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小品
张有恒教授着
清凉小品原来是我在民航局为每个月的庆生会,陆陆续续写成与同仁分享的小品文,目的是希望帮助同仁减少烦恼及增长清净心,所以取名“清凉小品”。前三十篇曾分别以十篇一辑印制成册,此次合辑将前三十篇与新完成的十篇集合成书,赠送读者参考收藏,而独立的每一篇文章可以分次阅读,方便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每天花一点点时间,观照我们自己的“心”,让我们的心真正回到“清凉”的故乡。
我们一般人追求幸福、成功,多是向外驰求,不知反躬自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以改造命运。因此在快速变迁的环境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心”常被外境所转,尚未有幸福,烦恼就先来了,这证明了我们的方法错误。本书小品文的目的除了希望读者能在阅读之后能获得心地清凉之外,亦期望大家能了解正确追求幸福美满的方法,及介绍究竟圆满智慧的佛教教育的本质。此次收录的四十篇清凉小品,就是个人对佛教教育基本观念的说明与阐述,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希望透过清凉小品,将利益众生的佛法与诸位读者分享。
这本清凉小品没有版权问题,若读者对其中的文章心生欢喜,欢迎您翻印与朋友分享。并愿大家起而行,变化内心气质,使社会祥和,人人欢喜自在!
张有恒谨志于民航局
民国八十九年九月二十日
在进入千禧年之际,以一句“千禧万福”祝福别人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不过,吾人当知“千禧万福”是一句客套话、祝福话,并不能够凭空得到,而是要靠自己修得的,因此我们不能光有“说法”或“想法”,而无“作法”,因为那是流于“空谈”,并不能使大家真正受用。在此依照佛法的观点,特别提出每一个人如何达到“千禧万福”的作法:
l、要经常保持微笑:亦即用微笑面对每一天,以微笑来广结善缘,带给别人欢喜、快乐,并且学习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弥勒菩萨,如此可使自己扩大心胸、开拓视野,凡事往好处想,并且保持愉快的心情,随时掌握幸福美满的感觉。
2、多去服务别人、关心别人:把“别人当成另一个自己”,多去关心别人。诚如证严法师所说:“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并为人服务是值得庆幸的”。在为大家设想、服务的过程当中,自己就在其中,因此能“为别人着想,就是菩萨;为自己设想,就是凡夫”,所以我们应该秉持“人人是我服务的对象,时时是我服务的良机,处处是我服务的场所,事事是我服务的题材”之态度,以自己的体力、智慧、时间或物质来服务或帮助大众,以累积自己的福德,如此必能随时产生欢喜心,因服务别人就是服务自己,使别人快乐,就是使自己快乐啊!
3、要能看破、放下,具备人生的智慧:吾人须知“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在日常生活当中,能了知:“万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因有些事不是我们一己之力所能掌握的,凡事随缘而不攀缘,因一攀缘便易生患得患失的心理,如此便看不开、放不下,而产生烦恼、痛苦,所以平常能看破、放下,便能自在、快乐也。
4、随时提起佛号:多念佛号(阿弥陀佛),可增长自己的福德智慧。经云:“念佛一声,可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礼佛一拜,罪灭河沙”。何以念佛、拜佛有如此大的功德,此乃因佛是大觉悟的智者,且佛性人人本具,不假外求,念佛能使我们保持觉性不断,伏住贪、瞋、痴的烦恼,随时充满法喜,况且念佛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所谓“求人不如求己”、“拜佛是拜自己的佛性”啊!
以上几点作法,简单易行,吾人若能落实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必能真正的离苦得乐,并且在千禧年当中得到“一千个欢喜,一万个幸福”的果报。
最近曾听过一段故事。有一位小学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目:“爸爸的志愿”。有一位小学生问了爸爸的志愿之后,写着,“我的爸爸志愿很单纯,他只希望吃得下,睡得着,笑得出来”。等到这位小学生到学校交卷后,回来质疑他爸爸:“别人的爸爸志愿都很伟大,都希望当大企业家、董事长、科学家、市长、立委、总统......”。
在我们目前功利的社会,名闻利养是人人追求的目标,为了追逐名利,你争我夺,明争暗斗,“抢钱”、“抢名”不择手段,甚至有人大言不惭地说“物竞天择,优胜劣败”,使得这些负担家计的爸爸们为了生存,承担很大的压力,导致无法吃得下、睡得着,甚至没办法笑得出来,每天为了公事、私事患得患失、愁眉苦脸。
禅家有言:“道在日常生活中”。换言之,“饭来张口,茶来伸手,困了睡眠”是“道”,“与事无争,于事无求”也是“道”。因为“道”就是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觉悟的心;“少欲知足”“知足常乐”亦是“道”;不会因别人的恶言相向,“一声”就跳起来,也是“道”。所以“道”是金刚经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道”使我们回归善良的真如本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道”使我们“无忧无虑”,没有烦恼,“道”使我们能够吃得饱,睡得好,笑得大声,这是我们人人应该立下的志愿啊!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提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以世出世间法来说,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必有三缘:第一、好的老师,第二、好的同参道友,第三、好的经书。其中,以好的老师最为重要,如师说所言,老师可以他的经验教导我们,解开我们心中的疑惑,并且传授我们专业知识,以及待人、处事、接物的道理。
以佛教来说,所谓“佛教”就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所谓“九法界”的范围,包括六道,天、人、阿修罗(三善道)及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的众生,以及三圣(声闻、缘觉、菩萨)等,都是佛陀所要“教育”的对象;此外,佛亦发愿生生世世要教化我们,使我们能够转凡成圣,化恶成善,所谓“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由此可知,佛教的教育,乃是超越空间与时间的,不局限于地球,亦不仅限于一世。
很多人把佛教当作“宗教”,把佛菩萨当“神明”来膜拜,甚至“神佛”不分、或认为“佛教”是迷信、消极、逃避现实,这都是错解了如来真实义。盖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为华语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因此,释迦牟尼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他的志愿就是要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帮助我们去除妄想、执着、分别,使我们的烦恼减少,并且活得自在、幸福、美满,进一步恢复自己本具的智慧、神通、德能与才艺,如此而已,并无任何迷信的色彩。所以佛陀与我们是“师生”关系,而非其他宗教的“父子”关系;“菩萨”则是我们的学长,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总之,佛陀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应当效法老师的大弘誓愿,依教奉行,荷担弘法利生的工作,使众生究竟离苦得乐,以报答师恩于万一。
在医学院曾有一位教授做了一项实验,即教授发给每个学生一颗药,说这颗药会使血压上升;服药不久后测量血压,果然都上升了,其实那颗药仅仅是颗糖粉而已。又有另一个故事,即有一位病人因感冒咳嗽到医院看病,经医院X光检查,说是得了肺癌,病人得了这个消息,病情更加严重,几乎没办法下床,就在床上等死,后来隔了一个星期,医院打电话来道歉说,重新检视原来的X光片,发现他得的病仅是普通的感冒,而非肺癌。那一位病人听到这个消息,立刻从床上跳起来,隔没多久,病也就好了。
由上述的两则故事,正好验证了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一切法由心想生”的道理。所以我相信有些癌症的病人,不是因“癌症”而去逝,而是被“癌症”吓死的!只要我们不要病痛放在心上,而时时刻刻以“利益众生”“服务众生”为念,放下一切的妄想、执着、分别,则心中不会因稍许不如意的亭,就耿耿于怀,或因小小的事情就发脾气骂人,如此身心清净,自然百病不侵,一切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在此,可能有人质疑,既然“一切法由心想生”,为什么我们不能随意变现一个如意的事物来享用(如变一只会生金蛋的金鹅)呢?此一问题的答案是:因为我们的心识,仍受到业力和业果的重大束缚和限制,未得究竟解脱和自在的缘故啊!然而,还好在佛法当中,只要我们能够老实念佛,心中有“阿弥陀佛”,则“心净则土净”,可超越一切业力的束缚,将来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才是真正“心想事成”的世界!
