其所见,能为弟子作如是说:若杀生者,一切皆堕泥犁中,多习行故,将往生彼。我本有...(第0540-04部~杂阿含经五十卷(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为弟子作如是说:若杀生者,一切皆堕泥犁中,多习行故,将往生彼。我本有心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当堕泥犁中。’得如是见,乃至不舍此见,不厌彼业,不觉彼悔,于未来世,不舍杀生,乃至不舍妄语,彼意解脱不满足,慧解脱亦不满足。意解脱不满足、慧解脱不满足故,则为谤圣邪见;邪见因缘故,身坏命终,生恶趣泥犁中。如是,聚落主,有因有缘众生烦恼,有因有缘众生业烦恼。
“聚落主,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兴于世,常为众生呵责杀生,赞叹不杀;呵责偷盗、邪淫、妄语,赞叹不盗、不淫、不妄语。常以此法,化诸声闻,令念乐信重,言:‘我大师知其所知,见其所见,呵责杀生,赞叹不杀,乃至呵责妄语,赞叹不妄语。我从昔来,以愚痴无慧,有心杀生。我缘是故,今自悔责。虽不能令彼业不为,且因此悔责故,于未来世,得离杀生,乃至得离盗、淫、妄语,亦得满足正意解脱,满足慧解脱。意解脱、慧解脱满足已,得不谤贤圣,正见成就;正见因缘故,得生善趣天上。’如是,聚落主,有因有缘众生业烦恼清净。
“聚落主,彼多闻圣弟子作如是学:随时昼夜观察所起少有心杀生,多有心不杀生。若于有心杀生,当自悔责,不是不类。若不有心杀生,无怨无憎,心生随喜;随喜已,欢喜生;欢喜已,心猗息;心猗息已,心受乐;受乐已,则心定;心定已,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嫉,...(第0540-04部~杂阿含经五十卷(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 婆罗门白佛:“瞿昙,是学舍法。”
佛告婆罗门:“云何婆罗门舍法?”
婆罗门白佛言:“瞿昙,如是十五日,洗头受持法斋,著新净长鬘白氎,手执生草,随力所能,布施作福。瞿昙,是名婆罗门修行舍行。”
佛告婆罗门:“贤圣法、律所行舍行异于此也。”
婆罗门白佛:“瞿昙,云何为贤圣法、律所行舍行?”
佛告婆罗门:“谓离杀生,不乐杀生,如前清净分广说。依于不杀,舍离杀生,乃至如前清净分广说。离偷盗,不乐于盗,依于不盗,舍不与取。离诸邪淫,不乐邪淫,依于不淫,舍非梵行。离于妄语,不乐妄语,依不妄语,舍不实言。离诸两舌,不乐两舌,依不两舌,舍别离行。离于恶口,不乐恶口,依不恶口,舍于粗言。离诸绮语,不乐绮语,依不绮语,舍无义言。断除贪欲,远离苦贪,依无贪心,舍于爱著。断除瞋恚,不生忿恨,依于无恚,舍彼瞋恨。修习正见,不起颠倒,依于正见,舍彼邪见。婆罗门,是名贤圣法、律所行舍行。”
婆罗门白佛:“善哉!瞿昙贤圣法、律所行舍行!”
