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七〕为什么拜佛须躬身、观足跟中心(观心)?

 

目的:保持动中,重心不动。

 

注意:“身形”和“足跟垂线”之关系

 

.非向“前”之弯腰。(身向前倾)重心偏向“趾”。

(趾、小腿皆吃力)

 

.是向“心”之躬身。

(脊椎向后拱,身后退)

重心保持在“跟”。下身后退(腹可退一尺—“肚脐—对—足跟”)。

 

一、佛法调心方面的涵义:

 

.脊椎(胸椎—尾椎)后退—(向后拱起如拉弓)—表谦退、礼让,躬身退后,亦表恶法退(善法自进)。

 

佛法—“但去凡情,别无圣解”,只要凡情、烦恼“退去”,则道自“进”。鞠躬的“躬”,是“身如弓”,依说文,弓有“以近穷远”之意,弯身如拉弓,将弓弦向后拉,“拉力”虽向后,“射力”却向前。修行亦如此,“私心”后退,“道力”向前。

 

.拜佛不同于一般运动;拜佛乃在锻炼“动中,心不动”—动中定,动中一心不乱,故身虽运动,而“重心”安住不动。

 

        ┌身:只有一心(一重心—自然物理

即动作中│    重心)

        └心:一心念佛

 

若动中,重心时时偏移,则须耗力于“平衡”。很多肌肉要紧张吃力,心就不易放松,而多所住着。(多心、乱心)

 

二、解剖生理意义:

 

1、矫正平日“骨盆”过度前倾,腰椎过度塌向腹部之五大不良影响

 

.如前所述,若站立时,以“足尖”载力(重心偏前),则腰椎过度向前塌,至少有五种不良影响。

 

.此“向心躬身”(重心在后跟)之动作,即是针对此偏差之矫正。

 

矫正功能如下:

 

1)可拉开,放长平日已缩短僵硬之腰背肌肉,韧带及“腿后部”之肌肉。

 

(因平日之僵紧,这些肌肉多少已缩短又缺乏弹性,若继续下去必“老倒缩”(台语),出现运动障碍。)故初学拜时,要做此动作—拉开已缩紧之肌肉,会觉得绷紧,或稍痛(沉积之垃圾释出)这是必然现象,只要持续拜下去(方法正确),又拜后以热水沐浴,帮助“垃圾”清走,即能快速改善。

 

2)如(1)所言,肌肉拉松、放长,减少对“血流”之压力、阻力,其中“血管”也连带拉动,促进循环。

 

3)脊椎向后拱(图1→2),会拉大“椎间空隙”,各“棘突”拉远了等于整条脊椎“拉长”了,又整条脊椎向后移,可减少对前方脏腑之压力。

 

 

 

 

拜佛之动作由躬身—五体投地,脊椎拉开、放长之程度(由背后中线量)可长十多公分。(间隙拉开、拉长)

 

拉开脊椎间隙矫正骨盆前倾

 

4)脊椎之前方有很多重要构造,若向前压迫太甚,则影响其通畅。简述如下:

 

(将下腹部,由正中线,直剖成左右二半,观察右半骨盆)

 

腰荐淋巴结

主要显示出在腰椎、荐椎前面的大血管(红色—动脉,蓝色—静脉)和淋巴结(绿色

 

 

(将下腹部,由正中线,直剖成左右二半,观察右半骨盆)

若腰、荐椎向前塌入太甚,则给其前方大血管及淋巴结之压力大,阻力大,不利流通。

 

又如:第一腰椎前面,有一“乳糜池”。“乳糜池”收集了下半身的回流“淋巴液”(包括双脚及腹腔消化道),汇集后,往上送入胸管(入胸腔)。

 

注:咱们的身体,很会“资源回收”。淋巴液,犹如各细胞运用过后之水,须回收处理。(另有警卫系统免疫功能。)

 

“乳糜池”,是大回收站。各淋巴结,是小回收站。(负责过滤抗菌) 

 

“回收站”若交通阻塞,与垃圾堆积,造成公害,身体亦同然。平日腰椎过塌者,若塌在第一腰椎附近,则会影响“乳糜池”之回收,各细胞会“废水回收不良”,而有肥肿现象。

 

此图简示:

 

                      ┌(1)左下肢(左腰干)┐

(一)“乳糜池”—收集├(2)消化道(肠干)  ├三大路线来的淋巴液。

                      └(3)右下肢(右腰干)┘

 

(二)由乳糜池往上,是人体最大最长之淋巴管,叫做“胸管”—(约30—40公分)。胸管,由腹部穿过横膈膜(和主动脉一起),上至胸部,行在胸椎之前,它一路收集胸部各处来的淋巴液,最后进入脖子的基部。

