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佛必经之路

—圆满布施之道

 

大寂法师着

 

引言

一、布施入门愿

(一)重视自己学佛的方向与初发心

(二)世间人发心学布施的第一步

(三)现代人布施的态度

(四)世间布施相的修学次第及果报问题

(五)施者与受者之间获福最大的情形

(六)如何由世间施导入出世间布施行的修学次第

(七)由法施引导财施的意义回归净土

二、布施圆满愿

(一)认识大悲菩萨的修行意义

(二)推动菩萨深入布施行的发心是什么

(三)菩萨如何深入布施的修持历程

(四)菩萨行外布施及内布施时如何分辨应施与不应施

(五)菩萨如何从布施进入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修学情形

(六)菩萨如何进入发心供佛的深入学习次第

(七)菩萨圆满布施的修证境界

 

引言

 

布施,是成佛必经之路。在六度波罗蜜中,乃至于整体佛法中,最能直接利益众生的,就是布施波罗蜜。笔者以弥陀四十八愿中的四十三愿—“生尊贵家愿”及二十四愿—“供具如意愿”来发挥学习布施入门至获得布施圆满的内证境界。目的在表达弥陀的度生行愿,本来就是以布施波罗蜜为前导,依此而引进菩萨修行次第的修学,开发大乘净土成佛之道的因行资粮。

 

因菩萨宿世学习布施法门的完成,才有诸佛果地随菩萨听闻佛名而生尊贵之家及因众生称念弥陀而往生净土,获得往返十方世界,供养诸佛,供具如意的布施果报圆满显相。故而用“布施入门的意义”及“布施圆满的整体意义”来开显前述二愿的修行内涵。

 

一般人对布施波罗蜜的认识,是非常浮面的。尤其对行持布施的深入过程,没有细心研究过。所以有必要循序渐进的来加以分辨布施波罗蜜的整体修学意义。

 

当知诸佛愿行的基础,绝对离不开六度波罗蜜,布施波罗蜜更是进入开发成佛悲愿,庄严净土世界,创造净土佛国的重要修行根本。

 

笔者有鉴于此,故尽心诚意地在“净土探究”的续篇—菩萨修行次第,由浅入深的发挥“六度波罗蜜”的修证重点,首先用布施波罗蜜来引证净土成佛之道的入门,祈能对阐扬弥陀的因地行愿有所助益,让初学者清楚的认识,修学净土,绝对不可忽视“净土成佛之路的整体面”。

 

因有南部莲友集资欲印“净土探究”续集—菩萨修行次第(或称六度波罗蜜,大乘净土成佛之道中篇),但因尚未完成,又有北部莲友见布施整体内容,平易近人,具有启发性,又不失佛法深义,实有助于广大的佛教徒认识、学习布施法门的修证意义。故经南部莲友同意,并由中、北部莲友一齐募款倡印六度波罗蜜的一部分: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释大寂志于北县静居 

佛历二五三七年(西元一九九三年)中华民国八十二年三月一日 

 

一、布施入门愿

 

由“闻佛名生尊贵家”引进成佛之道的初门—布施波罗蜜的学习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他方世界已经发出菩萨心、修菩萨行的众生,听到我成佛的名号,寿终之后,而不能投生尊贵家的话,(按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来会译为“生豪贵家”),我便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一个听闻佛名,一心持念的众生,所生之处,必得尊贵之位,这是无可置疑的事。

 

如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中说:“若有众生得闻诸佛名者,欢喜信乐,持讽诵念,命终之后,投生之处,当得世间最尊之位,为天龙鬼押所敬仰。”

 

但是从古至今,凡夫众生真正因听闻佛号,忆持佛号,而生生世世投生尊贵之家者,并不多见。甚至大部份的人间众生都没有听闻过诸佛圣号,这是什么因素呢?

 

按法华经卷一所记:“凡夫众生因:我慢自矜高,谘曲心不实,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

 

在这个世界上,闻忆佛名的众生都不可多得,何况是在听闻佛名时,就能获得来世的尊贵果报呢?

 

这便说明了本愿所述的一个在听到佛名间,就能获得来世尊贵、豪贵、富贵果报的众生,更可以肯定,他已经不是泛泛的凡夫众生。诚如本愿所说,必定是宿世久发菩萨心,久修菩萨行的大道心众生。

 

而为何本愿说这位菩萨行者,在听闻佛名时,不求往生净土,亲近弥陀,而愿获得来世尊贵的果报呢?是否在鼓励念佛者听闻佛名时,不必持名念佛,学这位菩萨行者发愿来世投生富贵之家呢?

 

当知这是站在大菩萨行者行菩萨道的立场而言。也就是说明了这位菩萨必然经过往生净土,供养诸佛,往返十方世界,广修福慧,普渡众生的过程,才能在听闻佛名时,受到佛力加被,依闻名功德所感,投生尊贵家中,运用其富贵资粮,行菩萨道。

 

由此而更加证明本愿所说这位听闻佛名,来世转生尊贵家的菩萨行者,一定是“宿福牵引”,才能有此福德显报。

 

而凡夫众生,从初发心学佛时,要如何修菩萨行,才能达到本愿所说—由听闻佛名间,就能依闻名功德,生生世世投生尊贵之家,不断菩萨行业果报呢?

 

依般若经论说,凡夫修菩萨行,首先必须由布施波罗蜜下手入门。而且从本愿所说这位发菩萨心的听闻佛名者,获得尊贵果报的观点来看,已经是步入成佛之道的初门—布施度的修学领域,并且深入布施波罗蜜的行持,所以本愿可说是弥陀成佛行愿中的入门重心基础。本愿将依此成佛初门—布施度的立场,分成几个重点来做说明:

 

一、重视自己学佛的方向与初发心

 

二、世间人发心学布施的第一步

 

三、现代人布施的态度

 

四、世间布施相的修学次第

 

五、施者与受者之间获福最大的情形

 

六、如何由世间施导入出世间布施行的修学次第

 

七、由法施引导财施的意义回归净土

 

(一)重视自己学佛的方向与初发心

 

1.什么是布施波罗蜜?

 

“波罗蜜”是梵音,中译为“到彼岸”之义。“彼岸”则是指成佛之岸。依此释义,当知布施波罗蜜的原意,便是指一个菩萨行者必须依与成佛之理相应的布施法来修学布施之行,才能渡布施河到彼岸,与究竟佛道的彼岸相应,才能称为布施波罗蜜成就。而要如何行布施,才能到达成佛的彼岸,完成布施波罗蜜的修学呢?这是一个非常深入、深广的问题(待后说明)

 

2.重视本愿的修行问题

 

所以一个初发心求佛道的凡夫众生,如何掌握今生稀有的学法因缘,认识、分辨、抉择与成佛之法相应的初步入门基础—布施波罗蜜,关系着你从今生开始,是否能真正地正确走向与诸佛成佛行愿相应的基本修行法,而逐渐与本愿菩萨修行者的学法程度相应—在听闻佛名间,便能生生世世获得人天尊贵的果报。这对行菩萨道来说,是一个非常需要了解、反省、学习的问题。

 

一个菩萨修行者,若不能生生世世把握尊贵的人天果报,就不能适时地应机度众;不能适时应机度众,便会错过宿缘现前的应化因缘,延缓成佛的时间。

 

再以现在末法众生的根器来说,虽然佛弟子广行布施之法,但多与布施波罗蜜不相应;与布施波罗蜜不相应,就是与佛道不相应;与佛道不相应,即代表我们“学佛”还没有入门。原因使出在一般学佛者对佛道的修证次第与内容不认识,对入门的基础—布施波罗蜜的修学心态,没有用心去学习过。因为对修法的次第与内容认识不深,便对自己现在学佛的程度停留在什么阶段不了解;对自己现在学佛的程度不了解,就是对自己的“根器”不清楚。由此种种原因,而误认自己是大根器,其实是世智辩聪、好高骛远、崇尚空谈。依般若经论说,离佛道远矣!

 

3.如何选择今生学佛的方同与“初发心”?

 

所以我们如果今生欲痛下决心往佛道前进,便应首先来反省自己学佛的方向与发心,究竟停留在什么样的修学阶段。

 

1)为得人天果报?

 

2)为作一个入世菩萨学者?

 

3)为作一个出世菩萨行者—入佛知见?

 

4)为了脱生死?

 

5)为往生净土—求佛知见?

 

4.确立自己修行证果或成佛的时间

 

了解自己学佛的方向与发心,再来明白因“我们自己选择的现在学佛方向与发心而需要的修行证果或成佛的时间有多长”。

 

1)为得人天果报,生生世世轮回六道,与解脱及成佛毫不相应,遥遥无期。

 

2)为作一个入世菩萨学者,广修福德,世智辩聪,偶行禅慧,成佛时间—不可思议的无量阿僧祇劫。

 

3)为作一个出世菩萨行者,依六度法,相摄齐修,入佛知见,与佛道相应,成佛有期。

 

4)为了脱生死—有多生解脱、有经劫解脱或无量劫了生脱死之别。但无论得证四果中的任何果位,只要不入无余涅槃,回小向大,行菩萨道,必与佛道相应,成佛有期。

 

5)为往生净土,求佛知见。只要能“一世超生”,便是踏上最稳当的成佛之路,成佛有期。

 

5.修菩萨行有两条路

 

如果我们选择的是往生净土—欲入佛知见,或者是做一个出世菩萨行者—求佛知见,便应从现在开始认识—应当如何学佛修行才能入佛知见,而与入佛知见的第一步修行法—布施波罗蜜相应。

 

前述说修菩萨行有两条路,一是入世菩萨行,一是出世菩萨行。什么是入世菩萨行?什么是出世菩萨行?这是站在修行者的“发心”上来做分野。

 

依大智度论说,与佛道相应的修行心态,就叫做“出世菩萨行”;与佛道不相应的修行心态,纵然发出学做菩萨的发心,但是所作所为,落人“入世尘欲心”的业行范围,受三界善果,轮回不息,远离佛道,就称为“入世菩萨行者”。行,便是指心行、业行而言。以下就依布施度的观点,来说明世间人发心学布施的第一步。

 

(二)世间人发心学布施的第一步

 

1.世间人发心布施的次第

 

布施通一切世间众生所行。一般人布施的发心,一定先从饮食下手,进而布施衣服、卧具、房舍……等,由少至多,从轻至重,量力而为的惠施。这样的行施,这颗布施心才能够持久(智度论卷三十),才不会起大苦恼。能够这样一点一滴的“常施”,对世间人而言,已相当不易。布施虽不是一般的“投资”交易行为,但却是绝对不会赔钱,又是最为稳当的“投资”。你布施的“发心”有多少,未来必会随着我们的“发心”而获得同等、甚至舍一得万倍的回报。最起码能改善来世的生活品质,投生到富贵家中。然而“来世”是谁都看不到的事。难道布施全都为来世做准备吗?当然不是。因布施获得现世报的例子,环顾周遭,放眼皆是,只是我们没有细心去观察罢了!

 

2.如何学布施才能获得现世报?

 

任何人学习不需要本钱的布施,便能获得现世报,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你相信吗?

 

首先必须对“现世报”的定义加以说明,再来肯定布施绝对能获得现世报的道理,你便会无话可说!

 

所谓现世报的获得,可大可小,可近可远,可深可浅;不是一定要在布施后获得大富大贵的事实,才叫做现世报。相对的,也不是一定要用财物布施,才叫做布施。布施的“发心”越重及所施舍出去的财物越多,所获得的布施果报,当然越深远,能够延伸到遥远的未来去。相对的,你布施的“发心”,能够让周遭的人们看得到、感受得到的,自然与你引起“共鸣”的人们会用同等的“发心”来回应你,这就是因布施获得现世报的一种。

 

1)面施的现世报

 

举例来说,如果你平常脾气不好,不得人缘,何不从现在开始,学着经常用发自内心的真诚,面带微笑,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们,你的“人缘”一定会就此一天比一天好转,这便是因“面施”而得到人们同样以“微笑”及和蔼可亲的态度回敬你,立即获得现世报的一种。来世更可得到端正的五官,相貌圆满。这种不需要本钱的布施,只要你心念一转,面露微笑,垂手可得。现实的因果报应,就等着我们去印证。自称是佛弟子的我们,难道就如此吝施吗?

 

2)眼施的现世报

 

俗话说:“忠奸善恶辨在目。”你是否真的对人好,明眼人从你的眼神及神情可以一览无遗(除受过特别训练及心机深重者之外)。你经常为了一点点小事情,对人恶眼相向,凡事见识短浅,势利眼,见不得别人比你好;用此皮毛之见,处处以眼红之心,嫉妒别人,挖苦别人,目光如豆;认识你的人,会对你有什么看法及反应呢?相对的,用慈祥的眼神表达内心对朋友真诚的交往,用温和的眼神去关怀、帮助一切人们,又会获得什么样立即回应的现世报呢!?

 

3)言施的现世报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说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今天的社会,如果你认识一个习惯挑拨离间,说话尖酸刻薄、两舌斗乱,对你花言巧语,甚至经常指桑骂槐、信口雌黄、强词夺理、耸人听闻、冷言冷语的人,你会亲近他或是疏远他?还是教训他?如果又遇着与你有利害冲突时,你又会如何对付他?以你向他回应的心术与举动,就是他以恶言相向获得现世报最好的说明。

 

相对的,你认识一个说话诚实,言谈婉转柔和、有条不紊,处处关心人家,赞美人家,甚至具有真知灼见、议论风生、要言不烦、娓娓动听的人,你会以什么看法及态度回应他呢?或许你会说,这种人在世界上已经少见,但却确确实实表现在一个彻底实践“言施”的学佛者身上。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学习,从现在开始,多说一句赞美及关心人的话,你便会感受到言施的现世报,立即回应的温馨!试着印证言施的现实利益吧!

 

4)身施的现世报

 

俗语说:“言教不如身教。”说得再多文过其实的话,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安份守己。一有机会,便装腔作势,哗众取宠;品格不端,言行不一,不知洁身自好。刚开始时,人家或许被你装腔作势的精神感召所诱骗,但时日一久,捧得越高,摔得愈重;现宝的因果报应,就在“身施”的正与反之表现上展露无余。你愿意做一个品格玉洁冰清,如光风霁月,俯仰无愧的学佛者,还是成为一个言不顾行,欺下罔上,哗众取宠的斗筲之人呢?好好反省吧!

 

5)座施的现世报

 

在听经的时候,斋僧的时候,乃至于任何公共场合,或者在家居之时,见有僧众到来,迎请僧众就座,让座与僧宝听经……,或者于任何公共场合及家居之时,让座予老弱妇孺,那是座施的一种。在恭敬让座、迎座的当下,受到对方的微笑、致谢,使自己内心增添一分礼敬僧宝及“末来佛”之心,就是“座施”的立即现世报。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习的。

 

6)房施的现世报

 

如何增长自己的学佛智慧?除了看书、闻法外,与三两朋友在家中聚会,互相交换心得,当然足使自己增长见闻智慧的一种。甚至发心在家内,挪出空房间,布置一个小佛堂,或在外面与众人合作租借场所,设立讲堂、念佛会、禅坐班……等,定朋聚会,请法师说法开示,乃至提供房舍供养僧众静修、弘法。其中大众闻法受惠的热烈回响,致使佛法绵延不绝的利益众生,安定社会,就是“房施”最好的现世报。

 

7)耳施的现世报

 

当你有机缘碰到周遭认识的人们,甚至不认识的人们,有痛苦、烦恼时,能诚心倾听他诉说苦恼而心不烦躁,就是耳施的一种,进一步说,能在面对他人毁谤,甚至听到周遭传答任何不顺耳的话,而能耐心的倾听,不排斥、不反弹、不报复,亦是其施的一种。因耳施而帮助人家减轻内心的痛苦,因耳施而减轻自己及他人的无妄之灾,因耳施—恭听法师说法而获得智慧、辩才……,就是耳施最实际的现世报。

 

8)心施的现世报

 

面施、眼施、言施、身施、座施、房施、耳施的根本源动力,在于“心施”的推动。没有一颗真诚施舍的心,以上七种布施成果,一定有限;相对的,所获得的现世利益,自然减低。

 

为什么一个人会待人虚情假意?一意孤行?表现出一副自命不凡、自我炫耀、局傲不逊、唯我独尊的态度?这正是“相由心生”的写照。正代表他的心量狭小,心浮气躁,没有自知之明。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真正虚怀若谷、宽宏大量、信实不欺的谦谦君子,一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个虚憍恃气、虚有其表,仅有井蛙之见的伪君子,也一定会在时间的验证下,暴露其短。这都是现世当中我们可以看得到因果报应。

 

少争一时之气,便减少一分烦恼,凡事以诚待人,别人自然以诚回应,这是从古至今,最高的谋略。

 

当你发现心中正在默默散发出为人关怀、祝幅、宽恕、感恩的真与善时,你已经点燃“心施”的生命之光,种下布施的福种。

 

菩萨的悲心与愿力,就是从“心施”的发心而延展开布施的修学次第,以致延伸出生生世世因布施而获得的富贵福德果报。一个凡夫俗子,欲踏上弥陀本愿所说菩萨因地修学布施的行列,首先一定要从以上所述七种不要本钱的布施开始学习。如果连不需要本钱的布施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布施深入修学的次第呢?而且这仅是“布施入门”的开端。不论小乘或大乘行者,都一定先从布施法门下手起步。尤其是“心施”,更是布施入门的重心。

 

唯有从“心施”下手学习,才能真正打开布施的大门,获得生生世世不可思议的福德果报,进而走向菩萨利益众生的菩提之道。

 

任何人都不愿来世投生在孤苦零丁、穷困潦倒的人家,不愿来世贫穷,又不敞开布施的双手,多修一些福德善种,这正是现代人贪财又吝施,心口不一的写照。

 

(三)现代人布施的态度

 

1.本篇说明的意义

 

福德深厚的菩萨,能对诸佛的圣名,生起敬信称念之心,因称名功德所感,生生世世投生尊贵之家,行菩萨道。甚至能于一念听闻佛名功德所感,而招感未来的人天尊贵果报。

 

凡夫众生宿福浅薄,听闻佛名,不能对诸佛圣德之名,生起强有力的敬信之忱。放在“浅信”的称名下,无论往生净土成发愿生生世世以人间尊贵之身,行菩萨道,都难能如愿。

 

本愿“四十三愿”,一方面是在启示闻忆佛名的功德力量,能令众生生世世招感人天尊贵的果报。一方面是在说明一位悲愿心重的菩萨行者能够仅在“听闻佛名间”,便招感来世的人天尊贵果报,一定是宿世修学“布施行”深入的大菩萨行者。

 

另一方面更是在说明念佛乃大布施,因念佛者捐弃内心的贪瞋痴(内布施),施舍外在的财物(外布施),供养三宝,广集净业资粮、求生净土。当从净土回入娑婆度众生时,必能在闻忆佛名间,达到生生世世获得人天尊贵果报,行菩萨道的目的。尤其在提醒欲求往生的念佛者,在修集往生的福德资粮间,应该注意、反省自己布施修福的心态,是否有违弥陀因地度生行愿布施的发心?

 

凡夫念佛者,尤其应承认及警惕自己的“宿福浅薄”,不能因薄福、浅信称名而往生净土。

 

应该在了解了不愿所说的这位菩萨行者为什么能够因为“宿福牵引”—在听闻佛名间,就能生生世世投生尊贵之家的果报后,更应积极念佛求生净土,并加强对布施波罗蜜的修学—学习大菩萨行者在因地念佛间,以“布施行”为辅,积集往生的布施福德资粮,为自己尽未来际的菩萨道上,奠定生生世世投生尊贵家的佛道度生根基,才能与本愿所说的菩萨行者在听闻佛名间,生生世世感招人天尊贵的果报相应。

 

前篇谈及凡夫学佛者修学布施的次第,是从面施、眼施、言施、身施、座施、房施、耳施、心施的内容下手入门,进而就要认识布施法门许多非常重要的基础学习心态。

 

不论初机念佛者与初机佛教徒,或者自称已信佛多年,但布施的发心一直停留在佛道外,不能入门的佛弟子,以及依念佛者修积净业资粮的布施心态来讲,基本观念的探讨,是非常重要的,万万不可轻忽自己目前“布施的发心”!

 

我们应该深刻地体认,现代大多数的佛弟子,学佛程度不能提升,都是因为入门的基础没有扎稳,才会似是而非地自称是老居士成老参学者,而却仍然是个“初学者”犹不自知。故有必要将本愿所说大菩萨听闻佛名前的因地入门修持问题—布施行,来为初学者分辨“布施波罗蜜”的基础,以正视听。

 

2.你愿意走那一条布施路线?

 

我们看现在的初机念佛者及大多数的佛弟子在布施时,都是走“入世布施相”的路线,而与佛道毫不相应。原因就出在对“与佛道相应的布施意义”不了解。首先就来说明什么是‘入世布施相’?同样与前两篇所说是站在布施者“发心”的观点而言。即是指“尘欲心重”不思出世修行法的布施者而言。念佛者若是将自己布施的发心落入“入世布施相”的范围,是与本愿所说菩萨布施的因地发心不相应的,不能因“入世的布施福德果报”而往生净土。而做入世布施相的意义,又可区分出两种布施发心。

 

1)布施有两种人

 

一种是布施者对受施者以财、物等布施,而对受施者生出敬信心、福田心、施舍心,欢喜布施,无有悭贪、吝惜、悔施之意,具足以上“敬信、福田、施舍、破贪”等与布施善心相应的身口意业行,便称为清净布施行为。反过来说,不与以上“敬信、福田、施舍、破贪”等四种心态相应的布施行为,就叫做不清净布施,即是不净施之意(智度论卷二十九)。

 

2)你有以下所说三十二种不净施心态中的几种?

 

大乘经论将不净施的种种心态区分出来,正显示出现在广大的布施者(不论外道或佛教徒)种种与佛道不相应的布施心态。身为佛弟子,若想求一世往生净土,或者想发愿继续留在这个世界行菩萨道,都应该好好反省,自己在布施时,有无以下所说数点不清净布施发心的其中几种?

 

1》你皈依佛门后,是否因不明佛理,仍然做没有选择性的布施。如鬼神庙、道教、一贯道……,统统布施,而结下许多未来障道的因缘?(按:佛末曾说过不可布施外道,今仅就不净施心态做反省)。

 

2》你会为了向佛祈求钱财,因有所为而布施吗?

 

3》你会因为愧对他人,为了弥补自己对他人的愧咎之心而布施吗?

 

4》你会因为在旁看见有人布施,被好施者嫌责,或怕好施者嫌责自己不发心布施,而跟进布施吗?

 

5》你会因为畏惧受施的“对方”而勉强布施吗?

 

6》你会为了取悦他人而布施吗?

 

7》你会因为身患重病、怕死而布施三宝祈求长命或祈求来世善果吗?

 

8》你会因为受到鬼神影响(如乩童作法、扶鸾消灾)而欢喜布施吗?

 

9》你会因为自恃富贵多财应该广为布施而行惠施之道吗?

 

10》你会因为看见朋友布施,为了自己“面子”,加倍布施,以此增强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吗?

 

11》你会因为在布施后,与受施人有仇恨未解,而嫉妒、瞋恚受施者吗?

 

12》你会因为仗着自己财多势大而以憍慢自负之心行布施吗?

 

13》你会为了沽名钓誉,假借慈善或佛教名义广行布施吗?

 

14》你会为了在三宝中求福,祈求家庭平安、事业顺利、婚姻幸福等视愿而行布施吗?

 

15》你会因为碰上身体不适,或因为父母、子女、朋友……有难、生病,为了解难、解病、求吉而行布施吗?

 

16》你会为了吸引、拉拢信众、徒弟,有目的而行布施吗?

 

17》你会因为布施的对象是贫穷患者,而对他生出轻贱不敬之心吗?

 

18》你会因为事先得知施与受施者能获得权势而欢喜布施吗?

 

19》你会因为畏惧钱财被人偷盗而布施吗?

 

20》你会因为身边有闲钱,放着无用而布施吗?

 

21》你会因为被受施者以恶口诃骂、索钱而布施吗?

 

22》你会因为亲爱、怜惜对方而布施吗?

 

23》你会因为死之将至,担心钱财去向而布施吗?

 

24》你会为了求得好名誉,受人重视,列为好人好事代表而蓄意布施吗?

 

25》你会因为事先预知在某种场合布施后,能获得尊贵之名而布施吗?

 

26》你会因为知道受施的对象具有优秀才华,超胜于你,而在布施后,嫉妒他吗?

 

27》你会因为对受施者有所要求,欲求得财势而行布施吗?

 

28》你会有:“庸俗小人,以愚贱之身,尚知布施之理,何况我德高望重怎可不行布施”的想法吗?

 

29》你会有:“只要我布施此人,此人必一心向我,受我指使”的想法,而行布施吗?

 

30》你会因为结识之友皆是乐善好施者,为巩固友谊,而行布施吗?

 

31》你会因为获知:“我的怨亲债属,因为力行布施,名噪一时,名声胜我。”心生嫉妒,也要以牙还牙,以布施之道,贪求声名利禄,而行施舍吗?

 

32》你会有:“只要我布施少物,就能获得千万亿倍的福德果报”的心理。因贪求乐报而行布施吗?

 

如果你虽然皈依佛门,而在布施前、布施时、布施后,仍有上述种种不净施的心态与未述及的种种不清净布施之心,皆与佛道不相应。或者有人自认已经发菩萨心,已在广积净业资粮,而依然有以上一种或数种不净施心态而不自知,正代表着你“心思散乱”,尚未认识布施修学的次第。虽然来生可获得富贵果报,但因此富贵因缘,而使你又增加许多造作堕落恶道的逆增上缘。这种富贵果报不是出世清净之福,不与本愿所说的菩萨因宿世布施之福深厚,而在听闻佛名间,就能生生世世获得人天尊贵果报的出世菩萨行愿相应。

 

依般若经论说,任何欲往佛道前进的佛弟子,在布施时,皆应去除以上所说种种与佛道不相应的心态,修学、观照与佛道相应的布施“心法”,才能从今生起,真正踏上学佛的正途。

 

3.你明白自己今世贫穷或富有的原因吗?

 

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生在贫穷人家,有的人会生长在富贵人家?有的人虽然辛劳工作,却赚钱有限;有的人工作轻松,却进财不难?有的人……。当然这其中是由很多因素所造成。但是前世有没有种植布施功德,却对今世的贫贱富贵有着直接的影响力。

 

佛在世时,曾经有一个叫做阿那邠邸的长者,就自己家庭贫穷的现况,请问佛说:“佛!我虽然不像大富人家一般的富有,但是我仍知应当经常随力做布施功德,我很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使我今世贫穷苦命。为什么我经常行布施,而我现在的饮食却仍然粗糙不堪,没有获得改善呢?”

 

佛回答长者说:“你今生布施的功德,是积蓄来世的福德资粮,不是在今生就能看到成果。你必须明白,布施的福报,不是在于你用好的食物布施或者不好的食物布施,也不是在于你布施食物的多少,而是在于你布施时候的“发心”。你应该经常检讨自己:在你布施时,是不是用不恭敬的心布施?是不是没有将布施的功德回向求福?如果当你布施时,是用不诚意、不恭敬、不发愿、不回向、没有信心的轻蔑态度行布施,来世虽然会有福报,但是福德薄少,有福却看似穷人;虽有仆从奴婢随身,但仆从、下人都对你有口无心,不忠于你。又由于自己勤俭成性,三餐饮食,却仍然像穷人一样的粗淡不良。一生只知道做金钱的奴隶,从来没有享福过……。

 

“长者!你今生不如大富人家一般的富有,是前世少种布施因缘及布施时没有信愿心的布施行为所致。如果你今生布施时,仍然用轻率心、不敬心布施,来世纵然财富无量,但是易得易失,不能常有。从现在开始,你应当要用恭敬心、诚意心、欺善心来行布施,发愿求福,来世你的生活,一定会像大富人家一样的家财万贯,享用不尽……。”(增一阿含经)

 

从佛开示长者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布施的广大福报,是建立在坚固的信愿心上,而不是在于布施财物的多寡!大家可记得佛在世时,贫穷老妇点灯供佛的故事?如果我们在布施时,能够像那位贫穷老妇一样的用一颗虔诚供佛求福的心来布施三宝,未来所得的福德果报,就能像那位老妇供佛的油灯一样,长明不灭,受用无穷!终能与不愿所说的菩萨因地的布施“发心”相应。凡是欲在佛门中求福的善男信女,有没有留意到自己在布施时的发心是否有如上述所说的具备诚敬、欢喜的求福心呢?或者根本是停留在“不净施”的阶段呢?

 

4.你知佛为何不因说法而接受人供养吗?

 

杂阿含经卷四(一九八)及智度论卷二十二曾载,佛在世时,有一次,于印度的拘萨罗国游行至那罗聚落托钵,当时有一位婆罗门看见佛陀走来求乞,心生不敬。俟佛为其开导后,认为佛所说法言之有理,便以满钵香美饮食,供养世尊。佛为其开示说:“我不因说法,接受此食,但为利益众生而说法。”

 

如是为婆罗门广说净施之道。又说:“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堪食此食,而得安身。”

 

于是教婆罗门手持此食放在无虫水中及少长杂草的地面上。不料此食刚倒入无虫水内,水即大沸,烟火俱出,啾啾作声,宛如熟铁丸投入冷水中,隆声大作,烟气四起一般(这代表受者不净之报,犹如遭受大火烧身一样的难以消受。)

 

婆罗门自思:这是佛的大德大力所感,才能使此饮食做如是神变,真是奇特!自从见佛食钵显现瑞应后,婆罗门对佛的修持德操,信心倍增,随佛出家……。

 

由上得知,佛不因说法,有求于人而受人供养。这个例子亦是暗示当时及后世的出家弟子,不可因为贪得众生财物,有求于人而为众生说法,有违说法度众的“本意”。

 

5.你有听法后才布施的习惯吗?

 

相对的,供养者在闻法当中考量过出家众的程度,符合自己供养标准,才发心布施,内心先有“睥睨、试探”的心态,就是不净施。

 

尤其现在的信众到佛寺参加法会、听法、挂单……等,皆有“临走之前”才布施的习惯,无形之间形成一种与出家众“交易”的心理而不自觉。有交易的心态,就是不净施。这种布施行为,来世所获福德果报,小之又十,迅速消失。

 

可以说现在的布施者,少有以清净心惠施的时刻。我们可以常常听到现代人到佛寺做布施,便称为“投资”,而不是布施。投资之后,内心就等着现实利益的回收。于是设立种种名目、头衔来监督出家众或受施者如何调度财物的去向……。

 

现世的布施者在布施时“心不清净”,或者受施者甚至说法者在度众生时“心不清净”,这本是双方面因名利的牵缠而产生一种恶性循环的结果,乃是末法众生共业所成,不可抗拒,也无法改变。虽然共业不可转,但是有心往佛道上前进的佛弟子,却一定能在初发心布施时,便学习在闻法前及到佛寺时,即先以恭敬心、清净心、平等心供养说法者及常住僧众。革除闻法后才以“不净心”布施的行为,及与僧众交易的布施心态。以此清净布施发心,念念持续,终生不断,回向净土,一定能创造共业中的别业果报,超脱五浊恶世,到净土世界去,随佛修行。

 

6.你有布施后悔施的情形吗?

 

1)布施后又悔施的实例

 

佛曾开示布施后又悔施所获得的果报问题。佛说,过去在印度的舍卫城中,有一位婆提长者,财富无量;染疾命终后,因无有子嗣,生前所有财宝,全数充公。当时波斯匿王就其生前虽拥有无数财富,但每日所食之物,却极为粗糙,所著衣服,垢坌不净,所乘车骑,极为瘦弱,这种有财不能享用的怪异现象,请示于佛。

 

佛回答说:“这是悭贪之人,以贪吝、悔施之心行布施之法所获得的果报。这位婆提长者死后已堕啼哭大地狱中,受其依布施致富而再造的悭吝咒恶之报。”

 

佛于是为波斯匿王说其宿世所修福业,生此富贵之家的宿因说:过去此长者曾经生逢迦叶佛出世,投生舍卫城中,为田家之子。当时迦叶佛涅槃后,有一位辟支佛出世(修行证果之人),路经长者家托钵。长者看见辟支佛在门外站立,便以欢喜心施食与辟支佛。辟支佛得食后,立即以神足通飞升虚空而去。

 

当时长者见到辟支佛现神变,心生景仰,发誓愿说:愿我以此施食功德,世世所生之处,不堕三恶道,财富具足。

 

后来长者遇一机缘,又生悔心,咒骂辟支佛说,宁可布施予奴仆,也不应布施给秃头道人饮食!

