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录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道源法师讲述
基隆市海会寺能仁佛学院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乙三、究竟降住起修分(分二)
丙一、当机重问降住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现在讲到正宗分的第三大科,究竟降住起修分。究竟降住,就是究竟无我的这个究竟。“究竟”就是完全,“究竟降住”就是完全的降伏了妄想心,完全的安住了真心。前面你解悟的只是道理的认识而已,事实上你还是个凡夫,你解悟了道理之后,还得再起修,你的真心才能得到“究竟降住”,这叫做“依悟起修”;就是依着你悟出的道理,而去修行。要怎样去修行呢?就是“全修在性”,因为一切万法不离自心,所以要在现前这一念心中去修,你所修行的都在佛性上修,这叫做“全修在性”,这种的用功修行,那才是真实的修行。举个比喻来说,前面所讲的道理,好比是地图,你要到那里,先把地图看明白,通通了解清楚了,这就等于开了悟。这时候你再起步走,就绝对不会走错路,也不会中途暂停下来,一定会继续走到目的地,到达终点,这就是“依悟起修”。我们中国顿教禅宗,用功修行要通过所谓:“三关”。破本参就是破“初关”,再破第二关“重关”,再破第三关叫“末后牢关”。第一初关叫做破本参,也就是解悟,悟到佛的本性,就是悟到本来面目了;本来面目就是“我本来具有的佛性”。佛性是什么呢?我明白了,这叫“开悟”,开悟了,就要脚踏实地的去修行,才能通过第二关,第三关。如果我们不求“开悟”,就要先讲修行,这叫“盲修瞎炼”;好比你不用眼睛来引导你的双足去走路,你走错了,自己都还不知道,光在那里瞎炼一番,已经炼到外道那里去了,自己都还不晓得,这是多么的冤枉和可悲。只走到中途,就以为走到目的地了,叫做“得少为足”;修行用功稍为得到好处,稍为得到利益,以为这样就是成佛了,不要再修行了。所以我们修行佛法,首先一定要从“依文解义”的“解”开始;再进一步去求“深解义趣”的“解”,就是先悟了“理”再去修行,这样才是最稳当,这样我们才不会落到“盲修瞎炼”盲修一场。
从第十七分起,一直到正宗分第三十二分,道理跟前面讲的道理,完全不同。前面先教我们“依文解义”的“解”,要我们“生起信心”,一直说到第八分为止。从第九分起,就是推广降住,叫我们“开解”,要“深解义趣”,一直说到第十六分为止。由第十七分开始,下面就是讲要怎样的起修了,要开始走上修行的路上去;这个修行可不是普通的修行,是“深解义趣”,悟解了这个“理”以后的修行;这个修行还是要依着这个“理”来修行,修到二十三分为止。再往下面就是讲证果了。今天我们能遇到“新眼疏”,遇到通理大师,“达天老人”,我得到他的光明指导不少,他这个金刚经分科是清清楚楚的,我们依着他的分科来讲,就不会那么的含糊,我要强调再说一次,到了这第十七分,就是讲起修了,这个修行,可不是普通的修行,他是“深解义趣”以后的修行,也就是悟解了以后的修行。你要把这个道理记清楚,才能把经文的脉络次第弄明白。
这正宗分的第三大科,究竟降住起修分,共分为二科。丙一、“当机重问降住”,“当机”就是须菩提尊者,前面第二分他已问过的,到第十七分又再问,叫重问。再问什么呢?还是两个问题:云何降伏其心?云何安住其心?第二科丙二、“如来原问发明”,“原问”就是释迦佛照着他,须菩提原来所问的问题,来发明答覆,这个降心与住心的这个道理。先讲第一科,“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这个“尔时”就是讲到第十六分,这个时候,须菩提又出来仰白世尊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问题跟前面第二分所问的一样,但是深浅不同。这里的“善男子善女人”跟前面不同,前面的是个薄地凡夫,要想学发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现在这个“善男子善女人”是开过悟,“深解义趣”的“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发心”也跟前面深浅不同。前面是初学发心,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正知正见的愿心。这个地方是要“发修行的心”,这个发心者,虽然“理”已经悟解了,但是他还没有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所以要来求证,要求证就得学修行,现在就是发“要修行,要证果。”的这个心。所以这个“发”字,也比前者深。“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文字跟前面一样,义理却不同。这就是你“悟”了“理”了,你要实际的起“事修”,你要在事相上修行用功了。可是真心还是会走动的。何以故?因为真心还不能完全安住。要是真心完全安住了,那又何必要来求安住真心的修行方法呢?真心为什么不能安住呢?因为有妄想打闲岔。所以要来请世尊说降伏妄心的方法。这个妄心是最细的妄心,是“悟”了“理”之后,你要在事相上去修行。因为你的真心还有“微细动念”的执着,这个心很细,一定要把他降伏住。要怎样降伏呢?世尊所答覆的,也跟前面的深浅不同。前面所答覆的是先要遣除掉“心外面的境界相”,这一点得把他记清楚。这第十七分,所问的问题跟前面一样,世尊所答覆的文字也一样,但是义理却不一样,这里是要去除“心内的执着相”,因为你“生心动念”,就会产生有能有所,一个能执着,一个所执着。所执着的是“外面境界相”,所以才一再的开导我们,“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心外的境界”,那是你所执着的,你把前面那个所执着“心外面的境界相”空掉了,可是心里面还有个执着,这叫做“能执着的内心”。这个道理,在第十五分,就已经先表明在那里,这叫“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我见”与“我相”,这个“见”与“相”有什么不同呢?“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心外的境界”叫“相”,是“所执着”的“相”。“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心内的执着”叫“见”,“见”是“能执着”的内心。把前面所执着的相,空掉了,心内还有一个“能执着”的“我见”,这个也是妄想心,所以要来降伏这个心内的妄想心。
