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本品名“礼供听法”。“礼供”者,十方世界诸大菩萨,咸至极乐世界,礼拜供养阿弥陀佛也。“听法”者,阿弥陀佛悯念来者,乃为宣演妙法,十方大士欢喜听受也。此中弥陀说法,乃释尊转述。但两土导师无二无别。释尊口述何异弥陀亲谈。故今我侪读经亦未异于莅会闻法也。品末释尊复赞闻法大士自利利他,受记成佛之德。
复次阿难:十方世界诸菩萨众,为欲瞻礼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各以香华幢幡宝盖,往诣佛所,恭敬供养,听受经法,宣布道化,称赞佛土功德庄严。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瞻”者,向上或向前看。此处即瞻仰之义。“听受经法,宣布道化”者,《会疏》释曰:“听闻受持弥陀所说经法,宣传流布其道德化益也。”盖谓十方大士于极乐导师闻受经法,复至十方辗转宣说导师之教导也。下云“称赞佛土功德庄严”,乃十方大士赞叹极乐国土功德庄严。
东方诸佛刹 数如恒河沙 恒沙菩萨众 往礼无量寿
南西北四维 上下亦复然 咸以尊重心 奉诸珍妙供
首言东方恒沙世界,继言余方恒沙世界。其中各各世界皆有数如恒河沙之菩萨圣众,成至极乐,礼敬无量寿佛。同以诚敬之心?奉献种种珍贵微妙殊胜供品。如《魏译》曰“各齎天妙华,宝香无价衣”等,是为财供养。下为法供养。
畅发和雅音 歌叹最胜尊 究达神通慧 游入深法门
闻佛圣德名 安隐得大利 种种供养中 勤修无懈倦
观彼殊胜刹 微妙难思议 功德普庄严 诸佛国难比
因发无上心 愿速成菩提
上偈乃上述诸菩萨,以歌颂赞叹彼佛及其国土。从衷而出,故曰“畅发”。其音和雅,故称“和雅音”。《会疏》曰:“五音相和,讽声不邪,故云和雅。歌谓歌咏。叹谓赞叹也。”“最胜尊”指阿弥陀佛。因是“佛中之王”,故称“最胜”。
(一)通赞佛德。“究达神通慧”。“究”者究竟。“达”者洞达。“神通慧”者,神通与智慧也。《六波罗蜜经》言:“弥勒白佛云:‘何名为神通智慧。’佛言:‘神通者,能以通力见极微色,是名神通。以净法眼,知色性空,亦不取着,是名智慧。复次,闻世间极微小声,是名神通。于诸音声,悟无言说,离诸譬喻,是名智慧。复次,能知一切有情心行,是名神通。了诸有情妄心非心,是名智慧。复次,于过去际,悉皆忆念,是名神通。了佛土空,是名智慧。复次,了知根性差别之相,是名神通。了胜义空,是名智慧。能知诸法,是名神通。了俗如幻,是名智慧。’”如上之殊胜神通智慧,悉皆究竟通达,故曰“究达神通慧”。
“游入深法门”。上明神通智慧。净影曰:“此通与慧,皆依法成故。”故次明游入深法也。“法门”,肇公注《维摩经》曰:“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佛所说者,乃世之轨则,是谓之法。此法是众圣入道之所由,故谓之门。《华严大疏》曰:“如来通智游入,故号门。”又《会疏》曰:“出入无碍名游,能彻奥域为入。”又《净影疏》曰:“穷本称入。”谓穷尽本源,名之为入。今诸菩萨赞叹弥陀,穷尽诸法实相之本源,出入无碍,故曰“游入深法门”。穷尽源底,是为甚深,故曰“深法门”。
(二)赞佛号功德。“闻佛圣德名”。弥陀本愿从第十八至第廿七共十愿,又从第四十四至四十八共五愿,愿愿皆因闻佛名号,永离诸恶苦,终得究竟乐。(例如闻名得福愿,闻名发心愿,闻名得忍愿。)十方众生闻名,悉皆安稳,得种种真实之利。是云“安隐得大利”。十方大士闻名得益,感恩图报。故广修供养,无有懈倦。“种种供养中”者,简言之为财法二种供养。《普贤行愿品》曰:“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又“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菩萨以闻名故,乃能于上述种种供养中,精勤修持,而无懈怠与厌倦之心。故云“勤修无懈倦”。以上皆因佛号功德,不可思议。
(三)赞佛国土。极乐世界“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其形色、光相、名数,皆不能称说,亦无能清辩。盖彼土殊胜微妙,非言思所能及。故曰:“观彼殊胜刹,微妙难思议”。种种庄严,入一法句,即清净句,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极乐依正,悉是实相功德之所庄严,平等普现。故下云“功德普庄严”。如是妙土,如经云:“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故云“诸佛国难比”。