在目前现代化的社会里,由于通讯科技的进步与电脑的普遍化,求新、求变、求快速可说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每一个现代人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外在环境急遽变化的挑战,所要学习的范围与知识,非常的广泛与复杂,令人有“学海无涯”之感。幸好先圣先贤以其经验告诉我们:“简单就是妙法”,世出世间第一殊胜的法门,一定是非常简单、容易的。以世间法来说,中国学术的大根大本——“易经”,以简单的乾卦与坤卦,说明“简易、变易、不易”的哲理;至于佛教的净土法门,如无量寿经所介绍的内容就是说明以一句“阿弥陀佛”圣号,能一生究竟成佛的道理,非常适合现代人的需要,并且符合时代的潮流。
盖一句弥陀,人人能念,个个能行,名召万德,妙感难思,从有念巧入无念,即凡心是佛心。如弥陀疏钞云:“齐诸圣于片言,越三祇于一念”,极圆极顿,至简至易,只要肯念,成佛有余。是故一句“阿弥陀佛”是我们超越生死轮回之简单妙法,亦是日常生活中协助我们伏住贪、瞋、痴烦恼,时时刻刻充满法喜的无上妙方也。
佛法的要义包括在禅学里,但一般人所体会的禅,往往停留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阶段。殊不知“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艺术。透过“禅”,我们可以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幸福美满的人生。因此,目前的每一个人都需要禅的智慧,特别是生活在紧张、忙碌而又多欲的现代社会,最需要禅的洗涤,求恢复心灵的自由,披露生活的真情。
“禅”,依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的定义是:“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名禅定。”又说:“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由此,可知“禅”在现代的意义,乃是要具有“超越”现实之是非、善恶、美丑、生灭....等等对立法的智慧,不为外在尘劳的事相所影响,同时在内心中常存正知正见,具有宽容的人生观,这就具有“禅心”的人了。换言之,一个人必须懂得放下一切虚荣,放下跟别人互别苗头,放下不合理的欲望、烦恼,这是佛法上所谓的“真空”;然后依据自己的本质,自在地生活,好好的实现人生的抱负,这是佛法上“妙有”的境界;而“真空妙有”就是“禅”,也就是要我们在生活当中,能够不被外境(如喜怒哀乐、人我是非)所转,进一步能够转境,如此在现实生活当中,便会过得快乐和自在了。总之,“自性空”不碍“缘起有”,所以无妨因果的建立;而“缘起有”不忘“自性空”,所以没有万法的执着,这可说是“禅”的最高境界了。
“禅”也教我们在人与人相处时,要留有“空间”,如此彼此就没有计较、没有对立,友谊自然流露出来。例如,家庭、社会或国家的每一成员,能够互相尊重,互相宽容和尊敬,彼此就会减少摩擦,这就是“空间”,也就是“禅”的智慧。一个冲突、一次车祸、一起战事、一场灾难,都是因为失去“空间”或“禅”的智慧而造成的。
因此,在禅者的眼里,“宽容”是性情的空间,所以有容乃大;“从容”是作息的空间,所以要稍安勿躁;“戒律”是自我的空间,所以要遵守戒律,才能不役于物;“布施”是实现慈悲的空间,所以有布施才有欢喜。读书太用功了,必然失去原创性的智慧,因为失去了自我思考的空间;爱情太执太深了,必然会产生烦恼和痛苦,因为彼此没有空间可以回旋;个性太急躁了,就会刚愎自用,而坏了大事,因为丧失了洞察事理的空间;工作太忙碌了,就失去生活上种种情趣,因为没有空间让自己恬适下来欣赏生活。
因此,“禅”要我们日常生活中,能随时保有适度的空间,破除一切执着与烦恼,并且不与别人竞相比较,这才是禅者的生活;总之,唯有放下一切贪执、不安及防卫的心理,我们才能看到光明的自性,呈现光明自在的人生;也唯有把一切尘劳、烦恼、争夺、高傲和自负通通放下,我们才能活在丰富的人生之中。
最近根据董氏基金会的一项调查,台湾多达一成半的人是天天生气,而六成以上的人平均每周生气一次。此种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人,每个礼拜都有一次心情不舒服的时候,此种心理状态不只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品质。现代医学证实,生气动怒对人体健康至少有十害。一害肝脏:肝主怒,怒则气机郁滞;二害呼吸系统:可引起气促、胸闷、肺腔膨胀;三害消化系统:可致骨黏膜充血,胃酸分泌过多;四害心血管:可致全身肌肉紧张,心跳加快;五害神经系统:引起神经衰弱、反应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六害肾脏:逆气冲击肾脏,会出现肾衰,腰膝酸软无力;七害泌尿系统:可引起尿急、尿频;八害皮肤:可引起皮肤干燥、萎缩;九害内分泌:引起激素分泌紊乱,造成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十害引发猝死:现实生活中大怒暴怒后面红耳赤、心悸血涌,吐血而死者,心肌梗塞而死者不计其数。因此,生气对人体百害而无一益。
“生气”在佛法称之为“瞋”,尤其是在“逆境”的时候容易发作,是“三毒”(贪、瞋、痴)烦恼之一,对个人的修持影响甚钜,因为“瞋火烧功德林”,人一发脾气,就把所有的“功德法财”烧得精光。换言之,修行人一生气,“清净心”便丧失了,所修的一切功德便归于零。因此学佛的同修要好好护持这颗心,要随时保持心平气和,如此方能“积累功德”,达到希圣希贤的境界。
大致而言,会使我们生气的情境,大致可分为三种:
1、、遇到不讲道理的“疯子”:和这种人有理说不通,不必和他斤斤计较,更何况丧失神智的“疯子”,在法律上,对其所作所为,无法追究其责任,因此受到疯子的侮辱,不必生气。
2、、对方有道理,是我们自己的过失:在这种情境下,即使对方大声指责或痛骂我们,我们也要虚心接受,不能“死不认错”或“恼羞成怒”,并且要“知错能改”才是,因此也不该生气。
3、对方没有道理,刻意以尖酸的语言,激怒我们,惹我们生气:在这种情境下,要切记:“生气就是把别人的过失,拿来惩罚自己”,以及“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要把所有的逆境当作修行的考验,更进一步要感激对方,不惜造业来成就我们的道行,因此我们要有智慧来面对外在的逆境与挑战,因为“心随境转则苦,境随心转则乐”啊!
总之,生气是可以自己控制的。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生气的心理状态,并且进一步以智慧来面对“生气”的各种情境,如此多一份修持,就多一份涵养,久而久之,就能达到“无瞋”的境界了。
曾看到一位无名氏所写的一段文字:“起初,我想进大学,想得要死;随后,我巴不得赶快大学毕业,好开始工作;接着,我想结婚,想有小孩又想得要命;再来,我又巴望小孩快点长大去上学,好让我回去上班;之后,我每天想退休,想得要死;现在,我真的快死了......,忽然间,我明白了,我一直忘了真正去活。”由上述文字可知,我们大多数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常常期待或盼望下一个美好时光的来临,而真正引颈企盼的美好事物实现时,却又不知珍惜感恩,而让他迷迷糊糊地过去了,好像我们每一天是在为未来而活,而无法享受眼前的时光。
禅家告诉我们:“要活在当下”,就是要我们将全副心神贯注在眼前手边的事物,让心灵毫无杂念地去体验当下,享受当下的时刻(Enjoy the Real Moments)!我们大多数人大都无法全然专注于“当下”所做的事,我们把大部份的时间、精力,浪费在胡思乱想、心不在焉上,以至于很难拥有真实的刹那。当我们的生命耗费在后悔过去或为未来做准备,而非享受眼前时光时,我们便失去了欣赏生命过程每一分喜怒哀乐的心情;我们如果相信在拥有某种经验、或某种财富、或某种地位之后,我们就会快乐,那像是活在虚无飘渺当中,同时事实证明,一旦我们达到目标之后,我们往往再一次把快乐顺延到下一个目标上,这种无法“活在当下”的习惯,将使我们无法过得快乐自在!
总之,“活在当下”就是要专注目前所做的工作,不怀念过去,也不寄望未来,而只是全心全力地去体会及品尝当下的每一个经历,而非结果,如此将随时充满喜悦安乐,“当下就是永恒”,生命的意义就在其中。
【本篇文章之内容,主要系参考安吉丽丝(Angelis)所著之“活在当下”一书(黎雅丽译),天下文化出版,民国85年】
一般人如果每天做相同而且辛苦的工作,一定会觉得很厌烦。尤其是公务人员,好像永远没有解脱的一天,很多人常因此而苦恼。假如能将观念转变过来,就会做得非常快乐而自在。凡夫观念中常常执着有“我”—如我在做,我好辛苦,我为什么替他们做,我为什么不能得到应有的升迁......,愈想愈烦恼,愈想愈不快乐。若学菩萨道,发大誓愿要帮助、服务众生,他的想法和看法就不一样了。因为所谓“菩萨”,就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也就是“觉有情”的意思,因此菩萨就是“觉悟的众生”,也要以自己所觉悟的真理,去帮助其他未觉悟的凡夫,使其也能够觉悟,因唯有真正的觉悟,才有快乐幸福可言。反之,若吾人不能觉悟,并且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不了解,将可能由于一时的迷惑颠倒或错误的观念,导致错误的说法与做法,如此势必要承担其所造成的不堪设想的苦果了。
菩萨道之“六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六个科目。吾人行菩萨道,第一要修“布施”。布施以财施为主。财施又分“内财”与“外财”,外财是指在外面赚钱,供养一家人,内财是用自己体力、时间与智慧为民众服务。“持戒”就是奉公守法,不取非分之财。若能每天有耐心的从事自己本身的工作,不疲不厌,就是“忍辱”。对自己的业务,每天要求改进,希望明天做得更好,就是“精进”。虽然每天做很多的事,心地能够随时保持清净,一尘不染,就是“禅定”。清净心中常生智慧,法喜充满,即是“智慧”。
由此可知,只要我们觉悟了,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可以学菩萨行,修菩萨道。举例而言,如果我们尽心尽力将工作做好了,即是公务人员的榜样,推展开来就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个社会、国家、世界,乃至于尽虚空遍法界,所谓“公门里好修行”,就是这个道理。吾人若能经常以“学做菩萨”、“力行菩萨道”的精神,多付出,少计较,渐渐将我执去掉,并且把“别人当成另一个自己”,以服务社会,利益一切众生为前提,并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如此将随时法喜充满,欢喜自在!