丙二、如来原问发明(分三)
丁一、降心离相(分二)
戊一、略明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佛告诉须菩提说:这个善男子、善女人,发了“三藐三菩提心”。要怎样才能安住真心?要怎样才能降伏妄心?先答覆他降伏妄心的问题。要降伏妄心,你就必须要离相。发菩提心的这个人,“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当生如是心”就是应当生起这么一个心,这又是什么心呢?就是依着你发菩提心的心愿而生起的心,发的菩提心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我应灭度一切众生”,那么你就应当去广度一切众生,这是第一句,这下面就是告诉你要离相。“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句在第三分已讲过,这地方就容易了解。“灭度”就是涅槃,把一切众生度到无余涅槃上这叫做“灭度”。“灭度一切众生已”把一切众生都度尽了,换一句话说,就是把一切众生都度成佛了。“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而没有一个众生实实在在得灭度。“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个问题与答覆都跟前面一样,范围却有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就在这一句“灭度一切众生,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一句跟前面翻译不一样,就在这个“实”字上,前面是“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里是“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前面是“空”这个“众生相”,因为“众生相”是因缘生法,当体即空,那有一个众生,为你所灭度;前面是注重在“空”这个所度的“众生相”。现在这个“实”字放在下面,“实”在没有一众生,“实为我灭度”。“空”这个“内心之相”就是你不要执着这个众生“为我所灭度”。实实在在没有一众生为我所灭度的,这就把“内心”的“执相”,也“空”掉了。所以下面就解释,“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既然是个菩萨,你就不是凡夫了,尤其到了后半卷,已经是个开过悟的菩萨了,更不是凡夫了。那么你为什么还要执着“我等四相”呢?你要是执着我是“能度者”,众生是“我所度者”,这个“能度”就变成“我相”,“所度者”就是个“人相”。“能”“所”的差别对待,就是“众生相”,你执着不舍,就是“寿者相”这完全是凡夫境界。假使你还存有这个“我等四相”在,那你就不配称为“菩萨”,你还是叫做凡夫。“我等四相”的执着有三层,一是“我执”的“我等四相”;二是“法执”的“我等四相”;三是“空执”的“我等四相”。你有“我等四相”在,就比不上二乘人,因为二乘人,第一层,“我执”的“我等四相”已经空了。你要当菩萨,不但“我执”要空“法执”也要空,这样你才能自利利他,超过凡夫位,超过二乘位,你才是个真实菩萨,这才是修行成佛之因的正确方向。佛是修行过菩萨道的,这个历程,他是过来人,当然他了解菩萨道要怎样的来修才会成佛。下面再加以解释,“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你若执着“我是能发菩提心者”,就是“我执”未空。你执着“有一个菩提法为我所发”,就是“法执”未空。“我执”不空“法执”不空,就不能修成佛之因了。佛是过来人,所以在这里告诉我们“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就是要我们晓得,一切法当体即空,因为一切皆因缘所生,“因缘所生法,缘生则生,缘灭则灭,当体即空。”所以一切法的当体皆“空无自性”。因此,“菩提法”也不可以执着。所以实实在在就没有个法,叫你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既然没有“菩提法”叫我们去发,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执着有个众生可度呢?所以一切法都要“离相”,对一切法都不能生起执着,才能舍离“我执”、“法执”,这样修才是菩萨修成佛之道。佛为了证明“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在下面的一段经文,就引证他在然灯佛前,怎样才能授记的原因。
戊二、详示(分四)
己一、得记离相(分四)
庚一、问答略明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燃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
