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义灯
(楞严经题要释)
斌宗法师着
1、楞严真伪说之由来
近世纪来,中外的学者们,对于‘楞严经’是否确自梵本译出?或视得伪作,成为一个争辩的问题。有人说:“六朝隋唐之间的投机份子,东拼西凑,利用佛家的术语,杂以周秦诸子的论调,写成‘楞严’一经,以喜误国人”。近代文豪如梁任公,在其着‘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第二章,也曾说‘楞严’是伪作。他说:
“‘楞严经’可笑的思想很多,充满了长生神仙的荒诞话头,显然是受了道教的暗示,剽窃佛教的皮毛而成。......真正佛经,并没有‘楞严经’一类的话,可知‘楞严经’是伪书”。以上两种看法,也许是因为我国固有诸子的思想,与‘楞严’的义理相符合的缘故,遂致发生这样的议论。
盖‘首楞严经’,在唐玄宗—肃宗年间,(西元七一二—七五六)已经盛行于世,然当时并无对之怀疑者,然至近代,才说‘楞严’是伪书,这难道当时距离译书的期间近,而真伪岂不明?还是当时全无高明人士能够认出真伪呢?致使这一部‘楞严经’,依然的流传下来!
据‘宋高僧传’卷五云:唐慧琳法师是疏勒国人,精通梵汉,闻名当世,遍读三藏,目光如炬,善能分别真伪,而对于‘楞严’丝毫没有置疑,摄人共编著‘一切经意义’之中,如果‘楞严’是伪书,岂能逃过慧琳的眼光?在‘大涅槃经’卷八书后,慧琳的注释曾说:
“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昙无忏法师于姑藏,依龟玆国胡本文字翻译此经,遂与中文音旨不符,龟玆与中天竺相去远隔,又不承师训,未解用中天竺文字,所以义违,故有斯错”。由此看来:以慧琳卓越的智慧,锐利的眼光,能够指出‘涅槃经’翻译的失义,而竟不能辨别‘楞严经’的真伪吗?然而,虽说唐人对于本经无人置疑,但亦未必即属无讹,故欲判定真伪,必须要更进一层的引述历代大德,对于该经的批判以为定论。
2、历代大德对楞严之批判
若说‘楞严经’是用佛家而杂以周秦诸子学说,便是窃取我国固有思想的伪作,这是与‘楞严’之中心宗旨有悬殊的差异。此经由外表看来,似极复杂,然其实际却不然,它的中心宗旨是“昭明一心,建立三观,修三观,还证一心,断惑证真,成就不生不灭之因果”。明代智旭蕅益大师,在其着‘楞严文句’里面说:
“......十界一心,事造与理具,遍摄遍含,一境三观,横辨与竖历,非并非别,依此成自行因果......是诚一代时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秘要,无上圆顿之旨归,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权小之殊胜,摧魔外之实相宝印......”。
又通润大师着‘楞严合辙’云:
“......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如来藏心也。由此心体,含吐十虚,弥纶万有,五目不能睹其形,四辩莫能谈其状,唯我大觉,睹明星时,开佛知见,直觑某顶...... ”。
通理大师着‘楞严指掌悬示’说:“......如来为辟道元,询问始心,据阿难发心,由于见相思惟,心生爱乐,而如来斥以用诸妄想,此想不真,于是七番破其无处,觌面诃为悲叹,离尘推其无体......因而进求寂常心性,别祈发明妙心,如来为示寂常心性,即在六根,妙明元心,不离四性,故以卍字流光,引合现前,指以亲领,历十番妙示,决多般狐疑,既领见性,即是真心”。
在溥畹大师着‘楞严宝镜疏’上说:“......如来藏妙真如性,正指妙定真体......各自知心精遍,包含十方,观空如等,视身犹尘......发明万法生续,五大圆融,备彰三藏,大众获益......以一心而为万法,圣若凡,乃至真妄邪正,一切皆心,更无别法”。
天如惟则禅师云:“‘首楞严经’者,诸佛之慧命,众生之近道,教网之宏纲,禅门之要关也。......求其总摄化机,直指心体,发宣真胜义性,简定真实圆通,使人转物同如来,弹指超无学者,无尚‘楞严’矣”。
憨山大师更是说得好:“‘首楞严经’者,以一味清净法界如来真心为体,依此一心,建立三观,修三观,还证一心,故曰:“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是以阿难示同未悟,不达此心,故一向多闻,未得无漏,不能顿拔生死之根,遂罹摩登淫舍之难,由是殷勤启请三观妙门,故我世尊先示一心,照明万法,而首告之曰: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是使初心创志,则知观相分明,然后任运一心,法尔浅深,具有断惑证真高下之用。......修已极,故结指观门,使始终一源,不出楞严大定......”。
至于近代太虚大师着‘楞严大意’云:“此皆辨妄明真之真心论,全部经文中,有一贯的中心思想,即是常住真心,故本经以常住真心为基本。信解、即明常住真心之理;修行、即除常住真心之障;证果、即证常住真心之德......惟‘楞严经’确是佛说,仅根据点有异而已。众生世界,即是如来成佛真体,譬如全海成风浪,风浪即在全海,法身成有情无情,则有情无情均即法身。故曰:“情与无情,皆成佛道”。
谛闲大师的‘楞严指味疏’云:“一切众生,但知面上之眼能见,胸中之心能知,岂知能见之眼,非一定在面上;能知之心,不必定在胸中,亦二处俱无在不在也。今佛顺众生旧执之情,亦不明言知与不知,在与不在,只以心眼交互发明,因心显见,因见显心,密意正显净尘之眼无见,缘影之心非知,亦不分明道破,令其自悟,旧执俱非,方信知见,原非二物”。
圆锳法师之‘楞严讲义’云:“经中所显根性,即是识精元明,体通如来藏性,又如来藏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等,大分正齐心生灭门......若会妄归真,见与见缘,并所想知,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与夫妙性圆明,离诸名相等,皆唯性无相,此兼齐心真如门......若妙极一心,四义交彻,四相圆融,历明三藏,不出一心,此兼齐一心本源,斯经实与华严、圆觉,同条共贯,其为无上甚深之圣典”。
综上所述,则历代高僧大德,对于‘楞严经’之批判,确认为佛说的阐明真心常住之真理,谁能有此本领,托于经文,以欺骗天下后世?而且,阐明心性的佛法,就曾被宋朝的理学家所袭取,朱熹先生曾称的观心说,实与周秦诸子之思想有悬殊的差别,而与佛教教义闇合,所以‘楞严’一经,决非唐朝时代的佛教徒窃取先秦思想之所为,是很明显的。
以上历代高僧大德,对‘楞严经’之批判,实在是甚为平实,由此足知中国的固有文化思想与楞严的道理,实在较为接近,视‘楞严’为伪书一说,诚不攻而自破矣。
3、楞严绝非伪书
若谓‘首严经’有神仙咒语之谈,就据以判为伪书,这在表面上看来,是颇具理由的说话,然而,‘楞严经’所载的咒语,是佛教密宗(真言宗)的特色,在本经关于灌顶部份有三、四处之多,咒文悉皆是梵语译音,根本与道教咒语“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急急如律令”等语句差异很大,丝毫没有混合道教的色彩,而梵音咒语,亦决非唐人所可能杜撰出来的。
