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积功累德第八)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

 

积功累德第八

 

本品中法藏菩萨发大愿已,从愿起行,于无量劫,住真实慧,植众德本。教化无量众生,住于无上之道,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是功德,说不能尽,是故品名“积功累德”。

 

阿难: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如来前,及诸天人大众之中,发斯弘誓愿已,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法藏菩萨于佛及天人大众中,宣发以上之“弘誓愿”。“弘”者,广也。《法界次第》释曰:“广普之缘,谓之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弘誓愿者,泛指佛菩萨弘大之誓愿。今言“斯弘誓愿”,则专指法藏菩萨之四十八愿也。发斯愿已,由愿生起无边殊胜妙行。

 

本品开章明义,其第一句,直曰:“住真实慧”。此一句子,乃一切妙行之大本,为无量人天开正眼。本经《德遵普贤品》曰:“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大教缘起》曰:“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今云:“住真实慧。”此三句虽各有异,而其真实则不二也。真者,真如也。实者,实相也。《观佛三昧经》云:“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穷极真如实相之源底曰真实之际。当来一切含灵,皆因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而得度脱者,真实之利也。能显此真实之际,惠此真实之利者,即此真实之慧也。慧者,《大乘义章二》云:“据行方便,观达为慧。就实以论,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是乃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方名慧也。“真实”者,《大乘义章二》云:“法绝情妄为真实。”故即离妄之本真,亦即自性清净心。《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又《教行信证》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直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故知“真实慧”者,即真如、实相、自性、佛性、自性清净心等所诠理体之照用。简言之,“明心见性”是明本体也。于此彻透,安往如如,从体起用,即为“住真实慧”。又真实际者,法身德也。真实利者,解脱德也。真实慧者,般若德也。今三真实,亦即涅槃三德,如伊字三点,非并非列,不纵不横,即一即三,即三即一也。今经于妙行之先,首曰“住真实慧”,此诚画龙点睛之语。住真实慧,即入一法句。一法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继云:“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勇猛精进”者,无间无杂也。“一向专志”者,心志专一也。“妙土”者,精美绝伦,不可思议之国土也。“庄”者,恭也,正也,盛饰也。“严”,尊也,肃也,装也。可见“庄严”二字,可以俗语解为以尊重、恭敬、正肃等等善美,而装饰之。今大士妙德是能庄严,妙土是所庄严,以万德融成妙土,是谓“庄严妙土”。

 

“住真实慧…庄严妙土”是极乐净土之大本,普贤妙行之纲宗。本经《礼供听法品》阿弥陀如来开示十方来临之正士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道破净土真因。与今所云一味无差,互为表里。盖一切空无我,仍求净土者,是真实慧也。专求净佛土,安住一切空者,是真庄严国土也。无生可度,终日度生。庄严佛国,佛国离相。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远离二边,妙契中道。圆修圆证,弹指圆成。故曰:此即弥陀大愿之本,普贤大行之宗也。盖明真实之体,方起真实之慧。住真实之慧。故能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如珠发光,还照珠体。故极乐水鸟树林一色一香,悉皆圆明具德。一一皆是圆圆果海。皆是真实之际也。复因一一是弥陀大觉真心,果觉妙德。一一又是我等当人自心本具之如来智慧德相。弥陀所显,乃我本心,是我家珍,非从外得。发心念佛,正似珠光,还照珠体。亲切自然,不劳功力。是故能广施真实之利也。本品表法藏大士修如是之妙因,故证得净土法门如是之妙果也。

 

以上三句是总纲。“所修佛国”下四句表所严净之佛国。“开廓广大”。“开”者,张也。“廓”者,空也,大也,虚也。故“开廓”者,空阔之貌。《往生论》曰:“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即“开廓广大”之义。《净影疏》曰:“开廓广大,明土广也。”《嘉祥疏》曰:“廓以安众为义,明净土广安往生之众,荡然无限极也。”憬兴师解云:“无量德成故。”综上三说,盖佛国开廓广大者,乃法藏大士无量妙德之所成。国土空旷无有涯际,能广容无尽往生之众,无有极限也。

 

