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发大誓愿第六)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
发大誓愿第六
本品乃法藏菩萨遵佛明训,于大众中宣说所发殊胜大愿。此大誓愿,妙德难思。如《甄解》曰:“四十八愿功德成就,而归一正觉,即是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名弘誓本乘海,亦名悲愿一乘。此乃弥陀正觉功德也。正觉功德不可思议者,由誓愿不可思议。是以《行卷》以卅六句叹誓愿不可思议,以彰正觉功德广大。文曰:‘敬白申一切往生人等,弘誓一乘海者,成就无碍无边最胜深妙不可思议至德。何以故?誓愿不可思议故。悲愿喻如大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故。犹如大车乃至犹如大风,普行世间无所碍故。能出三有系缚城,乃至开显方便藏。良可奉持。特可顶戴也。’”
至于愿文多寡,诸译颇有差异。汉吴两译同为廿四愿。且经中明言“便结得二十四愿经”。《宋译》则为三十六愿。魏唐两译则为四十八愿。至于《后出阿弥陀偈经》曰“誓二十四章”。可见廿四愿于诸经中实居多数。但世间流通者,只是《魏译》。故世人熟知四十八,而罕闻廿四愿也。
且汉吴两译虽同为廿四愿,但内容亦甚不同。《吴译》第二愿为“使某作佛时,令我国中无有妇人。女人欲来生我国中者,即作男子。诸无央数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来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长大,皆作菩萨、阿罗汉,都无央数。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此中具有莲花化生,与国无妇女之殊胜大愿。而《汉译》无之。其他诸译亦皆阙如。由此可见,诸译差异之甚。
且汉吴两译虽同曰廿四愿。但实际内容,则不止廿四。以上《吴译》第二愿为例。此一愿中实具(一)国无妇女;(二)莲花化生;(三)蜎蠕得生,并皆作菩萨、阿罗汉;(四)菩萨、阿罗汉无量等,精要胜愿。准是可知,所谓廿四愿,实不止廿四。据诸《后出阿弥陀偈经》“誓二十四章”之经文。可知弥陀誓愿实为廿四章,非仅廿四愿也。
至于魏唐二译同为四十八愿,但名为四十八,实际则不足四十八。例如《魏译》第廿九愿为“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第三十愿为“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实则此两愿祗有广略之异,第三十愿只是第廿九愿之补充与引申而已。《唐译》中第廿九与三十愿,亦与此同。更有进者,魏唐两译均缺国无女人及莲花化生之愿。可见魏唐两译之四十八愿,并未圆具诸愿。
至于汉吴两译,则缺十念必生之根本大愿。可见汉吴魏唐宋五译,均非无量寿经之善本。是以会集诸译,广撷众长,另成会本,实不容缓也。
于是夏师会集诸译之大愿,既重古译多见之廿四,又采世间所流通之四十八,乃以廿四为章,四十八为目,既符“誓廿四章”,又合四十八愿。经中备集诸译之长,十念必生、国无女人、莲花化生诸愿,皆见于会本。复妙摄各愿精要,以少文而显多义。例如《魏译》第卅八愿曰:“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洗濯者,不取正觉。”第二十四愿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魏译》此两愿显衣服与供具之如意。但缺饭食如意。如《汉译》第二十三愿(《吴译》为第十四愿)曰:“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欲饭时,则七宝钵中,生自然百味饭食在前。食已,钵皆自然去。不尔者,我不作佛。”(于此又可见魏唐之四十八愿,实不足四十八也。)今此会本,摄集以上三愿为:“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需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可见会本,文约义丰,诸译所具之弥陀胜愿,备显无遗。是以近世诸贤,公认此为善本,良有以也。
法藏白言:唯愿世尊,大慈听察。
“听”者,耳闻也。“察”者,心中审思也。《会疏》曰:“如来听其说明,照察丹诚,故云听察。”故经义为法藏菩萨请求世尊,垂慈于我,听我所说,鉴我诚心。以下法藏陈说所发大愿。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
一、国无恶道愿。二、不堕恶趣愿。
首四句,总括全部大愿。愿我成佛时,所居之佛刹,具足无量(无法以数量表示)胜妙功德,具足无量清净庄严。具足者,圆满也。周遍含摄,无欠无余。故云具足。所具功德与庄严,皆不可思议,超情离见,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非语言文字之所能表。故曰“不可思议”。《华严经》独明事事无碍之不可思议境界,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广狭自在。延促同时,重重无尽,圆明具德等等。详之则为十玄妙门。前于判教一节中曾浅述之。今经阿弥陀佛即是毗卢遮那如来,极乐净土何异华藏世界,极乐依正举体是事事无碍不可思议境界,一一圆具无尽玄门。故曰:“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由于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故能令众生,闻名得福,闻名发心,十念必生,迳登不退。复以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庄严,故万物严净,穷微极妙;光莹如镜,彻照十方;触光安乐,垢灭善生;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见菩提树,证无生忍。妙显极乐世界,一尘一毛,悉皆圆明具德。是以此四句,列于愿首。表以下一一各愿,莫不如是。一一之愿皆是为众生。一一之愿皆是弥陀本妙明心之显现。一一之事相皆是清净句,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下明,我此佛刹中,无有地狱、饿鬼、畜生(经中常以禽兽蜎飞蠕动之类表畜生道)三恶道。”地狱“此为汉语,梵语为那落迦、泥犁等。《大摄论音义》曰:“此译有四义:(一)不可乐。(二)不可救济。(三)闇冥。(四)地狱。”今经言地狱乃其中之一义。《婆沙论》曰:“瞻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乃有其狱。”“逾缮那”即由旬,天竺里数之名。《维摩经肇注》云:“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故常言地狱,以狱在地下也。但应知者,地狱不仅在地下,或在山间,或大海边,旷野树下,空中皆有其狱。总之地狱有三类:
一、根本地狱,乃八大地狱及八寒地狱。八大地狱对八寒而言,亦名八热地狱。瞻部洲地下五百由旬有地狱,名为等活,从是依次而下至第八狱,名为无间,此八狱乃层层竖立者也。据《俱舍论》兼考《大论》,此八狱为:(一)等活地狱。彼中罪人遇种种斫刺磨捣,苦极身死,然冷风吹之,皮肉还生,等于前活。(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缚罪人肢体,而后斩锯。(三)众合地狱。众多苦具,俱来逼身,合党相害。(四)号叫他狱。逼于众苦,发悲号怨叫之声。(五)大叫地狱。逼于剧苦,更发大哭声。(六)炎热地狱。火随身起,炎炽周围,苦热难堪。(七)大热地狱。热中之极,故曰大热。(八)无间地狱。受苦无间,无有间歇。
以上八大地狱外,更有八寒冰狱,依次横列:(一)额部陀,此云疱。严寒逼身。体上生疱也。(二)尼刺部陀,极寒逼身,体分疱裂也。(三)呵罗罗(寒逼而自口中所发之颤声)。(四)阿婆婆(同上)。(五)虎虎婆(同上)。(六)嗢钵罗。(青莲花也)严寒逼迫,身分折裂如青莲也。(七)钵特摩。(红莲花)身分折裂如红莲花也。(八)摩诃钵特罗(大红莲花)。身分折裂如大红莲花也。
此上为根本地狱。下叙近边地狱、孤独地狱。
二、十六游增地狱。八大地狱中每一大狱,皆有四门。每一门外,每附增四狱。名为(一)煻煨增。(二)尸粪增。(三)锋刃增。(四)烈河增。合为十六处,称为十六游增地狱。八大地狱合计共有一百二十八处。亦名近边地狱。
三、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其类无数,受苦无量。地狱苦果,其最重处,一日之中八万四千生死,经劫无量。《辅行记》云:作上品五逆十恶者感之(指最极恶逆者)。
“饿鬼”者,《大乘义章八》曰:“以从他求故,名饿鬼。又常饥虚,故名为饿。恐怯多畏,故名为鬼。”《婆沙论》云:“鬼者畏也,谓虚怯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名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又云:“有说饥渴增(盛也)故,名鬼。由彼积集,感饥渴业。经百千岁,不得闻水名。岂能得见,况复得触。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驰走故。”此道亦遍诸趣。有福德者作山林冢庙神。无福德者,居不净所,不得饮食。常受鞭打,填河塞海,受苦无量。《辅行记》云:“下品五逆十恶者感之(指恶逆中之最轻者)。”
“畜生”新译为傍生。指傍行之生类。《新婆沙论》云:“其形傍,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是故名傍生。”傍者,横也。《会疏》云:“此道遍在诸处。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互相吞啖,受苦无量。”《辅行记》云:“作中品五逆十恶者感之。”
“焰摩罗界”者,指焰摩罗王之世界。焰摩罗,又作炎摩、琰摩、阎摩、阎摩罗等。译为缚,缚罪人之义。焰摩罗王,义译为平等王。此王登录、治理世间生死罪福之业。主守地狱,八寒八热,及其眷属诸小狱等。决断善恶,役使鬼卒。于五趣中,追摄罪人,捶拷治罚,更无休息。故《三启经》云:“将付琰魔王,随业而受报。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又译双王,兄及妹皆作地狱王。兄治男事,妹理女事,故曰双王。”焰摩罗界”者,即此王之管界。《俱舍论》云:“琰魔王国,于此瞻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即由旬),有琰魔王国,纵广量亦尔。从此展转,散居余处。”又《长阿含经地狱品》云:“阎浮提南,大金刚山内,有阎罗王宫,王所治处。从广六千由旬。”
“三恶道”,又名三恶趣,又名三涂。为一切众生造恶所生之处。故名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三道,名三恶道。《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盖谓众生如内有贪求欲乐之念,是为因。外攀缘欲境,是为缘。以此因缘,起念造恶,终堕恶道。
本章具两愿,“国无恶道愿”,及“不堕恶趣愿”。首数句之文意为,我若证得如来果觉,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即已究竟成佛,是时我所住持之佛土,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以上数句,总表极乐世界之微妙殊胜。故于第一愿首宣说之。以下则分叙四十八愿各各内容,其下第一愿曰:“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乃国中无有三恶道愿。此正表弥陀大悲心切。故首两愿,唯愿众生无苦。三恶道乃苦中之极也。密教中曰:“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故愿国中永无恶趣。
“不堕恶趣愿”。或曰“不更恶趣愿”,为第二愿。此承第一愿而言,我国不但无三恶道,甚至从焰摩罗界(即地狱界)等恶道中,来生我国之一切众生,受佛之教化,不但永不更入恶趣,并悉皆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法华玄赞》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大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恶道众生善根微弱,复多宿业,蒙佛愿力加被,摄受往生。生彼土已,悉令成佛,此实阿弥陀如来慈悲至极之无上圣愿。盖以从恶趣带业往生之众生,宿具恶业,应堕恶道。但因弥陀愿力加持,往生极乐不复更堕三途,故曰不堕恶趣。故龙树大士曰:“若人生彼国,终不堕三趣。”又善导大师曰:“乃至成佛,不历生死。”是则横出于六趣矣。
