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至心精进第五)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

 

至心精进第五

 

本品续前。法藏菩萨发大愿曰:我已发无上正觉之心。我成佛时,国土佛号,悉闻十方,一切有情乃至下等虫类,生我国者,悉作菩萨,无有余乘。并愿所发之一乘愿海,超逾无数佛国。世间自在王如来应其所请,为现二百一十亿佛刹,法藏皆悉睹见,乃于五劫精勤修习,结得胜愿,所摄佛国,超过彼二百一十亿佛刹。是故本品名为至心精进。“至心”者,如经文中所示至诚无上之种种心行也。又有进者,法藏于亲睹无边佛刹后,“便一其心,选择所欲”。文中“一心”正显“至心”也。“精进”者,“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也。

 

法藏比丘说此偈已,而白佛言:我今为菩萨道,已发无上正觉之心,取愿作佛,悉令如佛。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奉持,如法修行。拔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无上正等正觉。欲令我作佛时,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教授名字,皆闻十方。诸天人民及蜎蠕类,来生我国,悉作菩萨。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

 

上段承上启下。上品中以偈表愿,今文中乃以长行白言,“已发无上正觉之心”。盖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是故法藏菩萨于发无上菩提心后,祈结大愿,超胜无数佛国,故请求世尊为演经法。

 

此段大意为:我今行菩萨道时,已发无上菩提之心。愿成佛,愿一切如佛。故请求世尊为我广说经法。我当信奉,如法修行。愿永离一切勤苦生死之本。盖生死极苦,又无休歇,故曰勤苦。欲除生死苦果,当拔其根。此根即见思、尘沙、无明等惑。断尽诸惑,故曰:“拔诸勤苦生死根本”。复愿速成正觉。文中“速”,即上品中“速生我刹受安乐”中之“速”字。两个速字,同显一心。盖法藏菩萨度生心切,故愿“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诸天人民及蜎(小飞虫)蠕(小爬虫)类,来生我国,悉作菩萨”也。群生之类,生其国者,无有二乘,唯是菩萨,必补佛位,是法藏大愿,称为一乘愿海。悉成佛果,乃一佛乘故,无二亦无三也。是故三辈往生,皆须发菩提心也。故知速欲成佛,旨在速度众生。为欲速度众生,故须作佛之时,自之“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教授名字,皆闻十方”。此即四十八愿中,第十七,诸佛称叹愿,第十八,十念必生愿,第十九,闻名发心愿之根本也。欲令十方众生,闻佛名号,乃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乃至下至十念,皆悉得生。故知众生得度,首在闻名,故法藏菩萨愿成佛时,佛之智慧光明,国土之超胜殊妙,导师(教主弥陀)之名号功德,普闻十方。端为众生闻名发心,得生极乐,决定成佛也。段末则请佛证明“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愿己佛国,胜余佛国,不知能否,请佛垂训。

 

又上段中“为菩萨道”。“为”,行也。“无上正觉”者,无上正等正觉之简称,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法”佛之金口所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奉持”即常见之“奉行”,以奉受与行持为义。故经末常为“信受奉行”,表敬受遵行,拳拳服膺之义。“教授”。宣传圣言,名之为教。训诲于义,名之为授,即教导与传授经法义理之义。如是之善知识,称为教授善知识,今之经文,乃其简称,义即导师。

 

世间自在王佛,即为法藏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刹庄严。如所修行,汝自当知。清净佛国,汝应自摄。

 

上段大意:佛答法藏曰,譬如一人以斗量取大海之水,久经时劫,尚可穷见海底。人能以至心(至极之心)求道,精进不已,必皆得果(“会”者,义寂云:“皆也”。憬兴云:“亦必也。”。“克”同“克”,简体作“克”,义为杀也,必也,遂也,得也。)。又有何愿,不能求得。

 

彭绍升居士《无量寿经起信论》释曰:“法藏云:‘我发无上正觉之心。’当知无上正觉,一切愿王从此出生。一切净土从此建立。才发此心,极乐庄严一时具足,故曰:‘至心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所以者何?一切法不离自心故。”彭氏之说,道出世尊此答之本意。盖发起至心,必含圣果,因彻果海,华果同时,但当精进,何显不得。一切因果不离自心,无有一法,居于心外。

 

