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静老说的话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1-29 14:06
標題:
静老说的话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静老说的话
静老已于公元二0一0年,七月十二日,上午五点十五分圆寂,享年九十又八岁。
静老要回西方时开示:「依照这一本书的法意去落实,心不要忘记佛,亦持名念南无阿弥陀佛,自然可相应诸佛菩萨,及我在暗中加持的力量。」
末学李明雪 谨记
南 无 阿 弥 陀 佛
静老简介:
静老因全名当中有个静字,所以我跟家人都尊称他为静老。
静老祖籍山东省,幼年时家境富裕,后因战乱才随军队来台定居。在他出生及十三岁时,父亲及母亲即相继辞世,后由三位叔叔扶养长大。他父母在世时都不是修行人,父亲辞世后轮为鬼道,母亲轮为越南人,但都因托静老修行之福,现都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静老民国二年出生,表相看似六十几岁,曾任职专科老师退休,行步快稳,说话声音宏亮,不爱名利供养。静老从没有去过任何道场或寺庙,没看过任何经书,心清净没有妄念,心只有佛,及一句佛号念到底,不曾更改或加入任何法门(一门深入)。
静老小时候,当时家乡并没有寺庙、佛法。有天在学校下课时(静老当时六岁),他与一大群小孩正在休息室游戏,当时不知道从那里走过来一位和尚,出现在静老跟前,笑笑的就把静老抱到桌面上坐着,教他(静老)双手合掌,双脚双盘。之后和尚又走回小孩群中两只手一边各拉一个男同学,站立在他(静老)身边,一边各站立一个,(当时同学站立在地上)。随后和尚就跟静老说了一句:「持名南无阿弥陀佛」,之后即哈哈大笑就不见了,(因当时年纪小又想玩,根本不会去注意和尚是往那里走)。回家之后曾问长辈:「什么是持名南无阿弥陀佛?」,但长辈都听不懂他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此他(静老)也就不再跟任何人提起这件事情,但从那时候起,静老就开始自己默默持名南无阿弥陀佛。
静老事迹略说:
一、静老小时候曾跟几位表哥及朋友到湖边去玩水,因为当时他不会游泳,所以便手扶着一艘小船,在湖中戏水。后来表哥们告诉他,把手放开可以玩得更尽兴,但当静老手一松开,他就立刻往湖底沉,喝了好几口湖水。此时,静老忽然感觉到,他的背后出现了一只比他的背还要大,且毛绒绒的手掌,将他向上一托,于是静老就回到岸边的浅水处了。
二、静老来台后,有很多可以当大官将领的机会,但静老都一一推辞了。
三、静老自从六岁时在学校遇到那位教他念佛的和尚,即一心不乱,入一相念佛三昧的层次。
四、静老到目前为止,已经来人世间很多次,他这趟来世间的目的,并非是用公开身份讲经说法的方式帮助众生,而是默默的在暗中护佑众生,让众生的苦难减至最轻,让众生可以过比较安定的日子,且他亦帮助众生,信愿行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序:
末学在民国七十八年开始接触到佛法,期间虽然有在念佛,但亦曾杂修许多法门,一路跌跌撞撞。直到民国八十五年,承蒙佛、菩萨的恩惠,让我遇到静老,静老视我为亲人般并教导我走信愿行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路。但因我生性愚痴,罪业深重,至今凡夫心还是很重,但比起以前是有改善些了。
承蒙佛菩萨的恩惠,让我遇到静老,且教导我这么好的教理与方法,我从民国九十一年开始,便把他老人家教导我的话(法)笔记起来,在我的心意经静老同意之后,再出此书与大家共同分享。
(此书的所有内容,都请静老鉴定过,且书名亦是静老亲自取的)
虽然我们现在所缘并非像正法时期那样,可当佛身边的弟子,但只要我们有照正确的教理及方法去调整心的质量,效果亦是相同的,即是佛弟子。
静老的事迹原本想多叙述,让大家多认识他。但静老不爱名利,并一再吩咐要依法不依人。他老人家把原始的佛法,用最浅意的文字相讲出来,是为了让因忙碌没空看书,或看经书亦难解其法意的末法众生,也都能方便使用的文字法相。文字相虽浅,法意却深亦稳当。希望有因缘接触到此书的人,能用直心学习,并时常温习与落实此书的法意,而不要以论法的心态来读此书,如此才能「了解佛讲的教理及方法去实修」,而一辈子皆落实念佛,直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末学 李明雪 谨记
南无阿弥陀佛
前言
佛法是「心」法,所以一切得要从「心地」做起。自己要往六道路走或要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路走,完全都在自己「心的品质」。我们凡夫因为八识(仓库)存档了很多很重贪、嗔、痴、妄想、执着、分别、我执五欲六尘…等等习气的种子。要是没真修行,就会永远留在六道转圈圈。因为凡夫心在这一条路上走得很自然,很习惯又熟悉。所以每次来到人世间虽然有离六道的机会,因为没修行或没修成功,才会再次往习惯熟悉的原路走(跟着自己的习气走「随业走」)。等轮到得人身「至少」又要等个几百年,要是下了三恶道,那种生活是很痛苦凄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这一条路虽然我们凡夫很陌生,只要我们有真正用佛经里面的话来行,「一方面真信愿行念佛,一方面改习气」(一门深入),今生自然即可换跑道。(往生西方,成佛之路)。只要有真信愿行持名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即一切佛号,一切佛经,一切佛法的总持。
壹、(一般观念解行篇)
一、生气一次,要三天肉体才能恢复正常。不要生气,才能保持元气。(病皆从心出。心不乱想,心拿来想念佛,心清净自然肉体就没病)。
二、肉体虽是借用,亦要与他配合,才是真保养。心里想的事、可以吃的东西、肉体的一切工作…等。身心所做的一切事皆要适当,皆不超出肉体的负担才可以。
三、有病、有苦时,是提醒要真心念佛、改习气,(帮助消业的因缘)。把心里的垃圾去掉,慢慢自然能健康、平顺。
四、肉体会痒、会痛、麻…等,是肉体自然的情形。并非「想」出来的。但肉体的感受心会知道(相入到心里)。只要心不与相合,痒即抓,病痛即要医治,心只管安住在佛号。痒、痛…等相虽在,但相慢慢即能不入心。(非靠意志力在撑,而是心无染到相,即能心转境)。
五、生病有两种原因:A、自己不小心,没有把肉体照顾好。B、过去生,过去所造业的业障病。
若有真信愿念佛、真修行(改习气),过去生,过去所造的一切业(债),一切的冤亲债主,即会因你有走到「正路」,托福沾光而得到好处,即会真消业(消债、消障)。因凡夫生生世世造的业杂重大,没办法靠自力伏住与清掉,所以一定要行佛法与请求佛帮助(真信愿念佛),才能顺利消业。业能消多少,即要看个人的信愿念佛与改习气的程度。自己有真消业,亲人他人才能托福沾光而消业。
六、「念佛、改习气」,即是帮助你身心健康,亦可以离六道的「特效药」,切记:你走到那里都要记得「用」。
七、人生最痛苦的是,有感受,身心却不能做主,有真有假却没智慧洞见真相,总是迷失在假相里打转。所以不管别人说什么,都要以念佛、改习气为主,今生才不会不了了之,才能解脱一切「痛、苦」。
八、要影响他人容易,但要改变他人即难。因念头、感受、习气问题是个人自心的事情,所以必须靠自己愿意改变,才能把自心的品质提升。
九、人生的心历路程是可以由自己做选择,才要借修行来伏住、清掉习气,而可改变命运。(坏事不做、心不粘相、心粘佛号,即是对路)。
十、念佛的人,有一切佛、菩萨护持,邪即无法侵犯。(邪亦不亲正)。
十一、目前虽是末法时期,亦有佛、菩萨住世庇佑众生。
十二、不是每个佛菩萨都是用讲经说法的方式渡众生,有些佛、菩萨所做的事情是凡夫看不到的事情,其实看不到的力量更广大。但是目的都是同一个(帮助众生成佛)。
十三、有往正路走的人,自然会有一切护法来护持。
十四、学佛若有往「正路」走,家庭自然会因你的修行,而会愈来愈和乐,亦会更平顺(因有佛的加持力,心与一切缘的磁场自然会改善,即使觉得不怎么理想,也不会继续恶化)。
十五、不管世事因缘如何都要以真感恩厚道为基本,要以念佛为主。不要怕吃亏才不会吃亏。(但不滥慈悲)。
十六、修行才是真的大孝,亦是对父母最大的利益。
十七、虽然家人是怨亲债主,亦不要用怨亲债主或累赘的心态来对待。今生能得人身,又有亲人,让自己有个家。又能遇到佛法,这个福报就已够满足了。不要太贪心,家庭和谐一家人快乐,处事、念佛才会更好。(不要只看到别人的不对,亦要自我时时反省)。
十八、在家里好好的随缘了缘没事不要到处攀缘。有真正在修行的人处处皆道场。亲人或他人若还未学佛,是因缘未到,不要急着要改变他。若小孩的表现有不合你意,亦不要用整他的方式对待,才能化解业障。
十九、在家中经常向小孩随缘提「南无阿弥陀佛」,种下种子,待种子成熟后,将来亦必定会念佛。如此,当我们往生时可以放心的走,就不会有牵挂。(放下心里一切的牵挂,静下心来念佛,才会真无牵挂)。
二十、在日常生活中与家人或他人相处有烦恼时,不要用对付法,应不排斥、无取无舍,静下心来念佛,才是真对治(可消业之法)。否则就有,人我众生寿者相。将其与我们相处不愉快之人事物…等日常生活的世间相,若能视为助缘,即是觉悟与修行的好因缘(佛法不离世间日常生活中的六尘相,亦不离世间日常生活中的六尘相修行与觉悟)。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1
二十一、每个人皆有佛性,因贪欲而被困住。妄想、执着、分别是了生死最大的敌人。(心不再与一切人事物、一切相斤斤计较,亦是改习气)。
二十二、看到亲人或他人的好,应高兴与祝福,心量要放大,不要有嫉妒的念头。若看到亲人或他人有困难时,应「随缘」用善的、正的帮助亦祝福。帮助亲人与他人,其实底子帮助的是自己,因为福、慧皆是自己的,亦是为人的本份。「从」善入流出世福,「执」善入留世间福。
二十三、一切相皆要「入流」,一般人皆是「入留」,才会引来一切的痛苦与麻烦。(凡世间之事看淡一点,做过了就放掉,或当下即无心)。
二十四、来也空空,去也空空,入境随俗随缘合群,但心要自主,才对路。
二十五、只要是用正当赚来的财富,再多亦不算贪,(亦要留些给别人赚)富有是好,但钱要善用才是真正好。贫穷亦要感恩,因为贫穷可以省掉很多事(可少计划…),亦更有机会看到世间的冷暖,领悟到有情与无情众生的伟大与无常。精神的自在非用金钱买得到的宝。有钱有闲是假的自在,放下习气才是真自在。(从得看凡愚,从失看净智)。
二十六、财富不能了生死,不用看得太重,只要有计划,生活过得去就好。
二十七、有时候心里的焦虑与苦恼,是因小时候或某次,被亲人或他人误解或看不起或取笑,(有时候是自己的误解),而相应到自己内心的不舒服或自卑、不合「我」意的感受相,直执放在心里保养着,才会带给自己心里的想法、感受不自在不愉快。只要把比高下、报复、不甘心、自怜的妄相放掉(不想)。把执着与定见放掉,心量自然会大,真信愿念佛,即可拾回清净的自信、自在与快乐。
二十八、会觉得压力大紧张急而累,皆因习惯性做某件事时紧张就会同时出来。亦因贪相才心与相合。心攀佛号急相自渐淡,处事自会平顺快。
二十九、有些人,世间的事情学得快亦做得很好,但修行的心地之事却不会用或做不好。问题皆在被自己心里的习气所转,念佛修行是要了自己的生死自利利他的大事。所以不要再执抓六尘相不放,要把信愿念佛,放在日常生活的第一重要,久了即会成自然,「善根亦会增长」。
三十、每个事,每个相,每个剎那都是生灭…并非表相看到的那样连贯相。凡事看淡点,太执着不是好事。若有遇到不好的事缘时,即要离外相,内相亦要离。若外相不能离,内相亦要离(不想事相,想念佛)。
三十一、当你的「心」很烦乱,又找不到方法调整时(找不到出口),最好的锦囊妙计,就是「心回来念佛号」,苦的感受相即能慢慢消除。