这段经文,为什么佛又把前面“授记”的公案再引出来呢?因为这地方讲到:“没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既然说没有这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么说这个“菩提法”也是“空”的!那么,世尊!您在然灯佛那儿授成佛之记,这不是得了个“菩提法”吗?您没有得“菩提法”,那您又怎样授成佛之记呢?假使这个“菩提法”是“空”的,世尊!您“授记”当然也是“空”的,结果“成佛”的时候,当然也是“空”的,那不是落于“断灭”了吗?佛要解开这个疑结,就引证授记的这个公案说:我得的这个“菩提法”人,是“无法可得”才授成佛之记的。为了要给你们明白,所以才问须菩提:“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须菩提“深解义趣”,懂得了“离相”的“道理”,所以回答说:“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法可得,才是真得。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无法可得,才能舍离“法执”;有法可得,反而落入虚妄,落入“法执”。你虽然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也不能执着这个“菩提法”,这样才能成就“离相降心”,以“无住”来“安住真心”的般若妙慧。这部金刚经你不去听法师讲经,是永远不会懂的。你听多了,对于经的道理才会越听越熟,才会有所领悟。金刚经前半卷解释,教你发心度一切众生要离“众生相”。由十七分起,这后半卷说明了连能度的这个“心相”要离开。就连这个“授成佛之记”的这个“相”也要离开。
“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否?”这个问题在前面第十分就有问答过,但是这个地方有个深浅不同;前面第十分的问答,是针对没有一个“所得”的“菩提法”,把“能”与“所”分开了。其实“所得”的“菩提法”还是“心外之相”。十七分这里所说的是没有“能得的心相”,连“能得的心相”也要空掉。这就把佛说的“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归纳起来,连这个发菩提心的人都空了,那里还有个“菩提法”可得呢?连那个“能得”的人都空了,那里还有“所得”的“法”呢?为什么“能得”的人也是空的呢?因为他内心的“能得之相”已经空掉了。内心都空了,那里还有个“能得”的人呢?心内都空了,那还有个“心外的菩提法”可得呢?这就叫“一切法空”,也就是须菩提“深解义趣”悟到的甚深义理。这里是说连“能得”的“心相”,也要“空”。这就比前面第十分又更进一步了。前面是“空”:“所得的菩提法”,这里是“空”:“能得菩提法的心相”。发菩提心的人,他的心都空了,那还有个“所得”的“菩提法”呢?所以实实在在佛在然灯佛面前,没有个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佛就给他印证说:你说得对!你说得对!重演“如是”,就是加重语气,是绝对之词,是说你绝对没有错,你说的绝对是对的。
庚二、印证详释(分二)
辛一、印证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印证好了,又何必把须菩提这句:“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再重复的说一句呢?这是特别提醒我们,叫我们听的。这是佛恐怕我们到目前为止,所明白的道理,在观念上会认为如来在然灯佛面前授记,确确实实有个记可授,确确实实有个法可得,只是不许着相而已,因为你一着相就不对了。怕我们明白就明白到这里而已,这还是没有彻底的解悟。佛担心我们还在怀疑,我们心里头还存有个“菩提法”可得的这个心理。须菩提尊者,他听到佛最近讲的,连那个发菩提心的人也是空的,那个“能得”的人都空了,那还会有“所得”的“法”呢?通通空了,实实在在没有“能得”的人与“所得”的法,须菩提尊者是彻底开悟了。释迦佛恐怕我们后来的众生,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众生,还没有悟到这一层甚深的道理,所以把须菩提的话,再重新的印证一下,就是要告诉我们,心里绝对不可以还存有这个疑见,认为这个“菩提法”只是不能执着而已,最后还是有“所得”的。如果有这种的见解,那不就是说你心里面还是存有一个相吗?所以佛再印证,再重说一句,就是教我们要彻底把这个“有所得”的观念,空得干干净净。实实在在没有个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一切法,都是从因缘生,菩提法也是从因缘生,从因缘生的法,当体即空,那有个实实在在的菩提法呢?佛再印证,再重复须菩提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我们把心内的“有所得心相”空得干干净净,而不生执着;希望我们当下真正的解悟这个“菩提法”。
辛二、详释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须菩提!假使如来有个法可得,得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那么然灯佛就不会与我授记了。换句话就是说,绝对没有个法可得,也没有能得的心,也没有所得的法,所以,然灯佛才给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这两句是然灯佛给他授记时说的话。假使然灯佛不与我授记,就不会这么说:“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先把释迦牟尼这个名字解释一下。这是我们本师教主的德号,释迦牟尼翻到中国话叫“能仁寂默”,新眼疏和心印疏都有解释。“能仁”就是慈悲,能仁慈一切众生,这是如来的悲心。“寂默”是“寂静”而“不着相”,这是如来的智慧。如来的德号,含有“悲智双运”的意思。合起来说,如来运用“悲智”双轮,而去普度一切众生。为什么大乘经典难懂呢?因为一时说“空”,一时说“有”。“说有”就是“悲心”。众生在苦海里受苦,你不去度众生可以吗?你不去度众生出离苦海,你就没有慈悲心,就落个二乘人,何以故?因为二乘人偏于智慧,悲心少,自己了脱生死,出三界,众生怎样受苦,他不要管。所以小乘人他不能推大乘车。那么你要度众生,也不要落入着相,一着相就变成凡夫了。何以故?因为凡夫有悲心要去度众生,但是他却处处着相,他没有智慧来远离执着,尽管发悲心要去度众生,但处处着相,这样众生度得了吗?所以度众生,就不要着相,你要去启发离相智慧,由这个智慧来“观空”才能不生执着,所以这叫“悲智双运”,这样才能推得动大乘车,才能运载一切众生,由生死走到涅槃的安乐处所。如来的德号叫“悲智双运”就是这样解释。记着这一个名词就好解了,实际上,释迦牟尼佛“能仁寂默”这一个德号,就包括三藏十二部的道理,他就是“空有不二”的一个德号,他是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寂默”就是“空”,能仁慈一切众生属于“有”。但是如来的“有”跟凡夫的“有”不同,如来的“有”叫“妙有”;如来的“空”不是“断灭空”而是“真空”。“妙有不有”即是“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空有一如”就是中道。这么一个德号叫“能仁寂默”。你懂得“能仁寂默”这两个名词,三藏十二部的道理,你都能用“能仁寂默”来解释,都能解释得圆融无碍。
