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小品(二)
张有恒教授着
清凉小品原来是我在民航局为每个月的庆生会,陆陆续续写成与同仁分享的小品文,目的是希望帮助同仁减少烦恼及增长清净心,所以取名“清凉小品”。前面第一册系以四十篇的小品文集合成书,赠送读者参考收藏。现又完成三十篇,故再汇编成第二册出版,清凉小品的每一篇文章皆可以分次阅读,方便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每天花一点点时间,观照我们自己的“心”,让我们心真正回到“清凉”的故乡。
我们一般人追求幸福、成功,多是向外驰求,不知反躬自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以改造命运。因此在快速变迁的环境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心”常被外境所转,尚未有幸福,烦恼就先来了,这证明了我们的方法错误。本书小品文的目的,除了希望读者能在阅读之后,获得心地清凉外,亦期望大家能了解正确追求幸福美满的方法,及介绍究竟圆满智慧的佛教教育的本质。此次收录的三十篇清凉小品,就是个人对佛教教育基本观念的说明与阐述,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希望透过清凉小品,将利益众生的佛法与诸位读者分享。
这本清凉小品没有版权问题,若读者对其中的文章心生欢喜,欢迎您翻印与朋友分享。并愿大家起而行,变化内心气质,使社会祥和,人人欢喜自在!
张有恒 谨志于成大交通管理系
民国九十年九月
在二○○一年初接到交通部叶部长的新年贺卡,希望大家把公元二○○一年定为“心灵元年”。的确,站在这跨越“千禧年”的关键时刻,回顾过去动荡纷扰的世局,为了让不安的社会与烦恼的心灵得以平安自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在迈入二十一世纪之际,检讨自己、反省自己,认真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期能从公元二○○一年起让我们的心灵净化,享受心地清净,具足人生智慧的无限自在与幸福。因此,在我们将公元二○○一年定为“心灵元年”的同时,建议采取下述具体的行动计划:
学习放下一切的妄想执着
每一个人心底都有一股清净的泉流,都有一块广大无边的福田,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可惜因受到物欲的污染,没有设法将此福德智慧开发出来,甚至迷失了自我,而让我们的心去追逐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是非人我,正如释迦牟尼佛在悟道时所说的:“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故不能证得”,佛陀此一重大发现,告诉我们目前社会种种乱象的病根,其实并非现代人没有良知,而是良知受到外在物欲的污染,而有种种的“非分之想”(即“妄想”)与“择恶固执”(即“执着”),导致善良的本性与清净的智慧丧失了,因此只要放下一切的妄想执着,回到清净的般若智慧,启发我们的良知良能,将那份“无我”的大爱推广出去,便可恢复我们心地清净自在的本质,活出幸福美满的人生!
念念利益一切众生
因凡事想到“我”,就一定有私心,就会有患得患失的烦恼,唯有把我执”去除,才能容纳社会大众。语云:“拿得起,放得下”,事实上要能真正放得下—即放下与人争名夺利的念头,才能够真正“拿得起”—即以“无私无我”的精神去服务大众,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换言之,在日常生活的待人、处事、接物方面,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念念帮助众生究竟离苦得乐。因为“真正自在的心,就是慈悲的心”,能与人分享,懂得付出的人最为幸福。反之,若事事想到自己的利益,则清净心受到污染,便会过得不快乐。吾人须知“自私自利”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一切痛苦烦恼的根源。唯有抱着:“普天之下,无我不能原谅的人”及“普天之下,无我不爱的人”,如此才能真正荷担如来家业,也才是真正能“拿得起,放得下”,并且从服务别人、包容别人的过程当中,使得我们的心毫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达到心灵真正净化的目标。
以一句佛号净化心灵,扫除心中的杂质与污染
凡夫与生俱来的习气,以贪、瞋、痴、慢、疑五毒烦恼的杂质,对心灵的污染最为严重,使我们造作身、口、意三方面的恶业。若要对治,诚非短暂时间所能克服。唯有在平时多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来取代一切的妄想、执着与分别的念头,不但方便末法时代的众生修行,而且是究竟可行的方法,可使众生洗涤心中污染的杂质,恢复自己本具的清净智慧。
总之,在跨进公元二○○一年的门槛之际,深深希望有缘的同修,能够把握此一无量劫来难逢稀有之殊胜因缘,自即日起,年年都是“心灵净化”的元年,日日都是好日,并且随时把快乐的气氛带给别人,因给别人欢喜,就是“慈”;心中常怀恻隐之心,时时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就是“悲”;若无烦恼挂心头,心中无忧虑牵挂,随时法喜充满,就是“喜”;把自己所知的正知正见全部教导别人,就是“舍”。如此,“多念佛号,慈悲喜舍,利益众生”,乃是“心灵元年”的具体行动计划,亦即平时要“把握分秒”时时刻刻努力去做利益人群的事,忘掉自我,自然放下一切的妄想执着,并且无暇胡思乱想,又能随时念佛,具足清净的智慧,心无烦恼,如此相信人人必能逐渐达到心灵升华与自在的清净境界!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世尊在三千多年前,出现在北印度。以中国年代推算,佛系诞生在中国周昭王二十四年,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入灭,住世七十九年。历史上记载佛陀在世时,曾经为大众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
佛教出现在中国的因缘,起源于佛入灭后一千年,也就是汉明帝永平七年,明帝梦见金人,项有白光,飞来殿堂。翌日早朝,问于群臣。太史傅毅进曰:“臣闻周昭王时,西方有圣人焉,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得无是乎?”明帝闻后大悦,遂遣中郎将蔡惜博土、王遵等一十八人,西访求道。
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于中天竺月支国,遇迦叶摩腾及竺法兰二位梵僧,并将当时所造佛像、佛舍利、佛教经典六十万言,载以白马,回到洛阳,并置于鸿胪寺。在汉朝永年十一年敕立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并画佛形像,佛教由于经典义理与儒家不谋而合,强调诚意、正心、修身的重要,因此受到中国士大夫与知识分子的欢迎,自此佛教大行中国。
此时,过去一向受宠的道教人士,眼看佛教后来居上,不免心生嫉妒。在永平十四年初,五岳道土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竟向皇帝上书,请求准予佛教一较高下,以明真伪。因此,在当年正月十五日共集白马寺,布置三个坛场,供置道教经册符录,以及道家诸子经书,祀馔百神等项。皇帝行殿在寺南门,佛舍利及经书、佛像等,则置于道西。
这时,在万人空巷,众目睽睽之下,乃用柴草檀香,纵火焚化“道、佛”两家所陈列之经像。诸山道士想用法力保持道家坛场。怎奈大火无情,霎时就把他们的一切,烧得悉成灰烬。道士褚善信、费叔才等,当场自憾而死。时佛舍利,及诸经像,放光动地,毫无所损。迦叶摩腾及竺法兰踊身虚空,现诸神变。大众仰观,叹未曾有!彼二圣者,并说偈曰:“狐非狮子类,灯非日月明;池无巨海纳,丘无嵩岳荣。法云重法界,法雨润群萌。显通稀有事,处处化群生”。
这件大事发生之后,当下就司空阳城侯刘峻、道士吕惠通、阴夫人王婕妤,以及士庶等一千数百人,削发出家。在我国得有佛教“三宝”(佛、法、僧)出世,即是从上述的一段希有因缘而来。
一般人在没有学佛之前,不了解佛的意义,往往主观误认佛教是迷信、拜偶像,且是消极、悲观,不合科学的,因而排斥学佛。此乃由于大多数人,不知“佛”者,“觉”也,“佛学”是一门学“觉悟”的学问,对内而言,内觉“人生本身”,使我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对外而言,外觉“宇宙环境”,使我们同样具有正确的“宇宙观”。因此,学佛就是学觉悟,我们一旦觉悟,则能支配人生宇宙,而得快乐、自在,获大解脱,不会“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如果我们不能觉悟,则会迷惑颠倒、妄造恶业,被人生宇宙支配,受其束缚,不得自在。
“佛”这一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当年为什么不用“智、觉”这两个字来翻译,而采“佛陀”这个音译呢?因为佛陀的含意,是无限的深广,我们中国字汇里的智、觉二字不能够全部包括,因此,就采用音译,然后再加以注解。“佛”这一个字,有体、有用。从它的本体上说是“智慧”,从它的作用上来讲是“觉悟”。
首先就体上讲,佛是“智者”,佛之智慧有三种:
第一、“一切智”(知法总相):用现代哲学的名词来讲,就是正确了解宇宙的“本体”,即能知“万法皆空”的智慧;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智”,如小乘四果罗汉所证。
第二、“道种智”(知法别相):“道”是指种种修行解脱的方法,包括藏、通、别、圆四教。“种”是指种种繁多的现象。宇宙之间的现象,种类无量无边,这许许多多的现象,怎么产生的?从那里来的?现象、过程如何?后来结果如何?能够正确明了宇宙万象的智慧,且能教化众生,叫做“道种智”,如菩萨所证“出假化导”的般若智慧。
第三、“一切种智”(通达总别):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究竟圆满的明了,没有一丝毫的迷惑,也没有一丝毫差误,这样的智慧,叫做“一切种智”,如佛所证“空有不二”之中道实相境界。
释迦牟尼佛具足这三种智。由这个智慧起作用,当然,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完全正确的了解。
智慧起作用就是大觉。佛在经上说“觉”也有三类:第一、是自己觉悟了,这是“自觉”的功夫。第二、是能够帮助别人觉悟,这叫做“觉他”。第三、是圆满的觉悟。小乘阿罗汉、辟支佛,这些人自己觉悟之后,还没有发心,并不主动的去帮助别人觉悟,经典里常常说这是“小乘”。“大乘”菩萨自觉之后,能够主动的去帮助一切希望觉悟的众生,这是“自觉觉他”的功夫。
其次再从作用上来说,佛是“觉者”。“觉”之一字,有觉察、觉悟二种意义,“觉察”是指对其事注意,系对“烦恼障”而言;“觉悟”是对其事了然,系对“所知障”而言;一般都是先觉察,而后觉悟。“烦恼障”是从“我执”或“执着”而生,即“贪”、“瞋”、“痴”三个心中的“贼”,能扰乱有情身心,如清朝曾国藩所说:“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也。因此,我们应当如何除去心中的贼呢?有三个步骤,必须认识清楚。首先要能认识“贼”的相貌—贪、瞋、痴三毒,否则便有“认贼作父”的可能,进而让三个心贼在心中当家作主,任其夺走我们好不容易修来的功德“法财”;其次,便是要了解“心贼”(三毒)出现的时机。一般而言,“贪”贼是在“顺境”时,容易出现;“瞋”贼是在“逆境”时容易发作;“痴”贼则在“不苦不乐”时,容易引发我们胡思乱想,甚或想入非非之念头。我们既然了解“心贼”的相貌及出现的时机,最后应该如何来对治(即设法“捉贼”),使其不致偷走主人家中的财宝,乃为一重要课题。经云:“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也就是告诉我们要以“持戒”对治“贪心”,以“禅定”对治“瞋”念,以“智慧”对治“愚痴”,亦即若能如古德所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心中的烦恼障(贪瞋痴三毒)自然就可渐渐伏住,进而断除了。总之,只要我们能够随时提高警觉,则纵使贼有偷天换日的本领,亦无能为功矣!