“超胜独妙”。“妙”者,《法华游意》云:“妙是精微深远之称。”又《大日经疏一》云:“妙名更无等比,更无过上义。”是谓无比无上为妙。又如《净影疏》:“超胜独妙,明土胜也。”《会疏》云:“超胜独妙者,明非特广大,其中庄严之事,身土依正,皆悉第一无比,超诸佛刹,最为精。故谓超胜。唯此一土,最不思议,故言独妙。”此下复举七事,以显极乐之独妙。疏曰:一、“谓法报应化,所出本国故”。其中“本国”,即指极乐。谓极乐乃法身佛、报身佛、应化身佛,三身果佛之土。故超诸应佛之化土也。二、“佛身光寿超过诸佛故”。因弥陀为佛中极尊,光中之王,寿命无量也。三、“名号利益,独出难思故”。谓弥陀圣号,名闻十方。若有闻者,至心信乐,十念必生。闻名信受,速至菩提。诸佛同宣,十方共赞,故云“独出”。复以闻名发心、闻名得福、闻名得忍;以闻名故,住三摩地,证不退转。功德无量,是以“难思”。四、“令五乘齐入报土故”。五乘者,(一)人、(二)天、(三)声闻、缘觉、(四)菩萨、(五)如来也。报土乃法身大士之所居。今命凡夫、二乘、地前菩萨,悉可圆登报土,故云“独妙”。五、“二乘、根缺、女人类,顿转一乘故”。一登彼土,悉皆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乘大白牛车,一如来乘。故曰顿转一乘。六、“往生正因,易修易获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往生正因。无论男女老少智愚忙盻,人人能行。甚至五逆罪重,地狱相现,临终苦迫,观想难成,仍可称名,而得往生。故云“易修”。信愿持名,十念必生,故曰“易获”。七、“生后得果,太顿太高故”。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即得往生,迳登不退。故曰“太顿”。带惑凡夫,横生彼土,便是阿鞞跋致,位齐补处。故云“太高”。此诚十方之所无,故云“独妙”。如《礼赞》曰“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国最为精。”也。

 

“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建”,初兴也。“立”,终成也。“常”,恒也。“然”,如是也。“衰”,浸微也,弱也。“变”,更也,易也。“建立常然,无衰无变”者,谓一经建立,恒常如是,无有衰弱、减退与变坏等相。《净影疏》云:“建立常然,无衰无变,明土常也。”又《嘉祥疏》云:“建立常然者,于此间(娑婆)坏劫,而彼(极乐)无改,相续常然。”憬兴师云:“建立常然者,因满果立,无改异故。无衰无变者,不为三灾之所坏故。”(三灾者,水、火、风。)

 

又望西《无量寿经钞》依善导大师教,于上经语深有发挥。今依其义,以释经文:据《佛地论》“常”有三种:(一)本性常、(二)不断常、(三)相续常。又据《三藏法数八》曰:“(一)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谓法身本性常住,无生无灭也。(二)不断常者,即报身也。谓报身常依法身,无间断也。(三)相续常者,即应身也。谓应身于十方世界,没已复现,化无穷尽也。”又《华严演义钞卅四》又“自性,即凝然常”指法身。善导大师《事赞》云:“极乐无为涅槃界。”又云:“无衰无变湛然常。”可见今之经文,所云常然等,即本性常、凝然常也,法身也,自性也。是故常然,无衰变也。

 

望西设问曰:“既是修因感果之土,而亦有始,宁容得言,非因非果,凝然常耶?”复自答曰:“修因感果,是始觉智。无为凝然,则本觉理,始觉究竟,无非本觉。如《释大衍论》云:‘若得始觉,还同本觉。’谈能证曰(谈到能证之时曰):虽似有始,至所证时,始本不二,本有常住。”望西末后数语,宜着眼。谈者,说也。至者,到也。在有说有证之日,虽似有始。当到家时(即至有所证时),言语道断,一切不二,本有常住。以上皆引申望西之说。

 

