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本品续前,同明极乐菩萨自利利他之妙德,一、先以喻明,二、明真实功德,三、蒙佛赞叹。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广,喻若须弥。自身威光,超于日月。其心洁白,犹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净如水,洗诸尘垢。炽盛如火,烧烦恼薪。不着如风,无诸障碍。法音雷震,觉未觉故。雨甘露法,润众生故。旷若虚空,大慈等故。如净莲华,离染污故。如尼拘树,覆荫大故。如金刚杵,破邪执故。如铁围山,众魔外道不能动故。

 

一、乃以诸喻,谕极乐菩萨二利之德行。

 

首以大海,喻菩萨智慧之宏深。“宏”即广大。如《华严》云:“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继以须弥,譬菩萨菩提之高妙。须弥山乃一世界之中心,译为妙高山。《慧琳音义》曰:“唐云妙高山。四宝所成,故曰妙。出过众山,曰高。或云妙光山,以四色宝,光明各异照世故。”又云安明山者,“明”具妙光义,复含清净无垢义。安者,定也,不动也。故《宋译》云:“坚固不动,如须弥山。”今以此为喻者,以须弥乃四宝所成,表菩萨之菩提,乃万德之所庄严。山之妙高喻此菩提,更无有上。山之妙光喻其慧光,常照世间。山之安明,“安”显妙定,如如不动。“明”喻洁净,如宝无垢。“威光”者,威德之光。此光即智慧之光。《魏译》作“慧光明净,超逾日月”。《会疏》云:“超逾日月者,日月有亏盈,慧光不然。日月有出没,慧光常明。日月不照心内,慧光能照。日月不周,慧光周遍故。”故云“自身威光,超于日月”。“雪山”,即大雪山。南瞻部洲,此山特高,冬夏积雪,故名雪山。雪山洁白,以喻戒德与定净。憬兴云:“定净满德,如雪山也。”又《会疏》曰:“以戒德喻雪山。戒德清净,如大雪山。常洁白,能照众生,令清凉故。”又《净影疏》云:“雪山显其定净。诸德皆净,名等一净。”等者平等,一者一如,净者本净。其心本净,故洁白如雪山;其心一如,故如雪山之不动;其心平等,故三无差别,一色纯白。

 

“忍辱如地”是以大地喻平等忍辱。平等即离诸分别。《往生论注》释心业无分别云:“如地负荷,无轻重之殊。”大地载物,重者轻者,同一负荷,无所拣择,无有分别。以喻菩萨忍辱之德,远离一切彼我、恩怨、违顺之别。“清净如水”,菩萨清净,犹如净水,能洗除种种尘劳垢染,故云“洗诸尘垢”。“炽盛如火,烧烦恼薪”。火喻智慧,薪表烦恼。菩萨智慧猛利,炽盛如火,断除烦恼,如火烧薪。“不着如风”。风性流行,一切无住,亦无执着。以无着故,行诸世界,自在无碍,如风行空。“法音雷震”。经云“佛语梵雷震”。雷音远闻,震惊世间,以喻法音,能觉群迷。“觉未觉”者,使未觉之凡夫得以觉醒也。“雨甘露法”,此以甘露喻佛之教法。甘露使人起死回生,佛之教法,能令众生,永断生死,得大涅槃。故曰甘露法。“雨”者,如天降雨,普润三根,故云“润众生”。《法华经》曰:“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稳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又《佛地论》曰:“如来圣教,于诸外道,一切世间邪劣教中,最为真实。殊胜清净,犹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上之经论显“雨甘露法,润众生故”之意。“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是以虚空,喻菩萨之平等大慈。如虚空之宽广无际,故曰“旷”,以喻慈心广大,虚空无着。如《魏译》曰:“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有着故。”《行事钞资持记》曰:“无所著者,离尘染故。”故以虚空之无着,表慈心之平等。

 

