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牛的礼赞

 

耕云先生讲述

一九八九年元月廿二日于台北市淡江大学

 

一、人生的理念

二、牛的德性

三、牛与佛教

四、牛与禅宗

五、释牧牛图颂

六、结语

 

一、人生的理念

 

活在相对人生中,一般人的共同理念和认知应该是:

 

收获必先耕耘,

成功须靠努力;

付出才能获得,

贡献方受尊重。

 

如果是反其道而行:

 

不耕耘,只要收获(甚至是你耕耘,我来收获),

不努力,偏想成功;

不付出,硬要获得,

没有贡献,却冀望被尊重。

 

这样子的话,就会天下大乱了。

 

在今天世风日下的芸芸众生中,能够符合上述理性认知的固然很多,然而悖逆常情、常理的人却亦不少。

 

尽管人们自诩为万物之灵,但在所有众生之中,就上述认知而言,人并非是顶杰出的,这主要因素即在于人的根性和素质的参差不齐。比如和人们很亲近的狗,它的忠实和不嫌弃主人家贫的美德,是很多人所不及的。狗的发情一年也才只一次,可是就习于放纵本能的人而言,岂只是日日发情,简直是时时都会发情。只要是有根、尘相对的机会,就不会停止自我埋葬的勾当!

 

二、牛的德性

 

譬如说牛吧,它那优良的德性就远超过一般人,因为──

 

它耕耘,由你收获,

它努力,助你成功;

它付出,让你获得,

它贡献,让你受到尊重。

 

牛不仅任劳、吃苦、忍辱,而且工作时全力以赴。我们形容一个人的苦干、实干常会说这个人有股牛劲。而牛好像也颇能坚持原则,它不愿意干的事,打它也没用,所以有时就以牛脾气来形容人的倔强。

 

过去在农业社会中,牛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动力。而人们也并非个个都是忘恩负义的,所以种田的农夫,就有人不吃牛肉,甚至在牛老死以后把它埋葬,不忍把它屠宰或卖掉,以表达对牛的感谢和怀念。

 

在信印度教的地区,牛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兽。牛在马路上行走时,汽车都得躲它、让它;尽管那不是斑马线,也没亮红灯,但是没有人敢按喇叭,因为把牛惊吓了是有罪的。

 

在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中,不管是任何一个时代,牛对人类一直都有着很大的贡献。

 

三、牛与佛教

 

牛与佛教的关系尤其密切。

 

胜鬘经中赞叹佛的伟大,在找不到更适当的词句时,就比喻佛为“牛中之王”。

 

在涅槃经第十八卷中,赞叹佛为“龙中之王,象中之王,牛中之王”。

 

在无量寿经中赞佛、菩萨说“譬如牛王,形色无有胜者。”

 

在妙法莲华经譬喻品里,以羊、鹿、牛三车比喻三乘,而以牛车借喻成佛之道。

 

六祖坛经也说:长御白牛车。

 

在阿含经里以十二种牧牛的方法,譬喻十二个调和心、身的修行要领。

 

在佛遗教经里讲得更具体:“譬如牧牛,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这意思即是说:修行人御心要像牧牛一样,时时不忘制心、息妄。

 

在大智度论里也举出十一种牧牛的方法,当然也是以借喻的方式,让修行人领会调心、降伏其心之道。从以上的举例中,足可证明牛与佛法的关系。

 

四、牛与禅宗

 

就禅宗而言,同样离不开牛,离了牛的公案,就没有以后的禅宗了,也可以说如果没有牛的公案就没有马祖道一禅师,更没有所谓“一花五叶”禅风的阐扬了。这在指月录里,怀让禅师岂不是用“打车?打牛?”的启机作略,纠正了马祖道一对修行形式的执着,而臻于圆熟成功的吗?

