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
净空法师讲述
邱淑真居士整理
《六祖坛经》为六祖大师三十七年所说法要的总结,言简义丰,电台广播受时间限制未能细说,只做简介。此次播讲着重于经意的发明,为了节省时间,经中名相术语及人名地处不能详述指明。各地佛经流通处皆有此经注解本,可自参考。我们播讲此经目的,是希望社会大众对佛教有个正确的认识。而佛门四众同修,由于六祖的开示,可以获得修学纲要,成就无量功德。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这是本经经题全文。一般习惯略称“六祖坛经”,或者“坛经”。这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大师,教诫僧徒四众的语录,后人尊称为“坛经”。
经题可分为五段来介绍。第一段,“祖师”。他的道德、学问、行事,为后世所宗仰、师法者,才能称为祖师;创立宗派、教诫一方者,也可以称为祖师。释迦牟尼佛传法给弟子摩诃迦叶,是为佛教禅宗初祖。传到二十八代-菩提达摩,达摩祖师来到中国,成为中国禅宗初祖。达摩传慧可为二祖,慧可传僧璨为三祖,僧璨传道信为四祖,道信传弘忍为五祖,弘忍传惠能,是为第六代祖师,通称六祖。第二段,“大师”。《四教仪集注》云:“大师者,群生楷范。”《瑜伽论》云:“能化导无量众生令苦寂灭,故名大师。又曰:为摧灭邪秽外道、世出世间,故名大师。”《资持记》云:“大师者,即天人之师;佛十号之一。”从这些定义看,唯有佛能称为大师。但是在后世,禅宗、净土宗之僧徒,也尊称其祖师为大师。第三段,“法宝”。诸佛菩萨所说的妙法,至理可尊,犹如世间之财宝为人所珍爱者,通称为法宝。第四段,“坛”。封土而高之,称作坛。这个“坛”,原来是刘宋时代,求那跋陀罗三藏法师所建立,并且他立一个碑,碑上刻有预言,言后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梁武帝时代,智药三藏在此坛旁边种植一棵菩提树,也预言一百七十年后,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佛法,广度无量众生,是真正传佛心印的法主。一百七十年之后,惠能大师果然在这个坛落发,出家受戒。但是六祖说法也是随缘,哪个地方有请,他就到哪里去,不一定是在这个坛畔菩提树下而说。然而,为了纪念这个坛的缘故,后人集祖师一生所说法语,总称为《法宝坛经》。第五段,“经”字。“经”字有“贯摄常法”四个意思。言说文字,含载永恒不变的真理法则,而能为九界众生遵循,得以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者,就称为经。合起来讲,这一本就是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大师所说的语录,后人敬称为《坛经》。这是经题大意。
六祖惠能大师,俗姓卢,父亲名行韬,母亲李氏。六祖生于唐朝贞观十二年二月初八,广东新兴县人。大师三岁时父亲过世,家境清寒,没有机会读书,是个不识字的人。但他听人读诵,就能悟知其中义理,不但解悟且是实证,是闻、知、证同时;换言之,他同时具足三学、三慧,与世出世间先知先觉、大觉圣哲相契合。大师于三十七年教学中,实则是将世出世间的圣学发扬光大。圣学是真正自觉的学问,后世学者徒慕圣学,然不得其门而入。六祖的教学深入浅出,言简义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一一法门,具足无量妙义,一一妙义,发挥诸佛无量妙理。《华严经》云:“即弥勒楼阁中,即普贤毛孔中,善入者即同善财,于一念间圆满功德,与普贤等,与诸佛等。”唯愿读诵受持者,共入华藏大圆觉海,续佛祖师慧命,负起普救众生的大责大任。
《坛经》开顿教之门,五宗之所自出,流通一千三百多年,遍及海外。是以版本很多,丁福保居士所见到的就有十多种,其中被后人所篡改处很多。我最初看的是丁福保笺注本,以后也曾经见过七种不同版本,其中以《普慧大藏经》曹溪原本最善。此次宣讲,依曹溪本为主,并参考流通本及敦煌本。
六祖二十四岁接受五祖忍大师衣钵,三十九岁出家受戒,说法利生三十七年。六祖将示寂时,指示门人法海等,说:“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根据此段记载,“法宝坛经”四个字的经题为六祖自己所立。这部经确为六祖一生传法,由门人所记录的总结。
曹溪原本的章目次第,与正统本几乎完全相同。正统本分全经为九章,曹溪本多一章“付嘱流通第十”。十章大义,略介如次:
‘悟法传衣第一’,流通本将此章前半改作“行由品第一”,后半改作“般若品第二”。这一章正是大师最初于大梵寺一日所说之完整记录,说明悟入摩诃般若波罗蜜,教人“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无上法门,以及祖师自己得法、修学的经过,是乃三转法轮之现身作证转也。这一篇记录非常珍贵难得,读之如见六祖其人,又如亲遇讲席。此章末后有无相颂十五首,成为顿教修学法要之心传,应该记取。
‘释功德净土第二’,流通本改作“疑问品第三”,内容特别重要,尤其是对今日佛门四众同修来说。由于我们的社会繁荣,生活水准普遍提高,本省各地大小寺庙林立,无不富丽堂皇,竞相斗胜,自以为功德无比。六祖在这一章开示功德的定义,并且指导我们要舍有为功德,修显自性功德。关于净土的问答,莲池大师解释得很明白:六祖所接引的是上根利智之人,所说的是上上一乘大法,直接教人取寂光实报净土而舍方便同居,真是慈悲至极!此不是破净土法门,千万不可以错会祖意。本经自此章以下,都是众门人总结祖师三十七年教学法语,分类纂辑而成,并非一会所说。
‘定慧一体第三’,流通本改作“定慧品第四”。这一章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心传大本。大师示众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一体正是不二法门,是本性顿教。
‘教授坐禅第四’,流通本改作“坐禅品第五”。这一章是宗门修行方法的总纲领,最高的指导原则。不但参禅要明了遵守,就是念佛人也应该记取,才能念到理一心不乱,即是上上禅。一切法门欲入一真法界,无不以此为总纲领。
‘传香忏悔第五’,流通本改作“忏悔品第六”。这一章是讲见性成佛,内容有五段:第一段,传授“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第二段,教发四弘誓愿。第三段,授无相三皈依戒。第四段,开示一体三身自性佛,令学者悟入。第五段,说无相颂五首,旨在灭除吾人多生多劫所造罪障,罪障消除即是见性成佛。
‘参请机缘第六’,流通本改作“机缘品第七”。这一章列举十三位门人请益机缘,来做一个教、学、修行的榜样。正如《华严经》善财参学,又如《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皆具足修学的示范作用,正是止于至善的教学,慈悲至极。在这一章中,亦见祖师被机点化、说法利生之大。如法达之于《法华经》,智通之于《楞伽经》,志道、志彻、无尽藏比丘尼之于《大涅槃经》,见祖师指导其大开圆解之妙悟,是依教读诵的模范。又如青原之“不落阶级”,南岳之“修证不无,污染不得”,永嘉大师之“一宿觉”,由此可见祖师指点其悟入不二、亲证无生之善巧,是真修行的典型。我们在这一章看到,古大德无论解门或是行门,莫不皆是以悟入为宗。
‘南顿北渐第七’,流通本改作“顿渐品第八”。这一章是对当时禅宗弘扬趋势的记述,是史实。五祖忍大师传出两支,南方是六祖惠能大师,以“本来无一物”为宗,接上上根人,是名顿教;北方是神秀大师,以“时时勤拂拭”为宗,接引大乘人,是名渐教。神秀敬佩六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可惜的是,他的门下不服惠能大师传衣得法。秀大师以祖师独得“无师智”晓谕其徒,亦见其师兄弟本无相忌,各依因缘弘化一方,也是我辈后人应当效法的。
‘唐朝征诏第八’,流通本改作“宣诏品第九”,也有改作“护法品第九”。这一章记载当时朝廷帝王遣使引请供养、请益,师以老疾辞,及其对使者的开示,诚能发人深省。祖师做出一个出家人远离名闻利养、守出家人本分事的好榜样。这一章是史实,也是身教。章题改作“护法”,别具深意,令人省悟。
‘法门对示第九’、‘付嘱流通第十’,流通本将此两章合并,改为“付嘱品第十”。这一章是六祖教授其门人说法不失本宗宗旨的典范。以三科对十八界,以十八正除十八邪,三十六对天然佛法。但是大法不可以轻心、慢心求,必要至诚感通,因为此经不属文字,乃是祖意佛心也。“师于太极元年壬子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这一句以下才是“付嘱流通第十”。这一章是记载祖师付嘱传法的事情,很详细,尤其以“真假动静偈”八首,说出此宗乃是无诤法门。又为本经立名为《法宝坛经》。最重要的,末后说法指出:“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此乃一乘佛法修证之指南。大师一生示现,也就是一相、一行的修学榜样。以下说师承,祖祖禀承,道统其来有自,用意很深。祖师最后留别八首偈,曰“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诸位同修,学佛就是学觉、学悟,觉悟本性。本性之中,妙湛圆寂,圆满具足如来智慧德相。法界原是一真、一相、一行,奈何众生自作聪明,知见立知,不悟实相,染着五欲六尘,起无量迷障,沉沦六道,生死流转,实由于此。佛祖慈悲,西来之旨,教我们顿悟本性,自成佛道。是以迷关未破,万劫苦修也不能超凡,普愿大家有志同学。
此经第一章,是大师在大梵寺应韦刺史之请,为大众一天演讲的完整记录,也是一部完整的经,非常宝贵。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与官僚入山。请师于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这一段经文,和佛经上的序分相同。这是大师自广州法性寺,来到韶州曲江县曹溪宝林寺时,其确实年代,依法海旧序推算,大约是唐高宗仪凤二年,就是公元六百七十七年的春天。宝林寺就是现在的南华寺。当时的韶州刺史韦璩与他的部属、幕僚多人,仰慕六祖的道学,特地来到宝林寺礼请大师,到韶州近郊的大梵寺(宋以后改名为报恩光孝寺),在该寺讲堂为大众广开佛法因缘,演说大乘佛法的精义妙法-摩诃般若波罗蜜法。这八个字,就是当时六祖演讲题目,这个题目也是当时大众们所请求。敦煌本的经题:《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实际所指,当为今经首章。而此八字题目非常重要,因为六祖在黄梅,悟入摩诃般若波罗蜜,成为千古第一人。五祖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处,六祖言下大悟,悟入自性摩诃般若波罗蜜,自性本来具足,与十方诸佛所悟得者无二无别。“摩诃般若波罗蜜”是古印度语,中文意思是“圆满究竟的大智慧”。佛法总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成就圆满究竟大智就是成佛。读此章末后一句“何期岭南有佛出世”,便是明证。
六祖已悟入、已证得,今韦刺史、同参道友等辈,哪一个不希望能知六祖是如何开悟?更希望大师慈悲,也指点我们大家皆能开悟,这是此次讲演宗旨所在。而流行本竟将这么重要的讲题删掉,实为不当。而只说“为众开缘说法”,究竟说的什么法?全然莫名其奥妙也。原本,即敦煌本,讲题俱陈,令人一见便知大师所说宗旨,即时就可以抓到纲领,方是说听无二。这样的讲题,的确很能吸引人。当六祖升座时,讲堂中的听众有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也有三十余人,僧尼、道士、在家居士们共一千余人,同时向大师敬礼,希望能听到摩诃般若波罗蜜法的精要,可见当时法会的庄严殊胜。
“摩诃”译作“大”;“般若”译作“智慧”;“波罗蜜”译作“到彼岸”,或译“到家”,有圆满究竟的意思;“法”是指法门,就是悟入摩诃般若波罗蜜精要的方法门径。这个题目多么动人!我们怎能轻易放弃这样大好的机缘而不去听法?
大师告曰。善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师良久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大师告诉大众:“善知识!总而言之,此事须要以清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当时的会场必定非常宁静,大众都聚精会神的倾听说法。实际上,大师已经将般若法要和盘托出,只是大众不悟。于是,大师隔了很久又告诉大众:“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四句话是解释前一句,肯定前一句,教导我们“总净心念”的法要。也可以说,在大梵寺开示,到此地已经将悟入的法要讲完了。
在此简短开示里,最重要的就是“净心念”。“净心”就是无住,“念”就是生心。佛在金刚般若会上教诫须菩提尊者:“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诸菩萨由此悟入,六祖也是由此悟入。六祖之所教所传,无不由此门出,无不与此相应,真传佛心印之法主也。“净心”,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的心就是净心,就是无住心,也就是自己不生不灭的真心。生灭心是妄想心、分别心、执着心。“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才是圆成总净心念。“念”,不是分别,不是叫我们起心动念;而是一心正念,是大乘经常说的“一心正念真如”,就是真正圆满的智慧。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菩提意思是觉,自性就是本性。人人都有本性、智慧觉性,本来是清净的,从来也没有染污,就是禅家所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个面目从未缺失,只可惜众生日用而不觉,所谓迷失真性。佛与众生的差别,只在一心。一心是真,一心是正念,一心是真如,一心是实相,一心见真法界,就叫做佛菩萨,就叫做觉者。众生一念不觉,三心二意,缘虑妄境,染着五欲六尘、名闻利养,妄想、分别、执着,心为境转,这才无迷自迷,不见自性本来面目,不能证得自性如来智慧德相;愈转愈远,愈迷愈深,所谓可怜悯者,就叫做凡夫、就叫做迷。六祖大慈大悲,只教人认得真性,性德本净,然后直指说:“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正是无上佛道,何其简易!永明大师说:“至理一言,点凡成圣。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性净心明本来是佛,正是这个意思。这一段开示是大师一生教学的总纲领,我们千万不可轻易忽略。大众愿闻般若法要,大师于此总示法要。
以下经文开示,是大师叙述自己求法得道的经过,对于后学极具启示作用,是大师的身教,现身说法。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大师原籍是范阳,现在的河北省。大师先人作官,被降职流放到岭南,岭南就是五岭之南,是现在的广东省,新州即广东新兴县,落籍为平民。大师童年遭遇非常不幸,父亲早亡,他与老母迁居到南海,家境非常清寒,靠卖柴度日。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礼拜五祖。
有一天,有一位顾客要买柴,要我把柴送到客店。顾客将柴收下。我得了钱,退出门外时,见到一位客人在念经,听到经中所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中豁然开悟。于是就问客人诵念什么经?客人说:《金刚经》。我再问他:从哪里来,怎么得到这本经的?客人说:我从蕲州(湖北省)黄梅县东禅寺来。东禅寺又称莲花寺,位于黄梅县西南约一里的东山,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主持教化的道场,参学门人有一千多人。我就在那个寺院礼拜祖师,听受此经。五祖常劝出家、在家大众们:“只要受持、念诵《金刚经》,就自然能见自本性,直下了悟成佛。”我听他说完之后,真是前世有缘,承蒙一位客人取十两银子给我,做为老母衣食之用,叫我到黄梅去礼拜五祖。
这一段文,在流通本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八个字。而这八个字却非常重要,说明大师开悟机缘乃在偶然闻经。他在当时必定与那些客人议论经义,而为众人衷心敬佩,才有人慷慨赠金,劝勉参学。不然,何以黄梅初见五祖,就显出机锋,超绝不凡?由此可知,黄梅八个月,乃是求印证此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明代莲池大师解释说:“应”是当也,应当无住而生心,不应当有住而生心也。无住而生者,是清净心也。若以心本不生,不得言生。“应生无所住心”,又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前言应,后言不应,正是反覆说明“无所住而生者,生即无生也”。
六祖是不识字之人,却能一闻经句心即开悟,可见他的心平常就很清净,什么事情都能放得下、都能看得开,虽然贫苦,却不求富贵。他对五祖说:“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听了这几句话,可见悟达之人福慧本来具足,夫复何求?是一位真正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止于至善境界之人。他的为人也必然是和悦、诚信的达人,才能一闻便悟。这就是六祖大师现身说法教导我们。我们和大师一样、和诸佛一样,都具足福慧圆满的清净心,何以我们不能证得?原因在“有住而生心”,住色生心、住声生心,乃至住法生心,生分别心、生妄想心、生执着心,生贪心、瞋心、无明心,所以才有八万四千尘劳烦恼,清净的真心自然不能证得。如果我们真发心愿意证得,大师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换句话说,只要依此经理论和方法,持之以恒,便有悟入的机缘。
能安置母毕。即便辞亲。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大师开悟之后,接受诸客人的劝教,于是备足老母生活所需,一切都安置好,辞别了母亲。还不到三十多天,就到达湖北黄梅县东禅寺,礼拜五祖。
问能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五祖问:“你是哪里人?到我这里来想求些什么?”惠能答:“弟子是岭南新州的平民百姓,远道而来礼拜大师,只求作佛,不求其他。”这是两位祖师初见面时第一番问对。只看他“远来礼师,只求作佛”一句,能大师就活活泼泼的现在我们面前,是何等的气象!是何等的超脱、庄严、非凡!真是人中龙凤。这是教我们学佛求道要向最上乘着眼,而槽厂踏碓正是最下处着手,这是修无住心、修无住行的真实样子。因此,我们不可以轻易念过,这正是菩萨学处。反省自己,也曾经拜师、求戒、参学,欲求何物?是不是也求作佛?若求作佛,何以心行相违?如果参学不为作佛,而为名利五欲,此是修三恶道,而不是菩萨道。此处一定要认识清楚,辨别明了,才不至求觉反迷、求升反堕。
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五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如何能作佛?”岭南是中国的边疆,文化落后。獦獠,是未开化的蛮夷少数民族,通称西南夷者。五祖此言看来平常,其实乃是对能大师的口试,也就是入学考试。而能大师的答案,佛性无分南北,佛性也不分文明人与野蛮人。佛经云:“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成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的意思。《大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楞严经》云:“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五苦章句经》云:“一切壮无过心”,世出世间最为强壮有力的无过于心,“心是怨家,常欺误人,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说明心造六道轮回,“作形貌者,皆心所为”,这是讲相随心转,“能伏心为道者,其力最多”,这两句与《金刚经》“降伏其心”的意思相同,“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得佛,独步三界,皆心所为。”这几句话说明,成佛也是心之所为,正是“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大师亲证如是境界,于是,六祖口试的答案得到满分。
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予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着槽厂去。
这一节经文,我们又见到五祖充满了不寻常的喜悦,使我们想起《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真是“知心人乍见话知心”。但是又恐别人嫉妒,只好差遣随众去做事务。“作务”,就是为大众、为团体服务,这是为自己修福、为团体造福而令大众享福,这是佛陀教育中真参实究、福慧双修、三学等运的方便妙门,诸佛菩萨共行的大道。五祖也不例外,教六祖如是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当六祖听到五祖差遣他随众作务时,他又说:“惠能启和尚”,和尚是印度话,意思是亲教师,是学生对老师的尊称,“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就是福田。不知道和尚要我去做什么?”这几句话,正是考试满分之后,还格外要求加分,希有!希有!直叫五祖叫绝,欣然赞叹,也是印证,说道:“这獦獠根性太锐利了,你不必多言,到槽厂去吧!”
在此番对话里,已经显示六祖大师业已功圆果满。破柴踏碓,正是慈悲示现身教,为后学做榜样。这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六祖这几句话。“弟子自心常生智慧”,这是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一境界中,皆现无量智慧、无量喜悦。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学行圆满,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必于法喜充满,始得见道;于一一法生无量喜悦,充满尽法界时,是为菩萨初入欢喜地的境界。反观我辈,于一一法中迷惑颠倒,生无边尘劳烦恼,岂不愧对佛祖?这又是怎么回事,何以落得如此模样?参!
六祖说:“不离自性,即是福田。”这两句话更不容易体会。自心常生智慧,是慧圆满;无住生心,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是福圆满。慧圆满是理事无碍,福圆满是事事无碍,他已经具足菩萨学行。如是境界,我们在佛祖、孔子、颜回生活言行中,得到消息、得到证明;方东美先生说“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也正是佛陀教学的宗旨,真正的离苦得乐。现在的问题,要如何才能证得“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我们也藉禅宗的一句话说:参!
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
惠能大师于是接受五祖的教诫,退到后院槽厂。有一位行者—在寺院带发修行叫做行者,分派惠能一份破柴、踏碓舂米的工作,就这样工作了八个多月。向下经文是五祖传法。
祖一日见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知之否。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有一天五祖到后院,见到惠能,告诉他说:“我想你的见地可用,唯恐有坏人对你不利,所以不与你多说,知道吗?”六祖出生在盛唐,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佛门中就存有嫉贤妒能,障碍阻挠正法的弘传。不仅于此,佛氏内有六群比丘、提婆达多等为佛障缘;外有恶王、外道时加阻挠,可见正法的弘扬、承传必有其时节因缘,尤其善巧方便。若云一切顺利而无逆缘,不可能也!须知大觉至善,顺逆皆方便,原是不二法门。孔门教学亦有类似境缘。我们应该深省,忍辱、恒顺、随喜,完成自己的修学、弘传、继往开来神圣使命,才是真佛弟子。佛氏盛唐尚有恶人,何况末法今时?逆境、障难乃意中之事。能大师是一位大觉大悟者,岂会不知?他说:“弟子也知道师父的用意,不敢在法堂前行走,避免大众生疑。”
六祖大师初见五祖仅三番问对,说话不多。八个多月并未见面,至此相见,道出“汝之见地可用”,“见地”指入佛知见,“可用”是说一真法界的真实受用。于此可见他们之间神交默契,心心相应,言语之间具足无尽法味。亦信此经不属文字,乃祖意佛心也。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有一天,五祖将他的学生徒众全召集来,说:“我对你们讲,世人生死事大。”这是大苦,奈何觉悟此事者不多。佛经说此事最为明了,凡夫上至四空天,下至阿鼻地狱,虽然苦乐享受不同,总不免生死轮回、流转六道。人生尤为苦短,古人说,“出息难期入息,今朝不保来朝”,“功名盖世,无非大梦一场。富贵惊人,难免无常二字。争人争我,到底成空。夸能夸会,毕竟非实”。是又何苦广造罪业,总落得世世酬偿、冤冤相报无有尽期。是以真正觉悟此事者,无不急求出离,是为生死事大。
“你们终日只晓得修福”。莲池大师说:“今生持戒修福的出家人,如果未能达到明心见性,念佛求生净土的信愿微弱,这种人来世多投生在富贵人家,亦必然为富贵所迷,或至造业堕落者。”当时有一位老僧,听了此言,不以为然!莲池大师说:“不要讲来生,眼前我曾经见到一个出家人,他在北峰山阴结茅篷清修。十年之后,由于信徒日多且敬仰道德,为他另建道场,请他迁往那里去当住持,于是渐渐染了习俗,以致堕落,往年十载清修功德到现在都失掉了。现世尚且如此,何况来生?”老僧问:“这个人是谁?”莲池大师说:“那人正是老兄!”老僧听了默然无语。所以,出家人要知道为众生造福,广结法缘,为当来普度众生做资粮,万万不可以享福;一享福,总不免才觉又迷。
“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莲池大师说:“醉生梦死,这句话是真实话。世人大约分作贫贱、富贵两类,贫贱的天天忙于衣食,富贵的也天天忙着享受,二者受用虽不同,其忙则一。忙到老死而后已。身虽然死了,心忙还没有止住,于是带着这永无休止忙碌的心再投胎,再忙到死。死生生死,昏昏蒙蒙,如醉如梦,纵然经历百千大劫,也无了期。再看看诸佛菩萨,朗然独醒,大丈夫应当如是。”
五祖说:“自性若迷,虽有大福报也不能救生死轮回无尽的大苦。”这句话我们要切记!五祖说:“你们各自回去,看看自己的智慧,看取自家本心般若之性。”“智”,照有,明了万象;“慧”,观空,洞彻理体;“般若”是圆满永恒真智大觉,这里指亲证诸法实相的般若智慧。五祖又说:“每一个人各作一首偈,呈上来给我看看,如果能悟得大意,我就将衣法传给你,做为禅宗第六代祖师。火急快去作偈,不得延迟逗留,一落到分别思量就错了,就不中用。”这里所说的衣法,“衣”,指佛陀的袈裟,代代相传,表示师承的凭证;“法”,唯说一心,唯传一法,就是不可说之法,也就是本来无一物的清净心。一切众生的真心本体本来是佛,不假修成,也没有渐次,无无明,也无无明尽。入此宗门,切须在意。如此见得,就叫做“法”。传法是印证宗门的佛心、宗旨。
五祖说:“见性之人,言下须见。”禅宗的特色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见性就是彻底见到自心的觉性,生佛平等、万法一如、无所不觉的真如本性。见性必须是言下就见,见性就是大彻大悟。悟了以后,无求无得,大用无方,超凡超圣,以凡圣不二,得失同一耳。五祖又举比喻说:“这样的人,就是正当挥刀上阵作战的紧急关头,也能言下立刻见得。”这是比喻根性大利的人。下面一段是神秀禅师书偈,也就是神秀应试的经过。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这一节经文记载当时大众对五祖欲传衣钵的态度,亦见神秀禅师已是众望所归。大众听了五祖吩咐之后,退下来互相讨论着说:“我们这些人不需要尽心用意的作偈呈送给和尚看,有什么用处?神秀上座现在是我们的教授师,不用说了,一定是他得的。我们如果轻率冒昧的作偈,可以说是枉费心力。”众人听了这些话以后,都止息了作偈的念头,说:“我们以后就依止神秀禅师好了,又何必烦心去作偈?”大众对于传法、传衣钵的事,都已经表明态度。且看神秀禅师如何应试。
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神秀心里想着:“大家放弃了作偈的念头,而无人呈偈给和尚,这都是为了我是他们的教授师。因此,我必须作偈呈送给和尚看。我要是不呈偈,和尚怎么知道我心中见解的深浅?我呈偈的用意,是求老师为我作印证、传法就好。如果意思要是在争取第六代祖师的地位,那就错了!岂不是和一般贪心凡夫夺五祖的祖师地位,又有什么差别?假使不呈偈请和尚印证,终究不能得法。这事情太难了!”这一节是叙说秀师当时欲呈偈求师印证的心情。下面再讲秀师呈偈的经过。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体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着。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
五祖法堂前有三间走廊,原来打算请供奉卢珍居士来画楞伽经变相及禅宗五代祖师承传的血脉图,这是属于壁画,流传今后启发人心,令人感悟;即对众生做法布施的意思。神秀做好偈颂,曾经几度想呈送给五祖,但每次走到堂前,总是感觉到心中恍惚,全身汗流,想呈又不敢冒昧。这样前后经过四天,共有十三次进退,仍没有把握,不敢呈送。神秀思惟:“不如把偈颂写在堂前走廊墙壁,由和尚自己看见。若和尚忽然赞叹说好,我就出来礼拜,说是我神秀所作;如说不堪,只怪自己枉来此山数年受人恭敬礼拜,还修的什么道?”于是,在夜晚三更时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提着灯把偈颂书写在南廊墙壁,以呈露心中的见解。
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四句偈颂皆是比喻之词。‘身是菩提树’,菩提树就是印度人称的毕钵罗树,往昔释迦牟尼佛示现于此树下成道,因此称为菩提树。秀师以此来比喻身。‘心如明镜台’,这是将镜比喻作心。莲池大师说:“镜能照物,而物未来时,镜不攀缘;物方对镜,照物了了分明,而无分别;物既去时,镜中不留痕迹。圣人之心,常寂常照,三际空寂,照之前、照正中或者照之后俱空俱寂,故喻如镜。”比喻只是略似而已,毕竟镜子是无知之物,而心是灵明觉知妙觉明体。这两句是比喻理体,下两句是比喻修行功夫。‘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比喻镜上若有尘土,必须时时勤加拂拭保持清洁,不使惹尘埃。这个道理非常浅显易知。我们的心境亦然,心境若染着五欲六尘,便失其广大智觉照用。“拂拭”便是断五欲、离六尘,一丝不挂;尘尽明现,则朗然大觉,无所不照。神秀此偈,虽然句句着相坐实,心地未明,尘埃未尽,缘虑未了,未悟大意,但对中下根器渐修初学者来说,未尝不是很好的指导原则。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我们可以看出,神秀大师写完偈颂后的神情是如何的不安。神秀写好偈颂后就回自己的房间,寺里大众都不知道这桩事。神秀反覆思惟:“五祖明日看见偈颂欢喜的话,即我与法有缘;若是说不堪,自然是自己迷惑不悟,过去世的业障习气深重,所以不应得法。圣人的意旨难测!”神秀在房中思前想后,心绪不宁,坐卧不安,直至五更天明。下面一段经文,是说五祖看见走廊壁上偈子,给神秀作的评断。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初两句,是讲五祖于平日观察神秀,早已知道他没有入门、没有见性。天明以后,五祖请卢供奉来,准备去南边走廊墙壁绘画壁画,即楞伽法会图及五代祖师承传的图像。此时忽然看到神秀写在墙壁的偈颂,于是五祖就对卢供奉说:“供奉!壁画不用画了,劳累你远道而来。《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墙壁这首偈颂,留下来给众人诵念受持。依照这首偈颂修行,可以免除堕落三恶道;依照这首偈颂修行,有很大的利益。”于是,五祖教门人焚香礼拜,都来诵念此偈,就可见性。门人受教诵念,都赞叹道:“好极了!”其实,依秀师偈修,可以得事一心,能享人天福报,这是实话。“即得见性”这一句,是五祖权巧接众的言词。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从这一段经文中,我们见到五祖对门人的慈悲爱护、恳切的开示和殷切的期望,这些都是教学的师范,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大意是讲,五祖于当天晚上三更时分,在法堂召见神秀,问道:“那首偈是不是你作的?”神秀答:“实是弟子神秀所作,不敢妄求祖位,惟愿和尚慈悲,看看弟子有没有智慧?”五祖说:“你作的这首偈还是未见本性,只到门外,尚未入门。这样的见解,觅求无上菩提,终不可得。”《传心法要》云:“何处是菩提?师云:菩提无是处。佛亦不得菩提,众生亦不失菩提。菩提本性,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又问:如何发菩提心?师云: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黄檗禅师这几句话,其实就是《金刚经》说的“无住生心”注解;无住生心就是无上菩提心现前。
五祖又说:“无上菩提,必须在一言之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传心法要》云:“达摩祖师初来中国,只有慧可大师一人具足自信心,一言之下就体会得即心是佛。彻了幻身妄心本来空寂,是名大道。大道本来平等,所以深信一切众生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所以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心和性,迷时说二,悟时是一。“心”是讲八识与心所;“性”是指真如本性。学道之人,应如黄檗禅师所说:“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着。无求就是妄心不生,无着就是真性不灭,不生不灭便是佛,就是大道。”这些话,又何尝不是“无住生心”的注脚?真心无形无相,体遍虚空,用周沙界,一切大乘经典,无非发明此事。真心不来不去,不染不净;生时性也不来,死时性也不去,净宗所谓“生则决定生,往生西方弥陀净土;去则实不去,真如本性真无去来”,也是讲的此事。湛然圆寂,心境一如。
五祖说:“见性之人,在一切时中都能念念自见自性”。《楞严经》云:“见性是心非眼。”禅家说是“自性见”。正因为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即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就像明镜洁净,镜中虽无像而能现一切像。修道之人心如明镜,无所染着,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因心地清净故,真知真见就自然现前。然后才恍然大悟,一切时中,念念自见,原来如此,如是如是。
“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此三句是讲悟后的境界。六祖说:“心无所住,随处解脱。若一切无心,即无所住也。”万法无碍,念念见性者,则于一切法皆离虚妄,故说一真一切真。真心对境,不起念、不分别,离一切相,生佛平等,万法如如,这正是《华严经》所说的一真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法界。这种如如的心,就是离绝烦恼、所知、我法二执,而显现的真实性。要是这样见得,就是无上菩提的自性。
五祖对神秀大师恳切的开示,指点他见性的道路。然后告诉他:“你再回去思惟一、两天,再作一首偈给我看。如果你的偈颂能入得门,我就把衣法传授给你,为第六代祖。”神秀听了老师开示之后,作礼退出。这样经过几天,还是作偈不成。这些天当中,情绪不能安宁,坐卧不安。在这一段中,我们能看到神秀大师应试因缘前后之事。下面一段是说惠能作偈因缘。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房过。唱诵其偈。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言。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此偈。依此偈修。免堕恶道。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同生佛地。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礼。能曰。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能闻已。因自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獦獠。汝亦作偈。其事希有。能启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过了两天,一位童子从碓房经过,口里唱诵着神秀的偈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六祖说:“我一听,就晓得这首偈没有见得本性。虽然我来黄梅八个多月,未曾蒙和尚指导教授,但却早已明白佛法大意。”于是就问童子:“你诵的是什么偈?”童子说:“你这獦獠不晓得,五祖说世人生死事大,要想传付衣法,所以命徒众、门人作偈呈大师看,如果悟得大意,就传衣法为第六代祖师。神秀上座在南廊墙壁上写了这首无相偈,五祖叫大众都诵持此偈,说依此偈修,可免堕恶道。”惠能说:“我也要诵持此偈,结来生法缘,同生佛地。上人!我来到此处,破柴踏碓有八个多月,从来没有到过法堂,希望上人能引导我到堂前偈颂处去礼拜。”童子就引导惠能到堂前廊下,惠能说:“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我读诵一遍。”这时,有一位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他就高声朗诵。惠能听了以后,就对张别驾说:“我也有一首偈,希望别驾代为书写。”张别驾说:“獦獠,你也会作偈,这真是一件希有的事。”惠能对张别驾说:“要想修学无上菩提,不得轻视初学。下下人也会有上上智慧,而上上人也会有没意智的时候(没意智的意思是智慧埋没而不能现前)。如果随便轻视人,就会有无量无边的罪过。”
《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云:“过去世有威音王如来,在佛的像法时期,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同一个时期,有一位菩萨比丘,他见到出家或者在家的男女四众,都一律礼拜赞叹说:我不敢轻慢你们,你们都应当作佛。菩萨这么做,甚至于被人笑骂侮辱,他也不在乎,我行我素,于是人们都称他作:常不轻菩萨。”由童子也称他“獦獠”一词就可以想到,六祖在黄梅八个月被人轻视。这正是孟子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金刚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六祖于此期间乃是真参实学,他称呼童子为“上人”,是常不轻菩萨无异。能受众人轻贱而无改其平等慈悲清净心,正是实践受持《金刚般若》,消业障、证菩提的身教示范。由此可见佛祖真慈,教化善巧,止于至善。看经,须于此等文句中体会,才确知三宝恩重。
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云。亦未见性。众人疑息。
张别驾说:“你只要把偈子念出来,我替你写上。你如果得法,必须先度我,别忘了我这几句话。”惠能的偈颂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张别驾将偈写好以后,五祖门下弟子们都觉得十分惊奇,无不赞叹!惊讶的互相传说着:“真奇怪,不能以相貌来看人!怎么没有多久,确使他成就肉身菩萨?”五祖看到大众这样大惊小怪,恐怕有人伤害惠能,于是用鞋子擦掉这首偈,说:“也没有见性。”众人的疑怪才平息。
我们谈谈六祖这首偈颂。其实,六祖何尝作偈?只不过是将神秀的偈子改正过来而已,替神秀指出一条出路,为末后开示“法门对示”一章的章本;也是六祖一生应机开导众生,无所说、说无说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章本。《金刚经》云:“如来有所说法不?如来无所说”,也正是此意。如果要问:“六祖此时究竟有没有见性?”此事前面我们已经谈过,何况下一段还有经文明证,可知五祖所说“亦未见性”用意之所在。
六祖偈中“本来无一物”一句,也就成了而后开东山法门接上上根人的顿教宗旨;这一句的确是大乘了义圆顿教的总纲领。佛法于“本来无一物”上,建立四谛、菩提、般若、六度诸法,是四谛、菩提等诸法“本来无一物”也,于是诸法中执取便错了。世间法又何尝不是于本来无一物上,建立生死流转、六道轮回、一切因果,是生死六道等法“本来无一物”也。悟本来无一物,就叫做佛菩萨;迷本来无一物,就叫做凡夫。其实,佛菩萨和凡夫也是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哪里还有什么叫佛、叫菩萨、叫众生的!本来无一物究竟是什么样子?人生宇宙的体、相、作用的真实相,就是所谓诸法实相,“本来无一物”。怎么证得?佛教人不住尘境而生的清净心便是。下面一段经文,说明五祖传法、六祖得法的经过情形。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即问曰。米熟也未。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第二天,五祖不让别人见到,一个人潜到碓房来,看见惠能腰上绑着石头正在舂米。五祖说:“求道的人,为法忘躯,应当是这样的。”随即问道:“米熟了没有?”惠能答道:“米早已熟,只欠一筛。”这一番问对原是一个谜,意在言外。五祖是问他:见性了没有,觉悟了没有?惠能答说:“早就见性,觉了、悟了,只欠和尚为作印证而已。”于是,五祖以手杖在碓上敲了三下就走了,惠能当下就领会五祖的意思,于夜晚三更时进入五祖的方丈室。五祖用袈裟遮围着窗户,不让别人看见,为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于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真理。
六祖《金刚经注》云:众生的心本无所住,因外境与根身相接触,于是随境生心动念。而不知根身触境是本来空,误以为世间诸法是实境,便于境界上住心;起分别、生执着、牵肠挂肚,就是住心的相,就像“猿猴捉月,病眼见花”一样。应当明了,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如果悟明真性,心即无所住。无所住心就是真智慧,决定不起烦恼。譬如虚空,无有挂碍。心有所住,就是妄念,六尘竞起,像浮云似的飘荡不定。《维摩经》云:“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离却有无一切诸法,此心如日月临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岂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时,一念不生,觉性现前,就是行诸佛行,如同诸佛,无所不觉,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师此时破无始之迷妄,开真实之知见,大彻大悟,彻见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故能息心达本源。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于是他向五祖说:“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清净,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不生不灭,没有想到自性本来具足一切,没有想到自性本无动摇,没有想到自性能生万法。”这五句,才是惠能大师向五祖陈述悟后的见解,可见前面请张别驾所写的,确实是改正神秀之作。六祖此处所陈,与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开示阿难尊者“十番显见”之经义、旨趣全同。佛陀指示阿难:“见性是见真心,就是自性。此性本来不动、本来不灭,不失、无还、不杂、无碍、不分、超情识、离妄见。”又云:“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又云:“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经上又讲:“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这几句经文,皆可作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及“何期”五句入佛知见的印证。
祖知悟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五祖听了惠能所说,知道他已经悟见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流通本经文在“祖知悟本性”下,有“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这二十一个字曹溪原本没有。“丈夫”,就是佛陀十种通号之一的“调御丈夫”,佛能善调善御一切众生。六道之中,诸天及人无不以佛为师,故又称“天人师”。黄檗禅师说:唯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学道人祇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学道之人要想成佛,一切佛法总不可用心意识来学,唯学无求无着。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为的是对治八万四千烦恼,只是教化接引的方便门径。其实,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息即是法,放下即是法;知道离,知道息,知道放下,就是佛。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心法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惠能大师三更接受五祖传法,寺内大众皆不知。五祖传授他顿教心法及衣钵二物,对能大师说:“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五祖这四句话实在是语重心长,自度度他成败关键就在能不能善自护念。何谓顿教?《修心诀》云:“顿悟者,凡夫迷时,四大为身,妄想为心,不知自性是真法身,不知自己灵知是真佛。更向心外觅佛,劳苦参学,万里寻师。忽被善知识,指点入路,一念回光,见自本性。而此性地,原无烦恼。无漏智慧,本来具足,与十方三世诸佛分毫不差。故云顿悟也。”到底要如何护念、流布?五祖又为能大师说偈:
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第一句,一切有情众生来此种下成佛的种子。第二句,由因地菩提种子,佛果还从此而生。后两句是离相,与《金刚经》所说的“即非、是名”同属一类的格式。即相离相,离即同时;双照双遮,遮照不二。《楞严经》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也就是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不碍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也。此偈前两句是有为,后两句是无为;前两句是慈悲普度,后两句是清净平等。正如佛在般若会上教须菩提:“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正是无住生心的样子,是我们应当记取修学的。
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五祖又说:“过去初祖达摩大师初到中国传教,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特别注重师承,如果没有信物,谁能相信?传此衣钵表信,代代相传,续佛慧命。法门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什么是法?《血脉论》云:“三界兴起,同归一心。”《楞严经》云:“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血脉论》云:“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黄檗禅师说:不得一法,名为传心。如果真的彻底了悟真心,就是无心无法。既然是说无心无法,怎么能传?怎么叫做传?禅师说,你听说以心传心这句话,就以为真有可得,可以得到吗?祖师说: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古德说:“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耳。”是以悟须自悟,解要自解。要知道,记问之学原来是人家的知见,不是自家悟解。
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
‘本体’是指宇宙人生万有的本体、理体,佛法称为自性、本性。从上祖师代代承传,唯传一心,别无二法。一心就是本体、真心。指心是佛,顿超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才是禅门的宗旨。