下文连下三个自字,首曰:“汝自思惟。”继曰:“汝自当知。”三曰:“汝应自摄。”世尊不直截作答,但直指三个“自”字,实是老婆心切,深意存焉。日峻谛于《会疏》释“汝自当知”云:“汝自当知者,例如法华三止说。其义深广,不可容易说故。”此说甚好,彼经“止止不须说”,正是今经之义。六祖曰:“密在汝边”。古禅德曰:“汝自会取好,我不如汝。”亦此经三个“自”字之义。峻谛师继曰:“此含三义:(一)谓法藏菩萨宿殖(同植)深厚。高才勇哲,与世超异。净佛国土之事,久既洞达,虽佛智无所加之。故如汝所知,汝自当行之也(此复明法藏是从果向因也)。(二)谓摄取佛国,各随乐欲。或取秽浊,或求清净,或摄三乘,或愿一乘。故任菩萨意乐,宜摄取之,不用如来之指示也。(三)谓凡于净土,有报有化。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唯应自分,宜摄取之也。故云“汝自当知”。上峻谛师所云:“唯应自分。”此之自分,即宗门所谓法身向上事也,故超于“菩萨之分”。个中义理,非凡情所能解会。

 

下法藏菩萨,再度启请。

 

法藏白言: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惟愿如来应正遍知,广演诸佛无量妙刹。若我得闻,如是等法,思惟修习,誓满所愿。

 

“斯”此也。“宏”大也。“境”者,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如色为眼识所游履,谓之色境。乃至法为意识所游履,谓之法境。又实相之理,为妙智游履之所,亦称为境,亦属法境。“界”者,界域。“境界”,指所观之境、之界域。又《无量寿经笺注》曰:“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又我所得之果报界域,谓之境界。”“演”宣说也。“如来应正遍知”即如来、应供、正遍知,乃佛十号中之三号。此乃简称,以代表佛之十号。

 

此段大意为:法藏菩萨答曰,此义太深,超我境界(若通俗,勉强可作水平解),于是再度请佛广说无量佛刹,我若闻后,定能如法修习,圆满所愿。

 

峻谛师云:“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者,亦有三意:(一)谓菩萨常途净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二)谓实虽随各自乐欲,应摄取之。今欲五乘齐入报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报土乃法身大士所居,今令二乘、人天乘齐入报土,故非凡情所能测。)。(三)谓虽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我能经无量劫,当克获之(法报二身,经无量劫,必可悟证,但当下尚非其分,故下云非我境界。)。斯义弘深(广大谓弘,幽邃谓深),非我境界也。虽有三义不同,抛却己分,专归佛力,斯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峻谛师“开他力门”之说,正明净宗超情离见,不可思议,究竟方便,果觉因心之无上妙谛。兹粗释之。伊谓法藏菩萨云“非我境界”者,共有三意:一、我虽已知诸菩萨摄集一般净土之行。但今欲摄最胜净土,超过诸佛国土,故“非我境界”。二、应摄之净土,其实际虽依本人各自之愿乐,但今欲五乘行人皆能生报佛之国土,乃十方之所无,故非我境界。五乘者:(一)人天乘,(二)声闻乘,(三)缘觉乘,(四)菩萨乘,(五)佛乘(即如来乘)。今欲令五乘行人同入报佛之土,迥异常情。人天乘,凡夫也。声闻缘觉乘,小乘也。今欲令凡小行人,等同大乘,与一佛乘之大菩萨,同登报佛净土,此义极深,故曰“非我境界”。三、法身与常寂光土,报佛与实报庄严土,境界高妙,非一般菩萨分内之常行。我可经无量劫,专精修习,而证得之。但我当下尚非其分,故曰“非我境界”。法藏菩萨此答,虽有不同之三义,但总是“抛却己分,专归佛力”。“非我境界”四字即是抛却己分,请佛明示,即是专求佛力也。上文中世间自在王如来答曰:“汝自思惟”、“汝自当知”、“汝应自摄”,此三个“自”字皆直指当人自性,开显妙心,正《观无量寿经》中“是心是佛”之玄旨。但欲一切众生内重己灵,明此根本,方能生起无量无边自觉觉他之妙行。今法藏菩萨再请曰“非我境界”,请佛广演,是即外慕诸圣也。峻谛师曰:“此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此语道破净宗玄微,世称净宗为他力法门。净宗所以能三根普被,一生成办,凡夫二乘例登不退,皆仗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力,此即仗他力。净宗之所以究竟方便者,即以弥陀无上果觉,作为众生因地初心,因达果海,果彻因源,因果同时,感应难思,此又是他力之妙用。更加以外圣易信,己灵难明。是以具缚凡夫但能信“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深信此两个“有”字,切愿往生,一向持名,即可如愿,迳登不退。是乃凡愚所同能,若独言究明自心,则唯上智所堪任。法藏菩萨于因地中,悲愿宏深,开显此他力法门,是以世称弥陀乃大愿之王。又密宗亦是他力门,同属果教,皆是从果起修。此殊胜难思之他力门,正是弥陀悲愿至切处,亦正是净密二宗方便究竟处。盖自他本来不二,肯仗他力,即是于此难信之法,能生净信。难信能信,全由当人之无上智慧,此即是自力。但能信入,老实念去,自然能所两忘,自心朗现,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净宗之妙,全在于此。

