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净空法师着
一、清代彭绍升曰:“《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圆教,众生本具之化仪。”
二、日本释道隐曰:“如来兴世之正说,奇特最胜之妙典;一乘究竟之极说,速疾圆融之金言;十方称赞之诚言,时机纯熟之真教也。”
三、梅光羲居士云:“《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极谈,众生本具之化仪;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净土群经百数十部之纲要,一大藏教之指归也。”
四、《弥陀要解》曰:“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五、《观经》云:“是心是佛。”又云:“是心作佛。”
六、彭绍升曰:“此经阐扬者少,实以无善本故。”
一、教起因缘
一、《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
二、《华严性起品》云:“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起正法不可思议。所以者何?非少因缘,成等正觉出兴于世。以十种无量无数百千阿僧祇因缘成等正觉出兴于世。乃至广说如是等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大事因缘者何?唯欲众生开示佛知见故。”
三、《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即《阿弥陀经》唐译本)云:“我观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说诚谛语。”
四、《弥陀疏钞》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谛信,何须遍历三乘,久经多劫,不越一念,顿证菩提,岂非大事。”
五、蕅益大师云:“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
六、日道隐于《无量寿经甄解》中曰:“五浊之世,造恶之时,圣道一种,今时难修,其难非一。特此一门,至圆极顿。而且由其简易直捷,则出世之正说偏在斯经。一代所说归此经,如众水归于大海。………由此言之,百万阿僧祇因缘以起《华严》之典,一大事因缘以成《法华》之教,亦唯为此法之由序。”
七、普贤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八、文殊偈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九、唐海东元晓师云:“四十八愿,先为凡夫,兼为三乘圣人。”
十、《楞严经》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十一、《十往生经》云:“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十二、《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十三、《净修捷要》云:“大势至菩萨,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人,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
十四、《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十五、《弥陀要解》云:“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却成我见颠倒。”
十六、善导大师《四帖疏》曰:“今此观门等,指方而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能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似无术通人,居空安立舍也。”
十七、日《黑谷大经释》云:“于往生教,有根本亦有枝末。此经名根本,余经名枝末。又此经名正往生教,余名傍往生教。………又此经名往生具足教,他经名往生不具足教。”
二、本经体性
一、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
二、《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三、南岳怀让云:“说似一物即不中。”又云:“凡有言说,皆无实义。”
四、《圆觉经》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又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五、《要解》云:“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六、六祖云:“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七、世亲菩萨《往生论》云:“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八、明蘧庵大师曰:“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
九、幽溪大师《圆中钞》曰:“夫琼林玉沼,寿量光明,固一切诸法之相也。然则直显于心源,全彰于自性,顾何相之可得哉!此正无相不相,相而无相之正体(即指实相)。”
十、《弥陀要解》云:“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三、一经宗趣
一、《香象心经疏》云:“言之所贵曰宗,宗之所归曰趣。”
二、圭峰大师《圆觉略疏》云:“趣者,意趣、趣向。即心意识所归趣之处。”
三、《嘉祥疏》云:“此经宗致凡有二例。一、弥陀修因,感净土果。二者,劝物(指众生)修因,往生彼土。”
四、元晓师《宗要》云:“此经正以净土因果为其宗体,摄物(指众生)往生以为意致。”
五、昙鸾师云:“以佛名号为经体。”
六、善导师云:“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体字即指宗趣之趣)。”
七、日释观彻《合赞》云:“此经念佛为宗,往生为体(即趣)。一经所尊专在念佛,故以念佛为之宗也。宗之所趣唯在往生,故以往生为经体(即趣)。”
八、《疏钞》曰:“依正清净,信愿往生,以为宗趣。”
九、《圆中钞》云:“以信愿净业为一经宗致。”
十、《弥陀要解》曰:“以信愿持名为宗。”
十一、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曰:“《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十二、《安乐集》曰:“依天亲《净土论》(即《往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顺菩提门者,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安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国土是也。故令一心专至,愿生彼国,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
十三、元晓师《宗要》云:“发菩提心,是明正因。”
十四、《宗要》云,发菩提心有二:(一)随事发心。“烦恼无边,愿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此心果报虽在菩提,而其华报,在于净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除菩提心,无能当此。”(二)顺理发心。“信解诸法,皆如幻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而不拨无可断可修。(不拨无即不排除之意。拨者排也,无者除也。故上句之意为:虽不见烦恼与善法,但仍有可修与可断。)是故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相。如经言,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
十五、《观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十六、《观经》曰:“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十七、《菩提心义》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缘,莫过于此。”
十八、《菩提心论》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
十九、《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二十、莲池大师《疏钞》曰:“还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则双取两家而和会其义也。”
二一、彻悟禅师曰:“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二二、《弥陀要解》云:“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二三、《弥陀要解》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大本《阿弥陀经》(指《无量寿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
二四、《弥陀要解》云:“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皆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二五、日兴教大师曰:“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又曰:“阿字真言,十方佛心。诸佛法身,同所加持。”又曰:“毗卢舍那,以此阿字名为秘藏。”又曰:“三身唯说阿字一法,诸经广赞此法功德。闻名触耳,众罪冰消。唱声见字,万德云集。浅观但信,直游净土。深修圆智,现证佛道。”
二六、《要解》曰:“由实圣(指小乘初二三果)过去有漏业,权圣(大权示现之菩萨)大慈悲愿,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至实圣灰身(指涅槃),权圣机尽(指度生之缘已了),使升沉硕异,苦乐悬殊,乃暂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又佛世圣人纵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微尘。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
二七、《要解》云:“当知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
二八、《疏钞》云:“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
二九、《要解》云:“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
三十、《要解》云:“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又云:“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
四、方便力用
一、《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
二、《观佛三昧经》云:“佛告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益。一者,口说十二部经。法施利益,能除众生无明暗垢,开智慧眼,生诸佛前,早得无上菩提。二者,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无量妙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若总相,若别相,无问佛身现在过去,皆能除灭众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随意所乐,常生净土乃至成佛。三者,劝令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又云:“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
三、善导大师曰:“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四、《观经》云:“以我心目,想彼如来。”
五、《圆觉经》云:“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又云:“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
六、《弥陀疏钞》云:“实相云者,非必灭除诸相,盖即相而无相也。经云:‘治世语言皆与实相不相违反。’云何万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语。”
七、《圆中钞》曰:“四明云:‘圆极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虚,究竟成就,盖其所召,皆极真故。’故《大经》云:‘世谛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谛故。’又今弥陀既已证乎究竟第一义谛,故一称嘉名,万德齐彰。弥陀万德慧日,既已俱体齐彰,众生黑暗罪瑕,自然当念消乎尘劫,罪性本空,虚而不实者既销,则称名功德,福等虚空者自生。”
八、《弥陀要解》云:“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
九、《大经合赞》云:“依此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方得一心不乱故。不能专念,决难一心故。”
五、所被根器
一、《疏钞》云:“前三非器,谓无信者、无愿者、无行者。反是皆器。”
二、《疏钞》云:“又复世人,虽行众善,于彼佛土,无信行愿,亦名非器。虽有诸过,于彼佛土,有信行愿,亦名为器。”
三、《观经四帖疏》曰:“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又云:“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义,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
四、《观经四帖疏》云:“今以一一出文显证,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又于《行卷偈》前,开示《大无量寿经》之机曰:“其机者,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
五、《合赞》云:“第十八愿,十方众生,三辈众生,皆是具缚凡夫,是其机也。”复云:“如元晓云:‘四十八大愿,初先为凡夫,后兼为三乘圣人。’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
六、《弥陀疏钞》曰:“又《起信因缘分疏》明信位初心,有四种机:以礼忏灭罪被初机;以修习止观被中机;以求生净土被上机。初谓业障众生。中谓凡夫二乘。是知净土是大乘菩萨所修矣。”
七、《弥陀要解》谓持名:“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
八、《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菩萨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极乐净佛土中。”
九、《弥陀疏钞》云:“故知念佛,菩萨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
十、《要解》云:“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
十一、《弥陀疏钞》谓此法门为“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并云:“诸余法门,高之则下机绝分,卑之则不被上根。是以《华严》如盲,萤光增结。唯此一法,上下兼收。可谓万病愈于阿伽,千器成于巨冶。”又云:“但持佛名,必生彼国。则或高或下,或圣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赞或毁,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脱。”
六、藏教所摄
一、《智度论》曰:“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故有大小众差别。为是二种人,故佛口所说,以文字语言分为二种。”
二、《净影疏》云:“龙树云:‘佛灭度后,迦叶、阿难,于王舍城,结集法藏,为声闻藏。文殊、阿难于铁围山,集摩诃衍为菩萨藏。’《地持》亦云:‘佛为声闻、菩萨行出苦道,说修多罗。结集经者,集为二藏。以说声闻所行,为声闻藏。说菩萨行,为菩萨藏。’”
三、《思益经》云:“得说法正性者,不从一地生于一地。”
四、《楞伽经》云:“初地即八地乃至无所有何次第。”
五、《五教章》云:“或分为二,所谓渐顿。以始终二教,所有解行,并在言说,阶位次第,因果相乘,从微至着,通名为渐。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名为顿。”
六、隋代慧远师(即净影)判本经曰:“今此经者,二藏之中,菩萨藏收。为根熟人顿教法门。云何知顿?此经正为凡夫人中厌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发心,生于净土。不从小故大,故知是顿。”
七、明大佑师判小本曰:“渐顿之分,此属顿教。”
八、清代彭二林居士于《起信论》判本经曰:“《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圆教。”
九、日释道隐于《无量寿经甄解》判本经曰:“本愿一乘,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
十、《大经释》曰:“天台、真言虽皆名顿教,然彼许断惑证理,故犹是渐教也。明未断惑凡夫,直出过三界者,偏是此教。故此教为顿中之顿。”
十一、日溪师云:“圣道诸教,理是圆融,益是隔偏,以其顿机难得也。是以教虽圆顿,望机自成渐。净土言圆顿者,于圆满速疾利益。”
十二、《圆中钞》云:“圆顿法门,亦必须先开圆解,而次修圆行。破三惑而方证圆果,以阶不退。今则但说彼土依正二报,以之为开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以之为造修行门。临命终时,即得往生,以阶跋致(指阿鞞跋致,义为不退)。………故知此经为五浊恶世之无上醍醐。”
十三、《甄解》云:“由自力修断,故名竖超。净土本愿,真实由他力故,超越成佛之法也。故名横超。………横超之顿,持名顿中之顿也。”
十四、《甄解》称本经为:“专中之专,顿中之顿,真中之真,圆中之圆。”“绝对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十五、《弥陀要解》云:“释迦一代时教,唯《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鲜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十六、《要解》云:“故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指《无量寿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
十七、印光法师赞《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十八、《疏钞》云:“依贤首判教五分。谓小、始、终、顿、圆。今此经者顿教所摄。亦复兼通前后二教。………圆全摄此,此分摄圆。”又云:“四法界者: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无碍法界。此三诸教所有。四事事无碍法界,唯《华严》一经有之。名为别教一乘。………以《华严》全圆,今得少分。………圆教全摄此经,此经分摄圆教。”
十九、沈善登曰:“所谓大权菩萨,曲被当机,应病与药,时节因缘应尔也。”
二十、《华严妙严品》曰:“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
二一、《大疏》云:“如海一滴,具百川味。”
二二、《大疏》云:“如径尺之镜,见十里之影。”
二三、《大疏》云:“若一室之千灯,光光相涉。”
二四、《华严卢舍那佛品》云:“以一佛国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应尔。”
二五、晋译《华严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二六、《大疏》云:“如金与金色,二不相离。”
二七、《大疏》云:“若片月澄空,晦明相并。”
二八、《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
二九、《普贤行愿品》云:“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
三十、《大疏》云:“若两镜互照,传耀相写。”
三一、《大疏》云:“立像竖臂,触目皆道。”
三二、《华严初发心功德品》曰:“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无量劫。”
三三、《普贤行愿品》曰:“尽一切劫为一念”,“我于一念见三世”。
三四、《大疏》云:“若一夕之梦,翱翔百年。”
三五、《大疏》云:“如北辰所居,众星拱之。”
三六、《华严金狮子章》云:“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说事说理,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转善成门。”
七、部类差别
一、《疏钞》谓大小二本,“文有繁简,义无胜劣,判属同部。”
八、译会校释
一、《甄解》云:“凡于诸经中,传译盛无如今经。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无边故也。”
二、《会疏》云:“凡于一切经中传译盛然,无如今经。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
三、沈善登居士《报恩论》曰:“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诸经,约有三端。(1)译手巧拙不同………。(2)梵本传写不同………。(3)本师前后多次宣说不同。本师三百余会说法,既多指归净土,则自然屡说不一说,而亦随时随机,开通大意,依义不依语,显然可知。”
四、日《甄解》云:“以审诸译,是梵本广多,致使传译文义,存没详略不同耳。”
五、日本日溪师云:“异译文句,与今经(指魏译本)稍差异者不少。思夫,多异本,传者不一,故致斯异。亦或非一时说,例如般若诸经。以此经如来本怀,处处异说,致此多本。盖此大悲之极处也。”
六、宋龙舒王日休论诸译云:“其大略虽同,然其中甚有差互。………又其文或失于太繁,而使人厌观;或失于太严,而丧其本真;或其文适中,而其意则失之。由是释迦文佛所以说经,阿弥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无序,郁而不章,余深惜之。”
七、《疏钞》云:“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但其不由梵本,唯酌华文,未顺译法。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译,即无议矣。故彼不言译而言校正也。又其中去取旧文,亦有未尽。如三辈往生,《魏译》皆曰发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辈发菩提心。下曰不发,上竟不言,则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发菩提心。而三辈不同,同一发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尽。”
八、《无量寿经起信论》曰:“王氏本较为畅达,近世通行。然有可议者,如序分中游步十方以下,广明菩萨行愿,为令行者发起大心,积集德本,究竟成佛,乃是此经开章要领,而王氏删之。至往生上下二辈,一删去发菩提心,一云不发。胎生一节,删去疑惑佛智乃至胜智。前则乖成佛之正因,后则失往生之正智。他如叙次愿文,后先舛错,皆当校正。”
九、梅光羲云:“于净宗要旨,穷深极微,发前人未发之蕴。”又云:“精当明确,凿然有据,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有美皆备,无谛不收。………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
九、总释名题
一、《佛地经》云:“是薄伽梵最清净觉,极于法界,尽于虚空,穷未来际。”
二、《十二门论》云:“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佛大人乘是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给也)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
三、《宝积经》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
四、《涅槃经》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
五、《甄解》云:极乐净土“三种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一切归寿命。”又云:“安乐国土依正三种庄严,入一法句,无量寿故。”
六、《探玄记》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
七、《阿弥陀经》曰:“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八、《探玄记》云:“三业无过云清净。”
九、《入佛境界经》曰:“菩提者,名为平等。平等者,名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门。”
十、《净影疏》曰:“无作无所有等,为平等法。”
十一、《圆中钞》疏曰:“闻首题名字,获无量功德。”《钞》曰:“如《金光明》及诸大乘,多作此说。”
参、正释经义
(壹)序分
一、《智度论》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二、蕅益大师曰:“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
三、《观经疏》云:“无我则无闻,无闻则化道绝。为传化不绝,假名说我。”
四、《疏钞》曰:“或说者得陀罗尼。一刹那顷,一字之中,说一切法门。或听者得净耳根,于一刹那,闻一字时,于余一切悉无障碍。或说者时少,听者时多,或说者时多,听者时少。或说者神力延促随宜,听者根器利钝不一。古谓三乘凡圣所见佛身报化,年岁短长,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今止取佛及弟子师资机感相遇之顷,说听事毕,便名一时也。”
五、《佛地论》云:“说听究竟,总言一时。”
六、《智度论》曰:“佛涅槃后,阿阇世王,以人民转少故,舍王舍大城,其边更作小城。”
七、《甄解》云:“本王舍城者,上第旧城也。更作小城者,寒林新城也。此既佛灭后阇王筑之,佛何住后城乎?今正佛所住处,明知上第城也。”
八、《慈恩传》云:“王舍旧城,处摩揭陀国中,古昔君王多住其内。其城又生好香茅,故举为称。”
九、《望西疏》曰:“若依宗家,应是上茅。”(宗家即善导大师。)
十、《法华论》云:“如王舍城胜余一切城舍故,显此法门最胜义。”
十一、《大宝积经论》云:“问云:何故此法唯王舍城说,非余城廓?答曰:释此法门法王住处故。喻如王舍,王所止住,故名王舍。此法门亦复如是,法王住处。释成此义故,说住王舍城。”
十二、《净影疏》曰:“耆阇山,此翻名灵鹫山也。此山多有灵仙居住,故名为灵。亦有鹫居止此山,故名为鹫。”又“此山顶似鹫头,又名鹫头山。”
十三、《西域记》曰:“北山之阳,孤标特起。既栖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
十四、《智度论》曰:“耆山于五山中最胜故。(1)此山精舍,近城而难上,近城故乞食不疲,难上故杂人不来。故多住此不在余处。(2)是耆山福德吉处,诸圣人喜住处。佛为诸圣主故多住。(3)耆阇山是三世诸佛住处故。(4)是中清净,有福德闲静故。一切诸佛行处,十方诸菩萨赞叹恭敬,八部大力众神所守护、恭敬供养处故。诸大乘经多在此山说。(5)是中十方无量智慧福德力大菩萨,常来见释迦牟尼佛,礼拜恭敬听法故。诸大乘经多在此山说。”
十五、《法华论》云:“耆阇崛山胜余诸山。佛在于此说,显此法最胜。”
十六、《弥陀疏钞》云:“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
十七、《净影》云:“旷备高德,过余近学,故名为大。”
十八、《佛地论》另有三义。(一)最极利根,波罗蜜多种性。(二)得无学果位。(三)得小果已,趋大菩提。以上三义,故名曰“大”。
十九、嘉祥师谓“大”有三义:一生大解。二破大恶。三证大果。
二十、《会疏》曰:“诸经多标千二百五十人。今经与《法华》标万二千人,盖是出世本怀,一代胜会,故十方大德皆云集乎。”
二一、《嘉祥疏》曰:“游心空理,隐显难测,故称圣人。”
二二、《会疏》曰:“初果已上,悉名圣者。以究大阿罗汉,故名大圣。亦可虽外现声闻,内秘菩萨之行,故名大圣。”
二三、《净影疏》曰:“大有两义:一位高名大,一德胜名大。会正为圣。”
二四、嘉祥曰:“达者言证,证六通三明等是也。”
二五、净影释曰:“阿难增上利根,虽居学地(未得无学果位),而成无上胜妙功德。故曰大圣。于神通中,解了毕竟(彻底了解),亦名已达。”
二六、净影曰:“有德可尊,故曰尊者。”
二七、《会疏》曰:“尊谓尊贵,有德可贵,故曰尊者。”
二八、“憍陈如”梵文全名,作阿若憍陈如。净影曰:“阿之言无,若之言智,证无成智,故曰无智。‘无’是一切诸法本性,名为本际。于此本际知见明了,名了本际。”
二九、《法华文句》曰:“是释迦法中第一弟子。”
三十、《增一阿含经弟子品》中,佛称之为“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
三一、《智度论》曰:“如舍利弗,于智慧中第一,目犍连神足第一。”又“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
三二、“迦叶”译为龟,《法华文句》云:“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以应。从德命族,故云龟氏。”
三三、佛云:“有头陀行,我法久存。”
三四、《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云:“梵王至灵山,以金色钵罗华献佛,舍身为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华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
三五、迦叶赞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
三六、《密迹金刚力士经》云:“与大比丘众四万二千具,菩萨八万四千,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三七、《佛地论第二》云:“先说声闻,后说菩萨。声闻众者,近对世尊,亲受化故。又诸声闻,常随佛故,形同佛故。”
三八、菩萨,具足应云“摩诃菩提质帝萨埵”,译为大道心众生。《清凉疏》谓:“一者愿大,求大菩提故。二者行大,二利成就故。三者时大,经三无数劫故。四者德大,具足一乘诸功德故。”
三九、《法华》之六大:(一)信大法;(二)解大义;(三)发大心;(四)趋大果;(五)修大行;(六)证大道。
四十、《清凉疏》谓普贤有三:(一)位前(但发普贤心);(二)位中(等觉菩萨);(三)位后普贤(得果不舍因行,谓成佛仍不舍因地之行)。
四一、《清凉疏》谓普贤之义为:“果无不穷曰普,不舍因地曰贤。”
四二、《会疏》云:“体遍法界,故曰普。位邻极圣,故曰贤。”又云:“能导御一切,发十大愿王。愿西方往生,特翼赞弥陀,故于此经是为上首。”
四三、《探玄记》曰:“德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
四四、《大日经疏一》曰:“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
四五、《四十华严经四十颂》曰:“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四六、《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曰:“此金刚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贤。”
四七、《五秘萨诀》曰:“金刚萨埵者,即是普贤大菩萨异名也。亦名一切如来长子,亦名大阿阇黎。”
四八、夏老云:“净土即是密教显说。”
四九、《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五十、《心地观经》曰:“三世觉母妙吉祥。”
五一、《法华嘉祥疏二》曰:“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见佛性故。德无不圆,果无不尽,称妙德也。”
五二、《会疏》曰:“具三德秘藏,神化不思议,故名妙德。”
五三、《圆中钞》曰:“微妙三德,同佛所证,故亦云妙吉祥。………惑业苦三,有少分在,皆未吉祥。位居究竟,三德圆彰,故又号妙吉祥也。”
五四、弥勒,此云慈氏;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弥陀疏钞》云:“以在母胎中,即有慈心,故以名族。又过去生中,遇大慈如来,愿同此号,即得慈心三昧。又昔为婆罗门,号一切智,于八千岁,修习慈行。又弗沙佛时,与释迦如来同发菩提心,常习慈定。又《思益经》云:‘众生见者,即得慈心三昧。’又《悲华经》云:‘发愿于刀兵劫中,拥护众生。’是则慈隆即世,悲臻后劫,至极之慈,超出凡小,故无能胜。”
五五、《普贤行愿品》云:“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远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殿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偈云:“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五六、《文殊发愿经》云:“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五七、《大宝积经发胜志乐会》弥勒问佛:“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为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为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
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
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
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
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着心。
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
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
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
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
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
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
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弥勒,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
五八、《悲华经五》曰:“此佛世界,当名娑婆。………时有大劫,名曰善贤。………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于世。”
一、《度世经》曰:“开士、大士、圣士、力士、正士等,皆菩萨之异称。”
二、《甄解》云:“‘正’谓正道,‘士’谓士夫,在家之称。此等大士,外现凡形,内深达正道故,居家名为正士。”
三、《会疏》曰:“十六正士者,《文殊师利严净经》言:‘菩萨八万四千及十六正士’。则明知正士之名,云居家菩萨。‘正’谓正道,‘士’谓居士。此等大士,虽葆光和尘,久出于邪道,深达于正法,故云正士也。”
四、《出生义》云:“厥有河沙尘海数量,举十六位焉;亦尘沙之数不出于此矣。”
五、《智度论》曰:“善守(即贤护)等十六菩萨是居家菩萨。”
六、《思益经》云:“若众生闻名者,毕竟得三菩提,故云善守。”
七、《大方等大集贤护经》曰:“王舍大城有优婆塞,名曰贤护,为众上首。”
八、《大宝积经贤护长者会》佛说贤护长者众乐事:“其受于快乐果报,虽复忉利帝释天王,犹不能及,况复人间。”
九、《名义集》曰:“※陀婆罗,翻为贤护。自护贤德,复护众生故。或云贤首,以位居等觉,为众贤之首故。”
十、《四童子经现生品》经云:“东方去此佛刹十千俱胝,有一世界名宝鸣,佛名狮子鸣声如来,有一菩萨名善思议(即善思维),应托来到此土,化生阿阇世王宫内。南方去此五百亿世界,有一世界,佛名宝积善现如来,有一菩萨名寂静转(即慧辩才),于此舍卫城内,生大居士似师子家。西方去此过八亿百千佛刹,乐音如来所,有一菩萨名无攀缘(即观无住),于此波罗奈国,化生大居士善鬼家。北方去此六万四百千亿佛土,住菩提分转如来所,有一菩萨名开敷神德(即神通华),生此毗耶离城大将师子家。此四童子与无量大众,共来娑罗双树所,恭敬供养。”
十一、《月灯三昧经第三》说:“香象菩萨从东方阿※佛,与那由多菩萨,共来问讯释迦牟尼佛。”
十二、《甄解》云:“其余智幢(即宝幢)、宝英、中住、制行、解脱等,虽未见经证,准前思之,必应是他方来大士也。”
十三、《甄解》曰:“初列贤护等十六正士者,彰此法不以出家发心为本。次列他方来者,彰十方佛土中,悉以此法为出世大事故,共来精进求此法。”
十四、《会疏》云:“寂灭境智,诸根清净,故名寂根。”
十五、《甄解》云:“境智寂灭,根本严净,云寂根。”
十六、《会疏》云:“信心智慧,永断疑网。”
十七、《甄解》云:“明信佛智,无上智慧。”
十八、《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谓大士十种广大行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如上十愿,愿愿皆曰:“我此大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十九、《摄大乘论释》云:“不可以譬类得知为无量。”
二十、《行愿品》云:“闻此愿王,读、诵、书写,………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
二一、《仁王经疏》云:“施物名功,归己曰德。”
二二、《净影疏》曰:“功谓功能,诸行皆有利益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善行家德(指自有之德),故名功德。………德体名法。”
二三、《唯识论》曰:“法谓轨持。”
二四、《会疏》云:“安住者,不动义。德成不退,故曰安住。无德不具,故云一切。”
二五、《行愿品》中,“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
二六、《法华文句》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
二七、《大集经》云:“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
二八、《法华玄赞》云:“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曰便。”
二九、《净影疏》云:“化行善巧,随物所宜,种种异现,名权方便。”
三十、《净影疏》云:“证会为入。”
三一、《嘉祥疏》云:“名理为藏。”
三二、《甄解》:“如来一切功德宝藏,佛果功德也。此之功德大宝海,说言佛法藏,即是佛所得一乘也。”
三三、《智度论》云:“波罗,秦言彼岸。”又云:“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
三四、净影师曰:“彰果毕竟,涅槃彼岸,到名究竟。”
三五、彭际清居士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三句义中,全摄净土法门。菩萨一切所行,不离方便。以方便故,取于净土,得常见佛。以见佛故,闻法修行,入佛法藏,圆满觉心,究竟彼岸。若无方便,无量行门,终不成就。如《大般若经》云:‘是菩萨由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故,从此处没,生余佛土。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在在生处,常得值遇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终不离佛。’当知欲不离佛,须以念佛为因。如《华严》十地,始终不离念佛。”
三六、《法窟》曰:“于出世道悕求为愿。”
三七、《首楞严经》曰:“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三八、昙鸾大师曰:“望于妙觉犹有一等,比下名觉,故名等觉。”
三九、《往生论注》曰:“以诸法等,故诸如来等。是故诸佛如来,名为等觉。”
四十、《会疏》云:“等觉有二义。一、如来名等觉。二、一生补处位。”
四一、《甄解》曰:“(一)如《华严贤首品》及《起信论》,于十信满位,示现八相。《占察经》说四种作佛中,第一信满作佛当之。(二)如《大集经》中,灌顶住菩萨(十住满位)能于无佛世界,示现八相。《占察经》第二,解满作佛当之。(三)《仁王经菩萨教化品》明初地八相。《占察经》第三,证满作佛当之。(四)《入如来智慧不思议经》明究竟地(一生补处)八相示现。《占察经》第四,一切功德行满成佛当之。(五)《华严不思议品》诸佛念念出生智。此明佛后得智,出生八相示现也。此五中,前四是因中示现。第五,佛后业用也。斯经所明,若依诸师,多是第四(补处)作佛。若依今宗,此中无所属,以弥陀巧方便回向所作故,因果共不可思议。若强论之,或应在第五(佛后)之中焉。”
四二、《大乘起信论》谓八相为:“(一)从兜率天下,(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转法轮,(八)涅槃。”
四三、《四教仪》则为:“(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
四四、《普曜经说法门品》云:“其兜术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百六十里,菩萨常坐,为诸天人,敷演经典。”
四五、《佛地论第五》云:“睹史多天,后身菩萨,于中教化。”
四六、《因果经》云:“于时摩耶夫人于眠寤之际,见菩萨乘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胁入,身现于外,如处琉璃。”
四七、《涅槃经》云:“从母摩耶而生。生已,即周行七步。”
四八、《净影疏》曰:“于十方各行七步,示现丈夫奋迅之力,于十方独出无畏。”
四九、《魏译》曰:“现处宫中色味之间,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宝冠璎珞,遣之令还。舍珍妙衣,而着法服,薙除须发。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
五十、《普曜经》云:“尔时太子日服一麻一麦,六年之中结跏趺坐。”
五一、《法华寿量品》云:“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
五二、净影曰:“一烦恼魔,谓贪瞋等,能害善法。二阴魔,谓五阴身,共相摧灭。三者死魔,能坏命根。四者天魔,好坏他善。”
五三、《婆沙论》云:“(节录)菩萨昔居菩提树下,初夜魔女来相婚乱,………中夜魔军※(皆也)来逼恼。………须臾觉察即入定,令魔兵众,推败堕落。”
五四、《西域记》云:“集诸神众,齐整魔军。治兵振旅,将胁菩萨。………菩萨于是入大慈定。凡厥兵仗,变为莲花,魔军怖骇,奔驰退散。”
五五、《智度论》云:“菩萨智慧力故,大破魔军。”
五六、《维摩经》曰:“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五七、《净影疏》曰:“理是妙法,由得此法,故成正觉。”
五八、《长阿含经》曰:“如来大智,微妙独尊。”
五九、《释迦谱》曰:“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
六十、《会疏》曰:“觉之中为最极,故云成最正觉。”
六一、《智度论》云:“今是释迦文佛得道后,五七日寂不说法。自言,‘我法甚深,难解难知。一切众生缚着世法,无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乐。’是时诸菩萨及释提桓因、梵天王诸天,合掌敬礼,请佛为诸众生初转法轮。佛时默然受请,到波罗奈鹿林中转法轮。”
六二、《法华经》云:“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诸余天众,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
六三、《法华文句》云:“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
六四、嘉祥师云:“自我至彼,故称为转。”
六五、《探玄记》解法轮曰:“法是轨持义,通有四义:谓教、理、行、果。轮是所成,义亦有四:(一)圆满之义,以离缺减故。(二)是具德义,以毂辐辋等,悉是皆俱故。(三)有用义,谓摧辗惑障故。(四)转动之义,谓此向彼,即从佛至众生。亦从彼向此,即从众生至佛果。”
六六、罗什大师曰:“世间者,三界也。”
六七、《净影疏》曰:“爱欲之心,深而难越,故说为堑,教断令坏。”
六八、《甄解》曰:“‘坏诸欲堑’者,舍欲心。爱欲是诸苦之本。欲流深广,众生漂溺之而难度,说以为堑。《字苑》云:‘堑,绕城长水坑也。’佛法剑,截欲堑,令散坏也。”
六九、《合赞》曰:“见爱烦恼,譬如垢污,空慧能除,亦如洗濯。除邪显正,故曰显明。以护法城,故曰清白;超诸毁谤,故曰清白。”
七十、《合赞》曰:“智断之果,谓之法城。”
七一、《嘉祥疏》曰:“遣除迷垢,故云洗濯”,“无相之解,是无漏明,故云清白。”
七二、《甄解》曰:“洗濯垢污,显明清白,是澍雨德。雨有能洗物垢污,能显清白体之德。如来法轮洗濯尘劳垢污,开显本有净体也。”
七三、《净影疏》曰:“贮积多德,名贮功德。现受物供,故名为示。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云‘福田’。”
七四、《甄解》曰:“福田者,供养如来,所施虽少,获福宏多。犹如良田,所种虽少,收实甚多。《菩萨本生经》:‘所以佛为福田,贮无上功德故也。’”
七五、《俱舍论》有四福田:(一)趣田,畜生也。(二)苦田,贫穷困苦之人也。(三)恩田,父母等也。(四)德田,三乘之贤圣也。是为广义之福田。
七六、《涅槃》曰:“度众生故,为说无上微妙法乐。”
七七、《嘉祥疏》云:“三有之苦(即三界生死),故云三苦。”
七八、《甄解》曰:“如来大医王,能知其病,应病与药,治三有之苦。病有众多,法药亦多,故云诸法药。”
七九、《秘藏记》曰:“菩萨初地乃至等觉,究竟迁佛果时,诸佛以大悲水灌顶,即自行圆满,得证佛果,是顶义也。”
八十、《秘藏记钞七》曰:“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顶义。诸佛护念,令至佛顶住,皆名灌顶也。”
八一、憬兴云:“圣说当果(指当来之果),令识因利(指因地之利),故云授记。”
八二、《无量寿经起信论》曰:“不度文殊智海,难入普贤行门。以不能了知自心,一念圆顿,平等正性,凡圣共有,一际无差。以不了故,所有愿行,悉不具足。何以故?心外起修,即成有漏。以无边功德,不外自心。随顺真如,修一切法,则能具足无边功德。”
八三、《智度论》曰:“西方有幻术人,一切皆能化现宫殿城郭廊宇。结巾为兔,竖带为蛇,种种变现等。”
八四、《宝积经》曰:“如幻师作幻,自于幻不迷。以知幻虚故,佛观世亦然。”
八五、《起信论义记》曰:“法性者,明是真体普遍义。………通与一切法为性。”
八六、《唯识述记》曰:“性者体也。一切法体,故名法性。”
八七、《大乘义章一》曰:“法之体性,故云法性。”
八八、《嘉祥法华疏五》曰:“法性即是实相,三乘得道,莫不由之。”
八九、《止观一》曰:“法性名为实相。尚非二乘境界,何况凡夫。”
九十、《会疏》曰:“菩萨有二种智,能为一切修行本。何者为二:一谓如理智,能照诸法本性。不一不异,不生不灭,是名通诸法性。二谓如量智,能照众生殊相,迷悟凡圣各异,是名达众生相。”
九一、《甄解》曰:“能游无量佛土,兴供养云,故云供养诸佛。”
九二、《维摩经》曰:“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
九三、《唯识论十》云:“神力难思,故能化现。”
九四、《会疏》曰:“电光有四义:一速疾义,二破闇义,三不住义,四无分别义。菩萨一念一时,普至十方世界,上供养诸佛,下利益众生,无有出入前后相,如电速疾。菩萨能照诸佛会,能破众生闇,如电破闇。菩萨能化无量身应现微尘刹,无有住处,无有朕迹,如电激空中,无所从来,去无定迹。菩萨平等,无有先此后彼等分别心,如电光照物,无彼此先后分别。”
九五、《智度论》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