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能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五祖说:“衣钵乃是争夺的祸端,传到你手中为止,不可再传。倘若再传衣钵,必定会由此引起杀身之祸。你必须赶快离开这里,恐怕有人要伤害你。”惠能问:“我要向什么地方去?”五祖说:“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是指广西怀集县,“会”是指广东四会县。这两句话,是指点惠能大师潜修养道、隐藏的处所。下面一段是讲六祖依教南隐潜修之事。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久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边有一只船子。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五祖云。合是吾渡汝。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惠能在三更接受衣钵后,说:“能本是岭南中人,来此虽久,却不知此地山路,如何能走得出去而到达江口?”五祖说:“你不必忧虑,我亲自送你去。”五祖一直送惠能到九江驿边,已经预备好的船只,五祖叫惠能上船,五祖自己把橹来摇。惠能说:“请和尚坐下,弟子应该摇橹。”五祖说:“应该是我渡你。”惠能道:“迷时要靠师父度,悟了以后就要自度;度的名词虽然一样,但是它的用处是不一样的。惠能生长在边方,说话的语音不正确,承蒙师父传授心法,今已得悟入,应该自性自度。”五祖说:“如是!如是!以后的佛法,由于你的弘扬,将来大行于世。你去后三年,我方逝世。你现在好好的去吧!努力向南方去,也不宜早出来说法,因为弘扬佛法的机缘是很难兴起的。”
“自性自度”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学佛未悟,依善师,只能得生人天善果;如果想了生死、超越三界六道、证得无上菩提,必须自性自度。古德说:“如果佛能度众生,过去诸佛数目超过恒河沙,一切众生早该度尽,为何我们到现今还流转生死,还未成佛?”是故当知:诸佛菩萨只能诱导我们见性自度的方法,正如指点我们方向途径,方向还是要自己明辨,路还是要自己走。所以说,众生自度,佛不能度。六祖悟后,知道度生自度的道理,五祖这才赞叹他说:如是如是!其次是五祖的入灭,自知时至。他说:“汝去三年,吾方逝世。”五祖传法付衣之后,又过了四年,上元二年他老人家去世,世寿七十四岁。古今修道之人,临终自知时至不胜枚举,此乃常事,并无奇特。其实,前面五祖指点惠能“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已经显示他预知未来之事。
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情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于能。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于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良久谓明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惠能辞别五祖,放开脚步往南行,走了两个多月,到了大庾岭。再说五祖回到东禅寺之后,好多天都没有上堂说法。大众心中都疑惑,问五祖说:“和尚少病少恼吗?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五祖说:“病倒是没有,衣法却已经到南方去。”大众问:“是什么人传授去的?”五祖说:“能者得之。”大众这才知道惠能得衣法已经走了。于是众中有数百人分道追逐,企图夺回衣钵。其中有一位出家人,俗姓陈,名字叫惠明,在家的时候曾经当过四品将军,性情粗鲁,积极的参加追寻,走在别人的前面。惠能大师被他追上,于是惠能将衣钵扔在石头上,说:“这衣钵只是表信之物,祖祖承传,岂可用暴力争得!”惠能于是躲藏在茅草丛中。惠明赶到之后,看见衣钵在石头上,就上来提取,但是他却拿不动,于是他就叫着说:“行者!行者!我是为求法而来,不是为争夺衣钵而来的,请你出来吧!”于是惠能从茅草中走出来,盘坐在石头上。惠明先行礼,然后说:“希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说:“你既然是为求法而来,可以屏息诸缘,放下一切,勿生一念,我为你说。”这样静默许久,六祖告诉惠明:“不思善,不思恶,正在此时,哪个是惠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惠明本来是为夺回衣钵而来,他虽然在黄梅多日,并未悟明心地,这才兴奋的参加大众追逐惠能夺回衣钵的任务。果然被他追到,却提不动衣钵,反激发其过去的善根,真诚下学求法,终于在言下大悟。这是他的善缘成熟,也是了不起的成就。试问:他是怎么悟入的?原来是在他真正放下万缘,止息念虑,良久时,被六祖一句话点醒了无始迷梦,大彻大悟。其实,六祖所用之法并无奇特,五祖又何尝不是这样天天提醒大众?就是我们学佛,也常听到老和尚、善友们,挂在口头上的“放下万缘,提起正念”。问题是在我们自己把它当作口头禅,从来没有认真体会过,何况奉行?我们曾几何时放下过境缘,放下过妄念?这就是不能悟入、不能言下大悟的原因。惠明为我们做示范、做榜样。他在黄梅时日,由于未能放下,所以不悟。今日于此处发真实心,依六祖教,果然亲见自家不思善、不思恶、离开一切善恶境缘后的空寂灵知之心,原来就是自己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真正、真实的自我,是永恒存在、不生不灭的真我。此处六祖对惠明的指授,只是在教他直接证取无住六尘缘影的真心,这就是见自本性,顿教顿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往昔达摩祖师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慧海禅师说:“万缘具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六根对境永无妄想起动,就是无念。黄檗禅师说:“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修心诀》云:“诸法如梦,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亦是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天下善知识,密密相传的法印。若悟此心,真所谓不践阶梯,径登佛地。”虽登佛地,绝无佛地想。上来诸师种种开示,都是指引我们悟入心性的秘诀。只要善于用心,不怕不能悟入。
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惠明悟了以后,再问道:“从上代祖师以来,所传授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其他密意吗?”六祖说:“对你说,就不是密意。你若依无住清净心返照,密意就在你面前。”惠明说:“惠明虽然是在黄梅五祖会中,实未曾省悟到自己本来面目。今日承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在行者就是我惠明的师父。”六祖说:“你如果这样,我和你同师黄梅五祖,好好的自己护持吧!”惠明又问:“惠明今后要向什么地方去?”六祖指示他说:“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惠明于是礼辞六祖。
在这一段谈话中,惠明问:“祖祖相传,还有密意否?”六祖直指,“返照自性,密在汝边”。此密非是秘密,而是深秘,唯返观者才能亲自见得,否则说亦不懂,因为此事非思议所及也。亲证得后,必须善自护持,像六祖一样,等待机缘成熟,利乐人天,普度众生。
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
惠明回到山林之下,遇到追逐六祖的那些同伴,他告诉大众说:“这一条路我已经走过,没有见到惠能的踪迹,我们还是向别的方向赶快去追吧!”大众听了以后,都以为然。惠明于是独自前往庐山布水台,经三年,终于在袁州蒙山定居,弘化一方。
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县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六祖后来到了曲江曹溪,又被恶人追寻到了。于是,就在四会县处,避难于猎人队里隐藏,这样经过十五年。在此期间,他也常为猎人们随机说法。猎人常叫六祖看守围捕禽兽的网,而六祖每当看到禽兽落入网中,就将它们统统放生。每当吃饭时,六祖总是将蔬菜寄煮在猎人肉锅之中。有人就问他何必如此,六祖说:“但吃肉边菜。”
六祖在得法之后,遭遇难以想像的困境,经历十五年长时间隐藏流浪,善自护念,防人加害,等待时节机缘成熟,弘法利生,大振宗风,影响千余年,不负佛祖的期望,真正是为后世佛弟子们最好的榜样。此十余年的确是六祖真参密印的时代,正如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将般若波罗蜜圆融应用于日用平常事理,的确是证得性相一如、平等不二。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效法的。
佛家修行,乃指修正行为。修正的标准也因修学程度而有不同,其最初入门标准就是戒律。戒律乃行持的规范,也是基本的标准。戒律中严持不杀生,许食三净肉。唯有中国佛教提倡不食众生肉,目的是培养大慈悲心,是真正懂得卫生、卫性(保卫善良的性情)、卫心(慈悲心)的养生之道。六祖因环境不许可,吃肉边菜实在是不得已之事。下面一段是讲六祖大师的弘护因缘。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遯。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云。风动;一僧云。幡动。议论不已。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能曰。不敢。宗于是执弟子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印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能曰。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谓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有一天,六祖暗自思惟:时机成熟,应当弘法了,不可以老是隐迹潜居。于是就离开四会的猎人队,到达广州的法性寺,正好遇到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当时有风吹动悬幡,有一位出家人说,这是风动;另一个出家人说,这是幡动;两个人争论不休。惠能走上前面,向他们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在动。”大众听了此话,都非常惊异!印宗法师将惠能迎请到座中上席,向惠能求教佛法深奥的义理。见惠能言词简单、义理确当,并不像是从文字中来。印宗说:“行者一定不是平常人。久闻黄梅五祖的衣法南来,莫非就是行者吗?”惠能说:“不敢。”印宗法师于是执弟子礼,宣布这桩事情,请惠能将祖祖相传的衣钵拿出来给大众看。印宗法师又问道:“黄梅五祖付嘱衣法时,是如何指示传授?”惠能说:“指授是没有的,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印宗说:“为何不论禅定解脱?”惠能说:“因为禅定解脱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在这一节中,印宗法师之于六祖就像鲍叔牙之于管仲,因缘际会,成就一番非常事业。初见面的问对中,就将佛法宗旨托出:唯论见性。《禅宗血脉论》云:“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纵然是念佛诵经、持斋持戒,只不过是修世间有漏福报而已,于成佛作祖无益处。黄檗禅师说:“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心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本觉真性,就是佛性,悟时称作般若智慧,修持称为楞严大定。宗密大师说:“若顿悟自心(六根之性就是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圆满智慧,本来自己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理体于日用平常中修正心行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如果能念念修学,历事炼心,自然渐渐就证得百千三昧,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不住一切缘境所显的清净心就是。达摩这一派所传的,就是这样的禅。由此可知,顿悟自心,就是见性,就是六祖所传的禅定;并不是见性之外,别有能修所得的禅定。
“解脱”,是解除迷惑造业的系缚,脱离三界六道的苦果。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云:“曰:云何得作佛去?师曰:不用舍众生心,但莫污染自性。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曰:若如是解者,得解脱否?师曰:本自无缚,不用求解。”这与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同样意思。由此可知,自心是佛,自心就是自性。自性本来清净,自性本无染着,自性本来解脱,并不是见性之外,别有一个能修、能证的解脱。
六祖说:“佛法是不二之法。”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就是不二法门。见性就是禅定、解脱,禅定、解脱就是见性,这是三而一,一而三,即三即一,即一即三,是谓之不二之法。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云:“欲修何法,即得解脱?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顿者,顿除妄念,放得下;悟者,悟无所得,看得破。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控制心在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由是之故,知道善恶一切皆是由于自己的心,所以心是根本。如果想求解脱,首先必须认清根本。要是不能通达这个道理,必定是徒劳无功,着相外求,无有是处。”禅门经云:“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而根本的修法,就是修习禅定。何谓“禅”?妄念不生为禅。何谓“定”?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就是自己不生不灭的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是指:利益、衰耗、毁谤、荣誉、称赞、讥刺、受苦、受乐,这八种境界。若能于此八种境界中如如不动,得此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菩萨戒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证得如此境界,就是解脱,就是不二法门。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能曰。法师讲涅槃经。经明见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印宗法师又问:“什么是佛法不二之法?”六祖说:“法师讲《涅槃经》,经明见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对佛说: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应当断善根佛性吗?佛说:善根有二种,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不是常,亦不是无常,是故说为不断,这就是不二之法。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因此名为不二之法。五蕴与十八界,凡夫见之以为二,有智慧的人通达事理,知道其性本来不二,无二无别之性就是佛性。”
在这一番问答里,六祖举例《涅槃经》的经文,向印宗法师解释什么是佛法不二之法。‘犯四重禁’是指根本戒,四种重罪就是杀生、偷盗、淫欲、大妄语。‘作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恶意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一阐提’是印度话,意思是不信佛法、不信因果、不信业报、没有惭愧心,这样的人,诸佛菩萨都无法帮助他。《涅槃经》里,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对佛说:如果犯四种根本大戒、毁谤大乘经论、造五种大逆不道的罪恶、又不信佛法的人,如是等人要是还有佛性的话,为何还要堕地狱?这些人要是还有佛性的话,佛为何又说无常乐我净?没有善根的人叫“一阐提”,没有善根的人,他的佛性何以不断?佛性要是断了,为何又说有常乐我净?如其不断,为何又称他为一阐提?佛陀对于这一连串的问题,就以“佛性非内非外、佛性非有漏非无漏、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的道理,来解答高贵德王菩萨的疑问。
“五蕴”也叫做五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类。“色”是指一切物质的总代名词,就是百法中的五根、六尘,十一法。“受、想”是心所有法中的二法。“行”,除受想之外,包括心所有法中其余四十九法,及不相应行法的二十四法。“识”是通指八识。所以,五蕴已全部包含一切有为生灭法。“十八界”是六根、六尘、六识。凡夫妄见,愚痴迷惑,不明真相,故说为二。智者明了事理,通达真相,于一切法不起有无分别妄念,无心无念,则五蕴十八界皆空。所以,蕴之与界,无二无别。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
印宗法师听了六祖所说,心里非常欢喜,恭敬合掌说:“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述经中的义理,犹如真金。”我们从印宗法师的言词、态度上来看,印宗法师的确是非常人也。莲池大师说得好:“六祖既然接受黄梅五祖的心印,避难隐藏在屠户猎人佣贱一十六年。以后他遇到印宗法师的讲席,出风幡语,为印宗法师听到而延入,为他剃染,礼请升座说法。人知六祖之为龙天推出矣,未知印宗之不可及也。其自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要晓得,印宗法师已经久居讲席,已是前辈的大法师,若是法师人我不忘,贡高我慢,好胜之心尚在,怎么能如是尊贤重道、舍己从人,以至于如此?六祖固然是乘愿再来之人,而印宗法师亦是六祖同一类人物。圣贤聚会,岂偶然而已哉!”
于是为能剃发。愿事为师。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因。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
印宗于是为惠能剃发,愿意事师六祖大师。惠能在智药三藏手植的菩提树下开演东山禅宗顿教法门。惠能于东山得法以后,受尽辛苦,生命就像悬丝般的危险。今天能与史君、官僚及僧尼道俗共同聚集在此一会,莫非是多生多劫所结的法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才有缘闻得如上顿教得法的因缘。教法是先圣所传,并不是惠能自智。愿欲听闻古圣先贤教法之人,自己先要净自心,用清净心听法。听了以后,各自除疑生信,就如先世圣人一样而没有差别了。在这一段中,最重要的开示就是得法端在净心除疑。《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不但参禅需要净心,研教、念佛亦必须清净心才能大开圆解、一心不乱。
师复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六祖告诉大众:“善知识!菩提般若的智慧,世间众生本来自己就有,只因一念妄缘,不觉心迷而不能自悟,必须借助大善知识来指导见性。应当知道,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因迷悟不同,所以才有愚人智人不同。”六祖说“佛性本无差别”,的确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一切法平等。又说:“人人具足,个个圆成,本来是佛,与佛无异。”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是佛。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地而觉。迷人修因待果,悟人了心无相。悟时本性不增,迷时本性不减,是真正平等,一切佛经无非令人悟入此事而已。迷者执着身心为我,悟者智照应用自在。愚人分别着相自生障碍,智人见性事事无碍。菩萨触物懂得用观照的功夫,无所不照;声闻怕境昧心。悟者日用无生,迷者现前不觉。从这些话中我们体会到,佛与众生其实只不过是迷悟不同而已。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六祖说:“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你们大众各得悟入自性智慧。志心谛听,我为你们说。善知识!世间人终日口头上念着般若,却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终不能饱。口但说空,心不能行,如是,虽经万劫亦不会明心见性,终究是无有益处。”六祖此话说得极是!世间作恶者多,心善者少;能讲的多,肯行的少。要不是久植善根,于佛教法如何便生信解、心行不退?六祖曾说:“口虽诵经,光明不生,必须外诵内行,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定慧等持,方得见性。”《楞严经》云:“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毕竟不能证得自性般若。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六祖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名词的意义,“摩诃”译作“大”;“般若”译作“智慧”;“波罗蜜”译作“到彼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到家”,有究竟圆满的意思。这一句梵语译成中文是“究竟圆满的大智慧”。这究竟圆满的大智慧,须要心行观照才能证得,而不是只在口头上念念就可证得。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楞伽经》云:“心外见法为外道。如果悟得自心本性,就是菩提涅槃,离一切生死故。”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六祖在此处教导我们心行的方法,譬如说,“摩诃是大”的意思,就是要体会到“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平等心中,清净心中,正如古人所说:“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物。大千沙界海中浮沤,一切贤圣如电如露,一切不如心性真实。”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若于此处会得,岂非当下证得“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一切诸法无实无虚,这是真见,这是亲证诸法实相。黄檗禅师说: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这是讲真心体用。举心动念,这是指妄心迷动,不守自性,就与自性相悖,这就叫做着相。不是真心着相,而是在真心上附带着的妄心虚妄执着。无始以来,从来就没有着相的佛。菩萨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但是自无始以来,也没有一个次第佛。因此,只要悟明一心,本来无一物,无有少法可得,这就是真佛。佛与众生,同一真心,无二无别。此心犹如虚空,从无杂染,也无坏失。又如日光遍照时,虚空未曾明,日落不照时,虚空未曾暗。明暗的境界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却从来不改变。佛及众生,真心亦如此。当你见佛时,你就以为佛是清净、光明、解脱的好相;而你见众生时,你就以为众生是染着、愚昧、生死的恶相,若作如此见解,就是经过像恒河沙数的无量劫修行,也不能证得菩提。是何缘故?因为着相。所以说,“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此心就是佛。可惜如今学道之人,不悟一真,定要在心上生心,知见立知,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不如法、不相应,皆是迷失菩提道。经云:“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为什么?因为无心是指无一切妄心、纯一真心用事的真佛。由此可知,大乘佛法教学的旨趣所在。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你就去执着空。修行人第一要紧的事,就是不可以执着空。若空心静坐,一切都不思念以为究竟,就是执着空相,执着断灭法,就是执着善恶都不缘的无记空。永嘉大师说:这个境界是“昏住”,不是真心。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虚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大智度论》云:“性空者,诸法性常空,假来相续故,似若不空。”其实是空。小乘人于十二入中(六根为能入、六尘为所入),无我、无我所,说明性空。大乘说:十二入我我所无故空;十二入体性本无,所以说性空。再说,如果确知无我,更无我所有,自然就证得法性空。因为凡夫迷着我相,及妄执我所有,所以不见法性空。佛见到诸法真实相,告诉我们“无我、无我所”。聪明伶俐汉,听了言下应当彻悟一切法空。我相、我所有法尚且不执着,何况其余一切诸法!“众生空、法空终归一义,是名性空。”又云:“性空者,一切诸法性,本末常自空,何况现在!因缘常空,何况果报!”又云:“空者性自空,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则不名性空。”又云:“什么是性空?不论是有为法的体性或是无为法的体性,总是性空。非生非灭,非常非断,无有作者,法尔如是,是名性空。”
前面一段讲的是破除一切执着,以显明性空理体。下一段说的是性空的大用周遍,一如虚空之遍含万物一样。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自性能包含万法就是大,万法就在诸人自性中。如果见一切人的善或恶,全都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境了了如同虚空,就称之为大,印度梵语叫做“摩诃”。善知识!迷而不悟之人,只有口头上说说而已。觉悟之智者,则在观照心行,真正的用功夫。又有一辈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什么也不思念,着于无记空,自以为这就是大。像这样一类的人,不足以与他谈论摩诃般若法门,因为他们已经堕落在邪见的缘故。善知识!心量广大,周遍法界。用时,即了了分明,无有障碍。用后,便感知一切圆融相即。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去来自由,心无所滞,这就是般若。
六祖在这一番开示中指出,心空为大,而大用是周遍法界的。这里所讲的心量,是指如来实证的心量。离一切之所缘及能缘,于一切境缘不起心、不动念,无有一法可得,无有一念可生,说明为心量。这就是般若理体,广大无边,包含万法,了然分明。三祖《信心铭》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传心法要》云:“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一心即一切,更无挂碍。又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诸佛圆通,更无增减。流入六道,处处皆圆。万类之中,个个是佛。譬如一团水银,分散诸处,颗颗皆圆;若不分时,只是一块。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永嘉大师云:“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与一切融,是说明其体性是无碍的。《华严经.初发心菩萨功德品》云:“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为佛教最究极之说。因为一切万法在一真法界中,虽现种种差别相,而其本体中则无丝毫差别。种种万法,都是绝对的,而与一切法消融时,知其一,就知一切。如尝海水一滴,就能知道一切大海水的咸味。这个道理在华严、天台两家发挥最多,我们应当细心体会,更应当修学契入,亲证得一真法界,才是学佛的究竟。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这一节经文是六祖开示我们“真性自用”。真智慧是自己自性本来具足的,教我们不要向外求,不要错用了心意识。须知般若智慧是清净自在,是真实无妄,是无知而无所不知,体用皆遍虚空法界而无碍;而心意识是染污有碍,是虚妄不实,是有知而有所不知。所以,六祖告诉我们:修行要从日常生活中求真性自用,才能契入一真法界,亲见一切法不二;不二之法,就是一切真实,就是佛法。如此修学法,与交光大师《楞严正脉》说的“舍识用根”一样。交光大师教我们要舍心意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不用心意识。换言之,离分别,不用六识;离执着,不用末那识;无有尘境落谢影子,不用阿赖耶识。舍离心意识,便是般若智照,便是真性自用,自见一真、一切真实境界。
六祖要我们明了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心量”是指离一切妄心(即受想行识)所显的真如心量,这是大事;也就是破迷开悟,入佛知见。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佛修行要知道拓开自性平等、清净一如、广大无边的心量,才能成就明心见性、入佛知见、一心不乱、一真法界的大事。又劝我们不要行小道。一切不以见性、一心不乱、入佛知见为目的之修学,都属于小道,特别是指空心静坐、着无记空者,不要口里终日说空,而心中不修真空般若智慧之行。这样之人,非我学生。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当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罗蜜。此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善知识!何谓“般若”?梵语般若,中国语译作“智慧”。于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心心念念了达一切诸法实相,不起分别执着,不生妄念,如如不动,不迷不愚,常行智慧觉照;如《心经》说的“行深般若,照见五蕴皆空”一样,这就是般若行。倘若一念愚昧,就是般若智慧断绝;一念觉而不迷,就是智慧生起。世间人愚迷不悟,不知道运用方便般若提起自性观照般若,以至于不能亲见实相般若。口里虽说般若,其实心中恒常愚昧执着。虽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口里说空,却不识真空之理。般若实相是没有形相可得的,智慧心就是无形相、脱根脱尘、灵光独耀的般若实相。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谓“波罗蜜”?这是印度话,中国语译作“彼岸到”。彼岸到是印度的文法,顺中国的意思应该译作“到彼岸”,意思是“了解义理,远离生灭”。譬如说,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是名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流通,是名彼岸,所以称作波罗蜜。“波罗蜜”,一般解释是以生死称为此岸,而以不生不灭称为彼岸。此岸就是指娑婆,彼岸是指佛地。超凡入圣,也就是由此岸而度之彼岸。度脱的方法,佛经里面说有八万四千法门,法门虽多,原理、纲领只有一个,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因为唯有摩诃般若波罗蜜,才能破除根本的迷惑,即破“根本无明”。我们从修学纲领来讲,就是戒学、定学、慧学;三学是以般若为根本,而以定学为枢纽,以戒学为帮助。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善知识!迷失本性而不觉悟之人,只知道口念,念时就已不真,已经错了。如果能念念心行觉照,才是真实不妄的真如自性。悟得此自性,就是般若法。随顺自性修行,就是般若行。不如是修行就是凡夫,若能一念如法修行,自身当下就与诸佛平等无异。善知识!凡夫原本就是佛,烦恼本来就是菩提。前念迷失自性,即是凡夫;后念悟得自性,即是佛。前念执着尘境,即是烦恼起;后念离境一切不执着,即是菩提现前。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究竟圆满,离生灭到彼岸的大智慧,是最尊贵、最高尚、最第一的佛法。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皆从此般若法中出现。应当运用这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转变贪瞋痴三毒烦恼为戒定慧三无漏学。
六祖大师在这番开示中,指点我们修般若行的方法。首先教我们必须认识般若法的重要性,肯定般若在佛法中的地位是最尊、最上、最为第一。佛住世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法占去二十二年,可见此法重要,无怪乎六祖特别强调。怎么悟、怎么修?古人说:“如果体会得施为运动灵觉之性,就是诸佛之心。前佛后佛,只言传心,更无别法。”若真识得自性,则对一切万法全体消融,一念化为无上智觉,当下了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圣凡一体,烦恼菩提原本不二。这是说悟此法者。修此法门,就是运用观照般若观照五蕴皆空,转烦恼为菩提。《阿含经》云:“色如聚沫”,色即是空;“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法”,受想行识,亦复皆空。
众生的病根,佛说是贪瞋痴三毒根本烦恼。一、“贪悭”毒害,以迷心对于一切顺心之境求取无厌。二、“瞋恚”毒害,以迷心对于一切不顺心的境缘起忿怒瞋恚。三、“愚痴”毒害,是指愚迷的痴心,亦称作无明,迷于一切境缘而不能觉悟其理事真实相。此三毒烦恼是一切烦恼、不善法之根源。佛教教学,就是针对此三毒,从根本下手对治。所以,如来立教,也只有三法:一是“戒学”,二是“定学”,三是“慧学”。防非止恶,除身口之过,是戒学宗旨;息虑静缘,使心意不散乱,是定学宗旨;破迷开悟,断惑证真,是慧学宗旨。戒学是手段、是方便,无戒学则不能生定,无定则不能生慧。因此,戒定慧三学相资相成,如鼎之三足不可缺一。佛法无他,只是转贪欲为净戒,转瞋恚为禅定,转愚痴为般若智慧而已。佛教大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前二句是戒学,自净其意是定慧,这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基本方针。
修学的最初方便,最初下手入门处,无过于背诵经典。经典,包括儒家的《四书》、《五经》,是佛祖圣哲们亲证的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只能悟,不可求解,因为实相是圆融无碍的,所以经典中字字句句也都包含无量义理,开悟之后一切明了,才能证得其大用无方无量妙义。因此,古德教童蒙,佛门教沙弥,都是自背诵经典入门。背诵经典时,自然不起妄想,就是“诸恶莫作”。经典是圣贤自性实相般若,是善中之善,背诵就是“众善奉行”,这是修根本戒学;背诵时,必须收拾放心、专心一志,这是修根本定学;背诵时,字字句句了了分明,这是修根本慧学。直至背过千遍万遍,三学成就,三慧顿开,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转识成智,顿超三乘,成佛作祖,如是殊胜功德利益成果,即使十方诸佛也是说之不尽!背诵经典乃是三学三慧一次完成的最究竟、大圆满的修法,好老师无不劝导学生背书,就是这个道理。背书的目的,不是在熟记书中文辞义理,而是在修戒定慧,是在求大彻大悟。背诵是完成三学三慧的方便法门,这一点是必须明白的。
明末蕅益大师说:三聚净戒的作用,就是克制三毒心,成就无量善法聚。“三聚净戒”:第一“誓断一切恶”,第二“誓修一切善”,第三“誓度一切众生”。菩萨在过去因地中修行时,为了对治三毒而发三誓愿:誓持一切净戒,对治贪毒;誓断一切恶、常修一切善,对治瞋毒;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对治痴毒。由于能持如是戒定慧三种净戒法,所以能超越三毒,成就佛道。这些都是说明修行的纲领。照见五蕴皆空,成就理事无碍,变三毒为戒定慧,成就事事无碍,这是真正的修般若行。我们要是明了这个道理,可见菩萨行原来就在日用平常,念念将贪心、瞋心、痴心变化为三学三慧而已。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实相般若观照,能生八万四千智慧。为什么?因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烦恼缘故。如果世间人没有尘劳烦恼,般若智慧就会常时现前,念念与自性相应,念念不离自性。了悟此法门之人,即是没有妄念,亦无思量执着,不起诳妄,随缘运用自真如性,用智慧观照一切法,于一切法,不论是有为无为、世间法或出世间法,都能不取不舍,如此便是见自真性成佛道。
六祖大师这段开示,是教导我们明心见性成佛道的修学法。一真实相、一乘佛法,是以无念为宗。何谓“无念”?所谓无念,是指无妄念,亦是正念的别名。古德说:“无念者,心体灵知,湛寂不动,如镜照物,如灯显像。像的好丑、物的大小,镜子和灯都不知道;虽然不知道,但是灯和镜子都照得清清楚楚。真心理体,湛寂而灵明觉知,起用就是见闻觉知,其中若觅一毫妄念相,确实是了不可得,故称无念。”无念不是什么都不念,是无一切分别、嫉妒等妄念。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于一切法中亲见其不一不异,当下便契入自性,见到自家的本来面目。六祖说的“从一般若”,便是指此,亦称作根本智。此处说的“一”,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的一,是“一多不二”的一,而非是数目的“一”。唯一是真,唯一是如。《华严》的“一真”、净土的“一心”,就是此处的“一般若”。唯“一”是根本智,其对境能生无量智慧,何止八万四千?证得一心时,再看经论,字字句句本来具足无量妙义;无量德慧亦从来无有隐藏,原本就存在我们的现前。入此境界,自然于一切法不取不舍,无忆无着,不起诳妄,这就是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这就是见性成佛的道路。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善知识!如果要想证入甚深一真法界及般若正定之人,必须要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能得见自性。应当知道,这部《金刚经》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经中已经分明较量赞叹,不能尽述。这个法门是最上乘的教学法,专为有大智慧人说,专为有上等根性人说。若是小根性、小智慧之人,听了如此法门,心里必定疑惑不信。为什么?譬如,天龙降雨于阎浮提大地,城市、村落都漂流于大水中,如同漂流草叶一样。如果雨水落在大海中,大海的水却不见增减。大乘根性之人、最上乘根性之人,听闻别人说《金刚经》,由于经典启示,就能心开悟解,因而知道本性自有般若智慧;这是自己运用智慧时常观照的缘故,不是假藉文字的灌输、记问而后知道的。譬如雨水的下降,不是从天而有,原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都能平等的蒙受雨水润泽。一切河川流入大海,河水与海水合成一体。众生的本性般若智慧,也是如此。在这番开示中,六祖为我们介绍《金刚经》,教我们应当持诵。五祖也时常教人:“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金刚经》一卷五千言,乃是诸佛实相般若照见诸法如义的最上第一开示。如果是大乘根性、一乘根性人,的确很容易悟入。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闻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善知识!小根性人听闻顿教法门,犹如草木根性小的,小树、小草,根小,若被大雨一冲,就全都自己倒下去了,不能再继续生长。小根性人不堪承受大法,也与这种情形一样。其实所谓小根性人,原本就具有般若智慧,与大根性、大智慧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何以闻此顿教大法,还是不能自己开悟?追究其根源,因为他们执着邪见的所知障太重,烦恼习气根深蒂固;如厚厚的云层遮蔽了太阳,若得不到一阵强风把云层吹散,太阳的光明则不能透出来。自性般若智慧本来人人具足,亦无大小差别,只因一切众生自心有迷悟不同。迷失自心之人,因而外生邪见,舍自心而心外求佛谓之修行,总是不悟自性,此谓小根性之人。倘若闻法开悟如此顿教法门,不执着心外修行,只在自己心中常存正见,一切烦恼尘劳常能不染于心,这就是见性。
六祖大师在这一节开示中,说明众生因根性的不同,所以闻法、开悟的机缘各有差别。凡是看不破、放不下、被境界所转者,就是小根性。小根性又如何能信受一真无妄的大法?《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换句话说,果真能放下身心世界,看破一切境相原本皆是虚妄,即时烦恼障、所知障、人我执、法我执无不应念化成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见性成佛。六祖大师在此,将一乘佛法、最上乘佛法的修学理论、方法、纲领和盘托出;这部经典,不愧是大乘佛法中最好的指导纲领。我们得到这个纲领之后,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都能用得上。譬如,多数修净土法门的同修们,若能明了六祖所说的纲领,依照此纲领来念佛,我们必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念到一心不乱,而且是理一心不乱,这种功德太殊胜了。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去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善知识!于内外境界毫不住着,生死往来皆得自由自在,能于一切境缘不起一念分别执着,于一切事理通达明了如幻如化,知烦恼和菩提原无二性,生死和涅槃本来一如,真能入得不二法门,自然得证事事无碍。能以此标准修正我们身心思想行为,就与般若经所讲的无有差别。这一段是六祖告诉我们与般若相应的修法。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
善知识!一切佛经文字,大乘或小乘,共有十二种体裁所写成的经典,佛经称之为十二部经。佛经教法都是因人建立,其宗旨是在教人顿悟自性。这一切经论文字,是佛随众生根性不同而施设。因为众生的智慧性,佛法的教学才能建立。若无世间人,一切万法就本自不有。这句话看起来似乎很显浅,实际上里面包含无量的义理。由此可知,大乘经论说“万法唯心”、“万法唯识”,心与识就是世间人,故说一切法本自人兴,都是从人而兴起。一切经书,因人说有;换句话说,经书是因缘生法,这一点我们要认识清楚。
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
人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人何以会有愚智不同?我们必须要知道,一切众生心性智慧无不平等。既然平等,为何还有差别?这里的差别,就是众生对于平等的事理迷的浅深不同;迷得深显得愚痴,迷得浅,显得有智慧。“智者”是破迷开悟之人。
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智者为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闻法之后彻底觉悟,与智人无别。这几句话意思是说:迷了则是凡夫,悟了就是佛;凡夫闻佛说法,悟了以后与佛无二。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这几句说得非常重要,同时可以建立我们的信心。生佛原来不二,众生就是不悟的佛,佛就是觉悟的众生。所以,只要一念觉悟,众生原本是佛。由此可知,一切万法尽在自心。所以,大师教我们要从自心中去顿见真如本性。“真”,就是真实,显示它决定不是虚妄的;“如”,是永远没有改变,这是如。“真如”是一切法常如其性,所谓性如其相,相如其性,性相不二,是名一如,亦名真如。《大乘止观》云: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称作真如、佛性、法身,《楞严经》称如来藏,《华严经》称一真法界,又称为法性。总而言之,这是一桩事而有种种不同的名词。佛说出这么多名词,无非教我们不执着而已;只要我们不执着,才能证得真如本性。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这句经文含的意思非常丰富。佛法讲“我”,有“真我”、“假我”。几时我们达到真假不二,才是见性的境界。自性清净就是自性清净心,这是我们本有的真心。自性清净是指离一切虚妄染着,这个心才是我们的本元自性清净真心。假如你认得自心,见性了,这就是成佛,禅宗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我们必须晓得:“真心没有相,不来不去。生的时候,性亦不来;死的时候,性亦不去。所谓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这就是出世之人”。这几句话可能不太容易懂,我用比喻来给诸位解释。何以说这个性不来不去?在现今科学昌明的时代,我们讨论这个问题要比过去方便得多。譬如,我们看电影或者看电视,电影、电视的画面,我们也看到有一些人有来有去、有生有灭。那个来去生灭诸位很容易觉察得到,那是妄相,而荧幕决定不随妄相来去生灭。我们的真如本性就像荧幕一样,一切妄相就如荧幕里的现象一样。诸位要特别记住,妄相不离开荧幕,荧幕也不离开妄相,相虽然动,荧幕不动,相有往来,荧幕是不来亦不去。诸位从这个比喻细心的去体会,你就能悟出这个道理。
见性,就是成佛。由此可知,若不知自心是真佛,不知自性是真法,而心外去求佛、求法,认为心外有佛、性外有法,你果然如是执着,你想求佛道,纵经尘劫亦不能成就。即使你把《大藏经》念得很熟,再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是自己徒劳而无功。所以,佛一再教诫我们,只要我们认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佛说:“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又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这话是千真万确。可是,由于我们无始劫以来迷失了事实的真相,现在说真的,我们反而不懂,说假的,好像我们立刻就懂了,这就是我们的习气太深。所以,我们应当要明了,离了真心以外,无佛可成。过去诸佛、现在诸佛乃至于未来修行人,总而言之,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修道的人切不可以向心外去求。心性到无染无着时,本来自性圆满成就。所以佛经常说:“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这是见性成佛的意思。
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净名经》即《维摩诘经》。“豁然”就是豁然大悟,“本心”就是真如本性。这是说明顿悟、顿见本性的意思。以下是大师说明自己得道传法的因缘。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这几句话,我们能看到六祖大师是一闻便悟。我们闻经多年,何以不悟?原因就在“一闻”,而我们是多闻,多闻就不悟,一闻就开悟。可见“一”字是关键所在。“一闻”,就是一心闻也,一心就是无分别心;也就是以闻性闻法,则一闻才能开悟。所以古德常说:“识得一,万事毕。”