(四)赞感人发心。“因发无上心,愿速成菩提”。十方菩萨见彼土庄严清净,超逾十方,佛号功德,普度一切,因发大心。愿己成佛,亦成就如是刹土。如《维摩经》云:“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亦能如是济度,尽未来际。
应时无量尊 微笑现金容 光明从口出 遍照十方国
回光还绕佛 三匝从顶入 菩萨见此光 即证不退位
时会一切众 互庆生欢喜
上文显感应道交,如来放光加持,大众证不退位,皆大欢喜。《宋译》曰:“尔时彼佛无量寿,化导他方菩萨心。密用神通放大光,其光从彼面门出。”故知“无量尊”即无量寿佛。“微笑现金容”,于彼佛金容示现微笑之相。《会疏》曰:“‘应时’,应菩萨发愿时。‘欣笑’,授记之相。如来常住三昧,将欲说法,安祥而动。故佛心湛然,无喜无忧。若将授记时,现欣笑。舌相薄净,如赤铜色。舌上五画,如印文。笑时动舌,出五色光。《宝积经》云:“诸佛常法,若授地狱众生记时,尔时光明两足下没。乃至若授菩提记,尔时光明从顶上没。”彼国纯一大乘故,更无余乘记。故云‘从顶入’。”《魏译》示放光之因,盖为“当授菩提记”。《嘉祥疏》曰:“正行授记,表得时机,所以欣笑口出。先还从顶入者,表吐言说,为物授至极法身之记也。”意谓佛正为大众授记。因时机成熟,故现微笑。并放光明从口而出。遍照十方,光回绕佛三匝,入佛顶中。此表为众所授之记,为至极法身之记,即究竟果觉之记也。又《望西疏》注光明照十方,还入如来顶者,“依《华严》表授菩萨成佛记也”。下明与会大众,善根成熟,见佛此光明,“即证不退位”。不退者,不退转之略称。即阿惟越致菩萨也。是故“时会一切众,互庆生欢喜”。会中诸菩萨,见此瑞相,知蒙授记,复现证不退,故互相庆慰,莫不欢喜也。《嘉祥疏》“人天知相而欢喜。”如《宋译》曰:“时会一切诸众生,敬叹佛光未曾有,各各俱发菩提心,愿出尘劳登彼岸。”
佛语梵雷震 八音畅妙声 十方来正士 吾悉知彼愿
志求严净土 受记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 犹如梦幻响
满足诸妙愿 必成如是刹 知土如影像 恒发弘誓心
究竟菩萨道 具诸功德本 修胜菩提行 受记当作佛
通达诸法性 一切空无我 专求净佛土 必成如是刹
弥陀放光,随即说法。故下曰“佛语梵雷震”。此佛字,乃阿弥陀佛也。佛音清净,故曰梵音。又如梵天王,故曰梵音。《智度论》曰:“如梵天王五种声从口出: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闻,闻者悦乐。三、人心敬乐。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厌。”“雷震”喻也。《嘉祥疏》云:“震雷能骇动物情,譬说法能动无明之识也。”又《净影疏》曰:“震法雷者,法无碍智化众生也。”《唐译》曰:“震大法雷,开悟一切。”综上诸解,谓弥陀说法音声如梵天王。演说法要,如大雷震,开悟大众。此乃本师赞彼弥陀之语。下言“八音畅妙声”,亦复如是。“八音”者,如来所得八种音声。《梵摩喻经》谓八音为:“一最好声。其声哀妙。二易了声。言辞辨了。三调和声。大小得中(闻者和融,自然会于中道之理。)四柔软声。其声柔软(闻者喜悦,舍刚强意,自然入律。)五不误声。言无错失。(闻者各得正见,离九十五种外道之邪非。)六不女声。其声雄朗。(闻者敬服,魔外归顺。)七尊慧声。言有威肃,而世尊重,有慧人声。(闻者尊重,智解开朗。)八深远声。其声深远,犹如雷震。(闻者皆证甚深之理)”又八音者,嘉祥师云:“一响,二彻,三清,四柔,五哀,六亮,七和,八雅。”“畅”者说也,申说也。如《阿弥陀经》曰:“其音演畅五根五力”等等。“妙声”者,妙法音声也。弥陀具足八音,以演说妙法,故云“八音畅妙声”也。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从此二句直至段末“必成如是刹”,皆本师释尊,转述阿弥陀如来所演畅之法音。“正士”即菩萨,如本经中十六正士。“吾”者,此为阿弥陀佛之自称。意谓十方菩萨来此,皆具殊胜大愿,我皆知之。其愿乃“志求严净土,受记当作佛”也。是诸菩萨,发此大愿。故弥陀赞之。众生起心动念,如来悉知悉见。现诸正士,愿如弥陀,成就大觉,摄取佛土,佛即知之。故为说如是无上相应之法,以满其愿。
