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各宗大意一輯第一種

—俱舍宗大意

 

黃懺華居士編述

 

第一篇 緒論

第二篇 諸法概論

第三篇 因果論

第四篇 有漏因果

第五篇 無漏因果

第六篇 無我略說

 

俱舍宗大意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此宗之名稱及其略史

 

俱舍者,世親論師所造論名,此依俱舍立宗,故名。佛世尊滅後一百年間,法海清淨一味,人無乖競,法無異說。圓滿百年已,有大天論師,作五事頌,立新義。佛法大眾,(龍象邊鄙多聞大德四眾,)共議所成立,或朋其說,或翻之,鬥諍紛然,遂分二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從此二部,更生支派,展轉流出十有八部,本末合稱二十部執。於中有曰說一切有,佛滅後三百年初,從上座流出。此部先弘對法,後宏經律。四百年出,說一切有復出一部,名經量部。此部唯依經為正量,不依律及對法。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論師,集初期有不論六足論義,造發智論,組織有部之教義。四百年初,有部諸論師,造大毘婆沙論,廣釋發智,大成有部之教義。婆沙出後,有部宗徒,嫌其太博,撮錄其要義綴為專書者層出,就中最簡明而得要者,五百年中法勝論師之阿毘曇心論,以心論太略,造雜阿毘曇心論增補之。九百年頃,世親論師出世,初於有部出家,受持有部三藏,後學經部,見其當理,增訂雜心,造俱舍論,述一切有義,時以經部正之,理為長宗,不偏一部。印度學徒,咸稱為總明論。有部眾賢論師,造俱舍雹論,破俱舍。世親見之,為改題為順正理論。一千年頃,安慧無師,糅雜集論,救俱舍,破正理師,遂入大乘。

 

此土陳文帝天嘉四年,真諦三藏,攜俱舍梵本來華、於制多寺釋之,凡五年而成,題為阿毘達磨俱舍釋論,世稱舊俱舍。陳智愷唐淨慧等,作疏弘之。其後唐太宗貞觀七年,玄奘法師,適印度,於迦濕彌羅國,就僧伽論師,學俱舍。歸國後,永徽年中,於大慈恩寺再譯之,題為阿毘達磨俱舍論,世稱新俱舍,即此宗所依今本。其弟子神泰普光法寶,各作疏釋,弘布此論。稍後,圓暉做頌疏義鈔,遁麟作頌疏記,講敷其勝盛。唐後此宗遂絕不傳。

 

第二章  此宗之位置

 

此宗雖正述有宗,而折衷諸部,唯以理勝為宗,於經部義取攜猶多,較之根本有部發達有加。然當大乘諸宗,判釋一代佛教,立有空中三時教之法相宗,置之於有時。立藏通別圓四教之天台宗。置之於藏教。立小始終頓圓五教之華嚴宗,置之於小教。乃至立異生羝羊心等十住心之真言宗,置之於唯蘊無我心。皆判為小乘。

 

第三章  此宗之典籍

 

第一節  總說

 

此宗除以俱舍論為正所依外,所宗經有四阿含等,論有七論婆沙,及阿毘曇心論,雜阿毘心論等。茲列舉如下。

 

      ┌一、長阿含經後秦佛陀耶舍譯

四阿含│二、中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

      │三、增一阿含經前秦

      └四、雜阿含經宋求那跋陀羅譯

 

阿含梵語,此云傳,即佛佛展轉傳來之意,本通大小,後專為小乘經之總名。新稱阿笈摩,舊稱阿含。如玄應音義云,阿笈摩,亦言阿伽摩,此云教法,或言傳,展轉傳來以法相教授也,舊言阿含,訛略也。四阿含者,一長阿含,文言長廣。二中阿含,非略非廣。三增一阿含,於一法上增一至多。四雜阿含,相雜明義。如頌疏記云,一長阿含,多說長偈。二中阿含,多說中偈。三增一阿含,謂一法為始,於一法增一至多故也。四雜阿含,此翻為藏,有言種種說也。

 

        ┌一集異門足論—舍利子造┐

        │二法蘊足論—大目乾連造│六

        │三施設足論—迦多演那造│足

七論婆沙│四識身足論—提婆設摩造│論

        │五品類足論—世友造    ┘

        │六界身足論—世友造

        │七發智論—迦多衍尼子造—身論

        └八大毘婆沙論—有部諸論師造

 

初七論中,發智一論,義門完備,喻之以身,是為身論。集異門等,義門稍狹,皆稱足論。如光記云,前之六論,義門稍少。發智一論,法門最廣。故後代論師,說六為足,發智為身。此上七論,是說一切有部根本論也。關於六論著作之次第及其作者,玄奘法師,舊傳一說。梵士稱友,釋具舍論,又傳一說。西藏他拉那他及布通等,又傳一說。如集異門一說大拘絺羅造,法蘊一說舍利子造,施設一說目乾連造。茲姑依光記寶疏等,列表如上。又此六論,除施設翻外,餘皆玄奘法師所譯。然今人依西藏譯本對勘,知法護譯施設備,即六論中施設原文略出。

 

毘婆沙,譯云廣說勝說異說。如光記等云,毘婆沙者,毘名為廣,或名為勝,或名為異,婆沙名說,謂彼論中,分別義廣,故名廣說。說義勝故,名為勝說。五百羅漢,各以異義,解釋法智,名為意說。

 

第二節  俱舍論大綱

 

第一  名義

 

俱舍梵語,具云阿毘達磨俱舍,阿毘此云對,達磨此云法,俱舍此云藏。對法者,無漏慧之異名。對有二義,一者對向,謂對向涅槃。二者對觀,謂對觀四諦。法有二種,一勝義法,唯是涅槃。其性是善是長,故名為勝。有實體故,復名為義。即勝名義,即勝義名法,故名勝義法。二法相法,通四聖諦。相者,性也,狀也,望自體邊名性,望他緣邊名相。此四諦法,是一切諸法之性相,故名法相法。無漏盡慧,能對向涅槃果法。或能對觀苦集滅道四諦,故稱對法。對法有二,一勝義對法,無漏名勝,實體稱義。二世俗對法,是有漏法,名為世俗。勝義對法,復有二種。一者自性,即無漏盡慧。二者隨行,謂淨慧眷屬,即慧相應心及受想等諸心所法四相及得道共無表。世俗對法,亦有二種。一者方便。謂有漏諸慧。此復有四,一生得慧,生便得故。二聞慧,聞教成故。三思慧,因思起故。四修慧,從定生故。二者資量,謂諸論教,即是六足發智等論。此諸慧諸論,非真對法。然先因論教,次有生得。從生得後,方有聞慧。從聞慧後,次起思慧。從思慧後。始生修慧。從修慧後,起無漏慧。為真對法作資量故,亦名對法論。此論攝藏彼對法論所明勝義,故名為藏。或對法藏者,發智等論,此論以彼對法為所依,亦名對法藏。

 

第二  內容

 

世親論師,依諸法無我法印以造斯論。如光記云,西方造論,皆釋佛經。經教雖多,略有三種,謂三法印,一諸行無常,二諸法無我,三涅槃寂靜。此印諸法,故名法印,若順此印,即是佛經。若違此印,即非佛說。故後作論者,皆釋法印。於中意樂、廣略不同,或有偏釋一法印,或有舉一以明三。如五蘊等,唯解諸行無常。如涅槃論等,唯釋涅槃寂靜。此即偏釋一法印。如俱舍論等,解諸法無我印,此即是舉一以明三。所以就此釋者,諸行無常,唯明有為。涅槃寂靜,唯明無為。諸法無我,通明有為無為。欲彰此論無事不攝,故就廣以明。

 