此处特别提醒同修们,我们拿佛法四大纲领来说,即“信解行证”。在信的方面,我们要“信一心”。自性清净心,这是一心。一才清净,二就不清净,何况更多?信一心就是信自己本来是佛。在解的方面,我们要“解一理”。“一理”,就是实相般若之理。一切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读诵大乘,若非一心,则不见实相,是未入门也;读经见得实相,才是入大乘法门。在行的方面,我们要“行一门”。我们究竟选哪个法门好?我们从一切大乘经典中去观察,佛一再提示我们,行门中最殊胜的无过于念佛法门。念佛法门能包括所有的法门,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一个念佛全都包尽了;如果不相信,诸位可以细细的去研读《华严经》。在证的方面,我们要“证一果”,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我们从信解行证上来说,都要着重“一”,自己才能成就,才能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
我们要将这个教法流行,令学者也能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这就是讲兴道场。兴道场,也要专一,换句话说,道场要一定,譬如六祖大师,他老人家一生就是在曹溪南华寺,并没有离开南华一步。法门也要一定,不能时时变更;若能坚守原则,永无变更,假以时日,无不成者。现今在台湾,台中莲社李老师讲经说法,教化一方,三十年如一日,老人家就是我们的典型导师,他教导我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若懂得这个道理,坚守这个原则,在一个道场,修一个法门,能有十年、二十年,没有不成就的。这种成就才能影响佛教,才能兴教,才能真正谈上利益一切众生。
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若不悟,须请教大善知识,求教于解最上乘法者,请他来指示我们正路。但要知道,善知识与自己一定要有缘分;没有缘分,纵然遇到也得不到利益。有缘分才能接受他的化导,才能依教奉行,能明心见性。六祖说:“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华严经.出现品》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德相”。若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导,才能见性。若自悟,决定不可以向心外去求。
若一向执谓须要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如果我们还要一向执着,以为须要善知识帮助我们,教我们得到解脱,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决定没有这个道理。为什么?我们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是起了邪迷、妄念颠倒,心外的善知识,如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们,虽有种种善巧方便教导我们,还是不能够挽救我们邪迷颠倒。若能起真正般若观照,在一刹那之间,妄念即可统统灭掉。若认识自性(即见性),一悟就到佛地,就是如来地。
从这几句话来看,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真心是遍一切,真心的般若智慧是无物不照、无理不通,这是真正般若智慧观照。所以,除非你不会用观照般若,假如你会用观照般若,经上讲的这些话是真实不虚,确实能在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认识自性,就入佛地。首先我们要问,何谓“佛”?禅家讲,见性是佛。性在哪里?这个问题,一切大乘经无不讨论,不但讨论而且是中心的议题,所谓“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者是”。普照禅师《修心诀》云:“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恒沙世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认识的、明白的,晓得这是佛性,这是自己;不认识的、不明了的,称它作精魂,俗话称为灵魂。可见,觉悟的人,灵魂是佛性;迷了的时候,佛性称为灵魂。由此可知,见性就是见到自己真正的本人,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而本来面目确实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悟了即至佛地,这话一点都没说错。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
这是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在日用之处,要时时提得起智慧观照,这句是关键之所在。只要能提得起观照功夫,内明彻,外也明彻。何谓“明彻”?内不见烦恼,外不见尘相,内外一如,这是“识自本心”。认识本心,就晓得自己本来是解脱,并没有人束缚。这话说得很容易,要如何才能识自本心、识心达本?慧海禅师说:“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亦名了了见性。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菩提心、无生心,这是佛经讲的证无生法忍。用功,就得在一切处无心。无心是无假不真。”何谓“假”?于一切境界上生心动念,这是假。譬如说,在境界中生起欢喜心、生起瞋恚心,这是妄心。我们根与尘接触,怎么会生妄心?离了妄,即是真。“真心”是什么?内外境界一切明了,但是在境缘上自己不生爱憎,所谓“但无憎爱心,即是二性空”。二性可以解释为相对的,“相对”空,换句话说,就是超越相对,超越相对才是真正证得绝对,自然就解脱了。
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谓“无念”?六祖说得很清楚,“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意思是说,心里面清净,顺境没有贪爱的念头,逆境亦无瞋恚的念头,境界清清楚楚,心地清清净净,这是无念。它的作用可以遍一切处,一切处的范围非常广大,尽虚空遍法界;虽然遍一切处,绝不执着一切处。祖师说:“但净本心”,本心是真心,真心是主宰;“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使”就是你用它;清净心是主人,六识、六根、六尘都是作用。所以,宾主要分清楚,要能辨别,不可以颠倒,这就是佛菩萨。
古人常用明镜来比喻真心,镜中虽然没有形像,但是它能照现一切形像。学道之人,心要像一面镜子一样。这是告诉我们:镜子照外面的境界相,它是清净的、是无染的;学道之人,心也应该无染,妄念不生,人我心灭,毕竟清净。因为心清净,才能生无量智慧,才能真正做到来去自由、通用没有障碍,这就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顿悟入道要门论》云:“顿悟法门,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清净为体,智慧为用。”所谓无念,是讲无邪念,不是无正念。何谓“邪念”?邪念是迷,邪念是不觉。正念是悟,正念是正觉。古德告诉我们:念有、念无都是邪念;有无都不念,这是正念。念善、念恶,这是邪念;善恶统统都离开,清净心现前,这是正念。乃至苦乐、生灭、取舍、怨亲、憎爱,总而言之,心中有这些念头都不好,这都是邪念。心里面清净,一切念都没有,这是正念。正念也叫做“唯念菩提”,菩提就是觉;念念觉而不迷,这就是正念。正念,也可以说是在一切境界里不起心动念,这就是无念。得无念时,自然解脱,这就是“无念行”。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祖师怕我们发生误会,特别告诫我们:“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这是一般人弄错,以为这是无念,无念就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想,这是无想定,这还是邪念。甚至于小乘阿罗汉、辟支佛,他们的境界还是邪念,为什么?《楞严经》云,小乘人的境界是“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可见,他是不是无念?他不是。他内守幽闲;换句话说,他还有“幽闲”一念。有这一念就是邪念,就是迷,就是不觉,因此小乘人不能见性。他何以不能见性?诸位想想这个道理,自然就明白。他是被法束缚,即名边见。大乘法中处处提示中道,中道亦不能执着,古德常讲“两边不立,中道不存”,为的是怕我们执着,怕我们在这些法相名词中起分别、起执着,那就错了!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这三句是显示无念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我们学佛,尤其是中国禅宗所提倡的顿悟法门,其殊胜处亦在此三句经文见到。我们真正悟无念,就万法尽通;不但是佛法通,出世间法通,世间一切诸法无不通达。我们现在就是因为有知、有念,“知”与“念”就不能尽通万法,正是古德所谓“有知有见,有所不见”。几时我们达到“无知无见,无所不见”,就万法尽通。这是把修学的纲领和盘托出了。“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十方诸佛的境界,几时我们能见到?只要我们彻悟无念,诸佛的境界原自现前。悟无念法者,自己就证到如来地,就证到佛地。可见“无念为宗”,这句话没有说错;“妄心不起为旨”,妄心不起就是无念,可见宗旨没有两样。能不违背这个宗旨,清净心自然现前,清净心所生的作用就是智慧,就是般若正知。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
这是说明,传道一定要传给见解相同、行门相同;换句话说,解行都相同,而且又能发大心来受持大法者。这样的人,学佛的态度,事奉老师就如同事奉佛一样,终身不退,这样的人必定能证入圣位,一定会有成就,这是可以预期的。我们从这几句话来看,一个人能不能有成就,能不能有最高的成就,就看他与这几句经文相应不相应。如果相应,我们就可以肯定下个断语:他一定成就。
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默传”,就是指祖祖相传的“以心传心,见性成佛”。宗门的传授是在言语之外,所以叫默传。‘不得匿其正法’,决定不可以吝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这几句话说得尤其是好。他见解不同、行门不同,“在别法中”,就是指不是学禅宗、不是学实相般若,就不能传给他。为什么?传给他,他得不到利益;因为他的解行与正解正行是相违背,他不但不能接受,而且还要毁谤这个法门。毁谤正法,将来所遭的果报是百劫千生断佛种性,这个果报太严重,太可怕了!祖师在大梵寺所讲的长行文,到此地讲完。下面是偈颂: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这几句话是偈颂的前引。六祖大师说:“我有一首无相颂”。《坛经》中所有偈颂,都称作无相颂。特别是此处十五首六十句,是《六祖坛经》的精华。我们要想研究《坛经》,应当先将这十五首颂文念熟,然后细心去研讨,这样你就晓得中国禅宗的旨趣。从此之后学佛,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尤其是禅宗,自然不会落于空谈。于学佛过程中,则不易受他人的欺骗,更不会自欺。可见这十五首颂文相当重要,是我们学佛的原理原则。大师这几句话嘱咐得非常好,教我们必须要记诵、要取法。无论在家修行或者出家修行,只要依照这十五首颂的原理原则去修行,必定有成就。若是不能自修,仅仅把这六十句颂文背得很熟,还是无有益处。
颂有十五首,大致分为五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讲“佛教教学的宗旨”,这一段只有一首颂。第二首是独立的一段,“说明佛法理论的依据”。第三首以下到十三首,共有十一首颂,这一长段是讲“修学的方法”。第四段是一首,是讲“果证”。末后第十五首颂,是“结劝”。颂文体系、组织以及义理,非常精严,有条不紊,不但便于读诵,也是行门重要的原理原则。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这四句,我们乍看起来似乎是很容易懂,实际上所含的意思是既深且广。‘说通及心通’,“说”这一个字不但包括言说,同时也包括佛法所有的教学,用“说”字来代表。“通”是通达无碍,《华严经》讲的四无碍辩才,这是通的意思。“心通”就是宗通,心通与说通就是所谓宗门与教下,但是宗门与教下是一不是二。过去有人说,心通的人一定达到说通,而说通之人未必能做到心通。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深入一层观察,就知道心通与说通有密切的关系;若心不通,说通是绝对做不到。由此可知,要想做到说通,一定要心通。如何才能做到通达无碍?下面一句比喻为我们点出来了。‘如日处虚空’,像太阳一样,在虚空之中,意思是教我们要做到一法不立,才能做到通达。做不到,换句话说,纵然是以研学而通达三藏经论,或者通达世出世间法,自己并没有真正证得这个境界,也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不能做到“通”字;通,简单来说就是一定要亲证。心通者,证悟实相;说通者,解悟佛说。此地的“通”,是指证悟之说才是说通,决定不是解悟之说。这个意思,从以下的句子我们能看得出来。
这十五首颂,《法宝坛经无相颂讲话》解释得相当清楚,也举出禅宗许多公案来证实,并且得到当代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的印证。书中举出禅宗嘉山和尚公案,公案的内容是说明一个人,他亲证的境界到什么程度?所谓“上无片瓦,下无立锥”,这两句话就是如日处虚空的意思,到这样的地步才可以说是亲证实相。证得实相之后,实相是体,演说是用。体是根本,说是末,本能摄末,所以心通的人自然就说通。说通的人,由说通而证得心通,这也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因为常常演说就是长时期的薰习,薰习时间长了,自然就能证悟。所以说,由说通至心通,这是菩萨的教法;由心通至说通,是如来的教法,我们应当从这里来观察。这是说明“说”与“心”是一不是二。前面两句是说明佛教教法的原则,一定要做到通达无碍。
下面这两句是说明佛祖立教的宗旨。‘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唯”是唯独。“传”是承传,辗转授受。“见”是讲亲证。“性”是指众生本具的心性,在唯识称作阿赖耶识。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它的宗旨就是传授见性之法。“法”这个字是包罗万象,佛经里将这个字举作一切事物、一切理论、一切程序,乃至于虚空法界的总代名词。在这里,特别是指一切法里面的修行方法,尤其是指见性的方法。末后这一句,显示出佛法出世是普度一切众生。“邪宗”,简单的说,凡是不以见性法为教学宗旨的,都是邪宗。在佛法中,未了心外无佛、心外无法的一切宗派,也是邪宗。佛法是无诤之法,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也看到佛法里有一些争论,这是为了普度众生、破邪显正不得已的一种方法,决不是佛法喜欢争论。
初祖达摩祖师的老师般若多罗尊者,当年在他的本国教化众生,那时有两位法师,一位名叫佛大先,一位名叫佛大胜,都曾经与祖师同学于婆陀罗,修学小乘禅观。后来,佛大先遇到般若多罗,于是舍小向大,与祖师同门并化,被当时的世人称为门下二甘露门。而佛大胜却又分他的门徒成为六宗,所谓有相宗、无相宗、定慧宗、戒行宗、无得宗、寂静宗。祖师看到他这种分法,非常感叹的说:这位法师已经是落在迹象里面,何况再分而支离破碎(这是说佛大胜的六宗)。祖师就说:“我如果不为他辨别,这些人必然是永远被这些邪知邪见所缠缚而不能超越。”于是他就发大慈悲心到彼师门徒之处,一一与他们辩论,破他们的知见,使他们能破迷开悟,再回到正知正见。然后他才从海路来到中国,这就是中国初祖达摩祖师。
禅宗所谓“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性就是体,见性法才是真正如来家业。初祖分破六宗,已经给我们留下很好的榜样,所以说“出世破邪宗”。佛门之外的邪宗,我们容易认识,而佛门以内的邪宗,我们不容易发觉,这是特别要注意到。凡是不以明心见性或者一心不乱为宗旨,皆是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这首偈是说明佛教的教理。“法”是指见性之法,也可以说是一切法。一切法以及见性法,实在是说不上顿超与渐进。问题在哪里?迷与悟。有人很快就破迷开悟,有些人很慢才能觉悟,什么原因?‘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佛在《法华经》讲:“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所以,法确实是一,本无顿渐,只因众生迷悟千差,所以见道有早晚,这才建立顿渐的假名。“见性门”是指东山法门。这个法门唯论见性法,不论禅定解脱,也是六祖大师所谓“本来无一物”。不放下的,就是愚人,放下什么?佛门常说“一切放下”,或者说“放下万缘”,念佛法门常教导我们“放下身心世界”。身是正报,世界是依报,正报与依报都是属于色法;心法是指八识与五十一心所。换句话说,不但外面的色法要放下,内里面的心法也要放下。放下就见性,放下就是见性门。由此可知,放不下的就是愚人。放不下,就永远被摒弃在见性门外,所以说“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这首偈是行法的总说。“说”是说法,也是指宗门对来机所说的话。如果把这个意思展开来讲,就包括佛法所谓八万四千法门,这表示多,法门无量;但是它的原理是一个,所以说‘合理还归一’,“合”是契合,契合到真理是一。《华严经》讲的“一真法界”,《般若经》讲的“一实相”,《维摩经》讲的“不二法门”,净土宗讲的“一心不乱”,这都是讲到“一”。“一”,还是勉强的一个名称,古德说:“本自无二,一亦不立”;这桩事情就是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是言说思量所能达到。既然这种原本不可说,而勉强说之为“一”,我们对“一”也就不能执着,执着就归不了“一”。在禅宗里,祖师大德为逗当机,有所谓“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狗子无佛性,狗子有佛性”。从这些公案来看,我们可以体会到,诸佛如来、历代祖师所说之言词,句句都是活活泼泼,教我们契入一实相,决定没有一个死方法来教导人。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这两句讲的是真性自用。“烦恼”,一般来讲所谓七情五欲。在佛法里说得更为清楚,如《百法》讲的六种根本烦恼、二十种随烦恼;换句话说,世出世间所说的烦恼,总不离贪瞋痴。从根本上说,贪瞋痴外,再加傲慢、疑惑、邪见(或称恶见)。在烦恼之中,修道之人应常转烦恼为般若智慧,此是修行见性的原则,亦是契合一真理体的修为,在般若里称作“观照般若”。所以,怕的是我们提不起观照般若,就为烦恼所转。若能在烦恼之中提起观照,这是“生慧日”。这句经文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常”字,要时常提起观照的功夫,古人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前面两句是邪正的定义,教我们认识什么是邪、什么是正。“邪”就是烦恼生起,妄念起来时就是邪来,妄念去除就是正来。妄念如何去除?觉;“念起即觉,觉之即悟”。换句话说,念起是“邪来”,觉了是“正来”。但是,这样的邪正是相对而生,是二不是一。二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所以,后半偈教导我们:‘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邪与正都要离开;换言之,邪正不二,邪正一如。若是我们要去邪存正,正还是邪,所以必须要做到“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时清净心才能现前。清净心就是真如本性;换句话说,祖祖相传就是传见性法,见性法就是一颗清净心。假如我们疏忽清净心,不晓得在清净心上用功夫,我们在菩提大道就走入歧途。清净心是一定要证得的,但是清净心也是最不容易证得。为什么?《楞严经》云:“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我们在一切境界中才存分别,就已经落到生灭门,就成了知见立知。
《坛经.参请机缘品》,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这首偈在我们看来,这个境界相当不错,正如神秀大师的偈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一样的意思。可是六祖大师听了之后,就知道这个境界依旧未明心地。若照此方法来修行,则是增长葛藤、增加系缚。所以,他从反面对症下药,说“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这首偈的用意,就是“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祖师这首偈是针对卧轮来作的,若不是卧轮的境界,这是决定用不得的。为什么?你起心动念就又错了。可见,我们不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在修学过程里,也不能起心动念,当然更不可以有所执着;佛法是破执着之法,一有执着就错了。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菩提”是印度话,中国意思是“觉”,觉是觉悟。此处所说的境界,有事有理。从理上讲,由断烦恼障而证得一切智,这是通于三乘(声闻、缘觉、菩萨)的菩提。从事上讲,由断所知障而证得一切种智,了知一切诸法,这是如来的菩提。如来菩提通于此二者,故称大菩提。
‘菩提本自性’,如来的大觉本是自性中具足。六祖说:“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明白指出自性就是第八识。六祖当时三更入室,听受五祖讲《金刚经》,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祖师于言下大彻大悟,顺口说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也证明一切众生与十方如来的自性没有两样。迷了菩提自性是凡夫,悟了菩提自性是佛,佛与凡夫只不过是迷悟不同而已。在此祖师说,第一句是自觉,本来觉;第二句是转本觉为不觉,正是《起信论》所谓“一念不觉”。“一念”是什么?就是起心。‘起心即是妄’,我们在一切法中起心动念,就是妄想,就是无明。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此偈前两句是从本觉而迷成了不觉,后两句是本觉在不觉之中。只要我们能正,“正”是什么意思?是“邪正俱不用”,这就是正。你用邪,当然错了,你用正,还是错了;必须要邪正都不用,这才是佛所说的正法,三障就能离开了。“三障”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障说出轮回的现象。烦恼是起惑,就是迷惑;业障是由迷而造作种种善恶业;有了业,业遇缘一定有果报,就成报障。这就是惑、业、苦所造成的三界六道轮回的现象。这一句中,祖师教导我们超越轮回的原理,就在一个“正”字;“正”字简单的说,就是真心在一切境界里,永远是一念不生、两边不着。诸位要晓得,起心动念是妄心,不是真心。这桩事情,我们在《楞严经》读得很多。楞严会上佛教导我们“舍识用根”,根就是正,因为根确实是在一切境界中不生分别、不起执着。由此可知,生分别、起执着的是妄识,不是真心;也就是不是清净心,那是在妄识之中,在妄缘之中。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这首偈是教导我们自觉法。修道是修什么道?就是修见性之道、修成佛之道。修见性成佛道者,于世间一切事业皆不相妨碍,正是《华严经》所说“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但是,修行人须‘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应。“常自见”就是自觉,怕的是见不到自己过失。“过”,并不是说我们造罪过、做错事情,这种过我们容易觉察,凡夫都晓得,不是大修行人事情。此地,“过”是指用邪、用正。用邪不必说,我们一般人都知道是过,用正也是过,这就很不容易懂。前面说“邪正俱不用”,我们执着在正,分别在正,这就有很大的过失。
永嘉大师《证道歌》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这句话我们听起来很不容易懂,也没有法子肯定它。为什么?遇到利刀来伤害,或者遇到毒药,我们想想:我们起不起分别,动不动心?一生分别、一起执着就错了。这是讲的世间法。再讲出世间法,譬如戒律,小乘戒如比丘戒、比丘尼戒,大乘戒如菩萨戒,我们若是执着于戒相,错了,不执着于戒相,也错了。为什么?不守戒是犯过失,存心持戒亦不是正。“邪正俱不用”,是持而无持,无持而持;运用于念佛上,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要见到这个境界,与道才能相应,就是“相当”的意思。这个境界非常微细,必须时常警觉自己,于一切法中,尤其是于大乘法门,无论自修、弘扬,我们有没有执着、有没有分别、有没有起心动念;若有执着、分别、起心动念,即是自己过。能见到自己的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明我们对于环境的觉悟。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人事环境。这里所著重的是人事环境。‘色类’是说各色各类的有情众生,佛法一般讲“胎、卵、湿、化”。‘自有道’,“自”就是他自己;本来自有真性,真性是一切众生所同具的。真性是清净平等,这是道的意思。道,不妨碍道,所以说‘各不相妨恼’。只要我们不起分别执着,即能见到一切万物同此真常本性。
悟道之人,如古大德所说,“彼以毒来,我以慈受”,这两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必须要真正通达诸法实相,才能做得到。在行持方面,看起来并不难懂,我们举最简单的例子:凡是冤家对头存一种毒害之心来对我,而我能以慈悲爱护之心来对他,这是古人所说的“以德报怨”,这是很高的修养。“怨”没有自性,“毒”也不是真实,而“德”、“真诚”才是真实。佛法讲“慈”,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此境界中必定是怨亲平等,这是佛法所提倡,这是道。离怨亲平等、真常自性的道,再去找道,六祖说“终身不见道”。诸佛所证得的理体是究竟圆满,本无增减,亦无生灭,处处皆圆,所以,万类之中哪个不是佛?本源之性,也就是此处讲的“道”,何曾有过分别?可惜的是,众生背觉合尘,迷头认影,离开心内之道,妄求心外之道,当然是无有是处。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波波’是奔波不停。此地并不是指我们一个人在一生中劳碌奔波,文字中含有深义,是说我们的心,心到处攀缘永远得不到休息,如此度过一生,一直到老死,必定会懊悔,这一生空过了。换句话说,若要一生不空过,就要修定,心能在境界中做主宰。大经云:“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如此才能见到真道。‘真道’是真常之道,佛法称为诸法实相,亦称为真如本性。要想见到真道,大师告诉我们‘行正即是道’。“行正”二字是关键所在;邪正不二,邪正俱不用。所谓不思善、不思恶,屏息诸缘,不生一念,根尘不偶,一切皆舍,舍相亦无,如此才是正行;正行与道相应,正行才能真正见道。
“离道别觅道”,是邪见之人。三祖教导我们:“不用求真,唯须息见。”意思是说,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止住;止住之后,心才能定得下来,心才能静下来,直到根境相偶时候,不起分别,不起妄念,一切任运自然。行者能真正通达这个道理,不违背这个道理,表现在日常生活行为之中,这就是“行正”。正就是道,除了“正”之外,更无别道。
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道心”就是觉心。没有觉心,人必定是迷惑颠倒。心迷倒,行必然不正。“闇行”就是迷惑颠倒之行,这是修道之人、求道之人,所以不能见道的根本原因。这是修学佛法希望在这一生中有所证悟者,不可不知的关键所在。“道心”,简单的说,无一切妄心,这就是道心。道心就是真心,行正之心亦是道心。行正之人,心无所住,心无所住即是心心在道;心心在道,则举足下足,无非是道。闇行之人,心住于法,于是眼被法障碍,盲修瞎炼,无由见道。《金刚经》云:“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与此地意思相同。“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这是说明菩萨如何住于道心、如何行正行。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六祖这两句,实在是真正提醒我们。《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修道之人,若还常见世间种种过失,可见其妄心并未消除;换言之,“能所”没有舍离。果然“能所”亡了,所见世间众生见同不见;能所双忘,当处是道。古人所谓“十字街头不见有一人在”,功夫到此程度,即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沈”,这个时候,世间与出世间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若想知道自己所修之道,是真或是假?只须问自己,对待别人过失是见或不见,即能考验。果然确实不见一切众生过失,自己则有相当好的境界。若自己还见一切众生常犯过失,则不是众生有过失,而是自己的烦恼心所与境界相应,所以,是自己的过失,而不是众生的过失。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这首偈是说明“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的义趣。如果我还在批评别人过失,便是起心分别,我相未忘。他人之过失,与我本来没有关系,起心分别即生瞋恚,烦恼种子渗入识田,转变为自家之过失,这是不智的行持,所以叫做“左”。‘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左”就是错了,自己错了。佛门教导我们要修怨亲平等观。‘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只着重在个人的自修。
真正修道之人,一定先要求解。求解的目的,是将宇宙人生一切真相确实的了解,不能含糊笼统。了解得愈真切,我们的分别、执着、妄心才真正能放下,所谓是“歇即菩提”,才能歇下。否则,在环境中总免不了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之所以不能顿歇,皆由无始劫中的烦恼习气。老同修都晓得,烦恼易断,习气难除。习气不除,障碍明心见性。这十五首的偈颂,诸位要将它念熟,最好能背诵,常常提起觉照的功夫。一遇到境界,心里才动心,自己就能觉察到。觉察什么?“他非我不非”,把自己的分别、执着、妄想、是非顿息。要求自己的心像明镜一样,古人所谓“胡来现胡,汉来现汉”,胡是外国人,外国人照镜子,镜子现外国人的相,中国人照镜子,镜子现中国人的相;随缘现相,没有执着,没有分别,这就叫真心用事。庄子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我们若是动了是非瞋恶之心,或者出言批评他人而与人结怨,这个错误就太大了。不但眼前我们与人结怨,而且识心中还种下恶报的种子,这才是真正的过失。所以说“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这两句就是教导我们如何断除是非之心、妄想之心,破除烦恼习气。“却”是排除的意思。“却非心”是排除非议他人的念头。修行人须如如不动,不理他人是非好恶。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我们的心,永远像止水一样,自能打破烦恼。宝志公说:“烦恼因心故有,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须臾得道。”又说:“如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外境皆空,哪有是非人我?这样才是破除烦恼极妙方法。云门祖师说:“你立不见立,行不见行,四大五蕴不可得,何处见有山河大地来?是你每日把钵盂盛饭,唤什么作饭?何处更有一粒米来?”到这田地,爱憎好恶都与自己真性毫无交涉,这时才真正是天下太平,更无一事。‘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这两句是说得大自在,显示参学之事已经圆满,所谓“饥来吃饭困来眠”的大休大歇境界。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这首偈是说自己修学圆满之后,若有机缘,一定要从事于度化众生的事业。教化众生之目的,是令众生断疑、破惑、生信、见性。他人在迷,你想教导他趣向觉悟之道;他人步入邪途,你想化他归正路,这是诸佛菩萨出世的本怀,也是诸菩萨修因的正行。可是,自己方面必须具有方便的智慧,才能起化他的作用。何谓“方便”?所谓方便,就是通于权巧的智慧。权巧乃是一种利益别人的手段方法。照这个意思来说,大小乘一切的佛教都可称为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用,便用契于一切众生根机的方法;还有一说,“方”是方正之理,“便”是巧妙之言辞,所谓四无碍之辩才;用方正之理与无碍的辩才利益一切众生。说真实的,究竟之旨归为真实;假设、暂用的,这是方便,又称为善巧、善权。这就是说明,必须用这些方法,才能入真实之门,才能入一真法界,才能证得一心不乱。在宗门里来讲,祖师开示说法的方便,在本经六祖为门人法海等举出“动用三十六对”,这不过是一个例子而已。如实说,达到了说通心通,真正是一言难尽。凡是祖师开导后人的,都是大纲一类而已。我们从纲领中,能体会到这个义趣,悟入这个境界,然后才能受用无穷。不过,这样的启示,须是见性的善知识才能理解,才会运用。若无见性,只是学他人的方法,皆是死板而不灵活。
要想令人破迷开悟,当然不是容易事情。六祖在此告诉我们,要想叫别人断疑生信,自己一定要“自性现”。可见,自性现的标准相当之高,也是相当的必要。因为,以自他一如的精纯心印力用,才能截断当机的现业流识,这样才能叫他言下大悟。这是宗门知识直指人心的妙密作用,往往不是教下所能做得到。宗门着重“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不注重文字名句,这也是我们应当要了解。
佛法在现今,已经流入到学说与理论,这样实在是丧失佛法本来面目。无论大小乘佛法,其目的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果,而破迷开悟才是它真正的作用。如果要说到理论、说到学问,不但不能开悟,反而增长迷惑,这就违背佛法的根本精神。佛法的根本精神,是指导我们人生心行、行为,不是一种空谈的理论。说到这一点,《坛经》确实做到了,它的文字简洁,确实具足对一切修道人的心行,做一个最高原则性的指导方针,这也是为一切修学人所喜爱的一本典籍。可见得见性之后才具足无量的方便,决不是以知解来接引众生,所以他才能令众生得到究竟真实的利益,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这首偈是教导我们生信、悟解。‘佛法’是指佛祖相传顿教之法。‘世间’,“世”有迁流的意思,“间”有界限的意思。世间与世界是相同的意思。佛法讲世间,一般讲两种世间:一种是“有情世间”,另外一种是“器世间”。佛法就在世间里面,不需要离开世间去求取正觉。儒家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如果离开世间做人的本分,去寻觅菩提觉道,就好比向兔子头上去找角一样的傻。兔没有角,就好比离开世间,决定没有菩提一样。古德也常用金与器来比喻,所谓“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若舍器去求金,就与求兔角是一样愚痴。
世间一切诸法,佛在《法华经》为我们作“如是”之解,所谓“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如是”,能见到这十大要领,你就能见到百界千如。见到百界千如,才是真正的世间觉,成就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十如是”,天台大师把它分作三句读。以“相”来说,第一句“如是相”,第二句是“是相如”,第三句是“相如是”。一个字有三种读法,十个字合起来就三十种读法,从这个读法里面,我们就能悟入一切法的真实相。我们修学果然能依照十如是用心,时节因缘成熟,头头是道,遇缘触着,当下豁然大悟。这种境界,在古代依照这种方法修行见性的人很多。
由此可知,佛法最重要的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提得起观照的功夫,功夫得力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是一不是二,所谓是“一法如,一切法如”。到出世间与世间是一如不二,然后才能证得烦恼与菩提不二,生死与涅槃不二。可见,迷就叫世间,觉就叫净土,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迷悟在心,不在境界。所以,境界确实是“如”、“是”;换句话说,有所“不如”,有所“不是”,都是迷心的错误妄见。古人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定慧,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我们要是能稍稍体会得,与佛又有什么不相同呢?所以,只要我们在一切境界中不起贪瞋妄念,离开一切善恶的妄想,行住坐卧,触目遇缘,与佛之妙用也没有什么不相同的。古人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我们要是把一切心息掉,妄情从哪里起来?妄情不起,起作用的就是真心。所谓“但息妄缘,即如如佛”,这就是常住真心,这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这首偈是讲到证果的方法。“正见”是不二之见,不起心分别;换句话说,反过来都叫做“邪见”。三祖《信心铭》云:“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正见迥然现前,身虽然在缠,心已经出世。试问:心不住相,还叫什么作世间?如果起心分别,必定被境界风苦乐所缠,这就叫世间。但是,邪与正,这是相对建立的名称。正能治邪,如同病去药除,邪被正所治,邪去掉了,正也不存在,所谓病去药除。所以,邪与正都要离开,这是讲邪正双遣。但是,在现前这个阶段,我们要觉悟,我们邪还没有去掉,所以要用正。等到邪没有了,正才不要。如果说,邪还没有去掉,先把正去掉,那个麻烦就大了,必定堕落。一定到邪念不生,正法也不要了,这个时候是邪正双遣,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菩提本性宛然现前。
诸位要记住:“佛是无求人”,我们求就错了;“法是无求理”,你要求也错了。如果你执着“我都不求”,你还是同于有求;你要是着无为之相,还等于有为。《金刚经》云:“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又云:“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这是般若经非常重要的句子,我们一定要牢牢的记住。在一切境缘中训练自己,一定要在境界里八风不动,然后才能超越,才能真正离开邪正两边,见得菩提自性。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这首偈是六祖对我们的结勉,说明以上的偈颂是顿教,一定要悟,不可以迷。悟了,就很快成就;迷了,是不能成功的。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史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次日。韦剌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剌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六祖大师在大梵寺演说顿教法门的第二天,韦刺史以及与会的大众设斋供养。斋罢之后,提出两个重要的疑问,请六祖为大众开示。这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功德的问题,第二个是属于净土的问题。现在我们先讲第一段,“问答功德”。
达摩祖师初到中国来,晋见梁武帝的时候,留下一段公案。当时梁武帝说:“我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多少功德?”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大护法,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都是歌颂武帝对于佛法的护持。他见到达摩祖师,首先就问他:“我究竟有多少功德?”达摩祖师答覆说:“实无功德。”这则公案,可以说是普遍流传在民间。韦刺史他们对于这桩事很有疑惑,所以他就说:“弟子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和尚为我们开导。”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六祖的答覆,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是直答,第二段是辨别功德,第三段是讲功德的修法。六祖说:“武帝心邪,不认识正法,误会了,把求福当作功德。”这种误会,可以说是普遍的存在,我们对于功德与福德不能正确的辨别,分不清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福德。六祖说:“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离相修福,修福也是功德;若是着相起修,就是福德,不是功德。
第二段:辨别功德,有六句。第一句:‘见性是功,平等是德。’明心见性才是功。“功”是指功夫;“德”是修功而心有所得,心性平等,这就是德。换句话说,平等必须要见性,见性心自然平等。第二句:‘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这是说明功德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相貌。古人说:读书在于变化气质。能变化气质,这个人待人接物必能谦虚恭敬,这就接近功德。第三句:‘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这句说的境界就比较高,因为其中的道理涉及甚深的唯识学。“万法”是指整个宇宙人生。宇宙人生从什么地方来的?是从自性建立来的。虽然是自性建立,可是愚迷之人他不知道,觉悟之人他是清清楚楚,一切明达,这是功。“心体离念”才能自觉,才能见到自性建立万法;如果心体有念,必定不能见到自性建立万法这个境界。
第四句:‘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这一句是从修功说的。前一句说的是理体,这一句说的是修学。修学,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哪个宗派,原理原则是不会变的,就是一定要与自性相应,这是佛门常讲的称性起修,这就是功。一个人能称性起修,他六根在六尘起作用时,必定是清净无染,所谓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就是德。换句话说,能做到六尘无染,就与自性相应。所以,功与德是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第五句:‘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这也是从修学说的。这是说大乘佛法所谓真实的善根|精进。精进必须要做到念念无间、永无退转,这是功。如何才能做到?一定要“心行平直”。心是思想,行是行为,平是平等,直是正直,我们的心思行为要做到平等正直,这就是德,如此才能达到念念无间。念念无间与自性是相应的,心行平直就是无染。第六句:‘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这两句是为我们做简单扼要的结论,使我们对于“功德”两个字,更能明细的理解。“修性”也就是修心。“心”与“性”,在佛法里有时候意义相同;有时候我们说“性”是指“真心”,说“心”是指妄心,这要看用在哪些经论上。此处讲的修性就是修心,尤其是着重在真心,这是真实之功。‘自修身是德’,修性为体,修身为用;修性是内,修身是外,表里一如,这才是真实的功德。可见功德确实是在法身之中,而不在修福。
第三段:祖师告诉我们功德的修相。六祖说:“修功德的人,他的心在一切人事环境上,在一切物质环境上,他常存恭谨之心,决定不会有轻慢的心,而且是真正能做到普敬一切。”《华严》十大愿王第一句是“礼敬诸佛”,《礼记》第一句是“曲礼曰毋不敬”;合起来看,才知道世出世间的圣人,教导我们修学的宗旨、修学的纲领,是一不是二。换言之,不修功德的人,纵然修福德,他心里常存着轻慢人的心,贡高我慢的习气他很难断除,而且时常表现在待人接物之间。这是祖师为韦刺史解释功德这桩事情。
又问。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第二个问题,就是问答净土。韦刺史问:“常见出家人,或者在家居士,念阿弥陀佛,求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究竟能不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愿大师为我们破除疑惑。”六祖说:“这桩事,佛说经文分明。”大师这句话里面包含的意思很多。净土经论最重要的是三经一论,专讲西方极乐世界理论以及修学的方法。除此之外,于一切大乘经论中随带而说的就太多太多了。“经文分明”这句话,意思是这已经很清楚,用不着再疑惑了。既然韦刺史与大众有疑,而且这些人根性都很利,所以祖师也就大慈大悲,特别为他开示。六祖说:“心净即佛土净,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这就说明,六祖在此所希望的,是希望大家求自性净土,修自性弥陀。这在净土法门里也属于向上一着,就是修“理一心不乱”。祖师非常慈悲,特别教导大众修学的方法。在修学方法中,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先除十恶八邪,这是修净土之先决条件,我们千万不能疏忽。
“除十恶”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两舌就是挑拨是非,斗乱两边;不恶口,恶口是一种烦恼的习气,它能障道,能障碍我们的清净心,必须要戒除;不绮语,绮语是所谓花言巧语,其目的若不是开玩笑就是存心欺骗人,这也是不良的习气,若是有心造作绮语,其所造恶业则有意想不到的严重性;再就是意地,心意里一定要不贪、不瞋、不痴。除十恶业也就是修十善业道。
“八邪”就是八正道的反面。第一是“邪见”,邪知邪见;第二是“邪思惟”;第三是“邪语”;第四是“邪业”,就是一切不正常的造作;第五是“邪命”,邪命是讲不正当的方法谋生活,凡是不正常或者造作恶业来维持我们的生活,叫做邪命;后面三条是“邪方便”、“邪念”、“邪定”。
祖师教导我们,一定要修十善业道,一定要修八正道,以这个为修学净土的基础。然后以这个基础再进一步,“念念见性”。要如何见性?在日常生活中,心行要平等、正直。这桩事情完全操之在自己,不操之在别人。我们自己心行平等,做事正直,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就相应,所以六祖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若是能悟到无生,无生即是无生法忍,是净土宗所讲的“理一心不乱”,这是祖师对我们殷切的期望。禅宗的修学以大彻大悟为目的,纵然修净土也不例外,这样,见西方只在刹那之间。这句话我们能相信,因为在净土法门,只要功夫成片就决定可以往生,何况已经念到理一心不乱!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无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唯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这一段是说“自性佛土”。大师告诉我们,自性若迷,就是众生;自性要是觉悟,就是佛。可见,佛与众生这两个名词,只是自性的觉与迷不同的称呼而已。大师在此特别举出几位佛菩萨,做为表法的代表。观音菩萨代表“自性慈悲”,自性慈悲就是观世音。势至菩萨代表“自性喜舍”,喜舍就是大势至。“势”是势力,“至”是讲这个势力达到顶点,达到最圆满、最高的境界。唯有智慧究竟彻底圆满,才能真正做到离相的喜舍,这是大势至菩萨的意思。释迦牟尼佛代表“能净”。“释迦”是梵语,中文意思是“能仁”,就是能够仁慈、慈悲一切;“牟尼”译作寂静。弥陀即是“平直”,平是平等,直是正直。“阿弥陀”是梵语,中文意思是“无量”,通常我们用“无量光”与“无量寿”来解释这个名号。大师在此处是用“平等正直”来解释阿弥陀,这个解释也是非常好。心地平等,确实这个心是无量的;心不平等,这就是有量,就不是弥陀的意思。行为正直,这个行与自性就相应,所谓一一行都能充遍虚空法界。一一行既能充遍虚空法界,与虚空法界无二无别,岂不是“无量”的意思吗?
