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幸福成功的根基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9-20 13:52
標題: 幸福成功的根基
摘自《锺茂森博士: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十一集)  2008/1/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251-0011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弟子规》「泛爱众」这一章。请看第十六条:

  【过不规。道两亏。】

  这一条是讲与朋友相处的时候应该互相的来提升,见到对方有过失,就应该真诚的规劝。如果看到自己的朋友,特别是在圣贤教育道路上携手共进的这些善友们,看到对方有过失而不能够去规劝,眼见他德行堕落,不能够帮助他提升,这样既使到朋友不能够改过自新,自己德行上也有亏欠,所以『道两亏』,对人、对己都不好。真正的朋友就应该以真诚心有义务来帮助对方,帮助他德学有所长进,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孝经》上有一句话讲,「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真正有很好的朋友,对我们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这句话讲,读书人如果有一个诤友,诤友就是能够对我直言相劝的人,这让我能够少犯过失,能够令我的名节不会受污损。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诤友,那是一个莫大的福分,我们应该对他非常感恩。

  朋友的相劝我们听了以后,如果是正确的,就立即改正自己的过失;如果朋友他的规劝不妥当,我们也应该心存感恩,感恩他能够有这样的热忱来帮助我提升。我们看看自己身边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诤友?如果有这样的诤友,我们一定进步得很快,这是很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如果看到我们自己身边都没有人敢跟我直言规劝的,那是不是就怨老天爷怎么不安排一个诤友给我,为什么这些人都不给我直言相劝?在那里怨天尤人。要知道,古人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自己没有诤友,应该怨谁?应该怨自己,检点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能听得进规劝的人。别人劝导我们,我们听到别人说我们的缺点、我们的过失,马上就面红耳赤,要跟他辩驳,不能够接受,这样的态度,人家最多给你提第一次,绝对不可能提第二次。为什么?知道给你提的意见你不能够接受,不能够接受还再提,就跟你结怨。有智慧的人懂得察言观色,看见你不能够接受意见,他以后再也不会开口,对你都是客客气气,大家没必要结怨,这样我们就把诤友给赶跑了。所以首先我们要心存纳谏的这种谦卑的态度,对待任何人给我们提的意见,我们都应该欢喜接受。

  古代子路闻过则喜,听到别人讲我们过失我都很欢喜,绝对不会反而批驳对方,要跟对方辩驳,甚至会怨恨对方,这样的人叫没福。什么样的人有福?能够受谏的人,听得进谏言、听得入规劝的这种人真的是有福。为什么?自己看自己的过失很难,但是别人告诉我们过失,别人看我们容易,我们听到别人一规劝,马上改过来,这种人就是有福。所以对待朋友第一个态度,是应该有谦卑的纳谏的心态,听得进谏言的心态,第二个态度是有过则改,朋友给我们的规劝,听到了马上改过。孔子的学生颜回是最得孔子赞赏的,为什么孔子最赞赏他?这是因为颜回他能做到不贰过,就是同样的过失他不犯第二次。我们如果能够真正有不贰过,过失只做一次,善友一给我们规劝,以后再不干了,那善友也欢喜,他能诚心诚意的帮助你,知道帮助你,你确实能够提升。我们如果一天能够听得进一个过失,改正一个过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年就是千日,能够改一千个过失,那恭喜你,你将是一个真正的圣贤。所以有过不要怕改正,善友看到我们能够改过,他就欢喜继续规劝,如果看到我们听到规劝,虽然也很客气,表现出也很谦卑恭敬的态度,但是就是不肯改,他给你提第二次你还不改,第三次他可能就不提了,知道提了也没用,何必为难你?所以真正有修养的人,他都进退有度。

