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標題: [法华经讲记]普门品闻记(圣一老法师) [打印本頁]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6-22 19:46
標題: [法华经讲记]普门品闻记(圣一老法师)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门品闻记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圣一老法师讲述

  众弟子闻记



稽首观世音,慈悲誓宏深,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若人称念观世音,远离灾难恼逼身;若人称念观世音,逢凶化吉乐有情;若人称念观世音,业尽情空,超凡入圣,证入涅槃城。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属法华部,释迦世尊在法华会上,洞察二乘人根基成熟者,即为大演开权显实之妙法;促使回小向大,奔出火宅,授记成佛,以畅世尊之本怀。而观世音菩萨,本为古佛再来,以十二显力,寻声救苦,现身说法,解脱贪、瞋、痴三毒之苦。只要能闻普门品自在之法,皆能令发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转。

吾人三生有幸,若非前世善缘,何得闻此普门善法?既得闻已,应发菩提心,继承诸佛志,尽此一报身;出世必先入世,自利必须利他;如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圆满菩提之大愿矣!

去年九月,我寺僧众恭请 老法师光临,宣讲「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八永日,僧俗四众弟子,海会云集,法雨恩沾达千余人次,可谓人山人海,万众一心,全神贯注;老法师虽年届古稀,仍精神抖擞,法音宏亮,阐扬精义,启迪智慧,深入浅出,切入人心,福田造就,佛根广植,悲智双运,诚不可思议。

近日欣闻老法师的讲演,已由弟子记录成书,并将出版问世。庆幸之余,深感实为佛法之大宝,亦为众生病苦得乐之指引。学人识浅,笔墨笨拙,信遵嘱缀数语,是为之序。

湖北武昌洪山宝通禅寺学人 道根 敬撰

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九日

妙法莲华经

道根老法师慈悲,昌明法师、宽明法师、明如法师、诸山长老慈悲:今日法会乃八年前,道老嘱我来武汉结结法缘。当时没暇,迟至今日,心甚惭惶。本人身居香港,冗事纷繁。今秋应九华山开戒,及云居山开戒之期,道老即派知事僧来邀请,圆满后赴武昌宝通寺讲普门品。予即应诺。不期法会拥挤,四方云集;本人有幸得向诸山长老学习,及为圆道老多年公案,宣说此经。

今也献曝众前?希垂指正。我国丛林常讲楞严、法华;所谓成佛法华,开悟楞严,二经并重。而观音菩萨在二经中充重要地位。楞严二十五圆通,文殊独选观音耳根圆通:「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而观音菩萨说耳根返本归元,说得非常洽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修行第一要亡尘。「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此时六根泯迹。「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六识亦尽,内脱身心,外遗世界;经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所谓「空性圆明,成法解脱」。「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所谓「解脱法已,俱空不生」,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获二殊胜:一者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二者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大用现前,悟齐诸佛,世尊赞为得圆通根本。虽说方便有多门,而归元无二路了。

法华经是成佛的法华,若想早日成佛,就读法华经。法华经讲:「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有已成,就有今成佛,有已成,就有未来成佛。不论你未来成佛,现在成佛,过去必是佛。过去不是佛,何来有现在成佛?所以话:「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古人又讲:「不诵法华,不知佛恩广大;不诵华严,不识佛法富贵。」如果诵华严经,则知佛因佛果,因修万行,果具万德;诵法华经就知道,佛为度众生成佛而出世。

所以,法华经是开佛的知见,华严经是佛的境界。你想知道佛的境界,就诵华严经;想开佛知见,就要诵法华经。我们现在是人,所以就有人的知见,见到人的境界;假如是鬼,就有鬼的知见,见到鬼的境界;若是声闻缘觉,就有声闻缘觉的知见,见声闻缘觉的境界。佛大慈大悲,叫我们不要开众生知见,要开佛知佛见。从众生知见开佛知佛见,佛知佛见一开就见佛境界;若欲见佛的境界,一定要开佛知见,开佛知见一定见到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就是华严经。

华严经有八十卷。讲华严经就不容易,最低限度要讲一年多;若讲法华经就比较容易,三个月就讲完了。讲法华经能开佛知见,就见佛境界,那就是华严经;见佛的境界,必开佛知见,就是法华经。法华经与华严经是平等的,不相昆仲;不是说华严经高过法华经,亦不是法华经高过华严经。有些人疑惑,法华经云此经是经中之王,是如来无上之说;但华严经文中未有自称是经中之王,亦无第一之说。华严经是佛在华藏世界讲,只讲了此一部,无第二部;那里有王与不王,第一不第一。

但是,妙法莲华经不是在华藏世界讲,而是在娑婆世界讲。佛在娑婆世界说法四十九年,先讲了很多阿含经,亦讲很多方等经,也讲了很多般若经,因缘成熟才讲妙法莲华经;前四十年讲的一切都是带权说实。妙法莲华经呢?舍权说实,所谓「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所以世尊讲,法华经在娑婆世界,是经中之王。世尊在娑婆世界所说一切经,以法华经最为第一。

法华经是实,是根本。从实施权,流出一切经;一切经都尽皆是权,是方便,是枝末。开权显实就是法华经,从实说权流出一切经典,是以法华经为经中之王。

法华经是开佛知见。华严经修万行,证万德;万行就是菩萨的境界,万德圆融就是佛的境界。华严是一乘因果,佛因佛果都是一乘;法华经开权显实亦是一乘因果。所以,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是以佛的智是真的,声闻缘觉的智慧是不究竟的。我们凡夫连智慧都没有,只有聪明;聪明敌不过生死。我们要求佛的智慧,佛的智慧不但可了生死,亦能令我们成佛道。所以说「诸佛出于世,为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是以佛的智慧是真实,除了佛的智慧,声闻缘觉的智慧,都不是真的。声闻缘觉的智慧是方便,随方取便,那里是真实呢?所以在法华经里开三乘之权,显一乘之实。声闻缘觉智慧都不要,要佛的智慧。于是声闻缘觉见到佛的智慧,舍三归一,佛便为他们授记作佛。所以法华经度众生成佛,华严经一乘因果也是度菩萨成佛。

华严经最重要是阐释菩萨的四十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住是法慧菩萨说,十行是功德林菩萨说,十回向是金刚幢菩萨说,十地是金刚藏菩萨说。法华经亦有四十地,法华经有无量的地涌菩萨从地涌出,涌出之后用菩萨的赞叹法赞叹如来,一赞就赞了五十小劫;佛以神力将五十小劫变为半日。地涌菩萨之中有四个导师:第一位是上行菩萨,第二位是无边行菩萨,第三位净行菩萨,第四位安立行菩萨。安立行菩萨等如华严经里的十地菩萨,净行菩萨等如华严中的十回向,无边行菩萨等如华严经中的十行,上行菩萨等如华严经中的十住;所以华严经与法华经是互为含摄,实是昆仲之经典。

自古以来,有很多人诵法华经诵到悟道;智者大师诵法华经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释迦牟尼佛现在还在灵鹫山讲法华经,因为我们有无明烦恼,所以见不到。我们如果精进勇猛,一旦见思尘沙熄灭,无明亦顿灭,我们就可以见到释迦牟尼佛,还在灵鹫山讲法华经。

讲法华经是开佛知见。佛是大慈悲,希望我们开佛知见,不要开众生知见。开众生知见,是非人我就无有了期,轮回生死受无量苦。如来觉知我们人人都有佛知佛见。为什么不开佛知佛见呢?若开了佛知佛见就能见佛的境界,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所以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就是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欲令众生悟佛之知见故,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若果众生入了佛知见,就见佛境界,见诸法实相。那个时候,青青翠竹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那时候,既开了佛知见,见诸法实相;有什么办法如来不授记你当来成佛呢?

佛说法华经是想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不想我们受生死轮回之苦,不想我们做声闻缘觉住在化城里面;故佛开权显贾,欲令我们离化城到宝所。法华经不离八个字:「开权显实」,授记作佛;「开迹显本」,增道损生,增这个菩提道,损这个无明生。简单说一句,无明份份断,法身份份证;这便是开权显实的宗旨。因为如来所得的法是实相法,是甚深法,众生不能接受;所以如来就从实施权,以种种权宜的方便度众生离生死苦。有权宜的方便,众生就容易接受,便能离生死的苦海。但是,权宜之法并不是佛的本怀;所以,如来便开权显实,令众生开佛知见,见诸法实相,授记作佛,满佛本怀。

在法华经开权显实,第一个以罗汉权宜之身得授记将来成佛的,就是舍利弗,如来授记他将来成佛,号华光如来;第二位迦叶尊者得授记将来成佛,号光明如来;第三位须菩提尊者得授记将来成佛,叫做名相如来。同时,五百罗汉亦以权宜之身得授一乘佛果之记,皆号普明如来。阿难尊者乃至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亦得闻这个开权显实的一乘法而舍了罗汉的知见,不再执二乘的境界,成就了佛知佛见,得见佛的境界。而阿难尊者成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二千个眷属都同时得授记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世尊还普授一切人记,若有人闻法华经,一念随喜者,皆授记他将来成佛。

所以法华经是成佛之经。何处见得呢?经文云:「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这个是人天乘的修行,属缘因佛性。若用一朵花供养佛,就能与佛结缘;与佛有缘,常常见佛。闻法见佛性,属了因佛性;了因佛性须靠缘因佛性来助成。从了因佛性得见佛性,名正因佛性;有正因佛性,就一直修行乃至成佛。所以,一称南无佛,就种下缘因佛性。顶礼佛、供养佛、塑佛像,乃至用一朵花来供养佛,亦是缘因佛性。「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所以,成佛有三个佛性:第一个名为正因佛性,第二个了因佛性,第三个缘因佛性。法华经云举手低头供养佛,皆成佛道,这是缘因佛性;凡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这是了因佛性;「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这是正因佛性。

正因佛性人人有,我们所欠就是了因,因此未能了了见佛性。了因之生起,皆由我们闻法,闻法就能了了见佛性。与佛有缘,才能闻法;与佛无缘,怎能闻到佛法呢?所以供养佛,名为缘因佛性。只要向佛一拜,念一声佛,便得见无量佛,闻无量佛说法。闻法就能了了见佛性,见佛性就从佛性起修,一超直入如来地。见佛性的人举手低头都是佛事,焚香扫地,献花奉水,粗言及细语尽皆佛事;既然有佛事,将来一定成佛。

什么叫做「开权显实」,授记作佛呢?如来所得的法是实,是甚深。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悟道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释迦牟尼佛那时思维:我说一乘法,他们不懂;不懂就会谤法,谤法就堕落恶道。不如我不说法,入涅槃。但是,「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思惟是事已,即趋波罗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轮,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

所以,世尊从一乘开三乘,开三乘不是直度众生成佛,而是度五比丘,证阿罗汉果;后来才开三显一,直显一佛乘。开三显一度众生成佛,就是法华经;从一施三度众生证阿罗汉果,就是阿含经。若没有三乘的方便,众生就在苦海中浮沉,又那里会相信自己即心是佛?所以先开三乘度众生离开苦海,根基成熟才开三显一,那时他就相信自己是心作佛。

法华经有个譬喻:有一长者,宅内有五百人的大家庭;其中三十个是长者的儿子;而诸子在大宅里头贪着五欲,爱乐嬉戏。一日,大宅忽然失火就烧着。长者想救诸子出火宅,若不救出,诸子必为火所焚。这三十个儿子如何得离火难?长者说:「我身手有力,可以用几案,放诸子在几案上,用手推出去;又可以用衣祴,将几个孩子放在里面,背他们出去。」但是这些儿子不相信火宅危险,贪着三界五欲之乐,不肯出三界火宅。这个长者想到诸子各有所好,就对孩子说:「门外有羊车、鹿车、牛车,你们肯出来,三架车就送与你们玩。」孩子想:「牛车、鹿车、羊车都好玩,比三界五欲之乐好。」于是为了三车,就舍三界五欲之乐,竞共驰走争出火宅。出火宅后向长者问:「牛、鹿、羊车在哪里?你说走出火宅,就与我们三车,为何不见车?」长者笑问:「你们骑什么车出火宅?」诸子说:「我们身手有力,竞共驰走争出火宅。」长者再问:「身手有力是什么车?」诸子即时觉悟过来,身手有力就是大白牛车;骑大白牛车出火宅而不知,经长者一提就觉悟过来。

身有力就代表佛性的神通妙用,手有力就代表是佛性的智慧;有神通,有智慧,就是大白牛车。诸子见到大白牛车,就舍三车,乘大白牛车;乘大白牛车游于四方嬉戏快乐,直至道场成等正觉。羊车、鹿车、牛车就是三乘权教;权是方便,有名无实,是为哄诸子出火宅而方便假设。大白牛车才是真实,从大白牛车示羊、鹿、牛三个权,又以羊、鹿、牛车显出大白牛车之实。诸子坐这个大白牛车成佛,这名为「开权显实」,又名「从实施权」;从一乘之实,示三乘之权,以方便度众生出生死苦海的火宅;最后才开三乘之权,显一乘之实,授记诸子作佛。

妙法莲华是个譬喻,妙法妙在什么地方?莲花譬喻妙法,莲是为莲子而开花,又以花来养莲子,养到成熟时,花开莲现,花落莲成,花落果熟;一乘的妙果—莲子—就得显现。莲子是实,花是权;舍花见子,开权显实,就是妙法莲花了。所以,如来所得的法是实,为实而施三乘之权;又以三乘之权养一乘之实。开三乘之权,实就能显出来;实一显,三乘的权就舍了。所以,经说:「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这就是开权显实,舍权立实;以实法才能修行成佛,权法只能了生死。但权里有实,因权中有实,所以开三乘之权,众生便得见一乘之实。

再举个譬喻:若石里头有玉,破石就见玉;如果石中无玉,破石不能见玉。石中有玉,破石见玉;如权中有实,开权便见实。什么是权中有实?如来从实施权,从一乘法开示出三乘法。所以权中一定有实,权不开就见不到实;权一开就见到实。例如,玉从石来,石中有玉;若果石中无玉,破石不能见玉。石中有玉,所以破石就见玉;见玉就舍石。开权见实,以一乘实法修行成佛。

所以,妙法莲华经讲:如来是用方便来说法,所讲一切法,都能契应众生之机,令成佛道。经云:「如来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所以各位来听这部一佛乘的佛法,闻法而修行,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这名为「开权显实」,授记作佛。

第二个问题呢?就是「开迹显本」,增道损生;增菩提道,损无明的生长。法华经有廿八品,前十四品就是开权显实,后十四品就是开迹显本。开权显实讲完之后,有缘者皆得授记作佛。他方世界有过八恒河沙数菩萨,对释迦牟尼佛说:「若佛答应,我们就在娑婆世界受持读诵,宏扬妙法莲华经。」世尊说:「你们有你们的事,不需要你们来此土宏扬。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地涌菩萨,一一菩萨有六万恒河沙眷属,他们自会护持此经。」

这些地涌菩萨其中有五万恒河沙眷属,或有三万恒河沙眷属,或有一万一千一百乃至五、四、三、二、一菩萨眷属。又有些地涌菩萨乐远离行,故无眷属的;此等地涌菩萨是破了无明,是从心地涌出的法身大士。无量的地涌菩萨一涌出来,就用种种的菩萨法来赞叹释迦牟尼佛:「世尊啊,您老人家在人间说法,少病少恼,众生容易度否?」世尊就答:「容易度!有些初见佛身,闻华严经便入佛慧;有些小乘的人,我用三乘法度,待开权显实,便得入佛慧。如是两种人都能够得入佛慧。上根利智,闻华严经即入佛慧;中根下智,闻阿含、方等、般若、法华等经就入佛慧。先闻三乘之权,后显一乘之实,就能证入佛慧。」