这一段是讲净土,所以六祖大师特别举例净土三圣,即西方三圣。阿弥陀佛是代表平直、代表理体,观音、势至是代表从体起用。一般讲,观音菩萨代表的是他受用,大慈大悲;势至菩萨代表的是自受用,清净平等。诸位要晓得,不能舍,心就不清净;能舍,心就清净。不能舍,法喜就不能充满;能舍,法喜才能充满。
自性,外照六门(六根)清净;自性内照,三毒即除。若自性不能内照,贪瞋痴是消灭不了;自性内照,就化贪瞋痴为无上智觉,这就成就法性土。由此可知,六祖的开示是直指“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一章的宗旨,是教我们应当要修无漏的功德,不要执着有为的福报;应当取自性净土,修“理一心不乱”,不要取方便土,也不要取同居土。这是大师悲心开示,决不是破净土,这一点我们应当要明了。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作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依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此地有四首半(十八句)的偈颂,这是指示我们修自性净土,也是修理一心不乱上品上生的原则。第一首偈:‘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这首偈,与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诫是完全相同的。第一句:“心平何劳持戒”。心平是讲“道”;中国古人教人的原则是讲“道德仁义礼”。这一句教导我们,持戒的目的是要达到心平。若戒相持得很严,心里不能平等,换句话说,持戒的方向、目标就错了。佛法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诸位想想:心不平,定如何能成就?心平等,定自然成就。所以,这一句才是真正的大道。我们读《礼记》,读到“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字怎么讲法,我们可以用六祖这句话来解释,心平等就是道。不但是世间的道,出世间最高的道也不外乎如是而已。诸佛菩萨并无二道,大道就是平等。第二句:“行直何用修禅”。这句是讲“德”,也就是行直。行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身体的造作、口中的言语、心里的念头,都称为行为。行为要正直。行为正直,祖师说,何用参禅?可见,禅的目的就是要表现在行为的正直上。所以圆教的经论,都是说禅就是真心,真心行事就是禅,行直是真禅者。第三句:“恩则亲养父母”。这句是讲“仁”,仁孝是做人的基础,也是成佛、成菩萨的大根大本。从孝养父母,扩大到孝养一切众生。儒家如此教导我们,佛祖亦是如此教导。第四句:“义则上下相怜”。“义”是讲尽义务,决不是讲报酬。凡事要讲求报酬,就不叫做义。比义再低一级的,这是讲礼,礼才有往来,才有报酬,所谓是“礼尚往来”。由此可知,礼是做人标准最下的一级,往上去,都不讲往来,只有尽义务,而没有要求别人报答。这是第一首偈,讲“道德仁义”。
第二首偈:‘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这首偈前面两句是讲“礼”,礼是要讲求让。第一句:“让则尊卑和睦”。让,大众才能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第二句:“忍则众恶无喧”。这是讲“忍”,也就是佛法讲的“忍辱波罗蜜”。人要是能忍辱,什么事情都容易解决。忍是世出世间的美德,大乘佛法特别重视这个字,所谓“忍”能成就功德,能保持功德而不丧失。在忍里面,特别讲求的是“不报愚迷无道”,愚痴的众生、迷惑的众生,因为愚迷才不讲道义,这样的人,我们可以原谅他,不必去报复他。第三句:“若能钻木出火”。这一句是说精进、勤修不息的意思。果然能精进勤修不息,必定能超凡入圣。第四句:“淤泥定生红莲”。“淤泥”是代表凡夫众生,“红莲”是代表圣者、佛菩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可以从凡夫众生提升到佛菩萨的境界。
第三首偈:‘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这四句,就是普贤菩萨的“忏除业障”,这在修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若有业障,我们就不能见道;我们要想见道、想证道,首先要把自己的业障排除。排除业障,首先要亲近善师、善友。善师善友以直言的口吻来纠正我们的毛病,所谓是“苦口良药,逆耳忠言”,我们要能接受,我们要能感激,要真正的求改过自新。改过之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护短之人,必定不是贤者。这是勉励我们要真正忏悔,真正的忏悔就在改过。
第四首偈:‘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这首偈可以说是一般菩萨日常生活的标准。第一句:“日用常行饶益”。饶是丰饶,益是利益;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一定要存心利益众生,不但要利益众生,而且要给予众生最大的利益、最圆满的利益,如此才叫做饶益。佛法里的利益,并不专注现前,佛法特别重视,现前令众生得利益,将来还是得利益,这才叫做真正的饶益。若现前令众生得利益,后来则有害,这就不叫做利益众生。换句话说,眼前对于众生似乎没有多大的利益,甚至于有些不便的地方,可是将来对于众生有莫大的利益,这也算是真正的利益。这些原理原则,我们一定要懂得,这是菩萨行的标准。第二句:“成道非由施钱”。仅仅靠布施不能成就道业,道业是要修心,是要修正我们的行为。靠一点钱财的布施,要想贿赂佛菩萨,要想巴结那些神仙,这是迷信,这是迷惑颠倒,不但不能成就,反而造作无边的罪业。第三句:“菩提只向心觅”。这是讲究竟的大道。佛法无论哪一宗、哪一个行门,我们常讲八万四千行门,也讲到无量无边的行门,修行法门虽然是无量无边,它的方向、原理只有一个,就是一定要“修心”。禅宗讲“直心是道场”,心直言直才能成就无上菩提,不必要向心外去求法。第四句:“何劳向外求玄”。这是指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是错误的。心外求法,在佛法看作外道。佛门讲的外道,并不是佛教以外其他宗教叫外道,那就错了。若是这样说法,则意思太狭小,不是佛法说的本意。佛法讲的“内外”,是讲“心内”、“心外”。我们求生净土,念阿弥陀佛,我们认为心外有个阿弥陀佛,那也错了,也是向外求玄,不能证得一心,不能生得净土。这是千万要记住的。
末后半偈有两句,这是结劝:‘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这两句话是做一个总结,也是劝勉的意思。“听”是我们自行,我们自己听老师讲。“说”是我们教化众生,就是把佛法这些道理、方法说给别人听。我们自己听以及说给别人听,都要依照这一个原理原则来修行,这样果报自然不虚,所以说是“天堂只在目前”。
以下八章经是六祖一生所说的法要,可以说句句话都非常重要,这是由门人分类编辑而成的,与前面两章性质稍有不同。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如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定慧一体”这一章,我们分成五个段落来介绍。第一段:解释“定慧一体”。禅定是体,智慧是用。何谓“禅定”?大师在这章经中为我们说得很明白,“涉境不执着”,境就是境界,我们六根涉入六尘境界,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定,所谓寂而常照。可见,禅定是有作用的,它不是一个死定,它的作用就叫智慧。智慧,重要的是心境俱空,照而常寂。体用不二,就叫做一体。
第二段:是讲这一章经的宗旨,六祖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我此法门”这一句,就是指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相传的这个法门,所谓禅宗的顿教。这一个法门,也就是祖祖相传者,它是以定慧为根本;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定慧既然是一体,我们在修学时,当然就要注重定慧等学,这是非常重要的。既不能偏重在定,也不可偏重在慧;禅家讲,偏重在定,免不了枯寂;偏重在慧,往往落入颠狂,所谓是狂慧。到定慧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禅定,才能由定开慧。寂照一如、寂照平等、寂照不二,这才是禅宗顿教所讲求的。六祖说:“心口俱善,内外一种,这就是定慧平等”。这一句是教导我们如何学定慧等学;换句话说,定慧等学的最初方便是心口俱善。内心和我们的外表要一致,不能口里说的是一桩,心里想的是另一桩,那就不是禅定。心里想的、口里说的、身体所行的,完全是一样,这就叫定慧等学。这桩事情是要我们自己去悟,自己去修,如果有争执,就是迷惑颠倒。稍有一点争执的心,这就是胜负的烦恼没有断,必然增长四相的执着,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执着。宗旨大意是如此。
第三段:是讲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定慧一体的修行要领,在中国南传禅宗里非常重要,特别重视“一行”。行就是修行,修什么?修一,就是心、口、身行要一,这就叫三昧。六祖说:“于一切处所,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者,就叫做一行三昧。”六祖引经来证明他所说是有根据的,《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这是修行最重要的一个纲领,若不能把握这个纲领,我们的修学是很难成就的。尤其对于“一行”,必须要有正确、清晰的了解,而后才有下手之处。
一般所犯的过失,所犯的错误,大师告诉我们,是迷着法相。对于法相认识不清楚,同时又执着,误会了,以为是只要坐在那里不动,盘腿面壁,心中不起念头,这就叫做一行三昧。这是将一行三昧错解了,这种见解,实在说等于无情的众生。一块石头,它摆在那个地方几百年、几千年,它在那里不动,它也不打妄想;换句话说,这块石头就入了禅定?我们要想学佛、修禅定,修到最后就变成一块石头?所以,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是误解一行三昧,这是障道的因缘。还有一种,譬如神秀大师他们所传的,静坐看心、观静,认为心要是不动不起,这就是禅定。这种观念、这种修行法,在佛教里相当普遍。六祖告诉我们,若我们对于这个方法执迷,到最后不但不能成就禅定,还免不了着魔。这样辗转的相教,当然是错误的;这个错误就大了,不但是自己不能成就,而且误了一些好心学佛之人,岂不是非常可惜!
如何正确修行“一行三昧”?六祖说:“但行直心。”直心就是诚心。无论在什么场所,无论在什么境界,总要保持着心地的真诚,同时要空寂,不着一法,心境俱空。道应当要流通,佛祖为我们说“应用无碍”,如《华严经》所显示,不但理事无碍,而且事事无碍,这是正确的。六祖又告诉我们:“定慧名是有二,体是一个。”一个就不能住,就不能执着。心如果住法,无论什么法,只要你有执着,只要你心有所住,这就是自己缠缚了自己。《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这都是世尊教诫菩萨的名言。迷人渐渐能契入这个修行方法;觉悟的人,他就顿修,速度就来得快。只要识心达本,知道一切法原无差别,所谓圣凡平等、性相不二。
第四段:禅宗自从世尊传于迦叶后,祖祖相传本来的正教,我们一定要记住、要理解、要依教修行。六祖提出三条大纲:“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是大乘佛法三大纲领。能把握纲领,依照这个纲领去修学,决定不会错误。不但参禅如此,纵然是研教、念佛、持戒、修密也不离这三大纲领。离开这三大纲领,就不是佛法。
第一纲领是“无念为宗”。何谓“无念为宗”?六祖说:“于念离念。”这句话不太好懂。我们通常讲“离念”,离念一定是无念,无念就没有念了。“无念”没有念,不是禅宗讲的无念,禅宗讲的是“念而无念”。可见,他是有念,有念而不执着,知道念的体相,这是离念。在相上讲,他见闻觉知,六根照见六尘所起的作用,不染六尘境界,也不会因六尘境界而生起妄心。这个妄心,是唯识讲的“心法”与“心所法”。说得再粗显一点,就是不起心;八心王与五十一心所都不相应,这就是不在境界中生心。
“无”,是无任何的事情,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凡夫心里面总有事,事就是烦恼。如果一个人心里面没有事,诸位想想:心没有事,身当然没有事,境界也没有事,所以才能得到一切清净。还有一个意思是“无二相”,以清净心观察世出世间,无非清净,正是佛在大经所讲:“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寂灭现前时就是无二相,万法平等一如,我们在《华严》、《法华》都体会到这样的境界。这是佛与大菩萨的真实境界,必须要到无念才能证得。这个境界中,决定没有尘劳烦恼的念头生起。这是“无”的意思。“念”,是真如自性起念;换句话说,就是真如之用。这是说明“无念”是念而无念,无的是妄念,念的是真念,就是真如起念,真如之用。经上说:“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就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可见禅宗讲“无念为宗”,并不是教你什么都不想,什么念头都没有。这是误会!它是教我们无心意识的妄念,存自性真如的正念,无念为宗是如是讲法。
第二纲领是“无相为体”。无相为体是说“于相离相”,这才是无相。“相”,是阿赖耶的本质相,在我们眼前,为我们六根所缘的本质境界。离什么相?离妄相。这个道理在唯识说得非常透彻。在一切相不起妄想、分别,也不起妄念,这就叫“于相离相”。能做到于相离相,法体就清净,这个时候清净法身现前,正是所谓心清净则身清净,身清净则境界清净,境界清净则国土清净,所谓“心净则土净”。这对于修净土的同修来说尤其重要,若修净土决定要取得理一心不乱,不懂得这个道理是无法起修。
第三纲领是“无住为本”。无住,佛在《金刚经》特别强调;而六祖也是在“无住”大彻大悟。何谓“无住”?六祖说:“于诸法上,要学着念念不住。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太好了。我们凡夫妄念纷飞,想东想西,想前想后,这是错误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都是讲求“无住为本”。这三大纲领,是祖祖相传本来正教。
第五段:是讲修学违背了三个纲领,有什么样的过失。第一,违背无念为宗,这是起心动念的过失。六祖说:假如我们一切都不想,一切的念都除尽,实在讲就是修无想定。无想定,果报在无想天,无想天是属于外道天,不是真正的成就。六祖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就是生到无想天,还是大错。其次,这样的人,他对于如来所说之法、祖师所说之法义,并不了解,也不认识;自己错了,犹算罢了,还要劝别人,教导别人,又谤佛经,这个罪过就大了。造这种罪过,他自己还不晓得,这真正是非常的可怜!六祖说:在境界里,如果有念,必定就起邪见、不正确的见解,一切妄念都会从此而生。这是起念的毛病、过失。第二,讲着相的过失。“诸法实相”是说一切法无相,如果我们在一切法分别执着,这就是取相。无相当中若是取相,还要执着相,这当然是大错,与法性、实相相违背了。第三,讲有住的过失。这是不了解诸法空相,所以他的心时常住在境缘上,于是起惑造业,轮回不已。这是凡夫住相所造成的结果,就是生死轮回。修行人前念、今念、后念相续不断,依旧是被业报缠缚,他不能见性,不能证得一心。可见,修行人心要是有住,也是错了。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然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却障道也。
这一章经文不长,是本经里面文字最少的,但是很重要。因为坐禅是禅宗的基本修学法,若对于坐禅的理论与事相不能真正了解,则会盲修瞎练。古德说:“坐禅虽标榜身口意三业不动,然一切处心不动,则语默动静无不是禅。”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世间,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足迹遍五印度,大经常赞叹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禅定,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若只说盘腿面壁是禅,不是盘腿面壁就不是禅,这决不是祖师门中正确的禅定。所以,在六祖平常教诫中,弟子特别集结法要,告诉我们大师教授坐禅的纲领。经文分为四个段落:
第一段:“解释坐禅”。六祖说:“此法门中,无障无碍。”这一句是这一章经的总纲,我们要牢牢的记住。大乘佛法、一乘佛法确实是无障无碍,正是《华严经》讲的四无碍法界。尤其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就是真正的禅定;有碍则非禅定。六祖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由此可知,坐禅的“坐”字,并不是盘腿面壁打坐的“坐”,而是取这个字的意思;譬如,我们身坐在那里,身就“不动”。坐禅不是教我们身坐;换句话说,不是教我们身不动,而是教我们心不动,这才是坐禅。心不动是“坐”,身不动不是“坐”。“禅”是什么?见性不动。见性不动,《楞严经》十番显见里说得好,“显见是心,显见不动”,显见不动就是禅。换句话说,说了一个“不动”,当然不灭、不失、无还、不杂、无碍、不分、超情、离见都包括在这一句的意思里面。这就是真心,这就是佛性。所以,自性不动就是禅,自性清净心就是禅心,就是真正的禅定。这是大师在此地特别教诫我们,我们必须要体认。
这一章题目是“教授坐禅”,似乎是偏重在禅宗的修学上,实际说来,一切大乘佛法,包括净土法门在内,无不是修学禅定。尤其是《楞严经》,所讲求的是“楞严大定”,那是上上之禅。而《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观世音耳根圆通章》是《楞严经》的精华,可见念佛就是修的禅定。因此,教授坐禅这一章的宗旨、方法,是遍及一切大乘所有的法门,我们不要看得太窄小。
第二段:“解释禅定”。六祖说:“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面我们能离相,这就是禅。内要是不乱,若见境心不乱者,这是真正的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这是南传顿教对于禅定解释的精义,语言虽然很简单,意境确实是有相当的深度。尤其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能够心不乱、心不动,这才是佛祖所谓的禅定。六祖又举《净名经》做证明,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高子遗书》云:“但自默观吾性本来清净无物,不可自生缠扰”,只要自生缠扰,就是违背了自性清净心。“吾性本来完全具足,不可自疑亏欠。”实在讲,一切众生与诸佛如来是平等不二,诸佛如来比我们并没有增加一些,我们比诸佛如来也没有缺少什么;法法本来具足,我们要能体认这个事实真相。“吾性本来荡平正直,不可自作迂曲。”平等正直是本来心,本性本来如是;我们在境界里不平等,行事不正直,这是病,这不是真心里面所有的。所以,不可自作迂曲。“吾性本来广大无垠,不可自为局促。”这个意思在《楞严经》有详细的说明。“吾性本来光明照朗,不可自为迷昧。”迷是迷惑,昧是愚昧;迷惑、愚昧也不是我们真心本性原有之物。“吾性本来易简直截,不可自增造作。”我们要像佛菩萨一样,在日常待人接物之中,要修学“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如此才能与真性相应,才是真正的禅定现前。
第三段:“大师教导我们正确的修行方法”。这里面有几句话非常重要。六祖说:“于念念之中,要自见本性清净”。念念之中,就是二六时中。六根接触六尘起作用的时候,正如宗门说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这是要“自见本性清净”。特别要注意到的,大师教我们要“自修自行,自成佛道。”修就是修正我们的毛病过失。我们念念中不见自性清净,这就是过失;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这就是正确的。这一个大前提非常重要。
六祖说:“此门坐禅,原本并不执着心,也不执着净,也不是不动。”大师在黄梅东禅寺八个月,每天舂米破柴,可见他不是不动;他在黄梅八个月是修的真定,而我们凡夫肉眼却看不出来。这是修学坐禅重要的纲领。六祖说:“四威仪中,即行住坐卧,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诸位特别要记住,前面所讲的“自修自行,自成佛道”,不是对人,也不是对事。对人、对事则有是非曲直,对自己决定没有是非善恶。自性本来清净,自性本来不动,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第四段:教导我们,不明了这桩事的真实相,免不了要发生过失。祖师开导我们:“心元是妄”,这是讲心意识;“故无所著”,着就是迷。修行人起心若执着净,“我现在修的是净土,我现在的身心很清净”,你自己妄立一个清净相,这样就不清净,就将我们的自性本净障碍住,就被妄境所缠缚。迷人身虽不动,口里常说别人是非长短好恶;换句话说,自己身不动,接触外面,妄心、妄念还是随时起来,与道就相违背。由此可知,真正修行人,如六祖所说的不见他人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总而言之,修行人如果执着心、执着净,总是障道,总是错误。这是“教授坐禅”的纲领,希望我们能记住,对我们的修学能有所帮助。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沈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作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二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二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何名清净法身。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憍慢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人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善知识。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这章经文可以分为七个段落。末后一段是偈颂,前面属于长行文。“传香”,“传”是指传授,“香”是指五分法身香,也就是说的法身因果;换句话说,就是六祖传授弟子们明心见性、修因证果的法门。
第一段:“总明修行的方法”。六祖说:“此事须从自性中起。”此事是讲明心见性之事,也就是无上菩提之事,在净土宗的学人,就是理一心不乱之事。应当要知道,这是真正的大事。佛在《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就是这桩事情。六祖在经中所谓“此事”,就是指“一大事因缘”,必须要晓得,这是从自性当中生起的。他教导我们,“一切时要念念自净其心”,这就是修学明心见性的原则。“一定要见自己的法身,见自己心中之佛,这就叫自修自行、自度自戒。从修学的开始到证得无上的果位,都是真实不虚的。”这几句话,可以说是修学的总纲领。
第二段:讲“传香”。举出具体修行的细则,虽然说细则,依旧是修学纲领。“传香”,先传自性五分法身香。经典讲的“五分法身”,名称与小乘所说的相同,但它的意思、境界,比小乘要超越得太多。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香:第一是“戒香”。所谓戒香,“心里确实做到无非、无恶,没有一切恶念,无嫉妒、无贪、无瞋、无劫害”;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处所,顺境也好,逆境也好,起心动念决定没有伤害一切众生的念头,这就叫戒香。可见,这样的“戒”才能称性,才是从自性中生起的。第二是“定香”。“定”,于善恶境界一切相状之中,都能保持自心不乱,这就叫做定。这是自性本定,《楞严经》称作“首楞严大定”。第三是“慧香”。“慧”是般若的智照,这也是起于自性的。虽然在相上来看,确实是有断恶修善,有这些事,可是决没有断恶修善的执着,这才叫做慧。如果着相,就不叫做慧香。由此可知,六祖所谓的慧香,就是“离一切相,修一切法”。
第四是“解脱香”。解脱就是自在,我们世间法所谓是自由自在,在佛法里称为“无碍”;必须要做到心无攀缘。佛法里,尤其是大乘佛法,可以说是弘愿甚深。无边的弘愿,但是菩萨决定没有攀缘。譬如,菩萨有普度众生的大愿,菩萨要不要做度众生的事业?当然要。如果机缘不成熟,菩萨还是如如不动。这里面有个重要的问题:第一,菩萨虽有愿,愿不能成就,菩萨本身有障碍,所谓是业障,障碍了他;第二,众生没有福,也障碍了菩萨的弘愿。菩萨必须要忏除自己的业障,同时又要众生有福,这时菩萨就示现祖师的地位,能够建大道场,做大佛事,普度一切众生。这两种障碍有一种还不能排除,菩萨就在深山里住茅篷,或者闭关自守,正如古人所说:“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这里面没有攀缘,只有随缘,正是普贤菩萨所谓“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菩萨的心是清净的,不思善也不思恶,一切自在无碍,这叫做解脱香。第五是“解脱知见香”。这是说要识自本心,真正的认识自己本来的真心,通达诸佛所证的真理,和光接物,永远离开人我执与法我执,这样的知见就是佛知佛见,我们称作解脱知见香。这是五分法身香。末后,大师劝我们应当“各自内薰,莫向外觅”,这两句话是苦口婆心,非常恳切。
第三段:“大师教导我们无相忏悔”。我们先说无相忏悔的功德利益,大师在经中明白的开示:“无相忏悔的功德,确实能消灭三世罪”,三世是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换句话说,无罪不灭,“果报是得三业清净”,身清净、意清净、口清净,换句话说,无不清净。由此可知,灭罪、清净是从忏悔中得来的。菩萨能随缘而不攀缘,主要就是他明白这个道理,他真正能修学无相忏悔。
“忏悔”,可以连起来看,也可以分开来讲。“忏”这个字,原是印度梵文的音译,叫做“忏摩”,意思是忏除过去的罪业,也就是指往昔所有种种的恶业。恶业,当然不外乎身口意三业的造作。恶业中最重的,六祖在此特别指出三条纲要。第一条是“愚迷”,愚是愚痴,迷是迷惑。一个人若离开了愚迷,他决定不会造罪业,所以愚迷摆在第一。第二条是“憍诳”,这确实是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的俱生烦恼。在过去,上自帝王下至庶民都有憍诳的习气,《礼记.曲礼》特别教诫我们“傲不可长”。傲慢人人皆有,若能不再增长,就很好了。儒家讲的是世间法,希望这个烦恼逐渐能减少,并不要求将它消除。佛法是讲清净法、讲出世法,这种严重的烦恼必须要求断除。第三条是“嫉妒”,这也可以说是人人皆有。我们仔细观察一、两岁的小孩,他就有嫉妒心。由此可知,嫉妒也是无始俱生的恶业烦恼。重的恶业等罪我们要消除,轻的小过,并不是说就可以不忏悔。重罪消除了,小过失也不犯,如此才能真正做到身心清净,才能真正做到三世罪灭。所以,在“忏悔”这一段,祖师教导我们应当“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再讲到“悔”。“悔”,这个字是中国字,就是“后悔”。悔是悔过,悔其后过,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讲求“后不再作”。孔老夫子教学生“不贰过”,过失只有一次,一次自己觉悟了,以后再不会重犯同样的过失,这叫做悔过。“悔过”与印度“忏摩”意思相通,在翻译时就把“忏摩”译作“忏悔”;忏悔二字可以说是梵华合译,上面是印度字,下面是中国字。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染着,今天既然已经觉悟了,以后不可以再造作,这叫真正的忏悔。若说今天忏悔,明天又造作,这不是忏悔的本意,这样的忏悔法不能灭罪,不能得到三业清净,求证五分法身、明心见性是不可能的。忏悔的修学法,无论在大小乘法里,无论在哪个宗派,都非常重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四条“忏除业障”,前面三条是讲修福,第四条是讲忏除业障,业障若不忏除,福德不能积聚,道业不能成就;可见,它是我们修学成败关键之所在,我们应当认真的修学。
第四段:“大师教我们发愿”。发愿,我们在经论上看到过去诸佛菩萨所发无量无边的弘愿,尤其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地藏菩萨的本愿,这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诸佛菩萨弘愿虽然多,总不外四大纲领,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祖在四弘誓愿里加了几个字样,这几个字样加在此处非常要紧。前面两句,六祖加上“自心”。这就是关键所在。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心中的众生无边,我们要誓愿度;自己心中的烦恼无边,我们要发愿去断除。末后两句,六祖加上“自性”。实在说,心就是性,性就是心。唯识里面讲,阿赖耶称为心,真如本性则称为性。你就能看出,这个词句所指的意旨是稍有差别。自性法门确实是无尽,我们所学的是学自性法门;换句话说,确实是如大经上常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末后一句,“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这是大师教导我们的四弘誓愿。我们若从唯识学方面来看,本性一念不觉而起无明,这才有众生与烦恼。所以,大师教我们愿度、愿断的是自心众生与烦恼。而在真如本性中,本来具足无量法门,本来具足无上佛道,大师教我们愿学、愿成。愿,不能成为虚愿,一定要力行践愿。
第五段:六祖讲了几个很具体的修学方法。大师说:“若我们心中有一念邪思起来,这个时候要用正念去度邪念。若心中起迷惑,一定要以觉悟去度迷惑。以诚实去度憍诳,以信实度虚妄,以大悲心度不善心,以喜舍度嫉妒,以善度恶,以慈悲度毒害。”心中的邪见、烦恼、愚痴,这是心中的众生。众生的本意,众缘和合而生起者。我们起心动念都是众缘和合而现的现象,这都是众生。大师指给我们看,各须自性自度,以一样来对付一样。以八万四千法门度自心中八万四千尘劳烦恼,以般若智慧观照破除迷妄的众生,各各自度,这叫做真度。这就是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的修行方法。以自性智慧的观照,才能除去虚妄的思想,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妄念,这才是真正的断烦恼。断烦恼与度众生是一而不二,是一桩事情从两方面来观察,从性质上来说,它是烦恼;从现象上来说,它是众生。至于自性法门的修学方法,大师指出,必须是“自性常行正法”。这一句重要的是“自性”二字,因为加上这两个字,我们才晓得,正法一定是与自性相应,违背自性就不是正法。佛法常说的“称性起修”,就是自性常行正法,这是真正的修学自性法门。至于佛果,大师教导我们要“下心行于真正”。“下心”就是谦虚、谦下、恭谨,心与行都与自性相应的真实纯正之法。这个时候,迷觉双离。觉是对迷而说的,迷要是断了,觉也不存在。迷断了之后,若还有觉存在,这个觉就是迷,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明白;正是所谓“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就是见佛性,这就是真正的圆满修成自性无上的佛道。这一节说力行践愿,发愿的功德才能圆满。
既发愿,发心认真修学,修学入手必须要皈依三宝,所以大师教导我们修三皈依法。本经讲的是“无相三皈”。大师教我们所唱的三皈是:“皈依觉,二足尊。皈依正,离欲尊。皈依净,众中尊。”这与普通所讲的三皈是不同的。这个不同只是在词句上的不同,义理上是相通的。通常我们讲的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大师在此是完全从三宝义理来说明。“佛”就是觉,这个说法实在是非常好。一般人讲到皈依佛,总是想到心外有一个佛,一定会想到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十方诸佛;皈依法,一定想到佛教的许多经典;皈依僧,立刻就想到出家人;心中起了许多的妄念、邪念,心外求法,纵然发心皈依,实际上是走错方向,得不到三皈真实的利益。
大师在此地真正是极其善巧方便,从义理上指出,三皈原是自性三宝。“皈依佛”,佛就是觉,就是我们心性中朗然本觉。本觉是福慧具足,所以称为“二足尊”。“皈依正”,正是平等正直,平等正直当然远离五欲六尘,所以称为“离欲尊”。“皈依净”,净就是三业清净,三业清净之人在一切众生中是最尊最贵,称为“众中尊”。这个说法与自性三宝完全相应,实在是非常难得,真正是智慧的开示。从这里我们看到六祖的善巧开示,从名称上就教导我们自悟自性、自修自性。这样皈依,它的作用,内可调适我们的心性,外敬他人,这是真正的自皈依。
大师为我们说了之后,特别教导我们修学三皈的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凡是学佛的同修,进佛门来第一课就是受三皈。我们想想:我们皈依三宝之后,究竟得到什么功德利益?如果认真的反省就会知道,其中有许多的问题值得检讨。我们读了《坛经》这一段,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使我们真正明白佛门第一课是多么的重要。这一课是多么的有意义,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是修学佛法的基础。
皈依之后,并不就算完了,皈依一定要依着三大纲领来修学佛法的基础。第一是“自心归依觉”。大师告诉我们,必须要做到“邪迷不生”,邪是邪见,迷是迷惑;真正能远离邪见、迷惑,这才是觉悟的人。在日常生活之中,无论精神生活或者物质生活,要能做到“少欲知足”。少欲知足,不觉悟的人是做不到的。“能离欲尘”,欲尘是指世间五欲六尘。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从心地里面离开,绝不沾染;六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眼见色尘不为色尘所染着,不为它所动摇,耳闻声尘不为声尘所染污,这就叫远离。果然六根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染着,这时就不称这六样东西为“尘”。为什么?“尘”是尘土,是肮脏的东西。譬如,桌子一天不擦它,上面就落许多灰尘,染污了桌面,必须天天清洁。这六样东西常常染污我们的清净心,叫做“尘”。如果我们的心不被它染污,这六样东西还是存在,这时就不称它作“尘”,称它作“性”。眼见的是色性,因为性是清净无染的,耳闻的是声性,鼻所嗅的是香性,舌所尝的是味性,身所触的是触性,意所缘的是法性。由此可知,六尘与六性原是一不是二,正是六祖所谓“佛法是不二之法”,只是迷悟不同而已。迷了叫六尘,悟了叫六性,如果能远离五欲六尘,你就见性。这叫做“二足尊”,这就是修“福、慧”究竟圆满的行法。经文文字不多,实在是非常简要,虽然简要,可是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学者,必须牢牢的记住,依教奉行,不辜负祖师苦口婆心的教诫才好。这是皈依佛的意思,就是皈依觉。
第二是“自心皈依正”。这是皈依法的修学方法。大师教导我们,一定要做到“念念无邪见”。何谓邪见?邪见的反面就是正见。我们听到这句话,一定就会想到邪正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在佛法有种种不同的建立,譬如,人乘的佛法就有人乘邪正善恶的标准,天乘有天乘的标准,乃至于声闻、缘觉、菩萨,各有各的标准。而本经所讲的是一乘佛法,在大乘之上,经典中明白的说,六祖是接上上根人,因此他的标准也就是上上乘的标准。上上乘的标准,“正见”就是与真如本性相应;若与真如本性不相应的,都叫做“邪见”。换句话说,在一切顺逆境缘之中,若有一念违背《坛经》所讲的原理原则,这个见解就是邪见;若起心动念完全符合这部经典所讲的,不相违背,我们的见解就是正知正见,这就是皈依正。大师教导我们,要“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这是一切邪见的根本;换句话说,一定要破除人我执与法我执。要想断人我执与法我执,从哪里下手?先要断除自己贡高我慢的习气。要从谦虚恭敬中,来修学皈依自性正法。这叫做“离欲尊”,在一切离欲法门中,它是最尊贵的。
第三是“自心皈依净”。这是讲清净,也就是三业清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诸位特别要重视“自性不染着”。真如本性中,决定没有尘劳爱欲。《坛经》第一章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讲自性清净心。换句话说,一切尘劳爱欲境界,不是自性清净心中本有之物,因此我们一定不可以染着。只要你一切不染着,一切法就是真实法,所谓“凡所有相,皆是实相”;不染着的时候是实相,染着的时候就是虚妄。这叫做“众中尊”,能在一切法中不染着,在众中是最为尊贵。
第六段:讲“一体三身自性佛”。这段经文相当重要,六祖说明这段经文的用意,是教我们亲自见到三身,自悟自性。大师首先指出:要于自己的色身,也就是现前这个身体上,“皈依清净法身佛”,“皈依圆满报身佛”,“皈依千百亿化身佛”。这是自心三皈。此处重要的,是要我们在自身中证实自性三身佛。三身佛是从自性生,而非从外得,这是这一章主要的意旨所归。
六祖为大众讲解“三身佛”。第一是“清净法身”,性本来清净,一切万法无不从自性中生,只要自己除去迷妄,内外自然明彻,这就是自己的清净法身。第二是“圆满报身”,念念圆明,无二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这是说自受用身。重要的是第一句,一定要能做到念念都是圆满、都是光明。要做到这一句,一定要证得清净平等不二法门,我们才能得到这样具体的受用。这种受用,也就是诸佛与大菩萨们亲证的境界。第三是“千百亿化身”,这是他受用身,也就是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一切善法。“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换言之,“不思万法,性本如空”是说清净法身,一念思量起就是变化之开始。这个道理若要细说,全在唯识学里面,唯识说明三能变的道理。由此可知,千百亿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是代表“无量无边”的意思,这就是真正所谓的化身。不但一切身相是化身,乃至于一切境界相无不是清净自性的化身,这个意思大师说得非常圆满。
六祖大师教导我们一定要“自心皈依自性”,这才是真正的皈依佛。关于三皈依,若只是着重在形式三宝,而不能会归自性,这样的皈依是谈不上功德,这是曲解佛法,当然不是真正的皈依。真正的三皈依,见到佛像就要想到自己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如此才能真正做到自心皈依自性,这才是真实皈依三宝。六祖告诉我们,这桩事情必须要自悟;换句话说,得自己开悟,要自己修行自性功德,这才是佛法讲的真皈依。“皈”是回头。在不懂得皈依之前,我们的心总是为外面境界所左右,心为境转。皈依的意思,就是教我们将妄心从妄境上收回来;依靠什么?依靠自性,才能成就自性无量功德。自性无量功德具体来说,就是三身。这个意思我们若体会得,大乘佛法所说的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确实就在我们现前自身里面完全得到了。
自皈依者,必须除却自性中一切不善。为什么?因为自性清净心中,确实没有一切不善之物。一切不善之物、一切不善之心,全不是真性,而是妄心中物,因此,我们必须要将它除去。六祖说:“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我们学佛的目的是成佛,成佛一定要见自性佛,才是真正的成佛;只要你悟自性三身,就见自性佛。这一段开示是一体三身自性佛,终极的目的就在此处。诸位听了这段大意,再细细的深究经文,不难体会得自性三身,真正的皈依三宝,这样我们所得的利益功德就无有穷尽。
第七段:“偈颂”。这一章的大意,都归纳在这五首偈颂中。第一首偈:‘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世间的众生,对于佛法的教义不甚了解,迷信,盲修瞎练;特别是将修福当作修道,这是大错特错!修福的果报离不开三界;换句话说,果报仍然在六道之中,所谓善业感得三善道的果报,恶业则招感三恶道的果报。修福,简单的说,以菩萨修学的纲领来讲,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若以无漏的心修行,这就是菩萨的六度;若以有漏的心修学,这六种都叫做修福而不是修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三恶是指贪瞋痴;换句话说,若贪瞋痴不断,即使是修大乘菩萨法,还是修福不是修道。