此總論有九品,一界品,二根品,三世間品,四業品,五隨眠品,六賢聖品,七智品,八定品,九破我品,初界品等八品,明諸法事。後破我一品,明無我理。其明諸法事中,初界根二品,總明有漏無漏法。後世間品以下六品,其別明有漏無漏法。初世間品以下三品,明有漏。後賢聖品已下三品,明無漏。其明有漏中,初世間品,明果。次業品,明因。後隨眠品,明緣。其明無漏中,初賢聖品,明果。次智品,明因。後定品,明緣。茲表如下。

 

                                  ┌明諸法體……………界品

                ┌總明有漏無漏諸法┴明諸法用……………根品

                │                        ┌明有漏果…世間品

      ┌明諸法事┤                ┌明有漏┤明有漏因…業品

      │        │                │      └明有漏緣…隨眠品

      │        └別明有漏無漏諸法┤

俱舍論│                          │      ┌明無漏果…賢聖品

      │                          └明無漏┤明無漏因…智品

      │                                  └明無漏緣…定品

      └明無我理…………………………………………………破我品

 

第三  疏釋

 

此論之疏釋,印度有德慧世友安慧稱友之製作。現今為世所知者,唯稱有一書。於中國,真諦三藏,譯出此論後,自作疏釋,亡逸不傳。其後陳智愷唐淨慧等,作疏弘之。唐玄奘法師譯出此論後,其弟子普光,稟師說,作記。神泰法寶,作疏。世稱俱舍三大疏。其後圓暉作頌疏,釋俱舍本頌。遁麟作頌疏記,慧暉作頌疏義鈔,釋頌疏。世稱頌疏二大釋。

 

第二篇  諸法概論

 

第一章  七十五法

 

此宗大別一切諸法為有為無為二法,又區分之為五位,更細析之為七十五法,如下。

 

            ┌色法…………十一  ┐

    ┌有為法│心法…………一    │

    │      │心所法………四十六├七十五法

諸法┤      └不相應行法…十四  │

    │                          │

    └無為法…………………三    ┘

 

所謂一切諸法,即宇宙萬有。所謂法,有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二義。宇間所有萬事萬物無論為有形為無形,皆各任持自家之特性。以任持自家之特性故,能為軌範標準,令人生某事某物之了解。故皆以法名之。如光記云,釋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謂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變。二軌生物解,如無常等,生人無常等解。

 

所謂有為法者,萬中有眾緣聚集所作為有生滅便遷之部分。如神泰疏云,眾緣所為,故名有為。又頌疏云,為者,作也。此有為法,眾緣造作,故名為。有彼為,故名為有為。無為法者,非因緣所作為,無生滅變遷,湛然常住之部分。如法宗原云,無因緣為作,故名無為。

 

第一節  色法

 

所謂色,即通常所謂物質,有變壞對礙等義。如論謂由變壞故名色,又謂有說變礙故名為色。變壞,謂物有變化,歸於破壞。對礙,謂物各有其勢力,假乙自他,相對相礙,如手礙手,或石礙石,或二相擬。此色法有十一種,即

 

    ┌五根—眼 耳 鼻 舌 身

色法┤五境—色 聲 香 味 觸

    └無表色

 

五根者,一眼根,謂照見青黃等色彩長短等形量,令內界之心作用即眼識發生之官能。二耳根,謂聽取琴瑟等音聲,令耳識發生之官能。三鼻根,謂能嗅沉檀等香氣,令鼻識發生之官能,四舌根,謂能嘗甘苦等食味,令舌識發生之官能。五身根,謂接觸冷煖等物境,令身識發生之官能。根者,增上義,能生義。眼等五種官能,能感取外界之現象,發動內心之心識有增勝之力用,故名為根。又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幹,此眼等根,能生眼識,故名為根。此五根有勝義根,扶塵根二類,勝義根者,感取外界之現象,令內界之心識發動之官能。其體淨妙,如珠寶光。扶塵根者,扶持助成勝義五根義,其體則麤顯之四塵所成之肉體也。今所謂五根,正謂勝義根。如法宗原云,眼謂內處,眼識所依,能見色境,四大種所造淨色為體,有色無見有對,乃至身根廣說亦爾。

 

五境者,一色境,謂眼根所照見之境物。如法宗原云,色謂外處,是眼所見,四大種所造,有色有見有對,此有二種,一顯色,二形色。顯色者,顯現分明之色,形色者,體勢各別之形量。或開為二十種,顯色十二,形色有八,故成二十。顯色十二者,青黃赤白,影光明闇,雲煙塵霧。形色八者,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此中青黃赤白四種曰根本顯色,餘八色是此四色差別。因龍氣等名雲,因火名煙,煙未散名塵,地氣曰霧,因日名光,因寶月等名明,障光明生於中餘色可見名影,翻此名闇。更有碧紅紫綠等,即是青等四色深淺不同。淺青為碧薄赤為紅,青黃合為綠,赤黑合為紫。一面多生名長,一面少生名短,四面齊等名方,於一切處周遍而生名圓,中凸名高,押凹名下,於面齊平名正,於面參差名不正。二聲境謂耳根所聽取之境物。如法宗原云,聲謂外處,是耳所聞,四大種所造,有色無見有對。此有八種,一有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可意聲,如好語聲,即歌讚等。二有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不可意聲,如惡語聲,即罵詈等。三有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可意聲,如好拍手聲,即合意拍手聲等。四有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聲,如惡拍手聲,即叱呵拍手聲等。五無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可意聲,如好化語聲,即化人軟語等。六無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不可意聲,如惡化語聲,即化人呵責聲等。七無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可意聲,如好風林聲,即非情出好聲。八無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聲,如惡風林聲,即非情出惡聲。初有執受無執受者,心心所法共所執持,攝為所依處,眾緣所觸對時,能覺苦樂等,名有執受。與此相違,名無執受。言有執受無執受大種者,屬於有情身內之四大種,有執受義,名有執受大種。屬於木石等外物之四大種,無執受義,名無執受大種。言大種為因,謂一切聲皆因四大相擊發故。即人畜等有苦樂之感覺,其身中所發之聲,謂之有執受大種因聲。反之,山川草木金石等,無苦樂之感覺,其所發之聲,謂之無執受大種因聲。次有情名非有情名者,能詮表事理,謂之有情名。反之,不能詮表事理,謂之非有情名。次可意不可意者,適順聞者之意,謂之可意。反之,不適順聞者之意,謂之不可意。三香境,謂鼻根所能嗅之境物。如法宗原云,香謂外處,是鼻所嗅,四大種所造,有色無見有對。此有好惡等不等四種。沉檀等,名好香。蔥薤等,名惡香。好惡香中,增益依身,名為等香。損減依身,名不等香。四味境,謂舌根能嘗之境物,如法宗原云,味謂外處,是舌所嘗,四大種所造,有色無見有對。此有苦醡辛甘鹹淡六種,餘味皆是此六差別。五觸境,謂身根所接觸之境物。如法宗原云;觸謂外處,是身所觸,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有色無見有對。此有十一種,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滑,六澀,七重,八輕,九冷,十飢,十一渴。此中前四,曰能造觸。後滑澀等七種,曰所造觸。宇宙間一切物質,無一非地水火風四種所造,故名能造觸。但此能造四大,非通常眼所見之地水火風,特名物質之堅性曰地,濕性曰水,煖性曰火,動性曰風,此四,實四大,又名性四大。眼所見者顯色形色,假四大也,又名事四大。謂青等地,依顯色立。長短等地,依形色立。此非實地,實地是堅,唯身根得,非眼根見。言大種者,大有三義,一體寬廣故。謂四大種遍所造色,其體寬廣。二增盛聚中形相大故,謂大地大山地增盛,大江大海水增盛,炎爐猛焰火增盛,黑風團風風增盛。三能起種種大事用故,如地能持世界,火能壞初禪,水能壞二禪,風能壞三禪。種唯一義,與一切所造色為所依故。餘色所依,是能生義,故名為種。滑澀等七種者,四大種所造,故名所造。此所造觸,非離四大別有實體,特於水火二大勢用增而柔軟,立滑性。於地風二大勢用增而麤強,立澀性。於地水二大勢用增而可稱,立重性。於火風二大勢用增而不可稱,立輕性。冷飢渴三,相隱難知,從果為名。煖欲名冷,食欲名飢,飲欲名渴。境者,境界義。色等五種者,眼等五根所緣境界,故名為境。