此时,弥勒菩萨有疑,问佛:「世尊,地涌菩萨个个都是无量劫修行成就的大菩萨,他们住在什么地方,我从来都未曾见过?其中人我都不相识,谁人教他们发道心啊?是从谁学?所习何佛道?」世尊回答弥勒菩萨:「这些地涌菩萨在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是我的弟子,是我教他们发道心,是我教他们修菩萨行,从我而学习。所以这些地涌菩萨全是我的弟子,是我成佛后而教他们发道心,教他们修菩萨行。他们将来都会成佛。」弥勒菩萨生疑,世尊成佛始过四十余年,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说法不过四十余年;以四十余年的功德与神力,如何度这么多人悟道?于是世尊就开迹显本,解释四十年前在菩提树下成佛,那个是迹佛。

迹必有本,从本垂迹;无迹何以显本?无本不能垂迹。迹佛是四十年前成佛,本佛是无始劫以前成佛。世尊即时开近成佛的迹,显久远成佛的本:「我在无始劫以前成了佛,常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也到别的世界教化众生,乃至今日;所以这些地涌菩萨全是我教化的。我自从成佛以来,不但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又在十方国土教众生。从本垂迹,有时讲自己是佛,有时讲是他佛。示现自成佛,示现他成佛;示现我身,示现他身。或说己事,或说他事。其中所有一切佛,都是从本佛流出。」

世尊开近佛之迹,显久远成佛之本。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是迹,不过我们不肯开,不肯舍;若开了迹,就能显本。本就是我们的法身佛,生生世世轮回的幻身就是迹。我们有一世做鬼,鬼也是迹;我们有一生做畜牲,畜牲也是迹;我们有一世做人,做人也是迹;做比丘、比丘尼也是迹,证了阿罗汉果也是迹;乃至成佛都是迹。开暂成佛的迹,显这个寿命长远的本;开声闻缘觉之迹,开人天之迹,得见如来寿命长远之本。但迹是不容易开,不容易舍。你看僧公在苏州虎丘山说法,有个鬼现人身来听法,但不肯舍鬼的迹。这个鬼对僧公禅师说:「我做鬼来五百秋,又无烦恼又无忧。僧公劝我为人去,恐怕为人不到头。我宁愿做鬼不做人啊!做人很难做到底,做人每每半途就起变化,所以我愿意做鬼。」这个迹是最难舍。

释迦牟尼佛这一次成佛是迹佛,他开近成佛之迹,显久远成佛之本。世尊开迹显寿命长远之本,令人人见到如来的寿命长远;见到寿命长远就是我们的本。所以世尊显如来寿命长远。有些菩萨见到寿命长远,才觉自己还有一品无明未破;破一品无明就能成佛。所以分别功德品云:「如来说寿命长远时,有壹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一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些菩萨见如来寿命长远,即觉自己有两品无明未破;破了两品无明就能成佛。文中又云:「有两个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二生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四个壹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四生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见如来的寿命长远便开悟,悟后才修。不悟云何修?开迹显本悟到如来的寿命长远,就能一生成佛或二生成佛或三生成佛。有的悟到如来的寿命长远,就能得清净不退转法门;有的悟到如来寿命长远,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有的悟到如来寿命长远,得乐说无碍辩才陀罗尼;有的见到如来寿命长远,得闻持陀罗尼;有的见到如来寿命长远,住不退地;有的看到如来寿命长远,得无生法忍;八世界微尘数众生见到如来寿命长远,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我们见到如来寿命长远,就见到过去一切佛、现在佛、未来佛,皆从本地流出;一切佛说法,一切佛度众生,我们也知道。从如来寿命长远的本,垂过去成佛的迹,垂未来成佛的迹,垂现在成佛的迹。从本垂迹庄严净土,从本垂迹度众生,从本垂迹说一切法。那时,你自己与如来同一鼻孔出气,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我与诸佛不一不二。所以最重要是悟到如来寿命长远,在寿量海中修行。

我举个譬喻:例如天上的月,无古无今。我现在掘地,掘地就有水。凿池本非邀明月,池成明月自然来。我凿一个池,池中有水就有月;他又凿一个池,池中有水就有月。水中之月就是迹,天上的月就是本。你池中的月什么时候有?今日有。他池中的月昨天有,汝池中的月前天有;如是天上的月是本,水中月是迹。水中的月有今日、昨日、前日;有古月、今月;天上的月无古无今。从无古无今天上之月,垂有古有今池中之月。我们开水中有古有今之迹月,显天上无古无今之本月。若人看到天上的月,地下所有古今的月都在其中。不过水清月现,水浊月隐罢。

从本垂迹,众生有烦恼,如来灭度;众生心清净,如来出世。这样,佛就有生有灭。但是本佛是无来无去,所以世尊就开今成佛之迹,显如来寿命长远之本。是以如来过去是佛,现在是佛,未来是佛,十方也是佛。三世佛、十方佛都是迹;本佛无三世、无十方。因此,如来开迹显本,众生才得悟见寿命长远的本;在如来寿命长远海申,才能反照自己有几多烦恼未曾断,几多功德未圆成。这名为悟,悟后就修。烦恼未断就要断,功德未圆就要圆。所以开迹显本,增菩提道损无明生。故云:「开权显实,授记作佛;开迹显本,增道损生。」

观音菩萨得如来寿命长远的本,从本垂迹,有三十二应身:应以佛身得道者,现佛身而度之;应以菩萨身得道者,现菩萨身而度之,应以童男童女身得道者,现童男童女身而度之;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道者,现四众身而度之;应以天龙八部得道者,即现天龙八部而度之。三十二身都是迹,度完就烟消云散,开迹显本。观音菩萨的本,不生不灭常住世间;观音菩萨的迹,到处来现身。所以观音菩萨得到如来寿命长远的本,能现三十二相的迹来说法度众生,这个就是妙法莲华。

「经」名为契经,上契诸佛之妙理,下契众生之机。如来说法不深不浅,不深下契众生之机,不浅上契诸佛之理。所以,方便品云:「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上契诸佛之理;「言辞柔软,悦可众心」,下契众生之机。古人解释经字,经就是路径,修行之路径也。从凡夫到佛的地位,需要一条路径的。我们诵法华经,能知道成佛的路径,所以能过五百由旬到宝所,无量珍宝不求自得。这个岂不是修行之路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此乃品题之名。观世音菩萨是人,将来成佛叫做普光功德山王如来,现在在极乐世界辅助阿弥陀佛度众生,亦到我们娑婆世界助释迦牟尼佛转大*轮。观音菩萨是人,人必有法,普门就是法。这个法就是释迦牟尼佛成佛时候所得之法,是一乘之法。普门示现,现一切身,说一切法,度一切众生归无上道,就名为普门。妙法莲华经有二十八品,第二十五品是普门品。物以类聚名为品。方便品就开权显实,如来寿量品就开迹显本,安乐行品教我们修行用功,从凡夫位入一乘法就受持四安乐行品,而普门品就以一乘之法来广度众生。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此乃人题之文。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成佛,而经典是以梵文为主,后来传到中国才译为华文。姚即是姚兴,国王之名。秦是国号。三藏者经藏、论藏、律藏也;经、律、论就是诠释戒、定、慧。有戒、定、慧三无漏学,就能度一切众生到彼岸。持戒圆满就不漏落生死。持不杀生戒不作杀生业,杀生是有相、有漏,故入生死。第一持戒,止一切恶,可漏落地狱、饿鬼、畜牲三途的生死。第二修定,修定就离欲,离欲就得禅,便可以出离欲界,生到色界四禅天。第三修慧,有智慧就断惑,断了二十五有的惑,便出三界之苦。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修戒、定、慧三无漏法便能出离。

诸佛出世的本怀,就是度一切众生成佛,与佛无异无别。我们是未来的佛,释迦牟尼佛是现在的佛,毗婆尸、迦叶佛是过去佛;不论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皆是依无漏法修行而证无上菩提。戒,不漏落三恶道;定,不漏落欲界;慧,不漏落色界无色界。戒、定、慧就是三无漏法,能度众生出离三界。所以我们要尊重这个法,要说法,要听法,要解法;依法修行,得成佛作祖。佛以法为师,得法成佛,成佛说法。若果无法就无佛,若果无法我们不能了生死;无法我们永远是凡夫。有法就能转凡成圣,故应以三藏之法为自度之师,也以三藏之法为度人之师,故名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是魏朝人,出生于龟兹国。法师通达大小二乘,他七岁出家,先跟蒲达多尊者学小乘,再跟苏摩尊者学大乘;后到中国长安草堂寺翻译法华经、金刚经、维摩经、大智度论、阿弥陀经及梵网经等。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的经典,人人都喜欢受持。终南山道宣律师持戒清净,感得天人送供,他问天人:「为什么鸠摩罗什翻译经典这样好?」天人答:「鸠摩罗什源远流长,不是第一次翻译经典;过去七佛如来,鸠摩罗什已充任翻译法师。」什么叫七佛如来?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虽然苦恼,但过去已有七佛如来出世: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将来还有弥勒佛出世,在龙华三会度人无数。鸠摩罗什既为七佛如来翻译之师,所以他就精通翻译。他所翻译的经典甚合佛意,护法神都拥护他所翻译的经典。他临命终时表示,他说:「若果我所翻译的经典合乎佛意,火化荼毗后舌根不坏。」果然荼毗后,唯舌根不坏。后来,鸠摩罗什的舌根是供奉在长安草堂寺塔内。鸠摩罗什翻译经典的功德是常住不灭。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

第一就是经题,第二是人题,第三就入正文。「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尔时」,即说法时候到了。前一品是妙音菩萨品,这一品是观音菩萨品;妙音菩萨品就上供诸佛,观音菩萨品下化众生。一乘法就是上供诸佛,下化众生;妙音品上供诸佛已毕,便讲下化众生的普门品。时节因缘是很重要,春天兰花开,秋天菊花开,夏天是荷花,冬天就是梅花;时节一到,就有种种应时的花开放。古人云:「欲知佛法要义,当观时节因缘;因缘若至,其理自彰。」所以孔子就称为「圣之时者也」,时至不可失,未至急不来,过时也成虚;故时节因缘一到就要把握机会。

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时即现。所以无尽意起来问佛。无尽意不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人,是东方不眴国普贤如来世界的人。释尊在娑婆世界讲法华经,普贤如来派无尽意菩萨来参加法会,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派观音菩萨来参加法会。因此,无尽意菩萨就即从座起,起来问法;问法就应有恭敬的礼仪,表示敬法。所以无尽意即从座起,「偏袒右肩」,披搭袈裟,露出右肩执劳侍役,行弟子礼;弟子对师父应执劳侍役,执劳侍役就要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这个是问法之词。

「世尊」,称赞之词。佛有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十号俱足,世、出世间唯佛独尊,故名世尊。

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一切诸佛菩萨以德立名,正直为弥陀,能仁号释迦,喜舍为势至。观音菩萨以何因缘而立名呢?古人说:慈悲是观音。慈悲的人就是观音菩萨的弟子,修慈悲应跟观音菩萨学习。慈就与乐,悲就拔苦。观音菩萨先拔众生之苦,后与众生之乐。与众生人天之乐,与众生出世涅槃之乐,与众生无上菩提之乐;以无缘大慈度一切众生成佛,这是大慈与乐。还有大悲拔苦;拔众生水灾、火灾、风灾的苦,也拔众生牢狱、刀杖之苦,又拔众生冤家之苦,更拔众生烦恼之苦;烦恼之苦一拔就出三界。还有与众生种种功德之乐,而最重要是开显本迹功德之乐。如是拔苦就究竟,与乐也究竟;拔苦,与乐都究竟,所以名为观世音。以文字解释,观是用神力来观,用智慧来观;智慧能知道众生受什么苦,神力能拔众生的苦。所以用神力来观世界的音声,拔一切众生的苦;寻声救苦,故名为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

善男子是称赞之辞。众生有无量无边,一亿的众生、万亿的众生、千万亿的众生、百千万亿的众生,俱是淹没在苦海中。若众生无苦,就不用求解脱;众生无苦,就是解脱。诸佛如来度众生,是度众生的苦;如医生是医我们的病。无病就是康健,如果众生无苦,法身就是康健,慧命就增长;法身与慧命增长,就是成佛之道。所以诸佛菩萨是度众生之苦,若众生无苦,就不用度。

所以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你有你的苦,我有我的苦,他有他的苦,各人有各人的苦;各人的苦自己知道。平常所说的苦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还有五阴炽盛、三苦、八苦、无量之苦;如是种种苦,怎样可以解决呢?众生未能解决自己之苦,唯藉诸佛菩萨悲愿得以拔除。大悲观音菩萨有能力拔众生的苦。

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

观世音菩萨以一乘法来修行,能拔一切众生苦,能与一切众生乐。所以受苦的众生闻到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一心」来「称名」。一心就无妄,无妄就一心;一心就清净。妄想心与观音菩萨的心合不来,一心清净与观音菩萨心相应相合,清净心与观世音菩萨的心就相合;相应即沟通也,犹如打电话驳到线了。所以,众生欲想与观音菩萨感应,一定要一心清净,不打妄想。以清净心念菩萨名号,就得到感应,观音菩萨的神力就加庇他。若以妄想心念菩萨名号,就不相应;观音菩萨神力想帮助,也帮不到。所以百千万亿的众生想离苦,就要一心清净称观音菩萨名号。

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的神力,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音菩萨的神力是无漏的神力,众生的苦是有漏的苦。有漏的力不能灭有漏的苦,世间的鬼神是有漏的,不能拔自己的苦;何况拔众生苦呢?唯有菩萨的神力是无漏的,不漏落生死。所以,无漏的神力能拔众生有漏的苦;因此一切众生一心清净称名,便能与菩萨的神力沟通了。菩萨无漏的神力到来,众生有漏的苦就解脱了。例如:光明来,黑暗就灭;良药一吃,病苦就除。无论何种苦,都能够得到解脱;百千万亿众生的苦,都得到解脱。菩萨的神力是遍法界,一念观音菩萨名号,神力就发起作用,消除众生种种痛苦,令得解脱。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前是总说,后是别说。「持」就是受持:信力为受,念力为持。念念相信及不忘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的神力便来加庇;念念加庇,昼夜六时都加庇。念就是念观世音菩萨的神力,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里面有观世音菩萨的神力;菩萨的神力一加庇就能保护。假如跌入大火,火是世间有漏的火,菩萨的神力是无漏的神力,无漏的神力能够灭有漏的火。

所以在观音菩萨无漏的神力加庇下,虽跌入大火,火也不能烧。菩萨这个无漏威德神力,能够令火不能烧。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威德神力能灭火难,能灭人间的火难,能灭饿鬼的火难,能灭地狱的火难;一切火都能灭。三界火是有漏的火,有漏即有生死也;菩萨的神力是无漏的,无漏即不生不灭也。以不生不灭无漏的神力,灭有生有灭的火,就如光明来黑暗灭,这便是免火难。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这段文是免水难。假如任何一个众生,跌落大海,为流水所漂。这时他忆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一心无妄,一心清净,念菩萨的名号,那与菩萨的神力就沟通了。他仗菩萨的神力,由深水就漂到浅处;浅水不能溺,当下得解脱。过去有些人跌落大海,念菩萨的名号,脚底下有物乘住他的脚,殊不知是只大鸟龟;这样就得解脱了。有些人跌落大海,他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即时得到感应,脚底下有物乘住他的脚,原来是一条大鱼。不论是乌龟或是大鱼,都是观音菩萨的神力所化。浅水不能伤人,于水难即得解脱。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