  我们对别人、对朋友规劝过失,也要注意艺术和分寸。不要看到这条「过不规,道两亏」,我见到朋友的过失,马上就批评他,当众就把他的过失给说出来,这样让他很难堪,这种方式就不对,这种心不够仁慈,因为仁慈的人给人留面子。看到朋友的过失,是希望他能改过,而不是借助这样的机会去刁难这个朋友,或者是借着这个机会来显示自己的高,自己的眼光很厉害,你看我一下子把他的过失给看到、抓住,这种存心就不良。跟朋友交往关键是我们有没有一种真诚的、仁爱的心态,有这种心态,跟朋友规劝的时候,他一定注重方式,尊重对方,一定是在两个人的时候,没有别人知道的时候跟他讲,有其它人在场绝对不讲,这是尊重对方,这样朋友会感恩你,他会乐意接受你的规劝,他就能改,这样规劝的效果才好。我们规劝的目的要清楚,是为了朋友改过,为朋友好,所以这个方式不得不注意。方式如果不注意,可能达不到规劝的效果,他不肯改,甚至他会起抵制的心理,起逆反的心理,而且可能会怀恨在心,怨恨我们,这样我们不就是适得其反?所以跟人交往,这些分寸、这些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可不慎重。下面第十七条: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这里是讲凡是跟人交往,都会有互相馈赠礼品的时候,在互相礼尚往来的时候,要晓得对方给我的礼物有多少,我也应该回报他多少。所以别人送给我们的礼物我们一定要清楚,不能够很不经意的没把人家的礼物当作一回事,别人送给我们什么东西都忘掉了,这就不行,哪怕是他送给我再小的东西,我都非常郑重的接受,这是对对方的尊重。礼物大小并不重要,关键是这分情意,礼轻情意重。当我将来有机会回馈他的时候,一定不能比他给我的少,一定还要多一点,『与宜多,取宜少』,给别人的多,向别人索取的要少,这是中国人的厚道。你看古人互相送礼,必定是把对方的礼物记录下来,等到下次有机会在他的礼物的基础上再多加一点送还给他,这是礼尚往来,这是厚道的存心。别人给我们的,这是恩德,我们也绝对不能够忘记。要报别人的恩,一定是加倍的报答。所以古人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看这种存心多么的厚道,这是讲要知恩报恩。人懂得恩义,他就常常把别人对我的恩记在心里,念念都要报恩,这种人才是有福之人,因为天道好还。天的道理,我们说自然之道,就是要酬偿、要报恩,人能够常常懂得报恩,这就与天道相应,这就是随顺自然,随顺自然就是随顺本性。所以知恩报恩是跟本性相应,我们讲的这是本性的本善。

  「与宜多,取宜少」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就是我们为人处世要懂得给予别人的多,向别人索取的少,最好是不要向人索取,不要求人。古人讲「登天难,求人更难」。人情有时候都很薄的,你要向人家索取,人家未必理你,那你自己就生烦恼,甚至你会丧失生活的信心。苦恼怎么来的?向外攀求就会有苦恼。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种人就得大自在。古人讲得好,「人到无求品自高」,人的品格、修养从哪里来分辨?看他有没有求的心。真正君子,对这个世间真的叫做淡泊名利,他一无所求,他所求的是道,他不是求世间的功名富贵。「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他所忧的是自己的道德、学问不能够增长,不能够为社会奉献,不能够帮助这个社会推广圣贤教育,来达到安定和谐,这是君子所忧的。他忧国、忧民、忧道,对自己的贫贱衣食他不会忧虑,为什么?因为他取的少,他没有攀缘的心,所以他的品格就高尚,他欲望很少,因此他就刚强。古人讲「无欲则刚」,他的毅力、他的志气很刚强,不管是什么样的曲折、困难、诱惑都拦不倒他,都不能够阻碍他的志向,所以无求无取的这种境界是我们每个学习圣贤教育的人都应该立志去证得的。

  「与宜多」是向社会、向大众布施的要多,看到别人有需要,一定是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哪怕是倾家荡产,也会帮助别人,他的心真的是一片仁爱。就像我们第一堂课里面讲到的范仲淹先生,他身居高位,是宰相,把他所有的俸禄都拿去布施,兴办义学,周济贫寒的读书人,自己家里儿女上街连一套好的衣服都没有,自己到死的时候连一口好的棺材都买不起,这是为我们树立圣贤的风范。圣贤人跟凡人所不同的地方没有别的,就是圣贤人就是一颗爱人、敬人的心,他心里没有自己、没有私心,完全都是为大众着想,大公无私,所以他能做到「与宜多,取宜少」。凡人念念都想着自己,聚敛财物,不肯布施,结果那个财物是自己的吗?从古到今多少大富大贵的人,你看哪个人能把他的财物带走的?真的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什么都带不走,两手一摊,还是赤条条的走,能带走的是他的苦恼、是他的放不下。他愈有财富就愈放不下,反而不如一个贫贱的人,贫贱的人走的时候还很安然、很自在,为什么?他没东西,所以他能放得下,他走反而是一种解脱;富贵的人一生荣华富贵,到走的时候反而是最苦恼的时候。