此下复据密部《大乘密严经》云:“佛已超过彼,而依密严住。极乐庄严国,世尊无量寿。”又云:“密严净土,超诸佛国。如无为性,不同微尘。此密严中,诸佛菩萨,并余国土,来此会者,皆如涅槃。”《密严经疏》云:“如无为者,密严土者,即是诸佛他受用土,于法性土,以悲愿力建立故。此净土如法性土,离无常过。以是故说,如无为性。”又云:“今此密严藏,但于清净如来藏心之所现,故非微尘成。”依上经疏,极乐乃如来妙心之所现,法性妙土之所成,非如其它世界乃微尘聚集之一合相。微尘者,非指尘埃,乃组成物质小而又小之粒子。前所知者电子为最小。今已发现更有小于电子者,暂名夸克。现科学家亦知夸克亦非最小,此小而又小者,亦不可穷尽(自一九八○年后,科学家发现微中子,它在空间所占之区域,只等于一个电子一百亿分之一。彼等弥漫于太空之中。微中子能穿透十亿公里厚之铝板或钢板,如穿薄雾。)。如是小而又小之粒子,即是微尘之义。今经谓:极乐与密严,皆非如是粒子之所成,举体是如来妙心,是当人自性。故不生不灭,无衰无变,凝然常住,“如无为性”。

 

于无量劫,积植德行,不起贪瞋痴欲诸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行寂静行,远离虚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

 

本品初段明庄严净土。此下三段表严净自心。盖心土不二,心净则佛土净也。“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是此下三段之总标。劫者,表极长难喻之时间。无量劫者,表劫数又无量,此乃无量之极长之时。故其时间,无法称说,不可计量。以表修行久远。“行”者,身口意之造作。“德行”者,所成之善谓为德,能成之道谓为行。故德行指功德与行业,又指具足功德之行。即戒定慧三无漏学与六度也。又《会疏》云:“行谓行业,三业所作。德谓福德,行之所感。”又“非朝夕所得,故云积植。”积者积累,如点滴所聚。植者培植,似育苗成林。经时久远,不可计称,故云无量劫也。

 

“不起贪瞋痴欲诸想”。“想”者,对缘生心曰想。如于境执取男女等种种差别之相,谓之想,能取境界差别故。贪想、瞋想、痴欲想是三恶想。如《郁迦罗越问经》,谓菩萨行布施时,以离欲想、修慈想、无痴想对治三恶想。菩萨舍所施物,生离欲想。于求者与乐因缘,故瞋恨心薄,名修慈想。以此布施功德,回向无上道,则痴心薄,是名不痴想。今法藏大士不起三恶想,离诸烦恼。

 

“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不着”者,不贪着也。“色”等,六尘也。(一)色尘。一切形色,如青黄赤白,及种种形象。(二)声尘。一切音声,乐声与杂讯等等。(三)香尘。鼻之所辨别者,芬香与恶臭。(四)味尘。舌之所辨者,饮食之种种美劣之味。(五)触尘。身之所辨者,例如细滑粗涩、寒热温和等等。(六)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而起善恶诸法。又此六尘中,如男女之美容,丝竹歌咏之乐音,栴檀与男女身香,饮食肴膳种种美味,上妙衣服与男女身分柔软细滑之触觉,皆令众生贪着其事,不得出离。今法藏菩萨,内无恶想,即离惑因。不着六尘,是离惑缘。憬兴云:“内因既离,外缘斯止,故云不着。”由于无三恶想,乃离惑业之因。六尘为缘,不着六尘,复离起惑之缘。憬兴师明其因果,谓内离惑业之因,故能止外惑业之缘,内外皆离矣。

 

“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自《宋译》)。“但”者,唯也,独也。此二句与前二句,应一气读下。前二句是“万缘放下”,此二句是“一念单提”,此正净业之纲宗。《华严经》明,十地菩萨,地地不离念佛。本经《大教缘起品》云:“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又《观佛三昧经》云:“尔时会中即有十方诸大菩萨,其数无量,各说本缘,皆依念佛得。”又“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昧。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是故弥陀亦如释尊及十方如来,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证无上菩提。故但乐忆念诸佛也。“所修善根”指诸佛所修之功德。忆念佛德,感恩图报,思欲齐等,是名忆佛。佛之善根,念佛最胜,今欲齐等,故亦当持名念佛。名具万德,总摄一切善根。故知老实持念,实暗摄忆佛功德也。又《安乐集》曰:“或有三昧,但能除贪,不能除瞋痴;或有三昧,但能除瞋,不能除痴贪;或有三昧,但能除痴,不能除贪瞋;或有三昧,但能除现在障,不能除过去、未来一切诸障。若能常修念佛三昧,无论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障,悉皆除也。”是故法藏菩萨,于净心诸行中,首云“但乐忆念诸佛”也。