这就讲到,我释迦佛要是着了个发菩提心的相,然灯佛在当时就不会给我授记,也不会讲这两句话:“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汝”是指着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就是善慧菩萨。“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遇见然灯佛,善慧菩萨,这时候授了记,然灯佛跟他说:你在九十一劫以后,就会成佛,佛号叫释迦牟尼!“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这就是说,那时候我心里要是有个执着,执着有个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说:“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了。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前面说,我在授记的那个时候,要是有个分别心,我今天要得菩提法,然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也不给我说授记的两句话:“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实”的“以”字,应作“因”字讲。因为当时,实实在在没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时候,我不但“我执”已空,“法执”也空,没有能所分别,没有能得之心,没有所得之法,这叫“实实在在没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说他自己的功行,到了授记那时候的境界(功夫),那时候,我心空境寂,我的内心是空无所著的,外面的境界也是寂灭的。我内心一空,所以没有一个能得之心,外面的境界寂灭,我没有所得的法。没有“能得”,没有“所得”,以是之故,然灯佛才给我授记,才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因为他授成佛之记,就是他已经是修到了八地菩萨位了。现在先讲八地菩萨位是怎样修来的呢?起先你用功修行,到“法执”的“分别心不起”就能“深解义趣”;“法执”不起,就能证到初地菩萨。初地菩萨就是大彻大悟的一个菩萨位,跟小乘证初果位的意思一样,但深浅不同。小乘证得初果,他分别“我执”不起,所以他叫做小乘圣人。这个大乘行者,是“我”“法”二执要一起断除,那个分别所起的“我”“法”二执,通通把他空掉了,空掉了他就证得了初地菩萨。初地菩萨,叫做大乘圣人。由初地菩萨以后,就要用功修行断这个与生俱来的“我”“法”二执,断到八地,到了八地,他已经到达无功用行的位了,这个时候,他不要用功,自然不退的往前精进,他有这个功夫了,才有资格来授成佛之记。所以他里面没有一个“能得”的“心”,外而没有一个“所得”的“法”;能所分别,他不起。不但分别的这个“法执”他没有,连那个俱生的“法执”他也不起。这样,他才能授成佛之记,然灯佛才会跟他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庚三、征起转显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这是完全用来解释如来法身的。“诸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缘生则生、缘灭则灭,无有自体;如来的法身于一切法里面,却如如不动,不随诸法生灭去来;因为如来法身的本身是不生不灭,无来无去的“真如理体”。故说:“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佛称为“如来”,这个“如来者”,“即是诸法中,如如不动义。”佛的法身也就是这个“真如理体”。一切万法,有生、住、异、灭,四相的变迁,但“真如理体”却“如如不动”。“真如”是个“理体”,“真”者“不虚”,“如”者“不变异”,这个“真如理体”,一切法都依他随缘而生起的。“真如”有二种义理——一种是随缘义,一种是不变义;他本体不变,但他却能随缘,现起一切法,随缘生起一切差别法相,但是他能随缘不变;一切法相,千差万别,有生、住、异、灭,但“真如”本体,却永远不变动,这就是“真如”的不变义。“如来”,他所证的法身由“真如”而得来的,故名“如来”。拿个比喻来解释,譬如黄金,他“本质不动”,但能“随缘”制成庄严器具,你欢喜把他造金项链,他就变成金项链,你欢喜把他做成金戒指,他就变成金戒指,形相虽有差别,黄金的“本质”却“如如不动”。那个金戒指的差别相,是“随缘”生出来的,但是黄金的“本质”(本体)在“随缘”中,并没有变动,并没有变异。因此我们知道黄金的本体,他具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妙用”。“真如”,是一切法的本体,跟黄金本体一样,在一切法中能“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样一比喻,道理就比较容易懂。金刚经这里所指的“如来”,就是法身如来,法身如来,就是这个“真如理体”。“真如理体”在那里呢?就在这一切法上,他就是一切法的本体。“真如理体”虽然随缘,生出一切法,但是他有一个不动的本体,这就是“真如”。佛的法身,就是这个“真如理体”。这法身如来怎么解释呢?从“真如”而来故名“如来”。我们懂得了黄金,“真如”本体的道理后,由此我们也知道“如来”他是来而不来,来无来相,所以如来法身也没有来去。下面经文会说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你证得法身,他没有个来,没有个去,所有的来,他是由“真如”而来,你成佛,证得了法身,就是证得了:遍在一切法中的“真如”义理,证得“真如”法的“理体”。