 

法藏菩萨陈明“非我境界”后,乃启请世间自在王如来,为之广说诸佛之无量胜妙刹土。我若得闻如是等等妙刹及其摄取之法,我当思惟修习,誓当圆满我之所愿。

 

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应其心愿悉现与之。说是法时,经千亿岁。

 

“高”者,上也,崇也,远也。“明”者,光也,照也,通也。《会疏》曰:“高明约具德。深广约愿心。谓持戒禅定,超胜世间,故谓高。方便般若,照究诸法,故谓明。远彻来际无挠(谓能远究达于未来之极处,而无阻挠),故谓深。周摄一切无遗,故谓广也。”“即为宣说”表佛说法。“悉现与之”表佛现土。世间自在王佛宣说示现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严净”者,庄严清净也。“圆满”者,“圆”为周遍之义。性体周遍为圆。满者具足之义。故“圆满”亦作“圆足”。故知“圆满”即华严宗圆明具德之义。

 

“二百一十亿”,此有疑曰:若法藏菩萨当时所见限二百一十亿之数量,何以又云所摄佛国,“都胜无数诸佛国者”。此有二答。(一)据《华严经华藏世界品》意,佛刹无量,总有廿重,其围绕刹数即二百一十微尘数。今此经中,亦以二百一十标示刹土之数。暗合《华严》义即含摄十方无量之国土。(二)《大智度论》云:“阿弥陀佛先世时作法藏比丘。佛将导遍至十方,示清净国,令选择净妙之国,以自庄严其国。”由是思之,经意乃以二百一十亿刹,表十方佛刹。

 

至于所说之二百一十亿佛土,为限于清净国土,抑亦兼及秽土。古德根据经文中“天人善恶”,“国土粗妙”,有两异说。一者《嘉祥疏》云:“二百一十亿佛土,善因虽有强弱之分,然所招之土,同是七宝国土之粗妙应现。……粗之言大,妙之言美,明所现二百一十亿皆是大善之土耳。”据嘉祥师意,所现唯净。二者,通现净秽土。《净影疏》云:“粗,不精也。说恶说粗,令其舍远。说善说妙,使其修习。”是则所说二百一十亿佛土,有净有秽也。憬兴、义寂、玄一、望西诸师,亦俱云通秽。《悲华经》曰:所现佛国“或有世界,严净妙好。乃至或有世界,有大火灾”。是为兼有秽土之明证。

 

又所现佛土,有报有化。《悲华经》曰:“或有世界,纯是菩萨,遍满其国,无有声闻缘觉之名。”是报佛之土也。又“或有世界,清净微妙,无诸浊恶”。是则化佛之净土也。尔时世间自在王如来,“应其(指法藏比丘)心愿”将此二百一十亿佛国报化净秽诸土之相,“悉现与之”,今其得见。“说是法时,经千亿岁”。以表说法现土之详尽,亦显时间延促无碍。

 

尔时法藏闻佛所说,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于彼天人善恶,国土粗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刹。所摄佛国,超过于彼。

 

“睹”亦见也。《甄解》云:“睹则眼见,见则慧见。如见分见,取推求照察义。”盖谓“睹”指眼见。“见”指慧见。即如唯识中“见分”所指之见。以“推求”与“照察”为义。今云睹见,则两者俱备。当尔所时,法藏比丘于世间自在王佛所现二百一十亿佛土,尽皆目睹心明。或疑法藏比丘在因地中,何能遍见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答曰,《法集经》云:“菩萨摩诃萨,得彼诸佛如来天眼。”又《大智度论》曰:“天眼彻视,则不动而遍至。十方不来,比丘亦不往。如佛天眼故,十方国土皆悉一时睹见也。”据上经论,可知法藏菩萨摩诃萨,承世间自在王如来威神加被,得如佛之天眼。故能不动而遍见十方,于佛说国土。皆悉睹见。

 

