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了凡四训(第八集)南无阿弥陀佛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2-25 08:17
標題: 了凡四训(第八集)南无阿弥陀佛
敬摘自《净公上人了凡四训讲记29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了凡四训  (第八集)  1978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19-003-0008



  【云谷曰。岂惟科第哉。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

  今天从这里看起。读了前面了凡先生的自述,我们能够看到,他在长者的面前所表现的是很诚恳,也很谦虚,因此得到善知识的开导,这是我们求学第一个条件。云谷大师在这个地方的几句话,接着他前面自己反省检点,晓得自己过恶太多,因此孔先生给他算定的一生休咎他很相信。底下几句话,云谷禅师的几句话,就相当的重要了,云谷说『岂惟科第哉』,科第指的是功名,岂止是这一方面。说『世间享千金之产者』,这是讲我们世间的财富。

  诸位在此地要多留意,也就是要多用点心,因为这个小册子里面,我们要是能够全程肯定的接受了,实在讲有无边的受用。《了凡四训》在我们台湾流通得相当之广,可以说每一个地方都有影印流通。流通既然这样广泛,为什么我们还要选定这门东西,借佛教会这个道场来讲解?实在说不是诸位看不懂,而是诸位对于这个小册子并不十分重视它,看到《了凡四训》旁边有一本《弥陀经》,经比这个高得多,几个人能够重视这个小册子?因此殊胜的功德利益真是当面错过。因此我们才开这个讲座,就是提醒诸位同修,我们要重视这个法门,在佛法里面首先改造自己的命运。换句话说,你要相信一个人的一生富贵穷通都有个数,这个数很难逃得过,不容易逃过。个人有数,国运也有数。很难逃过,不是说不能逃过,能逃过的,只要你懂理论、懂方法,你就可以超越。个人命运可以改造,国家命运也能改造,国者人之积,大家都能改造自己命运,国运自然就改了。因此在现前这个环境当中,改造命运这门学问,实在说比任何的学问都来得重要。你在世间无论你追求什么,如果你命中没有,你决定追求不到,你所求得到的都是你命里头有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你命中没有你要能追求到,除非你把命运改造了,要不将命运改造那是不可能的。改造命运要下一番功夫,你没有下这个功夫而得到,哪有这个道理!

  今天上午我们讲皈依的意思,只讲了个三宝,还没有讲皈依,在下一次,再下个星期,这个讲座里面,我们讲皈依的意思,今天是说一个三宝,然后再告诉你什么叫皈依。你要是连这个都不懂,你想在佛门里面修一切善业,那个善的根都没有,善从哪里生?这可以说在法门里面讲的,那是根本法门。

  我们读云谷禅师这几句话,要深深的相信,他说世间有千金之产,这是讲家里富足的,他有这么多财富享受的,那是他命里头注定的,前世修来的,不是凭空而得到的。再给诸位说,并不是他凭本事而得到的。你说他聪明,他很狡猾,他有手腕,他能够得到功名富贵,说实在的话,他命里面没有,我们世间聪明人比他多得是,狡猾有手腕的人比他也多得是,为什么人家都没得到,他得到别人没得到?可见得得到的人是命中有,得不到的,聪明、才智、手腕、方法比那个人不知道高多少倍,还是得不到,这一点要明了。这是说你命中修的有。再有一点还得要明了,什么时候得到这个果报有时节因缘,因缘没有成熟你得不到,成熟了自然就来了。这在世法里面讲,成熟了叫走运,人要走运好象样样都如意,不走运的时候是样样都办不通。所谓走运就是时节因缘,他因缘成熟了。有的人福报是少年的时候享受,有的人在中年享受,有的人在晚年享受,都是过去所修,今生所获得的。