 

無表色者,對表示於他令之內心是善是惡之色法言,謂不能表示心等令他了知之色法。如法宗原云,言無表者,無表難以色業為性,如有表業,而非表示內心善惡令他了知,故名無表。即吾人動身體發言語行善或作惡時,發內心是善是惡之表業表色,同時原因結果之法則,擊發將來必感其結果之原因於身內。以其所擊發之原因,無形無象,無表示令他了知,名之曰無表色。無表雖名為色。而其體非極微,唯從其能擊發之身語予所擊發以色名。

 

第二節  心法

 

心法者,心之主作用,即根境相對時,依根生了別境之總作用。對所緣境,唯取其總相,恰如國王,主宰一國,故名心王。此一心法,有心意識三名。梵云質多,此云心,是集起義,謂由心力引諸心所及諸一切所作事業,如樹之心,集起皮膚及枝葉等。梵云末那,此云意,是思慮義,以心能思量故。梵云毘若南,此云識,是別了義,謂心能於境能了別故。如論云,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此心對所緣境時,以其對境有六總別,心王亦生六種不同。即

 

心法—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眼識依眼根,了別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等色境。耳識,依耳根,了別內聲外聲等聲境。鼻識,依鼻根,了別好香惡香等香境。舌識依舌根,了別甘辛苦鹹等味境。身識,依身根,了別堅濕煖動等觸境。意識, 依意根,即於前念現起無間滅已之意識、能了別內外百般事理諸法。

 

此六種心王,雖各對所緣境,有了別之作用。而於中略有自性分別,計度分別,隨念分別三種。心識自性,對現前境,尋求動躍,如眼識識別色,耳識識別聲,體即分別,名自性分別。散心意識相應智慧,於過現未不現見事,計較量度,名計度分別。若散若定意識相應諸念。憶念分別過去等境,名隨念分別。自性分別,無隨念分別及計度分別義,恰如無分別。眼等五識,唯有一自性分別,故名無分別。第六意識具三,廣考察思惟,故名有分別如論云,分別略有三種,一自性分別,二計度分別,三隨念分別。由五識身,雖有自性,而無餘二,說無分別。如一足馬,名為無足。

 

第三節  心所法

 

心所法者,心所有法之略,從屬心王而起之心作用也。即心王所有貪嗔等別作用之心法。心王總了別所對境。心所對之,起貪嗔等情。此心所法,有四十六種,大別為六類,如下。

 

      ┌(一) 大地法—受 想 思 觸 欲 慧 念 作意 勝解三摩地

      │(二) 大善地法—信 不放逸 輕安 捨 慚 愧 無貪 無瞋 不害 勤

心所法┤(三) 大煩惱地法—癡 放逸 懈怠 不信 惛沉 掉舉

      │(四) 大不善地法—無慚 無愧

      │(五) 小煩惱地法—忿 覆 慳 嫉 惱 害 恨 諂 誑 憍

      └(六) 不定地法—尋 伺 睡眠 惡作 貪瞋 慢疑

 

第一大地法,總稱恆於一切心有之心所。一切心作用生起時,此心所必與之相應俱起,故明大地法。受等十法,遍善惡無記等一切心,名為大法。地謂所依行處,即目心王。此心王是彼受等十法所依行處,大法之地,名為大地。受等十法,是大地心王所有,名大地法。受謂領納,此有三種,苦樂俱非有差別故。想者取像,謂於前境取差別相。思者造作,謂能令心有所造作。觸謂觸對,根境室三和合而生,能有觸對。欲謂希求所作事業。慧謂於法能有選擇。念謂於緣明記不忘作。作意者,作動於意,謂能令心警覺為性。勝解者,謂能於境印可,此事如此非不如是,起殊勝解。三摩地者,此云等持,平等持心,於一境轉。

 

第二大善地法,總稱恆於諸善心有之心所。其性善,遍與一切善心相應俱起,故名大善地法。信者。澄淨也。如水清珠,能清濁水。心有信珠,令心澄淨。有說於四諦三寶善惡業果忍許名信。不放逸者,修諸善法。輕安者,謂心堪忍性。輕謂輕利,安謂安適。於善法中有所堪忍,名心堪忍性。捨者,捨離沉掉,令心平等,無警覺性。慚者,於所造罪,自觀有恥。愧者,於所造罪,觀他有恥。無貪者,謂於順境不著。無嗔者,謂於逆境不恚。不害者,謂無損惱。勤者精進,謂能令心勇悍為性。

 

第三煩惱地法,總稱恆於染汙心有之心所。其性惡或有覆無記,擾亂有情,遍與一切染心相應俱起,故名大煩惱地法。癡者愚癡,亦名無明,迷境起故。亦名無智,無決斷故,亦名無顯,無彰了故。放逸者,謂不修善法,是修諸善所對治法。懈怠者,謂心不勇悍,是前所說勤所對治不信者,謂令心不澄淨,是前所說信所對治,惛沉者,惛謂惛昧。沉謂沉重,於善法中無所堪任,亦名身心之無堪任性。掉舉者,謂令心不寂靜性。

 

第四大不善地法,總稱恆於不善心有之心所。其性惡,遍與一切不善心相應俱起,故名大不善地法。無慚者,謂於所造罪,自觀無恥。無愧者,謂於所造罪,觀他無恥。

 

第五小煩惱地,總稱少分染汙心俱之心所。其性惡,或有覆無記,而各別現行,故名小煩惱地法。忿者,除瞋及害,於情有情,令心憤發。覆者,隱藏自罪。慳謂違財施法施,令心慳著。嫉謂於它諸興盛事,令心不喜。惱謂堅執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諫誨。害謂於他能為逼迫,由此能行打罵等事,恨謂於忿所緣事中,數數尋思,結怨不捨。諂謂心曲,由此不能如實自顯,或矯非撥,或設方便,令解不明。誑謂惑他。憍謂染者自法為先,令心放逸無所顧性。

 

第六不定地法,總稱不入前五地之心所。非若大善地法,其性定善。非若大煩惱地法小煩惱地法,其性定不清淨。又非若不善地法,其性定惡。遍善惡無記三性,而又非若大地法定遍一切心而起,故名不定地法。尋謂尋求。伺謂伺察。心之麤性,名之為尋。心之細性,名之為伺。睡眠令心昧略為性,無有功力執持於身。惡作者,謂緣於惡作事心追悔性。惡作體者,謂不稱情所作事業,非不如理事。貪謂貪愛。瞋謂瞋恚。慢謂對他心自舉性。疑謂於諦疑豫為性。

 

第四節  心不相應法

 

心不相應法者心不相應法非色非心之有為法也。義鈔釋之云,廣應云非色非心不相應行。言不相應,簡一切心心所。言行簡色及無為法,以彼非行蘊故。此法無緣慮用,不與心義相應。又非質礙性,不與色義相應,故名之為不相應。行者,造作遷流義。非色非心之不相應,非若無為法常住不變,故更加行字,表其有生滅變遷。此不相應行法有十四種,即

 

不相應行法—得 非得 同分 無想果 無想定 滅盡定 命根 生 住

            異 滅 文身 名身 句身

 