九六、《止观五》曰:“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
九七、《大乘义章五》曰:“推求说之为见。”
九八、《华严经》曰:“我慢溉灌,见网增长。”
九九、《智度论十一》曰:“是入邪见网,烦恼破正智。”
一OO、《智度论八》曰:“有念堕魔网,无念则得出。”
一O一、憬兴师曰:“缠缚者,即八缠三缚。”八缠者:(一)无惭。(二)无愧。(三)嫉。(四)悭。(五)恶作。(六)睡眠。(七)掉举。(八)惛沉。三缚者,贪瞋痴也。
一O二、《净影疏》曰:“亦可诸烦恼结,通名缠缚。菩萨教人断离,名解。”
一O三、《净影疏》曰:“如来所说言教名声。餐(义同闻)声悟解,故曰声闻。”
一O四、《甄解》曰:“二乘虽得三空门,唯沈偏空。菩萨不然,能达幻网,得平等法。故虽住三空门,而不住无为,不住有为。故能行声闻,能行缘觉,而超越声闻、缘觉之地。”
一O五、《大宝积经》善德天子会说:“以声闻法教化众生,故我是声闻。以辟支佛法化益众生,故我是辟支佛也。以大悲法教化众生,故我是菩萨。于一切法得解脱,一切无碍故。从所化众生,或以声闻法化益,或以辟支佛法化益,或以菩萨法化益。故我是声闻,我是缘觉,我是菩萨也。”
一O六、《净影疏》曰:“众生及法,悉无自性,故名为空。乃至因缘,相亦不有,说为无相。此离所取,远离妄想能取之心,故曰无愿。”
一O七、《智度论》云:“无愿故不造生死之业。亦名无作。”
一O八、《智度论》云:“观诸法空,是名空。于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转无相,名无作(即无愿)。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诸法实相是涅槃城也。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若人入空门,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下事办,故不须二门。若人入空门,取相得是空,于是入不为门,通途更塞。若除空相,是时从无相门入。若于无相相,心着生戏论,是时除无相相,入无作门。”
一O九、《法华文句》曰:“方者,法也,使用者也。”
一一O、《法华义疏》曰:“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
一一一、《大集经》曰:“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
一一二、《会疏》曰:“《涅槃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达空无相是大智。随宜施设名方便。方便有二种:一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证。二以实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须方便诱引群生,令其渐悟。其德广大,不二乘(即非二乘)所能为,故言善立。”
一一三、《四教仪集注》曰:“乘以运载为义,运出三界,归于涅槃。”
一一四、《法华譬喻品》曰:“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指一佛乘)之法,但不尽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一一五、《法华文句》曰:“方便者,门也。………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便。依此释,则小乘为入大乘之门,故谓之方便教。又三乘为通于一乘,故亦名方便教。”
一一六、《涅槃经》曰:“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者,乃为涅槃。”
一一七、《贤首心经略疏》曰:“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曰寂。”
一一八、《甄解》曰:“义充法界,德备恒沙为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
一一九、《法华寿量品》曰:“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一二O、《智度论》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又“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又“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
一二一、《法华玄赞》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
一二二、天台曰:“若以空慧,照诸禅定种种法门,出生乃至无量三昧。”
一二三、《智度论》曰:“陀罗尼者,秦言能持,或能遮。能持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
一二四、《智度论》云:“菩萨得是一切三世无碍明等诸三昧。于一一三昧中,得无量阿僧祇陀罗尼。如是等和合,名为五百陀罗尼门。是为菩萨善法功德藏。”
一二五、《智度论》曰:“是三昧修行,习久后能成陀罗尼。是诸三昧,共诸法实相智慧,能生陀罗尼。”
一二六、《智度论》曰:“三昧但是心相应法也。陀罗尼亦是心不相应,是心不相应陀罗尼。是心不相应者,如人得闻持陀罗尼,虽心瞋恚亦不失,常随人行,如影随形。”
一二七、《智度论》曰:“陀罗尼世世常随菩萨,诸三昧不尔,或时易身则失。”
一二八、《净影疏》曰:“如《华严》说,彼一三昧,统摄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
一二九、《八十华严》曰:“尔时普贤菩萨入广大三昧,名佛华严。”
一三O、《六十华严》曰:“普贤菩萨,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华严。”
一三一、《法界记》云:“言华严三昧者,解云,华者,菩萨万行也。何者?以华有生实(指果实)之用,行有感果之能。虽复内外两殊,生感力用相似。今即以法托事,故名华也。严者,行成果满,契合相应,垢障永消,证理圆满,随用赞德,故称为严也。三昧者,理智无二,交彻熔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绝,故云三昧也。”
一三二、《华严经》云:“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
一三三、《合赞》曰:“法界唯心,名佛华严。以因行华,严果德相,令显著故。入此三昧,现见十方佛及佛土。”
一三四、《嘉祥疏》曰:“此三昧,皆饰法身,故云华严。”
一三五、《秘藏记》云:“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语。如来言真实无虚妄,故曰真言。”
一三六、《会疏》曰:“百千三昧者。众生无量,心行不同,有利有钝,于诸结使,有厚有薄。是故菩萨行百千种三昧,断其尘劳。譬如为诸贫人欲令大富,当备种种财物。一切备具,然后能济诸贫。又如欲治诸病,当备种种众药,然后能治(以上取意)。”
一三七、《智度论》曰:“从首楞严三昧乃至虚空际无所著解脱三昧,又如见一切佛三昧,乃至一切如来解脱修观师子频呻等,无量阿僧祇菩萨三昧等,如是等诸三昧无不具足。故云具足成就百千三昧。”
一三八、《智度论》复云:“于一一三昧中得无量陀罗尼。”
一三九、《会疏》曰:“深定者,所住三昧,微深幽玄,非二乘及初心菩萨所能为。”
一四O、《甄解》曰:“唐译云‘一切种甚深禅定’。一切种者,谓一切种智。全理之事,故云甚深。”
一四一、《净影疏》曰:“住深定门,起行所依。无心往来,直以三昧法门力起,故须住定。下明起行,悉睹现在无量诸佛,摄行宽广。”
一四二、《甄解》曰:“普等三昧,曰深定门。此三昧弥陀智愿之所成,甚深无涯底,故云深禅定。悉睹周遍,是其业用。”
一四三、《般舟经》云:“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佛(释尊)言:菩萨于此间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即问持何法得生此国?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
一四四、《仁王般若经上》以“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之一刹那,经九百生灭。”
一四五、《往生论注上》以“百一生灭为一刹那,六十刹那名为一念。”
一四六、《华严探玄记十八》谓“刹那兹云念顷。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
一四七、《甄解》曰:“一念之顷,周遍无量佛土者,所到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故,结归念佛三昧也。”
一四八、《嘉祥法华疏》曰:“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辨曰才。”
一四九、《会疏》曰:“言音开惑为辩,随机巧妙为才,无不皆出于圣智。”
一五O、《净影疏》谓如来得四无碍智。如来由无碍之智,兴无碍之四辩:(一)义无碍辩。谓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故。(二)法无碍辩。谓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三)辞无碍辩。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能令各各得解故。(四)乐说无碍辩。谓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故。
一五一、《甄解》曰:“若依根本教,但说一字,亦为得佛辩才。传如来如实言故。不但此菩萨尔,凡夫说亦同诸佛辩才。赞扬佛慧功德,开化十方有缘而已。”
一五二、《净影疏》曰:“入谓解也。谓解众生种种言音,用之起说。”
一五三、《密迹经》云:“此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亿百千垓众生之类,言辞各异。计是一切皆归一义至真之惠。菩萨应殊(指各类众生)唱异言,说法开化。”
一五四、《称赞大乘功德经》云:“傍生鬼等,亦闻如来以随类音而说法。”
一五五、《智度论》曰:“如、法性、实际,是三皆是诸法实相异名。”
一五六、《甄解》云:“实相妙处尽理至极,云际也。”
一五七、《会疏》曰:“开显真实为显示,谓会十界归一乘克成菩提故。真实之际者,以一佛乘为法涯际故。”
一五八、《甄解》曰:“若依小乘,偏真为实际。若依渐教,以离二边为真实际。若依圣道实教,诸法实相为真实际。若依净土,光阐道教为权方便,誓愿一佛乘为真实际,一实真如海故。圣道守理而非唯理;净土以事而非唯事(即事即理事事无碍)。于众生所入,则虽有事理空有不同,而从诸佛咨嗟见之(指十方如来赞叹净宗)。则唯此誓愿一佛乘、一实真如海为真实之际。”
一五九、布袋和尚曰:“祇这心心心是佛,………一切无如心真实。”
一六O、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一六一、《合赞》云:“超过分段、变易二死,安住出世二空之智,此即成就智断二德也。”
一六二、《会疏》曰:“三界虚妄,皆不常住,总名世间。众生国土,臧否万差,是名诸所有法。菩萨深以大智慧(即慧),达性空无相,故云超过。”
一六三、《甄解》曰:“世间诸所有法者,有为可破坏,名世间。依正善恶因果等,一切有为诸法,言所有法也。菩萨能知一切三界虚妄,而行世间不舍,故云超过。”
一六四、《净影疏》云:“谛谓安谛,谓常住真实无为度世之道。”
一六五、《甄解》曰:“出有为,证无为,而不着无为,故云谛住。此菩萨心常住无住处涅槃,云心常住。”
一六六、《会疏》曰:“悲智相印,以为栖神之宅,故云谛住。”
一六七、《法华经序品》云:“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一六八、宗门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一六九、《净影疏》云:“由成胜通,于一切物变化随意,故能利物,名为自在。”
一七O、《会疏》云:“众生背觉,沉迷漂流。生盲无目,无希出心。菩萨愍之,无疲厌念。常为不请之友,随逐爱护。(中略)故《涅槃偈》曰:‘世救要求然后得,如来不请而为归。’”
一七一、《维摩经》曰:“众人不请,友而安之。”
一七二、 净影曰:“(一)所化众生无机感圣,名为不请。菩萨强化为作因缘,名友安之。(二)所化众生虽有道机,无其乐欲,不知求圣,名为不请。菩萨随机而为强化,名安之。”
一七三、《净影疏》曰:“明修胜解如来藏性,是如来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现己心,故曰受持。”
一七四、《甄解》曰:“即闻持三世一切如来法藏也。多闻归一闻。一闻即是闻其名号。”
一七五、《探玄记十一》曰:“菩萨所行,名为佛种。”
一七六、《净影疏》曰:“法界诸度,是佛种性。”
一七七、《华手经》曰:“譬如无牛,则无醍醐。若无菩萨发心,则无佛种。若有牛,则有醍醐。如是若有菩萨发心,则佛种不断。”
一七八、《宝云经》曰:“譬如种树,有其种子,离于腐败,具足生芽因缘。善男子,闻佛名者,得其种子,具足因缘,便得受记。”
一七九、《嘉祥疏》曰:“欲使如来法种不断故也。”
一八O、《净影疏》曰:“护使离障,起善无间,名常不绝。”
一八一、《甄解》曰:“《大论》云:‘于无佛处,赞叹三宝音。’三宝音者,即受持宣说佛法藏也,众生由之殖善发智,成德契理。故三宝种子,传传相继,常使不绝。”
一八二、《会疏》曰:“拔苦为悲,乃至悲是真实平等之悲,故谓大悲。”
一八三、《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
一八四、《大日经一》曰:“菩萨心为因,大悲为根本。”
一八五、《净影疏》曰:“依慈起说,名演慈辩。”
一八六、《会疏》曰:“佛道正见,名为法眼。”
一八七、《净影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曰法眼。”
一八八、《净影疏》曰:“教法生解,名授法眼。”
一八九、《会疏》曰:“大慈德也,善门则菩提涅槃之门也。”
一九O、《涅槃经》曰:“一切众生受异苦,悉是如来一人苦。”
一九一、《大法炬陀罗尼经》曰:“菩萨担者,誓愿荷负一切众生出离世间。………譬如长者家内丰饶,多诸珍宝,唯有一子,以爱念故,财宝乐具悉该与之,无有疲倦。菩萨亦复如是,一切乐具,尽皆与之,乃至令入无余涅槃,是故名为荷负重担。”
一九二、《大论十二》曰:“若能直进不退,成办佛道,名到彼岸。”
一九三、肇公曰:“智慧,体;圣明,用。无事不照谓之圣。菩萨权实灵照,不可以言思拟议其形容,故云‘不可思议’。”
一九四、《智度论》曰:“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
一九五、《净影疏》曰:“为法心同,故来一时。”
一九六、《宋译》经末曰:“并天龙八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一、《汉译》曰:“于时佛坐,思念正道,面有五色光,数千百变,光甚大明。贤者阿难,即从座起,更正衣服,稽首佛足,前白佛言:今佛面目光色,何以时时更变!明乃尔乎?今佛面目光精,数百千色,上下明彻,好乃如是。我侍佛以来,未曾见佛身体光曜,巍巍重明乃尔;我未曾见至真等正觉,光明威神,有如今日。”
二、《魏译》云:“光颜巍巍。”又云:“威神光光。”
三、《唐译》云:“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凝照光辉。”
四、《宋译》云:“面色圆满,宝刹庄严。”
五、《净影疏》曰:“佛具众德,为世尊重,故号世尊。”
六、《胜鬘宝窟》曰:“外使物畏,目之为威。内难测度,称之为神。”
七、海东憬兴曰:“镜光外照,名为影表。即同佛身,光明外舒。外照之光显影,畅在镜内,亦同所放光还曜巍颜,故云表里。”
八、《净影疏》曰:“镜光外照,名为影表。外照之光,明显镜内,名为影里。佛身如是,光明外照之表,显曜佛身,名影表里。”
九、《甄解》曰:“则光颜巍巍中,影现宝刹庄严相。其犹珠宝镜中,能现森罗万相乎!”
十、《法华经序品》曰:“眉间白毫,大光普照。”
十一、《法华经》曰:“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菩萨众。”
十二、《宝积经》曰:“如来身者,自性清彻。何以故?如来久已远离一切烦恼诸垢秽故。如来身者,出过世间。何以故?不为世法之所染污故。乃至如来身者,如净镜中微妙之像,如净水中明满之月。”
十三、《净影疏》曰:“喜有二义:(一)念弥陀佛所成行德可庆,故喜。(二)念众生,得益时至,故喜。”
十四、《无量寿经笺注》曰:“佛之颜有光,故云光颜。”
十五、《嘉祥疏》曰:“巍巍言德盛高显也。”
十六、《涅槃经卅》曰:“我于此间娑罗双树,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
十七、《甄解》云:“普等三昧及大寂定,并是念佛三昧异名也。………今佛为说念佛法门,住念佛三昧。”
十八、《合赞》曰:“济凡秘术,今日将说,故曰住奇特。”
十九、《甄解》曰:“奇特法者,如来正觉果海,名为奇特。奇特之极,至下‘华光出佛’之文彰矣。”
二十、《华严经》云:“一切众生身中有正觉智。”
二一、《净影疏》曰:“住佛住者,涅槃常果,诸佛同住。今日世雄(指释尊),住彼所住,住大涅槃,能起化用。”
二二、《会疏》曰:“佛所住,不(非)二乘菩萨所能及,唯佛与佛住之。”又曰:“佛说三乘随他教时,各住三乘法,今住佛随自所住,故云住佛所住。”
二三、《甄解》曰:“住佛所住者,住普等三昧。普等三昧及大寂定,并是念佛三昧异名也。三世诸佛皆住此念佛,故云佛所住。今佛为说念佛法门,住念佛三昧。”
二四、《十住断结经》曰:“号导师者,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
二五、《华首经》曰:“能为人说无生死道,故名导师。”
二六、《佛报恩经》曰:“大导师者,以正路示涅槃径,使得无为常乐故。”
二七、《甄解》曰:“导师行者,即弥陀世尊平等引接无所遗故。”又曰:“大导师者,即弥陀世尊,以本愿引摄五乘。”
二八、《净影疏》曰:“无上菩提,是最胜道。”
二九、《甄解》曰:“最胜道者,念佛往生一道。于一切方便中,无上最胜故。”又曰:“最胜道者解脱德,《涅槃经》云:‘无上上,真解脱。’故无上上,即最胜义。”
三十、《嘉祥疏》曰:“去来现在佛佛相念者,明三世诸佛皆有化众生之念。光光相照,又智智相照,故云相念也。”
三一、《甄解》曰:“去来现佛等,举三世佛相念,以推度今佛所念。”
三二、《合赞》曰:“我以三世诸佛相念,类知得无今佛亦念诸佛。然今超过诸佛,现此奇相,有何故耶?”
三三、《智度论》曰:“善哉善哉,再言之者,喜之至也。”
三四、《甄解》谓:“所问称可佛心故。”
三五、《汉译》曰:“阿难,今诸天帝王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汝皆度脱之。”
三六、《普贤行愿品》曰:“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又“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三七、《法华经》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三八、《会疏》曰:“渐顿各称所宜,随缘皆蒙度脱。故云‘拯群萌’。”又曰:“‘欲’指释迦大悲所愿。然此一字,通上下,含二义:一谓‘欲拯群萌’。诸如来以大悲为体,欲愿(原文)未度者令度,未安者令安。‘光阐道教’皆为之(原文)也。故通上文。二谓欲‘惠真实之利’。谓如来欲愿众生入弥陀海故。”
三九、《甄解》曰:“诸佛之所以出兴于世,欲说弥陀愿力,惠救万众生,将为本怀故。”
四十、善导大师云:“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四一、《甄解》曰:“此今家(日人称善导大师为今家)独步妙释,他人所未谈也。顺此祖释,以弥陀本愿为真实利,则可以八万四千法门为光阐道教,其义明矣。”
四二、《甄解》引《六要》曰:“真实利者,指此名号,即是佛智也。”
四三、《甄解》云:“今真实者,佛智名号。善导所谓法藏因中所成真实,故言本愿真实。开之则真实五愿,合之一句名号。故知此真实通教行信证。应知‘之利’者,名号之大利。其大利之所究竟,即无上涅槃妙果。”
四四、《甄解》曰:“真实之利对权假方便。故以世法望小乘,小乘真而世法假也。以小乘望权大乘,权大乘真而小乘假也。以权大乘望实大(《华严》、《法华》等),实大真而权大假也。以《华严》、《法华》等实大乘,望弥陀十九愿(十九指《魏译》文曰:‘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十九真而《华严》、《法华》假也。何以故?《华严》、《法华》以往生为经益,彼犹不出十九愿故。以十九愿望二十愿(《魏译》文曰:‘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二十愿真而十九愿假也。以二十愿望十八愿(十念必生愿),二十假而十八真也。今真实中之真实,圆顿中之圆顿也。”
四五、《甄解》曰:“今就利益论,彼假此真。何故?彼说速疾成佛道,不见速疾成佛人。故自成别时意趣。法体非别时意,人机劣故。今信不疑者,十即十生。往生不退至菩提故。初生处即菩提。在世灭后但此一法故。一切凡圣行无别故。利益真者莫过斯。”
四六、《会疏》曰:“佛法难闻,故云难值。佛身难睹,故言难见。”
四七、《般涅槃经》曰:“有尊树王,名优昙钵,有实无华。若金华生者,世乃有佛。”
四八、《出曜经》曰:“数千万劫,时时乃出。群生见华,谓曰如来将出。”
四九、《嘉祥疏》曰:“如来正觉其智难量者,明真智妙绝,照穷法界,非下情所测。”
五十、《甄解》曰:“如来正觉者,乘弥陀一如来成正觉故。此应身即本地身也。其智难量。………念佛三昧为所住。住此发胜妙智故。”
五一、《最胜王经寿量品》偈曰:“若人住亿劫,尽力常算数,亦复不能知,世尊之寿量。”
五二、《晋译华严》曰:“知无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无量劫。”
五三、《会疏》曰:“究谓究竟。畅谓通畅。简异(即不同)因位所得,故曰无极。”
五四、《华严经》中之十自在:(一)命自在,(二)心自在,(三)资具自在,(四)业自在,(五)受生自在,(六)解自在,(七)愿自在,(八)神力自在,(九)法自在,(十)智自在。
五五、莲池大师《疏钞》曰:“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五六、《疏钞》曰:“澄浊而清,返背而向;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佛说《阿弥陀经》欤!”
一、《甄解》曰:“以世间配般若,自在即解脱义,王是法身。三一相即,不纵不横,名世自在王。”
二、《合赞》曰:“《涅槃梵行品》曰:‘云何名如来?如过去诸佛所说不变。云何不变?过去诸佛为度众生,说十二部经,如来亦然,故名如来。’”
三、《会疏》曰:“如来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也。《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如来也。《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成实论》云:‘乘如来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此应身如来也。”
四、《天台寿量品疏》云:“如者,法如如镜,非因非果,有佛无佛性相常然。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指之为法身如来。”
五、《大论》曰:“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以是故佛名应供。”
六、《净影疏》曰:“证灭相应,故名为应。又证灭故。合应供养,故云应供。”
七、《会疏》曰:“万行圆成,福惠(即慧)具足,应受天上人间供养,饶益有情,故号应供。”
八、《维摩经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
九、《净影疏》曰:“正者理也。于理穷照(即彻照于理体),故云遍知。”
十、《大论》曰:“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
十一、《净影》谓:“明是证行,证法显了,故名为明。”
十二、《涅槃经十八》曰:“明者,名得无量善果。………善果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十三、《涅槃经十八》曰:“行名脚足。………脚足者,名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为明行足也。”
十四、《净影疏》曰:“龙树说,戒空慧等,名之为行。此二(指戒与空慧)圆具,故名为足。”
十五、《会疏》曰:“行足者,谓身口意业,真正清洁。于自愿力一切之行,善修满足,故号明行足。”
十六、《大论》曰:“好去者,于种种诸深三摩提(即正定)无量诸大智慧中去。”
十七、《合赞》曰:“善者,最初发心;逝者,大般涅槃。如来不舍最初发心,得大涅槃,是故如来名为善逝。”
十八、《会疏》曰:“善逝即妙住之义也。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趣佛果故。”
十九、《净影疏》曰:“佛德圆满,更何处去,而言好去,虽无去处,非不能去。如劫尽火,虽非所烧,非不能烧,故得云去。”
二十、《甄解》曰:“世间者,名为五阴。解者名知。诸佛世尊善知五阴,故名世间解。”
二一、《净影疏》曰:“世间解者,是化他智。善解世间,名世间解。”
二二、《会疏》曰:“谓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解了,故名世间解。”
二三、《涅槃经》曰:“如来者,名无上士。譬如人身,头为最上,非余肢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为尊上,非法僧也。”又曰:“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
二四、《会疏》曰:“业惑净尽,更无所断,于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故号无上士。”
二五、《智度论》曰:“涅槃法无上。佛自知是涅槃,不从他闻。亦将导众生令至涅槃。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佛亦无上。复次,持戒、禅定、智慧,教化众生,一切无有与等者,何况能过,故云无上。”
二六、《净影疏》曰:“能善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
二七、《合赞》曰:“自既丈夫,复调丈夫。故号佛为调御丈夫。若具四法,则名丈夫。何等为四:(一)近善知识。(二)能听法。(三)思惟义。(四)如说修行。”
二八、《会疏》曰:“谓具大丈夫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大涅槃。”
二九、《净影疏》曰:“能以正法近训天人,名天人师。”
三十、《会疏》曰:“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号天人师。”
三一、《合赞》曰:“诸佛虽为一切众生无上大师。诸众生中,唯天与人,能发无上大菩提心,是故号佛为天人师。”
三二、《合赞》曰:“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譬如有人觉知有贼,贼无能为。”
三三、《智度论》曰:“佛陀,秦言知者。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数、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为佛陀。”又曰:“佛一切智慧成就。故过去、未来、现在,尽不尽、动不动,一切世间了了悉,故为佛陀。”
三四、《成实论十号品》曰:“如是九种(指前诸号)具足,于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又《智度论》以佛为第十号,以世尊为具十号尊德之总号,与此开合稍异,义无不同。)
三五、《俱舍论》曰:“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
三六、《华严大疏》曰:“通至佛果,故名道。”
三七、《赞阿弥陀佛偈》曰:“究畅道要无障碍。”
三八、《汉译》经曰:“世饶王,闻经修道,欢喜开解,便弃王位,行作比丘。”义寂云:“准彼经文,世饶王者,亦为法藏在俗时名。”
三九、“沙门”义为勤息。《会疏》曰:“此人勤修善法,息诸恶故。”
四十、《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
四一、《探玄记》云,“藏”有四义:“(一)含摄,(二)蕴积,(三)出生,(四)无尽。”
四二、《嘉祥疏》曰:“在能蕴蓄佛法,故曰法藏。”
四三、《嘉祥疏》曰:“称逸群之能,故曰高才。能自胜胜他,故称为勇。坏邪见之明,所以言哲。”
四四、《净影疏》曰:“才谓才巧,才德过人,故曰高才。志强名勇。心明称哲。”
四五、《净影疏》曰:“此德孤出,名世超异。”
四六、《会疏》曰:“不(非)常人所及,故云与世超异。”
四七、《合赞》曰:“或约地上发心,则所谓世者,地前世间之义耳。”
四八、净影云:“今寻发无上心,是地前世间行,下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是地上出世间行。”
四九、《甄解》曰:“说有前(此段)后(第五品),发心无有二。唯是一发心也。”
五十、《甄解》曰:“其龙树大士为初地(指所判法藏比丘发心之位),或为八地。………亦是从果向因,大与诸师别也。”
五一、《法华寿量品》曰:“我(释尊)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五二、《大乘义章二》云:“于三宝等净心不疑,名信。”
五三、《晋译华严经六》云:“信为道源功德母,………示现开发无上道。”
五四、《菩提心论》曰:“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心。”
五五、《净影疏》曰:“起行之愿,名为愿力。”
五六、《会疏》曰:“愿力者,四弘誓愿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故。”
五七、《智度论》曰:“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故名为力。”又“天魔外道不能阻坏,故名为力。”
五八、灵峰大师曰:“念根增长,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也)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
五九、《金刚经》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六十、《金刚经》曰:“如如不动。”
六一、《慈恩上生经疏》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
六二、《法华经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
六三、《会疏》曰:“天下至明,无大于日月。万品光耀,无过于摩尼。若映佛光,皆悉隐蔽。”
六四、《华严普贤行愿品》曰:“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六五、《普贤行愿品》曰:“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继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愿行。”
六六、灵峰大师曰:“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六七、清省庵法师曰:“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又曰:“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六八、《大乘义章》曰:“界别(分别、差别)为界,诸法性别,故名为界。”
六九、《唐译》为“演说施戒诸法门,忍辱精勤及定慧。”
七十、《智度论》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
七一、《往生论注》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
七二、《大乘义章》曰:“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
七三、《汉译》曰:“檀施调伏意,戒忍及精进。如是三昧定,智慧为上最。”
七四、《嘉祥疏》曰:“明五度为行,不能出离生死。要须智慧达解本原,方皆过出,故云最上也。”
七五、《心经》云:“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七六、《三藏法数》曰:“究竟即决定终极之义也。谓能觉了染心之源,究竟终穷,同于本觉,故名究竟觉。”
七七、《大乘义章》曰:“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
七八、《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
七九、《普贤行愿品》曰:“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八十、《大日经》曰:“大悲为根。”
八一、《行愿品》曰:“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八二、《普贤行愿品》曰:“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属于众生。”
八三、《嘉祥疏》曰:“修道疾速成佛,故云超绝。”
八四、《称赞净土经》曰:“为诸有情宣说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胜利益安乐。”
八五、《唐译》曰:“纵沈无间诸地狱,如是愿心终不退。”
八六、《会疏》曰:“但有其愿,愿即虚。但有其行,行即虚。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
一、《无量寿经起信论》曰:“法藏云:‘我发无上正觉之心。’当知无上正觉,一切愿王从此出生,一切净土从此建立。才发此心,极乐庄严一时具足,故曰:‘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所以者何?一切法不离自心故。”
二、《会疏》云:“汝自当知者,例如《法华三止说》,其义深广,不可容易说故。”
三、六祖曰:“密在汝边。”
四、古禅德曰:“汝自会取好,我不如汝。”
五、峻谛师曰:“此含三义:(一)谓法藏菩萨宿殖(同植)深厚。高才勇哲,与世超异。净佛国土之事,久既洞达,虽佛智无所加之。故如汝所知,汝自当行之也。(此复明法藏是从果向因也)(二)谓摄取佛国,各随乐欲。或取秽浊,或求清净,或摄三乘,或愿一乘。故任菩萨意乐,宜摄取之,不用如来之指示也。(三)谓凡于净土,有报有化。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唯应自分,宜摄取之也。故云‘汝自当知’。”
六、《无量寿经笺注》曰:“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又我所得之果报界域,谓之境界。”
七、峻谛师云:“斯义宏深,非我境界者,亦有三意:(一)谓菩萨常途净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斯义宏深,非我境界。(二)谓实虽随各自乐欲,应摄取之。今欲五乘齐入报土,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报土乃法身大士所居,今令二乘、人天乘齐入报土,故非凡情所能测。)(三)谓虽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我能经无量劫,当克获之。(法报二身,经无量劫,必可证悟,但当下尚非其分,故下云非我境界。)斯义宏深(广大谓宏,幽邃谓深),非我境界也。虽有三义不同,抛却己分,专归佛力,斯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
八、《会疏》曰:“高明约具德。深广约愿心。谓持戒禅定,超胜世间,故谓高。方便般若,照究诸法,故谓明。远彻来际无挠(谓能远究达于未来之极处,而无阻挠),故谓深。周摄一切无遗,故谓广也。”
九、《大智度论》云:“阿弥陀佛先世时作法藏比丘,佛将导遍至十方,示清净国,令选择净妙之国,以自庄严其国。”
十、《嘉祥疏》云:“二百一十亿佛土,善因虽有强弱之分,然所招之土,同是七宝国土之粗妙应现。………粗之言大,妙之言美,明所现二百一十亿皆是大善之土耳。”
十一、《净影疏》云:“粗,不精也。说恶说粗,令其舍远。说善说妙,使其修习。”
十二、《悲华经》曰:所现佛国,“或有世界,严净妙好。”乃至“或有世界,有大火灾。”又“或有世界,纯是菩萨,遍满其国,无有声闻缘觉之名。”又“或有世界,清净微妙,无诸浊恶。”
十三、《法集经》云:“菩萨摩诃萨,得彼诸佛如来天眼。”
十四、《大智度论》曰:“天眼彻视,则不动而遍至。十方不来,比丘亦不往。如佛天眼故,十方国土皆悉一时睹见也。”
十五、《会疏》曰:“无有此上,故云无上。超胜诸愿,故曰殊胜。谓庄严无上故,受乐无上故,光寿无上故,名号无上故,生因无上故,利益无上故。是总四十八愿大体。”
十六、《菩萨璎珞经》曰:“一切众生识,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义谛起为恶。”
十七、《唯识论》曰:“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世,故不名善。能于此世他世为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
十八、净影判三种善恶:(一)“顺益为善,违损为恶。”(二)“顺理为善,违理为恶。”(三)“体顺为善,体违为恶。”
十九、天台宗立六种善恶:(一)人天之善。(二)二乘之善。(三)小乘菩萨之善。(四)通教三乘之善。(五)别教菩萨之善。(六)圆教菩萨之善。
二十、义寂师曰:“净土之中有粗妙异。粗即变化,妙即受用。”
二一、《会疏》曰:“夫国土者,即众生之影响耳。形修(长也)则影长,形短则影促。”
二二、《净影疏》云:“天人善恶,泛说一切诸土之因。国土粗妙,泛宣一切诸土之果。”
二三、《止观》曰:“一心具十法界。”
二四、《探玄记》曰:“一心者,心无异念故。”
二五、《教行信证文类》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
二六、《汉译》曰:“我当奉持,当即中住。”
二七、宗门曰:“心心不异谓之保。”
二八、《魏译》云:“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二九、《唐译》云:“于彼二十一亿诸佛土中所有严净之事,悉皆摄受。既摄受已,满足五劫,思惟修习。”
三十、《宋译》云:“住一静所,独坐思惟,修习功德,庄严佛刹。发大誓愿,经于五劫。”
三一、《净影疏》云:“依愿起行。”又“故彼法藏于一身中,在彼佛所,五劫修行。”
三二、《略笺》云:“斯乃修行之时也。盖五劫之间,思惟励修,修成满所愿之行。其既发愿,不可无行。”
三三、《合赞》云:“五劫者,发愿思惟之时节也。”
三四、《会疏》云:“盖夫菩萨建立净土,犹如良匠建大城。先沉思图画之。………五劫思惟,如图画之。………”
三五、嘉祥师云:“于五劫中,修行发愿也。”
三六、《宋译》中先曰:“思惟修习。”后曰:“发大誓愿,经于五劫。”
三七、《净影疏》曰:“法藏自说己愿,令诸菩萨学之同发。”
三八、《会疏》云:“菩萨闻之,自发勇猛心。彼既丈夫,我亦尔。彼发妙愿,我不尔乎?故能缘之满足大愿也。”
三九、《往生论注》云:“满足往生净土一愿,即一切志愿悉满足。故云满足无量大愿。”
一、《甄解》曰:“四十八愿功德成就,而归一正觉,即是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名弘誓本乘海,亦名悲愿一乘。此乃弥陀正觉功德也。正觉功德不可思议者,由誓愿不可思议。”
二、《行卷》文曰:“敬白申一切往生人等,弘誓一乘海者,成就无碍无边最胜深妙不可思议至德。何以故?誓愿不可思议故。悲愿喻如大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故。犹如大车乃至犹如大风,普行世间无所碍故。能出三有系缚城,乃至开显方便藏。良可奉持。特可顶戴也。”
三、《魏译》第三十八愿曰:“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洗濯者,不取正觉。”第二十四愿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四、《汉译》第二十三愿(《吴译》为第十四愿)曰:“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欲饭时,则七宝钵中,生自然百味饭食在前。食已,钵皆自然去。不尔者,我不作佛。”
五、《会疏》曰:“如来听其说明,照察丹诚,故云听察。”
六、“地狱”此为汉语,梵语为那落迦、泥犁等。《大摄论音义》曰:“此译有四义:(一)不可乐。(二)不可救济。(三)闇冥。(四)地狱。”
七、《婆沙论》曰:“瞻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即由旬),乃有地狱。”
八、《维摩经肇注》云:“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
九、据《俱舍论》兼考《大论》,八大地狱为:(一)等活地狱。彼中罪人遇种种※刺磨捣,苦极身死,然冷风吹之,皮肉还生,等于前活。(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缚罪人肢体,而后斩锯。(三)众合地狱。众多苦具,俱来逼身,合党相害。(四)号叫地狱。逼于众苦,发悲号怨叫之声。(五)大叫地狱。逼于剧苦,更发大哭声。(六)炎热地狱。火随身起,炎炽周围,苦热难堪。(七)大热地狱。热中之极,故曰大热。(八)无间地狱。受苦无间,无有间歇。
八寒冰狱为:(一)额部陀,此云疱。严寒逼身,体上生疱也。(二)尼刺部陀。严寒逼身,体分疱裂也。(三)呵罗罗(寒逼而自口中所发之颤声)。(四)阿婆婆(同上)。(五)虎虎婆(同上)。(六)※钵罗(青莲花)。严寒逼迫,身分折裂如青莲花也。(七)钵特摩(红莲花)。身分折裂如红莲花也。(八)摩诃钵特罗(大红莲花)。身分折裂如大红莲花也。
十六游增地狱。八大地狱中每一大狱,皆有四门。每一门外,每附增四狱。名为(一)煻煨增。(二)尸粪增。(三)锋刃增。(四)烈河增。合为十六处,称为十六游增地狱。八大地狱合计共有一百二十八处。亦名近边地狱。
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其类无数,受苦无量。地狱苦果,其最重处,一日之中八万四千生死,经劫无量。
十、《辅行记》云:“作上品五逆十恶者感之(指最极恶逆者)”
十一、“饿鬼”者,《大乘义章八》曰:“以从他求故,名饿鬼。又常饥虚,故名为饿。恐怯多畏,故名为鬼。”
十二、《婆沙论》云:“鬼者畏也,谓虚怯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名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又云:“有说饥渴增(盛也)故,名鬼。由彼积集,感饥渴业。经百千岁,不得闻水名。岂能得见,况复得触。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驰走故。”
十三、《辅行记》云:“下品五逆十恶者感之。(指恶逆中最轻者)”
十四、“畜生”新译为傍生。《新婆沙论》云:“其形傍,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是故名傍生。”
十五、《会疏》云:“此道遍在诸处。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互相吞啖,受苦无量。”
十六、《辅行记》云:“作中品五逆十恶者感之。”
十七、《三启经》云:“将付琰魔王,随业而受报。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
十八、《俱舍论》云:“琰魔王国,于此瞻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即由旬),有琰魔王国。纵广量亦尔。从此展转,散居余处。”
十九、《长阿含经地狱品》云:“阎浮提南,大金刚山内,有阎罗王宫,王所治处。纵广六千由旬。”
二十、《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
二一、密教中曰:“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
二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
二三、《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四、《法华玄赞》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
二五、《大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六、龙树大士曰:“若人生彼国,终不堕三趣。”
二七、善导大师曰:“乃至成佛,不历生死。”
二八、善导大师曰:“诸佛欲显常住不变之相,是故现黄金色。”
二九、日溪师曰:“此标中道实相色。”
三十、《会疏》曰:“是故愿言,我国人民,纯一金色,无有好恶,彼我平等,情绝违顺。”
三一、《智度论八十八》谓佛现此大人相者,因“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说,则为现三十二相。”
三二、《法界次第下》曰:“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为现三十二相。”
三三、《三藏法数四十八》云:“(1)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2)千幅轮相。足下有轮形者。(3)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4)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5)手足缦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维,交互连络如鸭鹅者。(6)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7)足趺高好相。趺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8)※如鹿王相。※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9)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 )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 )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 )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毛而不杂乱者。( )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旋向上偃伏者。( )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 )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 )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 )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及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 )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 )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 )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 )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 )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 )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 )四牙白净相。四牙最大而白者。( )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 )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 )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 )梵音深远相。梵者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 )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 )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 )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 )顶成肉髻相。梵音乌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间顶相。”
三四、望西师曰:“依此愿故,众生生者,皆具诸相,不假修得。问:‘具足此相,为华开后,将为前耶?’答:‘不待花开,是生得故。’”
三五、昙鸾大师曰:“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长沦三有。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
三六、《甄解》曰:“小乘前五通,唯依四根本定得。漏尽通,依四禅未至中间及三无色。(“无色”者,指无色定。文中“三”字或为“四”字之误,盖八定者,乃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也。)大乘依一切禅悉能之。今此经所说,大异于彼说。一切人天皆以佛愿为所依。故云,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为增上缘。《事赞》云:‘三明自然乘佛愿。须臾合掌得神通。’岂容同于有漏禅为所依耶?”