所谓谈神仙事,凡是长寿不老的行者,皆可称名谓仙。这个仙的名词,决不是道教独有的专门词,而且楞严所说的仙,是说行者在修禅定时,想多情少,能轻举飞行者则为神仙,与道教所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成后可能将肉身白日升天的仙,是根本不同的。道教所谈的练丹术及修精气神法,虽是翻破十卷‘楞严经’,也无法找到的事实,而且‘楞严经’所说的十种仙,岂是我国道教所谓的仙,可能望其项背?愿学者们细味之。
总之,不分黑白,只要看到有咒语神仙之谈,就说是窃自道教而来,遂认‘楞严’为伪书,这实在非公允通达之论。
附 楞严疏七十三种
唐
崇福寺惟悫法师疏
魏北馆陶沙门慧振科判
蜀资中弘沇法师疏
长庆道巘禅师说文
宋
永明智觉寿禅师宗镜引释
真际崇节法师删补疏
檇李灵光洪敏法师证真钞
长水子璇法师义疏
苏台元约法师疏钞
道欢法师手鉴释要
福唐沙门可度笺释
泐潭晓月标指要义
孤山智圆法师疏并谷响钞
吴兴净宽法师仁岳集解并里闻记
闽僧咸辉义海
法界庵主神智讳可观补注
云间竹庵补遗
北峰印法师释题
桐州法师怀坦集注
圆明禅师洪觉范尊顶法论
东吴雷庵正受论补
王文公介甫解亦名定林疏解
无尽居士张观文补注
温陵宝胜禅师戒环要解
元
我庵本无重治集录
柏庭善月法师玄览
天目中峰国师幻住明本征心辨见或问
中吴师子林天如惟则会解
明
吴江融室法师净行广注
大兴隆寺鲁山讲主普泰管见
槃阴沙门供阔冥枢会解
杨李幻居真界纂注
燕中讲师如相合解
曹溪憨山海印大师德清悬镜并通议
紫柏尊者达观大师真可解
雪浪三怀法师洪恩经解科判
云栖莲池大师摸象记
内江中川法师界澄新疏十卷
五台空印法师镇澄正观疏并月川别眼
柴紫乘时讲录
云栖广莫直解
虞山鹤林大寂文义
金陵秋溟先生殷祭酒迈质言并辑补
太仓东溟先生管公质言并觉迷录
庐陵曾祠部金简凤仪楞严宗通
交光法师真鉴正脉
天台幽溪法师传灯玄义并圆通疏
蕅益素华法师智旭玄义并文句
钟贺二居士楞严如说
湖南颛愚禅师观衡四依解
二楞一雨法师通润合辙
传如讲师截流
湛然大师臆见
王墨池指月
汪静峰依释
乳峰德水大师摘脉
钱谦益先生疏解蒙钞
海昌陈元瑞献正脉疏钞
会稽惠印解
般若庵崇圣句解
丹霞天然禅师直指
天都俞王言标指
清
巴蜀居士非眼刘道开楞严贯摄
浙水慈云寺沙门续法灌顶疏
云南法界寺沙门溥畹宝镜
衍法寺广修法师通元楞严大成
无动居士蔡挺会归
无量法师慧海修释
(以上六十八家见楞严指掌)
民国
谛闲大师楞严指味疏
显慈法师楞严易解
圆锳法师楞严讲义
太虚大师楞严摄论
太虚大师楞严大意
稽首十方婆伽梵 首楞严经最上乘
见闻随喜作胜因 普愿流通续慧命
这部‘大佛顶首楞严经’,乃世尊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要道。为宗、教之指南,性、相之总纲。诸佛依之为成佛正因;众生依之为解脱要诀。
在如来三藏圣典中,求其彻底阐明心性;彻底破妄显真,使人转物同如来,弹指超越无学者,楞严妙法是矣!考其所诠则谈圆理,以明真性,开圆解以示真修,依圆行而证大果。
将释此经大科分三:
一、经题——大佛顶如来密因......二十字为经题。
二、译人——唐天竺沙门般刺密帝译,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共二十一字为译题。
三、正文——从如是我闻起至作礼而去止,共六万二千零二十七字为正文。
玆先释题分三:初、略明五重。二、会知五名。三、正解经题。
初、略明五重
讲经何故须先解释经题?因题为一经之总纲;全卷文义为一经之别目。经题既明,则经文易知。如网提其纲,则众目自张;若衣挈其领,则群褛必直,所以要先解释经题的必要。释题之法,依古来讲经规例,贤首则用十悬谈,解释经题提示纲要,天台则用五重玄义。本人是学天台教观,现在就用五重玄义来解释经题。故当先略明五重。何谓五重?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何谓玄义?幽微难见曰玄,深有所以曰义。就是说:经中幽微难见,深有所以的道理,用此五重将它发挥出来,俾使学人一览经题,便知经中的大意,故曰五重玄义。
1、释名
释是解释,名乃经名,即解释一经之名也。由假名而显示真理,故先须释名。玆先说明本经立名,而逐字解释留在后面正解经题时讲。一切经论别名无量,举要言之,不出七种立题,那七种:一、单人,二、单法,三、单喻,四、人法,五、人喻,六、法喻,七、人法喻。
第一单人立名者,就是‘维摩经’‘佛说阿弥陀经’。“维摩”是人,“佛”及“阿弥陀”二皆是人(果人),题中无法无喻,故以单人立名。
第二单法立名者,就是‘般若经’‘涅槃经’,“般若”、“涅槃”二皆是法,题中无人无喻,故以单法立名。
第三单喻立名者,就是‘梵网经’‘璎珞经’。“璎珞”、“梵网”是比喻,题中无法无人,故以单喻立名。
第四人法立名者,就是‘文殊问般若经’‘地藏菩萨本愿经’。“文殊”、“地藏”二者是人,“般若”、“本愿”是法,题中无喻,又非人喻、法喻,故以人法立名。
第五人喻立名者,就是‘菩萨璎珞经’‘如来狮子吼经’。“菩萨”是因人,“如来”是果人,二皆是人;“璎珞”、“狮子吼”二者是喻,题中无法,又非法喻、人法,故以人喻立名。
第六法喻立名者,就是‘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妙法”、“般若波罗密”是法,“莲华”、“金刚”是喻,题中无人,又非人法、人喻,故以法喻立名。
第七人法喻立名者,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胜鬘狮子吼一乘经’。“大方广”是法(性法),“佛”是人(果人),“华严”是喻;又“胜鬘”是人(因人),“狮子吼”是喻,“一乘”是法,题中人法喻三者俱足,故以人法喻立名。
然而本经以何立名?正以“人法”为名,略兼于喻。但法有“性法”、“修法”,人有“因人”、“果人”,大佛顶,性法也,首楞严是修法也,密因是理法,了义是教法,万行是行法也,如来果人也,菩萨因人也。略兼喻者,以佛顶之“尊胜”“不见”“现化”,表示楞严法门之殊胜,众生本具之心性。今从所表立名,亦可称为以喻立名,但非全取,故云略兼于喻。
2、显体
显是显示,体乃理体。众义所归曰理,为诸法之主曰体,即指真理。真理为经中所说诸法之体,众义所归,故称理体—真理。前释名,是假立名称,为能诠文字,如人之氏名,属宾。今显体,是实质之义,为所诠真理,如人之身体,属主。经若无体,则邪倒无印,那就等于邪说了。如人但有名,而没有身体一样,则张三、李四,就莫知所指,于是则成为龟毛兔角之戏言矣。须知经中文字无非名言,要人循名得体,如因筌得鱼,犹指见月,若逐名迷体,则获不到真实利益,故释名之后须显体。虽然,体岂易言哉?‘法华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由此看来,则知显体之难。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若详细研究起来,各经具有各经的理体。如‘华严经’则以一真法界为体,‘涅槃经’则以常住真心为体。
