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標題: 唐義淨三藏法師題取經詩    [打印本頁]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2-17 20:10
標題: 唐義淨三藏法師題取經詩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2-17 20:13 编辑

http://www.buddha-hi.net/re/thread-12209-1-1.html

唐義淨三藏法師題取經詩

  京兆大薦福寺的義淨三藏法師(六三五--七一三),初研法勵律師和道宣律師的律疏,而精通於律。後見玄奘大師入竺(印度)的壯舉,而堅其心志,終於在高宗的咸亨二年(六七一)三十七歲時,由海路而趣入於印度。在印度二十五年,歷經大小國家三十餘國,於天后嗣聖元年(六九五)還歸於洛陽。受天后親迎於上東門外,安置所齎回來的梵本於佛授記寺。初和于闐國的實叉難陀共譯『華嚴經』,後於長安福先寺及雍京西明寺自譯『金光明最勝王經』等計為二十部。又在洛陽翻譯『大孔維王咒經』。二年隨駕歸雍京,後置翻經院於大薦福寺。所譯的經律論計為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又別出『南海寄歸內法傳』、『西域求法高僧傳』等五部九卷。尤其是『南海寄歸內法傳』一書,乃和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以及法顯大師(晉隆安三年{三九九}入印度,經十五年,於東晉義熙十年{四一四},由海路回國)的『佛國記』同樣為認知印度當時的宗教、歷史、地理、風俗等珍貴的文獻!大師所譯的經論大部份都屬於有部之律為多,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等,有關於有部的律典都均由他翻譯大成的。先天二年,壽七十九圓寂(宋高僧傳一)。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惟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晉、宋、齊、梁,乃至唐代之間(包括陳),有好多高僧大德為了求法而離開長安,都欲詣天竺(印度)去取經。出去的人上百人之多,然而還歸國門的人卻算不上十來人。後代學佛的人怎能知道前人求法困難的程度呢?取經的路途是那麼的遙遠,只看碧天在於上面陪伴於你,都覺得冷冷清清,更因曠大的沙漠遮日,使人疲憊不堪,心力端盡!後出的賢者們如果不知這些艱難辛苦之事的話,都會常常誤認經典乃非常容易可以入手,而忽略下去的為多!


  「晉」:司馬炎奪魏而建都於洛陽(二六五),又滅吳而一統天下(二八O),為之西晉(後因北方民族南下而滅晉{三一七},而有五胡十六國之興起。南方即晉的一族遷都於建康{南京}而為東晉)。西晉時佛教的代表人物為竺法護(曇摩羅察),為月支國人,早已移住於敦煌(甘肅省),後遊歷於西域而得諸多的梵本,沿路譯出,由敦煌而入於長安。武帝秦始元年(二六五)至懷帝永嘉二年(三O八),四十餘年間譯出甚多的經典,有名的『光讚般若經』、『正法華經』、『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彌勒下生經』等均為其譯,是鳩摩羅什大師以前的第一人。
  東晉與五胡十六國時的佛教,是佛教急激發展之期。其中傑出人物,如佛圖澄(西域人,西晉懷帝永嘉四年{三一O}至洛陽,後被後趙的帝王--石勒、石虎所尊奉,至後趙的建武十年{三四八},以一百十七歲入滅時,約三十餘年間,都為弘通佛法而竭盡其力的人)。其最大的功績就是使暴逆的君主石勒、石虎改其暴政,使人民得由塗炭中解脫。門徒出有道安、僧朗、法和、法常等傑出的高僧。


  道安為常山(河北省正定)之人,為佛圖澄的首席弟子,後避趙末的戰亂,而率慧遠等五百餘人入襄陽(湖北省)。在檀溪寺時,受四方的學者競相為師。其對於佛教的功績首舉為經典目錄的作成。所謂『綜理眾經目錄』是。此錄雖已遺失,但梁的僧祐則據『道安錄』而增加新譯出的經典,而為『出三藏記集』,據此可知『道安錄』的原型。道安大師同時也協助梵僧之譯經而出盡其力,同時也講述經典和註釋經典,如『放光般若經』等約為二十二部經典,都由他的註釋而使研究佛經的人獲益不鮮。其他如僧制的制定,出家人之冠釋姓等均為他的傑作。