又此章大愿,摄二殊胜。一者,恶趣众生,亦得往生极乐,不复更堕恶道。表弥陀悲心无尽,度化无余也。二者,凡往生者,悉皆作佛,究竟菩提。由此可见弥陀本心,念念愿一切众生成佛,而此愿既已成就,足证弥陀智慧功德、威神力用不可思议。末云:“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表此愿成就,我(法藏菩萨)方成佛。若此愿不成,我终不成佛。故曰:“不取无上正觉。”以下各愿,简为“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三、身悉金色愿。四、三十二相愿。五、身无差别愿。
此章具三愿。“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是为第三“身悉金色愿”。生彼土者,身皆紫磨真金之色。真金色者,盖为如来之身色。善导大师曰:“诸佛欲显常住不变之相,是故现黄金色。”日溪师曰:“此标中道实相色。”今此大愿,欲令一切往生之人,同佛身相,皆真金色,此显生佛不二,真实平等。故《会疏》曰:“是故愿言,我国人民,纯一金色,无有好恶,彼我平等,情绝违顺。”《会疏》之说,正显中道实相之义。
“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国中天人,皆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是为第四愿,称为“卅二相愿”。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简称三十二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转轮圣王亦具此相。《智度论八十八》谓佛现此大人相者,因“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说,则为现卅二相”。此说极好,佛本离相,而现相者,顺世间习俗故。又《法界次第下》曰:“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为现三十二相。”此三十二相,《三藏法数四十八》云:(1)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2)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3)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4)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5)手足缦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维,交互连络如鸭鹅者。(6)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7)足趺高好相。趺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8)瑞如鹿王相。瑞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9)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10)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11)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12)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毛而不杂乱者。(13)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旋向上偃伏者。(14)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15)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16)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17)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及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18)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19)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20)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21)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着。(22)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23)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24)四牙白净相。四牙最大而白者。(25)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26)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27)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28)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29)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30)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31)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32)顶成肉髻相。梵音乌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间顶相。”(其他经论与此大同小异)望西师曰:“依此愿故,众生生者,皆具诸相,不假修得。问:‘具足此相,为华开后,将为前耶?’答:‘不待花开,是生得故。’”
再下为第五“身无差别愿”。愿曰:国中众生,容貌形色,悉皆端正洁净,等同一类。若有差别及好丑之分,则不成佛。此愿显极乐国人,等同一相,无有差别。故昙鸶大师曰:“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长沦三有。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是即发起此愿之本因也。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知无量劫时宿命所作善恶。皆能洞视彻听,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六、宿命通愿。七、天眼通愿。八、天耳通愿。
本章明彼土众生具第六“宿命通愿”、第七“天眼通愿”,与第八“天耳通愿”。”通”者,神通之简称。穷潜神异,所为不测,谓之神。所作无壅,自在无碍,谓之通。神通有六种,称为六通,即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与漏尽通。此六通中,第六唯圣(指阿罗汉),前五通凡,异生(非人)亦可得之。三界诸天皆可依果报,而自然感得前五种之神通(甚至鬼神亦有小通),但不能得漏尽通。此漏尽通唯圣者所证。须断尽烦恼,方为漏尽也。
今应注意者,经中极乐众生所具之通,远超余经论中禅定等所得者。例如凡夫之宿命通,能知不过八万劫。今云无量劫者何也?盖以极乐众生仗佛本愿力,而具大乘不共之通,故远胜于凡小也。《甄解》曰:“小乘前五通,唯依四根本定得。漏尽通,依四禅未至中间及三无色(“无色”者,指无色定。文中“三”字或为“四”字之误,盖八定者,乃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也。)。大乘依一切禅悉能之。今此经所说,大异于彼说。一切人天皆以佛愿为所依。故云,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为增上缘。《事赞》云:‘三明自然乘佛愿。须臾合掌得神通。’岂容同于有漏禅为所依耶?”故彼国天人之通,非修得者,不待修而自得成就,又不同于诸天报得五通。乃依弥陀之修德为因,依如来愿力,而酬得安乐自然之报德。是以胜于常途之报得。故《要集》云:“不于四静虑中,而修神通因。只是彼土任运生得之果报,不亦乐乎!”
又佛菩萨与二乘之身通有多种不同。《甄解》据《大乘义章》云:“(一)宽狭不同,如《地持》说,声闻二千国土,为通境界。缘觉六千国土,为通境界(今经中则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为通境界,可见差异之甚。)。(二)多少不同。二乘一心一作,不能众多。诸佛菩萨能化现十方世界,一切色象。一时能现五趣之身。(三)大小不同。二乘化现大身,不能入小。化现小身,不能容大。诸佛菩萨现大身满三千界。能以大身入一尘中。化现小身如微尘,能以小身容受一切。又佛菩萨于一切色物,大能入小,小能容大。二乘不能。(四)迟速不同。二乘欲至远所,多时乃至。以其不同如意通故。诸佛菩萨,一念能至十方世界。以其所得如意通故。(五)虚实不同。二乘所化现一切,相似而已,不得实用。诸佛菩萨所化现,皆得实用。(六)所作不同。诸佛菩萨化无量人,各令有心。随作一事,令人异辨。二乘不能。(七)所现不同。诸佛菩萨但现一身,令人异见。但出一声,令人异闻。安住一土,十方俱现。二乘不能。(八)化根用不同。如《涅槃》说:‘诸佛菩萨,六根互用。’二乘不能。(九)自在不同。如《涅槃》说:‘诸佛菩萨,凡所为作,身心自在,不相随逐。其身现大,心亦不大。身现小,心亦不小。喜忧等一切皆尔(意谓身现喜,心亦不喜)。’二乘不能。”今彼国天人之神通,如《合赞》云:“今则大乘不共之通,而更加(弥陀)本愿力,岂混同凡小通。”
本章中“自知无量劫时宿命所作善恶”,是第六宿命通愿。宿者,宿世也,即过去世,俗称前世者也。命者,指生命。故宿命即指前世过去之多生。能知过去多生所作种种善恶。称为宿命通。《甄解》曰:“事谢于往(过去之事)名为宿,往法(过去之法)相续名为命。于此照知无壅,名宿命通。”又《会疏》云:“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二乘极远知过去八万劫事。菩萨所知无极。今愿文言,无量劫时宿命,故知此为大乘菩萨之通也。
此愿含二意:一者。如日澄宪师云:“不知宿命故,于善不进,于恶不恐。万善懈怠,众恶造作,只为不知宿业也。彼罗汉忆泥犁苦,流血汗(有阿罗汉忆及先世在地狱中种种惨痛,怖畏之极,流出血汗。)。福增(古德之名)见先身骨忽开悟。(又有人)不知先生母,以为妻。不知先世怨,养为子。不知先身父,以为美食等。皆迷宿命事,着今世乐。忽闻本缘,皆生厌心者也。”故极乐国人应具宿命智通,知众生宿世行业,因势诱导,以为化度众生之方便。二者。静照云:“若识宿命,则不自高。忆念过去无数功德。但依佛誓得生此国。”又澄宪云:“往生彼国者,先知宿命,深仰佛德。”故极乐国人因宿命智通,而弥上仰佛德也。
“洞视彻听,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洞”者,深也,通也。”彻”者,通也,明也。十方,指空间。去来现在,即过去、未来,与现在,指时间。”去”承上宿命通愿。指知十方过去无量劫中宿命所作善恶之事,悉皆“洞视彻听”。以下言知十方未来与现在之事。则第七天眼通愿与第八天耳通愿也。天眼通,又名天眼智通,又名生死智通。天眼,天趣之眼。能见粗细远近一切之色,及众生未来生死之相。《智度论五》曰:“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例如天人,则天道为自地,修罗、人、畜生、鬼、地狱五道为下地)中六道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又天眼通者,《会疏》曰:“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等相。及见一切障内障外,世出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也。”凡夫肉眼,只见障内,例如围墙是障,凡夫但见墙内,不知墙外之一切。天眼能见障外,故通达无碍。又彼国天人之天眼,远胜二乘及诸天之天眼。龙树大士曰:“二乘中小声闻不作意,一千界为通境。若作意者,见二千国土。大声闻不作意者二千,作意者三千。缘觉小者,不作意二千,作意三千。其大者,作意不作意,皆见三千大千世界事。诸佛菩萨见无量世界事。”至于彼国天人,不问作意不作意,所见世界与众生生死流转,及其因缘业行,远超二乘。如《宋译》第五愿曰:“一切皆得清净天眼,能见百千俱胝(百万)那由他(亿)世界,粗细色相……。”今经云洞视“十方去来现在之事”,即能见无量世界之事。可见极乐国人之通,实是佛菩萨神通也。
又此愿意有二说:一者,如望西曰:“或土众生,以不见于诸苦果,故不恐苦因。亦以不见诸乐果,故不修乐因。法藏愍念此等众生,选择此愿摄众生也。”又《会疏》曰:“肉眼昧劣,不见一纸之外。但缘目前,思从于此。不见地狱重苦,勤修无勇。不见净土胜乐,欣求念淡。”又澄宪曰:“呜呼悲哉!不见地狱饿鬼之苦果。不见父母师长之受报。厌离心缓,报谢思怠。”故望西又曰:“上求下化之要,厌苦报德之道,其唯在天眼照视者欤!”