此经究竟以何为体?乃以“如来藏妙真如性”为体。经中处处显示,重重的指陈,无非示此妙真如性。如七处征心、十番辩见,乃至详明阴、入、处、界、七大等,就是说得这个—如来藏妙真如性。本经云:“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
3、明宗
明是明白,宗是宗要。义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要,即明白一经之宗旨要义。亦即所谓明修行之归宿,会实体之枢机。前显体于性,属性德,今明宗即明于修,属修德。所谓已得体正,须从性起修,由修证性。若行人不识宗趣,则行业无所归,徒费工夫,何济于事?现在来举一个比喻:梁柱喻宗,虚空喻体,虚空虽随处皆是,但须修建房屋,方能遮蔽风雨,贮藏物品。若但有体无宗,虽有广大虚空,终不可以一日安住。故显体之后须明宗也。诸经宗趣各各不同。如‘法华经’以一乘因果为宗,‘弥陀经’以信愿持名为宗。然本经以何为宗?乃以“不生不灭因果”为宗,所谓以现前一念不生不灭之真心为因,依之而实修,得断惑证真,成就不生不灭之果,如“藏教依生灭四谛而修,因果皆属生灭”。“通教依无生四谛而修,证偏真果,非真不生灭”。“别教依无量四谛而修,果虽分证不生不灭,而因带生灭,均非究竟不生不灭”。唯“圆教依无作四谛修一心三观,或因或果,皆究竟不生不灭也”。
今此正指圆教,本经文云:“应当审观因地发心及果地觉,为同为异,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又云:“依不生不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生灭,复还元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因此,故以不生不灭因果为宗(耳根圆通,即是不生不灭因果,谓此现前自性,本圆、本通、本常,名为不生不灭因;依此而修,可以断惑证真,便成不生不灭果)。
4、论用
精说曰论,用是功用、力用—成就行业曰功,充足应用曰力,即精细说明此经之功用、力用也。若无功用,则徒劳修行,谁肯为之?故明宗之后,须论用也。诸经功用不同,如‘金刚经’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用,‘弥陀经’以“往生不退”为用。
然本经以何为用?乃以“离爱得脱”为用。当知经中显密二说,皆有离爱之妙力和得脱之胜用。本经云:“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等,即离爱义也。又云:“我今度汝已出生死”等,即得脱义也。此是显说之用。又云:“以神咒力,消其爱欲”等,是离爱也。又云:“神咒冥资,速证无学”等,是得脱义也。此乃密说之用。又云:“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此双彰显密之用也。当知“离爱”,有三界果报之爱,有偏真涅槃之爱,有出假神通之爱,有中谛似道之爱;而得脱(脱即解脱),有圆净涅槃之脱,有方便净涅槃之脱,有性净涅槃之脱。本经所明乃是欲令一切众生圆离诸爱着,圆得诸解脱,即是圆教之大力用也。
5、判教
判是判别,教是教相。圣人遗留之言,可以化导于人谓之教;分别一代说法之次第叫做相。如来三十成道,八十示寂,始自寂场,终至鹤林,其间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集为三藏十二部的教典,其中大小、权实、顿渐、偏圆之理,各各互陈,若不经判释,则无法探悉如来一代时教的内容,那怎能知道此经所诠之教理,是顿是渐,或大或小?就不免有混滥经旨的可能。所以论用之后须判教也。天台教祖—智者大师,灵山亲承,大苏妙悟,特具手眼以五时八教判释,如来一代说法之大纲,昭如日月,磬无余蕴。五时八教的道理见别录,(拙着‘心经要释’)。
此经究属何时何教所摄?若以此经为华严时,华严是佛初成道时说,而佛说此经时年已六十二岁,则非其时也。又华严对小机如聋若哑,此经乃摩登伽女亦能证无学果,又不是其时也。若谓此经为阿含时,阿含正化二乘,此经正呵二乘,尤非其类。或说此经为般若时,般若会上一切法皆摩诃衍,不复弹斥二乘,而本经唯明如来藏妙义,普收十界,似与般若相同,但前后诃斥小乘,处处则完全不同。或谓此经为法华时,法华是明开权显实,此经专为破妄显真,法华举手低头皆成佛道,此经不知二本不成菩提,乃一向不同也。若谓此经同于涅槃时,既中夜唱灭之时,又非借三助一之旨,乃迥然不同也。既不是上来所说之四时所属,则是方等所摄无疑矣。尤其是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正是方等一类法门,故于通别五时中属方等,是渐时非潮教也。方等乃四教并谈,于化仪四教中,是顿教相,非顿教部,放光说咒属秘密部,阿难之悟大,登伽的证小是不定教,于化法四教中,正诃藏教,傍诃通别,独明圆教也。固知此经乃大乘生酥毒发为教相(生稣毒发同醍醐)。
┌一、以人法兼喻为名
五├二、以如来藏妙真如性为体
本经 重├三、以不生不灭因果为宗
玄├四、以离爱得脱为用
义└五、以大乘生酥毒药为教相
以上略明本经五重玄义竟
本经佛自说明,共有五名:
一、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二、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三、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四、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五、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楞严正脉’之作者交光大师,将此五名判为:境智、机益、性修、要妙,因果五对。现在略为解释:
大佛顶悉怛多......二十一字为第一个经名,是以境智为名。境是境界,指真心理体,智是作用,即佛智妙用。大佛顶...宝印,十三字属境;十方如来......海眼八字属智。大佛顶三字留在解释正题时说明。
“悉怛多”译为“白”,白为众色之本,无论青黄赤绿等,皆不能离开白色,悉为本质熏染而成各色。正如真心之体,能为万法之本,世出世间,无论有情无情一切诸法,都依之而建立。所谓随染缘则成六凡之相,随净缘则成四圣之相。换言之:“白色”为众色之所依,以表“真心”为十法界依正二报之根本。
“钵怛啰”译为“伞盖”,如国王所用之伞盖。有遮避掩护义,谓能“遮避”太阳煎晒,“掩护”行人(行路之人,非指修行之行人),除热恼而得清凉,能遮避雨水之淋漓,掩护不受洒湿之苦,而得净爽之乐。以表楞严胜法,能遮避烦恼,不使侵入,即能掩护众生的不堕落。又有一种表法,谓证得真心,可以除烦恼得解脱,了生死而自在(太阳喻烦恼,雨水喻生死)。又盖者,包藏也,以表真心含藏一切功德智慧。