  所以古人讲人是不是真有福,还要看他最后,民间讲五福临门,五福讲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终,这五福,所以善终是一福。什么人真正有福?放得下的人他有福,他就得善终。要走的时候放得下,必定是他平时把财物就看得开,他一定是乐于布施、好善乐施的人,这种人才有福,为什么?因为他懂得种福。布施是帮助你种福,福就像银行里的存款一样,愈种愈多,愈存愈多,你要是去享福,就把钱给用了,只享福不种福,银行里的款项是愈用愈少,用到最后就没了,就没福了。我们要懂得,有智慧的人他勇于布施。我们看到这个世间有些大富之人,他也懂这个道理,也乐意拿钱出来布施。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是Microsoft的创建人、总裁,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是乐于布施的人,他自己曾说,希望在有生之年打算把百分之九十五的财产全部捐献给社会;他主要捐献的项目是少儿的医疗以及教育,这就很难得。他已经捐助了三百亿美元以上的财物,大约是他财富的百分之四十,离他的目标百分之九十五还有一段路,但是他能够这么说就很难得。他懂!他说绝对不给自己的儿女留下很多财富,要把百分之九十五的财产都布施出去,换句话说,只留给儿女一点点,百分之五,这种人就是聪明人。

  司马光就说得好,「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你给儿女留下这么多财产,他有没有这种福分享用?他如果没这个福,那个财产很快就败光,天灾人祸就可能把它给消耗掉,或者是儿女没有德行,是败家子,花天酒地,财产再多都给你败完。又说「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以遗子孙,积阴德给子孙,这才是真正替子孙着想。怎么样积阴德?就是「与宜多」,多奉献、多回馈社会、多帮助人。最帮助人的,现在来看就是弘扬圣贤教育,为什么?因为现在社会动乱已经是全球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伦理道德衰微的景象,原因出在哪?就是缺乏圣贤教育。圣贤的教育是仁慈博爱的教育,大家接受这种教育之后才懂得自爱、才懂得爱人,社会才能够安定和谐,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帮助社会,功德最大。

  实际上讲,一个人的财富把它布施出去,是不是就没有了?不是的。谚语里讲得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真正你命里有财富的,你把它布施出去,它还会再来,而且就像把钱存到银行里,到时候还有利息,来的更多。中国民间都拜财神,拜财神想要发财,但是要晓得财神是谁?他为什么会发财?我们要了解这个,拜才不是迷信。财神是谁?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范蠡。我们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年,他的国家被吴国灭了,勾践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把这个国家复兴起来,灭了吴国,雪恨。辅助勾践的两位大臣,一个是文种,一个是范蠡,他们两个是好朋友,他们辅助勾践灭了吴国以后,范蠡知道勾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够共富贵,因此就劝文种一块逃跑,给他写了一封信,告诉他「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们现在已经辅佐勾践帮他成就了这个事业,赶紧得走,不走可能引来杀身之祸。结果文种没有听范蠡的劝告,范蠡只好一个人带着西施逃跑,结果文种后来真的被勾践赐死。

  范蠡他就逃到齐国,隐姓埋名,在这里经营小生意。因为他有智慧,很快资产就非常的丰厚,当时齐国人都仰慕他的贤能,所以请他出去做宰相。范蠡这个人淡泊名利,他知道家里富贵而且身居高位不是好事情。古人都懂,都求缺,富贵到了极点,往往有不祥出现,就像月亮到了满月那天之后就开始亏损,同样的道理。所以他就辞别了齐国,把自己的财产全部布施给贫穷人,自己又走了,又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到了陶这个地方,他又改姓换名叫陶朱公,改姓朱,然后又从白手起家开始经营生意,很快又变成大富大贵,然后又布施出去,他这一生三聚三散。他懂得发财,也懂得散财,知道财散得愈多来得愈多,所以后人把他尊为财神,这不是迷信。神的意思是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智慧、能力非常高,这叫神。我们说某某人都神了,神就是说他非常厉害。他对财这方面真的叫能赚会花,一点没有执着进去。执着进去就被财所转,那就不是人赚钱,是钱赚人。所以把他称为财神很有道理,教导我们如何发财。

  发财怎么发?「与宜多」,多奉献就发财,天道好还,这是很自然、很明显的道理。《大学》里面告诉我们,「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如果是聚敛财富、不肯布施的人,他一定不得民心,都会招人深恶痛绝。为什么?这种人叫做为富不仁,只懂得自己招揽,聚敛财富,不管百姓死活,别人有难都视而不见,引起民怨。如果有一天他家里着了大火,那些百姓都不会帮他救的,一定会在旁边看热闹,说「烧得好,就该烧他家!」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用财富来帮助民众,就受到民众的爱戴。