 

因为长者施食时曾发愿,愿获无量财宝,所生之处,不堕恶道,便应愿所感,生生世世,投生富贵之家,无虞匮乏。但后来又生悔心,故虽拥有极富之位,却生而不乐于财富五乐之中享用,饮食粗糙,穿戴不足,有钱不愿供给父母、尊长、兄弟、妻子、仆从、朋友等享用,也不愿布施修道之人。看似富贵,赏与贫人无异。(增一阿含经卷十三)

 

这个例子正反映现代人布施又侮施的广大事实。你是否有布施后又悔施的经验呢?若有,一定要好好在佛前忏悔,不可再犯。否则佛道与你永远无缘。

 

而要如何证明周遭的人,甚至自己有宿世布施后又悔施的因果呢?只要看看别人或自己是否有拥有财富而又悭贪吝施,拥有钱财而生活却似穷人、一毛不拔的习气,便可证明他人或自己是不是一个宿有布施后又悔施经验,甚至习惯悔施的庸俗凡夫了!

 

2)为什么一般人布施曾有悔施的情形呢?

 

而一般入布施后,为什么会悔施呢?其原因就出在以贪着心布施的发心上。

 

我们看现代人那一个不是以“贪着心”布施的?只是“贪染之心”有轻重之分而已。

 

一般人在布施后,因为于脑海里一直有:“我做过很多布施功德。”“这个人曾经接受过我的供养”的念头,于是遇到与受施者有不称心的事情发生,便会加重瞋怒对方,认为:“我对你有恩,你居然不感恩于我,跟我作对。”于是双方由恩人变为“怨家”。严重者甚至形成生死逼害,誓不两立的情形,

 

若是你供养的是善人(道人),有求吉凶于他,只要他有一次对你“算不准”,你一定讥嫌他,乃至后悔供养他。(智度论卷九十四)

 

凡此种种因“着心”布施后,悔施的现象,都是布施者为自己制造来世获得“富中贫人”或堕落恶道的引因。佛有此真知灼见,故教导众生于布施时,要以“无惜、无悔”的心行布施,千万不可将布施的善因,转为堕落恶道的陷阱。

 

如果明白了这层道理,仍然悔施心重,难断难改,因今生的荣华富贵成为来世自掘恶业果报的坟场,这种短暂的富贵之乐,又何足恃呢!?

 

7.有许多人广做布施却堕落恶道之中,你相信吗?

 

虽然现代有许多有财有势的人广行布施,但不一定就会获得人天的富贵果报,甚至因此而堕落恶道,你相信吗?

 

般若经论上依不净施的种种心态所获得的果报,归纳成七种,正说明现代广大的布施者,堕落恶道的原因:

 

1)有许多人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钱财来广行布施。如利用鞭打、拷掠、闭系、绑票、枉法……等戕害众生的方式榨取钱财,而以此“贪心、瞋心、黑心”骗取来的财物,广作布施功德。命终之后,并不因此而获得人天的富贵果报,反而堕落畜生道中,“形负重鞭”,受人鞭策、羁绊、乘骑。但是仍然当得“好屋、好食”,供给丰富,受人尊重。

 

2)有许多人在平常做人时,便多怀瞋恚,心曲不瑞:布施时仍然将此当作一种投机事业;若是布施(投资)的对象与自己发生利害冲突时,便会心怀瞋恨,怒骂受施者。以这种意图不轨,瞋怒在心的心态布施,虽然自认广作布施功德,但是死后堕落恶道龙中,不过依然能得妙食好色,享有龙宫七宝宫殿的尊贵住处。

 

3)有许多人平素憍慢心重,自命清高,自以为是,虽然广作布施,但是自诩:“我是大财主,我是大施主。”走到各处,人人逢迎巴结,无形中却增长自己不少憍慢心而不自知;若是受施者稍微轻慢于己,便怒火中烧,后悔布施。命终之后,堕落恶道中的金翅鸟中,常得飞行自在,又有如意宝珠作为身上的璎珞装饰,种种所需,无不变化万端,称心随意。

 

4)有许多官场之人,用自己贪污、贿赂……以及种种违背法治、滥取民膏的财物,广作布施功德,但是死后却坠入鬼神道中,成为鸠槃荼鬼,常能变化种种五尘幻境,赏心自娱。

 

5)有许多人平时狠戾凶暴,好食酒肉,虽然也有广作布施的情形;但是布施时、布施后,仍然狠戾凶暴,嗜好酒肉;命终之后,坠入恶道之中,为地行夜叉鬼类,依然获得种种欢欣之乐自娱与上好饮食。

 

6)有许多人生性强蛮横行,刚愎自用,虽然亦能布施车马及财物等解决受施者的交通及民生问题;但是强梁之性难改;命终之后,堕入恶道中的虚空夜叉鬼类,能以大力神通自在飞行,所至如风过境。

 

7)有许多人妒嫉心重,贪借财物,又好诤讼是非,虽然用种种上好房舍、卧具、衣服、饮食等物,广作布施之福,但是施前、施时、施后,心有不甘,吝惜财物,后悔布施,是非不断……。死后坠入恶道中的宫观飞行夜叉类,依旧拥有种种欢乐自娱及使身之物,不失布施富乐之果。(大智度论卷十二)

 

8.重视成佛道路的第一步

 

以上七种布施果报及种种布施行为,正反映出末法时代无论外道与佛教中,各式各类的众生,以千差万别的布施心态,所获得无量差异的布施成果。亦明白地显示现在的念佛者及行施者在布施时,要想积集未来人天尊贵果报的佛道资粮,恐怕要多下一点功夫。

 

凡是正在行布施、欲布施、欲往佛道走的佛弟子,皆应警惕、反省自己在布施前、布施时、布施后,有无本篇所说不净施心态的潜伏、延续、震荡!而令自己布施的美意,蒙上黑暗的阴影,产生堕入黑暗业网的倾向……,难以自拔。警之!醒之!

 

以上所述,虽是一个佛弟子最初步入佛道的入门基础,但是唯有跨出的第一步阶梯稳固,才能平平稳稳地登入第二步、第三步……。一步一步坚稳扎实地往前走—走向光明的成佛彼岸,而与本愿所说的菩萨因地布施发心相应。

 

如果佛弟子在跨出第一步“学布施”的“初发心”,就“不小心”、“错用心”、“走错路”、“投错胎”!那么请问什么才是成佛道路的“初步基础”呢?

 

(四)世间布施相的修学次第及果报问题

 

1.布施有三种学习层次

 

任何人学布施,一定从三种次第开始学习:一是物施,二是供养恭敬施,三是法施。

 

1)什么是物施?

 

包括用珍宝、衣食、头目脑髓等一切内外所有身物,尽以布施,就叫做物施。

 

2)什么是供养恭敬施?

 

凡是对三宝发出希欲、迎请、恭送、敬仰、赞叹、绕佛、供养等信心清净、虔敬礼拜的行为,就叫做供养恭敬施。

 

3)什么是法施?

 

凡是有关传授佛道的语言、论议、诵读、讲说、除疑、问答、授人戒法等种种施舍行为,就称为法施。

 

每一个人欲行布施,皆是从最易做到的“物施”开始行施。物施的第一步,便是“食施”,次是“衣物施”。而此“食施”与“衣物施”又称为“外布施”。头目、脑髓、身躯等虽亦称为“物施”,但是属于众生的“身内之物”,远比身外之物布施为难,所以又称“内布施”。(本文先说明外布施,后续“布施圆满愿”将对“内布施”有详细说明。)(智度论卷十二)

 

第一的“食施”与“衣物施”是世间上任何人都能做到的。第二的“供养恭敬施”就必须是皈依入门的佛弟子“才有希望”做到。第三的“法施”则是必须明了佛理的“善知识”才能实践。当这三种布施,都能做到圆满的程度,便称为布施波罗蜜满足。因布施波罗蜜满足,而渡布施河到达成佛的彼岸。而如何证明修行者依布施修持次第的学习,确实显发“布施圆满相”,抵达成佛的彼岸呢?这是下一个愿(二十四—布施圆满愿)所要表达的内容。本篇旨在说明与世间的布施法门善报相应的学习次第(但并不与佛道相应)。

 

2.与布施福德相应的初步修行条件

 

而凡夫众生要如何发心布施—行物施,才能称为布施的福德果报相应的初步修行条件呢?一定要三种因缘具足,才能称为布施因缘成就。

 

1)当你对布施的发心产生清净信心的时候。

 

2)当你有财物而不贪执财物的时候。

 

3)当对方是“清净福田者”,而你亦认定对方能让你培植清净福田的时候。

 

任何人在布施时,这三种因缘具备,才能令我们成就最初的布施功德果报。

 

由此想见,现在绝大多数的布施者,都未踏入布施的大门,与布施的福德之门毫不相应。

 

3.世间人布施发心的引进次第

 

当我们布施时,因布施的对象不同,而使布施的发心也不同,一般人布施的心态,大体上可区分为三种引进次第:

 

1)怜愍施

 

当我们布施贫穷、下贱之人及恶道畜生时,一定会生出怜愍之心行施舍。而此惠施贫贱者,亦是世间人认为最有意义,最欢喜行施的对象。

 

2)恭敬怜愍施

 

当我们布施的对象是衰老或贫病的阿罗汉或辟支佛乃至修行者时,心中的感受一定是怜愍与恭敬交加,所以称为恭敬怜愍施。这是世间人及佛弟子发心布施时共有的现象。

 

3)恭敬施

 

当我们布施的对象是佛及成就法身菩萨等圣人及二乘修行人时,一定会生出非常恭敬的心行供养。此是佛弟子才肯发心及把握机会去做。

 

由此可知,凡夫因布施的对象不同,而使布施时的心态受影响,而产生三种布施我心的引进次第:因布施时的心态随人而异,所以虽然是布施同样一个人,而使得布施的果报产生千差万别的不同。

 

4)父母亲人应该以何种心情供养已出家的儿女?

 

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曾载,在过去印度有一个蜜絺罗国,其国太子发心出家学道,得证辟支佛果。证果后,欲度父母信佛,便返回本国王宫,住在父王造立的园馆中,受父王供养。辟支佛太子涅槃后,父王将其尸身荼毗,重新建筑一座大神祠供养舍利,又将太子故居园馆重新整修,纪念太子。由此供养辟支佛因缘,国王死后数百千生投生为转轮圣王及转生为欲界帝释天王乃至色界梵天王。

 

当时国王不知其儿已证辟支佛果,乃是以爱儿心供养辟支佛。若其父知儿子已证辟支佛果,发恭敬心供养,其福德果报更是不可限量。

 

这是将圣人当作爱子,发爱儿心供养的特殊例于。由此可知,供养者“一念发心”不同,便会形成相当差距的福德果报。亦正是警惕现代的布施者,应该相当注意自己供养三宝的“发心”,是出自恭敬心?或是怜愍心?抑是恭敬又怜愍的“复杂情绪”供养修行人呢?若是自己有亲人出家,绝对不可再将他当作俗家亲眷般的态度来供养他,这是有损自己来世福德及制造与出家子女来世再结情缘的机会,致使双方在亲情的纠缠中,不得解脱。你愿意制造令自己的出家亲人来世再次沦为尘世俗人的业报吗?这是一个学佛者最好调整以“俗心”供养出家亲人的考验时刻!

 

5)供养修行人时为何不可发愿与他结为夫妻?

 

还有一种特殊情形,就是在供养修行人时,发愿要与受施者生生世世结为夫妇,这亦是“恭敬又怜爱”的布施发心之一种。

 

如增一阿含经卷十一曾载,释迦牟尼佛自述,过去修行时,曾出生在锭光佛出世的时代,投生为一位梵志。有一天,梵志欲发心供养佛,但当时国王有令:凡贩卖香华者,定以重罚处之。梵志苦无鲜花供佛,偶然看见一名叫做善味的婆罗门女,手上拿着五枚香华,正要插入水瓶中,于是向善味买花供佛。善味以大王有严教,不得卖花为拒。梵志便向善味介绍锭光如来的无量功德修证之理。

 

善味女反问:“如果供佛有功德,你欲求何等福德?”

 

梵志回答:“愿以供佛功德,来世如锭光如来一样的获得定慧具足的果报。”

 

善味于是对梵志生出爱幕之意说:“如果你愿意与我生生世世结为夫妇,我便将这五枚鲜花送给你供佛。”

 

梵志不肯。善味乃强调说:“我不是想今生做你的妻子,而是来世与你结为夫妻。”

 

梵志表明心意说:“我是修离欲行的菩萨行者,当知菩萨所行,无有爱惜,你若发愿做我妻子,必坏我菩萨行愿。”

 

善味坚定地说:“虽然我发愿做你的妻子,但绝封不会毁坏你布施之意。就算你将我施与他人,我也不会恨你。”

 

说完此话,梵志默许。于是以五百金钱向善味买了五枚鲜花。就在与其共同发愿,结为夫妇后,各自离去。

 

这是布施者供养修行人时,另一种特殊的发愿情形。这种咒愿,以现在的凡夫众生来说,万万使不得。因为我们宿世已经与无数众生结下牵扯不清的情种缠缘,未来都会一一现前、报应,牵缠不休。何况是现在及未来再发愿、再缠结的父母、儿女、夫妻情缘,更是不可计数,甚难了断。尤其在末法的今天供养修行人,更不可发愿要做他的妻子、丈夫、儿女十父母……去纠缠他,扰乱他修行。因为现在的修行人,心志不似古时修道人般的坚定、清净,施主只能发愿将此布施供养功德,回向佛道,或回向净土,从此超脱女人身、烦恼身、情欲身,踏上佛道解脱之路,才是凡夫学布施发心的正途,而进入“本愿”菩萨因地学布施的正门。

 

若是布施者发心供养时,内心存有丝毫的爱幕、怜惜受施者的念头,都已经与受施者未来结下不清净的“凡夫情缘”。可不慎哉!(按大菩萨证无生法忍时,无量有善根的众生,皆发愿做菩萨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属、知识、朋友,那是另当别论,后续愿中将有说明,见大般若经卷四。)

 

4.凡夫学菩萨布施对象的先后次序

 

凡夫欲学菩萨行布施,惠施对象的先后次序,首先依获福的深浅而发心修学,这是任何人发心学布施的常法。如智度论卷八十七说:“初学菩萨布施一定先供养诸佛、大菩萨、辟支佛、阿罗汉及诸圣人;若是生无逢遇圣人出世,就以布施正在持戒、精进、禅定,具有智慧、离欲、清净的圣人为对象;倘若生无此等圣人出世,便以布施一切正在出家的佛弟子为对象;若是生无出家僧伽出世,就以布施正在持五戒、行十善,受持一日戒法及皈依佛门的弟子为对象;倘若生无此等人出世,便以布施不正不邪的中庸人为对象;倘若生无此人,乃以布施五逆恶人及所有畜生为对象。佛弟子只要生逢有众生在世间,便不可一日不修布施之行,间断学习菩萨用布施摄受一切众生向善向道的慈心悲愿。”

 

5.佛从未说过不可布施外道

 

过去佛陀住在印度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时,曾经有一位名叫尸利掘的长者前来皈依佛陀。皈依之时,在闻法当下,即证初果。于是禀白佛说:“我从今以后,不再转信外道异学所说言教,不再供养外道在家、出家行者。”

 

佛言:“不可有这种想法,长者虽然依佛门得度,但对有德的外道行者,仍应供养,难道你未曾听过布施畜生,福报难量,何况布施人类?”(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一)

 

又有一次,佛陀率领僧众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外道见佛多受供养,嫉妒在心,到处散播谣言,诽谤佛说:“沙门瞿昙(佛的名字),为了多得供养,诋诽外教修行者,常常为他的在家弟子及当地人民作不实说法:认为自己修道有成,其他的外教行者没有德行,教导人民应该布施佛及佛弟子,必然得福无量,如果布施他教修行者,不能获福。”

 

波斯匿王听到尼干子外道散布的谣言,始终不信其言。因为他深知佛陀从来不用傲慢心称誉自己,也不诋毁他人。于是来到佛陀住所,请佛辟谣。

 

佛陀回答说:“我从来没有说过这种话:施我者得福多,布施外道不得福。只要佛弟子将钵里吃剩的残食,以清净心,倒入净水中,作这样的祝愿:愿此处净水中有形的生物,皆能吃到我倒入的残食,获得温饱……即获福无量。如果有人学习佛弟子,以这种清净布施虫类残食之心,利益恶道众生,便能得福甚多,何况是布施需要济助的人类?乃至正在修持清净梵行的外道修行人,更是获福不浅。

 

大王!‘布施持戒的求道者,获福无边。’这是我曾经说过的话。就像一个种田的农夫,如果在经过整理、肥沃的田地中播种上好的谷子,就能回收丰硕的米粮,这是同样的道理……。”

 

波斯匿王转佛释疑后,心解意开,赞叹佛说:“干尼子外道诽谤佛陀,佛犹叹誉外道修行者中也有修行清净的梵行者,应该布施植福。诚如佛所说:布施虫蚁、贫人、外道行者犹获福无数,何况是布施依佛律法、精进修行的佛弟子?从今以后,无论外道净行者、佛门修行者、贫人……来我住处求索,皆当遵佛所教,随时依乞者所需,施给衣被、饮食、床铺、卧具……,不逆其意,以广结善缘……。说罢,波斯匿王因有国事待办,顶礼佛足,欢喜而去。(增一阿含经卷五十一)

 

6.佛依布施的对象说明得福的多寡

 

虽然佛从未说过不可布施外道,但却依布施的对象,说明得福多寡的问题。如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曾在佛前表白说:佛曾经开示过,若布施畜生饮食,获福不少(以百倍为喻);布施犯戒人食物,获福千倍;布施持戒人饮食,获福万倍;布施断欲仙人食物,获福亿倍;布施正在修初果行者饮食,获福不可称计,何况布施证初果者;向二果者,得二果人;向三果者,得三果人;向四果者,得四果人;向辟支佛者,得辟支佛人;向如来者,得成佛者等食物,所获功德更是层层转进,不可思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

 

而佛依布施对象说明得福多寡进一层的意义何在呢?这个问题将在下一篇“施者与受者之间获福最大的情形”来做说明。

 

7.凡夫学布施不能平等发心的原因

 

从另一个观点来说,凡夫行者发心布施之所以会从佛、菩萨、阿罗汉等有修有证的圣者先行供养,正说明其“分别心重”的现象,内心贪着诸佛有无量的功德回向力用,可令其获得广大福德果报。其心量虽因贪着佛身而狭小,但的确可因有无上定慧功德圣者的回向力量,使其获得无量的富贵果报。

 

又有一类初学菩萨因多生累劫以来,发大慈悲心度众生,学布施时,自然先以贫者、恶人为对象。这种因怜悯众生,而先利益贫人的发心,虽然布施的对象不是良福田,但却可因其广大慈悲心的惠施力量,获得未来无边的富贵果报。

 

而现代人布施的发心,也绝对不出这两种,不是书看得大多及修定心(空定心)重而使慈悲心减弱,就是跑道场太多后,变得“分别心重”。再则真正能发慈悲心惠施贫者的施主,又对佛菩萨无量功德力量所形成的修证过程少有认识,一直停留在“佛门外”观望、徘徊,不能进步!

 

就因为凡夫学布施不是分别心深,便是慈悲心重,所以纵然经过了多生累劫的行布施,仍然不能进入菩萨修布施行的核心目的,获证“无生法忍”。这亦是明示了任何一个菩萨行者,在未证无生法忍前,皆停留在慈悲心强或分别心重偏向一边的布施发心,离佛道远矣。

 

凡夫行者为何要学菩萨对一切众生平等布施呢?目的就是在纠正我们无始以来这颗太浊太重的“分别心”与固执一边的“怜悯心”。而当凡夫行者因学布施而使自己这颗妄动的分别心与怜爱心,逐渐趋向平等、无分别的大慈悲心量时,就证明你已经能在任何布施的情况下,不着布施相,视一切受施者如“未来佛”,心得无边自在,进入菩萨修证无生法忍的行列了。

 

8.人中最大的富贵果报是什么?

 

智度论卷四十六说:“众生因布施、持戒因缘故,人中富贵,作转轮圣王,余波罗蜜或作梵王,或作法身菩萨。”

 

转轮圣王是人中广行布施者所获得的最大福报。人间众生虽行布施,但在布施时,心不恭敬,或者这颗清净布施心不能常久保持下去,来世续生人中,自然投生在富贵人家。若是布施的发心,念念虔诚、净洁,一生持续下去,临终这颗恭敬的布施心仍能自然忆念起来,回向天上,死后便可转生天界。若是只为布施而行布施,别无作愿,生生世世布施不断,便可因布施福德的累积,在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时,获得人中最大的轮王善报,七宝具足,眷属众多,以十善法统领四天下。(长阿含经卷六)

 

任何一个菩萨行者从初发愿学布施因缘以来,因发心正确,终不堕三恶道:又因布施的深厚功德果报所感,常作转轮圣王。以轮王身份,化导众生令入佛道(智度论卷九十一)。因此累积了无边的福德善报,逢遇无量千万尊佛出世,皆作转轮圣王,对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纵然菩萨布施时不发愿得轮王之报,亦因福德因缘牵引,常得轮王善报,以布施、持戒之法,教化众生。(智度论卷三十九)

 

反观现在的人布施,少有生天者,大都因“杂心布施”,投生人间富贵人家,吝施心重。生而富贵却不知布施,这种富贵又何足恃呢!正显露出是因不净施获得富贵果报,转生即失。一个欲学菩萨布施的学佛者,若只看在眼前的现实利益,而忽略未来的因果报应,还有资格自称为三宝弟子吗?

 

9.布施果报为何有种种不同?

 

1)布施福报有四种区别

 

据诸法要集经卷十所载,布施的果报,因布施发心与布施对象的不同,形成四种不同受报情形。是那四种呢?

 

甲、施多得福少的情形

 

我们经常看到一般人多以饮酒、歌舞等俗事互相应酬、取乐(布施)于人,花费既多,又无福报,只能换取一时的解闷、享乐而已。

 

乙、施少得福少的情形

 

世界各地的人们,绝大多数都是信仰多神教,其中不乏邪见外道者。若是用悭贪之心布施邪见外道之人,布施财物既少,得福亦少。

 

丙、施少得福多的情形

 

现代人若是能以慈敬心供养有德行之人,使其精进学道,布施的财物虽少,但福报弥大。

 

丁、施多得福多的情形

 

世界上要找到一个了悟世间无常苦空之人,以向道心发心施舍钱财,造立塔寺,供养三宝,真是不容易呀!这种情形,施物既多,所获福报亦如恒河流沙那么多!

 

布施的发心,是依吾人知见的正确与否而渐进正轨的;因此形成由少而多的福乐受报情形。扪心自问:“我真的已经脱离施多得福少的果报吗?”

 

可以肯定的,现代大多数的佛弟子都停留在“施多得福少”或“施少得福少”的阶段。而且对布施的果报问题,没有深入去研究,犹以为自己已经培植了不少福德果报。

 

当知我们用善心布施时,因施物不同,对象不同,获得的果报,必然有异。现在就来为读者分辨善心布施的果报问题。

 

2)凡夫善心布施的程种果报

 

依智度论说,凡夫善心惠施的果报,不胜枚举,兹略举六种为代表:

 

甲、布施饮食的果报

 

如果受施者得此饮食后,能令身色强健,乐观进取,奋发向上,造福人群,乃至向道修善;惠施者未来便能获得身色有力,乃至具有生命活力,乐观向上之回报。

 

乙、布施衣服的果报

 

如果受施者得此衣服后,生出惭槐、知足之心,以此受施知足之心,奋勉自强,修善向道;布施者未来便能获得惭愧有德,身心威严的安乐果报。

 

丙、布施井池、泉水、种种好浆的果报

 

如果受施者得此泉池好浆后(古时用语),身心安泰,利人利己;布施者未来便能获得无饥无渴,五欲具全的安乐果报。

 

丁、布施桥船、履屣的果报

 

如果受施者得此施物后,小心爱护,益己善人,布施者未来便能获得生具种种车马的富足果报。

 

戊、布施园林的果报

 

如果受施者得此施物后,种瓜种果,接济贫民,从善如流;布施者未来便能获得受身端正,心乐无忧,应有尽有的富豪尊贵之报。

 

己、布施房舍的果报

 

如果受施者得此房舍后,办道修行,慈善济世;布施者未来便能上升天界,获得种种七宝宫殿,自然而有,以及五欲自娱的天乐果报。

 

只要我们用一颗善良的心布施,必能获得福德善报,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布施的果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牵涉布施者的心态,受施者的心态与受施者的受用情形,乃至施物的来源、大小、多寡、优劣……,因时、因地、因人、因物种种不同,而形成不可预知与层层改变及层层转进的无量差别果报,不是凡夫智识所能辨知的。

 

3)为何布施得时、得地、得人、得物果报增多?

 

佛说,世间人能发至诚心布施,本身就是一种福德,但是若更能得时、得地、得人、得物,施其所需,施得其所,果报便会相对增加。什么是得时、得地、得人、得物呢?现在加以说明:

 

甲、什么是得时?

 

当你正逢远游之人、远来之人、生病之人、看病之人,在路上或他处遭遇风寒、饥饿、痛苦、危险众难之时,若能适时给予所需,安其苦难,必然因受施者感恩心重、报答心重及自己怜悯心或恭敬心重,而使果报增加。

 

乙、什么是得地?

 

当你正逢当地建设所需,利益人民,譬如造桥、铺路……等,因人群的铭记感恩,而布施者福德加重。或者在贫人、修行者必经的路旁,随时依其所需,施食、施水、施衣……,广结善缘,必然使布施者福报增加。

 

丙、什么是得人?

 

如果受施者是非常有善心之心或者正是出家修行人,或者施者、受者皆是有德有福之人。布施者以种种恭敬、迎送之礼,供养有德圣者,必然使施者未来福报增加。

 

丁、什么是得物?

 

布施者以自己辛苦工作赚得的种种财、物,毫不吝惜地布施,或者自觉今生贫穷,乃是前世不知修福所致,因此将自己以毕生精力换取来多年累积的难得财物,无有悭吝地经常布施出家修行人,以求来世福田。以此难得之物,用最诚意恭敬的布施心供养有德有修的正道僧宝,得福最多。乃至将身家所有之物,尽用布施,绝不贪惜,以此功德,果报无量。

 

现代人布施,多不能得时、得地、得人、得物,大都一窝蜂地供养名寺、名僧、名人,而忽略了施其所需,施得其所,才是获得无量福德的主因。了解了这个道理,你是否对你布施的发心有所反省呢?

 

4)三种因缘具足罢令施主得大福德

 

一般来说,若是三种因缘具足,能令我们在布施时,获得广大的福德果报。这是继前述所说布施福德由浅入深的受报情形,进一步进入获得广大福报的修学领域,需要探讨的问题。是那三种呢?

 

甲、大福从心生

 

如果布施者是一个修行人,平素已经成就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或者已证念佛三昧,甚至已经了脱生死;以这种平素修行的心态来布施,一定会获得广大的福德果报,但不一定与佛道相应;因四无量心通外道,念佛三昧依其所证程度而定。大体来说,修得愈好,布施时所获福报愈大。

 

如佛在世时,有一次舍利弗用一钵饭供养佛,佛立即将这钵饭布施狗,问舍利弗:“你用饭布施我,我同样用饭回施狗,你与我谁得福比较多?”

 

舍利弗答:“以我解佛所说的深入法义,当然是佛布施狗比我布施佛得福多。”(智度论卷三十二)

 

这是说明舍利弗的道心行愿去佛甚远,纵然发千万亿倍的供佛心,都不及佛以清净心布施狗的功德大。由此解答了“良田虽复得福多,而不如心的力量大”之义。

 

乙、大福从良田生

 

倘若布施之人有修有证,布施对象又是佛或已证法身菩萨或者是阿罗汉及辟支佛,仗着圣人不可思议的祝愿力,能令施者获得无量的福德果报。

 

(甲)临终供佛转地狱火成生天福报

 

如佛在罗阅城迦兰竹园时,有一位叫做毗舍罗先的长者,生平不种善根,无戒无信,邪见炽心,崇敬邪神,认为布施或为恶没有善恶果报,没有三世因果,无有修证之事。优头槃比丘以宿命通获知此长者寿命将尽,死后当生啼哭地狱,心生悲悯,欲度长者,便以种种神通之力善方便引渡长者,令其发至诚心以香汤供养佛……。经过五日,长者果然死去。因临终强有力的供佛功德力所感,上升四天王天,再依次转生他化自在天,又重生四天王天,于六十劫中,不堕三恶道。最后下生人间,剃除须发,出家学道,证辟支佛果。(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七)

 

(乙)供佛舍利福德无尽

 

又过去劫中,有一名叫做亿耳的阿罗汉,他于宿世曾经用一朵鲜花发至诚心供养佛的舍利塔,死后九十一劫中往返人间、天上,受乐不尽。又以此剩余福德因缘,在发心修道时,衣食无虑,得证阿罗汉果(智度论卷三十二)。由供佛舍利,而做所得福德力,令施者证阿罗汉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此亦明示“大福从良田生”的道理。(又以恭敬心供养阿罗汉、辟支佛等圣人舍利,命终之后,亦可往返天上、人间,爱乐匪浅,此例繁多,不录,如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九、杂宝藏经处处记载)。

 

丙、大福从妙物生

 

妙物即施物清净之义。所施之物,不是抢夺而来,也不是偷窃而来,也不是诈骗、贪污、枉法、拾遗、赌博……等等不正当行为而来,并且要适时而施,施得其所,不求胜名,不求利养,如此行施,符合“妙物施”的原理,必获人天尊贵富乐善果。

 

如果布施者、受惠者、所施物皆如以上所说三种因缘清净成就,自能招感广大的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然而现在的人布施,不是布施者心不净,就是惠施者意不净,否则便是施物不净,甚少有施者、受者、施物三者具足清净的时候,因此现代人布施的果报,大多大起大落,易得易失,处处可见。

 

而以上所述种种施者、受者获福情形,乃是与人天果报相应的现象,尚未进入布施波罗蜜的修学阶段,也就是说与佛道并未相应。纵然获得多生多世的人天尊贵果报;然而一旦福乐享尽,依然随业受生,沉沦生死苦海中,不得出离。亦与本愿所说的,正在步入成佛之路,具备布施波罗蜜修因的菩萨行者,因听闻佛名所获得的尊贵富庶果报毫不相应。那么究竟应当发什么心态“学布施”,才能真正的与佛道相应,走向成佛之路呢?以下首先来约略说明布施者的发心有八个引进次第,做为步入成佛之路之前导,俟进入后续“由世间施导入出世间布施行的修学次第”单元再做详细说明。

 

10.布施者的发心有八个引进次第

 

每一个人学布施,一定是先由自己发心布施开始起步,发心深入了,才会鼓励人家也学习布施之乐。自己因为行持布施,而在“修心”间,使贪吝、嫉妒、狭小的心量逐渐打开了,亲身体会到布施的现实功德利益,才会向人赞叹布施的功德益处;而当我们在“修心”间,进一步启开菩萨自利、利人的随喜功德心时,便会发自内心的真诚,欢喜地赞叹周遭一切正在学习布施的向善者。

 

而当一个施者的发心,已经达到由赞誉周遭的布施者,扩充至随喜赞叹一切正在行施的众生时,就证明你已经因学布施而深入地拔除悭贪的劣根性,从此一心契入布施的领域。你将会发现:平等、慈悲的幼苗,逐渐在你布施的深广心田中显现、成长……。

 

这是启示布施者的发心,有一定的循序渐进的层次,千万不可“错用心”,偏离正道的布施,否则便会事倍功半,远离佛道。也就是说明了佛弟子学布施,若不能从1.自行施2.教人行施3.赞叹施功德4.欢喜赞叹行施者5.拔除悭贪根6.深爱布施7.慈悲众生,这七个发心次第,引导而进,便绝不能与成佛的布施法门相应;不能与布施波罗蜜相应,就不能达到布施的最终目的—8.通达诸法实相,彻底正见佛道的彼岸。佛弟子唯有遵循这八个发心循序而进,才能真正踏上佛道布施之路的正途。

 

11.现在人布施为何远离佛道布施之路?

 

现代的人学布施,离以上所述的八个发心次第远矣。你是否有好好反省过,自己布施的发心,到底停留在什么程度呢?是经常亲自布施,但却没有进一步发心鼓励人家也行布施吗?或者偶而发心布施一次?是什么原因不能让我们量力而为地欢喜布施呢?如果找到自己不肯发心布施及不鼓励、不赞叹别人布施的“原因”,你愿意痛下决心去改吗?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有的人自己不愿发心布施,但却在人家向他化缘时,四处开口教人出钱或出力,为什么自己不肯布施,却会欢喜教人布施呢?

 

有的人会对人赞叹布施有大功德,劝人布施,自己却不发心布施,为什么?

 

有的人会自动发心布施,也会教人布施,对人称赞布施功德,但真正见到人家布施时,却不会欢喜赞叹;或者虽然赞叹,却言不由衷,为什么?

 

有的人虽然肯亲手布施,却对布施之事不会欢喜、赞叹……,为什么?