“无上宝印”:无上,谓没有再过其上—最上无比。宝即尊贵义。印是印证,有取信义。如国王之玉玺,官府之公印,人民的印章。如有此印,方能发生效用,同时亦可取信于人,作为一种有力的凭据。但世间之印,其质不过木石金类,其用乃证信金钱田宅而已。今得此真心,一定保证你成佛,当称它为心印。此印能保证成佛的最尊最贵之印,故曰“宝印”。成佛为最上无比之胜事,故曰“无上”,合起来称为无上宝印。
“十方如来”:十方—四维上下合为十方,那指十方世界也。如来二字待正题时解释。
“清净海眼”:清者不污,净者不染,离一切秽污垢名为清净。“海”表广大无边义。眼能照境之用。凡夫的有漏肉眼,见前不见后,见近不见远,见大不见小,不能称为海眼。尤其是见一切尘境时,那起贪染故不能称为清净。至于诸佛智眼乃是无漏清净,见量广大,所谓能彻见十法界的一切事理因果而无遗,故称它为清净海眼。以上“大佛顶......十三字为诸佛所缘之“境”,即真心之理体。“十方如来清净海眼”八字为诸佛能缘之“智”,那真心之妙用。凡外权小虽具真心之理体,但无诸佛之智用。这叫做有境无智,有体无用。因无智慧妙用,所以妄造恶业,即妄受生死等苦报。但虽沉沦六趣,然此真心本自不失其妙体。
今经所明乃要人人从性起修,从理起智,达到理智双契,体用周全,于是则解脱自在,妙用无穷,故以境智为名。第一个经名约略讲完。现在来讲第二个经名。
“救护亲因......入遍知海”,此二十四字为本经五名中之二,是以机益为名。机是机类,指行者,益是利益,指教益。救护亲因下十六字为机;得菩提心下八字为益。
“救护亲因”:救是救拔、救济,护是拥护、保护。救是就受灾害后之谓,护是就未受灾害前言。因受了灾害故须救拔;因虑其将受灾害,故须保护。若依本经来说,救是针对阿难误坠淫窟,护尚指阿难将毁戒体而言。“亲”字有二义:
一、远亲,佛眼观之,一切众生皆是过去多生多劫来,互为父母兄弟妻子等,皆是眷属。这叫做远亲。二、近亲,即现前的六亲眷属。本经则指阿难,他为佛堂弟,又是弟子,更为侍者,是亲中之最亲。“因”即指成佛之因,就是真心本性,更是无作戒体。阿难遭摩登伽女之难,世尊放光说咒“救”拔阿难,保“护”其清净戒体,俾使不迷失其成佛之真心—“因”,故曰救护亲因。因为救“度”阿难“脱”离淫窟之难,故曰“度脱阿难”。不但度脱阿难,及性比丘尼亦同时被佛度脱,故曰“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即摩登伽女,留在正文中解释)。
“得菩提心”:菩提译为觉。菩提心即本觉真心。此心虽则人人本具,但迷而不知,今于楞严会上,世尊处处的指示,人人有此本觉真心,乃从性起修,实地而证得,故曰得菩提心。其实本有的家珍—真心,不从外得,亦非前无而今有之新得来。不过以迷时如失,悟时如得而已!如改为证菩提心则更为完妙矣。因为菩提心属本有故,若用证字比较来的恰切。因为证字是发见的含意。
“入遍知海”:“入”是由外而入内,因为众生迷时如在门外,俗语所谓门外汉,悟时如入室升堂。“遍”是普遍、周遍,即广大无量。“遍知”,是说佛智圆满广大,遍知一切诸法,犹如大“海”深广无涯,故曰遍知海。遍知海即指妙真如性的胜妙境界,今证悟妙真如性,故曰入遍知海。上十六字救护亲因为“机”,指阿难及性比丘尼。下八字得菩提心,入遍知海属“益”,指证悟真心境界。
(第二个经名略为讲完。)
其次:“如来密因修证了义”,此八字为本经的五名之三,是以性修立名。如来密因为性,修证了义为修。其义留在解释本经正题时说明。
其次:“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此十五字为本经的五名之四,是以要妙立名。大方广妙莲华王七字为妙,十方佛母陀罗尼咒八字为胜。“大方广”:大是普遍义,表真心之体周遍法界。“方”是平等义,表真心之相平等无差别。“广”是周全义,表真心之用圆满周全。又大方广三字即三德秘藏也。大—法身德;方—般若德;广—解脱德。
“妙莲华王”:莲华是出污泥而不染,正如真心虽在六趣轮转而不变。又华有多种,或有华无果,如牡丹、芙蓉一类(喻外道空修苦行,无所得益);或有果无华,如银杏一类(喻计自然不必修行之外道);或多华而少果,如桃李一类(喻声闻克苦修行,只证小果);或少华而多果;如胡麻一类(喻世人修一善事得享天福);或一华一果,如柿子一类(喻缘觉修十二因缘法仅得涅槃小果);或先华后果,如梅华一类(喻权教菩萨先藉缘修后生真修);或先果后华,如瓜茄一类(喻初果先得见道而后修道)。唯莲华,华果俱多,且华果同时,处染常净,因为有这么胜妙,所以称它为妙莲华。这是比喻本经中所明,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一种微妙的道理。华果俱多,正显妙真如性的因含万行(诸菩萨万行),果彰万德;华果同时,正显妙真如性与生佛同源,凡圣一如;处染常净,正显妙真如性,在尘不染,在凡不减。然而怎样又称为莲华王,王的意思是什么?“王”是自在义,因为它—莲华:能够华果同时,处染常净的等等自在作用,故以王称之曰莲华王,正显妙真如性的解脱自在,妙用无穷。
“十方佛母”:谓十方一切诸佛之母,母有能生义,十方诸佛皆由此经出,则此经能生十方诸佛,故曰十方佛母。又经是能诠,理为所诠,此经所诠之理,即常住真心—妙真如性,此心乃成佛之因,十方诸佛由此心而生出,故亦可称它为十方佛母。
“陀罗尼咒”:陀罗尼三字是梵语,咒一字是华言,乃华梵合称。陀罗尼译为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正显真心,总持宇宙万有世出世间的一切诸法。又总持一切善法而令其不失,正显真心永具一切功德智慧的不失;总持一切恶法令其不生,正显真心本自离过绝非的永不变坏。又陀罗尼即是一种真言。谓诸佛亲从真性中宣说出来之密语,一一皆是真实不虚,正显真心永离一切虚妄。上七字,大方广妙莲华王,为“要”,此经为修行要法故。下八字,十方佛母陀罗尼咒,属“妙”,乃指真心微妙不可思议(第四个经名讲完)。
其次“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此十二字为本经五名中之五。是以因果立名。灌顶章句四字为果;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八字为因。
“灌顶章句”:灌顶是密教之经藏名。章是章段,句是句逗。谓‘楞严经’属密教灌顶部所摄,其章句是从灌顶部录出,故曰灌顶章句。又印度的风俗,凡国王受位时,即以金瓶取四大海水,灌于王顶以表庆祝为统御四海治理万民。至于佛教之行灌顶法,乃以初地菩萨乃至等觉,因其究竟可以成佛。诸佛以大悲水为之灌顶,而授成佛之记,这是譬喻依此大佛顶法而修行,可以究竟成佛。
“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这一段文留在后面解释正题时讲。上四字,灌顶章句为果,得灌顶便可成佛故;下八字,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就是因。