第二首偈:‘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拟将修福欲灭罪”,如果我们误会,以为修福就可以灭罪,这是很大的错误。“后世得福罪还在”,这一点,稍稍通达佛法的同修们都非常明白。修福之人,如果心中三恶不能灭除,他的福报有的是在人天享受,有的是在恶道中享受。我们读《安世高传》,安世高前世有一位同学,是一位出家人,经典中记载:他是明经好施,对于教理非常通达,又喜欢布施。可惜他心中三恶没有断!第二世享福,享福到什么地方去享?神道。这个神是水神,就是世俗讲的龙王,台湾北港的妈祖就是属于龙王一类。福报很大,周围千余里的人,都到这个庙里来烧香拜拜。这个神很灵验,因为前世明经;福报大,是前世喜欢布施。由此可知,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这两句是六祖说明真正消灾灭罪的方法。信佛的同修,甚至于不信佛的一般人,常有人觉得自己有过失、有罪业,就到佛菩萨面前求消灾,或者到神庙里求消灾。这个灾是否能消得了?确实是大有问题。诸位一定要明白,不可以迷信,迷信只有增长罪业,决定不能消除罪业。要想消除罪业,一定要向心中除罪缘。何谓“罪缘”?就是从今以后不再造恶业;也就是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君子不贰过”。过失只有一次,不会再犯第二次的过失,这就是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性”是真心,就是要以真实心、真诚的心求忏悔,从今以后不再造罪业。
第三首偈:‘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这两句是讲大乘人之理忏。忽然觉悟了,悟的什么?悟的大乘法。这一悟大乘,就是真正的忏悔。为什么?因为大乘法是自度度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诸位想想:这样的心行,可以说是无比的至善,当然能灭一切罪。“除邪”,邪念、邪行统统远离;“行正”,心正、行为正直,这就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观”就是妙观察智,也是三种般若的观照般若。学道最重要的是,与自性相应之观照般若能时时现前,这是一乘菩萨的修因。“即与诸佛同一类”,这是讲果报。修因,后面当然证果。这是在大乘之上,也是成佛之道的捷径。
第四首偈:‘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这两句就是说明“祖师西来意”。祖师西来意,主要就是讲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他的用意在哪里;换句话说,他何以到中国来?他之所以来,就是唯独传此顿超的法门,他是为这个来的。“普愿见性同一体”,普遍愿一切众生都能明心见性,与诸佛同证一体,即同证不二法门。“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这两句就是说修证一体三身法门。如果要想当来,当来就是现前,我们能证得清净法身,首先要修离相的法门。离相从哪里离?不是从外面境界上离,是从心中去离;把心中的妄相、邪念,都洗得干干净净,就能证得一体自性三身。
第五首偈:‘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这两句是六祖苦口婆心的劝勉我们,我们在字里行间,能看到他的慈悲、苦切之心,对我们的期望。“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我们一般讲,学生求老师不容易,所以明师可遇不可求。我们从这首偈来看,一个老师求学生,比学生求老师还要难,还要不容易。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若悟大乘得见性。“若”是假使,希望你能在大乘见性,这是大师对学生虔恭合掌至心祈求的。“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言下要不悟,那就是面对千里了。
本章内容是六祖会下得法的十三位善知识;得道、证得明心见性的,共有四十三位,这十三位是代表。我们一位一位为诸位介绍。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曷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有晋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僧居之。俄成宝坊。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烧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于是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第一位是无尽藏比丘尼。这位比丘尼的事迹,是在六祖二十四岁至黄梅东山得法之后,返回韶州避难的时候;换句话说,这是在六祖会下开悟的第一个人。时间是在六祖示现剃度之前,处所是在韶州曹侯村。事情概略是:在当时有一位读书人,姓刘名志略。六祖得法之后年岁很轻,只有二十四岁,可是这位刘先生对待六祖很优厚。刘先生有一位姑母出家,名字叫无尽藏比丘尼。无尽藏尼师常诵《大涅槃经》,六祖不识字,但他一听就懂得经中的意旨,于是就为无尽藏尼解释。无尽藏尼就拿着经本来请教他。六祖说:“我不认识字,若要问经中的道理,我可以为你说。”这位尼师觉得很奇怪,她说:“你字尚且不认识,怎能懂得经中的道理?”大师告诉她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不但当时无尽藏比丘尼被这两句话惊醒了她的迷梦,就是对于后世,无论宗门或者教下,皆是当头棒喝。因为确实有不少人执着在名相、文字之中,以至于勤苦终身而不能开悟。六祖这两句话正是当头棒喝。文字是诠述道理的,正是禅家所谓“因指见月”。文字是指也,道理是月也,我们必须要因指见月;换言之,月无关于指。但是,佛教导我们假借指之因缘便能见月;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要借重文字、言说,以明佛理,佛理就是自性清净心之理。
无尽藏比丘尼听了六祖这两句话,非常惊异。她遍告村中的大德们,尤其是长者们,对他们说:“这是一位真正有道之士,我们应该要礼请来供养。”由这句话我们就晓得,无尽藏比丘尼必定有悟处。若无悟处,则不能如是虔诚恭敬。六祖就在这里住了九个多月。以后,又被黄梅那些恶人找到这里来。他们找来,其目的就是来夺回衣钵。于是,六祖想起老师当年送他的时候,告诉他要隐居到怀集、四会这一带;这是五祖对他的嘱咐,当然这两个地方是比较安全。大师到怀集、四会之后,就隐居在猎人队里十五年。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等。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第二位是法海禅师。这部《坛经》能流传到今天,就是法海禅师记录编辑的。法海禅师初参六祖的时候,提出一个问题,这也是佛法中最常见到的问题,就是“即心即佛”这句话。即心即佛究竟是什么意思?几千年来,每一个学佛的人心里都在惦记、思惟:这个境界如何能证得?法海禅师对于这个问题也不例外,特地提出来请教六祖。“愿垂指谕”,就是请大师指示、开导。
法海禅师提出“即心即佛”的问题,六祖答覆的言语非常简单:“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这两句看起来容易,意思有相当的深度。真心是清净圆明,是离一切相;这是一切万法之理体,正是大师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前念不生即心”,这个“心”是从本体讲的,它没有念,无念。“后念不灭即佛”,“佛”是印度话,中国意思是“觉”。后念不灭要着重在“后念”,体虽然是无念,用是无不念,这是说明觉知本体实实在在是清净湛然,可是应用自在,它是活活泼泼,不是一个死东西;这一句是讲用。我们合起来讲,就是常说的“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此地对这四字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注解。什么“不生”?前念不生,这是我们真心本体;什么“不灭”?后念不灭,这是我们真心的大用。这是解释什么叫心、什么叫佛,即心即佛。
后面还有两句,重覆解释这句话。六祖说:“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这两句比前面两句的意思稍浅一点。虽然是浅,依旧有很深的深度。经论上常讲“一切唯心造”、“心生则法生”,这是讲“成一切相”。一切相就是一切万象,我们所讲的宇宙人生。这一切现象从什么地方来的?是心变现的,是心所造的,是心所生的。在性宗的经典、相宗的经典,都说得非常详细。这句话是说心体上的作用;我们通常讲,也从体、相、用三方面来说明,这句话是体之用。所以,成一切相,是真心的作用。“离一切相即佛”,换句话说,离一切相是佛之用。佛就是觉,是觉之用。顿息诸缘,于一切法中无分别、无妄想,这就是觉之用。六祖答覆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这四句。这四句是略说,若要具体说明即心即佛,说之不尽!也可以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论,统统是即心即佛;历代祖师、一切大善知识,所作所说的也是即心即佛。可见,“具说无尽”这是一句真实话。
六祖在此地有两首偈颂,这两首偈颂就是大师对他的开示,也就是进一步教导他修学即心即佛。第一首颂:‘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等,意中清净’。“即心名慧,即佛乃定”,这两句是说定慧一体、心佛不二,我们要从此处去体会。“即心”也可以叫定,“即佛”也可以叫慧。此地所讲的体与用,是可以交互,定为慧之体,慧为定之用;反过来,慧为定之体,定为慧之用。所以,定慧本来是一体,才可以互为体用,才真正了解心佛不二。如果是二,就不能互为体用;凡是能互为体用,一定是一体,不是二体。“定慧等等,意中清净”。“等等”,有的本子是“等持”;“等持”这个意思也很好,“等等”也能讲得通,定等于慧,慧等于定。“意中清净”,这句是说受用。这两句是说明“本无一物”,“了了见性”。到自己定慧等持、意中清净,这时是明心见性的境界;换句话说,也就是即心即佛的境界。这首偈十六字,把“即心即佛”说得一清二楚,实在是难得。
第二首偈:‘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这是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悟此法门,由汝习性”,这两句是指示我们入处。我们从什么地方入?究竟如何修法才能明心见性?六祖在此指导我们一个活活泼泼的门路:由我们自己的习性。假如不从我们的习性、不由我们的习性,诸位想想,释迦牟尼佛何必说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因为众生习性不一样,所以随众生习性不同开种种方便法门,这才可以入道。这句话是活语,不是死句。“用本无生,双修是正。”前面这句是体用一如,后面这句是教我们定慧双修。定,是心无乱;慧,是无痴。无乱就是定,无痴就是慧。我们学佛,首先要断三毒烦恼,三毒烦恼是贪瞋痴。我们心中有贪、有瞋,定就没有了;有痴,慧就没有了。“双修是正”就是要离贪瞋痴。法海禅师听了这话,非常欢喜,立刻就悟入。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师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法达禅师,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有一天,他到曹溪来参礼六祖,态度显得很傲慢,六祖说:“既然你到这里来礼拜,礼拜应当要合乎规矩。礼拜头不着地,这样的礼拜存有傲慢之心,与不礼拜没有什么两样。想必你心中一定有一样东西,值得你骄傲的。你一向学的是什么?”法达禅师说:“我念《法华经》已经有三千部。”在佛经里,《法华经》可以说是一部很重要的经典。在中国,天台智顗大师就是依据这部经建立法华宗,即天台宗。这部经的经文相当长,将近七万字。照一般来读诵,若是一天念一部,三千部《法华经》大概要十年才能念完。由此可知,法达禅师对于《法华经》已经是非常的精熟,可以说是熟透了,这是他值得骄傲之处。
师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幔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六祖说:“别说你念三千部,你就是念到一万部,要是真正通达经义,自己一点傲慢心都没有,你就可以与我同行。”“同行”,就是境界达到相同的层次。说:“你今天实在是辜负自己修学佛法的大事,你还不晓得过失。”于是祖师为他说一首偈:‘礼本折幔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礼本折幔幢”,礼是礼敬,在佛门里礼拜是五体投地,它的用意就是折服我们贡高我慢的习气,因为骄慢是一切众生与生俱来的烦恼。“头奚不至地”,你礼拜为何头不着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亡”与“无”相通。一切罪都是有“我”而起的,“我”就是我贪、我见、我慢。所以,只要有“我”,就有种种的分别、执着、妄想。在佛法里讲,我执是一切罪业的根源。亡功的“亡”,就是“无我”。如果一个人能做到无我,这个功德、福报就无与伦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六祖又问:“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法达。”六祖说:“你的名字叫法达,这个名字不错,很好!可是你何曾通达佛法?”于是,又为他说一首偈。“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这是指法达这么多年来,每天勤奋的读诵《法华经》。“空诵但循声”,虽然念《法华经》念了这么多年,念了三千部,很可惜你并没有能解义,《法华经》的义趣没有懂。“明心号菩萨”,这句话很重要,提醒他,念经的目的是在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才叫做菩萨。可惜!你念了这么多年,并没有明心见性。“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我们两个很有缘分,如果没有缘分,那什么都不能谈了。既然有缘,当然我要给你说明。“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只要真正相信佛无言;这句话是讲至理绝言,“道本无言,言说是妄”。世尊在《金刚经》曾经说过,如果有人说佛说法,就是谤佛。这是说明,佛说法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因此,我们修学佛法、读诵经典,千万不可以执着言语、文字、名相等等;这就是“但信佛无言”,说无言之言;如此才能“莲华从口发”,莲华就是指《妙法莲华经》。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之一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念经。至方便品。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法达禅师听了这两首偈之后,深为感动,于是向六祖忏悔、礼谢。他说:“我从今以后,一定学习谦虚恭敬一切。”说了这些话之后,他又向大师请教:“弟子念《法华经》,对于经的意思并不了解,心中时常有疑问,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的义理。”六祖说:“法达,法是非常的通达,可惜你的心没有通达;经本来没有疑惑,而是你心里自己疑惑。”于是问他:“你念这部经,以什么为宗旨?”法达禅师说:“我的根性非常暗钝,只晓得依文字来念,并不懂得这部经的宗趣。”六祖说:“我不认识字,你把这部经念一遍给我听,我来为你解释。”法达就高声念经,念到方便品,六祖说:“好了!可以止住了。这部经原来是以因缘出世为宗旨。无论它说多少譬喻,也不能超过这一个原则。什么因缘?经上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就是说佛之知见。世间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如果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就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就是开佛知见。”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
“佛”字是梵语,意思是觉者。六祖说:“经的旨趣可以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这个讲解是既简单又透彻。《法华经》本文说“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六祖完全是从义理来说明。特别教导法达:“若闻开示,便能悟入。”这两句话非常重要,说明觉知见,觉是迷的反面,不迷就是觉。迷与觉的定义,可以分为许多层次来说,在小乘有四果四向,在大乘法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由此可知,它的标准层次是各个不同。本经,六祖是对上上乘根性之人而说,换句话说,六祖的标准是最高的标准:一乘佛法的标准,这个标准还在大乘之上。觉,什么是一乘之觉?一乘之觉一定要明心见性;换句话说,迷失了本性,都叫做不觉。不但凡夫不觉,二乘人、权教菩萨,都说之为不觉。这个道理,《大乘起信论》说得很透彻。六祖说:“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这就是明心见性。又说:“你不可以错解经义。佛说开示悟入,若你误会这个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是诸佛的知见,我们自己没有分,若要这样解释,这就叫谤经毁佛。”
佛教,诸位从一切经论中仔细去观察,它不是宗教。我们承认佛教是宗教,这也是谤佛谤法。为什么?它不是宗教,你说它是宗教,那不是毁谤它吗?大凡宗教,一定有个主宰的神,教徒与神是不能平等的。譬如,外道的宗教讲上帝,人与上帝不能平等,不能说人人都去作上帝,那还得了!佛教里没有这个,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我们真正做到续佛慧命,弘扬佛法,利益众生,首先自己不可以谤佛谤法。佛是讲平等的,佛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得作佛。“佛”是什么?佛是大智大觉之人。佛说,这种大智大觉我们每个人都有分,并不是他独有的。所以,六祖在此处提醒法达:佛之知见是我们自己的知见。佛就是觉,觉悟的知见是人人皆有。
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瞋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
六祖说:“彼既是佛;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他已经成佛,已经成就圆满的智慧觉悟。他已经具足觉悟的知见,何必还要开什么?应当要相信,佛之知见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地,是我们自己的真心。除了自己真心之外,更无别佛。”很可惜一切众生自己把自己的真心蒙蔽,使我们无尽的智慧光明不能现前。这个毛病出在哪里?毛病就是障碍,这个障碍,在佛法里将它归纳,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烦恼障”,一种是“所知障”。何谓“烦恼障”?我们根尘相接触的时候,生起贪瞋痴慢,“贪爱尘境,外缘内扰”,于是将我们自己本性里的智慧光明、觉之知见障碍住。佛的教学,无非教我们恢复自己真性的本能而已。这桩事情,佛对于我们只是做为一个增上缘,从旁边给我们一点帮助,只要我们肯接受,自己肯努力。这桩事要自修、自悟、自度,没有法子依赖任何一个人。
六祖说:“我们现在是麻烦释迦牟尼佛,从定中发起种种苦口婆心,无非劝我们止息妄念。”我们要想学佛,学佛就是学觉;我们要想成佛,就是成就大智大觉。从哪里做起?得从放下万缘做起;换言之,要从心地清净做起。心里不清净,这就是障碍,这就是烦恼。所以,学佛的人心一定要清净。要想心清净,必须要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放下,修平等心,修清净心。由平等清净中,一定会生起无量的慈悲,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这桩事情一定要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向内求,则与十方诸佛没有两样,所以叫开佛知见。这一条懂得,“示、悟、入”的意思就可想而知。
六祖说:“我时常劝一切人,要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在自己心里要常常觉悟,不可以迷在境界里,也不可以迷在自己知见里。迷在自己知见里面,这叫所知障,还是障碍自己大觉之知见。“世间人心地邪念、妄念很多,于是他才造作种种的罪业,口善心恶,贪瞋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这些都是自开众生知见,不是佛知见。”这几句话说得非常好,让我们了解邪知邪见的意思,知道了,就应当改过自新。
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见。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
以下这段六祖大师的开示,实在是非常的重要,也是教导我们明心见性的方法。首先,大师教导我们要‘正心’,这个意思与中国儒家讲的实在是不谋而合。《大学》讲“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此处的“正心”与《大学》讲的“正心”,是一样的意思。心要如何才能得其正?我们拿儒家的话来解释,更容易明白。心之不正,是为物欲,即烦恼障障碍;为自己的不正知,即所知障障碍。佛法要破除二障,心才能得其正;儒家讲正心,也是破除这两种障。“格物”,“格”是格杀,“物”就是物欲,格杀物欲就是断烦恼障。“致知”,“知”是正知正见,这是破所知障。这样,才能得到正心。正心,心里就‘常生智慧’,这个智慧是真正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世智辩聪。‘观照自心,止恶行善。’心里生智慧,表现在行为必定是念念光明,一般讲心地光明磊落,行为必然是止恶行善,这就是开自己佛知见。
六祖说:“你必须要念念开佛知见,千万不可以开众生知见。”心里邪知邪见,口善心恶,贪瞋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这些就叫做众生知见,千万不可以有这些知见。开佛知见,这就叫做出世;如果开众生知见,就是世间。你要懂得这个意思,照这样去修学。如果只是勤劳执着,以为念经就是功课,这是错的。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法达禅师听了这番开示之后,接着请教:“要是这样的话,经中的意思我理解了,我就可以不必念了?”六祖说:“经有什么过失,经岂障你的正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都是由于自己。你口里念,心里依照经的意思来行,就叫做转经。如果口念心不行,就是被经所转。”被经所转,这人很可怜;换句话说,迷执在文字之间,所谓是死在字里行间,世俗人叫“书呆子”。六祖说了一首偈:“心迷,就被《法华经》所转;心要是觉悟,你就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义”就是义理。念经念了这么多年,经的道理还不懂。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这两句非常要紧,也是精义之所在。此处的“无念”,是专门对他念经说的,无念无作而念经,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叫正心念经。“有念念”就是存着成见,于经文中起分别、执着、妄想,这就叫有念;有念,念都是邪。“有无俱不计”,计就是计较,有、无都不必去想它,你就一直念下去。这种方式,在我们佛门,甚至于在儒家,都是常用的方法。念经,真正的意思是教我们修定。我们展开经文,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这部经一直念下去,意思懂不懂没有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篇经文念下去,心里不起一个妄念,于经文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一切妄念,而字字分明,这就是修定的方法。能够长期这样的念经,没有不成禅定。禅定成就了,智慧就现前。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之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法达禅师闻偈之后,不知不觉的悲泣,言下大悟,告诉六祖:“法达从往昔已来,确实未曾转《法华》,实在是被《法华》所转。”法达禅师又请教六祖:“经中说,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现在大师教导我们,凡夫只要能悟自心,就叫做佛之知见。这个说法,若不是上根,不免有疑谤。”这是一个问题。又说:“经中讲的三车,羊鹿之车与白牛之车,到底如何区别?希望和尚再为我们开示。”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
六祖说:“经的意思实在说得很清楚,而是你自己迷惑违背了经义。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人之所以不能测度佛智慧者,毛病就发生在度量上,就是计度分别。纵然是一切声闻、缘觉、菩萨们,共同来思惟推究,对于佛的智慧只是加重误会,误会愈来愈深,去佛知见就愈来愈远。”这几句话我们要好好的想想。真正的智慧,是要离开思惟、分别、执着。我们若用分别心、执着心,这是障碍,怎能见到佛知见?“佛本来是为凡夫而说,并不是为佛说。这个道理要是不能相信,他退他的席,无关于老师的事情。”
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
“殊不知坐却白牛车”,白牛车在此是比喻一乘佛法。哪个人不是自己坐在一乘佛法?为什么还要在门外去觅三车?三车是方便。经文也分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的方便,如经文里种种因缘譬喻言说,都是说一乘法。你为何不反省?佛讲三车是方便说,三车是假设,是为了以前程度还不够的学生而方便说。佛讲一乘佛法,这是《法华经》所讲的,这是真实的。为何这个时候讲真实的?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四十九年,《法华》是最后八年所说的。由此可知,这一批学生已经学佛四十一年,有如此深厚的基础,才能达到一乘真实的学问。《法华经》所教导我们的是“开权显实”,教人去假归真。归到真实之后,真实也没有名;换句话说,归到一佛乘实相,也没有一佛乘实相之名。正是所谓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如是受持经教才是真实的佛弟子。
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大师以《法华经》的比喻说:“你应该晓得,所有的家珍全都属于你自己,由你去受用。”这句话是真实的,决定不是假的。可是得要清净心现前才能体会得到,平等心现前才能真正觉察得到。所以,一乘佛法中重要的就是说“一”,一才是真的,正是六祖所说的“佛法是不二之法”,不二就是一,这是佛法教学的原始依据。正如中国文化道统的孝道,“孝”字与佛法的宗旨是一样的。“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老是前一辈,子是后一辈,两者是一不是二,这个字就显示不二法门,一真法界。中国的道统教的是什么?教孝。孔孟的学问,自文武周公到孔孟这个道统,无非就是发扬孝道。佛法的一乘佛法、三乘佛法也是讲孝道。孝道就是一真法界,在净土讲就是一心不乱。所以,一切法是一不是二。儒家与佛家,我们深深的去观察,相同的地方太多了。所以,佛法到中国来,能为中国人所接受,与我们自己的道统合而为一、发扬光大是有道理的,决不是没道理的。六祖说:“你也不必作父想,也不必作子想”。“父”在佛经里是比喻诸佛如来;“子”是比喻一切众生。“也不必有有用想,也不必有无用想,这才叫真正持《法华经》。从此之后,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法达禅师承蒙六祖的启发,踊跃欢喜。他自己说了两首偈,这是他的心得报告。“经诵三千部”,念经一遍叫一部。“曹溪一句亡”,过去念了三千部,以为是大功德,今天到曹溪来被六祖一顿呵斥,就亡失所持了。“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若不懂得经义,无始劫来的狂妄是无法止住的,这是指贡高我慢这些习气。“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这是比喻三乘,在以往,佛不得已用三乘方法来诱导大众。“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火宅”是比喻六尘,“法中王”是比喻如来的果位。佛就在一切众生烦恼之中,所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六祖说:“从今之后,你可以叫做念经僧。”法达禅师从此真正通达经义,也不辍诵经。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智通禅师,曾经读《楞伽经》千余遍,虽然经念得这么熟,可是经中要义他并不能悟得,他不能体会经里所讲的“三身四智”。“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四智”是唯识讲的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于是,他到曹溪参礼六祖,请求六祖为他解释经意。六祖说:“三身,清净法身就是你的自性,圆满报身就是你的智慧,千百亿化身就是你的行持。”这个解释方法,可以说是直截了当,这是禅宗的特色;就在我们自己分上说明三身是一不是二。所谓性,就是指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法身。圆满报身是智慧。“智慧”一词比较难懂,因为智慧与世间的聪明并不相同。智慧是清净的,智慧是无分别的;世间的聪明是有分别的。有分别则落在意识之中,所谓是意地中才有分别、执着、妄想,而智慧中决定没有分别、执着、妄想。佛在《楞严经》中,就从六根的作用当中指出我们的真性与智慧。经中佛说,我们六根的根性是不分别的。譬如,我们眼见色,见性见色没有分别,而眼识见色则有分别。不分别的是智慧,就是圆满报身;分别的是意识,非报身。千百亿化身就是我们的行为,行为有身体的造作、有口的言语、有心意的念头,一切行为总不出这三类,佛法称为三业。三业的造作何止千百亿?所以,千百亿在此处是形容词,形容其多。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六祖教导他:“离开本性,我们另外说三身,就是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自性,就叫做四智菩提。”三身从一个自性而生,并不是三身各有一个自性。经中常说:“转八识成四智,会四智成三身。”悟三身无有自性,当然就明了三身是由四智而成,换句话说,三身与四智的关系非常密切。“四智菩提”,是悟后自性的起用;“八识”,是自性迷所起的作用。偈颂说:自性本来具足三身;换句话说,我们一切众生各个都有自性,人人都具足三身。因为我们迷了自性,所以见不到三身,要是悟了自性,不但三身你见到,而且四智也发明了。到这个时候,在佛法修学上真可以说是圆超、顿超。六祖说:“不离见闻缘”,并不离开我们日常生活见色闻声种种的境缘;“超然登佛地”,就能直接高证佛果。又说:“我今为你说,你要谛实的相信,再不要有疑惑,同时决定不可以向外驰求。”佛法称为内学,内,就是要从心性中去求,不能从外面境缘中去求。从境缘中去求,那就错了,永远不能开悟。这才可以说是菩提,才可以称为大道。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还成无智。
智通禅师说:“四智的义理,可不可以请和尚开示?”六祖说:“你既然会得三身,四智就应该明了,何必还要再问?”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三身既然会了,哪有不明四智的道理!这是责备他,何必再问?“如果离开三身,别谈四智,这叫有智无身”。这个智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一定是大彻大悟。大师虽然这么说,还是为他解释四智的义趣。
复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此两首偈颂,可以说是道尽法相,学佛之人应当把它背熟,实在是妙极了。由此可知,大师虽然示现为禅宗的祖师,对于法相宗,他确实是甚深通达,由这首偈颂就能看得出来。唯识是非常繁杂的学问,可是在大师口里是既简单又明了,真正是难得!第一首偈:“大圆镜智性清净”,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时,这个时候是自性清净;相宗讲的大圆镜智,就是性宗说的自性清净。我们在性宗经典,对于“自性清净心”,我们见到的太多。何谓“自性清净”?慧海禅师解释:“心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即大圆镜智”。“湛然”是形容词,就好像水,水到非常清洁的时候,一尘不染、清净,从水面能清清楚楚看到水底,这叫做湛而寂。“圆”是圆满没有欠缺,“明”是光明,就是一切明了而如如不动。“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八字,是佛法修心重要的原则,这是修自性清净心,亦是修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心无病”,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末那识的性质是执着,所谓人我执与法我执。只要有这两种执着,这就是我们的真心有病,因为“我”确实是了不可得。我相,是第七末那识执着第八识的见分一分,所现的一个假相。在唯识讲“中间相分两头生”,这是真带质境,所以它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可是众生迷执之后,这个迷执很不容易打破,于是他有四大烦恼常相随,就是我贪、我痴、我见、我慢,这些确实是心里的大病。只要把我执打破,能破人我执、破法我执,第七识就转成平等性,也就是转成无漏。这个时候,他能与一切众生平等,以大慈悲心随顺一切众生。
在佛法修学中,“前五识与第八识是果地上转,第六识与第七识是因地上转”。因此,我们对于六、七识的境界相要特别深刻去研究了解。在做功夫的时候,最好是能把“我”,我相要扩大,这在修学方面来讲是一种方便法门,而且非常的巧妙。因为一般人的“我”实在太小,只顾自己,起心动念都会想到这桩事与我自己有没有好处,有没有利益?这个“我”就太小了。对修行人来讲,首先要把“我”放大一层,放大到我一家,这个我相就比执着个人要大得多。我们起心动念,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想到与我整个一家有没有利益,有没有好处,这就是把小我化成一个家,这个“我”就比较大了。从这里更能推广,推广到家族、邻里,推广到社会、国家,这个我相比小我就大得多。这样还不平等,为什么?我们以一个国家为“我”,对于其他的国家还是不平等。譬如,我起心动念要想做事情,与我们自己国家有没有利益?有利益;对别的国家有没有利益?没有利益。只要是与自己国家有利益,对别的国家没有利益,这桩事情我们也可以做,这个“我”虽然说大,还是不平等。佛法讲到平等,必须把我相放大到尽虚空遍法界。以现代话说,不但对我们整个地球的一切众生,要以平等心去对待,要把他看成是自己的一体,同时更要看到外太空、他方世界也是我们自己平等心中所现之物。这样逐渐放大,这是一个很好的修行方法,我执不必破,自然就化掉、就化解。比起小乘人破我执、破法执,方法实在是巧妙得太多。第六识清净了,所有一切心所统统都清净;第六识若是不清净、不平等,连带所有心理行为全都是染污,全都是不清净。所以这个关系非常之大。
“妙观察智见非功”,妙观察是讲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作用是分别,如果它分别一切法而不执着,没有妄念,能在分别中得到自在,这就是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同圆镜”,这是讲前五识。“成”是成就,“作”就是成办一切的事用,前五识转成智之后,都叫做成所作。成所作为何同大圆镜智?因为它是果地上转。成所作智正是根本智之后的后得智;大圆镜智是根本智,成所作智是后得智。
第二首:“五八六七果因转”,这是讲转识的次第,前五识、第八识是果地上转,我们最着重的就是第六识、第七识,因为它是在因地上转。简单的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练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转识成智的最初方便。“但用名言无实性”,我们不要被经的言语文字所转,你懂得这个名词,要离开这个名字相。“若于转处不留情”,一悟悟至极处,不再退转,这就是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虽然繁兴,可是并没有动念。“繁”是讲染境虽然多、境缘非常复杂,可是我们的心永远是在大定当中,不为外境所惑。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智通禅师听了大师开示之后,恍然大悟,于是他说了一首偈,道出心得。智通禅师的开悟,是得力于千余遍的读诵,这一点希望大家特别留意。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问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智常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观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智常禅师,少年出家却很有志气,从小就以明心见性为志愿。有一天他来参礼六祖,六祖问他:“你从哪里来?到我这里来想求些什么?”他说:“学人最近曾经到过洪州白峰山见过大通和尚,承蒙大通和尚指示见性成佛的义趣。虽然和尚这样指示,心里总不免还有一些疑惑,所以我老远来到曹溪,求和尚慈悲指示。”六祖问他:“大通和尚为你说些什么?你讲给我听。”智常说:“我到那个地方,大概有三个多月都没有承蒙大通和尚的开导。因为我求法心切,有一天晚上,就独自一人到方丈室见和尚,请问如何是智常本心本性?”大通和尚说:“你见到虚空吗?”智常说:“我见到。”大通和尚说:“你见虚空,有没有相貌?”智常说:“虚空无形,哪有相貌?”大通和尚说:“你的本性就像虚空一样,只要你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这就叫正见;了无一物可知,这就叫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观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智常说:“大通和尚这番话,我听了以后,依然是不明了,求祖师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知见。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六祖说:“大通和尚对你所讲的这些话,里面还存着有知见,所以你不能开悟。我现在再指一条路给你。”于是,大师说了一首偈:“不见一法存无见”,诸位要特别留意“存”字,不见一法是对的,你存一个“无见”就是毛病。为什么?无见还是一法。“大似浮云遮日面”,心里有个“无见”,就是一片浮云,把自己的真如本性遮盖住,所以你不能悟入。“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这是承上文“无一物可知”而说。但是,不可以执守空知,若执守这个空知,岂不像木石一样吗?你为空知所障,像太虚空生闪电一样。“太虚空”比作真如本性,“闪电”便是障碍,若你不守空知,太虚空就不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这个知见忽然生了。“错认何曾解方便”,以无知无见为是,而失去见性的捷径,这就是错认,这就是不曾解得方便法门。“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这桩事是要自知其非,自知见与知统统都要离开。《般若经》云:“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楞严经》云:“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我们必须要把“知”与“无知”两头坐断,这个时候心性才真正的清净光明,灵光独耀。禅家所谓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心性无染,本自圆成。所以,只要我们摆脱一切妄缘,就是如如佛。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智常听六祖这段开示后,豁然大悟!于是,说了一首偈:‘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这四句偈的大意,是说他自己以前的过失,确实是无端生起的知见。学佛之人最怕的就是着相,菩提是觉,着相是迷,哪有着相求觉的道理?你要想开悟,你有这一念就是开悟的障碍。所以,真正要求开悟,是心里一念不生,而一切境界了了分明,这才有入处。智常又说:‘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自性”就是大觉的根源,称作佛性,亦称心地。“随照”,随着见知照了万物;“枉”是冤枉,冤枉是说念念迁流。这是讲凡夫地的境界。后两句是歌颂六祖开示之德,“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若没有到祖师这里接受指导,必定依然是趣向于两头。“两头”,一个是“存无见”,一个是“守空知”,这两头都是障碍,两头都不能悟入。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智常禅师问六祖:“佛法常讲三乘法,又说最上乘,弟子不了解这个道理,希望祖师开示。”六祖说:“你学道,要懂得观自本心。”观自本心,就是观照般若。在一般经论中,是以观世音菩萨做代表,观世音菩萨的方法就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闻是用的耳根,所以叫反闻。观是讲见性,叫返观;《心经》所谓“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者”即是。所以,要着重在“观自本心”。这一句,大乘佛法虽然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无论讲多少法门都不离这个原则。我们能掌握这个原则,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很容易成就。“莫着外法相”,只要你执着心外的法相,事情就麻烦,所有的障碍都起来了,我们俗话说“放不下”。因此,不但世缘我们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譬如,我们念佛,念佛也得要“三轮体空”。佛号二六时中绝无间断,不执着能念的我相,不执着所念的佛相,不执着所执持的名号,这就叫念佛三轮体空。所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种念佛法就是“观自本心,不着法相”,如此才能得到一心不乱,上品上生。