“如净莲华”。莲华出污泥而不染,莲生泥中,表不舍众生。出水花开,以喻菩萨离垢清净,故曰“离染污故”。“如尼拘树”。尼拘乃梵语,是树名,中国无此树,译作无节树、纵广树。《慧琳音义十五》曰:“此树端直无节,圆满可爱,去地三丈余,方有枝叶,其子微细,如柳花子,唐国无此树。”又《罪福报应经》曰:“尼拘阤树,高二十里,枝布分圆,覆六十里。其树上子数万斛。”又《阿惟越致遮经》曰:“能荫五百车。”故云“覆荫大故”。此喻菩萨于诸众生广作庇荫。“如金刚杵”。金刚杵,梵语伐折罗,原为印度兵器,密宗用为法器,表坚利之智慧。《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如来金刚智印。”又云:“譬如帝释手持金刚,破修罗军,今此诸执金刚亦复如是。”又《仁王经念诵仪轨上》曰:“手持金刚杵者,表起正智,犹如金刚。”又《诸部要目》曰:“不持金刚杵念诵,无由得成就。金刚杵者,菩提心义。能坏断常二边,契中道。中有十六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五智义,亦表十波罗蜜,能攫十种烦恼,成十种真如。便证十地。”故知金刚杵表金刚正智,能退魔军,断烦恼,得成就。是即经中“破邪执”之义。此以金刚杵喻诸菩萨金刚般若之妙智,能破除一切不正之情执。“如铁围山”。一小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外有八山八海,其最外围之山,名曰铁围山,又名金刚围山。其铁性坚固,故云金刚。金刚能坏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故以喻不坏德。“众魔外道”,皆不能坏。“众魔”见第十一品“魔恼”注。“外道”者,于佛教之外立道者,行于至理之外者,皆名外道。《资持记》云:“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云:“法外妄解,斯称外道。”又《圆觉经集注》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又《俱舍玄义》云:“学乖谛理,随自妄情,不返内觉,称为外道。”又《大庄严法门经》曰:“文殊师利问金色女,谁是外道。女言:‘于他邪说,随顺忍受,是名外道。’”外道种类多少,诸经不一。《大日经》有卅种;《涅槃经》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与《大智度论》则为九十六种,盖因以大斥小,所谓九十六种者,其中一种乃声闻道。《百论》云:“顺声闻道者,皆悉是邪。”声闻虽属如来正教,但是权法,故亦与余九十五种外道并列,而称九十六种。此以金刚杵喻菩萨智慧坚固,一切魔外,不能动摇。

 

其心正直,善巧决定。论法无厌,求法不倦。戒若琉璃,内外明洁。其所言说,令众悦服。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痴闇。淳净温和,寂定明察。为大导师,调伏自他。引导群生,舍诸爱着。永离三垢,游戏神通。

 

二、上以喻明,此下正说彼土菩萨真实功德。上文显菩萨自觉觉他,宏法利生之德。

 

“正直”者:正者不邪,直者不曲。《净名经》曰:“直心是道场。”《往生论注》云:“正直曰方,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众生心。”又《法华经方便品》曰:“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又《法华文句》释曰:“五乘是曲而非直,通(教)别(教)傍偏而非正。今皆舍彼偏曲,但说正直一道也。”按五乘之分有多种,至于《文句》所指之五乘,为人、天、声闻、缘觉及菩萨乘。通教别教是偏,人天等五乘为曲。故正直之一道,唯是圆教之一乘。故“其心正直”者表菩萨之心,远离偏曲之教,唯是一乘圆法,方广平正,其疾如风之大白牛车也。“善巧”者,《佛地论》曰:“称顺机宜,故名善巧。”又《文句》曰:“显善权方便,明观行精微。”上句明觉他,善能观机逗教,行权方便。下句明自觉,于观行善入精微。如是自觉乃能方便觉他,随机应缘,故曰“善巧”。又《华严经》明十种善巧智:(一)了达佛法甚深善巧智。(二)出生广大佛法善巧智。(三)宣说种种佛法善巧智。(四)证入平等佛法善巧智。(五)明了差别佛法善巧智。(六)悟解无差别佛法善巧智。(七)庄严佛法善巧智。(八)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九)无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十)无边佛法无差别善巧智。故知十种善巧智,皆源于深入精微,彻尽心源,从根本智而差别智,故能了达出生、宣说、证入等等诸善巧智也。“决定”,事之定而无移改者也。又《胜鬘宝窟》曰:“决定谓信也。”故善巧者随机应缘也。决定者真实不变也。“善巧决定”者,随缘善巧,悉皆真实也。

 

“论法无厌,求法不倦”者,上句觉他,下句自觉。《净影疏》曰:“专乐求法,心无厌足,自利方便。”“常欲广说,志无疲等,正明利他。”又《会疏》曰:“菩萨求法为利他故,所得法必为他说。为一切众生,经无量劫而无疲倦。”

 

“戒若琉璃”,戒者戒律,为戒定慧三无漏学之首。奉持戒律,明净清洁,以自庄严,持戒净洁,譬如琉璃。《梵网经》曰:“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故曰“戒若琉璃”。“内外明洁”。内者指心意,意业清净,起心动念,悉离垢染。外者威仪具足,德形于外,内外悉洁,故其言说令众心悦诚服,故曰“其所言说,令众悦服”。