“觉悟”的功夫则用以对治“所知障”,所知障是从“法执”或“妄想”而生,能覆盖一切所知,而障菩提。因此,觉悟的功夫,则用以对治“所知障”,吾人有“所知障”,则对于一切所知境界,昏昧无知,有知亦是错觉。譬如一人昏沉大睡,则不能识东西南北,梦中皆是颠倒;然待清醒,自是分明。觉悟亦然,一旦打破无明,则见无量大千世界,如视诸掌矣。
如上所说,吾人若起觉察、觉悟的功夫,对治烦恼、所知二种障碍,而“开发”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的本性德能,这就是学佛之目标。但能依之以自行,那只是小乘的罗汉;又能兼之以化他,则是大乘的菩萨;若又能自行,又能化他,而且做到觉行圆满,究竟至善的境地,那就是佛了。
净土法门(以念“阿弥陀佛”为主之修行法门),在中国佛教十大宗派当中,流传民间甚广。因此有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虽然“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的名号,为大家所熟悉,并且在大家见面、欢喜、问讯或伤心、失望的时候常脱口而出,但是仍有很多人不了解“阿弥陀佛”名号的由来,与念佛的理论依据,因此往往认为念佛是迷信,进而产生不少误会。殊不知“阿弥陀佛”不仅是西方净土导师之名号,亦是每一位众生的本觉、自性清净心与佛性。有些人错误地批评净宗是“心外求法”,而不知所念的他佛,正是念佛人的自佛。
依《无量寿经》所说,阿弥陀佛在未成佛以前,本是一位国王,听到当时名为“世间自在王”佛的说法,内心欢喜踊跃,大开圆解,真正开悟,于是弃王位出家,行作沙门,号曰“法藏”。出家之后,为了利益十方三世一切众生,请求当时的世尊讲解并变现十方诸佛国土的境界给法藏比丘亲眼看到,当时的法藏比丘就发起了无上殊胜之四十八大愿,并广选其中诸佛国土殊胜善妙之处,作为构建西方极乐世界的蓝图。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乃是阿弥陀佛累劫修行功德与愿力之所成就,集一切佛刹清净庄严之大成,而且是一个永脱轮回,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要什么便有什么之快乐无比的世界,所以极乐世界之超胜独妙,乃为其他诸佛国土所不及也。
另依据《佛说阿弥陀经》的介绍,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成佛以来,于今十劫。而“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此地有十万亿佛国土之遥,相当于一所“宇宙人生大学”,专门接引“信愿持名,发愿求生”净土的十方众生到此修学,究竟圆成佛道。而“阿弥陀佛”之名号依《佛说阿弥陀经》所说,乃是由于“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以及“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又“阿”代表“无”的意思,“弥陀”代表“量”,“佛”者,觉也。所以“阿弥陀佛”有无量光、无量寿、无量觉等包含一切无量的意义。至于“南无”亦是梵语,其义为“皈依、恭敬、信仰、学习”的意思。所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可直译为“皈依无量觉”,其中“南无”就是皈依,也就是从世出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烦恼妄想回头(皈也),念念依靠“无量觉”(依也),使自己觉性不断,以恢复自己本具的清净心。此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也代表祝福的意思,就是祈求大家“光寿无量”,意即“心地光明,万寿无疆”之意,这也是提醒我们待人、处事、接物要正大光明,全心全力为众生服务,自然健康长寿;因之,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此乃“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
由上述之分析,可知一句“阿弥陀佛”之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兹仅略述一二:
1、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主要乃是在说明诸法实相,以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弟子将佛所说记载下来的典籍,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而古德将《三藏十二部经典》做一个比较,推崇《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而《华严经》最后一品:“普贤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普贤行方为圆满,方能圆成佛道。由于《无量寿经》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最为详细的一部经典,故清朝彭际清居士称之为“中本华严”,而《佛说阿弥陀经》则为“小本华严”,此两部经可以说是《华严经》的浓缩与核心也。而在《无量寿经》当中,观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文(十念必生愿),则以“信愿持名”念“阿弥陀佛”为宗,故知一句弥陀名号老实念,可使众生在一生当中,决定往生不退成佛,故其功德不可思议,亦为《三藏十二部经典》与《华严经》之浓缩与精华也,如下图所示。
2、同理,一句“阿弥陀佛”之展开,则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与《三藏十二部等经典》,实无二无别也。故持一句“阿弥陀佛”名号,无异受持佛所说一切经,如上图所示,正如莲池大师所言:“一句弥陀,该罗八教,圆摄五宗”也。
3、此外,世尊在《无量寿经》对阿弥陀佛的赞叹:“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因此《无量寿经》是“经中之王”,是“如来所说第一经”;而“阿弥陀佛”乃为“名号之王”。故知净土法门乃是一切法门之最高峰,而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统摄万法,可谓登峰造极,殊胜到达了极处,殆无疑义。
总之,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帮助我们超越生死轮回,伏住贪瞋痴三毒烦恼,而且:“老实持名,全摄佛德成自德;深具信愿,决定往生证无生”,深盼学佛同修切莫当面错过也!
苏东坡是宋眉山人,嘉佑进土。累官至翰林学士、兵部尚书,并曾宦游镇江、湖洲、杭州、黄州等地。东坡在镇江时期,耳闻金山寺佛印禅师,深入经藏,器识非凡,便经常和佛印来往,研究佛学。由于受到佛印禅师的影响,东坡居士才更加接受佛法的薰陶。
东坡居士以身居显要,文名盖世,所以难免有一些恃才傲物的个性。有一天,他为了炫耀自己的学佛心得,乃写了一首偈,并遣书僮渡江,送与佛印禅师。其偈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印禅师展开书函一看,心知东坡虽然在字面上是赞佛,但骨子里却是在自夸。于是拿起笔来,在其原函上批一个字:“屁”!
书僮走后,东坡以为佛印禅师对他一定会大加赞赏。那晓得书僮回来,他把原函拆开一看,竟是一个大“屁”字。这一来,把东坡居士气得直发抖,面色铁青,马上就渡过江去,找佛印禅师算帐去了。
东坡一进佛印禅师的禅房,就立刻气冲冲地高声问道:“佛印!我刚刚的四句偈语,有何不妥?你竟如此藐视本官!”。佛印禅师从容地笑道:“仅用一个没有响的屁,就把你逼过江来了;还说什么八风吹不动呢!简直是一屁吹过江吧!”
东坡一听,不觉面红耳赤,自惭形秽,谢罪而去。
隔了一些日子,佛印禅师应邀到东坡住所,与当地百姓讨论佛法。东坡特向佛印禅师说道:“弟子之前修养的确还差,但近来虚心检讨,不断向上提升,如今总不致再被‘八风’所动了”!
佛印禅师一听,发觉东坡居士的傲慢心理,并未稍减。于是乃暗示在一旁的小沙弥设法测试他。小沙弥虽然只有十几岁的年龄,但是口齿伶俐,秉赋不凡。他当下了解师父的心意之后,立刻就对东坡说道:“我们师父常说苏大学士到底是上根利智的人,一经点醒,便获果证,今日一见,果然不虚。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啊!”。
东坡一听,信以为真,不禁又眉开眼笑,喜形于色,沾沾自喜起来。这时佛印禅师才正色说道:“东坡居士!我们小沙弥的几句赞美之词,就把你牵走了,你还能够抵得住‘八风’的煽动吗?”。东坡先生一听,发觉自己又是失态了。
由上述这两个公案,使我们体会到要真正做到“八风吹不动”(亦即对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四顺四违都能不起心,不动念),实在是需要一番修炼的功夫啊!因此吾人必须时时刻刻切记:“心随境转则苦,境随心转则乐”,随时提高警觉,“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久而久之,必能逐渐做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的境界了!
《维摩诘所说经》是维摩诘居士所说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及“入不二法门”的经典。至于维摩诘居士乃是世尊当年在世时,印度毗耶离城中的大长者,在社会中有相当的地位,如经中所言:“若在长者,长者中尊,为说胜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着”;“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可见他在群众间居领导地位,有相当的声誉,并且能够不断充实自己的德学,为各行业的人谋福利,同时大公无私、公平合理的处断大小事件,得到大众的尊重恭敬,如此身体力行才能起领导作用,以达到摄化众生的目的。
维摩诘居士是位乐善好施持身严谨的人,虽居处于世俗家庭中,但对世间不生丝毫染着;虽示有妻子,而常修梵行;虽也有自己的儿女眷属,但能不为眷属所缠。同时他到每个角落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接触,并且宏法利生,如:“若至博奕戏处,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游诸四衢,饶益众生;入治正法,救护一切;入讲论处,导以大乘;入诸学堂,诱开童蒙;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这种能够不为外境所转,同时能进一步方便摄受教化众生的定力与功夫,实令人景仰与赞叹!
由于维摩诘居士所表现的无量方便,能够饶益无量众生。尤其更以方便现身有疾的机会,告诉来问疾的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及诸王子等:“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不净,秽恶充满”;“是身无定,为要当死”,来使我们了解身体是虚幻不实的,是不净、无常的,不应对身体有所执着。此外,佛亦知维摩诘居士有疾,特别要派五百弟子(以十大弟子为代表)及诸大菩萨(以弥勒菩萨、光严菩萨、持世菩萨、善德菩萨为代表)去探病,可是他们都不敢担当此一任务,因过去遇到维摩诘居士,和他讨论佛法,由于自己理论有缺陷,都不是他的对手,也都曾受过维摩诘居士的呵责,故“不堪任诣彼问疾”。最后,佛特别指派具有广大微妙智慧的上首弟子文殊菩萨前去问疾。文殊菩萨承佛旨意去探疾时,向维摩诘居士问说:“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而维摩诘居士回答:“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此一回答实令人感动,盖以菩萨为救度众生,就得入生死苦海,若众生得“了生死”,而离诸病苦,则菩萨自亦无复有病矣!
在文殊菩萨问疾完后,维摩诘居士趁机要求其中的三十二菩萨,说明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会中有法自在菩萨说:“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德守菩萨说:“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如是三十一位菩萨一一已经说毕,便轮到文殊菩萨说道:“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最后文殊菩萨进而问于维摩诘居士:“何者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菩萨立即赞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由上可知,以言说来说明不二,如标月的指,离开月还远得很;文殊菩萨以言说显不可说,虽进了一步,仍然隔了一层;维摩诘居士则以默然不可说,来表示不可说,更是生动的表达了“不二法门”的境界。总之,佛法的最高境界,乃是“心行处灭,言语道断”的!然以净土宗而言,欲入“不二法门”,乃须“万缘放下”(即“无住”也),“一心念佛”(“即生心”也),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方能究竟证得
在佛法中,无论大小乘经典,都教人要常行布施以培植福德,同时亦要修慧以了脱生死轮回,究竟圆成佛道。佛经中有一段故事:有两个师兄弟,一个喜欢读经,修慧不遗余力;一个只是喜欢修福,帮助困苦的人。
这两位修行者转世之后,师兄虽证阿罗汉果,但少人供养,终日乞食,经常托空钵,难得一饱。有一天这位证圣果的出家人,拿着空钵经过国王的花园,看到一头披金戴银,身上挂着璎珞的大象,所住的象舍也很豪华,有上好的蚊帐遮盖,并且用上好的毯子铺在地上让它睡觉,因为它是国王最宠爱的大象。
这位已修证的出家人,见到这只大象,便走到豪华的象舍前,在大象的耳朵边轻轻地说“师弟啊!我们过去生中,修行都有所偏颇,我只重视修慧,不肯植福,所以落得现在常托空钵,有一顿、没一顿的,吃尽了苦头;而你宿世乐行布施,只修福不修慧,今生虽然生活无忧,受人宠爱、照顾,可惜你却堕入畜生道啊!”后来这只大象听了,便整天掉眼泪,不吃不喝,国王和大众便去请教佛陀,佛陀为了警惕大众,便说了一首偈:“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由这则短短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修福是属世间有漏因果,众生容易在享乐中沉迷堕落,从而迷失自我,贻患未来,是故学佛人不应以生天享福为目标。因为任何福报,都有报尽之时。所以永嘉禅师证道歌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这就是说明我们如果着相布施,即使生天享福报,就如同向虚空射箭,等到福报享尽,终究还是堕落,而且“爬得越高,跌得越重”!不过话虽然如此,我们仍不可放弃布施修福的机会,然而在布施时,必须观于“三轮体空”,所谓“三轮”乃是指能施之我、受施之人、所施之物三者。行布施的人,应具有智慧,当于如是三者之中,起不可执着布施之想,作自他俱空之观,如此方可谓近“道”也!
总之,“智慧”与“福德”二者,有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学佛人必须“福慧”双修,方能究竟达到“两足尊(即福、慧皆圆满具足)”的最高境界!
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佛陀告诉我们:“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由上述经文可知,三世一切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修行证果,都要依此三福为基础。这好像我们盖楼房,无论盖多高,盖什么型式,地基都是一样的。因此,“净业三福”就是佛法修学的共同基础,我们学佛一定首先要从这个基础上建立,才能成就一切佛法。兹分别说明如下:
(一)人天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1、孝亲尊师
“三福”第一条,主要介绍了四个字:(1)孝,(2)敬,(3)慈,(4)善,这四个字乃是修行的大根大本。首先谈第一句:“孝养父母”的“孝”字是会意字,它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这就是告诉我们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是一而不是二,是没有代沟的。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本是一体,也就是佛法所说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换言之,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孝”字,也只有诸佛如来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的心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才能够把“孝做到究竟圆满”。“孝养”不但是要养父母之身,须知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所以大乘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
由于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所以佛法是师道,亦以“孝道”为基础,没有孝道就谈不上师道了。一个人若是不孝父母,而会恭敬老师,这种情形必是别有用心,因存心巴结老师,必是不怀好意。总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方是理所当然,人人应该如此。因为“孝敬”是性德,唯有靠“孝敬”才能开发我们善良的本性,因此排在三福的首位,这也是提醒我们看到祖宗的神位,或佛菩萨的形像,就要想到“孝亲尊师”。
2、慈心不杀
“不杀”是慈,“慈”是予乐,不仅不杀生这一件事情,因此“慈”的范围是无量地深广,佛只举出一个例子来做代表,“不杀”是慈,“不害”也是慈。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都有一个真诚而没有让人苦恼的心,希望别人和众生皆能究竟离苦得乐,才是真正的慈悲也。
3、修十善业
十善业是世间善法的标准。佛告诉我们能够修十善业,决定不堕三恶道。上品的十善业能够生天,如果再加上禅定、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那就生到很高的天界了,如色界天、无色界天。佛将“十善”归纳为三大类。身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有四: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有三:不贪、不瞋、不痴,合此身三、口四、意三总称十善业。我们若能够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才能算是“世间的善人”,而佛法所谓的“善男子、善女人”乃是净业三福的十一句通通都做到,才有资格,因此标准高于一般世间的善人。
(二)二乘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1、受持三皈
“受”是老师把修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接受之后,一生要能够依教奉行,而且要能长久保持,才称上“受持”。至于“三皈”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我们在了解佛法,认识佛陀教育的本质之后,要发心学佛,这才是佛真正的学生,而归依就是拜老师,既然拜老师了,老师就要把修学的纲领和方法传授给你,你依照这个方法和纲领去修学才能够有所成就。
“三皈”、“五戒”是佛法修学的纲领,“五戒”则是根本戒,但仍须以“三皈”为基础。因此,不管吾人受五戒、菩萨戒或比丘戒,通通要从三皈做起。
三皈依戒里面有三条,也就是有三个纲领:一是皈依佛,二是皈依法,三是皈依僧。佛、法、僧称之为三宝,而佛向我们传授的三皈,乃是“自性三宝”,经文出自《华严经》净行品:“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其中的“自”即是自性三宝。六祖大师在讲三皈依时,也不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三个名词,而说:“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又云:“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六祖大师这一解释,使我们对三归的意思,更能清楚明了,不致于听到“归依佛”就想到佛像;听到“归依法”就想到经典;听到“归依僧”,就想到出家人了。有关皈依三宝的意义,净空老法师的著作或录影带有深入说明,读者亦可参阅清凉小品第一册第三十九篇。总之,“皈依佛”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能“觉而不迷”;“皈依法”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要“正而不邪”;皈依僧就是面对外在五欲六尘境界能够做到“净而不染”。
2、具足众戒
“具足众戒”的“众”字就是“众多”的意思,众多的戒条里,最重要的是“三皈五戒”,而在这众多戒条当中,都是要引导我们得到幸福、美满人生的生活规范,而不是要束缚我们的,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体认,才会乐于接受佛的戒条,并且能够真正“以戒为师”,如此有了戒律的行持,佛法才能住世,否则众戒不具足,佛法也就断了。
“具足众戒”是建立在觉、正、净这三自归的基础之上。同时我们必须了解戒律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我们现在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往往都犯过失,而这主要都是迷失自性所致。一般而言,“具足众戒”就是要我们遵守日常生活的规范,这个规范包括老师的教诫、世间的法令规章、社会道德、风俗习惯等。
总之,人能够持戒、守法,则身心安定,没有烦恼恐怖,然后才能够得定,如此“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也。
3、不犯威仪
“威仪”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国民礼仪”或个人的仪表、风度、礼节,每一个人一定要遵守。孔子说人如果不懂得礼节,在社会上就不能够立足,可见得过去教育对于礼仪非常地重视。现在社会为什么这样混乱,这是由于我们在教育上把“礼”或“威仪”疏忽掉了。“礼”是讲社会秩序的,是讲人与人的关系,是说明每一个人的身分、职责、义务,是给我们辨别这些事情的。我们知道自己的身分、职责、义务,尽心尽力去做自己的本分事,人人都能在自己岗位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圆满,这个社会是和谐的,是进步的,大家的生活都会过得非常地幸福美满,这是“礼教”或“威仪”的功效啊!所以佛告诉我们说决定不能犯威仪啊!