这是风灾的难。火能够烧人,水能够溺人,风也能坏人。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个个都贪,求财心切。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谓财是万能。财不是万能,得了财,只是生活自在些。所以众生都是求财,有了钱财,生活就得解决;所以人人都喜求财,年初一见面就恭喜发财,大家恭喜发财。求财向什么地方求呢?向大海求,大海有黄金、有白银、有琉璃。琉璃宝是青色,你不知道琉璃就望望青天,青色的天就是琉璃宝的色。

我们南阎浮提在须弥山之南,须弥山南是琉璃宝,映到整个虚空都是青色,所以琉璃就是宝;砗磲也是宝,砗磲是白色;码瑙也是宝,码瑙也是白色的;珊瑚,海底有珊瑚;琥珀是天然的松脂所成;珍珠,海蚌有珍珠。如是等七宝,入大海去求。

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剎鬼国,

但求宝要有福气,有福就清风来吹,乘顺利风,顺利而行;无福就被黑风所吹。其实,有福气的人求什么都求到,有福的人做什么生意都赚钱。若无福的人,做什么生意都不能发财;因为他无福,黑风来吹,黑风即罪障。有福就清风,无福就黑风。他有业障,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剎鬼国。大海里头有好多势力,有些水域是龙王的势力,海边是人的势力,有些水域是罗剎鬼的势力。黑风一吹,将船舫吹到罗剎鬼国,入了罗剎鬼的水域,罗剎鬼就将你来吃。罗剎鬼是吃人肉,饮人血。罗剎鬼国称为食人国。这样无福求财好危险;求财求不到,掉了生命,藏身鬼域了。

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一人有福,全家得福。若一班人,被黑风吹堕罗剎鬼国,若多人念观音菩萨,或乃至一人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的神力是无分彼此,一保护就全体保护,除非你不相信。看看地藏经中婆罗门女,她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救她的母亲出地狱。殊不知无毒鬼王对她说:「不单止你的母亲出地狱,所有地狱的人都出地狱,生到天上去了。」所以救一人,多人都得救了。佛法是平等,无分彼此;有缘的皆得救。因此一人称名,能令大众离风灾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上来讲完三灾之难,观世音菩萨神力能离一切难,再讲刀杖之难。若复有人,这个人或有罪,或无罪,判了死刑。古时之国法,春天不杀人,夏天不杀人,秋天才杀人;到秋天,犯死罪者就杀。临当被杀之时,未死以前,还有念念相续的命根;一念善就善,一念恶就恶,一念佛就佛,一念空可以悟道。所以人命最宝贵,若念念能够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的神力就加庇。

观世音菩萨的神力遍一切处,遍一切时,遍一切法,遍一切人。不过你不求,就不能加庇;你求,观音菩萨的神力就在你眼前。观世音菩萨的神力在你心里,全个身体未曾离开观音菩萨的神力。正如我们全个身体未曾离开这个虚空,身外虚空,身内又是虚空,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虚空。观音菩萨的神力亦复如是,身外又是观音菩萨的神力,身内也是观音菩萨的神力,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观音菩萨的神力。不念观音菩萨,神力隔千里;若念观世音菩萨的神力,神力就加庇,全身都在神力之中。所以临当被害的时候,所有刀杖,借着观音菩萨的神力,令刀杖寻段段坏;也可以说观世音菩萨代这个人受苦,刀杖斩在观音菩萨之金刚不坏体上,刀杖就坏成一段段。监斩官看见刀杖坏了,就对国王说:「这个人是冤枉的,可能这个是好人。」就赦你的罪,免你的罪,减你的罪,你就得到解脱了。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剎,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

什么叫三千?一个壹四天下就为四天下,一千个壹四天下就名为小千,一千个小千就名为中千,一千个中千就名为大千;三千者,大千也。释迦牟尼佛的世界就名为大千世界,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满中很多夜叉、罗剎;夜叉就是捷疾鬼,罗剎是食人鬼。夜叉、罗剎都属鬼,大千世界满中都是鬼。何以这么多呢?因为人福就不及天福。人比天多,畜牲比人多(大海几多鱼,山上几多蚂蚁,空中几多飞虫;畜牲就比人多),饿鬼比畜牲更多,地狱比饿鬼更多。所以大千世界满中都是夜叉,满中都是罗剎。罗剎食人,亦来恼人。

夜叉亦来恼人。夜叉行得迅速,日间不出,夜晚才出来,天未亮他就回巢。他回巢的时候走得快,如一阵阴风吹过,那些鸡一碰到阴风,就「咕咕咕」叫起来。罗剎是以肉为食,饮人的血;喝人血如喝酒,食人肉如上餐。无罪的人它食不到。罗剎鬼是怕光明的。过去有一个人行路,走得好疲倦。罗剎鬼变成一个人,就说:「我背你吧!」这人被背起来时望,见罗剎鬼的背很黑,便说:「为何你的背这么黑?」他说:「我怕日光,背日光而行。」这个人聪明了,知道他是罗剎鬼,说:「我要小解。」罗剎鬼就放下他,他马上向日而跑。罗剎鬼一见日光,眼睛就打不开,这人就解脱罗剎的难了。若使他被罗剎鬼背到罗剎国,他就没命了。

所以,夜叉同罗剎都是怕光明,怕日月的光明,何况观音菩萨的光明?假如我们见到夜叉、罗剎,我们马上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观音菩萨的光明一来,夜叉、罗剎的眼就撑不开。

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你念观音菩萨名号,鬼就看不到你;你念观音菩萨名号,鬼眼就撑不开,见你不到,何况加害?这就是免鬼难。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

这一段文是牢狱之难。所谓坐牢,就是坐监。坐监若有罪,若无罪,有罪犯了国法,无罪人家冤枉,或者别人加害你。所谓「黑狗得食,白狗当灾」。若有罪,若无罪,一样要去坐牢。罪器在手名杻,在足名为械,在颈名为枷,在身为锁。杻、械、枷、锁就是牢狱器具,令身不得自在。坐牢、坐狱很苦,就想解脱。知道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也知道观音菩萨有神力能救我们之苦,只要我们称观音菩萨的名号,求观音菩萨救我,菩萨就救我们。若不求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欲救不能;你不给菩萨救,菩萨怎样救呢?

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现在坐牢的罪人,想观音菩萨来救他,因此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不打妄想,无妄一心;以这个清净心来称菩萨名号。菩萨名号也是清净心,菩萨也是清净,我们一心无妄,清净心称菩萨名号就得到感应;得到感应,菩萨的神力就到来。力是无漏的神力,能够断坏有漏杻、械、枷、锁的牢狱。此时监狱官对县官说:「这个人的杻、械、枷、锁自断,可能他的罪不是真罪,应该赦他的罪,减他的罪,免他的罪。」若减罪,免罪,赦罪,即时就解脱牢狱之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

怨贼就是怨业。我们的怨业好多,杀生的怨业最多;早晨就食几条鱼仔,中午就食几只蛋,晚上就食羊肉、牛肉。食肉杀生就结怨,偷人的物就是结怨,恶口骂人就是结怨,两舌是非就是结怨,诳人骗人就是结怨,绮语、无义语、以怨报德就是结怨。我们的怨业好多,一日的怨业,一月的怨业,一年的怨业,一世的怨业;生生世世的怨业,这大千世界都充满了。

三千大千世界满中都是我们的业,有怨业就有报;命有命债,血有血债,肉有肉债,财有财债,色有色债,害有害债。冤家路窄,这怨在生死海中寻仇。我们未出生死,怨业就无了期,有时做牛做马来报,做奴做婢来报,做畜牲来受报;所以,做人都受这怨业来寻报。这个怨业可不可以解脱呢?闻佛法觉悟就可以解脱。业由自己作,以前身、口、意作业;现在身、口、意去忏悔。以身、口、意修行,修善就灭恶,修正就灭邪,修觉就灭迷,这样便能解决怨业。

有一商主,将诸商人,

商主是指第六识心王。众生有八个识:眼识心王、耳识心王、鼻识心王、舌识心王、身识心王、意识心王、末那识心王、阿赖耶识心王。第六识心王譬喻商主,第六识正就正,六识邪就邪,六识善就善,六识恶就恶,六识出家就是出家人,六识不出家就是在家人,六识杀生就是屠夫。所以这商主是指我们的第六识心王。六识心王闻到佛法,知道生死海中好多怨贼,就想出离生死,离开种种的怨贼。

商主就是六识心王,「将诸商人」就是心所;唯识宗讲心王与心所。心所有善心所、恶心所、无记等心所。若欲出生死,离诸怨贼,第六识心王就要与善心所合作,远离恶心所。善心所有十一个:信、精、惭、愧、不害、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六识心王同心所来商量:「我们要出离生死苦海,远离无始劫来的怨业。怨业坏我们的法身慧命,怨业就是怨贼。怨贼劫我们的重宝,不让我们出生死。」

赍持重宝、经过险路。

出离生死要靠资粮,资粮就是赍持重宝。这个资粮,就能令我们出生死,所以称为重宝;没有资粮不能出生死。我们大家一齐修资粮。资粮就是戒、定、慧,资粮就是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就是出苦海的资粮。有了三十七道品出苦海的资粮,就可以出生死的险道。但是,那些怨业就是不喜欢我们出生死。怨业要报仇,他怎肯让我们出生死呢?出了生死,他们就没仇报了。所以我们修行用功,什么都不怕,最怕有怨业。业障到来,欲升反坠,欲洁反垢。所以这个怨业的力量好大,皆由我们过去结怨结得多。怎么才能解决这怨业呢?

其中一人作是唱言:

这人就是信心所,这个信心所就作是言。

诸善男子,勿得恐怖,

对六识心王,及十一个善心所讲:「我们不要恐怖怨业,怨业不能坏我们戒、定、慧及三十七道品的资粮。我曾经听到妙法莲华经普门品讲观音菩萨以一乘法修行,有大悲的愿力,无漏的神力,能灭我们无始劫以来有漏的怨业。只要我们一心无妄称观世音菩萨名号,与观音菩萨的神力沟通;犹如电线驳通了,驳通有电,电灯就放光明了。如果能够与观音菩萨的神力沟通,菩萨的神力一到来,我们无始劫以来的怨业都冰消瓦解。」

汝等应当一心称观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

「汝等」是指六识心王(眼、耳、鼻、舌、身、意等心王),及十一个善心所。观音菩萨是无漏,是至善的。「汝等应当一心称观音菩萨圣号」,就是心王与善心所一起合作;也就是眼识需观菩萨圣容,耳识闻菩萨的圣号,鼻识嗅菩萨戒香,舌识称菩萨的名号,身识礼菩萨圣像,意识修观音菩萨的法门;如是心王与心所都与观音菩萨合一,便得观音菩萨无漏的神力加庇。我们怕业障,观音菩萨的神力不怕业障。观音菩萨的神力是无漏的神力,能够消灭业障,解除业障。

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众商人指六识心王。昔日迷就作业,就有无边的业障;今日悟就称菩萨的名号,与菩萨合作。这个是念佛法门,念佛法门能消除业障。六识心王念观音菩萨,恶心所灭,善心所生;烦恼妄想,念观音菩萨,烦恼妄想就自己灭了。烦恼灭,善心生,业障消除;当然「即得解脱」。有业就有生死,有生死,我们就受苦;所以业障名为怨贼。我们闻佛法想出生死,有戒、定、慧资粮就可以出生死。只要业障消除,任何一个佛弟子有戒、定、慧的资粮都可以出生死。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你们看,观音菩萨威德神力,能够将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业障消除。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好多,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如果有形相,虚空都装不下,大地都载不起。但是,观音菩萨的神力能够灭除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业障,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威德神力比须弥山还高,比虚空还大;所以「巍巍如是」,巍巍是形容词。这段文讲观音菩萨能够消除我们的业障。一切业从惑而有,惑就是烦恼。烦恼虽然有八万四千,根本烦恼是贪瞋、痴。所以,观世音菩萨帮助我们消除这个根本烦恼。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欲界的众生是有淫欲的,但是不能多;一多就作业,多就造罪。若有众生多于淫欲,淫欲多就作杀、盗、淫、两舌、绮语、恶口、妄言、一切罪;所以淫欲多就作无边的罪。如何能够消灭这个淫欲烦恼?淫欲烦恼是迷佛性而有的,悟佛性则无。但我们现在可以消灭这个淫欲的烦恼吗?自己的力量不够,请人来帮忙。谁人愿意来帮助我们消灭淫欲烦恼呢?观世音菩萨愿力大。我们怎样求观音菩萨呢?应以惭愧心及不念淫欲的事。

当常念观音菩萨,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6-22 19:47
常常口念观音菩萨的名号,常常心恭敬观音菩萨,常常以意观想观音菩萨,常常用身体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口念心恭敬,意常观想,身常礼拜,这样我们身、口、意都恭敬观音菩萨了;这样三业清净便得菩萨神力加庇。三业清净就是自力,观音菩萨的神力就是他力;自力、他力和合便得离欲。离欲就得定,得四禅的定,出离欲界的火宅。

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

瞋心也是不好,小事瞋,大事又瞋。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瞋心。瞋火炎炎,烧尽菩提之种。这个瞋心害人害己,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所以我们要消灭这个瞋心。瞋心令我们做罪,瞋心令我们作业,种种恶业由瞋心而作。妄言、两舌、恶口、绮语也由瞋心而作的。我们要消灭这个瞋心,请观音菩萨来帮忙。我们口要常念观音菩萨名号,心要常常恭敬观世音菩萨。口常念,心常恭敬,身体常礼拜,日久有功,渐渐这个瞋心就减少,乃至远离瞋烦恼。瞋烦恼消灭了,就远离三界中色界的火宅。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有些众生这个愚痴心好重,愚痴到善恶都不分,愚痴到邪正不辨,是非不明。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以邪为正,以正为邪,以恶为善,以善为恶;善恶颠倒,事理不明,邪正不分,是非不辨,这个名为愚痴。

愚痴能够令人做一切罪。有一个小孩子,见到父亲睡眠,有一只苍蝇在爸爸的头上。他说要代爸爸驱走这苍蝇,一棍把苍蝇打下来,谁不知连爸爸的头也打破了。这是愚痴!愚痴无性,从缘而起,忏悔可以消除,改过也可以消灭。所以,若果想聪明,就多诵经典;欲想离开愚痴,多念佛经,求观音菩萨帮忙。心常念,身常恭敬,口常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三业常恭敬观世音菩萨,自然远离愚痴烦恼,便出无色界的生死了。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观音菩萨古佛再来,具足法、报、应三身。法身是无相,无相便有大神力,能度众生离生死苦。生死属于果报,众生果报有风难、水难、火难、修罗难、恶鬼难、牢狱等难。