 

“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会疏》曰:“法音高响,犹如鼓声。威德摧邪,犹如胜幢。慧日照迷,犹如杲日。”疏意为:“法鼓”喻菩萨法音,醒众远闻。“法幢”喻菩萨威德,摧破邪恶。如嘉祥师曰:“建幢是战胜之相,譬说法降魔得胜也。”“慧日”喻菩萨智慧,照破痴闇,以醒群迷。又《净影疏》以闻思修三慧明此三喻。疏曰:“言击法鼓,喻闻慧法。鼓声远被,名击法鼓。建法幢者,喻思慧法,立义称建,义出名幢。(指建立法义,彰显于众,为“建法幢”。)言曜慧日,除痴闇者,说修慧法,开众生也。”。“痴闇”即无明之闇惑。《华严经二》曰:“如来智慧无边缘,一切世间莫能测,永灭众生痴闇心。”,是即慧日“破痴闇”之义。

 

“淳净温和”。“淳”者纯也,好也。“净”者,清洁也。“淳净”指内心之清湛离垢。“温”者,良也,善也,和也。“和”者,平和。“温和”指仪态之温良和美。“寂定明察”。“寂定”者,实际之理体。“明察”者,智慧之照用。《宗镜录》曰:“以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寂定如镜之体。明察如镜之用。了了分明,秋毫不爽,故曰明察。“寂定明察”者,寂而常照也。

 

“为大导师”,《净影疏》曰:“以慧开人,名为导师。”《会疏》曰:“为失道者,示其正路,故曰导师。”能如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以最极圆顿之法,普利九界众生,故曰大导师。“调伏自他”者,“调”者,调和、调理、调顺,调其心也。“伏”者,降伏、制伏,降伏其非心也。《金刚经》曰:“当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所问者正是调伏之意。若引申其义,则开显本心,是“调”字义。降伏非心,是“伏”字义。为大导师者,必于自心他心悉能调伏。自身入道,亦普令众生入道;自心大觉,亦广令众生入于觉道也。故下续云“引导群生,舍诸爱着”。“着”者,执着、染着。“爱”者,贪爱、喜爱、恩爱。古云“爱不重不堕娑婆”。众生染执难舍,菩萨妙德能令永离,故云“永离三垢”(“三垢”者贪瞋痴也)。复令众生游戏于神通之中,“游”者如水之流行,“戏”者安逸闲在也。盖表任运于神通之中,自在无碍。故曰“游戏神通”。

 

上文大意为:菩萨一心正直,安住一乘法中。复具善巧方便,精勤求法,广为人说,悉无厌倦。菩萨戒德清净,故所言说,能令闻者,心悦信伏。于是则大鸣法鼓,高建法幢,大放慧光,广宏妙法,破除众生无明痴暗。菩萨内心纯净,仪态温和,得乎中而形于外,表里一如也。菩萨“寂定明察”,定慧均等,寂照同时也。故于众生,为大导师,自觉觉他。普令众生悉皆除恶生善,顺于佛法,降伏非心,舍诸爱着,永断三毒;开显本性,安住神通,自在无碍。

 

因缘愿力,出生善根。摧伏一切魔军,尊重奉事诸佛。为世明灯,最胜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供养。赫奕欢喜,雄猛无畏。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

 

上段更广明菩萨真实功德。

 

“因缘”《魏译》作“因力,缘力”。《净影疏》曰:“因力缘力,为第一门。起修所依。过去所修一切善行,能生今善,名为因力。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名为缘力。”望西云:“宿世善根谓之因力。亲近知识谓之缘力。因缘和合能起行故。”上两说相同。但《会疏》稍异于是。疏曰:“因力者,菩提心正是佛道本因。能贯十方三世,令众魔大慑怖故。缘力者,广求知识,大聚诸善。此缘有转凡入圣大威力故。”

 

两说文异而实无违。净影以过去之善为今之因,《会疏》则以今之菩提心为成佛之因。实则若无过去多生善行,则不能发起今日之菩提心。若不发菩提心,则无成佛之因,故两说可互补。此两说中,《会疏》于本经较亲。因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乃本经之宗也。“愿力”者,净影云:“起行之愿,名为愿力。”望西云:“求菩提心,谓之愿力。”又《会疏》曰:“愿力者,四弘誓愿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故。”综上三说,以四弘誓愿庄严国土,成就众生,志求本有之菩提心;并随愿起行,是名愿力。有愿而无行,是名虚愿,则无力矣。如是因缘和合,复具愿力,则自然“出生善根”。“善根”者,罗什大师曰:“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又《毗婆沙论》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是故善能生妙果,并复生余善,故名善根。《弥陀要解》云:“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菩提正道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此即成就菩提之亲因。因者,种子也。乃成就菩提果之种子,故名“善根”。又《大悲经》曰:“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故知善根是亲因。从因得果,果具种子,复作胜因。如是辗转,善根无尽。是故菩萨具足如下种种妙德。