在目前纷纷扰扰与物质欲望充斥的社会,往往使人迷失了自我。面对尘世的种种苦恼、忧愁、逆境与挑战,吾人应如何自处,方能使身心安顿,并获得幸福、快乐、自在、美满的人生,进而出离生死苦海,乃为每一现代人今生必修的功课。
“华严经净行品”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得到清净的身、语、意业,并获得一切胜妙功德,应“善用其心”。换言之,我们在平常食、衣、住、行及其他各种不同的顺、逆情境、因缘等场合皆可视情况发心修行。兹整理并节录“华严经净行品”的部分经文,供大家平时修行发愿之参考。
1、“食”时
我们一般人在吃饭时,往往具足“贪”、“瞋”、“痴”之众生相—即好吃的食物现前,便想多吃(贪也),不好吃的食物,往往加以排斥,甚至口出恶言(瞋也);此外,也有一些人吃饭,心不在焉,胡思乱想(痴也)。然而菩萨在用餐时,亦可修行,如经上所言:
(1)“若饭时食,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2)“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3)“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
(4)“饭时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由上可知,在吃饭的过程,不论食物好坏与否,皆可随遇而安,用“心”修行,而得不可思议功德。
2、“衣”时
(1)“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2)“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
(3)“着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
(4)“着僧伽黎,当愿众生,入第一位,得不动法”。
由上可知,我们穿衣时亦可发愿度众生获得各种善根,达到究竟的佛果。
3、“住”时
(1)“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
(2)“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
(3)“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稳,心无动乱”;
(4)“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由上可知,在“住”的方面,我们亦可随时发心协助众生,获得身心安稳,得究竟之快乐。
4、“行”时
(1)“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
(2)“见趣下路,当愿众生,其心谦下,长佛善根”;
(3)“见斜曲路,当愿众生,舍不正道,永除恶见”;
(4)“若见直路,当愿众生,其心正直,无谄无诳”;
(5)“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由上可知,在各种不同的道路行走时,不论路是否平坦或高低起伏不平,我们都可随时发心修行,不受外境之影响,因“心平则路亦平”也。
5、其他
(1)“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
(2)“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3)“剃除须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究竟寂灭”;
(4)“若见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
(5)“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
(6)“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7)“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
(8)“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
总之,我们如果能够利用上述各种不同的情境,时时刻刻存着利益一切众生的心,并且“善用其心”修行,发愿广度众生,则处处皆是佛法,如此便能获得一切殊胜不可思议的功德。
宋朝苏东坡是当代才子,一向对佛学很有研究,经常和当时的高僧佛印禅师来往讨论。有一天,他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认为自己的佛学基础深厚,常想藉机把禅师比下去。这天苏东坡在打坐完后,便得意洋洋的问佛印禅师说:“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像什么?”佛印禅师微笑回答说:“你坐禅的样子很庄严,就像一尊佛。”被禅师比喻为一尊佛的苏东坡不禁得意的笑出声,佛印禅师等他笑完,反问一句:“你看我坐禅的姿势,又像是什么呢?”苏东坡一听,便毫不客气的说:“禅师坐禅的姿势,就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听了以后,并不生气,反而点了点头。
于是苏东坡自认赢了佛印,就告别禅师,春风满面、得意洋洋、大摇大摆的回家,并且眉飞色舞的告诉妹妹,自己如何藉坐禅赢了佛印禅师。苏小妹天资聪慧,笑着说:“哥哥你还是输了,因为禅师的心中充满了佛;而哥哥的心中只有牛粪,所以看禅师才会像牛粪啊!”这则故事,发人深省,深富哲理,盖一切万法,皆是自心所变现的,如果我们经常看到别人的过失,我们就是凡夫;所以我们眼睛要向内看,要经常检讨自己的缺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所谓“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应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如果我们见一切人都是佛,那我们就成佛了!世尊曾在大宝积经“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告诉我们去除学佛障碍,而得成就之四种方法:“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离粗语悭吝,是人当解脱”。所以在末法时代之今日,我们欲修学有所成就,必须要:“常见自己过,不说他人非”“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及“常行布施及戒忍”,如此方能获得清净心,并且真正消业障、增福慧也。
在目前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大多数人皆以“自我”为中心,处处想到自己的利益,很少会为别人着想,如此不仅造成人际关系逐渐疏离,甚至形成各族群的对立与冲突,使得社会充满了暴戾之气,人心思乱,此乃非国家社会之福也。
为何“别人是另一个自己”呢?这可以从佛法的“缘起观”深入去体会、了解。吾人须知,目前的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共存共荣,分工而合作的整体,由于社会上有各行各业的人(有情众生)从事各种工作,以及各种物质(无情众生)的存在与支持,吾人方能存在于世间(如图所示)。举例而言,我们每天所食用的米饭,从农夫开始辛苦的工作,到碾米工厂的工人,把米运到市场的商人,再由家庭主妇煮成米饭,还有生产与制造所需的电力,更牵涉到国外资源输入所需的人力与物力等等...,由此分析可知,我们为了吃一粒米饭,这中间实在涉及到国内外无限的因与缘。所以,我们应当体悟我们的存在,是由全世界很多人的支持,我们才有今天健全的身体、智识、地位。因此,社会上每一个人和我们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们不能离开他们而独存,因此别人就是另一个自己,这就是从“缘起”的观察中,所产生的“自他一体”的情操,也就是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精神的展现。
了解上述的道理之后,我们对于社会每一个人,皆应随时存着感恩的心理,同时在待人、处事、接物方面应具有不同的观念与态度。在待人方面,我们应具有同理心,能够推己及人,更会积极去帮助别人,因为“使别人快乐,就是自己快乐”。任何人有优点,我们便向他学习,他便是我们的“法师”。他人若有缺点,我们以其为借镜,他便是我们的“戒师”;在处事方面,无论在公家或私人机关,便是“要把别人的业务,当成自己业务”,如此不仅可改善“代理人”的制度,亦可提升机关的服务效率;在接物方面,可使我们扩大心胸,体会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之“万物与我皆为一体”的胸襟,随时珍惜各项社会资源,重视环境保育与永续生存的生态环境。
总之,“把别人当成另一个自己”或“把一切众生都看成是自己”,这是菩萨“同体大悲”的表现。由于菩萨将众生与自己融为一体,自他不二,故全心全力帮助别人,不求回报,只尽义务,不享权利。更进一步而言,菩萨在“尽义务时,抢先一步;享权利时,后退一步”,这种牺牲奉献的精神,实在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努力效法与学习的!
佛陀当年在世,有一次到农庄,许多人都恭敬地去供养佛,只有一个生性顽固的农夫,十分生气地对佛说:“我们平时努力耕种,才有今天的收获,你为什么不学学我们呢?”佛当时很和气地回答说:“长者啊!我也是耕耘的农夫呀!”农夫问说:“你是农夫吗?那你的牛、种子和田地在那里呀?”佛陀向他解释说:“众生的心地就是我的田地;八正道—正见(正确的见解)、正语(正确清净的言语)、正思惟(正确的思想)、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正当的职业)、正精进(正当的努力,不修无益苦行)、正念(正确的念头远离一切邪念)、正定(身心清净,远离一切污染)是我的种子;精进是我的牛;我在众生的心地撒下八正道的种子,我勤劳地耕耘他们的心地,使他们拔除烦恼,得到真正的安乐。”
农夫听了,完全明白过来,立刻忏悔,把上好的饭供养佛陀,并且说道:“佛陀,请接受我的供养吧!你已经耕耘了我的田地,播下了善良的种子,使我有正知正见,我将有幸福的收获”。由以上的故事,可知佛与一般的出家人,皆是众生心田的耕耘与饶益者,亦是净化社会人心的社会教育工作者,并非不事生产的消极遁世者,这种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并且积极帮助众生究竟离苦得乐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赞叹与景仰!
总之,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布施,并且积极地去帮助别人服务社会。在各种布施当中,以“法布施”功德最大,所以我们应该效法佛陀,以佛法的布施来帮助一切众生获得究竟圆满的智慧,并且进一步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吾人相信只要每一个人辛勤地耕种自己所耕之田,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奉献社会,人人安居乐业,如此当下便是净土!