总之,以上所讲本经的五名,第一是以境智立名。二、是以机益立名。三、是以性修立名。四、以要妙立名。五、以因果立名。列表于下:
┌大佛顶悉怛多般怛无上宝印
一、境智为名┤
└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
二、机益为名┤
└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如来密因
三、性修为名┤
└修证了义
┌大方广妙莲华王
四、要妙为名┤
└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灌顶章句
五、因果为名┤
└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复次,当知本经现在所用的名,乃是结集者,从佛答文殊所问的五名中拣择重要,采取十九字而合成的。盖一切经的题目,并不一定全部都是为佛亲自所安的。一部分固然是佛亲自所说,如‘地藏经’‘金刚经’等。但却也有一部分是翻译者所安的,如‘佛说阿弥陀经’是。还有一部分是结集人所安的,本经就是属于这一类由其删去与采取的,内容具有说明的必要,因为不能将五个名统统安在经上,所以只好删繁就简,择其重要为主,这是结集经家的一种善巧,以符合人心为旨趣。
“大佛顶”三字是分取第一题。“如来密因修证了义”,此八字是全取第三题。“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八字是分取第五题。第一题采取三字,略去十八字者,以大佛顶三字为一经法之体,而本经乃显密诠圆,大佛顶为显密所依之体,故取之以冠首。悉怛多下十字是诠密,以其不离此体故。十方如来下八字是显诠,亦不离此体,所以略去。第二题因为从用立名,局于一面故全略。第三题为此经之宗要故,所以全取。第四题以其从喻从密立名,仍为大佛顶三字所摄,故全略。第五名以灌顶章句属密诠,为大佛顶所摄,故略去。诸菩萨下八字亦为此经之重要,所以采取之。连前十一字的“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共成十九字为本经选定之题目,圆满经中一大宗要。(略为会知五名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此二十字为一经之题目。题有别、有通,上大佛顶等十九字为别题,别是各别,别于他部,为本经的专有名词。经一字为通题,通者,同也。凡佛说者部部皆称为经故。今先讲别题,当分做五段来讲:一、大佛顶。二、如来密因。三、修证了义。四、诸菩萨万行。五、首楞严。先讲大佛顶三字。当约事、约理、约心、约譬喻四种解释。先约事:
“大佛顶”,大是赞叹词,赞叹有二:一、事赞。二、理赞。大为能赞,佛顶为所赞。所谓大矣哉!佛之无见顶相,真是胜妙极了。此为事赞,就事实而赞叹者。理赞即赞此楞严胜妙法门,所谓大矣!楞严法门之微妙,犹如佛顶之尊极也。
“佛”即释迦牟尼佛。梵语佛陀,略称佛,译为觉,乃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称为佛。
“顶”,即肉髻相上的无见顶肉髻相,是佛三十二相之一,在青螺绀发正中,周围红色,状如春山吐日,顶极不可见,谓之无见顶,乃八十种随形好之一,谓之无见顶好。何谓无见顶?即‘华严经’上所谓:“佛初诞生时,伦毗尼园的林神,捧持谛观不见其顶”。又‘金刚密迹经’云:“佛成道后,游波罗奈国,东方应持菩萨来礼佛时,瞻仰世尊,欲穷佛相,往至上方,历恒沙界,终不见佛顶......”。‘观佛三昧经’也说:“佛顶肉髻,生万亿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无量世界,诸天世人,十地菩萨亦不能见”。据此,则佛顶之胜妙实在不可思议!约事讲完,次约理释:
“大佛顶”三千当体即是三德秘藏。三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是常住周遍德,般若是圆明觉照德,解脱是自在无碍德。“大”即法身德,以法身周遍故;“佛”即般若德,以般若觉照故;“顶”即解脱德(证到佛果,方能究竟解脱),佛德超绝故。又每字亦即圆具三德。大字具三德者:“大”梵语称为摩诃,译为大多胜(略称为大),“大”即法身,能统一切法故;“多”即般若,智境普照故;“胜”即解脱,超出一切故。佛字具三德者,佛乃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即般若德;觉他即解脱德;觉满即法身德。顶字具三德者,顶有最尊、放光、不可见的三义。最尊就是法身德;不可见是般若德;放光现化是解脱德。
又“大”者,赞三德也。法身体大,般若相大,解脱用大。“佛”者昭三德也。法身本觉,般若始觉,解脱究竟觉。“顶”者表三德也。法身无法更上,般若不可以相见,解脱放光现化,本经第七卷云:“无见顶上放光如来宣说神咒”。二约理讲完,次约心:
“大”即广大普遍义。亦可说是包含容受义。真心周遍法界(广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包含)。若详细说:吾人现前的一念心性,实无分际,亦无方隅,亦无前后,亦无时劫,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统摄一切有为无为诸法,实当体绝待不可思议,故名为大。本经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佛”即觉也。吾人现前一念心性,常自灵灵觉觉,未尝昏昧,故名为佛。本经云:“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这就是显示心性不昧的特色。
“顶”最尊义,俗语谓顶好、顶上,就是最尊的含意。吾人现前一念的灵明心体,乃具足常乐我净之四德,永离生死烦恼等苦,且历劫常存,万古不变,你想世间还有一法能比它尊贵?又一念心性统摄十界诸法,此为体大,竖穷横遍是为相大,俱恒沙功德名为用大。善观心者,能向此一念心中识取家珍,善读经者能向此三字中识取自心,则无上宝王不求自得。三约心释竟,次约喻:
以佛顶之尊胜,喻楞严之微妙。所谓:“大矣哉!楞严法门之胜妙不可思议;正如佛顶之无上尊胜也。”佛顶尊胜的其义无量,约而言之,有二特点:
一、“最胜无上”,以喻此法之最胜,依之修习,可以直趋无上菩提,绝非其他的一切法门可能比其上者。
二、“最妙无见”,以喻此法绝妙无为,微妙难见,唯佛方能彻底证悟,非凡外权小所能明了(证悟),因此故取佛顶来做比喻。然佛顶虽可作喻,但不如直指法体,较为亲切。
复次当知,此经的宗要在破妄显真,开示如来藏之妙真如性,故大佛顶亦可取喻妙真如性也。所谓大矣哉!如来藏妙真如性不可思议也。灵妙无为,不可以有相喻,不可以无相喻,乃至不可以非有相非无相作喻。若言其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若言其无,灵灵觉觉,应用周全,正如佛之“无见顶”“最胜无见”(今不谈尊胜,但明无见),即不可以有相见,不可以无相见,乃至不可以非有相非无相见,若说有相,何以应持菩萨恒沙而不见?若说无相,何以大众皆得仰观顶光化佛?本经初卷云:“尔时世尊,顶放百宝无尽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花中”。