念观世音菩萨名,菩萨法身无形无相威神之力加庇,众生得离诸难。所以,只有法身具足的佛菩萨才有大威神力,能够究竟解除众生种种难;其余一切鬼神不能为众生解决种种难。解决众生种种难,全靠法身无相神力。法身遍一切处,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斯菩提座」。法身在众生眼前,在众生六根之内,一求就得到感应;如丢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即变成池。法身无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涅槃相。法身虽然无相,恒遍一切处,有大威神力;不但能拔众生六种之难,也能令众生离无始劫以来种种业障,令消除得清清净净。业从惑生,无始烦恼惑使众生作杀、盗、淫、妄等种种罪业。所以,烦恼惑就是造罪之源。观音菩萨法身具足,能消灭众生三毒及烦恼惑。无惑就无业,无业就脱离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所以说有大威神力,能多所饶益,能度众生脱离生老病死,离开三界火宅,出六道轮回。是故众生未能离苦,应当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因此文中说:「是故众生常应心念」,六道一切众生也应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念到解脱生死,出离三界火宅,到涅槃彼岸。

出生死到彼岸是究竟吗?出生死到彼岸,做阿罗汉,做辟支佛,做权教的菩萨;此三乘未得究竟。三乘只不过是出生死而已,未曾成佛!三乘人未曾见佛性,又怎可以成佛呀?所以,未见佛性,还未究竟。涅槃经讲,声闻缘觉定多慧少,不见佛性;菩萨慧多定少,也不见佛性。因此,观音菩萨也帮忙三乘众生修定修慧。修德有功,性德显现,即见佛性;见到佛性就能开三显一,开权显实;开佛知见,成一乘菩萨。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男子代表禅定。三乘人求禅定,能成就一切世间福德;若三乘人求禅定,亦要礼拜观世音菩萨。外以灯、涂、果、乐,五尘供养菩萨,内以至诚心恭敬菩萨;这样观音菩萨法身以无比的神力加庇,令生福德智慧之男,成就禅定。女人代表智慧。智慧具足,能成就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如何是智慧具足?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方称具足,才能了了见佛性。以清净身、口、意三业礼拜观世音菩萨能成就定慧。凡夫的身礼拜,心、口未必礼拜。若心礼拜,身、口就必礼拜;真正以清净身、口、意三业同时礼拜观世音菩萨,则能成就定慧。定慧等持,则见法身,了了见佛性。所以礼拜供养观音菩萨,以定慧力庄严,成就大人相,便是生端正有相之女;能生端正有相之女,必需宿植德本。甚么是宿植德本?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而种诸善根,这就叫做宿植德本。有智慧又成就福德,得众人爱敬。慧具足就有定,定具足就有慧。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定慧等持,修德有功,性德显现,佛性就现前!见到佛性就不是三乘;开三见一,就是一乘菩萨。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若有世间在家众生,假如无男女拟求男女,观世音亦满其世间求子之愿。三业虔诚,感应道交,便生智慧福德的男女。世间法如是,出世亦然。所以观音菩萨帮忙三乘人求定,求慧,以定慧庄严佛性;如方便品云:「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所以,若有三乘、五乘的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求男女得男女,求福得福,求慧得慧,求禅定得禅定,求三昧得三昧,求辩才得辩才,求陀罗尼得陀罗尼。以如是等功德庄严佛性,故云福不唐捐。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此段是一乘菩萨境界。非唯三乘人是众生,一乘菩萨也是众生;功德未究竟,无明未尽之故。一乘菩萨如何修行呢?不离从本垂迹,开迹显本;开迹显本就是上求佛道,从本垂迹就是下化众生。「乘菩萨修行时,观世音菩萨乐助其成。「若有人受持」,此人是指一乘菩萨。因为一乘菩萨才可以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声闻缘觉及权教菩萨皆未能做到;惟有实教一乘菩萨才做到。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皆是从心地里涌出;从心地涌出的就是恒河沙清净功德。一个菩萨就是一个功德,无量菩萨就是无量功德;从本垂迹,自性流出恒河沙清净功德。恒河沙菩萨名字,名字就是功德;一个功德就是一个菩萨名字,无量功德就是无量菩萨的名字。若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观音菩萨名号就是本。从观世音菩萨名号甚深之本,然后涌出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的迹;开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的迹,显出观世音菩萨名字甚深之本。若无观世音菩萨名号为本,便无法涌出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迹!所以,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

所以,「是二人福,正等无异」。是故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之福,与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之福,也是正等无异;迹福和本福,是正等无异。所以,法华经文中,以释迦牟尼佛甚深之本,垂无量地涌菩萨的迹;开地涌菩萨广大之迹,显释迦牟尼佛甚深之本。所以,一乘菩萨修行的本与迹是互为因缘;从本垂迹,度无量的众生,开迹显本,增菩提道,损无明生,便能早成佛道。所以,念观世音菩萨是本,开涌出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是迹;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之迹,显出观世音菩萨甚深之本。所以本与迹虽殊,二人之福正等无异。

「尽形寿」即尽菩萨之形寿。尽形寿是迹,迹从本生,就是从「一时」之本。若无一时之本,何来尽形寿之迹?开尽形寿之迹,显出一时之本。从本垂迹,开迹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一时之福,与尽形寿之福,是正等无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是本,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是迹。如果无礼拜供养之本,何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之迹;故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之迹,能显出礼拜供养之本。非礼拜供养之本,则无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之迹。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如是,迹之福,百千万亿劫不灭;本之福,亦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一时礼拜观世音菩萨之本,其福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尽形寿供养之迹,其福也是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所以,此段文是观世音菩萨助一乘菩萨;从本垂迹,涌出自性无量无边恒河沙功德,开迹显出受持观世音菩萨甚深之本。「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是迹,「复尽形供养」也是迹,「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也是迹;「一时礼拜供养」就是本。上来之文是世尊解释观音菩萨能以种种方便,究竟利益六道群灵远离生死苦,为三乘人开三显一,复开迹显本,助一乘菩萨圆满菩提。

例如:父母有福,有道德,就有千子万孙。从父母之福,垂千子万孙之迹;开千子万孙之迹,显出父母之本;这就是本迹。再举一个譬喻:莲花为甚么茂盛?因池深,池深莲茂,开莲茂之迹,显出池深的本;从池深的本,显出莲茂之迹。所以,一乘菩萨修行,从本垂迹来修行。因此释迦牟尼佛从本垂迹,有无量地涌菩萨;开地涌菩萨之迹,显出释迦牟尼佛久远成佛之本。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菩萨的法身无相,无相就有威德神力;令众生离六道苦,令众生由三乘入一乘,令众生从一乘开迹显本,早成佛道。所以,「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观世音菩萨法身无相神力,能利益众生;前已说。但如何从法身之本,垂应身之迹来利益众生?法身是应身之本,应身是法身之迹;迹多本一,法身只有一个,迹有无量无边之多。法身无相,迹就有相;观世音菩萨从无相法身之本,垂应身有相之迹。观音菩萨的应身云何游此娑婆世界呢?如何对众生说法呢?方便即权智,随方取便就是权。现一个身或现无量身?说一种法或说无量法呢?方便之力,其事云何?用何种身?说何种法?度众生之事又如何呢?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你问得好。观世音菩萨从法身而垂应身,应身有形相,帮忙众生。待众生善根成熟,观音菩萨即现身来帮忙;如果众生善根未成熟,观音菩萨不会现身。众生善根未成熟,观音菩萨现身,得不到利益;等于瓜未熟不可以摘,刚刚熟的时候,就要摘。是以观音菩萨度众生亦复如是,善根未成熟,观音菩萨不现身,现身无用;众生善根成熟,观音菩萨就现身说法。

一切国土众生,皆需要闻佛法。众生闻佛法,就能种善根,令善根增长。善根增长是众生自力,种善根也是众生自力;菩萨不能代众生种善根,菩萨亦不能令众生善根增长。种善根由众生自己种,善根增长亦要靠自己来长养。善根成熟,观音菩萨才来帮忙,令得悟道。观音菩萨用权智来观机,观诸国土众生之机,观其善根及得度因缘;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用神力来现佛身,以智慧说法,令闻法而悟道。因为众生善根成熟,才能闻法悟道;如果善根未成熟,闻法也不能悟道。有多人问:观音菩萨为甚么不现身?那就应问你自己:为甚么善根未成熟?若善根成熟,不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亦会来帮忙。观音菩萨观你应以何身得度,就现何身对你说法;你闻法就悟道。假如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善根成熟,观音菩萨就现佛身成佛,将来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为大众说法,令无量无边众生悟道。假如只有一个众生的善根成熟,观音菩萨也能现化佛身,对他说法,令他悟道。

所以龙华三会,众生善根成熟,弥勒菩萨现佛身来度。第一会说法,九十六亿人悟道;第二会说法,九十四亿人悟道;第三会说法,九十二亿人悟道。弥勒菩萨现佛身来度众生,因为众生善根成熟,应以佛身而得度;所以弥勒菩萨即现佛身,在龙华三会说法度无量众生悟道。弥勒菩萨何故现在又不现佛身啊?弥勒菩萨知道现在众生善根未成熟啊!树上木瓜未熟,摘下来吃,一入口就觉苦。如果熟呢?就甜。因此,应以佛身得度者,众生善根成熟,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令闻法悟道。菩萨想众生悟道,不是想众生继续留恋生死;不是想众生做大富翁,(大富翁享福享尽又会堕落);亦不是想众生生天,(天福享尽还是下堕);菩萨想众生悟道,悟了道就解脱生死。因此,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令众生悟道。迷时就菩萨度,悟了就自度;菩萨说法令你悟道,得了道自己就识得修行。度自己成佛,也可以度他人成佛。所以,菩萨说法,令我们悟道。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又有国土众生,种了善根,精进修行,善根就会增长;再精进来修行,善根就会成熟。观音菩萨见到这个众生应以辟支佛身方能度,现声闻现缘觉身不能度,佛菩萨身也不能度,唯有辟支佛身方可以度;观音菩萨即时现一个辟支佛身。用神力来现身,用权智来鉴机,用智慧来说法;神力能够现种种身,智慧能说种种法。这一个众生善根成熟,一闻法就悟道。甚么叫做辟支佛?梵语辟支迦罗,此云独觉,又名为缘觉;缘觉出有佛世,独觉出无佛世。出无佛世都可以悟道,他独宿孤峰,春观百花开,秋观黄叶落,观万物生灭之理,悟无生之理,就悟道。出无佛世就名为独觉,出有佛世就称为缘觉。

缘觉亲近佛,佛教他观十二因缘。从无明缘行:甚么叫无明?佛性不明,不明就迷失佛性,不明就动,一动就行。一动不是善就是恶,善就是善行,恶就是恶行;所以无明缘行。行缘识:行是业,有业就有识;有人的业就有人的识,有天的业就有天的识,饿鬼的业就有饿鬼的识,畜生的业就有畜生的识。例如,有狗的业就有狗的识;狗的识共人的识不同,人的识闻到屎是臭,狗闻到屎是香。所以无明缘行、行缘识;行就属业,业牵识走,走去投胎。如果有狗的业就投胎做狗,人的业就牵去做人,男的业就拖你的识做男,女的业就拖你的识去做女;男女身属于业报,业牵识走,就去投胎。识缘名色:一投胎就有名色;识但有其名而无形体可见,故云名,父母精血和合,就名色。名与色合,七日就一变;七七四十九日,就成六根。名色缘六入:六根入六尘,所以称为六入。六根成就,一出胎就与六尘相触。六入缘触:与外景相触。触缘受:六根与六尘相触就有受,受就不离苦受、乐受。受缘爱:从受就生爱。爱缘取:由爱取境。取缘有:一取就作业,一作业就有种子。有种子就有未来世,有生及老死苦。所以就有十二因缘。

佛如是教,行者就如是修。先观无明。无明从那个地方来?不从东西南北来。无明从哪个地方去?亦不从东西南北去。无明住在哪个地方?不住内外中间。这个无明来无来处,去无去处,住无住处;无明当体就即空。无明灭就行灭,行灭就识灭,识灭就名色灭,名色灭就六入灭,六入灭就触灭,触灭就受灭,受灭就爱灭,爱灭就取灭,取灭就有灭,有灭就生灭,生灭就老死、忧悲苦恼灭;解脱生死,证辟支佛果。所以,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观音菩萨即以权智来鉴机,而知声闻身、梵王身、佛菩萨身也不能度这位众生,而是应以辟支佛身而得度。故此,神力现辟支佛身,用智慧来说法,这位众生闻法就悟道。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十方国土众生,若有善根成熟者,观音菩萨用权智来鉴其根机。若应以声闻身得度,观音菩萨用神力现声闻身,用智慧说法,令闻法悟道。甚么是声闻?声闻就是罗汉。罗汉闻佛音声而悟道,悟四谛之理。第一就苦谛,此是苦,逼迫性。众生一闻到,相信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荫炽盛皆是逼迫;逼迫就是苦。所以,先说苦谛,谛是真实不虚也。苦的确是苦,不可以令乐。无人讲生、老、病、死是乐,无人讲怨憎会苦是乐,所以苦就是逼迫性。第二集谛,集就是招感性;第三灭谛,灭可证性;第四道谛,道就可修性。此名为四谛,谛即谛实之理。苦从何来?从集来。集就是由烦恼作业,招集感苦;所以集是招感性。道就是修行,道就是戒、定、慧。持戒清净是无漏,不漏落生死,杀生就有漏,漏落生死;持戒不杀生,不种有漏因,不漏落生死。修禅定成就便是无漏,不漏落生死。智慧具足亦是无漏,不漏落生死。有戒、定、慧,就不起贪、瞋、痴。如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消灭烦恼,无烦恼就不作业,无业就无苦。苦又灭,烦恼又灭,业障又灭,惑、业、苦俱灭;即是灭谛。生死烦恼灭尽就是涅槃。因此,声闻人知苦就断集,慕灭就修道。灭生死,灭烦恼,灭业障,成阿罗汉,得灭谛涅槃。所以应以声闻身得道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又有国土众生,所种善根成熟。此等众生与菩萨身不相应,用声闻、缘觉身也不能度,唯有用梵王身才能得度;所以观音菩萨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用神力来现身,用智慧来说法,令他闻法悟道。甚么是梵王身?四禅天中,初禅就是梵王。初禅有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离欲得禅,梵行清净。以梵德教天子,所以他本人称为梵王;大梵天王盖覆一四天下。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

帝释天是欲界天子。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中间是善见天,是帝释天王所居。俗称玉王大帝,佛教称为帝释天王。帝释天王修十善,十善功德所感,报在天上做帝释天王。善男子,善根成熟时,观音菩萨用权智,观到应以帝释身而得度;观音菩萨神力就现帝释身,以智慧来说法,令他一闻法就悟道。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自在天身就是欲界最上第六层天。第六层天为他化自在天,他以五欲得大自在,他人化种种五欲供他享受;不劳自作,故云他化自在天。十方国土有一众生修行善根成熟,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观音菩萨神力就现自在天身说法,令闻法悟道。过去有个和尚,问宝寿和尚,甚么叫做佛性?宝寿和尚话:「谁无啊?」那和尚就当了自己明白。后来首座和尚知道,就话:「和尚讲法,你会不会意啊?」「我会啦。」「作么生会?」「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狗子有佛性,谁无佛性啊?所以和尚讲:『谁无?』」首座就话:「你错解啰!你误解啦!你未明白啊!」那么,这个和尚又问啦:「首座和尚,你又点样讲啦?」答:「你来问我。」呢个人拜三拜,长跪合掌:「请问首座和尚,如何是佛性啊?」首座和尚话:「谁有呢?」啊!此和尚马上就开悟。所以,说法是无一定。观音菩萨说法令人悟道,或说三乘法,或说一乘法,或说人天法。悟了道后,无三亦无一,无五亦无三;未悟道以前,有三,有五,有一。所以文中讲观音菩萨说法令人悟道,是无有定法可说。