“贡高我慢”在佛法里是属于“五毒”烦恼(贪、瞋、痴、慢、疑)之一,亦是吾人与生俱来的习气及修行的障碍。一般人之所以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乃是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与“自卑感”作祟所致。其实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宇宙现象,便可了解大海之所以成为“河川之王”,乃是它的位置最低;稻穗成熟饱满的时候,都是低垂的;正如易经所云:“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在易经六十四卦当中,每一卦爻皆有凶有吉,惟独谦卦,每一爻都是吉祥的。谦卦的上半是坤卦(属地),下半是艮卦(属山),山在地下面,是谦虚的形象,所以叫“地山谦”。书经上也说:“满招损,谦受益”,在在都是说明谦虚能带给我们殊胜的利益与好处。
在此举一个明朝的故事,来说明谦虚的利益。明朝有一位读书人文章写得很好,在当代许多读书人中颇有名声。有一次参加乡试,却榜上无名。他很不服气,大骂考官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那时有一个道士在旁笑说:“你考试的文章,一定写得不好”,那位读书人更加发怒说:“你没看到我的文章,怎知道我写得不好?”道士说:“我常听人说,作文章最要紧的,是心平气和;现在听到你大骂考官,表示你的心非常不平,脾气也太暴燥了,你的文章怎会好呢?”那位读书人听了道士的话,不觉地屈服了;因此,就转过来向道士请教。道士说:“要考中功名,全要靠命;命里不该中,文章虽好,也没益处。一定要你自己做个改变。”那位读书人又问说:“既然是命,怎样去改变呢?”道士说:“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只要你肯力行善事,多积阴德,什么福不可求得呢?”读书人说:“我是个穷读书人,能做什么善事呢?”道士说:“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你如何不自我反省,反而骂考官不公平呢?”后来这位读书人从此折节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最后终于金榜题名。
总之,一个人若能谦虚,必能够接受及听取别人的意见,进而扩大自己的习惯领域,在社会上方能获得大众广泛的支持与信任。同时懂得谦虚的人,更能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不但在学问、道德、待人、处事、接物方面,样样都能不自满,而且经常虚心检讨,故能受教有地,取善无穷,时时追求进步,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希望与光明的远景。
近几十年来,我国各项经济建设之突飞猛进,以及政治之民主化,令世界各国友人刮目相看。然而由于心理建设未能充分配合,正信的佛教教义未能普遍推广,使得社会风气日趋败坏,抢劫杀人、谋财诈骗、网路犯罪等扰乱治安事件不仅层出不穷,更已提升了层次,使我们的治安受到相当严重的挑战。此外,各地色情、暴力、赌博泛滥,在不正当的场所从事不正当的勾当,在在显示出培养善艮社会风气,恢复固有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吾人须知当今若欲净化人心,改造社会,提升国民道德水准,唯有依靠佛教教育之普及,因佛教教育的特色,在于揭开宇宙万有实相,究明生命本源,强调因缘果报,净化心灵,改造命运,进而解决生老病死之问题,期证得生命的永恒,并追求究竟的离苦得乐,对人类有很大的贡献。
“了凡四训”是一本初学佛必读的入门书,该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一生力行善事,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篇忠实报告,流传民间甚广。该文共分四篇,首篇谈“立命之学”,使人了解命运之所由来,就如因果经上所说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要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始克有济。第二篇接着讲到“改过之法”,这是因为一般人,都自认为自己是无过失之人,而不知改过行善。事实上严格来说,所谓“过”,“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同时行善之人,若诸恶不改,就有如漏了底的容器,无法积满,最多只能功过相抵,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改过”是“立命”的下手功夫,是非常重要的。
人若知过能改,但不晓得行善的道理与方法,即使行善,有时往往也是徒劳而无益,甚至相反地,有时反而会造业。因此袁了凡先生在第三篇提出“积善之方”,对于行善的方法,作了淋漓尽致的分析与建议。最后鉴于一般初学行善的人难免会犯有“众人独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之志得意满与藐视一切的骄傲作风。所以了凡先生在末篇特别提出“谦德之效”,叮咛“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人若能谦虚为怀,则行善惟恐不足,如此方能使积善落实,以致达到改善命运的目的。
总之,“了凡四训”确确实实是人生在世之至理名言,同时也是匡治目前社会风气败坏之最佳良法。凡欲改变命运,化凶为吉者,不可不读此书;凡欲求功名富贵,寿命增长者,不可不读此书;凡欲转病为健,转夭为寿,转穷为达,转罪为福,转凡为圣者,皆不可不读此书。深盼有福分之人一得此书,悉心持诵,坚立大愿,由解起行,如此不但自己的命运可改,家庭的命运可改,甚至国家社会的命运亦可随之改善,愿有志者共勉之!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简称“遇灶神记”),系明朝俞良臣先生一生改变命运之真实故事,补充说明了“了凡四训”所没有讲到的地方,于世道人心大有助益,是一篇值得我们一读的好文章,故在此特别加以介绍。
在明朝嘉靖年间,江西有一位俞先生,名叫都,字良臣,号净意,博学多才,十八岁就中了秀才。然在其壮年时,非常潦倒,家境也不好,靠着教书为生,并与志同道合的同学十余人结一个社团,名“文昌社”,依照“文昌帝君阴骘文”的教训来修学,如平时爱惜字纸、放生、戒淫、戒杀、戒妄语等,行之有年。俞公共生了九个子女,其中有七位不幸夭折或丧生,还有一位儿子失踪,眼前只剩下一个女儿,他的妻子以哭儿女故,两眼都哭瞎了。俞公潦倒终年,而且日益贫穷,他自己反省,好像没有做过什么大的恶事,却惨膺天罚,常抱怨老天都不保佑他。因此他在每年腊月三十,便写一篇疏文,在灶神面前祷告,求其上达天帝,经过了好几年,也没有感应。
直到俞公四十七岁那年的除夕,与妻女枯坐正凄凉相吊,不禁叹息的时候,忽然有人敲门,口称张姓道人,自远路而归,听到俞家愁叹的声音,故特地前来慰问。俞公就向张姓道人说明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一时不继的凄惨状况。同时又说,这些年来,每年除夕都在灶神爷前焚疏给上帝的事,也把疏文的意思都说给张姓道人听。
张姓道人说:“予知君家事久矣,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渎陈上帝,恐受罚不止此也。”俞公听了大惊说:“闻冥冥之中,纤善必录。予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岂尽属虚名乎?”张姓道人为折服他,特别说出俞公的过失:“君规条中‘惜字’一款,君之生徒与知交辈,多用书文旧册,糊窗裹物,甚至以之拭桌”;“每月‘放生’,君随班奔逐,因人成事,倘诸人不举,君亦浮沉而已,其实慈悲之念,并未动于中也”;“若‘口过’一节,君语言敏妙,谈者常倾倒于君,君彼时出口,心亦知伤厚”;“邪淫虽无实迹,君见人家美子女,必熟视之,心即摇摇不能遣,但无邪缘相凑耳,君自反身当其境,能如鲁男子乎?遂谓终身无邪色,可对天地鬼神,真妄也”。张姓道人继续指正俞公说:“你每年所写的疏文,灶神确实帮你送到天上,上帝命日游使者来考察,发现数年无一善行可记!”同时平常却发现俞公:“但于私居独处中,见君之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憧憧于胸,不可纪极,此诸种种意恶,固结于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君逃祸不暇,何由祈福哉?”张姓道人把俞净意的毛病,一桩一桩的指出来之后,俞公不能不服,好在他有改过之心,所以才能感应道交,感得张姓道人(后来方知,即为灶神)真正现身在他面前。
张姓道人告诉俞公,尔后“凡有任何贪淫、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而且还要有“忍耐心”和“永远心”。语云:“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西天;学佛三年,佛化云烟”,这是学佛人的通病,因此真诚心与精进心是学佛成功的关键。俞公依照张姓道人所说的去做,初行之日,仍然杂念纷乘,非疑则惰,忽忽时日,依旧沉浮;因此便在家中所供的观音大士前,叩头至流血,敬发誓愿,愿善念永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同时每日清晨在佛堂虔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名号一百声,以祈求佛菩萨的加持,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自欺放肆,而且经常以敦伦、勤学、谦虚、忍辱以及因果报应的道理,逢人化导,恳切地劝导大众,如是三年,“动即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俞公在五十岁那年,参加会试,次年中了进士,有一天去谒见老太监杨公,在杨公五位义子当中,发现自己遗失的儿子,竟在其中。杨公即送还其子,并随俞公返乡,后来俞公的夫人抚子大哭,血泪迸流,其子亦哭,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双目复明,感应真正不可思议!俞公一家团圆,真是悲喜交集,遂不愿为官,并手书遇灶神记,并将他自己实行改过自新的事迹,毫无隐瞒的写出来,以教训子孙。
总之,俞净意先生和袁了凡先生都是在家与初学佛者的好榜样,我们如果能效法这两位先贤,努力改过向善,随缘方便,广植阴功,利益一切众生,如此不但自己命运可以扭转,进一步在道业方面也能够有所成就。
“改过”是我们修行的基本功夫。因“修行”就是要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吾人错误的行为大致可分为身、口、意三大类,兹分述如下:
1、身业:包括杀生(夺取众生性命)、偷盗(盗名欺世)、邪淫(婚外情)三种。
2、口业:包括妄语(说谎话)、绮语(说一些让人想入非非的话)、两舌(搬弄是非)、恶口(说一些粗鲁的话)。
3、意业:贪(顺境易起贪心)、瞋(逆境易起瞋心)、痴(不苦不乐易起痴心)。
至于改过的方法,依据“了凡四训”有三种,值得我们参考:
1、要发羞耻心:吾人须切记:“贪、瞋、痴是我们的耻辱”。所谓“知耻近乎勇”,就是要我们了解自己的过失,主要是贪、瞋、痴“三贼”(或三毒),千万不可“认贼作父”,而且要发起羞愧心,努力效法圣贤,进一步把这些不良的习气革除。
2、要发畏惧心:语云:“人在做,天在看”。我们所犯的过失虽小或者即使别人没有发现,但是因果不昧,只要因缘成熟,必然要承受苦的果报。况且“因小果大”、“一因多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吾人千万不能忽略一个小小的恶念、恶行,因它所产生的影响,有如河堤之崩溃,必起源于小的缺口,其后果往往是无法加以衡量的。所以我们对于自己小的过失,也都要存着戒慎恐惧的心来改过。
3、要发勇猛心:一个人之所以有了过失而不肯改,多是因循退缩,得过且过;须知改过,贵在发奋振作,当下就改,不能拖延等待。小的过失,有如芒刺在肉,要赶紧拔掉;大的过失,要像毒蛇咬到手指,得赶快切掉手指一样,不可有丝毫犹疑延迟的念头。
此外,改过的方法亦可分别从“事”、“理”、“心”三方面来改:
1、从“事”上改:即从事情本身来改过,如以前爱发脾气骂人,现在勉强克制,不再犯。这种方法是从表面下功夫,但病根仍然存在,不是究竟的改过方法。
2、从“理”上改:吾人在改过之前,若能了解其道理,则事半功倍;否则“只禁其事,不知其理”,往往一时勉强压住,最后还是容易重蹈覆辙。举例而言,过去常因别人不讲理而发怒,现在只要我们转念一想,别人不讲理,那是错在他,与我何干?何必把别人的过错拿来惩罚自己?当下便可达到不发脾气的境地了。
3、从“心”上改:人的过失,有千百种之多,大抵都是惟心所造,只要我们的心如如不动,所有的过失便无从生起。我们对于自己好名、好怒、好色等种种的过失,只要“一心为善,正念现前”,以“一句佛号”来伏住贪、瞋、痴之念头,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总之,最好的改过方法,乃是从“心”来改,最为究竟,盖“过由心造,亦由心改”。语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此则名为真忏悔”。所以忏悔改过最好的方法,就是“修心”,就是“一心念佛”,愿我同修共勉之!