(三)大乘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1、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即是《观无量寿经》所说的“三心”:(1)至诚心:即真实无虚妄的心,亦即“一念不生谓之诚”的心,此是菩提心之本;(2)深心:即深信之心,是至诚心的作用,好善好德,一句阿弥陀佛是善中之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了,此是属于自受用;(3)回向发愿心:即对众生大慈大悲的心(我们自己亦是属众生之一),并发愿回向愿生净土,此即是他受用。又依蕅益大师之弥陀经要解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换言之,以真诚的心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即是“发无上菩提之心”也。
2、深信因果
世间的因果是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这种因果一般凡夫都是相信不疑的。因此,在这里所讲的深信因果,乃是指深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种因果最低限度,可能连圆教三贤位的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都还不十分相信。因《华严经》上说,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由此可知登地之前,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菩萨都还要文殊、普贤菩萨去劝导,这是说明“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的道理,实在是太深太深了,还有许多的菩萨尚不知道或不肯相信。因此,在大乘福中特别强调要深信此种念佛成佛的因果也。
3、读诵大乘
“读诵大乘”是菩萨重要的修行方法。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等觉;没有成佛之前,这个读诵经典,每一天都不能废除,因读诵经典是接受佛菩萨的教诲,而且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吾人须知,每天早晚诵经并不是念给佛听的,因经是佛讲的,佛怎会要我们再念给他听呢?所以每天的早课是要听佛的教诲,提醒我们一天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待人、处事、接物皆不能违背佛的教导;至于晚课则是要反省、检点今天的所作所为是否按照佛的训诲去做,如果没有做到的话,要认真忏悔,改过自新,明天一定努力落实佛的教诲,这才是每天作早晚课的功德利益啊!
4、劝进行者
净业三福的前十句都是属于自利,只有最后一句“劝进行者”是属于利他。“行者”就是指修行人,所以劝别人学佛、帮助别人精进这就是菩萨,但是劝人学佛仍要有智慧,否则不契机,反而会有过失,这是我们要提高警觉的。
然而,我们如果介绍净土法门,并且劝人念佛、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经》,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会错的。因为念“阿弥陀佛”的净宗法门,就像万灵丹一样,可治百病,纵然不能把病治好,但是至少不会使情况恶化。
此外,我们自己从学佛的过程当中,能够得到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应该怎样报佛恩呢?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帮助佛圆满他的本愿,而佛的愿望就是帮助一切众生都能够圆成佛道,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达到究竟圆满,离苦得乐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佛,把佛陀的教育普遍地介绍给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报佛恩,也是“劝进行者”的具体展现。
上面所讲的净业三福,乃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菩萨修行成佛的基础,也是我们凡夫学佛成功的关键。
无际大师是佛教界的一代高僧,他曾谕世人:“凡于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何名十味?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药用宽心锅内炒”,其中的“孝顺”这“一味”要用到十分,更是发人深省。
由于无际大师道行高深,名闻遐迩。因此当时便有很多人想前去参访请益。其中有一位杨姓的读书人,辞别了家中的老母亲,独自前往四川,准备去拜访无际大师,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僧问他说:“要到那儿去啊?”杨姓读书人说:“我要去四川拜访无际大师。”老僧说道:“你去拜访无际大师,还不如去见佛啊!”杨姓读书人就问:“那么佛在那里呢?”老僧说:“你只要回家,就会看到一位肩上批着黄色衣服,倒穿着木屐的人,那人就是佛啊!”杨姓读书人听了之后,为了要赶快见佛,就马上赶回家去。当他回到家时,已经是夜深人静,家门已经关了,他就用力敲着门,在外面等候着;这时候,他的母亲一听,是离家数日的儿子在外面叫门的声音,就喜出望外,急急忙忙的随手拿了一件黄色的衣服披在肩上;同时,大概是想念儿子太过兴奋,跑出去开门的时候,连木屐都穿反了。杨姓书人一见到母亲这个样子,就是老僧所讲的佛的样子完全一样,因此突然的惊醒觉悟:“父母是在世佛”啊!从此以后,就留在家中竭力孝敬母亲,并且还为孝经作注解,成为当时有名的孝子。
弥勒菩萨曾有偈云:“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勒;若能诚敬得他,何用别求功德”。由此可知双亲是在世活佛,因此我们要拜佛、学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当先从净业三福中的“孝养父母”做起,才有可能成就道业啊!
佛经乃是释迦牟尼佛为度众生,在这一代时教中,曾经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后由阿难尊者等诸大弟子结集经典,共三藏十二部,广则有八万四千法门,狭则不外三大纲领,称之为戒、定、慧三无漏学。由于戒、定、慧能断烦恼,能了生死,故称“无漏”(“漏”喻“烦恼”),这是佛法的本体,若离此三学,则非真正佛法。
“戒”即戒律,也就是生活的规范,其目标就是要“防非止恶”。譬如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修学佛法则须持佛戒律,这是学佛的根本。在经、律、论三藏经典中,“戒”学就是属于“律藏”,也就是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之意。所以“戒”消极的意义是“断恶”,而积极的意义是“修善”。换言之,“戒”学是对治众生“造恶”的药,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意思,亦即凡是妨害众生的事,不分大小,皆不可去做;反之,凡是利益众生的事,事无大小,皆当为之也。
“定”即禅定。禅定的要义,在于“息虑静缘”,内不打妄想,外不乱攀缘,也就是“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的意思,这是对治众生“散乱”的毛病,亦是修道的枢纽。在佛经典当中,“经”藏即是属于定学,故曰“经诠一心”,“一心”即是定。若能入定,自可引发本性的功德;譬如一盆水,扰乱则混浊不清,寂静则清净平等、光明映照。众生的心亦然,唯有“定”才能伏烦恼,进一步开启人生的智慧。
“慧”,即智慧。“智”是通达有为之事相,“慧”是通达无为之空理;又“智”明外境,“慧”明自心。所谓能勘破世间诸有为法,内而自己四大(地、水、火、风)色身,外而一切万有,皆是缘起幻相,没有实法实我,谓之“智”;了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妙理,证同人人本具的不生不灭之常住真心佛性,谓之“慧”,这是学佛的最终目的。吾人须知惟有开发智慧,才能消宿业,并且“去惑证理”,所谓破诸烦恼,证真实理(即“断惑证真”也)。三藏经典中,“论”藏即属于慧学,是对治众生“愚痴”的良药,并使众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故曰“论辨邪正”,即表示真理愈辩愈明也。然智有“实智”与“权智”之别,若能通达诸法实相,为如来之“实智”,用之权巧摄众是“权智”。如来成佛之本体,在于实智,一代教化之妙用,则存于权智。
总之,整个佛教教法,若论其大意,则可以四句话来说明,亦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其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乃是“戒”学中消极和积极的意义;至于“自净其意”,则是要使意业清净无染,而“定”学正是清净意业的功夫,“慧”学则是清净意业的效果。吾人处在这“贪”“瞋”“痴”炽盛的时代,众生“造恶”、“散乱”、“愚痴”的毛病,越来越严重,佛教我们以“戒”对治众生“贪”与“造恶”的习气,并以“定”对治众生“瞋”与“散乱”的缺点,最后以“慧”对治众生“愚痴”的行为。
然而吾人须知三学有其次第,必先持戒而后有定,若能入定自然开慧。若要三学一次同时完成,则读诵佛经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因诵经时,心不胡思乱想,当然“诸恶不作”;由于经典是佛从真如本性流露出来的语言文字,因此读经就是“众善奉行”,也就是“戒”;念经时要专心,经文一句一字念得清楚,听得明白,并且随文入观,即是“定”;在念经时,从头到尾没有念错,了了分明,这就是“慧”,所以诵经不仅是“戒、定、慧”三学齐修,尚可帮助我们能在日常生活当中,能熟记经文,并且依教奉行,这是学佛人必须重视的修行功夫啊!
在唐朝有一位持戒精严的法师,名叫道宣律师,每天日中一食,感得天人供养,天天送饭给他、侍卫保护他。和道宣律师同时代,有一位窥基大师,他是大乘菩萨,对于戒律在外表上没有那么严格。唐朝高僧玄奘大师看他出家前很有善根,要他出家,由于窥基大师是贵族出身,他的叔父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传说他向玄奘大师提出三个出家的条件:第一、要带一车的经书;第二、要带一车的金银财宝;第三、要带一车美女侍候。玄奘大师为了惜才,就完全同意他的条件,于是窥基大师出家,俗称“三车法师”。
窥基大师是修学大乘佛法的菩萨,在戒律上重视的是“心戒”,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在戒律上就不会那么呆板。有一次他经过终南山,顺便去拜访道宣律师,由于道宣律师是律宗的开山祖师,严持戒律,所以对他有一点成见。他在拜访道宣律师那天,原来天人每天定时送饭供养道宣律师,竟然那天天人没送饭来,道宣律师饿了一天。第二天,天人送饭,道宣律师就问他:“昨天为什么没有送饭来?”天人说:“昨天有大乘菩萨在这山上,满山遍野的护法神都在这儿护卫,我进不来。”道宣律师听了,心里觉得非常惭愧,原来窥基大师是大乘菩萨,我没有把他看在眼里,还有一点轻慢心,我才一两个护法神,他有那么多的护法神,使得我的护法神都不敢进来。
由上述的故事可知,小乘戒是“论事不论心”,强调从行为上“止恶向善”;而大乘戒是“论心不论事”,虽然在形式或事相上看起来虽然很随便,但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故可化迹市井,游戏人间。语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此之谓也。常听到有一些人批评某位法师是“政治和尚”、“生活奢华”、“出入开宾士车”或“道场太过商业化”等等,我都愿以窥基大师的故事,来告诉他们,对出家人不可轻慢,也不可轻视未学,因为我们凡夫肉眼不识佛菩萨,就如同道宣律师不识大乘菩萨行径一般,可能就当面错过请教佛法的机会。因此,我们在面对各种宗教的信徒,以及形形色色的众生,皆要心存恭敬,盖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所以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佛教本是同根生,没有一法不是佛法,我们不应存有分别、执着的心,实应放下一切的对立与冲突,如此方能与诸佛如来的心、愿、解、行相应,并以一句佛号,住真实慧,进而成就无上佛道。
嫉妒、好胜是众生与生俱来的习气。在此举一个故事,来说明即使身为人师亦难免嫉妒学生的成就。汉朝时,有一大儒,名叫马融,研究儒学颇有成就,名满天下,许多士子皆拜其为师,其中有一位学生郑玄亦拜在门下修学。马融在讲学时,喜好在讲堂上,有美女载歌载舞,因此有许多学生,在上课时往往不能专心听课,惟独郑玄上课目不转晴,一心一意听老师讲解,所以不到三年,便把老师所教的学问通通学会,并且有凌驾老师之势。郑玄在学成之后,便向老师告假返乡,由于马融知道郑玄将来的成就,一定在他之上,便藉送行的机会,在十里亭摆下宴席,并要求一同送行的三百位弟子,每人向郑玄敬一杯酒,准备趁郑玄酒醉之后,在其归途埋伏杀手,将其杀害。幸好郑玄的酒量大,虽然喝了三百杯,并未喝醉,且知老师的心机,于是趁机从小路溜走了,最后并成为汉朝当代的大儒,这就是一般传说“三百林不醉”的典故。事实上,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应当了解:“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才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当老师的看学生,要有这样的胸襟;当学生的看老师,也要有这样的气魄。这也是俗话所说的:“有状元学生,无状元老师”的道理。
此外,亦在此介绍唐朝印宗法师和六祖惠能大师师生之间惺惺相惜,互为师生的佳话。六祖惠能大师自从得到五祖衣钵之后,为避免恶人寻逐,乃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年,等到因缘成熟,便到广州法性寺,正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当时正好有二僧讨论究竟是风动或幡动的问题,六祖以一句“仁者心动”解决大众的争议,大家皆感骇然,印宗法师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定非常人,后来才得知惠能大师乃是五祖黄梅大师的传人,于是印宗法师便为惠能剃发,更进一步奉事六祖为师,并将道场让与惠能讲经,此种退让的精神实令人赞叹随喜!