  如果我们真正相信果报是前生定的,你对于世间五欲六尘就不会再追求,为什么?求也求不到。就像袁了凡先生一样,心定了,跟云谷禅师两个人对坐,三天三夜不动一念。他为什么不动一念?想也想不到,打妄想,何必要去想它?所以这叫做标准的凡夫。如果说命里面没有,你有本事能够得到,你打妄想、用手腕能够获得;换句话说,因果报应的理与事你都推翻了,推翻那就是假的,就不是真实的。这种事理,给诸位说,你愈研究愈明白,任何人没有法子推翻的,连十方诸佛也没有能力推翻。至于改造,改造是有理论依据的,过去我们讲《十四讲》的第二讲里面讲到因缘果,那就是改造理论的依据,这是我们佛法跟其它的学术、其它的宗教所讲的不一样。一般宗教可以说是宿命论,没有办法改造的,佛法承认有命运,承认有数,但是可以改,所以佛法并不是宿命论。承认有宿命,但是宿命可以改造、可以修正,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今天我们这堂课也就是研究这个学问。

  『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这几句话就不必说了,诸位一看就明了了。可见得所谓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想到这里,我们的心怎么不安?古人讲,「于世无求,于人无争」,这是我们的本分事;换句话说,应该如此。你在世间要打妄想多求,与别人要有争,这叫不守本分。你所争所求的还是你命中注定的,不争不求是这个样子,争与求所得来的还是这样,并没有多得一分一毫。世间人贪吝之心非常的普遍,没有得到的想得到,贪心;已经得到的舍不得放弃,吝啬,因此不能够培福。佛法把这个因果报应的理事说得太明白,福报从哪里来的?从布施当中来的。你要想得到财富,要想享受财富,你就得修财布施;你要想得到聪明智慧,你就要修法布施;你要想健康长寿,你就得修无畏布施。你看看,果报都是从布施里面来的,为什么我们不肯布施?这不是迷惑颠倒吗?不肯布施就是不肯造因,不肯造因要想得到果报,哪有这种道理!何况果报当中其复杂的情形,实在不是我们普通人能想象得到的。

  财富很多的人,有的人他有财富,但是怎么样?他不能享受。我只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晓得,你看看那个风景区,海边上有许多别墅,那都是有钱人家的财产,他在那里建了别墅,自己不能享受,一个月只能到那里去住个两天,他没有时间。谁在哪里享受?他雇的工人在那里享受,在那里享他的福,他还要拿薪水给他,那个人有福报,他有享受的权,他没有主权,有主权的人他没有享福的命。我只举这一桩,为什么?各有各的因与果。所以造因不能不谨慎,这个道理不能不懂得。懂得这个因与果,你就晓得应该怎样造因。这个事情后面还有机会讲到,到「积善之方」的时候再给诸位细说。

  此地着重就是你要相信「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我学人当时学佛出家就是看到这一段,我相信,我离开职务我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也没有社会关系,也没有亲戚朋友,很多人问,长官、同事问我,你这下去你生活怎么办?我就用这一句话,「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如果我不应该饿死,我一文钱也没有,我不会饿死,我相信。所以,我一文钱不要,到今天没有饿死,二、三十年了都没有饿死。所以我懂得,我们有多少力量就要布施多少力量,绝对不贪吝,这样多自在。过去是我没有福报,我现在福报种得多,现在享受享不尽,一面在享一面拼命在种,所种的比所享的要多得多,怎么不自在?还有什么忧虑?还有什么牵挂?

