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十六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十六章 尽乾坤是个眼
上次讲到“三报五果,鉴真俗之所归,则能斥小除邪,刳情破执”,重点是:要讲禅宗的明心见性,就必须把唯识心的作用弄清楚,才能够真正彻底地明白见性的道理。
下面是介绍当时宏扬唯识的人:
遂乃护法菩萨,正义圆明。西天大行,教传此土。
护法是个人名。当时印度护法等人,都是宏扬唯识宗的大将、大宗师。西天指印度。印度后来唯识之学大行,慢慢传到中国来。
佛日沈而再朗,慧云散而重生。遂得心境融通,自他交彻,不一不异,触境冥宗。非有非空,随缘合道。
这些文字都容易看懂。但如果谈修证,一般所谓参禅或其他佛法的修证,偶然的心境上得一点修养、清净、安祥则有之;但是心地法门与物理世界能够彼此融通,不是理论,而是事相。事相就是事实、功夫。真正功夫到了,心与境能够融会贯通了。
一心清净,万法圆融
其次,“自他交彻”。我们普通学佛,在境界上达到自己的清净则有之,心念的安祥是有,他力方面就没有办法。比如我对于你,对于他,彼此能够发生感应之作用则做不到,何况过去有成就的,如诸佛菩萨或诸天神,种种境界,与之“自他交彻”谈不到。若不能达到“心境融通,自他交彻”,就不是禅宗所讲的悟道。理论上通一点点,,心境偶然的安祥不算的,必须要达到“心境融通,自他交彻,不一不异”,与古佛先圣、后圣会通,二而一,一而二。
“触境冥宗”,碰到外面的境界,冥,就是能清清净净,了无所了,这是佛法心宗的宗旨。文字看得非常清楚,一讲修养,真的境界事相来了,做不到。平常打起坐来,参禅啊!自觉得蛮清净的,而且自觉修养很高,八风吹不动;外面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却火冒三丈。所以要“触境冥宗”,佛法并非光闭眼打坐,图自己的清净;要在利人利事中,触景能够冥宗,完全到了心而无心,念而无念。能够做到这样利人利事的功德才是,假使不能则不算佛法。
“非有非空,随缘合道。”同时要能够做到“非有非空,随缘合道”才可以。这句话也是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做不到。达到空的境界已经做不到,有的境界更难。你说:“我们现在就有。”现在的有是假有,一个念头都把握不住,一个思想都停不了,这个是假有,受业力的牵流而变动,自己不能作主。
要把现有的业行,生理、心理方面空得掉,然后再抛去这个空的境界,就是非空,非空就是有了。做到了妙有,起一切作用,在生物之外,生物之内,能够相互起交感作用。比如神通,这个感应作用。神通能够起来,起来以后又抛弃掉,就是非有。有而不有,空而不空,做到了,然后才够得上说“随缘合道。”
这一节的话是永明寿禅师说有。佛法到了后来,随便谈空,随便说有,从龙树菩萨以后,般若宗谈空,说空说得太过份了。所以他在前面提到“唯知口说于空,步步桓游有内”。因为这个流弊的产生,所以才有唯识宗、法相宗的出现。经护法菩萨的整理,在印度大为流行。到了唐太宗年间,玄奘法师去留学时,印度佛法已经很衰微了,只剩一位已一百多岁的戒贤法师,忍死等待玄奘的到来,而传法后就圆寂了。所以唐朝以后,唯识宗也曾在中国大为流行。
若不达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体用俱失。故知浪说心之名字。微细行相慒然不知。
“若不达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体用俱失。”一般学佛的人,如不能通达三量(现量、比量、非量)境界,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就无从分别了。如不能了知四分,心的体用也就搞不清楚,一团笼统,自己还以为是道。
“故知浪说心之名字,微细行相慒然不知。” 一般学禅的人,名词都懂,偶然眼睛一闭,心理得到一点清净都懂。尤其现在的人讲禅,“青蛙跳下水,噗通!”空了,这就是禅。或者雁飞过去了,花掉下来了,以为这就是啊!这个时候觉得很宁静;哪里是宁静?你还在那里感想哪!早已不空了。这叫做“浪说心之名字。”而对于自己的起心动念的各种微细现象,都懵然不知。
有些人坐得不错,什么都空空洞洞不知道,殊不知那个空空洞洞不知道的,正是你心理的一个造作的境界,已不是现量。换句话说,你感觉坐得好,很清净,那个是比量,假的,不是真空。那是比较的,因为你心经常在动乱中。就像瞎猫偶然碰到死老鼠,你觉得空了,那个境界是你在忙乱中偶然得到的,下意识还是知道呀!