三七、《要集》云:“不于四静虑中,而修神通因。只是彼土任运生得之果报,不亦乐乎!”
三八、《甄解》据《大乘义章》云:“(一)宽狭不同,如《地持》说,声闻二千国土,为通境界。缘觉六千国土,为通境界。(今经中则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为通境界,可见差异之甚。)(二)多少不同。二乘一心一作,不能众多。诸佛菩萨化现十方世界,一切色象。一时能现五趣之身。(三)大小不同。二乘化现大身,不能入小。化现小身,不能容大。诸佛菩萨现大身满三千界。能以大身入一尘中。化现小身如微尘,能以小身容受一切。又佛菩萨于一切色物,大能入小,小能容大。二乘不能。(四)迟速不同。二乘欲至远所,多时乃至。以其不同如意通故。诸佛菩萨,一念能至十方世界。以其所得如意通故。(五)虚实不同。二乘所化现一切,相似而已,不得实用。诸佛菩萨所化现,皆能实用。(六)所作不同。诸佛菩萨化无量人,各令有心。随作一事,令人异辨。二乘不能。(七)所现不同。诸佛菩萨但现一身,令人异见。但出一声,令人异闻。安住一土,十方俱现。二乘不能。(八)化根用不同。如《涅槃》说:‘诸佛菩萨,六根互用。’二乘不能。(九)自在不同。如《涅槃》说:‘诸佛菩萨,凡所为作,身心自在,不相随逐。其身现大,心亦不大。身现小,心亦不小。喜忧等一切皆尔(意谓身现喜,心亦不喜)。’二乘不能。”
三九、《合赞》云:“今则大乘不共之通,而更加(弥陀)本愿力,岂混同凡小通。”
四十、《甄解》曰:“事谢于往(过去之事)名为宿,往法(过去之法)相续名为命。于此照知无壅,名宿命通。”
四一、《会疏》云:“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四二、日澄宪师云:“不知宿命故,于善不进,于恶不恐。万善懈怠,众恶造作,只为不知宿业也。彼罗汉忆泥犁苦,流血汗。(有阿罗汉忆及先世在地狱中种种惨痛,怖畏之极,流出血汗。)福增(古德之名)见先身骨忽开悟。(又有人)不知先生母,以为妻。不知先世怨,养为子。不知先身父,以为美食等。皆迷宿命事,着今世乐。忽闻本缘,皆生厌心者也。”
四三、静照云:“若识宿命,则不自高。忆念过去无数功德。但依佛誓得生此国。”
四四、澄宪云:“往生彼国者,先知宿命,深仰佛德。”
四五、《智度论五》曰:“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例如天人,则天道为自地,修罗、人、畜生、鬼、地狱五道为下地)中六道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
四六、《会疏》曰:“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等相。及见一切障内障外,世出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也。”
四七、龙树大士曰:“二乘中小声闻不作意,一千界为通境。若作意者,见二千国土。大声闻不作意者二千,作意者三千。缘觉小者,不作意二千,作意三千。其大者,作意不作意,皆见三千大千世界事。诸佛菩萨见无量世界事。”
四八、《宋译》第五愿曰:“一切皆得清净天眼,能见百千俱胝(百万)那由他(亿)世界,粗细色相………。”
四九、望西曰:“或土众生,以不见于诸苦果,故不恐苦因。亦以不见诸乐果,故不修乐因。法藏愍念此等众生,选择此愿摄众生也。”
五十、《会疏》曰:“肉眼昧劣,不见一纸之外。但缘目前,思从于此。不见地狱重苦,勤修无勇。不见净土胜乐,欣求念淡。”
五一、澄宪曰:“鸣呼悲哉!不见地狱饿鬼之苦果。不见父母师长之受报。厌离心缓,报谢思怠。”
五二、望西曰:“上求下化之要,厌苦报德之道,其唯在天眼照视者欤!”
五三、《渧记》云:“如《会疏》等言,愿兴约灭恶生善,厌苦欣净。若尔,则非真土(指极乐)所得之益而已。今正约真土所得者,或有净土,其土圣众,虽有天眼,或见二千世界,或见三千世界。不能普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国。或有净土,其土菩萨,但虽得天眼,而不能圆具五眼。是以殊兴此愿而已。故《愿成就文》曰:“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等谓得一天眼则圆得五眼。(本经第三十品中,‘彼佛刹中,一切菩萨,修行五眼’,是其证也。)是以能见尘数佛国,明照众生,死此生彼,济生利物,常作佛事,是此愿之胜益也。”
五四、《会疏》曰:“天耳通者,能闻一切障内障外,苦乐忧喜,语言音声,无壅也。”
五五、《魏译》曰:“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五六、《唐译》曰∶“国中有情,不获天耳。乃至不闻亿那由他百千逾缮那外名说法者,不取正觉。”
五七、澄宪曰∶“此通至要。地狱众苦之声,饿鬼饥饿之声,闻之镇(“镇”字或是“震”、“俱”之误)增大悲之心。干闼紧那(天帝之乐神。所弹琉璃之琴,其音普闻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乐,神仙诵经之音,闻之常乐寂静之洞(洞者,洞府,指神仙息处)。况诸佛说法,闻悉受持,菩萨对谈,听并渴仰哉!”
五八、澄宪云∶“世俗犹以知他心为要,况出世利物乎!”
五九、《会疏》曰∶“是故愿言∶我国圣众,不藉修持,自知他心。应其意乐,接化无方也。”
六十、《魏译》曰∶“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六一、《甄解》曰∶“二乘但知凡夫小圣粗心,不能知细。诸佛菩萨所知微细,乃至佛心,亦能知之。安养菩萨,亦复如是。”
六二、《会疏》云∶“此有三∶(一)运身行。谓乘空行,犹如飞鸟。(二)胜解通。谓极远方,作意思维,便能速至。(三)意势通。谓极远方,举心缘时,身即能到。”
六三、《大论》云∶“如意通有三种∶(一)能到。(二)转变。(三)圣如意。能到有四种∶一者,身能飞行,如鸟无碍。二者,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三者,此处没彼处出。四者,一念能至。转变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种种诸物,皆能转变。外道辈转变,极久不过七日。诸佛及弟子,转变自在,无有久近。圣如意者,六尘中不可爱不净物,能观令净;可爱净物,能观令不净。是圣如意法,唯佛独有。”
六四、“那由他”数也,古说不一。其小者,如《玄应音义》谓“那由他,当中国十万”。其较大者,则谓“那由他,隋(隋代称中国为隋)言数千万”。
六五、《唯识述记七》曰∶“言分别者,有漏三界心、心所法。以妄分别为自体故。”
六六、《资持记》曰∶“寂静即涅槃理也。”
六七、《往生要集上》曰∶“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
六八、《华严经》曰∶“观寂静法,离诸痴闇。”
六九、《仁王经合疏上》曰∶“牟尼者,名也。此云寂默。三业(身口意)俱寂默也。”
七十、《理趣释》曰∶“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
七一、《贤首心经略疏》曰∶“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
七二、《甄解》曰∶“若约佛所证,则四十八愿,皆入光寿法身。”
七三、《甄解》曰∶“又以摄生,则愿愿皆为众生。故云∶‘四十八愿,摄受众生。’又云∶‘一一誓愿,为众生故。’如是四十八愿,互摄互融,不可思议。”
七四、望西师云∶“横摄十方虚空无边,故国土亦无边。国土无边,故众生亦无边。众生无边,故大悲亦无边。大悲无边,故光明亦无边。光明无边,故摄取益无边。以要言之,欲益无边,故光无边。”
七五、《大法炬陀罗尼经》谓诸佛有两种光明∶“(一)常光。(二)放光。常光者,谓圆明无碍,无时不照也。放光者,谓以光(使人)惊悟,有时而照,或现或收随宜自在也。今愿所指是常光。”
七六、《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曰∶“彼如来恒放无量无边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
七七、《礼赞》云∶“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七八、《观经》云∶“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七九、《法华》曰∶“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
八十、澄宪赞曰∶“佛寿无量,化道至德也。谁不渴仰此愿哉!”
八一、澄宪云∶“人民寿命无量,净土第一德也。”继释云∶“修行佛道者,死魔为恐。生死间隔,退缘根本也。见佛闻法,值遇众圣,供养诸佛,亲近善友,自然快乐,无有众苦,其德非一。若寿命短促者,遗恨几计(难计),如玉杯无底故。此愿最至要者也。”
八二、望西曰∶“诸乐根本,只在此愿。”
八三、《群疑论》曰∶“命极长远。纵令凡夫,还入变易(了分段生死而入变易生死),究竟成佛。”
八四、澄宪云∶“阿弥陀佛,弟子无量,三无量中,其一也。”
八五、《悲华经》曰∶“无有声闻,辟支佛乘。所有大众,纯是菩萨,无量无边。”
八六、《会疏》曰∶“称我名者,此有三义∶(一)诸佛称扬彼佛德号。(二)诸佛咨嗟称名之人。如彼小经,诚证护念称名之人。(三)诸佛亦咨嗟,亦自称彼佛名。”继又释言∶“三世诸佛,依念弥陀三昧,成等正觉故。”
八七、《金光明经文句》曰∶“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云至心。”
八八、《华严大疏钞廿三》曰∶“回者转也,向者趣也。转自万行,趣向三处,故名回向。………三处,谓众生、菩提以及实际。”
八九、《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
九十、《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九一、《笺注》曰∶“十遍称名也。”
九二、望西曰∶“经十念顷,专称佛名,为十念也。此言念者,谓称南无阿弥陀佛,经此六字顷,名一念。”
九三、《般舟经》曰∶“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来生我国土。”
九四、《观经》言∶“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观想念佛)。………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九五、《弥勒发问经》言∶“具足如是念,即得往生安养国土。凡有十念。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众生,常生慈心。于一切众生,不毁其行。若毁其行,终不往生。二者,于一切众生,深起悲心,除残害意。三者,发护法心,不惜身命。于一切法,不生诽谤。四者,于忍辱中生决定心。五者,身心清净,不染利养。六者,发一切种智心,日日常念,无有废忘。七者,于一切众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谦下言说。八者,于世谈话,不生味着。九者,近于觉意,生起种种善根因缘,远离愦闹散乱之心。十者,正念观佛,除去诸根。”
九六、《宗要》曰∶“如是十念,既非凡夫(所能)。当知初地以上菩萨,乃能具足十念。”
九七、望西云∶“宗家不尔(宗家指善导)。今之十念,但是口称。上尽一形,下至一念,通于三辈,摄于九品,莫不皆往。”
九八、《观经》曰∶“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九九、罗什大师曰∶“譬如有人,于旷野中,值遇恶贼。挥戈拔剑,直来欲杀。其人勤走,视渡一河。若不渡河,首领难全。尔时但念渡河方便。我至江岸,为着衣渡?为脱衣渡?若着衣衲,恐不得过。若脱衣衲,恐不得暇。但有此念,更无他意。当念渡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杂余念。行者亦尔。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无间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为十念。”
一OO、《宗要》曰∶“今经说十念,具此隐密、显了二义。”
一O一、义寂云∶“一一念中,自然具足慈等十念。”
一O二、《阿阇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
一O三、又《华严孔目章三》曰∶“五逆,谓害父,害母,害阿罗汉,破僧,出佛身血。初二背恩养,次三坏福田,故名为逆。”
一O四、《往生论注上》曰∶“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余罪,必不得生。何以言之?经云∶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一切重罪(但劫尽得出)。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又曰∶“汝但知五逆罪为重,而不知五逆罪,从无正法生。是故谤正法人其罪最重。”
一O五、《观经疏》云∶“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若造还摄得生。虽得生彼,华合迳(过也,至也,见《字汇》)于多劫。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除此已外,更无余苦。”
一O六、《合赞》云∶“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乃就未造之机,且抑止之而已。若有已造机、已回心,则还摄取,莫有漏也。”
一O七、善导大师云∶“今逢释迦佛末法之遗迹,弥陀本誓愿极乐之要门,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门也。”
一O八、《往生论注》云∶“此生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
一O九、善导大师云∶“弘誓门多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
一一O、善导大师曰∶“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一一一、《事赞》曰∶“一一愿言,引第十八。”
一一二、《甄解》云∶“四十八愿虽广,悉归第十八愿。”又云∶“谓由此愿故,使众生生无三恶趣之土,不更恶趣。具相好,现神通,而得灭度。入光寿海故。是以此愿,特为最胜矣。”
一一三、《笺注》曰∶“故知四十八愿之中,以此念佛往生之愿,而为本愿中之王也。”
一一四、肇公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指中国)无言以译之。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
一一五、《往生要集》云二种菩提心:(一)缘事菩提心(此即密乘之行愿菩提心),以四弘誓愿为体。(1)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应身菩提之因。(2)烦恼无数誓愿断。是法身菩提之因。(3)法门无尽誓愿学。是报身菩提之因。(4)无上菩提誓愿证。是求证得佛果菩提也。由前三行愿,具足成就,而证得三身圆满之菩提,还复广利一切众生也。(二)缘理菩提心(此即密乘之胜义菩提心)。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中道实相,而圆成上求下化之愿行。是为最上之菩提心。谓为缘理之菩提心。
一一六、《劝发菩提心文》曰∶“发菩提心,诸善中王。”
一一七、《无量寿经起信论》曰∶“是知菩提心者,诸佛之本源,众生之慧命。才发此心,已成佛道。以与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相应故。”
一一八、《教行信证文类》曰∶“信心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实信心也。是故论主建言一心也。”
一一九、《探玄记三》曰∶“一心者,心无异念故。”
一二O、《止观四》曰∶“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心不余缘(指心中不缘其他一切事物)。”
一二一、善导大师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远,念念不舍。”
一二二、宋灵芝师曰∶“凡人临终,识神无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生系恋,或发猖狂。恶相非一,皆名颠倒。”
一二三、《圆中钞》曰∶“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一二四、《悲华经》曰∶“临终之时,我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前,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阂。即便舍身,来生我界。”又曰∶“所有众生,若闻我声(声者名也),发愿欲生我世界者,是诸众生,临命终时,悉令见我,与诸大众,前后围绕。我于尔时,入无翳三昧。以三昧力故,在于其前,而为说法。以闻法故,寻得断除一切苦恼,心大欢喜。故得宝置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无生忍。命终之后,必生我界。”
一二五、“阿惟越致”,又作阿鞞跋致。《弥陀要解》云∶“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若约此土,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萨,别十向,圆十信,名行不退。别初地,圆初住,名念不退。”
一二六、小本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一二七、《要解》云∶“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
一二八、《要解》云∶“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一二九、《观经》曰∶“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
一三O、《教行信证》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就满足,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一三一、善导大师于《观念法门》释“厌女转男愿”云∶“乃由弥陀本愿力故,女人称佛名号,正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弥陀接手,菩萨投身,坐宝莲上,随佛往生。”又“一切女人,若不因弥陀名号力者,千劫万劫,恒河沙等劫,终不可得转女身。”
一三二、《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曰∶“西方安乐(即极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见已,寻生庆悦,倍增功德。以是因缘,所生之处,永离胞胎秽欲之形,纯处鲜妙宝莲华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
一三三、《弥陀疏钞》曰∶“六趣众生,则中阴之身自求父母。往生善土,则一弹指顷,莲华化生。是莲华者,乃卸凡壳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
一三四、《大日经疏十五》曰∶“如世人以莲华为吉祥清净,能悦可众心。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莲华,为最秘密吉祥。一切加持法门之身,坐此莲台也。”
一三五、《大论》曰∶“生刹利为有势力,生婆罗门家为有智慧;生居士家为大富。故能利益众生。”
一三六、《会疏》曰∶“生下贱家,受世轻慢,利济不广。”
一三七、《法华嘉祥疏》曰∶“有人言通取一切戒为梵行,别行断淫为梵行。故《大品》曰∶‘淫欲障生梵天,何况菩提!’”
一三八、《法华嘉祥疏》曰∶“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轮大涅槃也。行即万行,到大涅槃也。”
一三九、《大日经疏十七》曰∶“梵谓涅槃。梵行谓修梵行者名。具大涅槃名为梵。”
一四O、《尊胜陀罗尼经》曰∶“诸飞鸟畜生,含灵之类,闻此陀罗尼,一经于耳,尽此一身,更不复受。”
一四一、《涅槃经》曰∶“是大涅槃,亦复如是。若有众生,一经耳者,却后七劫,不堕恶趣。”
一四二、龙树大士曰∶“彼尊佛刹无恶名,亦无女人恶道怖,乃至无有诸趣恶知识。”
一四三、《往生论》云∶“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一者体。二者名。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故,名离体讥嫌。名亦有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名讥嫌。”
一四四、《疏钞》曰∶“由耳之所闻,唯是诸佛如来万德洪名,菩萨、声闻及诸天善人,种种嘉号,曾无三恶名字,历耳根故。”
一四五、《阿弥陀经》曰∶“其佛国土,当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一四六、《弥陀要解》曰∶“问∶白鹤等,非恶道名耶?答∶既非罪报,则一一名字,皆诠如来功德。所谓究竟白鹤等,无非性德美称,岂恶名哉!”