  所以大家要懂得造因,相信因果,懂得造因。虽然超越因果,但是我们要相信因果,超越它可以,纵然超越也有超越的因果在。要想不落因果那是办不到的。你看从前百丈大师度那个野狐禅,这是错下一个字的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就是一个不落因果、不昧因果,不落因果是没有因果,这是错误的。佛菩萨出现于世间也离不开因果,也就是说明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有因果,华藏世界有华藏世界的因果,西方极乐世界有极乐世界的因果,怎么会没有因果?佛与大菩萨他们跟我们不一样的就是不昧因果,昧就是迷惑;换句话说,他们对于因果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对因果的道理是一塌糊涂,一无所知,我们是昧因果,人家是不昧因果,就是这么一点不一样的。

  果报,底下讲了,『天不过因材而笃』,这就是报应。在此地的这个天不是指上帝,不是指天神,这个天是有自然的意思。譬如种瓜将来就长成一个瓜,种豆它就长出一个豆,种瓜不会变成豆,种豆不会变成瓜,这就叫做「天不过因材而笃」的意思。『几曾加纤毫意思』,自然的法则,自然的果报,没有任何人能够加一丝毫的意思,佛菩萨不能,上帝鬼神更没有这个能力。天台大师讲的十如是,对于这个道理发明得更是彻底,他老人家讲的百界千如。

  这底下有个小注,我们念念就行了,「栽者培之」,这就是讲天然的果报,栽是我们人栽种,好比是植物一样,有土壤、有水分、有阳光、有肥料来培养它。「倾者覆之」,也是这个道理。说「同一境界、同一时机,生者自生,灭者自灭,成败得失千差万别」,这是讲我们眼前的境界相,动、植、矿都不外乎这个现象。我们现在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生活环境,同一个时代,有的人发达,有的人衰败,怪谁?谁都不能怪。因果道理果然明白了,绝不怨天尤人。我的成败得失与老天爷没关系,与时局也没关系,与人事也没关系,与佛菩萨更没有关系,关系从哪里来的?自己来的,都从心地上造出,与我们自己心地关系太大、太密切了。所以十方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大德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一切的教诫归纳起来就三句话,断恶、修善、自净其意,就是三句话,多一句也没有,就是讲这个道理。这三句就是自己立命,就是自己造命。抓不到这三句纲领,你就是读遍了千经万论也不会有受用;抓到这个纲领,古德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可见得纲领的重要。三种纲领尤其着重在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讲心地功夫,内在的修养。

  「先哲知之,认为自取」,这个知之就是不昧的意思,对这个因果道理太明白了,所以他晓得自作自受,今天他得的善的果报是他自己造的,他自己应该得到这个享受;现在境界上样样不如意,受的逆境那是过去的罪报,也是自作自受。所以经论上常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不怕果报,顺境、逆境都好,他都自在,在顺境里面他没有欢喜心,逆境之中他绝不会怨天尤人。果报不可怕,逆来顺受,怕的是什么?怕的是造因。所以菩萨畏惧的跟我们众生不相同,我们众生造因不怕,果报现前害怕了,你要怕这个果报你就不可以造因。「世俗昧之,诿诸气数,所以鲜知自拔也」,世俗人对于这个果报的道理愚昧而不明,就说之气数,一落在气数里面他就不知道怎样自救,不晓得如何去改造,了凡先生没有遇到云谷大师之前就是这个态度。这是说到功名富贵情形是这样。底下再讲儿女关系也是如此。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这个话就是针对了凡先生说的,了凡先生命中没有儿子,你看看禅师这个话,说得很委曲婉转,最后这一句话就是对了凡讲的,你没有儿子是你『德至薄』,前面那些话都是陪衬的话,末后这一句是对他讲的。这是从世俗的眼光讲,这也是禅师的方便说法。在佛法里面讲,子女与父母四种因缘,没有因缘不会来的,所谓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四种关系。四种关系最密切的就变成一家人,稍微远一点的就是你的亲戚朋友,再远一点的就是社会上这些人,你偶尔碰头的,都是这个关系;没有这四种关系,你们想见面也见不到,与你有一面之缘的也是这四种关系。这就是四种关系亲疏的差别,构成我们眼前的境界相。这个道理要揭穿了,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为什么?我不会再有留恋。没有揭穿,那个深重的烦恼没有办法断除,死了,那是告别了,告别了还常常念他,藕断丝连,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懂得问题的真相了,你看佛菩萨那一套,是表演给我们世间人看;换句话说,他所以表演这一套就是指导我们,在迷惑颠倒的状况之下,要维持什么样的秩序才不至于出大毛病,才不至于出大乱子。所以伦常道德种种的规范,就是佛菩萨圣贤人看我们迷惑颠倒的给我们做一个规范,防止的范围,无论你怎么动,你不要超越这个范围,还能够维持一个安定的局面,不得已的设施。真正明白通达了,这些都不要了。