有部宗言色心之外有別實物名得,能令色心善惡等法,繫屬有情。非得與上相違,能令色心善惡等法,捨離有情。一切有情,智愚各別,善惡不同,乃至凡聖懸殊,皆此得非得之故。若無有得,異生聖者,同起世俗心,應無異生及諸聖者建立差別。經部釋之云,豈不煩惱聖人已斷凡夫未斷,有差別故,應有凡聖差別,不由其得。由所依五根及心王中,有或種無或種有差別故,煩惱已斷未斷義成。聖者所依身中,無生惑種子能,名煩惱斷。或凡夫用世間六行等智道,損伏所依身中煩惱種子,無近生惑功能,亦名為斷。與上相違,名為未斷。故所依身中,唯有種子,未為聖道永拔煩惱種子,未為世間道伏損煩惱種子,未為邪見損伏生得善種子,若加行善增長自在,於如是位立成就名,種子之外,無有別物。此中何法名為種子,謂名與色,於生自果,所有轉鄰近功能。次有部謂有別實物,名為同分,一切有情,其形體業用,雖千差萬別,而人與人有所同,禽獸與禽獸有所類,此則同分所使然也。即所謂同分者,諸有情類其身形諸根業用等,彼此相似之原因也。諸有情上有情同分。能令有情展轉類等,一類有情各別同分。能令界等展轉類等,名有情同分。能令蘊處界法自類相似,名法同分。經部宗謂相似種類諸行生時,於中假立人同分等,無別實體。如諸穀等同分非實。無想果者,由修無想定所招色界第四禪無想天之果報。有部宗謂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有不相應行異熟果法,能令未來心心所滅明為無想。此法體性,是實有物,所以能遮未來心心所法,令暫不起,於五百劫中間,長時無想。復有前心不相應行法,能令心心所滅,名無想定。一類外道,計無想異熟為真解脫,為求證彼,以出離想作意為先所修之無心定也。復有別不相應行法,能令心心所滅,名滅盡定。聖者厭心身之過勞,為求靜住,以止息想作意為先所修之無心定也。有部宗謂二定實有,以能遮礙未來心令不生故。經部謂此證理不應然,由前定心能遮礙故,謂前定心與所餘心相違而起。由此起故,唯令餘心暫時不轉。唯不轉位,假立為定,無別實體,入前出後,兩位皆無。命根者,命謂壽命,增上名根,有部謂有別法能持有情煖識,或經十年,或百年等,令不失壞,說名為壽。經部謂由三界業力所引同分住時勢分相續決定,隨應住時爾所時住,或經十年,或百年等,即此勢分假說為壽。次生住異滅,此四稱有為四相,即是有為法之標相,故法若有此,應是有為,與此相違,是無為法。生者,能起義,令有為諸法未來未起者流入現在。住者,能安義,令已起者暫時安住。異者,能衰義,令已往者衰損變易。滅者,能壞義,令已變者壞滅,流入過去。由此四相之作用,令宇宙無邊之萬象,生滅變遷。有部宗謂定有有為四相,令一切諸法成有為法,由四本相生住異滅。令本相成有為法,由四隨相生生住住異異滅滅。即生本法者,大生相。生大生相者,小生相。乃至滅本法者,大滅相。滅大滅相者,小滅相。本法四本相四隨相,合有九法。四本相,除自體,向他八法,施能起等功能。四隨相,獨向本相,施功能。如論云,本相中生,除其自性生餘八法。隨相生生,於九法內,唯生本生。經部宗約諸行相續,假立四相。初生起位,名生。終盡滅位,名滅。中間相續,隨轉不斷,名住。即此住時前後剎那差別,名住異。若據剎那假立,本無今有,體起名生。有己還無,無時名滅。能引後後剎那嗣前前起,或即此念後後剎那嗣前前起,名住。即彼住相或與前念,或與後念有差別故,名為住異。四相於法,非即非離,有因緣合。諸法即生,無即不生,何勞生相。是故生等唯假建立,無別實物。名謂色聲等名,詮事物之自性者。身者,積聚義。二名積集,名名身。三名已上,名多名身。句謂諸行無常等章句,詮事物之義理者。文謂名句所依惡阿壹伊等音聲屈曲級字形。有部宗謂別有實物,名為名等。若依經部,名等是假。如經部間云,豈不比三語為性故,用聲為體,色自性攝,如何乃說為心不相應行有部答云,此三非以語為自性,語是音聲,非唯音聲,即令了義。謂語發名,名能顯義,乃能令了。經部敘自宗義云,非但一切因生皆稱為語,要由此聲有所詮表,義可了知,方稱為語,如是此十四不相應行法,有部宗謂色心以外別有實物。經部宗謂唯假建立。

 

有部宗對於有為法體與三世之關係,立三世實有法體恆有。謂一切有為諸法,於三世中,自體恆有,即現在之事物不待言,過去未來之事物,其法體亦歷然實有。說三世實有,婆娑有四說,一法就尊者,說由類不同有三世,謂有為諸法,從未來至現在時,捨未來類,得現在類。若從現在流至過去,捨現在類,得過去類。但類不同,非體有異。如破金器作餘物時,形雖有殊,而體無異。二妙音尊者,說由相不同有三世。謂有為諸法,在過去,正與過去相合,而不名為離現未相,以過去相顯,但名為過去。現在,正與現在相合,而不名為離過為相。未來,正與未來相合,而不名為離過現相。隨顯得名,准過去說。三世友尊者,說由位不同有三世,謂有為諸法,三世遷流。未作用位,名為未來。正作用位,名為現在。作用謝位,名為過去。至位位中,作異異說。如運一籌,置一位名一,置百位名百,置千位名千,歷位有別,籌體無異。四覺天尊者,說由待不同有三世,待謂觀待,前觀於後,名為過去。後觀於前,名為未來。觀待前後,名為現在。如一女人,名母名女,觀女名母。世親論師評此四家,謂第三世友立世最善,以約作用位立世差別故。

 

經部立現在有體過未無體,謂一切諸法,惟於現在實有。然經部宗立三世者,謂過去世曾有,故名有。未來當有,故名有。過去有,是現果說曾有因。未來有,現在因說當有果。若假若實,若曾若當,如其所有而說有言,非皆實有猶如現在。

 

第五節  無為法

 

無為法有三種,即

 

無為法—虛空無為 擇滅無為  非擇滅無為

 

虛空無為者,依有部,虛空語,直指大虛空,無限無際離一切障礙之無為法也。世言虛空者,於空界色就虛空聲,空界色雖非能礙而是所礙。被餘色障而開避故,其體不生。此無為以無障礙為自性,由無障礙故,遍滿一切處,彌綸十方界,非能礙亦非所礙,故一切有障礙之色法於其中自在行動,而虛空無增減消長,常住不動,故名為虛空無為。

 

擇滅無為者,離煩惱之繫縛所顯,諸相寂滅之真理也。擇滅者,涅槃之異名,具足應云擇力所得滅。擇力者,智慧。智慧有揀擇一切事理之力用,故名為擇。以此智慧,簡擇四聖諦理,斷滅無始以來繫縛我等之身心令不得自在之煩惱時,證得本來恆存之滅理。從能證之擇力,名所得諸相寂寂之真理,為擇力所得滅。

 

非擇滅無為者,非因智慧之簡擇力所得,但由有為法緣闕不生,所得之滅理,即一切法緣會則生,生緣闕時,住未來世,畢竟不生。於不生時,得非擇滅。如眼與意識專一青色時,同時所餘不見聞等黃赤等色及餘四境,落謝過去。五境已謝故。能緣彼境之五識,永不復起。由五識等不能緣彼過去境界,緣不具故,得非擇滅。此闕緣不生法,既無生故無滅,不生不滅,故與彼生滅變遷之有為法相違。故名之曰非擇滅無為。

 

第二章  三科

 

此宗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科,總攝一切諸法。五蘊者,謂色受想行識,諸有為法和合聚義,是蘊義。諸有為法品類差別,略為一聚,名之為蘊。一色蘊,攝十一種色。二受蘊,攝心所中受。三想蘊,攝心所中想。四行蘊,攝五十八法。謂四十六心所中,除受想二,餘四十四及十四不相應。五識蘊,攝心王。於五法中,前四有為,後一無為。有為聚集,故皆蘊攝。無為非聚集,故蘊不攝。