三十二、心烦乱、苦事出现时,若有依佛法的正知见、真实修,烦乱、苦的事相,即是过程(苦的业转为善的、清净的业)。反之,若无依佛法的正知见、真实修,新的「苦」业力种子,又会加份力量入八识存档。
三十三、念佛最可靠,越自然越好,修行亦是自然,不要受束缚。日常生活中与一切人事物相处,亦不要违背自然,要一切「随缘但不攀缘」。
三十四、心若不转,走到那里皆还痛苦。念佛最适合现代人攀缘的习性。「攀缘佛号」,以佛号清净的念,取代妄想、不甘心…习气,而得成就。
三十五、凡夫有三种妄心:A、过去心(回忆)。B、现在心。C、将来心。
三十六、心意已决,是决在清净心念佛(执持名号),非决在自己的习气上。
三十七、心的污染放掉,心清净即是佛法。西方世界可自由来去,即是得道。
三十八、「信愿行」即是心老实的,信念佛、愿念佛、行念佛(一门深入)。
三十九、念佛修行的过程,只要用佛的法意,一路不更改去行,一定能成功。
四十、一方面真信愿念佛、一方面改习气,一门深入。这一条路是最安全、简单,快速的正道之路。(往生西方,成佛之路)。
四十一、迷者被肉体用(其非真我,却为他忙),悟者用肉体(借假修真)。
四十二、此生缘报尽时,会不会再续走六道之路,或能走出六道之路,往净路走,一切皆在「为人心造时」。聪明之人依入世,智慧之人依出世。人道,即是众生换跑道的「大总站」,要好好珍惜与把握。
四十三、马有四种:A、看到鞭的影子就知道跑。B、要打到皮。C、要打到肉。D、要打到骨头才知道跑。(你似那一种马?)。
四十四、人人都有业力,自己的业力自己承担,他人的业力他人承担。
四十五、一切皆是行何「因」自然有何「果」。因果报不是任何「人」定出来的,是自己造出来的。不管是世间的事或修行的事,都要往正路去行。(一切起心动念、身口意造作、事相,皆不离因、缘、果、报)。
四十六、五欲六尘如刀口蜜,但凡夫因无经实修或不愿接受善知识的提醒与教导,即无智慧洞见其中的危险。心依然跟着由意识心作主而出来的愚痴想法,又带着习气迷失在六尘相中(把心的污染放掉即是实修)。
四十七、难得轮来世间当人,就不要再迷迷糊糊被习气(相)牵着走。乖乖的实在的念佛、改习气。才是在学佛菩萨的心,与佛、菩萨走同一条路。此生缘尽之后不但可以永远不再受一切苦了,还可以帮助众生离苦。(能不能在活着时,就已有智慧,快乐自在过日,世缘尽时是否能往生西方,责皆在人,而不在佛法,不在佛、菩萨)。
四十八、肉体是缘起无常,有一切苦的幻体(假体)。借肉体清掉习气污染,即可回归到永无一切苦,不生不灭的法体(真体)。即是借假修真。
四十九、世事皆无常,一切相皆因缘生,因缘灭。世事一分快乐,九分苦。有何放不下?(放下并非不要日常生活,而是放下自己的一切习气)。
五十十、若平时,「心」没有把凡世间的六尘事放掉,没真信愿念佛,即非往西方的正路走。等临终时,还来得及换跑道的人,是少之又少。
五十一、遇到正法情形有:A、「结缘种善根」。B、「相信、依法修行得成就」。六道轮回,有隔阴之迷,最好今生一定要成功。
五十二、A、有些人听到真相的话,会欢喜信受,依教奉行,感恩诚敬。B、有些人会起烦恼心。因为每个人的习气就如云层,厚、薄不同,感受就会不一样。只要真心信愿行念佛,自然能慢慢拨云见日。一般人因为有「我执」,才会喜欢听「合我意」的假话。真相的话刚听到也许会觉得「痛」。但只要相信受用后,自然慢慢会有解脱乐(因为有了出世的智慧,能洞见生灭与不生不灭的真相,自然会快乐与自在)。
五十三、有些人听到或看到佛法时(真相的话),当时很高兴,但经过二、三天后,就又退到「自己的想法」。所以不是佛号不好念,是自己的习气在障修行道。亦是因信不纯即无坚信,「善根」即无法持续增长。
五十四、Α、有些人「不敢」闻真相话的原因,皆以为不闻就不会有事。
Β、有些人闻真相的话会苦,是因以为自己本没苦,是因闻了真相的话才有苦。皆不知道「苦事」是因被自己的习气盖住,没有遇苦的境界出现时,只是暂时没有发现而已。(贪嗔痴即是意识心的无明)。
C、凡夫心因习贪六尘相,亦会把苦念头苦受当乐,执贪着不放。只要把贪相心放下,实信念佛,心无污染有智慧,即会自在。
五十五、佛是正等正觉彻知一切真相的圣人。衪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从清净心出来的真相话(觉悟出世的话)。凡夫说出来的话,每一句话都是从妄心出来的话(迷相六道的话)。所以宁愿相信佛说的一句话拿来修行用,也不愿拿十亿的假话来修行用。
五十六、若正法如海水,只要真正实用一滴,亦是水,胜过拥有全世界的山。
五十七、不要因看不到自己的习气,就认为自己的心里无相无习气了。或把凡夫心的想法,当成智慧与自在。想法要「老实」,才不会往叉路走。
五十八、依佛讲的法,只要相信,拿来用,就可以了。修行就如学生有依老师的话去做,成绩就会好,不依老师的话,而执自己的想法(非真相真理的法去做),成绩就不理想。(即不知回家的路要如何走)。
五十九、凡夫需要,求佛保护与照顾,才有出世的智慧与周全的力量,过快乐自在的日子,与世缘尽时又能往生西方。
六十、改掉习气、信纯真愿念佛,就是在求佛帮助。
六十一、修行并非是一定要选在一个人的地方或退休后才可以做的事情。心情放轻松,心不需专用在某件事时,处处皆可念佛。
六十二、要知惜福感恩,才不会把福报掏空。要改造命运,得从「心地」做起,心不再起惑造业,真心念佛,命运自然慢慢会改善,亦能了生死。
六十三、修行(改习气)、信愿念佛,才有机会可改造自己的业力。可以不再堕落为六道众生,亦可以往生西方继续修行,即可真正为西方之人。
八十八2、知道方法后,就不要怀疑,应一门深入实际的去行,才会有成就。但若光靠知道是不能改变心地的品质,是要去做出来,才算是真知道。
六十五、有真心修行的人会遇到善知识而得助缘,助其修行得力。若有遇到善知识,要是自己疑心重或用好高骛远的心态,亦会错失因缘。若今生再错失与佛法、真善知识的教导,是不知何者善知识或无惜福之人。
六十六、不要用聪明心求法,是要尊师重道(以诚信依佛经法意或善知识讲的话去做出来),才能得到真善知识的助缘,更有机会与佛的法意、西方相应。知见有正见偏见邪见。法用对即能行舟,用不对即会覆舟。
六十七、佛法是光明正大公开的正法,每个众生皆可依法修行,但凡夫习惯用在没完没了的妄想执着分别、贪…等六尘一切妄相里打转。亦因没有走过或没有彻底走过「出世」的法。假如有机缘遇到出世法时,因不认识佛法,亦不知道用或不会用,或口信心无诚信…等不实际的信,皆是意识心的主观习气在造作。(要改习气要真念佛,并非想象那样难。而是难在不懂经书的法意、无善知识教导,而不知如何着手。)
六十八、与佛法的法意是否能真相应,完全在自己「心地的品质」。要是诚信不纯,即使每天接近佛法,善知识再怎样讲,自己用的还是意识心的主观习气在运用,所行亦是自认为是、会错意的假佛法。若真想要出六道,就要把我执的主观习气放淡些,心的品质才会提升到,心甘情愿的真诚信出来,而相应到佛法的法意入心,心地才有真佛法的知见想法方法去行,才能渐进的把心地的污染渐清掉,即可自在念佛了。(万法由心生,但心还未清净之前,还是得靠外在佛法的法意来修行,才能把心里的污染清掉,而证到自己佛性的智慧佛法出来运用)。
六十九、「我执」即是「我的」所知所想所行皆对,只要见解不合我习气的标准,皆会认为不对,而不用,眼前所拥有的皆不愿意改变亦不放下。
七十、诚信真恭敬是入法与成功的总根源。信不真,闻到正法也不能相应。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2
七十一、只要有真正在实修佛经的法,说写的一切法,皆「不离佛经」,即是真的善知识。从善入流、心地不住六尘相、清净心念佛,即是佛法。
七十二、若还没有智慧分辨真法、假法,真、假善知识之前。自己更要小心,不要随便攀缘亦不乱想。「唯」安下心来真信愿念佛到底与改习气到底。有佛力的加持,慢慢才会有智慧出来,即能认清楚何真、何假。若有发现之前所知所学所行,并非佛的法,即要当机立断,从现在起,一心回归真信愿念佛到底与改习气到底,才能出离六道轮回。
七十三、若已找到佛法的一门,即更要小心,实际按部就班的一门深入…。念佛人应常提醒自己,若眼前这一秒不念佛,下一秒就无机会念佛。
七十四、若在修行的过程,找不到佛法的门,入不了门,或会先正后偏的原因,皆因不知道自己「已」把佛经与善知识讲法的法意会错意了。才会表相用的是佛法,底子用的却是自己凡夫心出来的法。佛是已到达「果地」的圣人。而我们凡夫还是在「因地」,所以还是老实点才安全。凡夫都看不到自己的习气与隔壁之事,怎有能力看到佛、宇宙真相。凡夫只是在学佛心、佛行。并非已在用佛心、佛行。(众生虽有佛性,是有机会成佛,若无依成佛的教导去实行,要如何成佛?)。
七十五、佛菩萨彻知一切真相,会用假做真,佛、菩萨日常生活似游戏(觉悟)。凡夫一切想法、言行皆在相里打转(迷相)。
七十六、惟佛法才能把意识心的想法去掉,而改变心的品质为善与永恒的净。
七十七、A、有人念佛时不管时间多久心皆无妄念,日常生活亦不被六尘转。
B、有人念佛时有妄念妄想…等相,日常生活中亦会被五欲六尘…等一切相转。如果自己还有这些东西在,更要老实用功真念佛来消业(改掉习气,即是放掉妄心造业的力量,念佛才会真消业)。
七十八、并非表相有在念佛或无接触第二种法门,就是一门专修,而是心地无恶无是无非无杂(平等心),心老实在念佛才是一门。若光靠放下表相之相是假的放下,心不住六尘相才是真放下。(若要接触多种或其它法门之前,要先知道自己的根性到那里,才不会走冤枉路)。
七十九、太聪明的人,见解多不诚实对修行道有障碍,即是在跟自己过不去。
八十、有接触佛经,或有接触「真善知识」说、写的佛法时。若「心」没有依佛经、真善知识,说写的法意去想、去做出来,即出不了六道。
八十一、破除凡夫的想法,不执着六尘一切相,净心念佛,即是佛法的法意。
八十二、「修行」,即是「依佛的教育」,来降伏与放掉自己「心」的一切习气,而可得自己的自性佛法出来运用、清净心念佛、永不轮回之乐。
八十三、在未开悟、往生西方之前,皆还「不算是」。皆要真心念佛、实际的改习气。(平时就要训练不住六尘一切相、真心念佛,才最安全)。
八十四、念佛是为了成佛,不念佛即无法成佛。如有人要你不要念佛而退心,将枉费生而为人,可能永远轮回,因失人身,故难有机会再念佛。(自己心里念佛,凡夫不会知道你心里在做什么)。
八十五、眼前的福报,不要再拿去享五欲、六尘乐,要拿来真心念佛、修行,才是往出世的善根福德路走。(才是走正路)。
八十六、念佛、改习气,与时间长短无关。主要是佛经说的话,善知识说的话,要真正彻底明白祂的法意之后,实际的在日常生活里用着,才能往正路上走。(往生西方之路,亦是往成佛之路)。
八十七、佛、菩萨度有缘的人,有相信佛讲的话(有实际在日常生活依佛经的法意修行的人),即是与佛有缘。与佛、菩萨有缘无缘或断缘,这都是凡夫的问题,但有些人都把自己的烦恼怪到佛菩萨的身上。或一方面念佛或求佛帮助,却又一方面疑亦不改习气(只要得不愿付出)。
八十八、不是佛、菩萨不慈悲,祂们时时都没有离开众生,祂们用一切办法要帮助众生离开一切苦。是凡夫自己执迷在一切相(自己的想法与自认为是的一切习气)太深太重,所以很难把凡夫心的「知见、想法」调整过来。若自己知见、想法肯「接受」佛法调整过来,即能离六道。
八十九、佛、菩萨帮助人,好人、坏人都会帮助,但只帮助好的事情,不帮助坏的事情。(凡夫心的起心动念,佛、菩萨皆清楚)。
九十、与佛、菩萨不相应的原因是:凡夫心所想所行所求皆是自私自利,皆是贪六道的事情。佛、菩萨只会帮助人家离开六道的事情,不会帮助人家继续往六道路走。若反之,凡夫不就会更加深加重凡夫心的妄想执着分别、贪嗔痴、傲慢、顽空、五欲…等,六尘一切习气,那就不是佛的方法了。(有时对凡夫的帮助,是一种奖励,目的是要凡夫更平顺、更有力量、更好用功念佛、改习气)。只要是有在纯信念佛、放下习气,不用求自然就会与佛相应。佛菩萨绝不舍一人,「所以安心做事,安心过日,安心念佛,安心改习气,就对了」。