二者,如《渧记》广其意云:“如《会疏》等言,愿兴约灭恶生善,厌苦欣净。若尔,则非真土(指极乐)所得之益而已。今正约真土所得者,或有净土,其土圣众,虽有天眼,或见二千世界,或见三千世界。不能普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国。或有净土,其土菩萨,但虽得天眼,而不能圆具五眼。是以殊兴此愿而已。故《愿成就文》曰:“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等谓得一天眼则圆得五眼(本经第三十品中,“彼佛刹中,一切菩萨,修行五眼”,是其证也)。是以能见尘数佛国,明照众生,死此生彼,济生利物,常作佛事,是此愿之胜益也。”盖其意为:若谓此愿之起,仅为灭恶生善与厌苦欣乐,此尚非极乐真净国人之实际利益。极乐国土天人能普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国。且得天眼即能圆具慧眼、法眼、佛眼与本具之肉眼,是为五眼。是以能见尘数佛国,并明照众生,生死去来种种之相。于是可以救济群生,利乐万物。此方是本愿之殊胜利益。上之两说,后者切近弥陀本愿。
经中彻听十方未来现在之事,是第八天耳通愿。又名天耳智通。天耳,指色界诸天人之耳根。能闻六道众生之语言,及远近粗细一切之音声。《会疏》曰:“天耳通者。能闻一切障内障外,苦乐忧喜,语言音声,无壅也。”此愿《魏译》文为“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唐译》文曰:“国中有情,不获天耳。乃至不闻亿那由他百千逾缮那外说法者,不取正觉。”准上可知,极乐天人之耳通,远超二乘,不但普闻十方音声,且能听无量诸佛说法也。
澄宪曰:“此通至要。地狱众苦之声,饿鬼饥饿之声,闻之镇(“镇“字或是“震“、“俱“之误)增大悲之心。干闼紧那(天帝之乐神。弹琉璃之琴,其音普闻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乐,神仙诵经之音,闻之常乐寂静之洞(洞者,洞府,指神仙息处)。况诸佛说法,闻悉受持;菩萨对谈,听并渴仰哉!”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九、他心通愿。
上第九“他心通愿”。他心通,亦名他心智通。他心智,乃知他人心念之智。他心智通者,照一切众生心中所念,如明镜现万象故。此愿之意,如澄宪云:“世俗犹以知他心为要,况出世利物乎!又《会疏》曰:“是故愿言:我国圣众,不藉修持,自知他心。应其意乐,接化无方也。”《魏译》文曰:“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后世解此经者亦有两说:一者,“下至”乃就此通力之下者而言,可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若其上者,则可知十方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佛刹。二者,下者指众生心念,若论其上,则可知诸佛菩萨之心。《甄解》曰:“二乘但知凡夫小圣粗心,不能知细。诸佛菩萨所知微细,乃至佛心,亦能知之。安养菩萨,亦复如是。”安养,乃极乐世界之异名。生极乐之菩萨众,其中上者,多是一生补处菩萨。复由弥陀宏愿之加被,故可上知佛心。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罗蜜多。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
十、神足通愿。十一、遍供诸佛愿。
上章具第十“神足通愿”,第十一“遍供诸佛愿”。文中合说两愿,如“周遍巡历供养诸佛,”“巡历”偏显第十愿,“供养”遍显第十一愿。
“波罗蜜多”或“波罗蜜”,译为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或简译为度。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及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菩萨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究竟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波罗者,彼岸也。蜜多者,到也。彼方文法为彼岸到,我国云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名度无极。生彼国者,具足神通(神者妙用不测,通者通融自在)自在无碍。能彻底贯彻一切自行与化他之事,故名“神通自在,波罗蜜多”。“于一念顷…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此显神足通,亦名神足智通、神境智通身如意通、身通。“那由他”,即此方之亿。(指万万)(我国古时于亿另有三说,曰十万、百万、千万三种,故古师定此数亦不同。)神足(亦云如意足)者,《会疏》云:“此有三:(一)运身行。谓乘空行,犹如飞鸟。(二)胜解通。谓极远方,作意思维,便能速至。(三)意势通。谓极远方,举心缘时,身即能到。”又《大论》云:“如意通有三种:(一)能到。(二)转变。(三)圣如意。能到有四种:一者,身能飞行,如鸟无碍。二者,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三者,此处没彼处出。四者,一念能至。转变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种种诸物,皆能转变。外道辈转变,极久不过七日。诸佛及弟子,转变自在,无有久近。圣如意者,六尘中不可爱不净物,能观令净;可爱净物,能观令不净。是圣如意法,唯佛独有。”
“于一念顷“指极短促之时门。”一念“之时限,诸说不一,已见前释。今依《翻译名义集》以刹那为一念。并依《大论》“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故知一念,指一弹指所占时间之六十分之一,故甚短暂。然于此短促刹那之际,可“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深显极乐国人神通妙用,不可思议。“那由他”数也,古说不一。其小者,如《玄应音义》谓“那由他。当中国十万”。其较大者,则谓“那由他,隋(隋代称中国为隋)言,数千万”。(他说不俱引)故其数难于确定,但可定言“亿那由他百千”表一难以数计之大数也。于一刹那,能超过如是众多佛刹,表所到之处至远也。“周遍巡历”者,表所游之国至广也。“供养诸佛”,表所兴之事至繁也。而悉于一念之顷,圆满成就者,备显极乐国土之事事无碍,一多相即,延促同时。芥子须弥,十方不离当处;一念遍供,三世不隔当念。当下即是,圆摄无遗。故云:华藏无异极乐,净土遍收玄妙。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十二、定成正觉愿。
此第十二愿名“定成正觉愿”。往生者决定成佛。正显弥陀之本心,唯以一佛乘,广度无边众生于究竟涅槃也。愿文中“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自《宋译》。”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自《唐译》。至于《魏译》则为“不住定聚,必灭度者,不取正觉”。善导大师释《魏译》时,多以《唐译》助显之。并于此愿立四名:一名必至灭度愿。二名证大涅槃愿。三名无上涅槃愿。四亦可名住相证果愿。《甄解》赞曰:“高祖(指善导)愿名太尽愿意矣。”今会本取《唐译》之文,又以定成正觉为愿名,正符善导大师之意。
善导大师于四十八愿中,称“定成正觉“、“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诸佛称叹“与“十念必生“等五愿,为真实愿。视为四十八愿之心要。可见此愿,实是弥陀宏誓之心髓。彼佛本怀,只是为一切众生决定成佛。成实现此愿,乃有“十念必生“之殊胜大愿,众生依此最简最易、极圆极顿之径路,念佛往生,则皆可成佛也。
愿文中“分别”者,思量识别诸事与理,曰分别。以虚妄之分别为体性,即妄于无分别法之上,而分别我与法,故称之为分别之惑。断此分别之惑,谓之无分别智。《唯识述记七》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愿文中“远离分别”,即舍除分别之妄惑,了达“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
“寂静”者,离烦恼曰寂。绝苦患曰静,即涅槃之理。《资持记》曰:“寂静即涅槃理也。”又《往生要集上》曰:“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诸根“者,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今此六根,同归寂静。如《华严经》曰:“观寂静法,离诸痴闇。”不生分别,自然远离痴闇,而诸根寂静矣。更有进者,世尊释迦牟尼。牟尼即寂默与寂静义。《仁王经合疏上》曰:“牟尼者,名也。此云寂默。三业(身口意)俱寂默也。”《理趣释》曰:“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身口意寂静,正是今经中“诸根寂静”。而寂静正是涅槃之理体也。
由于远离分别之妄惑,诸根寂静,契入涅槃之理。故续曰:“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等正觉”,乃无上正等正觉之略称。”大涅槃”,亦佛果之名,译为入灭。具云般涅槃。“般”此云圆。涅槃,此云寂。故义翻为圆寂。以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性(本体穷尽于真如法性),妙绝相累(微妙而断绝诸相之累)为寂。《贤首心经略疏》曰:“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大涅槃者,指大乘之涅槃,拣非小乘。大乘涅槃,具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有常、乐、我、净之四义。离分段、变易二生死,具无边之身智,是大乘涅槃。至于二乘,则三德之中,仅具解脱。四义之中,唯常乐净。但离分段,仍有变易生死。灰身灭智,是为小乘涅槃。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十三、光明无量愿。十四、触光安乐愿。
上章具二愿。”千万亿倍“以上,为第十三“光明无量愿”。“若有众生”以下,为第十四“触光安乐愿”。第十三与第十五“寿命无量愿”,净影称为“摄法身愿”,以其摄法身成就也。《甄解》以此二愿,为真报身之德,又谓此光寿无量二愿为“方便法身大悲之本”。盖无量寿则竖穷三际,佛身常住,众生有依;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德用遍周,摄化无尽。故为大悲方便之本,报身之实德也。故知愿中自誓光寿无量,实为一切众生悉皆光寿无量。又《往生论》云: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三种庄严。四十八愿中极乐依正种种殊胜庄严也。入一法句,则全归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故《甄解》曰:“若约佛所证,则四十八愿,皆入光寿法身。”盖谓极乐依正,只是弥陀法身之流现也,故四十八愿全显法身。若论度生,《甄解》又曰:“又以摄生,则愿愿皆为众生。故云:‘四十八愿,摄受众生。’又云:‘一一誓愿,为众生故。’如是四十八愿,互摄互融,不可思议。”
此愿意为:我法藏成佛时,愿我之光明,无量无边,“普照十方”之一切净秽国土。望西师云:“横摄十方虚空无边,故国土亦无边。国土无边,故众生亦无边。众生无边,故大悲亦无边。大悲无边,故光明亦无边。光明无边,故摄取益无边。以要言之,欲益无边。故光无边。”依望西意,下文亦同此解,欲利益无边,故光明无边,具德无尽。
“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本经《光明遍照品》曰:“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为预计。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可见弥陀光明“绝胜诸佛”者,盖因前生愿力超绝,故今自然得之。是以经中复曰:“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
又《大法炬陀罗尼经》谓诸佛有两种光明:(一)常光。(二)放光。常光者,谓圆明无碍,无时不照也。放光者,谓以光(使人)惊悟,有时而照,或现或收随宜自在也。今愿所指是常光。《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曰:“彼如来恒放无量无边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是为常光之明证。
第十四愿,显佛光所具利生之妙德。“见我光明,照触其身”,凡见佛光者及蒙佛光照及之人,“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本经《光明遍照品》曰:“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是即“莫不安乐,慈心作善”之意。又《礼赞》云:“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又如《观经》云:“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光明摄取,正指今愿。遇此光者,皆得往生,故云“来生我国”。此正显光之德益,不可思议。由上可见,光明无量是佛身德,而此光明实为利生,故云:“四十八愿,全显法身”,又云“一一誓愿,为众生故”。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十五、寿命无量愿。十六、声闻无数愿。
此章含第十五“寿命无量愿“及第十六“声闻无数愿”。至于寿命无量愿中,既指佛之寿命无量,兼明国中无数声闻天人寿命亦皆无量。今此一愿,在《魏译》分为两愿,可见今此会本之四十八愿,所摄弥陀愿德,广于任一古译。