一四七、《观经》曰∶“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
一四八、《会疏》曰∶“定聚者,具云正定聚。亦言不退转。便是菩萨阿鞞跋致也。云何名正定。凡一切众生,虽根性万殊,以类聚之,不出三种。以必堕六趣为邪定,以升沈随缘为不定,以定至菩提为正定。”
一四九、善导大师曰∶“不断烦恼得涅槃,斯示安乐自然德。”
一五O、龙树大士云∶“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起心立德,修诸行业,佛愿力故,即便往生。以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者,即是阿鞞跋致不退位也。”
一五一、《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
一五二、《大智度论廿二》曰∶“人大热闷,得入清凉池中,冷然清了,无复热恼。”
一五三、《会疏》曰∶“于自身忘执,计爱憎违顺,是名贪计,是所谓我执也。”
一五四、罗什大师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
一五五、《三藏法数五》云∶“金中最刚,故云金刚。”
一五六、《大藏法数四十一》云∶“梵语跋折罗,华言金刚。此宝出于金中,色如紫英,百炼不销,至坚至利,可以切玉,世所希有,故名为宝。”
一五七、《大日经疏一》云∶“伐折罗即是金刚杵。”
一五八、《大日经疏一》云∶“伐折罗,如来金刚智印。”
一五九、《行宗记二》曰∶“金刚者,即侍从力士,手持金刚杵,因以得名。”
一六O、罗什大师云∶“天力士,名那罗延。端正雄健也。”
一六一、《大日经疏十》曰:“毗纽天有众多别名,即是那罗延天别名也。是佛化身。”
一六二、《秘藏记》曰∶“那罗延天,三面,青黄色。右手持轮,乘迦楼罗鸟。”
一六三、法救云∶“如来身力无边,犹如心力。”
一六四、《密迹力士经》云∶“如来之身成钩锁体,犹如金刚,铿然坚绝,不可破坏。”
一六五、《仁王经念佛仪轨上》云∶“此金刚手,即普贤菩萨也。手持金刚杵者,表起正智,犹如金刚,能断我法微细障故。”
一六六、《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云∶“此金刚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贤。即从如来得持金刚杵。其金刚杵五智所成,故名金刚手。”
一六七、《涅槃经》云∶“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
一六八、《新译仁王经》曰∶“世尊导师金刚体,心行寂灭转法轮。”
一六九、《良贲疏》曰∶“金刚体者,坚固具足。体者身也。佛身坚固,犹如金刚。”
一七O、《超日明三昧经下》云∶“是知大智发外,能照法界,名为光明。”
一七一、《涅槃经》云∶“光明名为智慧。”
一七二、大慧禅师曰∶“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离是光说此法。”
一七三、《净影疏》曰∶“言能辩了,语能才巧,故曰辩才。”
一七四、《法华文句五》曰∶“四十余年,蕴在佛心,他无知者。为‘秘’。一乘直道,总摄万途。故云‘要’也。”
一七五、《法华嘉祥疏九》曰∶“言约(简要也)理周(具足也),故称为‘要’。昔来隐而不传,目之为‘秘’。”
一七六、《法华经法师品》曰∶“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
一七七、《增一阿含》云∶“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
一七八、《佛祖统纪六》曰∶“人命将终,闻钟磬声,增其正念。”
一七九、《法华》曰∶“余有一生在,当得一切智。”
一八O、《会疏》曰∶“一生补处者,是等觉位。尚有一生无明(具足应云∶一分生相无明)未破,故曰一生。此品无明,其力最大。唯此后心,以金刚智破之,即补妙觉之位,故曰补处。”
一八一、《大疏六》曰∶“今此经宗,言一生者,谓从一而生也。初得净菩提心时,从一实之地,发生无量无边三昧总持尼门。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长,当知亦尔。迄至第十地满足。未至第十一地。尔时,从一实境界,具足发生一切庄严。唯少如来一位,未得证知。更有一转法性生,即补佛处。故名一生补处。”
一八二、昙鸾大师云∶“案此经推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
一八三、《小本》曰∶“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一八四、《小本》曰∶“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又曰:“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一八五、圭峰大师曰∶“一约自体,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二约诸位,曲济无遗曰普,邻及亚圣曰贤。三约当位,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
一八六、《汉译》第廿三愿曰∶“我国诸菩萨欲饭时,则七宝钵中,生自然百味饭食在前。食已,钵皆自然去。”
一八七、《魏译》第三十八愿曰∶“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一八八、《会疏》释《魏译》曰∶“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或国土,为衣食故,苦役万般。四时不宁处,一生疲贪求。何况禾下丧数千生命,镬中杀无量蚕子,依之沉迷无涯,受苦无穷。是故愿言,我土圣众,衣食住宅,随意现前。着衣吃饭,皆助道法也。”
一八九、《吴译》曰∶“欲得自然万种之物,即皆在前,持用供养诸佛。”
一九O、《宋译》曰∶“我以神力,令此供具自至他方诸佛面前,一一供养。”
一九一、《宋译》曰∶“所有菩萨,发大道心,欲以真珠璎珞,宝盖幢幡,衣服卧具,饮食汤药,香华伎乐,承事供养他方世界,无量无边诸佛世尊而不能往。我于尔时,令彼他方诸佛世尊,各舒手臂,至我刹中,受是供养。令彼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九二、《魏译》云∶“一发念顷,供养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
一九三、《会疏》曰∶“‘严’谓庄严,‘净’谓清净,‘光’谓光明,‘丽’谓华丽。‘严净’,明体离垢。‘光丽’,表相奇特。以长、短、方、圆、大、小等为‘形’,以青、赤、白、黑、正、不正为‘色’,皆非世间所有,故云‘特殊’。”
一九四、《会疏》曰∶“点事(指如微点之事相)妙理相即,故谓穷微。无漏之相,实相之相,故谓极妙。”继曰∶“广略相入,不可思议。故云,无能称量。”
一九五、《维摩经菩萨行品肇注》曰∶“佛于树下成道,树名菩提。此树光无不照,香无不熏,形色微妙,随所好(喜也)而见。树出法音,随所好而闻。此如来报(果报也)应(应化也)树也;众生遇者,自然悟道。”
一九六、《涅槃经》曰∶“譬如水中,生于莲花,非为希有。火中生者,是乃希有。”
一九七、《观经》中,大势至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
一九八、《往生论》曰∶“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昙鸾师注曰∶“如净明镜。十方国土,净秽诸相,善恶业缘,一切悉现。”
一九九、《华严经》曰∶“譬如明净发光金玻璃镜,与十世界等。于彼镜中,见无量刹。一切山川,一切众生,地狱饿鬼,若好若丑,形类若干,悉于中现。”
二OO、《会疏》谓此界“金银虽发辉,无旃檀之香。沈麝虽熏馥,无珠玉之光。”
二O一、《华严经》鬻香长者云∶“阿那婆达池边出沈水香,名莲花藏。若烧一丸,如麻子大,香气普熏阎浮提界。众生闻者,离一切罪,戒品清净。雪山有香,名具足明相。若有众生,嗅此香者,其心决定离诸染着。罗刹界中有香,名海藏,其香但为转轮王用。若烧一丸,香气所熏,王及四军,皆腾虚空,游止自在。善法堂中有香,名香性庄严。若烧一丸,熏彼天众,普令发起念佛之心。须夜摩天有香,名净藏性。若烧一丸,熏彼天众,莫不云集彼天王所,恭敬听闻王所说法,兜率天中有香,名信度※啰。于一生所系菩萨座前,若烧一丸,兴大香云,遍覆法界。普雨一切诸供养具,供养一切如来道场菩萨众会。妙变化天有香,名夺意性。若烧一丸,于七日中,普雨一切不可思议诸庄严具。”
二O二、《维摩经香积佛品》云∶“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此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
二O三、《宋译》曰∶“所有十方一切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号,应时证得寂静三摩地。”
二O四、《会疏》曰∶“寂静三摩地,无縳无着,故名清净。”
二O五、《会疏》曰∶“止观无碍,故名解脱。”又曰∶“念佛三昧,能除一切烦恼,能解脱生死,故须名清净解脱三昧。”
二O六、憬兴云∶“普者,即普遍义。等者,即齐等义。所见普广,佛佛皆见,故所住定,名为普等。”
二O七、玄一云∶“由此三昧力,普见诸佛世尊,故言为普。平等现无所不及,故言普等。”
二O八、《菩萨念佛三昧经》曰∶“譬如众生,若依须弥金色之边,其身即与彼山同色。所以然者,山势力故。又如诸水,悉入大海,同其一味。所以然者,以海力故。若人得念佛三昧,亦复如是。”
二O九、《文殊般若经》云∶“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无二。”
二一O、《赞阿弥陀佛偈》云∶“我以一心归一佛,愿遍十方无碍入。”
二一一、《往生论注》云∶“八地以上菩萨,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动本处,而能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教化众生。”
二一二、望西师谓住定供佛∶“约常途者,初地以上。”又曰∶“初地以上,虽有此德,八地以上,是无功用。”
二一三、《疏》曰∶“纵虽新发意菩萨,闻名字人,能得定惠(即慧)相即,真俗相照,顿得上地菩萨也。”
二一四、《文殊般若经》曰∶“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差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差别相。”
二一五、《万善同归集》云∶“齐登解脱之门。咸阐离生之道。”
二一六、《往生论注》曰∶“平等,是诸法体相。”又曰∶“众生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种种身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身业。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縳,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若遇阿弥陀如来光照,若闻阿弥陀平等意业,是等众生,种种意业系縳,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意业。”
二一七、《会疏》曰∶“(一)菩萨六度,一切功德之本。故名德本。(二)选择摄取果号,能流出六度万行,为众德本原(此乃以持佛号为德本),故名德本。”
二一八、《魏译》云∶“第一,第二,第三法忍。”
二一九、《大乘义章九》云∶“慧心安法,名之为忍。”
二二O、《仁王经》明五忍∶“(一)伏忍,(二)信忍,(三)顺忍,(四)无生法忍,(五)寂灭忍。”
二二一、《仁王经私记》云∶“初地、二地、三地得无漏信,名信忍。四、五、六地趣向无生,名顺忍。七、八、九地,诸念不生,名无生忍。十地、妙觉,得菩提果,名寂灭忍。”
二二二、《魏译》第三十四愿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二二三、《宋译》曰∶“闻我名者,应时即得初忍、二忍,乃至无生法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二四、《论注》曰∶“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指初地至七地),毕竟得证平等法身。”又曰∶“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毕竟得平等口业。”
二二五、《智度论五十》曰∶“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
二二六、《智度论七十三》曰∶“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
二二七、《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二二八、《楞严经长水疏一》曰∶“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
二二九、《大乘义章十二》曰∶“如龙树说,初地以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地。”
二三O、《宋译》曰∶“闻我名号,证无生忍。成就一切平等善根。住无功用,离加行故,不久令得阿耨菩提。”望西释曰∶“既云无功用,知证第八地。”
二三一、望西曰∶“问∶以闻名力,岂得无生?答∶佛愿力故。如《十住论》云∶‘过去无数劫,有佛号海德。今现在十方,各得成正觉。皆从彼发愿,闻名定作佛。’”
二三二、《涅槃疏廿》云∶“若闻常住二字,生生不堕者,闻有多种,若深能思惟,如说行者,即生生不堕。”
二三三、《无量寿经钞五》曰∶“(一)音响忍,由音响而悟解真理者。(二)柔顺忍,慧心柔软,能随顺真理者也。(三)无生法忍,证无生之实性,而离诸相者。是悟道之至极也。”
二三四、南本《涅槃》曰∶“无量众生发阿耨菩提心,见少违缘,于阿耨菩提,即便动转。如水中月,水动即动。”
二三五、《十住菩萨断结经》(节录)∶“时舍利弗告来会菩萨∶我曩昔,或从一住进至五住,还复退堕而在初住。复从初住至五六住。如是经六十劫中,竟不能到不退转。”
二三六、《宝雨经》曰∶“有世界名娑婆,其国有佛名释迦牟尼佛。若诸有情闻彼名,于阿耨菩提得不退转。由彼如来本愿力故。”
二三七、《会疏》曰∶“谓难思愿力,一得一切得,不退与三忍,同时具足故。”
二三八、《十住毗婆沙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二三九、《小本》曰∶“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四O、《会疏》曰∶“谓三忍不退,悉摄在名号中。称名时,名义不离,自得此等德。”
一、净影云:“前所发中,求法身愿、求净土愿,名超世愿。”
二、《甄解》曰:“吾祖(善导)言不可思议四十八愿。又云无碍誓愿。世人以谓此四十八愿者,愿愿各头,喻栗与柿相并耳。皆是隔历不融之见而已。今不然,喻如一匹蜀锦,巧织成华果枝叶。似根茎枝叶有别,而所织成,但匹锦耳。今亦如是。虽数有四十八,而但是一正觉善巧所庄严。故曰无碍誓愿。又曰不可思议四十八愿。四十八,一一愿皆具不可思议德故。诸愿相入,而无所隔,名无碍。”
三、善导大师于《法事赞》中云:“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四、昙鸾师谓:“法藏菩萨于世间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此乃《璎珞经》中六种性之第四种,即十地菩萨)于此性中发四十八愿。”
五、《后出偈经》云:“发愿逾(超也)诸佛,誓二十四章。”
六、经中成就文曰“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七、《法华经寿量品》:“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八、《法华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
九、《净影疏》曰:“得果决定(即决定得果),故云必至无上道矣。”
十、憬兴师曰:“欲济贫苦,必财施故。”
十一、《宗镜录九十五》曰:“以无财法,名为贫穷。”
十二、《会疏》曰:“以财济世贫,以法周无福。故曰大施主。”
十三、《华严经行愿品》云:“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十四、《四十二章经》云:“离欲清净,是最为胜。”
十五、《观经疏》云:“舍相入实,名为正念。”
十六、《会疏》云:“净慧则是般若波罗蜜。非人天小乘不净之慧,故名净慧。”
十七、《会疏》:“欲是诸苦之因,施(度)戒(度)能离之。正念是善护助,如着铠入城。忍(度)定(度)能为之。净慧则是般若(度)。精进一度总通五故。是则菩萨六度也。”
十八、望西师云:“离欲即无贪,善正念无瞋,净慧无痴,此名梵行。”
十九、善导大师《定善义》曰:“一一誓愿为众生”。
二十、《涅槃经》云:“光明名为智慧。”
二一、《超日明三昧经》曰:“大智发外,能照法界,名为光明。”
二二、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曰:“佛光能破无明闇,故佛又号智慧光。”
二三、《俱舍论》曰:“以诸无知,能覆实义,及障真见,故为冥。”
二四、《会疏》曰:“三垢是贪瞋痴。此三垢染心性,故名垢。令众生盲冥,故云冥,是流转因(流转生死之因)。众厄难,是其果。谓六趣四生也。佛光普流清净、欢喜、智慧之德,消除三障之冥。集因既灭(消灭集谛之苦因),苦果盍止(终止流转之苦果)故云广济等。”
二五、《会疏》曰:“智慧眼,即智慧。谓众生心中本具智慧眼,由无明幻翳,妄为昏盲。住昏盲中故,以佛眼为彼,认盲为自。佛光普照,开众生心中本慧眼,灭无始时来盲冥,故言‘开彼’也。”
二六、《三藏法数十三》(一)外光明,日月火珠等之光明能除暗者。(二)法光明,妙法能除愚痴之暗者。(三)身光明。诸佛菩萨及诸天等之身有光明,能除暗者。
二七、《千手陀罗尼经》曰:“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所照故。”
二八、《论注》云:“佛光明是智慧相也。”
二九、《思益经》曰:“如来身者,即是无量光明之藏。”
三十、《地持经》言:“乘恶行往,名为恶道。”
三一、《会疏》云:“六道,则流转所由。故言恶道。”
三二、《大乘义章一》曰:“门别不同,故名为门(即分门别类之义,如部门、门类)。又能通入趣入,名门。”
三三、《四教仪一》曰:“门者,以能通为义。佛教所诠正四句法,通行人至真性实相之理。故名为门。”
三四、《会疏》曰:“菩提者,则上善所入,故言善趣门。”
三五、《法华经宝塔品》云:“持八万四千法藏,为人演说。”
三六、《俱舍论》云:“所化有情,有贪瞋等八万烦恼。为对治之,世尊说八万法蕴。”
三七、《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己曰德。”
三八、《胜鬘宝窟上》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三九、《仁王经良贲疏》曰:“梵云摩尼,此翻为宝。会意翻云,如意宝珠,随意所求皆备足故。”
四十、《涅槃经九》曰:“摩尼珠,投于浊水,水即为清。”
四一、《弥陀疏钞》云:“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四二、《智度论四十七》曰:“于诸法中,法宝是实宝。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益。”
四三、《观佛三昧经观佛密行品》云:“譬有贫人,依豪贵衣食。时有王子出游,执大宝瓶。瓶内藏王宝印。贫者诈来亲附,拿宝瓶逃走。王子觉之,使六大兵乘(骑也)六黑象追之。持瓶人走入空野泽中。毒蛇自四面来,欲啮持瓶者。惶惧而东西驰走。见空泽中有一大树蓊郁。头载宝瓶,攀树而上。时六兵疾驰至树下,贫人见而吞王宝,以手覆面。六黑象以鼻绞树倒之。贫人堕地。身体散坏。唯金印在宝瓶放光。毒蛇见光四散。佛告阿难: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
四四、《大集经》曰:“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即无上深妙禅”也。
四五、《涅槃经八》:“如来不尔,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来名无碍智。”
四六、《大集经一》曰:“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业事。”
四七、《魏译无量寿经下》云:“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以无碍智,为人演说。”
四八、《法华经方便品》曰:“世雄不可量。”
四九、《净影疏》云:“世雄,佛之异名。”
五十、《会疏》曰:“愿是万行之先导,慧即佛道之眼目。愿以导因行,慧以照佛道。愿慧成满,即名如来,故谓‘得为三界雄’。”
五一、《涅槃经廿七》曰:“师子吼者,名决定说。”
五二、《维摩经佛国品》曰:“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
五三、肇公注曰:“师子吼,无畏音也。凡所言说,不畏群邪异学。喻师子吼,百兽下之。”
五四、《往生论》谓三种庄严(佛土、佛、菩萨)“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此清净有二种,应知,何等二种:一者,器世间清净。二者,众生世间清净。”
五五、《会疏》云:“克谓克成。果谓果遂。”
五六、《净影疏》云:“斯愿一偈,请证要(求也)瑞。若定克果,大千应动,空雨妙花。”
五七、《大品般若经一》曰:“尔时世尊故在师子座,入师子游戏三昧。以神通力感动三千大千国土,六种震动。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地皆柔软,令众生和悦。”
五八、《智度论八》曰:“佛何以故震动三千大千世界。答曰:欲令众生知一切皆空无常故。复次如人欲染衣,先去尘土。佛亦如是,先令三千世界众生见佛神力,敬心柔软,然后说法。是故六种动地。”
五九、《嘉祥疏》云:“地动表皆行因。雨华明必得果。自然音乐,证妙乐之土,说法化物也。”
六十、《会疏》曰:“克果无疑,故云决定。决定中之决定,故言必成。无上正觉,即佛果。无有此上。故名无上。”
一、《法界次第》曰:“广普之缘,谓之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
二、《观佛三昧经》云:“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
三、《大乘义章二》云:“据行方便,观达为慧。就实以论,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
四、《大乘义章二》云:“法绝情妄为真实。”
五、《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
六、《教行信证》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
七、《往生论》曰:“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八、《净影疏》曰:“开廓广大,明土广也。”
九、《嘉祥疏》曰:“廓以安众为义,明净土广安往生之众,荡然无限极也。”
十、憬兴师云:“无量德成故。”
十一、《法华游意》云:“妙是精微深远之称。”
十二、《大日经疏一》云:“妙名更无等比,更无过上义。”
十三、《净影疏》:“超胜独妙,明土胜也。”
十四、《会疏》云:“超胜独妙者,明非特广大,其中庄严之事,身土依正,皆悉第一无比,超诸佛刹,最为精。故谓超胜。唯此一土。最不思议,故言独妙。”
十五、《会疏》曰:一、“谓法报应化,所出本国故”。二、“佛身光寿超过诸佛故”。三、“名号利益,独出难思故”。四、“令五乘齐入报土故”。五、“二乘、根缺、女人类,顿转一乘故”。六、“往生正因,易修易获故”。七、“生后得果,太顿太高故”。
十六、《礼赞》曰:“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国最为精。”
十七、《净影疏》云:“建立常然,无衰无变,明土常也。”
十八、《嘉祥疏》云:“建立常然者,于此间(娑婆)坏劫,而彼(极乐)无改,相续常然。”
十九、憬兴师云:“建立常然者,因满果立,无改异故。无衰无变者,不为三灾之所坏故。”
二十、《佛地论》“常”有三种:(一)本性常、(二)不断常(三)相续常。
二一、《三藏法数八》曰:(一)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谓法身本性常住,无生无灭也。(二)不断常者,即报身也。谓报身常依法身,无间断也。(三)相续常者,即应身也。谓应身于十方世界,没已复现,化无穷尽也。
二二、《华严演义钞卅四》云:“自性,即凝然常。”
二三、善导大师《事赞》云:“极乐无为涅槃界。”又云:“无衰无变湛然常。”
二四、望西设问曰:“既是修因感果之土,而亦有始,宁容得言,非因非果,凝然常耶?”复自答曰:“修因感果,是始觉智。无为凝然,则本觉理,始觉究竟,无非本觉。”
二五、《释大衍论》云:“若得始觉,还同本觉。”谈能证曰(谈到能证之时曰):“虽似有始,至所证时,始本不二,本有常住。”
二六、《大乘密严经》云:“佛已超过彼,而依密严住。极乐庄严国,世尊无量寿。”又云:“密严净土,超诸佛国。如无为性,不同微尘。此密严中,诸佛菩萨,并余国土,来此会者,皆如涅槃。”
二七、《密严经疏》云:“如无为者,密严土者,即是诸佛他受用土。于法性土,以悲愿力建立故。此净土如法性土,离无常过。以是故说,如无为性。”又云:“今此密严藏,但于清净如来藏心之所现,故非微尘成。”
二九、《会疏》云:“行谓行业,三业所作。德谓福德,行之所感。”又“非朝夕所得,故云积植。”
三十、憬兴云:“内因既离,外缘斯止,故云不着。”
三一、《观佛三昧经》云:“尔时会中即有十方诸大菩萨,其数无量,各说本缘,皆依念佛得。”又“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昧。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
三三、《安乐集》曰:“或有三昧,但能除贪,不能除瞋痴;或有三昧,但能除瞋,不能除痴贪;或有三昧,但能除痴,不能除贪瞋;或有三昧,但能除现在障,不能除过去、未来一切诸障。若能常修念佛三昧,无论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障,悉皆除也。”
三四、《探玄记》云:“无余涅槃名寂静,修彼名行。”
三五、《资持记》曰:“寂静,即涅槃理也。”
三六、《理趣释下》云:“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
三七、《大日经疏》云:“牟尼者,寂默义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绝,幽深玄远,不可以言说之。如是法界大灭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净,故名牟尼也。”
三八、《圆觉经》曰:“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
三九、《涅槃经卅八》曰:“一切恶事,虚妄为本。”
四十、《二谛义上》云:“谛是真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
四一、《智度论卅八》云:“佛法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
四二、《大乘义章一》云:“俗谓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世谛。真者,是其绝妄之称。”
四三、《金刚经》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
四四、《教行信证六》云:“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四五、《观佛三昧经》,释尊曰:“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
四六、《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
四七、《涅槃经》云:“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四八、《遗教经》云:“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四九、《法华经劝发品》云:“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
五十、《般若经》云:“云何菩萨少欲,乃至阿耨菩提尚不欲,何况余欲。是名少欲。云何菩萨知足,得一切种智,是名知足。”
五一、《大乘义章七》曰:“善法鲜净,名之为白。”
五二、《净影疏》云:“所显之法,出离邪谤,名为清白。”
五三、《嘉祥疏》曰:“是无漏明,故云清白。”
五四、《会疏》云:“大乘法,名为清白。”
五五、法住师云:“忍有三种:一、者安苦忍,谓于世违事能受故。二、他不饶益忍,谓他于己有违损能受故。三、法思维忍,谓于法无分别故。”
五六、《会疏》曰:“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及。能行忍者,可名为有力大人。忍辱正治瞋恚,通断三毒。《宝云经》于菩萨所修法,各说十法。中说忍法,菩萨有十法,能净于忍。何等为十?(一)内忍、(二)外忍、(三)法忍、(四)随佛教忍、(五)无方所忍、(六)修处处忍、(七)非所为忍、(八)不逼恼忍、(九)悲心忍、(十)誓愿忍。(一)内忍。云何名菩萨内忍?菩萨饥渴寒热,忧悲疼痛,身心楚切,能自忍受,不为苦恼。是名内忍。(二)外忍。云何名菩萨外忍。菩萨从他闻恶言骂詈,毁辱诽谤,或毁辱父母兄弟姊妹眷属、和尚阿阇黎师徒同学,或闻毁佛法僧,有如是种种毁訾,菩萨忍辱,不生瞋恚,是名外忍。(三)云何名菩萨法忍。佛于诸经说微妙义,诸法寂静,诸法寂灭如涅槃相,不惊不怖,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经,不知是法,终不得菩提。’是故菩萨勤求咨问读诵。是名法忍。(四)云何名菩萨随佛教忍。菩萨瞋恼毒心起时,作是思维:‘此身从何而生,从何而灭?从我生者,何者是我?从彼生者,何者是彼?法相如是,从何因缘生?’菩萨作是思维时,不见所从生;亦不见所缘起;亦不见从我生,亦不见从彼起;亦不见从因缘生。作是思惟,亦不瞋,亦不恼,亦不毒。瞋怒之力,即便减少。是名随佛教忍。(五)云何名菩萨无方所忍。或有夜忍昼不忍,或昼忍夜不忍;或彼方忍,此方不忍。或此方忍,彼方不忍。或知识边忍,不知识边不忍。菩萨不尔。一切时,一切方,常生忍心,是名无方所忍(六)云何名菩萨修处处忍。有人于父母、师长、夫妻、男女、大小、内外如是中生忍。余则不忍。菩萨忍者,则不如是。如父母边生忍,旃陀罗边生忍。是名修处处忍。(七)云何名菩萨非所为忍。不以事故生忍,不以利故生忍。不以畏故生忍。不以受他恩故生忍。不以相亲友故生忍。不以愧赧故生忍。菩萨常修于忍。是名菩萨非所为忍。(八)云何名菩萨不逼恼忍。若瞋因缘,烦恼未起,不名为忍。若遇瞋因缘时,拳打刀杖,手脚蹴踏,恶口骂詈,于如是中,心不动者,则名为忍。菩萨若有人来起发瞋恚亦忍。不起发瞋恚亦忍。是名菩萨不逼恼忍。(九)云何名菩萨悲心忍。尔时菩萨若作王,若王等,有大功业,为苦众生而作其主。是苦众生,若来骂辱触恼之时,菩萨不以我是主故,而生瞋恚。如是众生,我当拔济,常为拥护,云何而得生于瞋恼。是故我今悲心怜愍,不生忿恚。是名菩萨悲心忍。(十)云何名菩萨誓愿忍。菩萨作是念:我先于诸佛前,曾作狮子吼,发誓愿言,我当成佛,于一切生死淤泥中,为拔诸苦众生。我今欲拔,不应瞋恚,而恼于彼。若我不忍,尚不自度,况利众生等。”
五七、《会疏》曰:“内离妄染,故外常温和。故云‘和颜’。
五八、《胜天王般若经》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随顺佛清净教。视诸众生,面门先笑,曾无颦蹙。所以然者,心离秽浊,诸根清净。不染离垢,心不瞋恚。内无恨结。”
五九、《胜天王般若经》言:“下声细语软美之言,顺彼意语故。”
六十、《法华经嘉祥疏二》云:“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
六一、《劝发菩提心文》曰:“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又谓“一切供养功德中,供养上师最为胜”。
六二、《会疏》云:“此(奉事师长)中,含摄孝养父母之句。师者,出世大本;父母,世间福田。菩萨必须恭敬奉侍故。”
六三、《观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六四、《净影疏》云:“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明离心过。”
六五、《维摩经佛国品》云:“直心是菩萨净土。”
六六、肇公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也。”
六七、《净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
六八、《唯识述记七》曰:“善资粮者,福智二严。”
六九、《涅槃记廿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
七十、《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
七一、《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
七二、《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
七三、《会疏》曰:“观之字,即三观也。盖夫三谛三观者,万行之要枢,菩萨之肝胆也。”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诸法。”
七四、《会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则是中谛也。”
七五、《唯识述记》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
七六、《净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处曰止,乃禅定之异名也。)”
七七、《遗教经》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
七八、《圆觉》云:“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
七九、《大乘义章十》云:“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
八十、《行持钞资持记》云:“通禁制止为律,造作有相名仪。”
八一、《涅槃经卅一》云:“戒亦一切善法梯橙。”
八二、《璎珞本业经下》云:“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
八三、《五灯会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
八四、《普超三昧经一》曰:“被戒德铠,化度众生。”
八五、《会疏》释曰:“以道授他为教,转恶成善为化。引导众生安住正道,建立大心,故云安立。”
八六、《净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八七、《华严大疏钞十三》曰:“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
八八、《俱舍论廿五》云:“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
八九、《华严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
九十、《涅槃无名论》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
九一、《笺注》曰:“累积珍宝之库藏也。妙法能济众生之苦厄,故以为喻。”
九二、《会疏》曰:“菩萨于多劫积布施持戒功,故自感宝藏涌出应其德。”
九三、《法华玄赞》云:“心平性直,语实行敦,齿(年)迈财盈,名为长者。”
九四、《法华玄赞十》曰:“守道自恬,寡欲蕴德,名为居士。”
九五、《会疏》曰:“姓贵位高,大富年耆,是名长者。多积财宝,深归佛乘,居家丰盈,名居士。”
九六、《智度论卅二》曰:“刹利者,王及大臣也。”
九七、《会疏》曰:“转轮王者,四洲之主。由轮旋转,威伏一切故。”
九八、《慧苑音义》曰:“优钵罗,花号也。其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佛眼似之,经多喻之。”
九九、《观佛经三》曰“常以戒香,为身璎珞。”
一OO、《戒香经》曰:“世间所有诸华香,乃至沈檀龙麝如是等香,非遍闻,唯闻戒香遍一切。”
一O一、《观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一O二、《法界次第下》云:“相好乃同是色法,皆为庄严颢发佛身。但相总而好别。相若无好,则不圆满。轮王释梵亦有相。以无好故。相不微妙。”
一O三、《智度论》曰:“相粗而好细。众生见佛则见相。好则难见故。又相者余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以是故,相好别说。”
一O四、《维摩经》云:“以施报故,手出无尽宝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
一O五、净影曰:“手出供具,供养诸佛。”
一O六、义寂云:“施诸有情,供养三宝。”
一O七、《唐译》云:“诸宝香华、幢幡缯盖、上妙衣服、饮食汤药,及诸伏藏珍玩所须,皆从菩萨掌中自然流出。”
一、《会疏》曰:“今言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成就世自在王佛之果故也。言一切法者,即四十八愿之法也。谓庄严净土法,摄取众生法,庄严法身法等也。”
二、彭际清曰:“法藏以无量心,发无量愿,起无量行,无不一一称真如法界。众生无量,国土无量。菩萨随顺众生,经不可说、不可说那由他劫,入不可说、不可说恒沙河佛土,悉以无量行海而严净之。所以者何?以法界本无量故。如是严净无量佛土,度脱无量众生,而实无佛土可严,亦无众生可度。所以者何?以法界即非法界故。斯则悲智双融,理事无碍。故能‘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三、《法华经》云:“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四、《圆觉经》云:“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
五、南泉云:“说作如如,早变了也。”
六、《法华论疏》云:“具足无余,不可破坏,故云成就。”
七、《往生论注》曰:“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八、《法华经普贤劝发品》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当得是法华经。一者,为诸佛护念。二者,植众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
九、《往生论》曰:“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十、《往生论注》云:“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毗首羯磨乃天帝名。此天善工艺,巧变化,司建筑)工称妙绝,积思竭想,岂能取图(描绘也)。性者,本义也。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故经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十一、《法华嘉祥疏》曰:“畏则为威,爱则为德。又折伏为威,摄受为德。”
十二、《探玄记》云:“大以包容为义,广则体极(本体极圆)用周(妙用周遍)”
十三、《大乘密严经》云:大日如来“依于难思定,现于众妙色。色相无有边,非余所能见,极乐庄严国,世尊无量寿。”又云:“密严净土,超诸佛国。如无为性,不同微尘。”又《密严法藏疏》云:“密严土者即是诸佛他受用土。”又云:“今此密严但于清净如来藏心之所现。”
十四、《往生论》曰:“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得入莲华藏世界。”
十五、《金刚顶经》曰:“唯此佛刹,尽以金刚自性清净所成,密严华藏。”
十六、《金刚经》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十七、《金刚破空论》曰:“以真如无别处所,可从彼来。生死无别处所,可从此去,故以有缘则现,譬如水清月现,月实不来。缘尽则隐,譬如水浊月隐,月实不去故。”
十八、《涅槃》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十九、《首楞严观音圆通章》云:“生灭灭已。寂灭现前。”
二十、《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二一、《信心铭》最末一句为“无去来今”。
二二、《法华经寿量品》云:“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
二三、《上都仪》云:“归命三宝,要指方立相,住心取境,以凡夫系心,尚不可得,况离相耶?”