这就如楞严经上所讲“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离一切相”在那里“离”?就在“一切法”上“离”。如来的法身在那里呢?他法身遍一切处,遍一切处就是遍在一切法上,但是你一“执着法相”,“法身”就“现”不出来了。你用“般若智慧”,把“法相观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就是“即见如来”,见到这个法身如来。这么样的征起,再加以解释。释迦佛授了成佛之记,为什么没有一个能得之心,没有一个所得之法呢?因为授成佛之记,一定要成佛,一定要证得法身如来。证得的法身如来,就是证得这个“真”而“不妄”,“如”而“不变异”的“真如理体”。“真如理体”上,那里会有这个“能”,会有这个“所”呢?那里会有个“能得”,一个“所得”呢?下面就是解释这个道理。“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人言”,这个人,就是权教大乘菩萨。凡夫根本不知道说这个话,二乘人也不知道这个成佛是怎么成的。权教大乘菩萨,他是学大乘法的,他知道,但是他着相,他说如来“有所得”。“若有人言。”就是指权教大乘菩萨,他们在说:如来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是当时如来没有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话,他又怎么能授成佛之记呢?这个道理也难怪权教菩萨会这么认为。因为佛为了方便接引权教菩萨,应他们的根机,也曾经为他们说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有所得”。佛说“有所得”是为了引导他们产生“希望心”,他们才会去求这个“菩提法”嘛!可是到了现在,这第十七分是要讲“最上乘法”了。须菩提!“实实在在没有个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佛讲了二遍,连须菩提讲,就三遍。须菩提说,依他所解悟佛说的义理,佛在然灯佛所没有个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也给他印证说:“如是如是”。佛再接着说:“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为什么说了再说,这是释迦佛悲心过切,要我们学实教大乘。学“最上乘法”的人,在我们心里头,绝对不可以存有一点怀疑的念头,分别佛究竟“有所得”呢?还是“无所得”?你存有这个怀疑心,这就表示你不了解“实教大乘”的道理,或者你只了解到“有所得”,而“不可说”,这样你还是没有了解透彻。“实实在在没有个法可得”,这句话佛说了再说,就是为了让你把那个“偷心”死尽,死尽“偷心”。这个“偷心”就是想偷人家财物的那个心,做贼的那个心。他为什么要偷人家的钱财,偷人家的东西呢?因为他有个“贪心”在。你要是贪图有个“菩提法可得”,这就是你还存有“贪心”。这个“贪心”还不是跟那个作贼,偷人家财物的那个“偷心”一样吗?“偷心”不死,“偷心”死不尽,那就是“但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你心里就永远不能“空无所住”,心不能“空”,一定会被境界所转,所以一定要“实实在在,没有个法可得。”这样子你将来才能“授成佛”之“记”,这不就是:你也有份,我也有份了吗?要是你心里头有一个“偷心”,就会“有能”“有所”;“有能”“有所”就永远不能授成佛之记。何以故?因为有能有所,就是有个执着的分别心在。一有分别心,又怎么有资格成佛呢?落入分别执着,就是个凡夫。二乘人他“空”了一半,“我”“空”了,“法”“不空”还是个分别心。他为什么法不空呢?因为他还是有个“法执”的分别在。所以说,你学菩萨道,到了这个阶段,你还有个“能”还有个“所”,还有这个“能”“所”的执着,你就永远不会授成佛之记。佛的慈悲心重,所以才说了再说。这下面佛就再进一步的加以解释。
庚四、结示中道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释迦佛说了二次为须菩提印证。印证以后,他已经深解佛所说的义趣。但是佛又恐怕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众生不明白,所以说了再说,还是担心我们不明白,这就再加以解释,“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释迦如来在然灯佛面前授了成佛之记,“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深奥难懂的义理,佛恐怕众生一时转不过来,恐怕众生起了疑惑,而错认为:无法发心,无法得记,无法成佛,由这一个错认,而陷入在“断灭空”里面。为了遮断这个疑惑,所以再引入中道实相,故说:“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如来所得的这个“菩提法”,“于是中”“是”就是指“菩提法”,于“菩提法”中,是“无实无虚”的。他所得的这个“菩提法”是个平等“真如”之理,也叫“实相”之理。“实相”也就是“真如”,名字不一样,义理是一个。“真如实相”是个平等之理,你不能说他实实在在“有”,也不能说他实实在在“无”。你说“有”就“实”了,你说“无”就“虚”了。这样就不是平等之理了,这就变成不平等了。这个“无实无虚”,就是“心经”上的那一句:“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这句经文,就是“真如”平等之理。这个“真如”平等之理,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你得到了菩提法,那个“真如”平等之理,是不是增加了?没有增加;不要说证到八地菩萨没有增加,就是成佛了,也是没有增加,永远是不增的。在凡夫份上,是不是减少了一部份?并没有减少,如果减少了,就是个可坏之法,如果是可坏之法,我们永远成不了佛。现在我们虽然流转生死,此道来彼道去,受苦无穷,但是我们的“真如理体”,从来没有减少过一点点。