九十一、有些人虽然很愿意往生西方,且求佛、菩萨的加持也很愿意去做。但对念佛、改习气,这一方面的信愿行却不真不实际。只想要好处,而不求法意来解行,若是这样的「愿」,即要从新调整过。「要真信愿行念佛、改习气」,若真依这样去做,持之以恒,不求即会自然如「愿」。(要信真的、解对的、行正的,才有正力而证真的)。
九十二、信第一,有真放下习气即是「自力」,与有真信愿念佛,即能相应「佛力」的帮助。双力即是净土法门。
九十三、「忏悔」并非在表相,是在真心念佛、改习气,才是真忏悔。
九十四、「勇猛精进」并非在表相,而是心里要舍得丢掉,妄想执着分别、情执、贪恋六尘相…等习气。心离六尘相一门深入念佛,才是真精进。
九十五、有些人虽然表相看起来很用功在念佛修行,很懂得佛法,又很相信佛法的样子。但因心里我执的自以为是的主观习气太重,才会走错路了,自己都不知道。像这样即使整天都在用功念佛,修行了几十年,还不如用清净心念佛人念半小时的利益。
九十六、若无慧照力,心即会被相转。若在生活中有行心不住相老实念佛,即有戒定慧,即可不再依凡夫心出来的意思再去造业,即能导正身口意的造作。(心地无非即是戒,心地不乱即是定,心地无痴即是慧)。
九十七、念佛之人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是让自己能在活着时可改掉染六尘的习气、一心念佛、「好」往生西方。(虽有目标,但不要有目标相)。
九十八、若不知知足惜福,即不能真正放下。即会进进退退,在逆境里学,变顺境就不学,光知道眼前心事,不知眼后之事,其人可怜,罪还不知要受到何时止。(凡夫心粗,然相细,不管顺逆境皆要真心念佛)。
九十九、如果有遇到正法,法意不入心,心即无法可转。闻了之后再想清楚,而不加自己的意思,实际的在日常生活里行念佛改习气。(未行证开悟、往生西方之前,沿路皆要确认其法意,闻思修即是解行并用)。
一、A、不是佛号念多就是好,亦不是用功就是好,知见想法方法要用对(不离佛经的法意),才是真正好。因法意的解、行,即是用来「渡」凡夫心离六道、往生西方的工具。如果工具用不对,不但不能离六道,还会更糟糕。
B、修行人若把知见、想法(思路)、方法用错了,不但生生世世带来的旧习气(业)没有消,还会更加重加深新的习气(业)入仓库。
C、我们学佛是要学佛经里面的东西,佛经没有的都不要去用它。(心不随六尘妄相走,心只管念佛,才是走对路。)
一、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使自己身口意的言行,让自己或与他人加重造业的力量而走上不归路。(要注意自己的身口意)。
二、供佛的东西,在心态上,是要以真供佛的心,才是真恭敬。非是挑自家人爱不爱吃,或有所求的出发心来供佛。不然所供的不是佛,而供的是自己的贪、瞋、痴。(亦是自私自利)。
三、佛已是空无所空,证无上菩提的圣人,非祂要众生恭敬。而是因佛法是从善亦清净之法。(敬佛如佛在,不敬如泥块)。
四、学佛不是麻烦的事情,而是有「出世」的智慧,很轻松自然,愉快自在的事情。士、农、工、商,在日常生活里的忙闲、行住坐卧,心不专用在某件事时,处处皆可念佛。说没时间念佛修行皆是借口。
五、顺境时,是福报。逆境时,是消业。去掉妄想执着分别、贪嗔痴,看淡世事心不执六尘相,才能「自在」。(不管是合我意的相,或不合我意的相。皆随缘应对,随缘过日,相皆不要留在心里)。
六、别小看轮来为人的福报,因六道里只有为人时,才最有机会换跑道。可帮自己造来生的好去处,亦是利他之事。往生西方就如要移民到国外,平时心里就不要再执贪本国之事。应真心念佛,才是往西方行。
七、在修行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与自己不相同的法门,自己相信不相信,用不用都是自由,一切随缘。如果不相信就不要相信,不适合自己,就不要用它。没有人会勉强我们,不要起烦恼,才是真自在。一切解行(知见、方法),都只是在做介绍与做修行参考,修行成功不成功,还是要靠自己才行。
八、︽金刚经︾是诸佛之母,修到菩萨皆还是要用︽金刚经︾的法意来修行才转成为佛。(要往生西方、要成佛,皆是同一条路,只是层次不同而已。念佛人要有往上品上生的准备,要往生西方就更有把握)。
九、每个人的因缘不同,修行的方法亦会不同,一切方便法只要不离正法即是好,不用做比较,因为最后皆汇归「净土」。(清净心念佛)。
一○、念佛、修行(改习气)到什么程度,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信不信、行不行佛的教育,亦是个人之事。(个人生死,个人了)。
一十一、真信愿念佛、真改习气的人,不必修其他法,「恶」会自然断。
一十二、「至心信乐」,是信纯,清净心的自在乐。一心念佛,即意不颠倒。
一十三、有真信愿念佛,一门深入,即能具足福德、戒定慧、一切功德受用。
一十四、真修行的人,梦很少。梦是妄心的幻境,不要当真。
一十五、遇到初学者,随缘鼓励其念佛,让他人亦有机会种下念佛的种子。
一十六、正法施比财施的福报大多了。
一十七、不修行的人,大多数转世都不能为人,而下三恶道。
一十八、在世作官贪污,下辈子轮回定做牛马以还众人。
一十九、凡人不知天高地厚,凡夫畏果。菩萨了知一切真相故畏因。(凡夫心因没有出世的智慧,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否则一定不敢…)。
二○、不管做任何大小善恶事或修行走正、偏、邪路,皆会有果报。不要因贪眼前一点小乐,而换来无限的痛苦。知错不改,皆是贪爱面子与污染的自信在运作。今生若再不惜福往正路走,即是件最不划算之事。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3
贰、(解行篇)
一、佛有三身:「法身」,无形无相(不动尊)。「报身」彻知一切真相,(慧身)。「化身」,随度众生而方便用的(色身)。(如人身、动物身、天人、鬼…等,随类应化之身)。
二、释迦牟尼佛出世,为的是「心即是佛」一大事因缘,学佛人应在自心上用功方合佛法的法意。
三、世尊全部放下,牺牲小我完成大我,非无情,是为了救大众成就大事(演现放下,与帮助众生了生死、成佛)。
四、释迦佛的随众即声闻众生(大比丘僧),过去都学邪道,跟了释迦佛之后,个个都去邪法归正法,个个皆修成功。
五、佛在经书里讲的法,与当时衪教导衪身边弟子的方法,全都是在教导如何改习气(调整知见、想法、方法,才能入佛心、佛行)。
六、佛、菩萨原本都是世间的人(凡夫),祂们全都是用可以成佛、往生西方的解行,清掉凡夫心的一切污染(习气种子)而成为佛、西方世界之『人』。只要我们老实用佛经的教导来解行,一定也会成功。
七、有些人虽然有遇到佛法的机会,但又没有去彻底了解经书的法意,或善知识讲的话,深的听不懂,浅的又觉得很普通,或自以为懂语言文字相,就已是在修佛的法了,就不会去注意亦用不到佛法的法意往正路走。(若只看懂文字相,心地没有在用佛法的法意去做出来,即非真懂)。凡夫不知道佛法的法意是「难解易行」之法的原因,是因佛法非是任何人设出来的,而是宇宙永不生灭的真相、真理法。因凡夫心无智慧洞见其真相,即似不懂事的小孩,亦不愿意用直心学习,才会与真理法难相应(难解难行),心的品质即无智慧法可提升。
八、「依法不依人」是确认自己所遇到的是真善知识时,即可放心、不疑的心态,以诚信直心依善知识讲的佛法去想去用。不依自己的习气去衡量佛法、善知识、或只看善知识的表面、或只学到其表相之法。
九、学佛是要把凡夫心里面八识(仓库)的妄想执着分别、贪嗔痴、傲慢、五欲、五蕴、见思…等,六尘一切习气种子慢慢清掉,心没有习气种子,心清净即实相(心无相)。一切习气的种子(妄心)皆是空性不是实体。只要用心不住相念佛,妄念习气自然会在无形中消失。
十、凡夫的心虽有要成佛的想法,但并没有成佛的方法。所以得要依佛的教育来「引导」才能改掉凡夫的习气。若用凡夫心的知见想法来教育自己,是出不了六道的。因为凡夫心的知见想法都是从意识心出来的,皆是随着自己的习气在运用,皆无法让修行者舍掉习气纯信念佛。
十一、佛法是教育我们在日常生活:习气要消极,从善入流、念佛要积极。
A、「学做好的人」,待人要真心诚恳,不要想亦不要做损人利己与害人害己之事。修行与处事,皆要往正的计划去行。物质饱暖即可,若过量即会是物质的奴才。与人相处好,办事、念佛修行才会更好。B、「行善路」,自己用功修行,把家照顾好,其它虽然不刻意去做好的事(善事),亦不能自私自利。有自然遇到好的事时,皆要随缘、量力去做。做任何好事都不要想要世间的好处,应该放到真空般若。(虽然有做善事,心不要有做善事的相,才能得出世的福报)。
C、「往离相无相的路走」,不是要学做学问、考试或表相要如何庄严,背多少经书,念佛数量多少睡多少,打坐多久吃多少,功课多少…等有模有样的成就才像是在学佛。是舍掉心里的污染才是真学佛。
十二、佛法是教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要如何用,才能清掉过去多生八识带来的刚强一切习气种子。亦是离六尘出六道的桥梁。佛法是医众生习气的治方,只是方便用,并无定法。只要了解确认其法意,拿来用就好,不要把法相放在心里直想,才不会执法相。因真法实无相。
十三、佛法有分正行与助行。执持名号(清净心念佛)即是「正行」。虽然不用刻意去找,但只要「有遇到」善的、正的语言、法、事、物等,皆要随缘去助他,即是「助行」。(不作一切恶业即是善。善亦无分大小)。
十四、A、若把好的、正的,语言文字、法、事、物…等,随缘布施他人时,心不住相加念佛。即是借「善」提升为「净」。即是去习气即能「无我」。(即是往生西方,与佛、菩萨走同一条路)。
B、若自己得到好处都舍不得给他人分享,或借「善」要名要利,或满足自己的欲望…等,不正的造作。皆会「善」落入为「恶」(会加重傲慢、我执…等习气。即使念佛再多与西方极乐世界、与佛、菩萨皆不能相应,而是往六道的路走)。
十五、一般人未开悟认假为真,皆偏见。若不由正法入实修,即无正知见。
十六、佛法分无相、有相。无相受戒,即心受戒,即是真受戒。有相:有为法,亦要依佛经的法意修行才是正法。(一切有为法皆是无相法「成佛」之前的方便法)。
十七、悟有:「无相」的开悟。「有相」的开悟。「假相」的开悟。无相开悟后,有智慧洞见真与妄,遇事、一切时心皆不离正念。有相的开悟,仅是一个过程而不究竟。假相的开悟,会迷在邪知、邪见、妄相里打转。(一切相皆幻,不要拿幻境当进步的证明)。
十八、无相开悟后,清净心的「实相」自然从清净心流露出来运用,永不退转,而不向外求。(无形无相,说而无说,无说而说)。
十九、修行本没有得,皆原本自己清净心具足的真相出来的,故无所得。
二十、有走正路即可四两拨千斤轻松自在,若走叉路就如身负千斤重担。念佛修行,目的是在清除一切相,达到清净心念佛。没有其它的花样。
二十一、一切相皆无常,缘起无自性,相皆不要住心。(一切法无我)。
空:性体(法身)无形无相,却能生出无数无量的相(真空妙有)。
二十二、一切相不是真空,是缘,把心的一切相都放干净了,才是「真空」。
二十三、凡夫的肉体都有知觉,知道心的一切想法,会感受肉体的苦、痛、痒…等等。若是用自杀的方式往生,那种痛苦比活着的时候还要加无数倍,那种痛苦的期限是要非常长久(自杀的罪很重)。并非死了就一了百了。不管环境因缘如何,皆要安心知足的过日。不要直往烦恼事相直想,要把心安下来念佛才是走对路(解苦之路)。人世间的世界,日常生活的本质本就有不同观念的人,有不同的事、物,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有喜、怒、哀、乐。有对立…等事相。何必想不开跟自己过不去,入境随俗过日子,安下心来念佛,等世缘尽了即要往生西方。(肉体虽非真我,但须借他才能念佛消业)。
二十四、灵魂会改变,人体是人的灵魂、狗是狗的灵魂…,惟佛性不会改变。
二十五、不要再想往生者,只要生者真心念佛。往生者不管在何处,皆能因你真心念佛而感应佛力加持,使往生者得到最大利益,一定可更好过。
二十六、不管任何事、任何相皆不留(不住),自己无所求,只知用功,一切听其自然不要乱想。(不住,并非逃避或不要,懈怠走顽空路)。