第十五寿命无量愿中,首为彼土教主,寿命无量。如《法华》说山海慧如来:“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盖教主住世时短,则化事短促,众生难遇。教主长住,则化缘无穷,利生无尽。故澄宪赞曰:“佛寿无量,化道至德也。谁不渴仰此愿哉!”又弥陀是报佛。极乐是报土,教主寿命无量,是真实无量,非有量之无量。以现在语言表之,寿命无量,指绝对之无量,非相对之无量也。
此愿下明,国中人民寿命亦皆无量。澄宪云:“人民寿命无量,净土第一德也。”继释云:“修行佛道者,死魔为恐。生死间隔,退缘根本也。见佛闻法,值遇众圣,供养诸佛,亲近善友,自然快乐,无有众苦,其德非一。若寿命短促者,遗恨几计(难计),如玉杯无底故。此愿最至要者也。”(盖玉杯实为良材,若无底则不成器也。)又望西亦曰:“诸乐根本,只在此愿。”又如《群疑论》谓彼国人民“命极长远。纵令凡夫,还入变易(了分段生死而入变易生死),究竟成佛。”盖生极乐,见佛闻法,一切时处皆是增上,无有退缘,寿命复又无量,故不论根器如何,凡往生者,必定成佛。—称之为净土第一德,良有以也。
第十六,声闻无数愿。愿文曰:“国中声闻天人无数。”澄宪云:“阿弥陀佛,弟子无量。三无量中,其一也。”三无量者,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眷属无量也。愿云声闻兼摄缘觉。或疑《悲华经》谓彼佛国土,“无有声闻,辟支佛乘。所有大众,纯是菩萨,无量无边。”今经何云“声闻无数“耶?盖此二者,文虽相左,而义实无违。今经三辈往生,俱云“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三辈生者,既已悉发菩提心,所行必是菩萨乘。故《悲华》云“纯是菩萨“也。至于彼国声闻缘觉,只是就其断惑之情况而言。虽断见思,未破尘沙与无明惑,是称声闻。非是只求自度之二乘。若只求自度,不愿度他。则是未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即不能往生矣。证诸《宋译》此意甚显。《宋译》曰:“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虽住声闻缘觉之位,往百千俱胝那由他宝刹之内,偏作佛事,悉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按声闻不闻他方佛名,但求小乘涅槃,不取佛果。今极乐人民所谓为“声闻”者,能远至无数佛国,作无量佛事,度无边众生,悉令成佛,正是大菩萨之行径。岂能视为一般声闻耶?是所谓之“声闻”,皆已发菩萨之大心,行菩萨之大行,趣无上之大果。其实正如《悲华》所谓:“纯是菩萨”也。
本章下云:“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总显佛寿无量,人民寿命无量,国中弟子无量。“三千大千世界”者,乃一佛所化之境。以须弥山为中心,合四大洲日月诸天为一世界。如是之世界积至一千,名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大千世界。因大千世界,先以一千乘世界,得小千。又以一千乘小千,得中千。最后又以一千乘中千,乃得大千。如是三度以千乘之,故曰三千大千世界。实际只是一个大千世界,而非三千个大千世界也。三千大千世界具有一千亿个世界。现代天文学家已初步发现宇宙中世界无量。人现皆知太阳及九大行星等,称为太阳系。地球即太阳系中之一员,绕日运行。现知太阳不但自转,且亦绕一银河星云之中心(初步假定为黑洞,黑洞者,天体之一)运行,约二万万年绕行一周。太阳是银河星云中之一颗恒星,银河星云约有一千亿个恒星。宇宙中有无数之星云。星云本身亦在运动,银河亦只是字宙更大天体中之一员。如是辗转扩大,不可穷尽。当前天文学上之发现,已初步证实经云之世界无量。至于三千大千世界,乃一佛所化之境。佛无量,故世界无量。
愿文大意为:三千大千世界之一切众生,皆成缘觉,以其神通之力,共同计算,皆不能知阿弥陀佛寿量,其国人民寿量,及国中人之数量。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十七、诸佛称叹愿。
上第十七,“诸佛称叹愿”。称者,称扬。叹者,赞叹。《汉译》曰:“我作佛时,令我名闻八方上下,无数佛国。诸佛各于弟子众中,叹我功德国土之善。诸天人民蠕动之类,闻我名字,皆悉踊跃,来生我国。”《吴译》类之。望西云:“六八愿中,此愿至要”,“若无此愿,何闻十方。我等今值往生教者,偏此愿恩。善思念之。”望西意为,若无此愿,则我等身在娑婆秽土,如何能闻彼土之教主与佛刹之名字,彼佛彼土,胜妙功德,清净庄严。若未曾闻,又何由发起求生彼土之胜愿。故今日我等能闻净土法门,实由此愿之力。故本师释尊于此秽土,称扬赞叹阿弥陀佛,及其国土不可思议功德,令我得闻。故赞曰,四十八愿中“此愿至要”。法藏求愿名闻十方者,只为普摄十方一切众生,往生极乐,究竟成佛。若无此愿则十念必生之愿,便同虚设。盖闻名方能持名也。
又《会疏》解“称叹我名“曰:“称我名者,此有三义:(一)诸佛称扬彼佛德号。(二)诸佛咨嗟称名之人。如彼小经,诚证护念称名之人。(三)诸佛亦咨嗟,亦自称彼佛名。”继又释言:“三世诸佛,依念弥陀三昧,成等正觉故。”此表诸佛称叹之义有三:(一)诸佛赞叹彼佛圣号。(二)诸佛赞叹一切称念弥陀名号之人。(三)诸佛本身亦称念弥陀圣号。依念佛三昧圆成佛果。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十八、十念必生愿。
上第十八,“十念必生愿”。日净宗古德较量诸经。余经中《华严》独真实。若与此经相较,则此经为真。又本经诸大愿与此愿相较,则此愿最为真实。盖表此愿乃真实中之真实也。“至心”者,至诚之心也,至极之心也。《金光明经文句》曰:“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云至心。”“彻“者,彻底。“到”者,达到,即游子到家之到。“心源”者,自心之本源。“尽”者,穷尽。“实际”者,即本经中“真实之际”。“信乐”者,信顺所闻之法,而爱乐之,即信心欢喜也。又“至”者,真也,诚也,实也。“心”者,种也,实也。“信”者,真也,实也,诚也,验也,满也,忠也。“乐”者,欲也,愿也,爱也,悦也,欢也,喜也,贺也,庆也。故“至心”即是真、实、诚、满之心,愿欲爱悦之心,欢喜庆幸之心,以如是心而信之乐之,故谓“至心信乐”。“善根”者,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善根。“心心”者,纯一之心也,净念相继之心也。“回向”者,回者回转,向者趣向,回转自身所修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华严大疏钞廿三》曰:“回者转也,向者趣也。转自万行,趣向三处,故名回向。…三处,谓众生、菩提以及实际。”又《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是即愿中回向二字之义。“愿生我国”即回向之鹄的,愿我一切众生,往生极乐国土也。“十念”者,如《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笺注》曰:“十遍称名也。”望西曰:“经十念顷,专称佛名,为十念也。此言念者,谓称南无阿弥陀佛。经此六字顷,名一念。”以上经论义同。“乃至十念”者,指称念名号,下至仅得十念者,亦得往生。此乃指其至下者,故云“乃至”。若能多念,则多多益善矣。
或有疑问,文中但云“十念”,何以迳谓为称佛名号,而非他种念佛耶?答曰:“十念”中之“念”,即指口念佛名之念,实有明证。本经《宋译》曰:“所有众生,求生我刹,念吾名号,发志诚心,坚固不退。彼命终时,我令无数苾刍(比丘)现前围绕,来迎彼人。经须臾间,得生我刹。”其中“念吾名号”只能解作念佛洪名也。又《般舟经》曰:“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来生我国土。”又《观经》言,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观想念佛)。若不能念者,应称佛号。”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后,即得往生。由上经义可证,所云“十念“者,直是持名念佛也。
古注经家,于此愿文,亦有异解。有曰此是“摄上品愿,有说下品非也。”又有曰:“此是上三品。此中十念,是依十法起十念。非是称名十念。”所云“依十法起十念”指弥勒所问十念。《弥勒发问经》言:“具足如是念,即得往生安养国土。凡有十念。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众生,常生慈心。于一切众生,不毁其行。若毁其行,终不往生。二者,于一切众生,深起悲心,除残害意。三者,发护法心,不惜身命。于一切法,不生诽谤。四者,于忍辱中生决定心。五者,身心清净,不染利养。六者,发一切种智心,日日常念,无有废忘。七者,于一切众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谦下言说。八者,于世谈话,不生味着。九者,近于觉意,生起种种善根因缘,远离愦闹散乱之心。十者,正念观佛,除去诸根。”《宗要》曰:“如是十念,既非凡夫(所能)。当知初地以上菩萨,乃能具足十念。”以上诸说咸以此愿,专为上品,甚至地上菩萨,乃能具足,则中下凡夫,何由得生?可见以上诸家之议,未契净宗他力果教之真谛。至于义寂以《观经》下品下生之十念,注本经第十八愿之十念,深有见地。望西云:“宗家不尔(宗家指善导)。今之十念,但是口称。上尽一形,下至一念,通于三辈,摄于九品,莫不皆往。”意为今愿文中之十念,只是口念。上者尽一生之形寿,唯念佛名。下者仅念一声,皆可往生(仅念一声者,指临终一念,或“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亦皆得往生。)。
本愿文曰“至心信乐”。《观经》亦曰“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如何名为“至心”,又如何名为“具足十念”?此乃本愿之关要。罗什大师于此,有最极精要之论。师曰:“譬如有人,于旷野中,值遇恶贼。挥戈拔剑,直来欲杀。其人勤走,视渡一河。若不渡河,首领难全。尔时但念渡河方便。我至江岸,为着衣渡?为脱衣渡?若着衣衲,恐不得过。若脱衣衲,恐不得暇。但有此念,更无他意。当念渡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杂余念。行者亦尔。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无间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为十念。”盖谓此时心中所思,唯是如何渡河,更无别念。如是之念,即是一念。如是念佛,即是至心。相继至十,即是十念。
《宗要》又曰:“今经说十念,具此隐密、显了二义。”显了十念,即上文罗什大师所譬之十念;隐密义之十念,即《弥勒发问经》中,慈心等十念。义寂云:“一一念中,自然具足慈等十念。”意谓,能如《观经》所说或什师所譬之十念,一一念中,自然具足弥勒所问之十念。盖于显了中,自然含摄隐密之深意。此语道破净宗玄征。世人多慕玄妙,而不知最极玄妙,只在平常中。故云“平常心是道”。但当平平常常,老老实实,绵密念去,自然暗合道妙,念念离念。以凡夫心入诸法实相,唯持名与持咒为最易。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念念暗合实相故。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五逆“者,罪恶极逆于理,故谓之逆。是为感无间地狱苦果之恶业,故又名无间业。《阿阇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又《华严孔目章三》曰:“五逆,谓害父,害母,害阿罗汉,破僧,出佛身血。初二背恩养,次三坏福田,故名为逆。”至于常言之五逆,则为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以上三者同义。)。犯此道者,身坏命终,必堕无间地狱,一大劫中,受无间苦。
“诽谤”者,诽义同谤。谤者,毁也。言人之恶而过其实曰谤。诽谤正法,即诽谤佛法。此十念必生之大愿,普被一切,但除既犯五逆又谤正法之人。《观经》曰:五逆十恶,临终十念,亦得往生。今经所除。盖既犯五逆重罪,复诽谤正法,罪上加罪;且谤法罪最重,谤法之人称为谤法阐提,故不能往生矣。
或问,若人犯五逆罪,而不诽谤正法,《观经》谓可往生。若有一人,但诽谤正法,而不犯五逆,可往生否?《往生论注上》答曰:“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余罪,必不得生。何以言之?经云: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一切重罪(但劫尽得出)。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又曰:“汝但知五逆罪为重,而不知五逆罪,从无正法生。是故谤正法人其罪最重。”
但善导大师《观经疏》另有一解。谓五逆谤法,不得往生者,乃佛止恶之意,方便之说。疏云:“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若造还摄得生。虽得生彼,华合迳(过也,至也,见《字汇》)于多劫。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除此已外,更无余苦。”《合赞》宗之亦云:“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乃就未造之机,且抑止之而已。若有已造机、已回心,则还摄取,莫有漏也。”意为:所言除者,实为止恶之意,使未造恶者,不敢造也。若是已造者,但能回心,忏悔念佛,则仍旧摄取,无有遗漏也。可见弥陀大愿,摄机无尽。故善导大师曰:“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意谓,三世诸佛出兴于世,唯为此大事因缘,宣说阿弥陀如来,不思议愿力,惠救万众。故大师又云:“今逢释迦佛末法之遗足迹,弥陀本誓愿极乐之要门,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门也。”以上《往生论注》与《观经疏》之说,殊似相违。实则亦可会通。《论注》正符如来抑止之意,令人慎莫谤法也。论中复云:“此生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是故经云五逆谤法,不得往生。至于《观经疏》则显弥陀悲愿无尽。五逆谤法,果能临终念佛,是即忏悔发心,如是之人,亿亿中亦难一二,故佛慈悯,仍然摄受。