玆再约“最胜无上”,“最妙无见”二义以合喻之: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就是真心的异名。此心乃为诸佛之母,诸佛依之而成佛故。离了它——真心,则无所证,亦无所谓成佛了。故谓“最胜”。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能比其上者——“无上”。真心之体,不生不灭,平等周遍,世田世间一切诸法,无不依之而建立,非一切法而能现一切法,非一切相而不离一切相,这就是最妙最胜。而无形无相,不可以心知,不可以识了,又不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所能见者,这就是“无见”的极致。因真心之体,难以言诠,故以佛顶的无见义喻之。
总之,这部‘佛顶首楞严经’,乃不可思议的微妙法门,为如来之密因,修证之了义,具足菩萨所修的万行,依之修习,可以顿超生死,究竟成佛。本经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因为胜妙之法,难以言诠,所以举佛顶二字来做比喻。
要而言之,大佛顶三字为能赞能表,大字是能赞;密因了义,万行首楞严为所赞。佛顶二字为能表,密因下四句为所表。所谓大矣哉!这部‘楞严经’真广大极了,到底大是指的什么?正赞密因为大因,究竟成佛故;了义为大义,开圆解故;万行为大行,修圆行故;楞严为大定,超诸三昧故;有了以上种种的胜大,故名此经为大经。首标大字以赞之者,意欲令受持此经的人,当依大教而解大理,称大理而起大行,满大行而证大果,故以大字赞叹之。
其次佛顶二字为能表,密因下四法为所表。佛顶是微妙义,谓微妙!这部楞严法门,究竟是什么微妙?正表密因为妙因,“因心”、“果觉”二不别故;了义为妙义,一门深入,六根清净故;万行为妙行,称真如理,圆满中道故;楞严为妙定,自性本具,不假修成故,有以上的种种微妙,所以当称此法为妙法。以佛顶表者意欲受持此法的人,当依耳很圆通之一门妙教,悟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妙理,从妙理而起妙行,修满妙行而证妙果(佛之妙觉极果),故以佛顶表之。
总之,此大佛顶,若据实义:即指菩萨涅槃,原清净体之如来藏妙真如性,此性为十方如来成佛之密因,故连下一句则谓大佛顶如来密因。当知大佛顶三字,诸经或视为实相,或视为佛性,或认为真如等,其实皆是一心也。在迷为“如来密因”,在悟为“修证了义”。在因为“菩萨万行”,在果为“首楞严”王。故一经要妙不出此宗,十界枢纽无逾玆体,所以将它列为首句是很有意义的。以上大佛顶三字讲完,其次如来密因。
如来密因,如来是佛之德号,十种通称之第一号。如称释迦如来,药师如来,弥陀如来......。
佛为何称为如来?这是表示佛德妙用的一种称呼。现在略为说明:“如”是自在不变,“来”是来去随缘的含意。佛是三觉圆满万德具,彻证法身常住不变之体(如),但为普度众生,同证无上菩提的起见,因而随缘示现于九法界(来),所谓不变随缘,虽“随缘”示现九界——来,但终能自在“不变”——如,所谓随缘不变。要之,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所以称他为如来!这正拣别凡夫的来而不如。凡夫随业“来”三界生死,常被尘境转变的不能自在,这是来而隐如(依境随缘),但性不变。二乘是如而不来,因二乘人虽证涅槃寂灭之理(如),但属独善其身,不肯“来”三界度生,这是如而不来(但能不燮),不能随缘。菩萨虽上能分证法身不变之体,下能随缘度生,但其自证之智慧未满(如十四夜月),化他之福德未足,虽有如有来,但尚未能圆融中道(即如即来、即来即如)这是如不能即来,来不能即如。换句说:就是不能彻底不变,彻底随缘(此约权教菩萨而言,若观音、地藏一类,实教菩萨就不在此例)。唯佛才能究竟不变,得大自在(如),彻底随缘,应化无穷(来),故称如来。又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又后佛的出世“如”同先佛之再“来”,以佛佛同道故,此即仿同先佛号。又有三身如来:法身——常住不变;报身——功德圆满;应化身——随类应化。法身为本有,报身是修成,应化身是起用。今指三如来中之报应二身。
“密因”,先说明因字,然后解释密字。“因”就是原因,也就是要素,即指成佛之要素——因。因如种子,由因克果,如依种子的收获——结果。然什么是成佛之因(佛因即如来因)?不生不灭之真心,就是成佛之因(如来因)。若无佛因——真心——焉成佛果?所谓依不生不灭之真心为本修因,而证到不生不灭之佛果。因为依了真心而成佛,所以称它为如来因。又因是出生义,能出生佛果,故曰如来因。然而怎样又称为密因?密有“秘密”和“微密”的两种意义。先明秘密:
秘密,即不显露,当知一切众生,皆具有一个不生不灭的真心,它是具足无量功德智慧,但被三惑烦恼之蒙蔽所以不能发见(真心);不知应用(功德智慧),所谓秘而不知,密而不显,因此故称为密因。虽然如是,但于二千余年前就被释迦世尊发见了。所以世尊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三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因被颠倒、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就是这个道理。还有一种解释:所谓秘密者,以其这不生不灭之真心,为一切众生所不知,唯诸佛如来能知能见,正如世人有一密事,其余不知,唯自己知之。现在所说的秘密其理同样。不生不灭的真心为诸佛所独证独知,故称它为如来密因。又此真心,为十方“如来”得成佛果之因,但为一切众生所不见不知,虽具而不知,不过密具而已。所谓密具成佛之因,故曰如来密因。
其次“微密”就是微妙不思议。因为诸佛都依它——真心而成,则诸佛便是真心所生者。此心能生诸佛,实在太微妙了!亦即指此大佛顶法为修成佛果之正因,此法微妙不可思议,故曰密因。又微对粗言,如修五戒十善,此为粗因,修四谛十二因缘法,此为劣因,就是菩萨修六度亦非微妙,唯此大佛顶法是究竟成佛之法,这才算为微妙。
总之,密因就是正因佛性,也是指不生不灭之真心,此心究竟得成佛,故名如来因。以其在迷不知,故又称为密因。当知众生虽具此因,若不“修”习,怎能“证”得?故其次须明修证:
“修证”,修是修习,证是证得。实践体验叫做修,于中所获结果谓之证。又依理起行曰修,由因得果曰证。诸佛的所修,即修此如来密因,依此得不生不灭真心为本修因。所证者亦不外证此如来密因。当知修有“渐修”、“圆修”;证有“分证”、“满证”。玆约四教明之:先明修,次明证。
藏教依生灭四谛修析空观,是为渐修。通教依无生四谛修体空观,别教依无量四谛,修次第三观,亦为渐修。唯圆教依无作四谛,修一心三观,此为圆修,今指圆修。以大佛顶法俱足三德秘藏,包含一切诸法故。