 

后来,马祖接引的石巩慧藏禅师,即是以“牧牛”的借喻而修行的。

 

有一天,马祖在庵前散步,看见有个打猎的人在追逐一只鹿,马祖挡住他问:你是干什么的?打猎的。用什么打?弓箭。一箭射几只?射一只。马祖说:你不善射!猎者问:你会射吗?会。一箭射几个?我一箭射它一群!猎者说:彼此都是生命,为何射它一群?太残忍了吧!马祖说: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射自己?猎者说:若叫我射自己,简直没有下手的地方。马祖说:这家伙无量劫来的无明罪垢,当下瓦解冰销了!于是猎者抛弃了弓箭,顶礼马祖为师而出家了。这个猎者便是后来的石巩慧藏禅师。

 

有一天,慧藏在厨房里做事。马祖进来问:你在干什么?牧牛。怎么牧?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来!马祖赞许慧藏说:你真会牧牛!

 

慧藏牧牛为何“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来?”牧牛即是让牛吃草,为何不让牛吃草呢?因为牛工作的时候不能让它吃草。这里的“草”象征见取。一般修行修不好,就坏在心外有法而生见取,见取即是对外认同,修行不把原本没有的、那些多余的垃圾向外抛丢,却往里面装,装得太多了,就把真正的自己活埋了;装到没有空间时,真我就窒息了。禅宗讲的忌嘴,意即心外一切不受;修行如果不离见取,便会“贪看天边月,失落手中珠”。牧牛就是保持心态的调和、安祥,如果看到什么就起心分别,不离见取,安祥便会降低,乃至无有安祥。

 

在马祖会下的大善知识中,有位南泉普愿禅师,也是以“牧牛”而修行圆满的一位。

 

有一天,他上堂说法道:王老师(南泉)从小就养了一条水牯牛,想到河的东边去放牧,恐怕会侵犯国王的水草,往河的西边去放牧吧!也恐怕冒犯了国王的水草,不如随分纳些些(随便放一放),总不见得有什么错误吧!

 

牧牛,东边牧、西边牧,为什么都会侵犯国王的水草呢?这即是说:修行人一起边见就背离中道。所谓边见,即指法与非法、人与我、是与非、真与假……那些二元的、相对的谬见。佛法是不二法门,所有边见,一概不取,当下只是“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的绝对心态。所谓“随分纳些些”,即随缘不变,敦伦尽分;也就是素位而行,本分做人。

 

在百丈怀海禅师会下,因“牧牛”而得法的有位大安禅师。

 

大安禅师初谒礼百丈禅师请益说:我想认识佛,要如何才能做到?百丈说:这太像骑牛找牛了!找到牛以后,又怎样呢?如人骑牛回到了家。如何保任呢?百丈禅师即以佛遗教经上所说示之:譬如牧牛,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不犯人苗稼,即是离见取,不要向外去求玄觅奥,不停地朝心海里装些废知识。大安从此便领会了修行法要,不再向外驰求。

 

后来,大安禅师帮助他师兄沩山灵佑一同开山建立道场。他上堂开示:

 

“我大安在沩山三十年,吃沩山饭,屙沩山屎,不学沩山禅,只看一头水牯牛;它要是不听话,随便落路入草,我就牵紧鼻绳把它给拉回来;它若是侵犯别人苗稼,我就用鞭子打它。这样的训练、调御久了以后,这条牛变得十分乖巧,让人怜爱,而今,已变成一条露地白牛了!”

 

大安禅师的牧牛,就是在说明他的调心过程。心调和好了,安祥现前了,安祥虽然现前,如果你不知珍惜,不好好守住它,一不小心它就会溜走。所以要时时盯牢它,如手牵牛绳,在未驯服之前,绝不放松。如此久而久之,牛和人合而为一──安祥和你合而为一,赶都赶不走时,安祥就是你,你就是安祥了。

 

从经论到禅宗公案,有许多以“牧牛”来借喻调心的法要。我们参照这些事例修正自己的想念行为,秒秒盯牢自己的心态,不起妄想,不生见取,不出百日,就能达到金刚经所讲“降伏其心”的功夫。

 

南泉普愿禅师和沩山灵佑禅师都曾说过“老僧百年以后,要到山下去做一头水牯牛”的启机话,请读者参详:此二老究竟意旨为何?