你认为这很清净,空,大概这个就是禅,这是比量,不是真空,不是现量。而且这个比量的境界,一下就成非量,然后就进入昏沉状况,好像清楚,好像不清楚。或者,前面有一点光影;或者,这里跳一下,就以为不得了,任督二脉通了。其实,哪有这么容易!这是非量境界。自己落在非量境界不知道,还以为证得心性之体了,这很严重。换句话说,这只是生理感受。
小心患上宗教病
有些念佛、学密的人,更神秘了。什么得到感应,又是做了什么梦,神秘兮兮的,不晓得自己早落在非量境界上,很严重。所以心理状况搞不清楚,我是不赞成人家学的,深怕走入非量境界,说好听是非量,说不好听是宗教心理病。所以一定要把心性特别搞清楚,要懂得唯识。
终不免心境缘拘,自他见缚。目下狐疑不断,临终津济何凭。
“终不免心境缘拘,自他见缚。”否则,最后自己的心境初外缘拘住了。外缘就是你心里头在宁静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拉走了,就是外缘动了。这是心外去求,“自见”被自我主观意识束缚。他见,如各种二分法的宗教信仰都是。就学佛的人来说,如见菩萨现前,见光影等,已走入比量、非量。佛菩萨就是他,那个他力究竟是真是假?见地不够,被他束缚了,就是假。
“目下狐疑不断,临终津济何凭。”学了半天道,自己现在还搞不清楚。问问自己:能够肯定这件事吗?绝对的肯定无疑吗?直到无疑之地,做不做得到?这都是问题。平常打起坐来,还能无病无痛,俨然有道,还有点清明。真到了死亡边际时,手忙脚乱,前路黑茫茫,一身痛得不得了,也叫不出来时,那时“临终津济何凭”?茫然无路。这几十年来,看多了大神仙、大教主,临终时,不堪……怎么不堪就不讲了。
回转来说:“不达三量,真妄何分?”比如大家在研究《宗镜录》,我在讲,是比量。大家懂了,还是比量,比量是心理就是相对性、比较性的。如同样讲一句话,听众不同,各个领受也不同,甚至有的把意思都听反了。世间的一切知识,都属于比量心的作用而来的。非量就是幻想的境界,乃至于精神病等病态境界都是,有些人杯弓蛇影地见到鬼,也都属非量境界。
至于现量境界,比如大家念佛,念到念而无念,心理很清明,一个思想都没有,看起来是意识的现量,其实,这还不是真正意识的现量,只能说是相似的意识不起分别,相似的现量。在这相似的现量当中,还有妙观察智哪!心念不起,什么都不动,很宁静的在那里。如果什么都不知道,那是无知,那是昏沉,昏沉也是意识呈现的。假定说这里头我知道,前一个思想过去了,后一个念头未来,中间空空洞洞,都不起分别,一切来我也知道,过去就过去了,而不昏沉,清清明明,可是你知道清明自在,没有障碍,这是第六意识现量,能够起妙观察作用。
螺狮壳里死人无数
但是意识现量,拿整个的现量来讲,是相似的,不是明心见性那个性。大彻大悟,所谓“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什么是我们的真现量?心物一元,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观庵摩罗果。就是跟宇宙合一了,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圆明清净,才是心意识的真现量。所以这个世界、这个宇宙也是阿赖耶识的现量而已。
因此我们用功学佛,心境没有达到这一个境界,坐在那里偶得一念清净,认为这个就是意识现量,把握这个境界就认为自己已明心见性,身心修养把握了,这是错的,禅宗形容这是在黑漆桶里,这不是参禅,普通修养的人都能做得到。浙江地区的禅师把这种情况叫做“螺狮壳里作道场”,自以为得道了,大作法事。
“量”字翻译得非常好,有扩大的意思。心量要越坐越广大,结果我们坐在那里,心境是无限地缩小,螺狮壳里作道场去了,不知道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是阿赖耶识的现量。所以现量的道理,我们先要了解清楚。同时,研究唯识、法相宗,不要被那呆板的文字给困住。大宗师们讲得很多,但是为什么自己作功夫却用不上,是什么道理?就是没有把三量的道理参透。如果三量的道理搞清楚了,才晓得原来我们在螺狮壳里作道场,闭着眼睛认为清净的,还是妄心,不是真心,因此生死到来,抵不住。四大分散时,那个妄心的清净不来了。
因此我们晓得现在坐起来,偶然的清净、宁静,还靠这个螺狮壳里头的结构都还好,没有坏,而形成这一点清净。要是里头哪里出毛病了,那时你的小量境界毫无用处,那时“心境缘拘”。四大分散,死亡的痛苦所能你拉住了,一样的起恐惧,一样的没有用处。大家平常作功夫,自己以为了不起,真到了四大分散,还不要四大分散,病了时就不行了。
