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十四講講記
(第八講)
淨空法師講述
邱淑貞記錄
第八講 內容設施梗概
後面這七講,是佛法內容大意。第八講「內容設施梗概」,首先把整個佛法簡單扼要的給諸位做一個介紹。從講表裡面,能夠看出佛法是什麼。先說「佛法總綱」,後面是「佛法大意」;一個說「體」,一個說「用」,作用。
甲、佛法總綱(體)
體是教學的內容。佛法教學的內容是「戒定慧」,稱之為三學,三種學問。佛的經典也是依照這個來分類,稱為三藏經典。「藏」,就像倉庫一樣。律藏是戒學,經藏是定學,論藏是慧學;稱為三藏經典,這就是佛門的教科書。修學一定要依教科書,教科書就是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教導。
「戒學」:「防非止惡」,這是戒學的內容。非是錯誤,指邪知邪見、錯誤的知見;惡是指行為,種種不善的行為。佛家的戒律相當於儒家的禮,是基礎的教學。孔老夫子當年教學有四科,第一科就是德行。德行用禮來教,所以小孩從小就教他學禮,學著待人接物,學著伺候長者。佛家一開端就學戒律,戒律屬於生活教育。從前學佛出家人五年學戒,然後才有資格學經、學論。
諸位要想在佛法裡成就,不能不重視戒;因為離了戒,不會有定,戒是手段,幫助你恢復清淨心。戒有兩大類:一類是自律,完全是對自己、對個人私生活,這一種戒律是小乘戒;另外一類是處大眾,屬大乘戒。大乘戒也不是要求大家遵守,還是自律,團體當中如何自律,這叫做大乘戒。個人在自己小房間裡面如何自律,叫做小乘戒。由此可知,戒律是自律的,不是戒別人的。戒律的目的是使我們得定、得清淨心,我們一天到晚拿著戒律的標準去看別人,這個人犯戒,那個人也犯戒,你的心還能定得下來嗎?一天到晚看到別人的過失,就是你自己的過失;你自己心清淨,見不到別人的過失。古人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說別人犯戒的人,他本身就是個犯戒的人,因為他的心不清淨。所以戒學是學佛的基礎。
「(藏)屬於律部」:在三藏經典裡屬於律藏。律部就是律藏,專門講戒學。佛所說每一部經典的內容都有戒定慧,都有經律論的意思,這一部經典裡面,那一部分說得分量重、說得多,就歸到那一類去。戒律的經典也講定、慧,但是以戒律為主,戒律講得最多,就歸到律藏。如果這一部經典講定講得多,講戒講得少;譬如《楞嚴經》,十卷經文講戒律不超過一卷,講定佔得多,佔十分之七,就歸到經藏。
佛說法四十九年,世出世間一切法無量無邊,說不盡,所以學佛的人要有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能力。「聚」這一條就是佛沒說的;佛雖然沒有說,可是與佛所說的性質相同,也應當歸到這一類;聚是歸納同類。「攝善法」,凡是一切講斷惡修善這一類的理論方法,雖然不是佛說的,也可以因為性質與佛所說的相同,歸納到律藏。佛教的心胸廣大平等,並不是我所說的經典就是無上的依據,別人所說的不行,佛不說這個話。甚至於外道所講,只要符合這個原則,都可以歸納。「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戒律一類,可以歸納。
「定學」:定的意思是「息慮靜緣」。禪定是佛法修學的總樞紐八萬四千法門只是修定的手段不同,全都是修定。念阿彌陀佛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定,他是用念佛名號這個方法來修定;參話頭是一種方法,持咒也是一種方法,沒有一個法門不修定。戒幫助你得定,不持戒,心是放逸的,心往境界上跑,戒幫助你把妄心收回,成就大定。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你的心一直在外頭境界上攀緣,要把它收回來。