“起发无上殊胜之愿”者,“起”亦是发义。更无有上,是曰“无上”。“殊胜”者,事之超绝希有者,曰“殊胜”。《会疏》曰:“无有此上,故云无上。超胜诸愿,故曰殊胜。谓庄严无上故,受乐无上故,光寿无上故,名号无上故,生因无上故,利益无上故。是总四十八愿大体。”

 

“天人善恶”。判定善恶之性,诸说不一。兹撮要介绍如下:

 

一、《菩萨璎珞经》以顺第一义谛为善,违第一义谛为恶。经曰:“一切众生识,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义谛起为恶。”经云第一义谛,即真谛,圣谛,胜义谛,真如,实相,中道等,亦即实际理体。谛者,真实之道理。此道理为诸法中第一,故第一义。若众生起一念顺理体为善,背理体为恶。此之判定,以理体为准。

 

二、《唯识论》以顺益此世他世之有漏无漏行法为善。于此世他世违损之有漏行法为恶。论曰:“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世,故不名善。能于此世他世为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是以顺益与违损而判定善恶者。

 

三、净影判三种善恶:(一)“顺益为善,违损为恶。”此与《唯识论》同。(二)“顺理为善,违理为恶。”理者无相空性也。例如行布施,若能与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体空无物,是顺于理,无相之行,是为善。若有所施能施及所施之物,存于意中,是为违理有相之行,即为恶也。如是则上从佛菩萨,下至阿罗汉,所修之善法名善。人天众生所修之善法,都是有相行,名之为恶。(三)“体顺为善,体违为恶。”此与(二)相兼,亦同于《璎珞》。法界真性,为己自体。体性缘起而成行德。所行只是自体,心无所缘,随心所欲而不越轨,是名为善。依此,则无论凡夫二乘,纵上至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凡是缘修之善行,俱名为恶。

 

四、天台宗立六种善恶:(一)人天之善。五戒十善之事善也。然人天之报尽,还堕于三恶道,故亦为恶。(二)二乘之善。能离三界之苦,故名善。然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故亦为恶。(三)小乘菩萨之善,慈悲兼济故是善。然未断一毫之烦恼,故名为恶。(四)通教三乘之善。三乘同断见思之烦恼,是为善。但堕于二边,不见别教中道之理,未断一分之无明,故亦为恶。(五)别教菩萨之善。见中道之理,是善。然犹为隔历之中道,不能见圆教圆融之妙中,所行带方便,不称于理,亦是恶。(六)圆教菩萨之善。圆妙之理,是至极之善。然此有二义:(1)顺实相之圆理为善,背之为恶。(2)达此圆理为善。着之为恶。着圆尚为恶,况复其余。上以达圆理为善,着圆理为恶,乃天台宗独特之发挥,其义甚精。

 

“国土粗妙”。“粗妙”已见前注,粗者不精,妙者胜妙。义寂师曰:’净土之中有粗妙异。粗即变化,妙即受用。“义为:净土之中有粗与妙之不同。粗者,有衰有变。妙者,乃自受用或受用之实报土。”

 

“天人善恶”者,因也。“国土粗妙”者,果也。人善则土妙,人恶则土劣也。故《会疏》曰:“夫国土者,即众生之影响耳。形修(长也)则影长,形短则影促。”盖谓土之粗妙如影,身之修短为形,因形定影,影必随形也。故《净影疏》云:“天人善恶,泛说一切诸土之因。国土粗妙,泛宣一切诸土之果。”

 

“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法藏菩萨于诸佛国,善恶之因,粗妙之果,一一思量分别,穷深极微,达于究竟。“究竟”者,即经中真实之际,即一法句,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乃专一自心,选择度生所欲。开化显示,流出依正种种庄严,不可思议净土法门。得成大愿,惠予众生真实之利。又“一其心”者,即一心也,故本品名至心精进。一心者即真如也,如《止观》曰:“一心具十法界。”又《探玄记》曰“一心者,心无异念故。”又《教行信证文类》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正如本经一心结得大愿。显一心乃报土真因。

 

“精勤求索”。汉吴两译,均作“勇猛精进,勤苦求索”,故知“精”者,即精进义。勤为勤苦义。又求者,愿求也。索者,取也。

 

“恭慎保持”。《汉译》曰:“我当奉持,当即中住。”“恭”者,敬也。“慎”者,谨也。诚也,静也。《汉译》“当即中住”,即“恭慎”两字之实义。安住中道,是真恭慎。“保持”与“保任”同一保字,宗门曰:“心心不异谓之保。”“持”者,行持也,又执也。即《汉译》之“奉持”。故知恭慎保持者,乃自然敬肃,从容中道,心心不异,任运自持也。