 

五、释牧牛图颂

 

在禅宗公案中,除了许多以牧牛借喻修心法要以外,还有名闻遐迩的牧牛图颂。牧牛图大约有三种,而颂者与和者约有五十余位,包括中、日、韩三国的古德,都是以自己的修行体验,来说明修学的方法和历程。

 

在中国流行最广的牧牛图颂有二种:一为廓庵禅师所作,一为普明禅师所作,图和颂词都不相同。普明禅师所作的牧牛图颂,是由一条黑牛逐渐地变成白牛,先从头角,然后牛身,最后尾巴。

 

此外,尚有牧牛歌。流行最广的,当推曾和苏东坡做好友的了元佛印禅师的四首牧牛歌;另外还有三首、六首、一百首的。由此可见牛与禅宗的殊胜因缘,关系非常密切。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廓庵禅师的牧牛图颂:

 

(一)寻牛

 

茫茫拨草去追寻  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处觅  但闻枫树晚蝉吟

 

禅,语忌十成;说,不能说得太露骨、太赤裸,总给学人有个自省、自悟的余地,这是历代祖师们的慈悲;如果完全用语文表达,那就变成一种知解而不是禅了。

 

牧牛图颂即是使用借喻法,步步引导学人由入佛知见而超越佛祖。第一幅图颂在说明一个修行人的初发心,要发无上心,发无上心就是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呢?我们可以分知、情、意三方面来说:

 

在知的方面,修行人绝不可自囿和满足于常识的范畴,一定要穷溯到万生万物的源头,一定要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认清楚了真实的自我,同时也就认识了万生万物的本源和宇宙的真相了。因为法界是一真,是不二的,人和宇宙不是对立的。

 

就情的方面,要发普度众生的大愿心。修行不应只是为自己而修,同时要为众生而修,然后才能扩大此情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在意的方面,要发长远心,坚持不退,不成佛道绝不中止。

 

三者加起来,就是具体的发无上心。

 

(二)见迹

 

水边林下迹遍多  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  辽天鼻孔怎藏它

 

这首颂在说明求道者已知所趋向,找到了自己应该走的道路了。发菩提心圆成佛道的方便法门很多,世俗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佛法也有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的说法。但是成佛的目标却只有一个,为什么只一个?因为千佛同源,万灵一体;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通宝所。

 

这一首颂是说已经找到自己应该走的修行之路了,不过还没有开始走,还没有上路。

 

(三)见牛

 

黄莺枝上一声声  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  森森头角画难成

 

这首颂象征法眼初开,初见自性。所谓见性成佛,所指只是因地佛,就如同具备了甲等候选人的资格,并不等于就是总统。但是若不见性,修便只是盲修、妄作。见性也可以说是得道──得到了自己应该走的道路。

 

修行要如鸡孵卵,如炉炼丹,发长远心,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半途而废。有一位会友写信给我,他说:我要冲!这事是不能冲的,要有耐性,要甘于淡泊,乐于寂寞,只要肯坚持正行,功到自然就会成就。

 

(四)得牛

 

竭尽精神获得渠  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  又入烟云深处居

 

这首颂是指安祥心态已经呈现。禅,是向上法门,向上,就必须具备正见和正受,因为正见与正受的当体,就是安祥的觉受,就是得牛。牛象征安祥的心态,修行人必须以牧牛的要领来调和、主宰自己的心,管制住自己那惯于分别、取相的表层意识,才能使“生处变熟”。因为得到安祥并不就是到家,就像牧牛一样,在牛尚未调教、训练好以前,野性犹在,稍一疏忽、懈怠,它就会落路入草犯人苗稼。如果它把绳子挣脱跑掉了,一时难找,你还得到处去追寻。所以得到安祥并非就是圆满,还须一段长时调柔的功夫。