  在战国时代有一位孟尝君,他养了三千食客,这个人很重视人才,其中有个食客,他来了都没做事,孟尝君很厚待他,这个食客姓冯,叫冯谖,他真正有见识、有智慧,只不过是没有机会来显露他的才华。孟尝君因为家里养了很多食客,开支也很大,所以在他的家乡把田都租给那些百姓,从这个田上面收租金来维持他的家业。有一年孟尝君找人去收租,有人就推荐冯谖,冯谖就领命去收租,临走之前就问孟尝君说,我现在代您去收租,您想要我从家乡里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当时也没想到什么,就说你看我们家缺什么就给我们买什么,于是冯谖就领命去了。去到他的家乡之后,就大摆宴席,把所有的租户全部招来,然后一一检查他们的租金和他们偿还的能力,结果他们都来了,也很高兴,吃饭。在会上冯谖就说,凡是穷户,没有能力缴租的人,我们全部免租;有能力偿还的,可以偿还。说完就把这些租户分成贫富两类,把穷户的那些租契契约统统给烧掉,当众给烧掉,不用他们还。当时那些老百姓都欢呼,非常感恩。

  结果冯谖回到孟尝君那里,孟尝君问,你这次去,给我买了些什么?冯谖就告诉他,我把所有穷户的契约都烧掉了。孟尝君一听非常生气,你怎么可以把我这些契约烧掉,我家里养了这么多食客,支出怎么来?冯谖就告诉他,这种穷户他缴不起田租,你非得让他还,可能逼着他最后离家背井,你也会落得一个为富不仁的恶名。我现在把这些出租的契约烧掉,就给你买回个义字,道义的义,买回了民心。孟尝君一听,觉得有道理,但是心里还不能完全服气,于是就算了。后来孟尝君因为国家政治的变故,就离开国都回到他的家乡,结果回到家乡,发现家乡的老百姓都拖男带女走到很远的城外去迎接孟尝君,孟尝君这时候就点头说,我这时候才知道民心的宝贵。所以「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大学》上有句话也说得好,「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这是说与其有懂得聚敛钱财的丞相,臣就是自己的部属、自己的员工、国家的政府官员,他懂得搞所谓经济,就是增加税收,他懂得聚敛财宝,充实国库,与其有这种人,不如有盗臣。这说话说得很厉害,盗臣什么?偷盗国家的这些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国家应该有的是贤臣,贤臣是以爱民为己任,心里真有老百姓,他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儿女这样去爱护,这种人叫贤臣,他第一个想的是如何帮助百姓,因为国以民为本,所以这种人是贤臣。而不管老百姓死活,光是为了充实国库,充实自己单位的财库,这种人叫聚敛之臣,是小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很可能是为了得到上级的欢心,他用业绩来表现他的能干,而没有把百姓看成是自己的亲人,这种人真的不如盗臣,为什么?因为他有盗心,他用自己的职权来表现自己所谓的能干,来让自己的仕途顺利,将来能够升官发达,这种叫盗心,这种叫不仁。

  所以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有智慧,他就要识别这两种人,要用贤臣,真正贤能的,就是真心真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而不是用那种聚敛之臣,或者是盗臣。两种人不同的,一个是为公,一个是为私。所以国家领导人不要以聚敛财宝、充实国库为目标,应该以民生为目标,真正为百姓服务,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仁君,这是真正仁慈的领导人。有仁慈的领导人必定就会用贤臣,如果不仁慈的领导人,他必定是用小人,用聚敛之臣,因为不仁的人,没有仁爱心的人,他一味贪财,就让小人得便。国家如是,企业也如是,企业的领导人要处处关怀自己的员工,所以用部门领导,部门经理、干部要用什么人?真正爱护员工的人,这种人叫贤臣。不是说光为你企业增加经济效益,而员工都很多怨言,这样的企业不能长久。所以治国也好,管理企业也好,不外乎就二桩事情,一个是用人,一个是理财。把人用好,财理好,你这个团体、你这个国家必定治理好,这都是古圣先贤的教训,《大学》里面就把这个理论讲得很清楚。《四书》里面的《大学》篇说,「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君子先是修德,为什么要修德?底下说「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是告诉我们,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或者治理好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家庭,都是先以德为本,有德行自然有人,人家就服我,就肯愿意跟你干事情,你就有忠臣、有良将。有人此有土,土就是说你的资产,你就有资产,因为资产是人创造的。有资产就有钱财来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有资金、有现金流量,所以你才能够有所用。有什么用?达到你的目标。企业应以什么为目标?应以服务社会为目标,不应该以赚钱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目标,这就是有德,有德就有财,「德者本为,财者末也」,就像一棵大树,底下树根很牢固,这个树就高,枝叶就茂盛,那个根就是德,它生长这棵大树,滋养这棵大树,财富就是枝末,那个枝叶,你能看到的是他的财,但是未必看到他的德,但是必定要先有德才有财,所以君子先慎乎德。德的根本在于孝道,「孝,德之本也」。