总之,师生之间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彼此互相学习,并且如禅家所言:“见不及师,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不止师生之间的关系这样,父母与子女、长官与部属的关系亦应如此,期使得学生、子女、部属的潜能与优点能充分发挥,并且改进缺点,进一步能超越老师、父母及长官,如此方能一代比一代进步,使我们的国家社会充满光明的远景。
“四无量心”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心,是佛菩萨伟大胸襟与人格的表现。所谓“大慈”就是给予众生无边的喜乐,而且衷心希望别人自在、欢喜,更难能可贵的是,自己力行实践给予别人快乐,而不附带任何条件,这就是“无缘大慈”的道理。因为菩萨深刻体会:“众生即自己”,帮助众生就是帮助自己。譬如宇宙万有的根源,本是从善良的“真如本性”所生的,我们寻到根时,方才真正明了树根生树干,树干生树枝,树枝生树叶,虽然有很多的枝叶(如不同的宗教、种族),但这些全是一个自己,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由于菩萨体会到众生一体,自他不二,故全心全力帮助别人,不求回报,只尽义务,不享权利,这样的胸襟的确令人动容啊!
所谓“大慈”就是衷心的希望所有的众生永远都不再受到任何痛苦的折磨,究竟的离苦得乐,永脱生死轮回之苦。然而众生之所以有诸多的烦恼痛苦,乃是由于不知道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如何待人、处事、接物。语云:“人不学,不知义”,所谓“义”就是要了解那些是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众生因为迷惑颠倒,是故胡作妄为,因而要承受苦的果报。菩萨见到众生的病苦,如同自己的病苦,感同身受,故尽心尽力从事教学的工作,从观念上开启众生的智慧,并且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期彻底帮助众生解决问题,这就是“同体大悲”的真义。
“大喜”就是菩萨于行菩萨道中,以财务、劳力、智慧为众生服务,并且见到众生离开了无边的痛苦,内心感到无量无边的快乐与法喜充满。此外,菩萨在服务别人的过程当中,能够“甘愿做,欢喜受”,即使受到别人的批评或误会,皆能够欣然接受,毫无怨言。语云:“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如果能学习菩萨,从工作当中,利益一切众生,并获得成就感,即使工作再苦、再累,也都会心生欢喜。
“大舍”就是菩萨“一切皆舍”的不执着精神与气魄。所谓“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以一句“阿弥陀佛”放下身心世界,便得尽虚空遍法界(究竟成佛也)。一个真正能舍的人,才是真正能得的人,如老子所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也就是说越舍得下,就越能看得开,也就越能为众人服务,并且积功累德,所拥有的就更多。我们须知,要舍弃放下的,乃是一切的烦恼、妄想、分别、执着,只要是违反菩萨道(即舍己为人)的一切,统统都要舍,这样的人才有勇气面对一切的挑战,有智慧作最好的抉择,故大舍亦不离智慧,大舍是完全放下一切的执着。如此,方能渐渐破除我执,过着快乐自在的人生。
总之,“慈、悲、喜、舍”是菩萨利益一切众生的存心,我们实应效法菩萨此种“无私无我”的精神,来使自己心地清净,进而达到心灵净化的目标。
五戒(即戒杀、盗、淫、妄、酒)是做人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条件,亦是一切出世佛法的基础,佛陀当年制定戒律,旨在“断恶修善”,建立我们日常生活的规范。盖以众生业缘,作善则升,造恶乃堕;而一切恶当中,以“杀、盗、淫、妄、酒”最为严重,亦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的业因;是故,要保人身,以遵守“五戒”为当务之急。兹分别说明如下:
1、不杀生
“生”即指一切众生,非仅限人道一类;凡有情识众生,不论大小、身分、贵贱,莫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故蜎飞蠕动、蚊虻蝼蚁,亦皆偷生;杀则夺其生命,使其不能生存,其罪业最重。佛法的根本教义,就在“慈悲”二字,“慈”是给予众生快乐、欢喜;“悲”是拔除众生的烦恼、痛苦。吾人若杀众生生命,则丧失了“慈悲”心,无法与自己的善良本性相应,便无法明心见性,故一切戒律,以戒杀为首。
学佛之人,当知一切众生,无始劫来,往返六道,皆曾互为父母眷属;且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经云:“一切众生,皆我过去父母,亦是未来诸佛”,故不可杀,亦不当杀也。世上杀业重者,多由世人贪图口腹之欲。《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相来啖”;又云:“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古德亦云:“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是故,学佛之人,当提倡戒杀茹素,所谓:“一日不食肉,则天下杀业无我分”,亦是一种“无畏布施”的具体表现也。若学佛因环境不允许,而不能吃素,则至少应吃“五净肉”(即“不为我杀”、“不闻杀”、“不见杀”、“自死”、“鸟残”的肉才吃),以培养自己的慈悲心,进而逐渐达到吃全素的目标。
其实,佛家主张戒杀,亦与儒家所提倡的“仁”—如“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胜残去杀”、“君子远庖厨”,不谋而合也。
2、不偷盗
“偷盗”就是“不与取”。盖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丝毫莫取。若不与而取,而侵占别人财物,即是偷盗也。所以学佛之人,当自食其力,居官则守廉洁,不贪分外之财;经商则讲信实,童叟无欺。《楞严经》云:“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是故吾人当“死尽偷心”,不贪世间名闻利养,放下身心世界,以一句佛号老实念,方能出离三界六道也。
然则,佛家戒盗,亦即儒家所提倡的“义”。盖“义”者,宜也,亦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故孔子曰:“见得思义”,亦是“不偷盗”之真义。
3、不邪淫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若出家众,志在断欲证果,为天人师,则戒一切淫事,盖以:“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也。若在家众,则为传宗接代,夫妇结婚,乃人之大伦,固所许也;然正式夫妇以外的“邪淫”或“婚外情”,则所不许。盖以目前社会红男绿女往往逞一时之快,而行邪淫,败坏人伦,即以人身行畜生事,现生已成畜生,来世必变畜生,不可不提高警觉也。
佛家所提倡的“不邪淫”,乃是儒家所提之克己复“礼”,非“礼”勿作也,亦如孔子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是故儒家亦戒邪淫也。
4、不妄语
“妄语”乃是以欺诳心,说不诚实的话,此乃造一切恶业的开端。学佛人,未证言证,未得言得,乃是大妄语,造无间罪也。然若为利益众生,不妄语戒亦有“开缘”的方便作法,如吾人为了救野兔,而对猎人妄语,免使野兔受到伤害,这都是被允许的。
孔子有云:“人无信不立”,是故佛家所提倡的“不妄语”亦与儒家的“信”相同也。
5、不饮酒
“不饮酒”广义而言,亦包括不吸毒、不抽烟及不赌博等不当行为。由于喝酒或吸毒能乱性,令人昏昧无智,因而造作无边罪业。譬如昔有一人,独居“饮酒”,忽见邻居的一只鸡,遂“盗”而“杀”之以下酒,邻女来找,“妄语”称未见,且因而起“淫”心,造作罪业。如是由于饮酒,而造作杀、盗、淫、妄四种罪,故不许饮酒,以防非止恶也。
孔子云:“饮不至醉”,是故儒家亦戒饮酒。是故佛家的“五戒”(戒杀、盗、淫、妄、酒),亦分别与儒家之“五常”(仁、义、礼、信、智)相通,且更为具体,吾人皆当信守也。
此外,吾人须知,五戒之中,前四者(杀、盗、淫、妄)乃为“性戒”,即不论受戒与否,犯则皆有罪,即现世受国法制裁,死后报在三途(地狱、饿鬼、畜生);至于第五戒(戒饮酒)乃为“遮戒”(遮即制止不作之意),因饮酒之性,故属无罪,却能犯余罪,故佛特遮止之。
总之,五戒乃是为人处事的根本,亦是世出世间法的基础。太虚大师云:“人成即佛成”,因此我门学佛亦应从日常生活中“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开始,谨守五戒,不要好高骛远,方能成就无上佛道。
中庸有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和”是一切待人、处事、接物的根本,佛法亦不例外。佛法的僧团,是四个人以上,居住在一起共修,世尊为之制订六条戒律(即“六和敬”),使大众皆能遵守。因此,“六和敬”是团体共修的基本法则,无论是出家或在家团体,都必须要遵守,兹分别说明如下:
1、见和同解:就是建立共识。在一个团体里,我们对于修学的理论和方法,一定要有共同的见解,这是大众共同修学的基础。因唯有“和”才能把我们的见解、思想,乃至于生活方式,逐渐拉近,才不会距离太远,这就是所谓的“平等”。所以“和”之后,才有“平”;“平”之后,大家心就“安”了,而心“安”之后,才有喜“乐”啊!
2、戒和同修:就是建立共同修学的规矩。因大家既是同在一个团体修学,总要订定一个道场的“常住公约”。如出家的僧团是以比丘戒和比丘尼戒作基础,再加上大众现前生活共住所必须要遵守的一些规矩;至于在家的修学道场,则以五戒为基础。总之,学佛要遵守道场之个人和团体的生活规范,如此才是持戒守法的团体。
3、身和同住:广义而言,就是大家生活在地球上,要和睦相处,重视生态保育,共同维护我们生活的环境;狭义而言,就是大众住在一起共修,睡广单(通铺)。因道场的建立是要成就每一个共修的分子。由于众生无始劫来,迷惑颠倒,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恶习气太多,因此必须靠团体的力量,彼此互相监督学习,因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比较不会放逸,否则一个人修行容易懈怠堕落,这就是依众靠众的精义。
4、口和无诤:就是大众住在一起没有争论,能够专心办道。人与人相处,最容易造的就是口业。语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盖以言多必失,讲者无心,听者有意,在无形当中,结了不少恶缘。所以古德有云:“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就是劝我们在团体生活当中,要少说别人的是非,多念佛号,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口和无诤”,使自己的道业增长。
5、意和同悦:就是大众住在一起能够“法喜充满”。我们学佛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觉悟,而觉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能够作主,不被外境所转,如此必定能够快乐自在,不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我们学佛,如果方法正确,必定会随时充满法喜,烦恼痛苦一天比一天少,而且一天比一天自在,这证明学佛功夫得力,能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达到“意和同悦”的境界。
6、利和同均:就是指在一起共修的大众,物质生活是均等的,而且有福同享。佛教道场的建立,就像办学校一样,是为教化一方众生而建立的,然后再礼请高僧大德到此道场来住持、修行、弘法利生,凡是居住在道场的,不论是什么身分,在物质的享受上决定平等,没有高下之分别,这叫“利和同均”。
总之,在佛教的道场里,“六和敬”每一条都不能欠缺,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僧团,也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依世间法来讲,“六和敬”也是小至家庭、公司、社团,大至国家所不能或缺的。因“见和同解”,大家便能同心协力,建立共识;“戒和同修”,人人皆能守法;“身和同住”,人人便能彼此督促,互相学习;“口和无诤”,大家不造口业,增进团体的和谐;“意和同悦”,人人觉悟宇宙人生真相,法喜充满;“利和同均”,大家分享各项物质建设的成果,造成均富社会。因此,我们若能够推广“六和敬”,必能够开创一个“人间净土”、“礼运大同”的世界!