因为“真如理体”他不变动,所以才说,他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在圣位上他没有增加一部份,在凡位上他也没有减少过一部份。这个“不增不减”的“真如理体”,就是“无实无虚”。为什么说他没有增?因为他是“无实的”,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法可得。同时他也是“无虚”的,所以也不会减少一点点。为什么?前面说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真如理体”,他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色相可得。别说凡夫法,就是一切生灭有为法,都是虚妄的,连化身佛的三十二相好,报身佛的无量相好,还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为什么呢?“真如理体”上,他没有个实实在在的相,因为他虽是“无实”,同时也是“无虚”的。“虚”是没有了叫做“虚”。“真如理体”他不落于“断灭”。什么都没有叫“断灭”。但是“真如理体”不是这个样子的,所以下面佛才说,“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这个地方是要我们澈底开悟,要我们能够悟到一切法,他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法可得”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能够了解“虚假”的“假相”,你才能“悟”到“真如理体”的真相。这样子就能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的道理了。就如“心印疏”上所引证的:“青青翠竹,即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你看见“青青翠竹”的境界,他就是“真如理体”的映现,你看见了“郁郁黄花”,他就是“实相般若”的映现,所以一切法都离不开“真如理体”的变现。
换句话说,假使你不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道理,那么,你所说的佛法,也不是真实的佛法了。这怎么说呢?你好不容易发了“菩提心”,要修道成佛,这个发心的确是难能可贵。因为那些没有闻到大乘佛法的人,他不知道怎样来发“菩提心”的;或者虽闻了大乘法多年,有些人还是不发菩提心;或者发了“菩提心”,他没有真实的发心说要修成佛道。这样一比较,你不是比这三种人幸运、难能可贵多了吗?你发了“要成佛”的心,虽然是难得可贵,但是你一着相,你发的“菩提心”也不是真实的“菩提心”了,你所求的佛道,也不是真实的佛道。这又怎么说呢?因为你一着相,这就成为分别妄想心,有了这样的妄想心,又怎么能成佛,怎么去证菩提呢?所以说,你要是不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道理,你学的佛法,也不是真正的佛法。你要是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道理,又不落入“断灭空”,“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那你成佛快了。因为你见到的如来,是法身如来,法身如来在那里呢?“诸法如义”就是法身如来。一切法都是“真如理体”,一切法都是如来的法身,这叫“一切法皆是佛法”。你看见“青青”的“翠竹”与“郁郁”的“黄花”也是佛法,佛法遍满整个“真如理体”。就像苏东坡开了悟所说的:“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净法身。”他住在山上,夜里幽静得很,他打坐修行,听到山边小溪的流水,哗啦哗啦的在那里流着,忽然开悟。悟到那就是如来在说法,溪水的声音无非是如来的“广长舌相”在那里说法。早晨起来,看见山林青翠的景色,就悟到了这是如来的清净法身,这就是他悟入“一切法皆是佛法”。看见溪水,溪水是佛法,看见山水,山水也是佛法,看见山林青翠的景色,就悟到这就是如来的清净法身,这就是悟入“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境界。你如果明白一切法“无实”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无虚”则“一切法皆是佛法”。从这个地方你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如来所得的“菩提法”,他“实实在在无所得”,因为“有所得”就“有实实在在”的“菩提法”,而“如来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他是“无实”的,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此他没有一个“所得”,虽无所得,但他不落于“虚无”,不落于“断灭”。你明白这个道理,就能悟到“一切法无所得”的究竟真相了。这样就能把“法执”空掉,“法执”空了,反过来,就可以看见“一切法都是佛法”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所悟的“法空”不是“断灭空”,他是“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这样子,这“一切法”都变成“妙有”了,这个样子的“一切法”就不是凡夫执着的“一切法”了,也不是二乘落在“法执”上的“一切法”了,这个“一切法”是透过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道理,转过身来所悟入的“一切法皆是佛法”,这里的“一切法”,就如同华严经所讲的“一真法界”的境界一样。“一真法界”就是“真如实相”,“真如”他遍一切处,遍一切处他都是“一真法界”。这时“一切法”与“一真法界”已完全融为一体,这就是“真空妙有”的境界。你修行到了这个地步,就可以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一切处,一切时,都是你的清净法身了。