  我们看到很多富贵的人都是孝子,就像华人首富李嘉诚,我们读他的传记,特别是他年轻时候的经历,知道他从小也出身贫寒,在抗战期间,他的父亲早死,他们家是潮州人,从潮州流亡到香港,他的父亲在香港过世,当时李嘉诚才十四岁,还有弟弟、妹妹,十四岁的李嘉诚就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出去谋生,生活很艰难,但是他有孝心,担负起养活家庭的义务。他工作非常努力,因为精力集中,一心一意为了母亲、为了弟弟妹妹,所以激发出智慧,人的才华、能力都是激发出来的,他很会搞推销,所以能发达起来,慢慢的企业愈来愈大,成为华人的首富。看他的根本,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还是因为有孝德,德之本也。这个财你能看得到,但是要知道,有枝叶必定有根,没有根的枝叶不能长久。像前段时间我们看到中国的首富,因为搞证券市场的操纵,而被公安机关逮捕,鎯铛入狱。所以如果没有德行,完全是贪慕钱财而不注重道义,无视法规,这种富贵不能长久。我们又看到不少的这些大富大贵的人都没有到老,为什么?因为他的德不够厚,所以他的财也保不长久。

  「凡取与,贵分晓」,这里面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要非常了解经营的正道,凡是不义之财不能够取。所以当我们得到财富,要看来路正不正,得到的方式合不合法,合不合道义,这也是「贵分晓」的意思。如果不合乎道义,我们绝对不能要,这是护我们的德。一个真正有孝心的人,他就自然有一种长久的观念,他不会谋那种不义之财,他不会搞短期行为,所以他能够经营长久。搞短期行为的人可能最后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就像美国第七大的能源公司安隆公司,多少年的基业毁于一旦,就毁在这些总裁、CEO的那几个人的手里,那些CEO、那些总裁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干出诈骗的行为,做财务假账,最后自己的下场,有的自杀,有的面临二百多年的终身监禁,这是在美国一个主犯有二百七十五年的监禁,他这辈子坐牢都坐不完,下辈子继续干,所以下辈子还得坐牢,再下辈子还得坐牢,这才能补偿。所以你想想德是多么重要,这都是「凡取与,贵分晓」的内容。

  因此,《大学》刚才那句话告诉我们,治国、治企业、治家,在用人和理财两个方面要做好,正好也是《弟子规》前面这两句话说出来的,理财方面就是「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这就是懂得怎么理财,这种理财方式就是以德为本。用人方面就是下面那句话: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这是待人之道,待人就是用这种原则,这种原则是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说的同一个原则,所以在世界上称为黄金法则。黄金法则就是这句「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你要加给别人头上,先问问自己愿不愿意受,自己不愿意别人加给我,我也不能够把它加给别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黄金法则英文叫「Golden rule:Treat others as you would like to be treated」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世界所有宗教,乃至联合国都承认。

  这句话实际上中国几千年前就已经说了,孔子提倡仁,仁道、仁爱,你看仁字,这是两个人,人字边一个二,就是代表两个人,两个人是一体,哪两个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代表所有的别人,自他一体这叫仁。如果自己跟别人还有分别,甚至还会起冲突,利益上的冲突,起这种摩擦、对立,那就没有仁,仁字没有了,一体就被破坏。所以仁字代表了宇宙的真相,宇宙本来是一体的,这叫道,道本来是没有形象的,用这个仁字做为代表。所以真正懂得仁,懂得自他一体,自他不二,这样的人必然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当然就不会加给别人;己所欲,就加给人,自己愿意得的好,那就把好的给别人,自他同体。