 

“行寂静行”。《探玄记》云:“无余涅槃名寂静。修彼名行。”又《资持记》曰:“寂静,即涅槃理也。”又世尊释迦牟尼圣号。牟尼译作寂静或寂默。《理趣释下》云:“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又《大日经疏》云:“牟尼者,寂默义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绝,幽深玄远,不可以言说之。如是法界大灭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净,故名牟尼也。”今经所云“行寂静行”是大菩萨入无余涅槃之行,是法界大灭度法,非指二乘之寂静行也。

 

“远离虚妄”。无实云虚,反真云妄。虚假不实,故云虚妄。《圆觉经》曰:“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又《涅槃经卅八》曰:“一切恶事,虚妄为本。”是故首应远离虚妄,为止恶之本也。法藏菩萨所住是真实慧,所行是清净行,故能远离一切虚妄。

 

“依真谛门,植众德本”。“谛”者,真实不虚之义。世间与出世间之道理,决定不虚妄者,名为谛。《二谛义上》云:“谛是真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意谓:凡俗以有为实,圣智以空为实。故有与空皆是实,故立二谛。顺凡俗迷情之法,曰俗谛,或世谛。圣智所见涅槃寂静真实之理,名真谛,或胜义谛、第一义谛。《智度论卅八》云:“佛法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又《大乘义章一》云:“俗谓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世谛。真者,是其绝妄之称。”“门”者,法有种种差别,能使人趣入涅槃,故称为门。“依真谛门”者,依第一义谛为门也。依真谛之胜义,植众德之根本。故曰“依真谛门,植众德本”。《金刚经》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依真谛门”,即无四相也。“植众德本”者,修一切善法也。“植”者,种植也。“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大觉之根本者,称为德本。又万德之根本称为德本。依是义故,阿弥陀佛名号,体具万德,名召万德,故曰德本。如《教行信证六》云:“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如上所引《观佛三昧经》,释尊曰:“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亦与之同旨。皆以持名念佛为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知植众德本可有二释:(一)者,菩萨因中,万德圆满。从因得果,故云“植众德本”。(二)者,众德本者,即念佛名号也。且此二说实不相违。因菩萨因行不离念佛故,故(一)中有(二);又念佛圆具万德故,是(二)中摄(一)。故云无违也。

 

“不计众苦,少欲知足”。“计”者,计较执着也。“苦”者,《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众苦”者,如二苦(内苦,外苦),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四苦(生、老、病、死)、八苦等。分类不同,均表苦类众多。菩萨了达一切诸苦,皆是虚妄,毕竟不可得。故能安忍,住于平等。故曰“不计众苦”。“少欲”者,不多求也。“知足”者,所得虽少而不恼恨也。如《涅槃经》云:“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又《遗教经》云:“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唯贫而富。”又《法华经劝发品》云:“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又义寂师引《般若经》云:“云何菩萨少欲,乃至阿耨菩提尚不欲,何况余欲。是名少欲。云何菩萨知足,得一切种智,是名知足。”此意不求他境名少欲,安住自法名知足。他境即是色等五欲,自法即是现量之智。“准义寂意,则不于心外取法,无一法当情者,名为少欲。体露真常,寂灭为乐,如如不动,为知足。于此”少欲知足“一句,具如是妙意,足证佛经语深。

 

“专求白法,惠利群生”。“白法”者,白净之法,指一切善法。《大乘义章七》曰:“善法鲜净,名之为白。”《魏译》为“清白之法”。《净影疏》云:“所显之法,出离邪谤,名为清白。”《嘉祥疏》曰:“是无漏明,故云清白。”《会疏》云:“大乘法,名为清白。”“惠利”者,“惠”者惠施,“利”者利济。故经义为:专求无漏大乘清净之法,用以普施有情,利乐群生。