二十七、一切苦皆从妄想起心动念出来的。心有事(有相)就有苦,心无事(无相)就不会苦。有烦恼皆自找的(麻烦痛苦,皆是心想出来的)。
二十八、凡夫心(生灭心)遇到的一切好、坏境界(合我意的相、不合我意的相),皆是阻挡往生西方成佛的绊脚石(要你留在六道)。若能随缘应对,心不住六尘一切相并真心念佛,绊脚石即转为垫脚石(借日常生活的六尘假相过日子,然心不随六尘相走,即是借假修真)。
二十九、人生的路程难免有不如意,「苦」并非绝路,只是个过程亦是修心的跳板。不要害怕相,要老实认识自己,把心的相放下,即是智慧。
参、(深入解行篇)
一、「人」有四大(骨头血液体温气息),虽然肉体有不同的体形,但每个人都有,五蕴(色受想行识),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七识。而每天人体所接触到的皆是,五欲(财色名食睡),六尘(色、声、香、味、触、心里的想法)。
A、凡夫肉体在日常生活六根对六尘时,总是被意识心八识的习气牵着去爱:财情权、食衣住行吃喝玩乐中享受亦爱他人的尊敬与肯定。爱在看听嗅吃触心里的感受中皆要合我的意,否则即会不舒服。爱说想是与非、念佛亦爱打妄想、心不甘寂莫爱在相中、心外求法。不爱依善知识讲的解脱路行,偏好用自己往轮回的那一套去行…等习气。
B、佛法的法意是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随个人的因缘守本份、日常生活正常、内外坏事皆不做、从善入流,心不住六尘一切相、真信愿念佛,提升心的品质,才能破除自私自利凡夫心的一切习气。以清净的心念佛,即是「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今生决定可往生西方」。
二、相:有分内相与外相,凡夫心即是有污染到「相」的心(染着习气的种子)。
A、心里的一切想法相、念头相、感受相,例如:贪、嗔、痴、妄念、嫉妒、回忆、烦、苦、痛…等六尘相,即是「内相」。一切人、事、物,如色、声、香、味、触、语言、文字…等等六尘相,即是「外相」。因为凡夫心八识存档了习气的种子,若种子不灭干净,缘起就会还自受。例如:当你听到不合你意的话,或看到不喜欢的人事物时,嗔心的念头(嗔的习气种子),就会出来与相合。若是这样的情形,你八识(仓库)嗔的习气种子,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又加了一份力量,其它一切相一切心里的念头感受皆是如此。
B、肉体六根所接触到的相,色声香味触法(心里的一切想法)的六尘相。只要,不管任何贪执六尘相的习气出现时,知道就好,心不随六尘妄相走,心随佛号走,即可提升心的品质,佛号即会更好念。
三、一切相、烦恼与习气,皆从凡夫心「想」出来的,(想的相,有粗亦有细),想是妄,亦是妄心的总根源。心里有何想法出来,其它五根才会跟着起作用。如心里想喝水,才会去拿水喝、想念佛才会念佛。「想又会执着想」,有想就会有分别、贪嗔痴…等,迷在自以为「真」的六尘一切妄相。(若是心不换跑道,生生世世皆被妄心用)。若能在未起心动念之前即念佛,即能不再起惑造业,即能断生死根。
四、因有妄想「有想」,才会有很多…妄相,如一个…念头、感受,例如:妄念贪瞋痴,执相幻相,烦闷、情执、回忆…等,一切皆意识心自认为真的六尘造作相出现。若要破除修行的障碍,即要去掉意识心八识总根源(想)。没有妄想,即不会有枝枝叶叶了。心即清净。(但还没有开悟时,因还没有慧照力。只要不是想「坏」的念头,有需要时亦要「借想」方便用。但「想」结束了,心即要回来念佛号)。
五、「想出来」,一起心动念,心就会有一个…的「意思」跑出来,指挥肉体身口意去造作。所以我们要是能把心的「意思」(意根)都摄在佛号。慢慢即能不再用意识心的「意思」去造业,心慢慢即能做主,慢慢即可一心念佛。心都干净了,即可清净心念佛(无相念佛)。不然当念佛时,心里同时又加了,不甘心、想某人、味道、回忆、名利、乱想…等六尘妄相在。即是心里有念佛的念头,亦同时有不甘心、想某人、味道、回忆、乱想…等六尘妄相在,就不是纯念佛了。只要有真正信愿念佛到底,与真改习气到底。(一门深入)。即能去掉心里的一切垃圾(六尘一切妄相)。自然会有清净心的智慧出来应对日常生活的六尘之事,生活即会快乐,亦可往生西方、成佛。
六、凡夫若要「一点」好处,即要用到很多…的念头来「想」办法。凡夫「心」与「想」已习惯粘在一起。有时「想」出来,自己并无能力发现,(皆因迷在相里,自不知)。若没依正法入实修,「想」是去不掉的。想出来的是意识心的「相」(皆是六尘相生灭理)。清净心出来的是真性的般若(皆是真空真理)。
七、「相」皆从意识心出来的,意识心在日常生活中皆与相合,与会一切法执。皆因攀在妄想、贪嗔痴…等六道黑暗习气中,与自己内心「合理化」的惯性。才没办法超越自己的十八界(六识、六根、六尘)。
八、不舍日常生活过日,但不执着六尘之事,而执行清净心、信愿念佛,慢慢即能舍识(不再被意识心所用),清净心的智慧自然出来随着「真理」而行。(五蕴不用即能舍识用根,而超越十八界)。
九、从凡夫意识心出来的,皆是「想」出来的,皆是自认为是的假佛法(迷)。从自性出来的才是智慧、真相实相的真佛法(悟)。
Α、因凡夫心无佛法,才需依靠佛的教育法,来改掉凡夫的知见(观念)、想法、方法。才能知道悔改而放掉妄想执着、贪日常生活五欲六尘…等习惯,即能止恶行善。善而不住六尘一切妄相,即是净。
Β、要出离六道,即须依靠佛的教育,「实信、实修」,做为此岸到彼岸「沿路」的桥梁,才能去掉修行的障碍,归到清净之路。
C、佛「说」出来的法是语言文字相,所以不要执着法相,而是要众生依照祂说的法意去想、去做出来(不舍法意自修自悟而得解脱,无他人可代办)。佛说的法皆是正法,都要舍,何况非法(妄想执着、六尘一切妄相)。不修行、不用正法的人,即是不懂照顾自己的人。
十、「所知障」是心里的知见、想法(思路)、方法不对不正。所想、所说、所行即会不对不正,即会障修行道。「真信愿念佛到底、真改习气到底」。即能慢慢破除一切障,即万人修万人去。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4
十一、若念佛修行很多年,妄念…等习气没有减轻,还在原地转圈圈,没有智慧,不知道往前走。是因为闻正法时,只看到语言、文字相,或用意识心「自认为是」的知见想法与方法。皆未看到佛法的法意,即无实修的般若(智慧)。(肉眼看文字,慧眼见真法)。
十二、A、当在看佛经佛书听佛法时,不在多或少。是要把以前所知所学皆放掉,心静下来真心甘情愿的看与听,才会有闻佛法的般若,而转入实修的般若。(才能洞见佛法的法意,而找到你要的答案与正路。)
B、念佛时要真心甘情愿的念。(才能伏住、心离六尘一切妄相,而提升心的品质,才是真消业,更有把握往生西方)。
十三、自己是否曾静下心来仔细「想」,自己要的是什么?每日「所忙所学」是否真正能让自己安下心来,跟自己、家人他人相处得更和乐。是用为人本份,在真心帮助亲人与他人,还是用欲望、情执在帮助。每天的精进是否有真正用一门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中实修。是否能让自己的心愈来愈干净,更自在念佛,往回家的路走。或是在「文字」上或因着相而修出来的「幻相」上打转,往沉沦的路走。是在「忙」着攀缘、攀相。还是在「忙」着真心念佛、改习气(丢垃圾)。
十四、凡夫意识心修行容易,成功难的原因,皆因误解佛法的意思而误用(自以为心里的知见,身口意的解行,皆已是在用佛法)。亦因凡夫容易把轮回与日常生活所遇之苦忘记,却容易随眼前的一点乐与自己的想法走,皆身忙心更忙。若能从今日起,不再浪费生命。而诚信一方面真信愿念佛、一方面心不住六尘一切妄相,即能身忙心不忙。修行皆是「想」有智慧过自在快乐的日常生活,又「想」今生即往生西方。但意识心是麻烦心,一切问题与要成佛亦在「心」。所以今生即要下定决心舍掉贪六尘之事,才能解脱一切习气的束缚,而可有智慧过自在快乐的日常生活,又今生即可往生西方。要把心的「品质」提升,不要像以前那样无真愿修行,或只知求福不知修道(心净即是佛,心无境即是法,心无善即是僧。心净念佛,心即是佛心亦是西方)。凡世间非永住之处,一切相皆非「我」的,应借假修真才不枉来。(今生人身一晃就过完,当下不了要何时了?今生不了要何生了?)
十五、凡世间的「人」,有已婚、未婚。在日常生活皆要随自己的因缘(环境),守本份,然一切相的关系皆无常,亦是缘起性空,凡间事要看淡一点,不要太执着。应真念佛往生西方,才不糟蹋为人身的福报。
十六、「自度」即是去掉心里的一切自私自利的习惯。(一切皆要合我意,心迷在六尘一切相,即会自私自利,即是假我)。
A、只要心没有专用在某件事时,记得时,心里就要把佛号字字「自然」念清楚、「自然」听清楚。与心慢慢离六尘一切相,(慢慢去掉凡夫心的习气)。慢慢即能洞见凡世间的真相,找回自己(认识凡世间的事、认识自己)。即能慢慢放掉自私自利的「假我」。
Β、心不住六尘一切相,即有高智慧洞见诸法真相,即能回归清净的法体「真我」。才是真「自度」。
十七、修行,不能依想象、猜测或用揣摩,或自认为是。是要先认清真佛法真善知识,才能真明白依佛法的法意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闲忙动静待人接物中「实修」(把心的污染清掉,可清净心念佛即是实修)。
十八、念佛不是精神寄托,或以修行的成就感做为肯定自我,或与他人比高低,或做人情。亦不是在修行的过程只要有一点小悟、小利益出现就认为「是」(自认为功归于我的傲慢心出现,即会失去正方向)。
十九、学佛,不是要依赖崇拜佛。而是要以诚信心来学祂的法。人与人都须要感恩与尊敬,对佛亦是要更大的感恩与恭敬。因有了佛法,才使我们有机会藉念佛改习气,从凡夫心、凡夫肉体,回归为佛心、法体。
二十、修行者若有想要:往生西方、神通、一心不乱念佛、渡众生、成佛、见佛、成功、开悟、平安富有、不要妄念…等目标想法出来,有目标即有相,即是不对。应用静、净心念佛,自然能成就一切,即是对。
二十一、把六尘转为六境即是智慧。会用方便法即是智慧的起用(真随缘)。
二十二、学术是世间用的智慧(聪明),与了生死无关系。念佛,修行(改习气)是出世用的智慧,出世的智慧里自然会有入世(世间)的智慧。
二十三、虽然很用功在念佛、修行,但还是无智慧、不能往生西方的原因是:
A一般人都希望在有困难、临命终时能得到佛力的帮助,但内心所想所做,却是跟出六道,跟佛都连不上线的那一套六道法在欺骗自己。
B因不了解法意反被法相束缚。或有在用功念佛,但心里无佛。
C见惑(妄想杂念)易断,思惑(贪嗔痴)不易断,念佛难入一心。
二十四、虽然有在念佛,但心里无佛(自力念佛),念一辈子也相应不到佛力的帮助。若沿路心口一致照佛说的话去想去做(心里有佛、是佛的弟子),才会与佛力相应(不用断尽见思惑,亦可得到佛力的帮助)。
二十五、生灭心、意识心、妄心、假我、八识、仓库等,名相虽不同,但皆是「凡夫心」的代名词。「无心」是有经实修把心里的污染都清干净。
二十六、六道相即是六尘相,亦是「六尘一切妄相」的代名词。
肆、(念佛篇)
一、佛讲的一切法,皆是「正」法。只是用在修行方法这方面,自己要先了解自己的根性与因缘(环境),才不会听人家说好,自己就跟着用,或失败在「自己的合理化」。修行是在了个人的生死,如个人吃饭个人饱,小心点才不会因小失大。
二、︽大宝积经︾: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有念佛得渡生死。
三、末法时代的众生一定要用念佛法门(净土)才能了生死(如穿衣服一样,需要随着朝代改变款式才适合)。佛在世间时是正法时期,当时的环境人心忠厚单纯,适合小乘方法修行。末法时期的环境人的心适合用念佛修行,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1-29 14:07
(净土法门即大乘)。(自己可以想想古代、现代环境与人的心有何差别?)