这就是你悟到了“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境界。这下面讲的就是再总结归于中道,在科文叫“结示中道”。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这段经文,在金刚经上来讲,叫三连句。佛说的一切法包括什么法都有,凡夫法也有,圣人法也有。因为他还在凡夫法里面,所以才要去转凡成圣;因为有圣人法,他才去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呢!说到这个地方,一切法都有,是有个“菩提法”可得,又怎么说“无所得”呢?又说:“即非一切法。”呢?因为一切法“无实”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无虚”所以“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因缘所生法,无有自性,无自性则当体“即空即有即中道”。“是故名一切法。”是名佛所说一切法真实相。所以佛说“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这个“即空即有”的道理,就是中道第一义谛。讲到这里,把“得记离相”这一科讲完了。我们修行用功,一定要离相才能降伏妄心,所以这一科讲“得记”也要“离相”。这下面第二科是讲:感得的果报要离相。
己二、感报离相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人身长大”是假藉他来作譬喻而说的。须菩提已深深的悟解了“法身无相”的“义趣”,故马上说,如来说“人身长大”,只是一个假相,“即为非大身”只是假名“大身”而已。“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佛只说到这里,须菩提没有等佛说完,就接着说:“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讲到这里就是说明:感得的果报也要离相。感得的果报,就是“大身”相的果报,“大身”相就是报身佛,佛三祇修因,百劫种相好,有如是因,感得如是的果报,得了一个世间最高的“大身”的果报。这个报身佛的相好,你不能执着这个相。因为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立场上来看,那里会有个报身佛的相可得呢?下面说明,为什么须菩提没有等佛说完,就接着说明原因。因为在第十分中的经文,世尊也说了这么一段:“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所以在这里须菩提一听佛又说这个话,不等世尊说完,他就接着解释了,“须菩提言”,须菩提说:“世尊!你说的那个“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你说“人身长大”,那个相当体就是空的。为什么呢?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里有个“大身”之相可得呢?既然“大身”之相不可得,那么又怎么会有个报身佛的相呢?这个报身佛的相,他是为地上菩萨而示现的,但是到了成佛了,就没有二个身相。所以佛与佛,没有彼此身相,来互相见面。因此佛说报身的“大身”之相,当体也是空的。“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这个“即为非大身”就是指着上一句“大身”之相,他当体即空。下一句的“非大身”就是法身。“法身”是没有数目字可以形容的,这样的“大身”才叫做“非大身”,这个“大身”不是对“小”说“大”的那个“大身”。而是指着法身,“法身”才是名“大身”,才叫做“真大身”,须菩提已经悟到这个地方。这就跟前面解释“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的道理是一样,只是名词不同,义理的解释方法是一样的。“佛说一切法”与“佛说报身佛的大身”。以及“即非一切法”与报身佛的身相当体即空“即非大身”。还有“是名大身”与“是名一切法”,都是一样的道理。按中道第一义谛的道理说,他“即空即有”。因为你执着报身佛的相,他有个数目字可以形容;可是如果有个“大”有个“小”,那就不叫“大身”,必须要“非大身”,才是名“大身”。这叫感果离相,你成了佛,不但化身佛的相不可执着,连报身佛的相你也不能执着。这样你才能证得法身,这叫做“感果离相”这下面要讲“修因离相”。
现在讲第三科己三、“修因离相”再分二科,庚一、承前总以例明,就是承着前面的经文,总加以比喻来说明。庚二、约事别为遣相。
己三、修因离相(分二)
庚一、承前总以例明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
这一段经文的道理,前面的经文,也已经解释过了。假如你有“我等四相”,你就不叫做菩萨。这个地方再提出来说,就是承着前文的道理而来的。“须菩提!菩萨亦如是。”你度众生要把他会归中道,那你才叫做菩萨。“菩萨亦如是,”就是菩萨所行的一切,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应该怎样呢?要如经上所讲的:“佛说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佛说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你应说懂得这个三连句的道理,要把他会归中道,这样你才叫做菩萨。从这样的经文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佛也是要一切菩萨会归中道。
庚二、约事别为遣相(分二)
辛一、约度生遣相
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若作是言。”假若你这个菩萨,口里这样讲,或在心里动这个念头,都叫“若作是言”。“作”什么“是言”呢?“我当灭度无量众生”,我应当普度一切无量的众生,并把他们全部灭度。“即不名菩萨。”这样一来,你就不叫做菩萨了。