 

(五)牧牛

 

鞭索时时不离身  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  羁锁无拘自逐人

 

纯和就是“熟处转生,生处使熟”。修行的主要着眼在于把过去的惯性纠正过来,让以往熟悉的东西逐渐淡化、疏远,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清净无染、纯一无杂的安祥。可是,人们的分别心是念念相续,停息不住的,念头多到连自己想什么都不知道时,当下便是无明。活在无明中的人,六根时时面对六尘,如胶似漆般地粘在一起,苦乐、哭笑皆由不得自己,这是多么可悲、可怜的人生!而修行人觑破了虚幻,看清楚了真实,便开始离执、调心。一旦调伏久了,由离执到去执,不断地抛丢,不断地自我反省、批判、修正,逐渐地会念起自知,进而正念多于妄念,最后至于没有邪、妄之念,正念也只是“用心若镜”的随境而“照”。到此地步,无念心体的安祥心态便出现了,安祥虽然出现了,要知珍惜它,盯牢它,使它由生变熟到须臾不离,秒秒都在。所以,此刻的保任、管带工夫特别重要,千万别让它隐没、退失。

 

我经常说:法的修行落实在观心,观心的要诀在念念自知、自觉,自知、自觉里面没有任何相对的二边。如果出现了人或事物的他、它……那就是我形容的小偷、贼!观心观得好,就是盯牢这小贼,看他能做什么?古德也说得好:识得不为冤!因为家贼是谁呀?如果搞清楚了,贼不是别人,你会亲切得很。不过,还未臻此境地的人,就要好好地牧牛,牧牛就要盯牢它,不让它乱跑、乱来。所以,得到了牛(有了安祥)并非了事,还须要慢慢地驯服(保任)它,紧紧地看管住它。如果一个修行人不肯把过去那些机械惯性丢掉,和它绝缘,是很难自在的。

 

(六)骑牛归家

 

骑牛迤逦欲还家  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  知音何必鼓唇牙

 

这是指生处已经转熟了。刚才说到我们旧时所有的那些毛病,始终与我们离不开的怀疑、嫉妒、生气、恐惧、贪心、不满、抱怨、牢骚……都和我们变得陌生了,而安祥则渐渐和自己熟悉了。熟到走到哪里,它都形影不离的跟着,显然“保任”接近成功,家乡在望了。

 

(七)忘牛存人

 

骑牛已得到家山  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  鞭绳空顿草堂间

 

很多人修学到这里,就认为已经到家了,其实还没有,为什么呢?法执虽然没有了,微细的我执尚在;牛虽没有了,但是人还在。比如说:我在修行,我很安祥……有我、有安祥是二法。必须是到了安祥就是我,我就是安祥,安祥成为人格化,是人的属性了;没有安祥就没有我,有我就有安祥时,就更上一层楼了。

 

(八)人牛俱忘

 

鞭索人牛尽属空  碧天辽阔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  到此方能合祖宗

 

这一首颂在说明保任成功后,自牧的功夫已达圆满,显然法执已泯,渐臻无为,安祥已经成为自己的内涵,而成为秒秒不离、相续不断的正确觉受与知见,到此粗漏已尽,得大休歇。

 

(九)返本还源

 

返本还源已费功  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  水自茫茫花自红

 

这首颂的意境是什么呢?是大事了毕。到此境界,才真正没有牛,也没有人了。不过人牛皆空以后有一条岔路,搞不好就会走入歧途,要特别参详,不要搞错。

 

恶取空见者,说空是什么都没有;因果也没有、人也没有、佛也没有、法也没有……证道歌云: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过往圣贤如电拂!便执为实法,修行人修到这里切须留意,一起空见便堕偏空,那就完了。人牛俱忘以后,应该是圆满了,为什么说还不圆满呢?因为只要有人、有法都不圆满,凡情已尽还有圣解,也不圆满。因为禅是绝对的,是不二的,存了圣解落在圣边仍是边见,必须把圣解也丢掉,那就大事了毕,才真的是澈了。