 

布施的发心,虽然有百千种不同,但绝对有其循序渐进的脉络可寻。发心的进展次第,也绝对不会因人而异。无论劝人布施,赞叹人布施,自己却不发心布施,或者自己发心布施,看见别人布施,却不喜见闻……,这种“怪现象”,不是现代人“悭贪心、嫉妒心深重”的表相吗?我们不承认吗?(按由礼忏法门先学菩萨发随喜功德心,再进入布施法门的学习,乃是另一种修行引进之路。请参阅“从礼忏法门开启—发随喜功德心比布施更难的修持问题”之单元)。

 

如果您愿敞开悭贪的心,从此学习与佛道相应的“布施发心”。就从今天开始,仔细体会本文所说布施发心的八个由浅入深的修学次第,试着去做吧!

 

(五)施者与受者之间获福最大的情形

 

布施所获得的富贵果报,依布施者与受施者双方心态的不同,而形成一世获福或持续多世得福,甚至多生累劫招感富贵果报的情形,大体可用数种现象来说明施者与受者之间获福最大的相互果报关系。

 

1.佛门中所说的福田是什么?

 

1)福田归纳成两种

 

要了解施与受之间获福的最大原因,首先必须明白佛门中所说的“福田”是什么意思。

 

福即富饶之义。也就是说,凡是敬侍、供养佛、僧、父母、师长、悲苦贫困之人及畜生等,便可获得福德,招感人、天善业乐果,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一样;因此以田为例,以此引喻成可生福德之田。由此可知,佛、僧、父母、悲苦者,皆可称之为福田。又因布施者的发心,大体不出“怜愍施”、“恭敬施”、“恭敬怜愍施”这二种(前篇已说明),而依此三种受施对象,将福田归纳成两类:

 

甲、怜愍福田

 

即鳏、寡、孤、独、盲、聋、喑、哑、贫、病、残、憨、畜生之类。此类众生能令人们发出怜愍救济之心而行施舍;并且为现世人类所乐施者。

 

乙、恭敬福田

 

即佛、菩萨、阿罗汉、辟支佛及德行清净的圣众僧。此类圣人能令众生生出恭敬供养之心,求植清净福田。

 

由此二类福田的差异,而使众生在供养时,产生不同的分别心态,获得无量差距的福德果报。

 

2)什么是根本福田?

 

而据正法念处经卷十五、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二等所载,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而父母为三界内之最胜福田(因无父母生育之恩,即不可能成办任何事情)。虽然福田有多种之别,然佛门中以佛及有修有证的圣弟子为根本福田(从须陀洹初果至成佛,大智度论卷七十七)。

 

3)具备什么修行条件才能称为“真实福田僧”?

 

甲、为何称小乘行者为真实福田僧?

 

如成实论卷一福田品说:“二十七贤圣(指声闻乘人在见道以前的七种修行位,称为七贤位,及从有漏学位至无漏学位之间七种由浅至深的修行阶位,称为七圣位)。断尽贪、恚等诸烦恼,其心空而不起烦恼恶业,所得禅定皆清净而永离诸烦恼,弃舍忧乐,又能斩除五种心缚,成就八种功德田,并以七定护持善心,灭尽七种漏,具足戒等七净法,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复以能度彼岸、精勤求度等,称为福田。”

 

由此可知,声闻弟子因经过戒、定、慧的修持,断除贪、瞋、痴等烦恼,成就清净定慧功德,而称其为真实福田僧,良有因也。

 

乙、为何称菩萨圣者为真实福田僧?

 

又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记述,修行人具足“十种法行”者,亦堪称为真实福田僧:

 

1.住于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而不入法位。

 

2.见知苦集灭道四圣谛而不证道果。

 

3.行八解脱而不舍菩萨行。3/16

 

4.能起宿住、死生、漏尽等三种智证明而行于三界。

 

5.能现声闻形色威仪而不随音教从他求法。

 

6.现辟支佛形色威仪而以无碍辩才说法。

 

7.常在禅定而能现行一切诸行。

 

8.不离正道而现入邪行(对众生行同事摄)。

 

9.现贪染爱而离诸欲一切烦恼。

 

10.入于涅槃而于生死不坏不舍。

 

此指大菩萨圣者的解脱证境而言。净土中充满无数获得声闻解脱的真实福田僧,以及此处所说获得大菩萨解脱证境的无数真实大福田修道者,堪受人天供养。

 

由上得知,佛门中重现有修、有证、有大慈悲愿行的修持者,以其深厚的定慧力、福德力、慈悲力为施主咒愿,能令施主获得广大、长远的人天富贵果报。尤以佛的福慧力为最殊胜。

 

2.佛嘱咐施主应当以何种人为优先布施对象?

 

佛曾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告示诸比丘说:有两类人出现在这个世间,非常的难得难过。是那两类人呢?一类是佛与转轮圣王,一类是辟支佛和漏尽阿罗汉(增一阿含经卷八“一”、“三”经。)施主若是生达佛与辟支佛及阿罗汉出世,可说是莫大的善根福报。布施的对象,自然以身心清净的佛及二乘解脱圣者为优先。如佛在世时,曾对释提桓因(仞利天帝)嘱咐说:“能施众僧者,获福不可预计。”(增一含卷六),尤其以“承事、供养精进持戒、多闻、修定、解脱的圣众僧为最殊胜”(增一阿含卷四)。这是站在清净福田僧心力回向的祈福作用观点而说的话。

 

如佛在世时,有一位薄拘罗比丘,宿世曾经转生于鞞婆尸佛出世之时,当时仅以一颗呵梨勒果用恭敬之心供养圣众僧,死后九十一劫当中,天上、人中享受福乐果报不尽,身心常无疾病。现在又值遇释迦牟尼佛出世,随佛出家,漏尽解脱成阿罗汉。

 

又佛在世时,有一位比丘名叫二十亿耳,宿世亦投生于鞞婆尸佛出世之时,当时仅建造一幢简陋的房舍以敬信心供养圣众僧,死后九十一劫天上人间享受福乐果报不尽,现在又逢遇释迦牟尼佛出世,见佛闻法,出家修行,得证阿罗汉果。这都是因为圣众僧清净的咒愿力所感,而使施主仅施舍少许财物,便能获得广大福德果报的事实。(大智度论)

 

这尚是施与受之间所获的福德果报属于较差的一种。如果凡夫能遇佛出世,供养到佛陀,只要少许布施,便能获得大果报。为何如此说呢?

 

3.为何少施供佛能得大福报?

 

这是因为施主在布施时心清净,布施的对象又是清净福田僧,甚至是佛菩萨,当然可因佛菩萨的咒愿力而获得未来无是的富贵果报。尤其以佛的咒愿力为最殊胜。如印度的阿育王宿世逢遇释迦牟尼佛出世,为一童子。有一天,正在嬉戏时,遥见佛迎面走来,内心被佛庄严的德相所感动,于是生起大敬信之心,自思:我应当用麦麸供养佛,但是身边没有麦麸,于是用双手捧着地上的细沙,倒入佛的钵中供佛,发愿说:愿以此惠施所得善根功德,令我未来仍然投生此地,得一天下,为大国王,供佛之行,定不间断。佛便立刻取童子所施钵中之沙,洒在佛经行过的地方及将要经行的地方方,为其咒愿说:我灭度百年之后,此童子于“巴连弗邑”(印度地名),当统领一方,身为转轮王,姓孔雀,名阿育,以正法治化其国,又建造八万四千法王之塔,供养佛舍利,安乐无量众生。这即是著名的阿育王宿世以沙供佛—施者心清净但施物不净,受到佛的咒愿力所感,少施得大福报的事迹。亦是属于施、受俱清净的果报中较差的一种。(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六0四”经)。

 

4.最殊胜的生天方法

 

给孤独长者在王舍城寒林中的丘冢间,初次见到佛的时候,便在闻佛开示诸法无常的道理间,领悟应该即时把握人生,力行布施修福之事;而竭其所能,尽心以衣被、饮食、房舍、床卧、汤药及建造精舍供养佛僧。临终之际,虽然疾病现前,但是这颗敬信三宝的供养心仍然不断,一心向佛,心念清净,于是上升兜率天上,身光遍照,为兜率天子。(杂阿含经卷二十二“五九二”、“五九三”经)

 

这是说明生天的方法,仍是以供养佛陀的果报为最殊胜,尤其以布施者与受施者两者“发心”俱清净,所获得的施福为最广大。现在佛已灭度,凡夫欲求广大的清净福德果报,自然应当于僧宝中行布施。

 

5.凡夫以净信心供养佛的果报是什么?

 

现在再来探讨凡夫以净信心供养佛的果报是什么?这要追溯到佛出世在印度时,有一位老妇人供佛的事迹。

 

有一次,佛离开舍卫国时,阿难随从佛游行诸国,来到一座婆罗城托钵,有一位老妇人遥见佛的相貌上好殊胜,庄严无比,净信之心油然而生,不禁自思道:如此威德庄严之人,应当接受天厨供养,今天自降圣格,持钵行乞,一定有其缘故,而且从他的颜容散发出祥和的神情显示,此人必然具有大慈愍心,今日想必是为了让众生种下福德善根而来乞食。我真是幸运能逢遇圣人托钵,千万不可错失良机。又思,我贫穷无财,不能以美食供佛。于是竭尽所能,取得一钵弊食,用最诚敬的心,供养佛陀。

 

佛知道这位婆罗门的内心对佛德十分敬信,一心思供。于是伸手用钵接受他的供养。当时佛面露微笑,有正色光随佛笑容而出,普照大地,又从两眉间的白毫相而入。

 

阿难看到这种情形,合掌长跪,请问佛说:“佛不妄笑,其笑必有因缘,愿闻佛微笑之意。”

 

佛问阿难:“你看见这位老妇人,显露出最诚敬的清净心施佛饭食吗”

 

“看见了,世尊。”阿难据实而答。

 

佛便开示阿难说:“这位老妇人因为用敬信心施佛的缘故,未来十五劫中,不堕三恶道,获得天上、人间的富贵福乐,不可为喻,后得男子身,出家学道,成就辟支佛果,得证无余涅槃。”(智度论卷八)

 

这个例子是说明凡夫用净信心布施最清净的福田—佛陀,能感得未来无量的福德果报,不可思议。这亦是施、受两者俱清净获福最大果报中属于较差的施报。但是对现在的凡夫众生来讲,逢佛出世,又能供养佛陀,已经是千万亿劫难值难遇的事情了。

 

明白了凡夫供佛的果报,再来进一层探讨阿罗汉圣者供养诸佛所获得的果报及菩萨圣者供佛的果报,以及佛与佛之间相互赞扬、供养的意义,有何殊胜之处?便能领悟施与受间获福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6.阿罗汉供养诸佛获福最大的极限是什么?

 

佛在法华会上处处为声闻弟子授记,预记声闻弟子于未来世中,当值无量诸佛出世,供佛不断,所得福德果报的极限,表现在其成佛净土的显相上。

 

如佛预记舍利弗未来供养无量诸佛的果报说:“佛告舍利弗:我与你过去曾经共同逢遇二万亿尊佛出世。当时我为了追求无上佛道,经常教化于你,你也长夜发心随我受学法要。我依你的根器,方便引导你入佛法。舍利弗,我过去在二万亿尊佛出世的时候,教导你一心发愿志求佛道,你现在都忘记了,反而今天自称已经得到灭度。我现在为了再度启发你忆念宿世所发求学佛道的大悲本愿,所以在这次的法会上,为诸声闻弟子宣说大乘经法,名为妙法莲华(此以莲花的明净,来形容大法的微妙)。以此导引声闻弟子发菩萨心,求学成佛之法:凡是修此大法者,都会受到十方诸佛的加持与护念。

 

舍利弗,你在未来世经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劫数,将会深发成佛悲愿,往返十力世界,供养无量千万亿尊佛,奉持诸佛所说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最后福德具足,成就圆满佛果,佛号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号具足。你成佛的世界,叫做离垢,那个世界的依报大地,平坦宽正,地面上有许多宝物缀饰其间,非常的清净庄严。彼世界中,充满了福德深厚的天人众生,因为天人行善、修持所感,使得离垢世界安稳丰乐,没有灾难发生。彼世界又因人心清净、光明,致使依报大地光洁、鲜亮,净若琉璃(琉璃为地),散发出犹如黄金般的澄莹色彩……。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法教化众生。

 

舍利弗,被佛出世度众的时候,虽然不是像娑婆世界般的污浊,但是仍然以宿世所发大悲本愿教化罪障众生,为一切众生演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那个世界的劫名,叫做大宝庄严……。为什么叫做大宝庄严呢?因为彼世界菩萨圣众充满其国。众生若能逢遇菩萨出世,实在稀有难得,就犹如宝物般的珍贵,故称彼世界劫名为大宝。彼世界菩萨的数量,无尽无边,不可思议,除了佛的智慧力,没有人能知道有多少。当菩萨圣众欲行步时,均有宝物缀饰的莲华承接具足。为何会有这种奇异情景呢?当知彼世界中的菩萨大众,都不是初发意的新学菩萨,皆是在无量劫中,久修六度万行,已经种植深厚的定慧、德行:由广大的福德力量所感,故有净莲显相,承接具足;并且这些大菩萨在无量百千万亿尊佛出世的世界里,净修梵行,恒常为诸佛所称叹。又经常于诸佛前闻佛说法后,修学佛的广大智慧,累积了甚深的禅定力量,开发广大的神通力用,早已善知一切诸法的总持行门,具有质真无伪的清净心念,一心亿念佛道,坚固不退,像这样一意志求佛道的菩萨圣者,在彼世界太多太多了。

 

舍利弗,华光佛的化身寿命是十二小劫……,彼世界人民的寿命,平均也有八十劫。华光如来经过十二小劫将入涅槃之前,将会为坚满菩萨授记成佛。并嘱咐彼国的出家比丘说:这位坚满菩萨当我涅槃之后,接着在此世界成佛,佛号华足安行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彼佛世界的清净庄严,就像你成佛的世界一样。舍利弗,此华光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十劫,像法住世三十二十劫。”

 

佛亦预记目犍连未来供养无量诸佛的福德果报说:“这位大目犍连尊者,未来亦将会深发成佛道心,往返十方世界,用种种的供具供养八千诸佛,对每一尊佛恭敬、尊重、称赞。诸佛灭度后,目连发心建造八千座塔庙,高度为一千由旬(印度计里程的数目为由旬,每由旬有三十里、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的四种说法,以四十里为一由旬者居多),长度和宽度都是五百由旬,而且每一座塔庙都是用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等七种宝物建造、装饰而成,又用无数香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绘盖、幢幡供养诸佛塔庙。目连经过八千尊佛出世后,接着又发心供养二百亿尊佛,也是像供养前述八千尊佛一样的恭敬、尊重、赞叹、起塔、建庙、供养,最后福德圆满,成就佛道,佛号为多摩罗跋栴檀香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目连成佛的世界,叫做意乐,彼世界劫名为喜满。其国土地平坦、宽正,玻璃为地(喻净土大地犹如玻璃般地莹净、透明),宝树庄严(喻净土中树木殊胜、庄严的情形,就像宝物般地稀有、珍贵),而且在目连成佛的世界里,到处可以看到从宝树上飘散像真珠一样的鲜花,同通净土各地,这朵朵的真珠华,片片晶莹剔透,光彩奕奕,将净土的自然景致引入无以形容的特殊、清净、鲜明、庄严……中。令人见之,赏心悦目,赞为观止。

 

意乐世界中,天人、菩萨、声闻等圣人充满其中,其数无量。佛寿二十四小劫,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世四十小劫。”

 

由以上经文所述可知,在声闻行者启发无上菩提道心,实践菩萨成佛行愿时,一定会发愿到十方世界去供养无量诸佛,在诸佛世界听闻成佛之法,修学菩萨度化众生、庄严净土之行,当其福德究竟时,庄严净土之行由是圆满,而与其宿缘教化众生形成另一层次的净土教化因缘。净土的庄严显相,即是声闻行者由回小向大,发心供养诸佛,实践菩萨利生之行的过程中,获得度生福德极致的圆满表相。

 

7.施与受之间获福次大的省思

 

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载,菩萨逢佛世时,因为以六种清净心供养佛,而获得无量的富乐果报。是那六种心呢?

 

1)一心观想佛是无上福田。

 

2)一心观想佛对众生有无上恩德。

 

3)一心观想佛于一切众生中无人能比。

 

4)一心观想佛于无量劫中难值难遇。

 

5)一心观想佛于三千大千世界中至尊无上。

 

6)一心观想佛于世间出世间法一切具足。

 

菩萨因多生累劫依般若波罗蜜,获得无量禅定门及无量智慧方便门,所以经常值佛出世,念念以此六种清净心,乃至延伸无量清净心,供佛不断,累积了深厚的福德果报;因无碍般若心现前,而招感仅以一钵饭食供养十方诸佛时,十方佛前饮食之具,具足而出,远近无碍(大智度论卷三十二)。此乃指八地以上大菩萨而言(净土中的大菩萨皆具此广大福德供佛之力)。其施福果报仅次于诸佛相互助扬法化之施德。

 

8.施与受之间获福最大的重心点在那里?

 

而在施与受之间获福最大的原因,必然牵涉到施与受两者之间心力互相交感的问题。施者与受者两方面的内心越虔诚、越净洁,相互心波交融、影响的层面便愈广大、愈深细、越莹净,施主获福也越大。而福田中以佛的福德果报为最无上,当然施与受之间获福最大的启示,表现在佛与佛之间相互赞扬、供养的现相上。

 

1)经典上记述佛供养佛的情形

 

于大乘经典中,如华严经、般若经等,经常有他方世界的诸佛菩萨前往娑婆世界以花香等供养释迦牟尼佛,以表助扬法化之德。

 

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佛在当时说法会上,曾于大法座间熙然微笑。当佛微笑之时,有光明从佛口而出,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当时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与佛光明相应、受到佛光加持的众生,都在佛的无尽光明影现中,看见东方虚空中犹如恒河沙数般无量无尽的诸佛及清净圣众僧。相对的,东方如恒河沙数般不可思议的无尽世界中与佛光明相应、受到佛光摄持的众生,也同时看见释迦牟尼佛的色身显相及见到佛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切闻法大众。南方虚空、西方虚空、北方虚空、东南方、西北方、西南方、东北方、上方、下方一切有佛出世教化的世界中,所有接收到释迦牟尼佛光明加被的众生,都相互在佛的光明普照下,看到十方世界中的无量诸佛与无数闻法的清净大众。

 

当时从娑婆世界的东方经过像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诸佛世界,有一个清净世界,叫做多宝。多宝净土中,当时正有一尊宝积佛出世说法,而且正在为净土中的诸大菩萨演说般若波罗蜜法。那时多宝世界里有一尊菩萨,名字叫做普明。当他见到释迦牟尼佛的光明遍照虚空,引起大地震动,又亲见释迦牟尼佛身相不离娑婆世界,却又与宝积佛的身相不隔于毫厘时,便惊异地请示佛说:“世尊!今日是什么因缘令他方佛大放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引起地大震动,又看见佛身显相在多宝净土呢?”

 

宝积佛回答普明菩萨说:“善男子!从多宝净土,经过西方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世界,有一个世界名叫娑婆,彼世界中现在正有一尊佛出现世间,教化众生,佛号释迦牟尼,现在正欲为出世在娑婆世界中的诸大菩萨圣众,宣说般若波罗蜜法,是释迦牟尼佛的神通力变化,引起光明遍照,大地震动,佛身显相。”

 

此时普明菩萨禀告宝积佛说:“世尊!我现在想到娑婆世界去礼拜、供养释迦牟尼佛,同时地想礼觐出现在彼世界中已经获得陀罗尼—总持一切法的大菩萨圣众,及于诸三昧中得到大自在的菩萨清净大众。”

 

佛告普明:“释迦牟尼佛现在正在娑婆世界出世说法度众,欲见佛、供佛,如今恰是时机,随你所愿,赶快去吧!”

 

当时宝积佛并以在净土中生长的千叶金色莲华赐与普明菩萨,嘱咐他说:“善男子!你可代表我用这朵千叶金色莲华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佛世难值,尤其出现在娑婆世界的五浊恶世,更是希有。又能在秽土世界中见到菩萨大众随佛出世度众,实在难逢难遇,你要好好把握这个难得觐见佛菩萨的殊胜因缘,一心供养佛菩萨,聆听法要。”

 

当时普明菩萨便接受宝积佛授与的千叶金色莲花,与净土中无数出家、在家菩萨及诸童男童女,蒙受佛力的加被,并运用神足通,经过东方无数净土世界,亲见东方无数世界中的诸佛,亲自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东方诸佛。又捧持多宝净土中无数的华香、樱珞、末香、泽香、烧香、涂香、衣服、幢盖,来到娑婆世界,欲供养释迦牟尼佛。见到佛陀,向佛头面作礼;礼佛完毕,退立一旁,禀白佛说:“宝积如来请我向佛问安,愿佛在此世界广度众生,少恼少患,兴居轻利,气力安乐。宝积如来又授与我这朵千叶金色莲华供养世尊,请佛受纳。”

 

这时释迦牟尼佛接受了宝积佛供养的千叶金色莲华,又将此莲花一瓣瓣分散至东方如恒河沙数无尽的世界去供养他方无数诸佛。而且这朵千叶金色莲华,在佛的神通力及福德力摄持下,居然遍满至东方无尽的诸佛世界……。”

 

2)佛佛为何互相赞叹、供养?

 

为何诸佛会相互赞叹、供养呢?大智度论卷十解释佛佛互相赞誉、扶持的原因说:“释迦牟尼佛最初得道的时候,便一心思惟道:我所获证的大法,甚深微妙,娑婆世界的众生愚蒙、薄福,不能测知。今天我欲度五浊恶世的众生,应当如何为众生说法呢?作此思考后,又亿念道:我应该将所证一乘法分作三分,以三乘法来应机度众。当佛做此思惟时,十方诸佛皆显现光明,赞叹他说:善哉!善哉!我等亦在十方世界五浊恶世中,分一法作三分,方便度众。这时释迦牟尼佛闻十方诸佛劝勉语声,心生大欢喜,当即称赞十方佛说:“敬礼南无诸佛。”

 

十方诸佛就是这样处处在有佛出世的世界,为令众生获得广大佛法利益,而恒常劝助、赞扬佛德。就因诸佛对每一尊佛及对众生有深重恩典及助扬之德,于是释迦牟尼佛用莲花供养十方诸佛,以此表示众生供养所获之福,无有胜过佛德者。并且当知释迦佛接受宝积佛供养的莲花,乃是宝积佛的功德力量所生,非是尘水中所生的莲花。相对的,前述普明菩萨乃是十住法身菩萨,由菩萨圣者由他方世界送此莲花及无数华香……来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亦是释迦牟尼佛功德力用所感,非俗世之花。

 

释迦牟尼佛因知十方诸佛是第一福田,所以供养,此供养之福无尽,必然胜余福德,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佛佛以其无上德行,互相供养、赞扬的原故。当知佛法中有四种布施:(甲)施者清净受者不清净,(乙)施者不净受者清净,(丙)施者清净受者亦净,(丁)施者不净受者亦不净。现在释迦牟尼佛布施东方诸佛,正是施者与受者二俱清净的最大表相,所以此福最大,因此佛佛亲自供养十方诸佛。而且唯有佛应该供养佛,余人不知佛德。”此正显示众生欲获无上施福,当于佛福田中求。

 

3)诸佛为何弃舍烦恼身病不受施福?

 

于此产生了一个疑点!有人问:一切圣人不贪受果报,尤其二乘行者了脱生死后,更不受后有身,谁受此福?如何说施、受俱清净,施福最大呢?

 

当如此无漏福德虽无人消受,但其福不失,广大无边;若二乘行者回三向大,行菩萨道,宿所修福,其报无量。因诸出世圣人在深悟一切有为法无常苦空之理后,厌世心甚重,极欲舍身入涅槃,自然施福亦舍。诸佛亦以身为疮病,不贪五蕴烦恼身疮,舍放身疮,契证清净法身,所以不受报乐,因此虽有大福,亦不受报。

 

9.结论—回归净土

 

由以上所述八大点法义,当可明白施与受之间获福最大的显相,在于施者与受者之间“心力”的清净交感程度厚薄问题,而形成果报的广大或微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

 

诚如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十八所说:“因布施者心清净广大故,纵以一条纺线供养佛,即能次第成办佛法。若心不广大,复不精勤,便不能得殊胜果报。若心清净,以其世间所乐财物而为依止,随力少施,使得一切可爱乐果。”

 

净土中的天人、菩萨大众,皆是身心清净。以其清净心供养诸佛,故能随力少施,即能感得无量七宝、财物、宝树、宝花、宝池……充满净土,此正是施、受俱清净,所获得广大福德果报的证明。以此施、受俱净的福德修因所感,故能在一念听闻弥陀圣名间,招感未来世的菩萨道上人天尊贵的果报,乃是无可置疑的事。

 

今天我们都是凡夫道上“学菩萨行”的佛弟子,如何开启一条从布施行通往佛道的学习之门,通往与弥陀此“布施入门”愿所说“在听闻佛名间”,就能与布施波罗蜜的“初发心”及“深证心”相应,生生世世在人天尊贵的果报上行菩萨道而不退转,就要看我们今世对布施法门的“发心处”和修学次第,了解与实践的功夫及“用心”有多深了。

 

(六)如何由世间施导入出世间布施行的修学次第

 

1.佛为何先为众生说布施?

 

每一尊佛在为众生最初说法时,都是先说布施之行,次说持戒之理,再说五欲过患,令众生行为导入道德规范,从此关闭恶道之因,打开生天之门。当众生理解及发出布施、持戒之心,与愿离五欲之心及对世间苦恼之源,有了追求欲解之诚,再为其说苦、集、灭、道四圣谛解脱生死之理,令其从此踏上解开生命之谜的出世修行之路……。(见阿含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佛为什么先为众生说布施之法?因佛弟子广行布施,便能利益世间一切贫富贵贱之人,乃至恶道一切众生。本来是我怨家之人,因接受我布施之物,则彼此转为亲善之友,乃至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相,诸圣人的功德具足,所愿如意,无不是从广行布施而得,因有世间、出世间的深远利益,所以佛先为众生说布施之法。

 

又大智度论卷八十二说:“若人能直行诸法实相,则不为说布施等人般若初门。以人钝根罪重故,种种因缘说。”

 

这句话反映出现代众生大多数的根器,都是钝根又罪重。就因为现代学佛者,不能以“钝根、障重之心”直行“实相空理”,佛当然应五浊恶世的众生根机,先说布施之法。当我们能做布施法门,在布施时一点一滴捐弃自己的烦恼心、贪吝心、爱染心……等形成“钝根”、“障重”的原因时,才能恍然醒悟,原来佛说凡夫众生应该从布施之道下手学习,不是没有因缘的。

 

2.为何布施时要以愿为导?

 

大智度论卷七说:“无福无愿无所树,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譬如销金随师,所作金无定也。如佛所说:有人修少施福,修少成幅,不知禅法,闻人中有富乐人,心常念着,愿乐不舍,命终之后,生富乐人中。复有人修少施福,修少戒福,不知禅法,闻有四天王天处、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心常愿乐,命终之后,各生其中,此皆愿力所得。”

 

这是说明布施者依其所知、所见、所闻、所修功德,作为发愿来世投生之处的理想,终究能满施主所愿,依愿往生。现在就说明布施者依愿为导,投生人间或天上,在程度上有什么不同层次的区分。

 

1)认识自己所做布施功德是否获得来世的人中富贵果报?

 

任何一个人学布施及持戒,如果所修福德已达天界果报,但此修福之人,无愿为导,不愿生天,或不知有天界可生,经常眷恋人间,来世便会继续杂生人间富贵之家,享受其殊妙的富贵果报。

 

相对的,倘若你平素布施、持戒之心薄少,又乐着世间五欲之乐,来世纵然投生人间,拥有财富,也会生在三教九流的下层社会人家。

 

如果一个人用至诚心布施、持戒,来世转生人间,就会因至诚的“心力”所感,投生在贵族之家,或生为一族之尊,王公大臣之流(如印度的第二贵族刹帝利种族中)。

 

进一步说,假使你不仅以至诚心布施、持戒,又勤读世间的学问及宗教的经书,有世智辩聪,平素洁身自爱,不触恼众生,来世续生人间,便会因你的“至诚布施、持戒之心”及“世智辩聪”之业行所感,投生在社会中上阶层的富贵人家(如印度的婆罗门族中)。

 

自诩是布施成员的佛弟子,有没有为自己的布施行为,好好考量过来世的投生之处与人间那一阶层的富贵果报相应呢?

 

2)认识自己布施、持戒的发心是否到达欲界天的天福果报?

 

甲、往生欲界六天的修行条件

 

而人间任何一个众生,欲以布施、持戒之福,超脱人间善报,投生欲界第一天—四天王天(通外道),最起码的修行条件,也要具备五种功德资粮,才能转生天上:(1)信罪福(2)持禁戒(3)闻善法(4)修布施(5)学智慧。具备这五种修行条件,再依愿为导,发愿往生四天王天,才能在临终时以一颗坚定求生天界的清净心,带着今世所修福德资粮,生彼天处。

 

进一层来说,欲求生四天王天之人,代表他布施、持戒的清净发心,已经初步启开厌患世间尘劳之事的境界,能够做到舍弃名利、不为欢乐境界所动,对亲眷爱着之心淡薄,一心好乐听闻出尘之法,喜欢供养修道善人。临终时,就会因为这颗坚固、不退的清净布施、持戒、出尘之心不断生起,投生与其业力相应的欲界第一层天—四天王天。

 

当一个人布施、持戒、听法、厌世、供养尊长及三宝与供养善人的“清净心”不断地增强、超胜,已能做到随时以恭敬心布施三宝、父母、尊长、善人的程度,内心渐具忍辱力与柔和力,故而远离诤讼,是非,并且“于己妻房,淫爱微薄”,又发愿往生天上,便会依愿为导,上升欲界较高的天界第二层天--三十三天(仞利天)上。

 

当一个人布施、持成、闻法、智慧、供养道人之“发心”,已经从恭敬、至诚、净洁的愿心,转为“柔和、静定、慈悲”的观照自心境界,因心意纯善、和顺、慈喜,故而待人处世和颜悦色、舍离偏执爱恨之貌,只要终生保持这颗“静定、柔和、慈喜”的功德心不退,并发愿往生天上,便能超胜欲界第二层天的业力,上升第三层天—夜摩天。

 

当你因布施、持戒、闻法的发心,已经引导你进入广学多闻的领域,对于世间、出世间的邪正、善恶的辨别能力增强,内心已经从柔和、静定的功德心,转为初步发出学习求证寂静涅槃的修慧志向,虽然积德深厚,威仪具足,静心增强,但是贪爱“寂静”境界,心着功德,以此修心程度,发愿往生天界,便会依愿所导,上升欲界第四层天—兜率天上。

 

当无数众生因为你布施、持戒、多闻、修定的教化力所感,普遍获得极大安乐的清净幸福果报;甚至你已经达到能“依定变化、亲见天界欲乐”的境界,或者依今生福德力所感,于虚空中,亲见来世生处—天宫显相。以此福德,发愿往生天上,便能上升欲界第五层天—化乐天上。

 

当你因布施、持戒、多闻、修定的精进力所感,已经具备了然超越房事的心境,乐修梵行,解脱生死的精进心不断地增长起来,甚至能够达到与欲界第六天的天人业力一样“依思惟力(静定力),化作天界乐境,自在而为”的神通境界,或者依今生深厚的功德力所感,于虚空中,亲见来世投生之处—第六层天的天宫显相,以此福德,发愿往生天上,便能在临终之时,见到天宫现相,上升欲界第六层天—他化自在天上。(见“大智度论”、“楞严经”、“六道伽陀经”、“六趣轮回经”)

 

乙、为何广行布施、持戒、修定仍然不能超出欲界天?

 

为什么一般的佛弟子(包括外道行者),广行布施、持戒、闻法、修定之志,仍然会有“欲乐”的希求之心呢?这正说明了我们“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之心尚未断除”。以“五欲不净之心”而行布施、持戒、修慧、修定之法,绝对不能超出“欲界天”的范围。所产生的神通变化行为,皆不出“欲想”变化境界,自然以“天上五欲境界”为神通化境,不思出离了。

 

3)如何认识自己布施、持戒的发心是否已经超出三界天的业力范围,与佛道相应?

 

不断五欲,不能超出欲界天的业力范围,这是每一个佛弟子所熟知的。但是娑婆世界中大部分的人,都无法跳出“五欲”境界,甘愿做五欲的奴隶。可以说,现代的每一个人,几乎部是用“未离五欲”的心布施,当然来世投生在人间富贵人家及欲界的六欲天中轮回,怨不得别人。

 

而当修行人深入禅定,用“离欲心”布施,自然因念念心意清净,而超出欲界天,上生色界梵天上乃至四禅广果天上,福乐无尽。

 

当修道人在禅定中已经达到“离色心”显发的境界,念念用“离色心”布施,发愿生天,当然会投生在无色界的天上,未来下生人间,福乐无尽。

 

而当佛弟子修持的程度到达“离三界心”的境界,念念用“离三界无常、苦、空、无我之心”行布施,自然念念趋向涅槃道,于佛出世时,得证声闻果位。

 

若是佛弟子生生世世以厌恶愦闹,好乐闲静,求出世智慧,具备自觉自悟十二因缘法的修持心来行布施,必可种下生无佛世得证辟支佛果的引因,未来必证辟支佛果。

 

进一步说,一个平素具有大悲心佛弟子,念念以大悲心行布施,以此布施功德,回向佛道,欲度一切众生,获得无上甚深毕竟清净智慧,未来必满所愿,成就佛道,广度众生。(大智度论卷三十三)。

 

由以上所述,可以清楚分辨出自己目前布施、持戒、修持的“发心”到底与欲界、色界、无色界“何界”相应?是不是已经将自己布施的发心导向“解脱道上”行?还是在“辟支佛道上”行?抑是在“菩萨道”上行?或者根本在凡夫道上行?甚至与外道布施的发心相应?自己一定要清清楚楚。

 

现在的佛教徒,大都停留在“贪染布施”功德的发心上,不能进步。究其原因,乃因“俗务繁忙,心思太过杂乱”所致。所以现代大多数的人,都不认识自己目前布施的“发心”,停留在什么程度,与何界相应?