四、修行的苦是在舍掉习气。不要害怕苦,心舍掉六尘事,佛号即好念。
五、念佛念不好,并非你笨,不要懊恼。是因为这一条路你还不熟悉,只要时时常训练,自然念佛修行的层次会慢慢提升。(一般初学者都是用散心念佛较多,摄心、成片、一心不乱),(如上课,一年级二年级…。但因根性不相同,入处皆不一)。
六、早晨醒来第一个念头,与刷牙洗脸时,心里要念佛。晚上睡觉时,身心放轻松平静,心里亦要默念佛。睡着前念佛,不在于念多或念少。要平静的念,自然的睡着。不要提着一份心在念,才不会影响睡眠。(若在日常生活心不专用时,能常常把心拿来想念佛,即进步快)。
七、初学的人在日常生活里比较会忘记念佛,没有关系,记得时,佛号就提起来念,久之自然不会忘记。
八、念佛时,不能一心的情形有三种:A、忘记念佛。B、被自己心里的想法转走。C、妄念出来,心随习气走(口在念佛,心没在念佛)。这三种情形是「去」。当自己发现时,又把佛号念起来是「回」。一般人都是在「去与回」之间徘徊。初学的人,都会这样,没关系。只要习惯念佛的种子胜过习气的种子,即能慢慢破除一切障,最后亦会成就。
九、念佛时,有妄念出现,并非全是不好。因为有在念佛修行,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念,所以不要懊恼。只要心放在佛号,「不去管」妄念,反而可借妄念来修行。久了妄念、习气自然会慢慢消减。(没有念佛、没修改习气的一般人,不会「发现」自己的妄念、习气)。
十、在念佛、修行的过程,会因心态的转变,而不习惯,与因你的用功而把习气种子逼出来。心里的妄念、感受,将会比在未念佛、修行(改习气)之前,妄念更多、心的感受会更苦或更乱。此阶段是必经之过程,亦是修行的关键处,千万别放弃或苦恼。心不要住相,只管放轻松认念佛号即真。不要乱攀相,或再加方法,才不会往叉路走。只要你是真信愿念佛,佛菩萨自然会帮助你平顺通过。
十一、如果心很乱时,又没办法伏住乱心时,就不要急着念佛或想任何事情,先让心静下来,等心态比较平静时再念佛。「让心休息一下」,这样再处理事情自然会处理得更平顺,念佛才会念得更好。(休息,非是放空。静坐时,要念佛为主,心不要放空,才安全)。
十二、念佛时心不要急,心只有佛号,一心一意的念。「把念佛又同时在想事情的习惯丢掉不再用它」,亦不管妄念、感受…等六尘相。感受相、一切相虽皆在,但不是硬撑。而是要一切自然,如饿就吃、痒就抓冷就加衣…等。主要是内外坏事不做,心不住相,才能入一心念佛。
十三、原本用计数念佛、拜佛,可参考改用,计时间念佛、拜佛比较自然。
十四、念佛不在念多念少,主要是在用真心念佛(清净心念佛),即使只有早晚念十口气都可以。(很忙的人)。
十五、早晚课一作好,就觉得轻松了,那是提着一份心在作。(应付的心态)。不管是作早晚课时,或是平时念佛,都要放轻松心平静,自在念,才不会累。(洗澡、睡觉、在不洁之处,要用默念,表恭敬)。
十六、初学的人念佛比较会昏沉,静坐时若是深重的昏沉出现时,就等睡饱再念佛。若轻微昏沉,心里亦要念佛,或起来拜佛,或走动一下,喝点水…等等。活动是身体在动,吃东西是嘴巴在吃东西,不须用到心走动或心吃东西,所以当时「心要真念佛」。
十七、心外的念佛声,是提醒自己心里要念佛的助缘,心不要去攀相。「心」要跟(粘)着自己心里念的佛号,才是走对路。
十八、A、「只有念佛,无外加其他方法」,这是老实念佛的根本。B、「心不攀相,一心一意摄在佛号」,这是老实念佛。即是一心不乱的根本(清净心念佛的根本)。只要有真正老实念佛,修行的程度自然会愈修愈提升(要一门深入,不要东加西改,才不会走到叉路)。
十九、佛号自然从心里念出来时,就让它自然念,当有觉察到心里没有在念佛时,自己再把佛号提起来念(接着念)。从心里自然念出来的佛号,如有特定的节奏,即是因意识心把念佛的念提得太用力的关系,只要放轻松心平静念佛,即会改善。
二十、只要发现妄想起时,知道就好,就不要再往下想。转而念佛,才不会妄念「长似连续剧」。心不妄想,心念佛,心即会慢慢清净。
二十一、并非有空就要念佛,而是心不须专用在某个事相时,记得就要念佛。
二十二、如果某大卖场有在举办三分钟免费搬东西活动,场地的一切东西都可以自由搬回去,以那时的专心及迫切的心,拿来用在念佛,今生一定会成就。
二十三、若想用看电视调整一下心态,又能在未看之前把时间定好。如要看十分钟或…等,时间一到,不管剧情多重要,皆要离座或不看。若能这样去看电视,即是休闲。若是因迷在剧情而看电视,或心会随着剧情在起浮,就不要看电视,应把看电视的时间用在念佛。不然此境会障碍念佛修行,会进一退九。(等念佛能一心不乱时再看,才稳当)。
二十四、走路时,心没有在想重要事情时,一定要心念佛,眼可以看外相(任何万物都可以看)切记:看所有外相,相皆不要住心,即是「入流」。心只有一句佛号念着,字字清楚。这样下来效果比静中念佛效果更好。(但行、住、坐、卧、动、静皆要,心不须专事时,心不住相,静、净心念佛,不可执那一样,而放掉其它)。
二十五、心有需用到专心时,如看书、工作、讲话…等,就不要念佛。专心做自己的事情,等事情做完再念佛。但是日常生活中,如做一般家事或是吃饭时,(可不需用到专心的事情时),就可表相做事心在念佛。
二十六、当妄念、习气出现时,不要用压或用方法对付或急。而是要放轻松心平静加念佛,即能静提升为净,即会有戒定慧(自力与佛力)。
二十七、若「心」须用在「专用」时,例如:算钱或计划事情时,或把修行的知见想清楚时,或把凡世间事想清楚等。只要不是在想「坏」的念头,皆不算是妄念,而是方便用。等心不须专用时,「心就要念佛」。
二十八、念佛时字字自然念清楚,自然听清楚。初学的人可使用「专注」念佛,比较能专心念佛。等念佛的根基打稳了,就不需再用「专注」了。如果长久靠「专注相」才会念佛,念佛的程度比较难提升(若一直刻意用「专注相」,即是执着在意识心念佛)。
二十九、「念佛号」即是在念佛,「改习气」即是要心舍得离六尘一切妄相。若心里有妄念…等六尘一切妄相出现,知道就好,皆要,不排斥、不取、不舍。佛号依然字字自然念清楚、自然听清楚,一路念下去。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5
三十、A、每天皆要训练心不乱想,心平静的,佛号字字「自然」念清楚、「自然」听清楚。不要用刻意去听才不会「着相」。目的是可以帮助摄心,亦能破除妄想、攀一切相…等习气,让心能慢慢更清净念佛。
B、内外坏事不做,日常生活正常,心不住六尘一切相。目的是可以去掉贪迷住在六道一切的习惯。以上A与B是修行成就的总根源。
三十一、念佛时把意根(心)都摄在佛号即能「伏惑」(伏住妄念…等,一切习气),即能离相念佛,入一心念佛,入清净心念佛(无相念佛)。
三十二、每日所忙所行皆是为了好过日,所以一切皆要以和为贵。修行亦是为了能消业障(改习气)。才有智慧自利利他出六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训练自己的心,能慢慢伏住或去掉凡夫妄心的妄想执着分别、贪嗔痴…等习气再出来贪恋日常生活中自认为是真的,是好处的五欲六尘之事。应看淡五欲六尘一切相、真信真愿意念佛,才是走对路。
三十三、念佛虽然单纯且成就大。但因凡夫心杂无智慧,能用到纯信的人很少。所以要念佛到一心不乱很不容易。心若随六尘相走,即会似迷路的小孩那样回不了家。只要肯放下习气(心不贪染六尘相),而心跟着佛号走,就可回归到清净的家(心)。往生西方就更有把握了。
三十四、念佛时要很单纯的念佛号。不要想是为了往生西方,或想…。
三十五、心里的妄相,本就会出来,所以不要害怕相出来,相出来时,只要知道就好,而不随六尘相走。习气久即会无趣(一个巴掌不会响)把心的习气戒掉「非执个方法」才能提升心的品质,慢慢即可一心念佛。
三十六、借六尘相过日常生活,而在日常生活中,心改掉住六尘的习气,即是「借假修真」。妄念妄相一切生灭缘皆是「假」。心不住相心里只有佛号念着,即是「真」。道场在心,心放下五欲六尘、心即是道场。
三十七、虽然有在念佛,但不愿或不真愿往生西方,或习气都不愿改掉,即是「想」法不对,(走错路)。是要做对的事,不是做自认为对的事。
三十八、用聪明度不了自己与他人,自己成功有佛法有智慧,才能真渡他人。
三十九、念佛时默念、出声念、金刚念(双唇微动),皆可,自然就好。
四十十、念佛没有规定要怎样念,只要适合自己,「自然」就好。
伍、(改习气、不住习气篇)
一、修行没成功的原因,都是因为习气未改。修行最大的困扰亦是习气。
二、一般人皆在习气发作后,才发现自己的不对,若是这样亦不要懊恼。皆因凡夫心的习气是多生习惯。得要依真心念佛,靠佛力帮助。持之以恒,自然有能力心转境。若无心念佛修行,即会被相转得更深重。
三、习气要刻意一样一样去改,时间要比较长。
四、只靠念佛,没有一方面改习气,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间要很长。
五、要往生西方、要成佛,并非用在「学」表相之事出来的。而是要「学」如何把「心里」的习气污染伏住或清掉(万缘放下),而可成就一心不乱念佛的层次出来。心的品质与佛愿、西方、佛,自然会相应。
六、要成佛要先学会做人,要实修改习气可从知足感恩、常自省、认识自己与世事、爱自己尊重他人,从善入流、心不住相、真心念佛。
七、把心的习气舍掉,心不住相而证正果,即可离六道的束缚(身在六尘中,心不染六尘相)。修行的苦是在「舍掉习气」,不要害怕苦,今生把习气舍掉,即可出六道得永恒的快乐。今生若不舍,即会再续轮回六道,来生即会更苦更难舍。来生亦不知可否再遇到佛法知修行?
八、修行这件事,要知道自己走到那个位子(层次),要按部就班往前行,不要好高骛远,(要先打稳念佛的根基,才会稳当)。
九、有往正路走,是与佛走同一条路,一定会有智慧轻松自在进步快。如果不是往正路走,就会愈修愈愚痴愈痛苦。(自己可以诚实测验)。
十、只靠自己念佛修行,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间要很长,若有善知识教导进步就很快。若遇不到善知识教导,只要「自己有真心念佛再加心不住相来改习气」,双管齐下,力量就更大了。因为此方法可以使新业不入八识(仓库),又能把八识里面旧的杂念与杂相慢慢会在不知不觉中去掉(消业)。心愈来愈干净了,出世的智慧自然会慢慢出来运用,自然能看破六尘的真相,自然会放下。(一般人因为没有智慧,看不破世间的真相,才会产生很多烦恼与痛苦的事情出来)。
十一、佛法的法意是要用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闲忙动静,应酬穿衣吃饭,身在何处皆要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不住六尘相。(心里有佛)。
A、若排斥一切相、执着相,会落入偏空、偏有法(往偏、邪路)。
B、一切相虽然「皆在」,一切相皆「不入、不住心」(往正路)。
C、坏事皆不做,随缘量力用善、正事、物、法,助他(往善路)。
十二、「心不攀相、心离相、心不住相」,是指如:走路时心没有左右的脚步相、擦地板时心没有来去的动作相、吃饭时心没有咀嚼相、酸甜味觉相,刷牙洗脸时心没有刷牙洗脸的相、吃饭看电视时心没有吃饭看电视的相、看到桌子衣服时心没有桌子衣服的相、走路或工作时心没有走路或工作相,念佛时心没有在念佛的相、不管是合我意或不合我意的好坏事、一切真假相、心皆不要住动作相、声相、节奏相、味觉相…等六尘妄相(色、声、香、味、触、心里的意思)。坏事不做,生活正常,事事照做,知道就好,心不跟六尘妄相走,只管念佛,即是历境修心。(世间日常生活中,一切人事物,所演现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妄念感受…等内外六尘相,皆是修心的助缘)。
十三、「心无住相」并非木头人或忘恩无情或滥慈悲之人,而是有戒定慧一心不乱念佛之人。用「心不住相,沿路真心念佛」修行,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根性高的人即可上品上生,根性低的人亦可带业往生西方。
十四、有真相信佛的修行者,自然会愿意照佛说的话去行,而成就戒定慧。
十五、初学者要时时「刻意注意自己:要有感恩回报、身不做坏事、口不说恶语、不要钻牛角尖、好坏事、一切相不要入心、念佛要入心」。等修到,心无住好坏事、无真假、无不入相的心、有在念佛而无念佛的心,习气没有了,戒定慧即有成就了,自然不用(不会)再刻意注意了。若能成就一分戒定慧(清净心),自然会有一分的戒定慧出来运用。(一切办法、方法,是方便,念佛是无上甚深微妙法,若真有沿路一门深入念佛而证入一心不乱,即万法都明白了,亦都会用了)。
十六、凡夫以文字义理为佛法,而不知以修身净心,灭除我相,力修戒定慧,以期断惑证真为佛法。修行的过程若有出现,烦闷、担心、孤单、失落感、傲慢、定相、空相、梦境、见光、幻境…等,所有一切相皆幻,不可当真。一切相都不要住心,不去管路程的风光,才不会走到叉路。心只有佛号才是真的正路。(清净心出来的才是实相)。
十七、修行要有出离六道的心亦可思维佛法,但不可把出离心、思想当做修行。要诚信念佛、心不住六尘相,才能真改掉习气亦是真修行。有智慧才不会常被自己的想法与一切相转走,光靠意志力是斗不过习气。
十八、修行不怕得少分,只怕走错当对路走,亦要先把基础行稳才安全。
十九、末法众生因无福与佛同住共生活,真善知识亦难遇,无佛在身边时时教育着。不知何为修行?不知何为习气?习气如何改?习气亦难改,即无智慧洞见六尘真相,所以末法众生修行难成就。佛的教育法虽然有多种,皆是「不离」念佛、改习气。(心不住相念佛,习气即会自然改)。不要再用相中、心外求法,不然成就出来亦还是六道众生。今生有幸得人身,应用佛的法意修行,证法身,即是真有智慧的人。
二十、念佛又有加心不住相来改习气之人,即使习气今生没能全清干净,但要比有念佛而无改习气之人,要往生善道、往生西方的机会大多了。
二十一、凡夫皆有帮助他人或需他人帮助的因缘出现,必要时皆要用善、正的亦要用感恩心去行与接受。然命运是否能改善、提升心的品质。皆在自己愿不愿意去实行,无他人可代办。凡夫因被习气(无明)盖住,看不到自己的妄想、习气,才会在相里打转,自不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须以智慧为前导,才会轻松自在。只要真心念佛改习气,习气去掉一分,即是破除一分无明,智慧即会出来一分。
二十二、习气都不改(非真念佛),即使整天念佛,念一辈子也枉然。
二十三、有在用功但又觉得不踏实的原因,是因不了解法意、正法意无入心。
二十四、把心里的习气放下,「放下」就是方法,不要再找个什么方法来放下、来改习气。「求生西方」:是把贪六尘的事放下,而真信愿念佛。
二十五、心无相、心不住相,即是「心清净」。不要再去找一个无相、不住相的方法「相」来修行。真性、自性、佛性名相虽不同,但法意一样。
二十六、改掉一切习气,放下一切相,心不住一切相,离六道一切相,去掉心里污染,名相虽不同,皆是「不住六尘一切妄相」的代名词。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6
陆、(念佛解行篇)
一、经书里面有很多名相不同,亦反复的说法、比喻等,但意思却是相同的。皆因凡夫习性(个性)不同,又怕凡夫不懂而误用,才会设出来的方便法。然正法实无相。只要是说出来与写出来的皆称为「法」(领众生把凡夫的想法与方式,转为行佛法提升到佛心的方便工具)。
二、研读经典要花很多时间,修行时间亦会延长。若无真修行,看经书误解法意,增长慢心反而障修行道(若与他人说错法即害己亦误他)。
三、讲错法,会伤害众人的智慧眼,故不可随便讲经,有时为一句话,而负大因果。
四、慎防口业的例子:十八罗汉中之一位,其过去世为一小和尚,见一位老和尚吃东西像牛吃草就笑他,小和尚后来后悔,虽不必下地狱但亦转世为牛,后其成罗汉,吃东西时亦像牛吃草。后来释迦佛就特别让天人来供养这位罗汉,因为天人有神通,得知因缘,故不会笑他。(要注意自己的身、口、意)。
五、若边念佛又边看经书,初学者:可参考看︽阿弥陀经︾,等过一段时间,念佛的底子打稳了,再参考看︽心经︾。等真正开悟后,可参考看一些般若经书:如︽金刚经︾、︽楞严经︾等。看经书,要一本看完再看另一本。早晚课,平时,要以一心念佛为主,看经书的时间,不需要刻意安排,平时有空再看即可。真正能一经通彻底,其它一切经书不看亦都全部通。
六、一方面修行,一方面念经,若念不出清净心或经的意义不清楚,即不易成就,还不如念佛号。
七、念佛念到成就时,三藏十二部经自然全包括在心中。(过去修行大德有人本不识字,修到后来不但能看经书、能说法亦会写字)。
八、持名念佛是释迦佛与阿弥陀佛为了要救渡我们末法时期众生能脱离六道轮回之苦,而合作出来的最特别方法。(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想想六道里各道的日常生活是…你还会想要吗?)