  我们看底下小注,小注里头几句话很重要,尤其学佛的同修怕大家误会。「此方便说法」,这一段话是云谷大师的方便语,怎么方便语?迁就世间人的心理说的。「世俗恒情以无后为可耻之事」,世间人的观念,现在比从前要好一些,不像从前那么样的固执了。「云谷借此意以作警惕,励了凡努力修德耳」,他迷在世间法里面,就利用世间法来勉励他,来警惕他,劝勉他修德,这就叫做方便语。下面再给诸位说真实话,「出世圣贤以绝欲断爱为去惑转智、超凡入圣第一功修,惜俗情未及了解耳」,这讲真实话,出世间的圣人。你要想超越世间,这世间就是指的六道,指的五欲六尘,人人都晓得超越好,可是怎么样?人人都舍不得五欲六尘,人人都知道出三界了生死好,可是人人都舍不得三界,舍不得生死,不肯跳出去。说实在话,不是办不到,而是你不肯,你要是肯,没有办不到的。真正要肯办,就要从断惑证真上用功夫了。

  这个地方这一段,大家要听了星期二的《金刚经》,你对这几句话你就领略得相当深刻了。我们最近三个星期以来都是讲四果四向,断证的次第,这是讲一个真正想出三界了生死的人,我们应该要做些什么事。通常讲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怎么来的?什么原因来的?从哪里来的?每一品惑都要把它的根源找到。它的体相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样样都搞清楚,清楚了以后想断它就不难,不清楚,想断它不容易。由此可知,佛法教理相当的重要。在下一次我们继续讲皈依三宝,皈依里面要细讲,皈依法,法就是教理,教理不明,你举心动念你就没有办法依法;法弄清楚了,我举心动念才可以依法,才能找得到,有依据。

  我们不要说高深的法,就是讲八十八品见惑,八十一品思惑,你要搞不清楚的话,我们现在举心动念都落在这个地方,落在这个里面自己不晓得,试问问,你还有本事断吗?你一起念一动作就晓得,这一百多品惑我这一念是在哪一品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虽然现在不断,我知道,我晓得。认清楚了,我下定决心要断,立刻就断得了。这个要不深入教理,你怎么会懂得?所以说不明教理就没有归依法,没有归依法的人,他的造作、他的修持,那不叫盲修瞎练又叫做什么?我们应当要明白,想想自己这些东西搞清楚了没有,没有搞清楚要努力,要认真的去修学,而后才谈得上断证。所谓断就是此地讲的绝欲断爱,所谓证就是此地讲的去惑转智,去惑转智跟唯识里面讲的转识成智是一个意思,这样才能够超凡入圣,才叫做第一波罗蜜。下面一句话,这是对于那些不明因果、不明道理的凡夫一句感叹的话,可惜世俗之人凡情未了,所以对于这些要紧的道理他不懂。

  下面的听众,经还没有听完,一部经还没讲完,人家证阿罗汉果了,证斯陀含果了,或者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了,那是什么?那就是听懂了。他为什么听懂了?凡情断了。楞严会上摩登伽女,《楞严》才讲一半,她就证三果阿那含。试问问我们行吗?我们把《楞严经》在此地讲过二十遍,你要能证初果就不得了。为什么她能我们不能?她能够断凡情,我们不能断凡情,所以听还是听不懂。听不懂也得要听,不能说听不懂,算了,我就不听了,那也是错误。听不懂为什么要听?这在佛法里面叫做熏习,一遍一遍的熏,一遍不懂二遍,二遍不懂十遍、二十遍、千遍、万遍,决定要听懂为止,这也是一个方法。

