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净土社区]孤女与国王南无阿弥陀佛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7-27 14:45
標題:
[净土社区]孤女与国王南无阿弥陀佛
摘自《妙音新闻网怀旧站文章集锦》
http://www1.fsamtj.com/my/html/News-120553.html
孤女与国王
舍卫城中住着一位寡妇。她天生命苦,年纪轻轻的丈夫就死了,给她留下个遗腹女。女儿出世后,母女二人的日子可以想象该有多难过了--
全靠母亲每天沿街乞讨,把女儿一天天地长大。虽然没吃过一顿饱饭,没穿过一件新衣,但竟母女俩相依为命,仍顽强地活着……而且,转眼女儿已经是十七岁的大姑娘了。
生长在贫寒而孤寂人家的女儿,面带菜色,但这些终究掩盖不住她青春少女的美丽和活力。她端庄清丽,温和持重,纯洁细腻,人品贤惠,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姑娘。不仅如此,她继承父亲书香门弟的家传,博览经书,诵义念经,真是到了如饥似渴,废寝忘食的地步了。母亲更是为女儿感到欣慰和骄傲。所以,即使再穷再苦,她们也决不卖书糊口。
此外,母亲还时常教训女儿:要恪守妇道,不能抛头露面,特别是在生人、外人面前,要谨慎自重,万万不可轻浮。女儿自然是惟命是从,足不出户。
别看这位深居简出的孤女位卑穷困,但她的心可高着呢,在她渐渐成熟的心中,有两个宏图大愿深深地埋藏着。这是她最大的秘密,甚至包括对她的母亲,也只字未露。孤女整日呆在房中期待着实现大愿的一天的到来……
这天,国王出宫游历,沿着为他专门修筑的大道扬鞭,正玩得兴致勃勃,忽见一只飞鸟落在路边人家的屋顶上,发出欺欺鸣叫,徘徊着不肯离去。国王觉得这鸟挺奇怪:
"这么大的人声马嘶,这只鸟怎么不惊不逃,躲在房顶上还挺自在。哪来这么大的胆子?有意思,有意思。"
想着,国王勒住缰绳,伸手取弓拿箭。看样子,这只小鸟的反常举动引起了国王的兴趣--猎杀。国王举弓搭箭,瞄准屋顶飞鸟,一箭射去。鸟被射中了,它扑动着翅膀,鼓动身体,拖着那只箭飞离屋顶,艰难地径直往屋里飞去。
国王急命侍从去把那支箭取回来。侍从不敢耽误,紧追鸟迹,跑到那座一看就是年久失修的房子门口,也顾不得敲门,就毫不客气地破门而入,四下乱找,乱翻乱搜起来。
突然,只听屋里传出一个平和、委婉的女子的声音:"别找啦,箭在这儿,拿去吧。"
随着话音,那受伤的鸟从屋里飞出,眨眼间就没影儿了,接着一只箭"啪"的一声落在院子里。
侍从开始有丈二摸不着头脑,傻乎乎地看着的箭,可脑子里却想着那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女子……门外一阵马嘶,提醒了侍从,他慌忙抱起的御箭,奔出院子,跑去赴命了。
那位闻声不见人的神秘女子正是寡妇家的女儿。
再说国王,责问侍从为何耽搁这么长时间才把箭取来,侍从便说:"遇见"的那位女子放生还箭的事。国王听了也觉奇特,但并没在意。
这一年,国王的王后忽然病死了。丧事办完,他便派人到各处寻求贤良美女,以补王后之尊位。可是遍访人间,新夫人还是没有选中,不是不漂亮就是不高雅,不是不贤德,就是没才识……总之,要求十全十美品貌双全的尊贵女子真是太难啦。
正在国王愁眉不展,郁郁寡欢的时候,那个寻箭的近侍试探地提醒道:"陛下可否还记得上次出巡射鸟时遇上的那个女子?虽没见过面。不过声音清脆甜润,悦耳动听,估计正值芳龄。再说她的举动,一看便知是位知书达理,通晓礼制,而且心慈宽容的女子,一定是位贵人哪。只是她家的房子已是不堪,看来是家境衰落,十分贫寒;又不是官宦之家,地位卑微,恐怕陛下顾忌她的地位,难以相当王后的尊位呀。不知陛下您意下如何?要不要再去详细寻访一下?"