九、︽阿弥陀经︾所讲皆为信、愿、行念佛。是佛唯一的自说经(念佛是无上甚深微妙法,不要小看这一句佛号,而再加其它方法,才觉得更有效果,这是不对的想法)。
十、念佛须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真言,持之以恒。
十一、清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佛,是西方极乐世界。
十二、自己念佛时最好加「南无」表恭敬,随众念时则随缘。
十三、十方世界佛之老师皆为阿弥陀佛。(无量寿,无量光佛)。
十四、所有一切语言文字,一切相皆是生灭相(方便用的假相)。唯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不是假相。
十五、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已代表一切诸佛都念到了。(一切佛号中之总持)。有真心念佛的人,则一切诸佛,菩萨皆会助念其人。其它法门皆须信、愿、行、师,皆是自力,「没有佛力护念」。
十六、念佛名义上是「净土法门」,其实即为「心地法门」,念佛修心。佛号即「各经的总持」。
十七、持名念佛不是在八万四千法门(方法)之内,却包涵八万四千法门,是最殊胜,安全、易懂,简单,快速,上中下根都适合用的方法。
十八、修行人应要发菩提心,做佛事。(信愿念佛,放下六尘一切相,才能开悟有智慧,去迷相见实相,觉即是菩提心(佛心))。
十九、过去的高僧大德,其修行成就的方法不一定是净土,但为了不退其正等正觉(不会退转),亦老实念佛。
二十、妄心攀缘(攀相)习惯了,心里攀着这一句佛号,唯有此路最适合世间人。有真信愿念佛,一门深入,即是真佛弟子(皈依佛)。
二十一、顺境时不可执相,逆境时更不可执相,好坏念头习气出现,皆是可使修行人八识的污染借修行的力量清掉。修行人要有决心与耐心,不要急或嫌无聊,应一路不更改的一门深入再深入,在活着时能到一心不乱念佛,今生才更有把握回家(回归清净心法体、往生西方净土)。
二十二、一般人最痛苦惶恐害怕有:失去拥有的一切(包括肉体与自己的想法)。身心历死亡境时。死后会如何?这三大件事若能破除,即能「无我能忍」。(事事放下心不粘相、信愿行念佛扎实,就能到)。
柒、(往生西方、西方篇)
一、要往生西方这件事,不可马虎或当儿戏,「亦要知道自己的修行是否有往正路行」,才不会造业亦走冤枉路。有证到正路的人,自然不会再被五蕴所用,而得心不住相(离相)、一心不乱念佛的层次。人生短暂,不要再为某事自误,应用有限的时间拿来赚取无限的利益。
二、要往生西方,并非「想」愿意去即可以去,而西方亦非用「去」的。是要靠佛讲的真实意,与自己愿意实信、实修,才能把凡夫心的偏见、愚痴,转(提升)为正知见、有智慧,才能伏住心里「造业的力量」,亦才能清掉心里的污染,而得真消业。(迷者用求生西方,智者修智慧净心念佛。因心净,智慧佛性即现,西方即可来去自由了)。
三、佛对每个众生皆不忘,但众生心却无佛(只顾迷恋六尘之事)。会忘记念佛,是因为没有把佛当你最重要的『人』,心里才会把祂忘了。
四、不趁「人身」修行,等于白来一趟,若再轮回六道,须经长久的时间才再可得「人身」,才有机会闻「佛法」。
五、平时若没有真念佛、没真改习气,到临终时能用清净心念佛的人,是少之又少,要把真念佛当平时最习惯之事,到时候才比较有把握。
六、真正的修行人,尚未修成就时,就往生,不会堕落三恶道,会直接轮回人身继续修行。
七、人到走时,心不净就要重修,故修行人有时要修好几世(要在活着的时候就成功,往生时才更有把握)。
八、业清净的修行人往生时自己可以做主,就如同入定。一般人往生时自己不能做主,就如同做梦。大善大恶之人往生时没有中阴身直接升天或下地狱。(真心念佛的修行人,不会在睡着时或没念佛时往生。)
九、如果还没有修好,寿命已尽,自会让真念佛的人延寿。如果不能再延寿,佛、菩萨也会帮助。
十、有些人想:我念佛少没关系,因为可以带业往生西方。有些人想:我没做坏事又有在做善事,我拼命用功念佛就可以往生西方。反而把自己搞到不像学佛样。(要真心念佛,也要去掉凡夫心的习气才对)。
十一、有些人虽然妄念减轻了,但还是执着相,所以还是退了。(直造新业,今生的业是不能带着往生西方)。
十二、过去生、过去之事皆不重要,都不要再去想。重要的是现在自己在做什么?自己在造那一条来生路?(此世缘尽你要往生何处?)
十三、不要再执迷六道流浪受苦,要今生就回真正的家(往生西方)。
十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走,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安守本分,以真信愿行念佛为主。往生时切记舍亲情与舍六尘之相,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放不下。对其子女一点帮助都没有,却障碍自己的往生。(自己修行成功,一切亲人、朋友…等,自然都会受益,即是真正做大功德)。
十五、如有愿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临终时心中祇有念佛的念,远离世间的一切,祇要一点留恋就到不了。故必须真正将六尘的一切相撇得干干净净,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后,以菩萨身再来娑婆世界行菩萨道,推行佛的道。
十六、用持名念佛,只要念佛人具有真正「信、愿、行」,有恒心的勇往直前精进一路念下去,「如果无法念到一心不乱或实相现前者」,一样可带业往生西方,到凡圣同居土再修行,进步就更快。
十七、临终只要念佛能伏住自己的一切习气(造六道业的力量),心即能不与六尘相合,即能带业往生西方。(即不用等到八识的习气种子都清除干净)。
十八、A、今生的业不能带着往生西方,今生的业要今生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从现在起,「只要」能伏住妄念与一切习气,不让其(旧)习气出来再造新业,即是在了今生的业。(戒掉贪迷五欲六尘的习惯)。
B、到临终时只要真能伏住妄念与一切习气,一心摄在佛号,即可带着旧业(过去生的业)往生西方。
C、临终时妄念与习气能伏住多少或能不能全部伏住,皆要靠个人平时的修行。
D、要伏住妄念与一切习气,平时就要多多训练,临终才有把握。
E、「只要」能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切过去生的业全部都消清了,决不会再退转。而过去生的业能了多少,是在品位的高低。
十九、「人到临终,修行未入道者,因还没有能力分辨真假的真相」,往生时见佛不要跟着走(多为冤亲债主变幻而成)。最好什么都不要管,心只管摄在佛号才能与佛相应,才会有佛菩萨的安排,这样最安全。
二十、修行成就的人,想去西方极乐世界,其他佛国,其他世界,平时即可以来去自由,并非要等到往生之后才可以去。
二十一、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不是莲藕所生,是没有体质的,念佛人在娑婆世界(世间)有真信精进念佛修行,极乐世界就会生出一朵其修行人的莲花,待其人往生时所属之莲花。如果信不真,念佛退心了,其莲花亦会枯萎。
二十二、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看似肉体一样,但并非肉体。有些人还背着自己的宫殿走路(可缩小可放大),地面是金黄色。
二十三、西方极乐世界里的『人』,日常生活与环境的美妙,庄严,一切的好,一切功德受用,是没有办法拿世间的一切语言文字,世间的一切相可形容出来的。(可看︽阿弥陀经︾做参考)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亲自去到那里就一切都知道了。
二十四、凡人修行进进退退,到了极乐世界就不会,一世即可成功,不用二世。所谓极乐世界的一天较娑婆世界长很多,但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长短之分(完全在心的感受)。
二十五、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会成佛,即可三不退,念不退,位不退,行不退。
二十六、西方极乐世界,与娑婆世界是在同一层(第十三层)。往生的时候不管你处在何处,当时临终者只要用清净心念一句或十句佛号,此处剎那就转换成西方极乐世界。(要是当时你是坐在你家的客厅或厨房,你家的客厅、厨房一剎那就转换成西方极乐世界)。其它一切处皆是如此,只是空间不同而已。(生一定生,去实不去)。
二十七、往生西方等成佛了即可随自己的愿,想要继续留在那里或到其他佛国,任何地方都可由自己决定(心想事成)。如果想来世间当凡夫亦可,要当男生,女生,在那一家出生,环境,日常生活要如何过日子…要来游戏人间或随缘度众生,所有一切事相都可由自己先选择好再来,(决定不会有差错)。表相不管示现在家人或出家人,日常生活与凡夫都是一样,不同的是其人身、口、意的造作一定不会是往六道路走,(因为其人的心非凡夫心)。等来世间的缘尽了,不管其修行程度到何等,即可往生回去西方极乐世界,恢复到祂本来的身份地位。
二十八、世间人要出门旅行须带着外相疲惫的肉体、护照、钱衣服…等日常用品,内心又要带着,对家人的情执,或花钱打电话回家、担心工作、怕家遭小偷、人事物是否有安全。旅途若有不合我意的安排,又会起嗔痴,若有合我意的亦会起贪执,沿路皆带着妄想分别…等心里的污染物品。要往生西方,就什么一切内、外物品皆不用带,只要带着心里的一句佛号就够了。回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即无肉体(假体),而是「换」永无一切苦、永有一切功德受用、永不生灭的法体(真我)。那里的环境非常庄严美妙,还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人』皆是佛、菩萨,当你想世间的家人时,亦可当下(比电话响一声还要快的速度),不用花钱即可看到世间或他方的一切人事物,想要回世间或他方一游,当下即可想到那里就到那里。亦可玩到那里,就在那里自在愉快的帮助众生,要换地方时,想走即走,功德受用无尽,才是真有智慧亦可改变一切环境之『人』。
在六道轮回,即似与家人失散在外流浪受苦的小孩。今生有幸遇到念佛法门,即是遇到永不嫌弃、永不舍弃我们的净身父母(法身父母),让我们有机会回去最幸福最安全永无一切苦的家。我们应用知足感恩放心的心情来念佛,并非整天念佛才是,「心不须专事时」,心即要乖乖回来跟着自己心里的佛号往回家路走。内心亦不要急或嫌无聊,或担心害怕起怀疑,心里杂念又多,念佛又念不好,我回得了吗…等妄想的杂念。要回西方极乐之家,不需要我们带世间的任何内、外物品,只要心里带着一句佛号,即已是具足可回西方的一切资粮了。
二十九、来生之体有那种体比法体好?来生之家有那个家比西方之家「好」?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7
捌、(观念解行篇)
一、修行若有一下很用功,一下又要放松来回报自己刚刚用功的辛劳,或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又执相造业加重习气,或执意自己有没有功夫之事,即是走错路。在实践的过程,若能把过去在日常生活中会妄念执相造业的耐心与习气都放掉不用。从现在起,把耐心与一切习气都转为念佛的耐心与习气,久之即能去妄心,真心显,即有般若(智慧)。
二、要趁人身依佛法了轮回,不要再用身心的习气又加重习气沉沦,亦不是用逃避压制、自我合理化。是要在日常生活六根对六尘,心与佛法的真实义要实践(舍识用根、心不住相、净心念佛,即能断见思惑),才不会说时则有,用时则无(有理解、无事证,不能真换跑道)。
三、我们本都有佛性(法体、真我),因为有了妄念而污染,再经累世以来的造业,使本来澄澈纯净的法体,变成了污浊的肉体,肉体是有生灭的,肉体死后腐化就不存在了。只剩妄念、习气(业障,造业的力量),再带着去换上另一个肉体。但我们的佛性并不会因这些生灭轮回而损失或消灭,因为佛性是清净没有形体,是跟宇宙相通的,是不生不灭实相、实体。法体的一切智慧、一切自然自由之乐、一切功德受用,不是凡夫的知见、肉体所能理解的。
因为对人生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每个人追求有所不同,或对生命无常转眼成空的真相,体验认知不同,所以对追求真正的生命与对了生死心的迫切也就有了差别。
『佛』是从凡夫经过修行而恢复到法体、佛性的『人』,祂把要如何走才能从凡夫转而恢复到与祂一样的法体、佛性,告诉了我们。虽然祂讲了很多方法,但唯「念佛」这一条路最简易安全,亦因有佛的四十八愿与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的正觉果体好依靠(仗佛慈力帮助)。即使今生来不及成佛也没关系,只要我们不再用六尘一切妄相(意识心的产物)再续造轮回的因。心不须专事时,把每个起心动念的内容(因)都拿来念佛。因念佛,果自然是成佛、往生西方。(行住坐卧心不住相,即是禅定。「因」的着手处真,才能真换跑道)。
对自己最爱的人事物,因感情最深厚,亦最放不下最会想他,工作时吃饭时,行住坐卧思思念念「想」的都是他。若能把这样的感情放在「想」念佛这个位子,自然就不会忘记念佛了。若生气、烦闷心酸的时候虽然也是有在念佛,但生气、烦的心情还是在,这样念佛的效果就比较不理想。应把「生气、心酸的心情」放掉,念佛的心情纯净,才能往专心(全心)念佛的方向前进。(若还不能到清净心,入世出世的所有一切念头,有那个念头比念佛这一念还要好?)