“证”有渐证、圆证,亦名分证、满证。如藏教依生灭四谛修析空观,断见思惑,见真谛理,得一切智,证偏空涅槃,此为分证(一部分之证);通教依无生四谛,修体空观,断见思惑,更侵习气,见真谛理,得一切智,证偏真涅槃,此亦为分证;别教依无量四谛,修次第三观,断尘沙惑,兼断十二品无明,见俗谛理,得道种智,证但中涅槃,此亦为分证;唯圆教依无作四谛,修一心三观,完断无明惑,彻见中谛理,得一切种智,证中道实相涅槃,此为圆修圆证。今指圆修圆证(依此大佛顶法,得证究竟圆满菩提故)。本经云:“有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
“了义”了者,尽也,没有其余的意思。“义”是义理,深有旨趣谓之义,合言之,谓了无余义,也就得究竟义。意谓这部‘大佛顶首楞严经’是一种成佛究竟的法门。了义是对不了义说,若依五戒十善而“修”,获到人天果报(证),此属世间有为的修证,未见真理,三惑烦恼全在,既非出世,怎能称为了义?其实凡夫业识泛泛,全无知觉,是谈不上修证二字,况了义呢?如依四谛十二因缘而“修”之“证”到偏空有涅槃,但只见真谛理,唯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无明未断,只了分段生死,尚有变易生死未了,虽属出世的修证,终非了义。菩萨虽能够广修六度万行,但尚未圆满觉道,只是分证法身,得但中涅槃,因此他的修证,亦未究竟,就是等觉菩萨,还是前程有路,未至圆极,亦不能称为了义。唯佛的障尽惑空,得三觉圆、万德俱,大事已毕,更无余事,才能称得上修证了义。今此楞严胜妙法门,为成佛之真因,依之而修而证,得究竟圆满菩提,故曰修证了义。若详细的说,了有二义:一、明了,谓明白了知人人本具不生不灭之真心(理即心);明了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二、完了,谓能依此密因而修而证,则无上菩提究竟完了(如能从闻思修,去反闻自性,即能入三摩地自然获到了义了证)。
“诸菩萨”,诸者不一之词,是众多的意思。玆约“横”“竖”“修证”三义说明:约竖言即指三世,约横言(空间)即指十方,所谓十方三世诸菩萨。约修证,即通常所说的四十一位(或五十五位)。若本经则明六十圣位,正文中自有说明。
“菩萨”,完全应称“菩提萨埵”,我国好略,单称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翻成中国语叫做觉有情(旧译众生,新译有情),含有:情爱、情识、情见等意思。总之,凡有知觉性—有精神活动者,都可称他为有情(指人暨一切动物)。玆单就人类来说:觉有情就是觉悟的人。当约三义来说明:一、菩萨不是一般在迷的有情,是一位已经觉悟了的有情(此处觉字是指菩萨有觉,有情是指菩萨自己),故曰觉有情,此约自利言。二、菩萨不但自己觉悟就算了事,尚能将自己所觉之道去“觉”化一切在迷的“有情”,使之同归觉道,故曰觉有情(此处觉字指觉他,有情指一切众生),此约利他言。三、菩萨是上求佛道之“觉”,下化“有情”之迷(此处觉字指佛道,有情仍指一切众生),此约自他兼利。以外还有一种说法:菩萨能分证如来的觉道,就是位至等觉,尚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断,虽觉而尚有微细的情见,故曰觉有情。
总之,菩萨是悲智并运,自他兼利。以智故能够上求佛道(自觉—自利);以悲故,能够下化有情(觉他—利他)。前者是智慧的追求,理性的证悟,是智,属于理,为自利;后者是福德的培植,表行的修持,是悲属于事,为利他。
由此观之,则知上求下化,是为做菩萨唯一的根本条件。同时要知道菩萨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我人如果有了上求佛道的精神;下化有情的志行,具足慈悲智慧,能够自利利他,即就是菩萨。
“万行”,万是此方的总数,乃表示众多的意思,非局指十千成万之数也。“行”是修行、行门,万行即无量行。如三十七道品、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六度、四摄,以及诸三昧、诸陀罗尼等皆为万行所摄。菩萨所修的行门虽有无量,约而言之,不出十度:
1、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
2、持戒:摄律仪戒,就是诸恶莫作;摄善法戒,即众善奉行;饶益有情戒,乃是大乘行者的专为利益众生。
3、忍辱:生忍—亦名耐怨害忍;法忍—亦名安受苦忍;无生法忍—亦名谛察法忍(一、事忍—逆境,二、观忍—观察四大假合,三、慈忍—慈悲怜愍)。
4、精进:止恶精进,行善精进,利生精进。
5、禅定:世间禅(四禅八定);出世间禅(观炼熏修,“观”—九想,八背舍。“炼”—九次第。“熏”—狮子奋迅三昧。“修”—超越三昧);出世间上上禅(九种大禅:一、自性禅。二、一切禅。三、难禅。四、一切门禅。五、善人禅。六、一切行禅。七、除烦禅。八、此世他世乐禅。九、清净净禅。)。
6、智慧:一切智(了达一切皆空),亦名生空智;道种智(了达度众生一切法门之智),亦名法空智;一切种智(了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智),亦名俱空智。
7、方便:施惠方便,爱语方便,同事方便。
8、愿:四宏誓愿,略则:一、欣求菩提愿(上求),二、深入经藏愿(自利),三、利乐有情愿(下化)。
9、力:一、闻法力。二、思择力。三、修习力。能于所闻善法,彻底信受为闻法力。思惟拣择一切的善法为思择力。依所择善法去勤修学习,加功用行,为修习力。
10、智:一、受用法乐智,有智故能受用一切佛法(自利)。二、成熟有情智,有智故能利益众生(利他)。三、进取菩提智,有智故能进取菩提(上求)。当知十度中,第六与第十同是智度,究竟是同还是异?第六度般若是根本智(先天得),第十度是后得智(后修得来)。学者须注意。
总之,“布施”—即牺牲自己,利益他人。“持戒”—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忍辱”—即慈悲为怀,宽恕待人。“精进”—即选择善法,努力进修。“禅定”—即统一心力,降伏妄想烦恼。“智慧”—即明白真理,认识事实。“方便”—即用善巧方法,便利教化众生。“愿”—即发菩提心,上求下化。“力”—于所修善法,坚持不失。“智”—即明白一切的事理因果。
上面所说十度,要而言之,不出慧行、行行二种;般若一度为慧行,余者为行行。慧行为正行,行行为助行。又有显行、密行,经中清净律仪为显行,坛仪心咒为密行。至于“十信”是全根力而植佛种;“十住”是生佛家而成佛子;“十行”是广六度而行佛事;“十回向”是回佛事而向佛心;“十地”是证真如而亲见法身;“等觉”是邻佛位而破生相,此为万行之总纲。