国王沉吟道:"倒也是,看来那女子似有与众不同之处。至于地位嘛,还不是我国王一句话的事,有何难的?关键是她的人品相貌。这样吧,你速速去把她带进宫来,我要请相师为她相面占卜,算上一卦,看看她命中是凶是吉,是贱是贵,然后再做定夺。"
近侍作为国王的使者奉命来到了孤女家。又是不敲门,不喊人,直驱而入。碰巧这天寡妇没在家,孤女一人看家。使者站在院中,昂首挺胸,趾高气扬地大声呼道:
"屋中女子,快快出来!国王召你入宫问话,不误。快快出来!"
知连呼三遍,屋里毫无反应,也没人出来。使者心里有些不自在:"我堂堂国王特使。怎能连这么点面子都没有!"于是又高喊道:
"你不过是个贫贱女子,有何理由清高?连国王都敢冒犯不成?快出来!"
话音刚落就听屋里朗声答道:"难道贫贱就不是人吗?难道寒微之家就不是家吗?要知道贫贱之人也有尊严,寒微之家也有家规。你既然是国王派来的特使,又为什么冒冒失失地闯入民宅,大呼小叫的,怎么一点起码的规矩和礼数呢?"
正当使者被这连珠炮般的责问弄得直愣神儿的当口,只见门帘一挑,一位婀娜多姿,仪态优雅、矜持,容貌清纯秀丽的女子出现在眼前。方才一番责怪使她脸色微红,眼睛炯炯有神,更显得容光焕发,妩媚动人。
使者暗自赞叹,连连叫好,不由得倒退两步,把来意说了一遍。临了加了一句:"你顶多是小家碧玉,怎么敢如此大胆?"
孤女微微一笑,十分骄傲地问:"国王有什么事要派你来请我入宫?莫不是让我去做婢女仆侍?我家可是规规矩矩,安分守己,从没犯过王法,凭什么拉我去做奴婢?!如果是来求我入宫做王后的,那么你就成了我的侍从。可你又怎么敢如此轻举妄动,粗鲁莽撞?而且还用不恭不敬的官语嘲弄、侮辱本姑娘,这不成了逼迫威胁了吗?本姑娘虽然地位微下,不是大家闺秀、豪门贵女,但我有我的自尊,决不会在威逼权势面前低头的!"说完,头也不回地进屋了。
使者灰溜溜地回到王宫,一五一十地回了国王的话,心里怏怏地。国王听了使者的回报,连连叫绝。立即招来文武百官,诏令迅速备车驾马,大小事严格按照求聘的礼仪制度,然后再派五百名采女一同前往迎接。
诏令一发,宫中上上下下立刻忙了起来。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一切准备就绪,迎亲队伍浩浩荡荡上了路。
只见使者坐在一辆装饰得庄重尊严的车上,五马驾御,引导着装满了牛、羊、猪、酒等等纳聘的礼物的巨大华车;有精兵十万作为前导,大小车辆不下千乘。膘骑马匹成千上万;侍卫仆役十二万人;再加上敲锣打鼓的乐队。吹吹打打,声音震耳欲聋,撼天动地,队伍绵延几十里。沿途围观跟随的平民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这空前绝后的迎亲队伍来到孤女家门前。使者下了车,叩门拜请,毕恭毕敬。孤女由母亲引导着,来与使者见面。看见这般场面,心里有点过意不,说道:"多谢特使大人、文武百官和侍卫吏民。一路劳顿颠簸,真是有劳大家了!我一个贫穷卑贱的孤女,岂敢麻烦诸位大人、侍臣如此辛苦。"
"使者您的来意不言自明,但恐怕我是无能为力,只好让诸位违辱国王的诏命了。想我乃是出身贫贱,举止粗陋的女子,又年纪轻轻,不闻世事,无德无功,自惭形秽呀。"
使者一听女子这么说,心中起急,直冒虚汗。想说服她,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词。没等使者开口,孤女又接着说:
"卑女既无闭月羞花之貌,也无弦管悦耳之声,身无紫玉金花的润泽,气无旃檀麝香的芬芳;言谈缺少忠义舒和、仁慈善良的美德;举止不知深浅进退、迂回曲直的分寸。所以根本配不上当王后。国王的倾心和诸位来的礼物恐怕我都没资格收领,这次恐怕只能是徒劳无获啦。"