记得约在民国八十年的时候,第一次在台南净宗学会听到净空法师在演讲当中提到: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大师所说:“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并且说明佛教是一种教育。当时觉得非常惊讶,因为过去的印象,一直觉得佛教是“宗教”的一种,后来经过几年的了解与研究,才真正体会佛教的确是一种对宇宙人生智慧的“教育”。很多人把佛菩萨当“神明”来膜拜,甚至“神佛”不分、或认为“佛教”是迷信、消极、逃避现实,都是没有认清楚佛教。下面仅就佛教的定义、教学的目标及教学的工具加以说明。
净空法师对“佛教”的定义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所谓“九法界”,包括六道—天、人、阿修罗(三善道)及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的众生,以及三圣(声闻、缘觉、菩萨)等,都是佛陀所要“教育”的对象;此外,佛亦发愿生生世世要教化我们,使我们能够转凡成圣,化恶成善,并且究竟离苦得乐。此种教学的范围与儒家之教育仅及于一世并局限于人类相比,真是广大而无边际了。由此可知,佛教的教育乃是超越空间与时间的,不局限于地球,亦不仅限于一世,而是涵盖过去、现在、未来之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所以,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自称为“弟子”;佛陀与我们是“师生”关系,而非其他宗教的“父子”关系;“菩萨”则是我们的学长,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至于佛教教育的学位,博士学位是“佛”;硕士学位是“菩萨”;学士学位则是“罗汉”。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在教导众生实际生活如何待人、处事、接物的智慧,是在变化众生气质,使众生得到幸福美满的教育。所追求的教学最高目标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为华语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因此,释迦牟尼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他的志愿就是要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帮助我们去除妄想、执着、分别,使我们的烦恼减少,并且活得自在、幸福、美满,进一步恢复自己本具的智慧、神通、德能与才艺,如此而已,并无任何迷信的宗教色彩。
至于佛教的教学工具经常是蕴合在佛教的各项艺术中,即佛教的教具包括经典、音乐、雕塑、佛像、建筑、供具及其他种种表法,希望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能学习佛法。但是很多人虽然信佛,却不了解其教育意涵,而使各项完善的佛教艺术或教学工具(表法)无法发挥其教育功能,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举例来说,中国人讲孝道,供奉祖先;佛教讲师道,供佛像,是要我们看到祖先的神位、佛菩萨的塑像,就想到孝敬(饮水思源)、见贤思齐。至于佛前供“水”、“花”、“灯”、“果”和“香”,就是要我们一看到这杯水,就想到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清净、平等;佛前供“花”,代表修“善因”、修“六度万行”,因有好的花,才有好的果;供“四果”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能想起佛的四种果德:“常、乐、我、净”;“灯烛”代表智慧、光明,也说明了“与其咒诅黑暗,何如点亮蜡烛”;“香”代表戒定真香。总之,没有一样不是教学工具(表法),时时刻刻在提醒、教育我们,要见贤思齐,并且学习佛菩萨的慈悲与智慧,这是佛教“寓教学于艺术与日常生活”当中,实值得现在教育工作者深思和学习啊!
在中国传统佛教的建筑,一入山门,第一个见到的建筑物就是天王殿,里面供养着四大天王(护法神),当中供奉着弥勒菩萨。这样的供奉方式,使人一进山门,第一眼就看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的塑像告诉我们,要:“笑口常开,大肚能容”,亦即对待任何人、事、物,心里都要欢欢喜喜、和和气气的,不要跟任何人计较,具备这些条件才有资格学佛。
至于天王殿旁边的护法,分为东、西、南、北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手中拿着琵琶,代表做事不可操之过急,而且要执持“中庸”之道,就像弹琴一样,琴弦太松便不能弹,若太紧则弦易断。同时东方持国天王也代表吾人做事要负责尽职,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能太过头,也不能不及,如此事情才能圆满。
南方增长天王手持慧剑,代表以智慧剑断烦恼贼,同时也是告诉我们把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得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因为时代永远在进步,因此我们的智慧、德行、学问及能力应随着岁月增长,而且要不断向上提升,才不致落伍,甚至要走在时代的尖端,领导社会向前迈进。
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着一条龙,有的时候是一条蛇,龙和蛇都是代表变化,语云:“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这个世界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变化无常,我们要能认识清楚事情的真相,方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此外,广目天王也代表要我们多看,也就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读万卷书才能成就根本的学问,增长自己的智慧与定力;行万里路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观光、旅游、考察,俾看到别人的优点加以吸收、采纳,别人的缺点加以警惕、改进,也就是要能够以截长补短的方式,来建构自己国家社会的蓝图,如此这个国家必定是全世界最美好的国家。
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一把伞,伞代表遮盖与防止污染的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面对此千变万化的世界,在广学多闻的同时,要随时保护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与慈悲、智慧的心,要不受外在人事环境与物质的污染,如此才会有正确的观念与态度来待人、处事、接物,并且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总之,佛法是“寓教学于艺术”的教育,并且以真实的智慧,帮助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与真正的快乐,由于我们很多人不了解其中的深意,甚至认为是“迷信”或“拜偶像”,这是很可惜的事,殊不知佛教所供养的诸佛菩萨、护法神的像,皆有其教育与表法的意义,是代表修行法门的一种艺术,并且帮助众生放下妄想、执着,究竟达到“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目标,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的啊!