 

十二處者,謂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生長門義,是處義。是能生長心心所法處,故明為處,由六識生,必託根境,方能起故。眼耳鼻舌身色聲相味觸處,如其次第,攝十一種色中前十種。意處,攝心王,法處,攝六十四法,謂色中無表,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應,及三無為。此中攝盡一切諸法無餘。

 

十八界者,謂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種族義,是界義。此有兩釋,一解,族者,謂種族也,是生本義,如一山中,有金銀鐵等礦,說名多界。於一身中有色聲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一解,界聲,表種類義,謂十八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名十八界。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界,如其次弟,攝前十一種色。意界及六識界攝心王。法界,攝六十四法。

 

論言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為說蘊等三門。初就所迷淺深說三科,或愚心所總執為我,為說五蘊。以五蘊中一蘊是色,一蘊是心。分心所法為受想行三蘊,廣明心所法,故說五蘊,能破彼執。或唯愚色總執為我,為說十二處。以二十處中,十處是色,唯意法非色,廣明諸色法,故說處門,能破彼執。或愚色心總執為我,為說十八界。以十八界廣說色心,十界是色,餘八是心,故說界門,能破彼執。次約機根利鈍說三科,上根總利,說略便解,為開五蘊。中根稍遲。說處方解。下根最頓,要須廣說,故為談界。後隨樂欲略廣說三科,為樂略中及廣文故,如其次第,說蘊界等三。茲列表如下。

 

        所迷淺深 機根立鈍 樂欲略廣

    ┌蘊—愚心所—上根(利)—樂略

三科┤處—愚色——中根(中)—樂中

    └界—愚色心—下根(鈍)—樂廣

 

有部宗謂蘊等三門,皆是實法。經部宗謂蘊處是假,唯界是實。若依論主,唯蘊是假,餘二並實。此中處中,現十二處,八處實有,四處少分實有。如色處中,顯色實有,形色實無。聲處中,無記剎那聲實有,相續語葉善惡等聲是實無。觸處中,四大實有,餘觸實無。法處中,定境界色受想思實有,餘心所法思假上立實無。不相應法,三無為法,亦是實無。

 

第三篇  因果論

 

第一章  六因

 

一切有為法。必依因緣和合後得生。此宗立六因四緣五果。論定原因結果之規則。六因者,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類因,四相應因,五遍行因,六異熟因。一能作因,謂於有為法生時,不為障,或能助彼者,故此因有二類,一有生力,二無生力。如光記云,能作有親有疏,親有力能,疏但不障。即無力能作因,謂不障他生法,令他自在生者。有為法生時,除自體外,餘一切法,皆不為障。如漏生之時,智無障住。睹星之時,光無障住。若為其障,即不得生。但無障故,立能作因。有力能作因,謂諸法生時,與勝力者。諸法生位,必待勝力各別因緣。如眼色等於眼識等生,飲食於身,種於芽等。此能助故,名能作因。有餘師說,諸能作因,皆於果生,有能作力。此師意說,一切諸法與一切法為能作因,展轉皆悉有其力用。此因所得果,名增上果。

 

二俱有因,俱有者,俱時而有也。此有互為果同一果二義。互為果俱有因者,若法更互為果,彼法更互為俱有因。如四大種,互相假藉,生所造色,更互相望,恰如三杖互相依住。一大為因,他三大為果。它三大為因,此一大為果。自他同時,互為因果。同一果俱有因者,有為法中,展轉有力,同得一果,名俱有因。如心心所,共成一果,猶如三杖相依,共支一鼎。婆沙評家及正理論,以一果釋俱有因。世親論主,以互為果釋。入阿毘達磨,兼舉二因。此因所得果,名士用果。

 

三同類因。因果相似,名為同類。各自同類法與同類法為因,如前念善心與後念善心為因。又前念惡心,與後念惡心為因。論謂善五蘊與善五蘊,展轉相望,為同類因。言展轉者,色蘊與色為因,與餘四蘊為因。餘四蘊等望色等,皆得名為因也。染污與染污,無記與無記五蘊相望,同前善五蘊,亦展轉為因。善染五蘊,展轉為因,更無異說。無紀五蘊,四說不同。光記泰疏,以第四說色與四蘊互不為因,但是無記劣異類(色非色)故,為正。寶疏破之,以第一說展轉為因,性類等故,為正。此同類名,就善惡性立,非就色心等事相。又唯前生法與後相似為同類因,非如俱有因果同時。此因所得果,名等流果。

 

四相應因,心心所更相隨順共相應義,名相應因。相應者,如前所述,謂心王心所五義平等。於俱有因中,別開心心所法,立此因。若心王心所同一所依邊,即相應因義。若心王心所互相依邊,即俱有因義。即由互為果義,立俱有因。猶如遠行,商侶相依,共遊險道。由五平等共相應義,立相應因。即如商侶相依,於一時中,同受用飲食衣服等,同作行住等事業。此因所得果,例俱有因,名士用果。

 

五遍行因,遍行者,十一遍行及相應俱有法。十一遍行者,苦諦下五見及疑無明,集諦下邪見見取二見及疑無明。此等前過現已生諸法勢立強盛,遍與後同地五部污染諸法為因,即遍為一切煩惱之起因,故名遍行。同類因唯與自部自地為因,此遍行因與一切染法為通因故。不但與自部染法為因,亦為餘部染法因故。同類因外,更別建立。此因所得果,例同類因,名等流果。

 

六異熟因,新云異熟,舊云果報。言異熟者,依有部宗,因是善惡,果是無記,異類而熟,是異熟義。如善業感樂果,惡業感苦果,苦樂二果,非善非惡,但無記性。因果異類而熟,名為異熟。經部宗義,由因變異,而果方熟,是異熟義。要具二義,方得熟名。一由因多時相續轉變差別,其體得生。造業非及感果,要待相續。將欲感果,名轉變。正感果時,名差別。由斯果體方乃得生。二由異熟果隨因勢力勝劣,時有分限,或經十年,或百年等。三性法中,唯不善及善有漏法,是異熟因。無記力劣,如朽敗種,不招異熟。無漏愛水潤,如貞實種無水潤沃,又非繫地,不招異熟。不善及善有漏法,具二義,一體貞實,二為愛潤,故是異熟因,此因所得果,名異熟果。

 

第二章  四緣

 

四緣者,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一因緣,言因緣者,因即是緣,總稱於諸法之生起有親密之關係者。於六因內,除能作因,所餘五因,是因緣性。

 

二等無間緣前念一聚心所,與後念一聚心心所為緣。即前念心與後念心相望,前念心為後念心生起之原因。前與後處。後方得生。故等無間緣具二義,一開前避後,二前念引後念。約開避及據牽生,立此緣體。前後體一,名之為等。前滅後生,中間無有餘心間起,明為無間。等而無間,名等無間。除阿羅漢臨涅槃時最後心心所法,諸餘已生心心所法,皆是等無間緣。

 

三所緣緣,所緣緣者,謂所緣境為緣,能牽生心心所法。心心所法,其性嬴劣,必托所緣境,方乃得生。猶如嬴人,非杖不起。如眼識及相應法,以一切色為所緣緣。如是,耳識及相應法以一切聲,鼻識相應以一切香,舌識相應以一切味,身識相應以一切觸,意識相應以一切法為所,緣緣。以一切法是心心所生攀附,故曰所緣。即此所緣,是心心所發生緣,故名所緣緣。

 

四增上緣,增上緣者,有增上力,能生果法,增上即緣。增上緣性,即能作因。此緣體廣,名增上緣,一切皆是增上緣故。或所作廣,名增上緣,以一切法各除自性,與一切有為為增上緣故。

 