使者和文武百官没有想到会从一个普普通贫家女嘴里,听到这番言论,无不慨叹、佩服,不住点头,发出啧啧称赞之声。随即,他们便把五百采女招呼过来,对她们说:
"知道你们为什么如此红颜青春,却又是如此福薄位卑吗?光有娇好姿容是不够的呀。既然是做奴婢下人的命,就安分守己,克职尽守吧。好好服侍国王,时时修炼善心,多行善事,遵从王命,不犯宫规。"采女们连声应诺,同谢使者和文武百官的教训。接着,又招呼二千五百名青衣公子上来。
"人出生本来不分贵贱,但一个人若是在后天过程中能精心求学,获得处世之道和人生真谛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至尊至贵的人上之人。你们都是宦官、功臣、学者的后代,你们的祖辈、父辈对国家都是建了功、立了业的,你们是不能坐享其成的呀!但也不必背什么包袱,应该寻先人的足迹去走自己的路啊!"公子少年们都躬身施礼,鸣谢赐教。
这时,百官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上前来,向孤女奉上国王的聘礼:黄金一千饼,白银二千饼;华丽的璎珞,晶莹的琉璃,透灵的珍珠,多姿的珊瑚,神秘的玻璃;白素千匹,御谦千匹;绮增绵罗、朱锈紫绿、黄白罗衣百件;还有各色各味的香草、香袋、香粉、香技,不下千种。百官、使者一同跪下,请求孤女接受礼物,随他们人宫。
孤女被弄得无法再加推辞。使者一看机会,正好就势献上王后所穿服装,所配饰物一百件,即命宫女入室服侍王后穿戴妆颜。
一会儿功夫,只见众采女簇拥着一位雍荣华贵、祥和尊严、光彩摄人的王后出现在众人面前。文武百官见了,高呼万岁,无比欣慰,都认为有这样一位王后,国家必然昌盛太平。那些宫女、青衣们更是喜不自禁,依附在王后周围,就好像是孩子找到了母亲一样,感到无比幸福。一时间天空清朗百鸟齐鸣,一派吉祥的景象。
这迎亲的队伍又浩浩荡荡地回到王宫。大概是因为娶来一位世上少有的尊贵夫人的缘故吧,整个王宫上下,屋檐殿角生发出赤、橙、黄、绿、紫五色光芒,照得里里外外透亮爽目。五百名侍从进殿拜见王。国王看着宫中这般明朗,莫名其妙。使者忙把迎亲的经过从头到尾细细地讲了一遍,然后招呼宫女们搀扶着新王后上殿拜见国王。
孤女进得前来,含羞妩媚,俯首跪拜,身姿轻盈、舒雅,一举手,一投足,真是风度翩翩,楚楚动人哪!国王情不自禁地躬身回礼,走上前去把新王后搀扶起来,细细端详,越看越爱,心中暗暗叫好:"呵--定是位温柔贤惠,仁义和善的好夫人哪!我们真是太幸运了,天底下就这么一个好女子,还让我给寻到了,我也心满意足啦。"
从此,孤女便在宫中正式做了王后。她平时不多言,但言必有理、有义、有节,切中实质,再难的事一点就破。宫内宫外,朝上朝下,没有不佩服、敬仰她的。国王更是又爱又敬了。
转眼新王后进宫已经七天七夜了。可这七天七里,她根本没睡过觉,没沾过床,整日整夜地和妃嫔、采女们一起嬉戏游乐。宫女们几次传报,说国王要与王后见上一面,可都被她拒绝了。国王三番五次地被拒之门外,已经沉不住气了,更何况他们是新婚夫妻呀。他便吩咐宫女去问明不见的原因。
不一会儿,宫女回奏道:"王后说她要保守贞洁,追求清净,不能被不洁净的东西玷污,所以不能和国王说话,更不能见面。"
国王听了,又好气又好笑。命令道:"你去告诉王后,所谓家室,就是指男女两人有夫妻的名分。丈夫和妻子要相亲相爱,关怀体贴。妻子七天七夜都拒丈夫于门外,不理不见的,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合乎家法礼数的吗?"