 

4)回向发愿心是获得五乘布施果报的基础

 

佛说,凡夫从初发心学布施时,一定要以愿为导,才能增强布施的功德力,导向与其愿力相应的道上行进。也就是说明了,如果你在布施时,发愿要以此布施功德,继续留在这个世界,投生富贵人家,纵然你所做布施功德薄小,也会生生世世在自己的“愿心”中前进,某一世一定会满你心中所愿,投生富贵人家。倘若你在布施时,发愿要以此布施功德,做为修行道上的解脱资粮,或者成佛道上的福德资粮,皆会如水滴汇成河流般地在自己的“愿心”中一点一滴的导进,丝毫也不会错误。

 

由布施法门而导入成佛之道,是有一定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的,而且绝对能从布施之行直入成佛之道而无疑问。我们看现代的佛弟子大悲心难发,出离生死心更难发!自然所做布施,不能与佛道相应。而凡夫俗子在布施时,要如何“发心”,才能种下与佛道相应的引因呢?

 

与佛道相应的最初布施心态,就出在施主“愿心”的回向方向上,是否念念与菩萨度众生的成佛悲愿相应?!就因施主的回向愿心,各有不同,而区分出凡夫布施、外道布施、声闻布施、菩萨布施……等无量不同的果报现象。你愿意获得那一种布施之果的成就,自己好好选择吧!

 

3.出世间布施相

 

1)认识世间上有两种人难得

 

世上最大的快乐与享受,以凡夫众生来说,莫过“财、色”二事。而以布施法门来说,步入佛道之初,有两件事难值难遇:

 

第一是出家僧众中非时得解脱比丘及得菩萨解脱者难得:所谓“非时”就是指出生在没有佛陀住世的时代。就像现在的末法时期,僧众们出世于当前的末法时代,想要得佛“正法”,证果解脱,获证缘觉果位,或者得证菩萨果位,恐怕就如经上所说的难值难遇。

 

第二是在家白衣能清净布施者难得:经上说,在家居士若能做与佛道相应的布施心态来行施舍,这种“清净布施相”,便能无量世延续下去,辗转增强,世世不失。

 

“布施”是为自己求佛道而行“布施”,未来要走那一种“布施路线”,也是由自己选择,佛道“随缘”而度,皆大欢喜。有“悔悟心”、有“警惕心”、有“向道心”的佛弟子,必然会真心诚意地选择佛道而前进。若不知从何门而入,般若经论所说的“渡布施河到彼岸”的修学次第,便是吾人最好遵循的修行道路。现在就依其所示来说明出世间布施相的习学次第:

 

2)如何区分世间施与出世间施的布施心态?ア

 

世间名为此岸,佛道名为彼岸。此岸有悭贪、憍慢、有无等诤辩、是非之心,由布施河渡之、破之,引渡到清净、光明的成佛彼岸。

 

我们看世间人行布施,内心不离贪吝、憍慢等相,虽然广行布施,但一直停留在此岸世间因缘中受生、流转……。反过来说,当我们用这种脱离世间(此岸)的悭贪、憍慢、有无……等心来行布施,看清楚彼岸的航行方向,用无比坚定的意志及智慧,经过惊涛骇浪的拍打、撞击、浮沉……,历经千辛万难的行程,终于到达清净光明的彼岸。从出发到渡布施河中间航行的心路历程,就叫做出世间布施相。

 

3)为什么要发出世间布施心?

 

甲、为断未来障道因缘

 

当知任何一个布施者、受施人,如果尚未解脱,都是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的轮回范围内受报。倘若施主执意贪着布施物与受施人,来世因缘聚合时,又会与受施人见面。若受施者已学佛而心未上道,仍然贪心未除、染爱心重,或者未信佛,而瞋爱心深,不论对施主产生报恩、还债、感恩之心意与行为,都会形成一种辗转牵缠的世间情缘,中间因缘更是变化多端,不能预知!如此纠缠,岂不又成为施主的障道因缘?!

 

如果我们已经发心要走这条成佛的修行道路,从今生开始,便应该掌握任何一件布施机缘的“当下”—警惕、反省、观照自己布施的心态。不要因为“行布施”,又为自己增添无数未来的障道因缘,自掘堕落生死轮回的坟场!此亦即是为何要观“布施者、所施物、受施者”三轮体空的重要原因之一。警之!醒之!

 

乙、为了结三世恩怨债主因缘

 

我们今生所遇、所缘的布施对象,有过去的冤、亲债主,也有今世在有意、无意间,再缠结的冤、亲债属。如果我们在布施时,心生怜愍、贪爱、吝惜受施人之心;念念不忘我是大施主,不肯忘记我所布施过的物品,经常记忆起来某某人曾经接受过我的惠施,便会使自己的知见,停留在世间尘劳的思恋之中,而使自己在世俗尘劳间,已经纠缠的过去、现在的善因缘及恶因缘,生生世世,辗转增上,恩怨情缠,难解难了,远离佛道!试问: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名符其实的运用出世智慧的灵眸,抛开怜爱、回报、吝施、投机……的世间轮回之心,在布施时以清净、不贪、不求回报的“向道心”来扭转三世牵缠的新、旧业缘,成为佛道的善因缘,种下点滴的成佛善种呢?

 

丙、为断贪爱身见之心成就佛道

 

众生若有一分无始无明的贪爱身见之心未断,便不能成就佛道。就因凡夫众生贪爱身见之心难断,所以要用布施之法来打开、了断众生的见慢、贪爱之心。譬如大菩萨修行者发大悲愿广入六道轮回中布施身躯、头脑,或进入恶道之中用自己的身首布施同类,布施猎者,救护同道(六度集经),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在了结、启开过去无量劫以来与其有恩有怨的一切众生,在善恶业网的缠绕间,所形成无数相互影响身心而映现在无始心识中的爱影、瞋影、贪影、痴影、身影、慢影……等等障碍佛道的种种善恶业影之心!

 

我们不想学佛、成佛则已,既已在佛前发誓做一个佛弟子,不妨请你留给自己一点反省的时间,仔细阅读以上所述三点—培养、激发、重视“出世间布施的发心”,就是为你自己今生开辟出一条真正走向与佛道相应的学佛之路。警之!醒之!

 

4)布施是进入涅槃道的初步因缘

 

甲、广行布施不如自己发心修行

 

为何说布施是进入涅槃道的最初因缘?这一点可以从增一阿含经卷十九第(三)经及长阿含经卷十五第(二三)经中得到证实。依经文说,释迦牟尼佛曾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阿那邠邸长者开示广行布施不如自己发心修行的道理。

 

佛说,过去久远劫以前,有一位梵志,名叫昆罗摩,具有万贯家财,一生享用不尽。这位梵志生平乐善好施,经常用无量的金银七宝和衣被、饮食、卧具、医药、房舍,布施城中无数的民众。梵志虽然广行布施,未来必然获得无量福德善报,但是佛说,他所获得的福德果报,却不如建造一幢精舍布施给十方清净僧众,令其静修、弘法、办道的功德大。如果有人进一步发心,不但广做前述两项功德,并且发心皈依三宝,又不如自己发心受持五戒的功德大。

 

再进一步说,如果有人不但广做布施,以房舍供养僧宝,自己又受持三皈五戒,但却不如在极短暂的时间里自己发出慈愍心,平等对待众生的功德大。

 

再深一层说,虽然有人乐善好施、建寺安僧、发心爱持三皈五戒,又发慈悲心平等、关怀众生,但是却不如于须臾之间对这个世间生起无常之念,警惕自己不可贪着、享乐这个无常世间的“发心”之功德大。

 

这是为我们明示,凡夫众生学布施的发心次第,一定是由外而内,由外布施而导入内布施的修学领域。两凡夫行外布施时,必然是以“贪着心”布施,不论做再多的布施功德,都会无常灭尽,不如自己反观自照,受持三皈五戒,进而发“出离生死心”修行的力量,导入获证涅槃的功德大。这是以自我修行解脱为出发点,由内布施—内在精神生命的开发、完成,而导向外布施—开发佛道慧命的深广布施领域,另一层令众生依循的修持方向。

 

乙、布施与八正道

 

我们必须了解,布施是不离八正道的修行次第的。怎么说呢?因为当施者深信布施的发心,是为施舍悭贪之心、是非等心趣向佛道的无上解脱为目的而行布施,未来必能获得无上的成佛之果;有此觉悟,就具备了八正道中的正见。当施者有了追求无上佛道的涅槃正见做引导,进一步在平素布施时,学习念念以导向无上佛果的“发心”做为布施的发心与省思,此即具备了八正道中的正思惟。当施者有了佛道正见、正思惟做为布施的引导,为众生宣说布施之法时,所思、所行,也一定会以学布施的最后目的,获证无上佛道为演讲的法义,引导众生步入布施法门的修学领域,此即具备八正道中的正语。因为施者念念学习用正直心布施、清净心布施、寂定心布施、大悲心布施为目标,自然身心会日渐散发出端庄、正直、高雅的气度,此即具备八正道中的正业。一个一心以求证佛道大涅乐为目标的布施者,在尽心施舍自己的烦恼、习气时,绝对不会有奢求广大布施果报的贪念!此即具备八正道中的正命。就在一个施者念念不忘施舍贪心、烦恼心的布施修持精进间(此即具备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其身心必然与禅修的清净解脱正念相应(此即具备八正道中的正念)。而在净念相继的显现中,定然与佛果的一分无上解脱正定相应,终至获得大寂灭海的成佛之果(此即具备八正道中的正定)。

 

由此可知,只要力行布施法门,就能在八正道的修行次第引进间,得到解脱之果,终至获得佛道的无上涅槃之果,是毫无疑问的。

 

丙、如何证明布施者确实发出与涅槃道相应的布施心态?

 

一个经常布施的人,是否确实已经发出与无上涅槃道相应的布施心态?最基本的验证方法,就是静下心来,自我反省:“我在做任何布施时,有没有和以上所说的与八正道相应的布施修学次第相应?有没有因为修学布施法门,而使自己的烦恼心一点一滴的淡薄?利益众生的大悲心,是否正在平静的心湖中一缕一丝地生起呢?”如果有此现象,便表示你已经在布施时,确实痛下针砭,知道如何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贪吝心、自私心、尘欲心,正在走向与佛道相应的出世布施发心,为十方三世诸佛所赞叹。

 

也就是说明了真正与佛心相应的施者,在布施时确实能够对所施物及受施者做到用朴质心布施、用恭敬心布施、用摄敛心布施、用慈愍心布施,一心敬重受者、思惟施德、思惟善法功德;反观自心,确实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已经去除悭贪心、谄曲心、逢迎心、掉染心、悔施心、慎恚心、嫉妒心、爱惜心、憍慢心、无明心、邪见心、不恭敬心、不惭愧心……。明明朗朗地以智慧的双眼照见到:唯有用以上所说的清净心布施,才能得到布施的要领与利益,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布施,而从布施的修学领域中,逐渐走向学佛的根本目的,与诸佛的无上涅槃解脱之道的一分发心相近。

 

丁、为何说布施的发心与涅槃道的次第相近?

 

诚如经上所说的:“常布施时,诸烦恼薄,能助涅槃。”诸烦恼薄,即是指用以上心态布施,能令六根不随外境所转、所动,当六根清静、不妄动时,施主的善欲心、修法心便会坚定起来;当施主的善欲心、修法心坚定时,对佛法的真实信心便会稳固起来;当施主对佛法的信心稳固时,自然对布施的果报功德不会生起贪执之心;当施主对布施果报功德不生贪着时,内心从此就会真正得到清净。当施主内心得到清净时,法喜、安祥、柔软的静境,会油然而生;当施主身心沉浸在慈悲、喜悦、温柔、祥和的静境时,只要发心转修禅定境界,便能迅速成就;当施主成就“一心不乱”的禅定境界时,真实的智慧当下便会生起来;唯有真实的智慧从心眼浮现出来时,才能清晰地看出佛弟子布施的发心,与外道布施的发心,两者修因的相似点及分歧点不同的道理在那里!?而以一颗坚信佛法是究竟解脱之道的清净心,从此安稳地驶向佛道的彼岸而心无挂碍。所以说布施的发心是与无上涅槃的次第相近相应的。

 

戊、发出与解脱道相近的布施会获得什么果报?

 

大智度论文有一段话说:“施主念施故欢喜,欢喜故得一心,得一心故亲生灭无常,观生灭无常故,得道。”

 

由此可知,布施之法,是解脱道的初缘;布施之福,是解脱道的资粮。而解脱道便是步入佛道的前方便。因此我们在布施时,若能将自己布施的发心转向与解脱道—不贪、不着的发心相近,那么一方面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必然获得布施之果—人天尊贵的富贵果报,一方面因为我们在布施时不贪着施物、不着念施者回报的施因所感,未来人天的富贵果报现前时,这些受施者,都会成为你佛道上的善知识、善因缘,成为我们的学法伴侣,从此使我们在菩萨道上顺利行进,真正达到在听闻诸佛名号时,就能获得人天尊贵的富乐果报,而与弥陀此接引众生踏上“布施法门”的修学历程,生生世世因闻弥陀名而获得人生尊贵果报的悲愿相应。

 

凡是已经发出菩萨心,欲学菩萨、做菩萨的佛弟子,都应当依本篇所说“与佛道相应的最初布施心态”来检讨、反省自己在布施时,有无从“世间施导入出世间布施行的修学次第”?有无违背佛道的发心?有无在布施时,造下未来的障道因缘?若有,希望你记取一句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但愿你从此刻起,经常在布施当下反观自己的发心,正与何道相应?学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力争上游还是要随波逐流,自己好好抉择吧!

 

(七)由法施引导财施的意义回归净土

 

1.法施的基本意义

 

法华经卷一有一句偈说:“闻法欢喜赞,乃至发一言,则为已供养,一切三世佛”。

 

这是阐释法施的基本意义。而且是任何一个佛弟子经常做得到的。由此说明了不是一定要开座说法,才称为法施,只要每一个人在听闻佛法时及闻法后,发心为周遭的人欢喜赞叹“正法的内容”,乃至仅赞美一句“法义”,皆称为“法施”实已种下成佛的善根法种,堪称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2.法施深一层的释意

 

一般来说,所谓法,涵盖了声闻法及大乘佛法。凡是发心为众生说教、说法、说经、说义、劝化等,皆称为法施(大品般若经卷二十四、法华经卷七、大智度论卷一、巷三十三、大方广十轮经卷七)。而且以法自施、以法施人自利利人的行为,是任何一个有心护持佛教、弘扬佛法的佛教徒都可以发心实践的。

 

3.如何分辨说法者在行“世间法施”还是“出世法施”?

 

说法的内容,虽有多种不同。总括来说,不出“世间法施”与“出世法施”两种。说法者是在行世间法施抑是出世法施?只要在他说法的内容来做分辨即知:

 

1)世间法施

 

凡是说法内容,不出人、天的道德、慈善、因果、业力、修行范围,皆称为世间法施。而一位善知识为大众演讲,首先一定要以世间法为说法内容,否则无法引渡初机;这是世间众生根机所感,需要具备大众化、通俗化、世间化、幽默式、风趣性的演讲,才能接受佛教。因为一个完全没有佛法基础的凡夫俗子,不经过通俗化、风趣性的闻法方式为跳板,是无法接受出世法施真理的。因此凡是佛教徒,都应对正在行“世间法施”引渡众生步入佛门的善知识,致最高的敬意;没有善知识世间法施的发心弘法,众生就没有机会进一步发心转闻深法的因缘。佛教界需要法师弘法、续佛慧命,尤其引渡初机,更是“法施”的责任。你是否认为佛弟子应当有“弘扬佛法为己任,不忍圣教衰颓”的发心呢?若有,请今天开始做一些护法卫教的工作吧!

 

2)出世法施

 

凡是说法的内容,以成佛的教法及趣向解脱的修行方法(如三十七菩提分法、三解脱门等)为范围,皆称为出世法施。

 

由此可知,说法者因引渡众生的根器不同,或自己学法的立场不同,而形成两种说法度众的情形:

 

甲、为何以成佛法义为说法内容?

 

有的善知识在做“法施”时,因见佛道衰颓,正法没落,而发慈愍心,苦口婆心地做现代众生根器的需要,广释成佛法义,不与世间众生共诤。其用心乃在期望众生清清楚楚地认识,应当如何脚踏实地由浅入深地走向成佛的道路。最先利益的,还是法施者本身;他不仅为众生指引一条学佛的路线,也为自己开辟出一条成佛之路。任何一位善知识有这种为令众生发出成佛愿心而发心为众生说法者,皆可称为“清净佛道法施”。

 

乙、为何以解脱法义为说法内容?

 

有的善知识在行“法施”时,因见末法众生大都好高骛远,不务根本,不明佛道根源,自称是大乘菩萨行者,实是庸俗凡夫;因为连最基本的“五欲”,都没有降伏,怎能自称是“出世菩萨行者”呢?所以有必要以“苦、集、灭、道”四圣谛修持出离尘欲的方法来重新建立学法者的根基;目的是令众生明白:为求佛道,应当先“观知诸法真空”、“四谛空性”之理,以此涅槃道“反观本心”因缘,做为步入佛道的前方便。但是现在有“矫枉过正”的现象。

 

大体上说,只要说法者在大众中发悲愍心,为续佛慧命而行恭敬法施,不为名闻利养,无论说声闻解脱法或大乘菩萨法,皆称为“清净出世法施”。

 

4.出家众为何应以法施为重?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指示比丘说:“布施之法,有法施、财施二种。施中之上者,莫过法施,是故比丘常当修学法施,以法施为重。”(增一阿含经卷七)。

 

为何出家众应以法施为重?因出家是求出离“五欲六尘”之家,以此观点,自然出家所有时间,均应以省思“我如何超脱五欲六尘的修持”为警惕。若是兼做入世财施事业,甚至以财施为重,势必为了募化财物,将心力移转到“财施”等筹措上,四处奔波,而荒废道业。故佛指示出家僧众,若发心度众,应以不防碍道业的“法施”为重。

 

在家居士发心修菩萨行,因身份、还境的关系,与出家众发心不同,则可以财施与法施并进而行。(菩萨善戒经卷一序品)。

 

5.清净法施的果报

 

1)比丘净心说法获得的果报

 

布施若是以远离贪心,及以此布施行做为悟道的前方便,就是清净布施;反之,则称为不净施。就以财施来说,如果不以善心布施,就不能称为“他在修福德”。法施也是同样的道理,倘若不以净信心思惟法义,不为弘法而弘法,但为求施主衣被、饮食、卧具、汤药、钱财等四事供养而行说法,则成为一种交易行为,便不能称为“他在行清净法施”。(杂阿含经卷四十一)

 

唯有说法者在经过“净心、善思”过滤所有的不净念后,以此“清净、善思”之心教导众生,令闻法者生起向法、修法之心,获得真实法义功德,才能称为真正的“清净法施”。

 

而如何证明说法者是否确实发出“清净心”为众生说法呢?说法者只要反省金刚经所说的:“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之义,就能清楚自己有没有用深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觉悟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地为众生说法了。

 

而真正要能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为众生说法的“清净心”程度,是要经过“外布施”、“内布施”、“内外施”、“证法身”的修持过程,才能彻底做到的(见后续“布施圆满愿”)。

 

以清净心为众生说法,获得的福德果报不可思议。譬如过去迦叶佛出世时,有一位比丘,经常在大众之中,殷勤赞叹、演说迦叶佛所开示的诸法实相之理及无量法门功德修证之义。从那一世开始,就因其说法的定慧功德所感,常有妙香从口中而出,世世不绝。而且所发出的妙香“超越草木诸华之香,能令一切众生心生喜悦。”这仅是以净心说法的果报之“华”,尚未“结果”;当其“果实”现前时,有十种功德,常随其身。

 

1、得大名声果报。

 

2、得颜容端正果报。

 

3、得身心安乐果报。

 

4、得众生恭敬果报。

 

5、得威光巍巍,形如明月果报。

 

6、得一切众生爱重果报。

 

7、得辩才无碍果报。

 

8、得大智慧果报。

 

9、得断尽一切烦恼、诸结果报。

 

10、得灭生死苦、证涅槃果报。

 

这是清净说法者,以法施人,以法自施,未来必然获得的尊贵、辩才、解脱的果报。(大智度论)

 

2)菩萨清净说法的果报

 

佛在般若会上,曾经叙述一位大菩萨为何会获得智慧光明的因果说:“这位大菩萨生生世世因为行清净法施—不奢求名利而说法、不贪爱供养而说法、不拉拢、不贪受信众恭敬而说法、不贪求学法弟子而说法、不自恃智慧高超而说法,亦不自高轻人,讥剌他人而说法,一心但念追随十方诸佛慈念众生之心,为令众生知诸法实相,为令众生求学佛道而说法。如此以对众生无所依止、无所染着之心而清净说法,招感世世不失智慧光明,永不退转于佛道的果报。”(大智度论卷三十九)

 

这是现代每一个学做菩萨的凡夫说法者,应当警惕、学习的方向。如何生生世世使自己的智慧光明不失?以上已经为我们开示得十分清楚了。任何人都知道,智慧的相反,就是“愚痴”。未来我们将会获得不能辨明事理的愚痴果报,或是明辨事理的智慧果报,从现在我们自己“法施的心态”去省思,应该心里有数了。

 

6.分辨法施胜于财施的重点

 

法施为何胜过财施?诸经论中均有说明。今举出数点来做法施胜于财施的重点:

 

1)我们行财施,只能救助众生目前的饥渴、寒热等生理病苦及解决其生计上的困难。若是进一步能学行法施,则更能帮助众生在此生消除心灵上的烦恼,找到健康的泉源。

 

2)你无论施舍多少财物,生生世世不论获得如何尊贵无比的财施果报,终究在欲界中受生、受报。若是更能发心研究佛法,以法自师,以法施人,未来果报或在三界,或出三界。因为当你探得佛道修证之义,又能以清净之心说法,其心日久,必然亦依深理而修,行之既久,定出三界,所以说法施果报能出三界,胜于财施。

 

3)我们尽毕生之财,布施众生,毕竟有量有限。若是发心以法施人,令众生辗转见闻,依法奉行,止恶行善。众生此修法种子定能生生世世延续无尽,终有开花、结果的一天。这个道理,就好像“以薪益火,其明转多”的情形一样。

 

4)财施之报,净少垢多;法施之报,垢少净多。为何这样说呢?因为今生断断续续地以恭敬心布施,来世这颗间断的布施心不一定能延续下去。若是学习以法施人,只要发心正确、知见正确,以长远心利益众生,不为名闻利养而行法施;这颗清净法施之心,就能持续到遥远的未来,无断无尽。

 

5)我们现在如果想做广大的布施法会(如水陆法会),必然需要劳师动众,合和众力乃能完成。若是单行法施,只要有一颗虔诚施法之心,对少数人说法,或是办一场小型演讲会,不一定要劳师动众,就能达到法施的目的。

 

6)凡夫行财施时,容易增长自己对这个四大色身的爱着之心。若是学行法施,则能增长我们对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趣入无漏解脱之道的学习与发心。

 

7)财施之行,无论有没有佛出世,是世间任何一个众生都能做到的,不是佛弟子专有的。法施之行,唯有当佛出世时,为众生开示成佛法义,才能听闻、留传下来,故知法施甚难。譬如有的辟支佛生无佛世,不为众生说法,但行乞食,仅以变化神通飞腾之力度化众生,就是法施难闻的其中一个例子。

 

8)财施不能直接生法施。相反的,法施能生财施;因为财施由善知识开示布施之理而弘扬开来,并且由法施开示的话声闻、辟支佛、菩萨及诸佛因地修行的差别方法,而令众生在闻法、知法、办法下,选择与自己根器相应的法门而修。

 

9)众生不能因财施而得到广辨诸法的智慧。相对的,如果我们学行法施,则能广泛为众生分辨诸法,令众生由听法、解法、修法、得法中证果、解脱。如为众生分辨有漏法、无漏法、色法、无色法、有为法、无为法、善法、不善法、无记法、常法、无常法、有法、无法,及分辨一切诸法实相清净、不可破、不可坏的道理。以上诸法只是略说其名相,广说无量。(大智度论、菩萨善戒经卷四、菩萨地持经卷四、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四)

 

以上仅是略谈法施胜于财施的原因。并不是说因为法施胜过财施,所以我们只要行法施,不必行财施。而是在明白法施胜于财施的道理后,更要在行财施之余,进一步兼行法施。由法施究竟之理来引导财施,才能一步步地与布施波罗蜜相应,进入“本愿”—菩萨因地学布施之行的修持行列。

 

7.由布施法门来分辨自己是在行入世慈悲心还是出世慈悲心?

 

以财施普济众生,乃是一个入世菩萨行者实践“入世慈悲心”的表现。而以法施化导众生,则是一个出世菩萨行者实践“出世慈悲心”的表现。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大乘经典中处处可见,一个初发心菩萨修学布施时,一定先从“财施”入门,因为众生能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必定是以自我能察觉的当务之急(如病痛与生计上的困难等现实利益所需)为契机。布施修学的层次,也是顺此而入门。但是当解决了众生当务之急—民生困难或者是病痛所需,一定要再以“出世佛法”开导众生,令其种下未来修学解脱及佛道的善种。

 

因为入世的财施如济病、济贫所施,只能暂时解决众生当生的外在生活或生理上适时需要,并不能给予众生做“心理及精神”上彻底的调适与根治。而且因我们尘欲心太重,在“入世心极深的情况下”,必然与“入世结缘的众生”生生世世结下不可分割的情缘果报,而将成佛时间,指向不可思议的无量阿僧祇劫以后。

 

一个菩萨行者,唯有用“出世的佛法”滋润、开导众生无始以来“久病”的心灵,为自己及为众生指引出一条“长远”出苦的道路,才能由初发心的入世布施修因,而进一步踏上出世“法施”的学习阶段。也就是从“入世尘欲心的慈悲众生”,提升到“不染尘欲心,以出世之心慈悲的众生”的修学程度。而且唯有运用佛法引导众生财施与法施俱行,以此财、法二施的功德心回向佛道,学习以出世慈悲心的心态,步入学佛的修行道路,才能真正进入与佛道相应的“布施波罗蜜”的学法正途。

 

而以现在众生的根器来说,留在这个世界,以布施法门修学出世慈悲心,真是难上加难。还是先求生净土,再回入娑婆,力行布施法门,就有如囊中取物般的轻松自在了。

 

由上所述,学佛者当可分辨自已是在行入世慈悲心,抑是出世慈悲行?至此应该甚为明了!

 

8.财施、法施圆满成就佛道

 

当一个菩萨行者握稳财施与法施的“航行心盘”,踏入“布施行”的船舫,由财施与法施的相辅行进间,必能在无尽济渡众生的航行中,获得人天尊贵的富乐果报,生生世世延续出世慈悲心的法施心舵,真正做到“先以欲钩牵,然后入佛智”—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菩萨弘法事业的度生原则。而当财施、法施具足时,就是学佛者福德与智慧圆满成就的时候。所谓渡布施河到彼岸,至此而真正达到布施圆满的境界—成就究竟无上的佛果。

 

而一个菩萨行者,修持到何种程度,才能证明其财施、法施圆满具足成就呢?这个问题,将在下一个愿说明。

 

9.本愿总结—回归净土

 

一个菩萨行者在无量劫以来,正是经过凡夫无数的最初布施发心—不净施,而后经过善知识的指点,启发成佛之心,醒悟不净施的心态与果报,正是障碍佛道的逆增上缘。于是从听闻、学习“布施”的正确发心开始,一点一滴纠正、反省、去除“不净施”的心态。在无数劫修学与佛道相应的“布施”法门以来,从入世而出世—财施而法施,再出出世而入世—法施而财施,发大慈悲心,以身作则,实践与成佛法门相应的布施发心;并引导众生走向正确的成佛法门—首先修学与佛道相应的“布施之行”。因而积集了无数的福德资粮。

 

当这位修广大福的众生听闻佛名时,一念将闻名功德,回向净土,必与佛力相应,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当其回入十方世界度众生时,必生尊贵之家,在“续闻弥陀圣名”之际,定能蒙佛加被,启迪其宿世福慧之心,从“感怀、学习弥陀圣德”的实践中,启发坚固的菩萨学法、利生行愿,因利生行为不断,而生生世世获得人天尊贵的果报。因人天尊贵果报不断,而使学法、利生之行绵延不绝。

 

一个菩萨行者,就是这样从“本愿”听闻佛名的启发中,感怀弥陀圣德,而发广大心,在利生不断的菩萨道上,弘扬弥陀圣德,接引众生,称念弥陀,修学弥陀本愿思想,而在生生世世获得人天尊贵果报的菩萨道上,续佛慧命,广度众生,完成与弥陀成佛行愿相应的宏大悲愿理想。

 

而本愿只是布施波罗蜜的基础,一个初发心菩萨在力行本愿所说的布施修持次第后,如何深入大菩萨的布施之行而不退转,这是下一个愿“布施圆满愿”所要说明的内容。

 

二、布施圆满愿

 

本愿表达的意义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净土中的菩萨圣众,如果想要到十方诸佛世界供养诸佛,必定能够满其所愿,供具如意;如果不能承其宿世所修福德,招感供具如意的话,我便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前“四十三愿”—布施入门愿(又称生尊贵家愿),乃是叙述一个凡夫修行者,除了宿世称念佛名,修持念佛三昧外,一定要力行“布施法门”,才能像菩萨一样在闻忆佛名间,甚至于听闻佛名中,就能因闻名功德所感,与诸佛宿世所修布施行的发心相应,生生世世在菩萨道上招感人天尊贵的果报,杜绝堕落三恶道的业因。而此“二十四愿”即是承续“布施入门愿”深一层修布施行的过程与结果,以此阐释一个菩萨行者,如何在度生的菩萨道上,进一步修学布施波罗蜜,而达成到十方诸佛世界供养诸佛—供具如意的理想。

 

依本愿所述净土的菩萨行者所具备的宿世福德果报来看,正是“菩萨圆满相”的象征,故将本愿列为“布施圆满愿”。何以证之呢?如愿文说:“净土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欲求,供养之具,皆悉如意。”此“修证成果所现之相”,正是大般若经及大智度论卷三十二所说:“布施具足般若的布施圆满相。”如论文说:“菩萨修布施时,因以般若波罗蜜为导,获得无量禅定门,及证得无量智慧方便门,以是故无所不能。以般若波罗蜜无碍故,此菩萨心所作,亦无挂无碍,故此菩萨能以一钵之食,供养十方诸佛及僧,而令十方佛前饮食之具,具足而出,皆悉充满而亦不尽。”

 

再则以无量寿经卷上叙述弥陀修菩萨行的情形来看,亦可证知。如经文说:“弥陀因无央数劫,积功累德(六度齐修),故随其所生之处,在意所欲,无量宝藏,自然发应……。又因经常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无量福德成就,故感其手常出无尽之宝物,衣服、饮食、珍妙华香、缯盖、幢幡、庄严之具,如是等事,超诸天人,于一切法,而得自在。”

 

由此经文所述,正与智度论所说的布施具般若的“布施圆满相”相吻合。因此本愿将以“布施圆满相”修证的次第内容,分成数个重点来做说明:

 

(一)认识大悲菩萨的修行意义。

 

(二)推动菩萨深入布施行的发心是什么?

 

(三)菩萨如何深入布施的修持历程?

 

(四)菩萨行外布施及内布施时如何分辨应施与不应施?

 

(五)菩萨如何从布施融通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修学情形?

 

(六)菩萨如何进入发心供佛的深入学习次第

 

(七)菩萨圆满布施的修证境界

 

(一)认识大悲菩萨的修行意义

 

1.菩萨布施圆满果报相的修行基础是什么?

 

净土中的菩萨,乃至所有的大菩萨行者,是如何修成“布施圆满相”的呢?