  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迷得太深了,要是不听就愈迷愈深。听一遍至少我们可以得到一点警惕的作用,听多了,虽然不能转过来,但是自己明白,我现在在迷,我现在在感情用事,至少你还明白这一点。不至于像过去,感情用事自己还不知道,还没有想到我现在是感情用事。你能够有这一点觉悟,比以前就进步得太多了。然后再慢慢的把感情一天一天的减少,理智一天一天的加强。这就叫转识成智,识就是感情。在生活当中,在待人接物之中,尽量用理智,少用感情,这就叫修行,这就叫改造命运。一昧在用感情,那好了,你这个命运就注定的了,你别想改变了,改变的枢纽就在这一点。下面一段就教给我们改造的方法。

  【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

  这是讲他许许多多过失当中,过恶之中,举出两个例子来讲,一个就是他的功名不能发达,第二点,他的子孙没有,命中没有子孙。禅师就这两点来教他,这两点会了其它的都会了,一桩会改就桩桩都会改了,理论、方法没有两样,是一样的。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来说,叫他尽情的改刷。先从哪里改?相上改。我们将小注念念,小注里面比较上说得详细,「各人有各人之病痛」,这个病痛就是命运,就是果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果报,不一样;换句话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运,这是我们的大病。「既能平心自检,寻出一一病痛、一一过失所在,便有下手处」,这就跟大夫诊病一样,先把病源找到。怎样才能把病源找到?就是要认真的反省,自己检点、自己反省,想想看自己的性情、自己的心理、自己的造作,应不应该得富贵,应不应该得功名?平心的去想一想。像袁了凡前面所说的,人家是认真的检讨,说出自己的毛病,找到之后就有办法改造,就有个下手之处。

  如何下手?反过来,用全神全力反转。底下举了几个例子,要反转,「悭贪者转之以施舍」,平常我样样都贪心,自己样样舍不得,这是病,大病,现在我反转过来,我对于世间一切东西都不贪求,别说我不追求,你送给我我也不要,我所有的尽量布施,这就反转过来了。这一反转,业因就不一样了,所以向后面这个果报立刻就变了,就转变。决定不要害怕,我这个财物布施掉之后,明天谁来养我?你有这一念,不敢布施,不敢舍了。就拿财富来说,我好不容易千辛万苦赚得来的,你叫我一下舍了,都布施掉了?这是凡情计较,他不懂这个道理。你为什么千辛万苦赚得来的?你过去因中好不容易才布施一点,多少人劝你,弄得不好意思,好,布施一点,所以今天得来的果报辛辛苦苦,费尽千辛万苦得到的果报。如果过去一听说哪里有苦难,立刻就布施,今天大元宝天上就掉下来。为什么?你没有费心,你布施没有经过考虑,你得来的福报就自然。

  我学人那个时候刚出家,大概一、二年的时候,我住在台中,我听说有一桩事情,好像是在嘉义有一个退伍军人,这个退伍军人退下来的时候没有几个钱,就有人跟他讲,嘉义市郊有一片荒地不值钱,大概几块钱一坪,就叫他买那个地。他大概就花了二、三千块钱,把那个地买来了。四年之后,那个地涨到四、五千块钱一坪,他一下就发了大财,那个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他原来买那个地也没有想发财,为什么?钱没有地方花,这点钱,钱太少了,做生意本钱也不够,就这么一点点,买了个地,哪里晓得一增值,值得那么多,他作梦也没想到。他并不是一个搞地皮的,我买这个地将来会赚钱,没有想到。可见得这个财富是命中注定的,什么时候来?时节因缘。所以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不必考虑。如果说你布施光了,明天饿死了,你是饿死的命,你有那么多钱在那里,你明天还是饿死,你是饿死的命。所以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你真明了这个道理你就敢布施,明天一文不名,明天生活不晓得在哪里,你也不考虑,今天就敢放。这是要大智慧,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真正是走的断惑证真的道路,这才能培无量无边的福德。