所以《百丈清规》也说,修道的才希望有病。有病的人才会小心,才肯修道。其次,真正的考验在病,一下来一个大高烧,快要崩溃,自己一点作不了主时,大痛苦时,测验你平生的道力够不够就在这里,恐怕那里不要说谈禅谈密,连叫哎哟都叫不出来了。所以不要妄谈理论。
所以般若是送神符,临终能令生死无滞。
“所以般若是送神符,临终能令生死无滞。”刚刚讲唯识之理,现在又转到般若性宗。一般学佛的人,认为般若是龙树菩萨系统,而唯识是无着菩萨系统。事实上,由印度到中国,中国而欧美、日本,研究法相唯识的人,多半连带研究般若,与玄奘法师一样。这两宗表面是相对的,一空一有。但研究般若的人,多半不喜欢研究法相唯识,觉得太啰嗦。谈空容易,一切都不管,来个空就好了,干脆俐落。讲唯识是科学性的,一点一滴要分别得清清楚楚。
不过,研究法相唯识必须要般若智慧作基本。所以般若智慧有这样重要,是“送神符”,了生死全靠般若。佛法的成就不是功夫,是智慧的解脱。
学禅打坐功夫,是要由定生慧,是培养智慧的最好一个办法。欲了生死全靠智慧,不是靠功夫。功夫在螺狮壳里作道场,抵不住事的。临终要生死无滞完全靠智慧的解脱。所以,我一再强调,学佛乃真正的智慧之事,希望大家一定牢牢记住。
心明幻灭
只为盲无智眼,教观不明,从无始已来不能洞晓,违现量而失自心体,逐比非而妄认外尘。终日将心取心,以幻缘幻。
而我们一般学佛的,“盲无智眼”,都是瞎子。“教观不明”,佛学的理谓之教理,教理没有求证,那是空谈,没有用。教理拿到心境上求证,由止观的真正修证,那是教观。所能,教与观要明白透彻。
一般人从来没有搞清楚心的体和用的关系,因此违背了现量而丧失了自心之体。严格地讲,心物(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都是一个唯心的现量而已,而一般人“违现量而失自心体”,自然“逐比非而妄认外尘”,跟着比量、非量在跑,把物质世界的一切当成真实。
“终日将心取心,以幻缘幻。”请问:“你那个清净境界怎么来的?”若说因为坐得好,那么清净是从腿来的?若说因为作功夫作得好,那么清净是从功夫来的?若说从心来,那么心是怎么清净的?照得出来吗?实际上,心的清净还不是心照出来的比量。清净并非外来,放下就是。怎么放下?你还来一个放下,已经不是了,早已起来了。
现在现量就清净了,不要加一点力量。不一定闭着眼睛才行,开眼闭眼是一样的。心本来清净的,被自己求个清净的心挠乱了。心物两个都是本体心的一个现量而已,还另外去找一个心,就是“将心取心”。每一种境界来,都是虚幻的,结果我们不肯认平凡,喜欢找稀奇古怪的,那就是“以幻缘幻”。
幻境多半由生理的毛病而来,有些是心理的幻想配合生理作用而来,非常复杂。我们打坐时,心理渐渐宁静下来,可是生理还在活动,气、血都在活动。身心两个一摩擦,各种境界就出来了。每个人境界不同,因为每个人的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健康状况与心理思想不同,反应也不同。可是一般人喜欢在幻境中去玩弄自己,都是“以幻缘幻”。
似咬狗枯骨,自咽其津;如象鼻取水,还沐己身。必无前境而作对治。
“似咬狗枯骨,自咽其津”这句话,永明寿禅师骂得妙。实际上,“必无前境而作对治”。有些人发生了心理状况,这样、那样境界来,于是诸佛菩萨有八万四千法门来给众生对治。
众生无智,叫他放下,却放不下,一定要求个法,自己骗对了:“真灵!”有大智慧的人只好“黄叶止儿啼”,“将心取心,以幻缘幻”了。其实,人最烦恼痛苦的事,三天,最多一个礼拜就过去了,七天一个周期,经过时间的变化,自然变去了。不过,这里有个话头: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
任何一种情感或烦恼,喜怒哀乐,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去了。俗话说:“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三场”,不理他,他哭久就不哭了。又如碰到伤心痛苦的人,你不可劝他不要哭,就让他哭,哭过了,也就雨过天晴了,他哭不出来,那才叫人担心。为什么经过一段时间一定会变去呢?不只时间,空间亦然,所以到外头散散心,也就好了。那么究竟是空间变去了它,还是它变去空间,是个话头,值得研究。
同一理由,你的功夫出了某一个房间就不同了,在什么地方又有什么不同?道理何在?这些都是现代的话头,要好好参究。总之,心理的喜怒哀乐,外境的风云雷雨,“必无前境”,本来是空的,何需用方法去空它?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