过了一阵子,传话的宫女回来了,又把王后的原话照搬出来:"有一个秘密今天告诉你。我一生有两大心愿,一愿已经实现了,即和大王成婚;但还有一愿没有实现,所以不能和你相见。"
国王觉得这新王后还真不简单,总是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举动,这使他更觉得有趣,非要问个究竟不可。
"王后能否告诉我那第二个心愿是什么吗?"
王后回话说:"我从小就许了愿,长大一定要嫁一位国王,另一个愿就是侍奉敬供佛祖。"
"既然一愿已了,我们姑且先见上一面,然后我再去给你请佛,怎么样?"国王请求说。
"不行,要是不先见到佛,你我是永远不可能见面的。"
国王一听这话,顿时被触怒了,大声喝道:"你本来是个贫寒下贱的乞丐种,怎么敢冒犯违抗我这个万乘之君!真太不自量了吧?!"
王后不卑不亢地回道:"俗话说女人的命运在丈夫的手上,夫唱妇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我都得顺从,我更是要严守妇道。可是我确实有个宿愿,还为此发誓赌咒过,是绝对不能辜负的呀!大王虽至高无上,但也不能屈枉无辜呀!"
"我乃一国之主,居万人之上。凡是违犯我的就杀,还问什么是非曲直,委屈冤枉?我就是法,就是理,反抗我的意志就是犯法背理。"国王理直气壮地反驳着。
王后看国王正在火头儿上,又在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便心平气和地劝解开导着:"国王是百姓的父母,判断是非曲直应该以公理、公德为依据,怎么能按着自己的喜忧和好恶,由着性子来呢?这种行事方法一般人都不允许,何况你是众人信赖爱戴的国王呢。"
国王被王后问得不知如何对答,又不肯就此认输,便硬着脖子赌气似地说:"不管你说什么大道理,我就是我行我素,顺我心的就好,不顺我心的就杀!谁也甭管。"
"既然国王这么说,那好吧,我小女子也有颗心,顺我心的话就相见,不顺我心的话永不相见!"
国王简直拿这位王后没办法了,他的确是太怜惜她了。越是被她顶撞,就越觉得她可爱,越不能失去她。
终于,国王让步了:"那好吧,你说怎么请佛吧。"
"难道这还有难处吗?佛本来就在我们国家里,若诚心相请,一定会来的。"
"夫人有所不知,难不是难在这里,而是难在文武百官身上。我若是请佛入宫,他们一定要嘲笑讥讽我的,那样的话,我这国王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哪。"
"大王不必多虑,你只管请佛进宫,至于百官的态度嘛,我敢保证他们个个欢天喜地,求之不得,绝对不会讥笑你的。"王后十分自信地给国王鼓着劲。
当天,国王就传令御膳房的厨子们,叫他们夜以继日地赶做出十万人的饭来。然后派宫女去问王后:
"我已吩咐备好十万人的饭食,带上去请佛可以了吗?"
王后答道:"妇道人家自然是听丈夫的了。请佛可不是马马虎虎、潦潦草草的事,礼仪不能怠慢呀!大王您最好亲自驾车去迎请,见了佛还要深施大礼,恭恭敬敬……"
不等把王后的话听完,国王就抢白道:"好了,好了,到此为止吧。若是我想请佛,我就去,要是你想请佛,那你就去。我是不会代劳的。"
"大王您尊贵威严,又是妾身的丈夫,我就使出浑身的力气,也抵不上大王您的只言片语有威力 呀。看在夫妻的情分上,你就亲自去请一趟,否则我们不就像无缘无情的陌生人了吗?"