戒律教你不貪、不瞋、不痴,教你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什麼樣都不准,心收回來,身心逐漸清淨;戒幫助你修定。定的要領是息慮。慮是妄想,息慮是把所有的妄想息掉。緣是攀緣,靜緣是把攀緣靜下來。要止念頭、不攀緣,一切妄念要止住,外緣決定不能攀。不可以講求應酬,現在的佛法是應酬的佛法,一天到晚都攀緣,這是不能成功的。大經裡面講「莊嚴佛國土」,是以清淨心莊嚴。大定才是真正的莊嚴,身心清淨一塵不染。
「(藏)屬於經部」:在三藏經典裡屬於經藏。見到「經」這個題目,偏重在定學。「(聚)能引功德」,雖然不是佛說的,這種理論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得定,也可以看作是經典。功德就是禪定,決不是在佛教寺廟功德箱裡面放一點錢,這就做了功德,那是錯誤的。你供養一點錢,與禪定不相干,與般若也不相干。功德是定慧,如果你修行得定,譬如說你得到一心不亂,戒律也是功德,戒定慧都是功德。如果沒有得定,戒律持得再好,那是修福,不是功德,功德是一定要達到禪定。我們修學這麼多年,有沒有功德?福德是不少,沒有功德。梁武帝是佛門的大護法,江南一帶的寺廟大多數都是他建的,南朝四百八十寺都比佛光山大,度很多人。他問達摩祖師:「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達摩祖師的話是老實話。梁武帝把福德當作功德,誤會了。如果他問達摩祖師:「我福德大不大?」達摩祖師一定說:「甚大!甚大!」福德跟功德一定要分清楚,心不清淨,沒有功德。功德是講清淨心,從清淨心裡面生智慧。
「慧學」:「去惑證理」。慧是開智慧。慧學裡面,有很多一問一答互相討論、辯論的文字。《楞嚴經》有不少文字是阿難尊者、富樓那尊者這些人跟釋迦牟尼佛的討論,屬於慧學;但是《楞嚴經》是以首楞嚴大定為主,所以還是把它編在經藏。去惑證理:破除迷惑,證入真理,這是佛法修學最高的目標。定是慧的手段,戒是定的手段,戒學可以說是手段之手段,屬於最初方便。
「(藏)屬於論部」:在三藏經典裡屬於論藏。像《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論》、《大乘起信論》,這一類多半是以討論的方式來說明真理,破除我們的疑惑,以這個為宗旨,這是屬於論部。「(聚)權智攝眾」:權是善巧方便,以種種善巧方便,能夠攝受眾生、幫助教學的這些方法,都可以歸納到論藏。
三藏經典,有佛所說的,有不是佛說的;不是佛說的,只要與佛講的宗旨不相違背,都可以平等看待。
乙、佛法大意(用)
佛法大意其實有四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是佛門的法印、後頭一句「是諸佛教」,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眾生的宗旨。千經萬論絕不離這個原則,凡是符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宗旨,都可以看作是佛教的經典。佛門實在是廣大,真正能夠包容一切法。教學以自淨其意為目標,自淨其意屬於定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屬於戒學,幫助你得定、開智慧。佛教教學最重要的就是開智慧;戒定慧又叫做三無漏學,三是三大類,漏是煩惱的代名詞,無漏就是無煩惱;這三大類的學問,可以幫助你斷煩惱、開智慧。
丙、二門並修