 

“摧伏一切魔军”。“摧伏”指破除与降伏。“魔”者,(见前注)。又《智度论》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此类鬼神有大神力,能与修出世法者为难作对。魔之军众称为魔军。“尊重奉事诸佛”,本经第四十一品,谓往生边地者,“于莲华中,不得出现”,“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故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见佛与事佛也。今诸菩萨能奉事诸佛,正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为世明灯”。“明灯”喻菩萨智慧,照破众生迷暗,令众生开解正道。《净影疏》云:“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灯明。”此处物字即指众生也。自具智慧,故如灯。灯光照射,能显众色,喻令众生开发信解。故云“为世明灯”。又《会疏》曰:“照世间迷暗,故云为世灯明。”盖谓菩萨能照破世间痴迷与昏暗,故如明灯也。“福田”。“田”者田地,以生长为义。于具德者造福,则得福报。种福得福果,是名种福田。应供之人,名为福田。《探玄记》曰:“生我福故,名福田。”又《优婆塞戒经》明三福田:(一)报恩福田,父母师长也。(二)功德福田,佛法僧三宝也。(三)贫穷福田,贫穷困苦之人也。供养此上三者,均能生福,故皆名福田。今经云“最胜福田”,表诸菩萨于种种福田中,最为殊胜故。《净影疏》云:“能生物善,名胜福田。”以能令众生,出生善根,故名为胜福田。因从善根复可生长无量诸福之果与善因也。至于“为世明灯,最胜福田”两句,应与下文“殊胜吉祥,堪受供养”作一气读,其义自见。“殊胜吉祥”,文殊大士圣号之涵义也。文殊即文殊师利。文殊可译为胜、妙、第一。师利可译为德、吉祥等。《大日经》称文殊为妙吉祥。文殊表根本智,乃七佛之师,故殊胜吉祥。今极乐诸菩萨,具文殊大士之智德,了了见自性。故为最胜福田,堪受一切人天之供养。又“赫奕”,“赫”者明也,“奕”者盛也。“雄猛”者,《法华经授记品》曰:“大雄猛世尊。”世尊断尽一切烦恼,大雄不怯,勇猛精进,故曰雄猛。《净影疏》云:“佛于世间,最为雄猛。”“无畏”者,于大众中说法无所畏惧之德。又《大乘义章》曰:“化心不怯,名为无畏。”于化度众生,无有怯懦之心,名为无畏也。“相好”卅二相、八十随形好也。故知“赫奕”者,表菩萨威光明盛也。“欢喜”表内心自在,形容和悦也。“雄猛无畏”则既表菩萨之实德,勇猛精进,说法无畏。复显仪容,威神无比,大雄不怯。至于“相好”则专指身色。下曰:“功德辩才”,表菩萨具种种其它功德,与种种无碍之辩才。“具足庄严”则为总结以上之赞语。如来以福德智慧庄严其身。此诸菩萨具足智福之庄严,超逾一切世间。此乃极赞菩萨之真实功德,至为希有也。

 

常为诸佛所共称赞。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行遍道场,远二乘境。阿难:我今略说,彼极乐界,所生菩萨,真实功德,悉皆如是。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三、诸佛共赞,表诸佛为作证明,同声称赞,正显大士德深。

 

“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不生不灭”者,如《涅桨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又《维摩经》曰:“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小乘依有余涅槃之理而观不生不灭,趋于偏空。大乘则从空入假,于有为之事相上,显不生不灭之理。当相即道,即事而真。故能终日度生,终日无度,日涉万缘,一心空寂。乃能于布施、忍辱等六度悉皆究竟,而仍安住于不生不灭诸三昧中,不失定意。“行遍道场”,于道场正行,无所缺少也。“远二乘境”者,唯依一乘法,究竟彼岸也。又《十住毗婆沙论》曰:“若随声闻地,及辟支佛地,是名菩萨死,则失一切利。若随于地狱,不生如是畏。若随二乘地,则为大怖畏。”是故菩萨“远二乘境”。

 

“阿难”下,世尊总结极乐菩萨,真实功德,说不能尽。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般若文海佛教经典图书馆

Like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