不提"夫妻情分"还好,这一提就触到了国王疼处,他没好气的甩出一句怨话来:"哼,什么''夫妻''?难道我们做夫妻了吗!既没成真夫妻,又谈什么么情分、道义。"
王后听罢,默然不语,脸上泛起一阵红晕,更显得光耀迷人。国王怕她独自去请,更怕她意外出走,命令宫内宫外的卫兵和巡夜打更的倍加留心,关闭宫门,千万不要让王后出宫。一时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宫里像是布下了天罗地网,连一只鸟都甭想逃出去。
再说,王后也察觉到这一切,而且身边的宫女也多了些,轮番守候着她,彻底不眠。她心里明白,国王是不会去请佛了,而且还表示出对自己的不信任,派这么多人看管、软禁自己。她摇了摇头,长叹一声,便消失无影了。
这下可不得了啦,宫女们和七十一位嫔妃发现王后突然之间没了影儿,惊呼起来,分头散开,到处寻找,宫里宫外,墙角树丛找了个天翻地覆,还是一无所获。
国王这时后悔得要命,捶胸顿足,声泪俱下:"都怨我,都怨我,一时固执己见,出口伤了她的心,现在追悔莫及呀--怎么办?怎么办?只要她能回来,我干什么都行,什么都依从她。"
一旁的嫔妃说道:"王后可不是我们这些等闲之辈呀。大王您应当称她的心,随她的意才对,怎么能由着自己的喜怒好恶而对王后恶言恶语地伤害呢。现在事情明白了,这王后绝非凡夫俗子,乃是天上的贵人哪!如今大王把她逼走了,叫我们这七十一个人依靠谁去呢?唉一"
宫女、青衣们在一边哭哭啼啼,像死了亲娘似的;公卿大臣们也都悲悲切切,怨声载道;就连百鸟也啸鸣天空,凄婉得让人心碎。国王更是痛不欲生,仰天长叹,泪如雨下。百姓市民都停工停业,农田废弃,商市萧寂,人们聚在一起,抱头痛哭……
七天七夜过去了,国王平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滴水未进,粒米不吃。嫔妃见此情形很是焦急,便到国王耳边说道:
"大王您这样下去可不行呀!就是亡国亡命也不能让王后起死回生啊!不如您亲自面见佛,请他来宫,或许佛能帮助我们呢。"
国王见了佛,立即跪拜磕头。说明来意,想请佛进宫,佛问国王:
"身为一国之君,政务国事一定很繁忙,少不了劳顿忧扰,真是很辛苦操劳哇。冒昧地问一句,国家治理得还强盛吧?百姓的日子还平安吧?"
国王深有感触地叹:"虽说是国泰民安,可有件大事我没有处理好,以至于今天国悲民怨的,唉,都是因为我的缘故哇。所以特来请佛,以了却以前该了未了的愿,也算良心上的弥补吧。可我的愿又怎么了呢?"
佛望着国王懊悔而绝望的神情,心中便有了数。随即,佛被请上御车,一起进宫上殿。
"国王把佛请进宫啦!这可是王后的愿望呀。''
消息一传开,举国上下为之一振,人们都期待着佛能给国家带来福运,认为王后对佛如此崇拜,一定是有什么原由的。
国王将佛奉如上宾,设最尊贵的座位。佛刚一落座就看见王后率领着众妃嫔、美人和采女共三千五百七十一人,上前向佛施大礼。所有在座的人中,只有佛眼能看得见王后,而国王、妃嫔、采女等俗界之人的眼目是根本看不见的。
佛扭头看了看心事重重,满脸愁云的国王,微笑而慈祥地朗声说道:"陛下,您朝思暮想的王后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哪!您看她是谁?"
国王定睛一看,又惊又喜高兴得要发狂了:"哎呀!这不是我的王后吗!王后,真的是你吗?!"
文武百官、嫔妃、采女,以及宫中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欢喜极了。国王马上下令大设斋宴,以表庆贺感激之情。吃罢斋饭,佛对众人说:
"今天是可喜可贺的日子,诸位心中有什么愿望都说出来,我定会让你们如愿以偿的。"
国王迫不及待地问道:"我这位王后,出身贫素,地位低微,还是个没有父亲的苦命的孤儿。现在做了一国之后,可谓尊贵到了极点。她身为王后,奉为百姓的国母,而且仁义贤德,心慈面善,说起话来委婉动听,总是怕伤害别人。这么好的一位王后天下能有几个?可为什么要让她七天七夜销声匿迹,脱离人间,到神鬼出没的地方去受惊吓之苦呢?"