 

“志愿无倦”。“倦”,疲也,厌也。《华严经》普贤大士十大愿王,概括其愿末之意为: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至回向)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乃至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是即”志愿无倦之义也。

 

“忍力成就”。“忍力”者,忍辱之力。法住师云:“忍有三种:一者安苦忍,谓于世违事能受故。二、他不饶益忍,谓他于己有违损能受故。三、法思维忍,谓于法无分别故。”此三忍成就,故曰“忍力成就”。又《会疏》明十忍,疏曰:“”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及。能行忍者,可名为有大力人。忍辱正治瞋恚,通断三毒。《宝云经》于菩萨所修法,各说十法。中说忍法,菩萨有十法,能净于忍。何等为十?(一)内忍、(二)外忍、(三)法忍、(四)随佛教忍、(五)无方所忍、(六)修处处忍、(七)非所为忍、(八)不逼恼忍、(九)悲心忍、(十)誓愿忍。(一)内忍。云何名菩萨内忍?菩萨饥渴寒热,忧悲疼痛,身心楚切,能自忍受,不为苦恼。是名内忍。(二)外忍。云何名菩萨外忍。菩萨从他闻恶言骂詈,毁辱诽谤,或毁辱父母兄弟姊妹眷属、和尚阿阇黎师徒同学,或闻毁佛法僧,有如是种种毁誉,菩萨忍辱,不生瞋恚,是名外忍。(三)云何名菩萨法忍。佛于诸经说微妙义,诸法寂静,诸法寂灭如涅槃相,不惊不怖,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经,不知是法,终不得菩提。’是故菩萨勤求咨问读诵。是弘法忍。(四)云何名菩萨随佛教忍。菩萨瞋恼毒心起时,作是思维:‘此身从何而生,从何而灭?从我生者,何者是我?从彼生者,何者是彼?法相如是,从何因缘生?’菩萨作是思维时,不见所从生;亦不见所缘起;亦不见从我生,亦不见从彼起;亦不见从因缘生。作是思惟,亦不瞋,亦不恼,亦不毒。瞋怒之力,即便减少。是名随佛教忍。(五)云何名菩萨无方所忍。或有夜忍昼不忍,或昼忍夜不忍;或彼方忍,此方不忍。或此方忍,彼方不忍。或知识边忍,不知识边不忍。菩萨不尔。一切时,一切方,常生忍心,是名无方所忍。(六)云何名菩萨修处处忍。有人于父母、师长、夫妻、男女、大小、内外如是中生忍。余则不忍。菩萨忍者,则不如是。如父母边生忍,旃陀罗边生忍。是名修处处忍。(七)云何名菩萨非所为忍。不以事故生忍,不以利故生忍。不以畏故生忍。不以受他恩故生忍。不以相亲友故生忍。不以愧赧故生忍。菩萨常修于忍。是名菩萨非所为忍。(八)云何名菩萨不逼恼忍。苦瞋因缘,烦恼未起,不名为忍。若遇瞋因缘时,拳打刀杖,手脚蹴踏,恶口骂詈,于如是中,心不动者,则名为忍。菩萨若有人来起发瞋恚亦忍。不起发瞋恚亦忍。是名菩萨不逼恼忍。(九)云何名菩萨悲心忍。尔时菩萨若作王,若王等,有大功业,为苦众生而作其主。是苦众生,若来骂辱触恼之时,菩萨不以我是主故,而生瞋恚。如是众生,我当拔济,常为拥护,云何而得生于瞋恼。是故我今悲心怜愍,不生忿恚。是名菩萨悲心忍。(十)云何名菩萨誓愿忍。菩萨作是念:我先于诸佛前,曾作狮子吼,发誓愿言,我当成佛,于一切生死淤泥中,为拔诸苦众生。我今欲拔,不应瞋恚,而恼于彼。若我不忍,尚不自度,况利众生等(以上节录)。法藏菩萨满足诸忍,故云“忍力成就”。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上云“惠利群生”,慈也。“忍力成就”,忍也。是故“于诸有情”,常以慈忍为怀。“和颜”,柔和之颜容。《会疏》曰:“内离妄染,故外常温和。故云‘和颜’。”《胜天王般若经》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随顺佛清净教。视诸众生,面门先笑,曾无颦蹙。所以然者,心离秽浊,诸根清净。不染离垢,心不瞋恚。内无恨结。”“爱语”者,四摄法之一。四摄法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谓之爱语摄。故《胜天王般若经》言:“下声细语软美之言,顺彼意语故。”“勤喻”者,欢导慰喻也,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也。“策进”者,勉之使进,即常云之促进,今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自谦曰恭,尊人之德,曰敬。《法华经嘉祥疏二》云:“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三宝”者,一切之佛陀,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也。至于佛灭度后,住于世间者,称为住持三宝。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之文句,法宝也。剃染衣者,僧宝也。所以名“宝”者,据《宝性论》,共有六义:(一)世间希有、(二)离垢、(三)势力、(四)能庄严世间、(五)最上、(六)不变。又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恭敬三宝”,钦仰其德也。“奉”者,尊崇奉养。“事”者,承待。“奉事”者,敬养服待也。“师”者,教我以道者。“长”者,德行,或辈分,或年龄高于我者。省庵师《劝发菩提心文》曰:“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师长恩重,故应奉事。又密宗以恭敬上师为根本戒。又谓“一切供养功德中,供养上师最为胜”。可见“奉事师长”,实为修行要务。又《会疏》云:“此(奉事师长)中,含摄孝养父母之句。师者,出世本;父母,世间福田,菩萨必须恭敬奉侍故。”此说亦有所据。如《观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虚”者,虚妄不实。“伪”者,诈现假相。“谄”者,佞也。逢迎人意而吐其言,即常云之阿谀奉承也。“曲”者,不直也,枉也,邪也。无有虚伪、谄伪、谄曲,则心端直无过。如《净影疏》云:“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明离心过。”《维摩经佛国品》云:“直心是菩萨净土。”肇公注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也。”肇公以质直无谄之心,为万行之本。语至切要,未可忽之。