  我们看《论语》里面孔子至少是三次讲到这个意思,比如说第一句话,「仲弓问仁」,仲弓是孔子的学生,问仁的意思,「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怎么回答他仁的道理?他说出门如见大宾,这是出外不管你是做事还是会客还是出差,都要有那种至诚恭敬的态度,像会见重要的客人一样。使用民众,就像老板在企业里面使用员工,要像什么?如承大祭,就像在做一个大的祭祀典礼那么样的郑重,这是对人的恭敬,恭敬心是一样的、是平等的,所以对员工也是如此的恭敬,那员工对老板必定是忠诚。

  人人都希望被人恭敬,我们希望自己被人恭敬,就要用这种同样的恭敬心对待别人,不希望别人不恭敬我,我也不可以不恭敬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能做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邦」是你在朝廷里面当公务员,替社会服务或者是在企业里面工作,在机关团体、任何单位工作都没有怨恨,为什么?因为你恭敬人,绝对不会轻贱别人,在家里也无怨,家人也和睦,为什么?你恭敬家人。你看仲弓听到这句话马上说,「雍虽不敏」,雍是他自己自称,他叫雍,虽然自己并不聪明,但是我愿意努力的落实夫子的教诲,这是真正求学的态度。儒家的学问不是用来谈的,不是挂在嘴皮上的,而是真正落实要去做的,仲弓的这个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他真正在学儒,不是在搞儒学。搞儒学的那是在搞学问,你写论文可以,你能够讲课滔滔不绝可以,但是圣贤人的教诲没有变成自己的生活、变成自己的行为,那有什么用?得不到那种圣贤之乐。所以一定要学习仲弓「请事斯语」,我愿意努力去落实,落实什么?就这一条就够我们落实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仁道。

  像北京,我们知道北京有个大公司的老板,他对自己的员工就很仁慈,让自己的员工学习《弟子规》,把自己员工当作儿女一样看待,不仅是给他们好待遇,而且教导他们,教导他们做人。很多员工的父母都很感动,为自己儿女能够在这个公司上班感到非常高兴,知道这是个好老板。这个老板曾经跟我谈起一件事,就是一个员工他的老父亲生了病,好像是癌症,因为当时他们没来得及做医疗保险,所以医药费都是自己出,家里负担很重。但是员工跟老板的关系很好,很忠诚于老板,家里有这件事情不忍说出来,知道如果说出来之后,老板一定会掏钱,他不忍心让老板承担这个负担。结果这个员工的父亲瞒着自己的儿子给他老板写了封信,告诉他家里的困难。老板知道以后,马上拨出几万块钱送给他们家,帮他们报销医药费。这是真正好的老板,「使民如承大祭」,对员工使用都是非常郑重,非常爱惜,自己不愿意自己家里人有困难,他也不忍心看到员工家里有困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他自然能够做到在企业无怨,不仅是无怨,大家上下一心,所以他的企业做得很好,为什么?老板有德。《大学》里面刚才看到的,「有德此有人」,你有德行,大家就会死心塌地为你干活,忠心耿耿,哪怕是公司出现低潮、困难,员工也不会背弃老板,这是管理方面的高境界。用什么?就是用一个仁字。古人说「君仁则臣忠」,君就是领导,领导仁慈,对下属仁爱,下属对老板、对领导自然就忠诚。

  有什么因就得什么果,英文也有句话讲得好,What goes around,comes around,种如是因就得如是果,你种善因就得善果,种不善之因必定得恶果。《尚书》里面都讲,「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一个人行善好施,他就很吉祥,很有福气,这是自然的招感;老是行不善的,他自然有灾殃,这是天道。《论语》里这是第一句,讲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句也有,「子贡问曰」,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他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贡很会问问题,他问的都是直截了当的。他说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我们能够终身奉行?够简单的,你能够把这个字做好,你这个人成圣成贤都有分,什么字?孔子回答说,「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说到「恕」,饶恕的恕,上面一个如字,下面一个心,叫如其心。什么意思?别人心里想什么,你跟他想的一样,这叫如其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恕跟仁的意思是一样的。恕讲的是什么?整个人类都是一个心,一个心一个体,仁是讲两个人一体,自他同体,恕讲什么?自他同心。这意思都很好,同一个心性出来的,没有二心,同一心源,都是这个心变现出来的,这个心我们称它叫灵知心,也叫它良心,也就是《三字经》里面讲的本性。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怎么来的?都是这一个心性出来的。这在佛法里讲的就更加清楚,佛法里面讲,万法唯心所现,万法就是宇宙一切的现象,都是同一个心源变现出来的,所以一切众生就是同一个心。如果我们能够如其心,以众生之心为心,这就是圣贤。用范仲淹所讲的话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讲的没有像佛法里讲得深,有这点意思,在佛教里面讲,佛菩萨能够应众生心现所知量,众生喜欢什么他就变现什么现象来帮助众生,这叫如其心,这是恕,这是仁,佛教里有个词叫慈悲。这是夫子教给子贡的心要,这种境界是圣贤的境界。孔子说,「尧舜其犹病诸」,尧舜是圣贤,他都在为自己没有达到究竟圆满的仁道而忧患,这是圣贤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自他一体,就是证入众生同一的心源,佛法叫做明心见性,见性就成佛。佛是最高,成佛是什么?就是见性,就是明心,彻悟了本源,这是《论语》第二句讲。