這一段是對於研究佛法提供一個方法,學佛從哪裡下手?提供我們一點意見做參考。「二門並修」,二門是指「解門」、「行門」,二門必須並修。古大德將佛教修行訂四個次第:信、解、行、證;證是證果、成就。當然你現在已經信了,信了以後要注重解行;解行要並重,不能偏一邊。偏在解,沒有行,無法悟入佛法的真實義;要有行,才能真正的理解。只有行,不解,這個行也不能成就;要有解幫助行,行才能成就。所以一定要兩門並重,同時下功夫。解門是智慧;行門是功夫,就是禪定。解門是看破,行門是放下。
「解門」:自古以來有兩種方式,一個是「閱藏」,一個是「研宗」。「閱藏」:藏是《大藏經》。《大藏經》在宋朝最初編纂時有五千多卷;現在的《大藏經》增加很多,有宋以後翻譯的,還有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的註疏。現在最完整的是《中華大藏經》,這是台灣新編的,有幾萬卷。閱藏是好事情,可惜現代人沒有這個福報。從前的出家人,事情少、時間多,每天到藏經樓閱藏;在家居士也可以到寺廟裡住幾年,在那裡閱藏、讀書,有福報。現代人不但工作忙碌,而且沒有文言文的基礎,經典擺在面前看不懂。我們今天最起碼也要背一百篇古文才有能力讀誦經典。
藏經是課程的標準,我們修學唯一的依據。佛教導我們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首先我們對經典要建立信心,不能夠懷疑,懷疑就變成障礙。世間人做學問,懷疑的態度非常重要,沒有懷疑就不能進步;但是佛法不能懷疑。因為世間學問一直都在摸索,沒有達到最高峰,沒有一個定論,沒有結論。佛法登峰造極,有圓圓滿滿的結論;懷疑這個結論,就達不到。它是一條正路,是十方諸佛菩薩所走的大道,唯有堅定的信心才能快速證得。現在全世界佛教所遺留的經典,保存最豐富、最有價值的就是中文譯本,其次是西藏文譯本。這兩種文字都是直接從梵文翻譯,而梵文的經典已遺失殆盡。
「研宗」:沒有閱藏的機會,不得已而求其次—研宗,專門在一宗下手,這也是一個方法。在中國,小乘有兩宗,大乘有八個宗派,每一宗派的典籍至少也有一千卷以上,包括經論以及歷代祖師的著作,也是有相當分量,要想精通不容易。古人三、五年就能夠透徹貫通,因為古人的福報大、環境好。古人在寺院叢林,每天在講堂裡聽講經八個小時,研究教理;還有八個鐘點修行,在一塊共修,參禪到禪堂,念佛到念佛堂,一天十六個小時解行並重,他有這麼好的環境;剩下八個鐘點,吃飯、洗澡、洗衣服,忙得不得了,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這種教學使你沒法子打妄想。一天上兩個鐘點課,其餘時間都在胡思亂想,不能成功。古人教學方法好,因緣殊勝,我們今天找這個地方找不到,福報不如古人,就是研宗也有相當的困難。
除這個之外還有沒有辦法?有。不但近代有,古人也有這種情形,一生專攻一部經,這會有成就;不但是行門要一門深入,解門也要專精深入。在近代,江味農居士一生專攻《金剛經》,花了四十多年的時間鍥而不捨,寫出《金剛經講義》,這個講義就變成金剛經註解的權威。自古以來金剛經的註疏他都看過,這個講義集古今《金剛經》註解的大成。周止菴居士也是如此,一生專攻《心經》,《心經》兩百六十個字,他下了四十多年的功夫,《心經詮注》變成自古以來《心經》註解的權威。這個方法值得我們學習。每一宗的典籍幾十種之多,十年研究二十種,平均半年讀一部,用的功夫很有限,成績平平;如果十年用在一部經上,這不得了,你這一部經必定出人頭地。古人,縱然他是從一宗下手,幾乎到他晚年成就的時候,把拉拉雜雜的都捨掉,最後只留一樣,變成專攻,所以在解門也是一門深入。諸位一定要記住,解中有行,行中有解。著重學術的,像華嚴宗以《華嚴經》為主,天台宗以《法華經》為主,三論宗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為主,唯識宗有六經十一論,以《解深密經》、《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為主,他們也有修行的方法,並不是只解不行。著重在行門上的,也有理解,都是解行並重。