 

绝对不离佛法最基本的道理—“因缘果报”之法则。种无尽布施庄严因,必得无尽布施圆满庄严果。而此“布施圆满庄严果德之显相”,正是将佛教所说的因果道理—由现在念念间可以看得到的三时因果,扩展至三世因果,乃至延伸至层层无尽不可思议的甚深、广大因果报应的显相,从菩萨修证布施因果历程的实践中,表露无遗。

 

当一个菩萨行者的福慧果报积集到某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一定会有超越常人的神通显相。这在修行者看来,是极其轻松平常的事情,但是看在现代凡夫学者的眼光里,就会以“世间学理”的观点去衡量,而产生神话、幻想、杜撰的结论。

 

依修证佛法的观点来说,一个菩萨行者,假使想获得如经典所说“布施圆满相”的果报,必须经过前愿所述“布施入门愿”的修因,首先必须确认自己选择布施“初发心”的正确方向(见前愿),再将自己学佛的“初发心”,推向布施法门的第一步—依佛所教“学世间人发出正确布施发心的第一步”(见前愿),反省自己有没有“现代人布施的不正确态度”(已说明)?将自己学布施的最基础的观念问题扎稳了,才能进一步踏上“世间布施相的修学次第”(已说明),成为一个真正学习布施法门的佛弟子。在学习的当中,我们必须明白“施者与受者之间获福的果报深浅问题的差别点在那里”(已说明)?领悟了“施与受之间获福最大的情形”(已说明)。再将自己布施发心朝向布施果报的最高点推进。

 

而“与佛道相应的最初布施心态”,正是一个菩萨行者“由世间施导入出世间布施行修学次第”的非常重要的观念问题(已说明)。如果凡夫学布施,不能由世间布施相的修学次第,导入与佛道相应的最初布施发心—出世间布施行的学法行列,则不可能进入出世菩萨行者学布施的阶段—“由法施导引财施的深远意义,进入广度众生而不为众生相所染着的不退道心行列”(已说明)。换句话说,凡夫学布施,若不能生生世世发出学出世菩萨行者的出世法施的弘法精神,则不可能有本愿“布施圆满相”的不可思议的深广、无边的果报证量产生。

 

而符合本愿所说的深入修“布施圆满相”的菩萨行者,正是经过前愿(四十三愿)所述“布施入门愿”修持的大道心菩萨。这位菩萨行者,必然经过无量劫数的时间修布施行,获得广大的人天尊贵果报,才能在生生世世的菩萨道上,继续发大愿、行大施,誓愿以深入的布施行来广度众生,引入佛门,学习佛法。因此而有本愿“布施圆满相”的果德产生。

 

2.你愿意做一个大悲菩萨吗?

 

1)大悲菩萨修布施行的目的是什么?

 

前愿谈及,修菩萨行有两条路:一条是入世菩萨行,一条是出世菩萨行。

 

入世菩萨行,正是悲愿心深重的菩萨选择的修行道路。如大智度论卷四十六所说:“一类菩萨修持布施法门,不以此布施功德,求今世因缘、名闻、恩分等,亦不求后世转轮圣王、天王等富贵生处,一心只为广度众生:不求今世涅槃,发大愿于无量世中,往返生死,修诸(布施)功德,为求诸佛究竟圆满智慧,度尽一切众生苦难而受生(如大愿地藏菩萨即是)。”

 

这是明述大悲菩萨修布施行的发心最后的目的是什么:世间人若想学做“大悲菩萨”,“发大悲愿于无量世中,往返生死,修诸功德,不贪人天富贵果报,一心只为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而受生”,就必须仔细了解与反省:做一个大悲菩萨,在生死中受生广度众生的“坚固修行条件”是什么?“待后说明)

 

2)认识二十三种菩萨修行路线

 

菩萨的根器是有种种不同的,故而选择佛道的因地修行路线,自然也各有不同。如法华经卷一将各种不同根器的菩萨选择的修行路线列举出来,让我们清晰地明白自己目前学菩萨行愿的程度到底与何种菩萨修行的发心相应。

 

如经文中,弥勒菩萨自述所见二十三种菩萨行说:“在十方无量世界中,现在正有无边无尽不同根器的大修行者,为了求学佛道,不畏艰难,正在用种种方式修菩萨行,为十方诸佛所赞叹:

 

有一类菩萨,正在某世界中,发大布施心,用金、银、珊瑚、真珠、摩尼、砗磲、玛脑、奴婢、车乘,及用宝物庄饰的辇舆,以及用金刚般坚固、稀有的珍宝,欢喜布施,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初发菩提之心,正在他方世界发心用宝车、栏楯、华盖、轩饰等物行外布施,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为了求学佛道,正在他方世界用自己的身肉、手足及妻子等广行内、外施,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为了求学佛道,正在他方世界发心用头目、身体等身内之物,广行内布施,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在他方世界,逢佛出世,同佛问法,解悟法义后,便舍弃王位、宫殿、臣妾,剃除须发,身披法服,出家修行,求学佛道。

 

有一类菩萨,经常独处山林闲静之处,诵读经典,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为了获证圣果,隐居深山,勇猛精进,思惟佛道。

 

有一类菩萨,远离五欲,时常处于旷野空闲之域,深修禅定,获得五种神通。

 

有一类菩萨,经常静思法义,禅心精进,并且时常用千万偈颂辞,赞叹诸佛行愿,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志求佛法,智慧深入,逢遇无量诸佛出世,智能向佛问法,忆持不忘。

 

有一类菩萨,定慧具足,能用无量譬喻,为大众讲解,并且欣乐说法,经常于法会中,大击法鼓,化导菩萨,认清魔障,破邪显正,不遗余力。

 

有一类菩萨,宴居禅思,心意寂然,天龙恭敬,却不以为喜。

 

有一类菩萨,尘襟尽涤,优游林下,禅修精进,心光遍照,志证无生。

 

有一类菩萨,为求佛道,持戒庄严,威仪无缺,其心净如宝珠,人人称道。

 

有一类菩萨,忍辱坚固,为求佛道,凡遇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

 

有一类菩萨,为求佛道,离诸戏笑,及远离愚痴眷属,经常亲近智慧之人,求学禅法。为除妄念,于亿千万岁中,独居山林,一心禅定。

 

有一类菩萨,为求佛道,正在他方世界,用种种肴膳饮食及百种汤药,供佛及僧;又用价值千万的名衣上服或无价宝衣,供佛及僧;又用千万亿种栴檀宝舍及众妙卧具,供佛及僧;又用流泉浴池、清净园林及茂盛的华果供佛及僧。虽做如是无量惠施,不倦不悔,欢喜无厌,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经常用种种教义,为无数众生解说寂灭法,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正在某世界中,正观诸法本性,无有三相,犹如虚空,志求佛道。

 

有一类菩萨,一意静修,心无所著,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有一类菩萨,在他方世界,佛灭度后,供养佛舍利,回向佛道。

 

有一类菩萨,正在某世界中,建造无数塔庙,严饰国界,回向佛道;宝塔高妙,无以为喻;一一塔庙,宝物庄饰,感诸天龙鬼神,常以香华伎乐,供养佛塔。又有菩萨……。

 

以上所述二十三种菩萨行,我们是停留在那一种菩萨道上行呢?

 

其中谈到菩萨由布施入佛道的因地发心,正是二位大悲愿心深重的初发心菩萨选择的修行路线。

 

你愿意做一个大悲菩萨吗?你是否明白一位大悲菩萨要如何深入修布施行,才能获得行持布施波罗蜜的最后果报—布施圆满相呢?

 

3)供具如意的意义

 

首先必须了解本愿所说的净土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欲求,供养之具,皆悉如意”的“供养之具”有两种意思,即大智度论卷三十所说的:“供养具有二种:一者财(物)供养,二者法供养。”

 

一个菩萨行者,首先在无量劫中,经过对众生行财施与法施,遇佛出世时,又发恭敬心、求道心、感恩心,以财、法三施供养诸佛,因而种下布施圆满相—供养之具皆悉如意的修因。

 

4)菩萨如何深一层完成财法三施的修证次第?

 

而菩萨行者是如何运用财施与法施,由浅入深地行持布施波罗蜜呢?一定是先从“外布施”—初发菩萨心,怜愍众生,见其所需,以种种财物布施。再行“内布施”—菩萨修布施的发心深入了,便会不惜身命,因众生内命所需,布施头目身躯等身内之物满众生愿。进而行“内外施”—不但以身外之物如国财、妻子、儿女等布施众生,而且同时以自己的头目、血肉等身内之物尽用布施。当菩萨行者经过“外布施”、“内布施”、“内外施”的学习过程,获证法身后,才能深入“法施”—以法供养佛(燃身供佛),深一层完成财、法二施的修证意义(待后说明)

 

5)总结

 

一位发大悲愿心的菩萨,在深入布施的领域,力行“外布施”、“内布施”、“内外施”的施舍历程,是非常感人的。净土中的菩萨在往返十方世界度众生时,也一定会经过“外施”、“内施”、“内外施”的行施过程,而圆满达到本愿所说“供具如意”的理想。我们若是从今生起,想加强“发愿成佛的信心”,也一定要经过菩萨学“外布施”、“内布施”、“内外施”的施舍历程,才能完成佛道。所以菩萨因地学布施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佛者一定要了解,而且要铭志在心,才能种下未来“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欲求,供养之具,皆悉如意”的修因。再则如果你想从今生起,在这个世界发大悲愿心,行菩萨道,更应该以最虔敬的学习心,来体会菩萨修布施行深入过程的不易;以此警惕自己的“根器”,是否有能力留在这个世界行菩萨道。以下就来说明菩萨如何深入布施波罗蜜的修持历程!

 

(二)推动菩萨深入布施行的发心是什么

 

1.推动菩萨深入布施行的力量是什么?

 

一个菩萨行者之所以能发心在无量劫中往返生死,修学与佛道相应的布施法门,一定有一股特殊的力量在推动他前进,而且是凡夫俗子望尘莫及的。这股力量来自何处呢?

 

大悲心正是推动菩萨在长远的成佛道上,广度众生最重要的发心。菩萨因为在初发成佛道心时,便深深地觉悟“如果不能将一己之悲心开发出来,遍缘、普渡一切众生,则不可能成就佛果,获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种智慧。”所以一位深发成佛道心的菩萨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非常注重悲心的培养,而不是仅停留在名相上的钻研或者终日空口发悲愿的阶段(见后续梵行精进愿及金刚悲智愿)。

 

一个没有悲愿心的学佛者,是不能体会菩萨所发悲心行愿的珍贵、难得与伟大!

 

世界上要能找到几个有大悲愿心又有大智慧的修行人,实在是众生之福,难能可贵呀!

 

一个没有遭遇过身心交迫之苦的人,自然不能够感受到他人身心的痛苦。

 

一个没有感恩心的人,也绝对不会有菩萨的慈悲心。

 

一个凡事认为“别人对我好是应该的”,经常以自我为出发点去衡量别人,表面上以为自己很好相处、很有智慧、和蔼可亲;事实上,正暴露出自我反省的时间太少,慈悲的胸襟正在远离“你、我”却不自知。世界上这种自以为慈悲、有智慧,而不认识自己狭窄心胸的习气,内心里却“我慢心、自私心深重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

 

相对的,一个有悲心的人,看到他人受苦受难时,一定会心生“怜愍”,甚至有想要伸手援助的激动。如民国八十一年为护幼而殉职的林靖娟老师,为了挽救“健康幼稚园”的儿童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舍己为人,具有悲愍心默默牺牲奉献的护生行为,是为任何有侧隐之心的人所感动的。

 

相反的,一个没有悲心的人,看到他人遭受苦难时,却会视若无睹,冷若冰霜,甚者落井下石,犹洋洋得意。

 

进一步说,一个有智慧、多闻、禅定的学佛者,如果没有慈悲心,则不可能解脱,更谈不上成佛!

 

放眼全世界,我们可以看得到的,正在受苦受难的众生,如非洲、中东、边疆、沙漠、监狱、屠宰场……等地及正在遭受战争、酷刑……等身心折磨的可怜众生实在不少,何况是看不到的,亦正在地狱里、饿鬼道及畜生道中承受苦难的众生,其遭遇罪刑的情形,更是惨不忍睹。

 

倘若现在我们连看得到的人类和畜生正在遭受血淋淋的残害、杀生之苦而不能生出悲愍之心,何况是对见闻不到的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里正在遭受苦难的众生,又怎能感受到他们的痛苦而发起欲救渡他们的悲心行愿呢?

 

《大丈夫论》对悲心的启示,有很好的引喻:如论上说:“若闻世间种种无量诸苦,石尚应软,况有心者而不生悲?

 

若闻世间悲呼之声,枯树犹应生悲,况有心者而不生悲?

 

世间苦一味,心柔软者,易生悲心。有悲心者,菩提之果,便在掌中。”

 

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名符其实的菩萨行者,首先一定要培养救渡众生的“大悲心”,因为若不以大悲心的具体行为表现,去做实际利益众生的弘法工作,绝对不可能完成佛果。而“大悲心”的显发,不是在这里纸上谈兵就能表露的,一定要经过“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定由浅入深的在静定中做观想、发大愿(见后续“梵行精进愿”有详细说明),才能逐渐转化我们这颗被尘垢蒙蔽已久的“凡夫心”,成为具有“大悲心量”、普渡众生的菩萨心。

 

所以现代的佛弟子,如果发愿要往成佛道上前进,基本上一定要深刻地反省我们自己的内心有没有潜藏菩萨行者的“慈悲心”、“感恩心”。倘若有,就一定能在佛道的第一步行持上—布施行上显露出来,因为“菩萨悲心以施为体”。所以由布施行来表达菩萨悲心的德行,这即是最自然、最具体,与佛道发心相应最实在的修因。

 

2.菩萨小施以悲愿为导

 

1)菩萨行外布施时如何回向发愿?

 

《大丈夫论》对菩萨“悲心”的价值,给予极高的肯定:如卷上说:“大悲所起施,意愿成菩提,大悲所以普,为求种智故。”

 

《大般若经》卷五七九亦说:“若菩萨摩诃萨缘一切智智,以大悲为上首。”

 

而菩萨志愿的初发心,正表露在外布施—小施的利生行为上。所谓小施,就是菩萨行布施尚未获得转轮圣王果报之前的一切惠施行为。如布施种种饮食、衣服、财宝、园林、屋宅……等物品,皆称为“小施”。但在我们凡夫看来已经是“大施”了。

 

我们看菩萨悲愿圆满时,净土显相,福德之人充满其中。而此悲愿圆满的修因,正是由菩萨在凡夫位上行“小施”时,念念不忘发愿回向佛道而成就。

 

不要小看在布施时一点一滴的发愿回向。这正是在潜移默化中洗涤凡夫烦恼心,累劫以后汇聚成菩萨悲愿大海的重要资粮。佛弟子没有菩萨的大悲行愿生生世世地导向佛道,则不可能成佛;尤其在今日末法的“凡夫位上”,更应该重视现在学布施的“初发心”。然而我们往往将经典所说的回向发愿,当作名相上的阅读,而不能将其融入学佛者日常生活的心念中,这正是凡夫不能了解菩萨行者为何会获得广大悲愿果报的原因。

 

想想看,自己平素有无蕴藏菩萨度生的“悲愿”?若有,这颗悲愿心,就应表露在日常利生的事行上,不分贫富亲疏,,经常关怀、悲悯众生。若无,或者悲愿心不足,便应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的由布施回而做起。当你惠施任何一件财物时,皆应该在布施当下,发至诚心,依大乘经典所说,学菩萨观想发愿说:“我布施饭食的目的,是为了令众生性命延续,增长气力、颜色和悦、身心安乐,甚至获得智慧与辩才去利益众生。

 

当我布施饭食,令众生生命延续时,愿与一切众生,像诸佛一样,获得长远无量的寿命,一劫二劫随愿而住。

 

当众生因施饭食增长气力时,愿与一切众生,像诸佛一样,获得十种智慧力,坚固不退。

 

当我布施饭食,令众生颜色和悦时,愿与一切众生,像诸佛一样,获得如紫金色般的身色,照耀无尽世界。

 

当众生因施饭食身心安乐时,愿与一切众生;像诸佛一样,获得无上安乐涅槃。

 

当我布施饭食,令众生身心勇锐,智慧辩才展露时,愿与一切众生,像诸佛一样,获得四种无碍辩才。

 

当我布施医药时,愿与一切众生,像诸佛一样,获得六度法药,疗生死病,证涅槃乐。

 

当我布施饮料时,愿与一切众生,消除干渴,获得如诸佛一样,得口中四牙,所有饮食及诸毒药,至此佛牙时,变成甘露。

 

当我布施衣服时,愿与一切众生,得惭愧服,遮覆身躯,离诸陋形色身,容貌端严殊胜,获金色身,微妙无比。

 

当我布施香料利益众生及供佛时,愿与一切众生,消除烦恼及臭秽习气。

 

当我布施象马、车乘、船筏等交通工具时,愿与一切众生,获证如来随心三昧,无上自在,无所障碍。

 

当我布施桥梁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六度法桥,越生死河,至涅槃岸。

 

当我布施美味佳肴时,愿与一切众生,像诸佛一样,获得无上甘露法昧,具足充满。

 

当我布施璎珞等庄严之具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诸佛三十二相及八十种随形好庄严相。

 

当我布施井池、饮水之物时,愿与一切众生,远离旷野无水之处,不再流转生死,为三毒灾火浊爱之苦所困,并愿我身为法泉地,一切智水充满其中,随一切众生饮水沐浴,永竭生死之源,得真解脱。

 

当我布施屋舍时,愿与一切众生,离于风雨、怨贼、恶兽、怖惧之难,身得安乐,趣入涅槃堂屋,永不为烦恼贼、地狱寒热、生死之难所苦。

当我布施毡褥等细软敷具时,愿与一切众生,坐菩提座,自然悟道,得真平等。

 

当我布施种种上妙衣服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三乘法衣,普覆一切苦恼众生。

 

当我布施三宝、师僧、父母种种灯烛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一切智眼,远离愚痴之报。

 

当我布施音乐之具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天耳通,十力世界所有音声,皆悉闻知。

 

当我布施僧坊、佛寺四事供养僧众时,愿与一切众生,证涅槃城安乐之处,永离流转生死之苦。

 

当我布施汤药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法药之乐,除烦恼病。

 

当我布施仆使时,愿与一切众生,悉如阿难奉侍如来。

 

当我布施财宝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百福之相,庄严其身。

 

当我布施阿兰若修道之处,供养僧众禅定静修时,愿与一切众生获得四圣种依止之所。”(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四)。

 

每一个初发心菩萨,必然经过外布施发愿回向的过程。你是初发心菩萨吗?请学习菩萨为度众生而发出的成佛愿心吧!

 

2)菩萨行内布施时如何发愿回向?

 

一个菩萨行者,不仅在外布施时,为众生发愿回向,进而在行内布施时,依然不忘为众生回向佛道,因而一点一滴地累积成无尽的悲心愿海,坚固了菩萨道的行持。现代人欲捐献器官,绝对不可忽视发愿回向的重要性,一定要日日学习菩萨行内布施时所做的观想发愿:

 

当我布施手足时,心无吝惜,愿与一切众生,拔出生死苦海,登入安乐之地。

 

当我布施耳鼻舌时,心无吝惜,愿与一切众生,于未来世,得佛清净五根,以无量妙法,庄严众生。

 

当我布施血肉时,心无吝惜,愿与一切众生,当来之世,获得此身,犹如大地,与诸有情作依止处;又如大水能除垢秽,润泽枯涸,令百卉滋长,又如大火能除闇冥,成就一切;又如大风能鼓一切,开发生长,使其敷荣。

 

当我布施双眼时,心无吝惜,愿与一切众生,得佛法眼。

 

当我布施头目时,心无吝惜,愿与一切众生,得佛无上七觉宝冠。

 

当我布施身命时,心无吝惜,愿与一切众生,于当来世,得佛金刚不坏之身。

 

3.如何使自己相信有菩萨的存在?

 

任何一个大菩萨在因地修行时,不仅重视布施时回向发愿的悲心培养,就是在行住坐卧的一举一动间,皆不忘为众生回向发愿,处处将心念导向佛道(后续愿中有说明),而在无量世中,汇聚成甚深、广大的慈悲愿海,进一步做到难舍能舍“大施”的境界。

 

没有菩萨因地一点一滴的悲心培养,就不会有大乘经典所说大菩萨们不可思议的悲心行愿产生。末法凡夫若不能重视现在日常心念的“悲心”熏习,当然更不可能成为名符其实的“菩萨行者”。因为末法之中看不到“大菩萨”的出现,难免一般人士要对菩萨的身份产生质疑;然而不从我们本身去培养、去启发、去体会“悲愿力的内涵”,又怎能与菩萨的“业力”相应呢?

 

4.初学之人适合“不出生死、广行布施”吗?

 

一个发大悲心、长远心,要能在生死海中求学佛道、普渡众生的菩萨行者,是有其修行条件的;不是现代的佛弟子,泛泛地只要在内心发悲愿心、行布施,就能放心大胆地在未来世中,生生世世,不出生死苦海地救渡众生而不退堕。

 

当知经论上赞叹的菩萨,是已经在长远的成佛道上,经过历劫的修行,悲心行愿已经巩固的大菩萨行者。对于烦恼深重,定慧力不够的“一类初发心菩萨”,大乘经论是鼓励其求生净土,亲近诸佛,随佛修行,再回入生死度众生的。

 

而何种程度的菩萨行者,能久处生死,行大布施而不退堕?如果能经过往生净土,亲近诸佛的历程,再转入生死海中,力行布施波罗蜜,如此更能做到菩萨“悲心所起施,意愿成菩提”的坚固发心,缩短成佛的时间。

 

再则菩萨行者若能达到获证“无相三昧、大悲自在、内外俱施、不求果报”的程度,方能真正做到发长远心在生死海中,广以布施波罗蜜济度众生而不退砖的境界。

 

读者们若想发心做一个菩萨行者,首先应该了解,要如何深入地学习布施法门,才能承当“菩萨”的尊号。

 

(三)菩萨如何深入布施的修持历程?

 

1.菩萨如何深入外布施?

 

一个菩萨行者经过无量劫修学与佛道相应的布施法门以来,而在菩萨道上,生生世世招感人天富贵的果报,如从六度集经、菩萨本缘经、生经、菩萨本行经等所载菩萨宿世深入“外布施”、“内布施”、“内外施”的学习过程,就可以清晰地明白,现代人若欲发愿“学菩萨”生生世世在生死海中修持“布施波罗蜜”的历程,是多么的不容易呀!

 

1)菩萨如何对人道众生行外布施?

 

发成佛大心的菩萨,一定在宿世因广行布施,而常常投生为一国之君,以国君身份,行菩萨道。又经常惊动天帝下凡人间,试探其布施之发心是否坚定。

 

例如宿世有一位菩萨,因布施福德所感,投生为古王国时代的大国王,以仁道治国,德被十方。每睹国境内有贫民,便会深自咎责,同臣民反省说:一国之君如果德行贫薄,百姓则穷;一国之君若是公忠体国,德高望重,百姓家足。现在国境内尚有贫民,代表寡人德行不足呀!于是经常到国内各地巡行贫乏、鳏寡之民;不仅命政府做好社会福利,而且自己出钱出力,照顾鳏寡贫民,令百姓歌功颂德,感恩不尽。

 

菩萨国王的仁慈,惊动了贪嫉心未断的仞利天主帝释,天王恐怕菩萨来世投生仞利天宫夺其王位,于是化作一位老梵志,来到菩萨之国,向王乞钱。国王乐善好施,以钱相赠。天帝并不满足,又化作一位梵志向王乞国,国王早有修道之意,又见梵志壮志凌云,精明强干,便舍王位,让贤与梵志,偕妻入山修行。天帝进而化作另一位梵志,在国王路经山野的道上向王乞车,王见梵志疲倦已极,即以车马惠之,与妻徒步上山。到了山间,依山止宿,当晚在树林内,遇到一位五通道士,相谈甚欢,与王成为好朋友。道士在定中观知国王为天帝所破坏失财、失国,于是以实情相告。大王不但不忘恨天帝,反而感怀天帝的仁泽说:“仞利天王若不是宿世普济众生,仁心恻怆,如何能获得天王之位呢?天帝今天成就我的布施心,实是吾之大恩人,我岂能恩将仇报呢!?”于是净心修禅,获得神通之明……。

 

菩萨国王就是这样世世怀着以德抱怨、怨亲平等的心来对待一切众生,因而在累世受生之中,能够真正达到以清净心、平等心修持禅定,开发神通妙用……。(六度集经卷一)

 

菩萨又有一世投生为王太子,凡是见有陌生人来求乞,一定会用犹子睹亲的态度来接待他,欢喜布施。

 

有一次,因敌国求乞国宝白象,太子将自己最心爱的国宝白象布施结仇国之人,举国震愤,将其赶出国门,放逐山野之域。太子心无怨言,偕同妻儿离开王宫,往山野行进。在山径上,遇到一位可怜梵志求乞所携宝物、车马,太子皆欢喜布施,偕妻儿徒步入山。到了山上,用柴草为屋,食果饮泉,出游林薮间,净心修道,不亦乐乎!

 

有一天,忽然遇着一位猎士向其求于,太子见其膝下无子,又有领养之诚,于是欢喜舍子,心无吝惜。

 

此刻菩萨的施心之深,惊动了天帝,变化作一位梵志,向太子乞妻,太子依然欣悦施妻。帝释于是还复原形,当即赞叹太子的“舍心”不可多得……。太子死后,因施福所感,上升兜率天上……。(六度集经卷二)

 

2)菩萨深入外布施的意义是什么?

 

以上这两则故事,正是叙述菩萨宿世行“外布施”的事实。这在常人看来似乎很不合情、理、法的处世原则。但是这正是一位菩萨行者学布施的深入施舍过程。

 

当菩萨投生为白衣居士时,能为修行做到有外缘求乞时,当下将身外之财随乞者欢喜,欣然施舍,就代表菩萨已经断除对身外之财的贪吝之心;当菩萨能为修行进一步做到将自己的妻子、丈夫、儿女……毫无眷恋地当下施舍与求乞之人时,便代表菩萨已经斩除对至亲之人的情执之心,这是站在学“外布施”的立场,“施舍至极的发心”而论。(按菩萨施财、施妻、施子……,并不是没有辨别、没有智慧地“任性”而施;这层道理,将在下一篇“菩萨行外布施及内布施时如何分辨应施与不应施”的一文中有详述)。

 

一般人要他稍微施舍一点财物都做不到,何况是舍妻、舍子?!一类菩萨就是这样从无数劫以来,在度众生的生死苦海中,舍财、舍情、不争权、不贵势,出污泥而不染,才能将外布施的施舍心发挥至极,令人感佩!

 

就如六度集经卷一所说:“有一位叫做普放的菩萨行者,自己回忆说:我从无数劫初发菩萨心修行以来,不知经过多少次的生死受生,在死死生生的轮回中,我见到自己饮母乳汁,啼哭号泣,身死血流,海所不受。又因与佰世眷属重逢,恩爱难绝,生死难止。为求菩萨道,我坚定杜绝恩爱之本的信念,今世抒之不尽,世世抒之……。”

 

这是说明一类最初发出菩萨心的行者,已经了悟生死轮回的可怕,恩爱情缠的难断,而从启发菩萨心的开始,着重定慧的修持,不断地往斩断生死心、斩断恩爱情的“修心”方向前进,才能生生世世在生死海中受生而不为“生死业缘”所障碍。这是末法中烦恼深重、业障深重的凡夫俗子所做不到的。

 

你愿意学大悲菩萨生生世世在生死海中为度众生而受生吗?或者正在发大信愿心,积集往生净土的净业资粮吗?不论为度众生而受生或者发愿往生净土,请从今天开始,试着学习大悲菩萨深入“外布施”的修持精绅吧!

 

2.菩萨如何深入内布施?

 

1)菩萨如何对人类行内布施?

 

甲、菩萨如何坚固内布施的发心?

 

菩萨若不能为度众生而深入“外布施”的修持领域,则不能转化这颗凡夫的私情、私欲之心成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量利益众生的悲愿心。而当菩萨行者完成“外布施”的修学历程时,进一步必然会显发为度众生而弃自己生命于不顾的同体大悲心。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发心,就像现在捐献器官,遗爱人间发大善心的人士一样的令人敬佩!

 

尤其身为一国之君,获得国中最高的权位,而能当即舍财、舍身、舍命,弃之如芥子,更是一般财势薰心、大权在握的达官贵人所做不到的。

 

菩萨因累世行布施,常感生生世世富贵、财宝丰足,享有国君之位,甚至获得人中最大的福报—转轮圣王。为何身居高位,而能有如此豁达的胸襟,清心寡欲,过着超然物外的生活呢?

 

当知菩萨国王,因宿世善根所感,虽然身居高位,经常思惟佛法,私自反省说:“过去诸佛皆曾获得此轮王之位,乃至国君之位,然而觉悟五欲快乐,皆是无常短暂,犹如幻梦,不可长保,而发心即时修道,行内外施,更发弃舍王位之心,出家修行,乃至于无量世中,舍身、舍命,如妙高山。我既然已发成佛之心,亦应学习诸佛难舍能舍之行,誓愿以此身舍与法界,无论成就多少“舍心”,皆愿与一切众生共证无上佛道。我常观己身,犹如芥子之微,尚不惜身命,何况珍财?而且此虚幻之身,前际不来,后亦无去,乃由父母不净种子和合而有我身。此身既处于不净之中而受生,我今暂憩此污秽色身中,岂可为爱惜此危脆之身而不行施舍呢?”

 

菩萨国王因累世舍身时,均做此观想,而能坚定利益众生—内布施的慈悲行为。

 

乙、菩萨修行到何种程度才能行内布施?

 

而且菩萨深入“内布施”,实践为度众生而燃烧自己生命的大悲行为,更不是一般捐献器官者在脑死后遗爱人间的义举所能媲美。

 

因为菩萨累劫以来,在利生道上不断地实践与佛道相应的“外布施”,而坚固了禅定的修持。到了进入色界禅定一心不乱的功力,便开始以具有坚固度生行愿的大悲正定行“内布施”—活生生地用五官、内脏甚至身命惠施众生,并非要等到遇上意外事故发生脑死现象,或者于临命终时,才捐献器官。

 

就如大智度论说:“唯有一心不乱,才能尽摄诸善法,深重佛道,令一切烦恼折薄,对众生深加慈心,能自以身命布施众生。”

 

由此所说,即可明白菩萨行内布施的修持程度,不是一般人学布施所能做到的。一定要经过禅定的修持,与不断地接受大悲心的熏陶,以及在无数劫中不断对众生行外布施,才能坚固地进入“内布施”的学习。

 

丙、凡夫众生能够行内布施吗?

 

而一般的凡夫众生,在还没有达到禅定心(至少证二禅,断瞋火心),与大悲心坚定的程度,就冒然进入“内布施”—身命施的阶段,站在长远的修行立场及“临终心念”的问题来看,来世是有丧失人身危险的。

 

如舍利弗在宿世修行时,曾经发过成佛道心,放六十劫中,发心行菩萨道。当时他的发心感动了天帝,于是天帝化作一位婆罗门青年,来试探他。

 

青年来到舍利弗跟前,哭泣地向他乞讨说:“我母亲患了绝症,需要一种难得的珍品,才能治愈她的病。”

 

舍利弗当即发大施舍心对他说:“你需要我帮忙什么,尽管说,不论我的身体和财物,都可以布施给你。”

 

青年回答说:“我不需要你的身体和财物,只需要你的眼睛做药引,为我母亲治病。”

 

舍利弗即刻不慌不忙地发欢喜心挖出一眼给他。不料青年沮丧地说:“医生吩咐过我,母亲需要的是右眼才能治病;你挖的却是左眼,怎么办呢?”

 

于是舍利弗又忍痛挖出右眼给他。青年捧着他的双眼,居然用鼻子闻了一闻,便丢弃在地,又用双脚践踏,气愤地责怪他说:“你的这双眼睛又腥又臭,怎能给我母亲做药呢?”说罢掉头就走。

 

舍利弗感受到这种情景,真是又气又愤,当时大发瞋怒之心,深深地体悟到:如此愚痴之人,实不可度也,不如自己了脱生死,自修自度算了。于是从那一世开始,他使退失菩萨道,回入小乘。而且这桩屈逆的境界,使他终生耿耿于怀,死前终被瞋怒的业火所困,堕入畜生道中,为蚖蛇之类。(智度论)

 

这是警惕我们:凡夫俗子,若是自己的悲愿心与禅定心尚未到达“内布施”—身命施的“大施舍心”程度,最好不要勉强而行,否则一失人身,万劫难复。

 

丁、捐献器官的省思

 

而在脑死后“捐献器官”也是属于身命施”内布施的一种。站在“一世往生”的立场及长远的修行道路上来衡量,凡是属于身命施的义举,都是值得再三勘酌的!