六祖说:“法,哪有四乘?四乘法是从人心有差别而说”。“见闻转诵是小乘”,小乘根性小,仅依据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而勤诵经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像这样的人确实是有,不但有而且还不少。他虽然是念《华严经》、念方等经、念《法华经》,如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还是修小乘法。“悟法解义是中乘”,悟是觉悟,你对于佛所说的一切法义能够了解;换言之,你比前面一种要进步一等,前面是但诵不解义,现在你能解义而诵。可是虽解义,你没有实行,所以法的真正境界你无法证得。你所解的义,依然是别人所证的境界,是诸佛菩萨的境界,并非你自己亲证的境界,所以称为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他能依法修行,必定是义理明白通达,所以才能依教奉行。行帮助解,解也帮助行,行解相应,相辅相成,这样才是一个大乘菩萨。三乘是这么来的。最上乘,“万法尽通”,对于一切万法无不通达,“万法俱备”。这两句话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必得真正明心见性才能达到这个境界。要到这个境界,必须“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这是最上乘人,也是圆满见性的人。
学佛,当然最好是要出家。“出家”的意思,“家”是指枷锁之家。佛说,离开妻子、眷属、田宅形式之家,并不重要,要紧的是要心出家,要出烦恼家、要出生死家、要出无明家,这个问题才能解决。莲池大师说,“身出心不出”,这没有用处;“心出身不出”,譬如一些在家居士,他心里向道,身虽然没有出家,他的修行果证与真正出家人并没有两样。真正出家人是“身心俱出”,他才能有大成就,就是此地讲的“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他无论修哪个行门,都会有卓越的成绩。
这次在南部讲经,有一位同修告诉我:高雄妙藏寺养着有一条狗,这条狗吃素,而且每天早晚课它都参加,到打三皈依它就退去。这件事情很久了,有一天,有一位外面的出家人到这地方来,大家就把这只狗的传奇故事讲给他听。这位出家人一听之后,心里就明白,这只狗是有来历的,必定是这个庙里过去的住持,转生投到狗胎了。它还带有前生的习气,还知道吃素,知道做早晚课,还像住持和尚一样,到打三皈它就退出去了。这位和尚把狗叫过来,给它一番开示,告诉它:你现在的身分不一样,你已经不是住持,必须早晚课做完才可以离去。这只小狗很乖,听了之后,果然以后每天早晚课做完它才离开。由此可知,修道之人,若不能了道,后果是不堪设想。这只狗,它的业障还并不太重,虽然堕到畜生道,它还能带着前生浓厚的习气。如果罪业深重,堕地狱、堕饿鬼,就不堪设想。
由此可知,修道之人,唯有了道(证道),在念佛法门来讲就是确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古德说:“一子成佛,九祖升天”,我们若是为报恩、为偿还无量劫来与一切众生的债务恩怨,我们要想报答他、要想了结它,最好的办法就是修道要证道。换言之,你能真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问题就解决了,你的恩也报了,债也偿了。如期不然,恩不但不能报,债务只有增加不会减少。你要想了道、要想往生,此处几句话要特别记住,就是“一切不染,离诸法相”。念佛、修道,最重要的是清净心、平等心。心不清净就不能见道,心不清净就得不到一心;换句话说,你在果地上就不自在。
六祖大师在此特别告诫我们,最上乘的法,不是我们不能修,人人都可以修。“乘”就是行,就是讲的修行,不在口争。你必须要自修,不要问我。“一切时中,自性自如”,认识心性之后,湛然不动,本自如如。智常禅师听了六祖开导之后,礼谢,侍从大师,一生追随都没有离开。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志道禅师到曹溪请益,说明自己出家以来都是读诵《涅槃经》。《涅槃经》有两种译本:北凉时代昙无谶译,四十卷,称为北本《涅槃经》;另一种是刘宋时代译的,三十六卷,称为南本。此处是指北本四十卷经,在大乘佛法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志道禅师在这部经用了十年多的时间,虽然功夫用得这么深、这么勤,对于《涅槃经》的大意还是不能明达,于是到曹溪请六祖指导。
师曰。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六祖问:“你对这部经哪些地方有疑惑、不明了?”志道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对这首偈有疑惑。”在大乘佛法里,这四句非常著名,古大德注疏常引用,这是出在《涅槃经》第十三卷。经中有一则公案,世尊在过去生中修道时,为半偈而舍身就是为这首偈。因为他出生在一个没有佛法的时代,那时他住在雪山,帝释天主见到这个修行人,心里感到非常惊奇,就故意变成一个罗刹的模样;罗刹是恶鬼,样子看起来非常恐怖。来到雪山离他不远的地方,说了两句话:“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这个修行人听到这声音就到处找,找不到人,后来发现一个罗刹在不远的地方,就问罗刹:“这两句话是不是你说的?”罗刹说:“是我说的。”他说:“一首偈应当是四句,你只有上半偈,下半偈是什么?”罗刹说:“我已经饿了好多天,你要我说出来,要等我吃饱。”他说:“你吃什么?”罗刹说:“我吃活人的肉。”这位修行人告诉他:“你把下面两句说出来,我愿意舍身把身体供养你。”罗刹说:“我怎能相信你为八个字就肯牺牲生命来供养我?”修行人说:“我是一个修道的人,决定没有妄语,十方诸佛都可以为我作证。”于是,罗刹就为他说出后面这两句:“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首偈确实是《涅槃经》最重要的思想。志道禅师对这四句有疑,确实是将《涅槃经》的中心大意掌握到。
师曰。汝作么生疑。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六祖问:“你对这四句话为何生疑?”诸位细看志道这几句话,就知道他有许多地方曲解意思。第一个错误,志道说:“一切众生皆有二身,一个是色身,一个是法身。”这是大乘经常讲的,可是在这里他就发生误会,殊不知佛所讲的色身与法身是一不是二,他把它看作二不是一,对这四句偈当然就解不开。第二点,他说:“色身无常,色身就是我们现前这个身体;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法身是常住的,但是法身无知无觉。《涅槃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到底哪一个身寂灭?是色身寂灭,还是法身寂灭?哪一个身来享受乐?是色身享乐,还是法身享乐?若是色身的话,色身是有生有灭的,即有生有死,色身死的时候,四大分散,这是苦,苦怎么可以说乐?若要说是法身,法身寂灭,同无情的草木砖石一样,它也不会享乐!”志道又说:“法性(法性就是法身)是生灭之体,五蕴(指我们的色身)是生灭之用。”体是一个,就是法性;用是五个,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一体五用,生灭是常”,这是假定的,如果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这个讲法,我们听起来似乎很合乎道理,实际上这是歪理,都是曲解意思,误会了。但是这种误会在我们凡夫常情看起来,似乎是这样的。“若听更生”,更生就是再生、复生。“如果生灭还能再生的话,有情的众生就不断不灭。不准许他更生的话,那就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一切诸法都被涅槃所禁止、所制伏,这样,连五蕴的色身尚且不得生,又何乐之有?”这一段就是志道禅师对于这四句偈的误会。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着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
六祖说:“你是佛弟子,你怎么学外道?外道才有断见,才有常见。”志道说的“若听更生”是常见,“不听更生”是断见,这两种见解都是错误,这是见思烦恼中的边见。六祖说:“你怎么可以拿边见来议论最上乘法?”这是首先指明他错误的根源,然后再为他开示,破除他的邪见,启发他的正见。“据你所说,色身以外还有个法身?离了生灭再求寂灭?”这就是志道不能体会最上乘的原因,他不晓得色身与法身是一不是二,生灭与寂灭也是一不是二。最上乘人要在色身中见法身,要在生灭中见寂灭,这才能体会这四句偈的大意。六祖说:“你又推测涅槃常乐,而说有一个身去受用它,这是执着、吝惜生死而不能舍弃,依然是耽着世间五欲之乐,病就在此。你应当要知道,佛陀是为一切迷惑的众生,这些迷人都是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虚妄分别一切法为外面的境界相,贪生怕死,念念迁流,不晓得宇宙人生事实的真相。《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因为不能了解事实真相,于是才造业受报,枉受轮回。常乐我净的大涅槃是每个人清净心中本来具足的,不但本来具足,从来也没有失掉;可是,迷了之后,真相就不能现前。所以,把常乐涅槃翻为苦相,三界六道所谓八苦、三苦,这是迷、是颠倒。于是,终日心外求法。佛陀对于这些人非常慈悯,不忍心看到这些众生迷惑颠倒,于是示现在世间,指示、说明涅槃的真乐。”
六祖说:“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这几句话就是解释《涅槃经》这四句偈。“刹那”是极短的时间。佛经讲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弹指时间很短,弹得快的话,一秒钟至少可以弹四次,这是讲极短暂的时间。“刹那无有生相”,生是生起,刹那之间没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灭是消灭,刹那之间也没有灭相。这两句话如果明白,真正悟入,就见一切法不生不灭。见到一切法不生不灭,在佛法讲,这个境界就是属于无生法忍的境界。所谓无生法,“法”是指一切法,“无生”是指一切法无生;无生当然无灭。一切法不生不灭,这是真实相。可见,我们见一切法的生灭相,这是虚妄的,这是没有见到真相,真相是不生不灭。一般在佛法讲,见到不生不灭,在菩萨地位上来说应该是七地菩萨,这个地位相当高。《仁王经》中将菩萨分为五类,这五类是根据见到事与理的实相浅深而分。无生忍是第四类,也就是七、八、九地这三地的菩萨。七地菩萨是下品无生忍,八地是中品无生忍,九地是上品无生忍。
“更无生灭可灭”,没有生灭可灭,功夫又进了一层,“是则寂灭现前”,这是五忍中最高的地位,寂灭忍的菩萨。下品寂灭忍是第十地的菩萨,中品是等觉菩萨,上品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是寂灭忍菩萨的境界。《传心法要》云:“声闻人见无明生,见无明灭。缘觉人但见无明灭,不见无明生。诸佛菩萨是终日生而无生,灭而无灭;无生无灭,这是大乘菩萨境界。”
六祖说:“当寂灭现前的时候,亦无现前之量,这叫做常乐。这个乐,没有受者,也没有不受者,受与不受都说不上,哪有什么一体五用?更何况说涅槃还禁伏诸法,叫一切诸法永远不生,这乃是谤佛、谤法。”这是很大的误会、很大的错误,这一个错误当前,不但障碍自己正知正见,恐怕还造种种的恶业。造作恶业,正是大师此地讲的“谤佛毁法”;自己不信,还要叫别人生疑,这个过失就太大了。六祖这一番开示,实际上就是开导我们的。
听吾偈曰。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第一首偈:‘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前面两句是说明涅槃的本意。“无上”是指至高无上。何谓“涅槃”?《楞伽经》云:“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槃。涅槃者,如真实义见。离先妄想心心数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涅槃。”古德说:“法身、般若、解脱,具足这三法,就叫做大涅槃。”《顿悟入道要门论》云:“如何得大涅槃?禅师说:不造生死业,就能证得。如何是生死业?禅师说:求大涅槃是生死业,舍垢取净是生死业,有得有证是生死业,不能摆脱对治的法门,这就是生死业。”由此可知,佛法是对治我们惑业病根而建立,惑业离了之后,对治法门的药也要把它摆脱掉,这样才能纤毫不立,这就叫做大涅槃。大涅槃之用,“圆明常寂照”,“圆”是圆满,指妙净明心,“明”是光明;光明的清净心无始无终,这是“常”;从来也不散乱,这是“寂”;灵鉴不昧,这是“照”,这是凡圣同具的理体。凡夫、二乘(愚是指二乘)迷了寂照的大涅槃,误以为是生死。外道也没有见到事实的真相,将涅槃执着为断灭。
第二首偈:‘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二乘”是指声闻与缘觉,这两类小乘圣者的见解也并不完全正确。《大智度论》云:无作见解是属于邪见,虽然六十二种都是邪见,而以“无作”这个邪见为最重。“无作”的意思是说,连一切功德求涅槃都不作;要是稍稍偏差一些,就会堕在恶取空,这个病比执着“有”还要大。古德常讲:“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无作就是偏在空的邪见上。大师说,这些“尽属情所计”,是凡情计度分别,是六十二种邪见的根本;死、断、无作,这是一切邪见的根本。
第三首偈:‘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前面两句是说明六十二种邪见所建立的种种名目,无非都是虚而不实的假名。断见、常见、无作之见,这里面决定没有真实的义理。这是总指凡夫、外道、二乘所执着的,总而言之,都不是真实义。真实义谁见到?唯有诸佛菩萨、唯有过量人,“过量人”是指非常人,不是平常人所能度量的。这样的人才能通达而无取舍,通达是指通达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他通达涅槃的真实义。通达之后他又如何?他于涅槃决定没有取舍,他不取涅槃,也不舍涅槃。因此他与小乘人不一样,小乘人是取涅槃,佛常说“堕无为坑”,堕在偏真涅槃,这是小乘圣者的执着;《楞严经》云“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是小乘的境界。六祖说“目以为无作”,与佛所讲的没有两样。“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这两句是六祖说二乘圣者的境界。大乘菩萨对于大涅槃的义理既然通达,他不取不舍。为什么?我们看下文这两首偈颂所说。
第四首偈:‘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这四句是说明法相。这些过量人、这些大菩萨们,对于五蕴法真正通达明了。五蕴一展开就是百法,百法就是一切法的归纳,我们讲五蕴法,也就是说世出世间一切法。五蕴当中,一般人所执着的主宰|我执。“我”以外,这是一切境界相,境界相有人事环境、物质环境、自然环境,这些在此地也以两句话代表:“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这是说色与声,香味触法都省略。虽然是说两句,当然统统都包括了,因为前面有一句“五蕴法”,后面只说两句作代表。
第五首偈:‘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这是说明圣哲的见解,晓得五蕴与我以及色像音声,这是包括一切万法,都是平等一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就是五蕴法,也就是百法。你作如是观,才能见一切法的真实相,也就是平等相,也就是万法皆如之相,这样当然就不会再生起凡情圣智的见解。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这个时候,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满,光明遍照,就是圆明常寂照的境界现前。“不作涅槃解”,对于大涅槃无取无舍。佛说涅槃是为对治众生生死病根,生死既离,如果还存一个涅槃的见解,又错了。“二边三际断”,两边不立,“三际”是说过去、现在、未来。到这个境界,时间与空间是一,正是所谓一真法界,在净土是常寂光净土。
第六首偈:‘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这首偈是讲证得大涅槃之后的德用自在。在眼叫见,在耳叫闻,在鼻叫嗅,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见闻觉知的作用一切明了,“而不起用想”,这就与我们凡夫不一样。觉悟的人,他不起用想,天天用它;我们迷的人,虽然天天用它,就起了用想。“用想”就是无明,《楞严经》云:“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悟的人,心于一切境界不起一念;不起一念,他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万法还有没有分别?若无分别即是白痴,他有分别,虽有分别不起分别想,这就是与凡夫不同之处。凡夫分别是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起作用,他有分别想。所以,佛在大经教导我们,尤其是交光大师在《楞严正脉》教导我们“舍识用根”,用见性见一切色法,用闻性闻一切音声。见性见一切色法,就是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这就是见性起作用。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我们耳根闻音声,这是闻性起作用。诸位懂得这两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能这样用,这就是《楞严经》的宗旨,也就是交光大师特别提出来的“舍识用根”;凡夫与佛的差别就在此地。
第七首偈:‘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这首偈是说明,这个世间纵然遭遇到大劫难,与证得寂灭之人不相干。佛在《仁王经.护国品》说明,这个世界有成住坏空,有大三灾的劫难,经云:“劫烧终讫,乾坤洞然。须弥巨海,都为灰飏。天龙福尽,于中凋丧。二仪尚殒,国有何常。”这就是讲成住坏空的大劫。这样的事情,在今天科学家都为我们证实。我们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太空的星球,星球就是世界,每天会发现有新星出现,每天也有许多星球毁灭,这就是世界的成住坏空。“风鼓山相击”,说明这个世界坏的形状。“风”是毗岚大风,“山”是指须弥大山;灾风鼓动,须弥崩倒。我们以天文望远镜的观察,一个星球的爆炸必然有大风、大火,佛法讲的大三灾,水灾、风灾、火灾都达到了极处。这个现象从科学里得到证实,我们确实相信这些事情会发生。佛经讲的小三灾:刀兵劫、瘟疫、饥馑,使我们想到第三次世界大战(核子战争)。如果核子战争爆发,辐射尘所落的地方就造成原子病,这就是佛法讲的瘟疫。同时,这个地区草木不生,这些动物必然要受饥饿之苦。佛经讲的大三灾、小三灾,现代科学都已经证明,而且这个劫难距离我们愈来愈近,这是我们应当要警惕的。在现在这个时候,我们最要紧的就是要真正证得“真常寂灭乐”;这是如来所得之法,真实常住,所以叫真常。《楞严经》云:“独妙真常”。《起信捷要》云:“究竟乐有二义,一者、无上菩提觉法乐,二者、无上涅槃寂灭乐。”《涅槃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说,纵然是大三灾,何况是小三灾,在这大劫难中,唯有证得真常,唯有生灭灭已的人,他才不受影响。
第八首偈:‘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这首偈是说明说听的方便以及态度。
行思禅师。姓刘氏。吉州安城人也。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师曰。汝曾作什么来。曰。圣谛亦不为。师曰。落何阶级。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师深器之。令思首众。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号弘济禅师。
行思禅师,听说曹溪法席非常殊胜,于是就到曹溪来参礼六祖。他向六祖请教:“应当怎样去做,才不至于落在阶级里面?”阶级是指菩萨位次,十信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十一个阶级。不落阶级,当然就是顿超。所以,他请教的目的就是要学顿超法门,不要渐次修学。六祖问他:“你曾经用过什么功夫?过去是如何修学?”行思禅师说:“圣谛亦不为。”圣是指诸佛。圣谛就是无漏的圣解,行思说:“我连这个也离开了,我也不着。”这个境界相当高。六祖说:“你落什么阶级?”行思说:“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这话说得非常透彻。有凡、有圣才会有阶级;有修、有证,也有阶级;行思禅师的境界是无修无证,凡圣一如,这当中没有分别执着,哪里还会有什么阶级?如《心经》讲的“无苦集灭道”,乃至“无智亦无得”。六祖大师对他非常的赏识,很器重他,叫他作一名班首,就像大众当中的班长一样。有一天,六祖对他说:“你与众生有缘,应当去一方弘化利生,不要让佛祖的道脉中断。”意思就是叫他去教化众生。行思禅师在六祖座下得法之后,回到吉州青原山,在那里弘法利生。谥号弘济禅师,其事迹《传灯录》有记载。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扣。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曰。嵩山。师曰。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师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益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
怀让禅师参访嵩山安国师,安国师就打发他到曹溪参扣六祖。六祖问:“你是从哪里来的?”让师说:“我是从嵩山来的。”六祖再问:“什么物恁么来?”这个意思就是,什么东西?怎么来的?这句话,我们乍听起来是呵斥的话,很不客气,但是要晓得,这是禅宗的机锋语,也就等于口试一样。怀让禅师说:“说似一物即不中。”这句话对得非常恰当。因为祖师问的意思,是直指人心,说的是虚灵不昧的真心,怀让禅师一听就明白,随即答覆:“说似一物即不中。”因为虚灵不昧的真如本性,是没有任何物相可以比拟的,一般常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什么都说不上来。
这么一答,六祖就了解他的境界。于是再问他:“还可修证否?”让禅师说:“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这两句话很重要,在禅宗非常著名,其他各宗也时常引用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变成以后宗门教下修学的最高指导原则。“修证即不无”,是说有修有证,虽然有修,心地是清净的、是光明的,决定没有丝毫的染着。这是真实的功夫。不善修学的人,譬如修布施,免不了心里落一个能布施的我相、所布施的物相,以及接受布施的对方;换句话说,三轮不空。这就是有染污,虽然有修,有修有染污;若能到有修而无染污,这才叫做真修。不但布施,就是诵经、拜佛,或者禅定,乃至于般若,都时常被染污。如果到“染污即不得”,必须要离开分别心、离开执着心,正是禅宗所谓“离心意识参”!才能得到这个境界。六祖说:“只此不污染,是诸佛之所护念。你既然到了这个境界,我也是这个境界”。
以往,西天般若多罗大师有一个预言,般若多罗是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即达摩祖师的老师,他说:“将来你的门徒中,要出一个马祖。”这是指道一禅师,俗家姓马。中国丛林制度就是道一禅师兴起的,“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这两个人的教化,影响中国一千多年。这桩事,在很久之前,般若多罗就有预言。六祖说:“应在你的身上,但是现在不须要说。”怀让大师豁然体会,留意在心。于是执侍,作祖师的侍者,朝夕奉侍十五年。在这十五年当中,当然他的学问、道行一天比一天成熟。以后,他到南岳衡山弘扬禅宗。
永嘉玄觉禅师。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曰。愿仁者为我证据。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永嘉玄觉禅师在中国禅宗史上是负有盛名的,俗姓戴,永嘉(浙江温州)人。年轻时曾经修学三藏经论,于天台止观法门特别有研究,也有心得,以后因看《维摩经》开悟。一日,偶遇六祖的学生玄策。玄策常到处游玩,各地方修行有成就之人他都去拜访。玄策禅师听说永嘉有这么一位善知识,于是也到此地来拜访。拜访畅谈之后,觉得玄觉禅师的境界很正确,不但正确且还相当高,于是问他:“你得法的老师是谁?”玄觉禅师说:“我听方等经论听得很多,听过很多法师讲解。以后,我在《维摩经》中开悟佛法的心宗,可是到现在还没有人来为我做证明。”就是没有人来印证他的开悟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玄策说:“经论中讲,威音王佛以前,你说自己开悟的,能讲得通。威音王佛以后,说无师自悟的,都是天然外道。”威音王后,必须大彻大悟之人来为你做证明,证明你所悟的是真实不虚的,如此方可。永嘉大师非常谦虚,他说:“请你为我印证,可否?”玄策说:“我人微言轻,你何不到曹溪去礼拜六祖?曹溪,四方缁素云集,大众都在此处承受六祖的教学。你若想去,我可以陪你一道去。”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师曰。如是。如是。
于是,玄觉就同玄策到曹溪参礼六祖。见面的时候,他表现的态度似乎有一点傲慢,“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六祖说:“一个修行人,必须具足威仪,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一切都得循规蹈矩。你从哪里来的,怎么这么傲慢?”玄觉禅师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两句是很具有警觉性的话,几个人能懂这个道理?如果大家能把这桩事情看重,修行一定会很踏实。六祖说:“你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永嘉大师说:“体即无生,了本无速”。“体”是讲体认自性,自性无生无死;“了”是讲一了百了。这个意思就是说,生死已经都没有了,哪里还有迟与速?所以说了本无速。六祖为他印证,说:“如是!如是!”一点都没错。由此可知,修行人要紧的是要明心见性,若不能明心见性,生死大事就没有法子“了”。说到明心见性,又谈何容易?所以,佛祖常说,若无净土法门,末法时期众生就谈不上成就。我们若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与此处讲的了生死,境界就可以接近了。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师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后着证道歌。盛行于世。
这个时候,玄觉才礼拜六祖。拜完之后,他就要告辞。六祖说:“你回去得太快了,才说几句话就要走?”永嘉说:“本自非动,岂有速耶?”本就是本来,本来没有动,哪有迟与速?六祖说:“谁知非动?”这是一层一层在逼他。永嘉说:“仁者自生分别。”这话问得好,答得也好。六祖说:“你确实是得到无生之意。”无生之意就是无生法忍,他确实是证得无生法忍。永嘉回答说:“无生岂有意耶?”六祖说:“无意,谁当分别?”永嘉说:“分别亦非意。”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妙极了!如果用意识分别,这是凡夫,没有证道。分别不是意;不是意,是什么?是真如本性。见性之后,分别即是无分别,分别与无分别是一不是二,这是真正证入佛祖的境界。我们学佛,要紧的也是要趋向这个方向、这个目标。
六祖大师听了非常开心,因为永嘉的境界与他一样高。大师说:“善哉”,好极了;“少留一宿”,六祖特别留他在曹溪住一晚,不要急着回去。永嘉禅师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回去,在曹溪成为很有名的“一宿觉”,他在曹溪住了一天就大彻大悟。以后回到永嘉弘法利生,着有《禅宗集》及《证道歌》。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隍云。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智隍禅师最初也是在黄梅五祖处参学,他非常用功,自己以为已经得到禅定,“正受”就是禅定。于是,他就在一个处所结小茅篷静修,修定。不知不觉就修了二十年。六祖大师弟子玄策,游方访道到黄河北岸河朔一带,听到智隍禅师的大名,就到他的茅篷拜访,问他:“禅师,你在此地做什么?”智隍禅师说:“我在这里入定。”玄策说:“你说入定,是有心入?还是无心入?要是无心能入定,一切无情的草木瓦石都应得定;要是说有心入定,一切有情含识众生,包括一切动物,也应该得定。你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智隍禅师说:“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这是说明他定中的境界。他在入定的时候,既非有心,亦非无心。玄策说:“不见有有无之心,这是常定、是大定,哪里还有什么出入?如果这个定有出有入,就不是大定。”入的时候有定的境界,出了定,心又散乱了,所以这个定不是大定。“大定”,是我们通常讲的“楞严大定”。
这一段话我们应当要留意。为什么?在现今,许多大专同学们都喜欢禅宗的修学,如果对于禅宗根本的理论与方法不能透彻了解,免不了要误入歧途。智隍禅师在五祖会下住过那么多年,都发生了误会,何况我们现在没有明师指点,修学禅定当然是非常困难,障碍也多。
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玄策这么一问,智隍禅师无词可对。隔了很久,他说:“禅师,你的老师是谁?”玄策说:“我的老师是曹溪六祖。”智隍说:“六祖以何为禅定?”玄策说:“我的老师所讲,妙湛圆寂,体用如如。”妙湛,如《楞严经》说的“妙湛总持不动尊”,“妙湛”二字是形容法身。法身无相,湛然常寂,无作无为,遍一切处,不生不灭,所以才能体用如如,能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就相上来说,“五阴本空,六尘非有”。这是教我们了解,体是真实的,相是虚妄的,真如理体不碍虚妄的相用。如果我们真正体会到五阴本空,人我执自然打破,烦恼障可以断除;了解六尘非有,法我执可破,所知障可以除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真心理体本来没有出,哪有什么入?入出是相对而说,有出才有入,有入才有出;有定才有乱,乱了才有定。如果是真如本性,出入、定乱都加不上,这叫常定,这叫大定。
“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的性,本来就没有所谓“止住”,因此,不可以有住于禅寂这个念头,有住于禅寂这个念头就错了。“禅性无生,离生禅想”。真正的禅,禅就是我们的真心理体,如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若有一个禅的寂静,有这么一个享受、感受,你心里有一物,有禅寂;若你心里有“我现在已经得禅定,我已经在定中境界”,这也是错误的。为什么?真心不生不灭。因此,你生了一个“禅”的念头,这个念头是妄念;你享受到禅的清净寂灭,这个清净寂灭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都是真如本性里面的染污。“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心要空,要寂静,这一点非常重要。“亦无虚空之量”,虚空之量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中不可以有虚空这样的度量。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形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智隍禅师听这么一说,就赶紧到曹溪来参访六祖。六祖问:“你从哪里来的?”智隍禅师把前面的因缘说了一遍。祖师说:“诚如你所说。你只要心像虚空一样,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也不可以执着有虚空的见解,不可以有静的念头,自然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这个时候,有什么不定?二六时中,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几句话是中国南传顿教的禅定,这个定叫性定,即自性本定,不是修证得来的。于是,智隍禅师于六祖言下大悟,二十年来所得的,都没有影响;换句话说,从前二十年所修都是走的错路,遇到六祖这一番开示,这才改邪归正,入了正道。这一天,也有感应事迹出现:在河北他从前的居住地,地方人士当夜听到空中有声音说:“隍禅师今天得道。”智隍禅师悟了之后,礼谢六祖,回到河北教化众生。
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什么人得。师云。会佛法人得。僧云。和尚还得否。师云。我不得。僧云。和尚为什么不得。师云。我不会佛法。
这一问一答,全是禅机。诸位一定要记住,佛法是破执着的。这位出家人有执着,而六祖答覆他的话全是破除他的执着。正如大夫对待病人一样,他看病人有什么样的病,就给他用什么样的药,所以药到病除。目的是指点他开悟,而不是答覆他的问题。我们在此地看,好像六祖是所问非所答,懂得禅宗的义趣才知道祖师真正是大慈大悲。
大家都知道,六祖惠能大师是黄梅的传人,为何他还说不得、还说不会佛法?这正是去我们的执着,有执着就错了。六祖在黄梅得的什么?得的就是没有执着。这也正能看出,黄梅弟子三千多人,人人都没有把执着打破。所以,祖师传衣钵只传惠能一个人,正因为他没有执着。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有一天,六祖大师想洗一件衣服。这是什么衣?就是佛的袈裟,祖祖相传,传在他手上保管的如来衣钵。放久了免不了染有灰尘,于是想将它洗一洗。可惜没有好的泉水,于是他就到寺后约五里远的地方,那里的风景很美,六祖以锡杖卓地,地面涌出一股泉水,渐渐积成一个小池,这个池是曹溪的古迹,直到今日还存在,六祖就在这里洗濯佛的袈裟。当他洗衣服时,忽然来了一位出家人,在旁向他礼拜,自称名叫方辩,是四川人。方辩说:“我昨天在南天竺国(南印度)遇见达摩大师。”达摩是中国禅宗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嘱咐方辩:“你赶快到大唐国,我传的大迦叶正法眼藏”,这是指禅宗法门;“及僧伽梨”,僧伽梨是印度话,中文是“大衣”,就是佛教的大礼服。大礼服条数共有二十五条,每一条由四长一短拼凑而成。如来的袈裟,一代一代相传,传在六祖手上。“现在中国已经传到第六代,你到韶州曹溪去瞻礼,到那里看看佛的袈裟。”方辩远道而来,目的就是希望见佛的袈裟,即佛的衣钵。在此我们可以想到,方辩是个非常人,因为当时交通不方便,昨天在南印度,今天就到中国广东北部的曹溪这个道场,如果没有神通,是办不到的事情。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方辩曰。善塑。师正色曰。汝试塑看。方辩罔措。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呈似师。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
六祖听了这话之后,就将衣钵展示给他看,然后问他:“上人,你平常从事什么事业?”方辩说:“我很会塑造佛像。”六祖正色对他说:“我这个样子你试塑一个看一看。”方辩听了之后,手足无所措。隔了几天,他真的替六祖塑一尊七寸高的像,“曲尽其妙”,塑得非常像。他将这尊像送给六祖大师,六祖大师看了之后就笑起来,说:“你只了解塑性,不了解佛性。”六祖当时正色说“汝试塑看”,是讲的法身真性,没有形相怎么塑得出来?方辩错会是色相,所以真的塑个像来。
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
六祖见到这个情形,也很欢喜,就摸着方辩师的头顶,告诉他说:“你可以永为人天福田。”这句也是奖励他的话,因为造像是为一切众生做无上福田。见到佛像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是浅的意思,是教我们见贤思齐,见到佛,我们要想取得与佛一样,佛是我们的老师,也有报本反始的意思。更重要的,佛者觉也,见到佛要提起我们的觉心,也就是真如本性;见到经典,经典所讲的是正法,我们的心地要正大光明;见到出家人,我们就要发心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所以,佛门的塑像具足无量的功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有一位出家人,举卧轮禅师的偈颂:“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说:“这首偈没有明心见性,如果依照这首偈去修,不但不能见性,可能还有麻烦,会增长无明。”于是他将偈颂修改一下,又作一首偈,说:“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这首偈颂是专门对治卧轮偈颂毛病而作,如果没有卧轮禅师这首偈,能大师这首偈就不必要了。有卧轮的偈颂,再看能大师的偈颂,这两首偈一合,这是教你“即相离相”,这就入了正法,具足无量功德。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当六祖大师驻锡在曹溪宝林寺时,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今湖北省当阳县)。这两位大师的法缘都非常殊胜,一般人称为“南能北秀”,南面是能大师,北面是秀大师,于是就形成南北两宗,就是顿与渐的区分。两位大师都是出自弘忍大师的门下,可是南北分化之后,学者对于宗旨就很难辨别。六祖告诉大众说:“法,本来只有一宗,而是人有南北。法,只有一种,有人明心见性见得早,有人见得迟。顿超、渐修与法门也没有关系,而是修学的人根性有利钝不同,于是才有所谓顿超与渐修。”这样一说明,南北两宗的宗旨实在是没有区别。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无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可是神秀大师的门人,往往讥讽能大师不识字,既然是一个字都不认识,他有什么长处?神秀大师也知道徒众当中有这种情形,于是他召集徒众,开示说:“六祖能大师,他得的是无师智”,无师智的意思是说,不必老师开导,自己大彻大悟,“他深悟上乘,我自己不如惠能大师。何况自己的老师|五祖,亲自将衣法传授给能大师。从这桩事情来看,五祖难道不认识人吗?我们若承认五祖是一代大德,他所传的人一定不会有差错。我自己恨不能远去亲近能大师,在此地虚受国家的恩德。”神秀大师受武则天太后与中宗皇帝的礼遇,在京师一带弘法利生,当时称为国师。他有这样的因缘,不能到南方去亲近六祖。这是很真诚的话,并不是谦虚。于是,他就勉励门人:“你们如果有机缘,不要留在此地,可以到曹溪六祖大师的会下去参决。”就是去参请、决定自己的悟处。不但这样开示,他还有行动表现。