佛知道国王必定要刨根问底,便不紧不慢地从头讲来:
眼前这位王后,原来是个男身,作为佛教的一位居士,他倒是更擅长高谈阔论。虽然他家财万贯,十分富有,但却是个怪吝小人,贪婪钱物,从来舍不得为佛门布施点儿什么。所以现在让他变成穷困潦倒,身无分文的人。
另外,这位居士还非常地迷恋女人,是个好色无度之徒--所以现今就让他自己也变成女人,整夜整夜地与女人们相伴娱乐。
当然,这些并不能掩盖居士的学识智慧,以及他在佛学中进取精研的成就。由于他喜交学者名流,潜心佛教道义的研究修炼,所以他已经达到了较深的佛道--已见到五百位佛。而今又见到了我。
如今世间,居士化为女人之身,与国王结为夫妇。但因为她先世侍奉五百佛时,心不忠坚,身不尽职,故而今世于烦恼轮回中,投生为女人之身。
佛顿了顿,环视了一下众人,接着说:"王后要经历三十九劫后,能得道成佛。大王也须在天上投生七次,在世间投生七次。大王在天上的时候,王后就是天女,侍候在大王身边,十分默契投和。你们二人会生生死死,相伴相随,几代几世永远忠贞不渝,相偕相助,终将解脱轮回。国王从前的骄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坏毛病也永远不会再犯了。"
国王听后心中大喜,即而得道。他当即就请佛给自己授"五戒",然后诏令所有嫔妃、采女,大小公卿、官吏,以及全国的百姓,都必须人人信奉持守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王后以前曾受过"十戒",她在后宫施行斋戒,规定一年三次大斋,一月六次小斋,率领上下三千五百七十一个女子一同遵行。国王整顿朝纲,政绩卓著,严于律己,宽容待人,行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国家里现出一派气和民祥太平昌盛,蒸蒸日上的景象。国王认为这一切都是佛的功劳,便大兴土木,建寺造塔,倡导佛教,使天下人万仰同归。
然而,几年之后,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王后的心事真是不同寻常--她忽然觉察到一个规律,就是人最善变,意无常念、情无专思,夫妻也不例外。她后悔自己生时没有贞洁之名,死时却落了个不净之身。就有些长吁短叹,整日里衣冠邋遢,披头散发,不梳不洗,哪里还像一位尊贵的王后。
国王不知王后出了什么事,可又不敢贸然探问。正在焦虑为难之际,王后对他说:
"大王不必感到奇特怪异,世上的事本是如此。不管人情世故怎么变化无常,终究逃不过一死。"
"就拿大王您来说吧,您之所以贪恋我,是因为我青春娇美的容貌,细滑的肌肤和香洁的气息。可这些都不是常久之物,青春不能永驻,容颜会变得老丑,肌肤即将萎缩干瘪,气息也将混浊不堪,它们都将衰败、死亡。"
"夫妻恩爱,但难免生老病死,当苍老和病魔有一天降临到我身上的时候,有谁会替我阻挡它们,驱散它们呢?"
"唉,人这辈子无非就是儿女情长,夫妻交合罢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如此说来,人生真太没意思啦!"
国王心中不以为然,怎么能说这是人生的惟一希求和依托呢?人生的真谛不止这些。但为谨慎起见,嘴上却劝道:"夫人乃是天人,是至尊至上的人上之人哪!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同小可,万万不能虚言妄语呀。要知道那些黎民百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要仿效你的,他们可不管你是不是笑谈。还是请夫人三思而后语吧。"
王后-本正经地说;"我是女人,有时任性,不能自我克制,所以好冲动,所以要向您说明,不过我有自知之明的,女人的命就是如此的。我奉劝大王,不如早找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代替我这半老徐娘吧,宫中采女、美人数都数不过来。这也算是了了各自的愿啦。"
这话说得尖刻刺人,但国王并没发怒,仍心平气和地解释着:"我已经老啦,身边虽有这么多嫔妃,而这些采女大都是小儿辈的,是那么幼小稚气,她们当中没有一人如我意。再说,你我命中注定不离不弃,我们老夫老妻就凑合在一块吧。我还等着你给我送终呢。我死后,一切后事都要你主持掌管,太子还小,尤其需要你的爱抚照顾,你怎么能忍心舍掉这一
切,一走了之呢?再说你又能到什么地方去呢?"
"我生死难测,但对世界间扑朔迷离的变幻想实在是厌倦了、嫌恶了,不想再在此耗费我的生命了。所以决意要去找佛,请求让我出家作沙门。"
这下,国王可绷不住劲儿了:"夫人此话差矣,你乃是一国之母,至高无上的王后,怎能忽发奇想,要出家呢!这岂不让天下人笑话吗?那小小的沙门哪是你这样高贵的人去做的?此事万万行不通,绝对不允许!请你断了这个念头吧!"