“首楞严”,是大定的总名,为佛所得三昧之一,即全经之正脉,乃三种禅定(妙奢摩他,妙三摩提,妙禅那)之总相。又妙奢摩他、妙三摩提、妙禅那是首楞严的别相。乃合三定的别名而成一大定之总名。当知,首楞严乃令知如来成佛本定;奢摩他,令悟妙三本具圆定;说三摩提,令依圆定一门深入;说禅那,令住圆定而历位修证。要之,奢摩他属本具,三摩提属开解,禅那属修证。玆举一喻:“首楞严大定如月之本体,奢摩他如月之形相,三摩提如月之光明,禅那如月之照辉”。
又“首楞严”是梵语,译为一切事究竟坚固。如本经中所谓:“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等诸法,皆本之如来藏妙真如性,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此性万古常存,历劫不变,究竟坚固,故云一切事究竟坚固,坚固即不生不灭不变动的意思。此一切事究竟坚固,正与法华之“究竟诸法实相”之义相同。亦有译为健相三昧,即就是究竟诸法实相之义。又楞严大定亦可称为圆定、妙定也。何谓圆定?不但独取自心不动,且能统赅万法,悉皆本来不动,为一定体。所谓日月经天而不动,江河竞注而不流,故称为圆定,否则何以为一切事究竟坚固?本经云:“常住妙明,不动周圆”。根据上面所说:凡不兼万有,独制一心者,皆非圆定。
何谓妙定?以其性本的自具,而天然不动,不假修成,就是在迷时,其体亦安然不动,故称为妙定。否则何以能为彻法底源的无动无坏。所以经中飞先亲验,双离动静。根据上面所说,凡别取工夫者,皆非妙定也。合此圆妙二义,故为首楞严王三昧也。从启发知解起行,直至历位成佛。从始至终,中间永无诸委曲之相,亦无出退;乃不同于常途之定的有入住出,如入之则有,出之则无,故在定,虽纵经多劫,必以静而碍动,出定略涉须叟,必以动而碍静,皆非圆妙也。具了圆妙二义,故以大定称之,越出一切诸定故。
扼要的说:本经自第一卷显见起至四卷半止,乃圆彰藏性之文,极明一切事究竟坚固之理。“会四科即明性常住,融七大即明性周遍,即所谓彻法底源无动无坏”。又前自请定,后至结名,为正说。经中前半全谈藏性,以修证藏性,始终不出一定耳。所谓开圆解,乃依究竟坚固之理,而修究竟坚固之行,得证究竟坚固之果。
若将上文一起来说:则谓菩萨从最初发菩提心起直至位登等觉,悉皆依此楞严顶法为因,以之广修六度万行,得究竟成佛,始终不能离此。则此楞严一法,诚为诸菩萨万行之根本。换句话说:菩萨所修万行,行行皆不离此为本修因。所谓:“截琼枝寸寸是宝,折旃檀片片皆香”,故曰诣菩萨万行首楞严。若再以十一字来说,则谓这大佛顶首楞严的微妙法门,乃为十方如来成佛的一大正因,是依修证究竟的,同时也是一切菩萨广修万行的根本,所谓三世诸佛皆由斯门而成就,十方诸菩萨皆依此法门而修行,故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要而言之,上来所说:“如来密因”,即是本具的正因理心佛性;“修证了义”,是开显的了因慧心佛性;“菩萨万行”,是助修的缘因善心佛性,“首楞严”,就是所修之妙行。“大佛顶”就是所证妙果。
又“大佛顶”三字为统明总相法体,“如来密因”下为详示别相妙用。有果人和因人两种妙用(如来是果人,菩萨是因人),“密因”为果人之妙用,“万行首楞严”为因人之妙用。
复次当知,本经第一卷至第四卷之三卷半文,即是说明“密因”的道理,是佛答阿难所请的三名中之妙奢摩他。从第四卷至七卷之二卷半文,即是说明“了义”的道理,是佛答阿难请问三名中之妙三摩提。第七卷至八卷之半卷文中,即是说明“万行”之文,是佛答阿难所请三名中的妙禅那之问。于是则此二十字之经题,已摄尽全卷的经文内容,故特取为经题。
总之,本经大要是由本具的自性开解如来密因,而实行了义之修,得证了义之证,为明心见性的彻底之谈,为十方如来的究竟成佛,及一切菩萨修习万行唯一的胜妙法门。(以上别题讲完)其次通题。
经(佛所说的教法):此是通题。梵语修多罗,或云修姤路,或云素咀缆,译为契经。我国好略,故但称经。所言契经者,就是契理契机。谓上契诸佛之心理(一切言教皆从佛之大悲心宣说出来的),下契众生之机宜(一切言教无非应众生的机宜而说的)。契理则称为正道,乃无邪倒错谬,契机则巧被三根,而能令人信解受持。若但契理不契机,则同世典俗训;若但契机不契理,就像渔歌樵曲。惟佛所说的一切经典,都具有契理契机的双妙,故以契称之!同时也是一种拣别与其他世典的不同。以上乃就通途而言。若约各经,如‘弥陀经’则谓上契释迦、弥陀悲愿度生之理,下契众生信愿念佛求生之机。若单就本经,则为上契世尊详示破妄显真之理;下契众生欲求明心见性之机。
古人解释经的意义很多,玆约贯、摄、常、法四义释之:“贯”—谓贯串佛所说的一切教义令不散失,如以线贯珠一样(佛的言教,若无结集成经,怎能流传千古不失)。“摄”谓摄持所应度的众生令不堕落,如慈母摄提小孩一样(佛所说法,无非要救度众生使不堕落)。佛所说一切真理,能够保持到现在,皆贯串之力,同时能够普度一切众生,皆摄持之力也。“常”则历诸万世而不易。“法”则推诸四海而皆准。换言之,万古不变其言,谓之常(佛的言教至真至止,最能觉世觉人,故能万古不变其言)。天下同遵其道,谓之法(佛的言教至善至美,极为契机契理,故能令天下同遵)。正因其契理故,所以能流传万世;正因其契机故,所以能垂范天下。因为佛教的理论极圆满而广博,故能不限时代—时不分古今(二千余年来极为一般学者所崇尚,此即万世不易之表示),不限地域—地不分西东(差不多全世界皆有佛数了,此即天下同遵之表示)。以上乃约“贯摄常法”四义说明经的意思,这是约一切经的通途而说。若约各部:如‘弥陀经’,则贯彻古今,皆依念佛一门,普度众生谓之贯;三根普被,摄持一切众生谓之摄;一往生则永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谓之常;念一句佛,能究竟成佛为最好方法谓之法。若单就本经:“贯”则如来藏妙真如性为生佛同源,凡圣一体;“摄”则真心俱足一切功德智慧;“常”则真心不生不灭;“法”则真心为成佛之正因。
按‘杂阿毗昙心论’亦有五义的解释:一、出生义(出生一切功德故)。二、涌泉义(无尽妙理如泉源滚滚)。三、显示义(阐显一切义理故)。四、绳墨义(辨别邪正曲直故)。五、结鬘义(义理连贯不散乱故)。
又经者径也,若约通途则谓修行成佛作祖所应经由之路径。若约各经,如‘弥陀经’,则谓念佛求生由娑婆而往西方之路径。单就本经,则谓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之捷径。
以上二十字之经题,共有七对:
一、能所:能谓能诠,所谓所诠,能诠即经之一字,所诠即上之十九字。
二、总别:总谓总相,指大佛顶三字,别谓别相,即如来等十六字。
三、体用:体谓法体,即大佛顶首楞严,用谓妙用,即修证了义及万行。
四、事理:事谓事相,理是理性;佛顶,密因首楞严为理;修证了义万行为事。
五、因果:因谓因位,果即果位,诸菩萨为因位,如来谓果位。
六、人法:人有因人、果人,法有修法、性法;菩萨为因人,如来为果人,大佛顶为性法,首楞严为修法。
七、法喻:法有多种,密因为理性,了义为教法,万行为行法,首楞严为修法。喻是譬喻佛顶之“尊胜”“不可见”“现化”,以喻此经之胜妙无为不可思议为旨趣。
楞严经题完(义灯竟)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