又善导大师云:“弘誓门多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又云:“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善导大师约四十八愿为真实五愿。若论至约,则唯第十八愿。故于《事赞》中曰:“一一愿言,引第十八。”《甄解》云:“四十八愿虽广,悉归第十八愿。”又云:“谓由此愿故,使众生生无三恶趣之土,不更恶趣。具相好,现神通,而得灭度。入光寿海故。是以此愿,特为最胜矣。”又《笺注》曰:“故知四十八愿之中。以此念佛往生之愿,而为本愿中之王也。”此愿显弥陀之究竟方便,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议功德。以名号即实德,“声字皆实相”故。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十九、闻名发心愿。二十、临终接引愿。
上章包括第十九闻名发心愿,与第廿“临终接引愿”。“名号”即名字。显体为名,名彰于外,而号令于天下为号。名与号同体。此辞通于诸佛菩萨。于本经常专指极乐导师名号—阿弥陀。“发菩提心”。菩提,梵语,旧译为道,新译为觉。肇公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指中国)无言以译之。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菩提心即是求真道之心,求正觉之心。又菩提心即自觉觉他之心。详言之如《往生要集》所云之二种菩提心。(一)缘事菩提心(此即密乘之行愿菩提心),以四弘誓愿为体。(1)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应身菩提之因。(2)烦恼无数誓愿断。是法身菩提之因。(3)法门无尽誓愿学,是报身菩提之因。(4)无上菩提誓愿证。是愿求证得佛果菩提也。由前三行愿,具足成就,而证得三身圆满之菩提,还复广利一切众生也。(二)缘理菩提心(此即密乘之胜义菩提心)。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中道实相,而圆成上求下化之愿行。是为最上之菩提心。谓为缘理之菩提心。
新罗元晓师于《宗要》论无上菩提之心曰:“一者随事发心。二者顺理发心。言随事者:烦恼无数,愿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于此三事,决定期愿。初是如来断德正因。次是如来智德正因。第三心者,恩德正因。三德合为无上菩提之果。即是三心,总为无上菩提之因。因果虽异,广长量齐,等无所遗,无不苞(同包)故。如经言:‘发心毕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前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此心果报,虽是菩提(成佛),而其华报,在于净土(往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除菩提心,无能当彼。故说此心,为彼正因。是明随事发心相也。所言顺理而发心者:信解诸法皆如幻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而不拨无(拨无者,排除也)可断可修。是故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相。如经言:‘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乃至广说故,如是发心,不可思议。是明顺理发心相也。随事发心,有可退义。不定性人,亦得能发;顺理发心,即无退转,菩萨性人,乃能得发。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元晓师所谓随事发心,即前文之缘事菩提心。其顺理发心,即前之缘理菩提心。以《宗要》较详,故备录之。
又《劝发菩提心文》曰:“发菩提心,诸善中王。”《无量寿经起信论》曰:“是知菩提心者,诸佛之本源,众生之慧命。才发此心,已成佛道。以与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相应故。”又经中三辈往生,皆因“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可见发菩提心,实为首要。今此第十九愿为闻名发心。证诸第廿六愿闻名得福,第四十七愿闻名得忍,故此愿理应释为因闻佛名号,蒙佛加被,发菩提心。弥显弥陀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愿王宏誓愿力,不可思议。
“修诸功德…昼夜不断”表发大心后之大行。因闻名而发心,修诸大行是为第十九愿之全文。其中“六波罗蜜”,亦称六度。度者,度生死海。到涅槃之岸也。“六”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六度摄万行。“坚固不退”者,指如上之大愿大行,决定不移,永不退转也。如偈云:“我行决定坚固力,唯佛圣智慧证知,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是坚固不退义。“一心念我”。一心,已见前解。指万有之实体真如。今约本经,唯一坚定之信心,不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如《教行信证文类》曰:“信心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实信心也,是故论主建言一心也。”又《探玄记三》曰:“一心者,心无异念故。”又《止观四》曰:“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心不余缘(指心中不缘其他一切事物)。”又一心有事理二种。无余念为事之一心。入实相为理之一心。今“一心念我”实兼事理。现世净业学人,但深信切愿称念名号,即是“一心念我”。如善导大师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远,念念不舍。”是即一心念佛。盖从事入理,且事中举体是理也。
以上第十九愿是因,第廿愿则是其果也。若人如第十九愿发心念佛,则临寿终时弥陀与极乐世界诸菩萨等众,前来接引,现其人前,经须臾间(指俄顷,据《大集经》即今之四十八分钟),彼人即往生极乐净土,作阿惟越致(不退转)菩萨(以上是为第廿临终接引愿。)。深显果教他力不可思议之方便妙用。具缚凡夫,能带惑往生者,皆因弥陀此愿,临终圣众现前,慈悲摄受之大力。如宋灵芝师曰:“凡人临终,识神无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生系恋,或发倡狂。恶相非一,皆名颠倒。”可见凡夫业重,临终之际,更多颠倒。复以四大苦逼,痛不可言,何能正念持名。不能持名,何得往生。故知凡夫往生,非凭自力,全仗弥陀大愿加被,令不颠倒,始能往生也。如《圆中钞》曰:“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证诸小本唐译与《悲华》两经,此意益显。小本唐译,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文曰:“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可见凡夫临终心不颠倒,亦不散乱,正念持名者,全因弥陀慈悲加佑之力也。又《悲华经》曰:“临终之时,我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前,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阂。即便舍身,来生我界。”又说愿曰:“所有众生,若闻我声(声者名也),发愿欲生我世界者,是诸众生,临命终时,悉令见我,与诸大众,前后围绕。我于尔时,入无翳三昧。以三昧力故,在于其前,而为说法。以闻法故,寻得断除一切苦恼,心大欢喜。故得宝置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无生忍。命终之后,必生我界。”是经所显他力妙用,弥为明显。《称赞净土经》是本经小本。《悲华经》说弥陀因地及极乐庄严。均明彼佛临终接引,摄受往生之殊胜愿力。可见弥陀愿王,妙德难思,大恩大力,不可称量。
“阿惟越致”,又作阿鞞跋致。译为不退转。是菩萨阶位之名。据《弥陀要解》云:“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若约此土,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萨,别十向,圆十信,名行不退。别初地,圆初住,名念不退。”上言不退有三。最上名念不退。此土行者,别教须登初欢喜地。圆教须至初发心住。方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始能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海,即一切种智海,即如来果海。双舍二边,全归中道。始曰念念流入萨婆若海。可见念不退之难证。但今愿言,十方众生,闻名发心,一心念我,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小本亦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要解》又云:“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下下品人,亦证三不退,一生圆成佛果。此乃十方世界之所无,唯极乐所独有。如是胜异超绝,言思莫及。故《要解》云:“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今此两愿,于四十八愿中,如箭靶之红心。至于第十八愿,则如红心中之中心。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二十一、悔过得生愿。
上为第廿一“悔过得生愿”。“无不遂者”以前,同《魏译》第廿愿(文句则兼取唐宋两译。)。以下则采自《吴译》第五愿(《汉译》类之),结成此愿,名为悔过得生。所异于第十八,第十九与第廿愿者,端在宿世作恶之人,罪业深重,所受果报在于三途。今生闻名发心,悔过向善,至心回向,植德求生。临命终时蒙佛愿加被,不堕三恶道,往生彼国。是为本愿之殊胜慈德也。故云“四十八愿,愿愿皆为众生”。大悲慈父,恩德无极。我辈佛徒,当何以报?
愿中“系念”指心念系在一处,不思其他。如《观经》曰:“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植众德本”,“植”者,种植也。“德本”,如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又“德本”者,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故,弥陀名号,名为德本。如《教行信证》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就满足,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宿恶”,指宿世所造之恶,即过去生中之罪恶。“悔”者,改也。改往修来也。“悔过”者,向佛法僧三宝忏悔罪过,誓不更造也。本愿名“悔过得生”,故知悔过乃往生之关键。盖一切罪从忏悔灭也。“持”者,奉持。“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是本愿之主旨。若宿世作恶,有决定业,命终之后,须于此界或于他方堕三恶道。以今世悔过修道行善,诵经持戒,发菩提心,专念极乐,至心回向,求生净土等,于是乘弥陀此愿功德,遮其宿业,蒙佛摄引,不堕三途,迳生极乐,故云“无不遂者”。“遂”指求生极乐之愿得满足也。可见宿业深重之人,皆可不更三途,带业往生。弥陀悲愿之深,摄度之广,超逾十方。当前海外佛教界于“带业往生”之旨,颇有诤议。今据本经,则知带业往生之说,实据佛愿;且所带之业,正指恶业也。)
我作佛时,国无妇女。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二十二、国无女人愿。二十三、厌女转男愿。二十四、莲华化生愿。
上章摄三愿。“国无妇女”,是第廿二“国无女人愿”(见《吴译》)。”若有女人…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是第廿三“厌女转男愿”。又称“女人往生愿”。第三十四为“莲花化生愿”(见《吴译》)。
第廿二“国无妇女愿”。《吴译》曰:“令我国中,无有妇女。”《汉译》愿成就文中“女人往生者,则化生,皆作男子。”又曰:“其国中悉诸菩萨、阿罗汉,无有妇女。”又唐道宣律师引经云:“十方世界,有女人处,即有地狱”。今极乐无三恶道,亦无妇女,纯是卅二种大丈夫相。盖男女之间,易生情爱,便是退缘。是以极乐同居胜于娑婆。
第廿三“厌女转男愿”。善导大师于《观念法门》释此愿云:“乃由弥陀本愿力故,女人称佛名号,正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弥陀接手,菩萨投身,坐宝莲上,随佛往生。”又“一切女人,若不因弥陀名号力者,千劫万劫,恒河沙等劫,终不可得转女身。”如释迦因地,行菩萨道,积一大阿僧祗劫勤修,渐离女身。可见女转男身,实非轻易。今以闻佛名号,“得清净信”(清净者,离恶行之过失,无烦恼之垢染。无垢无疑之信心,名清净信。)。由于净信发菩提心,厌离女身,愿生极乐。信深愿切,必起念佛之胜行。蒙佛本愿加威,于命终时,即转女成男,往生极乐。是为“厌女转男愿”。