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大自在天身是色界极顶天。色究竟天,也就是四禅天。四禅有九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色究竟天即阿迦尼咤天,色界之顶天。色界之顶,就有一个大自在天王,骑白牛,执白拂,三目六臂,一弹指顷就能周游大千世界。他以禅定得自在,称为大自在功德天。做佛事供天,此天王就有一份。若众生应以大自在天而得度者,观音菩萨神力就现大自在天身说法,令闻法悟道。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

天大将军身即是韦驮菩萨,统领一切天兵;天上的兵都由他统领,所以称为天大将军身。观音菩萨见到有众生善根成熟,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观音菩萨以神力现天大将军身说法,令闻法悟道。

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须弥山腰高四万二千由旬,东、南、西、北有四大天王护国安民: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梵语毗沙门,此云多闻,就是北方天王。四大天王,以手托宝塔的北天王最为第一。每个天王都有九十一个孩子。北天王有个孩子叫哪咤,哪咤就悟了道;割肉还母,削骨还父,现本来身,为父母说法,父母就悟道。孩子度父母好容易度。释迦牟尼佛度净饭王悟道,证得阿那含果;度他母亲摩耶夫人悟道,亦证阿那含果。孩子度父母最容易。

观世音菩萨不是四大天王,他怎能现四大天王身呢?因为观世音菩萨修行,证到如来清净法身;法身无身亦无不身,能现一切身。我们未能证法身,就不能现毗沙门身;观世音菩萨证清净法身,从法身而现毗沙门身。观世音菩萨在常寂光净土,以权智来鉴众生之机。有因无缘,未能悟道;善根属因,诸佛菩萨助缘属缘。例如世间草木,种子属因,无太阳助缘,花果不能成熟。众生亦复如是,善根修行办道属因,还要靠菩萨的助缘;菩萨为说法,因缘具足就悟道。因此观世音菩萨从法身垂迹,垂种种迹,有时垂毗沙门身的迹,帮助众生悟道。若有众生应以毗沙门身得道者,观音菩萨即现毗沙门身。神通现身,智慧说法;现身说法,众生闻法就悟道。所以观音菩萨能帮一切修行人悟道。这个名为大慈与乐,与菩提之乐;悟道就是菩提之乐。还有涅槃之乐,所谓「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菩提乐称为觉法之乐,能觉一切法,得大法喜,无一法而不知,无一法而不成就,更以法为身。凡夫可怜,以四大为身,四大调和就健康,四大不和就受病苦。诸佛菩萨不以四大为身,以法为身,以慈悲喜舍法为身,以十力四无畏法为身,以八万四千波罗密法为身。因此观音菩萨法身能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帮助众生悟道。

应以小王身得道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又有众生善根成熟,应以小王身而得度,观音菩萨对机,现小王身说法帮助悟道;故云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甚么叫做小王身呀?转轮圣王是大王身,王四天下、王三天下、王二天下、王一南赡部洲的天下等,皆叫转轮圣王。现在末法时候,没有转轮圣王出世,祇有粟散王,粟散王就是小国之王;现在世界各国也是小王之国。观音菩萨的法身也能现小王身,以小王身助人悟道。清朝有个雍正皇,在皇宫里办一个禅堂,请全国大德高僧坐禅,条件好严格。禅堂门口挂一支宝剑,七日不悟道就斫头。如是一个七,二个七。第三个七,就有高僧悟道。这位大德就是高旻寺的开山祖,是雍正皇帝迫他开悟。这个就是以小王身而为说法。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长者,就是大富长者。释迦牟尼佛时,有给孤独长者,叫须达多,又有珊侯罗舍长者,还有好多长者。长者是有钱、有名望、有道德、有学问,为大众尊敬才可以称长者。所以观音菩萨看见众生闻法修行,善根成熟,他把握时机,即现长者身为其说法,闻法就悟道,悟出世间之道,证声闻乘、缘觉、菩萨三乘之道。若开三乘显一乘,就是开佛知见,见佛境界,蒙如来受记作佛。成就一乘佛果有两个条件:第一是成熟有情,第二是庄严佛土。庄严佛土将来成佛时,国土甚清净;成熟有情善根,将来成佛时,无量众生来生其国。如极乐世界,就是由阿弥陀佛为接引一切众生而庄严的。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居士不是出家众,而是在家修行之士。佛法是平等的,出家也可以修行悟道,在家亦可以修行悟道。如果在家不能修行悟道,佛法就不能称平等;关键是悟与否,不论在家与出家。所以佛在世时,有位维摩居士病了,大众向他问疾。他藉此因缘,就演释三乘法不及一佛乘,「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令三乘人转入一乘,令声闻缘觉回小向大。维摩居士是古佛再来,是金粟如来现居士身,他亦知道以居士身得度者,应以居士身而为说法。中国亦有一个庞缊居士,他是湖南人,很有钱,发心在家修行,常参善知识。先问石头禅师:「不与万法为侣是甚么人?」未问完,石头禅师就一手掩住他咀巴,他即时就悟道。最后参马祖,又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是甚么人呀?」马祖不掩他口,曰:「待你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你道。」庞缊居士当下大彻大悟。他有偈赞曰:「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庞缊居士又度自己亲人,庞婆、庞女、他的孩子耕田皆悟道。有日庞缊曰:「修行好难:『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庞婆就话:「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风吹草动,当下也是祖师意。草无执着,随风而转,或东或西。无我随缘,能在百草头上会得祖师意。灵照女就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睡毕自然醒,就是道;道在平常日用中,不认识就当面错过。庞缊悟道之后,以道为贵,不以金银财宝为贵;他将所有钱财掉落湖南的湘江,叫女儿织竹笠来卖,叫孩子耕田。庞缊讲:「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栾头,共说无生话。」所以全家都悟道。庞缊居士临命终时候,有两句话讲得好好:「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此两句话我觉得好大受用。「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心空自然灵、虚则妙。

所以观音菩萨见到众生「以居士身得度者,即以居士身而为说法」。众生善根成熟,一闻法就悟道;我们不能悟道,皆是由善根未熟故。观音菩萨是过来人,他知道众生善根成熟未成熟,善根成熟时,即现身说法,如瓜熟蒂落。所以一切法都从因缘而生,悟道亦是因缘,说法也是因缘,度众生亦是因缘。

应以宰官身得道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宰官身是官员,做官也不碍修行,修行不碍做官。中国唐朝有位丞相名裴休,当了丞相,还念念求佛道。有一日,入到佛堂,见到祖师画像,就问:「真仪可观,高僧何在?」知客师答不出来,裴休曰:「这里莫有禅师么?」知客师:「有一位好似禅师。」「请他出来相见。」知客师带黄檗禅师来。裴休丞相问:「壁上真仪可观,但是高僧何在?」黄檗禅师大声叫:「裴休!」裴休大声答:「啊!」师问:「何在?」裴休当下就悟。裴休丞相后来又亲近沩山老人,帮他建丛林道场。沩山老人叫丞相送子出家,他说送儿子出家是好事,但很难开口。后来送子出家路上闻鸟啼,裴休吟诗曰:「江南江北鹧鸪啼,送子茫茫出虎溪,行到山穷水尽处,自然得个转身时。」儿子出家后亦悟道,后为金山寺的开山祖法海禅师。杨大年宰相亦悟道,李驸马也悟道。

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悟道就见性,。谁无佛性呢?拨开浮云见月亮,拨开烦恼见佛性;烦恼盖覆佛性。若能修行用功,将烦恼拨开,马上见性成佛;从本有的佛性,修行成佛。所以观音菩萨观众生修行办道,善根成熟,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婆罗门种是在印度才有,中国无。婆罗门是印度上等种族,他们的族例好严格,十五岁出家,诵四韦陀经,四十岁就还俗,生两个儿子,然后再出家。他们出家又非尽出家,在家又非尽在家。佛在世时已有婆罗门种,即现在印度教徒。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观音菩萨用权智鉴机,以神通现身,现婆罗门身,以智慧说法,令他们闻法悟道。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佛门有四众弟子,出家两众,在家两众。男子出家,受沙弥戒,名沙弥。沙弥戒有十条戒。十条戒是离六尘;初出家就是离六尘之家,六尘之家离了,生死之家未曾离,所以如来教授比丘戒。比丘戒名为具足戒,具足如来清净戒,不作生死之业,无生死业就能证阿罗汉果;所以出家目的,就是了生死。了自己的生死,就称为阿罗汉;愿了别人生死,就称为菩萨;自度度他,觉行圆满,自度亦圆,度他亦满,那时便成佛。所以比丘是佛弟子,佛是觉满,比丘是自觉,菩萨就是觉他,自觉觉他,圆满便成佛。观音菩萨也现比丘身,在普陀山观音菩萨现比丘身做饭头。五百罗汉大闹普陀,观音菩萨煮饭,食到他们饱;别的人煮饭他们不够食,观音菩萨煮饭罗汉就食不了。观音菩萨在天台山又当过饭头师。天台山有五百罗汉,五百罗汉跟观世音菩萨斗法,五百罗汉说:「天台山是好,但欠一栋桥。」观世音菩萨说:「天台山是好,但无宝塔。」五百罗汉说:「你能一夜做一栋桥,我们就一夜做个宝塔。」这样,观世音菩萨就同五百罗汉比赛。五百罗汉显神通,取了天台山家家户户烟窗之砖拿来做宝塔。观音菩萨做桥,用手一拉,石头就拉长了,好似拉面粉一样,一剎那间就做成一座桥,便学鸡啼起来,五百罗汉就停手。那时宝塔顶还未做完,但观音菩萨的石梁桥就做好,罗汉斗输了。菩萨度众生有大功德,五百罗汉度自己不度人,得小功德,所以小功德不及大功德。观音菩萨在苏州慕林寺又做过饭头师,诵半卷金刚经,就令到范仲俺宰相母亲生天。

在清朝康熙皇帝的时候,北京有个西域寺。西域寺里面,有个圆通和尚,又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当时康熙皇帝要拜国师,他拜迦那法师为国师。迦那法师前身为狮子,康熙皇帝是个罗汉转世。罗汉的福好大,拜国师时,第一拜迦那法师就震动;如果再拜,恐怕迦那法师的狮子尾都露了出来。圆通和尚知道,即时企在迦那法师后面加庇,又叫康麻子(康熙皇帝是个麻子)拜多几拜。皇帝说:「我拜国师,不关你的事啊!」,他拜完国师,就到西域寺里面访问圆通和尚。皇帝问:「圆通和尚,你西域寺有几多个和尚?」他答:「有无数咁多。」皇问:「我想来供斋。」和尚说:「你供不起呀!」康熙皇帝话:「西域寺极其量有二千个和尚,我做二千个饱,一个和尚一个,供养你们出家人。」果然康熙皇帝做二千个饱,怕和尚偷龙转凤,派御林军守着门口,出一个和尚给一个饱。二千个饱派完,还有和尚出来。圆通和尚对皇帝讲:「我说你供不起。」这样,康熙皇帝无面子,后来派人来查看,西域寺里面梧桐树叶,每一片梧桐叶挂一个饱,康熙皇帝就发脾气说:「寺中有这么多饱,不用出外化食。」就封了寺的大前门。那么圆通和尚就封了康熙皇帝的后门,他说:「你封我前门,我封你后门。」圆通和尚封康熙皇帝的后门,康熙皇帝好辛苦,那康熙皇帝话:「好啦,好啦,请你快打开我的后门,我解你们前门。」因此观音菩萨现比丘身,圆通和尚就是比丘。有人说达摩祖师,也是观音菩萨化身,将禅宗法传到中国来;有人说志公禅师也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作梁武帝的师父。所以观音菩萨应以比丘身得度,而现比丘身度之。

观音菩萨又能现比丘尼身。有一位末山比丘尼,又有一位总持比丘尼。总持比丘尼度一指禅和尚悟道,所以比丘尼也可以悟道。悟道就能了生死,未悟道以前有生死,一见道就无生死。迷就有生死,生死灭就见道。生死中有道,污泥中有莲花;生灭中见不生不灭,当下见道,所以称为「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优婆塞、优婆夷是在家居士,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佛弟子。甚么叫做优婆塞?男子皈依三宝,受了五戒(杀、盗、邪、妄、酒),叫做优婆塞,此云亲近侍奉三宝的男子。女子皈依三宝,受五戒称为优婆夷。假如受四戒也是优婆塞。佛很慈悲,不一定要受足五条戒,受三条、两条都是优婆塞,都是在家亲近三宝的男子。优婆夷是女子,在家信佛,皈依三宝又受五戒,或者受三戒、四戒、两条戒都是称为优婆夷。他们搭的是鬘衣,所谓「善哉解脱服,砵叱礼忏衣,我今顶带受,世世不舍离。」优婆塞、优婆夷搭鬘衣,比丘、比丘尼搭的是袈裟。有五衣、七衣、大衣,还有一个砵,三衣一砵是出家相;在家受了五戒,搭鬘衣就是在家相;这便是佛门四众弟子。观音菩萨皆能示现。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菩萨能现妇女身。在法华经里面,有妙庄严王品。妙庄严王有个夫人,叫净德夫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净藏,一个叫净眼。他们三个皆是菩萨,净藏、净眼是药王、药上菩萨,净德夫人是妙音菩萨。她与她两个儿子共度妙庄严王见佛;妙庄严王得见佛,就信佛学佛。这就是应以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度之。中国唐朝,是佛教黄金时代。但是黄河边,有一条乡村,村民醉生梦死,贪求功名,不舍五欲,不闻佛法,不懂修行。观音菩萨悲悯,化现一个少女来化度,手上拿着竹篮,载着两条鲤鱼来卖。人人就问:「你这两条鲤鱼卖不卖?」少女答:「卖是卖,但有条件。」问:「甚么条件呀?」少女答:「买来放生就卖,买来食就不卖。」村民无善根,说:「买来放生,不如将钱掉落黄河里好。」黄河出金丝鲤鱼,买来放生就无人买。一天、两天、三天都无人来买。这两条鲤鱼也不死。青年男子觉得奇怪,他们说:「美女呀,你不如嫁人?」她答:「我嫁人都有条件。」问:「甚么条件呀?」她答:「我有一部经叫普门品,若果有人能一日内读熟,我就嫁给他。」这个美女就做老师,村内少年男子做学生。那知一夜有四十个人皆能背得流利爽脆。「这个美女应该归我。」美女说:「你们不要争,我一个身不能嫁四十个人。我还有一部经,名金刚经,你们回去读,一日能读熟,我就嫁给他。」这样四十个男子就拿金刚经回去读。金刚经有五千多个字,竖起床板昼夜来读,天亮只有四个人背得到。他们说:「美女呀,我们四个人都背熟金刚经,我们四人不争,随你嫁那一个。」美女说:「要我选择不公平。我还有一部经,名妙法莲花经,是佛教的大乘经,成佛的经。读法华经的人,将来个个都成佛。你们四个人拿回去,给三天时间,日夜来读,如界那个读熟我就嫁他。」四个人又拿妙法莲华经回去读,读了三日三夜,只得一个人读熟,其人称为马郎。美女说:「今晚婚娶。」拜完堂就洞房,一入房,美女就死了,而且臭烂有味。即埋在山坡。过了一个月,有持锡杖的老和尚来问:「我的妹妹到你们这地方,现在何处?」「你妹妹是那个呀?」「卖鲤鱼的少女。」「你妹妹已嫁给马郎,做马郎妇了,但是一拜完堂就死了。」这个老和尚说:「死了都要看看。」马郎用锄头将坟墓掘开,见到骨头系黄金骨;黄金锁骨是菩萨的身相。这个老和尚对马郎讲:「你们这地方的人醉生梦死,不识修行,辜负自己本有的佛性;所以观音菩萨来化度你们,教你们念金刚经、法华经,想你们成佛呀!你们大家要觉悟过来,不要辜负观音菩萨一番心血。」那个老和尚将柱杖,把黄金锁骨挑起来,腾空而去。所以古人有一首偈,赞叹这一件事:「窈窕风姿鬓倚斜,赊煞郎君念法华,一把骨头挑去后,不知明月落谁家。」不知道观音菩萨又到那个地方度人,故名不知明月落谁家。马郎感动,自己出家修行,终身受持妙法莲华经,不久就悟道。所以观音菩萨好慈悲,现妇女身来度众生。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童就是童真,善财童子就是童男身,善财童子是福城东人。文殊师利菩萨当时在福城东说法,五百个童子来听法,五百个童女也来听法,五百个优婆塞又来听法,五百个优婆夷也来听法,个个都悟道。文殊菩萨对善财童子讲:「你们悟道,发菩提心,得如来的根本智而未得后得智。你们应该向南方参学,亲近善知识,广学差别智。」善财就向南方参学,亲近了五十三个善知识,后得智圆满成就。所以善财童子二智圆满,一生成佛。龙女是娑竭罗龙王的女儿,八岁就发菩提心,到灵山会上听法华经。用自己最爱的龙珠供佛,释迦牟尼佛接受龙珠,龙珠价值娑婆世界,龙女对智积菩萨及舍利弗说:「我献龙珠,世尊纳受,是事疾否?」答言:「甚疾。」龙女说:「以你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即时大众遥见龙女,到南方无垢世界,现男子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等正觉,说法度众生。所以童男修行亦容易,童女修行亦容易。龙女修行,八岁成佛,善财修行,一生事办,因此,观世音菩萨也现童男童女身来度众生。