行門裡面列舉四個宗派:
「律宗」:由持戒這個法門進入,著重戒律。「三業清淨」:這是修行目標,所希望達到的目的;三業清淨是指身、口、意能夠做到清淨不染。三業裡面最重要的是意業,意要是不染,身口決定不染,意要是染污,身口也會連帶的染污。所以律宗不但著重外表,更注重的是內在;外表能影響內在。律宗著重在形式上,一舉一動都要合乎法度、合乎規矩,嚴持戒律。小乘戒律著重事相,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外表非常莊嚴,一舉一動都合規矩。而大乘的戒律著重在心地,對外表就不太注重。可是大乘戒比小乘戒難,因為大乘著重在心戒。譬如殺生,小乘戒是起心動念要把對方殺害,斷他的命才算是犯了殺戒;可是大乘戒不如是,大乘戒起心動念就破戒,沒有傷害對方,起個念頭要殺他,戒就破了,所以大乘戒難持。大乘是心戒,論心不論事,殺盜淫妄,起心動念就破戒。小乘戒起心動念不破戒,沒有罪,一定要做了事情才算犯罪。大乘戒在起心動念上結罪,所以大乘戒菩薩心地非常清淨。
佛說律宗是「正法期成就」。佛陀在世,僧團都是清淨的僧團,修行人善根深厚,社會風氣非常淳樸,的確是修學戒律非常好的時代。現在的社會修戒律就相當不容易,很難。古時候有專修戒律,佛陀在世時從這個法門入門的很多。在中國,終南山道宣律師這一派專修戒律,稱之為律宗。
戒律精嚴能感動鬼神。南山律祖就是唐朝道宣律師,感動天人供養,他是日中一食,天人每天送飯給他、侍衛保護他。窺基大師跟道宣律師同時代,窺基大師是大乘菩薩,對於戒律在外表上沒有那麼嚴格。窺基大師是貴族出身,玄奘大師看他很聰明,要他出家。傳說他向玄奘大師提出三個條件:第一、我要帶一車的書;第二、我要帶一車的金銀財寶,要享受;第三、我要帶一群美女伺候我。玄奘大師說:行!都可以。於是窺基大師出家,俗稱三車法師;他在戒律上就不會那麼呆呆板板的。有一次他經過終南山,順便拜訪道宣律師。他名氣很大,是唯識宗開山祖師、道宣律師是律宗開山祖師。道宣律師對他有一點成見:雖然是不錯,很有學問,經也講得很好,但是戒律很差,不大守戒;就有一點輕慢心,好像很遺憾,這麼好的法師不能夠嚴持戒律。他那天拜訪道宣律師;天人每天供養送飯來,那天天人沒送飯來,道宣律師餓了一天。第二天,天人送飯,道宣律師就問他:「昨天你為什麼沒有來?」天人說:「昨天有大乘菩薩在這個山上,滿山的護法神都在這兒護衛,我進不來。」道宣律師聽了,心裡面非常慚愧,原來窺基大師是大乘菩薩,我沒把他看在眼裡,這麼多護法神保護著;我還不如他,我才一兩個護法神,他是滿山遍野的護法神,害得我的護法神都不敢進來。這才曉得大乘戒跟小乘戒,在戒相上講不能夠同日而語。大乘菩薩在形式上雖然是很隨便、很無所謂,心地清淨。
「禪宗」:禪宗的目標是「明心見性」。心就是阿賴耶,性是真如本性。本性上起了無明,不覺,心又起了念頭,這是根本無明。無明一起來,真如本性就換一個名詞叫做心,所以心就是帶著無明的本性。明心就是恢愎光明,把無明斷除,這時候的心就又恢復它的老名字,叫做本性。明心就是見性,見性就是明心。必須要破無明才能夠見性,才能夠恢復明心。要想見性,先斷見思,再破塵沙,然後再破一品無明,才能明心見性。試問:有沒有本事把第一關見思煩惱斷掉?這是要講真正功夫。
參禪,用參話頭的方式,或者是觀心的方式,這都是手段;第一步的功夫要斷見思煩惱,目的是明心見性。三界八十八使見惑,八十一品思惑,要斷盡才能夠得到解脫,但是並沒有大徹大悟,還要繼續努力進修,再破塵沙、無明,才能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三業清淨,名字不一樣,境界完全相同;性,本來就是清淨的。念佛法門裡,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就是三業清淨,方法手段不相同,達到的目標完全相同。淨土法門講事一心就是禪家講得到禪定,所以事一心叫做念佛三昧,但是還沒有明心見性,要到理一心不亂才是明心見性。