第廿四莲花化生愿。“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本经第四十品曰:“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断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诸功德,至心回向,皆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又《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曰:“西方安乐(即极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见已,寻生庆悦,倍增功德。以是因缘,所生之处,永离胞胎秽欲之形,纯处鲜妙宝莲华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上之二经,同表往生极乐之人,皆于莲花中自然化生,清净无垢,神通智慧,放大光明,俱如菩萨。即弥陀此愿之所感证。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曰:“六趣众生,则中阴之身自求父母。往生善士,则一弹指顷,莲华化生。是莲华者,乃卸凡壳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意为:六趣中一切众生,命终之后,中阴身现,于此身中,依自身宿业因缘,往求世间父母。投身母腹粪秽之处,结成浊染罪业之体。何如往生之善士,临终蒙佛接引,一弹指间,化生莲花之中,迳生安乐之国。此莲花者,实为行人脱卸凡夫罪身之玄幽宫殿,安养当人慧命之神妙舍宅也。上数语深表弥陀大愿,悲心至极,妙德难思。又《大日经疏十五》曰:“如世人以莲华为吉祥清净,能悦可众心。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莲华,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门之身。坐此莲台也。”可见极乐九品之莲,正显大日如来密意,举体皆是最胜秘密吉祥。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常修殊胜梵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二十五、天人礼敬愿。二十六、闻名得福愿。二十七、修殊胜行愿。
上章三愿。从“闻我名字”至“莫不致敬”,是第廿五“天人礼敬愿”。从“若闻我名”下至“诸根无缺”,是第廿六“闻名得福愿”。再下为第廿七“修殊胜行愿”。本章三愿皆表闻名功德。
上第十八愿十念必生,乃往生之正因,四十八愿之核心。第十九与第廿两愿,乃第十八之开广。第廿一愿,专指具有宿恶之众生,若能悔过,发菩提心,一心专念,亦皆得往生,不更恶道。第廿三愿,则专指妇女,闻名净信,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则命终转男,往生极乐。以上皆因闻名发心,得生净土,是为得益中之上者。今章则显其下者。盖众生根器不一,故闻名之信乐发心亦不一,或因大心未坚,或因信愿不深,或以持念不专,是以未能全契弥陀十念必生等大愿,故当世未能了脱生死,仅能获福于现在及来生,故获利未能如前之数愿也。
第廿五愿,“修菩萨行”谓六度万行。是乃广修众善者。本经三辈往生,皆云“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盖发心乃诸善中王,持名是万行之首。缺此往生正因,虽行众善,则广而不专,博而未精,未契弥陀本愿,难于今生现证,故唯受人天礼敬而已。第廿六愿“生尊贵家”者,《大论》曰:“生刹利为有势力;生婆罗门家为有智慧;生居士家为大富。故能利益众生。”又《会疏》曰:“生下贱家,受世轻慢,利济不广。”是故闻名得福,来生皆生尊贵之家也。又“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下第廿七愿。“梵行”。梵者,清净之义。梵行,清净无欲之行。断淫欲诸天,皆名为梵天。如梵天断淫欲之行,曰梵行。《法华嘉祥疏》曰:“有人言通取一切戒为梵行,别行断淫为梵行,故《大品》曰:‘淫欲障生梵天,何况菩提!’“以上皆以离欲为梵行,但另有深义,以证涅槃之万行为梵行。如《法华嘉祥疏》曰:“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轮大涅槃也。行即万行,到大涅槃也。”又《大日经疏十七》曰:“梵谓涅槃。梵行谓修梵行者名。具大涅槃名为梵。”上二经疏,皆谓到大涅槃之行,为梵行。是则梵行之深义,不局限于持戒与断淫而已。今愿文曰“殊胜梵行”,应兼此二义。盖断除淫欲,礼佛念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即趣向大涅槃根本法轮之妙行也。一闻佛名,即具如是功德,足证佛号,名具万德。又闻名功德,微妙难思。如《尊胜陀罗尼经》曰:“诸飞鸟畜生,含灵之类,闻此陀罗尼,一经于耳,尽此一身,更不复受。”又《涅槃经》曰:“是大涅槃,亦复如是。若有众生,一经耳者,却后七劫,不堕恶趣。”一经于耳,尚具上述功德。何况经耳之后,兼能信受,其功更胜。一般经中闻字,不是但闻,义兼信受。是故闻名之人,今生纵不即能往生,来世亦必常修殊胜梵行也。
我作佛时,国中无不善名。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二十八、国无不善愿。二十九、住正定聚愿。三十、乐如漏尽愿。三十一、不贪计身愿。
从上章第廿八至第卅八愿,为摄彼土众生愿,表极乐国中众生之功德受用。上章具四愿,“国中无不善名”,是第廿八“国无不善愿”。”住于定聚“以上,是第廿九“住正定聚愿”。”犹如漏尽比丘”以上,是第卅“乐如漏尽愿”。最后“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是第卅一“不贪计身愿”。
第廿八“国无不善愿”。极乐国中尚无不善之名,何况有不善之实耶?龙树大士曰:“彼尊佛刹无恶名,亦无女人恶道怖,乃至无有诸趣恶知识。”盖表极乐无有不善也。又《往生论》云:“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一者体。二者名。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故,名离体讥嫌。名亦有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名讥嫌。”上论中所谓之讥嫌名,即愿文中之“不善名”也。又《疏钞》曰:“由耳之所闻,唯是诸佛如来万德洪名,菩萨、声闻及诸天善人,种种嘉号,曾无三恶名字,历耳根故。”耳中不闻恶名,故曰:“无不善名”也。
又如《阿弥陀经》曰:“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灵峰大师于此更有妙解。《弥陀要解》曰:“问:白鹤等,非恶道名耶?答:既非罪报,则一一名字,皆诠如来功德。所谓究竟白鹤等,无非性德美称,岂恶名哉!”其意如下,经云:“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故或问曰:彼国既有白鹤等鸟,则白鹤之名岂非恶报之名耶?《要解》答曰:经云“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白鹤等,既非罪报所生,则其假名,亦非恶名。是诸鸟等皆如来性德所显,故其名字乃表如来性德,正是美号,焉可视为恶名。又《观经》曰:“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可见极乐依正,悉是如来果觉之所庄严。是诸众鸟,皆是弥陀变化所作。彼土一色一香,一尘一名,无非中道,皆是不可思议法界之全体大用。是故彼国一一名字,皆显如来性德。如来证穷法界,照彻心源,功德究竟。以一真一切真故。一究竟一切究竟。又以假名诠显实法,故彼土一一名字,悉皆究竟。白鹤是究竟白鹤,共命之鸟是究竟共命之鸟。是诸众鸟皆如来性德之所显。故其假名,亦皆是性德之美称,而非恶名矣。
第廿九“住正定聚愿”。“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由于第五“无差别愿”,生彼国者,形貌无差,悉同一类。形既相类,心亦同然。心皆同一,住于定聚。定聚者,指正定聚,乃三聚之一。三聚包括一切众生。聚是聚类之义。一切众生分为三类,是名三聚。三聚之说通于大小乘,其义不一。一者,(一)正定聚,必定证悟者。(二)邪定聚,毕竟不证悟者。(三)不定聚。介以上二者之中,盖有缘则证悟,无缘则不证悟也。二者,《会疏》曰:“定聚者,具云正定聚。亦言不退转。便是菩萨阿鞞跋致也。云何名正定。凡一切众生,虽根性万殊。以类聚之,不出三种。以必堕六趣为邪定。以升沈随缘为不定。以定至菩提为正定。”三者,据《起信论》,十信以前之凡夫,不信因果,为邪定。十住以上为正定。十信之人为不定性。此乃实教大乘之说。本经第廿二品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当生(见《唐译》),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明得生彼土,便入正定之聚,必证大涅槃果。故善导大师曰:“不断烦恼得涅槃。斯示安乐自然德。”又龙树大士云:“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起心立德,修诸行业,佛愿力故,即便往生。以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者,即是阿鞞跋致不退位也。”(又善导大师依愿言及《唐译》经文,谓此愿亦现生不退之密义,文中“若当生“则指求生之人,亦入正定聚。是为不共之说。当于第廿二品中详论之。)
第卅,“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是为“乐如漏尽愿”。“热恼”。为剧苦所逼,身热心恼,故名热恼。《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今极乐国中“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永离热恼。“清凉”,清净凉爽,正与热恼相反。《大智度论廿二》曰:“人大热闷,得入清凉池中,冷然清了,无复热恼。”清凉池,喻涅槃也。今往生之人,入于彼土大清凉池中,故皆“心得清凉”。“漏尽比丘”,漏者,泄漏,即烦恼之异名。烦恼现行,使心连注,流散不绝。故名为漏。又眼等六门,日夜流注烦恼,故名漏。以圣智者断尽此烦恼,称为漏尽。六神通中前五通为有漏通,唯漏尽通为无漏通。烦恼断尽之比丘,称为漏尽比丘,即阿罗汉。法藏菩萨愿彼国众生,受乐无极,且于“所受快乐”心无染者。如阿罗汉,断尽诸漏,于诸世法,不执不着。故云“犹如漏尽比丘”。以喻受乐而无乐想。义寂名此为“受乐无染愿”;憬兴名之为“受乐无失愿”,皆是此意。
第卅一“不贪计身愿”。无起想念,贪计身者,凡夫修行,多堕身见,身见乃见惑之首,见惑不断,则不能入圣流,势必常沦生死,欲出无期也。贪计身者,谓执有我身而贪着计度也。《会疏》曰:“于自身忘执,计爱憎违顺,是名贪计,是所谓我执也。”凡夫忘以自身为我,贪执计较,爱护倍至,顺则生爱,违则生瞋,种种分别贪者,举体堕于烦恼。《往生论》云:“远离我心,贪着自身,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种法(应)远离以其障菩提心,应知。”盖谓贪执自身,无安众生心,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者,皆障菩提心,故应远离。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若障菩提心,即不能往生。是故愿曰:“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善谈诸法秘要。说经行道,语如钟声。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三十二、那罗延身愿。三十二、光明慧辩愿。三十四、善谈法要愿。
上章具三愿。“生我国者,善根无量”是总述。以下分演。善根者,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罗什大师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又以“善”能生妙果,生余之善,故名为根。“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是第卅二“那罗延身愿”。憬兴称之为“身得坚固愿”。“金刚”者,梵语跋折罗(或代折罗)译为金刚。《三藏法数五》云:“金中最刚,故云金刚。”又《大藏法数四十一》云:“梵语跋折罗,华言金刚。此宝出于金中,色如紫英,百炼不销,至坚至利,可以切玉,世所希有,故名为宝。”(即金刚石,俗云钴石,硬度最大。)又金刚者,金刚杵之简名。《大日经疏一》云:“代折罗即是金刚杵。”原为印度之兵器。密宗以之表坚利之智。《大日经疏一》又云:“代折罗,如来金刚智印。”又《仁王经念诵仪轨上》云:“手持金刚杵者,表起正智,犹如金刚。”杵有金、银、铜、铁、石、水精、法陀罗木等,无量种之不同。帝释之杵,乃金刚所成。又执持金刚杵之力士,称为执金刚,简称金刚。《行宗记二》曰:“金刚者,即侍从力士,手持金刚杵,因以得名。”
“那罗延”者,译为胜力,或坚牢。有四义,(一)梵天王之异名。(二)罗什大师云:“天力士,名那罗延。端正雄健也。”(三)《大日经疏十》“毗纽天有众多别名,即是那罗延天别名也。是佛化身。”又《秘藏记》曰:“那罗延天,三面,青黄色。右手持轮,乘迦楼罗鸟。”(乘鸟表空行)(四)《涅槃经疏七》曰:“那罗延,此翻金刚。”乃十九执金刚之一。《维摩经》云“那罗延菩萨”。古注经家多谓众生身心相依,身有苦乐,心必忧喜。心有忧喜,身有损益。法救云:“如来身力无边,犹如心力。”又《密迹力士经》云:“如来之身成*“锁体,犹如金刚,铿然坚绝,不可破坏。”故愿国中众生,三业庄严。体固如金刚,力强如那罗延,同具殊胜身业也。
今依密教,执金刚,金刚手,金刚萨埵等,乃一名之异译。《仁王经念诵仪轨上》云:“此金刚手,即普贤菩萨也。手持金刚杵者,表起正智,犹如金刚,能断我法微细障故。”又《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云:“此金刚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贤。即从如来得持金刚杵。其金刚杵五智所成。故名金刚手。”今愿文曰“金刚那罗延身”,若据显迹,则如过去诸解,视为天上力士,那罗延神,大力坚固之身。今据密义,金刚与那罗延,均是执金刚,简称金刚。论其密本,即是金刚萨埵,即是普贤,乃法身大士。又密教尊金刚为示现威猛相之佛。是以“金刚那罗延身“应解为等同如来之“金刚身“或“金刚体”。
“金刚身”,指金刚不坏之身,谓佛身也。《涅槃经》云:“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又“诸佛世尊,精勤修习,获金刚身”。