在佛教教育制度中“佛菩萨”不是神明,而是我们修学的榜样。供养菩萨的意义,是提醒自己要能够见贤思齐,而不是把菩萨当神明看待,或祈求菩萨保佑。中国有五大菩萨,代表佛法五大修学的科目,与人生关系至为密切。分述如下:
1、初入门:以“弥勒菩萨”为代表
“弥勒菩萨”的塑像是中国传统寺庙一入山门,第一眼见到的菩萨,代表初学佛的资格与条件。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弥勒菩萨要教我们的就是“放下欲望,知足常乐”,并且学习大地:“厚德栽物,雅量容人”的功夫。
2、孝敬门:以“地藏菩萨”为代表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内容是释迦牟尼佛讲述地藏菩萨以孝敬为根本所发的弘愿。中国有句话“百善孝为先”,唯有孝敬才能开发我们自性无尽的宝藏。“净业三福”亦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列为第一,因为“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乃是做人的大根大本,也是人之善良本性的流露。孝敬做到究竟圆满,是超越时空,无始无终,是尽虚空遍法界,只有诸佛如来才可达到的境界,我们若能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的心,来看待每一位众生,并将孝敬做到究竟圆满,就是成佛了。
3、慈悲门:以“观音菩萨”代表
“慈是予乐,悲是拔苦”,慈悲就是要为别人带来快乐,解决众生的烦恼痛苦,菩萨教化众生是完全出自内心的爱护,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我们若能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并且了解所有众生与自己是一体,进一步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了。
4、智慧门:以“文殊菩萨”为代表
有了慈悲而没有智慧,往往会流于溺爱与感情用事,这种教育并不圆满,所以“文殊菩萨”所代表的教学科目,就是教导我们日常生活的智慧,使我们了解:“心随境转则苦,境随心转则乐”,要做到“境智相应”;祛除妄想、执着、分别之心,达到“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的境界,虽面对宇宙万象,心却是如如不动的。培养“不是别人使我们烦恼痛苦,而是自己的修养不够”、“改变不了别人,就从改变自己做起”的生活信念,凡事学习看顺眼,不与人计较、起冲突或结恶缘,不让瞋念起现行,破坏自己的功德。更进一步让自己精进,学习以较高或较广的观点处理事情,也就是破除“我执”,当执着一分一分减少,快乐自在就会一分一分增加。
5、实践门:以“普贤菩萨”为代表
“普贤法门”是代表实践圆满的法门,华严经说: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吾人须了解:“说一丈,不如行一尺”、“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亦即“实践”才是成就究竟圆满智慧的法门,也就是将孝敬、慈悲、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都能够依照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精神去实践,方能达到佛教教学的最高目标。
从以上探讨,可知佛教教学的特色:
1、、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绝非迷信、消极或遁世,而是要“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2、佛法的修行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从心地下功夫的法门。学佛要从日常生活中去体悟及历练人生的智慧,要藉境(事)练心,要能面对逆境,勇于接受人生的各种挑战。
3、佛法的教学蕴含在佛教的各项艺术中,都是时时刻刻透过六根对六尘的接触,来提醒我们、教育我们,如供养“佛菩萨”就是要提醒我们“见贤思齐”。
4、学佛乃是学觉悟、学快乐、学自在,诵经重点是要“依教奉行”,在日常生活当中,修正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及做法,因为“实践”才是成就究竟圆满智慧的法门。
佛法是教导我们生活智慧的教学,是变化众生气质的工作,使众生能够达到“化恶成善”、“转凡成圣”、“离苦得乐”的教育目标。
“因缘果报”(简称因果)乃是宇宙人生万古不变的铁则,亦是万法生起之缘由。经云:“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孤因不长,独缘不生”,必须“因”加上“缘”,而后产生一切宇宙万有现象之果报,故佛法讲究一切不离“缘起”。
先说“因”,因是指最初之动机或最初之造作。在唯识学上,称之为“种子”,譬如世间五谷种子,播种于地,即能生长万物。然世间有情众生之际遇,有“因同而果异”或“果同而因异”者,其主要关键乃在于“缘”不同所致,如吾人在过去曾造作恶因,目前学佛之后,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善缘),则恶因不一定得恶果也。此即是“缘”所产生的作用,故佛法特别重视“缘”,因由控制缘即可控制结果,此乃是改造命运的理论依据。
至于“缘”,乃是指“助缘”也。譬如,只有稻种,不能生果,必须加上土地、阳光、水分、肥料等之帮助,然后才能长出稻来。此土地、阳光、水分、肥料等,即是助缘。所以“缘”乃是指“机会”或“条件”,一般可分为下面三种:
1、所缘缘:指众生念头所攀缘之对象,如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等外境,皆为众生所缘之缘也。语云:“境无好坏,因心有;心无是非,缘境生”,此之谓也。
2、无间缘:指众生的念头,前念后念,接续不断,而前念开导后念,前念不灭,则后念不生,中间不容他念间隔,故名无间。
3、增上缘:除前面两种缘外,其他所有增加上去的力量,皆名增上缘,各有“逆增上缘”与“顺增上缘”两种。所谓“逆增上缘”即是指在逆境当中,能使人自我反省、检讨,而使自我成长的助缘。语云:“以病苦为师”、“烦恼即菩提”、“批评者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吾人若有此认知,则病苦、烦恼、批评者都是“逆增上缘”也。
最后说“果”,果即结果,指生成之一切现象。因缘和合,则能生成一切万法,如植物成熟,故名果。盖“果从因生,种因必有果也”。我们一般人见到别人的成就(果报)往往都很羡慕,其实我们必须了解:“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只要我们努力修善因,一切善的果报在因缘成熟时,自然现前!所谓:“金钱财富是果,财布施是因;聪明智慧是果,法布施是因;健康长寿是果,无畏施是因”,在在皆告诉我们宇宙万有的现象,皆是有因有果,而且是自作自受,是丝毫侥幸不得的啊!正如太上感应篇所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也。
因缘果报的道理,看似简单,其实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如有人常说:“我一生未曾做坏事,为何遭受恶的果报?”于是抱怨老天不公平,这都是错误的观念。我们必须了解因果是通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今生所种的因(种子),并不一定在今世成熟;而今生所受的果报会与过去所造作的业因相关连。由于“因”和“果”会有此种“转变”、“相续”与“循环”的现象,是故虽然“万法皆空”,唯独“因果不空”也!
吾人了解上述“因”加上“缘”等于“果”的道理,则可知过去“因”已经造作,无法改变,唯有现在控制“缘”—如念佛、忏悔、改过向善,精进不懈,则可控制结果,如此可以立命,亦可以转命。当知,吾人无始劫来,八识田中,实已种满无量无边之恶业种子,若要不受恶果,唯有“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并且更进一步,“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方能转业,并且改造命运,这才是最好的修行办法。
“法”在佛学当中,系指一切万事万物,一般可从“体”、“相”、“用”三个角度来分析。所谓“体”是指本体,“相”是指现象,“用”是指作用。譬如,以金作各种盛物的器具,金是其本体,器具是其现象,盛物是其作用。一般人大都只见到法之“相”,而不明白法之“体”,亦不了解法之“用”。
先说“体”,一般而言,万法之本体,即为万法之“性质”。所谓“性”,系以“无改”为义,是不生不灭,永远不变,系所谓“法尔如是”的。对无情众生而言,称之为“法性”;对有情众生称之为“佛性”。“性”是无形无相,如姜之性热,黄莲之性凉,皆不可眼见,亦不可耳闻;又如花之有香、镜之有光,空中之电磁波,双手捉摸不着,但它却确实存在。所谓“质”系指本质,万法中的各种物质皆是有生有灭,而且分析起来,亦无实体。例如,织“布”用的棉纱,是由“棉花”所产生,而“棉花”系由“种子”所长成,而“种子”之生长,则须赖阳光、空气、水的滋润,方能萌芽、开花、结果,而阳光、空气、水不外乎是原子、中子、电子等之组合,因此分析起来,可显示诸法为“空”,析之本无,此称之为“分析空”。此外,吾人亦可进一步分析了解,“布”不一定是“衣服”唯一的质料,而“丝”也不是织“布”的专料,是故“丝非布质”“布非衣质”,盖以万法实无一法有其本质,亦无有定法可言也。
次说“相”,相包括有三种,表现在外的,包括“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想像于心者,称之为“心理现象”。万法本体虽空,但当因缘条件具足时,就现出一切现象来,如土石积山、氢氧化水;而因缘条件分散时,本来无相,因此佛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一切的现象都是暂时的假有,不能永远存在。如“物理现象”会产生“成、住、坏、空”的变化,“生理现象”会有“生、老、病、死”的过程,“心理现象”会有“生、住、异、灭”的流转。故知不论物质现象和心理现象,都是因缘假合,无有实法,正如金刚经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惜,众生迷惑颠倒,误以为真实,一味着相,故常被相所转,而不能转相。吾人须知,相是假有,可以享受,但却不能执着,因一起执着分别,患得患失,恐将无法解脱自在也!
再说“用”,万法的作用,各个随相而改变。例如,液体三态(水、气、冰),各有不同的作用力,如水能灌溉,蒸气力能推动轮船,冰能贮存食物,可知相既转变,其作用亦随之改变也。
总之,佛陀教化众生,皆依据众生的根基,因材施教,或说“体”(本体真如平等,不生不灭),或说“相”(如来具足无量功德之相),或说“用”(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之作用),学佛同修务必于此分别清楚,若于说“相”误为“本体”,或于说“用”误为“现象”,则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矣!