 

“修习功德,满足五劫”。《魏译》云:“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唐译》云“于彼二十一亿诸佛土中所有严净之事,悉皆摄受。既摄受已,满足五劫,思惟修习。”《宋译》云:“住一静所,独坐思惟,修习功德,庄严佛刹。发大誓愿,经于五劫。”古德于此,颇有异解。

 

(一)净影、憬兴诸师,并以五劫为发愿后之修行时。《净影疏》云:“依愿起行。”又“故彼法藏于一身中,在彼佛所,五劫修行。”又《略笺》云:“斯乃修行之时也。盖五劫之间,思惟励修。修成满所愿之行。其既发愿,不可无行。”上皆明五劫为发愿后修行时。

 

(二)明此为发愿时。《合赞》云:“五劫者,发愿思惟之时节也。”望西亦以为发愿时。《会疏》云:“盖夫菩萨建立净土,犹如良匠建大城。先沉思图画之。……五劫思惟,如图画之。……”此以五劫思惟,喻如施工之前,先打图样。故同于《合赞》,谓为发愿时,而非愿后修行时。《甄解》亦同此说。盖诸家均据《魏译》上说正与《魏译》相符。

 

(三)嘉祥师云:“于五劫中,修行发愿也。”此则双举修行与发愿,两者并举,但以发愿为趣,此正与《宋译》相契。《宋译》中先曰:“思惟修习。”后曰:“发大誓愿,经于五劫。”故知五劫之中,以清净行,修习摄取佛土之大愿,经历五劫,大愿方成。此亦正与今之会本相契。本经中于“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之后,方曰“所摄佛国,超过于彼”。正契于嘉祥师之说。故此五劫乃“修行发愿”时也。

 

段中“俱胝”即千万。法藏比丘,于五劫中,对于二百一十亿佛国,种种奇妙功德,殊胜庄严,与各各善恶粗妙之差别,悉皆“明了通达如一佛刹”。经此长时思惟、选择、修习、摄取。于是结得大愿,而“所摄佛国,超过于彼”。此中“彼”字,指二百一十亿佛国。今法藏菩萨大愿摄取之佛国,实超胜于二百一十亿佛国,亦即超逾十方佛土。极表极乐净土之超胜独妙。

 

既摄受已,复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言善哉!今正是时。汝应具说,令众欢喜。亦令大众,闻是法已,得大善利。能于佛刹,修习摄受,满足无量大愿。

 

“既摄受已”乃承先启后之文。于是法藏菩萨复至世间自在王佛处。“稽首”,头至地也。“礼足”,以自头接佛足。随即绕佛,亦是敬礼。三匝者,绕佛三周;表作礼之殷重,绕行后乃合掌安住佛前,向佛禀白云:“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言“善哉”,此表法藏比丘之行,深可圣心,畅佛本怀,广应群机,故得叹许,而赞曰“善哉”,此佛深喜之辞也。

 

“今正是时”。《法华经》因时机成熟,会三归一,于三乘行者,咸颁大白牛车,皆入一如来乘。为诸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乃曰“今正是时”。今经亦然,欲令十方九界众生,同入弥陀一乘大誓愿海,一切含灵,皆得度脱。是故世间自在王如来告言:“今正是时。汝应具说,令众欢喜。亦令大众,闻是法已,得大善利。”此表如来,劝令宣说,普利大众。“大众”二字广摄当时会上及未来世之一切凡夫、二乘与菩萨(今日我等凡夫亦皆在其中)。普令大众得闻,发愿往生,迳出生死苦海,故令大众欢喜也。亦令大众闻法得利,普发弥陀之愿,学法藏之所行,摄取佛刹,满足大愿。《净影疏》曰:“法藏自说己愿,令诸菩萨学之同发。”又《会疏》云:“菩萨闻之,自发勇猛心。彼既丈夫,我亦尔。彼发妙愿,我不尔乎?故能缘之满足大愿也。”“满足无量大愿”。指能满一切志愿。又《往生论注》云:“满足往生净土一愿,即一切志愿悉满足。故云满足无量大愿。”昙鸾大师(作《论注》)和盘托出诸佛心髓。法藏菩萨五劫精勤求索之大愿,祗为众生能真实发起往生净土之一愿。故我辈末世凡夫,但能满足此一愿,即与弥陀大愿相应,便入一乘愿海,便与弥陀大愿同体,故云即是满足无量大愿也。何等方便,何等直捷,从果起修,直趋究竟。不可思议,净土法门。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般若文海佛教经典图书馆

Like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