这个佛法他高就高在这里,我一再的说这个道理,目的就是要启发诸位向上学习。在我们这个社会,有那么多的人,但是我们可以算算看,到底有多少人,能有这个福德因缘碰到佛法呢?碰到佛法又能深入,再而如法受持,可真是不容易,而且又是受持大乘法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那更是难得了。至于又能发心出家,兴隆三宝,住持佛法,续佛慧命的人,那更是少之又少。出了家发大心,深入经藏,弘扬佛法,行菩萨事业,放下自己,成就他人,那更是难得中的难得。因为行菩萨道最大的障碍就是“我执”,有“我执”在你行菩萨道,一定行得不会圆满,不能全心全力无条件的去平等利益众生。所以佛才说你有“我等四相”的执着,你就不叫做菩萨了。佛法高就高在这里,你“作是言”:“我应当灭度这个无量的众生,我要普度一切的众生,众生虽是无量,我也要通通把他们灭度。”那你就错了,这样一来,你就不叫做菩萨,你只能叫做凡夫。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凡夫是着相的。讲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奇怪什么呢?那个人好不容易发了菩提大心,要度无量众生,怎么他不叫做菩萨呢?下面就是解释这个道理。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这一句经文彻底的给你解开这个疑问。为什么呢?因为你执着你是个菩萨,你就错了。站在真谛上讲,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有所得就空不了执着,所以“菩萨法”那有不空的道理呢?你执着我要当菩萨,那你不是大错了吗?行菩萨道的菩萨,不但要空“我执”,还要空“法执”。“空”则“无执”,你还执着“菩萨法”不把它空掉,不空就落入“我等四相”中,所以实实在在没有个法,名叫做“菩萨”,何以故?因为这是根据一切法不可得的道理。“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个“一切法”,就是指前面那个“三重四相”,取着“法相”的那个法。你学菩萨,就要破“法执”,在一切法上都不可以有“我等四相”。你要度的“无量众生”,都是你所灭度的对象。如果你一执着你是能灭度者,这个能灭度者,就是个“我相”,你所灭度的,就是“人相”,“能”“所”的差别,就是个“众生相”,你念念执着,就是“寿者相”,因为菩萨他“我执”要空,“法执”也要空,这样他才能成佛。所以他不能执着这个“我等四相”。是故佛才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所以你要当一个真实菩萨,一定不能执着,能度所度的法相,在修因上也要离相。
前面所讲的就是修因离相。菩萨修六度万行,必须修因。要修因就要去度众生,就要庄严佛土。前面辛一、约度生遣相,讲明了你要去度众生,就要“遣”这个度众生的相。“遣”就是“离”的意思。菩萨要去度众生是应该的,是对的,但是你要远离度众生的相,所度的相要离开,能度的相也要离开,离开了你就不会生执着,这样你就能把“我等四相”空掉,也能把能度所度的“法相”空掉。现在这下面是讲:约严土遣相,就是菩萨修因,集无量功德,修六度万行,他要来庄严自己清净的佛土。菩萨去庄严佛土是应该的,但是你不能着相,一着相就错了,下面就是讲到菩萨在庄严佛土上,也要远离着庄严佛土这个相。
辛二、约严土遣相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若菩萨作是言。”假使你这个菩萨口里这么讲,或是心里动这个念头说:“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那你就不叫做菩萨了。“何以故?”为什么呢?“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佛跟权教菩萨说,你要修六度万行,你就要修诸功德,去庄严成佛的因地。实际上也就是庄严你自己的清净佛土。所以,你不要以为你现在利益众生,只是利益别人而已,实际上你利益众生就是利益自己,这个道理很深,因为大乘菩萨是以利他,为自利。有一天你成佛了,你的清净国土,由那儿来呢?就是你在因位中庄严出来的。这是为权教所说的法,讲到“实教大乘”,就是对“最上乘”的根机,这就说到中道第一义谛的修行法,他是不离“一切法空”的道理而说的。既然“一切法空”,所以“六度法”当体即空,当体即空,才能远离“我执”与“法执”的执着,这才是中道的庄严;意思就是说:你每天修“六度万行”,在庄严佛土,你每天都没有着相,这样的修行,才能一方面降伏着相的妄心,一方面又能庄严成佛的因地,另一方面又能安住真心。所以说这才是中道第一义谛的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因为二乘人只通达“无我”,他还有个“法执”在。这个大乘菩萨不但要空去“我执”,还得空去“法执”,才能叫“大乘菩萨”,你把这个道理明白了,再把他会归中道第一义谛,这就叫做“通达无我法者。”要你“通达无我法者”的道理,不是叫你执着在“我”“法”二“空”上。是要你反过来把他会归于中道第一义谛上。意思就是说我虽度众生,但是不去着“度众生”的这个相,我天天虽在度众生;天天修六度万行,修一切功德,但我不去着这个六度万行的功德相,我还是照样每天的修下去,这就对了。“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如来说,这个才名为真实的菩萨,这可不是容易当的,但是你只要通达了金刚经的道理,把他会归于中道,这就不会难当了。这样你就能成为一名真实的菩萨了。这里所分析的道理,是针对前面:“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这二句话说的。那么要怎样才能叫做“菩萨”呢?你要“通达无我法者”的道理,又不会落在“断灭空”上,照样的去度众生,照样的去庄严佛土,这样你才叫做真实菩萨。
我们研究金刚经,要把这段经文的道理研究熟了,还要把他会归到自己心里。你心中真正的通达了这个道理,那么,你才是真正懂得学大乘佛法,才能把大乘佛法学好,修好。不然的话,你不是落在凡夫的“着相”这一边,就是落到二乘的“偏空”那一边。讲到这里,第十七分讲完了。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