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生闻梵志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第0540-04部~杂阿含经五十卷(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中住。鞞纽多罗聚落婆罗门长者闻世尊住聚落北身恕林中,闻已,共相招引,往诣身恕林,至世尊所,面相慰劳已,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婆罗门长者:“我当为说自通之法。谛听!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谓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我若不喜人盗于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盗他?’是故持不盗戒,不乐于盗,如上说。‘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持不他淫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他人离我亲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离他亲友?’是故不行两舌。‘我尚不喜人加粗言,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起骂辱?’是故于他不行恶口,如上说。‘我尚不喜人作绮语,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作绮语?’是故于他不行绮饰,如上说。如是七种,名为圣戒。又复于佛不坏净成就,于法、僧不坏净成就,是名圣弟子四不坏净成就。自现前观察,能自记说:‘我地狱尽,畜生、饿鬼尽,一切恶趣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时,鞞纽多罗聚落婆罗门长者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第0540-04部~杂阿含经五十卷(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难。邪淫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所有妻室为人所图。妄语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多被讥论。两舌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亲友乖离。恶口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常闻丑声。绮语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言无信用。贪欲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增其贪欲。瞋恚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增其瞋恚。邪见多习多行,生地狱中;若生人中,增其愚痴。
“若离杀生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必得长寿。不盗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钱财不丧。不邪淫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妻室循良。不妄语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被讥论。不两舌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亲友坚固。不恶口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常闻妙音。不绮语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言见信用。不贪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爱欲。不恚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瞋恚。正见修习多修习,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愚痴。”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杀生有三种,谓从贪生故、从恚生故、从痴生。乃至邪见亦三种...(第0540-04部~杂阿含经五十卷(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逆风。何等为三?谓根香、茎香、华香。或复有香,顺风熏,亦逆风熏,亦顺风逆风熏耶?”作是念已,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作是思惟:‘有三种香,顺风而熏,不能逆风。何等为三?谓根香、茎香、华香。或复有香,顺风熏、逆风熏,亦顺风逆风熏耶?’”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有三种香,顺风熏,不能逆风,谓根香、茎香、华香。阿难,亦有香,顺风熏、逆风熏、顺风逆风熏。阿难,顺风熏、逆风熏、顺风逆风熏者,阿难,有善男子、善女人,在所城邑聚落,成就真实法,尽形寿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八方上下,崇善士夫,无不称叹言:‘某方某聚落善男子、善女人,持戒清净,成真实法,尽形寿不杀乃至不饮酒。’阿难,是名有香顺风熏、逆风熏、顺风逆风熏。”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非根茎华香,能逆风而熏,
唯有善士女,持戒清净香,
逆顺满诸方,无不普闻知。
多迦罗旃檀,优钵罗末利,
如是比诸香,戒香最为上!
旃檀等诸香,所熏少分限,
唯有戒德香,流熏上升天。
斯等净戒香,不放逸正受,
正智...(第0540-04部~杂阿含经五十卷(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中洗浴不?”
佛告婆罗门:“何用于孙陀利河中洗浴为?”
婆罗门白佛:“瞿昙,孙陀利河是济度之数,是吉祥之数,是清净之数。若有于中洗浴者,悉能除人一切诸恶。”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非孙陀利河,亦非婆休多,
非伽耶萨罗,如是诸河等,
作诸恶不善,能令其清净。
恒河婆休多,孙陀利河等,
愚者常居中,不能除众恶。
其清净之人,何用洗浴为?
其清净之人,何用布萨为?
净业以自净,是生于受持,
不杀亦不盗,不淫不妄语,
信施除悭垢,于斯而洗浴。
于一切众生,常起慈悲心,
井水以洗浴,用伽耶等为?
内心自清净,不待洗于外。
下贱田舍儿,身体多污垢,
以水洗尘秽,不能净其内。”
尔时,孙陀利河侧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迦毗罗卫国尼拘律园中。
时,有萦髻婆罗豆婆遮婆罗门本俗人时,为佛善知识,来诣佛所,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外身萦髻者,是但名萦髻,
内心萦髻者,是结缚众...(第0540-05部~杂阿含经五十卷(第四十一卷~第五十卷))
...
佛说此经已,释提桓因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尊者阿那律陀于摩竭提国人间游行,到毕陵伽鬼子母住处宿。时,尊者阿那律陀夜后分时,端身正坐,诵忧陀那、波罗延那、见真谛、诸上座所说偈、比丘尼所说偈、尸路偈、义品、牟尼偈、修多罗,悉皆广诵。
尔时,毕陵伽鬼子夜啼,毕陵伽鬼子母为其子说偈呵止言:
“毕陵伽鬼子,汝今莫得啼,
当听彼比丘,诵习法句偈。
若知法句者,能自护持戒,
远离于杀生,实言不妄语,
能自舍非义,解脱鬼神道。”
毕陵伽鬼子母说是偈时,毕陵伽鬼子啼声即止。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人间游行,与大众俱,到富那婆薮鬼子母住处宿。
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四圣谛相应法,所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尔时,富那婆薮鬼母,儿富那婆薮及鬼女郁多罗,二鬼小儿夜啼。时,富那婆薮鬼母教其男女故,而说偈言:
“汝富那婆薮,郁多罗莫啼,
令我得听闻,如来所说法。
非父母能令,其子解脱苦,
闻如来说法,其苦得解脱。
...(第0540-05部~杂阿含经五十卷(第四十一卷~第五十卷))
...口满,
明行悉具足,以法而赞叹!”