 

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庄严众行”者,《净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庄严”者,福智二严。“众行”者,“檀(布施也)等一切行也。”意谓:以福与智,庄严布施等度及万行。《唯识述记七》曰:“善资粮者,福智二严。”《涅槃记廿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又《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故知“庄严众行”者,表一一行中悉是从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净影疏》谓“庄严众行”,是彰明所行成就也。“轨范”者,轨则与模范也。又“轨”者,法则也;“范”者,法也,常也。由于所行皆具福智,故所说所教,皆成轨则。所行所示,为众模范,故云“轨范”。悉是常法,无可变易,无所欠少。故曰:“轨范具足。”

 

“观法如化”者,观一切皆如幻化也。“观”者,智之别名。《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又《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又《会疏》曰:“观之字,即三观也。盖夫三谛三观者,万行之要枢,菩萨之肝胆也。”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诸法。”“如化”者,《会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则是中谛也。”意谓:既言如化,则非绝对空无,故言非空。若言是有,则只如幻化而已,并非实有。又既云如化,乃非有而现假有。既是幻化,则所现举体是空。故《会疏》谓为“非空非假,而空而假”,是显中道之义。“观法如化”者,即观一切法,皆是中道。

 

“三昧常寂”。“三昧”者,正定也。“常寂”者,真体离生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是故《净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处曰止,乃禅定之异名也)。”绝名相,离烦恼,不生不灭,住于常寂。如是三昧,故云深也。由于常行中道,住一切如化之妙观,自然入于不生不灭甚深常寂之正定。又《遗教经》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此表定慧等持之因行。本经《大教缘起品》曰“如来定慧究畅无极”是其果德。

 

“善护口业”下六句,表菩萨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之中,则以“善护意业”为首要。是即菩萨“善护己念”之正行。由于深契中道,正定常寂,了达真源,远离生灭。自然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是以意业,“清净无染”。意业清净,身口随之。于口业云“不讥他过”。“讥”者,谴也,诽也,指责人之过失也。口业不讥他过者,实由于意业之不见他过也。“他”者,一切有情也。进言之,则包括有情无情,万事万物之一切法。一切无过,本自无染。清净本然,本自圆成。如“首楞严”义为“一切事究竟坚固”。又如《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又“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是故一切平等,无有可讥者。