台湾百年罕见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造成二千多人因此丧生,数万人顿时流离失所,全国同胞在震灾发生之后,除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力投入救灾的行列外,由于有部分专家又预测在往后的时日极有可能再发生六级以上大规模的地震,使得大家对于地震的可怕,无不“谈震色变”,不知何时会再发生另外一次大的地震。
吾人从地震的现象来观察,正如经上所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此乃告诉我们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以及我们所居住的国土并不如想像中那样坚固,而是非常危险与脆弱的,同时亦提醒我们要有危机意识,要能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同时在平时要把握机会孝敬父母(惜缘)与珍惜一切物质(惜福),否则在一夕之间一无所有时,再来后悔就太迟了。
此外,从佛法来看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即是维摩诘经所说言:“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在此所谓的“净土”即是使众生免于震灾、火灾、水灾及战争等“天灾人祸”之威胁的地方,并且是众生真正“安身立命”及究竟“离苦得乐”的国土。由于国土之建立乃是众生心识之所变现的,正如 国父所说:“国家之治乱,系乎政治之隆污,政冶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是故要建立一个强盛的国家,必须要从“净化人心”下手,唯有众生的心地清净,方能使政治清明,国家强盛,人民也才能安居乐业。所以只要众生的心地清净,人人积极行善,并且积功累德,国土自然清净,自然可免于天灾人祸的恐惧与威胁,好比“响必随声”、“影必随形”,这是必然的因果定律。由上可知,虽然环境的骤变会影响我们的生存,但是只要我们集合众人的心力,同样可以改造环境,塑造一片安和乐利的人间净土。
民国初年佛教一代宗师,印光法师有云:“息灾,根本方法在于念佛。尽人念佛,则此业即可转移;少数人念佛,亦可转轻”。盖以人心的净化,在于人人心地要保持清净心,而所谓“清净心”,就是念佛的心,若大多数人念佛,而且心地清净,如此可产生一股庞大的念力,伏住贪、瞋、痴的恶念与不当的妄想执着,使其不起现行,进而消除众生的灾难与共业,这就是“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以及“依报随正报转”的道理。
总之,吾人欲消灾免难的根本方法,唯有多念佛,并且藉由“息心”(息灭贪、瞋、痴的心)与“止观”(止住五欲六尘、名闻利养对我们身心的污染,时时观照自己念头,并且善护己念)的方法,方能使一切的灾难,消弭于无形当中。然而一旦共业现前,仍须切记:“灾难临头,一定要镇静,在那一瞬间,镇定念佛,决定往生”(净空法师语)。愿我等同修精进念佛,自利利他,转业力为愿力,化秽土成净土,转烦恼成菩提,使灾难翻为善导,化热恼为清凉,并仗佛力之加持,消除一切的苦难,共成无上佛道。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系先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真理的一部书。易经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学术思想的最高峰,因此被尊为“群经之首”。
在易经六十四卦当中,最重要的有两个卦,一个是乾卦,一个是坤卦。“干”表“天”,“坤”表“地”,“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吾人观察天体之运行,日复一日,永不休止。所以代表“天”的“干”卦,象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乃佛法“六度”当中的“精进”(系菩萨出之善根),代表君子应当效法天,不断的要求自己,努力不懈,力求进步,必能达到造福人群,广度众生的目标。正如无量寿经所说:“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上述经文系阿弥陀佛因地修行之老师(世间自在王如来)勉励他的话,这种精进不懈的精神与气魄,实令我们赞叹与学习!盖以吾人做任何事,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乃是缺乏“真心”和“耐心”,以及犯了“一曝十寒”的毛病。若能以直诚的心,效法天之自强不息的精神,必定能成就一切善法与道业。
此外,吾人观察“大地”精神,亦不可思议。盖以大地蕴藏无量无边的宝藏,生成万物,负载万物,而不求回报,并且平等养育一切众生,不分善人或恶人,其包容力之广,正显“君子以厚德载物”之伟大精神。在坤卦当中,值得一提的是“初六”的“履霜,坚冰至”,代表吾人在踏到薄霜时,就应当想到,结冰的季节就要来临了,这是一种“见微知着”的功夫;同时,由坤卦亦可引伸出我国民间流行甚广的至理名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此乃表示“累积”功夫的重要,盖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是故世出世间法都是要靠日积月累的功夫,才能有所成就。
总之,“天”代表“精进”,也代表我们要学习虚空之精神,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而实无虚空之相可得;“地”则代表包容,广阔、光明、远大、平等、慈悲,能使各类万物,都能顺利的成长,并且具备无穷的德行。这些都是我们人立身在“天”“地”之间所应观察出来的真理,并且努力效法学习的啊!
佛法与世间法的教学不同,世间人作学问要像金字塔,是由博而精;佛法则不然,佛法像种树一样,先有根、有本,然后慢慢再长成枝叶花果。净空法师曾说:“佛教就像球一样,球面上无量的点,就好像法门无量之多。佛法教你求圆心。任何一点,只要直修都能达到圆心,不必找第二点、第三点”。佛法所求的是真心,心性明白了,全体都得到了,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其秘诀就是“专”,并且要持之以恒,也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的功夫,这是净空法师告诉我们修学佛法成功的秘诀。
吾人若一部经未读通,则表示还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听这个好,听那个也好,反而无所适从。多听、多看、多烦恼;不听、不看、就没烦恼,所以初学者“一门深入”,也是断烦恼的法门啊!
此外,先圣先贤并以其经验告诉我们:“简单就是妙法”,世出世间第一殊胜的法门,一定是非常简单、容易的。无量寿经所介绍的内容就是说明以一句“阿弥陀佛”圣号,能一生究竟成佛的道理,非常适合现代人的需要,并且符合时代的潮流。大势至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这一句佛号,“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他教我们念佛的秘诀,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时没有怀疑,没有夹杂,一句接着一句不间断。如印光法师所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可知一句佛号极圆极顿,至简至易,只要肯念,成佛有余。所以大势至菩萨就是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的好榜样。
在现今变迁快速的社会中,生活步调变得匆忙,净空法师教我们一个符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便法门—“精要十念法”亦即每日九次(晨起与睡前各一次;日中三餐各一次;午前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后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计九次)称念十声佛号,每次念佛时间短,容易摄心,简单易行,并且九次念佛时间均衡分布于全日,从早到晚,佛念相继,将全日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若能确实执行,便有祛除杂染,澄净心念,凝聚心神的效果,久而久之,则气质心性将逐渐清净。是故一句“阿弥陀佛”是使我们一门深入,超越生死轮回之简单妙法,若能长期修持,必能在日常生活中法喜充满,进而成就无上佛道。
台湾首庙“天坛”庙内有块闻名遐迩的“一”字匾,系府城三大名匾之一。匾额周围书写着劝人行善去恶的楷体小字,略云:“世人枉费用心机,天理昭彰不可欺;...,若犹昧理思为恶,此念初萌天必知;报应丝毫终不爽,只争来早与来迟”,让人印象深刻,发挥不少教化警示作用。
不过大家对于“一”字所代表的意义,至今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个人从佛法的观点,以为“一”所代表的意义,有三种:
1、身心统“一”:大多数人的身和心,往往不能统一,即“心”里所想的,往往和自己“身”体所做和所说的,常常是“心口不一”或者“口是心非”。有些人甚至假装积极行善,欺骗众生以博得虚名,其实却是“身行”和“心行”不一,如此“身”、“心”不能统一,便会产生烦恼和痛苦。例如,由于身口不一,吾人往往为圆一个谎,而需要再说十个谎话,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将造成身心的痛苦。因此,吾人若能“身心统一”,使“心”所想的和“身”所做的事能一致,达到“境智相应”,如此便会感觉没有负担和烦恼了。
2、内外统“一”:所谓“内”乃是指“我”与“我所有”的事与物,至于“外”乃是指外在的人、事、物。由于吾人长久以来,皆以“自我”为中心,处处仅想到自己的利益,而未能顾及别人的感受,是故往往造成内外不统一,甚至起冲突和对立的情形。吾人若能生起慈悲心,学习观世音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便能产生“自他一体”的情操,如此便能逐渐达到“内外统一”的境地了。
3、时空统“一”:现代科学证明,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则时间和空间皆会随着物体运动的速度而产生变化,故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定量,吾人不应有所执着。爱因斯坦曾说:“时间、空间和物质都是众生的错觉”。盖“时”无实法,长短随心,延促同时,三祇一念。因此,吾人若能去掉分别执着的心,使清净心现前,当可逐渐达到“时空统一”,以及“十方不离当处,三世不隔当念”之事事无碍的境界,如此便可超越时空的束缚了。
总之,所谓的“正道”乃是“止于一门”之法,是故“一”就是告诉我们要“一门深入”,所以“一”就是“正法”。佛依众生的根基、偏好、修学程度与生活环境,帮助众生“止于一门”,使其能“一门深入”,并且究竟成佛。老子道德经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一”就是“一心一意,贯彻始终”,故“一”就是“道”,所以“人得‘一’以圣”,故凡我同修若能“一心”持名念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念到功夫纯熟,则“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同时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或能随时一心系念,则“得‘一’万事毕”,可出轮回,可证圣果也。