 

我曾一再地说过:人的表层意识,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睡眠意识:有些人买过睡眠学习机,睡觉时若没有意识怎么学习?有些人糊里糊涂的度日、过一生,也和睡着了没有什么两样。

 

第二、相对意识:人从早上醒来,便开始人我、是非、好恶、好坏、得失……在二元的相对意识里打滚;相对意识亦即是分别心的作用。

 

第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不是指主观、我执,而是指纯我意识。什么是纯我意识?比如参禅参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时,便是独我(纯我)意识;独我(又名独头)意识触机遇缘,像虚云禅师倒开水,烫到手,打破杯!独头意识粉碎了,便是无我意识,到此才是心灵的大解脱!

 

第四、无我意识:又名客观意识。这里的无我,请不要起断灭之见,若是如此,还修个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要知道,真实的是原本的,原本的即是最初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佛法常常画个“O”来表示。圆代表什么?代表不二,代表起点就是终点──下班是工作的终点,也是休息的起点;早上起床是休息的终点,也是工作的起点。点与点重叠起来便是一个圆。如果不明白这个旨趣,乱画圆相,那是欺人自欺。

 

参禅参到无我(客观)意识时,切勿起断灭见,而是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山河及大地,日月星辰都是自己,宇宙即我,我即宇宙。

 

以上四个阶段,大家不要误会,以为是走一段丢一段,实际上是后者涵摄前者,让四者相互冲淡、调和而成为中道的心态。六祖坛经上说得很清楚: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又说:若觅真无念,念上有无念。又说: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如果你以不动为不动,那就成了无情无佛种了;一落边见,就违背不二,就不是圆。自救不了,遑论救人?

 

所以,我们应该像庄子讲的至人用心若镜,不管什么东西来了很清楚;去了不留丝毫痕迹(绝不留影为念)。有句诗形容得很好:事如春梦了无痕。古德也说:若片云点太虚。这就是整个四种心意识都开发了以后的境界,也就是返本还源到家以后的绝对心态。

 

(十)入廛垂手

 

露胸跣足入廛来  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  直教枯木放花开

 

修行圆满,已经大事了毕,为什么还要回到市廛(社会)的人群中来呢?这就是不舍众生,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陀行愿,参禅人合当如此。

 

六、结语

 

牛的礼赞一开始就说:学法要发无上心。无上心包括知、情、意三大部分:

 

知──要澈证宇宙实相及一切理、一切事的根源,找出真理的始祖来。

 

情──升华自我情怀为大慈大悲而不舍众生,修行是为了众生而修,不专是为自己。

 

意──发长远心,不悟不休,海枯石烂,生生不退。所有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是马拉松的成绩,而是接力赛的成果。

 

如果一个修行人大事了毕而不入廛垂手,那就是自了汉。若是不昧初因,当初修行曾发无上心,是为了众生而修,那么,修行圆满以后,当然应该回到人间普度众生才对。再次回到人间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古德说:依然还是旧时人,却不是过去行履处──人还是那个人,但是他的人格内涵、生活感受、风度行履……却完全不一样了。再次入廛干什么呢?垂手度生啊!如何度法?金刚经说“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如来度者。”度而不度,不度而度;触机遇缘,接引有情。这就是兴慈运悲,不舍众生。

 

在牛的礼赞中,引经据典地说了那么多牛与佛、牛与禅、牛与佛法,请问各位:到底是牛牧人?还是人牧牛?试说看!若说是人牧牛,未免喧宾夺主;若说是牛牧人,显然栽赃诬衊。究竟该怎么说呢?

 

本来有个答案,可惜让别人抢先说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般若文海佛教经典图书馆

Like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