初学的人当妄念出来时,用压或用转移或用专注、观照、想…等有相的前方便有为法来对治,只要自己适合好用就好。但念佛的基础打稳了,就须把这些用妄相治妄的工具舍掉,才能往净念相继的方向前进。真心念这句佛号时,就已是在佛的怀抱了,所以要放心放轻松念佛,不要再贪行心不离六尘相,应行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才是走对路。
修行是要离妄心离相,到清净心念佛。并非用一个方法放在心里用来用去。佛法是无相无为法,应不立一法、不着一相,即是戒定慧。
前段结语
壹、要今生决定成就,往生西方的因缘福报,就要从根部做起(坏事不做、生活正常、心不住六尘一切相、信愿念佛),不但能顺快亦稳当。
Α、会随着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妄想执着分别的相、贪嗔痴的相、眼看到的相、耳听到的相、鼻子嗅到的相、舌头觉味的相、身触到的相、心想出来的意思相、五蕴、五欲…等六尘一切妄相。即是意识心八识存档的习气。习气如树根,是怎样的树根(树头),就会造作出来怎样的枝枝叶叶(心贪恋在六尘事,六根所造作的,皆是住在六道轮回之事)。老实认识自己,把心的污染清掉,六根即清净。
Β、要戒掉意识心八识存档的习气。就要放下妄想执着分别,六尘相之根,才能真改掉造业的力量。只要从现在起,「能」伏住或去掉妄想执着分别,不但身口意不会再直执往六尘相造新业,还可去掉八识(仓库)存档的旧业。就不会在六尘一切妄相中不停的转圈圈。有依佛的教育,放下六尘一切妄相的人,虽然没有离开六尘一切妄相过日常生活,但「心」已不住一切相,身口意所造作皆是出六道的业。
C、因为,要伏住、清掉生生世世俱来八识里六尘的习气(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深信切愿念这一句佛号加改习气,才能把意识心妄想执着分别根部的污染清掉。只要能伏住、清掉一切六尘相,即有戒定慧,即可在世时自在快乐,亦能往生西方。
贰、若不老实念佛改习气,只想老死见佛或想最好有一个方法,能听一次就能得戒定慧,把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若有这样的心态,即是好高骛远。虽然理可顿悟,但事须渐修,才不会又迷失在认妄相为真,总是堕入自己合理化的主观迷阵自不知。念佛主要在一门深入再深入,亦不能一曝十寒,才能把心的污染去掉,入一心不乱的层次。
「人」即是迷失沉沦在日常生活中六尘一切妄相的凡夫,而且意识心爱攀一切六尘相,心与物相合认假为真的惯性,并非今生才学的,而是多生的累积。所以要回归清净心要往生西方,就得要从日常生活的六尘妄相中,学习如何舍掉贪六尘妄相顽强的习气、真信愿念佛。有自力与佛力的加持,才能沿路观照(看到)自己的污染,要勇敢老实的面对自己内心的污染,亦不要用「刻意」往内观照妄念、感受或往外观照物相或逃避。而是在真心念佛的同时与过程,自然就会有观照妄念、习气的力量在,虽然有看到自己内心的念头、感受、习气时,「知道就好,不要随相走」。只管念佛,才是往心不住六尘相、一心不乱念佛的方向前进,亦才能降伏、断除妄念、迷恋六尘妄相、生老病死…等习气轮回问题。习气能伏、断除到怎样的程度,就是开发智慧、正知正见到怎样的程度。心若如瓶子,由脏瓶子出来的东西,即是不好的东西(妄念执着、贪嗔痴…等),若由干净瓶子出来的东西,即是清净的东西(有智慧有佛法,有能力渡众生亦可改变环境)。
参、人生的路程并不长,但并不好走,所以必须步步依靠佛讲的话(佛法的法意)与自己的心「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实修),才能治好因被「意识心的那一套想法」主导着自己的身口意又在日常生活中再去造更多更重贪嗔痴…等,会让自己迷失在六道轮回之病。妄念、执着、分别、贪嗔痴、情执、善恶、无记、傲慢、生老病死…等轻、重习气问题,不管是富有、贫穷、任何国籍、任何体形之人皆有。亦是生生世世「心」迷恋在日常生活的六尘事与认假为真而造成的。习气的根基虽然刚强顽固,但它「原」是自己心里的虚妄相在作用,但感受却很真实。而且一切妄念、贪嗔痴、生老病死…等习气与一切烦恼皆是随着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所以「现在」要断除妄念、生老病死…等习气与一切烦恼问题,还是得从日常生活的一切妄念、习气、六尘事着手。躲避、靠意志力压制、自我合理化的方法与道理,是绝对无用的。唯诚信念佛与改习气,才有戒定慧破除日常生活的一切烦恼与轮回之事。在实践念佛与改习气的过程会有如:波涛汹涌、排山倒海的妄念、感受出现时,并非绝路,只是必经之过程。与日常生活一切六尘相「相处」时,不管合我意的相、不合我意的相,皆要看淡而不入心,日常生活正常,坏事不做、事事照做而从善入流,「心不专事」时,只管沿路「心粘」住佛号(若心有杂相不去管它亦不用它,心不离佛,佛不离心。绵绵密密顺顺的念佛号),佛号自然字字念清楚、自然字字听清楚,一次一次的修练再修练,深入再深入。除掉习气的力量愈修练愈大,自然能把习气的根基慢慢松动、拔掉,由重转轻、大转小、长时转短时、刻意改转自然改。念佛的根基与层次自然会由刻意念、自然念、专心念、成片念、一心不乱净念相继。(每个人的根性不同,妄念、习气的轻重亦不相同,入处亦会不同,或用散心念的程度亦不相同。只要心里没有妄念、无住相,只有佛号即是真老实念佛,亦是清净心念佛)。修行所用的「解路与行程」对不对,即是会往沉沦路或可往提升路走的大关键,行何因就是何果。只要对佛有至诚信与有在净念相继念佛,「到时」不想往生西方也难。
「心」身、口、意行恶,会有恶报,会下三恶道(畜牲、饿鬼、地狱)。
「心」身、口、意行善,会有善报,会往三善道(天人、修罗、世人)。
「心」身、口、意行善,心不住相,会有清净报(出六道的人)。
「心」清净、心念佛,会有往生西方的报(西方极乐世界的人)。
口信心不信 口信心无佛
西方到不了 心净即西方
习气真渐放 念佛即有效
信佛真念佛 西方即有份
识情烦恼起 净业断烦恼
净心本无识 念佛见净土
六尘非我处 借用勿当真
圣号引归路 直直勿绕行
佛号照光明 指路归家乡
如影随形处 何须觅觅寻
凡心自是自对想 自造自缚不知晓
依佛教育慧力现 即可得驶清净船
贪恋六尘堕轮回 念佛即是西方路
家乡已在汝眼前 过门不入自寻苦
来此一回莫虚行 执持名号正路行
放下包袱轻松行 自在消遥西方行
六道旅程莫依恋 入境随俗凡缘了
今生决行西方道 来生即是自愿来
天空云彩飘何处 后院花香鸟儿鸣
春夏秋冬任其在 雷音停在何山谷
劝勉信函篇
李小姐:
余不套,兹将念佛法门︽净土︾略述,请作参考。
净土一法乃如来一代时教,最玄最妙,至圆至顿之法门。一法具一切法、名圆,即生修,即生证、名顿。我们凡夫亦能入此法中,一切菩萨不能出此法外,实在是上圣下凡速成佛道之一条快速道路。信愿持名,现生了脱,与观音、势至同为伴侣。所以持名念佛,乃是即事即理,即浅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门也。
念佛之乐,唯真念佛者自知,然必须恳切,摄心而念,不可着外境相。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者,念到相应时,虽常念佛,了无起心动念之相,虽不起心动念,而一句佛号常常称念,或忆念,故云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也。无念不可认做不念,无念而念,谓无起心动念之念相,而复念念无间。此境殊不易得,这对修行人很重要,请特别注意。
以上是我的一知半解,敬请指教。不多陈。
敬祝 近好
静老 敬启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8
李小姐:
承嘱之事,实不知如何说好,兹将我一点心得略述,以供参考。
菩萨无相、亦无所得,学人若处处着相,处处求得,则其心念不能与无相菩提相应,如求福报,报尽还堕,枉费辛勤。惟以无相为本,视一切有相皆是虚妄,自然大雄无畏,勇猛直前,至诚不二,自可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不求得而自得,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度一切众生,亦无所度之心念,如此乃是,即相离相,心无相即菩萨。
学人应在心念上用功,心念清净,则超凡入圣。心念不清净则起惑造业,即是凡夫,故凡圣之分,只在心念而已。以念佛心破除一切妄念种子,待知见不生,妄念已清,自然真心现前,自佛他佛一体相应。
其他以后再谈,不多叙
敬祝 道安
静老 敬上
李小姐:
今将大势至菩萨修行之法提出,供参考。
大势至菩萨说我就是「以念佛心,入无生法忍」,没有靠别的方法,就从这个念佛的心入无生法忍了。大势至菩萨就在这个娑婆世界,摄受一切念佛的人,都回归到净土,所以我们念佛就得到大势至菩萨加持摄受。念一句佛号,就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一齐摄在佛号中了,一齐都清净了。一心专诚念佛一声接一声,于是念佛的净念自然相继,就是入「三摩地」的第一圆通之法。这里所说的「三摩地」不是通常的正定、正受,而是首楞严大定。它在果性叫做「大佛顶」,在因性叫做「首楞严」,修首楞严者叫做菩萨,证大佛顶者即是如来。大势至菩萨说:「欲入楞严大定,念佛法门最为第一」,可见用众生的凡心信愿持名,即可得无生法忍与首楞严大定的无上妙果,所以说持名念佛是方便中第一方便。
嗣后我说的话,请作为个人参考资料,不可向外言说,恐扰学者净心之罪,拜托,拜托! 敬佳 指教 不多陈
此祝 道安
静老 敬上
李小姐:
学佛至见性以后,并非就算功行圆满,仍需仗慧照力量,逐步扫荡习气,因为种种烦恼皆我练心之处,种种艰巨皆我练智练力之处。也只有在尘劳忧患之中,方能提高警愓,激发志气。要坚毅奋发,自强不息,一心化除自己习气。见惑为我执,解而空之;思惑为我爱,转而疏之。越不易化除,越要化除,常与自己逆,于有碍中忍得过,方能进功。在修而得力时,中途必将发生心思格外纷乱现象或欲念横发,或心生烦恼,这是由于第八识中所含藏的过去许多习气种子,被功夫迫急翻动出来,这正是进步的时候,切勿怀疑。只要知道它是本空,不取不舍,沈着应付,翻动愈烈,则去泥愈多,经过百千次的翻腾上下,自然证入不动。
因为我们的烦恼习气,根深柢固,仗自力是不够的,须靠佛力。唯有一个最简捷,最圆顿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摄心专注而念,欢喜也念,烦恼也念,作不用心事也念。初行不免打失,要记得即念,不劳分别考究,只贵净念相继,老实行持,久久念头澄澈,证入一心不乱。一般人往往以念佛为迷信,那里知道一句佛号,正是念念打破自己贪、嗔、痴、迷妄的有效办法。迷妄若去,智慧自照,它的妙用非局外人所能想象。在已学佛的人们中,又往往以念佛为浅近,不知佛法本来平等圆融,就在极平常处见功。若好高鹜远,正是知见未忘。实际上,真能念佛念念无住,即是精进;一心不乱,即是禅定;明明历历,即是智慧。一句佛号不是大彻大悟的人,不能全提。但能蓦直念去,自然水到渠成,全身受用。︽大集经︾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况且参禅修观,全仗自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断尽见思烦恼,方能解脱六道流转的分段生死。而且在修持过程中,常有种种境界发生,变化莫测,若不是真具道眼,难免不被调弄,而枉用功夫。念佛则因自力、佛力配合,只要一句顶一句,执持不失,妄念无处潜身,自然一路平稳,没有障难。念佛的妙用确是不可思议,各部经论一致赞扬,希望初学者能加注意。若能因此生信,将终身受用不尽。
以上是我的一知半解,扰乱学者的净心,罪过、罪过!