 

当然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认为今生行身命施—捐献器官,正是让凡夫众生种下培养大施舍心的最好机会,而且因施舍身命而产生的“瞋痛心”,不一定会挟带“恨意”,并且在断气后,只要不再于瞋痛的回忆中,惋惜自己的色身被人割截的痛苦,“当下心念清净”,就能因今生发大悲心行内布施—命终捐献器官的因行所感,上生天界。或者求往生的人,若能在捐献器官断气之后,仍然能在中阴身中,“自忆于发愿求往生之事”,便能因此发大悲心于命终行内布施的功德所感,往生净土,莲品增上。

 

事实上,“临终之前的心念”,及死后的“中阴身中的心念”,对末法中业障深重又修行功力不够的凡夫众生来说,绝对是难以控制的。换句话说,行身命施的义举,是有其生前的修行条件与临死前的助缘以及死后荐拔条件的。如果你发心在今生命终时或遭遇意外死亡前,以有用的器官行内布施,利益人类,就请从今天开始精进培养菩萨的悲愿心和禅定力量,否则还是先求往生净土,有足够的定慧力量,再回入五浊恶世中行身命施吧!

 

戊、菩萨行内布施的实例

 

我们看真正够资格行身命施的修行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悲心条件,才能行身命施?

 

据六度集经所载:在无量劫前,有一位菩萨,宿世因布施福德所感,投生为一国之君,名叫长寿。他育有一位太子,叫做长生。菩萨国王,仁恻怀心,经常悲愍众生,誓愿济度。因国王所作所为,均以仁道治国,杜绝杀戮,而使臣民团结,对王无怨,因此招感风调雨顺,宝谷丰沃,受到邻国小王的嫉妒,于是兴兵讨伐,欲夺其王位,劫其宝物。

 

菩萨国王不愿为保一己之王位,令百姓受到伤害,于是与群臣会议,将王位交与太子,深夜逾城入山,改名换姓,隐居山野。

 

贪王攻入其国,知国王逃遁,于是发出通告,欲用黄金千万两悬赏捉到国王的人。

 

长寿王到了山中,在大树下静坐禅思:愍念众生,世世轮回生死,为欲所惑,以苦为乐,犹不能觉悟此身是苦、是无常、是无我、是空的道理。正在感慨万千之际,远国一位梵志,闻王好施济众,千里迢迢来到长寿王国,刚巧经过这条山径;见到国王在树下休息,便与国王畅谈起来。梵志听王陈述本末,居然失望至极地说:“我现在已经老迈,原本想来贵国向王乞施,以存余命,而今大王亡国,我的希望落空了。”说罢又哀恸逾恒。

 

长寿王随即安慰他说:“你不必难过,虽然我现在已经亡国,身无分文,无法惠施你,但是现在新王以千万两黄金,悬赏能砍下我的头的人,你只要取得我的头,便可获得重赏。”

 

梵志不愿,长寿王又开导他说:“有生必有死,谁能常存此身呢?你若不取我的头,我已老朽,不久的将来必然化为灰土,不能利益众生。如果取得我的头,你还可换得千万两黄金,济贫行善。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愿你满我所愿,继承我普渡众生之志,赶快砍下我的头去济贫度众吧!”

 

梵志为王悲心所恸,与王一同出山,将王系缚在城门,令人传报。于是新王将黄金赏赐梵志,再将长寿王系于城门口活烧示众。百姓哭声震天,为王哀悼……。

 

太子长生获知父王在城门被活烧示众,佯装樵夫,走到父王面前,含泪望着父王,一心想替父王报雠。但是却仿佛看到父王奄奄一息地对他劝导说:“儿啊!诸佛以四弘誓愿慈润众生,德韬天地。我若怀一己之私,只为保全自身性命而杀生害命,不愿舍身济世,则必违菩萨利生本怀;何况以怨报怨,对众生行报复之举呢?儿啊!万万不可违父遗诲,内心含凶怀毒,积蕴重怨,欲报吾仇,恐怕将招来杀生之祸呀!若违父诲,则非孝子;不替我报仇,可谓孝矣!切记!切记!”

 

长生太子在恍惚间,似乎听到父王对他的警惕之语,犹不忍坐视父死,于是寻找各种管道,接近新王,欲报父仇。终于以厨监的身份接近新王,因为他的厨艺精湛,受到新王的重视,擢升为近臣。

 

有一次新王命长生太子随他出外打猎,这是一个很好的报仇机会。太子俟新王在山中休息之际,三次拔剑欲斩新王。但是每次都忽然记忆起父命:“违父之教,则非孝子”的教诲,又含忍收剑。

 

新王醒寤之际,惊慌失措地告诉太子说:“好可怕,我三次梦到长生太子要斩我的头!”

 

太子据实而答:“长生就是我,我刚才三次拔剑欲斩大王的头,但忆起父王的命令,不可怨怨相报,违背菩萨慈悲济世之道。现在大王既然已知我就是长生太子,任王处置吧!”

 

新王受到长寿故王的仁德之心所感动,不杀太子,又将王位交还太子,返回本国去了……。

 

这都是因为长寿国王的行内布施—舍身济贫之义,令太子放弃报仇之念,而化解了他本人与新王及太子之间的怨结。

 

我们看这位菩萨国王,平素宅心仁厚,不与人计较,凡事皆以众生利益为先,乃至舍弃王位,独居山野,犹不忘普渡众生,不愿放弃任何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利生机会,乃至被贪王活活烧死,不但不怨恨,还怀着怨亲平等的心来劝导太子。倘若不是宿世悲心至深,绝不能为利益众生而舍财、舍权、舍身、舍命!现代人若有长寿王念念不忘利益众生的深厚慈悲心,亦可行内布施矣!

 

2)菩萨如何对畜生行内布施?

 

菩萨不仅经常投生为国王及太子或百官大臣为人道众生行身施,而且也经常对畜生道众生行身命施,利益畜类,因而使“内布施”的施舍心,遍及恶道众生。

 

例如一位菩萨行者,宿世曾经居住在山泽之间修道,虽然在山林,食果饮泉,独居生活,但犹经常慈念众生轮回不息,不知出离,实在可怜!常思:若见众生有难,一定舍身相救,绝不吝借生命!

 

有一天,正在林中寻素果蓏时,于山径上遇到一只母虎正在喂子食乳;母虎喂乳之后,十分疲困,又饥馑难忍,居然转饮食子。菩萨睹之,心中一阵悲痛,怆然泪下,哀念众生,处于乱世之中,忧苦无量,今儿母虎欲食其子,于心何忍?若令母子相吞,其痛难言。于是哽咽含泪,回顾四周,寻找可以喂虎之物,但却无所见。此时菩萨深自思惟:母虎是肉食之类,瓜果难以饱腹,我终日愍念众生,欲救度众生苦难,都难能如愿,今遇母虎欲残害其子,悲痛之心难以忍受。我既有度生悲愿,又遇众生有难,岂可坐视不救?我若贪生怕死,终日所发利生悲愿即成为空愿,有违菩萨慈心济世之义,更证明我的身执之心难断。思惟既定,便以正定之心舍身投虎,令母虎饱腹一餐,救了虎子一命,使虎母及子俱全生命,不再母子相残。但母虎因用贪婪之心食菩萨,得杀罪,然而已与菩萨结下深厚的度化因缘;菩萨以慈悲心舍身喂虎,来世投生天上,得慈心之善报。而后下生入间,续行菩萨道,慈心转增,施身不断,度尽一切恶道众生,去恶向善,发学佛心,行菩萨道……(六度集经卷一,另金光明经卷十亦记载菩萨舍身喂虎事迹,在此不录。)

 

3)菩萨如何进入恶道对畜类行内布施?

 

甲、菩萨如何以兔身行内布施?

 

菩萨不仅投生在人道对人类及畜生行内布施,而且也经常以大愿力,转生入恶道,为各类众生及对同类畜生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广度畜类。

 

例如菩萨有一世投生为兔子,深具智慧,生处山泽中,不忘以慈悲心利益同类。那一世,有一位梵志,已有一百二十岁的高龄,终身执贞不取,淫泆净尽,与兔子同处山泽间;梵志不乐世劳,以茅草为庐,蓬蒿为席,饮泉食果,赖以维生。

 

而且这位梵志,志弘行高,普天下的人们,皆赞叹他的德行。国王欲礼聘他为宰相,但梵志志道不仕;处于山泽数十载,其仁德感动禽兽皆来附恃。当时兔子与狐狸、獭、猴等皆懂人语,经常用泉果供养道士,靖心恭听梵志开示。积年之后,山中果食都已食尽,梵志便欲迁徙他处,觅果维生。四兽皆忧虑,如果梵志一走,不可再闻经法;于是野兽们共同商议,欲寻一月粮食供养梵志,以便续闻经法。狝猴使到远处索得果实,狐狸向樵夫化得一囊麸食,獭在溪边捕获一条鱼,他们相互安慰说:现在所获食物,可供养梵志一个月的粮食。只有兔子深自忧愁,自言自语说:兽友皆取得粮食,惟有我无力获食!又想:有生必有死,不如将我朽器之身,供养梵志,满兽友闻法之愿。于是向梵志说:“我的身躯虽小,犹可供您一日之粮。”言毕,向升火处投身,突然刮起一阵大风,火居然不烧兔身……,梵志眼见这种不可思议的情景,被它为法投火,成全兽友听经的供养精神所感动,继续留在山里,为四兽讲经。(六度集经卷三)

 

乙、菩萨如何以鹿身行内布施?

 

又有一世,菩萨投生为鹿王,身材高大,身毛有五种颜色,蹄角奇雅,数千只鹿群伏从而行。有一天,适逢国王出外打猎,群鹿惊吓分散,不少鹿群投岩堕坑,荡树贯棘,死伤甚剧。鹿王见此惨状,哽噎难忍,深深反省道:我生为众鹿之长,宜当择美草而游,如今选地不当,使群鹿凋残,罪不可赦,为了保全其他群鹿之命,不再遭受国王围猎之苦,于是迳自进入国都,欲见大王,向王请愿。

 

鹿王进城,国人睹见鹿王厥体高大,身毛五色,蹄角奇雅,莫不惊讶万分,以为大王有至仁之德,感得神鹿来翔,砚为国瑞,无人敢阻挠其前进。鹿王来到王宫殿前,下跪请愿说:“小畜贪生,寄命大王国界苟活,日前卒逢国王打猎,致使我们鹿群,奔迸逃亡,有的投岩堕坑,有的荡树贯棘,死伤狼籍,惨不忍睹。大王若有仁德之心,爱物如己,必当为群鹿哀悼!愿从今日起,每日用一鹿供王宫食用,避免群鹿再遭围杀之难,断绝鹿种。”

 

王闻鹿王所言,甚感奇特,答应鹿王的请求说:“王宫所用的鹿肉,一日不会超过一只所需,我实不知你们死伤甚重,如果实如鹿王所言,我发誓不再围杀鹿群。”

 

鹿王得偿所愿,返回山间,对群鹿晓以祸福大义,鹿群代转,遵从鹿王所言,听候差遣,依次点名排列,准备日日进供王宫。每当供鹿欲出山林时,鹿王皆泣涕地向它诲喻有生必有死的道理,教其寻路念佛,以仁孝之慈心,面对死亡的来临,不可瞋怒大王。

 

有一次,轮到一只怀孕的母鹿进供,待产将近,就向鹿王要求说:“我尚有一日一夜便生产,我不是想逃避死亡,只是希望保全幼子之命,愿王让我生产后,再进供大王罢!”

 

鹿王闻之,不忍枉伤小鹿生命,又无其他鹿愿意替代先死。于是在翌日私自出山,欲代孕鹿供食。鹿王进入国都,即迅速走入王宫御厨,厨人识之为鹿王,即上奏大王。王问其故,鹿王据实回答。大王闻之,怆然流泪说:“岂有畜兽心怀天地之仁,愿代同类杀身济众,操履古人弘慈之行呢?而我既生为人君,却日日杀害众生性命,只为了滋养自己的肉身,我好凶虐的本性,实与豺狼之行无异呀!”

 

于是国王感佩鹿王的仁德,不再残杀鹿只,从此鹿群重新过着山泽中幽游安定的自在生活……。(六度集经卷三)

 

3.结论

 

一类发成佛大心的菩萨,就是这样选择在无数劫中,对六道一切众生行外布施、内布施、内外施的修持路线,而累积了无量的福慧德行,早已获得天福之报而不愿生天,经常发大誓愿,愿投生于人间为大国王、大理家、大商主……,以人君身分行布施之道,在人间各处,建筑佛寺,撰录佛典,饭食沙门,自行六斋,理民以正,心无偏颇,常感百姓皈依三宝,行善生天,风调雨顺,国境安宁。又常惊动天王,下凡人间,变作化人,试探其志。又经常以达官贵族身分发心出家,广度众生。又在其定慧力量坚固(证无生法忍)时,投生畜生道中行同事摄,以布施波罗蜜引渡畜类。菩萨因生生世世舍心坚定,不为外境所动,不论逢遇谁来试探、乞索,只要合乎正道所需,皆以犹子睹亲的欢喜心布施乞者,绝不悔施。故而在无量劫的施舍历程中,斩断了“人、我贪执”之心,巩固了他度化众生的大悲愿心。

 

由此可知,发愿做一个生生世世在生死苦海中广度众生的大悲菩萨,是有其定慧的修行条件的。尤其在末法的今天,选择在生死海中行菩萨道,生生世世“善知识”引导的“方向”,是否能令你的“悲智”与“正定”之心与“佛道相应”而坚固不退,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以上所述,仅仅是行持布施波罗蜜的一部分(后绩自明)。因菩萨的根器是有种种不同的。因而初发心依布施法门选择的修行方向也各有不同;但是“初发心”时选择的修行方向,对成佛的时间表,是有其深远的影响力。并且菩萨修学布施法门的过程,绝对是融通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五度波罗蜜及往生净土、供养诸佛、闻法修持的历程,才能在五浊苦海中行菩萨道,而身心自在,不被众生的生死业缘所羁绊。

 

像现在有许多人发愿生生世世留在这个苦海世间行菩萨道,做人间的清道夫,等待并庄严人间净土的完成,或者发愿尽未来际发大菩提心往返六道中广度众生,皆应深刻地反省、警惕自已在布施波罗蜜的行持上,有无朝向大悲菩萨学布施的究竟目的去做!?如果不能学菩菩萨“外布施”及“内布施”的深入施舍心,以烦恼心深重的凡夫而言,难保在末来世生生世世的行菩萨道上,不失人身,道心不退!也难保再闻佛法,更难保这颗大悲菩萨心,缕续开显出来!愿与同往成佛道上走的佛弟子,共同勉励,谨慎地来认识、学习菩萨如何行持与佛道相应的布施波罗蜜,不要在今世人云亦云、不明事理地倡说下,迷失自己正确学佛的“修心方向”,若能经常反观自己的“学佛心”,有无与菩萨的“大悲大定之心”相应,就能觉悟自己的根器适合选择往那一条修行路线前进了!

 

(四)菩萨行外布施及内布施时如何分辨应施与不应施?

 

一个菩萨行者,虽然在无量劫中,经过外布施、内布施、内外施令人崇敬、感动的行舍过程,但是绝对不是一味没有分别能力的随意施舍,而是在具有高度智慧判断下,分辨出何种情况下应该布施,何种情况下惠施后反而害了众生,连不到行施的意义和价值,这是非常需要知道的判别问题;尤其是现代的凡夫学佛者,更应清楚的明白何种情形“应施与不应施”的道理。现在就提出二十三个重点来做分辨:

 

1.菩萨行外布施时何种情况不应布施?

 

当菩萨行外布施时,必会做如下观察,也就是说任何人在学菩萨行外布施时,皆应做以下观察:

 

1.如果观察出有人为了伤害自己或者杀害别人而来向你索取药品、火具、刀物、酒类时,不应布施。相对的,倘若为了利益自己或饶益他人而来求索药、火、刀、酒等物,即应惠施。

 

2.菩萨行者绝对不会用没有经过他人同意的物品而行布施。

 

3.菩萨行者绝对不会为众生说媒,介绍妻妾与人而行布施。

 

4.菩萨行者对绝不会用有虫的饮食等物而行布施。

 

5.当菩萨观察出:布施种种玩乐等兵,会令受施者产生骄傲、放逸等恶行,以致命终之后,堕落恶道,即不可布施。相对的,若观察出虽然布施各类玩乐等具,不但不致令受施者增长不善心,反而令其生起利己利人心、敬重佛法心,有因此而导入正道的倾向,即可随彼所求,欢喜布施。

 

6.菩萨行者绝对不会用捕鱼、狩猎、罗网……等伤害众生的器具而行布施。

 

7.菩萨行者绝对不会用生存在水、陆、空等畜生的性命而行祭祀等杀生害命之施。

 

8.菩萨行者绝对不会用财物去帮助怨亲之人呵骂、缚戮、杀害、刑囚众生。

 

9.菩萨行者遇到病患之人前来求索对其有害的非量饮食,绝不布施。

 

10.菩萨行者遇到性好馋嗜之人,已经饱食,犹经常前来求索珍妙的饮食,绝不布施。

 

11.菩萨行者遇到众生被愁忧之事所逼,向其求索杀生殴击之物,以及毒食之类,乃至表白杀生之意,欲坠岩、投渊、赴火,绝不施其所欲,并当极力抢求。

 

12.菩萨行者遇到有人前来求索对其哺乳养育之恩深重的父母、师长之辈,绝不布施。

 

13.菩萨行者如果身为国王,绝不以其权力强逼国境内的妇女转施他人,仅能在国人同意下,量力而为的用村邑、聚落、川土施与求乞者。

 

14.菩萨行者在没有经过自己的妻子、奴婢、仆役、亲戚、眷属同意下,绝不强迫妻子、仆人、亲眷施与他人;虽然事先用正义之言晓喻,令妻仆等欢喜,乐意献身求索者,但绝不布施结怨家、恶友、鬼类及凶暴之人,亦不将身体柔弱、多病的妻仆等布施给乞求者当做佣人之用。

 

15.菩萨行者绝不会将王位布施给乐行种种暴恶之行的残酷之士。如果曾经遇有暴恶之徒先居王位,菩萨有力,倘应废黜,何况施国与他?

 

16.菩萨行者绝不会将众生心念引向“外道”,教导众生外道法;所学正法,也绝不会施舍给欲利用佛法,破坏佛教的外道行者。

 

17.菩萨行者绝不会将经典施舍给欲利用佛经炫卖、图利的贪财之士。

 

18.菩萨行者绝不会将经书布施给欲秘藏经典,不将经书广利众生之人。

 

19.菩萨行者绝不会将经书施舍给不求理解经义之人。

 

20.菩萨行者绝不会为了利用、爱染某一个人或某些人来扩大自己的权势范围,专门为此等人来建立自己的声誉:而舍弃真正利己、利人的广大利生圣业。

 

21.菩萨行者绝不会侵占、夺取父母、妻子、仆人、亲眷等所拥有的财物,用来布施,也不会逼迫、触恼父母、妻子、仆从、亲眷等捐出财物,布施乞者。

 

22.菩萨行者绝不用不正当手段积集、赚取的暴利财物,用来布施,也不会逼迫、损恼他人而行惠施。

 

23.菩萨行者若是依佛正法出家,绝不违背所有菩萨戒法而行布施。

 

总而言之,凡是遇到一切会令受施者产生逼迫、损害、忧恼等不良后果的现象,菩萨行者皆不布施。(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菩萨地持经卷四)

 

2.菩萨行外布时何种情况应当布施?

 

相对的,当菩萨观察出布施各种衣服、庄饰、交通工具、珍妙饮食、歌舞、戏乐及一切乐器、涂饰、香鬘、珍贵玩物以及园林、住宅等种种游乐、栖身之物乃至各类经书,会令受施者因此而对三宝生出清净信心,易于化导,凡来求者,皆可施与。

 

3.菩萨行内布施时何种情况不应布施?

 

菩萨行内布施时,同样和行外布施一样,会以智慧分辨,何种情况布施后,可令众生得到安乐、利益,何种情况惠施后,不但不能饶益众生,反而增加其贪婪、堕落之心!现在略举数种情形来加以分辨:

 

1.当菩萨发愿用生命布施众生时,一定会遇到有人来而其索求身体,甚至乞求结为夫妻。如果乞者用逼迫、威胁、诱惑、欺诳的手段,强求施者共为伴侣,其目的只是为了拥有施者身体,受其控制,听从他指挥,便不应布施。因为一个有智慧的菩萨行者,宁愿发心在百世、千世、万世舍弃身命利益众生,但绝不会因见乞者有利用价值,而为了取悦乞者,摇尾乞怜的听命乞者,更不会因布畏乞者权势,或见仁者以非理强索而臣服于他,任乞者摆布、玩弄。施者若是遇到这种情形,不得已以生命相许,这是你的业障现前,绝不是在对众生行“内布施”。

 

2.一个经过外布施深入历炼的菩萨,定然已经达到“施意欣乐、清净”的程度。如果正在做无量利益众生外布施的事情,遇到有人前来求索自己身体,不应布施。这绝不是菩萨施意不净,心生退却。而是应当明白菩萨行内布施的意义是什么?菩萨行者为了彻底去除无量劫以来积习的贪、瞋、痴三毒,令身口意三业达到圆满清净,而行内布施。倘若初学菩萨观察出自己现在布施的心意,渗杂有贪执布施果报的爱染心存在,心念尚未清净,而愿更上一层—用今世的身命施舍众生,换取斩断一分身见、人我相的贪执之心,点燃内在智慧的生命之光,便应在今生勤修禅定,以无比坚定的定慧力,用为断贪福心,成就意业清净,增长悲愿的向道心,施舍生命,饶益众生,否则不可无故学习“内布施”,不但不能利益众生,反而增长众生的贪求心,制造乞者堕落恶道的引因,可不慎哉!

 

3.菩萨行者如果分辨出是魔天眷属现前,欲来恼乱施者修道心念,而向菩萨求索身命,绝对不会分碎身体,节节施舍魔天。因为布施身命与心怀不轨的魔眷,是令其造下极大的罪过,必堕恶道,所以不施。

 

4.菩萨行者倘若遇到痴狂心乱之人,如精神失常、被鬼附身之人前来求索身命,不应布施。因为这种人自律神经已经失调,丧失分辨正、邪的能力,胡言乱语、不能自主,所以不施。

 

相对的,除了以上四种情形及类似情形外,遇着有人来向菩萨乞索身命,对一个深入内布施的菩萨而言,皆会用无比坚定的定慧力及悲愿力,欢喜布施身命与众生,而无丝毫瞋恨、悔施之念。(瑜伽师地论)

 

4.菩萨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分辨应施与不应施?

 

菩萨行者在分辨外布施与内布施应施与不应施的道理后,又应更深一层运用智慧辨别在应施与不应施之外的其他特殊情形下,如何处理某些特别问题,善巧方便的运用布施法门来利益众生。兹举出重要的几种特殊情形,来认识及学习菩萨行者如何善用智慧在特殊情况下分辨应施与不应施的道理:

 

1.菩萨行者在发大心广开布施大门时,一定会先为特殊情形自许说:如果同时遇到两种人来向我乞索,一秤足自己有能力生活之人,一种是贫贱没有依怙之人。如果我的财物充足,自当两者俱施,令他们满愿而归:倘若我的财物有限:便应将自己所发的先济贫人后济富者的誓愿方便告知自食其力的乞讨者。绝不可因任何一次的布施因缘而令乞索者讥嫌,再与众生结恶缘,障碍修道的前进。

 

2.菩萨行者在拥有广大的财物时,如果熟识某家主人非常悭贪,终日战战竞竞,吝执财宝,从不供养三宝及修道之人,来世果报可想而知。菩萨为了度化此人,便来到此人住处,与其寒喧慰问,并方便引导主人说:为了求学佛道,我已立下了大誓愿,决定从现在开始修学布施法门,广度众生。如果你在路上遇到穷困之人正在乞讨,或知道,或听闻某乡镇、某地方需要布施、救济,甚至遇着贫者到你家乞讨,可转告乞者,某地方某人正在发大施舍心,普渡众生,可转至我家接受布施。经上说,只要你看见某人行布施,心生随喜赞叹,功德无量。

 

此人受菩萨方便开导,若是欣然接受,随喜赞叹,虽然未能亲手布施,但已经种下布施种子,是十分难得可贵的,现代凡夫欲学菩萨布施,在事行上的运用善巧方便,发愿去度化悭贪之人令他敞开布施双手,种下佛道种子,是非常重要的实际利他之行。尤其在方便劝导悭贪者种下布施种子,善巧智慧的运用得当与否,是值得省思的!

 

3.菩萨行者若是正在教导弟子学习戒律与修持梵行,发现共住弟子有人心性悭贪难改,有人虽然悭贪习气较少,但今生资财欠缺,所欲匮乏,这都是前世少修布施之行所致。菩萨为度弟子舍离悭贪习气及广修佛道福德资粮,以身作则,施舍身边财物,交与弟子,令其用此施物发心供养三宝,不仅菩萨福报增加,弟子受其精神感召,逐渐调伏悭贪习性,这是真正发菩提心、布施心、利生心的菩萨行者才能做得到。现代佛弟子欲学菩萨布施,如何引渡认识及身边贫穷又悭贪的亲友行布施,没有菩萨的善巧方便智慧,是不容易做得圆满的。

 

4.菩萨行者若是遇到有人蓄意前来求乞,观察此人,如其心性矫诈,来意不善,在这种情况下,菩萨不会在众人面前揭穿他的假面具,一定会方便开导他,当其惭愧心生起时,再以财物惠施他,令其欢喜而归。倘若此人不愿接受菩萨开导,仍然蓄意用所得财物,做不正当的勾当,芷口萨以他心通知此“用心”,绝不布施。反过来说,菩萨若是没有他心通,或是当时鉴察力不足,不能分辨其来意“企图”,而误施财物与他,后来才觉知他用所得财物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在这种情形下,菩萨亦绝不会当众举发此人贪财心的过失,也不会去诃责他。因为不论当众举发他或者前去责备他,不但不能使他改过,反而令他更加瞋恨,增长他的报复心与作对心,以及加重他堕落恶道的因缘。菩萨悲愍他的恶报,当下对他发慈悲心,不再与他结怨,只能怪自己“智慧不足”,没有知人之明,是我让他有造恶机会,众生何辜!

 

凡夫欲学菩萨布施,具备此处所说知人之明的智慧心来行布施,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误施来意不善的乞者,未来必然与其“共业”,自当谨慎小心!

 

5.菩萨行者若是正在发大施舍心普渡众生,而欠缺财物惠施,或者财物已经施尽的情况下,会用两种方式处理;一种是运用正当营利的专业,赚取钱财,宿福所感,仅要稍事营业,招财进宝,不虞匮乏,续施众生,又感财源不断。(这是指在家菩萨而言)

 

一种是将这颗利他心,转向为众生方便说法的方向上去。规劝贫苦者及悭贫之人,发出欢喜心乐行布施,又令富乐者及常施者更加增长其布施心。当菩萨知道某家主人财富丰盈,乐好施,便会引导仁者前往他家求索,令其未来施德无量。或者亲自到乐施之家,随喜赞叹主人。自己虽然不能亲自布施,但经常随缘随力的帮助、劝勉施者、乞求者,坚定他们的利生心、向善心、学佛心,就是实行“方便法施”的一种。(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持经)

 

这是现代任何一个自认已获成佛心的佛弟子,可以经常随喜做到的。否则明白了菩萨修行次第的实际利生内容,而不愿躬身力行,怎能在今生印证佛法的受用呢。

 

5.结论

 

以上是略举菩萨在特殊情况下,如何运用智慧处理应急之道,广说无量。现代凡夫不仅前述所说的“外布施”不容易做到,纵然有做,心念不净,所行有限,何况是“内布施”?更何况是进一层在布施时,运用方便智慧正确的分辨应施与不应施的道理。因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本来是要利益众生,反而害了众生,这是最不容易处理的问题。而要做到像菩萨一样的广大外布施与内布施的行为,更是要在修学布施波罗蜜的因地历程中,融通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其他五度相辅相成的修持过程,才能圆满实现,乃至最后达到不愿所说“在诸佛前,供具如意”“布施圆满相”的理想。

 

而当净土菩萨回入十方世界广度众生时,必然会具备如上所说分辨外布施及内布施应施与不应施的深入修持内涵,进一步善用方便智慧圆满布施波罗蜜的施德。

 

以下将分辨如何从布施进入其他五度的修学情形。

 

(五)菩萨如何从布施进入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修学情形

 

菩萨,不是高不可攀的,更不是瑰丽神幻的词藻。一个实实在在往成佛道上走的“初发心”菩萨,一定会经过布施融通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其他五度的行持过程,才能一步一步地从外布施、内布施、内外施—由财施而法施—达到本愿所说“在诸佛前,供具如意”的理想。

 

1.什么是布施圆满布施心?

 

一个初发心菩萨,经过最初的用饮食、财物供养诸佛及布施众生,而后施心辗转增加,为除众生苦难,能以亲眷及身肉布施众生,或用身肉换取饮食、财物,施舍乞者。当其觉悟光是财施并不能分担众生心灵上的痛苦时,又以纸墨书写法义,用经典惠施众生,令其闻法;并以衣服、饮食等四事供养法师,以求法财,甚至舍身求法(大般若经卷三百九十八)。而后智慧辗转开启,见乞者求财之时,贪心炽盛,乃以佛法开导众生,令入正道;后得法身,以其所证,为无量众生,应其根器,种种说法,广施无畏之行。凡此食施、财施、物施、亲眷施、身肉施、法施、无畏施,皆是从布施而开启,从布施辗转推进而圆满。所以当一个菩萨行者修学布施到达此种财施、法施、无畏施具足的程度,便称为布施圆满布施心。

 

2.什么是布施生持戒心?

 

当初发心菩萨行布施时,经过去除许多不净施的习气(见“布施入门愿”)及不断地在动、静间薰陶“大悲心”,因而能深刻地醒悟出唯有力行布施法门,才是最能摄化凡夫众生踏入不造十恶业,进入持戒初发心的重要引因。

 

因为任何一个具有“悲心”的菩萨行者,皆会在静观中做这样的思惟:凡夫众生因为不知道布施,来世一定获得贫穷的果报;贫穷,是致使人类产生劫盗心最重要的原因,尤其现代更验印这句话。凡夫众生就是在自恃聪明及不满于现实生活的情况下,而做出许多抢劫、偷盗的行为,甚至常常因此而闯下滔天大祸,杀生害命,制造堕落恶道的机会,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实在可怜!

 

一个有悲心的菩萨,为了引渡众生脱离堕落恶道的苦果,所以发心从布施法门下手,首先帮助众生解决生活问题,减少他因为贫穷而造作恶业的近因。

 

进而从远处来想,世人因为蒙受菩萨布施的利益,生活得到改善,在他八识田中已经种下亲近三宝的善种,来世因缘成熟时,他这颗布施心、皈依学佛的心,一定会萌芽出来。这种因为布施而引生未来的福德善果,因为布施而引生学佛之心,逐渐远离十恶业造作,守持戒法的情形,就称为因布施主持戒的“初发心”。(智度论卷十二)

 

这是从利他的观点来说明布施引生持戒的道理。相对的,当初发心菩萨行布施时,经过世间施的过程而导进出世间施的心路历程(见“布施入门愿”),一定会彻底地净化贪执心,达到经常用恭敬心、清净心、正直心布施的境界,未来必然获得心地调柔、意业清净的果报,因为意念温和、莹净,当然尽未来际不会再做出杀盗淫妄等破戒的行为。当菩萨能够做到为求佛道而用清净心、正直心布施,不违犯菩萨戒律的程度,便称为已经成就从布施主持戒的坚固发心。也就是大乘义章卷十二所说的:“修行施时,身口意净,不犯佛戒而行布施,名为摄戒。”(按持戒圆满的道理,将于“持戒具足愿”广述)

 

3.什么是布施生忍辱心?

 

当菩萨进入发广大心布施时,乞者一定会闻风而至,如果菩萨不能令乞者称心如意,满载而归,经常会碰到受乞者逆骂,或遭乞者非理强索的情形。菩萨逢遇这种能令身心瞋恼的情况时,应当如何自处呢?

 

觉悟布施深理的菩萨,必然会经常做如下反省:我今天是为了追求佛道,而广行布施,没有任何人唆使我大开布施之门。既然是为了启开我的慈悲心、忍辱心、佛道心而行施舍,我岂可因布施遇到逆境而生瞋怒之心呢?

 

我今天尚愿意发大心将己身最难施舍的内外财物及身命,布施出去,何况是众生的怒骂“空声”而不能忍?若我不能忍受众生的怒骂之声而行布施,就是“不净施”!“不净施”的果报,足以让我与“怒骂我”的受施者来世结下牵扯不清的障道因缘。

 

当发广大心布施的菩萨,经常在布施逢遇逆境的当下,克制自己的情绪,反观这层道理,便能将这颗瞋恼心逐渐安定下来,真正朝难忍能忍,难舍能舍,生生世世为成就佛道悲心而行布施的方向做去,就称为布施生忍辱心。(按忍辱具足的过程,将在忍辱圆满愿广述)。

 

4.什么是布施生禅定心?