(一)“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觉”者,证悟,“了”者,了知。“一切法”者,总该万有之一切诸法。《大智度论》曰:“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已摄一切法。”“如梦幻响”。喻诸法皆虚妄无实。如梦,如幻化,如回响(空室回音)。《大智度论》曰:“如梦者,如梦中无实事,谓之为实。觉已知无,而还自笑。”又曰:“一切诸行,如幻欺诳小儿。属因缘,不自在,不久住。”又曰:“若深山狭谷中,若深绝涧中,空大舍中,若语声,若打声,从声有声,名为响。无智人谓为有人语声。智者心念,是声无人作。但以声触故,名为响。响事空能诳耳根。乃至菩萨知诸法为响。”又《会疏》曰:“如梦者,如梦所见,虽有种种事,毕竟不可得,诸法亦复如是。如幻者,如幻所现。虽似实化现,其体本寂灭,诸法亦复如是。如响者,如空谷响。虽因声击发,自性无所有。诸法亦复如是。”
下举胜愿,记必得土。《净影疏》谓此一偈,“举彼智愿,记必得土。觉了一切如梦幻等,是举智也。满足诸愿,是举愿也。成如是刹,记得土也。”疏意为:了知一切,犹如梦幻,是智慧也。满足诸妙愿,是大愿也。不但发起诸妙愿,且能修习、摄取、满足诸愿,足证所愿真切。以此二者为因,故得受记曰:“必成如是刹。”刹土成就,乃智与愿之果也,又《会疏》云:“虽经尘劫,犹如一念。虽在生死,犹如园观。遂(成也,达也)则满足妙愿,建立妙土。”盖谓从智满愿,从愿建土。以智慧故,生死如园观,多劫如一念。于此了达成就,故妙愿悉满也。两疏小异,而净影之说较亲。盖了诸法空,仍愿取净土。不落二边,妙契中道,是净宗本旨。如《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此皆圆宗事理无碍,不可思议境界。下之二偈,同此玄旨。
(二)“知土如影像,恒发弘誓心。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修胜菩提行,受记当作佛”。“如影像”者,如物之影像。虽从实体生,而无实性。《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现偈云,了知佛土,亦如影像。如是智慧,实为甚深。如是正士,深了佛土亦空。但仍“恒发弘誓心”。“弘誓”者,弘深誓愿也。复从愿起行。故曰“究竟菩萨道”。“究竟”者,至极也,决定于最终之极处也。“菩萨道”者,圆满自利利他而成佛果之菩萨大行(即六度)名为菩萨道,亦即菩萨行。如是诸正士,智愿双备,行解俱优,故皆具足功德之本。“具”者具有。“诸功德本”,指一切功德之本源。《胜鬘经宝窟》曰:“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本”者,本源。本源者,众生本具之佛性。《圆觉经》云:“本源清净大圆镜。”谓本源清净如大圆镜。裴休《圆觉略疏序》曰:“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又“本”者本极。法性之理体,为法之根本穷极。故曰本极。《法华玄义》曰:“本极法身,微妙甚深。”由上可见“本”者众生之本心也,实际理体也,本极法身也,亦即真如实相也。“具诸功德本”者,穷尽心源也,安住法身也,入诸法实相也。“菩提”者,《安乐集》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修胜菩提行”者,修习殊胜无上佛道之行也。与上句联读,则从根本智而差别智,从文殊之大智,而起普贤之大行,而普贤大士之德,端在导归极乐也。“受记”,从佛受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因具上述之智慧、誓愿,与诸妙行,故必得佛之受记,而圆满佛果。故曰“受记当作佛”。《净影疏》曰:“举彼智行,记必成佛。”弥陀此偈中首二句,是智愿。中三句,是所修胜行。末句受记成佛,是所感之妙果也。
(三)“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会疏》曰:“一切有情非情,净秽凡圣,名为诸法。性者不改义,其理体也。(诸法本具之体性,永无改变,乃其实际理体也。)因缘合成,假名诸法。(因缘和合,而现诸法,实皆虚妄,但是假名而已。)自性寂灭,体不可得,故云空无我。”我者有二:一者人我。凡夫不了五蕴和合假现有我之义,妄认实有自主自在之人,能常主宰是名人我。若能了达但是五蕴假合,实无自体,是为人无我。是为小乘人之修行,断烦恼而得涅槃。二者法我,固执诸法有实体,有实用,是名法我。若了达诸法但从因缘生,实无自体。是名法无我。小乘唯悟人无我,菩萨则二无我皆悟。“空”者,与无我同义。《大乘义章一》曰:“空与无我,眼目异名。”盖眼与目虽是二名,实为一义。“空”与“无我”,亦复如是。下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会疏》曰:“专求者,是誓愿义。如四十八愿。如是刹,指极乐,劝希求也。”《净影疏》谓此一偈是:“举彼智愿,记必得土。