二四、《观经》曰:“阿弥陀佛,去此不远。”
二五、《弥陀疏钞》曰:“分明在目前,亦何尝远。”
二六、《弥陀要解》谓“极乐”乃“永离众苦,第一安隐之谓”。
二七、《弥陀疏钞》曰:“显至极之乐,非人天一切诸乐之比。”
二八、《弥陀疏钞》曰:“四土者,一曰常寂光土。经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是极果人所居。二曰,实报庄严土。行真实法,感殊胜报。七宝庄严,具净妙五尘故。亦云无障碍土。以色心不二,毛刹相容故。是法身大士所居。三曰,方便有余土。断四住惑,属方便道。无明未尽,名曰有余。是三乘圣人所居。四曰,凡圣同居土。是四圣六凡之所共居。”
二九、《弥陀疏钞》云:“随其机异,所见亦异。有于同居见寂光土;有于同居见实报土;有于同居见方便土;有于同居但见本土。如《像法决疑经》云:‘今日坐中无央数众,或见此处山林、地土、砂砾;或见七宝;或见是诸佛行处;或即是不思议诸佛境界。’皆随机异见也。”
三十、《弥陀要解》云:“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同居净土。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又云:“今约信愿行三。弥陀名号不可思议,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极乐,最极清净也。此则十方佛土所无,极乐同居独擅,方是极乐净土宗旨。”
三一、《弥陀要解》云∶“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
三二、《圆中钞》云∶“随土感见,三身有异。随机感见,四土不同。”
三三、《弥陀疏钞》曰∶“智觉云∶‘总持教中,说三十七佛,皆毗卢遮那一佛所现。谓遮那内心,证自受用,成于五智。自当中央法界清净智。次从四智,流出四方四如来。其妙观察智,流出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如来。’则一佛而双二土也。”
三四、日兴教大师《阿弥陀秘释》云∶“一者无量寿。法身如来居法界宫,不生不灭。是故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寿佛。二者无量光。法身如来妙观察智光,遍照无量众生,无量世界,常恒施利益。故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光佛。等等”(大日即毗卢)
三五、《阿弥陀秘释》云∶“阿字,一心平等本初不生义。弥字,一心平等无我大我义。陀字,一心诸法如如寂静义。又阿字佛部义。示理智不二,法界体相故。弥字,莲华部义。妙观察智,生法二空,实相本来不染六尘,如莲花故。陀字金刚部义。如来妙智,自性坚固,能破一切妄想怨敌故。又阿字,空义。一心法体本自妄相空无故。弥字,假有义。一心平等,诸法如幻假有故。陀字,中道义。一心平等,诸法离二边,无定相可得故。又阿字,有义。一心体相,本有不生,无灭尽故。弥字,空义。一心诸法,自性不可得故。陀字,不空义,一心诸法,本来法身功德,无断绝故。又阿字,因义。佛界众生,因一心觉,因一心迷故。弥字,行义。断人法二我,证生法不空,至佛果故。陀字,果义。示不二一心如如理智,是则佛果故。如是差别法门,即名字相。又如是字相,互无定相。如帝网珠,不可取舍。一心平等,不可得故。”又曰∶“是故唱阿弥陀三字,灭无始重罪。念阿弥陀一佛,成无终福智。如帝网一珠,顿现无尽宝珠。弥陀一佛,速满无边性德也。”
三七、《阿字观》曰∶“自阿字一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
三八、《法华经化城喻品》云∶“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祗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又“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
三九、“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为沙弥。”“我今语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弥,今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十方国土,现在说法。………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陀(是第九子)。………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四十、《法华寿量品》云∶“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以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祗劫。”又∶“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以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
四一、灵芝《弥陀经疏》云∶“《楞严势至章》云∶‘我于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准大本(指《无量寿经》)中,即弥陀也。(其意为∶根据《无量寿经》,《楞严》中之无量光如来即阿弥陀佛)今经(指《阿弥陀经》)大本,皆言十劫。乃是一期赴机之说,不足为疑。”
四二、《笺注》云∶“依真宗(指密宗)之教意。则西方之阿弥陀,于胎藏界主证菩提之德,于金刚界主大智慧门。妙观察智之所成也。然则大日如来成道之年劫,不可说,不可思议。弥陀之成道,亦不可说,不可思议。”
四三、彭际清居士曰∶“不唯尔时(释尊说法时),名为现在。乃至于今,以及后后无尽,同名现在。以佛寿无量也。”
四四、《观经》云∶“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沙由旬之身”
四五、《疏钞》又云∶“有谓说法是应身报身。有谓三身齐说。各随机宜。”
一、《观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二、省庵师云∶“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第三卷
一、《秘藏记》曰∶“华藏世界义。华者,理也。理遍法界,藏诸法于其中。故曰华藏。是华藏世界者,最上妙乐在其中,故曰极乐。当知极乐与华藏。虽名异而非异处。”
二、《秘藏记钞六》曰∶“天亲《净土论》(又名《往生论》),极乐世界名华藏世界。是其证也。以莲华成国土,故云华藏。受最上妙乐,故曰极乐。是一处异名也。”
三、昙鸾大师注曰∶“此三句展转相入。依何义名之为法,以清净故。依何义名为清净,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真实智慧者,实相智慧也。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无知,故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即真实智慧也。”
四、《宗镜录》曰∶“至理一言,转凡成圣。”
五、善财童子曰∶“遍观大地无不是药者。”
一、《往生论》云∶“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
二、昙鸾大师《论注》曰∶“借彼摩尼如意宝性,示安乐国土,不可思议性也。诸佛入涅槃时,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众生。众生福尽,此舍利变为摩尼如意宝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龙王以为首饰。若转轮圣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于阎浮提作大饶益。若须衣服、饮食、灯明、乐具,随意所欲,种种物时,王使洁斋,置珠于长竿头。发愿言∶‘若我实是转轮王者,愿宝珠雨如此之物。若遍一里,若十里,若百里,随我心愿。’”
三、《论注》曰∶“彼宝但能与众生衣食等愿,不能与众生无上道愿。又彼宝但能与众生一身愿,不能与众生无量身愿。有如是等无量差别,故言相似。”
四、《论注》曰∶“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
五、《论注》曰∶“不可思议力者,总指彼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力,不可得思议也………。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一者,业力。谓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乃由弥陀无上最善住持国土之功德威力所摄成。)”
六、《论注》曰∶“此清净是总相。佛本所以起此庄严清净功德者,见三界,是虚伪相,是轮转相,是无穷(指生死)相。如尺蠖(屈伸虫)循环,如蚕茧自縳。哀哉众生,颠倒不净。欲置众生于不虚伪处,于不轮转处,于不无穷处,得毕竟安乐大清净处,是故起此清净庄严功德也。”
七、《疏钞》曰∶“彼国离欲清净,则无苦苦。依正常然,则无坏苦。超过三界,则无行苦。”
八、《圆中钞》曰∶“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覆盖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曰五阴炽盛苦。”
九、《疏钞》曰∶“彼国莲华化生,则无生苦。寒暑不迁,则无老苦。身离分段(指分段生死),则无病苦。寿命无量,则无死苦。无父母妻子,则无爱别离苦。诸上善人,同会一处。则无怨憎会苦。所欲自至,则无求不得苦。观照空寂,则无五阴盛苦。”
十、《圆中钞》曰∶“一、地狱难。地狱之中,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二、畜生难。畜生道中,受苦无穷,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三、饿鬼难。饿鬼道中,受苦无量,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四、长寿天难。谓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第四禅中,无想天也。言无想者,以其心识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五、北郁单越难。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谓此处感报,胜东西南三洲也。其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为着乐故,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故名为难。六、盲聋喑哑难。谓此等人,虽生中国,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虽说大法,亦不能闻。故名为难。七、世智辩聪难。谓世间之人,邪智聪利者,惟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故名为难。八、生在佛前佛后难。谓佛出现于世,为大导师。今诸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人有缘者,乃得值遇。其生在佛前佛后者,由业重缘薄。既不见佛,亦不闻法,故名生在佛前佛后难。”又“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不得见佛,不闻正法,故总称为难。”
十一、《圆中钞》曰∶“无三毒之因,不造恶逆之业,故无三途之苦果,无三道之障难也(地狱、畜、鬼三恶道之难)。闻法入定,不堕无想,故无长寿天难也。虽受极乐,常受教化,故无北俱卢洲(即郁单越)难也。六根清净,明利黠慧,故无盲聋喑哑难也。众生生者,皆正定聚。故无世智辩聪难也。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经无量劫。观音即补其处,号普光功德山王佛,故无佛前佛后难也。”
十二、《阿弥陀经》曰∶“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
十三、《义林章六》云∶“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故名摩罗。此略云魔。”
十四、《慧琳音义十二》云∶“魔罗,唐云力也。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之异名也。此类鬼神有大神力。能与修出世法者,为留难事。名为魔罗。”
十五、《法华经》云∶“佛言∶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瞋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骄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
十六、《十往生经》云∶“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十七、《净土修证仪》云∶“十乘之理观,能发九境之魔事。以五蕴生死迷暗之法为境故。净土之事观,以弥陀果入清净之功德为境故,永绝魔事。心无邪念时,则圣境现前,光明发显。”
十八、《论注》曰∶“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又言,性是必然义,不改义。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
十九、《论注》云∶“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
二十、《会疏》曰∶“娑婆秽国,杂业所感,故以泥土瓦砾为地体。彼土专以无漏净心所现,故以七宝为体。是布施持戒所摄取也。性不造作,故云自然。”
二一、《智度论》曰∶“金、银、毗琉璃、颇黎、车磲、玛瑙、赤真珠(指珠极贵,非珊瑚也)。”
二二、《魏译》曰∶“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合成为地。”
二三、《观经》曰∶“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
二四、《往生论》云∶“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二五、《往生论》云∶“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二六、《论注》曰∶“如虚空者,言来生者虽众,犹若无也。言十方众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虽无量无边,毕竟常如虚空,广大无际,终无满时。”
二七、《论注》曰∶“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又曰∶“性者,本义也。能生(性)既净,所生(国界)焉能不净。”
二八、《佛地论》曰∶“夜摩天者,谓此天随时受乐,故名时分。”
二九、《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免。”
三十、《宝积经九十六》曰∶“阎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来,业报自招无代者。”
三一、《普贤行愿品》曰∶“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三二、《俱舍论九》曰∶“上至世尊无能遮抑,以业势力最强盛故。”
三三、《大集经》曰∶“众生之行不可思议。众生境界不可思议。”又临济曰∶“你欲识佛祖么?只你能听法的便是。”“每日多般用处,欠少什么?六道神光,未曾间歇。”
三四、《法华经》曰∶“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三五、《金刚顶经》曰∶“唯此佛刹,尽以金刚自性清净所成,密严华藏。”
三六、《会疏》曰∶“行业之地者,是则弥陀如来大愿、大行、大业成就之地也。”
三七、《超世希有品》曰∶“但因顺余方俗,故有天人之名。”
一、佛果平等,光明何异?望西师答曰∶“常同常别。诸佛妙德,内证虽同。本愿别故,光有胜劣。”
二、《首楞严经》曰∶“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佛。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三、《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曰∶“是内坐十二曼陀罗大圆镜智宝像,其名为一切三达无量光佛………智力三明超日月光佛。”
四、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无量光。有量诸相蒙光晓,是故稽首真实明。”
五、宋大慧禅师曰∶“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离是光说是法。”
六、《赞佛偈》云∶“有量诸相蒙光晓。”
七、《论注》曰∶“若遇阿弥陀如来光照………是等众生,种种意业系縳,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意业。”
八、《赞阿弥陀佛偈》云∶“解脱光轮无限齐,故佛又号无边光。蒙光触者离有无,是故稽首平等觉。”
九、昙师赞曰:“光云无碍如虚空,故佛又号无碍光。一切有碍蒙光泽,是故顶礼难思议。”
十、净影曰∶“他光不敌,名无对光。”憬兴曰∶“非诸菩萨之所及,故无对。”昙师《赞》曰∶“清净光明无有对,故佛又号无对光。”
十一、《首楞严经》曰∶“我真文殊,无是文殊。”
十二、净影曰:“于法善照,名智慧光。”憬兴曰:“光从佛无痴善根心起。复除众生无明品心,故智慧。”又昙师《赞》云:“佛光能破无明闇,故佛又号智慧光。”
十三、净影曰:“常照不绝,名不断光。”憬兴曰:“佛之常光,恒为照益,故不断。”昙师赞曰:“光明一切时普照,故佛又号不断光。”
十四、净影曰:“离垢称净。”憬兴曰:“从佛无贪善根而现,亦除众生贪浊之心,故清净。”昙师《赞》曰:“道光明朗色超绝,故佛又号清净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脱故顶礼。”
十五、净影曰:“能令见者心悦,名喜。”憬兴曰:“从佛无瞋善根而生,能除众生瞋恚戚心,故欢喜。”昙师《赞》曰:“慈光遐被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
十六、《法华》曰∶“身意泰然,快得安乐。”
十七、昙师《赞》曰:“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炎王。三涂黑闇蒙光启,是故顶礼大供应。”又“神光离相不可名,故佛又号无称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诸佛所叹故顶礼。”
十八、《宗镜录》曰∶“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
十九、净影曰:“过(超也)世间相,名超日月。”憬兴曰:“日夜恒照,不同娑婆二曜之辉,故超日月。”昙师赞曰:“光明照耀过日月,故佛号超日月光。”《超日明三昧经》曰∶“日之光明,照现在事。人物蠕动,百谷药木,诸天龙神,皆因日成,普得茂活。日不能照二铁围间,亦不能照人心本,令开达也。但照有形,不照无形。超日明三昧,所以胜者何?殊照十方,无边无际。三界五道,靡不彻畅。何况弥陀光明。故名超日月光。”
二十、净影曰:“过世心想,故曰难思。过世言相,名无称光。”憬兴曰:“光非诸二乘等所测度,故难思。又非余乘所堪说,故无称。”又昙师赞曰:“其光除佛莫能测,故佛又号难思光。”“神光离相不可名,故佛又号无称光。”
二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曰∶“尔时十方恒沙诸佛,皆共赞彼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代、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能有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
二二、《疏钞》释“不可思议”曰∶“此分为四∶一是施法广大功德。谓无量寿、无量光、三宝道品种种等。二是神化周遍功德。谓水鸟树林,咸宣妙法。衣食服用,受用自然。众生皆具相好神变等。三是信受宿根功德。谓难信之法,能信受者,宿修无量善根等。四是果报难胜功德。谓即得往生;即得入上善会;即得不退转地,毕竟成佛等。皆超越常情,故云不可思议。如《金刚般若》云∶‘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是也。”
二三、《疏钞》曰∶“依谓同居即寂光。正谓应身即法身。因谓七日功成。果谓一生不退。亦复超越常情,故俱不可思议也。”
二四、《弥陀要解》曰∶“不可思议,略有五义∶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二、即生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进。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四、一七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此皆导师大愿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又曰∶“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二五、印光大师赞叹此书曰∶“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二六、《十住毗婆沙论》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
二七、《智度论三十》曰∶“一切善法,皆从三善法生增长。”
二八、《法华经》曰∶“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
二九、《观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三十、《般舟赞》曰∶“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三一、《望西师疏》曰∶“问∶人间行者,犹见光难。三途众生,岂辄得见。答∶《心地观经》云∶‘以其男女追修福,有大金光照地狱。光中演说微妙法,开悟父母令发意。’孝子追善,向以如此。弥陀光益,岂唐捐乎!”
三二、《吴译》曰:“善男子、善女人,闻阿弥陀佛声,称誉光明。朝暮常称誉其光明好,至心不断绝。在心所愿,往生阿弥陀佛国。”
三三、《会疏》曰∶“日夜称说(弥陀光明),至心不断,是则生因也………。然则称彼名号(弥陀圣号),至心信乐,是日夜称说义也。”
一、《往生论》曰∶“天人不动众(指极乐会众),清净智海生。”
二、《论注》曰∶“皆从如来智慧清净海生。”
三、《维摩经》云∶“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着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菩萨以一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
四、《往生论》云∶“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又偈云∶“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一、《往生论》曰∶“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二、《往生论》中,“庄严地成就”,偈云∶“杂树异光色。”
三、《定善义》曰∶“彼国林树虽多,行行整直而无杂乱也。”
四、《会疏》曰∶“实谓果实,不差其处(洽在其位),故云相当。”
五、《定善义》云∶“诸宝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无漏故,其树亦是无漏也。乃至亦无老死者,亦无小生者,亦无初生渐长者。起即同时顿起,量数等齐。何意然者,彼界住是无漏无生之界,岂有生死渐长之义也。”
六、《会疏》曰∶“无漏清净风,故云清风。应时而吹,故云时发。”
七、《会疏》曰∶“愿力所成,不藉鼓吹,故云自然相和。”
一、《维摩经》曰∶“直心是道场。”
二、《维摩经肇注》曰∶“闲宴修道之处,谓之道场也。”
三、《往生论》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四、《会疏》曰∶“耳根无垢为清。彻听众音曰彻。”
五、《笺注》曰∶“恼,心所名。小烦恼地法之一。(无明、放逸、懈怠、不信、惛忱、掉举此六者,名为大烦恼地法。)谓自己因自身知恶事为恶事而不改,执着至饱(饱者,满也。)不用他人之谏言,但自懊恼烦闷也。又为二十随烦恼之一。(贪、瞋、痴、慢、疑、恶见,名为根本烦恼。从根本烦恼流出者,名为随烦恼。)谓追想过去之行事,或由现在之事物不满于意,自懊恼之精神作用也。”
六、《唯识述记》曰∶“烦是扰义,恼是乱义。”
七、《会疏》云∶“仰唯道场树者,正是正觉果满之标帜也。名号者,即是本愿成就之实体也。故愿以闻名为得忍因。成就以见树明其相。(谓弥陀大愿既已成就,则以见树证明得忍之事相。)彼闻名,即道场树之妙声。(如《小本》曰∶“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此见树,即阿弥陀之果德也。以此况彼,闻名得忍,益弥着明也。”
八、《净影》云∶“慧心安法,名之为忍。”
九、《大乘义章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
十、《会疏》云∶“智行增进名法忍。”
十一、《净影疏》曰∶“寻声悟解,知声如响,名音响忍,三地已还。舍诠趣实,名柔顺忍,四五六地。证实离相,名无生忍,七地以上。”
十二、《弥陀疏钞》曰∶“无生忍,略有二种∶(一)约法,(二)约行。约法,则诸无起作之理,皆曰无生。慧心安此,故名为忍。约行,则报行纯熟,智冥于理,无相无功,旷若虚空,湛若渟海,心识妄惑,寂然不起,方曰无生。前说犹通诸地,后唯八地所专。”
十三、《华严十忍品》曰∶“若闻真实法,不惊不怖不畏,信解受持,爱乐深入,修习安住,是为第一随顺音响忍。”又曰∶“此菩萨,不见有法生,不见有法灭。何以故?若不生,则不灭。若不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坏。若无坏,则不动。若不动,则寂灭。………是为第三无生法忍。”
十四、《净影疏》曰∶“皆无量寿佛威神力者,由彼如来现在威力,故获三忍。本愿力者,由其过去本愿之力,故获三忍。本愿是总。余四(满足、明了、坚固、究竟)是别。满足愿者,愿心圆备。明了愿者,求心显著。坚固愿者,缘不能坏。究竟愿者,终成不退。以此愿故,生彼国者,悉得三忍。”
十五、《往生论》曰∶“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十六、《论注》曰∶“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曰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
一、《新译华严经音义》曰∶“精舍者,非以舍之精妙,名为精舍。由其精练行者之所居,谓之精舍也。”
二、《汉译》曰∶“复以白珠、明月珠、摩尼珠,为交络,覆盖其上。”
三、《往生论》曰∶“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四、昙师曰∶“宫殿楼阁,镜纳十方,宝树宝栏,亘为映饰。”
五、《玄赞二》云∶“于中往来,消食诵经。如经布绡之来去,故言经行。”
六、《法华经序品》云∶“未尝睡眠,经行林中。”
七、《观经》韦提希夫人请曰∶“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八、善导大师注曰∶“言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忆念彼佛依正二报四种庄严也。”
九、《俱舍论廿八》曰∶“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是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知义。如说心在定,能如实了知。”
十、《慈恩疏》曰∶“阿鞞跋致者,阿之言无。鞞跋致言退转。故《大品经》云∶‘不退转故,名阿鞞跋致。’”
十一、《小本》曰∶“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十二、《弥陀要解》曰∶“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
十三、灵峰大师曰∶“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一、《观经》曰∶“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
二、《称赞净土经》曰∶“何等名为八功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种种殊胜善根。多福众生,长乐受用。”
三、《会疏》曰∶“优钵罗,此云青莲华。钵昙摩,此云红莲华。拘牟头,此云黄莲华。芬陀利,此云白莲华。小本所谓四色华也。”
四、《笺注》曰∶“西方之莲,有青黄赤白四种。又随未敷、开、落之三时而异名,芬陀利为白莲华之正开敷者。又此华最大,花瓣数百,一名百叶花。《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即此白莲华百叶之芬陀利华也。又此华多出于阿耨达池,人间无有,故称为人中好华、希有华等。”
五、《会疏》曰∶“彼土人天,非水谷身。清净成就,不须洗濯,何须水耶?唯是为随意受乐,荡除心垢故也。”
六、《法华》曰∶“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七、《肇注维摩经序》曰∶“夫道之极者,岂可以形言权智,而语其神域哉!”
八、《小本》曰∶“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九、《止观三》曰∶“息义者,诸恶觉观,妄念思想,寂然休息。”
十、《此观三》曰∶“法性寂然曰止,寂而常照曰观。”又“无明即明,不复流动,故名为止。朗然大净,呼之为观。”
十一、《止观辅行》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
十二、《仁王经》曰∶“一切法性真实空,不来不去。无生无灭。”
十三、《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十四、清凉云∶“若闻无生者,便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
十五、《法华经》曰∶“知诸法常无性。”
十六、《华严大疏》曰∶“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无所作为,故名无为。无为即是常也。”
十七、《探玄记》曰∶“缘所起法,名曰有为。无性真理,名曰无为。”
十八、《法事赞》曰∶“极乐无为涅槃界。”
十九、《止观七》云∶“以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
二十、《原人论》曰∶“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前浪去而后浪来)。如灯焰焰(新焰生而旧焰灭)。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实则刹那之际,生灭无穷)。凡愚不觉,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瞋痴等三毒。三毒击意(攻动意根),发动身口,造一切业。”
二一、《大乘义章二》曰∶“法无性实(一切法皆无实性),故云无我。”
二二、《十地经》曰∶“无我智有二种,我空法空。”
二三、《金刚经》曰∶“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二四、《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
二五、《大日经疏》曰∶“今如来法王,亦复如是,为令佛种不断故,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为顺世法故,有此方便印持之法。从此以后,一切圣众,咸所敬仰。亦知此人毕竟不退于无上菩提。定绍法王之位。”
二六、《秘藏记》曰∶“菩萨初地乃至等觉,究竟迁佛果时,诸佛以大悲水灌顶。即自行圆满,得证佛果。”
二七、《往生论注》曰∶“正直曰方。………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众生心。”
二八、《法华经》曰∶“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二九、《往生论注》曰∶“平等是诸法体相。”
三十、《论注》曰∶“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縳,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三一、《法华科注四》曰∶“平等有二∶一者法等,即中道理。二者众生等,即一切众生,同得佛慧也。”
三二、《小本》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三三、《弥陀要解》云∶“菩提正道名善根。”
三四、《圆中钞》疏曰∶“执持名号,发愿往生,方名多善根也。”
三五、《弥陀疏钞》云∶“执著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
三六、《往生论注》曰∶“相应者,譬如函(匣也)盖(匣之盖也)相称也。”
三七、《起信论》曰∶“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唯有实证,方能契入离念境界)。”
三八、《华严论》曰∶“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三九、义寂云∶“非胎藏所生育。故自然。”
四十、《会疏》曰∶“非妄业所感,佛愿令然,故谓自然。”
四一、义寂曰∶“非饮食所长养,故虚无。非老死所殒没,故无极。”
四二、《嘉祥疏》曰∶“以神通无所不至,故无极之体。如光影,故虚无之身。”
四三、《会疏》曰∶“有而若无,纵任无碍,故名虚无之身。一得受生,无有终期,故名无极之体。”
四四、憬兴云∶“虚无、无极者,无障碍故,希有故。如其次第。”
四五、《小本》云∶“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
四六、《论注》曰∶“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一、《会疏》曰∶“非有漏生灭身,故云超世。法性清净身体,故云希有。”
二、《往生论》曰∶“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一、《称赞净土经》曰∶“由彼界中诸有情类,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
二、《大论》曰∶“有人言,能以百种羹供养,是名百味。饼种数五百,其味有百,是名百味。有人言,百种药草药果,作欢喜丸,人饮食,故百味。”
三、《往生论》云∶“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四、《论注》曰∶“是故兴大悲愿,愿我国土,以佛法,以禅定,以三昧为食。永绝他食之劳。爱乐佛法味者,如日月灯明佛说《法华经》六十小劫。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谓如食顷。无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以禅定为食者,谓诸大菩萨,常在三昧,无他食也。三昧者,彼诸人天,若须食时,百味嘉肴,罗列在前。眼见色,鼻闻香,身受适悦,自然饱足。食讫已化去。若(再)须(则)复现。其事(载)在经。是故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五、《观经》云∶“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
六、《观经》云∶“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
七、《会疏》云∶“形,其身大小。色,青黄等色。”
八、《会疏》曰∶“相交庄饰。”
九、《会疏》曰∶“无五浊,故云清净。无变易,故云安稳。尘尘不思议,故云微妙。永离身心恼,故云快乐。”
一、《首楞严经》曰:“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二、《观经》曰∶“八种清风,从光明出。”
三、《会疏》云∶“徐起,不迟不驶,适得其中。愿力灵籁,性不造作,故云自然。”(籁者,指一切孔窍机括之类。又《中华大辞典》曰∶“《庄子齐物论》∶人籁则比竹,地籁则众窍,天籁则人心自动,是已。”故知“愿力灵籁”者,正表弥陀本愿心力之自然功用。)
四、《俱舍论廿六》云∶“待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
五、《往生论》云∶“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六、《论注》曰∶“无欲故,非欲界也。地居故,非色界也。有色故,非无色界。”
七、《会疏》曰∶“温谓温和,雅谓雅正。香气适人为温,简爱染香为雅(使人离爱染之香为雅)。”
八、《往生论》谓宝华布地,有二殊胜∶一为妙色殊胜,飘华有序,依色成聚。青黄赤白,皆随其类。故曰“随色次第,而不杂乱。”
九、《阿弥陀经》曰:“一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
十、《沙弥十戒仪则经》曰∶“若受斋食时不得过中午。”
十一、《要解》云∶“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昼夜。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
十二、《疏钞》曰∶“彼土既无须弥,又无日月。常明不昏,昼夜无辨。唯以华开鸟鸣而为昼,华合鸟栖而为夜也。”
十三、《弥陀通赞》曰∶“华开金沼,化生(指莲池化生之人)为天曙之情。鸟宿琼林,菩萨作时昏之想。”
十四、《圆中钞》曰∶“以花开鸟鸣为晓,莲合鸟栖为夜,窃恐犹是凡圣同居净土气分,与秽土将忘未忘之间。以众生生者,多带业往生故。若上之三土,则无此相也。”
一、《观经》云∶“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
二、《观经》云∶“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三、《会疏》曰∶“凡西方净土。以莲华为佛事,故名莲华藏世界。《小本》、《观经》盛说之。今经(指魏译本)亦以此结依正庄严。当知诸上庄严中,亦可有此不思议事。”
一、《弥陀疏钞》曰∶“若和会之,当是日月虽存,以佛及圣众光明掩映,与无同(同于无日月)耳。而以理揆之,无者为正。何者忉利以上,尚不假日月为明,何况极乐。”
二、《称赞净土经》曰∶“唯有无量清净喜乐。”
三、《智度论四十五》曰∶“一者正定聚,必入涅槃。二者邪定,必入恶道。三者不定。”
四、《释大衍论一》云∶“有其三种∶一者,十信前,名邪定聚。不信业果报故。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圣(十地)名正定聚。不退位故。十信名不定聚,或进或退,未决定故。(《大乘起信论》同此)。二者,十信前并十信,名邪定。大觉果,名正定。三贤十圣,名不定。三者,十信前,名邪定。十圣,名正定。十信三贤,名不定。”
五、《净影》云∶“位分不退,名为正定。莫问大乘小乘众生,生彼国者,皆住正定。”并云∶“一切善恶凡夫,乘佛愿力,生彼国者,处不退故。是名正定。”
六、憬兴云∶“若生净土,不问凡圣,定向涅槃,定趣善行,定生善道,定行六度,定得解脱,故唯有正定聚而无余二也。”
七、《甄解》曰∶“《释摩诃衍论》所谓正定聚,从佛果至十地三贤,皆名正定聚。净土正定聚亦然。或现十地三贤等。其体必至灭度。但是一涅槃界之示现差别耳。约一法句,则十地三贤当相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
八、《甄解》曰∶“此土正定聚,是密益,彼土正定聚,是显益。”
九、《无量寿经起信论》曰∶“如上种种庄严,种种佛事,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水中月,如画所现像,如幻所化人,皆以佛神力故。随众生心而出现故。当知一切众生所有神力,本与如来无二无别。特无大愿大行,发起胜因。不觉不知,沉沦永劫。若能一念回光,方知家业具在。如入宝山,取之无尽。如游香国,触处蒙薰。要须亲到方休,慎勿半途而废。”
一、《圆中钞》蘧庵师曰∶“出广长舌,表无虚妄。无量劫来,口离四过,故感此相。”又曰∶“惟世尊多劫实语,故舌相广长,超异常人。然有常相、现相不同。若常相者,缩之虽常在口,伸之则能覆面,上至发际。此曾令外道生信。所示如此也。若夫现相,又有大小不同。”
二、《圆中钞》云∶“《法华》言高而不言广。故曰上至梵世。此经言广,而不言高。故曰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要知二经,大小相齐。但文互略,故各举一边。悉是表无虚妄。现此以敦闻者之信耳。又义,《法华》明竖出三界,故但言高。此经明横出三界,故但言广。若即竖而横,即横而竖,文虽互略,义必相齐。”
三、慈恩师云∶“佛之舌相,证小,则覆面门,以至发际。今覆大千,证大事也。”又云∶“菩萨得覆面舌相,故其言无二,悉真实故。则覆面之舌,已无妄语,况覆大千乎!”