应以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这就是天龙八部,观音菩萨亦能现;好象明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山河大地来就山河大地现,日月星辰来就现日月星辰。清净明镜空无一物,能现一切物。观音菩萨法身是清净,无身能现一切身,「应以天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天有二十八层天,六欲天有天王、天子、天女,观音菩萨都能现。

「龙」,指龙王。龙王有四种:天龙王、海龙王、地龙王、守宫殿龙王。龙王是有福的,能及时行雨。龙王未除瞋心,若除了瞋心,就不做龙;虽然有瞋心,但是龙王有福。龙吟致雨,龙王一吟,就落雨;落多少雨是奉帝释天王之命。龙宫里有如来舍利,有藏经。所以,印度有龙树菩萨,跑到龙宫里看藏经、看华严经。上品华严,一个世界微尘数品;中品华严,一四天下微尘数偈;下品华严经,十万颂。龙树菩萨将下品华严经从龙宫带到人间来,就有八十卷华严经。龙王供养藏经,所以龙王的福报好大。

第三讲夜叉,夜叉称为捷疾鬼。它是跑得很快的,比飞机还快;一剎那间绕四天下三匝。夜叉有地行夜叉、空行夜叉、天行夜叉。人间比丘、比丘尼一白三羯磨受具足戒时,地行夜叉就欢喜赞叹,空行夜叉继续赞叹,空行夜叉又对天行夜叉讲,天行夜叉又对四天王讲;帝释天王就欢喜,魔王闻到就忧愁。所以,比丘受具足戒时,魔王是很恐怖,恐怖比丘出生死,又度无量眷属出生死,魔王子孙就减少。所以比丘戒又称为怖魔。

干闼婆,此云香阴,以香为食,是帝释天的乐神。帝释享世间乐时,干闼婆就奏音乐。

阿修罗称为非天,有天之福,无天之德。无天之德,就喜欢斗争;斗争时,杀一个头,就马上再生一个头。断一只手,就再生一只手。他们有福,所以打不死;有瞋心,所以欢喜斗争。

迦楼罗,此云大鹏金翅鸟,以龙为食。紧那罗,此云疑神,是帝释天王的法乐神。帝释天王想闻法,紧那罗就以音乐奏出法音来,一乘法同三乘法都能奏出来。紧那罗头上有一个角,众人皆疑是人还是非人,所以,他就被称为疑神。摩侯罗伽称为大腹神,他有五百由旬那么长,麟甲上内有虫,是大蟒蛇神;所有的蛇都以它为王,是蛇王,故此名为摩侯罗伽。

「人非人等」,人就是指人类,四天下都是属于人。非人就是龙王现人身,但它不是人;鬼亦能现人身,也不是人;山神亦能现人身,但是亦不是人;树神能现人身,也不是人。南华寺年年都开戒,我受戒前一期戒,有一个树神现了人身来受戒。人家问他是那里人?他说我是曲江县人。问他姓甚么?他说我姓张。问他几多岁?他说四十岁。问他师父是谁?他答没有师父,也没有名字。虚云老和尚就改一个名给他,叫常辱。他日日扫地,少讲话。他受了比丘戒后,就连人也不再见了。第二年,老和尚入定,他就向老和尚索戒襟。老和尚问:「你住在那个地方?」「我住在山门口,与土地同居。」山门口有个土地,旁边有棵樟树,有四十年历史。所以这树神现人身来受戒,但它不是人。故云:「非人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法是平等的,不单是人天之师,而是一切众生的师父。上来所说就是天龙八部,他们善根成熟时,观音菩萨即现天龙八部身而为说法,令他们悟道。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三分修行,七分护法。护法就是金刚神,有些是护戒、有些护禅定、有些护持咒。有护法神,就免了邪魔外道来破坏佛法;所以,这个神手执金刚,金刚杵一扬,邪魔鬼怪都粉身碎骨。因此,邪魔外道不敢破坏佛法。释迦牟尼佛讲楞严咒,有无量金刚神发愿来拥护楞严咒。所以,观音菩萨见众生菩根成熟,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令得悟道。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法身无身,处处能现身,处处能说法,帮助众生悟道;所以说:「成就如是功德」。观音菩萨法身清净,无形无相,能令众生离苦。观音菩萨从本垂迹,从法起应,现三十二身;有身就人人都可见到。但见观音菩萨现身也不容易。若能得见,应一心归命,不要放过难逢难遇的机会,更应一心清净以种种供养奉侍观世音菩萨,那就得福无量;「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上来已释菩萨应化身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应身是有相,难逢难遇,不是常常出现;众生善根与因缘成熟时,观世音菩萨才现身来说法。这是有相,如幻的观音菩萨,从本垂迹,从法身现起应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度之。如今此段文,乃开迹显本之文,显法身是清净,遍一切时空,是无相的,一切苦不能坏,而能灭一切苦。若有人念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无相法身,能于怖畏急难之中,施与无畏;火难、水难、风难能救,刀枪、牢狱等难,亦能够解,乃至烦恼难亦能除。烦恼不能坏无相法身,无相法身能坏烦恼;无相能空有相,有相不能坏无相,故能灭一切苦,灭一切有相之苦。观音菩萨在娑婆世界,一切急难怖畏之中,能施无畏,能救度众生苦。只要一心称念观音菩萨,就能感应道交,离苦离难。所以娑婆世界的众生,称观世音菩萨为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施无畏者。观世音菩萨在宝藏佛所时,曾发一个愿:「若有苦难众生念我名号,我就寻声令他离苦。」故宝藏如来安菩萨名为观世音。我们娑婆世界,蒙观音菩萨救苦救难,但是见不到观音菩萨的形相,因为法身是无相,无相怎能见?但无相清净法身,能救一切苦。所以娑婆世界的众生,称菩萨为施无畏者。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

观音菩萨从本垂迹,现身说法利益众生;开迹显本,清净法身,遍满十方,令众生离苦。是以无尽意菩萨说:「我应该供养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难逢难遇。如果观音菩萨不从本垂迹,他法身无相,任何人不能见。这次菩萨从本垂迹现菩萨身,参加我们这个法会,因此我要供养观音菩萨。」供养就是恭敬,恭敬属心,心无形相,惟有以物来表心。因此,无尽意菩萨即时解颈众宝珠璎珞来供养。这个璎珞宝珠不是世间物,是出世间功德所成。是以价值百千两金,不是一千两金,是一百个千两金,来供养观世音菩萨。

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菩萨布施,必定用般若来观照,见到布施的实相,得实福。实福不生不灭,实福可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见布施实相,名为实福,未见布施的实相,不是实福,是虚妄的福。所以人间福是虚妄,几十年就享完,天福也是虚妄,享尽就无。虚妄的福不能了生死,亦不能成佛道。所以菩萨不布施则已,一布施就求实福。因为实福能了生死,度众生,也能满一切愿。因此,菩萨布施的时候,一定用般若观照,内不见有我相,外不见有物相,更不见有受施的人相。内无我相,外无人相,中间无所施的物相,三轮体空,才见到布施的实相,得不生不灭实相的福。实相之福能真正自利利他,因此无尽意菩萨说:「仁者受此法施」。即相离相,故云珍宝璎珞。珍宝璎珞是财施;无我相,无物相,无受相是法施。财施不碍法施,法施不碍财施,财法二施,等无差别;故云仁者请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

观音菩萨说:「你用般若来观照,无能施,无所施,无受者。我亦用般若来观照,无能受,无所受,无受者;无能受的我相,无所受的物相,无受的人相。」所以观音菩萨不肯受之。菩萨受物是不受而受,如果有受而受,就损自己福,落有漏因果。凡夫不懂这个道理,人家供养有受而受,损自己的福,漏落生死。菩萨用般若来观照,人家供养受而不受,是无漏功德。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无尽意说:「观音菩萨,无能受,无所受,无受者,何妨不受而受,以无漏功德,成就众生种种福田。请怜愍我等,受此璎珞,令众生得福。」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观音菩萨,在法华会上现身,无尽意菩萨向观音菩萨恭敬供养,观音菩萨在佛面前不敢随便受。佛即开口勉观音菩萨受其供养,成就他们布施功德,令四众得福。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

如是观音菩萨便受了无尽意菩萨的璎珞。无尽意菩萨代四众供养观音菩萨,如父母代儿子供养,令儿子得福。无尽意菩萨是为四众、天、龙、人、非人等得福而供养观音菩萨,所以观音菩萨就接受,怜愍四众、天、龙、人、非人等故,受无尽意菩萨的璎珞。受了以后又如何呢?

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何以观音菩萨要供养释迦牟尼佛与多宝佛塔呢?因为观音菩萨是以应身来参加法会。有应身必定有本,应身的本就是法身和报身;无法身,无报身,就无应身。古人讲:「水银和真金,可以涂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处处应现往,是应身,应身从法身及报身而来;法身、报身是应身的根本。功德身就是报身,清净身就是法身,法身与报身一和合,就能现三十二应身,处处应现往。所以观音菩萨就供养他的根本,观音菩萨的根本就是清净法身和功德报身;法身就是多宝如来,报身就是释迦牟尼佛。两位佛都坐在宝塔里面,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坐。从法起报,报如其法;报与法等,报身与法身是相等的。其实人人都有根本,我们的本就是父母;无父母的本,就无我们。如果我们得了供养,也应分二份,供养自己的根本,供养父亲、母亲。做人不要忘本,故应孝顺父母;所以观音菩萨也不忘本,将缨络分为两份,供养多宝如来及释迦牟尼佛。这场戏做到这个地方就是极点了。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菩萨的神力是用来帮助众生。那一个世界那一个国土有众生善根成熟,观音菩萨就现身说法,令得悟道。观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现身自在,说法自在,游娑婆世界自在。观世音菩萨法身具足,能令众生离一切苦;应身具足,能说法帮助众生开悟。帮助众生开悟名为大慈,令众生离苦名为大悲;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名符其实。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佛经里头有长行、有重颂。长行文中的意义,世尊不厌其烦,用偈颂重释要点;偈颂有重颂、有孤起颂,孤起颂是长文中无的。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是孤起颂,长文所无。「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是孤起颂,长文所无。现在此颂是长文有,再以偈颂重说,故名为重颂。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四句为一偈,故云偈颂。「世尊」,世间唯佛独尊。每一位佛都具足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微妙难思,故云「世尊妙相具」。三十二相是修功累德成就,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就是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中国祖师虽无三十二相,也有几个相。古来说五祖弘忍大师欠七个相,若再多七个相就是三十二相。他是祖师,还欠七个相,不及如来。三十二相,是行菩萨道的时候所修,成佛就有三十二相。每一个相皆是百福所成。甚么是一福呢?医好一四天下的盲人,此名为一福;教一四天下的众生尽修十善,此名为一个福。一百个福就有一个相,三千二百个福就有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经典中有讲。我们这因缘难遇,就略将如来三十二相讲给大家听。第一个相是「足下平满相」。如来足下脚底好平,没有一粒米大的空缺。如来足下平满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就?行菩萨道时,劝助不退菩提心功德所成。有人发了菩提心,遇着困难欲退心,菩萨劝他不要退,建立坚固心;以劝助不退菩提心的功德,将来成佛时,足下现平满相。第二是「千辐轮相」。如来的脚底有一千条纹,有纹像日月、像山、像水、纹像朵莲花;一千条纹,所谓千辐轮相。如来行路时,离地四寸,但千辐纹印在地下。有外道想破坏佛,用种种虫放在路上,等佛路过时把虫踩死而毁谤佛。谁不知佛乞食行过,虫未被踩死,而千辐轮现在地下。那个外道就转过来皈依三宝。千辐轮相是修布施功德所成,有财就财施,有法就法施,有无畏力就无畏施;以布施功德,成就千辐轮相。第三「手指纤长相」。如来十只手指,都是纤细,而且十只手指都同长度;故云手指纤长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呢?说法护生功德所成。说法说得多,维护众生,十只手指又纤又长,故云手指纤长相。第四「指间网缦相」。如来十只手指中间,都有网缦及光明。指间网缦相,好象鹅皇,鹅皇脚趾间相连成一个网;如来十只手指伸开现一个光网,叫指间网缦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呢?不坏他众功德所成、不破坏他国家的和合、不破坏社会的和合、不破坏别人家庭的和合、不破坏他道场僧团的和合。第五「手足柔软相」。如来两手两足,都如棉花一样柔软;如楞严经讲兜罗棉手。是甚么功德所成?妙服奉施功德所成,妙服奉施供养三宝,微妙衣裳供养父母,如是功德所成。第六「七处满相」。两个脚眼不露骨,两个手腕亦不会露骨,两个膊头亦不会露骨,颈亦不会露骨,这就是七处满相。我们惭愧,脚眼又露骨,手腕又露骨,膊头又露骨,颈又露出骨;如来七处都饱满。甚么功德所成呢?净饮食布施功德所成。用清净饮食布施,得到七处满相。第七个相是「鹿王瑞相」。如来两腿犹如鹿王瑞腿一样,承受经典功德所成。我们对一切佛经典要恭敬,双手捧拱,承受佛法,就得到鹿王瑞相。