乃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汝若闻法。尽心记取。还为吾说。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对曰。不是。师曰。何得不是。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有一天,他对学生志诚禅师说:“你很聪明,也有智慧,你可以替我到曹溪去听法。你要是有悟处,应当尽心记取,回来之后说给我听。”这就是自己不能去,派一个聪明伶俐的徒弟到曹溪去受教。志诚禅师就禀承秀大师的命令到曹溪。到了之后,没有事先向六祖报告自己的来历,就随着大众一起听法。这时六祖上堂说法,告诉大众:“今天有人来盗法,潜伏在我们这个法会中。”听法一定先要拜老师,没拜老师,偷偷的来听法,这就叫盗法。志诚禅师一听这个话,当然知道六祖指的就是自己。于是他从大众当中出来,礼拜六祖,把神秀大师派遣他到曹溪来听法的经过情形向六祖报告。六祖说:“你是从玉泉寺来的,那应该是奸细。到这儿来盗法的是奸细。”志诚禅师答覆说:“不是的。”六祖说:“为何不是?”他说:“我没有说明,可以算是奸细。我现在统统都说出来,说出来当然就不是了。”六祖这些话说得非常风趣,同时也是告诉我们,正式接受佛法,必须要具足礼节威仪,有正式拜师的礼节,这是不可以缺少的。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
六祖问他:“你的老师平常怎么教导你们?”志诚禅师说:“他常指导教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顿悟入道要门论》云:“住无住处即住。不住一切处,即是住无住处。不住一切处者,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处。”不住一切处才是真正的住处,学佛的人功夫能提到这个境界,这才叫“无住生心”。佛法的修学,尤其是高级的佛法,像六祖所接引的大众都是上上乘的根性,所开导的皆是一乘大法,所谓是圆顿法门,这样的法门真正可以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住心观静”当然有问题,而“长坐不卧”就是俗话所说的“不倒单”,这种修行方法不一定能见性;圆顿的教学,主要是明心见性。六祖说:“住心观静,是病不是禅。”从真如本性上说,真性本自不动,哪里还有静?有静当然就有动,换句话说,这是对待之法,用现在术语来说,是相对的,相对的就不是真实的。佛法讲的定,一定要超出动静之外,这才算是真正的定。真性本来是光明遍照的,本来是不垢不净的,何观之有?所以大师指出,这是病,不是禅。
这是说明当时秀大师门下,一般都是偏重在住心观静的毛病,并不是说住心观静不好,因为住心观静对初学的人来说,确实是很有一点作用。你要是执着在住心观静,就变成毛病。因为佛法是对治我们众生毛病习气,用这个方法来对治,方法就好比是药一样,药到病除之后,药也不要了,这才是正确的。秀大师门下执持着药不肯舍弃,这就变成禅病。六祖这样的开示,是以另一种药来除他执着的病,并不是除他的方法;“住心观静”是一种方法,执着就是病。可见,六祖是打破志诚禅师,也就是秀大师门下有一部分人的执着,去除他的病。“长坐拘身”,拘是拘束;“于理何益”,“理”就是明心见性。一天到晚盘腿打坐,于明心见性并没有利益。
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这首偈并不是反对打坐。禅宗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要教人当下明心见性,一悟即到佛的境界,何必在这具臭皮囊上勉强建立一些功课?长坐不卧就是禅堂里的功课,实在是没有必要。譬如,六祖当年在黄梅八个月,他是每天在槽坊砍柴舂米,做一些粗重的工作。黄梅的禅堂,他一天也没坐过,没有到那里去盘腿打坐;法堂,他也没有去听过一次开示,而五祖就把衣钵传给他。可见,形式上的功课并不很重要。对于烦恼粗重的人,开始用这些方法来约束他,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是用这个方法。但是,对于根性利的人,或者曾经在禅堂已经参学有相当长的时间,对于这样的人,不必要再受约束,再受约束那就错了。换句话说,他的妄想心已经在禅堂里磨炼得差不多,这时,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超出,他才能大彻大悟。若还是执着禅堂这些老功课不放,就障碍明心见性,障碍悟门,所以大师在此地才有这一番的开示。
圭峰大师说:“息妄是要息我执之妄,修心要修妄念的心。”如果我们能把我执、妄想止息住,与佛的境界就不远。当我们还做不到时,可以用禅宗的这些方法,凝心住心,专注在一个境界上。譬如,我们净土宗念佛,念佛就是住心观静的方法。我们将心住在西方的境界上,住在这句“阿弥陀佛”的境界上,这个方法是“以一念止一切妄念”。但是,到你心地清净时,你不能执着这个方法,执着这个方法就变成病,你就不能得一心不乱。若要想证得一心不乱,心清净时,法门也要舍弃。这个舍弃,不是叫你不念佛,这又错了,又变成执着。念佛而不执着,我们常说的三轮体空,“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一天到晚佛号不间断,虽不间断,这里面不执着有能念的我相,也不执着有所念的佛号的相,所谓是“能所双亡”。这样,一心的境界自然现前,与此地所讲的理论没有两样。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
志诚禅师听了六祖这番开示之后,恍然大悟。这个悟,不是偶然。志诚在秀大师会下是一位聪明、有根基之人,秀大师派他到曹溪来参学,可见他是秀大师非常器重的一个弟子。志诚禅师说:“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天在曹溪开悟了,这是他有过去九年的基础,如果没有以往九年在禅堂“住心观静,长坐不卧”的基础,到曹溪来也开不了悟,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得,可见秀大师的教学并没有白教。‘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和尚”是亲教师。何以有这么密切的称呼?因为在六祖大师言下开悟的,六祖就是他的亲教师。“便契本心”是明心见性。
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志诚禅师悟了以后,继续请六祖大师开示。首先问生死大事,这是大、小乘佛法都非常重视的问题。这个开示,对我们有很大的利益,我们听了六祖的开导,也能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学。六祖问:“我听你的老师教诫学人戒定慧的方法,不晓得神秀大师说戒定慧的行相是如何,你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志诚禅师说:“秀大师常说,诸恶莫作为戒,众善奉行为慧,自净其意为定。”秀大师说戒定慧的行相,实际上就是佛教里一首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不离这个原则。这首偈将一切大小乘的教法全包括尽。偈颂是出自《增一阿含经》,迦叶问:“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当时阿难尊者就说了这首偈。“诸恶莫作”是佛法的根本,即教学的根本。诸恶莫作才能出生一切善法,而善之极处就是心意清净。这首偈,每个学佛弟子都应当遵守奉行,秀大师也常常这样教导人。志诚问:“祖师,你用什么方法教诲学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六祖说:“我要是说有法与人,就是欺骗你。”这句话正是上上乘的教学。《金刚经》云:“如来于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净名经》云:“除去所有”,《法华经》云:“只是除去心中作见解处”,又云:“如来藏本自空寂,并不停留一法。”祖祖相传,确实无法与人。修学若要有所得,都是生灭法。《心经》说得很清楚,“无智亦无得”。佛法究竟教的是什么?六祖说:“只不过是随缘方便,为众生解除束缚而已。”束缚就是烦恼,看众生是什么样的毛病,跟大夫治病一样,哪有一定的方法?把你的病治好之后,治病的方法与药也统统不要了。“随方解缚,假名三昧”,三昧就是禅定。六祖说:“像秀大师所讲的戒定慧,实在是不可思议。但是我所见的戒定慧又很特别,又不一样。”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
志诚禅师问:“戒定慧只合一种,哪里还会有两种?既然不同,它又有什么区别?”戒定慧之教学是大前提、大原则,随着众生烦恼的浅深、执着的厚薄不同,而有种种不同的差别。以五乘佛法来说,人乘佛法有人乘标准的戒定慧,五戒是人乘的戒律;天乘有天乘的戒定慧,标准比我们人乘要高一层;声闻、缘觉、菩萨,各个地位上的标准浅深都不同,但是名称没有两样,都叫做戒定慧。
六祖说:“神秀大师所说的戒定慧,是接引、教诫大乘根性的菩萨。”凡是在学的,都叫做菩萨。菩萨是人,不是泥塑木雕的木偶。学习圆满了,就叫佛;没有圆满以前,都叫做菩萨。正如学校在学的学生,称为菩萨;毕业了,称为佛。六祖所说的戒定慧是接最上乘人,就好比是研究所、博士班的学生,这是接引最上根性的人。差别就在此地。六祖说:“由于悟解不同,见性就有迟有早。”悟解,上乘根性的人一闻千悟,他根性利,一听就开悟,这是悟得快;根性钝的人,悟得迟,讲了他也不悟。禅宗有所谓“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小疑若干次,大悟若干次,才能到彻悟;这是前面所讲的渐修法门,神秀大师是用这种方法渐渐诱导中下根性的人。六祖大师办的是研究班,所以,在秀大师那里修学十年、八年的,再到曹溪去,没几天就能开悟。可见秀大师也是无量功德,他能将这些学人奠定非常好的基础。
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六祖说:“你听我这么一讲,与你老师所说的是否相同?我所说法都是不离自性,如果是离自性说法,都叫做着相。着相,自性当然就常迷”,离相,自性是常悟。“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正是所谓万法唯心,离自性之外,哪有戒定慧?戒定慧是本性本来具足的德用,我们迷了,就叫做贪瞋痴。大经常讲,贪瞋痴就是戒定慧;迷了就称贪瞋痴,觉悟就称戒定慧。体实在没有改变,所改变的是名相不同而已。“这是真正的戒定慧法”。
听吾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这首偈非常重要,这是修自性戒定慧的方法。“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是指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从来就没有过失。凡夫迷了自性,造作一切过失罪业是妄心所造,不是真心。真心从来如如不动,真心从来没有过失,这是自性戒。《起信论》云:“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戒波罗蜜”。“心地无痴自性慧”,心体是光明、清净、平等的,能生一切智慧,只不过我们现在是在迷,好像这个能力不能现前,实际上这个能力没丧失,只是把真知转变为不知。所以,知与不知是一不是二。这些道理都在大乘经论之中,我们要细心去探究。探究,实在讲只能得一个仿佛,如果要证得,必须依照理论与方法认真修学。“心地无乱自性定”,这些道理最浅显、最常说的,无过于《大乘起信论》,说得非常透彻。真如本性从来也不迷,从来也不乱,可见戒定慧是天然本具的。“不增不减自金刚”,在圣位,成佛了,戒定慧并没有增加一些;纵然堕落在阿鼻地狱,我们自性的戒定慧也没有缺少一点;不增不减。金刚是比喻,所谓是金刚不坏身,是指我们真如本性坚固、光明、洁净。“身去身来本三昧”,这句话是针对“长坐不卧”而说。因为一切行住坐卧,来去自由,无不在定中,正是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慧海禅师说:“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这是禅定很好的解释。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志诚禅师听了六祖开示之后,非常感激,后悔过去多年来无法悟入真实的境界。于是他也呈了一首偈,这首偈是他的心得报告。“五蕴幻身”,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也叫做“五阴”。《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他这个心得与《心经》相仿佛。“幻何究竟”,幻不是究竟的。“回趣真如,法还不净”。“回”是回向,“趣”是趣入。你存心要想证得真如本性,能不能证得?不能证得;《心经》云“无智亦无得”。有心去求,决定求不到;无心去求,也求不到;必须将有心、无心都离开,真如本性本来现成。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这首偈非常好,六祖大师很同意,为他印证。然后告诉志诚:“你的老师所讲的戒定慧,是劝小根智人。”小根是指可以接受小乘教学的根性,当然他也得有智慧,他若没有智慧就不能接受。六祖说:“我所讲的戒定慧,是劝大根智人。”是上上乘的根性。“若悟自性,也不建立菩提涅槃,同时也不建立解脱知见”,这正是古人所说“无为而无所不为”。因为无有一法可得,然后才可以随缘建立一切法,诸佛祖师无不如是。六祖说:“你要明了这个意思,要透过这个意思,这才叫做佛身,也叫做菩提涅槃,也叫做解脱知见。见性的人,非常自在,他建立也可以,不建立也可以。来去自由,一点妨碍都没有。一切应用可以随心所欲,正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切众生来求教,随语随着答覆,字字句句都明心见性,这就是诸佛菩萨所讲的自在神通、游戏三昧,这叫做见性。”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诚。吉州太和人也。
志诚禅师再向六祖请教:“什么是不立的意思?”六祖说:“自性无非,没有一念的是非;无痴,没有一念愚痴;无乱,一点也不杂乱”,这就是前面讲的自性戒定慧。又说:“念念般若智慧观照,常离法相;般若性空。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本来没有一法可以建立。自性一定要自悟,自悟是直捷了当一直证入。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这个教法确实是最上乘的,最利的根性才可以接受这样的教学法。所以,它是一法都不立。因为一切法都是寂灭相,《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本来没有次第。次第是人为的,次第是因为众生根性不同;换言之,他的烦恼障重、所知障重,佛祖才在无次第当中方便建立次第。所以,无次第是真实的,次第是虚妄的,用虚妄的次第证得无次第的真实。志诚禅师听了之后,发心为大师的侍者。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于师。
志彻禅师,这个人在年轻时有一点游侠的精神。自从禅宗南北分化之后,秀大师与能大师两位都是了不起的大德,当然不会有彼此的分别,可是他们的门人没有老师这么深的修养,于是免不了发生门户之见,尤其是门户的对立。特别是神秀大师这一派,他的弟子们私下立秀大师为第六祖,而对于五祖传衣钵这件事当然很忌讳,心中很不自在,于是他们就找张行昌,要他到曹溪行刺六祖。世间人的嫉妒、毒害还情有可原,这种事情在佛门中依然不免,时至今日,佛门中没有嫉妒心,这谈何容易!
师他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师遂与金。曰。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六祖大师是一位得道的圣者,他有他心通,对于张行昌来行刺的事情早就知道。他预先在座床旁边放置十两银子,等待张行昌来行刺。有一天晚上,张行昌进入祖师的方丈室,将欲加害时,六祖将脖子伸得长长的,“好,让你砍吧!”张行昌砍了三刀,六祖大师皮肤都没有损坏一点点,当然这是很不平常的事情。六祖就说:“正剑不邪,邪剑不正。我只欠你钱财,我不欠你命。”这几句话一说,张行昌就吓昏了,很久才苏醒过来。他求忏悔,还发心要求出家。六祖将十两银子给他,说:“你现在赶快走。假如我的门人知道你到这儿来行刺我,他们不会放过你。以后你可以换一个形状,在别的地方剃度,出了家之后再到我这儿来,我愿意教导你。”
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张行昌听了这些话,就赶紧逃离。以后,他出家了,出家后非常精进。一天,他忽然想起大师对他说的这些话,就到曹溪来礼拜六祖。大师见他到来非常欢喜,说:“我想你想得很久,你怎么这么晚才到这里来?”志彻禅师说:“往昔蒙和尚宽恕,现在虽然出家苦行,总是很难报您的大恩大德。想报恩,想来想去,只有传法度生才能报老师的恩德。”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要报佛祖的大恩,唯有传法利生。他说:“弟子时常读诵《涅槃经》,对于《涅槃经》第十三卷所讲“常”与“无常”的道理,还是有怀疑,搞不清楚。”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六祖说:“无常,就是讲的佛性;有常,就是说一切善恶诸法以及分别心。”大师这么一说,把志彻搞迷惑了。志彻说:“和尚所说的,与经文不一样。”六祖说:“我是一个传佛心印的人,怎么敢违背佛经?”志彻说:“经中明明说佛性是常,和尚你说是无常。经上明明说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你偏偏说这是常,这不是与《涅槃经》相违背?和尚这么一说,反而使我转加疑惑,愈迷愈深。”大师说:“《涅槃经》,我过去曾经听无尽藏比丘尼念过一遍。她念了一遍,我就为她讲解,没有一个字、一个道理不合经文。乃至于今天对你来解释,也没有两样,我并没有说错!”志彻禅师说:“大概是我的见解浅薄、愚昧,没有智慧,还是希望和尚委曲为我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
六祖说:“佛性如果是常,还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于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所以我说无常。”六祖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所谓“真常无常”,说的是这个道理。可见六祖所说与佛所说的没有两样,只是志彻禅师一下会不过来。六祖为何要这样说?志彻禅师执着在经文上,六祖用这个方法破他的执着,执着一破,经文的道理他就悟了;他之所以不悟,就是所谓死在字里行间。所以,六祖这个方法真正是善巧极了、高明极了!又说:“一切诸法若是无常,换言之,物物都有自性,容受生死,真常性就有不遍之处;所以我说常。我说常,正是佛说真无常的道理。”大师说的常,“常即无常,无常即常”。第一章中,六祖曾经对印宗讲:“佛法是不二之法,二就不是佛法。”常、无常是二,就不是佛法;常、无常不二,这才是真正的佛法。
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
六祖说:“世尊时常都为凡夫外道,这些人平素执着邪常,不是真常;二乘人(声闻、缘觉)对于真常完全不了解,以为是无常;这样就造成颠倒之见,所谓是八种颠倒:凡夫四种颠倒,小乘人四种颠倒。《涅槃经》是了义的经典,无非是破除他们的偏见执着而已,这样才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
“常乐我净”四净德是《涅槃经》重要的意思。《涅槃经》云:永远不改变是“常”,真正安稳是“乐”,自在是“我”,无我是“净”。“常乐我净”是大乘大涅槃所具的四种净德。“常德”,涅槃之体永远不变,不生不灭,这叫常;随缘化用而不中断,这也是常的意思。“乐德”,涅槃之体是寂灭而永远安稳,又能运用自在,事事无碍,这是真正的乐。“我德”,“我”有两种解释,就性体上说,这是真我;就作用上说,自在叫做我。“净德”,涅槃之体不垢不净,同时又能随缘,虽然随缘,决定不染污,即怀让大师所说的“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常乐我净”四净德是涅槃体用上本来具有的,可惜凡夫迷了,二乘亦迷了。
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六祖说:“你虽然读《涅槃经》读了这么久,你只是在文字上打转,对于经义并没有了解,你还以为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你以有断灭的当作无常;确定那个死板板的,认为那个叫做常;哪里晓得,常就是无常,无常就是常。你不懂得这个意思。“你错解佛圆满微妙最后的微言大义。学佛这样学法,纵然往后把《涅槃经》念上一千遍,有什么用处?”
行昌忽然大悟。乃说偈言。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第一首偈是说明他自己的过失。“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凡夫、二乘因为执着,守定以为“无常”,佛无非是破除众生执着而已,所以说“有常”;凡夫、二乘执着“有常”,佛破他的执着,就说“无常”。佛所说的一切方法,无非是破除执着而已。有执,必定是有二法。如果是一法,还有什么执着?凡是执着,一定是二法中选择一法执着,这就是病,这样就没有法子证得一真、证得一心。唯有一心、一真,这才是真常。真常乃是不二法,二法哪里叫真常?“不知方便者”,不晓得佛所说的是方便法,佛说“常”、说“无常”都是破执着的方便。好比众生有病,凡夫有“常”病,佛用“无常”这药来治“常”的执着。二乘人有“无常”的病,认为没有“常乐我净”,佛就用“常”来对治,这是药,这是方便说。众生执着“常”,听佛说“无常”,觉悟了,这一悟,病、药两边都离开。二乘人执着“无常”,听佛说有“常乐我净”,他的执着也破了,病好了,药也不要了。佛所说的一切法,无非都是方便法,尽是用种种善巧的教学。不晓得佛的方便,犹如在春池中拾瓦砾,瓦砾是小石头。这是比喻,春池当中应当去采宝石,若把瓦砾当作宝石,这就错误了。已经到了宝所,而没有见到珍宝,把这些小石头当作珍宝带回去,这岂不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我今不施功”,这是说忽然见性了,见性后才觉悟到这桩事情并不藉修学的功用。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觉即了,不施功。”一个觉悟了彻的人,他所获得的是无功用智、无分别智,与有功用、有分别的修行大不相同。“佛性而现前”,自性天真佛的境界完全显露在面前。永嘉大师说:“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两句是说,他忽然悟了之后,明心见性,这是真正开悟的境界。“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这两句是感谢老师的教诲。若不是六祖大师这样善巧的指点,他纵然再念上一千遍,还是开不了悟。六祖听了这首偈说:“你今天才真正彻了。”“彻”就是通达、开悟了。“宜名志彻”,应该为你取个名字叫志彻。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以拄杖打三下。
神会幼年时候就学道,他十三岁从玉泉寺到曹溪来参礼。玉泉是神秀道场,可见他以往是亲近神秀大师。这个童子非常聪明。六祖问他:“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这些话都是禅宗机锋语。六祖对于来参学的人都相当尊重,连这位小沙弥也不例外,称他作“知识”。“善知识!你从老远很辛苦到我这里来,你还能见得本来面目否?”这个意思是说,根本若是明白,枝叶自然茂盛。“本”就是本有灵明觉知的本性。六祖说:“如果你有本,就应当认识主人”。“主人”就是自己的真性,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才是自己的主人公。六祖叫他试说说看。神会说:“我以无住为本,见就是主。”这些话,实在说并不是神会的见地,他并没有证得,而是随随便便说的,他在秀大师会下听得多,这些话他很会讲。六祖说:“这个沙弥,怎么可以这样随随便便说话?”意思就是,神会说话太草率了,取别人的言语来答覆祖师所提的问话。于是,祖师就拿拄杖打他三下,责备他说话不应该取别人的见解做为自己的见解,所说的是“口头禅”,不是自己的见地。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师云。吾打汝是痛不痛。对曰。亦痛亦不痛。师曰。吾亦见亦不见。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戏论。神会礼拜悔谢。
神会问六祖:“和尚坐禅,你还见不见?”祖师反过来问他:“我打你痛不痛?”神会对曰:“亦痛亦不痛。”这都是禅宗里学的油腔滑调。六祖说:“我亦见亦不见。”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底下这些话很重要,诸位要特别留意。六祖说:“吾之所见,是常见自己心中的过失,常见自己的过错;我不见,是不见他人是非好恶”。这叫亦见亦不见,这是学道人真正的本分事情。六祖反过来问他:“你说亦痛亦不痛,这话怎么讲法?打你若不痛的话,你与木头石块有什么两样?打你,你还痛,你是凡夫,你就会起瞋恚心。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法。你自性没有觉悟,你敢在我面前戏论、开玩笑!”这个责备很重,神会于是礼拜忏悔,知道自己错了,完全是一副油腔滑调、聪明伶俐的口头禅。实在讲,神会是年纪太轻了,但是从这段文中也能看出,他确实是个聪明伶俐、非常可爱的小沙弥,难怪祖师对他相当器重。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六祖说:“你若是心迷不见性,就应当问善知识,求一条开悟的道路,这叫参学。你要是心悟了的话,悟了当然就是明心见性,见性之后就要认真依照见性的方法修行。你现在自己迷惑颠倒,不见自心,你到我这里来,还反问我见与不见。我见性,我自己晓得,岂能代你见性?岂能代你破除迷障?你若是自己明心见性,你也代不了我!”这桩事情,正所谓“父子上山,各自努力”,哪一个人也帮不上哪一个人的忙,哪一个也代替不了哪一个。六祖说:“你如何不自知自见?”这就是教导他方法。明心见性,这是要自己觉悟,自己去见性,不要去问别人见与不见。问别人见与不见,与自己确实是不相干。
这一番开示,对我们非常有用处。因为我们见到一位善知识,总会问他:“你现在的程度怎么样?你有没有了生死?你有没有断烦恼?你有没有明心见性?”这些话就与神会初见六祖是一样的意思,所问的都是不相干的话,没有意义的话,这些话都叫做戏论,是不应该问的。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有一天,祖师为了勘验大众,提出一个问题来考大众,看看在会的大众有几个功夫成熟了,这一番启示就可以叫那些功夫成熟的人明心见性。六祖说:“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这三句,头、尾是两边,名、字是两边,背、面也是两边;说这些皆无,这是两边不立。“诸人还识否?”你们有几个人能认得?神会说:“这是诸佛之本源,是神会之佛性。”这个小孩说得没错。祖师所说确实是指真如本性,大家还没有说出来,这个小沙弥就先把它说出来了。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六祖说:“没有名也没有字,你怎么叫它做本源佛性?”你怎么可以称之为自家的本性、诸佛的本源?本源是名字,佛性也是名字,这就是责备他依然落在痕迹上。真正觉悟的人,一点痕迹都不落。神会的悟性很高,但他还是免不了落在知解上。于是六祖责备他说:“你将来若是有一把茆草盖头,你也不过是成就一个知解宗徒而已”。“茅草盖头”,就是将来自己有一个立足处,有一个茅篷可住。这句话完全是呵斥责备他的话。但是,禅宗往往以呵斥的话做为印可。所以,看起来是六祖责备,实际上是同意神会的见地没有错误。
会后入京洛。大弘曹溪顿教。着显宗记。行于世。
神会就是后来的荷泽禅师。六祖过世之后,神会到了京师洛阳,洛阳本来是神秀大师弘法的根据地,他去了之后,大弘曹溪的顿教。他着有《显宗记》,这是一篇非常有名的作品,完全是讲明心见性、向上一着。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聚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六祖大师经常见到许多人故意找难题来问,免不了都是由于嫉妒瞋恚而来的。这样的人在秀大师会下很多,如果不多,怎么会派张行昌来行刺?大师又何必隐居在猎人队十五年?可见嫉妒障碍、争名夺利在佛门中普遍存在,盛唐的时候是如此,何况今天?觉悟到这个境界,自己修行应避免这些争端。修道之人一定要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有争的地方我们要避免,有求的地方我们要忍让。总而言之,道心是清净心,我们所修的只是着重在清净心。若是修净土,只着重在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此地讲的明心见性。六祖会下,当然也免不了有这种人。大师对于这些习气很重的人非常怜悯,时常开导劝化他们。下面这一段,可以说是日常开导的纲要,这几句我们要特别牢牢的记住。
‘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道”是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清净、慈悲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这才是一个学道人。不但一切恶念我们要断尽,就是一切善念也不应该存在,这才是真正的善。一般的善,是善恶相对的善,相对的善就不善。也许有人问:“恶,我们应当离,若是连善都离了,这个世界还成什么世界?”他不晓得这个道理,执着在字面上。殊不知,离开善恶的善,自性中的真善、本来的善就现前。所以,佛法讲慈悲,叫“无缘大慈”,缘是条件,无缘是没条件的,慈就是慈爱、仁爱;“同体大悲”,一切万物与我同一个理体,真正能做到别人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别人,自己与别人分不开,是一不是二,这才是真善。所以,祖师在此教导我们,善恶两边都要离开,这才能开悟,心才能到清净,才能到一心。
这个时候,不但善念、恶念的念要离掉,名相也要离掉。‘无名可名,名于自性’。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些名相都不是真实的,是假名安立。在佛法讲,这些是属于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性完全是虚妄的,决定不是真实的。我们要记住,名是假名,不要执着在名相中,生许多无谓的烦恼,更不应该在这些假名中起一切纠纷,这就迷惑得太深、太重了。‘无二之性,是名实性’。无二是不二,实性就是实相。《证道歌》云:“实相即一切众生本有灵觉真心。”真心,无量劫来一直到今天,本来就清净、本来就圆满、本来就具足。如同六祖听五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悟后所说的几句话一样,自性一切具足,一点也没有欠缺。这才叫真正的开悟、真正的自觉,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才能现前。换句话说,我们的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不能现前,就是我们不能舍善恶之念,不能舍这些假名、假相;果然能舍,就见性了。于实性上,这才能建立一切教门,教化一切众生。所以说,言下就要见性。大众听了这些话,都非常感激老师。
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愿师慈念。速赴上京。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
唐朝中宗神龙元年正月十五,武则天与中宗曾有一道诏书诏请六祖大师。诏书说明,则天与中宗请嵩岳慧安国师及神秀大师经常在宫中供养,在宫廷里讲经说法,可是讲到一乘佛法,这两位大师都非常谦虚,互相推让,告诉皇帝说,南方有惠能禅师,这个人是真正了不起的人,他密受忍大师衣法,是禅宗承传中的第六代祖师,是一个传佛心印的人,如果要讨论一乘佛法,可以向他请教。于是皇帝派遣太监薛简带着诏书到曹溪迎请六祖大师,希望六祖大慈大悲,念着皇上的恩典赶紧到京师来。六祖接到诏书之后,也非常谦虚,于是上表,认为自己年岁大,身体也不好,愿意老死在林麓。
这桩事情,我们在此地读起来似乎是很平常,实际上含的意思很深。因为在世间法,名与利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甚至于不择任何手段去追求。在过去,能承蒙帝王诏请,在一般来讲称得上是最高的荣誉,而在大师眼里看来是非常平淡,所以特别推辞。是不是真的他年纪大、身体不好?不是。此处说“上表辞疾”,就是有意不肯奉诏。这并不是认为自己很清高,我们这样看法就错了。实在是大师给后人做一个典型、做一个榜样。学道之人,必须要把名利舍弃,名闻利养若不能舍得干干净净,于道业必定会造成严重的障碍。这是祖师的苦心用意,我们应当要能体会得到。
薛简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
薛简说:“京城禅宗大德都这么说法:要想得道,必须要坐禅、要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到解脱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师你以为如何?”六祖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这两句话是大师指示心要的纲领。因为一般人往往误会,认为开悟一定要参禅打坐,而不晓得道是从心地觉悟的。《金刚经》云:“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六祖说:“如果说如来若坐若卧,这个人是行邪道。”为什么?经中说得这么清楚,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如来清净禅,简单的说就是如来禅,是《楞伽经》所说四种禅之一。如来所证得的禅定,就是《楞严经》所说的“首楞严大定”。古德说:“如果顿悟自性,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来具足。此心就是佛,毕竟没有两样。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也叫做如来清净禅,又叫做一行三昧,这是一切三昧禅定的根本。如果能念念修学,自然渐渐的成就无量三昧。达摩祖师一代一代辗转相传的,就是这种禅定。”永嘉大师《证道歌》云:“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我们从这些经论来看,都是以如来禅为究竟的法门,这就是达摩祖师所传的宗旨。禅这个问题,六祖扼要的为薛简说明白。下面讲“坐”,尤其是所谓打坐、习定。
‘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大乘佛法所讲的“坐”,是表法的意思。“坐”是不动的意思,比喻我们的心,心不动叫做“坐”。我们盘腿面壁坐在那里,心中还想东想西,妄念纷飞,那就错了;若我们心清净,没有妄想,走路也叫做“坐”。“坐”并不是着重在形式,而是着重在心。“诸法空寂”,《法华经》云:“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慧海禅师说:“心无起灭,对境寂然,一切时中,毕竟空寂,即是常不离佛。”空与寂,我们确实不容易证得,这是诸法的真实相。祖师说,这才是“如来清净坐”。《法华经》云:“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法空”就是诸佛自己所证得的平等妙法,实相真空,所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教坐如来座者,决不是小乘人空座。现在既然讲作佛,作佛就应当要坐法空之座。说一切诸佛方便法、真实法,使我们觉悟无二亦无三,唯有一乘法,余二非真,这个时候才能证得常住寂灭之相,这是大乘佛法所讲的空义。法空,心才真正到清净寂灭,这个时候,于一切法得最自在,称为座。坐此座者,像释迦牟尼佛,终日说法,不见有法可说;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所以说“究竟无证”。无证亦无无证,不得已建立一个名词叫做毕竟证。
佛法是要破执着的,凡是有执着就是毛病。我们说一个“证”,一定就会牵连到“能证”与“所证”,一有能所,就不是真正的证。祖师在此地讲“究竟无证”,无证,不但“能证”无,“所证”亦无,所以叫做毕竟证。于外不染五欲六尘,于内不起丝毫妄想,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就称为“证”。实际上,他在这个境界中决不会起一个念头:“我已经证得清净寂灭的境界。”如果有这一念,那就错了。所以,“究竟无证”是真正的证。为什么?得此“无证”之时,他也没有“无证”的想,这是真正之证。可见,悟、证并不是坐禅习定就能达到,这是纯粹的心地功夫,所以说道由心悟、道由心证。
简曰。弟子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薛简说:“弟子回到京师之后,主上必定问我,愿师慈悲指示心要,我传达于太后与皇帝,以及在京城的一些学道人。”这些人得不到祖师的开导,于正法不能了悟,希望祖师说法,能藉他的口传到京师,“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六祖听了这话之后,就借题来教导他,说:“道没有明暗,明暗是代替的意思。如果讲明明无尽,还是有尽。为什么?因为它是相对建立。凡是相对建立的,都不是真实法。”祖师引《维摩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相待就是相对。佛法讲的一乘法,不是相对的,不是有比的,是“绝对”的。实际上,说“绝对”,“绝对”与“相对”还是对立的,真正的绝对是说不出口的,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简曰。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师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薛简说:“经中时常以光明比喻智慧,以黑暗比喻烦恼,修道人若不用智慧去照破烦恼,无始生死怎么能出离?”这话不错,是佛门常讲的。但是,这是接引初机的方便,不是一乘真实的大法。六祖说:“烦恼就是菩提,烦恼与菩提是无二无别。”这个理有相当的深度,如果不是上根利智,实在很难了解这句话。六祖说:“如果以智慧照破烦恼,这是声闻、缘觉的见解,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本经第一章六祖曾说:“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这些意思薛简已经懂得,换句话说,薛简也有相当的程度。六祖今天在此地说这几句话,用意是破薛简的执着,使他能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由此可知,祖师说法是应机而说,正如同佛在大经所说“佛无有定法可说”。薛简执着前面的说法,这一执着就成了毛病。佛法,尤其是一乘了义的佛法,目的就是破执着,没有执着就对了。严格来说,佛法它什么都不是;执着是众生的病,坚固的执着就是最深、最重的病,破除执着,执着没有了,这病好了,法也没有了,这就是佛法。
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薛简问:“如何是大乘见解?”大乘见解是指大乘法,尤其是指一乘佛法。六祖说:“明与无明”,明是光明,无明就是暗,“凡夫见解是两桩事,明不是暗,暗不是明,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我们要注意“性”字。智是具有智慧的人,所谓上智大根性的人,他晓得明暗之相是有二,相不同,可是明暗之性是一不是二,所以说是不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就是真如本性。《仁王经》云:“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实性就是哲学讲的“宇宙万有之本体”。我们迷惑了实性,被称为凡夫,虽然我们在凡夫位,我们的真如实性并没有减少;纵然是在诸佛如来的地位上,真如实性也没有增加。《大乘起信论》云:“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不减。”六祖说:“住烦恼位上,实性它不乱。像佛与大菩萨住在禅定之中,真如实性也不显得特别的寂静。”从这些形容的语句中,我们要细心体会实性的样子。经上讲,实性是“不断不常”,《楞伽经》云“非断非常”,它不是断灭相,也不能说是常住相。它“不来不去”,无来无去,不来不去就超越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它“不在内外,亦不在中间”,如《楞严经》里的七处征心,俱不可得,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它是“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实在没有法子形容,称它作如如。“常住不迁”,不迁就是永远没有改变,永远就是这个样子,《楞严经》云:“众生迷惑颠倒,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无二之性,就是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也就是此地所讲的实性。这个实性,名之为道。你不是要问“道”吗?这个就叫做道。
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