  第三句也是子贡问,「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贡他很不错,很好学,夫子跟他讲一个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真正在那里奉行,所以这是他的一个学习心得报告。他说我不希望别人加诸我的,别人加给我,我不愿意,我也不能够把这个加给别人,这讲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这个意思。结果孔子怎么告诉他?孔子听了说,「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孔子说得非常不客气,赐就是子贡的名字端木赐,他说端木赐,这种境界你还没达到,这不是你能够达得到的。这种境界是什么境界?就是仁的境界,就是恕的境界,就是圣贤自他一体的境界,宇宙万物与我一体,这是我们学习圣贤追求的最高目标,能够真正进入一体的境界,那就叫圣贤。这是上面第十八句,下面第十九句: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这是讲别人的恩要常常记在心里,常常要想着知恩报恩。别人如果对不起我的,有怨恨不可以记在心里,要把它忘掉。抱怨的时间短,报恩的时间长,这个短和长都要推到极处,就是不能够报怨,应该报恩,滴水之恩都要以涌泉相报,心里面只有恩义,没有怨恨。这种心境叫大自在,海阔天空的境界。一个人不知道恩义,真的叫禽兽。而报恩,要知道谁对我的恩最大,是我们的父母,父母的恩都不报,你说他能报谁的恩?我们看到新闻报导里面讲到,一位警察学校的同学,他的母亲患了尿毒症要换肾,家里很穷,这个警校的学员二十二岁,要把自己的肾捐出一个给他的母亲。手术的费用也很大,家里付不起,他就登报纸,登一个什么广告?卖身的广告,要把自己十年的青春卖出来,谁如果能够给他母亲负担医药费,愿意为他打十年工,给他服务十年。结果大家看了之后都非常感动,纷纷伸出援手帮助这个警校的学员,他懂得知恩报恩。家里贫穷的人更懂得父母恩德,父母养大我们不容易,所以我们更应该报答父母。

  富贵家的人也要懂得对父母的恩德不能忘怀、不能忘记。在四川省成都市前两年报纸登了一个富家子弟,十九岁的孩子,家里因为很富有,出去都是有私家车,有人开车,从来没有去挤过公共汽车,从来没有在街上买一个饭盒,都是家里人做好饭菜,每天都是宴会。有一天他不经意的看到自己的父亲头发花白,心里就一阵酸楚,突然想到自己父母把我养大很不容易,付出了多少的艰辛,父母头发都白了,这是良心发现,良心是本有的,每个人都有的天良。结果他就开始第一次去挤公交车,他不再坐私家车,在街上就买五块钱的一个饭盒吃饭,买最便宜的饮料来喝,不愿意去浪费父母的钱。而且他为了体验生活的艰辛,他决定做一天的乞丐,富家子弟去乞讨,乞一天,去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辛,这个很不错,因为人只有经过苦他才懂得报恩。这个富家子改掉了他花钱大手大脚的坏毛病,改掉了他骄奢淫逸的作风,而且他也呼吁青少年一起努力不要乱花钱,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常常想到父母的恩德,不要沉迷于网络、吸烟这些不良的习惯,这是『恩欲报』,这是值得我们赞叹和效法。