因之與緣,非無有異,因是親稱。緣是疏名,六因之中,五是親故。以親名同,四緣之中,三是疏故,以疏名同。然因中有疏,謂能作因。緣中有親,謂因緣也。

 

復次,六因四緣。有互香攝,緣攝因非因攝緣二說。初說謂前五因是因緣,能作因是餘三緣。後說謂前五因是因緣,能作因是增上緣,等無間緣及所緣緣非因所攝。光記謂此論同後說,增上緣似能作因,因緣似五因,等無間所緣緣不似因故。寶疏謂前說為善,以有力無力俱有能作故。

 

第三章  五果

 

五果者,一異熟果,二等流果,三士用果,四增上果,五離繫果。異熟果者,異熟因生果。不似因,故明為異。熟謂成熟,堪受用故。如善惡業因,感苦樂果報。苦樂二果,性唯無覆無記,異業因善惡性,異類而熟,名異熟果。

 

等流果者,同類因遍行因所生果。果似因故,說名為等。從因生故。復說為流。此從因相為名也。如同類因,善染無記,彼等流果,其相亦爾。如遍行因,唯是染污,彼等流果,其相亦爾。士用果者,俱有因相應因所生果。由此勢力,彼得生故,此(因)名士用,彼(果)名為果。如論云,若法因彼勢力所生,即說此法名士用果。士用者,士夫作用義。即因作用有果,如因士夫作用能成諸事業。

 

增上果者,能作因所生果。由前增上,後法得生,增上之果。即由能作因之增上力所得結果。

 

離繫果,非六因四緣所生。擇滅無為,名離繫果。此由道得,非道所生。果即離繫,名離繫果。即以智慧之簡擇力斷除煩惱之繫縛時,證得擇滅無為,此無為即離繫果也。是慧所證,非所生。

 

俱有等六因,皆有取果與果二種作用。取者能引,與者與力,即能為彼所生法種,名取果。種者因義。現在為因,能取後果。又能生義,因有生果之能。正與彼所生法力名與果。謂果將生時,因與力用,令入現在。除能作因,五因取果,唯於現在。定非過去,彼已取故。亦非未來,彼無因故。與果有過現不同。俱有相應二因與果,唯於現在。由此二因得俱生果,正取果時亦與果故。同類遍行二因與果,通過現在。現在世與果者,謂此二因有等流果無間生故。過去與果者,謂有隔念等流果也。異熟因惟過去與果,異熟果不與因俱及無間生故。

 

一切世間諸法,唯從如上所說諸因諸緣所起。於中心心所法,由四緣生。此中因緣,謂五因性。等無間緣者,謂心心所必須前念等無間緣引發生故。所緣緣者,緣境起故。增上緣者,除自性外,餘一切法皆不障故。

 

無想滅盡二定。由三緣生。非能緣故,除所緣緣,由因緣者,謂由二因。一俱有因,謂二定各自體上生住異滅四相,互為因果。二同類因,謂前已生同地善法。若無想定,無想天中一切善法。若滅盡定:有頂天中一切善法。等無間緣者,謂入二定前心心所法為等無間緣。增上緣,如前說。

 

除二無心定,餘不相應及諸色法,由因增上二緣所生。非能緣故,除所緣緣。非心等引生,無等無間緣。色法由二緣生者,大種所造,自他相望,互為因緣。一大種望大種,但為俱有同類二因。一聚四大,更互相望,為俱有因。前念後念相望,前生四大與後生四大,為同類因。非心所故,無相應因。同無記性故,無異熟因。非是染故,無遍行因。二大種望所造。能為五因,一生,二依,三立,四持,五養。如是五因,但是能作因之差別。此四大種,生所造色,名為生因。造色生已,隨逐大種,如依師等,說為依因。大種任持所造色故,如壁持畫,說為立因。令所造色相續不斷,說為持因。增長因故。說為養因。三所造望所造,但為三因,謂俱有同類異熟。更互相望,為俱有因。前後相望,前念色與後念色,為同類因。善惡身語惡業,能招異熟無記眼根等果,為異熟因。四所造望大種,但為一切因,謂異熟因。由身語二業,能招異熟大種果故。能作因無差別轉,故不恆數。

 

第四篇  有漏因果

 

第一章  有漏緣

 

所言有漏因果者,謂諸有情,起煩惱,造業,招生死苦,次第緣起,漏者漏泄,即諸煩惱,有煩惱法。名為有漏。果不孤起,必藉於因,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各多差別,皆由業生。因不孤起,必待於緣,此業復由隨眠,方得生長。如光記云,謂由隨眠能發諸業,復由諸業能感有果。故業為親因,惑為疏緣。

 

惑者煩惱,謂迷惑宇宙萬有事理之妄心。惑有二類,一本惑。二隨惑。本惑者,根本煩惱。煩擾惱亂有情身心,故云煩惱。隨逐有情增昏滯故,又稱隨眠。(有部貪等即隨眠。大眾及經部,現行名纏垢,種子名隨眠。大乘眠伏藏識現行明名纏垢,種子名隨眠。)此復有六,謂貪嗔癡慢疑惡見(大地法中慧心所一分。)更開惡見,為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五種,併為十惑。身即是有,故名有身。以五取蘊為體。緣於有身,執我我名,名有身見。(經部師釋,壞故名薩,聚謂迦耶,迦耶名身。毘婆沙師釋,有故名薩,身義如前。)即於所執我我所事,或執為斷,或執為常,名邊執見。於實有體苦集滅道四聖諦中,起見撥無,名為邪見。於劣為勝,名為見取見謂身見邊見邪見,執此三見以為勝故,名為見取。非因謂因。非道謂道,名戒禁取。戒謂佛法中五戒等也,禁謂外道狗牛等禁也,執此戒禁以為因道,名戒禁取。此十惑中,前五遲鈍,名五鈍使。後五猛利,名五利使。此五利使五鈍使,有迷理迷事之別。言迷理惑者,謂迷苦集道四諦理所起煩惱。言迷事惑者,謂迷宇宙萬有之事相起煩惱。迷理惑,以於見道頓斷,又稱見惑。迷事惑,於修道斷,又稱修惑。言見惑者,謂邪分別計度迷悟因果道理所起身邊檔等妄見。言修惑者謂迷色聲等世間事物所起貪嗔癡等妄情。

 

隨惑者,隨從根本煩惱而起之枝末惑,即隨煩惱。如光記云,復有此本惑餘,異諸本煩惱,染污心所,行蘊所攝,隨煩惱起故,亦名隨煩惱,不名煩惱,非根本故。此有十九,謂大煩惱中除無明,餘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舉五,大不善無慚無愧,二小煩惱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十,不定中不善睡眠惡作二。放逸懈怠不信惛沉掉舉無慚無愧睡眠八種,通見修二斷。忿覆等十一種,唯修所斷。

 

第二章  有漏因

 

業者造作,謂從迷惑宇宙萬有事理之煩惱所發身體之動作言語之發動等。業有二種,一思業,二思已業。思業謂心所思,思即是業,故名思業。即身口將發動作言語時,先於心中思惟造作。思巳業謂思所作身語二業,思之所作,由思巳作,名思巳業。即於心中思惟造作巳發於外之動作言語。如是二業,分別為三,一身業,二語業,三意業。謂業依身,故名身業。業性即語,故名語業。此業依意,復與意俱,等起身語,故名意業,於此身口意三,造有漏不善業,引得愛非愛果。

 

此業,望感果時分,別為四種,一順現法受業,二順次生受業,三順後次生受業,四順不定受業。順現法受者,現法為現身,受謂異熟。謂此生造業,即於此生受異熟果。順次生受者,謂此生造業,次第二生受異熟果。順後次生受者,謂此生造業,從第三生已去乃至多生,次第受果。順不定受者,謂此生造業,不定於現在及第二生第三生等受果。或復開此不定受業為二,一異熟定時不定,謂果必受,時即不定。二異熟與時俱不定,謂果與時,俱不定受。