五乘佛法包括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其中人天二乘是世法,不了生死;声闻、缘觉属于小乘(“乘”即是车辆之意,“小乘”即是小车,以此譬喻所能载运或度化的众生较少),虽为出世间法,却以自度为主,未能度众,仍非究竟;真能上弘佛法,下化度生,悲智双运,福慧齐修,圆满佛果的,就是‘菩萨乘’,以修学“六度”为主,这是佛陀说法的真正本意。“六度”即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法门。“度”是梵语“波罗蜜”,华语译为“到彼岸”,谓吾人行此六法,能令众生,度生死流,到涅槃岸,本来行“菩萨道”,就是志在“利益一切众生”,圆满佛果,故应统修一切上求下化之法,若略则约为“六度”,广则总摄“万行”。兹分别说明如下:
(一)布施度
所谓“布施”乃是指“布己所有,施与众生”。所谓:“未成佛道,先结善缘”,是故菩萨利益众生,以“布施”为先。因此,布施在整个佛法里,是菩萨修行最重要的科目。布施大约可分为三种:
1、财物布施:指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乃至自己身命,一切所有内外之财,能施与所需的众生,称为财物布施。譬如健康保险费,人人每月都要支付,如果心想要“救本”或是为了自己将来生病而做准备,如此将来一定会生病;如果念头转一转:“我是在修布施、修供养;并且帮助那些生病没有办法支付医疗费用的众生”,我们如有这样布施心,不但不会抱怨年年调涨的健保费,而且一生永远不会生病,因为我们所种的是不生病的因啊!由此可知,念头一转,念念为众生,就是菩萨;念头不转,样样为自己,就是凡夫!
2、法布施:“法布施”是智慧、聪明的因,它的范围包含很广,可分为世间法(世法)与出世间法(佛法)。凡是别人想知道的、想学习的,只要我有能力、有时间,就不计酬劳、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去教导别人,都是属于法布施。举例而言,如果教师为教育下一代,不是为名、为利,那就是法布施;如果只是为了薪水,或是为了升等,想从助理教授升副教授、教授或升系主任、院长、校长等职务,那就不是法布施了。真正修法布施的人,是非常热心,永远不疲不厌的;不是修法布施的人,名利得不到,就消沈、灰心了,教学和服务就不够热心,其动力是有限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这就是告诉我们,佛法的布施能够帮助一切众生,获无量的智慧,无尽的德能,进一步能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因此功德最大。
3、无畏施:当众生遭遇灾难、危险等身心不安或害怕的时候,能够帮助他、消除他的恐惧,这一类的布施叫做无畏布施。譬如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故世人号为“施无畏者”;又如:有人晚上走路会害怕,有的怕鬼,有的怕强盗,如果我们能陪他走一程,他就不害怕了,这也是“无畏布施”。此外,吃素也是一种无畏布施,使众生看到我们无所恐惧,亦是慈悲心的展现。
总之,吾人若能行布施,就功德而言,能广结善缘,自然无怨;否则“一家饱暖,千家怨”,且行布施者,并不致因而缺乏,如老子有云:“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四十二章经》亦云:“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凡学佛者,须知不可须臾间,中断“布施的心”,因吾人从初发心到圆成佛道,所学不外乎“布施”而已!如下述之“持戒”、“忍辱”系属“无畏施”,而“精进”、“禅定”、“般若”(智慧)则属法布施也。是故人人皆可随分随力而行布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力者亦可见他行善,出口赞叹,真正做到:“富者以财,壮者以力,巧者以技,辩者以言。若无所有,各以其心”,全心全力为众生服务,并且帮助众生究竟离苦得乐,不疲不厌,此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
(二)持戒度
“持戒”就是守法,世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法则和规范,吾人一定要遵循这些法则才能够做得圆满与快速。六度里面的持戒,是要我们平常遵守日常生活的规范(包括个人的生活规范、团体生活的各项法令规章,以及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并不单指受持五戒、八戒或十善。
基本上,“戒”有“断恶修善”之义,在消极方面,是要“断一切恶”,而在积极的层面就是要“修一切善”。因此“戒”有所谓“三聚净戒”,亦即:(1)摄律仪戒:律是律法,仪是仪轨。佛所制律仪,以“防非止恶”为目标,此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一切戒律;(2)摄善法戒:指以修一切善法为戒者,重在修习善法;(3)饶益有情戒:指以饶益并且帮助一切众生为戒者,重在化度众生。持戒就“功德”而言,吾人若能持戒,则身、口、意三业清净,当下即得清凉;持戒就“对治”而言,则可去除恶业之障碍,《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而持戒能防恶律仪之造作,并止身口意三业之恶,因而去除修学之障碍。佛陀曾言:“佛在世间,以佛为师;佛不在时,以戒为师”。是故学佛之人,应当严格遵守戒律,方能成就无上佛道。
(三)忍辱度
忍辱就是忍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才能成功,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法得成于忍”。如以读书求学而言,念大学四年,就得忍四年,若不能忍耐四年的苦,就毕不了业。因为成功是永远属于有耐心、有毅力的人,所以耐心是吾人求学、做事、修行成功非常重要的关键。因此,佛在经典上特别强调“布施”和“忍辱”二度,因为“布施”能修功德,而“忍辱”则能保持功德也。
“忍辱”依佛法可分为三种:(1)耐人害苦:即人为的加害要能忍耐。亦即对别人的侮辱、毁谤、陷害要能忍耐。能忍,则心清净,容易得定,修道方能成就,这是“观人而忍”,也是最大的福报。(2)安受世苦:对世间的寒暑、饥渴、风雨、衰老、病死等诸苦,要能随遇而安,而不退修行,这是“观法而忍”。(3)耐修行苦:吾人对佛法的修学也要忍耐,亦即在没有得到法喜或功夫没有得力之前,修行是很苦的,路是艰辛的。修行就如同开车上高速公路一样,没有找到高速公路之前,在平面道路绕圈子或被其他车辆阻塞的时候,路上车辆又多、又慢,开车实在是很辛苦啊!我们学佛亦是如此,一开始都是想要学习无量的法门、宗派,一旦能够忍耐刚开始摸索的痛苦,找到正确的门路—如净土法门,并且能够一门深入,则学佛的路程将是一帆风顺了。
“忍辱”约功德而言,以能忍故,护戒清净,则无过失;又以忍故,所修善法,皆能成就。忍辱就对治而言,可以对治瞋恚之病。经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又云:“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由于瞋恚是修行的障碍,故“忍辱”乃是“禅定”的前方便,不能忍耐就没有更进一步的境界;耐心也是“精进”的预备功夫,有耐心才谈得上“精进”,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四)精进度
“精”是专精,纯而不杂;“进”是进步,不懈怠之义。如同儒家所说的日新又新,天天求进步。目前西方有许多知名的大科学家,一生当中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专精,即每天锲而不舍地去研究,终于有了新的发现。世间法如此,佛法也是如此,在无量的法门当中,必须是“一门深入”,才能够有所成就,想要门门都学,是绝对不可能成就的。同时只要一门成就了,其他无量法门一看、一听当下都通达了,所以说“一门通,一切都通”。
“精进”作佛法可分为三种:(1)披甲精进:菩萨发心,不怕困苦,勇往直前;譬如战士,而披铠甲,自然有恃无恐,此重在自行。(2)摄善精进:佛氏门中,不舍一法。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大小诸善,勤行不倦,是为摄善,乃自他两利也。(3)利乐精进:自己未度,先求度人,这是菩萨本愿;故菩萨能利益劝化,不疲不厌,是为利乐,此则专重化他。《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一一皆作是言:“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行愿(礼敬乃至回向)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行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此可谓真精进矣!
“精进”就所得功德而言,能行精进,自然善法日增,速得成就。如一句“阿弥陀佛”能够老实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是专精,这是修学成功的关键。“精进”就对治烦恼而言,则可去除“懈怠”之障碍。《八大人觉经》云:“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催伏四魔,出阴界狱”。古来祖师大德,成就皆由精进之故。例如,迦叶尊者,头陀苦行,虽年老而不舍;近代净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则一住普陀三十年,从不下山,故能阅藏三遍,念佛功深。每当吾人念黄昏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实当深切反省:即将过去的这一天,我们的修行、道业是否有所进步,并且当努力日日改过向善,确实做到实修实证的功夫,如此精进的利益、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五)禅定度
“禅定”依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的定义是:“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名禅定”。由此可知,“禅”是外不着相,“定”是内不动心。因此,“禅定”就如《金刚经》所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之义,所以一般人的“打坐”仅是修禅定的无量方法之一,事实上高级的禅定,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
“禅定”一般可概分为三种:(1)世间禅:如色界、无色界的四禅八定,这是高级天界天人所修的禅定;(2)出世间禅:为超出三界之大小乘禅定;(3)出世间上上禅:此为诸佛如来所修之大定,因之,整个佛法修学的枢纽在于“定”,同时并不是禅宗才修禅定,其他的宗派就不修禅定。以净宗而言,念佛的目的,在求得“一心不乱”,而“一心不乱”就是“禅定”,经上称念佛为“无上深妙禅”;教下强调修止观,止观也就是禅定;密宗重视修身、口、意三密相应,相应也就是禅定。禅定约功德而言,精修禅定,始则引发静虑(“静”指心体寂静,“虑”是审察思虑),终则开悟见性。既入禅定,自可静止不动,不为妄境所牵缠;亦可观照分明,不起虚妄分别。过去佛陀苦修时,以入深定,故能不为波旬魔兵所害,魔女所娆,终得悟道。是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禅定约对治而言,能去“散乱”之障碍。因凡夫之心,攀缘五欲六尘,如上树猿,似脱缰马,到处流荡,刹那不住,是故修行难成;苟入三昧,自然不乱。
总之,学佛之人,纵然未能现证三昧,平时历境练心,亦当须具定力。所谓八风吹不动,即得失、毁誉、称讥、苦乐等境界现前,还是要一句弥陀,一直念下去。
(六)般若度
梵语“般若”或翻“智慧”。一般而言,通达有为之事相为智,通达无为之空理为慧;智能明了诸法,慧能断惑证真,这是修行最终目的,故列在后。
“般若”一般可分为三种:(1)实相般若:“实相”即诸法如实之相,亦是众生本具真如,离一切虚妄相,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无可表达,无可取着,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亦是所证理体。(2)观照般若:指观察照见实相理体之般若,这是指行者修观时,心光内凝,照了诸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体即空,而见实相,故谓之观照般若,这是能证实智。(3)方便般若:指分别诸法之一切言教,如诸佛菩萨从其亲证实相理体,假借文字语言以开导一切有情,使其解悟者,谓之文字般若,这是化用权智。
在唯识“百法明门论”里,天亲菩萨将一切法,即万事万法归纳为一百大类,其中包括有八个是心法,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心理作用),十一个色法(物质),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等,其中除无为法外,其他都是有为法,如此依《金刚经》所说,不但所有一切物质是梦幻泡影,我们的起心动念、打妄想也是梦幻泡影。佛真正明了这些事实真相,叫我们对这些境界不要起心动念,我们的真心就恢复,对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看法,就和如来一模一样,那时候的知见,就是佛知、佛见,这就是般若智慧了。所以般若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要学习菩萨行,对于一切法明了、通达,且于一切法不分别、不执着,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为什么要去帮助别人呢?这是源于诸佛菩萨对“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体认,因为只有佛菩萨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和自己是一体的,既是同体,帮助别人乃是本份事啊!今天我们迷失了自性,没有智慧,不知一切众生跟我们是同体,同一个真如本性。所以才有自他的对立,进而迷惑颠倒,起惑造业、自作自受、苦不堪言!
般若就功德而言,因修般若,得大觉悟,究竟成佛;进一步能广度众生,帮助别人觉悟。另就对治而言,可去除愚痴的障碍,断除根本无明,如光明能破除黑暗。
总之,吾人日常生活当中,能够随时帮助别人,这就是“布施”;一切作为都能守法,且都有一套正确的标准作业程序,这就是“持戒”;平时待人、处事、接物有耐心、有毅力,这是“忍辱”;能够专精不懈,这是“精进”。心中有主宰,不会被外境所动摇,这是“禅定”。一切事物没有一样不透彻、不明了,这是“般若”。佛教导我们能将这六条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做到,就是道地的菩萨行,而且持之以恒,渐渐福德日增,智慧日长,最后福慧俱足,圆成佛道。
人生在世若想要过得快乐、自在,应该把“服务”和帮助别人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因服务别人而不求回报,就是一种“布施”,而“布施”是我们一生当中不能须臾中断的念头。因此,建议大家每一天早上,应该经常问自己:“今天我能够为大家做什么服务?”如此能够帮助我们去除我执,以及自私自利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因而得到意想不到的幸福美满感觉。
如果我们把“服务别人”当成一生的目标之一,那么我们会有很多的机会来帮助别人。服务别人事无分大小,诸如:在火车上让位给老弱妇孺、帮老人家提东西、随手捡垃圾、到邮局划拨善款给慈善单位、定期捐血、写点劝人为善或开启人生智慧的小品文、拨一点时间从事亲子活动等等,然而我们千万要切记:“服务别人,应从服务自己的家人做起”。因我们常会见到一些在医院或慈善机构服务的志工,因为过于热心服务别人,却疏忽了为自己的家人服务,导致家庭不和,或造成与家人的关系紧张,这都不是我们提倡为别人服务的本意。
总之,我们在一生当中,能够有机会和能力为别人付出和服务,都是值得庆幸的。整个佛法的教学,也是强调“布施”和“服务”而已!而佛法讲的“度”众生也就是以自己的体力、智慧来服务众生、帮助众生的意思,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利用机会服务别人,广度众生以广结善缘,做一个世间最快乐的布施者!