  鳩摩羅什不但為後秦時代佛教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大宗師。為龜茲國人,七歲出家,和其母同歷遊西域諸國,每與外道辯論,則以十一歲的小小年紀,就已沒有人能屈伏他,是一位殊特的神童。二十歲受具足戒,為後秦的姚興以國師而迎入於長安,賜西明閣、逍遙園為他譯經的道場。譯出的經典計為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其中有名的『妙法蓮華經』、『維摩經』、『阿彌陀經』、『首楞嚴經』、『遺教經』、「大品」、「小品」、「金剛」、「仁王」等『般若經』,和『大智度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成實論』等,均由他譯出的經論。(弘始十五年{四一三}七十歲入滅)。


  在求法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師,在東晉時代可說就是法顯大師其人。法顯出身於平陽武陽(山西省平陽)。常嘆經律之有闕違之事,而立入竺求法之志。於晉隆安三年(三九九)和慧景、道整等同學好多人,由長安出發,與流沙(為我國西北部沙漠的泛稱。為大陸性乾燥性的氣候,雨量稀少,草木不生,土質乾鬆,僅見細沙或礫岩的地區)的熱風爭鬥,或攀千仞的斷崖,或踏千古的積雪,而入於印度,而歷遊印度。同行的人當中,有的中途死亡,有的即半途而廢,或者止於印度,而歷遊印度,更至獅子國,最後由海路歸國的只有法顯大師一人。時為東晉義熙十年(四一四),前後約經十五年而入於建康,譯出很多的經典。其中『摩訶僧祇律』為其最為重要之一,也和覺賢法師共譯『大般泥洹經』。其他如前述之『佛國記』一書,乃和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以及義淨大師的『南海寄歸內法傳』,同為遊行天竺的記實之書而有名(如前述)。


  「宋」為南北朝的南朝--劉裕之奪取晉室而在建康即位(四二O)為始的國號,後被齊所奪,齊又被梁,梁又被陳,陳乃被隋所統一。(北朝即以北魏的太武帝之併吞諸國而一統江北{四三九},後分為東魏{五三四}與西魏{五三五},東魏後被北齊{五五O--五七七}所奪,西魏即被北周{五五六}所取,其後北周乃併吞北齊,後則讓於隋{五八一},接著也被唐所取代。


  偈中所謂的「宋、齊、梁」(包括陳)等,乃指南朝的幾代國號,當然也是包括北朝的佛教。所謂「高僧求法離長安」乃以唐代的帝都為代表而言。唐高祖定都於長安,改元為武德,後約三百年,為中國文化的黃金時代,也為佛教史上帶來極盛之期。如道綽、善導之淨土教,道宣之南山律宗,玄奘、窺基之法相宗,神秀、慧能之禪宗,法藏之華嚴宗,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之密教等,均為唐代佛教的產物(大成)!


  玄奘大師(三藏法師)為隋開皇二十年(六OO)誕生於河南省的陳留。出家後遊歷於各地去尋訪名師,而學涅槃、毘曇、攝論等諸經論。為求更深的奧義,而於貞觀三年(六二九)自長安出發,經由天山已路而入於印度,其中所遇的危險困難不亞於法顯、義淨二位大師,都盡收於『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內。在印度的那爛陀寺時,乃師事於戒賢論師,而究極瑜伽唯識的奧義。然後遊歷於諸處,至太宗貞觀十九年(六四五),由天山南路而歸於長安,前後達十七年之久。帝乃迎他於弘福寺,到了慈恩寺完成時,就另造翻經剛,以玄奘大師為上座而從事於翻譯經典的大事。後並在於西明寺、玉華寺等處譯經,至於高宗的麟德元年(六六四)在於玉華宮,享壽六十五歲入滅。據說高宗因之而廢政三天,而敕賜金棺銀槨,以葬其遺骸。


  其豐功偉績則和羅什一樣的大放異彩,都以羅什大師所譯的為舊譯,以玄奘大師所譯的為新譯。其請回的經律論計為五百二十夾,六百五十七部,負在於二十頭的馬上。曾在慈恩寺建造二十丈七層高的大雁塔,以防梵本之散佚。




本文引用自:http://www.swastika.org.tw/introduction-3.htm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2-17 20:13
回复 乘璦 的帖子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惟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阿彌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Hot Keyword ChatGPT BTC ETH NFT WEB3 USDT AI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