  那个钱不是你的,虽然在你手上过一过,保守几天,过不了两天又跑掉了。因此来的时候就要做福德,就要培福,为什么?怕它跑掉之后我想培福也来不及了,机会要抓住,来了就干,这才叫稳稳当当。这个培福、布施,给诸位说,这叫真正的存在银行里,一来了马上就存进去。佛经里面讲,财为五家所有,这个五家都拿不去,为什么?你布施掉了,它没有办法。你要没有布施掉,财是五家所有。这个五家所有,诸位常看经就晓得,第一个是水火,大水一来了,水漂了,财产损失掉了,起了大火烧光了,水火无情,你能保得住你不遭水火之难吗?第三是盗贼,强盗、小偷,他来窃取你的;第四个是败家子;第五个是官府,从前犯了法的人抄家。这是佛讲的财是五家所有,你不要以为是你自己的。真正是你自己的,你把它布施做功德,那是你自己的,这五家哪一家也无可奈何。

  诸位想想,你看哪种人聪明?哪种人愚痴?何况佛在经典里常教给我们「积财丧道」,不但出家人积财丧道,在家人也不例外。为什么?财多了,脑子里头想着,又怕货币贬值,又怕放在外面被人家倒闭,做生意还得要冒风险,又怕失败,操多少冤枉心。你要是一文都没有,你心里多清净!这种道理我想常听经的也听到耳熟了,耳熟了还要讲,为什么要讲?你还没有做到,你一天没做到,就得要给你讲一天;一年没做到,就得给你讲一年;一辈子做不到,一辈子还是讲这个老话题。诸位想一想,依教奉行谈何容易?依教奉行才是佛弟子,佛给我们讲这些话,耳边风,他讲他的,我们不能照那个做,这哪里叫佛弟子?这是说悭贪,我们要改,把这个毛病改过来。我们没有财富更应当要布施,为什么?不布施,我们命中财富本来就少,享尽就没有了。命里头财富多的更应该要布施,为什么?不布施,这一生享完了来生没有了,带不走的!可见得只要你尽心尽力去做,功德是平等的。这在经典里面公案因缘说得很多,也不必要细说。

  再看底下,这是举出几种毛病,「愤激者转之以和平」,这是对于事、对于理往往只看一面,而没有看到全面,所以才引起愤慨不平。这就是属于瞋恚,愤慨不平,容易冲动,这也是大病。诸位要晓得,容易冲动的人身体一定不好,一定多病,一定不长寿。人一发脾气,血液里面充满了毒素,常常发脾气,性情浮躁,伤害身体,伤害心理更不必说了,身心都受伤害,于事有补吗?未必。既然于事无补,何必发那么大的火?为什么不心平气和来处置?多听听、多看看,把事实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不可以听一面之词,不可以看一面的状况,这在身心修养上也应该要注意到。所以这是病,前面这个病是贪,这个病是瞋恨,贪瞋痴三毒烦恼。

  下面再说,「虚夸者转之以切实」,这就是常常夸大的,浮而不实,这也是毛病,喜欢夸大,不诚实,这是一类狂妄之人,狂妄哪里会有福报?这些毛病都是了凡先生他前面自己说的,注的人一条一条把它说出来,而云谷禅师只取里面两点来说,要转为切实、诚实。我们在大经里面看到佛教诫学生,所谓是自始至终要心直、言直,才能够证得无上菩提。禅家里常讲「直心是道场」,直,没有委曲婉转之相,直就是诚实,没有虚夸,没有浮嚣。「浮嚣者转之以沉定」,嚣就是嚣张,这也是毛病,这个毛病也不轻,要把它改转过来,沉着、稳重。