十善乃是十条善业,是五戒的扩充,亦是升天的基本条件。佛陀教化世人,无非劝人戒恶修善,而一切善恶诸事,归纳起来,不外乎有十条,这包括身有三、口有四、意有三,犯之则为恶,守之则为善。此与五戒不同者,五戒只着重身、口二业,十善则兼重身、口、意三业之清净也。兹分别说明如下:
身三业者:(一)不杀生:杀生指直接或间接杀害一切众生生命;(二)不偷盗:偷盗指盗取非本分应得之财物;(三)不邪淫:邪淫是指正式夫妇以外行淫或婚外情皆属之。吾人若能约身如绳,且:“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不犯此三种恶业,就能使身业清净;若进而能放生、布施、劝人敦伦守分,修持梵行,其功德更大。
口四业者:(一)不妄语:说话虚假,蒙骗众生,即是妄语;(二)不恶口:说话粗鲁,辱骂对方,即是恶口;(三)不两舌:对两方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即是两舌;(四)不绮语:说一些让人想入非非,令心淫荡或花言巧语、用意不善,鼓励众生造业的话语,即是绮语,吾人若能守口如瓶,深刻体会:“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不犯此四业,就能使口业清净。若进而以诚实语、柔软语、和诤语、质质语来待人、处事、接物,并且规过劝善,其功德更大。
意三业者:(一)不贪:贪是贪爱五欲六尘,对顺境迷恋不舍,易起贪心;(二)不瞋:瞋是稍不如意,便生怨恨,即逆境易起瞋恨心;(三)不痴:痴是迷惑颠倒,不信因果,即不苦不乐易起痴心。吾人若能防意如城,不犯此三毒烦恼,自能令意业清净,若能进而观身不净,心生慈悲,解因缘法,其功德更大。
“十善”乃是佛在《十善业道经》告诉我们:“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又说:“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此外,世尊亦告诉我们:“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由此可知,十善乃是一切世出世间善法的根本,必须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善法要能常念(即“心善”)、思惟(即“念头善”)、观察(即“行为善”),才能使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不会夹杂恶法,进而趋向善的境界。
总之,吾人造恶固有罪过,作善则有功德。然而功德分“有漏”和“无漏”两种。若持戒修善,只知着相求福,欲图将来人天果报,便是有漏功德,因福报享尽,仍复轮回,不能了生死也;吾人若能观“三轮体空”,并且离相去障,则成无漏功德,将来就可断惑证真,究竟解脱。因此,学佛之人,既能严持五戒,进修十善,又知念佛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并且积极弘扬净土法门,则现在即是娑婆世界的正人君子,亦是阿弥陀佛派驻此地的“亲善大使”,将来必定是极乐世界上品往生的菩萨也。
《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乃是成佛的法门,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普贤大士”乃华严长子,是法王(佛)的继承人,其至德即“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普贤行的特色,就是心量广大如虚空法界,所以普贤的十愿,愿愿都是究竟圆满,兹分别介绍如下:
1、礼敬诸佛
“礼”者,表现在外之“礼节”也;“敬”者,乃真诚心之流露也。“诸佛”即一切众生,因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世法、佛法要想成就,一定要有“诚敬”之心,以“恭敬心”(清净、平等心)来待人、处事、接物。念佛若有夹杂、怀疑、间断,即是“不敬”也,普贤菩萨念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句句唤醒自性,与诸佛的心、愿、解、行通通相应,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2、称赞如来
“称赞”即是赞叹;称赞“如来”即是要能与“性德”相应才称赞。《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即是我们在社会上从早到晚所接触之人物的归纳。我们对心善、行善的“善知识”,应予赞叹,希望别人能“见贤思齐”,因此“善知识”是我们的“法师”;对心恶、行恶的“恶知识”,则不赞叹,但仍要礼敬,因“恶知识”是我们的“戒师”。
3、广修供养
供养的根本目的在拔除凡夫的根本烦恼。凡夫有八万四千烦恼,可浓缩为一百零八个烦恼(故念珠有一百零八颗,希望以念佛断除所有烦恼),亦可再浓缩为二十个随烦恼及六个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最后可浓缩为“贪、瞋、痴”三毒烦恼,其中以“贪”毒最为严重,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故佛法以“布施”来对治众生“贪”之病根。吾人须知:“财布施是因,金钱财富是果;法布施是因,聪明智慧是果;无畏施是因,健康长寿是果”。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又云:“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由上可知,若能照本经“依教奉行”,念佛、诵《无量寿经》,并辗转教人,同时将本净土法门普遍宣扬介绍,帮助佛接引一切大众,此乃是真正供养如来,亦是广修供养之义。
4、忏悔业障
所谓“业”者,乃是造作善业(三善道)、恶业(三恶道)之谓也。《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普贤菩萨亦曰:“我于过去劫中,由贪、瞋、痴,发身、语、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此虚空界,不能容受”。盖众生每一动念有九十刹那,每一刹那中有九百个生灭,在天眼里皆可一一瞧见其形相,由此亦可想见“念佛”净业之功德。夏莲居老居士云:“无论念佛处事,皆当用第一念,勿用第二念;念佛时,一切莫管,字句分明,平平常常,老实念去,即所谓第一念也。若矜躁卜度,希冀玄妙,或计功求速,或背境向心,即流入第二念矣!第一念是智,第二念是识,随识即染,依智则净”(莲公大士法语)。所谓“障”者,乃是指障碍自性之谓也。至于“孝亲”、“尊师”皆是自己性德的流露,亦是做人、做事的大根大本也。众生有了业障,应如何忏除呢?须知至诚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诵《无量寿经》,即是无上之忏悔法,一切业障皆可快速地消除。因只要心地清净平等、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则一切妄想、执着、烦恼、牵挂即便逐渐减少,进而达到消除业障的目标。
5、随喜功德
众生之嫉妒、傲慢心,乃是与生俱来的习气,故以“随喜”之方法来对治。如《无量寿经》所云:“于诸众生,视若自己”,即把“别人当成另一个自己”,能“与人为善”与“成人之美”,也就是同样成就自己的善行与美德也。是故,不要与别人争夺名闻、利养,应效法《六祖坛经》印宗法师能够退让之精神,不仅为六祖剃度,更进一步奉事六祖为师,此种精神实令人赞叹随喜也!
6、请转法轮
“请转法轮”即是请高僧大德、善知识讲经说法、宏法利生,亦即要把佛法普遍介绍给大众,使佛法常住世间,并使大家能够接受佛陀的教育,因“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也。然而请转法轮,需要有智慧,如我国过去之道场(有如目前的专科大学),皆“高竖法幢,建立宗旨”,故要以“一门深入”为目标,请转法轮才有效果,否则杂修不易有所成就也。
7、请佛住世
即请高僧大德、善知识长住世间或道场,以便长期熏习,通常一个道场请一个老师来教学,成就较为快速。本宗以五年的时间努力来修学,必定有所成就,自己学成之后,代佛教化一方,帮助众生超越六道轮回,此乃是人生最主要意义与价值之所在。此外,由于末法时代,善知识难遇,故以“老实念佛”,自己修学较易,且不需长期依靠善知识之教导,最为契机,此亦显净宗法门之殊胜也。
8、常随佛学
“常”者,不间断之义;一切大乘经典皆是佛的言行、存心,依此修学,即是以佛为榜样,即是“常随佛学”也。一切大乘经典中,《无量寿经》乃是说明阿弥陀佛的存心、发愿与修行的过程,依《无量寿经》修学,即是常随“阿弥陀佛”学,是故应效法弥陀的心、愿、解、行,塑造自己成为“阿弥陀佛”。
9、恒顺众生
无论世出世间法任何事情皆要随“顺”,凡事皆要学习看“顺”眼,不与人计较、起冲突或结怨;因有勉强劝人的心,即会生烦恼,因而障碍自己的清净心,因此要随时使别人生欢喜心,此乃待人处世应有之态度。语云:“清净庄严证佛性,慈悲喜舍度众生”是也。
10、普皆回向
“回向”之目的乃是在破众生的“执着”,亦即将所修的功德,不自己独享,而与一切众生共享,以拓展心胸,与尽虚空遍法界相等,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也。如此,可破除所有界限,使功德成为无限(唯心所变之故)也。
普贤十大愿王中,第十愿表普贤菩萨名号中的“普”字,从第一愿到第九愿,显出普贤的“贤”字,永劫勤劳没有疲厌,十大愿王永无穷尽,成佛之后还在度生,并实现他的偈语:“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这是普贤大士大愿的结晶。至于为何只是遵修普贤,求生极乐?此乃因为只有这个法,能给众生“真实之利”,能救众生的“生死之苦”,所以善导大师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也就是法会一切大众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的原因。《无量寿经》修普贤行的方法,乃是一心念“阿弥陀佛”,便将普贤行圆圆满满含摄在其中,实在妙不可言!
一个人要过得快乐、自在、幸福、美满,必须要能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并且具备人生的智慧,方能远离人生必经的困顿、压力、挫折、沮丧与烦恼的过程。然而吾人首先必须要了解“智慧”是本具而非外来的,因此所谓的“开启”人生的智慧,也就是如同打开一瓶清净的矿泉水(比喻清净的智慧),恢复本具的觉性而已,至于“智慧”依照佛教的说法,通达有为之事相为“智”,通达无为之空理为“慧”。换言之,“智”明外境,“慧”明自心。所谓“智”就是观察的能力,也就是能勘破世间诸有为法,皆是缘起幻相,没有实法实我,谓之“智”;而所谓“慧”就是选择与决断的能力,能了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妙理,证同人人本具不生不灭之常住真心,谓之“慧”。因之,一个有智慧的人,必定具备观照与决断的能力,能够找出自己生命的方向与目标,这样的人就是觉悟的人。具备觉悟智慧的人,就能自己做主,就不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在一生当中努力追求的目标。
在谈到开启人生的智慧之前,我们若能了解生命的本质,将有助于人生智慧的开启:
(一)要深刻体会人生是无常的:世间所存在的万事万法,就生理现象而言,有生、老、病、死;就心理现象而言,有“生、住、异、灭”;就物理现象而言,有“成、住、坏、空”,都是分分秒秒变化无常的。佛陀在《四十二章经》告诉我们:“人命在呼吸之间,出息不还,即便后世”,由于无常可能随时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应该具备高度的“危机意识”,深刻了解到:“今晚脱下鞋和袜,不知明天穿不穿”,并且珍惜此时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地去追求智慧,贡献自己,回馈社会。
(二)要认识人生是苦多乐少的:人生有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百苦、无量苦。一个有智慧的人,要认识人生就是有这些苦痛,并且“以苦为师”,进一步利用机会“断恶修善”,去除苦的原因,才有办法坦然活在这世界上,并且充实人生的智慧。
(三)要相信生命是有轮回的:语云:“有生必有死”,生死问题是每一位众生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一般人往往忌讳谈“死”,并常常以孔子回答季路:“未知生,焉知死”来当作挡箭牌,不愿面对“死”的问题。其实孔子在《易经》系辞上传告诉我们:“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因此,孔子在其一生学术思想的最高境界—《易经》当中,亦承认鬼神之存在及游魂为变之事实(即六道轮回之说)。既然生命是有轮回的,我们更必须要在今生利用有限的时间追求智慧,期在今生能究竟了脱生死轮回的束缚。
(四)要认识人身难得:在原始佛经常提到“人身难得”,此乃人身在六道众生当中是比较能够修道,且较容易觉悟的。因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众生太苦,不能修行;天道众生又贪图享乐,不思修行;阿修罗道则宿习多瞋,不肯修行。佛陀曾告诉我们:“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印度称手为爪);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古德亦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愿大家好好把握人身,努力追求智慧,因“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啊!
在了解生命的本质后,我们应该以怎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人生,以开启吾人本具的智慧呢?兹建议开启智慧的方法如下:
(一)要以“欢喜心”面对人生,把握机会去服务社会大众:既然人生是无常的,而且有生必有死,因此我们重要的是要能在活着的时候,多去服务别人,多做一些有益于人群的事,因为生命就像一篇文章一样,不在乎有多长,而在乎有多好,只要我们每一分、每一秒能利益众生,并且过得快乐、自在,则“当下就是永恒”,这种“慈悲喜舍”的人生,也才有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啊!
(二)随时保持观照内心和倾听的习惯:由于我们凡夫的眼睛往往习惯向外看,现在我们要反过来,随时观照内心,并且回光返照,亦即:“看别人的过失,检讨自己”,“常见自己过,不说他人非”,藉由倾听来汲取别人的学识和人生经验,并且扩大自己的修学领域;经由观察万事万物来启发我们人生的智慧,进而学到更多的东西,如果只懂得向外严格要求别人,或经常高声吆喝,而不知自我反省,如此将丧失增长智慧的机会。因此,只要我们永远保持观照与倾听的习惯,正是开启智慧的重要方法。
(三)保持学习的态度与开阔的心胸来面对人生:吾人若要充实人生的智慧,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以开阔的胸襟虚心的学习。所谓:“改变,从学习开始”。我们要知道一个有智慧的人,所必须学习的三种“转变”为:(1)转恶为善:即转化自己过去的恶念、恶行、恶口为善念、善行、善口,以变化自己的气质,改造自己的命运。(2)转迷为悟:即从迷惑颠倒的人生回头,皈依觉悟的智慧,不被外境所转,享受心灵净化的喜悦,以开创幸福美满的人生。(3)转凡为圣:即学习圣人的言行,转化自己凡夫的习气,以达到圣贤的境界。所谓:“佛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要努力追求的目标与境界啊!