 

乳糜池上行为胸管

 

  ┌左边头颈部┐                              ┌左锁骨下静脉

和│          │来的二支会合—注入左静脉角(即│            之交会角)

  └左上肢    ┘                              └左颈内静脉

 

 

胸管这一路线收集全身3/4之淋巴

 

 

    ┌头颈┐

右边│    │之淋巴,以及右边胸腔的淋巴(下图部份)

    └上肢┘

 

集合成一“右淋巴总管”(约只有1—2公分)注入右静脉角(上图)

 

5)拜佛躬身,使腰椎向后移,对“横隔膜”之“下降”有重要影响。因横膈膜后方中央附在腰椎之前方。(此详见〔二十四〕“拜佛深呼吸利益”章)

 

 

.腰椎后拱:整片腰背后移,横膈膜后半部,可下降无阻,吸气时,“肺”方可充分膨胀(开发丹田呼吸)(横膈呼吸)。

 

.腰椎前塌:障碍“横膈膜后半部之下降,也障碍“肺”之膨胀,故呼吸短浅。

 

6)如前所说—“俯首”可使颈椎后部扇状展开,椎间孔空间加大之原理—同理,“躬身”可使整条脊椎后部(棘突)扇状展开。

 

解剖图(比较三种不同姿势时“椎间孔”之空间大小)

 

如图(3),俯首或躬身时,椎间孔空间加大,亦可调整太过前倾之骨盆。故通过各节椎间孔出来的“神经血管”都减压舒畅,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以下附二表,列出常见的病症,都和脊椎神经受压有密切关系,各人可依自己的病症,检讨脊椎受压之部位和自己姿势之间的关系,拜佛予以矫正,并注意日常工作姿态,妥善调整。

 

附图表二

胸椎各节神经之供应部位及胸椎各节有压迫时之现象、症状。

 

 

胸椎共12节

胸椎神经共12对

脊椎

神经

控制部位

神经被压迫产生之病变(症状)

胸椎1

1

心脏、食道、气管。

心脏病、大动脉炎。

胸椎2

2

心脏、食道、气管。

心脏病(心瓣膜炎、心肌痛、胸闷)、食道炎、手臂内侧(小指、无名指)酸麻痛。

胸椎3

3

肺、支气管、食道。

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食道炎、肋膜炎、感冒。

胸椎4

4

肺、支气管、食道、(胸腔)。

肺炎、肋膜炎、乳房炎、乳癌、癣。

胸椎5

5

肝、脾、胃。

肝炎、肝癌、胆囊炎、胃〈贲门〉炎、倦怠、喉干。

胸椎6

6

胰、胃、胆。

胰脏炎、胃(本体)炎(灼热)、胃痛、打嗝、胆囊炎(消化不良)。

胸椎7

7

胃、十二指肠。

胃(幽门)炎、胃下垂、十二指肠炎、(肝炎)。

胸椎8

8

小肠。

小肠炎、(糖尿病)。

胸椎9

9

小肠、肾上腺。

小肠炎、肾上腺功能不良、全身水肿、湿疹、频尿。

胸椎10

10

盲肠、大肠、肾脏。

盲肠炎、疝气、肾脏炎(水肿、尿血)、肾病引起高血压。

胸椎11

11

大肠、肾脏。

大肠炎(下痢)、大肠癌、肾脏炎(少尿)、皮肤病、湿疹。

胸椎12

12

大肠、肾脏、膀胱。

大肠炎、肾脏炎、膀胱炎(频尿)、下腹疼痛。

 

下身的神经由腰椎、荐椎来,不但支配腹部(内脏),也支配脚,若压迫之,则有种种症状,如下表。

 

绿色线条表神经。

 

附图表三

腰椎各节神经之供应部位及腰椎各节有压迫时之现象、症状。

 

 

颈椎共七节

颈椎神经共八对

脊椎

神经

控制部位

神经被压迫产生之病变(症状)

腰椎1

1

输尿管、大腿前侧、股四头肌。

输尿管炎、血尿、尿床、大腿前段(前侧)酸麻痛。

腰椎2

2

卵巢、输卵管。

卵巢炎、卵巢癌、子宫外孕、输卵管阻塞、静脉曲张、大腿中段酸麻。

腰椎3

3

膀胱、子宫、大腿外侧。

膀胱炎、子宫肌瘤、膝痛。

腰椎4

4

下腰部、膝、坐骨神经。

下腰痛、膝痛、坐骨神经痛。

腰椎5

5

足、直肠、膀胱、子宫。

坐骨神经痛、小腿痛、踝痛、脚冰冷、痔疮。

荐椎

1-5

直肠、肛门、膀胱(摄护腺)、生殖器、大腿后侧。

痔疾、疝气、摄护腺炎、生殖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尾椎

尾椎

神经

直肠、尾椎。

直肠炎、直肠癌、肛门炎、尾椎痛。

 