  「骄慢者转之以谦恭」。骄慢人皆有之,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这些毛病是袁了凡有的,我都没有,你要都没有你就是圣人了,你是佛菩萨一流的人物,你绝不是凡夫。为什么?这里讲的是根本烦恼,我们要没有根本烦恼,至少我们不在六道轮回之内。你在六道轮回之中,换句话说,这些东西都有,人人都有,不过每个人轻重差别不一样。傲慢要戒除。佛法里面的礼节,一直到现在,我们见到佛菩萨形像,见到法师或者居士当中的长者大德,我们要给他顶礼,还用这个老礼节,而不改成现在的三鞠躬或者点点头就行了。为什么还要顶礼?顶礼这个方式最重要的意义是断傲慢。所以礼是自卑而尊人,这叫礼。

  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要恭敬、都要谦虚,知道人人都有长处,我们自己不及别人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哪一点值得骄傲?值得骄傲是外国人说的。你打开佛书,没有一句佛说这值得骄傲,没有。你再看看我们中国古书,经史子集里面去找,哪一个古人说这个事情做得不错,值得骄傲?找不到。外国人的,外国人干了一点事情,值得骄傲,增长烦恼,他比我们水平低得多。他今天国家富强,那是暴发户。不要说得太久,五百年前世界上哪一个国家能跟中国比?没有一个国家能比的。他这个暴发户发在工业革命。无论在哪一方面不如我们中国人,我们自己要多认识我们的文化,要认识我们的历史,我们比他们优秀。而暴发户没有说不衰败的,而且灭亡得还很惨。

  你别看我们中国,中国决定不会灭亡,为什么?历史文化渊源太久,我们祖宗积的德太深了。《易经》上常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沾祖宗的光。外国人自古以来,他们的祖先没有给他积德,所以今天你看西方国家虽然那么富,富怎么样?富而不乐。我听说,我们同学从外国回来的,美国人不吃安眠药晚上不能睡觉,这多痛苦!这叫富而不乐,暴发户。我们同学告诉我,在美国学校里面高材生,考前几名的都是中国人。外国人头脑是笨,简直不能想象,他们的头脑是机器、机械,叫他怎么动就怎么动,它不是活的,是死的。所以中国人在外国,稍稍用一点功就考过他们,走在他们前面。不要把外国人看得太高了,不要在外国人面前自卑,你愈自卑他愈趾高气扬,好像他很了不起,实际上他一肚子草包,没什么了不起,就是有几个臭铜钱而已。我们应当要激发自己的自尊、自信、自强,才能够扭转我们的国运。这是骄傲,要改。断恶修善是我们的本分事,尽心尽力修善,做得再好也值不得骄傲。为什么?本分,应该要做到,做不好是你的过失,做好是你的本分。所以在中国、在佛经里面,决定找不到骄傲。

  「惰逸者转之以勤奋」,惰是懈怠,逸是放逸,放逸,拿现在的话说,做事情马马虎虎就行了,不要认真,不要做得太卖力气;换句话说,能过得去就行了,这就叫放逸。你有十分的能力把它做好,你只用了五分、用了六分,你没有尽到心、没有尽到力,这就叫放逸。不管是为自己做,还是为别人做,只要事情到我手上,就要尽心尽力去做,就得要认真负责任。这是把过去懒惰、放逸的这个心转过来。

  「残忍者转之以仁慈」,这个好懂。对于人、对于物不能够爱惜,随意的糟蹋,这叫残忍。不但是对有情众生我们要仁慈,对待无情的也要仁慈。一个有学问的人到我们这个讲堂来看看,就晓得中国佛教的兴衰。何以呢?我们对于佛教会里的一切物质没有尽到爱护的责任。当然这不是指你们诸位同学,大专讲座办了这么多年,从开始到现在就有责任,纵然不能将讲堂粉刷,也应该保持整洁,到处是脏、乱,整齐清洁差得很远。这是说对于物质没有尽到心,没有尽到爱护,没有尽到保养之心。物质都没有尽到,何况对于同学们的教养!大专讲座是教育,怎样能达到教育的目标,如何来研求教育的方法,有几个人考虑到,有几个人能想到?可见得这都是很不容易。