(四)要能经常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世界上每一位众生,无论善人或恶人都对我们的人生智慧有所启发,如孔子所言:“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我们应对他们怀着感恩的心理,如同“感恩的心”这首歌所说的:“感谢有你,伴我一生”。心中要常感恩,因为有众生辛苦的付出,我们才能过安定的生活,尤其对我们有恩的父母、师长、亲友,更是要能“知恩、报恩”,如此方能与自己的善良本性相应,更进一步开启我们的智慧。
(五)要深信因果:“因缘果报”乃是宇宙人生的铁则。语云:“孤因不长,独缘不生”,凡事都是有因有缘,必须因缘俱足才能成就每一件事情。常有人说,做善事不见得有好报,做恶事不见得有恶报,其实这都是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吾人须知:“因果通三世,不是不报,时间未到”。盖我们的心,如同一块田地,要怎样收成,必定要怎样栽,绝无不劳而获的道理,这是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世间“因果不爽”的理论,我们应该深信不疑。
至于“出世因果”,乃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是一般凡夫很难相信的,但是却是我们一生超越人生困顿与生死轮回的法宝,若能对此念佛法门深信不疑,进一步求生净土,这才是真正具备高度的人生智慧啊!
总之,如果我们能够经常在日常生活当中,运用上述这些开启智慧的方法,累积开悟的经验,等到因缘时节成熟,就能以清净心,见到自己本具的佛性,开启自己人生的智慧,亲证究竟圆满、自在的境界!
根据新一代“个人管理”理论,一般人可把耗费时间的事务,依据“急迫”、“不急”以及“重要”、“不重要”分为四大类,如下表所示。
|
急迫 |
不急 |
|
重要 |
第一类:
.危机处理 .迫在眉睫的事情 .有期限压力的计划 .临终关怀 |
第二类:
.防患未然/预防工作 .教育训练 .建立人际关系 .生涯规划、休闲 .充实人生智慧 |
.孝顺父母 .念佛行善 .弘法利生 |
|
急迫 |
不急 |
不重要 |
第三类:
.不速之客 .某些电话 .某些信件与报告 .某些会议 .受欢迎的活动 .应观众要求 |
第四类:
.繁琐的工作 .某些信件 .某些电话 .浪费时间的活动
|
通常“急迫”的事情是指必须立即处理,如紧急事件或某些电话,尽管你正在忙别的事,也不得不放下手边的工作去处理,推延不得。有些急迫的事情,如应观众要求高歌一曲,不见得重要,但可能较为讨好、受欢迎;至于事情的“重要”性则与目标有关,凡是有价值或有利于人群或实现自己理想的事,就是属于重要的事。
第一类的事务既急迫而重要,如危机处理、迫在眉睫的事、有期限压力的计划、临终关怀等,人生在世,皆无法避免。一些危机处理专家或有截稿压力的文字工作者,更是经常与之为伍,然而如果只专注这类危机处理的活动,终有一天会被搞得筋疲力竭,忙于收拾残局。他们这类人的逃避之道,便是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活动(第四类),至于重要的事务,便被抛诸脑后。
也有些人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急迫但不重要(第三类)的事务上,误以为愈急迫就愈重要,其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被视为巧言令色、轻视目标规划,人际关系浮泛,缺乏自制力,容易怪罪别人。
吾人若只重视第三、四类事务,则由于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其结果可能导致工作全无责任感,容易把事情搞砸,甚至工作不保,要依赖他人或社会机构维生,所拥有的并非有意义与负责任的人生。因此,我们要懂得舍弃这两类(第三、四类)无关紧要的事,同时对第一类的要务,也要尽量节制,以投注更多的时间,从事“重要”但眼前尚“不急”的事务(第二类),才是个人时间管理之钥。
至于第二类的事务,以世间法而言,则包括防患未然的预防工作、教育训练及平时广结善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从事必要的休闲活动等。在此可举一个故事,来说明此类工作的重要。在汉书曾记载古时候,有一户富有的人家兴建大宅院,在完工的厨房附近贮存很多烧火的薪木,同时烟囱(古代称为“凸”)的方向也与木柴太接近了,所排出的余烬可能有造成火灾之虞。因此,有一位读书人见到这种情形后,就劝主人要更改烟囱的方向(即“曲凸”)以及移动薪木的位置(即“徙薪”),哪晓得主人因忙于其他的事,而忽视此事。直到华屋美宅落成那一天,该大户人家请客,摆出酒席四、五十桌,由于厨师用火不慎烟囱的火花点燃了屋角的柴薪,有上百人在吃酒席当中导致失火,全部的客人都忙着救火,搞得人人“焦头烂额”。在灭完火之后,主人特别再设宴款待及感谢这些帮忙救火的贵宾。此时,那位曾经劝主人平时要作预防工作的读书人,就写了一付对联,表达他的感慨:“曲凸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由这个故事可知平时多作防患未然、未雨绸缪等“不急”而“重要”的工作,就能减少许多“急迫”而“重要”之紧急应变事件的发生,这也就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道理。
此外,就出世间法而言,第二类的事务包括平时念佛行善、孝顺父母、弘法利生,都是属于“不急”而“重要”的事情,也都是为将来的“生死”预作准备,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大事啊!总之,真正有效能的人,急所当急,不轻易放过机会,并防患未然,尽管也会有燃眉之急,但总设法降至最低;而真正有智慧的人,则应了解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平时把握时间充实人生智慧,并且努力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是真正优秀的生命时间管理师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法的经典当中,颇受中国人喜爱的经典,其文字言简意赅(全文仅二百六十个字),其中所提到的境界:“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更是令人心生向往。所谓“挂碍”当中的“挂”系指凡夫由“我执”起烦恼障,心中有忧虑牵挂而障涅槃;而“碍”系指二乘及权教菩萨,由“法执”起所知障,而障菩提也。由于菩萨(即“菩提萨埵”的简称)能依般若智慧而修,到了功夫得力的时候,则“心境一如”,解脱自在—内不执着身心,则不为身心所挂碍;外不执着万法,则不为万法所牵缠。因此能没有恐怖,而远离一切虚妄的颠倒执着,而达到解脱生死的境界。这种“心无挂碍”的境界,可以下面的十二种心,来略作描述:
1、以美好的心,欣赏周遭的事物:能够以美好、欢喜的心来欣赏周遭事物的人,最为幸福。
2、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以真诚的心待人、处事、接物,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亦是世出世间修身养性的根本。
3、以负责的心,做好份内的事: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并且有始有终,乃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
4、以谦虚的心,检讨自己的错误:懂得谦虚的人,能够随时检讨并修正自己的缺点,更能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故能受教有地,取善无穷。
5、以愉悦的心,分享他人的快乐:君子应有成人之美、与人为善的心胸,若见到他人的成就,能心生欢喜,就是“随喜”功德。
6、以喜舍的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能有机会与能力去帮助别人,是值得庆幸的,故应随时生起喜舍的心来服务众生。
7、以不变的心,坚持正确的理念:对于正确的事情(如念佛、断恶修善),能够“择善固执”,以不变的心坚持到底,必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达到人生究竟成佛的目标。
8、以宽阔的心,包容对不起你的人:由于凡夫(包括我们自己)没有不犯错的,只要知过能改,都是值得原谅的。因此我们应学习虚空大地的精神,以宽阔的心来包容对不起我们的人。
9、以感恩的心,感谢所拥有的:对于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要能惜福、惜缘,并且心中要常感恩,因为有众生辛苦的付出,我们才能过安定的生活。
10、以无私的心,传承成功的经验:能将自己成功或失败经验与人分享的人,使自己的经验更有价值,并且扩大自己的福德智慧。
11、以平常的心,接受已发生的事实:由于世间的成败得失,都是缘生缘灭的,有时非一己之力所能掌握,只要尽心尽力就是圆满,故应以平常心来面对外在已发生的事实。
12、以放下的心,面对最难的割舍:语云:“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我们面对世间最难的割舍,若能放下,便能快乐、自在了。
总之,“心无挂碍”就是“清净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欲达此境界,可以一句“阿弥陀佛”同时来完成。因一句佛号就是代表无量觉悟的心,也就是一颗美好、真诚、负责、谦虚、愉悦、喜舍、不变、宽容、感恩、无私、平常、放下的心。换言之,念一句佛号就是安住“心无挂碍”与“真实智慧”的心啊!
曾到过香港浅水湾观光的人,或许都会去附近海边之救生积福的寺庙参访。一进庙门,便可看到苏轼的劝世文:“凡作佛事,富者以财,壮者以力,巧者以技,辩者以言。若无所有,各以其心”,真是发人深省。盖以人生在世,能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慧贡献智慧,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都是值得赞叹之事。然吾人若一无所有,仍可以“随喜”的心,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其随喜功德与布施的人,实无二无别也。因“万法唯心造”、“一切法从心想生”,只要我们能够各自“善用其心”,亦可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
该庙另一付醒世的文字,乃是乾隆皇帝所作的对联:
“愿天下翁姑舍三分爱女之情而爱媳,
望世间人子以七分顺妻之意而顺亲。”
由于世间的翁姑(或公婆)往往对于自己的媳妇要求过高,因此造成婆媳对立,甚至家庭不和;此外,世间的人子,往往疼爱自己的妻子儿女,胜过孝顺父母,甚或弃父母于不顾,因而造成人伦悲剧。乾隆皇帝的对联,正提醒我们要能够多为别人着想,因“别人就是另一个自己”,能够有这样的同理心,至少能够以“三分爱女之情”,而疼爱自己娶进来的媳妇;或是以“七分顺妻之意”而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才是为人翁姑与人子之道啊!
另外,该庙门口尚有一以财神语气所作的对联:
“颇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给善心人
不作半点事,朝来拜,暮来拜,叫我为难—救生积福”
此付对联,正是告诉我们要求世间财富等福报,必须多作点善事,否则朝暮拜佛求神,都是无济于事的。
该庙另有一付对联,猜测是一穷秀才所作:
“放百枚爆竹,把穷鬼轰开,几年来被这小奴才,扰累俺一双空手;
烧三柱高香,将财神接进,从今后愿你老夫子,保佑我万贯缠腰”
此一对联对仗工整,代表一般凡夫俗子求财的心声。然而我们须知世间的一切,都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若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断恶修善”,如理如法的去求,方能“求富贵得富贵”、“求智慧得智慧”、“求长寿得长寿”也。总之,吾人须知:“金钱财富是果,财布施是因;聪明智慧是果,法布施是因;健康长寿是果,无畏施是因”,是故宇宙万有的现象,包括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名闻利养,皆是有因有果,而且是自作自受,是丝毫侥幸不得的啊!
“盂兰盆”节是中国佛教最大的节日之一。“盂兰”在梵文里是“倒悬”,即倒吊身体的意思;“盆”是汉语,即以盆之类的器皿盛满香烛、卧具、食物等供物来供佛奉僧,并祈求佛菩萨及十方大德高僧加持。因此“盂兰盆”合起来就是以供养佛及十方僧众的功德,来“解倒悬”之苦的意思。
在西晋时,由竺法护法师所翻译的《佛说盂兰盆经》,告诉我们: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在得到神通之后,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送给母亲吃,那知目连的母亲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悲号涕泣,向佛禀告。佛告诉目连说:“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于是,目连请求佛指点怎样才能会集十方众僧之力,来救度他的母亲。佛告诉他说:“每年七月十五日,是十方众僧自恣时(即由别人指出自己日常行为错误之所在,自己虚心检讨并忏悔改善之日,亦为佛欢喜之日),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甚至更有十地菩萨权现比丘,皆同一心受食,所有圣众均具清净戒行,其德汪洋,不可思议。如能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供养此等自恣僧众,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途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尚健在者,福乐百年,万事吉祥顺利;若七世父母升天,自然化生,这就是真正的超荐救度的妙法!”
目连比丘依佛的教诲,果然救度了他的母亲,在当天得脱一劫饿鬼之苦。《佛说盂兰盆经》所说“目连救母”的故事,包括孝亲及救度自己生生世世父母的思想,传到中国被我国民众所接受,就把每年七月十五日那天定为“盂兰盆会”,即为民间所称“中元普度”日。此外,在印度每年的七月十五日是佛弟子结夏安居圆满日(如同“夏季进修班”的结业日),亦是弟子修行有成就之日,故也是佛的欢喜日。所以七月应是佛的欢喜月,也是吉祥月也。
其实真正的“普度”,就是要“孝顺父母”。语云:“子欲养而亲不在”,所以我们应该趁父母健在之日,好好孝顺父母,不要等到父母往生之后,才想到为父母超度,那就太慢了。因为父母就是家中真正的“活佛”啊!平时能孝敬父母,让父母欢喜,才是真正的孝顺,也才是佛陀提倡“盂兰盆”会的主要目的,让我们能在念念中,常忆父母,并且恭敬三宝和师长,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也。
曾在小学六年级的国语课本,读到“一束鲜花”的故事。内容大概描述有一个非常懒惰的人,衣服不洁,仪容不整,住的地方凌乱不堪。很多朋友嘲笑他,他丝毫不在意。有一天,一个朋友送给他一束鲜花,颜色洁白,生意盎然,他很欣赏这束洁白的鲜花,不知该摆在哪里好,于是想起了那个尘封已久的花瓶。因此他先把花瓶洗净擦干,再把白色的花束插在花瓶里,并且准备摆在桌子上;但是桌上满是尘埃,堆满了杂物,摆上鲜花实在很不调和,于是他把桌子整理了一番,收拾得干干净净。桌子收拾干净之后,他环顾屋内四周,发现很多地方蜘蛛结网,布满尘垢,因此他又开始清扫室内的环境,在室内整顿好以后,却又看到庭院中杂草丛生,于是就到庭院彻底清理四周的环境。在室内室外的环境都收拾清洁之后,眼前焕然一新,他无意间在镜中发现自己蓬头垢面,和美丽的鲜花、整洁的环境很不相配,于是再把自己梳洗修饰一番。一束洁白的鲜花,使一个懒散的人和周遭环境大为改善,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啊!
