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9-24 19:28
標題: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
摘自《圣印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释义:如果有众生应当由童男童女之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出童男童女之身来为他们说法。
注解:「童男」终生不为爱欲所染,男根不坏,不犯女色的称为童男。
「童女」保持处身,坚贞自守,称为童女。
楞严经说:「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讲话:儿童是接近纯粹的真理,往往在儿童的场合,使父母亲者得以唤醒他们的真实生命。日本的良宽和尚终日和儿童相处一起,一道游戏,是为了要恢复自己至纯的感情,涵养自己的道念。不论中日和儿童一起相处的出家人例子是不少。即令是个穷凶极恶之徒,有时也往往在天真的儿童前,回复到良心的境界。
日本古时候有一个大盗叫石川五右卫门,某晚到了京都的某一家去偷窃,那一家都睡著了,只有一个年仅二、三岁的婴儿坐在床上不哭也不闹,他那一种天真可爱的状态,逗得五右卫门忘其所以,便把小孩抱在膝上玩耍,不知不觉天已发亮,他一件东西也没有偷便回去了。这个故事充份说明了儿童纯真的力量,连强盗都受感动。
诚然儿童是人生至宝,童男童女是诱发人生纯一观念的根干。观世音菩萨有时也顺著说法的对象,显现出童男童女的身来济度众生。
爱护儿童的信念,纯粹是醇化人生与人心的契机,现在来叙一件颇有意义的故事。
中日甲午战争时,到了战争终了,中日缔结马关媾和条约,当时日本的全权大使是伊藤博文和号称剃刀大臣的著名外相陆奥宗光两个人。
当陆奥宗光向马关出发的时候,他的十六岁的爱女正染病在床,可是面临国家外交大事,虽然爱女有病也是不能顾及了,当他出发之前,他对家人说:「在媾和条约签字未完以前,无论姑娘如何病重都不要通知我。」
中日马关和约进行到将要签字的时候,伊藤博文看见陆奥宗光的面色很不正常,便关怀地问:
「我看您的面色不大好,是不是由于连日为国事奔走辛劳,有碍健康,以致您的政躬违和呢?」
陆奥宗光回答说:
「谢谢您的关怀,我的身体并没有不适,祗是在我临出发之际,正赶上我的女儿有病,但国家大计职责在身,使我不得为了女儿的病而有所耽搁。现在以方谈判终了就要签字,我却于今天接得家中电报说女儿的病况重得很,她希望临死之前能见我一面,因为这样我不免心中难过而忧形于色,引起阁下的关心了。」
伊藤听了很是感动,就劝陆奥宗光赶快回去一趟,因为外交谈判已经到了终了阶段,并没有什么重大关系,但是陆奥是个职责观念极强的人,终于不肯动身回去,一直到了签约完了以后才回到东京的家里。
他的女儿见到父亲回来,异常欢喜地说:
「父亲啊!我能在您公务完毕回来,见到您最后的一面,实在是高兴极了。医生说过不必害怕死,我对死也并不害怕的,不过死了以后,究竟我要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去呢?您能够告诉我吗?」
陆奥宗光听了女儿说的话,不禁双眼落泪。在平常时他是一个手腕非凡的外交家,在国会议坛上应付那些议员如同对待儿童一般轻松,却想不到这次被女儿问得一时答不上来。他想了一回,然后缓缓地说:
「父亲对于你的疑问有一种确信。对于死后如果说完全不知道也觉得对你不住,但是我想你应当知道,当你得病以来,你妈每天都参拜观世音菩萨,把你的病拜托给观世音菩萨。所以你的生死都听凭观世音菩萨的感召,我相信这是一定不会错的。」
他女儿听了心里欢喜,便双手合掌一心唱名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在不断念诵当中与世长辞了。
从此陆奥宗光虔诚皈依了佛教,对观世音菩萨有最高的信仰。
人生于世有生必然有死,人到了死期将至而惊惶失措,就不是一个健全的人,所以人们对生死的大事不能不有一个确切的观点和认识。陆奥宗光把最心爱的女儿交给了观世音,所以使他女儿能临危不乱,死得安心,他女儿能够知道感谢父亲的指示而视死如归,委实也可说是陆奥宗光对宗教信仰的一种契机。换句话说,他女儿深受观音的摄取达到了涅槃寂定,我们不妨说她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这是以童女之身,使得她父亲得度。
现在再举一个例子,德川时代有一位文豪名字叫泷泽马琴,是大文豪夏日漱石门下的英才,和小说家菊池宽、芥川龙之介三氏齐名,都是大正、昭和文坛上的佼佼者。在芥川龙之介氏所作的「戏作三昧」一书中有下面的记载说:
当泷泽马琴努力著作《八犬传》那篇文稿时,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开始执笔之前,一定要把昨天的稿子重新读上一遍,有一次他把许多张稿子从头细读一遍后,发现自己写得很糟,那些生涩的字句语气前后无法连贯,于是开始感觉自己文章的庸劣。
「我今天心情很坏,心里想要写完的地方,无论如何也写它不完。」他反复读念原稿,越念越觉得不通顺,心中真是说不出的烦恼。
「这比以前写过的又如何呢?」
于是他又翻出以前所写的稿子再读一遍,就越发感觉文章的杂乱合不到一起。于是他又把以前又以前的文章逐一读遍,找不出自己有什么成功的布局,心中说不出是如何的感预。于是想到多少日子所费的精力写就的稿件,现在看起来都是些无用的废话,连篇的赘言,这时候心中的苦痛难以言喻。
「惟有从头再写别无任何良策」他想。
他心中这样的想著,很不高兴地面对著一堆原稿,一手支肘俯伏在桌案上。他两眼不离他的著作《弓张月》《南柯梦》和尚未完稿的《八犬传》等书稿,再加上桌上摄设的砚台,印鉴,鳄形的铜水盆,雕刻了狮子和牡丹的砚盆框以及刻著兰花与孟宗根竹的笔筒等等文房用具,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和他朝夕不离,同他苦心创作熟炼岁月的相亲相近的东西,他一一望著,感到一生的劳作是一无可取,不禁对人生投下了一层暗影,也对自己写作的实力感到了怀疑。
「本来是打算写出一部辉煌的巨构,不料都成了空幻的泡影。」他心中越想越难过。
想到了他原是被一般人尊敬为和汉文章的天才文豪,时时无意中对无名的作家们傲慢轻视,此时同想起来是如何的不该,心中又是如何不安和落漠的情绪。现在自己的文章还不是和那些他瞧不起的青年作家们所写的同样不堪入目吗?此时心中的「悟」与强大的「我」交织成不可遇止的情热和冲突。仿佛一名落难的船长,他眼里望著那些失败的原稿,内心与绝望的威力交战著。
这时候,突然背后有人扯动了他的衫袖。
一种柔和的声音亮起了:
「祖父!我回来啦!」
然后,但觉有一双柔和的小手摊住了他的脖子。
马琴满怀的忧悒被他的孙儿率直的天真动作,一扫而空。他说:
「唔,很好,回来了很好!」
为了《八犬传》皱眉悒郁的这位老作家,脸上闪耀出喜悦的光芒。这时候厨房里妻的呼喊声和女婿、姑娘等谈话声一齐传入他的耳傍。
马琴的长孙太郎坐在祖父膝上,静听著外面的声音,他望著院子里的天井出神,两个小小的脸颊红润得像苹果一般。每当太郎要说话时,必然会掀动一下鼻孔,他习惯地掀动了鼻孔急促地问:
「祖父!你每天是不是很用功的呢?」
马琴被长孙这样突然的询问,忍不住笑了起来:
「唔,是的!我每天都在看书。」
「祖父要好好用心看书哪!」
马琴笑著说:
「还要怎样?」
「这要──不要生气,不要动怒才好!」
「还有没有?」
「还有……」
太郎说著摇动著小脑袋,自己也笑了起来。他昧起了眼,眼睛细小得变成一条缝,露出雪白的牙齿,腮边显出了酒涡,模样真是讨人喜欢。马琴看著心中喜悦,他又问:「还有什么啊?」
「还有许多哟!」
「许多什么呀?」
「现在要说的,是比较更要紧的话!」
「什么要紧的话呢?」
「就是你要好好忍耐哟!」
马琴心灵被这话著实刺了一下。只听孙儿真稚口吻:
「要忍耐,多多忍耐哟!」
「是谁教你说的?」马琴忍不住这样问。
「啊……」太却表现出一种顽皮的样子,欲言又止。
「到底是谁教你说的?谁?」
「是我今天到庙里听见和尚说的!」
「不对!你骗我!」
太郎不断摇著头两手摇动著马琴的膝盖,终于这样地说:
「祖父!这是浅草的观世音菩萨说的呀!」
大家听了都哄然大笑起来。可是马琴在笑的当中,心里下意识地起了警惕自己的念头。他把孙儿太郎放下地面,太郎也就连跑带跳地向客厅外面奔去玩耍了。
马琴心里像是被某一种东西充塞而闪动著,心情却是严肃的。
虽然此际唇边浮乏著微笑,可是同时双眼中充满了泪珠。马琴不断想著这话是出于太郎自己的想法?还是他母亲教的呢?这些也都不是问题的中心,奇怪的是在这个时候,心里恰好是颓唐不振,忧郁无比时,孙儿口里吐露出这样的话,实在是不可思议了。
「观世音菩萨说的!」「要用心!」「多多忍耐!」种种的音调又在耳里回荡响起来。
六十多岁的文学家的他,在笑容和眼泪中,仿彿小孩子一般天真了,他以天真的心情终于完成了历史上辉煌的名著《八犬传》。
这段故事,就是说的观世音菩萨现童男之身,使大文豪落寞不欢的心境得以改变,放出了一大光明。
所以观世音菩萨对于「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其实像以上的例子还多得很,只要我们潜心在周围观察,就不难发现观世音菩萨幻化了童男童女之相来点醒世人的迷梦。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