《新译仁王经》曰:“世尊导师金刚体,心行寂灭转法轮。”《良贲疏》曰:“金刚体者,坚固具足。体者身也。佛身坚固,犹如金刚。”若据密意,则往生者,亦如世尊得金刚不坏之体。故皆寿命无量,身具金刚“坚固之力”。
“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为第卅三“光明慧辩愿”。彼佛寿命无量。国中天人寿命亦皆无量。又彼佛光明无量,是故彼国人民,身顶皆有光明照耀。盖主(佛)伴(国中人民一切贤圣)一如也。又“光明”者,自莹(亮)谓之光,照物谓之明。有二用。一者破闇,二者现法。盖佛之光明,是智慧之相(见《往生论注》下)。又《超日明三昧经下》云:“是知大智发外,能照法界,名为光明。”又《涅槃经》云:“光明名为智慧。”又大慧禅师曰:“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离是光说此法。”彼国天人身顶既有常光,正是智慧成就。以佛力护佑,故智慧殊胜。于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悉皆照了。故云“成就一切智慧”并“获得无边辩才”。“辩才”指善巧演说法义之才。《净影疏》曰:“言能辩了,语能才巧,故曰辩才。”又诸菩萨说法之智辩,称为四无碍智、四无碍解或四无碍辩。四无碍者:(一)法无碍。名(名相)句(语句)文(文段)能诠之教法名为法。诠者,具也,善也,言也。于教法无滞,名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诠之义理而无滞,名为义无碍。(三)辞无碍。于各地诸方之言辞通达自在,名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以上三种之智,为众生乐说自在。又名辩无碍,契于正理,起无碍之言说,名为辩无碍。彼国人民,由于成就一切智慧,故得无边辩才,以四无碍辩,宏演法要。
“善谈诸法秘要”乃第卅四“善谈法要愿”。秘者,秘奥之义,言法门之深奥也。又秘密之义,言法门隐密,不易示人也。“秘要”者,如《法华文句五》曰:“四十余年,蕴在佛心,他无知者,为‘秘’。一乘直道,总摄万途。故云‘要’也。”又《法华嘉祥疏九》曰:“言约(简要也)理周(具足也),故称为‘要’。昔来隐而不传,目之为‘秘’。”《法华经法师品》曰:“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又密宗,称秘密宗。因密法者,正是诸佛秘要之藏,不轻示人者也。今极乐菩萨“善谈诸法秘要”。乃善能开演诸佛一切显密甚深秘要。“行道”,经行也。行道诵经,乃天台常行之三昧。乃于行道时诵经也。“钟”,梵语“键椎”之一。乃鸣集之法器。鸣钟乃集众之号命。又鸣钟有胜功德。《增一阿含》云:“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又《佛祖统纪六》曰:“人命将终,闻钟磬声,增其正念。”“语如钟声”者,谓说法人,声如洪钟,中正宏广,持续远闻。震醒长夜,警觉昏迷,引生善心,停息诸苦。音声功德,并如钟也。又钟身铸有真言、种子字、大乘经偈。鸣钟一声,即如转诵钟身所具一切显密经法。以喻说法人,一一声中,皆寓无量妙义也。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现神足,随意修习,无不圆满。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三十五、一生补处愿。三十六、教化随意愿。
上章中,“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是为第卅五“一生补处愿”。一生补处者,以一转生补佛处,如今兜率内院中之弥勒大士,一生即补佛位,即《法华》所说“余有一生在,当得一切智”,是名一生补处。又如《会疏》曰:“一生补处者,是等觉位。尚有一生无明(具足应云:一分生相无明)未破。故曰一生。此品无明,其力最大。唯此后心,以金刚智破之,即补妙觉之位,故曰补处。”若依密教,一者,一实之理。于密宗初地菩萨之位,先得净菩提心。自此一实,出生无量之三昧总持门,渐次增长至于第十地(以上之初地至十地,乃密十地,不同于显教之十地。)。更有第十一地,即佛地。以一转生补佛处,是名一生补处。如《大疏六》曰:“今此经宗,言一生者,谓从一而生也。初得净菩提心时,从一实之地,发生无量无边三昧总持尼门。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长,当知亦尔。迄至第十地满足。未至第十一地。尔时,从一实境界,具足发生一切庄严。唯少如来一位,未得证知。更有一转法性生,即补佛处。故名一生补处。”
又昙鸾大师更谓极乐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而顿登补处,“案此经推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鸾师之说,深显极乐菩萨圆解圆修,一地一切地。故生彼国者,皆不退转。顿超阶次,圆证补处。深显弥陀大愿,妙德难思。
下第卅六“教化随意愿”。如上愿所明,生彼国者,安居乐国,悉登补位。成等正觉。但菩萨成佛各有愿力。如愿被弘誓铠甲,返入秽土,普利群生,教化有情,则承弥陀愿力加持,教化随意,无不圆满。是为本愿之意也。又铠者铠甲,古时战士对敌作战时所被服之物,用以遮卫身体,防卫矢石等(近代之避弹衣亦是此类。)。菩萨入生死,降魔军,则以自之弘深誓愿为铠甲。因弘誓之心坚逾铁石,可以此心出入生死之阵。至于所教化者,首云“皆发信心”,盖信为道源功德母也。本经小本曰:“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盖此净土法门,极圆极顿,超情离见,故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也。又小本曰:“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又曰:“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是以极乐大士宏化十方,咸以劝信为首也。“修菩提行”,盖三辈往生,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今云“修菩提行”,即具发心与专念两要义。修菩提之大行,必由于发起菩提之大心。且菩提行中,实以一向专念,最为上首。一切菩萨,万善齐修,但十地菩萨,地地不离念佛也。又大行菩萨,普贤为首。故教化一切有情,“行普贤道”。普贤者,圭峰大师曰:“一约自体,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二约诸位,曲济无遗曰普,邻及亚圣曰贤。三约当位,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故本经中,与会诸大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之德者,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自利利他,无有穷尽之德。极乐大士遵行普贤之德,复教余土众生,皆行普贤之道。
如是极乐大士,被弘誓铠,入生死海。“虽生他方世界”,或现身秽土。因有弥陀愿力加持。“永离恶趣”。各各随其意乐,或说法,或听法,或现神通等。“随意修习”,悉皆圆满。众生受教,亦皆至心信乐,求生净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三十七、衣食自至愿。三十八、应念受供愿。
上第卅七“衣食自至愿”。“饮食衣服”见《宋译》。“种种供具”见《唐译》,又《汉译》第廿三愿曰:“我国诸菩萨欲饭时,则七宝钵中,生自然百味饭食在前。食已,钵皆自然去。”(《吴译》第十四愿同此。)又《魏译》第卅八愿曰:“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今经备集五译文义,结成此愿,名为衣食自至愿。如《会疏》释《魏译》曰:“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或国土,为衣食故,苦役万般。四时不宁处,一生疲贪求。何况禾下丧数千生命,镬中杀无量蚕子,依之沉迷无涯,受苦无穷。是故愿言,我土圣众,衣食住宅。随意现前。着衣吃饭,皆助道法也。”“种种供具“者,花香、幢幡、宝盖、璎珞、卧具、天乐等等。如是一切无量无边,殊胜供养之具,皆随意即至,如愿供养。如《吴译》曰:“欲得自然万种之物,即皆在前,持用供养诸佛。”《宋译》曰:“我以神力,令此供具自至他方诸佛面前,一一供养。”是故云:“随意即至,无不满愿。”
下为第卅八“应念受供愿”。《宋译》曰:“所有菩萨,发大道心,欲以真珠璎珞,宝盖幢幡,衣服卧具,饮食汤药,香华伎乐,承事供养他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世尊而不能往。我于尔时,令彼他方诸佛世尊,各舒手臂,至我刹中,受是供养。今彼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宋译》愿文,深显佛力。又如《魏译》云:“一发念顷,供养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是明自力。是以极乐人民,或因佛力加被,或以自力功圆,皆可随念普供诸佛。如经云:“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深显生佛不二,感应道交,供佛之念才兴,诸佛摄受已毕。顿修顿证,因果同时。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三十九、庄严无尽愿。
从第卅九至第四十三,此五愿是摄佛土功德愿。上第卅九是“庄严无尽愿”,《会疏》释曰:“‘严’谓庄严,‘净’谓清净,‘光’谓光明,‘丽’谓华丽。‘严净’,明体离垢。‘光丽’,表相奇特。以长、短、方、圆、大、小等为‘形’,以青、赤、白、黑、正、不正为‘色’,皆非世间所有,故云‘殊特’。”意为:万物体无垢染,故曰严净。形相光明奇丽,故曰光丽。其形与色皆非世间所有,故曰形色殊特。《会疏》继曰:“点事(指如微点之事相)妙理相即,故谓穷微。无漏之相,实相之相,故谓极妙。”意为:极乐一切事相,一毛一尘之微点,皆从实际理体而显,与妙理相即不二,故曰穷微。穷者,尽也。微者,精也。具此一切形相,乃清净心之所显,弥陀无漏功德之所现,故为无漏之相。且一一皆是圆明俱德,一一皆是圆圆果海(“圆圆果海”见《显密圆通》,指无上圆满圣觉果德之海。),当体即是实相相而无相,无相而相,故曰极妙。继曰:“广略相入,不可思议。故云,无能称量。”意为:极乐世界全显事事无碍法界,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广略相入,重重无尽,超情离见。言语道断,故不可议。心思路绝,故不可思。言思不能及,又焉可称量?故曰“无能称量”。可见极乐净土,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除佛一人外,一切众生上至等觉,中至具天眼之一切小大凡圣众生,皆不能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更何能总为宣说。故云:“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无量色树愿。四十一、树现佛刹愿。
上章具两愿。从“亦能了知”以上,表第四十“无量色树愿”。“欲见”以下,表第四十一“树现佛刹愿”。
“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无量色树”,指国中一切宝树,七宝化成,荣色光耀。行行相值,茎茎相向。是诸宝树,周遍其国。树高或百由旬乃至或千由旬。一由旬者,此方四十里至六十里。详见前注。又道场中,更有树王,名“道场树”,即菩提树。西域前正觉山之西南,行十四五里,有毕钵罗树。佛坐其下成正觉。故名菩提树。《维摩经菩萨行品肇注》曰:“佛于树下成道,树名菩提。此树光无不照。香无不熏。形色微妙,随所好(喜也)而见。树出法音,随所好而闻。此如来报(果报也)应(应化也)树也;众生遇者,自然悟道。”本经成就文中,复云:“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彼土菩提宝树能令见者自然悟道,证入无生法忍。此树功德真是无上希有,微妙难思。故知此树实是阿弥陀愿王秘密庄严心之流现。此心乃密教所判之第十住心,乃究竟佛果第十三地如来之所证,故能究竟惠予众生真实之利。树德高远,彼国菩萨中,善根劣者,本难知见。是以弥陀垂慈,大愿加被,悉令了知。
第四十一“树现佛刹愿”。今此愿文,树现佛刹,同于《观经》第四宝树观。经文简录如下:“此诸宝树”,“生诸妙华”,“涌生诸果”,“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观经》此观,正此愿之成就。极乐国中,宝树无量,一一树光化现宝盖无量。一一宝盖,中现十方佛国。明净清晰,如同明镜。见他方佛国,明了清澈,如对明镜,自观本面。可见极乐国土,含摄一切佛刹。相入相即,不可思议。
我作佛时,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二、彻照十方愿。
上第四十二“彻照十方愿”。“广博”者,宽阔无边。“严净”者,庄严清净。“光莹”者,光明晶莹。“彻照”者,无微不显,无远不见也。“希有”者,《涅槃经》曰:“譬如水中,生于莲花,非为希有。火中生者,是乃希有。”极乐国土,庄严清净。光洁如镜,照见十方。如《观经》中,大势至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故知彼土,小大相容,广狭无碍。一毛一尘,悉皆映照十方。《往生论》曰:“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昙鸾师注曰:“如净明镜。十方国土,净秽诸相,善恶业缘,一切悉现。”又《华严经》曰:“譬如明净发光金玻璃镜,与十世界等。于彼镜中,见无量刹。一切山川,一切众生,地狱饿鬼,若好若丑,形类若干,悉于中现。”以上经论,皆明“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之义。“众生”指极乐世界与十方一切众生。若见极乐彻照十方之相,悉皆生起无上殊胜菩提之心。此心希有,如火中莲。故云“生希有心”。因生此心,故《宋译》续曰:“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三、宝香普熏愿。