就佛法而言,“花”代表修“善因”,因有好的“花”,才会有好的“果”。由上述的小故事,可知一束小小的鲜花,对一个人所造成的影响,真是不可思议。此外,由法国协合号飞机首次在巴黎机场失事的案例,经法国民航单位初步调查发现,其失事的原因可能是飞机在跑道滑行时,轮胎碰触到一小块金属碎片(metal debris),造成飞机轮胎在收到机腹时,引起油箱起火燃烧,导致一百多人的丧生。语云:“环抱之木,发于毫芒”,也就是告诉我们一株一、二十人环抱的神木,它的种子是非常小的。因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体认到:“因小果大”的道理,使我们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举手投足之间,要能真正落实“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理念,千万不要忽略一个小小的因,所造成的结果。盖以因缘果报,乃是宇宙森罗万象的定律也。
吾人既知因果不爽,则在待人、处事、接物之际,处处要在“因”上用功,不起恶念,不作邪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算真明因果之士。因一念恶因,定结恶果,自己造因,自受果报,何待神明之赏罚。而凡夫因无始劫来受贪、瞋、痴、慢、疑等烦恼习气的束缚,往往逞一时之快,瞒心昧己,不顾后果,及至恶果成熟,又怨天尤人,再起惑造业,恶果之上,复种恶因,恶报无穷,永无止息。语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者,以有如是因,即有如是果故;众生畏果者,乃不明如是果,生于如是因故,所以因即是果,果即是因也。
总之,学佛人不但要明因果,而且要转因果,亦即要能“转烦恼成菩提”,“转八识成四智”—亦即转“对境障碍”的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成就所作之智),转“妄想分别心”的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观察一切诸法实相),转“人我执着心”的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体证诸法平等之性),转执持一切诸法种子的第八识为“大圆镜智”(显现法界万象)。吾人当知,一切善恶因果之源,起于心念,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种子”(一因多果),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是故普劝世人断恶修善,并深切了解:“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的道理,老实念佛,期共转恶因为善因,转恶果为善果,并且同证无上菩提佛果。
佛陀当年在世,为了宏法利生,也曾遭人毁谤、辱骂,但是佛陀皆默然不作回应。当我们被人责骂、侮辱或别人无理取闹时,该如何面对呢?在此建议要学习佛陀保持“默然”的态度,不要作回应。等到对方骂完之后,要能够没有瞋恨心,依然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如此修行的功夫才会不断增进,这也才是正确的作法。
在《四十二章经》当中,佛陀曾举例说明:“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这就是说明如果有人送礼物给你,而你不接受,那么那个送礼的人,一定要把礼物收回去。
同样的道理,佛陀也告诉我们:“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矣”,这也就是说明别人恶口辱骂我们,或恶言相向,我们若不接受,那么这个灾祸还是要回到骂人的自身上。因此,只要我们把心量拓开,能够包容别人,则别人的毁谤、侮辱,如同“举火焚空”,终将自熄,还会烧到自身;亦如“仰天吐痰”,吐出来的痰,最后还是掉到自己的脸上;又如“逆风扬尘”,抓一把泥土撒向他人的人,一样会让逆风把灰尘撒到自己身上,这就是“恶还本身”的道理。
总之,我们修行就是要学习这分平静的心,不受“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所影响,而能随时保持内心的祥和,并且抱着:“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态度,来欢喜赞叹善人;另一方面,亦要怀着:“以善待恶,以德报怨”的胸襟,来面对恶人。如此,必能超越人生烦恼、痛苦的困境,体会人生自在清净的本质。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只是一般人在平时往往忙于自己的事业而疏忽了要定时运动,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心。个人亦曾因身体的一个小毛病,不予注意,而造成大病,必须住院疗养。在住院的期间,摒除外界干扰,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而有以下的省思:
1、深刻体会“因小果大”的道理:吾人很多的大毛病都是由小毛病累积而成,因此,我们平时对于一些小的毛病或习气(因),应当立即看医生诊断或想办法对治,不要讳疾忌医,到后来酿成大病(果),再后悔就为时已晚矣!
2、了解“对症下药”的重要:吾人生病,一定要看医生,并且吃对药。因如不及早医治,或是吃错药,便会转为重症,致人于死。盖以人体身上的毛病,若不能对症下药,即使药再珍贵,亦无法发挥作用。语云:“药不分粗妙,贵在对症;法无论浅深,要在契机”。当知:“佛是大医王”,佛说一切法门,无非要对治众生的一切心病,而众生心病虽多,最厉害的就是贪瞋痴三毒,故佛要我们以“戒”对治“贪心”,以“定”对治“瞋心”,以“慧”对治“痴心”,所以吾人在平时即应:“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方能真正对治我们身心的毛病。
3、应时时“忏悔业障”:民国一代高僧慧明法师曾云:“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需心药治;心要正时身亦净,心生还是病生时”。盖吾人之所以会生病,除了四大(地、水、火、风)不调之外,主要的因素仍是心不清净所致,是故平时应好好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犯了“贪、瞋、痴”三毒烦恼的毛病,例如,须切记:“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心对自己和别人的身心影响,实远超过毒蛇猛兽的伤害。因我们若被毒蛇猛兽咬伤,只要及时就医,尚有活命的机会,至于一念瞋心,起了伤人的念头,甚至妄造恶业,往往“一失足成千古恨,要回头已百年身”了。所以我们平时应常检讨并忏悔自己所犯的过失,并且发愿誓不再犯,如此方是对治“心病”的不二法门。经云:“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发人深省。是可供我们忏悔参考的偈语。此外,我们亦应了解:“病由业生,业由烦恼生”,是故除应“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外,更应积极利他,消除烦恼,因利他才有功德,而且发心真实,渐次业消,亦可减少身心之病也。
4、以“病苦是良师”自我激励:在病中是人最脆弱的时候,有些病人自认没有做什么坏事,却得此重病(如癌症),往往因此怨天尤人,抱怨老天不公平;我们须知对罹患重病的病人而言:“生病的时间是特慢的,与世不同的,从病床到厕所可能要花上一小时的旅程;生病的空间是缩小的,可能只到病患边缘,再过去就是遥远的天边”。因之,我们要以“同理心”、“感同身受的心”来看待病人,并以“病苦是良师”来自我激励,提醒自己在身体健康时,要及时行善,好好去帮助别人,做一些有益于人群的事。
5、在病中方知念佛好:人在生病所受之痛苦,亲人亦不能代受,是故佛菩萨是唯一的依靠。如《无量寿经》云:“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亦云:“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所以吾人在生病当中,能够念观音菩萨及阿弥陀佛名号,除可减轻痛苦外,亦可消业障增福慧也。
语云:“平安就是福”,这是确实的话。经过病魔的考验,能让我们在生病当中,有机会检讨自己,反省自己,并且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想一些有远见的事;在病中也可使自己深刻去体会“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的大慈大悲,自己更应于今生身体健康时,效法佛菩萨的慈悲与智慧,尽未来际尽心尽力弘扬正知正见,视众生之病如己病,帮助一切众生究竟“离苦得乐”,以报答佛恩于万一。
经过多年在交通学术与行政界的历练,我深深觉得一个人要在家庭、事业、道业有所成就,则必须扮演多元的角色,如儒家所教导我们的,要能“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亦即一个人在任何工作岗位上至少要扮演好上述“君、亲、师”三位一体的角色,做人、做事才算圆满,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所谓“君”是领导人,作为一个机关团体或单位的领导人,不仅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外,更要对被领导的员工,要以“亲心”对待他们。凡年纪长的,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长辈;年纪与自己相当或比自己小的,则把他们看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或子女,真心的关怀、爱护、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如此,员工们必会产生“感恩戴德”之心,把老板当做自己的亲人或父兄,如同一个大家庭,使得工作环境与气氛显得融洽、和乐,如此必能提升员工的向心力,语云:“带人要带心”,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领导人,不但要用“亲心”关怀、对待员工(这是“恩”)还要用“师心”(做老师的心)教导他们、训练他们(这是“威”),如此“恩威并重”,鼓励员工不断进德修业,使得员工感受到老板的用心,便会努力工作,如此可使得他们的技术能够日新月异,专业知识能不断精进,机关或公司的业绩就会蒸蒸日上。
由上可知,如果领导人如果只做到“君”的身分,没有“亲情”,没有“师心”,亦即另外三分之二没有做到,并不算是一位成功的领导人。
同样地,在家庭当中,父母对待子女非常关心疼爱,这是“亲情”,如果父母没有“师心”和“君心”,仍然不是一位称职的父母。所以父母要把子女教好,就要“以身作则”领导子女,做他们的榜样,这就是扮演“作之君”的角色。因小孩子都是看大人的样子,父母若行为不正,要求子女做得正,这是做不到的事啊!同时父母也是子女的“老师”,要能随时教导他们,如果父母自己不会,就要努力去学,如此不但教学相长,而且亦可体会伴随子女成长的那种喜悦与成就感。所以为人父母不但要“作之亲”,也同时要扮演“君”、“师”的角色,如此家庭必定幸福美满。
至于在学校当老师的,目前常常觉得学生难教,这也就是因为做老师的,往往只做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扮演“君”、“亲”的角色没有做到,不但没做到,或许也没想过。所以老师对待学生要有“亲情”,亦师亦友随时关心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同时老师也是学生的榜样,不但为“经师”亦为“人师”,教导学生待人处事、接物的道理,使学生具备宇宙人生的智慧。
另外,有些人或许会质疑,若不是单位的领导人,能够做到“君、亲、师”的角色吗?其实即使是公司的员工,只要心存:“我要做所有员工的榜样”,这就是“做君”的理念;对其他同仁,我对他们关怀、照顾,就是有“亲心”;另外,我所懂的专业知识技能,很乐意帮助、教导别的同仁,这就是“做师”的心。
由此可知,一个领导人或机关团体的员工,每一个人只要有心,人人都能够做到“君、亲、师”的角色,如此方能使我们的家庭幸福美满,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富强,彼此能够共存共荣。因之,儒家所谓的“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实在是目前社会动乱的“治世之宝”,值得现代社会普遍去宏扬啊!
净空老法师指出:改变命运的方法是靠转变—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
同修都知道:“种善因得善果”,可是如果业报没有转过来,就容易怨天尤人,怪佛菩萨不灵,神没有保佑,必须虚心检讨它的原因,俞净意遇灶神记很值得我们研究参考。行善不只是做表面的功夫,除了“口善、身善”,更重要的是“心善、意善”。
古大德教人:“修行要从根本修”,根本是心,是念头,只要你的心善,念头善,没有转不过来的业报,也没有化解不开的灾难!就像一棵大树,心是根,念头是本,身是枝,口是叶,你在枝叶上修行,而根本都烂掉了,还是没有救啊!把根本救过来,枝叶就不难转变。 阿弥陀佛
家庭主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菩萨道
每天做同样的工作,一定会觉得很厌烦。尤其是家庭主妇,好像永远没有解脱的一天,许多人都觉得苦恼。假如能将观念转变过来,就会做得非常快乐。凡夫观念中执着有“我”,我在做,我好辛苦,我为什么替他们做?愈想烦恼就愈多。若学菩萨道,发大誓愿要普度众生,他的想法看法就不一样了。
行菩萨道,第一要修“布施波罗蜜”。主妇菩萨在家庭里为一家人服务,就是修布施波罗蜜。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财施有内财、有外财。外财是指在外面赚钱,供养一家人生活。内财是用自己的体力、智慧为一家人服务。在家事里做出圆满的三种布施。你将家事整理井井有条、干干净净,使家人生活舒适,让邻居羡慕,这是“持戒波罗蜜”,持戒就是守法。你能有耐心的做,不疲不厌的做,即是“忍辱波罗蜜”。每天还要改进,希望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就是“精进波罗蜜”。虽然每天做很多家事,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即是“禅定波罗蜜”。清净心中常生智慧,法喜充满,是“般若波罗蜜”。于是觉了,原来菩萨的六波罗蜜,就是擦桌子、扫地、洗衣、煮饭圆圆满满的成就。这就是《华严经》上善财童子所表演的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你将家事做好了,即是作世间所有主妇的榜样,一切家庭的榜样。这就能度邻里,推展开就能影响社会、国家、世界,乃至尽虚空遍法界。这才晓得菩萨在家里扫地、擦桌子、煮饭、洗衣,原来是在做度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的大愿大行。这是学佛、是正念、是诸法实相。若能如是观,则法喜充满,如何会起烦恼!佛法的修学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中,不落实在生活中则没用。若明白这一点,以此类推,在公司上班,也是修六波罗蜜,菩萨在各行各业,示现男女老少,各种不同的身分,修学即是本分生活,平等不二,皆是第一,没有第二。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