第八「马阴藏相」。远离色欲功德所成。离色离欲,色欲远离,将来成佛的时候,就有马阴藏相;好象马王,阴藏藏起来,是远离色欲功德所成。第九「狮子颊车相」。如来两边面好似狮子面一样,好似两个车轮一样。我们中国的佛像就造到,中国佛像两边面造得饱满。这个狮子颊车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呢?广修净行功德所成。华严经有一净行品: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这就是净行。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个又是净行。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这个又是净行。广修净行,得狮子颊车相。第十「胸前卍字相」。佛胸前现一卍字,这个字本读德音;后来武则天女皇,将这个卍字,说佛万德庄严,改读万音。甚么功德所成?蠲除恶行功德所成,一切恶不作,持戒清净。持一戒止一个恶,持具足戒具足止恶,蠲除一切恶行,成佛时就有胸前卍字相。第十一「肢体具足相」。四肢一体都具足,是甚么功德所成?救护怖畏功德所成。放生、救生、保护一切众生,得到肢体具足相。第十二「身清净相」。如来身体,不染尘垢,无有汗垢,故云身清净相。犹如莲花出水而不染泥水,如来在尘而不染尘,这个叫做身清净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常修十善功德所成。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贪、瞋、痴;修十善,得身清净相。十三「脑户充满相」。如来前脑饱满,后脑又饱满。后脑饱满有记性,前脑饱满有思想。如来脑户充满,常施病药功德所成。十四「手摩膝相」,即手长过膝。是甚么功德所成?见事乐助功德所成。见人家有事,乐于帮助;帮忙人家,帮得多,自手就特别长,摸到膝盖。所以古人说:「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如阿弥陀佛双手垂下来,长可及膝。第十五「狮子步相」。如来行路,好似狮子一样,又稳步,又淡定;稳步淡定,名为狮子步相,植众德本所成。般若为众德之本,植万行般若之本,感到狮子步相。十六「四十齿白相」。如来牙齿有四十只,雪白;凡夫牙齿,多数都是得二十八只、三十二只、或三十六只。清凉国师,牙齿有四十只,他有如来三十二相中一相。四十齿白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志性等仁功德所成;志是志愿,性是品性,等是平等,仁是仁慈,所以有四十齿白相。

十七「齿齐密相」。如来牙齿齐密,
作者: wlxg20130220    時間: 2018-6-22 19:54
不会参差不齐;凡夫就不同,有些人哨牙、爆牙、牙齿疏落。如来牙齿密齐,是修何功德所成?和合诤讼功德所成。任何一个人想打官司,劝他莫打;令双方和合,令双方息争,便能感到自己牙齿齐密相。十八「颔牙相」。若有人上唇与下唇含起来,讲话讲得非常流利,有辩才,这叫做颔牙相;俗说:「口若含丹」。是修何功德所成?施可意物功德所成。以自己欢喜的物来布施与人,将自己可意物来布施,感到呢个颔牙相。十九「美好发眉相」。眉毛生得好,发亦生得好,叫做美好发眉相;善护三业功德所成。人有身业、口业、意业,身、口、意三业善护,得美好发眉相。二十「广长舌相」。所言至诚功德所成。三大阿僧祇劫不打妄语,就成就广长舌相。我本人曾经见到有两个人,舌头舐到鼻哥;一个在上海佛学院,我的同学舌头能舐到鼻哥。另一个是在蕉山,定慧寺的烧火师父;这个火头师,伸条舌出来就舐到鼻哥。我问他:「你有无打妄语呀?」他说:「我今生无打妄语,前一生就不知道。」可知道如来三大阿僧祇劫不打妄语,故得广长舌相。如阿弥陀经云:「如来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一切诸佛都护念阿弥陀经。二十一「亹台大人相」。亹亹不倦,勤劳不息,不觉得疲倦之容貌。亹亹大人相,是修何功德所成?覆众生愿功德所成。常常满人家的愿,将来成佛时,便得到亹亹大人相;令听法的人,乐闻不觉疲倦。第二十二「梵音相」。梵音深妙令人乐闻。释迦牟尼佛到忉利天说法,优填王叫木匠来塑佛形像。三十二相,单单这个梵音相塑不出来。梵音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常软语功德所成。讲话要柔软,不要粗恶;柔软讲话,将来得这个梵音相。二十三「眼如初月相」。初月似娥眉,眼头、眼尾尖细,俗话叫单凤眼。眼尾尖,眼头圆就不好,人家话老鼠眼;若果三角眼亦不好。单凤眼就好,眼如初月相,是心性和顺功德所成。二十四「绀色目相」。所谓绀目澄清四大海,如来眼是绀色的,没有一处是白色;不是白眼看世人。绀色目相是甚么功德所成?慈眼视众生功德所成。

二十五「眉间白毫相」。如来两眉中间有一条白毫,如来一出世就有五尺长。佛苦行时就一丈四,佛成佛时就一丈五。这个白毫相,中空外白,表里清净,卷舒自在;从初发心,乃至成佛,所有功德都在白毫相光中显现。这个白毫相是甚么功德所成?赞叹他人功德所成。不要赞叹自己,赞叹别人的功德,这样就得到眉间白毫相。二十六「顶肉髻相」。如来头顶有一个红色肉髻,楞严经称之为无见顶相。顶肉髻相甚么功德所成呢?礼敬贤圣师长功德所成;顶礼师长,顶礼三贤十圣,顶礼诸佛菩萨,就得肉髻相。二十七「身柔软相」。如来身体柔软,合集法藏功德所成。和合结集法藏得身柔软相。二十八「紫磨金色相」,如来身体黄金色,叫做紫磨金色。是修何功德所成?布施卧具、衣服功德所成;布施丛林上被铺、蚊帐就得紫磨金色相。二十九「孔毛生不乱相」。是甚么功德所成呀?离集会众闹功德所成。多人集合一处闹事,善劝大众远离不再胡闹,将来便得孔毛生不乱相。三十「毛上右旋相」。毛向上右旋转是修甚么功德所成?受师友教功德所成,受师父教训,受善友教训,得到毛上右旋相。佛头顶条条头发都右旋,所以佛头顶有多发螺。我们平常人头顶只有一个转,极其量就两个转、三个转、四个转、五个转的人聪明到了不得。如来头上就有很多个转,皆是右旋相,从受师友教功德所成。三十一「发绀青色相」。头发是青色的,不害众生功德所成。三十二「平正方圆相」,安住禅定功德所成。

所以,如来有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就是果,果必有因,不修因就无果。如来百劫修因,成就相好。无尽意问观世菩萨:「世尊妙相具」,三十二相具足。「我今重问彼」,上一次长行问,现在为大众再问。「佛子何因缘?」一切法都讲因缘,有因无缘不成;因就称为亲因,缘就称为助缘。例如种子称为亲因,日、月、水、土称为助缘。无日、月、水、土,种子就不会萌芽、不生茎、也不会出叶,开花结果。根、茎、枝、叶都是靠日月水土为助缘。所以佛是法王,菩萨为法王子。故云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菩萨?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

三十二相具足,三十二相是不可思议。从无相而相,法身是无相,具三十二相。龙女赞叹佛:「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称为妙相尊就是世尊。「偈答无尽意」,用偈来答无尽意菩萨:「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观音自利且置,利他之行,遍满十方,寻声救苦,现身说法。一处祈求一处应,遍法界求一时应;故云善应。

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前文无尽意菩萨问世尊,观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释迦牟尼佛将观世音菩萨誓愿讲出,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跟观世音菩萨学习。慈悲名为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跟观世音菩萨学习,从慈悲下手。成就大慈大悲一定要发愿。若不发愿,其行不坚固。释迦牟尼佛坐道场发大誓愿,「若不成佛,誓不起此座」。七日后成等正觉,所以古人云:「全凭愿力成等正觉。」菩萨行不容易,无愿而行就易退心。舍利弗过去是声闻人,后来舍小学大乘,行菩萨道。舍利弗见到一个人在路上哭,就问他因甚么事情哭,他说:「我母亲得了重病,医生说要有道人的眼睛做药引,方可医好我母亲的病。我那里找到有道的人呢,有道的人那个肯舍只眼睛给我呢,我母亲的病一定不能救了。所以我就哭了。」舍利弗说:「好,好,我是有道之人,我的眼睛舍了给你。」舍利弗就将他的右眼挖了给他。那个病人就说:「啊!你错了,医生说是左眼,不是右眼。」舍利弗就说:「救人救到底,我的左眼也挖给你。」这样两只眼睛挖了,送了给这人。这个人将两只眼睛放到鼻子去嗅,他说:「两只眼睛这么臭,那里是有道的人!」就把两只眼睛掉到地上,用脚来践踏。舍利弗一想:「众生很难度。我的眼睛很有用,都舍了给你,你还要掉到地上,用脚来践踏。」舍利弗就退了度众生的菩提心。舍利弗为甚么退了菩提心呢?皆因他没有愿力。所以我们修行全凭这个愿力,没有愿,十个有九个都会退下来。

我们出家人要受戒,受戒就要持戒。持戒仗自己的力,自己的力还不够;还要发愿,在观音菩萨面前发愿就仗观音菩萨的力,在诸佛菩萨面前发愿就仗诸佛菩萨的力。发了愿以后,记在心田里,这个愿就永不会忘失。假如我们想放逸的时候,这个愿力就涌现在眼前,汝就不敢放肆。所以持戒靠自己的力,还要靠愿力。愿力就是诸佛菩萨的力,凡是发愿都要在诸佛菩萨面前发愿,菩萨就来帮助你。愿力就是法力,法力就来帮助你;受戒就是自己的力,持戒又是自己的力。有自己的力,又有愿力,两种力,这样戒就不会退。

所谓「有愿必成」。这个愿又怎么发呢?以理来发愿,菩萨平常发四宏誓愿,就是以理来发愿。苦、集、灭、道就是四圣谛,不论小乘,大乘都以这个四圣谛来修行乃至悟道。苦就是众生,无苦不叫众生,众生迷了佛性,处处受苦,一定受苦。若果众生不知苦就不会回头。你看,若果无苦,那个肯出家;无苦,那个肯修行。释迦牟尼佛见众生苦而发心成佛。成佛的目的是度众生的苦。因此以苦谛来发的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

苦谛里有集谛。集谛就是说苦的因,苦如何积集而成?苦因就是烦恼业。有烦恼和业就做成无量的苦果了。迷了佛性就有烦恼,烦恼是无量的;由烦恼作业,这个业又无边了;无边的业就招无量的苦。我们想度众生的苦,就要度众生的烦恼业。烦恼业可以忏悔,烦恼一灭就悟道了。悟道皆由心正,一正百邪灭,灭了烦恼就悟道了。所以初学道的人常常都要正念现前,正念一现前,恶念就消灭,烦恼和业都空。断烦恼不容易,因此就要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是无尽的,但可以断,因为烦恼无自性;若果有自性,就不可以断了。因此见集谛就发这个「烦恼无尽誓愿断」的愿。

再依道谛发「法门无量誓愿学」的愿。法门是无量那么多的,有念佛的法门,有持咒的法门,有布施的法门,有持戒的法门,有禅定的法门。简单就是戒、定、慧,广大就是六波罗密,乃至万行的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如果法门不学习,就不能晓。我们受戒就得戒,习静得静,久参就有禅;都是学得来的。布施得到彼岸,念佛得三昧,也是学得来的。释迦牟尼佛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就是法门无量誓显学,亲近十方诸佛也是学十方诸佛的法门。

「佛道无上誓愿成」,佛道最上,更无有上,所以修行修到极点就是成佛。我们出家人成佛就是毕业,毕业就是成佛。未成佛以前都还要修。所以这个四宏誓愿深广犹如大海,故云:「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历无量劫来思议观音菩萨那个大愿海都思不到,因菩萨有愿海,有行海,有智海,有性海;有性海就得智海,有智海就有行海,有行海就有愿海。从愿起行,这是行海,以行填愿,这就是愿海;行愿具足就有功德海啊!所谓菩萨有愿海,行海,智海,性海,功德海。迷了这个佛性,就有烦恼海。烦恼海就有罪业海;业海就有苦海。苦海茫茫无本可据,业海茫茫又无本可据,烦恼海茫茫亦是无本可据。若果修行的人悟道,这个烦恼海就变成智海了,业海就变为功德海了,苦海就变为行愿海了。因此我们修行一定要发愿。

我自己出家的时候就发愿了,希望早日成就,经过三年才成功出家。我出家的时候适逢打仗,处处都奔波阻难,到处都不挂单;挂不到单,还留你出家吗?但我们有愿力,有愿力一定要出家,永不还家,因为还家就无面目见江东父老;所以受了多少困苦,我们都是不返家,一定要出家。后来到了南华寺,受虚云老和尚的戒,我就正式出成家了。我有一句话供献大众「切莫离师太早。」因为我亲近虚云老和尚,离开他老人家离得早,后来悔恨已迟了。所以青年的人,不要自作聪明,拜了明师又离师太早,自己就失大利益。所谓大器晚成,古人修行修几十年,然后才悟道。「修行三大劫,悟在剎那」,所以我们年青人要好好亲近大德高僧,离师太早,脚根未稳,如何站得住呢?

因此观世音菩萨发愿深广犹如大海,观音菩萨的愿历劫都不能思议。观音菩萨寻声救苦,救了多少人呢?不能思议。地藏菩萨度众生出地狱,度了多少众生出地狱?谁能知道?用历劫来思议都不能知道地藏菩萨度多少众生出地狱。释迦牟尼佛度众生,也不知道度了多少众生成佛,这就是历劫不思议。妙法莲花经功德品中,释迦牟尼佛说:「我说如来寿命长远时,一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迦牟尼佛的愿是度众生成佛,此愿历劫都不思议,唯有佛才能究竟知道。

所以观音菩萨的度众生离苦大愿,观音菩萨能发,能行,能成就,但别的人历劫也不知道,故云历劫不思议。观音菩萨如何发愿呢?不是一见到佛就发愿的,是亲近佛而发愿的。亲近即侍奉佛,侍奉一位佛,学一位佛的法门,学完之后就在佛前发愿;侍奉两个佛,学两个佛的法门,学成功之后又发愿了。经云:「佛曾亲近十方诸佛,广学诸佛无量的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在个个佛前都发愿,因为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不同。娑婆世界有男、女,极乐世界就没有男、女。娑婆世界跟阿(音同触ㄔㄨˋ)佛国土又不同,阿(音同触ㄔㄨˋ)佛国有男、女,而无欲,娑婆世界有男、女,又有欲。所以到娑婆世界学释迦牟尼佛的法门,到极乐世界要学阿弥陀佛的法门,到阿(音同触ㄔㄨˋ)佛的世界就学阿(音同触ㄔㄨˋ)佛的法门,到无量世界学无量的法门。犹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学五十三位善知识的法门。所以观世音菩萨侍多千亿佛,学千亿佛的法门,在千亿佛面前发大清净愿。救众生苦,与众生乐,就是清净愿;烦恼无尽誓愿断,就是清净愿;法门无量誓显学,就是清净愿;佛道无上誓愿成,也是清净愿。这一四句偈就是说观音菩萨发清净愿,以理发愿就是正愿,背理而发就名为邪愿。地藏菩萨过去是一个婆罗门女,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度自己的母亲出地狱,无毒鬼王就对地藏王菩萨讲:「你的母亲,前三天就出地狱了,你的母亲离开地狱,所有地狱的众生都离开地狱生到天上去了。」婆罗门女悟此事已,她说:「仗三宝之力,度我母亲出地狱而全体大众升天;我将来仗三宝之力,所有地狱众生,都度他们出地狱了。」根据这个道理,发了「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因此以理来发愿,好象观音菩萨侍多千亿佛,广学无边法门,证无边的真理。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观音菩萨从愿起行,令众生离苦,世尊说只能略说。若果闻观音菩萨的名就能离苦,见观音菩萨的身亦离苦,心念观音菩萨亦离苦,心里起一念观音菩萨都不会空过。过去福建有一位雷法振,他是上山砍柴的,烧炭来卖。有一天,他找到一条木;鸭脚兰木,纹理幼细。他想:若以这条木来做观音菩萨像就好了。动了一个念头,但未曾做。过几天,又上山了,砍柴来烧炭。突然,有一只老虎跑出来,雷法振知道一定会没命,忽然间有一个美女,斥这只老虎,老虎就低头摆尾而走。雷法振就感激美人救命之恩,问她是何处人。她说:「我是君家鸭兰木。」这样雷法振就觉悟了:「我动一个念头将那块木来塑观音菩萨像,观音菩萨的像还未曾塑成,观音菩萨就救了我的命。」所以就叫作「心念不空过」。