四、《弥陀疏钞》曰∶“诚实,明必可信。以诚则真恳无伪。实则审谛不虚。所谓狮子吼,无畏说,千圣复起不能易,万世守之则为楷者也。”又云∶“纯真绝妄,万劫如然。言诚实者,孰过于是。”
五、《会疏》曰∶“虽诸佛所证,平等是一。念佛往生利益,弥陀不共妙法,故诸佛让德,而令归一佛。是第十七愿成就也。”
六、《会疏》曰∶“是则第十八愿成就。一部宗归,唯在于斯。所以者何?虽四十八愿皆殊胜,以念佛往生为最要。虽一一成就皆难思,而此成就为不共,故诸佛赞叹。”
七、《教行信证》曰∶“言闻者,众生闻佛愿生起本末,无有疑心,是曰闻也。”
八、《胜鬘宝窟上》曰∶“清净心,净者信也。起净信之心,又不杂烦恼心,名为净心。”
九、《弥陀疏钞》曰∶“清凉大师云∶‘高齐大行和尚,宗崇念佛,以四字教诏。谓信忆二字,不离于心。称敬二字,不离于口’。”
十、《疏钞》云∶“往生净土,要须有信。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信佛名字,诸佛即救,诸佛即护。心常忆佛,口常称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任意早晚,终无再住阎浮之法。此策发信心,最为切要也。”
十一、《会疏》曰∶“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故。”
十二、《教行信证》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获得金刚真心者,横超五趣八难道。必获现生十种益。一者冥众护持益,(乃至)十者,入正定聚益也。”
十三、《成唯识论》云∶“信者,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何言心净,以心胜故。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又诸染法,各自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
十四、《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曰∶“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能有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
十五、《要解》曰∶“唯有大智,方能谛信。”
十六、《安乐集》依《论注》立三心。一者淳心,信心深厚也。二者一心,信心纯一也。三者相续心,信心相续不杂余念也。并曰∶“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十七、《安乐集》谓∶“具此三心(信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十八、《信心铭》曰∶“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十九、《止观五》曰∶“一心具十法界。”
二十、《四帖疏》曰∶“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指恶性牢固。)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二一、《会疏》曰∶“凡就回向,有自力回向,有他力回向。如回自因行,趣向来果,是为自力。专投佛愿,不用自策励,是名他力。是非凡情回向,故亦名不回向。(不依自力,专靠他力,如是之回向非凡情所能知,故称之为不回向。)《大品般若》云∶‘菩萨如是回向,则不堕想颠倒、见颠倒、心颠倒。何以故?是菩萨不贪着回向故。是名无上回向。’(凡情目之为不回向,实则无上回向。)”盖净土是他力法门,弥陀六字洪名与一乘愿海均是他力。今依靠佛愿,回向,往生,是为无上回向。是故能生一念净信,将所有善根,至诚回向,则“随愿皆生”
二二、《会疏》曰∶“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
二三、《要解》云∶“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二四、《弥陀疏钞》曰∶“但有愿者,无一不生。方知愿力,如是广大,焉可不信,焉可不愿。”
二五、《无量寿经起信论》亦明“一念”与“至心回向”之旨。论曰∶“一念至心回向,即得往生。行者诚能一念信入,何须更论种种功勋。一切众生流浪生死,惟此一念,更无二念。乃至发真归元,成等正觉,唯此一念,亦无二念。《大智度论》云∶‘行般若波罗蜜者,一念能散十方一切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诸山微尘。’一念之力,不可思议。如是念佛,即心是佛,即佛是心,非内非外,无縳无脱。尽山河大地、十方虚空,无一芥子许不是无量寿佛现身说法处。乃至离即离非,顿入如来大光明藏。”
一、昙鸾师《略论》云∶“生安乐土者,《无量寿经》中唯有三辈上、中、下。《无量寿观经》中,一品分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为九品。”
二、《净影疏》曰∶“十方世界,诸人民,愿生彼国,凡有三辈。总以标举,如《观经》中,粗分为三,细分为九。”
三、嘉祥《观经疏》云∶“《无量寿经》但明三辈。此(指《观经》)中开三辈为九辈。三辈者,谓上中下也。九辈者,于上品有三,中下亦三,故成九辈也。”
四、憬兴曰∶“今即合彼《观经》九品,为此(本经)三辈,故其义其异。”
五、莲池曰∶“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
六、《观经疏》谓:“此经(《观经》)九品,为令识位高下,即大本三辈也。”
七、《疏钞》曰∶“《草庵辅正解》曰∶‘天台以九品同三辈者,乃约位次相同,不约因行而言。则孤山、灵芝,皆不违天台。所以然者,以天台但约位次,则辈品正同。二师唯约行因,则止齐中上。各有所据,取义不同,故不违也。’克实而论,则烦恼不异菩提,始恶何妨终善。恶人即已成喜,岂不贤圣同科。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
八、《报恩论》曰∶“此经上辈当(当者,配合之义)出家。中下二辈当(同上)在家。乃从其多数,粗举大凡。故云‘凡有三辈’。《观经》就此大凡,略开为九。而又极其优降,以括无量行因之不齐。”
九、《四帖疏》云∶“又看此《观经》定善,乃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到彼华开,方始发心。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古师谓下辈是大乘始学凡夫)若作此见,自失误他,为害兹甚。”
十、《无量寿经钞》曰∶“憬兴明许三辈九品,凡夫往生。故彼释云∶‘一、凡小往生。二、大圣往生。’言凡小者,指三辈。”
十一、《游心安乐道》曰∶“又四十八愿,初先为一切凡夫。后兼为三乘圣人。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
十二、《毗婆沙论》云∶“家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
十三、玄恽师云∶“出家造恶极难,如陆地行船。在家起过即易,如海中泛舟。又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福甚难,如陆地行船。然有心出家而身不出家。身出家而心不出家等。今身心俱出家。故云‘舍家弃欲’。”
十四、《无量寿经起信论》云∶“一切众生由爱渴故,因有幻身。由幻身故,因有国土。舍家弃欲,爱渴净故,国土亦净。《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志性好游诸佛国土,应远离居家。’故知出家为净土正因,以远离不净故。”
十五、《游心安乐道》曰∶“无量寿经,说三辈因。上辈之中说有五句。一者舍家离欲而作沙门。此显发起正因方便。二者发菩提心,是明正因。三者专念彼佛,是明修观。四者作诸功德,是明起行。此观及行为助满业。(元晓师以念佛为助业,此说未稳,前已于明宗章辩之,兹不赘)。五者愿生彼国,此一是愿,前四是行。行愿和合,乃得生故。”
十六、《观经》曰∶“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见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五百侍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
十七、《报恩论》曰∶“刘遗民三度见佛,衣覆手摩,自当上品。非出家也。而凡莲宗诸祖,及维摩、贤护等,一切缁素名德之往生者,可例知矣。”
十八、道绰大师于发菩提心有四番议论,《安乐集》云∶“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大经》云∶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周遍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来际。此心普备,离二乘障。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所有功德回向菩提,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
十?、《菩提心论》曰∶“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萨功德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
十九、《安乐集》云∶“第二,出菩提名体者。然菩提有三种∶一者,法身菩提。二者,报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也。言法身菩提者,所谓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自性清净,体无秽染。现出天真,不假修成,名为法身。佛体道本,名曰菩提。言报身菩提者,备修万行,能感报佛之果。以果酬因,名曰报身。圆通无碍,名曰菩提。言化身菩提者,谓从报起用,能趣万机,名为化身。益物圆通,名曰菩提。”
二十、《安乐集》云∶“第三,显发心有异者,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以来自性清净。二者,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三者,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为怀。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名发菩提心。
二一、《大涅槃经》云∶“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推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
二二、《心王铭》曰∶“水中盐味,色里胶清,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
二三、《涅槃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二四、《心灯录》云∶“所以古德都要人知有。若不知有,总是虚妄。”
二五、《弥陀要解》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
二六、《安乐集》云∶“第四,问答解释者。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诸法无行经》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
二七、《大智度论》云∶“‘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縳。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縳。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龙树菩萨释曰∶“是中不离四句者为縳,离四句者为解。”
二八、《弥陀要解》云∶“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真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又云∶“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
二九、《圆中钞》云∶“今经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称,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简至易之法门也。”又曰:“若执持名号,不问闲忙,不拘动静,行住坐卧,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捷至径之法门也。”又曰:“称名之法,不择贤愚,不拣男女,若贫若富,若贵若贱,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摄机至广之法门也。”
三十、《游心安乐道》云∶“诸佛名号,总万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总念万德。”又曰:“无始恶业,从妄心生;念佛功德,从真心起。真心如日,妄心如闇。真心暂起,妄念即除。如日始生,众暗悉除。”
三一、《观佛三昧经》云∶“佛劝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遗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状云何?佛告父王∶如伊兰林,方四十由旬,有一棵牛头栴檀,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啖其华果,发狂而死。后时栴檀根芽,渐渐生长。才欲成树,香气冒盛。遂能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希有心。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
三二、《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三三、《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其人当得无量之福,永当远离三途之厄。命终之后,皆得往生彼佛刹土。”
三四、《文殊般若经》云∶“众生愚钝,观不能解。但令念声相续,自得往生。”
三五、《净修捷要》赞念佛法门云∶“六字统摄万法,一门即是普门。全事即理,全妄归真。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广学原为深入,专修即是总持。声声唤醒自己,念念不离本尊。”又云∶“无量光寿,是我本觉。起心念佛,方名始觉。托彼依正,显我自心。始本不离,直趋觉路。暂尔相违,便堕无明。”
三六、《无量寿经起信论》云∶“须知持名一法,最为简要。行者初发心时,贵有定课。每日或千声,或万声,十万声。从少至多,由散入定。随其念力,俱可往生。”
三七、《安乐集》云∶“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今劝后代学者,若欲会其二谛,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而能系念相续不断,即是功德门。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
三八、《观念法门》云∶“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问∶五种因缘(指五念门),皆是净业。何特于念佛行,专置一向之言耶?答,此有三义∶一、谓诸行为废而说,念佛为立而说。二、为助念佛之正业,而说诸行之助业。三、以念佛而为正,以诸行而为傍。故云一向也。”
三九、《无量寿经起信论》曰∶“行者既发菩提心,当修菩萨行。于世出世间,所有一毫之善,乃至无边功边,悉以深心至诚心,回向极乐。亦得名为一向专念。不必弃舍百为,乃名专念。以佛性遍一切处。有弃有舍,不名念佛故。”
四十、《梵室偶谈》云∶“又禅者欲生西方,不必改为念佛。但具信愿,则参禅即净土行也。”
四一、善导大师示曰∶“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者,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愿佛语故。若舍专念修杂念者,百中希(稀)得一二,千中希(稀)得三四。”
四二、《观经》云∶五逆十恶之人,应堕恶道。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指观想)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四三、《弥陀要解》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即为净土指南。由此执持名号,乃为正行。”
四四、《弥陀要解》云∶“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四五、《阿弥陀经》曰∶“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又曰:“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又云∶“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四六、《称赞净土经》云∶“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经中“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是为净宗之心髓。
四七、《法华文句》云∶“《胎经》云∶莲华生者,非胎卵湿化之化生也,非化而言化也。”
四八、《智度论》云∶“智慧箭劲利。破憍慢诸贼。”
四九、《维摩经》云∶“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五十、《心地观经》云∶“法宝犹如智慧利剑,割断生死,离系縳故。”
五一、嘉祥《义疏》曰∶“第一谓上品上生。发菩提心,修行经七日,则生彼国。见彼佛身,闻说妙法,则悟无生法忍。当知此是七地无生也。第二,上品中生。不必读诵大乘经。但善解义理,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此功德愿生彼国,即得往生彼国七宝池中大莲华中。经一宿则开。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此亦是七地无生。前上品见佛闻法,则得无生。今中品经一小劫得无生也。第三,上品下生。此人亦信因果,不谤大乘。彼国华中一日一夜乃开。复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今下品得初地无生,故知前上品是七地无生。”
五二、《弥陀疏钞》更谓上上品往生中,最上者可至八地。
五三、《钞》云∶“则上上品中,从一地以至八地,已容多品,余可知矣。”
五四、《观经》谓上品上生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又上品中生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曰∶‘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又上品下生者,“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
五五、灵峰大师《要解》云∶“问∶‘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为胜,何也。’答∶‘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却成我见颠倒。又悉檀四益,后三益事不孤起。傥不从世界深发庆信,则欣厌二益,尚不能生,何况悟入理佛。唯即事持达理持,所以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其余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反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为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五六、《无量寿经起信论》云∶“问∶‘临终见佛,为是自佛,为是他佛。若他佛者,即成魔业。若自佛者,想力所成,虚妄不实,云何往生。’答∶‘自佛他佛,总成戏论。人我两忘,自他不异。诸佛法身,湛然常寂。以本愿故,感应道交,即自即他,无虚无实,唯一真如,周遍法界。众生依于业缘,幻有分段。如居屋下,不见天日。念力诚坚,幻缘斯净。如撤屋蔀,天日豁然。任运往生,还同本得。’”
五七、《弥陀疏钞》云∶“着事而迷理,类童蒙读古圣之书。昏樨未开,仅能读文,了不解义。所谓终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执理而遗事,比贫士获豪家之券,自云巨富,不知数他人宝,于己何涉。所谓难知即佛即心,判然心不是佛者也。是故约理则无可念。约事,则无可念中,吾固念之。以念即无念,故理事双修,即本智而能佛智。夫然后谓之大智也。”
五八、《疏》云∶“然着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
五九、《钞》曰∶“假使骋驰狂慧,耽着顽虚。于自本心,曾未开悟,而轻谈净土,蔑视往生,为害非细。所谓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者也。”
六十、《略论》云∶“中辈生者,有七因缘∶一者,发无上菩提心。二者,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三者,多少修善,奉持斋戒。四者,起立塔像。五者,饭食沙门。六者,悬缯燃灯。七者,以此回向,愿生安乐。”
六一、《大乘义章十二》曰∶“防禁故名为戒,洁清故名为斋。”
六二、《四分律音义》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婆罗,此译为禁。戒者亦禁义也。”
六三、《南山业疏》云∶“斋谓齐也。齐一其心。或言清也。”
六四、《会疏》云∶“斋戒,即八斋戒及摄大小诸戒。盖夫戒是人师,道俗咸奉。心为业主,凡圣俱制,正法住灭,皆一由之。明比日月,尊譬宝珠。宁当抱渴而死,弗饮水虫(指未经沙滤含虫之水)。乃可被系而终,无伤草叶。”
六五、彭际清居士曰∶“故知净土资粮,全凭功德。功德之基,莫先持戒。以戒净则心净,心净则土净故。”
六六、《会疏》曰∶“安塔有其三义∶一表人胜,二令他信,三为报恩。《法华经》曰∶‘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颇梨。………或有起石庙,栴檀及沉水,木密并余材,砖瓦泥土等。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六七、《法华经》云∶“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像。刻雕成众相,皆已成佛道。”
六八、《造像功德经》曰∶“若人临终发言造像,乃至如※麦,能除三世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六九、《六波罗蜜多经》云∶“以食施者,当施五事。云何为五∶一者施命。若人无食,难以济命。二者施色。因得食故,颜色和悦。三者施力。以是食故,增益气力。四者施乐。以此食故,身心安乐。五者施辩。若饥饿者,身心怯弱。言说謇讷,不能辩了。领食充足,身心勇锐。得大辩才,智慧无碍。”
七十、《会疏》曰∶“饭食沙门者,经云∶‘正令得满四天下宝,其利不如请一清净沙门,诣舍供养,得利殊倍。’”
七一、《百缘经》云∶“佛在世时,有婆多迦,过去曾作一长幡于尸佛塔上。从是以来,九十一劫,常有大幡覆阴其上,受福快乐。然后出家,得阿罗汉。”
七二、《施灯功德经》云∶“佛告舍利弗∶或有人于佛塔庙诸形像而设供养故,奉施灯明,乃至以少灯炬,或酥油涂然(燃),持以奉施,其明唯照一道一阶。舍利弗∶如此福德,非是一切声闻、缘觉所能可知,唯佛如来及能知也。”
七三、《会疏》云∶“散花者,花开清净。妙色妙香,散诸佛刹。若有花开,诸佛来坐。是故下界中以花为净土。见色闻香,诸鬼神等嫌之,犹如粪秽色香故。(谓诸鬼以花之色香,同于粪便,故嫌之。)《陀罗尼集经》曰∶“若四部众,以众花散阿弥陀佛,发愿诵咒者,得十种功德。何者为十∶一者,自发善心。二者,令他发善心。三者,诸天欢喜。四者,自身端正,六根具足,无有损坏。五者,死生宝池(指死后生于宝池中)。六者,生生世世生于中国及贵姓中。生值佛闻法,不生边地及下姓中。七者,成转轮王,王四天下。八者,生生世世常得男身。九者,得生弥陀佛国,七宝花上结跏趺坐,成阿鞞跋致。十者,成阿耨菩提。坐于七宝师子座上,放大光明。与阿弥陀佛等无有异也。’”
七四、《往生要集》曰∶“随力办于华香供具。”
七五、《会疏》曰∶“若人烧美香,魔伦趣他方。佛神欢喜守。修善必成就。如那干诃罗国大王,遥向佛生国焚香作礼。香烟直至佛精舍,如白琉璃云,绕佛七重,化作金台。具如《观佛经》说。”
七六、《大日经疏》曰∶“烧香是遍至法界义。如天树王开敷时,香气逆气顺风,自然流布。菩提香亦尔。随一一功德,即为慧火所烧,解脱风所吹。随悲愿力自在而转,普薰一切,故曰烧香。”
七七、慈照宗主劝人发愿偈于下∶“持戒无信愿,不得生净土,唯得人天福,福尽受轮回。”又“发愿持戒力,回向生乐国。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
七八、《会疏》曰∶“回向愿生者,如上诸善回向,则必作生因。若不回向,则不作生因。”
七九、《圆中钞》曰∶“真佛者,弥陀之应身也。化身则从应身,又变化其身,而来接引。”
八十、《会疏》曰∶“具如真佛者,如《观经》中,上辈三人临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故知真佛,指上辈所见佛也。余例上可知。”
八一、《往生论》曰∶“二乘种不生。”
八二、《净影疏》曰∶“天亲作往生偈,二乘种皆不得生。《观经》宣说小乘众生,亦得往生。其义云何?释言∶言二乘种不得生者,就此国中,往去时说。小乘众生先虽习得,临欲去时,要发大心,方得往生。若用小心求生彼国,无得去理。为是天亲言,二乘种不得往生。问云∶若言去用大心,何故至彼证入小果。释言∶由其本习小乘多故。本在此处,多学观察苦、无常等。至彼闻说苦、无常等,即便悟解。故证小果。以本垂终发大乘心,求生彼故。在彼国中,得罗汉已,即便求大(回小向大)。”
八三、《净影疏》曰∶“然此三辈,人位虽殊。至欲往生,齐须发心求大菩提,专念彼佛,回向发愿,方得往生。”
八四、《望西疏》曰∶“三辈俱有梦见眼见故。”《觉经》中说上辈云∶“于其卧睡中,梦见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其人寿命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与诸菩萨、阿罗汉,翻飞行迎之。”《观经》说,“化佛来迎。恶人尚尔,况善人耶?
八五、《会疏》曰∶“梦见彼佛者,如《观经》下三品人。命促刹那,狱火来现。虽佛来迎,仿佛不明,犹如梦中故。若不尔者,何至临终,得安闲神游乎?”
八六、《觉经》(即《汉译》)云∶‘(其三辈者..)当断爱欲,无所贪慕。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如是清净者,当一心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
八七、嘉祥《观经义疏》曰∶“上品修大乘因故,所以得大乘果。中品修小乘因故,还得小乘果。下品现在虽不修大乘善及小乘善。但彼临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妙法。以闻大乘故,得大乘果也。”
八八、《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命欲终时,一心信乐,念不忘舍,阿弥陀佛将诸众僧,住其人前,魔终不能坏斯等正觉之心。”
八九、《鼓音王经》云∶“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
九十、《华严经》云∶“如来有十种佛事。一者若有众生,专心忆念,则现其前。”
九一、莲池《疏钞》云∶“古谓佛无去来。云何有佛,现在其前。答∶感应道交,不妨不来而来,无见而见。故永明谓‘知幻非实,则心佛两忘。不无幻相,则不坏心佛。’又云∶‘法身真佛,本无生灭。从真起化,接引迷根。’此乃如来本愿功德,令彼有缘众生,专心想念,能于自心见佛来迎。不是诸佛实遣化身而来迎接。则佛身湛然常寂,众生见有去来。如镜中形,非内非外如梦中事,不有不无。又经云:‘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亦此意也。是故水清则月自来,心净则佛自现。所谓感应道交难思议也。”
九二、《圆中钞》云∶“凡是见佛,须论感应。若平居参禅,或修空观。既宗扫荡,佛亦不立。苟有所见,悉为魔境。或功用显著,心佛自现。亦须观空,弗生着相。今既念佛,求生极乐。临终见佛,此因妙感。复由生佛本是一体,感应道交,法尔如是。若不明此,妄论邪谈,不唯自障,兼亦障人。于此法门,大成罪过。”
九三、蕅益《要解》云∶“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次宛然,实无远近。一照俱了,见无先后。‘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亦如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亦如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
九四、元晓师据《魏译》,于《无量寿经宗要》论云∶“下辈之内,说二种人。二人之中,各有三句。初人三者∶一者,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是明正因。二者,乃至十念,专念彼佛。是助满业。三者,愿生彼国。此愿前行和合为因,是明不定性人也。第二人中,有三句者∶一者,闻甚深法,欢喜信乐。此句兼显发心正因。但为异前人,举其深信耳。二者,乃至一念念于彼佛。是助满业。为显前人无深信故,必须十念。此人有深信故,未必具足十念(窃按元晓师之说乃专据《魏译》。若就本经,则一念得生者,全因获得一念净心也。从一心中,念佛一声,顿即与弥陀本愿相应,故临终即得往生。)三者,以至诚心,愿生彼国。此愿前行和合为因。此就菩萨种性人也。(正是《唐译》中‘住大乘者’)”
九五、《报恩论》曰∶“谨按此段十念往生,专指住大乘者言之。大乘如禅宗得破参,及读一切大乘经典,得解悟者皆是。甚人不专修净土。如智者,永明之类。”
九六、《教行信证》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
九七、《信心铭》曰∶“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九八、《圆中钞》曰∶“持名一心不乱者,因也。得一念者,约行成而为言也。此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临终正念,自然现前,往生净土必矣。”
九九、《圆中钞》云∶“此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临终正念,自然现前。”
一OO、《弥陀疏钞》曰∶“闻佛名号,常忆常念。以心缘历,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瞋烦恼之所杂乱。事上即得,理上未彻。惟得信力,未见道故。名事一心也。”
一O一、《弥陀要解》云∶“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
一O二、《弥陀疏钞》云∶“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体察究审,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以见谛故,名理一心也。”
一O三、《弥陀要解》云∶“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
一O四、《弥陀疏钞》云∶“执持名号,一心向往,即事一心。执持名号,还归自心,即理一心。”
一O五、《那先经》云∶“诸善之中,独有一心,最为第一。一其心者,诸善随之。”
一O六、《弥陀疏钞》曰∶“即此一心,全体是佛。又此一心,即定中之定故,即菩萨念佛三昧故,即达摩直指之禅故。”
一O七、日本幸西氏云∶“一乘即弘愿。弘愿即佛智。佛智即一念。”
一O八、义寂之《无量寿经疏》曰∶“此言念者,谓称南无阿弥陀佛。经此六字顷,名一念。”
一O九、《观经》谓下品下生者,“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车轮。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一一O、彭际清曰∶“如实回心,一念念佛,无不往生,以佛本愿力故。”
一一一、《疏钞》曰∶“故知至心念阿弥陀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良繇正指理一心故。人有疑言,罪既多劫,业重障深,久勤忏摩,渐积功德,庶可消亡。而念佛一声,灭多劫罪。因微果巨,固所不信。今谓至心者,即一心也。若事一心,虽能灭罪,为力稍疏,罪将复现。多多之念,止可灭少少之愆。此之至心,正属理一心。一心既朗,积妄顿空。喻千年闇室,岂以一灯,闇不速灭。故‘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不独《妙法莲华经》有之。《法华三昧观经》云:‘十方众生,一称南无佛者,皆当作佛。唯一大乘,无有二三。一切诸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如上所说,非理一心而何?”
一一二、《无量寿经宗要》∶“但有此念,更无他念。当念渡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杂余念。行者亦尔,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无间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为十念。”
一一三、《安乐集》亦论十念往生云∶“汝谓一形恶业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为轻者,今当以义校量。轻重之义者,正明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一、云何在心?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虚妄颠倒心生(依妄心而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依实相而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也。何者?譬如千岁闇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岂可得言,闇在室千岁而不去也。是故《遗日摩尼宝经》云∶‘佛告迦叶菩萨,众生虽复数千巨亿万劫,在爱欲中,为罪所覆。若闻佛经,一反念善,罪即消尽也。’是名在心。二、云何在缘?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妄想,依烦恼果报众生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彻筋破骨。若闻灭除药鼓声,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也。是名在缘。三、云何在决定者?被人造罪时,自依止有后心、有间心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起。是为决定。又《智度论》云∶‘一切众生临终之时,刀风解形,死苦来逼,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识,发大勇猛心,心心相续,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又如有人对敌破阵,一形之力一时尽用。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
一一四、《安乐集》曰∶“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剧者,甚于也)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预自克念。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如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由也。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各宜同志三五,预结言要。临命终时,迭相开晓。为称弥陀名号,愿生安乐国。声声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腊印之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预克念也。”
一一五、《弥陀要解》云∶“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终临十念一念。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
一一六、蕅益大师曰∶“现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超情离见,何劳说妙说玄。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又云∶“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数亦得。若初心便要说好看看话,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
一一七、道绰大师云∶“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
一一八、《安乐集》曰∶“若人称念弥陀名号,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闇得往生者。然有众生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不满所愿者何意?答曰∶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所以者何?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复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谓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谓余念间故。迭相收摄。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一一九、《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
一二O、《十二门论》云∶“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施)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
一二一、《宝积经廿八》云∶“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
一二二、《中阿含经四十一》曰∶“清净心,尽脱淫怒痴。成就于三明。”
一二三、《观经义疏》曰∶“第三品明恶有三人。初明作十恶。次明作四重。后明作五逆。不明谤法阐提(谤法称为阐提),故名恶不尽。十恶四重五逆并得生西方。若是谤法阐提不得生也。阐提不信法,临终虽为说有无量寿佛,彼终不信,故不得往生也。”
一二四、《四帖疏》曰∶“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如来恐其造斯二遍。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若造(经忏悔、发愿、持佛名号),还摄得生。”
一二五、《观云》云:“临终十念得生,已是万万中之一。”
一二六、《四帖疏》云:“谤法五逆,临终能至心信乐念佛往生者,当为亿亿中之一也。”
一二七、《法鼓经》云∶“若人临终,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
一二八、《安乐集》云∶“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往生。”并赞云∶“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
一、《观经》云∶“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又曰∶“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二、《观经约论》云∶“不读大乘则不明佛心。不明佛心,则不契佛智。不契佛智,纵生彼国,不得见佛。”
三、《普贤行愿品》曰∶“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
四、《报恩论》曰∶“凡是善行,皆可往生。但必常常念佛回向,即转世善为净因。故佛说诸经,总兼世善。而此十善业,且特说专经(《十善戒经》)。以净身三,口四,意三诸业,为修持根本也。”
五、《往生论》立“五念门”∶(1)礼拜门。(2)赞叹门。(3)作愿门。(4)观察门。(5)回向门。
六、《往生论》云∶“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又“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七、《往生论》云∶“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
八、《往生论注》曰∶“故知归命即是礼拜。然礼拜但是恭敬,不必归命。归命必是礼拜。若以此推,归命为重。”
九、《往生论》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
十、《辅行二》曰∶“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
十一、《华严大疏五》曰∶“精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
十二、《大乘义章》曰∶“吝惜财法称悭。”
十三、《万善同归集》云∶“坚信根而拔疑刺。”
十四、《唯识论》云∶“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
十五、《大乘义章》云∶“于三宝等,净心不疑,名信。”
十六、《俱舍论》云∶“信者,令人澄净。”
十七、《大论》曰∶“信为能入。”
一、《会疏》曰∶“听闻受持弥陀所说经法,宣传流布其道德化益也。”
二、《会疏》曰∶“五音相和,讽声不邪,故云和雅。歌谓歌咏。叹谓赞叹也。”
三、《六波罗密经》曰∶“弥勒白佛云∶‘何名为神通智慧。’佛言∶‘神通者,能以通力见极微色,是名神通。以净法眼,知色性空,亦不取着,是名智慧。复次,闻世间极微小声,是名神通。于诸音声,悟无言说,离诸譬喻,是名智慧。复次,能知一切有情心行,是名神通。了诸有情妄心非心,是名智慧。复次,于过去际,悉皆忆念,是名神通。了佛土空,是名智慧。复次,了知根性差别之相,是名神通。了胜义空,是名智慧。能知诸法,是名神通。了俗如幻,是名智慧。’”
四、净影曰∶“此通与慧,皆依法成故。”
五、肇公注《维摩经》曰∶“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明。”
六、《华严大疏》曰∶“如来通智游入,故号门。”
七、《会疏》曰∶“出入无碍名游,能彻奥域为入。”
八、《净影疏》曰∶“穷本称入。”
九、《维摩经》云∶“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