通达法性一切空无,是举智也。前觉一切如梦幻等(指“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是世谛智。此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是真谛智。专求净土,是举愿也。必成是刹,记得土也。”盖谓由于智愿,受记得净国土也。又《望西疏》谓:“二智(俗谛真谛二智)虽殊,性空是同。虽知性空,而愿净土。”又曰:“佛法不着有,不着无,有无(亦有亦无)亦不着,非有非无亦不着,不着亦不着。”要之,不住二边,远离四句,妙契中道,平等一相。《金刚经》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十方正士,深达法空,专求净土,是即远离四相,修一切善,故“必成如是刹”也。又《会疏》曰:“所以菩萨虽洞达三空,智无所著,而能大悲薰心,发愿净土。虽净佛土,而常寂静。是则即一法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而二十九种(《往生论》谓极乐共二十九种庄严)。即二十九种而一法句之义也。”疏说精妙。盖一切法无不从此一法界流出,亦莫不还归此一法界。一法界正是一法句。
弥陀晓谕十方正士之慈示,释尊转述已毕。以下为释尊续对此土会众之开示。(经文“闻法乐受行”前,《魏译》尚有“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今本删节。)因“闻法乐受行”之人,指十方正士。十方诸佛劝谕其国正士,参礼阿弥陀佛。是诸正士,遵佛开示,往诣极乐世界,得见无量寿佛闻受妙法。闻后若能信乐受行,一心志求净刹,则必蒙受记,得成无上正等正觉。《会疏》曰:“闻法乐受行者,闻弥陀所说法,受持奉行也。”
闻法乐受行 得至清净处 必于无量尊 受记成等觉
《净影疏》曰:“自于当来得妙净土,名得净处。”又《会疏》曰:“清净处即是净土也。上所谓必成如是刹义也。”两疏同旨。是均以建立佛国为“得清净处”也。但从心地法门而论,“清净处”亦可别进一解。则指本净妙心也。倘能闻法信受,一念相应,直彻心源,朗然大觉,本然清净,顿契法身,亦是得至清净处。乃至“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一念净信,一念净心,是则于刹那之间,得契于“清净处”者也。再其下则至诚念佛,毫无尘虑,净念相继,中无间断,暗合道妙,即念离念,是可称为冥至清净处也。如上诸人,亦必得于无量寿佛得蒙授记,将来皆必成佛。或显加,或冥应,则因人之智慧、愿行、善根、福德而异。
无边殊胜刹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至愿 愿己国无异 普念度一切 各发菩提心
舍彼轮回身 俱令登彼岸
“无边殊胜”者,极乐国土,超胜微妙,无有边际、无有量数,不可称说,故云“无边殊胜刹”。彼之刹土,超逾十方,正由阿弥陀佛殊胜本愿之力,故云“其佛本愿力”。十方众生,因弥陀第十七“诸佛称叹愿”,得闻名号。又因彼佛闻名发心、闻名得福、闻名得忍等愿之加被,必皆信愿持名,得生极乐,证不退转。故云“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正如第十八愿所云,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愿生我国,十念必生也。
“菩萨兴至愿”以下,表已得往生之诸菩萨,感佛深恩,誓师弥陀,咸发大愿。故云“兴至愿”也。《会疏》云:“至愿者,弥陀尊摄土(国土)摄生(众生)摄身(法身)愿,本是至极难思。菩萨愿同于此。”故亦愿摄如极乐之佛刹,度无边之众生,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同生净土,迳登不退,证佛法身。是为菩萨之利他行。故亦“愿己国无异”。《净影疏》曰:“愿己得土,同阿弥陀,名国无异。”“普念”,平等大悲也。愿普度一切众生,各各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厌舍轮回业身,同登极乐彼岸。
奉事万亿佛 飞化遍诸刹 恭敬欢喜去 还到安养国
如是辗转度脱,而得往生之无量无边菩萨,安住极乐,复能普供十方如来闻法受教。“飞化”者,飞行游化也。“化”指神妙难思之变化。“安养国”者,即极乐国。此偈表极乐国中,十方往生之正士以及辗转度脱之菩萨,周遍十方,遍事诸佛。恭敬,礼觐,欢喜,听法;恭敬欢喜,复还极乐。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