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遇見多羅菩薩
[打印本頁]
作者:
乘璦
時間:
2012-2-14 08:13
標題:
遇見多羅菩薩
本帖最后由 乘璦 于 2012-2-14 08:32 编辑
http://www.buddha-hi.net/re/thread-11669-1-1.html
釋迦比丘.多羅弗(Taraputra)◎著
眼睛放射出慈悲的光芒,如同觀世音;
利益眾生,就像蓮花的綻放。
──梵文佛典
這是一個追求急速和刺激的年代,痛苦、壓力、焦慮及孤獨像黑暗般籠罩整個世界。內心隱約而持續的不安,像剪除不盡的荊棘,暗地裡蔓延充斥了整個心頭,這是習慣地誤以為感官享樂就是真實快樂的結果。欲望、仇恨、無知、驕傲及嫉妒等情緒失調才是讓快樂跌倒的石頭,而不是無辜的外在情境。由於對外在世界的感知,源自於內在的心靈,因此想要獲得快樂、幸福,維持內心的和諧、平衡,從而找回原來的清淨本性,就顯得格外重要。
當心專注在一個完全清淨的象徵,例如某一位真正值得信賴的聖者,同時念誦代表這個象徵的音節,在具備善良動機的前提下,心就能夠得到安撫與療癒,進而把憂愁困頓的生活,恢復到自在舒暢的生命。
在這個狀況混亂的世界,和真理衰落的年代,我們將心歸投、依靠多羅菩薩(Tara;梵文度越的意思)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原因是數不清的,主要是因為多羅菩薩曾經在佛陀的面前,深刻地承諾了幫助眾生的義務,這可以從一部梵文翻譯成中文的古代佛典裡找到相關記載。
同一部佛典的前面還記載著:觀世音菩薩在淨居天宮殿的時候,從右邊的眼睛放射出極大的光明,隨著這個光明出現了一位妙相的女性聖者。這位女性聖者就是多羅菩薩。在藏傳佛教僧侶們的口耳相傳中也說到:有一次,觀世音菩薩因為沒有辦法幫助完眾生而流下眼淚,從淚海中出現了卓瑪(Drolma;藏文多羅菩薩的音譯),因此卓瑪承擔了協助觀世音菩薩幫助眾生的義務。
前面提到了佛教對多羅菩薩的描述,但不表示只有佛教徒才禪修多羅菩薩,多羅菩薩的信仰超越了種族與宗派的籓籬。在尼泊爾、印度,自古就有禪修多羅菩薩的印度教徒與佛教徒,我們也很容易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被塗抹紅色蒂卡粉的多羅菩薩像,包括在很多博物館裡,館藏許多從古代遺跡出土的多羅菩薩像。在越南、韓國、日本、中國,很多本土宗教徒、道教徒、佛教徒們,各自在他們的廟宇裡或家庭裡,供奉著香煙嬝嬝環繞的女性觀音像(Guanyin;中文觀世音菩薩的簡稱),在這些東亞的國家裡,多羅菩薩信仰通常是混合在觀世音菩薩信仰中,而被統稱為觀世音菩薩,或是多羅觀音。藏傳佛教噶舉派大司徒仁波切也曾經提過他的看法:中國人說的白衣觀音,應該就是白多羅。在西藏,佛龕上時常被獻放著潔白卡達的多羅菩薩像,很顯然是家喻戶曉的聖者,不分苯教或佛教。
有一次,我在尼泊爾丘卓山(Chagdol)的寺廟裡,偶然翻閱到一篇較少人知曉的讚誦文,名稱是《迅速轉化:二十一多羅菩薩讚誦文》。裡面描述了多羅菩薩呈現許多不同的面向,有時呈現為辯才天女,有時呈現為孔雀明王,有時呈現為摩利支天等等。呈現的這些不同面向,主要是為了滿足眾生不同的需求,所以即使據說多羅菩薩至少呈現五百種不同的面向,但這些不同面向與多羅菩薩的本性,並沒有什麼差別,與觀世音菩薩、佛陀等所有聖者的本性,也是如此。
其實眾生與多羅菩薩在本性上也是相同的,差別在於眾生原來的清淨本性被情緒失調的雲雨陰霾所覆蓋住。因此,不管處於什麼樣的境遇,永遠要相信與開發自己原來清淨的無限潛力;不管對待什麼樣的動物或人們,隨時隨地要存有尊重與關愛。
根據佛典記載,多羅菩薩在這個世界上所居住的清淨國土,是印度南方海上的補怛洛迦山(Potalaka;梵文小白花樹山的意思;中文也作普陀山)島嶼。居住在這裡的人民,都具備聖賢的心靈,到處充滿了淙淙的泉流、清澈的池沼、馥郁的花林、甘甜的果樹,多羅菩薩就居住在山麓下,而觀世音菩薩則居住在山頂上,同樣不時地演暢著真理的法音。
如同眾生原來擁有與多羅菩薩一樣的本性,現在我們所居住的整個世界,其實在本質上也就是補怛洛迦山的清淨國土。因此在這個本質清淨的世界母親前,自然而然要懂得謙虛與感恩,積極地保育世界上的天空、海洋、土地、植物、動物及人類世代的心靈,再次重現昔日世界性的補怛洛迦山美景,就像過去聖者們所顯現的清淨國土一樣,結果必然令人喜悅。
也許在週而復始的苦痛中,我們都期待著多羅菩薩能夠出現在面前,傾聽我們訴說心事。
但是觀世音菩薩已經替我們流過眼淚,是我們該從挫折和沮喪的淚水中站起來的時候,就像當初多羅菩薩從淚海中出現一樣
。讓我們勇敢地即刻踏上尋找覺悟的旅程,拆穿純粹虛構而生動逼真的自我騙局,把愛心與慈悲推及到完全假想卻深信不疑的親友、陌路及仇敵身上,攜手走進我們心底,相遇那等待已久的多羅菩薩。
[attach]1225[/attach]
本文引用自:
http://tw.myblog.yahoo.com/pagsam-wangpo/article?mid=747&prev=-1&next=730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