 

“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律”者,戒律。“仪”者,仪则。《大乘义章十》云:“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其意谓:所谓为律仪者,防恶止非之法,称为戒律。行为依止于戒律,称为律仪。又《行持钞资持记》云:“通禁制止为律,造作有相名仪。”综上之意,依止戒律,体现于行仪,名为律仪。又律仪戒者,乃三聚净戒之一。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足等一切之戒律。(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三)摄众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有情为戒。上三为大乘菩萨通受之戒,于(一)摄律仪戒中,在家菩萨受五戒与八戒。出家菩萨须受(一)中之十戒与具足戒。《涅槃经卅一》云:“戒亦一切善法梯橙。”(“橙”同“凳”,见《中华大字典》。)又《璎珞本业经下》云:“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五灯会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以上经论,广显戒德。《普超三昧经一》曰:“被戒德铠,化度众生。”此正为“善护身业,不失律仪”之真意。戒铠于此有二义:一者,护持义。以戒德为铠甲,如消防队员衣石棉衣。入三界火宅,冒三毒烈焰,拯济群生,无所畏惧。二者,庄严义。以持戒德,而自庄严。不失律仪,轨范人天,令众钦仰归止,来受教化。慕我戒德,学我戒行。进修定慧,而度彼岸。

 

前引《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与今“不失律仪”,互相照映,正显中道,理事无碍,圆解圆修之妙行。了知戒定慧与淫怒痴平等平等,仍严持净戒,不失律仪。虽严持律仪,轨范具足,但自心常寂,一切平等,悉无取舍,更无爱憎。不见己是,不道人非。如是持戒,是真持戒。如是修行,是普贤行。如是知见,方契中道。若人稍闻平等之意,便谬斥持戒为着相,诽谤戒律。或稍能持戒,便增我慢,自赞毁他,侈谈他人过失。是皆以病为药者也。

 

上三段为法藏大士严净自心之德行。下为成就众生之德行。

 

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著。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

 

“聚落”即村落,即今之乡村居民点。“着”者,执也。有所执着,则难离舍。今无所著,故皆可用以布施。于布施下,续戒、忍等五度。因诸度咸以无着为本。是即《金刚经》宗旨,远离四相,修一切善法,故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此六度,乃菩萨究竟自他兼利之大行,能到涅槃彼岸。菩萨自行此法,亦以此教导利益众生。故续云“教化安立众生”。《会疏》释曰:“以道授他为教,转恶成善为化。引导众生安住正道,建立大心,故云安立。”盖大士以六度教导与摄受众生,使之转恶成善,发起大心,安住正道。此道非是小道,盖为“无上真正之道”。“无上”者,无有更能胜过之者。《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又《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真”者,真实,无迷无妄。“正”者,于理无差曰正。又无邪无曲曰正。又禅门解“正法眼藏”中之正字曰:“正”者,是佛心之德名。此心彻见正法,故云正法眼。“道”,一者,以能通为义。《俱舍论廿五》云:“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又《华严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二者,涅槃之体,排除诸障,无碍自在,谓之道。《涅槃无名论》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由上可知,道者,通至涅槃之路,又即是涅槃也。综上经论,“住于无上真正之道”者,真正者,真实无差也。无上者,此道穷性尽理,更无有能过之者。大士教令众生,登涅槃彼岸,安住涅槃道果。

 

下明,由于如上之殊胜妙德,而感如下增上胜果。

 

由成如是诸善根故,所生之处,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王、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如是功德说不能尽。

 

“如是诸善根”,指上文积功累德之种种善根,是为能感。感必有应。果必酬因。是故法藏菩萨感得胜果。生生世世,所生之处,均得如下文所得之妙果。首云“无量宝藏,自然发应”。“宝藏”者,《笺注》曰:“累积珍宝之库藏也。妙法能济众生之苦厄,故以为喻。”“发应”者,相感而自然开发也。《会疏》曰:“菩萨于多劫积布施持戒功,故自感宝藏涌出应其德。”

 