 

更自體性上分業為二種,一引業,二滿業。引業感總報果,滿業感別報果。例如人趣雖有貧富壽夭等差別,而同稟人身,彼此各俱六根,彼此受共同之果報,是曰總報。指能感此總報果之業因曰引業。雖同稟人身,而有貧富壽夭等差別彼此不同,是曰別報。指能感此別報果之業因曰滿業。一業引一生,而彼圓滿許由多業。譬如畫師,先以一色圖其形狀,後填眾彩。

 

第三章  有漏果

 

果者果報,謂由前惑業之原因所得之結果。果有二種,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有情世間者,由前世之業力所感之依身,有地獄傍生鬼人天五趣。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義翻地獄,以地下有獄故,非正翻也。言傍生者,以傍行故。言鬼者,以餘生中喜盜他物,又復多是所祀祖宗,又多希求以自存濟,又多怯劣身心輕躁,故名為鬼。言人者,多思慮故,名之為人。言天者,有光明故,或復尊高神用自在眾所祈告,故名為天。

 

五趣有情,其生略有四種,一卵生,二胎生,三濕生,四化生。如孔雀等,生從卵殼,是名卵生。如牛馬等,生從胎藏,是名胎生。如飛蛾等,生從濕氣,是名濕生。如諸天等,諸根頓其,無有欻有,是名化生。

 

於胎生中,四有輪轉,所言四有,謂中有生有本有死有。言中有者,謂死有後,在生有前,二有中間,有五蘊起,為至生處,故起此身,二趣中間,說名中有。即於死有生有中間生起之身心。言生有者,初受生時一剎那蘊也。即於諸趣結生之一剎那。言本有者,本過去所感之有,名為本有。此之本有,在死有前,居士有後,中間諸蘊,為本有體。即除生有一剎那死有一剎那前餘位。言死有者,最後命終一剎那蘊也。即最後一剎那,次中有前。所言四有輪轉,謂由數習煩惱業力,令中有蘊相續入胎,如業所引,令胎中蘊次第轉增,至根熟位,乃至命終。現蘊相續。於現在世,復起惑業,以此為因,更趣餘世。如是惑業為因故生,生復為因,起於惑業。從此惑業。更復有生,故知有輪旋環無始。

 

論明四有輪轉,更述十二緣起,詳示惑業苦三道,於過現未三世展轉相生。十二緣起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處,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十二支也。一無明支,於無始宿生中諸業煩惱位所五蘊,至今五果熟位,總謂無明。二行支,於無始宿生中福非服不動等業位所有五蘊,至今五果熟位,總得行名。三識支,正結生時一剎那五蘊,名識。四名色支,從結生後,六處生前中間諸位所有五蘊,總稱名色。中間諸位者,即是胎中從羯羅藍(凝滑)至缽羅奢佉(支節)五位也。五六處之,眼等已生,至根境識未和合位,中間所有五蘊,說名六處。六觸支,出胎已去,三兩歲來,根境識三能有對觸,未了能生苦樂捨受違順中庸三因差別,此位五蘊,總名為觸。七受支,五六歲已去,十四十五已來,已了三受因差別之相,未起婬貪,此位五蘊,總名為受。八愛支,十五已去,貪妙資具,婬愛現行,未廣追求,此位五蘊,總名為愛。九取支,年漸長大,為得種種上妙境界,周遍馳求,不辭勞倦,然未為後有起善惡業,此位五蘊,總名為取。十有支,因馳求故,積集能牽當有果業。此位五蘊,總名為有。(業名為有。有當果故)十一生支,由是現在業力,從此捨命,正結當有一剎那頃,此位五蘊,總立生名。十二老死支,從生剎那後,乃至當來受支位所有五蘊。總名老死。此中初無明行,即惑業,為過去因。識名色六處觸受者,由過去惑業因所受現在果,此過現一重因果也。次愛取者,現在惑。有者,現在業。由此現在惑業因,感未來生老死果,此現未一重因果也。事曰三世兩重因果。

 

器世間者,五趣有情所居住之世界,有欲色無色三界。下極無間地獄,中人四洲,上至六欲天,是名欲界。欲者,段食婬所引貪,即婬欲食欲,欲界欲勝,故但言欲。此欲界上,有梵眾天等十七處,名為色界。色界色勝,身相宮殿,殊妙精好,故但言色。無色界都無處所,以非色法無方所故。但就果報勝義云在色界上。此有空無邊處等四天。體非是色,立無色名。

 

千四大洲乃至梵世,名一小千世界。千小世界,名一中千世界。千中千界,名一大千世界。何稱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大千,同成同壞。

 

第五篇  無漏因果

 

第一章  無漏緣

 

離煩惱法,明為無漏。依出世定,發無漏正智,由智斷煩惱,證離繫果,故智為無漏果之親因,定為疏緣。

 

定者禪定,梵云三摩地,心一境性,名之為定。一境性者,專注一緣,離於散動。論有二義,一經部義,謂若專一緣,即此心王專一境位,依之建立三摩地名,不應別有餘心所法。二有部義,謂別有心所令彼心王於一境轉,名三摩地,非體即心。定有等引,等持,等至,靜慮,心一境性,止,現法樂住七名。此中等引等至慮,通有心無心。餘四唯有心定。又等持心一境性二,通定散,餘五唯定,不通散。

 

定心有定地散地有心定無心定之別。定地定,謂色無色界定心。散地定,謂欲界定心。入滅盡定時定心,名無心定。其他定心,名有心定、

 

定有二類,一生得定,二修得定。生得定,論云生靜慮,謂由前世之業力自然生得之定地,如彼受生色界四靜慮無色界四處者是。修得定,論云定靜慮,謂由修力所得之定心,如於欲界修得四靜慮四無色定等是。

 

靜慮者,具云寂靜審慮,慧能審濾故。審慮即是實了知義。如說心在定能如實了知。慮體是慧。定有靜用及生慧慮,故名靜慮。唯勝方立此名,無色定亦有靜用能審慮,不名靜慮。色界定止觀均行,最能審慮,立靜慮名。四靜慮者。心一境性,是靜慮體,依尋伺喜樂具不具分為四種。具伺樂喜,名初靜慮。離伺但有喜樂二種,名第二靜慮。離伺喜二,但有樂一,名第三靜慮。具離伺喜樂三種,名第四靜慮。

 

四無色定,與四靜慮同,亦以心一境性為體,約生不同,分為四種。離第四靜慮染,生上地時,立空無邊處名。離空邊處染,生上地時,立識無邊處名。離識無邊處染,生上地時,立無所有處名。離無所有處染,生上地時,立非想非非想處名。謂修定前起加行位,厭色境故,作勝解想,思無邊空,加行成時,名空無邊處。又於加行中,厭無邊空,起勝解想,思無邊識,加行成時,名識無邊處。又於加行中,厭無邊識,起勝解想,捨諸所有,寂然而住,加行成時,名無所有處。有頂地無下地明慧勝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前三無色,約加行名。第四非想,約當體立。

 

靜慮無色,更有味定靜定無漏定之別。一味定,謂色無色界愛相應定。於定中起貪愛,味著定中妙境,故名味定。如光記云,初味等至謂愛相應。愛能味著淨定,故名為味,等至與彼相應,故此等至得味名。二淨定,謂有漏善定。如光記云,淨等至名,目諸世間有漏善定,與無貪等自性善諸白淨法相應起故,此等至得淨名。即是第一味相應所味著境。諸淨等至,復有四種,一能煩惱,名順退分定。隨順味定,將退本定時位也,二能順自地,名順住分定。住定當分,不退不進位也。三能順上地,名順勝進分定。定力增進,順上地定,將進入彼定時位也。四能順無漏,名順決擇分定。決擇者,無漏智。無漏智能決擇諸法性相,故名決擇。定力愈增,順無漏智,將轉進無漏定時位也。八等至中,前七等至,各有四分。有頂唯有三種,無順勝進分,由彼更無上地可趣故。三無漏定,謂無漏法相應定。如論云,無漏定者,謂出世定,愛不緣故非所味著。八等至中,前七等至,各有三定。有頂味劣,唯有二種,無無漏定。無漏定者,最殊勝之定心,發起無遍正體智(根本智)之根本,而正為離繫果之疏緣者也。