薛简问:“祖师所说的不生不灭,何异于外道?”印度六师外道也讲“神我不灭”,“神我”就是世俗所讲的灵魂。印度一些宗教家们也有相当的定功,他知道我们的身是有生有灭,他看到六道轮回,见到一切众生在六道中舍身受身,所以他知道身是无常的,身是生灭的。到六道里投胎,舍身、受身的那个主人,中国人讲的灵魂,佛法讲的神识,好像是不生不灭,于是就错认这个神识是不生不灭。佛法告诉我们:神识不是真的,是虚妄的。这在唯识说得特别详细。佛法,它是要将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实相,彻底的了解,认识清楚,所以不同于外道。要认识清楚,必定要亲证,绝对不是记闻之学。别人这么说,我们就相信,这在佛法里是讲不通。佛法是必须要自己证得这个境界,才算是真实。自己没有证得,释迦牟尼佛为我讲的,阿弥陀佛为我讲的,也不能代表就是自己的境界,这是佛法与一切宗教、一切世间学说不同之所在。薛简误会了,认为这是外道的思想。在《楞严经》中,阿难尊者当年亲听释迦佛所说,也免不了有许多误会,其中不少处所认为佛所讲与外道所说很接近。当然,佛所讲的决不是外道所说的。可是自己有疑,一定要请教,要请老师为我们断疑生信。
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所以不同外道。
六祖说:“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这几句话答得很妙,实在是高明。外道的概念,还是脱不了相对的思想,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相对论。它讲的“不生不灭”,生灭是两端,它是将灭来止生,以生来显灭;换句话说,它是生灭法,它是有生有灭。既然是有生有灭,是属于相对的,相对就是错误。它说的灭,灭还是不灭,它所说的生,也不见得就是真正有生。为什么?有灭才显得生,有生才显得灭,这是在相对的境界,一句话就说破外道的境界。
六祖说:“我说的不生不灭,不是相对的,而是本自无生,今亦不灭。”这与外道的见解完全不同;换句话说,它不是相对的。根本就没有生,哪来的有灭?“不生不灭”一句懂得,前面说的“不断不常,不来不去”的意思,统统可以大彻大悟。这是佛法不同于外道所说。我们在这里得到一个结论:佛法是超越相对的,外道没有超越相对;凡是超越相对的就是佛法,凡是未能超越相对的都是世间法。
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这几句话很重要,对于我们初学的人来说是很精要的开示。六祖说:“汝若欲知心要”,想要真正了解修心的要诀,“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学佛,有些同修是初入门,有些同修已经修学三十年、五十年,试问问:在这许多岁月之中,我们的修学到底成就在哪里?学禅的,我们是不是得禅定?有没有明心见性?念佛的人,我们有没有证得一心不乱?有没有把握了脱生死、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连消息都无,我们就应当认真检讨。我们这些年来所修所学一定有差错,否则必定有显著的成绩。我们见到六祖大师会下这些学生们,他们修学的时间,少的三、五年,多的十几年,都有显著的成绩表现,这值得我们深深反省。“一切善恶都莫思量”,我们是一切善恶一天想到晚,心从来没有清净过,这是我们不能成就最大的原因。不但你想一切恶,心不清净,你就是想一切善,心还是不清净。
许多学人对我说,希望能求得佛教的大义,做为自己修学的方针。我自己学佛也将近三十年,三十年之中我所体会的,佛教的教学没有别的,只是教导我们“一心不乱”而已。所以,我把它归结为“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佛法的修学只是如此而已。我们的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平等、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慈悲?果然如是,我们就大有进益;若是相反,我们的路就走错了。我们能把握到这个纲领,就应当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心就清净、心就平等了。这两句话大家要特别注意到,不是叫你一切善事都不要做、恶事也不要去断,那就错了。断恶修善是事,是我们一天到晚必须要做的,要断恶、要修善,但是断恶修善的心不能有。事上要断,心上(心就是念头)莫思量,断恶不作断恶想,修善也不作修善想,心一味清净,这是学佛人。如果说,“我心清净,我恶事不做,我善事也不做”,这是外道,这是小乘,这不是佛法。如果是这样作法,六祖怎么能说“妙用恒沙”?“恒沙”是比喻“多”,像恒河沙一样,这是大用无方。懂得这个要领,你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清净心体就是实性,也就是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湛然常寂”是清净心体之相,心清净极了。从清净心中生出来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这是妙用恒沙。
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拜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韶州剌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
薛简承蒙六祖这一番指教,豁然大悟!可见,他也是有相当根基的人。“礼辞归阙”,回到朝廷,把六祖大师的开示转达给皇帝。就在这一年九月初三,皇帝有诏书奖谕六祖大师,说:“大师不肯奉召,而以年老多病为辞。你为皇帝修道,为国家的福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真正有修道的人,就有龙天护法,此地一定蒙福报,就会消灾免难。“师若净名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这是将他比作维摩长者。维摩长者当年示现生病,佛弟子、舍利弗尊者这些人都来问候,他藉这个机会为这些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开导,告诉他们不二法门及学佛的心要。薛简传达六祖大师指授如来知见,皇帝听了之后也非常高兴,感觉到自己是积善余庆,宿种善根,这才能遇到大师出世,顿悟上乘。为了感谢六祖大师的恩德,将袈裟、水晶宝钵赠送给他作礼物,并赐六祖大师的故乡旧宅名为国恩寺。这是礼遇有加。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这一章是六祖大师教诫学生教学说法,内容是三科、三十六对天然佛法。
有一天,六祖大师召集法海、志诚、法达、神会等,这些人都是登堂入室的弟子,对他们说:“你们与别人不同。”这句话含有很深厚的感情,若不是他的常随弟子,就是得法的门人,所以与一般大众不同。六祖会下开悟、得法的共有四十三人,此地所列举的几位,必定是这四十三人的代表。六祖说:“在我灭度后,你们必定是分散到各方,各人都为一个地方的老师。”这是说出六祖大师灭度之后,他们的责任都很重,都是将来要承传佛法、弘法利生的师表。要作老师,当然说法利生是最重要的事业。佛法的说法,着重在随机而说,原理原则是“三学三慧”,所谓“戒定慧”、“闻思修”。但是,重要的是在得意忘言,我们闻法、说听都着重在宗旨,宗旨明白之后,要离言说、离文字、离心缘,才能得旨归宗,这就是诸佛如来一乘的教学。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佛法所说的尽是方便法,因此我们不能对它起执着。为什么?它不是真实的,它是方便的,我们要在方便中去体会真实。
六祖在此处教诫大众:“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此地讲的本宗,并不专指禅宗为本宗,若是专指禅宗为本宗,这个意思太窄小。“本”是根本,“宗”是宗旨;换句话说,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宗旨。这一段开示,不但是宗门必须遵守的原理原则,教下也不离这一个大前提。大师说:“首先,必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举是举例。“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说法指导别人,要领是一定要离开两边,离开两边就是中道,显示中道;说一切法不离自性,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
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下面举例说:“忽然有一个人来问你佛法,你出语都要双关”,这不是世俗讲的滑头。“出语尽双”是教你在双关中体会中道,意思在此,决不是说的模棱两可。“皆取对法”,从对法里面,要紧的是“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它的宗旨必定是“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个说法,就不离自性;这个说法,出入都离开两边。换句话说,在言语、动作显示中道第一义谛,教人体会,教人领悟,这是佛法教学的原理原则。所以它与世法、与一切宗教,确实是大不相同。下面是法门略举: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
“三科”是阴、界、入。“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这是将一切万法归纳为五大类。“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六门是能入,六尘是所入。“界”是十八界,即是六根(六门)、六尘、六识。佛法将宇宙一切万法归纳为这几类,这几类性质相同,开合相同。懂得五阴,就懂得十二入、十八界。懂得十八界,当然也透彻五阴法。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含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这几句话说明宇宙万法的来源。它究竟是从哪里生出来?怎样的程序生出来?《坛经》语句简单,《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讲得详细,这些都是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就一切都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含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一切法皆从自性起用。自性的邪正,就是凡圣之所以分。此地邪与正,不是相对的邪正,这是要特别提出来说。如果是相对的,与祖师的教学就相违背。为什么?“出没即离两边”,邪是一边,正是一边,我们还没有离开两边。没有离开两边的都叫做邪,离开两边才叫做正。可见,这个标准是非常之高。“含恶用”,这就是众生用,众生包括九法界有情众生,不但六道凡夫是众生,声闻、缘觉、菩萨也是有情众生,因为他没有能证得绝对,他还是在相对里面打转,所以他还是含恶用。到完全纯善之用,这个“善”就是善恶两边都离开了,这是真善,止于至善;邪正两边都离开了,这叫真正,这是佛用。用从哪里来?自性本来就有的,法尔如是。可见得,我们是迷而不觉。这是三科之法。
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瞋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此三十六对,也是举例。外境无情五对,举例自然现象,这是外面的境界。法相语言十二对,法相即一切法的现象,从现象、从言语说,举了十二对。自性起用十九对。此三十六对在我们日用平常中,可以说都是离不开的。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
要紧的就在此处。换句话说,谁能了解、谁能灵活的去运用?这是大学问。我们凡夫不了解这三十六对的真实相,迷在三十六对里,换言之,我们迷在相对之中。“解”是悟,悟的正是“不二法门”。在本经第一章,印宗法师向六祖请教:“忍大师平常说法,禅定解脱如何解释?”六祖说:佛法是不二之法,解脱禅定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六祖也特别强调,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一乘,诸位特别要重视这个“一”。这里讲的“道”,道是一,二就不叫道。净土法门教我们的是一心不乱,一心就是道。这三十六对,如果我们在其中任何一对看出它是不二,譬如前面讲的天与地对,我们能看到天地不二,是一不是二;日与月对,能看到日月是一不是二,你能在一法里面悟不二,你才能看到法法皆是不二,这就入不二法门,这才叫做解。这个解就是禅家讲的大彻大悟,悟了之后是大用无方,起无量无边的德用。祖师在此地告诉我们:你若真正悟了,从悟起用,这就是“道贯一切经法”,贯是贯通,从此以后没有障碍,一切经、一切法门无不贯通,“出入即离两边”。
怎么离两边法?我们举《顿悟入道要门论》的例子来说明。有人问大珠和尚:“什么是中道?”和尚说:“无中间,亦无二边,这是中道。”又问:“何谓二边?”和尚答:“有彼心、有此心,即是二边。”问:“何谓彼心此心?”和尚答道:“外,被五欲六尘缠缚,叫做彼心。内,常起一切妄念,叫做此心。彼心、此心是二边。外,不为五欲六尘所染,叫做无彼心;内,不生妄念,叫做无此心。彼心此心都无,这叫做非二边、无二边。心既然两边都没有,中道在哪里?当然没有中道。”这就是禅家所讲的“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是我们在古大德教学法里,举出一个实例来说明“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这一段开示中,这两句是最关紧要。能把这两句做到,说一切法总不离自性;换句话说,佛门讲的称性而谈,就是指这样的教学法。我们对于佛法的精义不能觉悟通达,这种方法是学不来的,一定要从自性中悟出来才行。如果要想学,怎么也学不会,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二心,二心就不会。
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是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这是六祖大师教诫学人称性的教学。首先告诉我们,言语如何才能称性,这一点很重要。佛陀在《金刚经》教须菩提尊者说法的要领有两句话:“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六祖此处所说与《金刚经》的意思完全相同,我们读起来比读《金刚经》更容易领悟。
六祖教导我们“自性动用”,“动”就是发起,“用”是讲作用。此地讲的发起作用,着重在利益一切众生,即教化众生。教化众生,特别是在我们娑婆世界,总是以言说为主。所以,我们与人言语,要能做到外离相,于相离相,不着相,内也不着空。这是很要紧的。一般人离相,他就着空;离空,他就着相;换句话说,空与有总是执着一端。譬如,凡夫执着有,小乘人执着空,都是毛病。大师就指出这些毛病:“如果你全着相,这就是增长邪见。”不但世间一切法如此,就是学佛也不例外,我们着相学佛。譬如听经,你着言说相;看经,你着文字相,这样作法都是邪见。如果我们不着相,我什么都不执着,“什么都不执着”就着空,什么都不执着就长无明。如声闻、缘觉执着空,佛在《楞严经》说:“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是长无明,这是学佛最大的忌讳,这是病根之所在。
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执着空的人,他有时候谤经。尤其学禅的,禅宗不立文字,于是他不看经、也不听教,常说“不用文字”。既然不用文字,也不应该说话,因为说话就是文字相;文字不过是言语记录下来的符号而已,不用文字当然也就不能说话。你说话,你还是执着文字相。又说:“不立文字”,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试问问: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这八个字是不是文字?还是文字。这都是不了解佛法的真实义,都是着相。所以,他见别人讲经说法,就毁谤别人“着文字相”。大师在此地特别教诫我们:“自己迷,那还罢了!如果再要谤佛经,这个罪就重了。”教我们不要谤经,如果谤经、谤法,这个罪障实在是太重了。
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
学佛最大的忌讳就是着相;换句话说,外面的境界相决定执着不得,内又不能执空。空有两边都不着,这样才能建立道场,度脱一切众生;两边有一头执着,你要去求真,到哪里能求到?以净土法门来说,求一心,你心中执着有个一心、执着有个乱心,你只要有这两种执着之一,就无法证得一心。我们要求一心不乱,心里有个“一心不乱”,这个“一心不乱”就是真正一心不乱的障碍,这是我们要懂得的。换句话说,我们的心已经不清净,你再广立道场说有说无,这怎么能得一心不乱、怎么能明心见性?大师在此地,真是把我们累劫修行的病根一语道破。
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
‘但听依法修行’,依一乘了义的佛法。‘又莫百物不思’,“莫”是不可。依法修行,不能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想,你就着空,于道性就起障碍,就不通,这是讲修行错修了。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修正身心的行为。错误的修学,第一个是执空的人,他什么都不想,以为自己清净了,“什么都不想”是无想定,果报在无想天(外道天),有时候是在四空天,这是错误,这是障碍道;道就是真如实性。‘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这也是错误,这是闻而不修。听说大道是清净的,大道是本有的,如《华严经》、《圆觉经》所说的“众生本来成佛”,自己认为直下承担“我本来是佛”就不要修了。这也错了,这样反而生邪知邪见。
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这是指导我们正修行的纲领。六祖一生所得的法要,就是《金刚经》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是在这句话开悟,一生受用不尽。在此地大师也是这样教导我们,要行无住相法施。“无住相”就是“应无所住”,“法施”就是“生心”,无住生心。六祖嘱咐我们:“如果你们真正悟了,悟无住相法施,依这个原理原则去说法,依这个原理原则在日常中起作用、修行、种种行作,就不会失去根本宗旨。”根本宗旨是指“无住生心”。
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
六祖说:“如果有人问你佛法大义,你怎么教导他?从反面答覆。问有,你用无来对;问无,你就将有来对;问凡,你就说圣对;问圣,你就说凡对。”这个说法巧妙极了,决不是与人唱反调,用意是在“二道相因,生中道义”;中道就是实性。诸佛、菩萨、祖师说法,无不是希望众生开悟,或有意、或无意,都是教导众生快快开悟,唯有悟入之后才能离苦得乐。所以,一切言说,无不是二道相因,生中道义;换句话说,一切言说,皆不失本宗,都是称性而说。祖师升堂说法是称性而说,平常闲聊天是不是称性而说?也是称性而说。见性之人,随时随地无不称性。“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哪有一桩事情不称性?哪有一桩事情不是教众生开悟的?这是真实的大慈大悲。
《大智度论》有一段经文说明“二道相因,生中道义”的道理:“常是一边,断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所以,别人问你“有”,你就答“无”。为什么?有,是一边。为什么说有?因为无,才显现“有”。因为有,才显现“无”。可见,有、无这两桩事,是互为因缘而显现的。没有“无”,哪来的有?没有“有”,哪来的无?你果然在这里面悟了,“两边不立,中道也没有”,这就是“生中道”的意思。中道也没有,正所谓是“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才是般若波罗蜜。在修证上说,菩萨是一边,菩萨是能修;六波罗蜜是一边,是所修。佛是一边,是能证;菩提是一边,是所证。能修、所修,能证、所证,离开这两边行中道,这是般若波罗蜜。这是举个例子,这样的例子在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随处都能见到,禅宗语录里面也不例外。懂得这个意思,你才能看经、看语录,看的时候才有味道。否则,你看他一问一答,所问非所答,所答非所问,简直是迷在雾里,不知道它义趣之所在。
汝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迭相教授。勿失宗旨。
六祖说:“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理是真理,什么真理?中道;这个问答就不失理。“假设有人问:何谓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有了,暗就现前。以明显示暗相,以暗显示明相,一来一往互相显现,就显示出中道的义理。以此类推,其他无论问什么,无不如是,悉皆如此。”末后嘱咐大众:“你们于后传法,要依照这个原理原则,迭相教授,勿失宗旨。”
大师这一番开示,后人确实是以此原理原则为教学的依据,我们在禅宗语录几乎处处都能见到。譬如,有人问:“怎样才能见佛真身?”答:“不见有无,就是见佛真身。”又问:“为何不见有无就是见佛真身?”答:“有因无而建立,无因有而显示。本不立有,无也就不能存在。”有无是相对的,没有这一边,决定没有那一边。既然“无”都不存在,“有”从哪里得?有与无,是相对而建立的;既然是相对建立的,它是属于生灭法,生灭就是有为法,它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离开生灭,离开有为,就见佛的真身。这些方法都是学自六祖的。譬如,有人问:“何者是无为法?”答:“有为法是。”又问:“我问的是无为法,你何以回答有为法是?”诸位若是通达这个原理原则,你一想就明白,他答覆得巧妙,他不是随便答覆的。如果要讲到真正的无为,就是“不取有为,亦不取无为”,有为无为都不取,这才叫真正的无为。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命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不动神情。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在山。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等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说偈。
六祖大师在太极元年七月,命他的门人到新州(其出生地)国恩寺去建塔。塔是藏骨灰的地方。第二年,开元元年(公元七百一十三年)夏天,塔造好了。这一年的七月一日,六祖集合弟子们,说:“我在八月就要离开这个世间。”六祖在他要走的一年前,就叫学生准备藏骨灰的塔,但是,明确的宣布是在自己往生前一个月。他是八月初三圆寂的。
徒众当然没有像大师这么自在,免不了有人情世故,于是有许多人心里都很悲伤。六祖说:“你们悲泣,是为谁担忧?若是为我担忧,忧虑我走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你就错了,我晓得我到哪里去。如果我不知道自己的去处,我何必预先告诉你们大家?”于是,六祖为大众说八首偈,说明“真假动静”。“你们如果能诵取这八首偈,就与我的意思完全一样,与我同志。依照这个偈子去修行,决定不失宗旨。”
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第一首偈:‘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说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谓一切无有真实。这个意思,佛在三千年前在一切经论里都说得很清楚。现今的科学家也证实宇宙之间没有永恒的存在,与佛经所说的意思是一样。但是,科学家还无法找到一个真正的、永恒的东西;这个东西在佛法有,称为“真如本性”,这是永恒的。可是要想见性,一定要离妄。第二首偈:‘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教我们离妄才能证得真性,真性是永恒的。
第三首偈:‘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这是点破坐禅。六祖绝不同意长坐不卧,若把这个当作禅,这就错了。“若修不动行”,不动就是“长坐不卧”,“同无情不动”,无情就是木头、石头,与木石没有两样。第四首偈:‘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如何才是禅宗讲的不动?真正的不动,决不是长坐,而是“动上有不动”;换句话说,动静一如,这才是禅宗所说的真正的不动。特别是《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完全显示出真实的不动。
第五首偈:‘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意思是说,能善分别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就是在事上、在外境上,一切自在一如,而内心绝不随境界动摇,这才是真正的不动。古德说:“在大的愤怒之下,或者恐惧、忧患、好乐而能不动心,这才是真实的不动”;又说:“修道的人,动心是最可耻的。”外境不值得我们去追逐,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以上这五首偈,都是说明如何去修心,修真正的不动心,成就禅定。
六、七、八这三首偈,指示我们修学不可以争执,特别说明“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所以,佛门戒戏论、戒争执。至于说法,契机者要为他说;不契机者,要叫他生欢喜心。从这里我们能看出,佛门传法一片慈悲。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磨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六祖说完这些开示后,徒众依法修行,不敢有所争执。大师住世不久了,最重要的事无过于传法,于是法海上座请教大师,衣法以后应当传给什么人?六祖说:“我从大梵寺说法,一直到今天,你们抄录流行,经题称为《法宝坛经》。只要大家能守护,能将这个法门传授出去普度众生,依照此说,这就是正法,衣就不传了。”所以,从六祖以后,只传法不传衣。达摩祖师偈云:“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从这首偈的意思来看,衣法也只传到六祖为止。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六祖特别告诉大众修行的心要,应当要重视“一相三昧”与“一行三昧”,才能成就一切种智。在境界相里不执着、不住相,于一切境界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这叫做“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就是纯一不动心,成就真实的净土。这是告诉大众要精进,各自努力。在这一段开示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种三昧,不但参禅的人看得很重,实在说,它是通一切法门。念佛人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可以证得一心不乱。
“一相三昧”,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个“一”,“一行”也是一,《华严》讲“一真法界”,净土讲“一心不乱”,古人说:“识得一,万事毕”,一了百了!“相”是讲境界相。六祖在此地提了一个纲领:“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一切处,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四圣的境界、六凡的境界,都要不住。我们六凡的境界不住了,住在四圣的境界里,还是“住相”。念佛人心住在西方境界,算不算住相?心中有阿弥陀佛、有西方净土,还是“住相”。一相三昧,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在功夫上来说,最低限度也是圆教初住以上的境界;以净土讲,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因此,我们功夫没有到这个境界之前,我们心里住佛的名号、住佛的境界相,也未尝不可,还是好事情;但是,六尘的境界相是万万住不得,这个有很大的障碍。
“于彼相中不生憎爱”,这是教我们不住相的方法。在一切境界中,于逆境界不生瞋恚心,这是现前就要学的;于顺境不生贪爱心。你能在顺逆境界中不生憎爱,就是觉悟的人,就不迷惑;因为憎爱是迷惑,是不觉。学佛,就是要学着念念觉而不迷,境界里才动憎爱,就是迷而不觉。“亦无取舍”,憎爱之心都没有,于一切境界是什么态度?不取不舍的态度。不取不舍就是随缘,就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不念利益成坏等事”,这是对自己来说,念念是造福众生、造福社会,而不念自己的利益。虽然为社会、为众生造福,也不计较成坏。成了,大家有福,这桩事情自然成就;纵然做不成,自己也是尽心尽力了,对于自己来说是功德圆满。千万不要以为“事情做成了是功德圆满,事情失败了,这个功德就不圆满”,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大乘法是论心不论事。因为事是要牵涉到许多的因缘,用现今的话来说,就是要具备许多条件,其中有几种条件不具足,在事上就会有障碍,就会有困难;在佛法讲是众生的福德因缘不一样。何以西方极乐世界因缘那么殊胜,而我们娑婆世界众生今天这样痛苦?我们见到世界上到处都有许多的灾难。所以,我们要记取古人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尽心尽力为社会、为众生谋幸福而不计成败,更不可以有自私自利的念头。这样去做事情,做得再多,心是安闲恬静的,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心是虚,惟虚才能容一切法,才能做到澹泊。这叫一相,自己的心与外面一切相融成一体,正是道家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个境界是“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行是修行,也就是行为。行为无量无边,佛法将它归纳为三类:身、口、意;或者归纳为行、住、坐、卧四种。大师在此地教导我们,“于一切处”,也就是一切顺逆境界里,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行住坐卧四威仪,要学“纯一直心,不动道场”,这是讲修“一行三昧”;修成之后,这是成就了真实的净土。我们一定要从“真诚”下手,无论待什么人,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用真心、诚心。“真”与“诚”就是纯一直心,就是不动道场,就是真正的净土。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以诚敬待人,可是别人不以真诚待我,我们不是吃亏了吗?”这个念头是错误的。真诚是纯一直心、不动道场,是修的真净土,真实清净。别人不修是他的事,我们自己修,就必定要这样做,在道学上才有入处。否则,名义上是学道,实际上我们的心行与道早就相违背。所以,一个学道之人,在在处处以纯一真心待人接物,这是修一行三昧的下手处。
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六祖说:“如果我们具足这两种三昧,就好像地有种子,当然能含藏长养,成熟果实”。“一相”、“一行”这两种三昧,在大乘佛法上就是成佛作祖的种子。我们自己要想成佛,对于这种修行的方法、原理原则,千万不可以疏忽。六祖告诫我们,千万不要观静、不要空心,这是一种外道的修学方法。观静与空心是修无想定,心里什么都不想,以为这是清净,这是错误的。心本来清净,无可取舍;你要是取静、取空,这是错误的。这一番开示,对我们修行人来说是最高的指导原则。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开元元年七月八日,六祖大师忽然告诉弟子们说:“我要回去新州,你们赶快为我准备交通工具。”大众都坚决的挽留,六祖说:“诸佛出现,还要示现涅槃,有来一定有去,这是常理。我这个形骸,当然也是归有处所。”大众问:“老师去了之后,何时再回来?”六祖说:“叶落归根,来时无口。”这两句话含义很深。像大师这样的人,他要示现入灭,在哪个地方不可以?为何要回到新州老家,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含义深,教导我们要晓得根本。
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正法眼藏传给谁?有道的人就得到。什么人有道?无心的人就有道。“无心”就是无妄心;换句话说,妄心还时常现前,他的心就不通,就不能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他也就没有得道。可见,末后这一句就是前一句的注解。我们要想得道,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讲“舍识用根”,舍识就是无心,用根就一切通达。所以,这两句可以说是《楞严经》的纲领。
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学生们又问:“以后会不会有什么难?”大师说:“我灭后五、六年,会有一个人来取我的头。”这是预先知道五、六年后,寺庙里会有这桩事。又说:“我灭后七十年,有二位菩萨从东方来,一位示现出家,一位示现在家。”连七十年以后的事情,他也知道。“一出家”是指马祖道一禅师,“一在家”是指庞蕴居士,这是两位菩萨,同时兴化,建立吾宗。
我们读了这段经文,就知道凡事都有一个定数。如果没有定数,怎么能预先知道?不但没有得道的人被数拘缚住,逃不出数,得道之人也有数。如果说得道之人超越数量,就不应该先知。既然能先知,在何时某佛、某菩萨出现于世间,可见都有个数。这种情形在佛经很多,我们在佛经里看到古佛给菩萨们授记,都是属于预言。由此可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得道之人对于数的问题,正是百丈大师所说的“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他有数,他清清楚楚,他知道,不是不知道。凡夫昧于因果之中,对于因果报应他不晓得,他迷惑颠倒,迷在里面。大修行人清清楚楚,他不迷,所以叫做“不昧因果”,而不是没有因果。我们对于这个道理能肯定、能接受,在大乘佛法叫“始觉”。能悟入这个道理,心就定了,不会再向境界攀缘,最低限度也有袁了凡一样的功夫,从早到晚心是清净的。心清净就能生光明,心清净就能通大道。同修们要特别留意,不可以轻易看过。只看大师有他心通、宿命通,这样看就没有意义,我们在其中要悟出一些道理,自己要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鞠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侯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拏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此土是为初祖。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讲到佛法师承,六祖说:“古佛应世,数量无法计算。”六祖从七佛算起。释迦牟尼佛传法给大迦叶尊者,迦叶是第一代祖师。由迦叶传给阿难尊者,二十八传到菩提达摩。菩提达摩到中国来,就是中国的初祖。菩提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是为五祖。弘忍传惠能,这是六祖。从大迦叶尊者算起,惠能大师是第三十三代祖师,若从中国算起,从达摩祖师算起,他是第六代祖师。这一段是说佛法的承传,也就是一般所讲的师承。师承在世出世法非常重要,古今中外这些学者皆有师承而成就。今天无论世出世间的修学,往往对于师承疏忽,这是很大的错误。
大师开元元年癸丑岁八月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开元元年八月初三,中午斋罢之后,大师向大众告别:“我要走了。”他就是在当天走的。学生们请求老师最后的遗教,特别是关怀后代迷人如何能见性。这个请求实在是太重要了,若是为自己,大师未必会说,因为平时说得太多了;为后代修学之人,大师不能不说。大师说:“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这两句话是纲领。何谓“众生”?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能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就见到佛性;换句话说,这是明心见性的门槛。“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特别注意“自心”两个字,如果迷失自心,这是凡夫;觉悟自心,就是佛菩萨。“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你一念平等正直,你就是众生成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一番话重覆两次,可见非常重要。
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最后,大师说了八首偈,叫做“自性真佛偈”。第一首偈,是辨别佛与魔。告诉我们:“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第二首偈,说明佛魔本来不二。为什么?都是从本性显现。本性觉是佛,本性迷是魔,佛与魔并不是两样东西,只是迷悟说一个不同的名词而已。第三首偈,说明三身原本是一身。第四首偈,说明“一”与“三”是不一不异。第五首偈,教导我们要想明心见性,一定要除障,除障才能见性。第六、第七首偈,是顿教成佛。第八首偈是劝修。这八首偈是大师最后的遗教,句子不多,表面上看起来很浅显,实际含有很深的道理,要我们自己去悟。同时更难得,他教导我们最初下手入门之处;换句话说,不但是上根人得利益,中下根性的人,真正发心修行,也能得莫大的功德利益。这是大师的善巧开示。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
大师告诉大众:“你们好好的安住,我灭度之后,不要做世间人情这种悲泣流泪,接受别人的吊问,或者身穿孝服,这都不是我的真正弟子,也不是正法。”大师交代说:“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这两句话就是教导我们,重要的是要明心见性。《大集经》云:“一切众生,心性本净。心既然是本净,烦恼诸结不能染着,心就像虚空一样”。“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这五句都是形容真性的样子。凡夫心迷,在境界里看到似乎是有动有静、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有这些虚妄的境界相。因此,大师在此地特别做最后的开导,一再嘱咐,教导我们见性。这些道理,在此地说得少,说得多、说得详细无过于《楞严经》。《楞严经》十番显见,全是说这些道理,有很长的经文,再加上古德详细的注解,确实对我们有很大的受用,真正是古人所说开智慧的《楞严经》。我们若不悟,在境界里确实无法修正错误的行为,怎能成就道果?所以,大师一再嘱咐我们,要以见性为修行的第一个目标。“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就如同大师在面前一样。“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你若是不遵守老师的这些教训,老师就是在你面前也没用处。这句话是千真万确。我们能够真正通达《坛经》的义理,依教修行,六祖大师就在我们的身边。
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兀兀不修善”,“兀”是不动,心里不动。善要不要修?要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虽然修一切善,心不动。诸位读了“兀兀不修善”这句话,一切善事都不做了,你就不懂大师的意思。这是教你心里不能有修善的心,可是修善的事情要做。“腾腾不造恶”,“腾腾”是自在的意思,自在坦然,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这四句话实在是说尽修行人的本色,是我们应当要学的。“荡荡心无着”就是诚敬之心,心中坦然、平等、清净、慈悲一切。“寂寂”是安静的意思。“断见闻”,就是在一切见闻中,心是清净的,心是不染着,这样才能把一切事情看得清清楚楚。在一切见闻中不生分别、不生执着;今人所谓是客观的看,实际上客观还落在意识;这是完全离心意识接触、见闻,心地才能真正达到平等、清净、慈悲一切。这是大师末后的教诫。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缁白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到半夜三更,大师忽然对门人说:“我走了。”就奄然迁化。说去就去,这是何等的自在!六祖大师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大师降生在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六百三十八年),圆寂在玄宗开元元年(七百一十三年),春秋七十有六。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