上第四十三“宝香普熏愿”。《会疏》谓此界“金银虽发辉,无旃檀之香。沈麝虽熏馥,无珠玉之光。”今极乐中,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又妙香芬馥,普熏十方,广作佛事,故称奇妙。如《华严经》鬻香长者云:“阿那婆达池边出沈水香,名莲花藏。若烧一丸,如麻子大,香气普熏阎浮提界。众生闻者,离一切罪,戒品清净。雪山有香,名具足明相。若有众生,嗅此香者,其心决定离诸染着。罗刹界中有香,名海藏,其香但为转轮王用。若烧一丸,香气所熏,王及四军,皆腾虚空,游止自在。善法堂中有香,名香性庄严。若烧一丸,熏彼天众,普令发起念佛之心。须夜摩天有香,名净藏性。若烧一丸,熏彼天众,莫不云集彼天王所,恭敬听闻王所说法,兜率天中有香,名信度缚啰。于一生所系菩萨座前,若烧一丸,兴大香云,遍覆法界,普雨一切诸供养具,供养一切如来道场菩萨众会。妙变化天有香,名夺意性。若烧一丸,于七日中,普雨一切不可思议诸庄严具。”上述世间诸香,且有如斯胜用,何况弥陀如来本愿所现,乃法界万德之香。如《维摩经香积佛品》云:“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此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今极乐妙香,亦复如是,功德无边,普熏十方,广作饶益。能令闻香众生,“皆修佛行”。“尘劳垢习,自然不起”(见经中第廿品)。极乐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复熏十方世界,皆显事事无碍法界。
我作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四十四、普等三昧愿。四十五、定中供佛愿。
上章中,从“至于成佛”以前,表第四十四“普等三昧愿”。“定中”以下,表第四十五“定中供佛愿”。从第四十四以下诸愿,皆为彼国以外,他方菩萨,闻弥陀名,得殊胜法益之愿。首第四十四,为闻名得诸三昧,至于成佛之愿。“逮”者,及也。《易系辞》“水火相逮”。注曰:“水火不相入,而相逮及。”又逮者,追也。据《会疏》意,令闻名人,即时得诸三昧,故言“皆悉逮得”。《宋译》曰:“所有十方一切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号,应时证得寂静三摩地。”其中“应时证得”,亦即“皆悉逮得”之意。“清净”者,所住之三昧,无染无着,故曰“清净三昧”。如《会疏》曰:“寂静三摩地,无缚无着,故名清净。”又“解脱”者,所住三昧,离一切系缚而自在,名曰解脱三昧。如《会疏》曰:“止观无碍,故名解脱。”又曰“念佛三昧,能除一切烦恼,能解脱生死,故须名清净解脱三昧。”又“普等”者,普者普遍,等者平等。《悲华经》谓之遍至三昧,《芬陀利经》谓之普至三昧。《宋译》谓之普遍三摩地。《唐译》谓之平等三摩地门。《会疏》释曰:“若依诸师,但是菩萨所得三昧名也。憬兴云:‘普者,即普遍义。等者,即齐等义。所见普广,佛佛皆见,故所住定,名为普等。’玄一云:‘由此三昧力,普见诸佛世尊,故言为普。平等现无所不及,故言普等。’若约选择本愿正意,则是念佛三昧德号也。普谓普遍,凡圣通入之义。等谓平等,念一佛功德,等同一切佛之义。《菩萨念佛三昧经》曰:‘譬如众生,若依须弥金色之边,其身即与彼山同色。所以然者,山势力故。又如诸水,悉入大海,同其一味。所以然者,以海力故。若人得念佛三昧,亦复如是。’是普遍义也。《文殊般若经》云:‘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无二。’《赞阿弥陀佛偈》云:‘我以一心归一佛,愿遍十方无碍入。’是平等义也。”《会疏》以清净三昧、解脱三昧、普等三昧为念佛三昧。盖念佛三昧为宝王三昧。具是一切三昧功德,自当同具种种三昧之名也。“三昧”,即三摩地,译为正定、正受(详解见第二品。)。“总持”,即陀罗尼,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并能持无尽义(详解见第二品。)。深妙之总持,故曰深总持。十方菩萨,因闻名故,得诸三昧,与深总持,安住定中,得成正觉,故曰“至于成佛”。
第四十五“定中供佛愿”。定中供佛,不失定意,同于《德遵普贤品》中“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正是普贤大士甚深境界。《往生论注》云:“八地以上菩萨,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动本处,而能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教化众生。”望西师谓住定供佛:“约常途者,初地以上。”又曰:“初地以上,虽有此德,八地以上,是无功用。”盖谓初地菩萨,虽初有此德,但尚不能全离功用。八地以上,才是无功用道。《会疏》谓他方新发心菩萨,因闻弥陀名号,顿登上地菩萨,得诸三昧,住定供佛。《疏》曰:“纵虽新发意菩萨,闻名字人,能得定惠(即慧)相即,真俗相照,顿得上地菩萨也。”又《文殊般若经》曰:“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差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差别相。”云云于三昧中,遍知诸佛世界差别相,正与住定供佛同旨。
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证离生法,获陀罗尼。清净欢喜,得平等住。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四十六、获陀罗尼愿。四十七、闻名得忍愿。四十八、现证不退愿。
上章具三愿。“获陀罗尼”以上,为第四十六“获陀罗尼愿”。“一二三忍”以上,为第四十七“闻名得忍愿”。此下为第四十八“现证不退愿”。
第四十六愿,“离生”者,离生死也。三乘行人,入于见道。因见谛理,断见思惑,永离三界之生,是云正性离生。《万善同归集》云:“齐登解脱之门。咸阐离生之道。”十方菩萨,以闻名故,皆证此离生之法。并得“陀罗尼”。陀罗尼,即“总持”,见前释。陀罗尼有四:(一)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不忘。(二)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不忘。(三)咒陀罗尼(又咒陀罗尼,有五名。据《秘藏记》意,五名者:(1)陀罗尼,(2)明,(3)咒,(4)密语,(5)真言。陀罗尼者,佛放光时,光中所说也。是故陀罗尼与明,其义不异。持陀罗尼人,能发神通,除灾患,与此方咒禁法相似,故曰咒,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语。真言者,如来之言,真实无虚,故曰真言。)。(四)忍陀罗尼。于法之实相安住,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十方闻名大士,皆得如上陀罗尼,安住于诸法实相,故云“获陀罗尼愿”。
第四十七“闻名得忍愿”。“清净”者,无染无着之本然。“欢喜”者,适悦在心,寂灭为乐也。“平等”者,浅言之,则为离诸高下、深浅、大小、亲疏、智愚、迷悟种种差别,曰平等。进言之,则真如周遍,万法一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往生论注》曰:“平等,是诸法体相。”又曰:“众生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种种身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若遇阿弥陀如来光照,若闻阿弥陀平等意业,是等众生,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意业。”盖谓十方大士,若于阿弥陀如来,睹相、闻名、见光、知意者,皆入如来之室。以闻名故,得毕竟平等之业。与此项之“闻我名者,证离生法,获陀罗尼,清净欢喜,得平等住”,全然一味。以闻名故,得住平等法中,即住于诸法实相也。又《汉译》称阿弥陀佛为无量清净平等觉。故知十方大士,闻佛名号,至心信乐,以平等心,念平等觉,如是安住,亦是“得平等住”之义也。此一句佛号即是实相,即是法界全体,即是诸法平等体性。但能念念相继,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故曰“得平等住”。如是心行,是菩萨行,辗转教授,同归极乐。普惠众生真实之利,故曰“修菩萨行”。如是修行,自然具足一切佛果之功德根本,故云“具足德本”。如《会疏》曰:“(一)菩萨六度,一切功德之本。故名德本。(二)选择摄取果号,能流出六度万行,为众德本原(此乃以持佛号为德本),故名德本。”
“一二三忍”。忍者,安忍也。《魏译》云:“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法忍”者,法为所证之理,心安于法为忍。《大乘义章九》云:“慧心安法,名之为忍。”此上法忍,诸家之说不一,有深浅之别。例如《仁王经》明五忍:(一)伏忍,(二)信忍,(三)顺忍,(四)无生法忍,(五)寂灭忍。《仁王经私记》云:“初地、二地、三地得无漏信,名信忍。四、五、六地趣向无生,名顺忍。七、八、九地,诸念不生,名无生忍。十地、妙觉,得菩提果,名寂灭忍。”古注经家中,有认为伏忍、信忍、顺忍,即本经之三忍者;甚至有以最初伏忍上中下三位,为本经之三忍者。盖皆不许他方菩萨闻佛名号,应时即得一忍,二忍,乃至无生法忍也。但据经文,此三忍中,包括无生法忍,实无可疑。《魏译》第三十四愿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宋译》文:“闻我名者,应时即得初忍、二忍,乃至无生法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愿文中之第三法忍,决定是无生法忍也。又据《论注》曰:“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指初地至七地),毕竟得证平等法身。”(又曰:“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也。”)又曰:“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毕竟得平等口业。”皆是闻佛名号,得证无生法忍之明证。
无生法忍,略云无生忍。真智安住于无生无灭之实相理体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智度论五十》曰:“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又《智度论七十三》曰:“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又《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又《楞严经长水疏一》曰:“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又《大乘义章十二》曰:“如龙树说,初地以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地。”《宋译》曰:“闻我名号,证无生忍。成就一切平等善根。住无功用,离加行故,不久令得阿耨菩提。”望西释曰:“既云无功用,知证第八地。”故知本经之第三忍,即《仁王经》之无生法忍。若据望西师意,则位当八地也。
望西曰:“问:以闻名力,岂得无生?答:佛愿力故。如《十住论》云:‘过去无数劫,有佛号海德。今现在十方,各得成正觉。皆从彼发愿,闻名定作佛。’”上之论证,妙显他力,佛愿加被,使闻名者,证无生忍,定当作佛。且闻不是但闻。必能起行。例如《涅槃疏廿》云:“若闻常住二字,生生不堕者,闻有多种,若深能思惟,如说行者,即生生不堕。”意为:闻后能深思惟,并如说修行,始能得生生不堕之益。可见闻之一字,意兼信受,不仅是一经于耳也。
今愿文之“一二三忍”,实即本经《菩提道场第十五品》中之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无量寿经钞五》曰:“(一)音响忍,由音响而悟解真理者。(二)柔顺忍,慧心柔软,能随顺真理也。(三)无生法忍,证无生之实性,而离诸相者。是悟道之至极也。”此三忍当于第十五品中详论之。
第四十八“现证不退愿”。愿曰:“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不退转者,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鞞跋致(详见前注)。盖以菩萨行愿,难发易退。据《仁王经》别教之信位菩萨,名为轻毛菩萨,随风东西。又南本《涅槃》曰:“无量众生发阿耨菩提心,见少违缘,于阿耨菩提,即便动转。如水中月,水动即动。”又喻曰:譬如鱼母,多有胎子,成就者鲜。如庵罗树,花多果少。众生发心,乃有无量。及其成就,少不足言。故云:“鱼子庵罗花,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又《十位菩萨断结经》(节录):“时舍利弗告来会菩萨:我曩昔,或从一住进至五住,还复退堕而在初住。复从初住至五六住。如是经六十劫中,竟不能到不退转。”又《宝雨经》曰:“有世界名娑婆,其国有佛名释迦牟尼。若诸有情闻彼名,于阿耨菩提得不退转。由彼如来本愿力故。”古代澄宪师赞此愿为“释尊五百大愿之中,最胜愿也”。可见两土导师同发此最胜之愿,正是“一路涅槃门”也。盖以无量菩萨,未到不退之位,虽极勇猛,如救头燃,但以障缘竞来,屡屡退转。遂令学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弥陀因地悯其勤苦,发无上愿。以佛威德,令闻名人,即得三忍,证不退转。原在退位,乘佛愿力,唯进不退,疾至菩提,实为大庆。又《会疏》曰:“谓难思愿力,一得一切得,不退与三忍,同时具足故。”深显弥陀一乘愿海、究竟方便之妙用。又《十住毗婆沙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又《小本》曰:“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会疏》曰:“谓三忍不退,悉摄在名号中,称名时,名义不离,自得此等德。”可见凡闻名者,但能信愿持名,亦悉能现证不退。弥陀一乘愿海,妙德难思。六字洪名,究竟方便。四十八愿,愿愿摄众生,愿愿显真实。分之则为四十八,合之则为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