我们心里头念观音菩萨不会空过,求福得福,求慧得慧,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我们见到观音菩萨的身,也不会空过,所求亦然。见观音菩萨的身,有的从梦中见,从梦中见都是好的;有的在禅定中见,禅定见更好;有的用泥巴木头来做观音菩萨。我们跑到大殿里,见观音菩萨,不要说是木头,眼前是真观音。所谓目前真佛甚分明,是甚么道理呀?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有人问赵州老人:「佛在何处?」「佛在殿里底。」「殿里那个泥塑木像呀!」州曰:「是」「我不问这个,我问真佛。」赵州老人又说:「真佛殿里底。」所谓「纸画泥塑木雕成,现前真佛甚分明」。

所以我们拜观音菩萨像亦不要当是木头来拜。你苦的时候,见到观音菩萨是苦容;你乐的时候,见到观音菩萨是笑容。观音菩萨乐,是你乐,观音菩萨苦,因为你苦。这个就是真菩萨了。闻名及见身,闻名即用口念观音菩萨的名号,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闻名见身都不空过。释迦牟尼说:「能灭诸有苦。」闻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礼拜观世音菩萨的像,念观音菩萨能灭四生九有的苦。九有是九地,五趣杂居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四生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念观世, 音菩萨名号,能灭四生九有之苦,出离三界火宅。所以观世音菩萨是慈航,能度众生出离苦海,到涅槃彼岸。

妙法莲花经所说二十五有是甚么?「四洲四恶处,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定,无想及那含」,共二十五有。四洲四恶处,四洲即四大部洲,四恶处即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六欲并梵天,六欲天同埋大梵天,共十五个。四禅四空定,无想天及阿那含天,又十个,共二十五。此二十五有包含了三有和九有,盖皆是众生受苦处。念菩萨名号,便得离此等苦处。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世间火可利人,亦会害人;世间火无实性,有生有灭。假如有一个人兴起害意,将你推落大火坑,你赶快念观音菩萨名号,菩萨法身遍法界,能灭一切火。法身有神力,能将火变为莲池。「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观音菩萨是古佛再来!观世音菩萨神力一到,火就变为莲池;所以念观世音菩萨能灭火难,我们平常要多念,万一跌落大火坑,观音菩萨神力能救助。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这首偈就是讲水难。堕落大海便随风而飘,随浪而流,无边无际,无助无援;况大海里还有食人的龙、鱼及罗剎鬼。若念观音菩萨,得菩萨神力救助,则波浪不能淹没;龙、鱼、罗剎也不能伤害。「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我讲个故事给大家听:广东沿海地方,过去海上有一怪物,头像龙头,身像龟身,尾巴像鱼,从来都未见过。有一天他突然间从大海出现,不再食鱼虾;跑上岸边食人,又食猪,又食牛。沿海一带的老百姓就恐怖。怪物渐渐跑到内地去,危害到所有人畜。观音菩萨千眼照见,千手扶持,就跑到海边用杨枝做成一个九头钩,用天蚕丝做绳,又用海水和泥沙做一个假人。土人对菩萨说:「你唔好在此处,一阵只怪物出来会食你呢!」观世音菩萨答:「我要捉那只怪物。」话毕怪物出现,一见观音菩萨,它就用水来喷,想喷倒菩萨来食。谁不知观音菩萨如如不动,怪物就发脾气,张牙舞爪。观世音菩萨说:「孽畜,休得无礼,我赏一个人与你。」就将泥人掉给怪物;怪物一口将泥人吞落肚,泥人就溶了。九个钩儿钩住怪物的心,观音菩萨一拉,怪物像杀猪般叫起来。「怪物怪物,你听我话,我带你去到南海修行,你不听我说,我就将你的心钩出来。」怪物也有灵性,就点点头。观音菩萨就骑在怪物身上,怪物四只脚就在海里头爬游到南海去。怪物是甚么东西?俗话叫做鳌鱼。在丛林大殿后面,很多时是供奉鳌鱼海岛观音的。因此,观音菩萨能够降伏水灾,也能将大海龙鱼鬼难降伏,救众生水灾之苦,救众生大海龙鱼鬼难。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这首偈就是风大,风大就代表业风。业风好厉害,业风吹你到边就到边处,吹你到南就到南,吹你到北就到北。虚云老和尚曾经到过武昌,他作了一首诗:「业风吹送到武昌,老病驰驱累众忙;三月淹留三佛寺,一场灾难一仿惶。无心欲跨楼头鹤,有愿同登选佛场。尚想玉泉关壮缪,能于言下悟真常。」老和尚当时好感慨,他说:「我被业风吹起到武昌,老病驰驱累众人忙」,老和尚当时有病,病了三个月,故云「三月淹留三佛寺,一场灾难一仿徨」。「无心欲登楼头鹤」,武昌有一个黄鹤楼;「有愿同登选佛场」,三个月都无空过,又打念佛七,又打禅七,想人人都登选佛场;「尚忆当年关壮缪」,关壮缪就是关公;关公昔年,在荆州玉泉山,智者大师座下悟道。

这首偈讲须弥山顶上,三十三天中间是帝释天王所居,其余三十二天就天子、天女所住。天的福会享尽,福报一尽就要堕落,不能再生天,为人所推堕,「人」就是指业风。被业风所吹就堕落人间,或者做人,或者做畜生,随业受报;随业受报即为人所推堕。天福尽堕落好苦啊!若天子、天女念观音菩萨名号,靠观音菩萨神力,天福尽还可复得。「如日虚空住」,不坠人间,所有天人都住在空中,夜摩天在空中住,兜率陀天又在空中住,四天王天都是在空中住;复得天福,故云:「如日虚空住」。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这首偈就是指不失人身。「恶人」就是恶业,有善业就做人,恶业重就不能做人。所以「或被恶人逐」即被恶业追逐。恶业成熟,等于「堕落金刚山」,失人身等如粉身碎骨。「念彼观音力」,能消除恶业;「不能损一毛」,连人身一条毛都不损,则人身不失矣。况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千万不要失却人身。当你将失人身之时,能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恶业消除,人身可复得。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此是能离刀杖苦之偈。昔日有怨,欠财欠命,或值怨贼索财害命。「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过去杨州有个程伯伦。清朝的时候,北方贼兵打到南方,杨州就是必经之路;打倒杨州就打南京,杨州不失南京保存,所以杨州是军事必争之地。程伯伦一家有十七个人,大家就惊起来,就念观音菩萨名号。当夜梦到观音菩萨报梦:「汝全家人十六口都平安,只有你一人有难,因你前世杀了人家十五刀,时节因缘到,怨家今日要你还十五刀,定业不可转。你赶快明日招呼个怨家,怨家就是黄麻子。」程伯伦就叫家人在另外住开,后做一台斋饭。午时候怨贼就来,怨贼手拿大刀。程伯伦就问:「你是黄麻子吗?」「你点解识我个名?」「观音菩萨报梦,话我前世杀了你十五刀,今日要还你十五刀,我想请你先食饭,然后再还。」黄麻子想:「你前世杀我十五刀,我今世杀你十五刀,你来世又杀我十五刀,我又杀你十五刀,怨怨相报就无有了期!」黄麻子话:「好啦,这个怨业今日解除罢。」怨是可以解,也不必害怕怨家,怨家有时是善知识;提婆达多生生世世做释迦牟尼佛的怨家,但也是他令释迦牟尼佛早成佛道。法华经云:「以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慈悲喜舍,三十二相紫磨金色身。」所以不要害怕怨家。这样黄麻子就将刀背向程伯伦凿、凿、凿、凿、凿了十五次。「你我前世怨业今日解除啦。」两个就食饭,黄麻子将个竹筒放在台上,程伯伦问:「个竹筒里面装甚么呀?」他说:「装一部金刚经。」程伯伦话:「我也受持金刚经!」「你受持金刚经,我又受持金刚经,我们两个就是法兄弟啦。」「我们结拜为兄弟吧。」他们两个人就变成兄弟,化敌为友,解怨为亲。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此乃临命终免难之偈。

人临命终之时,心力最强;若能一切放下,此时持念圣号即得感应菩萨神力加佑,利刀斩在神力上即时寻段段坏。国法有刑,三刀不死即赦其罪,何况刀段段坏;即免死难。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此乃脱枷锁之文。

不论何人,被囚禁枷锁,坐牢中无释日期;趁此机缘,一心念菩萨圣名或念普门品,业自消除。圣力加庇,杻械自脱,牢狱自开,即得解脱。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

此乃害人自害之文。

凡用毒药役使鬼神行事,对方无罪,护法神庇佑,即不能加害,鬼神必将毒物偿还本人,自己受之。如常州天宁寺,初有九莲宫道观,而嫉忌天宁寺兴盛,心生不忿。道士用符咒,请天上火神烧天宁寺。寺主叫僧众齐心念楞严咒,火神降临时,寺为云所盖,不见天宁寺,只见九莲宫,火神乃烧九莲宫回天消差。故云害人不到反招自害。

或遇恶罗剎、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重释罗剎鬼难之文。

邪不能胜正,正能伏邪。恶鬼、罗剎、毒龙等,皆恶物也;若能正心持颂圣号,正气力及神光力,能令鬼类消声匿迹,何况敢害?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此乃恶兽惊走之文。

若遇恶兽,利牙相向,不要惊恐惶怖;提起正念,大声念圣号。彼一闻圣名,自走远方去。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毒来慈度,慈心一向,毒气自消。若见蛇蝎,不用惊慌;惟念菩萨圣号。彼闻圣号,自归巢穴去。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此乃天灾之文。是大众共业所感。

最好大众齐念圣号,能转戾气成祥瑞,化灾难于剎那。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世间众生,自种其因,自受其报,入生死海,受无量逼迫之苦。如是等报,菩萨以清净法身,妙观察智力,能寻声救种种苦。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

菩萨具足定庄严神通力,又具足慧庄严方便智力;故能十方世界现身,在在说法,教化有情。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菩萨先度众生离三途苦,次教离人道中的生、老、病、死苦,渐渐引出三界火宅。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菩萨发心,行菩萨道,自利利他,先修五观。

第一真观。真即真实,真实即空,故真观即空观。空一切法,一切法入心时,无有不空者。因心是空故,凡物入心时皆空;若物不空,心中有物,便成障碍,障别法不能入心,又障汝不能学别法,更障汝不能进道,复令汝生我慢不能会道。所以菩萨必修空观,空一切法;乃至布施,亦不能着相,一着便成有漏,漏落生死,成有为法。所以菩萨先修空观,空除我执。第二修假观。从心流出,一一皆假;假者如幻如化不实之谓也,无常之谓也,如昙华一现耳。所以菩萨知世无常,幻妄不实,从空出假,入俗度生;在尘不染尘,在俗能离俗,在世出世,如莲花,出污坭而不染泥,方能度众生离烦恼,方能度众生出五浊。若自己染尘,焉能度生出离五欲?所以菩萨观世如幻,众生是假,建立水月道场,空花佛事,广度众生而自不染尘劳烦恼,故名「清净观」。虽则学种种法乐,治众生种种烦恼病,病袪药空,干干净净故名清净。第三修中观。观一切法实相、众生实相、诸佛实相皆是一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相无相、无来无去相、无凡圣相、无人我相、离一切相;法体清净、周遍法界、广大无边、成就广大功德;一修一切修,一成一切成,更无有法可成,证得无上菩提,清净功德遍满虚空,名「广大智慧观」。上来三观齐修,三谛理显,三德圆证,自利既圆,复修利他功德,故云「悲观及慈观」。悲观者,菩萨观众生与己同体,同体故众生有苦,菩萨必知;故大悲由生,愍救其苦。众生离苦,菩萨心亦无苦。例如子女有病,父母亦病,母子同体故。所以菩萨修同体大悲,愿救一切苦,成就大悲功德。慈观者,菩萨与众生同体故,息息相关。众生乐即菩萨乐,菩萨见众乐,心生欢喜,故名为乐。所以菩萨以种种方便,令众生得人、天之乐,得出世乐,得无上菩提觉法之乐,得大般涅槃寂灭之乐。因此菩萨与众生乐,成就大慈功德。众生学菩萨修五观,望早成就,故云「常愿常瞻仰」。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上来五观齐修,修德有功,性德显现,得见无垢妙极法身。无明烦恼破尽无余,光明炽盛普照世间,降伏三灾风火,永离三界火宅,成就佛国净土,出生无漏功德,法报二身,常住世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上来修悲观,得识众生与我同体。欲令众生离苦,莫如教持戒清净。无业无报,则众苦自熄矣,故云「悲体戒雷震」。再修慈观,莫如现身如云,洒大法雨,为众生说种种法。未种善根令种,已种令增长,已增令成熟,已成熟令解脱;到涅槃之彼岸,灭除烦恼焰。

争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修行最怕怨业。宿怨障道,不论文斗、诤讼、经官、武斗怖畏军阵,皆是宿怨所致。菩萨若不为解怨释结,众生修道难望其成;故观音大悲,先使众生宿怨悉退散。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众生念菩萨名号,念到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不见有生,不见有灭,生灭相不可得,故云「妙音」。又念菩萨名号,念到感应道交,即念即脱众苦。又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长寿得长寿,求三昧得三昧,求辩才得辩才,求净土生净土,人人有求必应,故名「观世音」。又念菩萨名号,念到无念而念,进一步无我念佛,十方世界现全身,无一法不是佛法,此时名「梵音」。又念菩萨名号,念到感应,善根成熟时,观音菩萨即为其说法,令得悟道;如海潮不失时;故名「海潮音」。世间音声这有漏,不能救苦;但念观音圣号是无漏功德,能救世间苦,故云「胜彼世间音」。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上来念菩萨名号,能令众生获五种妙功德。可知菩萨是古佛再来,倒驾慈航,再行菩萨道,驾轻就熟,能救众苦,切莫生疑;如世间父母,堪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菩萨既是古佛再来,今又行菩萨道,具足佛因、佛果功德。又以慈眼视众生,愿人人皆获一乘因果功德。故菩萨福如大海,任从人取,用之不竭,是故众生应顶礼大悲王。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楞严经云:持地菩萨多年苦行,平填道路,蒙毗舍浮佛摩顶,即时心开,悟无生忍,入菩萨位同时发愿:「若闻如来宣妙莲花,佛知见地,我先证明。」所以佛说普门品毕,持地菩萨即出来证明:「若有众生得闻观世音菩萨法身自在,寻声救苦,无漏业者;及闻普门示现三十二应身说法度生,神通力者;当知是人所获功德,我持地证明甚多甚多。」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说普门品时,闻法众生,心开意解,各各八万四千烦恼皆发无等等,无上菩提正遍知心。

编者后记

此「闻记」是录自讲经法会录音带,故偶有重复,边语或口语,请读者见谅。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歡迎光臨 Wiki 弘憶佛教論壇 - 熱門關鍵字 Google Facebook TikTok Youtube ChatGPT AI 竹林寺。竹林禪寺住持 (http://buddha-hi.net/re/)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