 

一类初发心菩萨经过对众生广行种种财物施,令众生心满意足后,一定会在自己的贪执心逐渐淡薄后,受到善知识的指点而醒悟出单是用财物施利益众生,不能帮助他们超脱生死,自己也不能在生死解脱上有根本的助益,于是恍然顿悟唯有反观本心,修持禅定而行布施,才能真正利益自己及饶益众生。于是净心修定,逐渐调伏贪欲心、瞋恼心、睡眠心、悼侮心及疑法心,证人甚深禅定,用最坚固、清净、平等的禅定心而行布施。这种因布施的修因而引生禅定的力量,以莹净的禅定心而行布施,便称为布施生禅定。

 

我们看人道中福报最大的转轮圣王在广行布施后,一定会进一步发愿用利益众生的布施心量来反观自心的贪、瞋、痴、慢等烦恼习气,有无因布施的行为而洗涤、净化?如果仍然继续存在,便会进而发愿舍离五欲,背离六尘境界,甚至发心出家,一心为利益众生而修禅定,于是证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而彻底觉悟,唯有用所修证的慈心三昧、悲心三昧、喜心三昧、舍心三昧的力量继续在未来世中广行布施,才能真正做到对众生平等布施的境界。(按菩萨禅定问题在后续“禅定坚固愿”及“般舟三昧愿”、“住定供佛愿”、“普等三昧愿”等将有广释)。

 

5.什么是布施生精进心?

 

一个已经在长远劫中发大精进心,用布施法门利益众生,并且获得忍辱、禅定力量及具有智慧、悲心的菩萨行者,一定能够为续佛慧命,广度众生而于尽未来际,完全做到舍财、舍情、舍身、舍命、舍涅槃一切皆舍的程度。

 

因为真正因布施获得大精进、大慈悲的菩萨行者,必然领悟出:舍财物利益众生,不如身精进—舍身命、断身执、证法身的发大心:舍身命饶益众生,又不如心精进—获得悲心自在者,为求无上佛道而舍阿罗汉所证无余涅槃,续发长远道心,回入生死,普以内外施广度众生的功德大。

 

因为当菩萨达到身精进(证法身,以法身供佛),心精进(虽证毕竟空,但因慈悲愿心的推动,不证入解脱无余涅槃)的程度,便已能自觉自证,我心当成佛的真理;从此道心坚固不退转,又发广远心运用所证定慧力,往返十方百、千、万、亿个佛国世界,普以财、法三施引渡众生。纵然不能使一人证入二乘果位,或者能度化无数人修学佛道,获证菩萨果位。菩萨在任何时刻里,都能完全做到不瞋、不悔、不贪、不痴。因为这位菩萨行者,已能完全将其心念引入“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布施的境界,因而能真正确实达到“虽度一切众生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亦已达到“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的利他修心境界。当一个菩萨行者从布施法门引生身、心精进施舍做到如上所说一切皆舍、获证法身的程度,便称为布施生精进波罗蜜。(大丈夫论、金刚经、智度论)

 

6.什么是布施生般若心?

 

1)布施生般若心的基本意义

 

一个菩萨行者,一定要具备闻法、学法、持法的程度,才能从财施进入法施的修学阶段,也才能真正用“出世心”行财施与法施。

 

布施生般若的道理,就是在于探究出:为何世间人行布施,能舍财,不能舍施,引进到出世间行者学布施,能舍财,亦能舍施,生出观照智慧提升施者“清净心”的学习历程,便是布施生般若的入门意义。而什么是“舍施”?就是从布施者、受施者、所施物三者过去、现在、未来层层的因缘观,觉照出三者空无定性、空无实性、施法不可得的道理。

 

任何一个菩萨行者,不经过般若心引导布施心态的提升,绝不可能断除因布施当下的善、恶境界因缘引生喜、怒、贪、吝、怨、悔等的执取心。菩萨行者不能断除因布施再引生对受施者、所施物的贪执心,便不能进一步引发出世心,进入对持戒(菩萨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圆满行持。

 

“三轮体空”,不是凡夫众生嘴巴讲讲,在布施时不明观法的“不生分别”,或者观想“内心不执着任何一点”,就能一蹴即得的。我们往往看到佛菩萨布施修证的成果“三轮体空”,便“倒果为因”,忽略了佛菩萨修成“三轮体空”的“修因”,观照过程是什么?这是现代误以为自己是利根器能够顿证“法界实相”的凡夫众生常犯的毛病。

 

现在就来分辨凡夫众生欲学菩萨进入出世间布施的境界,应该如何脚踏实地的在日常静心中及布施的当下,用什么观照方法,来调适、提升自己布施的心态,才能与“观照般若相应”

 

2)从因缘观生般若心的释义

 

我们应当如何从施者、受者、施物三者层层因缘中觉照三者无定性、无实性,证明施法不可得的道理呢?首先从“施物”为何不可执着的道理谈起!

 

甲、假名观与无常观

 

如果你布施的物品是一张桌子,或者一篮水果、一件衣服、甚至一栋房子……。你应该明白:不论任何一样物品或钱财,都是假名而有。如何说呢?譬如施物“衣服”,是由丝缕、纸浆等“因”,经过人工或机器等“缘”,加工成布料,再编织成衣服成品之“果”名;又如房子,是由钢筋、水泥……等因,经过人工“缘”建筑而有房子“成果”之名:又如水果,走出种子“因”,种植在泥土里,经过阳光、水分、空气等“缘”,促成其发芽长大,而结成累累丰硕的“果实”之名。

 

我们首先观察衣服、房子、水果等任何一件物品的“名称”,本来没有所谓的名字,是人类给它假设了一个名字,才有水果、钱财、房子之名,可见万事万物的称号,本来就是虚假的。我们再来观察凡此衣服、房子、水果等“施物”,皆各有其组合“因缘”,才能建立成果之名。相对的,衣服、房子、水果等施物本身离开了丝缕、纸浆、加工;钢筋、水泥、建筑;种子、泥土、水分、空气、阳光等各种因缘的混合品,本来就不存在。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衣服等成品,也是不断地随着时光的流逝,各类人们的穿着、转用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季节的变化,而使其退色、破旧、烂坏……。

 

虽然受施者经过施主惠施后,获得这些施物,能够御寒避暑,而促使其生出感恩、欢喜、报恩、享用的种种心态。然而当受施者的“施物”遭人劫夺或“施物”毁坏、破旧、损失,受施者就会转为愤怒、悲伤、失望……,或者受施者将此“施物”转施他人,他人将此施物再转施他人,此“施物”若是遗失,再被恶人捡拾,当然会成为另一种不善的因缘果报。甚至任何一位受施者,都可以利用此“施物”再去做种种违背良心的恶业,而使来世堕落恶道……。

 

这就说明了“施物”本身不仅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假名之果”,本无实性,就是受施者获得此财物后,仍会形成层层不可预知的“善恶转变因缘”,而产生种种不同的受用果报,毫无定性可言。

 

初发心菩萨学布施,就是这样经常用宁静心观照“所施物”的生、住、异、灭等形成、转变、分解、损坏的无常、短暂、不实等生灭变异等情形,而破除对“施物”的执着心,再从“受施者”受用施物的层层善恶转变因缘,深一层观照出“所施物”本来就是随时依人事因缘的迁异而产生毫无定性的假名存在,幻有存在,而逐渐破除对“所施物”的贪恋心。

 

乙、空观

 

如果你布施修行人一块坐毯,当知禅行者的定慧证量达到身心自在、四大互换的时候,可将这块毯子,变化为地,或变化为水,或变化为火,或变化为风,或将此毯颜色变化为青色、黄色、赤色……等不同的色泽。

 

由此可知,“物”能随心转换,更加证明“施物”虚妄不真、空无定性的道理。在修禅者看来,你所布施的财物,只不过如风、如电、如露、如幻、如空,有何可贪?

 

初发心菩萨因为深明此“空观”之理,故逐渐斩断对“施物”的执取心,凡夫学菩萨布施,更应经常加强对施物“空观”的理解,才不致将这颗布施心,经常坚执在“施物”的去向、享用情形上,而产生因布施而生出的苦恼心。

 

丙、色空观

 

现在再用美色来剖析色法,以证明“外物”没有定性,加强布施者去除对施物的固执心。譬如有一位美女出现在凡夫的眼前,在淫欲深重的人看来,一定会被其姿色所动,心生爱着。但是在正在做不净观的禅行者看来,正是利用种种不净观来正视、剖析女色虚妄不实的最好机会;获得深观者,便会正见其从头到足,恶臭毕现,无一净处。若是妒嫉心、憎恨心重的人看见了,便会心生妒嫉,视为恶心不净,不愿正视其面。再说如果被感觉迟钝的人看见了,则不觉其美,如见土木。

 

由此可知,“外物”的价值,随着每个人的“观点”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结果,没有其固定,决定的价值性。“施物”亦然,因为每一种施物,拿在不同施者及不同受施者的手中,皆因个人观念、处境、心智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施舍心与接受心。而且每一种法、每一种施物,皆是因缘和合假名而有,既然由因缘聚合假名而有,则每一种色法、每一种施物,都有层层微细的自体空义,如“十八种空相”,(即施物内相空、外相空、内外相空……等十八种空无自性义。按十八空义,将在“般若愿中”广辨)。每一种色法(施物),本来就是涵盖了层层微细的自体空义,只因凡夫心量狭小,理念局限于现实生活的某一点上,不肯放开世间思惟,正视“所施物”的种种因缘观法,而生生世世停留在自以为是、自我陶醉的布施有为果报中,你不觉得可悲吗?

 

初发心菩萨就是因为能够在因地学佛时,经常运用般若经中所说的因缘假名观、分析观、不实观、空观、色空观……来观想“施物”的没有“定性”,虚幻不实,所以能渐渐令其心念,在布施的当下,放下对施物的固执心、难舍心与悔施心。

 

丁、观施者、受施者不实在的理田

 

(甲)从因缘观

 

为何要观施者、受施者不实在?因为我们今生的生命,是由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组合而成,因为此“六大”聚合,才使我们有动作、往来、起坐等举止行为,假名为人。如果将地、水、火、风、空、识六大的“性与相”层层分割、剖析(如解剖尸体),细心观之,便曾发现这个色身只不过是骨、肉、血、脉、筋、络、温、热、风,气……等色物与心法的组合品,无常一到,“六大离散”,“生与死”不是凡夫意志所能控制。初发心菩萨因为时常静下心来做此生死短暂、无常的观法,而恍然惊悟出此不自由、不自主、不实在的幻相色身,有何可贪?

 

相对的,再观受施者也和我一样,同样是人,同样是由“六大”所组合,同样不能自主“生死”,终身为了滋养为名利生存的色身,劳碌奔波,终其一生,甚少反省自己的人生,“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实属可怜!今天我施舍财物与“他”,乃是为了成就与佛道相应的清净“施德”,若是错用心将布施的发心,坚执在这个“不实在、生死不能自主、烦恼深重”的受施者身上,岂不是不明白菩萨行者多生累劫行布施的意义何在吗?警之!醒之!

 

(乙)从生死根本观

 

从生死根本观,是提升初发心菩萨的出世布施心,非常重要的观法,因为我们今世生命的根源,是由于前世的烦恼心延续而来,这个由过去、现在、未来因烦恼心而延续的生命之光,就像正在燃烧的蜡烛灯光一样,前一个灯火,延续下一个灯火不停地燃烧着,没有熄灭过,也没有驻足过,光光相继,生灭相续,念念不住,又念念不断,不知道这盏由烦恼之油而燃烧的生命之烛,要延续到什么时候……。

 

菩萨行者就是运用其智慧之光,熄灭了这盏生命之烛的根源,而将自己与受施者带往另一层次新生之命的源头前进……。

 

我们凡夫众生行布施,因为烦恼心在作祟,而一直将自己布施的“心态”,固执在此身由十二因缘所束缚的生死之流里打转,跳不出去。凡夫学佛者若不能经常静下心来“修定”,时常培养、反观这种脱离生死的“智慧心”,让这颗“智慧心”--出离生死心尽速薰发出来,当然会一再使自己因为布施的因缘,而跳入与受施者缠结的未来善恶果报中,永远不能出离三界火坑。有智慧、有道心的佛弟子,你难道不会有此生想要出离生死苦海的“发心”吗?

 

(丙)从布施果报观

 

菩萨行者对自己布施时发什么样的心态,必然获得何种果报,一定清清楚楚。因为十分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自然对受施者与所施物不会生出占有心与贪执意。(按布施的果报在前愿“现代人布施的态度”、“世间布施相的修学次第及果报问题”以及“如何由世间施导入出世间布施行的修学次第”三篇中有广释,不再赘述)。

 

布施的果报,与我们所修学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五度程度的深浅是成正比的。未来无论投生人道,生在下层、中层、上层社会人家,或者投生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天上,乃至种下声闻果位、辟支佛果位、菩萨果位的成果,都与我们今生对布施融通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五度的行持次第及实践功力有多少而息息相关的,并且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凡夫欲学菩萨行布施,一定要在平素广阅大藏经中有关布施波罗蜜的经文(如十善业报经、六道轮回经、修行道地经、撰集百缘经、杂宝藏经、大智度论“布施品”、瑜伽师地论“布施品”、楞严经“六道众生因缘果报问题”、大般若经“六度品”……以及陈柏达居士所著“圆满生命的实现”—布施波罗蜜一书,均可供参考)。如此才能对三界轮回的果报及出三界的出世果报有何不同,有深刻、正确的分辨。当对自己种什么布施因,必得什么布施果,有了理性、正确的分辨能力,接下来就是“行持问题”。如不能在“心性”的行持上下功夫,纵然深刻的了解布施波罗蜜的内涵,而在自己布施的行为上,仍然理事分离,我行我素,岂不落入“说食不饱”的瓶颈吗?

 

凡夫在仰望佛菩萨崇高宏伟、广度众生的布施精神下,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又能够在我们现实布施行为当下的“动念”上,痛下克制自己“贪吝心、悔施心”而生起观照智慧呢?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力行者”吗?

 

7.结论

 

菩萨行者在无量世修行以来,就是因为累积了以上所说出布施生般若心的种种因缘观,并且融通持戒、忍辱、禅定及精进波罗蜜的行持;因而真正达到由此五度引导布施的发心而前进,才能真正圆满“施德”,而达到本愿所说“净土菩萨在诸佛前,供具如意”的布施圆满境界。以下就来说明,菩萨行者如何由发心供佛的阶段,进入供具如意的过程,来做为圆满本愿布施成果的重心。

 

(六)菩萨如何进入发心供佛的深入学习次第

 

1.菩萨学布施有两种修行路线

 

菩萨行者因为因地发心不同,而形成两种修行路线:一种是发悲愿心一直以在家身分行菩萨道,一种是发深证心以出家身分行菩萨道(大智度论卷八十一)。而以在家身分行菩萨道,正是初发心时的一种方便,当其经过多生多劫的学佛,觉悟深一层的修行道理时,一定会进一步行大施舍,“遵佛遗教”,改头换面,转以出家身分,续佛慧命。而当一个菩萨行者获证诸佛一分寂灭法性,能以变化身行菩萨道时,无论示现在家或出家身分行度生之道,皆能随心所欲,应化自如。

 

而当一位菩萨行者发心以居家身分行菩萨道,又能广行外布施—财施、妻儿施……,及内布施—身命施,便证明他一定在学布施的道路上经过无量劫数的修持,才能做得到如此艰钜的发心。现代佛弟子可谨慎观察身边有无此等不出家又能广行内、外施的“在家大菩萨”存在!?

 

而当一个菩萨行者深入发心以出家身分续行菩萨道时,此“智信”发心出家的出世行为,本来就是一种难舍能舍、难行能行的大布施—外布施,为在家菩萨“初发心”修持阶段所不及。就因舍财、舍妻、舍子、舍情、舍欲的智信出家之大布施行为难发,更可证明“一分”生生世世依“智信出家的僧宝”,是经过多生累劫的力行“外布施”—出尘心后,才能做到的。因此出家菩萨在舍弃名利之心,广行布施(法施)时,格外受到世人的敬重与赞誉,良有因也!

 

而且当菩萨初发成佛心,力行布施法门时,一定会获得天上的福乐果报,但是已经深发成佛道心的菩萨行者,不会贪着因布施所获得的天乐之报,纵然生天,也会当下因宿世所发大悲心度众的悲愿所趋使,转生人间,仍然用先行财施,再行法施的方便度生原则行菩萨道。(智度论卷十二)

 

2.菩萨发心供佛有二种修学次第

 

前篇谈及菩萨对人类及畜生行外布施及内布施的施舍情形,现在再来了解菩萨如何依布施法门由浅入深的供佛情形。实际上,菩萨供佛的发心,也是由下心布施心生中心布施心,再由中心布施心生上等供佛心,这三种发心辗转增上的修学次第而进入深一层不动身心到十方世界供佛的事实。

 

1)供养佛色身

 

甲、凡夫供佛而成佛的实例

 

大宝积经卷四十一说明了一则凡夫行者因发心供佛而完成佛果的例子:

 

过去久远劫前,有一位纺织业者,出生在一尊叫做旁耆罗私佛出世的时候,因为他的住处,离佛不远,所以每日趁着工作回家的路途中,前往佛所,经常发虔诚心,用一缕微线,供养佛陀,并发愿说:愿我以此供佛善根,于末来世,成就佛道,普渡众生。当时佛接受他的供养,并为他祝愿。

 

于是这位行者经过一千五百个日子,昔日施一缕线供佛。死后因此善根所感,经过十五拘胝劫中,不堕三思道(据圆测的解深密经疏卷六说:“拘胝有三种传译,或译为十万,或译为百万,或译为千万。)”

 

又经过一千拘胝劫,重覆投生为转轮圣王,又经过一千拘胝劫,投生为欲界忉利天主帝释,又经过无量劫中逢遇千佛出世,均亲觐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随佛修行,又经过一个阿僧祇劫,成就佛果,佛号善摄受如来。

 

这是由凡夫初发心时日施一缕微线供佛,而感得的成佛果报。并且招感此成佛果报的重点,在于施者的发心恭敬、广大、深远,故能仅施一楼微线供佛,便能感招在无量劫中,世世持续、增长其供佛、学佛的信愿不断,终至完成佛果。

 

由此可知,对一个凡夫学佛者来说,亲近、供养诸佛,是在成佛道上,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

 

乙、我们供养过释迦牟尼佛吗?

 

进一步来说,一个要能诞生在佛出世的“菩萨行者”,又能亲见佛颜,发虔敬心、清净心供养佛色身,当然得经过许多劫数的修学佛法,种下发愿未来见佛、闻法、供佛的善根及累积深厚的布施修因,才能遇佛出世,又能亲觐供养。

 

而现代的佛弟子,如果自认是“菩萨根器”,过去曾经在释迦牟尼佛出世印度时,生在佛世,发净信心供养过佛陀,因佛的咒愿力所感,至少今世应延绩宿世供佛的广大福德果报,像阿育王一样的获得一国君王的福报,或者生长在上阶层的富贵人家,而且比一般人更能实践学佛、布施、供佛的道理。纵然现在出家,也会比一般佛弟子更有福报。否则就是轻忽了生遇佛世,见佛、供佛的“机缘难得与发心不易”。纵然生在佛世,随佛出家,也需要有相当大的福德果报,因“见佛”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殊胜的“福德因缘”。不要忽视一类阿罗汉没有福德果报,倘若阿罗汉福德薄弱,就不能遇佛出世,了脱生死,不堪受人天供养了。就像现代一般的学佛者不能体会,发愿来世到他方净土世界去见佛,或者在今世得证念佛三昧时便能见佛需要有相当殊胜的宿福果报的道理一样。“见佛”,是需要有深厚善根的,尤其现在生无佛世,又能在现生中就能于念佛时见佛,不仅要证人念佛三昧,更要见佛善根因缘成熟,蒙受佛力加持才能成就。

 

不论你今生是不是发愿要到他方净土去见佛,“供养诸佛”,本来就是在长远的成佛道上,不可缺少的福德资粮。看看自己现在的福德果报,就应当明白,现代大部分的佛弟子于释迦牟尼佛出世在印度时,未能亲觐供养;如果不是“宿福薄弱”,为何一般佛教徒在离我们最近的一尊佛出世时,都末能发恭敬心、清净心供养佛陀呢?觉悟自己的福德浅薄,就不应该“妄自尊大”,不重初发心菩萨实际事行的修学次第—应该发愿到他方净土世界去见佛、供佛、闻法、修行,广植佛道福德资粮。倘若不能再一次把握于今世现身中或临命终时见佛的因缘,不是更加证明凡夫众生的宿福浅薄吗?

 

而且依大宝积经卷十一所载:“于贤劫中,未来将成佛约九百多尊菩萨,现在皆在十方诸佛世界中,供佛、闻法、修清净梵行。”

 

放光般若经卷十七亦说:“若菩萨摩词萨不供养诸佛,则不具足诸功德……不能成佛。”

 

看看真正名副其实的菩萨行者,都发愿往生净土,正在诸佛世界净修梵行,何况是我们薄地凡夫,而不愿亲近诸佛,深植佛道资粮吗!?

 

2)供养佛及佛舍利时所做观想

 

菩萨行者无论生在佛世,或者生无佛世,于佛涅槃后,一定会因感佛法乳之恩,将佛的舍利建塔供养;并且于供养佛与佛舍利时,运用观想来提升、开阔自己供养诸佛的心量。就在初发心菩萨用虔敬心观想“一如来法性,即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如来法性,一如来舍利法性,即是十方无边无际一切世界里所有诸佛舍利法性时”,便将其供佛之心从供养现在出世之佛,串联成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佛,及供养十方无边无际的佛舍利,并发大誓愿说:愿于尽未来际,逢遇无量佛出世,皆能亲觐供养、闻法、随佛修行。

 

初发心菩萨因为在佛出世与佛涅槃后及生无佛世时,以及供养佛色身与供养佛舍利、佛圣像时,皆会作“见佛、供佛、闻法”等观想,而生生世世在其八识田中“见佛、供佛”的善种不断,并且如愿而进:见佛,供佛不断,因而累劫以来获得无量福德果报,蒙受广大清净梵福,于无数大劫中,不堕三恶道,又能善用见佛、供佛之福,广做利益人天之事。而此“见佛、供佛”之事行,亦正是每一个菩萨行者,在成佛道上必经的学习过程及不可缺少的福德资粮。

 

有一天,当你恍然觉悟出原来经过多种法门进修后,仍然“我慢依旧,烦恼未伏,生死难了”,尚在初发心菩萨的学习阶段,请回过头来,发心修习菩萨修行次第—老实称念“弥陀圣号”,求生他方净土世界去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吧!

 

3)菩萨供佛的发心如何深入转进?

 

菩萨行者发心见佛、供佛的过程,也和一般众生学习布施法门的历程一样,由1.自行供养—行财物施2.劝化他人供佛3.赞叹见佛、供佛功德4.欢喜赞叹供佛者5.拔除悭贪根6.发广大心供佛7.证法性,变化无数化身至十方世界供佛8.以法身供佛等八个由浅入深的引进次第,而圆满布施波罗蜜的供佛深广因果显报。(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大乘义章卷十四)

 

甲、菩萨初发心供佛的情形

 

因为当一个已经深发成佛道心,捐弃凡夫“不净施”心态的初发心菩萨,必然因此种下未来无数见佛因缘,适其逢佛出世时,纵然因财力不足,用不贵重的饮食供养佛僧,也会以最真诚的态度,发出慈和心、敬爱心来供养佛陀。

 

如释迦牟尼佛宿世修行时,曾经于某一世,遇佛出世,投生为大国王,转佛说法,初发成佛愿心,于那一世中,仅仅发至诚心,用少许食物供佛,死后辗转投生为陶师,又遇佛出世,因前世布施因缘所感,继续发虔诚心用澡浴之具与石蜜浆等饮食供养佛陀及比丘僧众,死后又辗转投生为大长者的女儿,仍然遇佛出世,只要听到佛的名号,便会显发欲供养佛陀之心,依旧发恭敬心用油灯供养憍陈若佛……。初发心菩萨供佛的这颗信愿心,就像清泉的溪流一样,源远流长,涓滴不尽……,而累积了像江海之流一样的无边福德果报。

 

菩萨行者就是因为逢佛出世时,用最真诚的慈敬心,亲自以佳肴美食等物品供养佛僧及佛舍利,回向佛道,而种下与佛果相应的初步布施因缘,奠定了修学布施波罗蜜的坚固根基。进而劝化家属、亲眷、朋友及一切男男女女,启发供佛、闻法之心,赞叹供佛功德及供佛者,因而更加开阔了菩萨见佛、供佛的福德资粮。

 

现世的学佛者,若是认为自己今生带有浓郁的布施“习性”,已经在布施的领域上,能够发广大心、长远心、清净心来供养佛僧,就证明“你必然宿世时,逢遇诸佛出世。拥有一颗虔诚供佛之心,并且生生世世经常获得深广的富贵果报。”相对的,倘若我们这颗吝施之心依然潜藏心底或坚执难舍,或者布施及供僧时,仍然有“贪借、悔施”的情形,纵然阅读再多经论,或修定精进,依然证明我们只是道道地地的凡夫俗子,连初发心菩萨的“边”都摸不到。若是不能经常发惭愧心、忏悔心来承认及反省自己的业障深重,任何一个学佛者都将会陷入“我慢心”深重的表相现前而自己却不自知的可怜境地了!

 

乙、菩萨发广大心供佛的情形

 

当一个初发心菩萨经过生逢佛世或者生无佛世,发诚敬心亲自用种种饮食之物供养佛僧及劝化他人供佛的阶段。这种布施的“习性”,就会“累世砖增”,逢需便施,越施越多,不但能以各种美好饮食供养佛僧,而且进一步发心用自己最珍贵、稀有、难舍的衣饰、宝物发心供佛。

 

譬如释迦牟尼佛尚未成佛时,有一世,生逢佛世,投生为某长者的儿子,这位长者子,因为宿世已经累积了无数的供佛心,今世见到佛陀,便发大施舍心,用名贵的衣料做成僧衣,供养大音声佛。佛灭度后,又发大布施心,建筑了九十个佛塔,供养佛的舍利,死后,又辗转投生为某国的大国王,仍然遇佛出世,更发大施舍心,大施财宝供佛,并以贵重的七宝制成宝盖,供养师子佛,死后辗转又投生为大长者,获得大富贵的果报,依旧遇佛出世,仍然发大布施心,用种种的上好房舍及珍贵的七宝供养妙因佛(智度论)。一分烦恼末断的菩萨,能够做到这种发大施舍心,以种种身外之物,毫不吝惜的供养佛僧,就证明他已经成就外布施供佛的坚固发心。

 

丙、菩萨燃身供佛的意义

 

(甲)修行到何种程度才能做到燃身供佛?

 

前篇谈及,当一分菩萨行者经过无量世的布施饮食、财物、妻儿等身外之物,而达到其对六尘的享乐心、贪染心淡薄的程度,进而转向内省—修持裨定,及不断地在禅定中熏发出大慈悲心(见后续梵行精进愿),才能真正稳当地进入“内布施”—身命施的学习阶段。

 

相对的,一分菩萨进入以“身施”供佛的程度,同样要经过外布施—要在无量劫中施舍无尽财物供佛(施舍无尽的贪吝心,获得广大、明净的心量),及劝化他人用财物供佛,当其闻佛说法,觉悟法身修证的道理,并亲证法身后,才能真正做到行身命施供佛的极致—以法身供佛—燃身供佛的程度。

 

倘若没有深究法义,会误解燃身供佛的意义,是将自己的身体焚烧来供养佛陀!难道佛真的需要我们凡夫将色身燃烧来供养祂吗?

 

(乙)燃身供佛出自什么经典?

 

燃身供佛的道理,出自法华经卷六的药王菩萨本事品。如经文说:“……尔时日月净明德如来(他方世界之佛),为一切众生熹见菩萨(药王菩萨前身)及众菩萨、诸声闻众说法华经,是一切众生熹见菩萨乐行苦行,于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十岁已,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心大欢喜,即作念言:我得现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即时入是三昧,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词曼陀罗华、细末坚黑栴檀,满虚空中,如云而下,又雨海此岸栅檀之香,此香六铢,价值娑婆世界,以供养佛。作是供养已,从三昧起,而自念言:我虽以神力供养于佛,不如以身供养,即服诸香、栴檀、薰陆、兜楼婆、毕力迦、沈水、胶香,又饮檐卜诸华香油。满千二百岁,香油涂身,于日月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而自燃身,光明遍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若以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天缯、审盖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种种诸物供养,所不能及。假使国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放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养诸如来故。作是语已,而各默然,其身火燃千二百岁,过是已后,其身乃尽。一切众生熹见菩萨作如是法供养已,命终之后,复生日月净明德佛净土中……。”

 

(丙)燃身供佛的重点意义

 

由以上经文所述,可以归纳成六个重点:

 

1.一切众生熹见菩萨因闻法华经—而启发苦行之心,即于彼佛在世时,精进经行(修常行三昧),一心追求佛的定慧;经过一万二千年,顿证一切平等法身净心之体(即证无生法忍),而能随己意乐,从体起用,应缘显现一切色身度众,故名证“现一切色身三昧”。

 

2.菩萨因感念闻经之力,令其得证“现一切色身三昧”,故又入三昧,以神通力在虚空中变化种种香华物品供养佛。

 

3.菩萨再从三昧起,领悟以神通力变化外财供养佛,不如用真身(法身)供佛,才能报答法乳之恩的道理。便在一千二百年间,服食种种香物、香油,复用香油涂身(以此表示在修定之间,长年服食种种用香物煮成的香水,来转化凡夫污秽、不净的色身体质为清净之身,使得生理、心理俱清净)。

 

4.再用香油涂身(清洁外身),于佛前又用最名贵的布,叫做天宝衣,一层一层地缠裹自己的身体,复用香油浇灌在缠裹天宝衣的色身上,刹那之间,用押通力用,放出(三昧真火),以定火燃烧色身,通身光明遍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以此表示此菩萨已经破我执、断身见、灭烦恼、证法空、智光开,在定中显发平等慈悲心,才能于一刹那间,用悲智之火,烧尽烦恼色身,当下显现法身真体,而使得悲智光明,偏照无量无边世界。亦以此警惕众生不可因看见菩萨证无生法忍后,能运用神通力变化种种物品供佛而执着“外相”神力变化;应该当即反观“本心”,照见真空佛性,才能体悟菩萨在无相中现有相供佛的寓意)。

 

5.诸佛见菩萨以法身供佛—与佛同证法身,故而赞叹说:此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又不离大悲不愿,才能显发与诸佛法身相应的真空观智,燃烧五蕴假相,真正做到以真法供养如来,此为一切布施法中最为尊贵,这是用所有的外布施—财物、国城、佛寺……等供养佛的行为所不能相比的。菩萨用三昧真火燃身达一千二百年之久,色身烧尽后,以此法供养功德所感,又转生彼佛净土中。(以此表示此菩萨经过一千二百年的以三昧真火燃身,而彻底在悲智光明中,照见法身实相究竟之理,与佛同证法身,又与佛的智业相应,故能在命终之后,用意生身,仍然化身在彼佛净土中,继续对彼佛行法供养……。)

 

(丁)法施最高的价值是什么?

 

由上可知,菩萨萨若能做到“以法供养佛”的程度,必须在宿世修行间,经过对众生行外布施、内布施(身命施)、内外施的过程,及对无量诸佛行外布施(财物供养)及内证法(正见心地法门)的程度,因此在多生累劫中,积集相当的福慧资粮,彻见法身真理,并能达到随缘显现一叨色身相度生的证量后,才能真正做到断法执,用智慧之火,燃烧烦恼色身,而在悲智光明照射中,用真空之身供养如来,成就最上第一尊贵的法施波罗蜜。

 

并且一个菩萨萨行者要能做到真正的对众生说法“真净法施”的程度,也一定要到获证无生法忍,断我相、破法执的程度,才能彻底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说法的境界(菩萨如何证无生法忍,后续愿中有说明)。凡夫学佛者,往往没有将修证的次第弄清楚,就误以为自己已经见到(法身),已经做到“真净法施”的程度,实在应该感到惭愧、忏悔了。

 

(戊)凡夫可不可以燃身供佛?

 

并且本篇所说燃身供佛的境界,不是现在一般我相、我执深重,不务实修,没有真空观智,又没有大悲愿心的凡夫众生所能用“凡法烧身”做得到的。千万不可误解燃身供佛的意义,是将自己的色身焚烧来供养佛。如果凡夫俗子有这种举动,绝对是“自杀行为”,来世堕落恶道,定遭“杀身”果报,可不慎哉!

 

(己)菩萨行身命施—以法供佛的因行基础是什么?

 

净土中必然具备无量获证“现一切色身三昧”的大菩萨行者,自然能往返十方世界,对无尽诸佛做到“以法供养佛”—用三昧真火燃烧四大假合的包身,在悲智光明遍照中,用真空之身供养诸佛的最高法施境界。

 

而一个菩萨行者要能达到“以身命布施众生”及“以法供养佛”的上心布施相的境界,在修学布施波罗蜜的因地历程中,亦是要融通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其他五度相辅相成的过程,才能圆满实现,乃至最后实现圆满布施的修证境界。

 

最后就来分辨菩萨圆满布施的修证境界是个什么样的情形。

 

(七)菩萨圆满布施的修证境界

 

1.佛弟子一定要布施吗?