 

上界八地,各有近分定。與八根本定為入門,根本定者,斷下地修惑所發上地定。近分定者,伏下地修惑所發,近似上地。八近分中,初靜慮近分,在散地定地中間,未至上界定地根本,別立未至定名。此八近分唯一捨受相應。此近分定起時艱辛作功用轉故,未離下染情懷怖故,非喜樂相應。又八近分皆淨定攝。唯初近分亦通無漏,未離欲者依近分定起聖道故。皆無有味,是離染道故。又初慮靜根本二靜慮近分間有中間定。初定根本及初定近分,尋伺相應。上七定中根本近分,皆無尋伺。唯中間靜慮有伺無尋,故與近分差別不同。由無尋故。勝初靜慮。由有伺故。位及第二。依此義故,立中間名。此諸定中,無漏定,唯依魏至中間四本靜慮下三無色根本九地生。

 

第二章  無漏因

 

智者智慧,慧於曾見決斷名智。此有忍智見等異名,於大地法中慧心所一,約作用異,分別為忍智見三。忍許名忍,決斷名智,推度名見。

 

智有十種,攝一切智。一世俗智,二法智,三類智,四苦智,五集智,六滅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如是十智,總為二種,一有漏智,二無漏智。有漏智者帶煩惱之智慧。無漏智者,離煩惱清淨無垢之智慧。如是二智相別有三。前有漏智,總名世俗智。此智多取瓶衣軍林等世俗境物為所緣,即緣世間俗事之智,故名世俗。如正裡云,瓶衣等物,性可毀壞,顯世俗情,故名世俗。此智多取世俗境故,多順世間俗事轉故,從多建立世俗智名。非無取勝義順勝義事轉,然是愛境、無勝功能息內眾惑,故非無漏。此世俗智復有四種,一生得慧,二聞慧,三思慧,四修慧。生得慧者,生得之智慧。聞慧者,由聞至教所生智慧。此慧唯緣名境,未能捨文而觀義故。思慧者,由思正理所生智慧。此慧緣名及義,未全捨文而觀義故。修慧者,由修等持所生智慧。此慧唯緣義境,已能捨文而觀義故。前無漏智,分為二種,一法智,二類智。法智者,證知欲界四諦之智慧,即觀欲界四諦斷迷欲界四諦理所起煩惱之智慧。此智最初證知諸法真理,故名法智。類智者,證知上二界四諦之智慧,即觀上二界四諦斷迷上二界四諦理所起煩惱之智慧。此之智境,與前法智相伺,故立類名。

 

此法智類智,由所緣境有差別,又各分為苦集滅道四智。苦智者,證知上下界苦諦之智慧,即觀上下界苦諦斷迷上下界苦諦理所起煩惱之智慧。乃至道智者,證知上下界道諦之智慧。苦等四智,一一各有緣自諦境四種行相。即苦智,緣苦諦境,起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之觀解。待眾緣生,故非常。遷流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集智,緣集諦境,起一因二集三生四緣之觀解。猶如種子生芽道理,故因。能等現果理,故集。令果相續理,故生。能成辦果理,故緣。滅智,緣滅諦境,起一滅二靜三妙四離之觀解。諸有有漏蘊斷盡,故滅。貪嗔癡三火息,故靜。體無眾患,故妙。解脫眾災橫,故離。道智,緣道諦境,起一道二如三行四出之觀解。通眾聖門義,故道。契合正理,故如。正趣向涅槃,故行。能永超生死,故出。

 

此上六智,至無學位,名盡無生二智。盡智者,於有頂第九解脫道,滅盡一切漏,得擇滅無為,曰漏盡得。與此漏盡得最初俱生之法類及四諦智,曰盡智。即無學聖者斷盡煩惱時,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之智慧。無生智者,於知段證修,得畢竟不生之非擇滅,曰無生。觀此無生之智慧,曰無生智。即自知我已知苦,不應更知,乃至我已修道,不應更修之智慧。

 

此外有由前法智,類智,道智,及世俗智,所成之他心智。此為知他心之智慧,有有漏無漏二類。

 

第三章  無漏果

 

由前定慧之原因所得之結果,曰無漏果。以無漏正智斷煩惱有等差故,果亦有四種。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預流果者,以無漏正智斷三界見惑所得果。梵語須陀洹,此云預流。此位初見真理,得預入聖者之流類,故名預流。如頌疏云,諸無漏道。總名為流,初預此流,名為預流。此有因果二位,因曰預流向,果曰預流果。預流向者,趣向預流果之因道也。一來果者,欲界修惑九品中斷前六品修惑所得果。梵語斯陀含,此云一來。此位未斷後三品故,為此三品惑所潤生,尚必往天上受一生,更來人間受一生,方般涅槃,故名一來。此亦有果向二位。不還果者,斷欲界修惑全分所得果。梵語阿那含,此云不還。已斷欲界修惑,必不還生欲界,故名不還。此亦有果向二位。阿羅漢果者,盡斷三界見修二惑所得果。梵語阿羅漢,此云應。唯應作他利益事故,諸有情者所應供故,故名為應。如頌疏云。應受人天廣大供養故。又頌疏記云,結累都亡,堪受供養。又阿羅漢有殺賊不生等義,如婆沙謂阿羅者,謂一切煩惱。漢名能害。用利慧刀,害煩惱賊,令無餘故,名阿羅漢。又羅漢名生,阿是無義,以無生故,名阿羅漢。又漢名一切惡不善法。言阿羅者,是遠離義。遠璃諸惡不善法,故名阿羅漢。此亦有果向二位。

 

上四果中,前四向三果,為得漏盡,常樂學彼戒定慧故,皆名有學。後阿羅漢一果。為得別果所應修學,此無有故,得無學名。

 

第六篇  無我略說

 

已上略述俱舍一部之法相,此論最後破執我一品,明於五蘊相續法上假說為我,無真無體。如論主引雜阿笈摩云。我實無我性,顛倒故執有,無有情無我,唯有有因法,謂十二有支,所攝蘊處界,審思此一切,無補特伽羅。又云,謂此法外諸所執我,非即於蘊相續假立,執有真實離蘊我故。由我執力,諸煩惱生,三有輪迴,無容解脫。又寶疏云,我有二種,一五蘊聚集,假名為我。二或即蘊離蘊,別執一物,以為實我。五蘊假我,不違理教,論主不破。別執實我,違其理教,論主今破。論主又述我執之起因,謂無始來我執熏習種子。緣自相續有垢染心,為我執因。如前所述,此論一部,釋佛契經三法印中諸法我。是以論主於此論中,處處破我。最後更設破執我一品。末復頌云,此涅槃宮一廣道,千聖所遊無我性,諸佛日言光所照,雖開昧眼不能睹。光記釋之云,大涅槃,眾聖所居,名涅槃宮。無我大路,趣涅槃宮,名一廣道,此一廣道,千聖所遊,即無我性。此無我道,諸佛如日,其言似光所照無我大道,顯諸外道由無勝慧,雖開昧眼而不能睹。或無我道。諸佛日言光明所照,雖彼復開僻見昧眼而不能睹。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維基 Wiki | MSN | 佛教 | 經典圖書館 | 

| 電視 | 購物 | 兒童 | 書店 | 雜誌 | 視頻 | 免費佛經 | 音樂下載 | 熱門網站 | 佛教論壇  |

般若文海佛教經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