  『怨欲忘』,这是别人跟我有怨,对不起我的,要把它忘记,不要耿耿于怀。耿耿于怀这是对不起自己,自己糟蹋自己,何苦来?这也是没有给别人一种宽恕,不能宽容别人,也对别人不好。对人对己都不好,为什么要干?我们看到网络上有一则故事,讲到有一对夫妻,这对夫妻,先生原来是一个穷苦农民家里出来的孩子,女方是当地政府要员的千金小姐,两个人在大学里相爱,后来结成夫妻,这真的像现代版的七仙女下凡,女方下嫁到男方。两个人很有缘,也很恩爱,大家一起生活,男的也很能够奋斗,很快就平步青云,当了年轻的县长。结果有了官位、有了名利,人就容易变节,本来夫妻很恩爱,女方也是非常体贴丈夫,真的是一个贤妻良母,男方原来也很忠诚,但是就有一位更年轻美貌的小姐来追求他,最后这两个人就搞上了关系。有一天当这个太太回到家里,就当场发现这两个人在做不义的行为,当时那个小姐赶紧穿上衣服,满脸羞愧。但是这个太太修养很好,并没有去责怪她,反而很平淡的放她走。从此之后这个太太对先生就不再说一句话,先生非常的惭愧,非常的忏悔,知道自己太对不起自己的太太,真的是忘恩负义,每天向她求忏悔,跪下来忏悔,但是太太不原谅他。有客人来了,就装出一副很和谐的样子,夫敬妇和,两个人在家的时候,太太从不理会先生,如此过了十二年。结果有一天太太跟她先生讲,第一次开口主动向她先生说话,说我得了乳腺癌,已经扩散了,晚期,日子不会长了。先生听了之后非常震撼,抱住她哭泣,说为什么妳不早提出来,为什么妳自己糟蹋自己,我们可以早点治疗。后来太太就死了,临死之前对她先生说,我这十二年对你也没有原谅,现在想起来也不对,不应该这样,我走了以后你可以再娶一个。结果她先生听了之后更加悲痛,更加内疚。后来太太死了以后,男的又得了胃癌,没多久也过世了。

  过世之前,他对他自己的女儿说了句话,女儿听了也有点莫名其妙,他跟他女儿说,我最大的欣慰就是妳母亲最后原谅了我。后来医生告诉这个女儿,说她父母两个人癌症的病,都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心里的抑郁、忧郁症导致的。我们看到这样的一对夫妻,本来很恩爱,男方因为被欲所迷,干出忘恩负义的事情,固然这是可恶,但是他后来悔改了,知错能改,也不错了,可惜这位太太没有原谅他,不能以宽恕的心对待丈夫,最后两个人都得了忧郁症,两个人都得癌症死掉。所以怨要忘,要能够宽恕别人。如果没有宽恕的这种爱,夫妻的爱当然首先要懂得互相报恩,要有恩义,也要能够互相原谅对方的过失,否则在一起就是互相折磨。

  所以恕真的是圣人的境界,老子《道德经》里面说过,「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这是讲要和解大的怨恨,像人与人这样的怨恨,对方忘恩负义,这是我有怨恨,但是要和解、要化解。化解要从什么地方化解?要从心上化解,如果不能从心上化解,表面上虽然好像互相也客客气气,还在一起,可是和大怨,大的怨看起来没有了,还有余怨,余怨在心,这就不能叫做善,善就是什么?幸福圆满这叫善,他得不到。所以圣人是什么?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圣人是什么?只管他这一半,执左契就是管我这一边的事情,样样我都管好我自己,不要责怪别人,尽自己的义务,不要求别人,这是圣人的境界,这叫恕道。

  要知道,怨恨从哪里来的?从情执来的,那是我们师长曾经讲过,怨生于情执,情执生于迷失自性。为什么有怨?因为有情执,所以就会有怨,有情执,当情执得不到满足就有怨。情执生于什么?生于迷失自性,就是我们说的,迷失了心源,迷失了本性。而自性本无迷妄,自性里面没有迷妄,自性本觉本善,哪有迷妄?既然自性里没有迷妄,自性里也没有情执,也就没有怨。怨从哪来?怨就是虚妄的,是你那个妄念放不下,你把它一放下就没有了,得大自在;你不肯放下,它虽然是虚妄的,但是它能起作用,起作用就麻烦。所以世界各地的冲突不断,家里的冲突,乃至国家的冲突,种族的冲突,宗教的冲突,为什么天天不断?有怨。而怨是妄念,不是真的,不是事实,是你那种虚妄执着而已,把它放下就没有了。我有幸经常跟师长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听到师长把这个冲突的根源点出来,真的是高明。他说冲突的根源在那里?在我们内心,要解决世界的冲突,必须要放下内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对立、冲突、矛盾,把这些放下,外在的冲突就没有了。古人讲「仁者无敌」,真正仁慈的人心目中没有敌人,为什么?仁爱之人他只有爱人的心,他没有敌对的心,所以他无敌,他也没有怨恨,这种才真正得到心地的解脱、自在,生活的幸福美满。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先学习到这里,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大德朋友多多指正,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