2、躬身后退另一作用—为下一步“曲膝”作安顿准备

 

比较一和二:

 

一、若下身(膝、腿)先退,则曲膝时,小腿才可保持垂直,重心保持于后跟这边,自然重心稳固,不须耗力支持平衡,全身可放松,持久活动也不累。(如图)

 

(先退,才能一心,不动)

 

 

小腿垂直,手也垂直,(近脚跟)如“香菇”形重心稳固,安定不吃力。

 

此动作之要领,并非只于“拜佛”中用,而且可推于日常生活之每一动作—如刷牙、拖地等须低头、弯腰之动作。

 

二、若躬身时,下半身(小腿—膝—大腿—腹)不先后退,则随着上身向前弯,重心必偏移向前(超出底面积外),为了平衡,趾、腿部肌肉很吃力,紧张收缩会压迫神经血管,非但不消除障碍(消业障),反增压迫。且下一步曲膝时,膝会超出脚趾前(重心向前偏移)膝及腿承载重量,非常吃力,腿酸、膝痛难以维持久。

 

 

 

小腿斜,“膝”和“手”都超出脚底面积,重心偏前,吃力。

 

●作法要领:

 

因很多人不会作此“脊椎后拱”之躬身动作,不能体会其要领。故于此略作说明:

 

此动作之用力方式,犹如仰卧起坐之腹部用力方式(可先练习几次仰卧起坐,体会腹部用力,脊椎后拱之感觉),但此是很柔和恭敬的动作,很圆滑,而不是猛烈唐突用力。

 

练习法:

 

 

 

 

 

1)立于离墙壁约一脚掌长之处,胸、腹、腿一齐退后,使“腰背”能贴墙。(非“臀贴、腰不贴”)。小腿向后斜。

 

2)亦如躲避由前方而来的刺击之物,而以脚跟支力,躯干后退(肚脐退至对脚跟)。

 

.另有人因昔日腰背曾受伤,有瘀积,或一向少作运动,脊椎各节韧带,及各关节已僵紧,一时难以拉开放松,则可参考下面作法,利用工作、等车闲暇调节。

 

若拜佛作“俯首”、“躬身”有困难者,(多因颈椎、腰荐椎已过度前塌),或平日工作姿势,不得已须仰头、塌腰者(如开车、打电脑...等),工作空暇,须时常作以下动作,以兹调整、解除压迫。

 

 

 

 

 

 

以手轻松,载于后脑部,藉自然重力、拉开颈椎,(手的位置稍移动,可拉开不同的筋脉)

 

加上—小腹贴大腿,拉开腰、荐椎。

 

常以热(烫)毛巾,热敷后颈(连耳)(后擦干)(以俯首、压头之姿)(脊椎后拱)改善颈部及入脑血流,消除疲劳,提神醒脑。

 

打坐时,脊椎要“直”(既不宜驼背,更不宜太挺,腰反塌)如何才“直”?

 

练习:可躺在木板床上(垫薄被,防湿冷),盘腿如下图(收下巴)体会—脊椎,由上到下,“整条”“每一节”都贴在床上,即是“直”的状况。

 

收下巴后—若颈椎与床,仍距太远者,多有头、及肩手疾患,打坐也易上火,须多拜佛调整。

若腰椎,不能密贴者,打坐腿易酸痛麻,(坐骨神经受压故)

.宜多拜佛调整。

.可以用手扳住膝—使大腿贴腹—然后放松—深吸气,反覆多作几次,拉开腰肌,即可调整。(图见上面)

 

拜佛,可说是练习打坐前必要的“前方便”,因为若颈椎,腰椎过塌,压迫神经和血流,是不可能坐好的,故初学者,宜先礼佛,再打坐。  忏公恩师教导初学,拜半小时,坐半小时。(动静调和)。拜一小时,才好坐一小时。

 

初学者,打坐之前,宜先如图示,

 

盘腿—垂头、弯腰—放松颈部腰部(向左右侧亦然)。使坐时,身能“正而松”,(注意:趁吸气,坐直起来)

 

 

如上面动作,而更柔软、放松些,可做到额头贴地,由左缓移至右,每个角度停几秒(念佛)。

 

放松拉开各节脊椎,然后趁深吸气,缓缓坐直,(仿佛汽球靠打气膨胀,维持形状。)

 

如此可改善昏沈、腿麻痛之状况。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般若文海佛教经典图书馆

Like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