醯摩波低说偈问言:
“远离于害生,不与不取不?
为远于放荡,不离禅思不?”
娑多耆利复说偈言:
“常不害众生,不与不妄取,
远离于放荡,日夜常思禅。”
醯魔波低复说偈问言:
“为不乐五欲,心不浊乱不?
有清净法眼,灭尽愚痴不?”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心常不乐欲,亦无浊乱心,
佛法眼清净,愚痴尽无余。”
醯魔波低复说偈问言:
“至诚不妄语,粗涩言无有?
得无别离说,无不诚说不?”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至诚不妄语,亦无粗涩言,
不离他亲厚,常说如法言。”
醯摩波低复说偈问言:
“为持清净戒,正念寂灭不?
具足等解脱,如来大智不?”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净戒悉具足,正念常寂静,
等解脱成就,得如来大智。”
醯魔波低复说偈问言:
“明达悉具足,正行已清净,
所有诸漏尽,不复受后有?”
娑多耆利说偈答言:
“明达悉具足,正行已清净,
一切诸漏尽,无复后生有。”
醯魔波低复说偈言:
...(第0540-05部~杂阿含经五十卷(第四十一卷~第五十卷))
...恶道尽,得须陀洹,不过七生,必尽苦际,亦能为他说如是事。”
尔时,世尊随宜住已,告阿难俱诣毗舍离国。即受教行,著衣持钵,与大众俱侍从世尊,路由跋祇,到毗舍离,坐一树下。有一淫女,名庵婆婆梨,闻佛将诸弟子来至毗舍离,坐一树下,即严驾宝车,欲往诣佛所礼拜供养。未至之间,遥见世尊颜貌端正,诸根特异,相好备足,如星月中;见已欢喜,下车步进,渐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
尔时,世尊渐为说法,示教利喜。闻佛所说,发欢喜心,即白佛言:“从今日始,归依三尊,惟愿听许于正法中为优婆夷,尽此形寿,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又白佛言:“惟愿世尊及诸弟子明受我请,即于今暮止宿我园。”尔时,世尊默然受之。女见佛默然许可,即从座起,头面礼足,绕佛而归。
其去未久,佛告阿难:“当与汝等诣彼园观。”
对曰:“唯然。”佛即从座起,摄持衣钵,与众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诣彼园。
时,毗舍离诸隶车辈,闻佛在庵婆婆梨园中止住,即便严驾五色宝车,或乘青车青马,衣、盖、幢幡、官属皆青,五色车马,皆亦如是。时,五百隶车服色尽同,欲往诣佛。庵婆婆梨辞佛还家,中路逢诸隶车。时,车行奔疾,与彼宝车共相钩拨,损折幢盖而不避道,隶车...(第0541-01部~佛说长阿含经二十二卷(第一卷~第十一卷))
...有淫乱者,有欺妄者,有两舌者,有恶口者,有绮语者,有慳贪者,有嫉妒者,有邪见者;婆罗门种、居士种、首陀罗种亦皆如是,杂十恶行。婆悉吒,夫不善行有不善报,为黑冥行则有黑冥报。若使此报独在刹利、居士、首陀罗种,不在婆罗门种者,则婆罗门种应得自言:‘我婆罗门种最为第一,余者卑劣。我种清白,余者黑冥。我婆罗门种出自梵天,从梵口生,现得清净,后亦清净。’若使行不善行有不善报,为黑冥行有黑冥报,必在婆罗门种、刹利、居士、首陀罗种者,则婆罗门不得独称:‘我种清净,最为第一。’
“婆悉吒,若刹利种中有不杀者,有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慳贪、不嫉妒、不邪见;婆罗门种、居士、首陀罗种亦皆如是,同修十善。夫行善法必有善报,行清白行必有白报。若使此报独在婆罗门,不在刹利、居士、首陀罗者,则婆罗门种应得自言:‘我种清净,最为第一。’若使四姓同有此报者,则婆罗门不得独称:‘我种清净,最为第一。’”
佛告婆悉吒:“今者现见婆罗门种,嫁娶产生,与世无异,而作诈称:‘我是梵种,从梵口生,现得清净,后亦清净。’婆悉吒,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第0541-01部~佛说长阿含经二十二卷(第一卷~第十一卷))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