 

大智度论卷八十说:“若菩萨所有布施皆回向萨婆若(佛道之大智慧)者,有二种人。一者软根,一者利根。软根者少多布施皆取相,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利根者破是取相而戏论;空法信力转薄不用萨波若,但求诸法实相,是二种人皆不能具足檀波罗蜜,一者以信力多慧力少,二者以慧力多信力少故。佛今说信慧力等故能回向萨波若。念萨波若者是信力,加萨波若回向者是智力……。”

 

智论这句话说明了不论是利根或钝根的佛弟子,都要修学布施法门,而且由“布施波罗蜜”就能带引我们圆满成佛之道(待后说明)。因为六度每一度均是相摄相通的。单是停留在取相布施的信行人阶段,不能具足布施波罗蜜,相对的,停留在修空法的程度,没有实际度众生的事行“财施、法施、无畏施”的行为,福德不具足,更不能成就布施波罗蜜,到达成佛的彼岸。

 

布施波罗蜜,佛不仅为初发心的在家菩萨宣说,同时也是久学的佛弟子在成佛道上不可缺少的福慧资粮。不论从初发心起,就以布施为佛道的初门,或者六度齐修,做为佛道的资粮,或者证空解脱后,再回小向大,实践布施波罗蜜,条条通往佛道的修行法门,都不可缺少布施波罗蜜,只是初发心入门处的不同,而使成佛的时间形成远近先后之别。

 

不要以为佛只为初学者说布施,久学之人可直从证“法性实相”起修,不需要行布施,这是不明白布施波罗蜜的整体意义。只要你发心往成佛道上走,不论是在家修或出家修,先修禅或先修净,或者初发心起就力行菩萨道,在过渡到成佛彼岸的中间,不能圆满布施波罗蜜,就不能成佛。所以虽然修行法门各有不同,但成佛的资粮,却是相通的,了解这层道理,在今生不论修持任何法门,随缘行布施,无论财施或法施,是绝对需要的。除非你学佛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佛,否则没有理由不修学布施波罗蜜。愿好学者善思之!

 

2.菩萨行布施胜过二乘的原因

 

初发心菩萨的功德果报之所以会胜过二乘,就是因为菩萨在初发心学布施时,便朝舍离五欲的修心方向去故,故能在布施具足禅定的修持下,因不染着世间五欲,又能具足大慈大悲心量的精进行舍,在长远成佛道上应具备的幅慧资粮来看(因中说果),当然胜过一切声闻、辟支佛行者,只为断除己身生死,而不广泛、深入的为成佛果而在无量劫中广修布施的功德大。(大方广十轮经卷七)。

 

菩萨因为行布施,获得转轮圣王及天主帝释、梵天王的殊胜果报,由这三种胜报,而加速菩萨在度众生时的财、法二施具足;因菩萨福德资粮深厚,才能证入菩萨十地果位(大宝积经卷四十一)。所以基本上说,菩萨“十地果位”,是福德与定慧的长养地,二乘的福慧果报,绝不可与菩萨的十地福慧资粮相比。

 

3.外布施圆满相

 

1)外布施的德行显相

 

当初发心菩萨在因地修学布施法门时,一定会经过前述“布施入门愿”所说从浅入深、由因至果的行持布施波罗蜜,再进入不愿—“布施圆满愿”所述学习大菩萨深入布施行持的历程(已说明),必然会有超于常人的慈悲、福德、定慧、财富、权势显相,让大家能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首先在外布施的事行与心态上,势必能做到以下所说三十六点。身为凡夫的我们,亦可藉此仔细的反省自己在外布施圆满的德行上到底已经做到几点?

 

1.在布施时,对一切有情众生,真正做到发平等心、生福田想,绝不会分别受施的怨亲之人有德行、没有德行,有痛苦、没有痛苦,有智慧、没有智慧,有福报、没有福报的优劣差别之想而行布施。

 

2.在布施时,一定会如先前所说,如先前所许布施乞者,绝不会减少应允之施物,只会增加或如数施与。

 

3.绝对不曾在事先答应布施好的财物而生悔意,转以下劣的财物布施乞者,一定会依约惠施,并且只会在先前答应施与卑劣财物时依言而施,如果后遇好的财物,则另当别论,随喜布施。

 

4.绝对不会用异意、愤怒、挠浊的用心而行布施。

 

5.绝对不会在布施后,常常向受施之人称赞说:我曾经布施多少财物给你,若不是我经常伸手救援于你,你早就如何如何等等要受施者记住自己恩惠之语。

 

6.在布施卑贱之人时,绝对不会用不恭敬的态度掷丢与他,何况是布施有德者!

 

7.在布施时,遇到受施者的本性掉举、躁扰不安、行为不端,专门喜欢骂詈、瞋恚、呵责别人时;菩萨行者不会因此而生出厌倦之心,反而更加怜愍他,并运用种种善巧方便之言辞规劝他,令其改过,导向正轨。

 

8.在布施时,不会用外道知见,杀害生物,惠施神庙,亦不会有想求吉祥、瑞感相应的行为而行布施。

 

9.在布施时,不会执着我在行世间有相之施或者出世间离欲清净之施,贪着因此布施必得一切种智至极清净之果,只会反观自心:我所行一切布施,有无与离欲、清净、无相的佛道资粮相应。

 

10.在布施时,虽不执着、衡量所得果报而行布施,但对种下布施何种之因,必得何种布施相应之果,如实了知。不必由他人告知、牵缘、规劝,即能自动自发而行布施。

 

11.在布施峙,绝对不会因为怖畏自身贫穷而行布施,只会用悲愍众生之心而欢喜布施。

 

12.在布施时,绝对不会用不合律仪的物品而行布施。如用自己挑剩的、吃过或别人吃过、挑选过剩下来的残食布施三宝。或者布施的食物,有渗杂不洁净的污水、涕唾、便秽、脓血、吐痰……等杂染糜饭之物而不告知受施者;或者用葱蒜等布施不食葱辛者,或者用肉食等布施与不食肉类者,或者用酒类布施与不食酒类者……。

 

13.在布施时,绝对不会令受施者等待良久、徒劳往返,见其生出攀缘、依附、随顺施主之心才行布施。另会见有之者到来,如其意愿,即行惠施。

 

14.在布施时,绝对不会因为希求世间的名声、赞颂之表相而行惠施。

 

15.在布施时,绝对不会要求受施者反报恩德而行惠施。

 

16.在布施时,绝对不会贪求未来天王、转轮圣王之果而行惠施。

 

17.在布施时,绝对不会为了趋炎附势而特别用财物巴结、贿赂达官贵人:更不会藉种种媒体、广告四处让人知道自己广做善事,令他人恭敬、尊重、赞叹、供养于我而行惠施。

 

18.绝对不会因自己财物少而不布施。相对的,深入外布施的菩萨行者,在财物薄少时,尚发广大心布施,何况钱财多时而不惠施?

 

19.绝对不会诱骗人家,对人先行少许恩惠,俟其对己生出贪爱、亲附之心后,竟然轻视于人,不再与其接近。

 

20.绝对不会存有蓄意令人背乡叛国之心而行布施。如我惠施财物于你,你必须背叛家乡,听我指挥,甚至我赠送一块土地、一座村邑予你,你必须背叛国家,听我指挥……。

 

21.绝对不会自己不布施,却殷勤劝人布施。相对的,深入外布施的菩萨行者,能够做到:不仅经常督策自己布施及劝勉他人布施,并且在做任何布施时,皆是保持一颗恭敬、净洁之心,不会以倦怠之意行布施。

 

22.当无量众生群集求乞时,能以智慧,如实了知,谁在持戒,谁在犯戒?并且按照长幼顺序,依次排坐,一一亲手布施财物,令其欢喜而归。

 

23.如果目前有无量财物,不会将其积屯起来,只施舍少许钱财,一定会大作布施法事。

 

24.绝对不会先诃骂乞者或者捶打乞者、毁辱乞者,或者系缚乞者、拘禁乞者、斫刺乞者、驱摈乞者、恐吓乞者,再以怠慢之心布施。

 

25.在布施前,一定做到:心意喜悦;在布施时,一定做到心念清净;在布施后,一定做到心无反悔。

 

26.绝对不会用谄媚、诡诈之心而行布施。如用假的摩尼、真珠、琉璃、珂贝、壁玉、珊瑚等宝物而行惠施,希望藉此收买受施者之心,换取真的珍珠等宝。

 

27.不论拥有多少财物,不分贫富贵贱,先来先得;后来之人,亦以宾至如归,如取自家钱财的心境对待他,而且在行布施时,用归还乞者财物的心态礼敬他。

 

28.绝对做到施得其时、施得其所、合仪而施、定心而施;如饥者施食,渴者施水,寒者施衣,贫者施财,病者施药,乏车砸车,乃至房舍、卧具、灯明、香华、供佛之具……;无不随乞求者所需,欢喜惠施;因菩萨的净心布施而感动乞者亦以敬心受纳。

 

29.遇到贫贱之人来求财物,绝不嗤笑、轻弄其人,令其心生羞愧;亦不因见其身分卑微,而蹙眉施与;始终保持平心静气之诚、和颜悦色、面带微笑地布施。

 

30.虽然不见他人前来求索,深入外布施的菩萨行者,也会主动去探访贫民、修行人,或者需要布施之人,依其所需,结集乐施者,尽力布施。

 

31.若见众生遭遇虎狼、狮子、水火、怨贼等种种灾难所侵,皆能挺身而出,拔济其厄。

 

32.经常以法施度众,而且做到清净法施。

 

33.纵然自身有要务待办,遇到愚钝之人前来求乞,也会以施为重,立即惠施愚者,成就无碍之施。

 

34.绝对不会慢慢贮积财物,到拥有大量财物时才行布施,一定做到,随得随施。一般人不能体会今生的钱财与生命,无常难保,现在不施,时局一乱,或遭遇意外死亡、暴死、病死,就再也没有机缘行布施、种福田,况且等到积屯大量财物才惠施时,世界上不知有多少病苦、贫困的众生,已经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35.因深观“布施之名”及一切有为法,有如空中风、藕根丝及梦、幻、泡、影一样的虚幻、不实,刹那即逝,故施时不求一切名闻果报,完全做到用“无着心”布施,回向佛道。

 

36.因为用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故每一个人见到菩萨时,皆大欢喜。

 

以上略述菩萨外布施圆满相,广说无量。(菩萨善戒经卷四、瑜珈师地论卷三十九、大乘宝云经卷一)

 

并且这仅是菩萨在外布施的举止行为上,让每一个人能够感受得到的“德行”。

 

外布施深入的菩萨在他内心的修持上,必然做到像大智度论依大乘经典所说释迦牟尼佛于过去行菩萨道时,在某一世到龙宫求财得财的几个修证境界成就的重点:

 

2)略谈外布施的内心证量

 

1.已得宿命通。(因初到龙宫,见龙王夫妇,即自识宿命,如是前生父母)。

 

2.已断瞋心,证入甚深、广大的慈心三昧中。(因见毒蛇,即能当下入慈心三昧,转化毒蛇瞋斗之志;证明已能用多劫修积而来的深厚慈心力量,感化瞋毒众生)。

 

3.已断我法二执,得证虚空界广大三昧。(因见莲华软脆,欲行莲华上,便能立即证入虚空三昧,步行莲华之上七日,莲华不谢不坏)。

 

4.已得神足自在。(因在龙宫,获得宝珠后,即轻举其身,飞腾虚空,于一刹那之间,回到阎浮提世界)。

 

5.已断贪心,大悲成就,悲愿自在。(因其果报虽生天界,不贪施福,以方便力(悲愿力)舍弃天寿,从天而降,辗转投生人间,续以财、法二施化导众生)。

 

6.福德成就,所欲随意自在。(因到龙宫,取得如意宝珠,回到本生世界,发大誓愿说:若我从此能在成佛道上随意厦脱一切有缘众生,坚固不退转的话,这颗从龙宫取回的如意宝珠,从此刻起,随我意愿出生一切宝物,随人所需,尽皆施予,不令匮乏。当菩萨作这样的誓愿后,当时那颗如意宝珠便像大地般地显现变化,令旁观者都看到祥云普遍的现象,顿时种种宝物、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无量人类所需之具,如雨而下,一切具足。而当那位菩萨行者离世之后,那颗“如意宝珠”仍然普雨宝物,直到当时的众生福德享尽为止……)。

 

(按依智度论卷十说:如意宝珠出自佛舍利,当法没尽时,诸佛舍利皆变为如意宝珠)。

 

卷三十四又说:“若作法性生身菩萨,如文殊等,在十住地有种种功德具足,众生见者,皆得如愿,譬如如意宝珠所欲皆得。”

 

八十华严卷三十九亦说:“十地菩萨能随其意,雨众宝物,如众生心,充满其愿。”

 

由此可知,当一个菩萨行者修学布施的内证境界,到达十地菩萨深广的福慧证量(以上只是略说),便能真正达到外布施圆满成就的境界。(见华严经十地品、十地经等)

 

4.内布施圆满相

 

一分菩萨行者在行外布施,尚未达到以上所说外布施行为的深入发心时,是很难由外转内,修成内布施圆满相,当然由内、外施齐修,也能增长菩萨内布施心态的加速成长,然而更要配合四无量心定及甚深三昧力的修持才能彻底做到的。

 

如智度论卷八十说,菩萨经过无量劫以来,常修毕竟空法,以及为众生修集慈心三昧,故能在布施身命时,深观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空无自体,不起瞋恨心而成就内施之德。

 

并且菩萨在最初行布施时,即经常发愿说:愿将身肉布施与众生,并愿引渡乞我肉者及食我肉者,修学佛法,而不生瞋恨之心。(智度论卷八十八)

 

就因为菩萨世世发此施身施命大愿,故能累世转增其大悲心量,在见闻之者求索身命时,义无反顾地弃舍身命,欢喜承担施身之痛,而不瞋、不恼,无丝毫怨悔之心。

 

想要在今生学菩萨行身施—脑死后,捐献器官甚至发愿活生生的行身命施的善男信女,绝对不可忽视开发“悲愿心—修学四无量心定”的重要性;因为你的悲悯众生心,才会有身命施—捐献器官的义举,然而坚固的慈悲行愿,是带引你的身施行为,达到不堕恶道,获得来世福德果报不可缺少的基础。我们看菩萨在未证法身前,世世以身命布施,甚至为法舍身,而加速其断身执、证空性的力量。在获证法身(断七识我执)后,仍然为度众生而续行身施,但彼时因证法身、我执断,而使悲愿心巩固,当行身施而命未断时,只要一发誓愿心,就能令身体平复如初(智度论卷四、卷十二)。这是大菩萨以其异劫薰修不退的禅定力量及大悲心量成就,才能完成身体复原如故—“心能转物”的境界。而当菩萨行内布施,达到能令割截的血肉,恢复如昔正常的色身—身心康健时,就是菩萨获得布施圆满相的特征之一。(如大般若经卷三九九,有菩萨为法舍身,在成佛道心已得不退转的情况下,而令身形平复如故的记载)。

 

5.内外施圆满相

 

1)结业生身圆满相

 

大智度论卷十二说:“菩萨有二种身,一者结业生身,二者法身,是二种身中檀波罗蜜满,是名具足檀波罗蜜。”

 

如菩萨在未得法身、烦恼(结使)未断前(结业生身),能以一切宝物、国财、妻子、头目、髓脑尽用布施,而心不动转,因一分菩萨在初发心行布施时,即舍离五欲(大方广大轮经卷七),故能深观所施财物,从因缘假合而有,仔细推敲求其实性,都不可得;于是在无量劫以来,经过有相布施,到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施舍,成就无相布施功德(金刚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四),觉悟一切有相、无相之实性,皆清净如涅槃相,虽获无尽财宝的果报而心不贪着。在菩萨未证无生法忍前,能够于每一世的受生中在布施时随时做到:能以一切内外所有身、物尽用布施,而且不论布施之物的大小、多少、粗细……,皆不会生出吝惜、贪执之心。并且真正发出平等布施心—在布施时不择对象,不会做这样的分别:大人应与,小人不应与;贫穷人应与,尊贵人不应与;出家人应布施,非出家者不应布施;人类应布施,禽兽不应施。施不求报,又得“布施实相”。而且布施者的心理,没有“昼、夜、冬、夏、春、秋、吉、衰”季节时令之分,一年四季随时行施,乃至布施头目脑髓心无悔惜,令乞施者,皆大欢喜,普结未来引渡之缘。在行法施时,也是一样,不分贫富贵贱,从世间法至出世间法,因材施教,绝不吝藏法财,不教授人。菩萨如果在行内、外布施时,达到这种“无相、无着的净施”境界,就称为菩萨结业生身(在分段生死受生中)做到修学布施波罗蜜“具足圆满”(此外如“法施圆满相、无畏施圆满相另论)。

 

2)证法身后布施圆满相

 

而当菩萨自末后肉身(最后分段生死中的受生),得证无生法忍,舍肉身得证法身后,能于十方世界的六道受生中,变现无数化身,并且每一个化身,皆能在一时之间,变化种种珍宝、衣服、饮食惠施众生,并且以国财、妻子、头目、髓脑等内外所有财物、身躯尽用布施,满众生愿,并且为众生运用种种譬喻、论议、语言、方便及诵读方式,讲说世间、出世间的一切道理,令无数众生,步入佛门,修学佛道。当菩萨获证法身后,能将物施、财施、身施、法施,做到以上所说能化现无量财宝给足众生,一时能随一切上、中、下根器,普为说法,皆大欢喜,一时之顷,并能化作无央数身,供养十方诸佛,便称为法身菩萨行布施波罗蜜具足圆满。(大乘经典中诸如华严经、大般若经、大宝积经中广述)。

 

而当菩萨在分段生死中行布施及证法身后以变化身行布施的历程,都能做到具足、圆满,就称为菩萨“内外施圆满成就”。

 

6.法施圆满相

 

一个菩萨行者法施圆满的象征,当然表现在多劫以来对于世间法、出世法无碍辩才累积的成果—四无碍辩才上,四无碍辩才即是指法无碍辩才、义无碍辩才、词无碍辩才、辩说无碍等四种辩才(按四无碍辩才义将在“智慧辩才愿”及“辩才无碍愿”中广释)。

 

如十地经卷七所说:“菩萨住此善慧地(九地)时,具法师行,以无量智随行善巧,以诸菩萨四无碍解所引音词,而演说法,于此菩萨圆满无杂四无碍解,恒常随转。”

 

而且九地菩萨获得四无碍辩才时,便能于果地中“于一念之顷,通满三千大千世界,随一切有情意乐差别,而为说法。又能以一音词演说妙法,能令大众皆能解了;或随菩萨之欲,以种种言词音支剖析,令诸大众皆得开悟……。”

 

这即是大菩萨成就法施圆满的显相之一,广说无量。(见十地经卷七、十住经卷四,渐备一切智德经卷四)。(按法施圆满相非本愿述说范围,故略述之。)

 

7.无畏施圆满相

 

菩萨行者无畏施圆满的象征,当然表现在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所说观世音菩萨获证“现一切色身三昧”后,随类变化种种形相,于众生怖畏急难之中,广施无畏救拔的显相上。

 

如法华经卷七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昔得解脱……。是菩萨皆以无畏施于众生……,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按无畏施圆满相,亦非本愿解说范围,但亦属布施圆满相之一,故略述之)。

 

8.供佛圆满相

 

1)财供养圆满相

 

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八说:“如来所有一切神通事业佛法胜相,皆是菩萨宿修大行,以世间所乐财物,奉施如来,以摄受故,求甘露法,求寂静涅槃。”

 

大智度论卷三十说:“菩萨业有二种,一为供养诸佛,二为度脱众生。以供养诸佛,种下授记因缘,并得无量福德,持是福德利益众生,所谓满众生愿。”

 

由以上经文可知,菩萨行者以财、法二施供养诸佛有四种目的:一是为求佛法,一是为求寂静涅槃,一是为求诸佛授记,一是为得无量福德,利益众生。

 

菩萨以此“初发心”,而在无量劫中发菩提心,依愿导行,称念佛名,广修福德,求生诸佛世界,供养诸佛,听佛说法,深修定慧,当获得广大福德时,又回入浊恶世界,以财、法二施普济众生。

 

而一个亲近、供养过无数诸佛及受持法藏,以布施心圆满般若波罗蜜,证入不退转地的大菩萨行者,必然获得财宝无量、福德自在的果报。从亲身供养佛,到化作一身、二身、三身、百身、千身、万身、百千万亿化身供养佛,都能随意往返十方世界,用种种妙华、珍宝等庄严之具供养诸佛,而任意自在,远近无碍。这在诸大乘经论中多有记载。

 

如华严经贤首品至十地品记述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之前,都没有离开以“愿力见佛、供佛”的重要圆满佛道的行愿资粮。就是已经亲见智慧光明心地的菩萨,如初地至十地菩萨,不但没有离开供养佛的行列,更因定慧力的深入,为了报佛法乳之恩及普渡十方世界的众生,而变化千百亿化身,到十方世界去供养无量诸佛,广度众生。

 

如大智度论卷四十六记述:“菩萨摩诃萨乘放大乘时,以五神通而自庄严。菩萨住是大乘修持中,一时变身无数,至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度脱众生,常不离诸佛,乃至成就佛道,恒常不离此大乘菩萨行。”

 

这是说明菩萨在尚未证入不退转地前,绝对不会脱离经常发愿到十方世界见佛、供佛、闻法度生的行列。就是获证无生法忍、证入不退转地的大菩萨行者,仍然没有脱离到十方世界见佛、供佛,修学布施波罗蜜等六度的行列。

 

如大般若经卷四百四十八、四十九说:“不退转菩萨,经过无数大劫,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以无量种上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财、花香等物,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无尽诸佛,复于无量诸佛所,修行布施波罗蜜……。”

 

八十华严卷三十八亦说:“菩萨住此不动地(八地),以三昧力,当得现见无量诸佛,恒不舍离承事供养。此菩萨,于一一劫,一一世界,见无量百佛、无量千佛,乃至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佛,皆恭敬、尊重、承事、供养一切资生之具……。”

 

智度论卷三十又说:“有菩萨知佛无所须,又如诸物虚诳,如幻一相,所谓无相,为教化众生故,随众生国土所重,引导故供养。复有菩萨得甚深禅定,生菩萨神通,以神通力故,飞到十方佛所,或于佛国所需,遍雨天华,即时布满三千世界持供养佛;或雨天栴檀,或雨真珠光明鲜华;或雨七宝,或雨如意珠大如须弥;或雨妓乐,音声精妙……,供养诸佛,如是等名为财供养。”

 

而当菩萨达到“能以一一化身,化出多手、或百或千或超过是数(如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此一切手皆持无量超过诸天上妙华香殊胜可爱种种珍宝,奉散、供养如来及佛舍利,复从如是一切化身,化出无量上妙音声,歌赞如来广大甚深真实功德;复从如是一切化身,化出无量最上最妙环玔璩印宝庄严具,幢盖幡灯种种供具,供养如来及诸佛舍利,于一切佛土,往来供养,皆得无碍自在,供具如意(众具自在)的程度”(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便称为菩萨显发供佛圆满相—属于财供养圆满相的一种。而印证了本愿所说“净土菩萨,在诸佛前,供具如意—财供养圆满的布施修证成果。”

 

由此可知,极乐净土中充满了此处所说已经在宿世中广修布施波罗蜜,往返十方诸佛世界,供养诸佛,获得供具如意—财供养圆满相的不退转菩萨。

 

2)法供养圆满相

 

以上是大菩萨在财供养方面显发布施波罗蜜圆满相的成就,现在再来探讨菩萨行者在以法供佛获得法供养圆满相的成果是什么?

 

如大智度论卷三十说:“又菩萨行六波罗蜜,以法供养诸佛;或有菩萨行一地法供养诸佛,乃至行十地法供养佛;或时菩萨行无生法忍,自除烦恼及众生烦恼,是名法供养佛。或时菩萨住于十地,以神力故,令地狱火灭,于饿鬼道昔得饱满,令畜生得离恐怖,令生人天渐住阿鞞跋致地(不退转地),如是等大功德力故,名为法供养佛。”

 

又说:“菩萨供养诸佛法王故,得受记(版主注,此字打不出来,上草下别),以无量善根珍宝,及得无量智力,来入众生善人供养贫者,随其所须而给众生,魔民邪见外道之属悉皆破坏,是为供养诸佛,欲满众生所愿。”

 

由此可知,菩萨行法供养佛的基础是行六度波罗蜜,而菩萨行六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佛心本性,与佛同证法身。所以凡是在菩萨行六度末成佛的中间,一切为证菩提而利益众生的所有事行,皆称为法供养佛。

 

如大乘经论中广说,获得神足自在的菩萨,能够往返十方与其有缘的无量饿鬼世界中,变化种种饮食、衣被,令其充足享用。当其享用完毕之后,皆在菩萨的教化下,启开宿世善根,激发成佛之心。

 

菩萨又用神足通,往返与其有缘的十方无量地狱世界中,能令罪报将尽、宿根显发的众生在菩萨开导下,暂息地狱、饥渴、受苦之心,得到温饱。并使宿根力强的罪苦众生提前开启宿德善心,生到人天之中,因此而获得善知识的指点,启发成佛之心。

 

菩萨又用神足通,往返与其有缘的十方无量贫穷人家,施舍财物,又到富贵人家,施予异味异色,令其欢喜接受;因此布施感恩因缘,皆发成佛之心。

 

菩萨又用神足适,往返与其有缘的十方无量欲界天中,应机开导,令其开启修道之心,除却享受天上欲乐之念,皆发成佛之心。

 

菩萨又用神足通,往返与其有缘的十方无量色界天中,以菩萨禅法引导其去除色界着定之心,启开出世禅修之意,从此走向修学佛道的无上禅定境界而不退……。(大般若经)

 

菩萨行者就是这样经过引渡无数众生踏上佛道的修持历程,而使自己在利他的事行中,完成开发十地的福慧资粮,完成法供养佛的修持。而当菩萨从发心欲行法供养佛,进入“身入禅定,护证甚深禅定,从其身变出无量身,化作种种供养之物满诸佛世界,以此妙物供养诸佛”(智论卷十),到觉悟以神通力变化外物供养佛,不如与佛同证法身—用法身供佛,圆满十地修法,才能彻底报达法乳之恩的道理,真正做到如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所说获证“现一切色身三昧”,用神通力释放出“三昧真火”,以悲智之火烧尽烦恼色身,当下愿现法身真体,而使得悲智光明,偏照无量无边世界的程度,便称为菩萨成就法供养佛—布施波罗蜜圆满相的显相之一。(前为已说明)

 

3)净土菩萨如何获得供佛圆满相?

 

极乐净土中的菩萨,无论以财施供佛或者法施供佛,都能具足圆满,何以证明呢?如无量寿经卷下说:“净土众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具足……,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

 

观无量寿佛经也说:“上品上生者,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

 

净土经典明示,净土众生在证无生法忍后,便能于须臾之间,以神足通力经历十方世界承事、供养诸佛。而不愿所说的“净土菩萨到十方诸佛世界,供养诸佛,以其所欲,供具如意”的愿文,亦正是菩萨过渡到圆满修证布施境界—法供养佛的必经过程。当净土菩萨获证“现一切色身三昧”时,亦能做到如法华经所说,与佛同证法身—以法身供养佛的最高法施境界。

 

9.布施果报圆满相

 

1)布施果报圆满的显相

 

大般若经卷四百六十七说:“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以离相无漏之心而行布施……,如是乃至圆满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形好,而不摄受施异熟果,虽不摄受施异熟果,而由布施波罗蜜多善清净故,随意能办一切资具。”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五又说:“十住(十地)菩萨在无数佛所,变现己身,如是无量,现在手掌,以是手掌,精进供养十方诸佛,一一手掌,示江河沙华,在诸衣祴上,以用供养诸佛世尊……。”

 

大智度论卷四十六又说,菩萨获得布施圆满相时,“能令三千大千世界变为琉璃,化作转轮圣王,随众生所欲,须食与食,须饮与饮,衣服、卧具、花香、房舍、医药……种种所须,尽给与之,与已而为说法,所说应六波罗蜜法,众生闻是法者,终不离放六波罗蜜,乃至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卷四十六又说:“菩萨内外施具足,福德果报圆满时,一切众生皆来依附。”

 

由此可知,无量寿经卷上所说的弥陀“其手常出无尽之宝,衣服、饮食、珍妙华香、缯盖、幢幡、庄严之具……,如是等事,超出天人,而得自在”。正是十地菩萨布施圆满的修证境界。

 

由此亦说明了菩萨布施果报圆满的显相,有几点特征:1.获得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相2.眷属圆满3.财物无量4.法施无厌5.权贵具足6.所求如意7.满众生愿8.神通如意9.供具自在10.十地圆满(见十地经)

 

2)外布施果报圆满相

 

现在再来看外布施果报圆满相,诸经论多有说明,如大宝积经卷四十一、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十七、十善业道经及发菩提心经论卷上等皆有说明初发心布施时,必然获得果地的无量福慧显相(因中说果),如诸经说:

 

布施饭食—获得长寿、辩才、安乐妙色、雄力勇健的果报。

 

布施饮料—获得永离一切烦恼渴爱的果报。

 

布施交通工具—获得一切利益安乐众事的果报。

 

布施衣服—获得成就惭愧心,皮肤清净犹如金色的果报。

 

布施香鬘—获得净戒、多闻、诸三摩地、涂香圣行,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末香涂香—获得遍体香洁,妙香圣行,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诸美味—获得甘露上味,大丈夫相,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舍宅房宇—获得与一切众生为舍为洲,为救为归,为所趣向的果报。

 

布施医药—获得无老病死,圆满甘露不死妙药,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资生之具—获得菩提分法、胜妙资具,圆满具足的果报。

 

布施灯明—获得如来清净五眼,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音乐—获得如来清净天耳,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摩尼真珠及一切珍宝—获得如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种种妙宝及众名花—获得如来八十种随显之相,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象马车乘—获得广大徒众、眷属围绕,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殊妙园林—获得禅定、解脱、等持圆满具足的果报。

 

布施财谷库藏—获得诸法宝藏圆满具足的果报。

 

布施奴婢仆使—获得所作自在,身心闲豫,如佛自然智圆满具足的果报。

 

布施男女妻妾眷属—获得最胜可爱可乐可意无上成佛圆满具足的果报。

 

布施四洲(国土)自在一切王位—获得菩萨一切善法成就一切智慧圆满具足的果报。

 

布施五欲妙乐—获得成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蕴(五蕴色身)清净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上妙嬉戏娱乐器具—获得清净游戏法乐,无不具足的果报。

 

以上略说外布施果报圆满相,广说无量。

 

3)内布施果报圆满相

 

内布施果报圆满相,诸大乘经亦多有说明(因中说果),如大宝积经说:

 

布施双足—获得圆满法义之足,趣菩提座,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双手—获得圆满清净双手,拯济众生,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耳鼻—获得诸根圆满成就,无有缺坏的果报。

 

布施身体—获得清净无染威严佛身,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双眼—获得观视一切众生清净法眼,无有障碍,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血肉—获得坚固身命,摄持长养一切众生,真实善权,无不具足的果报。

 

布施髓脑—获得圆满金刚坚固不坏之身的果报。

 

布施头顶—获得超出三界,修证一切种智,圆满具足的果报。

 

以上略述内布施果报圆满相,广说无量。

 

10.总结

 

而以上所说菩萨布施果报圆满显相之一—三十二相,正是后续“三十二相愿”,所要说明的内容。

 

净土中的每一个众生,皆具有三十二相,便代表净土中的天人、菩萨及声闻行者必然在过去生中,种下深厚的福德资粮,而当在净土获证无生法忍后,就能于一刹那间—往返十方世界,亲近、供养诸佛。纵然未证无生法忍,在佛力的加持下及自身定力成熟时,也能于“净土的时间—每日晨朝之时,持名贵天华,于一食之顷,飞至他方无量世界,供养百千俱胝诸佛(十万亿佛);于诸佛所,各以无量花树,持散供养,还至本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此正是印证了本愿所说的:极乐世界中,现在正有不可思议的无量地上菩萨,运用神通力,往返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广修布施波罗蜜。又有无尽的天人众生,正在本国亲近、供养阿弥陀佛,学习布施波罗蜜,开发了无量的神足境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因此现在正在娑婆世界欲步入修学布施波罗蜜的初发心菩萨,应该说是凡夫学佛者,皆应对极乐世界及十方诸佛世界久学布施的大菩萨,生出最崇敬的效学、赞叹之心。

 

若是更能将今生“净施”功德,回向净土,并选择往生极乐世界,便能像净土的菩萨大众一样,从此稳当的走向布施波罗蜜的圆满修证境界,入佛知见而无疑碍。

 

你自诩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菩萨行者吗?那么认识并建立初发心菩萨的修行道路—为成就道业,广度众生而往生净土,供养诸佛,随佛修行,是不容忽略的事实。愿好学者善思之!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般若文海佛教经典图书馆

Like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