「像法時期成就」:像法是相似法,佛法已經沒有過去那麼純。釋迦牟尼佛的法運,總共是一萬二千年。正法一千年,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一千年之內,佛法還沒有很大的變質,相當純,依照佛的戒法修行,能夠達到目的。像法一千年,佛滅度後一千年至二千年當中,佛法起一些變化,變質了,後來的人把他自己的知見摻雜在佛法裡面,所以就不純,這個時候單靠修戒律不容易成就,要修禪定。佛法傳到中國來,剛好是佛滅度一千年,佛的法運也正好是禪定這個時代,所以中國的佛法幾乎全是禪宗的勢力範圍。禪,的的確確在中國發揚光大。佛滅度二千年以後是末法時期,末法有一萬年。我們現在這個時期是佛的末法時期,末法的初期,在這個時候禪定很難成就,在這個時代要想斷見思煩惱不容易。
「淨宗,帶業往生,末法時期成就」:末法時期淨成就。淨怎麼成就?「帶業往生」,這個方法成就。為什麼?你沒有辦法消業障,只有帶業往生。佛在《大集經》裡說:「法運一萬二千年,正法戒成就,像法禪成就,末法淨成就。」末法時期修學淨土,就是依教奉行。
帶業往生不是明心見性,不是三業清淨;如果講一心不亂,那就是明心見性、就是三業清淨。在末法時期,我們的業障太重,沒有能力斷惑,沒有能力達到一心不亂;淨土的殊勝方便,就是可以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決定能成就,正是古德所說的「萬修萬人去」,道理就在此地。一定要懂理論,如理如法修行,才能成功。在末法時期,如果要建立一個真正如法的道場,那就是念佛堂。念佛堂著重行門,就是長年的佛七,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打佛七。過去印光大師在蘇州靈巖山就建立這樣的道場,天天打佛七,一天六支香,一支香一個半小時,每天九個鐘點念佛。他的道場講開示不講經,是一個專門念佛的道場。但是在今天這個時代,非講經不可;如果能夠每天兩個小時講經,十個小時念佛,一天有十二個小時解行相應,這才是真正末法時期如法的道場。
「密宗」:密宗講「三密相應」,口誦咒,手結印,意要觀想,三密相應。目的也是明心見性、三業清淨。密法是正法、像法、末法時候都有。如果顯教不通達,沒有資格學密。密是屬於加行的,功夫上再加上一點,是這個意思,所以嚴格的來說,你要學密,先要學三藏經典,對佛法的理論方法境界都明瞭,才可以用密咒來加持。如果對於顯教教理完全不懂,你去學密,那是盲修瞎練,不會成功。
跟真正的密宗上師學佛法,你的教理沒有搞清楚,他不會教你密法。我初次見章嘉大師,他傳我一個咒,跟我結緣,要我常常念。他教我六字大明咒,把這個咒的意思講得清清楚楚。為什麼呢?才能觀想。「嗡」是身,「嘛呢」是蓮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所以是身、蓮花、保持、意,以中國話來說:保持身心像蓮花一樣。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你念咒時懂得這個意思,與身心相應,豈不是三業清淨、一塵不染!其實「南無阿彌陀佛」也完全是梵語,意思是皈依無量覺。「南無」是皈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皈依無量覺。要懂得觀想,口裡念佛號就跟念咒一樣。
希望諸位解門著重一部經的專攻,選擇一部自己喜歡的,一門深入;行門還是念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