静老 敬启
般若篇 (般若实相)
第一章
一、欲求往生,当放下此世间,并放下过分之狂妄心。如同菩萨在生死中度脱众生,此须自己是菩萨始得。若自己尚是凡夫,便欲担任此事,不但不能度人,且不能自度。世间多少善知识,皆受此病。尚谓之有菩提心,须知此心,先求往生,则有益。以此不求往生,须是菩萨则可,否则为害不浅。过分之狂妄心,为真修行者之一大障碍,不可不知。
二、心跳恶梦,乃宿世恶业所现之兆,然现境虽有善恶,转变在乎自己,恶业现而专心念佛,则恶因缘即转为善因缘。应把宿世之恶业,翻为今世之导师。惜世人多被业缚,不能转变,遂成落井下石,苦上加苦矣。
三、法界之内,事与理原不相碍,无法何以渡人。人若执取非法相是空执,而偏于无法,即与泥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一般。岂能使真
性空明方便应现呢?此即无智慧者,如何得成佛道?人心不可取相如此,该把这两头见执,直须截断。不应执取有法而泥于言说,亦不应执取非有法而沦于顽空。当知我与你们所说的法,未明性时不可无言,于明性后亦须忘相。如渡水之船,人未渡时须用以渡,既登彼岸,此船即弃之不用矣。有法尚应该舍去,何况本非有法?未信患其不能信,即信又患其不能舍,若着相以求,失之远矣。
四、万法皆空。若执为有法,而悟性虚灵莫测,可以说有,固非是有法。然真空不空,若执无法而悟性随感即应,何可说无。亦是非是,非有法也,有法无法都不是,从此得一是处,方是真法。所以为是处者何在?无上菩提之法,皆我自然觉性,不假人为,乃无为法也。自古以来,一切贤如菩萨、圣如诸佛,皆都以这无为法而得正果,及其成功,同一无为,此如来之法,所以无可得,无定说也。
第二章
一、无我能忍的菩萨,做世间种种福德,所做福德,都归般若真空,全不着相,只是利益无量众生,而并不知道是利益众生,自然没有贪恋执着的心。
二、「万缘俱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
三、如来度众生,以悟真性,只一个空无所空之心法也。将一此法为实相也。而真体空寂无形可观,无相可见,而妙用无方,时时呈露,处处周圆,亦无虚也。所以人不可着相求法,不着相处,即为自性如来。
四、念者,即一切处无心。得无念时,自然解脱。何名见无所见,见一切色时不起染着,不起爱憎心,即名见无所见也。若得无所见时,即名佛眼。若见一切色时起爱憎者,即名有所见,即是众生眼。乃至诸根亦复如是。
五、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云何是净心?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即是无净也。
六、修道者以何为证?于外不染色声等,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即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即名无证也。
七、云何是解脱心?无解脱心,亦无无解脱心,即名真解脱也。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9
第三章
一、万法本空,若于法有得,是为执相;若于觉有证,是为有我。人、法两空,则顺菩提。
二、佛说无可得,因为如果有法可得菩提心,便要受法所束缚。而无法可得,乃通万法,终得解脱。
三、声闻人久着法相,执有为解,不了诸法本空,忽闻经云,诸相不生,言下成佛。
四、无明者,无所明了,不明圆觉真心,不明诸法幻相,不明生佛平等,不明我法皆空,故曰:无明。
妄惑空,名为永断无名。
法身显,方成佛道。
第四章
一、佛法讲空义。
空是宇宙万法之本体,觉性也、理体也、法性也、真性也、实相也、无生法也、无为法也、清净心也、一尘不染也、清净法身也。
空是真如理体,真如境界。非世智辩聪之所能知,非意识分别之所能到,亦非思考推理,亦非见闻觉知。无取无舍,离言语名字心缘等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平等一如,寂静一味,体同虚空,量周法界,无漏无为,无量无边,即是如如本源觉性,毕竟空中六通自在,智慧普见,妙用无尽。以上说明般若空义。
二、心法之妙,非言语所可说,佛化众生,未尝不以言语,不知都是借来的比方。若认定言语就是真法,便是指人影子,说是真形,反把真形瞥眼失之。要知所说法,正在那非说处,方是佛之真性也。
真性中本来无法可说,惟不着诸相,心无所住,即名为说法。盖无说之说,乃是真说也。
第五章
一、学道的菩萨于所行之法,应无所住。所谓目不住着在色上而为运用之布施,耳不住着在声上,鼻不住着在香上,舌不住着在味上,身不住着在触上,意不住着在法上,而为运用之布施。学道的菩萨应不住着于六尘之相。学道的菩萨不住着在色相上运用布施,则是能悟真空。自得无上菩提之道,具福慧道德无有穷极,不是人心所可思想测量的。
二、我们在世间,而事事出以无心,祇是真性运用,即在世,而出世也。
三、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心身存,性去心身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四、凡夫业障深重,不知五蕴本空。若是具大智慧的人,则当下脱体无依,五蕴空而诸苦消灭,一真显而万德圆彰矣。
第六章
一、「灵性」是最灵妙的知觉性,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灵魂,灵魂是常常会改变的,灵性是永远不变的。知觉性是众生本来有的性,有了这个性,才有知觉,没有这个性就同木、石一样。人往生了,他的灵性还在,才能再投生做人。
二、眼见色爱色
既与色合而成相
耳闻声而爱声
既与声合而成相
凡夫与一切法皆合相
菩萨与一切法皆不合而散
盖合即起生灭
散即解脱不生不灭
三、法身乃我之清净本性。
此心包括太虚,周藏世界。无相无形,无可比量。学道的菩萨应离去一切尘相,不应住着在色相上生心,不应住着在声音上,香、臭味上、感触上,道法上生种种尘心。若住尘生心,便被污染,鲜能清净矣。要令心时时发现而生其明觉之心,如明镜当前,物来悉照,物去即空,自然十分清净。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10
第七章
一、无住行施,因深也,无相见佛,果深也,因果具深,真性自现。
二、无为法,即是无上菩提、即是涅盘、即是如来,即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后学往往把「无为」两字,认作空寂,可见菩提所得与不得,责在人而不在法。如来所谓佛者,乃心之全体,所谓法者乃心之大用,是真佛真法也,真佛无形,真法无名。
三、如如之理,乃真实见解,如者,自在也。性体常住,无有变更。我相乃诸相之根,我相既无,何相可有,则尚有何法可得乎,尚有众生可度乎,尚有土可严乎。以此降伏无降伏相,以此安住无安住相,直至空无所空,又何可容其思议哉,名真菩萨,自当受记成佛矣。
四、经云:众生相即是非相,一悟即空,觉诸相空,心自实念,念起自觉,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20-1-29 14:09
觉之即无,修行妙门,惟在此矣。
第八章
一、凡夫有生则有灭,灭者不能不生,是故凡夫生灭,如身中影,出入相随,无有尽时。
圣贤有生亦有灭,灭者归于真空。圣贤生灭,如空中雷,自发自止,不累于物。世人不知生灭之如此,而以生灭为烦恼大患,盖不自觉也。
二、世间法为妄因果,出世间法为真因果。殊不知佛法警人,因果为最,大则三世循环,小则一言一动,无适而非因果所在。所以人当随处修省。不然,人生几何,因缘果报之说,有关世道人心也。深信因果者
,终必大明心性也。
三、佛说的法乃是真空本性,无相无住,非有非无之妙法。其精微处,不可以心去思,以言去议。人若以此修行,所得之正果报,应以有不可心思言议者,以其能照破诸相,洞见性源,斩断轮回根本,真登诸佛彼岸也。
第九章
一、大乘佛法的真精神,可以说是空不空,无我便是空,慈悲便是不空。虽知无我,而不断慈悲,故空而不空。虽行慈悲,而不执有我,故不空而空。
那有我的慈悲不是真慈悲,要无我的慈悲才是真的慈悲。
二、如来所说身相,原是幻形,即非真实身相。凡世间所有色相,皆是虚而不实,妄而不真,不能常住也。人若识见破了诸般色相,都非真实之相,则色相空时,真体即此呈露,不待推测,自能回光返照,而见色身中有法身自性之如来矣。何必泥区区形相之末,始为见如来也。
三、慧眼即般若智观也,慧眼了知空,得慧眼,则见诸法皆空矣。
四、般若实相,乃妙明本性也。如太虚空,即是非有相可见。但就无相中能生照心,如来说,这便为实相,无相之相乃真相也。如果人能脱离诸般的形相,其心空寂即到觉地,就可名为诸佛出世了。
第十章
一、如来以法为身。但应观法性,法性者,所谓空性也,此即诸佛第一义身。若能内观返照,即此而修,见无所见,闻无所闻,知无所知,证无所证,诸相具空,方得见法身自性之如来。如来岂是可以相观哉。要知佛所说的真理,无上正等正觉,深妙难言,随人证入,无有一定的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以方便法,引导众生真性,都是因病下药。
二、佛说人、法、空三相。分说合说,合而分,分而复合,合中有分,分中有合。叮咛反复,劝戒兼深,读者当潜心玩索。
三、要人知佛所说法,全在自悟,不在言语文字寻取,连名目都是假的。般若之法,只在人自性中,须人自悟,直下无开口处。佛不是不说,实无处所可说。
四、关于解脱生死的事,必须从自性中做起。无论何时,念念不忘要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要见到自己的法身,也就是见到了自性佛,这才可以自度,才不虚来此一行。
五、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此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
六、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萨因。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剎那即是真。说法渡人,但随缘利益,不知我能说,不知人听说,不知法可说,是谓不住相。不住相,斯不住尘矣。须知断惑之人,便无凡情,既无凡情,何有生死。
第十一章
一、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二、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能照破诸相,洞见性源,直绍天人师种。如如之理,乃真实见解,如者,自在也,性体常住,无有变更。
三、一切处无心,即是自性空,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四、佛法之要,不在文字,而亦不离于文字,不必多读,祇︽金刚经︾一卷足矣。
五、若欲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所谓契理契机之法,无过信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
六、所谓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就是心随佛走,不随妄跑。如果作到妄尽、觉满,便得到正等正觉了。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11
般若篇 (净土)
第一章
一、众生根器不一,如来慈悲无量,果能真实至诚恭敬念佛,到临终时,自有不期然而然者。若对有真信切愿者说,则为有益,对稍种善根未能专修者说,则彼以为生西无我分,从此便打退堂鼓。说法不投机,便是闲言语也。
二、聪明人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人,则亦不必令其偏研深经奥论。但令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可。此人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虽似平常无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议。良以愚夫愚妇专以念佛,即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比大聪明人之卜度思量,终日在分别中弄识神者,为益多多也。愚夫愚妇念佛易得益。参禅一法,非现今人所宜学,纵学亦只成文字知见,决不能顿明自心,亲见自性。何以故,一则无善知识提持决择,二则学者不知禅之所以名为参禅,实为误会。
三、末世之人,心之下劣,都受此病。请以力修净土法门自勉,则将来决定获大利益矣。
四、「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时纷乱,若至诚念佛,则一切杂念妄想,悉皆渐渐消灭。消灭则心归一,归一则神气自然充畅。汝不知念佛息妄,且试念之,则觉得心中种种妄念皆现,若念之久久,自无此种妄念。
第二章
一、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方法: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意根)。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舌根)。耳中要听得清清楚楚,(耳根)。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如果常常不间断,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就是三摩地。就是正定。
二、如何念佛得无间断?一信之后,不疑无杂念持续清净心,即是不间断。
三、吾人持名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了不可得,即是止。能念所念,历历明明,即是观。当知,正历历明明时,当体了不可得,正了不可得时,而却历历明明,当下即止即观,即观即止。止观双修,即定慧均等之无量光寿。如能以净土念佛法门而修止观,现前当来决定成佛。
四、至心念佛,即意业善行。
称佛名号,即口业善行。
合掌礼佛,即身业善行。
由此三业善行,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第三章
一、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二、至诚心念佛即是信愿行念佛(用清净心念佛),即得往生西方。
三、既有真信切愿,必须志心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无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及大小等等便利,总不离此六字洪名,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若能念兹在兹,念极情忘,心空佛现,则于现生之中,便能亲证三昧,待至临终,生上上品,可谓极修持之能事也。
第四章
一、佛度人,虽不舍一人,但要真相信佛与佛有缘的人才能得度。
二、有放掉习气有真心念佛的人,即是真相信佛亦与佛有缘的人。
三、念佛的时候,心不必向外跑,不会有危险,不会做错事情,不会说错话,一切事都安全,但是要有真心才可以成功。
四、要了解人的生死,靠念佛就可以知道,念到一心不乱就成功了。
五、佛法包罗一切,日常生活人事物无所不包。只要到一心不乱念佛,就得到无所不知。
六、念佛时只有念佛之心,其他一无所思,即是一心。(用此方法念佛,习气自然会消失)。
七、心没有妄念即是不乱(念佛信得真,妄念自然减少)。
八、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在家人身在世间,事务多端,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早晚于佛前礼拜持念,回向发愿。除此之外,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一切时、一切处,皆好念。但于洁净处,或出声、或默念皆可,若至不洁净处,宜默念,不宜出声,默念功德,与常时一样。
九、净土宗之妙,在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
舍离一切执着,成就无量功德,旷无他念,无有忧思,自然无为。
2005年11月4日 晴朗 星期五
12
总结
念佛法门,以吾人一念心性,犹如虚空,常恒不变,虽常不变,而复念念随缘。不随佛界之缘,便随九界之缘,由其缘之染净不同,致其报之苦乐迥异。虽于本体了无改变,而其相用固已天渊悬殊矣。譬如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虽虚空之本体,不因云日而为增减,而其显现障蔽之相,固不可以同年而语也。如来以是义故,普令众生缘念于佛,故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又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心想佛时,此心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偏知海,从心想生,夫随佛界之缘,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矣,若随众生各界之缘,则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矣,了此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念佛一法,乃以如来万德洪名为缘,此万德洪名乃如来果地所证之无上觉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其功能力超过一代时教一切法门之上。念佛法门自力佛力二皆具足,已断惑业者、带业往生者,其法极其平常,虽愚夫愚妇亦能得其利益。而复极其玄妙,纵等觉菩萨不能出其范围,故无一人不填修,亦无一人不能修,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实为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固不可,以通教理而为论判也。末法众生,福薄慧浅,障厚业深,不修此法,欲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往生西方,则万难,万难。
回 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此册到此结束,供读者参考。
欢迎翻印,功德无量。
南无阿弥陀佛
转自学佛网: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9/193843.html
静老说的话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