十、《会疏》曰∶“‘应时’,应菩萨发愿时。‘欣笑’,授记之相。如来常住三昧,将欲说法,安祥而动。”
十一、《宝积经》云∶“诸佛常法,若授地狱众生记时,尔时光明两足下没。乃至若授菩提记,尔时光明从顶上没。”
十二、《嘉祥疏》曰∶“正行授记,表得时机,所以欣笑口出。还从顶入者,表吐言说,为物授至极法身之记也。”
十三、《嘉祥疏》曰:“人天知相而欢喜。”
十四、《智度论》曰∶“如梵天王五种声从口出∶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闻,闻者悦乐。三、人心敬乐。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厌。”
十五、《嘉祥疏》云∶“震雷能骇动物情,譬说法能动无明之识也。”
十六、《净影疏》曰∶“震法雷者,法无碍智化众生也。”
十七、《梵摩喻经》谓八音为∶“一最好声。其声哀妙。二易了声。言辞辨了。三调和声。大小得中(闻者和融,自然会于中道之理。)四柔软声。其声柔软(闻者喜悦,舍刚强意,自然入律。)五不误声。言无错失。(闻者各得正见,离九十五种外道之邪非。)六不女声。其声雄朗。(闻者敬服,魔外归顺。)七尊慧声。言有威肃,而世尊重,有慧人声。(闻者尊重,智解开朗。)八深远声。其声深远,犹如雷震。(闻者皆证其深之理。)”
十八、喜祥师云∶“一响,二彻,三清,四柔,五哀,六亮,七和,八雅。”
十九、《阿弥陀经》曰∶“其音演畅五根五力。”
二十、《大智度论》曰∶“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已摄一切法。”
二一、《大智度论》曰∶“如梦者,如梦中无实事,谓之为实。觉已知无,而还自笑。”又曰∶“一切诸行,如幻欺诳小儿。属因缘,不自在,不久住。”又曰∶“若深山狭谷中,若深绝涧中,空大舍中,若语声,若打声,从声有声,名为响。无智人谓为有人语声。智者心念,是声无人作。但以声触故,名为响。响事空能诳耳根。乃至菩萨知诸法为响。”
二二、《会疏》曰∶“如梦者,如梦所见,虽有种种事,毕竟不可得,诸法亦复如是。如幻者,如幻所现。虽似实化现,其体本寂灭,诸法亦复如是。如响者,如空谷响。虽因声击发,自性无所有,诸法亦复如是。”
二三、《净影疏》谓此一偈∶“举彼智愿,记必得土。觉了一切如梦幻等,是举智也。满足诸愿,是举愿也。成如是刹,记得土也。”
二四、《会疏》云∶“虽经尘劫,犹如一念。虽在生死,犹如园观。遂(成也,达也)则满足妙愿,建立妙土。”
二五、《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
二六、。《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二七、《胜鬘经宝窋》曰∶“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二八、《圆觉经》云∶“本源清净大圆镜。”
二九、《圆觉略疏序》曰∶“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
三十、《法华玄义》曰∶“本极法身,微妙甚深。”
三一、《安乐集》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
三二、《净影疏》曰∶“举彼智行,记必成佛。”
三三、《会疏》曰∶“一切有情非情,净秽凡圣,名为诸法。性者不改义,其理体也。(诸法本具之体性,永无改变,乃其实际理体也。)因缘合成,假名诸法。(因缘和合,而现诸法,实皆虚妄,但是假名而已。)自性寂灭,体不可得,故云空无我。”
三四、《大乘义章一》曰∶“空与无我,眼目异名。”
三五、《会疏》曰∶“专求者,是誓愿义。如四十八愿。如是刹,指极乐,勤希求也。”
三六、《净影疏》谓此一偈是∶“举彼智愿,记必得土。通达法性一切空无,是举智也。前觉一切如梦幻等(指“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是世谛智。此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是真谛智。专求净土,是举愿也。必成是刹,记得土也。”
三七、《望西疏》谓∶“二智(俗谛真谛二智)虽殊,性空是同。虽知性空,而愿净土。”又曰∶“佛法不着有,不着无,有无(亦有亦无)亦不着,非有非无亦不着,不着亦不着。”
三八、《金刚经》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九、《会疏》曰∶“所以菩萨虽洞达三空,智无所著,而能大悲薰心,发愿净土。虽净佛土,而常寂静。是则即一法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而二十九种(《往生论》谓极乐共二十九种庄严)。即二十九种而一法句之义也。”
四十、《会疏》曰∶“闻法乐受行者,闻弥陀所说法,受持奉行也。”
四一、《净影疏》曰∶“自于当来得妙净土,名得净处。”
四二、《会疏》曰∶“清净处即是净土也。上所谓必成如是刹义也。”
四三、《会疏》云∶“至愿者,弥陀尊摄土(国土)摄生(众生)摄身(法身)愿,本是至极难思。菩萨愿同于此。”
四四、《净影疏》曰∶“愿己得土,同阿弥陀,名国无异。”
一、《法华玄赞》曰∶“西域暑热,人多持盖,皆之花饰之。故名华盖。”
二、《俱舍论》曰∶“佛德者,诸有智者,思维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其三者何∶一、因圆德。二、果圆德。三、恩圆德。”
三、《唐译》云:“晨朝供养他方诸佛。”又云:“即于晨朝,还到本国。”
四、《起信论》曰∶“问∶无量寿佛说法,为是纯说一乘,为是兼说三乘?若纯说一乘者,何得尚有声闻众等?若兼说三圣者,何云二乘不生彼国?答∶纯是一乘,别无三乘。岂独佛在七宝讲堂,纯是一乘。乃至一一花中,一一光中,风声水声,诸音乐声,亦纯说一乘,更无三乘。如《妙法莲华经》云∶‘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特以众生根智有差,所闻各异,所证不同。故前文言,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乃至甘露灌顶等声。其得闻者,或证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乃至不退转地菩萨。具如他译本说,是即顺余佛土,寄四果名。实则决定成佛,不取有余涅槃。以能回小向大故。佛本愿故。”
五、《会疏》曰∶“自然供养,不有为法故。”
一、昙鸾师曰∶“田舍间人,不简纵横长短。咸谓横舒两手臂为寻。”
二、《心经略疏》曰∶“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观自在)。又随机往救,自在无失,故以为名(观世音)。前释就智,后释就悲。”
三、《千手千眼大悲心罗尼经》曰∶“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
四、《观音三昧经》云∶“观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来。我为苦行弟子。”(此中之“我”,即释迦如来。)
五、《首楞严经》曰∶“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于古观世音如来,受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法。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得无上道。”
六、《观经》谓大士顶上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又“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七、《观经》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为大势至。”
八、《悲华经》曰∶“由汝愿取大千世界故,今字汝大势至。”
九、《思益经》曰∶“我(大势至菩萨)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
十、《观经》又云∶“此菩萨(大势至)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时,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
十一、《大日经疏五》曰∶“如世国王大臣,威势自在,名为大势。言此圣者(大势至),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为名。”
十二、《观经》谓大士∶“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十三、《法华经普门品》曰∶“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又曰∶“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一、《观经》曰∶“擐大甲胄,以宏誓功德而自庄严。”
二、《小本》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一、《会疏》云∶“夫有定而无慧,则同二乘沉空。有慧而无定,则同外道邪恶。故双举之。”
二、《魏译》曰∶“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三、《二教论上》云∶“法佛谈话,谓之密藏,言秘奥实说。”
四、《僧史略》曰∶“密藏者,陀罗尼法也。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诸佛菩萨,所能游履也。”
五、《探玄记》曰∶“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也。”
六、《法华经》曰∶“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
七、《大智度论》曰∶“阿罗汉、辟支佛,虽破三毒,气分不尽。譬如香在器中,香虽去,余气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烟烧出,炭灰不尽,火力薄故。佛三毒永尽无余,譬如劫尽火烧须弥山,一切地都尽,无烟无炭。如舍利弗瞋恚余习,难陀淫欲余习,毕陵伽婆蹉慢余习。譬如人被锁初脱时,行犹不便。”
八、《魏译》谓彼土诸大士,“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
九、《会疏》曰∶“七觉支者,(一)择法觉分。智惠(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故名择法。(二)精进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之苦行,常勤行在真法中,故名精进。(三)喜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生欢喜,住真法喜,故名喜。(四)除觉分(即轻安觉支),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故名除。(五)舍(即前行舍)觉分,若舍所见念着之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是为舍。(六)定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见爱妄想,是为定。(七)念觉分,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等三觉分察起。若心浮动时,当念用除、舍、定等三觉分摄。故念觉常在两楹之间,调念中适,是为念。此七通名觉分,能到菩提一分故。”
十、《弥陀疏钞》曰∶“一正见者,《雅集》云∶若觉支时,所得真觉,以慧安立,谛理分明,无有谬误故。二正思维者,见此理时,无漏心相应。思维等量,为令增长入涅槃故。三正语者,不唯心无邪思,以无漏智,摄口四业,住四善语故。四正业者,以无漏智,除身三种一切邪业,住清净身业故。五正命者,以无漏智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故。六正精进者,以无漏智,应勤行精进,趋涅槃道故。七正念者,无漏智于应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动失故。八正定者,以无漏智相应,正住于理,决定不移故。皆言正者,以不依偏邪名正。能至涅槃名道。若《华严离世间品》,则八正俱菩萨道。正见者,远离一切诸邪见故。正思维者,舍妄分别心,随顺一切智故。乃至正定者,善入菩萨不思议解脱门,于一三昧中,出入诸三昧故。释云据此文证,岂不玄深。”
十一、《智度论》云∶“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即无量道品,亦在其中。”
十二、《净名》云∶“道品是法身因。”
十三、《涅槃》云∶“若人能观八正道,即见佛性,名得醍醐。”
十四、《弥陀疏钞》曰∶“道品是一,观智大小,固无定也。”
十五、《大智度论》曰∶“天眼所见,自地(自身所住之界,例如色界天以色界为自地)及下地(低于色界自地之界,例如欲界)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
十六、《净影疏》曰∶“一切禅定,名为天住。依禅得眼,故名天眼。能见众生死此生彼。”
十七、《智度论》曰∶“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以此等故求天眼。得是天眼远近皆见,前后、内外、上下悉皆无碍。”
十八、望西曰∶“缘俗谛智,能照法故,名为法眼。”
十九、憬兴曰∶“法眼即以有智为体,能见众生欲性心及诸佛法,故名法眼。”
二十、《笺注》曰∶“分明观达缘生差别之法,谓之法眼。”
二一、《魏译》曰∶“法眼观察,究竟诸道。”
二二、《三藏法数》云∶“法眼者,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一切诸法,能知能行。谓因行是法,得证是道。亦知一切众生种种方便门,令修令证也。”
二二、望西曰∶“缘真谛智,能照空(真空)理,故名慧眼。”
二四、憬兴曰∶“慧眼即以空智为体,照真空理。”
二五、《大乘义章》曰∶“言慧眼者,观达为慧,慧能照瞩,故名慧眼。”
二六、《净影》曰∶“能见真空,故名见真。”
二七、《智度论》曰∶“慧眼能见破相空理及见真空。”又曰∶“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
二八、《思益经》云∶“慧眼为见何法?答言∶若有所见,不名慧眼。慧眼,不见有为法,不无见为法。所以者何,有为法皆虚妄分别。无虚妄分别,是名慧眼。无为法空无所有,过诸眼道。是故慧眼,亦不见无为法。”
二九、憬兴曰∶“一切种智为体,无法不照,故云具足。”
三十、《法华文句》云∶“佛眼圆通,本胜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
三一、《智度论》曰∶“慧眼、法眼、佛眼虽胜,非见众生法。欲见众生,唯以肉眼。”
三二、义寂云∶“有肉眼,知障内色故。”
三三、《净影疏》曰∶“佛眼能见真实如来藏中,不空实性,名了法性。”
三四、憬兴云∶“能与佛一切种智相应,觉了中道第一义,故云觉了法性。”又云∶“亦见佛性,故云觉法性。”
三五、《华严演义钞》曰∶“为道养生,先修肉眼。肉眼见粗,不能见细等,次修天眼。天眼见色,未见真境,故修慧眼。慧眼见理,未能见事,故修法眼。法眼未圆,故修佛眼。”
三六、《智度论》曰∶“菩萨摩诃萨,初发心时,以肉眼见世界众生受诸苦患,心生慈悲,故求慧眼以救济之。得是慧眼已,见众生心相种种不同云何令众生得是实法,故求法眼,引导众生。”
三七、古云∶“得其一,万事毕。”
三八、《涅槃经》云∶“菩萨能如是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
三九、《胜天王般若经》云∶“无羞辩、无尽辩、相续辩、不断辩、不怯弱辩、不惊怖辩、不共余辩、无边际辩、一切天人所爱重辩。”
四十、《胜鬘宝窟》曰∶“佛能以正法授与众生。”
四一、净影曰∶“诸法悉空,名为无相。”
四二、《涅槃经》云∶“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
四三、《大乘义章》曰∶“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虚妄,故复经中亦名真如。”
四四、《文殊般若经》曰∶“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惊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
四五、《大宝积经》云∶“乃至诸法本性与佛性等,是故诸法皆是佛法。”
四六、《净名经》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
四七、《金刚三昧经》云∶“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种∶一理入。二行入。”
四八、《大集经》云∶“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
四九、《法华经化城喻》曰∶“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
五十、《净影疏》曰∶“解法如如,是其理解。………空同曰如。解知一切万法皆如,名解如如。”
五一、《大乘义章三》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就一如中,体备沙界恒沙佛法,随法辨如,如义非一,彼此皆如,故名如如。”
五二、《会疏》曰∶“如如是不一不异,不空不有之义。正是中道第一义谛相也。”
五三、《会疏》曰∶“习(即集)即集谛,意亦兼苦。灭即灭谛,含道之言。因果相涉,故说四谛之教,即音声方便。”
五四、《净影疏》曰∶“善知习(即集)等,是其教解。习善之教,名习音声。灭恶之教,名灭音声。菩萨于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于中巧知,故曰方便。”
五五、《嘉祥疏》曰∶“善知习灭音声,明辞无碍。”
五六、《会疏》曰∶“明其离过,谓非世间无益之论等,专乐说出世大乘究竟了义故。”
五七、《维摩经弟子品》曰∶“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
五八、《大乘义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
五九、《会疏》曰∶“般若妙慧,证寂灭平等,故云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空寂《魏译》作寂灭)。”
六十、《万善同归集》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无实性故。是不断之无。”
六一、《会疏》曰∶“生身者,是苦果依身,正是苦谛。烦恼、见思等惑,正是集谛。‘二余’者,即苦集余残也。菩萨能断正使,及以习气,无有余残。出过三界,离父母生身,有漏果縳悉断尽。故云‘俱尽’也。”
六二、憬兴曰∶“生身,在报。烦恼,苦因。因果二余,皆已尽故。”
六三、《净影疏》曰∶“生身,苦报。烦恼,惑因。此二残余,皆悉灭尽。”
六四、《胜鬘经》曰∶“一乘即是第一义乘。”
六五、憬兴曰∶“一乘者,即智虽有三,其极无二,故云一乘。”
六六、《法华经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六七、《净影疏》曰∶“乘是行用。行能运通,故名为乘。随化多乘,就实不殊,是以言一。于此一乘,穷名究竟。”
六八、《会疏》曰∶“彼岸,涅槃妙果也。”
六九、《净影疏》曰∶“至于彼岸,涅槃果极。”
七十、《净影疏》曰∶“除妄显真,名断疑网。”
七一、《会疏》曰∶“断除疑网,智惠(同慧)自生。”
七二、《嘉祥疏》曰∶“决断疑网者,能断众生疑。”
七三、《心经》曰∶“无智亦无得。”
七四、《智度论》曰∶“诸法实相中,决定相不可得故,名无所得。”
七五、《涅槃经》曰∶“无所得者,则名为慧。有所得者,名为无明。”又曰∶“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七六、《仁王良贲疏》曰∶“无所得心者,无分别智也。”
七七、《维摩慧远疏》曰∶“菩萨破去情相,到无得处,名无所得。”
七八、《大乘义章十九》曰∶“知一乘真实之法,名为实智,了知三乘权化之法,名方便智。”
七九、《大日经二》曰∶“诸佛甚希有,权智不思议。”
八十、《唐译》曰∶“得一乘道,无有疑惑,于佛教法,不由他悟。”
八一、《魏译》作“慧由心出。”《净影疏》释云∶“真解发中,名慧心出。”
八二、望西《无量寿经疏》曰∶“疑网既断,实理忽证。彼能证智,不由他生,必由心出。”
八三、《会疏》曰∶“断除疑网,则智慧自生。由心者,无师自然智,而不由他悟。”
八四、六祖惠能大师曰∶“密在汝边。”
一、《华严》云∶“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二、《慧琳音义》曰∶“唐云妙高山。四宝所成,故曰妙。出过众山,曰高。或云妙光山,以四色宝,光明各异照世故。”
三、《宋译》云∶“坚固不动,如须弥山。”
四、《魏译》作∶“慧光明净,超逾日月。”
五、《会疏》云∶“超逾日月者,日月有亏盈,慧光不然。日月有出没,慧光常明。日月不照心内,慧光能照。日月不周,慧光周遍故。”
六、憬兴云∶“定净满德,如雪山也。”
七、《会疏》曰∶“以戒德喻雪山。戒德清净,如大雪山。常洁白,能照众生,令清凉故。”
八、《净影疏》云∶“雪山显其定净。诸德皆净,名等一净。”
九、《往生论注》释心业无分别云∶“如地负荷,无轻重之殊。”
十、《法华经》曰∶“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稳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
十一、《佛地论》曰∶“如来圣教,于诸外道,一切世间邪劣教中,最为真实。殊胜清净,犹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
十二、《魏译》曰∶“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有着故。”
十三、《行事钞资持记》曰∶“无所著者,离尘染故。”
十四、《慧琳音义十五》曰∶“此树端直无节,圆满可爱,去地三丈余,方有枝叶,其子微细。如柳花子,唐国无此树。”
十五、《罪福报应经》曰∶“尼拘※树,高二十里,枝布分圆,覆六十里。其树上子数万斛。”
十六、《阿惟越致遮经》曰∶“能荫五百车。”
十七、《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如来金刚智印。”又云∶“譬如帝释手持金刚,破修罗军,念此诸执金刚亦复如是。”
十八、《仁王经念诵仪轨上》曰∶“手持金刚杵者,表起正智,犹如金刚。”
十九、《诸部要目》曰∶“不持金刚杵念诵,无由得成就。金刚杵者,菩提心义。能坏断常二边,契中道。中有十六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五智义,亦表十波罗蜜,能攫十种烦恼,成十种真如。便证十地。”
二十、《资持记》云∶“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
二一、《天台净名疏》云∶“法外妄解,斯称外道。”
二二、《圆觉经集注》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
二三、《俱舍玄义》云∶“学乖谛理,随自妄情,不返内觉,称为外道。”
二四、《大庄严法门经》曰∶“文殊师利问金色女,谁是外道。女言∶‘于他邪说,随顺忍受,是名外道。’”
二五、《百论》云∶“顺声闻道者,皆悉是邪。”
二六、《净名经》曰∶“直心是道场。”
二七、《往生论注》云∶“正直曰方,依正直故,生怜愍一切众生心。”
二八、《法华经方便品》曰∶“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二九、《法华文句》曰∶“五乘是曲而非直,通(教)别(教)傍偏而非正。今皆舍彼偏曲,但说正直一道也。”
三十、《佛地论》曰∶“称顺机宜,故名善巧。”
三一、《文句》曰∶“显善权方便,明观行精微。”
三二、《华严经》明十种善巧智∶(一)了达佛甚深善巧智。(二)出生广大佛法善巧智。(三)宣说种种佛法善巧智。(四)证入平等佛法善巧智。(五)明了差别佛法善巧智。(六)悟解无差别佛法善巧智。(七)庄严佛法善巧智。(八)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九)无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十)无边佛法无差别善巧智。故知十种善巧智,皆源于深入精微,彻尽心源,从根本智而差别智,故能了达出生、宣说、证入等等诸善巧智也。
三三、《胜鬘宝窟》曰∶“决定谓信也。”
三四、《净影疏》曰∶“专乐求法,心无厌足,自利方便。”
三五、《会疏》曰∶“菩萨求法为利他故,所得法必为他说。为一切众生,经无量劫而无疲倦。”
三六、《梵网经》曰∶“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
三七、《会疏》曰∶“法音高响,犹如鼓声。威德摧邪,犹如胜幢。慧日照迷,犹如杲日。”
三八、嘉祥师曰∶“建幢是战胜之相,譬说法降魔得胜也。”
三九、《净影疏》曰∶“言击法鼓,喻闻慧法。鼓声远被,名击法鼓。建法幢者,喻思慧法,立义称建,义出名幢。(指建立法义,彰显于众,为“建法幢”。)言曜慧日,除痴闇者,说修慧法,开众生也。”
四十、《华严经二》曰∶“如来智慧无边缘,一切世间莫能测,永灭众生痴闇心。”
四一、《宗镜录》曰∶“以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
四二、《净影疏》曰∶“以慧开人,名为导师。”
四三、《会疏》曰∶“为失道者,示其正路,故曰导师。”
四四、《金刚经》曰∶“当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四五、《净影疏》曰∶“因力缘力,为第一门。起修所依。过去所修一切善行,能生今善,名为因力。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名为缘力。”
四六、望西云∶“宿世善根谓之因力。亲近知识谓之缘力。因缘和合能起行故。”
四七、《会疏》曰∶“因力者,菩提心正是佛道本因。能贯十方三世,令众魔大慑怖故。缘力者,广求知识,大聚诸善。此缘有转凡入圣大威力故。”
四八、净影云∶“起行之愿,名为愿力。”
四九、望西云∶“求菩提心,谓之愿力。”
五十、《会疏》曰∶“愿力者,四弘誓愿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故。”
五一、罗什大师曰∶“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
五二、《毗婆沙论》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
五三、《弥陀要解》云∶“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
五四、《大悲经》曰∶“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五五、《智度论》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
五六、《净影疏》云∶“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灯明。”
五七、《会疏》曰∶“照世间迷暗,故云为世明灯。”
五八、《探玄记》曰∶“生我福故,名福田。”
五九、《优婆塞戒经》明三福田∶(一)报恩福田,父母师长也。(二)功德福田,佛法僧三宝也。(三)贫穷福田,贫穷困苦之人也。供养此上三者,均能生福,故皆名福田。
六十、《净影疏》云∶“能生物善,名胜福田。”
六一、《法华经授记品》曰∶“大雄猛世尊。”
六二、《净影疏》云∶“佛于世间,最为雄猛。”
六三、《大乘义章》曰∶“化心不怯,名为无畏。”
六四、《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
六五、《维摩经》曰∶“法本不生,今则无灭。”
六六、《十住毗婆沙论》曰∶“若随声闻地,及辟支佛地,是名菩萨死,则失一切利。若随于地狱,不生如是畏。若随二乘地,则为大怖畏。”
一、《会疏》曰∶“庄严超绝,故云微妙。无有苦恼,故云安乐。无漏相,实相相故,故云清净。”
二、《净影疏》曰∶“何不力励为善求生,名‘力为善’。‘念道之’者,自然往生,名念‘自然’也。”
三、《会疏》曰∶“‘何不’二字,激劝之辞,即通二义。善有二种∶
一、称名念佛,是名善本。二、广行诸善,回向得生。念通二种∶念谓能念,道谓所念。道亦有二∶一、弥陀本愿,是名他力大道。不藉自力修善,一超直入,故名自然。二、三乘所证道,无为自然,性不造作,故亦名自然。虽互二义,正在初义。”
四、《要解》云∶“从事持达理持。”
五、《楞严经》曰∶“清净本然”。
六、《左雄传》曰∶“容容多厚福。”
七、《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八、《文选宋玉赋》云∶“溃淡安而并入。”
九、《大乘义章》曰∶“染爱尘境,名之为欲。”又曰∶“于缘欲受,称欲。”
十、《俱舍论》云∶“欲,谓希求所作事业。”
十一、《嘉祥疏》曰∶“罗之言摄。”
十二、《唯识述记》曰∶“解谓离縳,脱谓自在。”又曰∶“言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縳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縳,立解脱名。”
十三、六祖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十四、百丈禅语∶“心性无染,本自圆成。”
十五、《往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
十六、宗门《宝镜三昧》曰∶“潜行密用,如愚如鲁,只能相续,名主中主。”
十七、高峰禅师曰∶“归来仍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
十八、《大日经》曰∶“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
十九、傅大士《心王铭》曰∶“水中盐味,色里胶清,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
二十、曹山(曹洞宗祖师)曰∶“祗要知有便是。无须当烦恼无明之时。”
二一、《净名经》曰∶“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二二、《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二三、湛愚老人曰∶“曹山自比六祖,祇是得此※柄。”
二四、《观经》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色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
二五、《玄应音义》曰∶“此译言高上作,谓高上于余方也,亦言胜。”又云∶“俱卢洲,此云上胜,亦云胜生。”
二六、《起世因本经》谓此洲“于四天下,比余三洲,最上最妙最胜彼。”
二七、《吴译》作:“郁单之自然,自然成七宝。”
二八、《华严疏钞十三》云∶“郁单越,此云胜生。以定寿一千岁,衣食自然故。”
二九、《汉译》作“郁单成七宝。”
三十、《首楞严经》“元是菩提妙净明体。”
三一、《会疏》曰∶“所证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故名无上下。竖深横广,无有边际,故名无边际。是则佛智所照也。着,明也。洞达,证入义也。”
三二、《会疏》曰∶“是则佛智所照也。”
三三、《嘉祥疏》曰∶“证果,无有形色好丑之异。洞达,是智。无边际是真谛境。”
三四、《净影疏》曰∶“但能念道,不简(拣也)上下,同得往生。故言‘着于无上下’也。若得生彼,神通洞达,无有边际,故云‘洞达无边际’耳。”
三五、《俱舍论》曰∶“勤谓令心勇悍为性。”
三六《会疏》曰∶“欣求在己。己,自心,故云自求。”
三七、《会疏》曰∶“一时顿超三界,断绝旷劫系业,故云超绝,亦绝则超也。”
三八、《净影疏》曰∶“下三恶道,名为恶趣。人天二道,名为善趣。今此约对弥陀净刹,娑婆五道,齐名恶趣。地狱、饿鬼、畜生,是其纯恶所向,名为恶趣;娑婆人天,杂恶所向,亦名恶趣。若依此方修习断除,先断见惑,离三途因,灭三途果。后断修惑,离人天因,绝人天果。渐除不名横截。若得往生弥陀净土,娑婆五道,一时顿舍,故名横截。”
三九、《会疏》曰∶“必超绝去,非次第断,故云横截。”
四十、《嘉祥疏》曰∶“修菩提因,横断五道流转,故恶道自闭塞。”
四一、《会疏》曰∶“凡夫生彼,速升果地,故云无极。”
四二、《净影疏》曰∶“升道无极,彰其所得。得道深广,故无穷极。”
四三、《嘉祥疏》云∶“去者既多,故云无穷极。”
四四、《净影疏》曰∶“修因即去,名为易往。无人修因,往生者鲜,故云无人。”
四五、《嘉祥疏》曰∶“只修十念成就,即得往生。而行者希。故云‘易往而无人’也。”
四六、(一)净影曰∶“其国不逆,彰前‘易往’。自然所牵,彰前‘无人’。娑婆众生,久习盖缠,自然为之牵縳不去,故彼‘无人’。”
四七、法住师云∶“言自然所牵者,因圆果熟,不假功用自然招致故。”
四八、嘉祥云∶“修因窍招果,则为此果所牵也。”
一、《会疏》曰∶“夫物有本末,事有缓急。以办了一大事为急务。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而后却出干事。扺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扺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花中,不落恶趣之谓也。然诸人缓于火急之事,走不急之经营。大命将尽,虽悔何益。”
二、《会疏》曰∶“人世炎炎,犹如火聚,故云剧恶极苦。”
三、《会疏》曰∶“营谓经营,专力于事云务。以是勤劳其身,故云勤身。”
四、《会疏》曰∶“士农工商,为给自身,故云以自给济。给,供给也。济,周济也。”
五、义寂师曰∶“累念于既往,积虑于未至,故云累念积虑。常为欲心所驱役,嘈杂奔波,故云为心走使。”
六、《嘉祥疏》以“心财相积不舍。”
七、憬兴曰∶“为心走使者,如渴鹿逐于阳炎,翳眼弄于空华,皆为爱水之心,不了病华,而走驰故。”
八、《会疏》曰∶“焚谓焚烧,兵火失火等难。漂谓漂流,洪水风波等难。劫夺,盗贼难。为怨家所消散,为债主所磨灭也。”
九、《普贤行愿品》云∶“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相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
十、常云∶“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十一、《会疏》曰∶“怡声下气,言不违戾。温良恭谦,面无颦蹙,是谓常和。”
十二、《会疏》曰∶“人情平时虽无愤恨,违境忽生,不时斗诤,故云或时。”
十三、憬兴云∶“自当,即自受也。”
十四、憬兴云∶“善变化即善趣报。恶变化即恶趣报。”
十五、《会疏》云∶“今世虽善果,(所作)业因恶,则来世变招殃过。现在虽恶报,所作善则后生化享福报。千变万化,不可具述。”
十六、《嘉祥疏》曰∶“恶因得苦,善因得乐。其报易前也。”
十七、《嘉祥疏》曰∶“作善者,天堂果报以待之。作恶者,刀山剑树以待之。”
十八、《涅槃经》云∶“迦叶∶譬如甘蔗,既被压已,滓无复味。壮年盛色,亦复如是。既被老压,无三种味∶一、出家味。二、读诵味。三、坐禅味。”
十九、《嘉祥疏》谓∶世人以“死之祠祭杀生为凶,嫁娶等为吉。世人于此二事,竞各为之。”
二十、《嘉祥疏》曰∶“身造恶故云身愚,心不信故云神闇。”
二一、《净影疏》曰∶“身愚神闇,心塞意闭。生死善恶,自不能见。”
二二、憬兴云∶“蒙又作蒙。蒙,覆不明也。冥,闇昧无知也。”
二三、义寂释此句曰∶“谓无所了知,触事违犯。如小儿夜行,狂犬妄走,无所不作也。”
二四、《会疏》曰∶“不顾后世。但求现乐,故云‘各欲快意’。”
二五、《净影疏》曰∶“素不为善,明其无行。不识道德,彰其无解。”
二六、《净影疏》曰∶“生死之趣,不能自见,不识果也。善恶之道,不能自见,不识因也。于因于果,自心不识。他无语者,故永不解。”
二七、《大乘义章》曰∶“烦恼闇惑,结縳行人,故名为结。又能縳心,亦名为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
二八、《大乘义章》云∶“一点瞋心火,能烧功德林。”
二九、《嘉祥疏》谓:“上不顺天心,下违阎罗王之意”。
三十、《净影疏》曰∶“痴故起瞋,共相残害,各怀杀毒,恶气窈冥,为妄事等。”续云∶“造罪之人,宿罪之力,自然招集非法恶缘。随而与之,恣其作罪。待其罪极,顿夺令尽。将入恶道,受苦无极。”
三一、《会疏》曰∶“荣华不可保,会者定离散。爱欲不可常,盛者必衰故。颠倒妄乐,故无可乐者。”
三二、彭际清曰∶“一切世人以欲为乐,不知是苦。智者观之,唯苦无乐。所以者何?以有为乐,无即是苦,不知有者无所因故。以得为乐,失即是苦,不知得者失所因故。以聚为乐,散即是苦,不知聚者散所因故。以生为乐,灭即是苦,不知生者灭所因故。”
三三、《净影疏》曰∶“智慧明达,得智胜也。功德殊胜,得福胜也。”
三四、《涅槃经》云∶“常为心师,不为师心。”
三五、《四十二章经》曰∶“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一、《韵会》曰∶“戒通作诫。”
二、《俱舍界品颂疏一》云∶“教是教授,令人修善。诚是诚勖,令人断恶。断恶修善,故名教诫。”
三、《会疏》云∶“教,上人被下之言。诫,诫约也。言彻实理,故云甚深。转凡成圣,故云甚善。”
四、《会疏》云∶“解脱忧苦者,得闻要津,绝流浪忧。饱耽法乐,脱生死苦也。”
五、《法华经药王品》曰∶“如佛为诸法王。”
六、《法华譬喻品》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
七、《净影疏》云∶“光明彻照,自福殊胜。达空无极,自智殊胜。”复解“无极”曰∶“名感十方,有缘斯摄,名无穷极。”
八、《弥陀要解》曰∶“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
九、《会疏》曰∶“开发佛智,断灭无明,故云开明。”
十、《净影疏》云∶“敬荷佛恩,名为敬佛。”
十一、《会疏》曰∶“三业敬奉,是为敬。”
十二、《会疏》云∶“佛如善见药,见闻悉得益。故为大善。”
十三、《安乐集》云∶“若能常修念佛三昧,能除贪瞋痴。无问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障,悉皆除也。”
十四、莲池、灵峰两大师均云∶“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十五、憬兴云∶“拔欲者,令离烦恼。”
十六、《净影疏》曰∶“杜众恶源,令离恶业。杜犹塞也。恶业是其恶道家本。名众恶源。教之断塞,目之为杜。”
十七、《望西疏》曰∶“杜众等者,令断恶业。流转生死,恶业为源。故云之源。”
十八、《疏》曰∶“诸烦恼中,瞋恚为最,故云之源。亦指无明为之源。佛悉断尽,更无余残。”
十九、《会疏》曰∶“无谋神化,常体性空,故为游步。”
二十、憬兴云∶“天上人间,唯佛独尊,故游步三界。化之纵任,故无所拘碍。”
二一、《心地观经》曰∶“自见己身三十六物恶露不净。”
二二、《大论》中举五种不净∶谓种子、依处、当体、外相、究竟等五种,悉皆不净。
二三、《十疑论》谓七种不净∶一种子,二受生,三住处,四食啖,五初生,六举体,七究竟。七种悉皆不净。故于自身以及他身,实无可乐之处。纯苦无乐,理应厌离。
二四、《会疏》曰∶“贪瞋痴为心垢,反之为三善。”
二五、《笺注》曰∶“如言而行,如行而言,谓之忠信。”
二六、《弥陀要解》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为愿。
二七、《胜鬘经上》曰∶“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
二八、《会疏》曰∶“‘求愿’者,愿往生心也。‘善本’通名诸善,别指称名念佛。”
二九、《劝心往生论》云∶“今生荣华一期之程,结苦果于亿劫。现世勤修须臾之间,开觉※于三明。”
三十、灵芝师释极乐云∶“弥陀净土,境界殊绝。圣贤同会,闻法悟道,寿命永劫,不退菩提。更有余乐,不能过此,祇无诸苦,已为可乐,况具诸胜事,其乐何穷!”
三一、《大乘义章》曰∶“追返名悔。”
三二、《略论》曰∶“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
三三、《嘉祥疏》曰∶“此中先诫断惑,明怀疑生边地。离佛前,远至五百岁花不开。不开且不得至十方供养诸佛。”
三四、《会疏》曰∶“始终不退名精进。‘求心所愿’愿求往生也。‘疑惑’者,不了佛智故。‘悔’是恶作,初信后疑,悔前信解,半途而废。‘自为过咎’者,‘彼国不逆违’,自甘生边地故。‘诸厄’者,不见三宝,不闻经法故。”
三五、《无量寿经钞》曰∶“经说不同。谓《觉经》(即《汉译》)及《大阿弥陀经》(即《吴译》)中下辈摄(指中辈下辈皆有边地。)今经(指《魏译》)不尔,别说之。故诸师亦异。所谓昙鸾、元晓、法住、如湛等师,存不摄义。义寂、憬兴、龙兴、仁岳等师,存摄义也。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但以此经,翻译正本。昙鸾大师,我宗高祖。今须依之。即《略论》云∶‘又有一种往生安乐,不入三辈。’夫三辈,则信心往生,亦所劝也。边地即是疑心往生,亦所诫也。信疑劝诫,天地水火,何得相摄。”
三六、《法华经》曰∶“渐渐习学,悉当成佛。”
一、《净影疏》曰∶“五戒所防,杀、盗、邪淫、妄语、饮酒。是其五恶。造此五恶,于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名为五痛。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说为五烧。”
二、《嘉祥疏》曰∶“何故但明此五?由世人喜造,故偏彰。”
三、义寂曰∶“直趣菩提名端心,不求余事名正意。”
四、《嘉祥疏》曰∶“他土中多有胜缘,又复善报强胜,作善为易。此土无此二缘。‘开化’即佛开导教化也。”
五、《嘉祥疏》云∶“降化其意者,悕(愿也)心入道,令持五善故,顺教修行。”
六、《嘉祥疏》曰∶“‘获其福德’者,举远近二果,成其行也。”
七、《净影疏》曰∶“由持五戒,于现在世,身安无苦。”
八、《净影疏》曰∶“后世弥陀,终得涅槃。”
九、太贤曰∶“世间所畏,死苦为穷(极也),损他之中,无过夺命。”
十、《会疏》曰∶“‘强者伏弱’者∶能杀者为强,所杀者为弱。人畜皆然。‘转相克贼’者∶‘克’谓制胜、杀害。‘贼’谓贼害。如雀取螳螂,人亦取雀,故云‘转相’。”
十一、憬兴曰∶“‘克’者杀也。‘贼’者害也。”
十二、《经音义》曰∶“无父曰孤,无子曰独。”
十三、憬兴云∶“孤者无父母,独者无子女。”
十四、《会疏》曰∶“幽冥,所谓冥途黄泉也。”
十五、《会疏》曰∶“脱人身,受鬼畜等身,故云‘转生受身’。四生转变,云‘改形’。六道生死,云‘易道’。”
十六、《嘉祥疏》曰∶“譬如王法者引喻况。报经在前,重苦在后。如似王法治罪,先杻械诣市杀之。先现报后入地狱,故云‘极刑’。”
十七、《无量寿经钞》曰∶“有云第六识名魂神,第八识曰精识。”
十八、《会疏》曰∶“如八大地狱及长寿鬼云‘或长’。如飞蛾蜉蝣等云‘或短’。”
十九、《会疏》曰∶“杀生等人,生生同出,彼此互害,报其怨恨也。”
二十、义寂云∶“作恶虽不乐欲苦果,苦果自应。修善虽不希望乐果,乐果自应。义同影响(指如影随身,如响应声)。然此多言自然者,为显因果决定法尔。”
二一、《会疏》曰∶“因果必应,故云自然。”
二二、《等不等观杂录》曰∶“经中淫多从女旁,专指男女事也。”
二三、《嘉祥疏》曰∶“宰相之官,纵放臣下。用取万民贿,枉取人物。”
二四、义寂云∶“机谓幻惑,伪谓虚诈。”
二五、憬兴云∶“机者机关。即巧言令色,曲取君意,能行机伪。”
二六、《会疏》曰∶“三恶相资,炽发邪欲。吸引他财,欲积自己。故云‘欲自厚己’也。”
二七、《维摩经》曰∶“身孰为本,欲贪为本。”
二八、《会疏》曰∶“欲海深广,不知厌足,无尊无卑,无富无贫,唯求收积。嘈杂奔波,故云欲贪等。”
二九、《会疏》曰∶“前不顾是非,后不顾讥嫌;亦前不顾明哲昭察,后不顾鬼神冥记;或亦前不顾过业,后不顾来报。”
三十、《嘉祥疏》曰∶“‘无一随者’,神识孤游戏,财留在自界。”
三一、义寂云∶“谓善因及祸福果,皆追命根所生处也。”
三二、《晋译华严经》曰∶“如人从生,有二种天,常随侍卫。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见人,人不见天。”
三三、《药师经》曰∶“有俱生神,具书罪福,与阎魔王。”
三四、《嘉祥疏》曰∶“一切众生皆有神,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同生女在右肩上书其作恶。同名男在左肩上书其作善。”
三五、《五戒经》∶曰“三覆八校,一月六奏。”
三六、《五戒经》曰∶“如是等日,天神记录众生善恶也。”
三七、《会疏》曰∶“幽有天神,识其科条,无毫厘差。故云‘克识’。识音志,即记也。”
三八、憬兴云∶“以种子识功能不亡,名克识。”
三九、义寂云∶“所作善恶,非但自识内薰,天神外记。记在二处,安有赦乎?”