  最近我参观一个孤儿院,我的感想很多。孤儿院,这是出于一片仁慈之心,来收养、来教育这些孤苦伶仃的儿童们,但是要晓得,绝不是一片慈爱的心就能达到目标。因为这些儿童是特殊儿童,心理不正常,没有得到母爱,所以从事这种工作的人,最低限度他要懂得儿童心理学、要懂得普通心理学、要懂得变态心理学、要懂得特殊儿童的教学法。他没有这些学问,没有这些本事,他在那个里面误尽了那些小孩。不办,你没有过失,办的时候罪业来了,办不好就是罪过;换句话说,你不能把他带上道,你不能把他教育成人,这还得了!所以有许多事情你看到是个功德,不晓得那是一个地狱的大门,你没搞清楚。所以那不是普通人能做的,我们国家师大有专门训练这种师资,要请他们来办,这些人受过专业训练,有学识、有经验,他能办得好。我们就不如他,你问我这些我一窍不通。可见这个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做的事情,这个比自己家的儿女难教得多了,比一般学校学生难教得多了。这也是举一个例子说。

  我们在《十四讲》里面讲这个善与恶的转变,善事会变成恶事,恶事会变成善事,它当中会起变化,没有一法是呆呆板板的,是个死东西,没有,全是活活泼泼,必须要有智慧、要有仁慈、要有方便,才能办得好。佛陀具足这三点,佛有智慧,佛有慈悲,佛有方便,所以才能够普度一切众生,这三点缺一条都不行。没有智慧,仁慈方便会造罪业;有智慧,没有仁慈,他不干,他不肯发心;有智慧、有仁慈,他又肯发心,又有智慧,他没有方便,他不懂得方法,很想做,不知道怎么做法。可见得三者具备才能度化众生,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少一条都不行。

  「怯退者转之以勇进」,怯是心里面心怯,退步了。换句话说,在道业上、在修持上提不起精神来,怎么办?也得要转过来,要勇猛精进,我们的学问、我们的道业一定要成就。刚才说了,我们要学佛,佛是要普度众生,要想普度众生你要求智慧,要学仁慈,要学方便,你才能行菩萨道,你才能够自利利他。这是小注里头注的『尽情改刷』,小注里面把袁了凡自己前面所讲的几种毛病,就用他做一个例子,如何来改造,如何来刷新,这是立命的基础。这一章是「立命之学」,换句话说,改造我们命运,改造我们命运这是一个起点,这是一个开端。要不在这个地方奋发,不在这上努力,命运是改不过来的;改不过来,你这一生还是为命运所转。连个命运自己都转不过来,你还想成佛作祖,还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指望了。

  所以首先我们要着重在改造命运,确实把我们自己命运改造过来。所以我也劝勉我们大众同修,今天这个大经大论我们可以听听,为什么?说老实话,做不到,那些都是好高骛远,说好听的话是给大家阿赖耶识里头种善根、下种子,这一世不会开花结果的。为什么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这个根本的基础,《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这是基本、基础,有了这个东西,脚踏实地照这个去做,大乘佛法才叫无量功德。这个好比盖房子一样,《了凡四训》、《感应篇》跟《安士全书》是地皮,大乘佛法是高楼大厦,你现在有高楼大厦,你没有地皮,你高楼大厦成天捧在手上,那当然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你要想盖高楼大厦,先买地皮要紧。我们现在干的这一套就是买地皮,然后大经大论才有立足处。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2-25 08:18

《无量寿经》云: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有所恚怒。后世转剧,至成大怨。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