王后郑重其事地申辩道:"那些尊贵的佛不都是从沙门做起的吗?弗迦沙王不就是舍弃了九十九个国家,八九千嫔妃、采女而出家求做沙门的吗?古今世世,求做沙门的人多着呢,并非只有我一个女人呀。自古道:女人祸水。但我要说,贪迷女人的男人更危险--身陷欲火之中,不能自拔,进而沉沦下去。不要说获罪深重,就是别人要救你也难哪!我前世就是个好色的男人,结果自作自受,今世做女人,报应了自己,也惩罚了自己。但我现在醒悟了。大王您千万别走我的老路哇。
如果大王心里实在离不了女人,那么这三千五百多位嫔妃、彩女也足够您受用了吧,又何必不放我一个人呢?"
国王见王后说得头头是道,很难说得过她,但他还不甘心,又说:"王后若是这样一意孤行,那么这国家我一个人怎么治理?上次没了你,举国上下的情形至今记忆犹新,你不能走哇,国无王后,国将不国呀!"
对国王这近乎哀求的话,王后仍是无动无衷,抓住他的话头,反过来开导起他来了:"国土、王位、百官、公卿、嫔妃、采女,还有那珍奇宝物,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根本不值得留恋;而你自身所有的身躯、骨骸、头脑、五脏,将来死后入土还不知分离飘散到何方呢?所以,所有这些有什么值得你爱恋难舍的呢?"
国王被说得可怜巴巴的,望着王后说:"现在我放你一个人走了,要是过会儿我的那些嫔妃、采女们一个个地追随你都走了的话,我岂不成了孤家寡人了。"
王后轻叹道:"正所谓各人有各人的命,各人有各人的福,不是别人能够决定的,也不是别人的力量所能阻止的。该发生的,怎么拦也拦不住,不该发生的,再想也白搭。相信她们不会走的,只要大王对她们施以恩爱之情,体贴宽慰之意,必定会亲和、依附于你的。"
"可是这些人都是倾慕崇拜你的德行,我一个男人又怎么可能做到八面玲珑,皆大欢喜呢?何况我只钟爱夫人一个人,那些女人根本不服从我,如今你抛弃了我,让我一个人面对她们,恐怕只有跟她们动枪动刀,才能让她们怕我,服从我了。"
"不是这个道理。女人永远是尊男人为正的。只要大王亲近她们,一定会相安无事的。"
"不行不行!我心里还是没底儿。无论如何要请王后出面,当众吩咐交待一下,我才放心。"
于是王后便把所有的嫔妃、采女都招来,正言道:"你们都是女人,今后必须全心全意地服侍大王,不得冒犯,不得轻慢。我借此机会和大家道别,出宫去做沙门。从今往后,大家各守其职,各精其业,互相勉励,朝夕相助吧。但愿我此去求经奉法,殚精竭虑,尽早修成佛道。到时候我们还会见面的。"
众女子听了立时嚎啕大哭,哭声震天动地,天王帝释随即显现,飘然而至,授给王后袈裟一件,王后即刻头发坠落袈裟着身,又授她"五百戒"。方才的夫人便真变成了比丘尼。一旁的嫔妃、采女是皆大欢喜。接着,帝释天王再授袈裟和食器给比丘尼,于是,方才的比丘尼就变成了沙门。
国王平静地看着这一切,他不怒、不恼、不悲、不怜,而是欣然大笑道:"贤德的人功绩昭著,德行无量,真是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归宿了!"说完,国王也得道。
他回到王宫,神情木讷,若有所失,似有所得,一连几日闭门独思静想,不上朝,不听政。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忐忑不安。终于有一天清早,国王把太子叫到身边,把整个国家都委托给了他。国家有了一位年轻的新国王。
之后,这位老国王仰天发愿:"我想到做沙门。谁知我心,谁助我愿哪!"
话时刚落,只见帝释天王又出现在他面前,亲自给国王剃度,授他袈裟、食品。
从此,国王便跟随佛周游列国,使十二个国家的君王都将王位传于太子,自己追随佛教,做了沙门。后来,他们又都修成了罗汉道。 摘自《佛教经典-菩萨的故事》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com/
华藏净宗弘化网数位图书馆
http://edu.hwadzan.net/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com/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影音图文检索中心
http://ft.hwadzan.net/index.php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印光大师-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orde ... =%E5%8D%B0%E5%85%89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pJmcIyZ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soft.ctfile.com/info/IU599850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jIl1APS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