四十、《会疏》曰∶“世界安立,单阳不成,独阴不育。夫妇相因相成。又父子相因,君臣相资。凡天地之间,无独立义。故云‘相因寄生’。”
四一、《会疏》曰∶“邪谓邪曲,恶谓罪恶。”
四二、《沙弥律》曰∶“在家五戒,惟制邪淫;出家十戒,全断淫欲。但干犯世间一切男女,悉名破戒。乃至世人因欲,杀身亡家。出俗为僧,岂得更犯。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故经云‘淫泆而生,不如贞洁而死’。”
四三、《无量寿经钞》曰∶“夫淫欲者,流转生死之根源矣。远离解脱之因缘也。如大贤云∶‘生死牢狱,淫为枷锁。深縳有情,难出难故。’”
四四、《智度论》云∶“淫欲者,虽不恼众生,系縳心故,立为大罪。”
四五、《瑜伽论》云∶“诸爱之中,欲爱为最。若能治彼,余自然伏。如制强力,弱者自伏。然此欲法有三种过∶苦而似乐故;少味多灾故;不净似净故。”又云∶“何耽刹那之微乐,应受永劫之大苦。”
四六、《诃欲经》云∶“女色者,世间之枷锁,凡夫恋者,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间重患,凡夫因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间之衰祸,凡夫遭之,无厄不至。”
四七、《会疏》曰∶“淫火内燃,胸热心狂。”
四八、《净影疏》曰∶“‘交结聚’下,明造恶过。为淫造作杀盗等事,是其过也。”
四九、憬兴云∶“公然劫取”也。“迫胁”者,以威力相恐惧,即豪夺也。是为盗恶。如是广行杀盗之恶,只为“归给妻子”取悦于一妇人,以图“极身作乐”而已。
五十、望西云∶“极谓疲也。”
五一、义寂云∶“谓显中作恶者,着于人。隐中作恶者,着于鬼故。”
五二、《会疏》曰∶“人谓人间,官吏刑罚。鬼谓鬼神,冥官照见。”
五三、《智论》曰∶“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
五四、《大乘义章》曰∶“言不当实,故称为妄。妄有所谈,故名妄语。”
五五、《净影疏》曰∶“口之四过,不应法故,通名妄语。”
五六、《四分律》云∶“彼此斗乱,令他破也。”
五七、天台云∶“遘扇彼此,乖和合也。”
五八、《大乘义章》云∶“言乖彼此,谓之为两。两朋之言依于舌,故曰两舌。”
五九、《法界次第》曰∶“恶言加彼,令他受恼,名为恶口。”
六十、《大乘义章七》云∶“言辞粗野,目之为恶。恶从口生,故名恶口。”
六一、《梵网》云∶“不见言见,见言不见。”
六二、《俱舍论》云∶“一切染心所发诸语,名杂秽语。”
六三、《大乘义章》曰∶“邪言不正,其犹绮色。从喻立称,故名绮语。”
六四、《无量寿经笺注》云∶“绮语,一切含淫意不正之言词也。后世骚人积习,多喜以美人香草寓言。凡涉于闺阁者,皆谓之绮语。”
六五、《十业道章》云∶“说染言词,名杂秽语。若不染心,绮饰文辞,歌赞实德,非不善也。”
六六、望西云∶“凡此妄语,世人喜犯,不顾来报。如南山云∶‘此戒人多喜犯。良由妄业重积,识种尤多。故随尘境,动便虚构。’”继云∶“又行基菩萨云∶‘口虎害人,舌剑断命。如口如鼻,死后无咎。’”
六七、《智度论》云∶“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一、口气臭。二、善神远之,非人得便。三、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智人谋议,常不参预。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人所不敬,虽※有教※,人不承用。七、常多忧愁。八、种诽谤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若出为人,常被诽谤。”
六八、《嘉祥疏》云∶“‘憎嫉善人’明恶口。‘败坏贤明’明妄语。‘不孝二亲’(《魏译》作二亲)明作恶人造逆。‘朋友无信’,明其不忠,成上妄语。‘尊贵自大’成其恶口。‘谓己有道’成其两舌。”据望西意∶“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乃“两舌过也。”
六九、望西云∶“令依造恶,宿善灭时,善神舍去,故今世遭厄,此厄为痛。”
七十、《净影疏》云∶“宿善尽灭,善神远舍。身无依倚,多遭厄难,是其痛也。”
七一、《会疏》曰∶“无能他人牵我者,唯縳自业,自入恶趣故。”
七二、《净影疏》云∶“恶业所牵,鬼神摄录。将入恶道,受苦焦焚。”
七三、义寂师云∶“身业三恶,以为初三。口业四恶,合为第四。意业三恶,合为第五。”
七四、《起信论》曰∶“五恶之义,特准他经,配以十恶。其一恶者,杀业所摄。其二恶者,盗贪所摄。其三恶者,淫业所摄。其四恶者,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所摄。其五恶者,瞋恚邪见所摄。反是即为五善,亦名十善。”
七五、《资持记》明酒有十过,云∶“一、颜色恶。二、少力。三、眼视不明。四、现瞋恚相(瞋毒)。五、坏业资生。六、增疾病。七、益斗讼(瞋毒)。八、无名称。九、智慧少(痴毒)。十、命终堕三恶道。”
七六、世云∶“酒能乱性。”
七七、义寂《述义》曰∶“鲁者鲁钝,谓无所识知也。扈者跋扈,谓纵恣自大也。”
七八、《辅行》曰∶“鲁扈等者,无惭不顺之貌。”
七九、《礼记》云∶“顺人情者,谓之礼。”
八十、《会疏》曰∶“决断是非,资宜而行,是为义。甄辨尊卑,不失其节,是名礼。”
八一、《显扬大戒论》曰∶“六亲者,为身上三代,谓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身下三代,谓男女、孙男女、曾孙男女。”
八二、︽无量寿经钞》曰∶“六亲之外,名为眷属。”“资用”者,指资生所用之物,如财米等。如是恶子,于六亲眷属,所须维持生活之必需品,全然不顾。故云“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于父母之恩,师友之义,悍然不顾,无动于衷。
八三、︽魏译》作“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
八四、︽玄应音义》曰∶“真人是阿罗汉也。”
八五、︽法华疏记》云∶“真是所证。证真之人,故曰真人。”
八六、︽净影疏》曰∶“现有愚痴,闇障覆心,无所知晓,以之为痛。”
八七、义寂云∶“生死为大命,穷逼为小命。”
八八、望西云∶“悔惧等者,命欲终时,狱火来现,见此相时,生惧生悔,悔惧俱临,故云交至。”
八九、︽会疏》曰∶“天地则所依器界,总标三界。五道则能依有情,善恶通举。苦乐因果,人人常见,故云分明。”
九十、义寂云∶“天地之间,五道生死,因果分明。”
九一、︽笺注》谓:“有施必报,有感必应。”
九二、︽会疏》云∶“善恶约因,报应约果。因有善恶,果感苦乐。形声影响,毫厘不差。”
九三、︽会疏》曰∶“寻言起行,以行践言。是名言行相副。副,助也,称也。”
九四、︽吴译》曰∶“诸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虽不能大精进、禅定、持经戒,大要当作善。”
九五、彭际清居士曰∶“十善本为天业。今以念佛因缘,回向极乐,即转天业而成净业。何以故?念佛之人能转恶业,何有天业而不能转。”
九六、唐鸟巢禅师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示白居易。白居易云∶“此二句三岁小儿亦说得。”鸟窠曰∶“八十老翁行不得。”
九七、︽弥陀要解》云∶“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
一、︽嘉祥疏》曰∶“展转相生者,明三毒。不除恶,恶不绝,苦果不息。”
二、︽会疏》曰∶“五恶是因,勤苦是果。依果诫因,展转相生,现(世)痛后(世)烧,相因而生故。”
三、望西云∶“初明恶生痛烧。次明烧生恶痛。”
四、︽净影》云∶“初明从恶生痛生烧。下明其从烧生恶生痛。”
五、︽会疏》曰∶“燋然,狱火剧貌。自者,自业所感也。”
六、︽净影疏》曰∶“身受劳苦,苦增不息,名久大剧。”
七、︽宝积经》云∶“邪念生贪着,贪着生烦恼。”
八、︽嘉祥疏》曰∶“或贪财,或贪皮肉。”又云∶“‘皆由贪着’下,出三毒之过。贪着荣华,贪现在乐造恶。”
九、︽会疏》云∶“贪欲虽多,以财色为大,故偏举。不能施惠,悭吝之相也。”
十、︽遗教经》云∶“若有智慧,则无贪着。”
十一、︽会疏》云∶“爱欲逼迫,常想欲境”。
十二、︽净影疏》云∶“天下道理,自然施立。是故名为天道施张。造恶必彰,名自纠举。”
十三、︽会疏》云∶“今所言天道者,但是因果报应之报。”又云∶“事已发者依法断割之。事未发者审察之。是云纠举。举,示也。”
十四、︽会疏》云∶“茕茕者,单独貌,独生独死故。忪忪者,心动也,惊惶貌。轮回无间也。其中者,五道之中也。”
十五、︽净影疏》云∶“罪者归之,无人伴匹。故云茕忪当入其中。”
十六、憬兴云∶“端守者,匡邪守正故。”
十七、憬兴曰∶“圣通佛僧。善,世出世法,是无上宝,故敬之。此则三宝也。仁爱慈悲,博济众民,故云仁慈博爱,所谓博爱济众也。”
十八、︽大乘义章七》曰∶“染爱尘境,名之为欲。”
十九、︽智度论》曰∶“五欲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
一、望西云∶“为佛道故,制禁诸恶,谓之道禁。”
二、望西云∶“斋戒者,八斋戒。故云一日等。”
三、︽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会云∶“若有众生于彼佛土,亿百千岁,修诸梵行,不如于此娑婆世界,一弹指顷于诸众生起慈悲心,所获功德,尚多于彼。何况能于一日一夜住清净心。”
四、︽思益经》曰∶“若人于净国,持戒满一劫。此土须臾间,行慈为最胜。”又云∶“我见喜乐国,及见安乐土。此中无苦恼,亦无苦恼名。于彼作功德,未足以为奇。于此烦恼处,能忍不可事。亦教他此法,其福为最胜。”
五、︽善生经》曰∶“弥勒出时,百年受戒,不如我土一日一夜。何以故?我时众生具五滓故。善男子∶是八斋戒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路也。”
六、望西︽无量寿经钞》曰∶“问∶秽土修行若殊胜者,在此可修,何愿净土。答∶如︽要集》云∶‘此经但显修行难易,非显善根胜劣。譬如贫贱施一钱,虽可称美,而不办众事。富贵舍千金,虽不可称(美)而能办万事。二界修行,亦复如是。’若欲速办成佛利他众事,专欣净土,何留秽土,不办佛道。”
七、《会疏》曰∶“‘吾哀’,如来大慈。‘汝等’,所哀之机。五时调机,半满垂教,教云‘苦心诲喻’等。”
八、《会疏》曰∶“尊卑有序是为礼,先人后己是为让。”
九、《会疏》曰∶“父母限一世,佛于无量劫。父母不平等,佛常平等。父母恶(厌恶)不孝,佛愍恶逆。父母养色身,佛于内心。故云‘甚于’。”
十、《阿弥陀经》曰∶“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十一、《弥陀要解》云∶“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
十二、彭际清曰∶“净土至善之地,求生净土乃止于至善之功。不入净土之门,善不可得而圆,恶不可得而尽。”
一、《嘉祥疏》云∶“现土使人欣慕。上虽耳闻说妙土,未如眼见。故此下现土,令皆慕修也。”
二、《义寂》云∶“上来广说阿弥陀佛身土因果,众皆得闻,胜智上流,虽皆信解;劣慧下辈,未能决定。又耳闻者,不如眼见。是故下加阿弥陀佛威神之力,令此大众皆得眼见彼国之事,信上所闻,决定不虚。又欲令见彼国严净土,各各勤修往生之业。”
三、《会疏》云∶“盖夫土无定相,净秽因心。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故业垢蔽心,则金容同秽灰。足指按地,则瓦砾化宝玉。岂身土令之然哉!是知西方非遥,迷心为隔。若能一念归真,则往生见土,亦何隔念与时乎?”
四、《净名经》云∶“佛以足指按地,此土顿现净刹。”
五、《首楞严》曰∶“我指按地,海印发光。”
六、疏?云∶“何隔念与时乎?”
七、《观经》谓无量寿佛,“佛身高六十万亿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
八、《观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
九、《观经》曰∶“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
十、《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十一、《阿弥陀经》六朝襄阳石刻本云∶“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十二、《观经》第七观云∶“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可为比。”又第八观云∶“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第十五观云∶“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
十三、《七佛神咒经一》曰∶“其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作金色。”
十四、《法华》放光现瑞时,“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
十五、《西征赋》∶“乃有昆明,池乎其中,其池则汤汤汗汗,滉瀁弥漫,浩如河汉。”
十六、《唐译》云∶“譬如大地,洪水盈满,树林山河,皆没不现,唯有大水。”
十七、《汉译》曰∶“阿难、诸菩萨、阿罗汉等,及诸天帝王、人民,悉皆见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国土七宝已。”
十八、《魏译》云∶“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此会四众,一时悉见。”又“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悉见无量寿如来。”
十九、《唐译》曰∶“彼诸国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悉见无寿量如来,如须弥山王照诸佛刹。时诸佛国皆悉明现,如处一寻。”
二十、《宋译》云∶“尔时会中芯刍、芯刍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药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皆见极乐世界种种庄严,及见无量寿如来,声闻、菩萨围绕恭敬。譬如须弥山王,出于大海。”
二一、《观经》云∶“阿弥陀佛去此不远。”
二二、《观经》云∶“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
二三、《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云∶“时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如来会中,所有诸菩萨摩诃萨(一万二千人),苾刍(二万人)、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梵王、帝释、护世四王并余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候罗伽、人非人等,悉能见彼极乐世界,及见无量光如来。菩萨、声闻大众围绕。光明炽盛,如妙高山。”
二四、《十往生经》云∶“佛告山海慧菩萨∶汝今应当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观阿弥陀佛国,愿见阿弥陀佛。尔时一切大众,亦皆起立合掌,共观阿弥陀佛。尔时阿弥陀佛,现大神通,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萨身。尔时山海慧菩萨等(包括一切大众),即见阿弥陀佛国,所有庄严妙好之事∶皆悉七宝、七宝山、七宝国土;水鸟树林,常吐法音,彼国日日常转法轮。”
二五、《无量寿经起信论》云∶“右明无量光明遍照一切。极乐娑婆,同一法界。本无彼此,安有东西。山河大地,皆是众生目眚所成。若能一念入佛境界者,无量光明,普周尘刹。三涂六道同时解脱。不独阿难以佛威加被,得见佛身,及诸依正,即今末法众生,但能入此法门,不离当念,疾得见佛。”《华严经》云∶‘诸佛一似大圆镜,我身就如摩尼珠,诸佛法身入我体,我身常入诸佛躯。’是知诸佛众生,本来不二。名为见佛,实无见者。何以故?不可于一体中互相见故。”
一、《俱舍颂》曰∶“此五名净居天,唯圣人居,无异生杂,故名净居。”
二、《小本》中∶“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三、《会疏》曰∶“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时,人法未成(指尚未成人)。胎言其闇,借此况彼耳。非胎胞中胎生。何以知之?安乐国土一向化生故,故知非实胎生。”
四、《会疏》云∶“亲生为因,助发为缘。胎化皆藉因缘。故皆其果,问其所由也。”
五、《楞严经长水疏》云∶“佛教因缘为宗,以佛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
一、望西云∶“边地胎生,同体异名。”
二、《略论》云∶“又有一种往生安乐,不入三辈中。………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
三、《略论》复云∶“边地者,其言五百岁中,不见闻三宝,同边地之难。或亦于安乐国土,最在其边。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时,人法未成。边示其难。胎言其闇。此二名皆借此况彼耳(谓边与胎皆是喻也。)非是八难中边地,亦非胞胎中胎生。何以知之?安乐国土一向化生故,故知非实胎生。五百年后还得见闻三宝故,故知非八难中边地也。”
四、《守护国界主经》云∶“若人命终之时,预知时至,正念分明,洗浴着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见佛相好,众善俱现。定知此人决定往生净土。若人念佛持戒无精进心。命终亦无善相,亦无恶相。地府不收,安养不摄,如睡眠去。此心疑情未断,生于疑城。五百岁受乐。再修信愿,方归净土。”
五、《菩萨处胎经》曰∶“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他,有懈慢界。国土快乐。………前后发意众生,欲生阿弥陀佛国者,皆深染着懈慢国土,不能前进生阿弥陀佛国。亿千万众,时有一人,能生阿弥陀佛国。何以故?皆由懈慢执心不牢固。”
六、昙鸾大师《略论》云∶“不了佛智者,谓不能信了佛一切种智。不了故,故起疑。此一句,总辨所疑。下四句一一对治所疑。”
七、《净影疏》云∶“初言‘不了佛智’此句是总。‘不思’等别。佛智渊深,余不能测,名‘不思智’。佛智众多,非言能尽,言‘不可称’。于诸法门,知之穷尽。名为‘广智’。位分高出,名‘无等伦最上胜智’。”
八、《宗要》云∶“此言‘佛智’,是总标句。下之四句,各显四智。‘不思议智’者,是成所作智。此智能作不思议事。谓一念称名,永灭多劫重罪。十念功德,能生界外胜报。如是等事,非其所测,是故名为‘不思议智’。‘不可思’者,是妙观察智。此智观察不可称境。谓一切法,如幻如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非逐言者所能称量,是故名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者,是平等性智。此智广度,不同小乘。谓游无我,故无不我。无不我,故无不等摄。(其义为………悉皆平等摄受。)以此同体智力,普载无边有情,皆令同至无上菩提。是故名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者。正是如来大圆镜智。始转本识,方皈心原。一切种境,无不圆照。是名为大圆镜智。此一智中,有五殊胜∶如解脱身二乘同得。如是镜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无等’。是一胜也。如前三智,菩萨渐得,大圆镜智,唯佛顿证,更无余类,故名‘无伦’。是二胜也。过于‘不思议智’为‘最’;逾于‘不可称智’为‘上’;宽于‘大乘广智’为‘胜’是第三、四、五胜也。是故名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九、《会疏》曰∶“不了佛智者,盖疑佛智之不可思议。不悟如来之所以大也。念佛往生,为佛智所建,疑是故,为不了佛智。不思议智者,佛之智慧,深广而不可思议,故云不思议智。念佛往生,为不思议智所立,疑是故,名不了不思议智。不可称智者,谓佛之智慧,众多无量而称说不能尽。故名不可称智。念佛往生,为不可称智所成。疑是故,名不了不可称智。大乘广智者,于诸法门,知之穷尽,故名大乘广智。念佛往生为大乘广智所感,疑是故,名不了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者,位分高出,名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今此念佛往生,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所发。疑是故,云不了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十、昙鸾师曰∶“不可称智者,言佛智绝称谓(不可称量),非相形待(不可对待)。何以言之?法若是有,必应有知有之智。法若是无,亦应有知无之智。诸法离于有无。故佛冥诸法,则智绝相待。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以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佛智离此四句。”
十一、《起信论》云∶“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了。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十二、元晓师《宗要》云∶“若人不决如是四疑,虽生彼国,而在边地。如其有人,虽未明解如前所说四智之境,而能自谦,心眼未开。仰推如来,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随其行品。往生彼国,不在边地。生彼边地者,别是一类,非九品摄。是故不应妄生疑惑。”
十三、《无量寿经起信论》曰∶“须了佛智乃至胜智,方名真信。以一切智不离自心。无我,无我所。凡圣一如,共同此智。全信自心具一切智,本来成佛。不于心外,别有信佛之心。如是回向,是名唯心净土,疾得见佛。若于自心诸智,犹滞疑情,不免心外见佛,虽修诸善,乘愿往生,不得见佛。以不契佛智故。所以《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唯依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佛土中。’是则了知心量,不涉程途。一切功德,具足成就。………故知有决定智,方能决定信。有决定信,方能决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
十四、《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十五、憬兴曰∶“五百岁即此方年数。”
十六、《观经》中下品下生“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
一、《嘉祥疏》曰∶“转轮王喻无量寿佛。七宝宫殿喻其净土。王子得罪喻疑心之人过。金锁喻花不开。褥不异(指饮食衣服,如转轮王)喻于花中受快乐自在。合喻可知。”
二、《净影疏》云∶“明胎生者,无余苦事。但五百岁不见三宝,不得修善,用此为苦。以此苦故,虽乐不乐。”
三、义寂云∶“但望胜乐,劣乐为苦。如欣上者,厌下劣定为粗苦等。虽名为苦,非苦受也。”
四、望西《无量寿经钞》曰∶“问∶生边地为是疑心果,为是修善果。答∶正是修善果,非疑心果。但由疑心所间杂故,令所得果,不得纯净。”
五、《会疏》云∶“本罪者,疑惑罪也。”
六、望西云∶“疑佛五智,谓之本罪,非十恶业等。”
七、义寂云∶“言悔责者,此省察心,名为悔耳。责,呵责其迷心也。”
八、望西云∶“五百年终,宿障微薄,识其本罪,而生悔责。依悔责故障尽,即到阿弥陀佛所。”
九、昙鸾师《略论》云∶“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还同三辈生者,当是五百年末,方识罪悔耳。”
十、《嘉祥疏》曰∶“深自悔责,明不必一种。若能悔即出,不悔必满五百岁。”
十一、《嘉祥疏》云∶“即得者,不隔时义。”
十二、昙鸾师云∶“即得如意,还同三辈生者。”
十三、《无量寿经钞》曰∶“大乘凡夫名菩萨欤?或是纵说。纵菩萨生疑惑者,可失大利。故凡夫当明信矣。”
十四、《千手经》云∶“若于此陀罗尼生疑不信者,当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万劫中,轮转恶趣,无有出期。常不见佛,不闻法,不睹僧。”
十五、《千手经》曰∶“于后阎浮提,有比丘、比丘尼,见有读诵是经者,或相瞋恚,心怀诽谤。由是谤正法故,是人现身之中,来致诸恶重病。身根不具,聋盲喑哑。水肿鬼魅,坐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或乃致死,堕于地狱。八万劫中,受大苦恼,百千万世,未曾闻水食之名。久后得出,在牛马猪羊,为人所杀,受大极苦。后得为人,常生下处,百千万世不得自在。永不闻三宝名字。是故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也。”
十六、《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十七、灵峰《破空论》释曰∶“以无所住法,住般若中,炽然修行六波罗蜜,而不取相,是故能令少施与虚空等。………而众生住于相故,妄自计果计因,观大观小。若能称性而住,不住诸相。譬如芥子中空与十方空,性无二无别。以空非内外、彼此、方隅、形相,更无小空异大空故。无相之福,其福乃大。”
十八、《金刚经》曰∶“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又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十九、《涅槃经》曰∶“涅槃名为无相。”
二十、《演义钞》曰∶“寂灭者,即无相义。但心自证不从他得,故无诸相。”
二一、《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二二、《金刚经》云∶“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三、《破空论》释曰∶“盖不达无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伪果。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证我空,止成二乘小果。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恶法,则为阐扬狱种。惟以无我修一切善法,正所谓无所住而生其心,故即得无上菩提也。”
二四、《金刚经》云∶“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又∶“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二五、《破空论》释曰∶“设复计有少许我人等相,决不能信此经。设于此经信解受持,决能了达我人等相,当体即是无相。”
一、《无量寿经钞》云∶“小行等者,十信菩萨名为小行,对不退故。”
二、《会疏》曰∶“十三次序,为出世前后,为约方所,其义未明。”
三、《大论》云∶“问曰∶菩萨法应度众生,何以但至清净无量寿佛世界中。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佛功德。乐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众处。”
四、《论注》云∶“未证净心菩萨者,初地已上七地已还诸菩萨也。此菩萨亦能现身,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要须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为未得净心。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龙树菩萨、婆薮槃头菩萨,愿生彼者,当为此耳。”又云∶“菩萨于七地中,得大寂灭。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欲舍佛道,证于实际。尔时若不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即便灭度,与二乘无异。菩萨若往生安乐,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
五、《无量寿经起信论》曰∶“右明往生菩萨不可计数。皆是如来愿力所持,光明所摄。所以智者大师临终,令门人唱无量寿佛,及观经题目。合掌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尚得往生。况戒定薰修,圣行道力,实不唐捐。’言讫,称三宝名,奄然而逝。”
六、文殊曰∶‘诸修行门无如念佛。我于过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禅定,乃至诸佛正遍知海,皆从念佛而生。’照云∶‘当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时,决定往生。’二大菩萨因与授记曰∶‘汝以念佛不思议故,毕竟证无上觉。若善男女愿疾出离,应当念佛。’慧日泛舶渡海,达天竺。至健驮罗国。东北大山有观音像。日乃七日叩头。又断食毕命为期。至七日夜,忽见观音现紫金身,坐宝莲华。垂手摩顶曰∶‘汝欲传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七、彭氏《起信论》释曰∶“正宗者,一、首明法华藏广大誓愿,为令行者生担荷心。发起悲智,具普贤愿故。二、次明法藏广大功德,为令行者生真实心,广行方便,满普贤行故。三、次明极乐依正种种庄严。为今行者生决定心,至诚回向,入佛境界,不堕疑城故。四、次明往生正因,及世间果报,为令行者生精进心,一念念佛,成就三昧,决生彼国故。”
九、灵峰大师论《小本》之正宗分曰∶“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之启信。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信愿持名,一经要旨。”
参、流通分
一、全经三分,灵峰大师云∶“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序如首,五官俱存。正宗如身,脏腑无阙。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
一、《无量寿经钞》云∶“上来虽说万行往生。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名。”
二、黑谷《大经释》(节录)云∶“至流通,初废助念诸行二门。但明念佛往生。又云∶“准本愿故,至流通,初废诸行,归但念佛。”
三、《大论》云∶“菩萨往生极乐,见阿弥陀佛,即与八地及八地以上诸大菩萨,毕竟身等法等。”
四、《汉译》云∶“闻无量寿佛声,慈心欢喜,一时踊跃,心意清净。”
五、《宋译》云:“得闻无量寿佛名号,发一念信心。”
六、《魏译》云∶“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七、《嘉祥疏》曰∶“一念即是具足无上功德者,明利深远。一念至信,修行发愿,必生净土,终得佛果,故云无上也。”
八、《选择集》云∶“以念佛而为无上也”,“乃至一念而为大利也。”
九、《弥陀要解》云∶“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
十、《净影疏》云∶“是故已下,劝学此经。以此经中说无量寿,闻获大利。故设大火满三千界,亦须从过听受此经,况余小难。”
一、嘉祥《法华义疏五》曰∶“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转复微末,谓末法时。”
二、《青龙仁王经疏三》曰∶“有教有行,有得果证,名为正法。有教有行,而无果证,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证,名为末法。”
三、《弥陀要解》曰∶“一一庄严全体理性。”
四、《要解》云∶“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
五、《法华经化城品》曰∶“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
六、《智度论》云∶“是故如来名一切智。”
七、《智度论》云∶“后品中佛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
八、《大日经疏一》曰∶“梵云萨婆若耶,即是一切智。今谓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
九、《大日经疏一》曰∶“一切智智,如实了知。名为一切智者。”又“又谓此智,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菩提心为因者,谓行者如实知自心也。大悲为根者,谓行者发悲愿,拔众生之苦,与以乐也。方便为究竟者,为一切智智之果,即以利他之行而名之也。”
十、《仁王经》曰∶“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
十一、《法华经法师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曰∶“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是如来使,如来所遗,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能为人说。”
十二、又曰∶“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十三、《弥陀要解》曰∶“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即本经,文见《独留此经品》)。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
十四、《安乐集》曰∶“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今劝后代学者,若欲会其二谛,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而能系念相续不断,即是功德门。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
十五、《金刚经》曰:“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十六、《仁王经》曰∶“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十七、《俱舍论》曰∶“风吹猛焰烧上天宫,乃至梵宫无遗灰烬。”
十八、《普贤行愿品》∶“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十九、《笺注》云∶“专心,谓心专一不杂余念也。”
一、《会疏》云∶“所当为者,当为往生愿行者也。皆可求之,能顺佛经可得之也。”
二、善导大师云∶“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
三、《净影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者,举彼未来法灭尽事。释迦正法有五百年。像法千岁。末法万岁。一切皆过,名为灭尽。”
四、《法住记》云∶“人寿极长至十岁。刀兵劫起,互相诛戳。佛法尔时暂灭。增至百岁后,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复来人中,称相显说无上正法,度无量众。乃至此洲人寿六万岁时,无上正法流行世间,炽然不息。至七万岁时,(宾头庐等)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一时俱入无余涅槃。”
五、憬兴云∶“当人寿七万岁时,无上正法方永灭没,故云经道灭尽。”
六、望西师云∶“(善导)大师弥陀垂迹。慈恩观音化现,所解不轻,以为依凭。”
七、《净影疏》曰∶“佛以慈悲怜悯众生,故法灭后,独留此经,百岁济度。以此经中开示净土,令人求生,故偏留之。《大涅槃经》显示佛性,圣人先隐,为是先灭。此经教人厌苦求乐。济凡中要,为是后灭。”
八、《净影疏》曰∶“值斯经者,所愿皆得,明留之益。法灭尽后,百年闻者,尚得利益,往生净土。况今闻者,何有不生。”续云∶“定得往生,莫自疑虑。”
十、《资持记》云∶“佛身充满,随物现形。示生唱灭(示现生灭),拯接群品。据娑婆所见∶诞育王宫,厌世修行,降魔成佛,故云兴世。”
十一、《净影疏》云∶“明值佛难。世当佛时,名之为值。目睹称见。此皆难也。诸佛经道,难得闻等,明法难闻。于中先明经教难闻。手得经卷名为得。耳听曰闻。亦可领诵名之为得。耳餐(餐,采取也。)称闻。此等皆难。”
十二、《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
十三、《圆觉经大疏十五》曰∶“善能知真识妄,知病识药,名善知识。”
十四、《安乐集》依《法句经》曰∶“佛言,善知识者,能说深法。谓空、无相、无愿。诸法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究竟如如,住于实际。然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一切法,是为善知识。善知识者,是汝父母,养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识者,是汝眼目,能见一切善恶道故;善知识者,是汝大船,运度汝等出生死海故;善知识者,是汝缰绳,能挽汝等出生死故也。”该经复云∶“一切众生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亲近善知识,请问法要。”
十五、《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以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十六、《圆觉经》云∶“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十七、《圆觉大疏》曰∶“善达觉性,不因修生。决择无疑,名正知见。”
十八《大疏》曰∶“言心不住相者,离凡夫烦恼境界,若有少法当情,皆名住相。乃至菩提涅槃,尚不取着,何况世间梦幻境界。故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得无住心,即契圆觉。”
十九、《称赞大乘经》云∶“宁在地狱经百千劫,终不发二乘之心。”
二十、《大疏》云∶“坏见之人,虽不坏行,不堪与众生为其道眼。虽坏行,而不破见,是则人天真胜福田。”
二一、《大论》曰∶“于诸师尊,如世尊想。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复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
二二、《称赞大乘经》云∶“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三、《大疏》曰∶“但令善事明师,明师必自临时指示。亦同善财于文殊处发菩提心已,问菩萨行。文殊亦不具说。但令亲近善友,遂指德云比丘,展转令往矣。”复云∶“故《法句经》以二十一喻,喻善知识,谓父母、眼目、脚足、梯橙(橙同凳)、饮食、宝衣、桥梁、财宝、日月、身命等”。后结云∶“善知识者,有如是无量功德,是故教汝等亲近。”
二四、《圆觉经普觉品》普劝曰∶“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事善友,事善知识。”
二五、《净影疏》曰∶“余义余经,处处宣说。开显净土,教人往生,独此一经,为是甚难。”
二六、《会疏》曰∶“若闻斯经者,知识闻薰也。信乐受持者,往生正因。谓信乐本愿,受持名号,此法超异诸教故;得益超出诸善故;众机通入报土故(种种根机悉生报土);一生成办故。必依多劫宿善,超过诸难之事。故云难中等。”
二七、《法华经方便品》云∶“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
二八、《金刚经》曰∶“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是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二九、灵峰《破空论》释曰∶“此即信修大果也。设复计有少许我人等相,决不能信此经。设于此经信解受持,决能了达我人等相,当体即是无相。”
三十、《金刚经》云∶“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
一、《往生论注》云∶“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上。”
二、《智度论》云∶“是故知无法胜涅槃者。”
三、《往生论注》曰∶“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门无碍相也。”
四、《大明法数》:“一事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名事法界。二理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故名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谓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无尽,故名事事无碍法界。又名无障碍法界。今此经所宣,正是如来事理无碍法界,与事事无碍法界,甚深之法也。”
五、《金刚经》曰∶“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六、《破空论》释云∶“无上菩提,超情离见,即是究竟彼岸。不但无非法相,亦无法相可得。故云无有定法名无上菩提。所证既超情离见,所说亦超情离见。故云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实相彼岸,虽复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取说,而如来以四悉檀因缘故,亦可得说。但所说法,由其随顺四悉檀故,所以一文一句,罔不超情离见,离过绝非,而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也。”
七、《阿弥陀经》曰∶“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八、《唐译》云∶“汝阿逸多,我以此法门及诸佛法,嘱累于汝。汝当修行。………我今为大嘱累,当令是法,久住不灭。”
九、禅宗六祖为人印证曰∶“如是如是,汝如是,我亦如是。”
十、《弥陀要解》曰∶“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现在)非当(未来)。”
一、《金刚经》曰∶“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二、《法华经方便品》曰∶“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又云∶“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三、《法华方便品》云∶“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又云∶“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智,亦满十方界,其数如竹林。斯等共一心,于亿无量劫,欲思佛实智,莫能知少分。”
四、《法华经寿量品》云∶“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诸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达。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以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五、《法华方便品》云:“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
六、《梵网经序》云∶“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七、《涅槃经》云∶“人身难得,如优昙花。”
八、《法华寿量品》云∶“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
九、《弥陀要解》云∶“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十、《要解》云∶“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度自即普利一切。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十一、《要解》云∶“盖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寿经起信论》云∶“闻经之益,如是不可思议,皆是无量寿本愿力故。亦以本师威神加被故。凡有众生遇斯经者,其所获益亦当如是。”
二、《维摩经》云∶“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三、《维摩经嘉祥疏》云∶“云法眼净者,小乘亦法眼,大乘亦法眼。小乘法眼即初果,见四谛法名法眼。大乘法眼,初地得真无生法,故云法眼。”
四、憬兴曰∶“法眼净者,即预流果(初果)也。”
五、《净影疏》云∶“见四真谛,名净法眼。”
六、《维摩经》云∶“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肇公注曰∶“漏尽者,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解脱,成阿罗汉也。”
七、《净影疏》云∶“小乘众生,闻说娑婆秽恶可厌,深心厌离,故得小果。”
八、憬兴亦云∶“众闻此方秽恶可厌,故得声闻之果。”
九、《净影师疏》曰∶“大乘众生,闻弥陀威德广度,坚心愿求,故得不退。闻此多益,誓欲济度,名誓自庄。”
十、《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又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
十一、《观经妙宗钞》曰∶“若破见思名位不退,则永不失超凡假(指永超出于凡夫之假有)。伏断尘沙名行不退,则永不失菩萨之行。若破无明名念不退。则不失中道正念。”
十二、《唐译》云∶“八万亿那由他众生,得授记法忍,成无上菩提。彼无量寿佛昔行菩萨道时,成熟有情,悉皆当生乐世界。”
十三、《无量寿经钞》曰∶“序分中有光颜奇瑞。今亦现此瑞相。当知佛意,表郑重也。”
十四、《嘉祥疏》谓流通现瑞者,“明感瑞证益。”
十五、《净影疏》云∶“如来化周,为增物教,故以神力动地放光,作乐雨花。”
十六、《净影疏》云∶“明说广益,教惬群机,大众同喜。”
十七、《无量寿经钞》曰∶“法位云∶‘依《伽耶山顶论》明欢喜有三义∶一说者清净。于诸法得自在故。二所说法得清净。以如实清净法体故。三所依说法得果清净。以能证得清净妙境界故。’”
十八、《无量寿经起信论》曰∶“此经具无量寿全身;亦具一切诸佛全身。于此信入,即具一切佛智。故曰闻此经者,于无上道,永不退转。至经藏灭尽,此经独留。所以佛慈加被,殊异余经。奉劝后贤,普同信受。”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