“长者”,乃印度古时,对年长并具德财者之通称。《法华玄赞》云:“心平性直,语实行敦,齿(年)迈财盈,名为长者。”“居士”者,在家修佛者之通称。《法华玄赞十》曰:“守道自恬,寡欲蕴德,名为居士。”又《会疏》曰:“姓贵位高,大富年耆,是名长者。多积财宝,深归佛乘,居家丰盈,名居士。”“豪姓”,指名门、望族、大姓、贵家(如乡里之贵者,称乡豪)。“尊贵”,指高官显吏。“刹利”,梵语,印度四姓之第二。具云刹帝利。据《西域记》义为王种。即今所谓王家贵族。又《智度论卅二》曰:“刹利者,王及大臣也。”二义稍违,或古印度大臣多是贵族欤?“国王”者,一国之主。“转轮圣帝”,或称转轮王、转王。身具卅二相。即位时从天感得轮宝。轮有金银铜铁四种,依其次第,统领四三二一之大洲,如金轮王领四洲,余依次例减。《会疏》曰:“转轮王者,四洲之主。由轮旋转,威伏一切故。”“六欲天主”,乃欲界六天之王。六天者,(一)四天王、(二)忉利、(三)夜摩、(四)兜率、(五)化乐、(六)他化自在。“梵王”,大梵天王之异称。梵天总指色界诸天。以上盖表菩萨以善根力,感得生生尊贵,德高望重,财富充足,乃至或为人王,或作天帝,上宏下化,能满所愿。更以善根力故,大愿力故,常得值佛,“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所作功德,无量无边,“说不能尽”。

 

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栴檀、优钵罗华。其香普熏无量世界。随所生处,色相端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

 

大士广修不可思议普贤大士之德,故其胜感,亦不可思议。首云“身口常出无量妙香”。“栴檀”者,乃印度香木之名,我国所无。译作与乐。据《慧苑音义》,此木有赤白二种,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故名与乐。“优钵罗”,译为青莲花、红莲花。其花香气芬馥。《慧苑音义》曰:“优钵罗,花号也。其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佛眼似之,经多喻之。”大士身口常出妙香,是乃戒德之所感。《观佛经三》曰:“常以戒香,为身璎珞。”又《戒香经》曰:“世间所有诸华香,乃至沈檀龙麝如是等香,非遍闻,唯闻戒香遍一切。”本经曰:“其香普熏无量世界。”,故知其香应是戒香也。

 

“端”者,端正。《魏译》言“容色端正”。“严”者,庄严。“三十二相”,就佛丈六化身而言,则有三十二相。若就报身,则有八万四千相。“八十种好”,指八十随形好,此亦就丈六之身而言。若是报身,则有六十四亿一千六百万随形好。《观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又《法界次第下》云:“相好乃同是色法,皆为庄严颢发佛身。但相总而好别。相若无好,则不圆满。轮王释梵亦有相。以无好故。相不微妙。”又《智度论》曰:“相粗而好细。众生见佛则见相。好则难见故。又相者余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别说。”由上可见,“相”乃其粗者,共者,显而易见者。“好”乃细者,不共者,微妙难见者。法藏菩萨因地,于卅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无有缺少。

 

“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手出诸宝,如《维摩经》中之宝手与妙臂二菩萨。罗什大师曰:宝手者,手中能出无量珍宝也。又云:“以施报故,手出无尽宝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义寂师判此为十地菩萨之行,以智度成故。妙智融通,故随意无碍。净影曰:“手出供具,供养诸佛。”义寂云:“施诸有情,供养三宝。”可见手中所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所须最上之物”,端为上供与下施也。如《唐译》云:“诸宝香华、幢幡缯盖、上妙衣服、饮食汤药,及诸伏藏珍玩所须,皆从菩萨掌中自然流出。”普施众生,“利乐有情”。于一手中流出如是无量无边种种最上之物,正显《华严》一多相即、圆明具德之玄旨。

 

由是因缘,能令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由是因缘”,总指以上种种殊胜因缘,能令所化之众生,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深表法藏大士,以无量心,发无量愿,起无量行。一一皆称真如法界。是故愿无虚发,功不唐捐。故“能令无量众生”,亦称法界,“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心即是真如本心也。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般若文海佛教经典图书馆

Like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