位于台南市青年路之台湾府城“城隍庙”,是全台湾最古老的城隍庙,据说在明朝郑成功时期即已存在。府城城隍庙最著名的莫过于那块挂在三川门上的短匾—“尔来了”,其饶富兴味的警示意义,简短扼要地传达出质问的口气,让一入庙口的芸芸众生禁不住扪心自问,是否真作了亏心事,语义精辟,发人深省。
一般人大都在心中不安或有所求或有未能决定的事情时,才会到寺庙烧香,祈求神明保佑。故“尔来了”亦代表城隍爷质问来人是否:“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也。其实在该城隍庙之入口处的对联就写着:“威恩原并济,求锡福何不为善;灵神非可赂,赦罪岂在烧金”,即已说明凡夫要求神明赐福,倒不如自己多多行善以自求多福;况且神祇亦不能因为众生“烧金”给祂,便接受贿赂而赦免众生的罪业。盖从佛法的观点而言,吾人欲求世间福报或希望所求皆能如意,惟有积极改过向善,方能圆满达成愿望,因“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一切皆是“自作自受”也。
另外,在民间的信仰里,人死之后,魂魄首先要被押解到城隍爷面前审判,依其生前的善恶功过来决定上天堂或下地狱,然为了避免因个人爱恶喜好影响判决,除了主审的城隍爷外,另外还有文武判官、七爷八爷和二十四司等神祇,组织严密,务求作到勿枉勿纵。因此,一般人在往生之后,到城隍爷面前接受审判时,看到“尔来了”三个字,还无动于衷,甚至不能自动自发反省于心的话,那么在三川门内靠近拜亭的柱子上,也准备了逼供用的脚镣手铐、枷锁铁链、指篦夹棍、短刀皮鞭等刑具,叫人看了不免怵目惊心。此外,在庙内一旁的“大算盘”也颇有来头,据说是供城隍爷计算善恶、评论功过时使用,平日尽做亏心事的人,在此亦将无所遁形也。
总之,“尔来了”与佛教所提倡的“六道轮回”之说不谋而合,亦告诉我们鬼神之说并非虚妄之谈。盖因“贪”心重的人,死后必成“饿鬼”;“瞋”心重者,死后堕“地狱”;而“痴”心重的人,死后投胎当“畜生”,因贪、瞋、痴之三毒正好与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之磁场相应也。所以学佛之同修当切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为避免死后接受审判之苦,实应及早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永超生死轮回,获得究竟之离苦得乐也。
语云:“百善孝为先”,可知“孝”为百善之首,亦是做人的根本。太虚大师曾说:“人成即佛成”,如果我们连做人都没做好,将来怎能成佛作祖呢?我们中文的“孝”字是属于“会意”字,它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这是告诉我们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是一而不是二。中国人重视“孝悌”,其中“孝”是没有代沟的,即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老”一辈的祖先,下一代还有下一代的“子”子孙孙,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本是一体。从竖的层面来讲,就是佛法所谓的“竖穷三际”;从横的层面来看,则是讲究家庭中要“兄友弟恭”,“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就是佛法所谓的“横遍十方”,所以“孝”字的展开,便是佛家所讲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亦即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孝”字而已。
曾看过一篇文章名为:“超市屋顶的骨灰”,提到一个令人感伤的真实故事—即有一位住在养老院的美国老太太,育有五个子女,等他们成家立业之后,虽然都住在附近,却很少到养老院去看老母亲,然而每周都固定到养老院对面的超市去购买东西。老母亲虽心系子女,但苦于无法与他们见面,所以在临终时留下遗言,希望将她火化之后,将骨灰洒到超市的屋顶上,以便每周能定期与自己的子女见面。由上可知,西方人“老”与“子”是二,不是一,所以有代沟,这不是孝道。
我们中国人讲究孝道,每逢三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要祭祖先,有些年轻人常常怀疑,祖先去我们时代久远,什么样子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还要供一个祖先牌位,而且还要祭祀呢?其实我们要知道,祭祖先乃是要使我们经常怀念祖先的德泽,并且要体会到我们与祖先是“一体”,这才是真正的孝道,也是孔子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涵意。
孝,一定讲究“顺”,“顺”是顺亲心。如父母希望我们尊敬师长,如果我们不敬师长,就是不孝;兄弟不和,父母伤心,也是不孝;妯娌不和,也是不孝。所谓家和万事兴,家庭每一份子,若能“和睦相处,平等相待”,父母心里愉快,为人子女者都能够修养品德,从事正当的行业,奉公守法,这就是孝顺。此外,我们若能有机会为社会服务,并且为大众谋福利,做到孝经所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因此只要我们把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做好,使父母有光彩,也是孝。同时,我们也要了解,劝父母念佛求生净土,才是“大孝”,因“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也。由此可知“孝”字的含意,确确实实涵盖了整个宇宙人生,这是学佛的大根大本啊!
最后,我们也必须了解,除了佛之外,没有人能够把孝道做得究竟圆满,亦即连菩萨都不圆满,因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断,那就是他的孝道还未圆满,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教给我们的就是一个“孝”字而已,无量无边的法门离不开一个“孝”字。因佛菩萨把所有一切众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一样,如经上所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是把孝顺父母的心发扬光大,扩大到尽虚空遍法界,这是学佛同修必须努力学习的啊!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而“孝道”是做人的大根大本,一切圆满皆从“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出发,将“孝敬”发扬光大,进一步孝敬一切的众生,吾人若把“孝”道做到究竟圆满就成佛了。
地藏菩萨的“地”是指大地,大地生长五谷、杂粮养育一切的众生,我们离开大地就不能生存;同时大“地”蕴藏种种的资源宝“藏”,使我们的生活得到满足。“地”亦指吾人之“心地”,人“心”如大地,能生万法,如六祖所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然而吾人必须修学佛法,才能发明心地。由于心“地”含“藏”无量清净功德,以此功德自度,自成佛道;以此功德度他,亦可使他人成就无上佛道。所以“地藏”是名,菩萨以德立名,并依此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此乃菩萨本昔所发之愿,故名“本愿”。盖一切菩萨,皆有本愿,例如文殊菩萨发愿,令一切众生得大智慧,发菩提心;普贤菩萨发愿,令一切菩萨修万行,趋万德,并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观音菩萨发愿,寻声救苦,现身说法。此皆菩萨本昔发心时,所发之愿也。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说明地藏菩萨久远劫前,为婆罗门女为光目女时,其亡母一以毁谤三宝一以残害物命,均堕地狱,受极大苦,因之即于佛前念佛发愿,如果其母能永离三恶道及斯下贱者,于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其永离诸苦。因此,由上可知地藏菩萨未成佛前,即发深重誓愿,不仅要救度自己生生世世父母,亦要救度他人生生世世之父母,使其离苦得乐,毕竟成佛,而自己方证佛道,其孝之至高至大,令人赞叹!因此佛陀于忉利天为母讲说地藏菩萨救度众生因缘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被称为佛教中的“孝经”。此外,地藏菩萨亦在此经中叙述地狱名号及成因,众生如何超度自己亡故之亲属、如何依此经修行获益等等,至为详尽。
吾人自久远劫来,流浪生死苦海,头出头没,暂无休息。而此经则为出苦海之慈航、改变命运之良药、免堕落之指南,成菩提之正道,深盼学佛同修深入精研此经,进而学习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伟大精神;并学习地藏菩萨因地以“念佛”而得救度自己亡母之孝心,老实念佛并且力行孝道,当可消除业障,达到化凡入圣的境界。
语云:“有生必有死”,生死问题是每一位众生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一般人往往忌讳谈“死”,并常常以孔子回答季路:“未知生,焉知死”来当作挡箭牌,不愿面对“死”的问题,其实这乃是一种鸵鸟心态,因避谈“死”,并不代表“死神”就不会降临;相反地,由于平常没有“死”的心理准备,一旦无常到来,反而贪生怕死,手足无措,以致抱恨而终,岂不更令人遗憾?同时我们必须了解,孔子当时回答季路所问生死问题的背景,乃是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把做人的道理先做好,再谈“死”的问题;其实孔子在易经系辞上传告诉我们:“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因此,孔子在其一生学术思想的最高境界—“易经”当中,亦承认鬼神之存在及游魂为变之事实(即六道轮回之说)。
从佛法对现象界的观察,可知“生死”就是一种“生灭”的现象,从心理现象而言,一个念头起就是“生”,一个念头消失就是“死”(灭);从生理现象而言,现代医学告诉我们,每隔七年全身的细胞便全部新陈代谢一次,因此我们每隔七年便有一次“生死”。因之,所谓的“生死”并非以“肉体”的生灭为唯一的标准。例如,我们白天辛苦的工作是“生”,晚上回家躺在床上睡觉便是“死”,如此每天重复同样的“生死”,所以我们可以把“一天”当作“一世”来看待,扩而大之,每一周、一年、一生寿命皆可视为“一世”,由此观察,生命是有轮回的,并非“人死如灯灭”,而且死后投胎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的机会多,是故“死了就不得了”!
由上可知,吾人若修行道业没有成就,将永远在六道轮回,尤其众生的贪、瞋、痴三毒炽盛,便是与饿鬼、地狱、畜生道的磁场相应,如古人所说:“钻马腹,入驴胎,涂炭曾经几度回,或时天帝殿前过,或向阎君锅里来”。至于六道轮回的事实,须具天眼、宿命二通者,方可了知;若是未具二通,只要广览诸史,亦不难获多实证,语云:“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亦为另一明证也。
总之,六道凡夫的舍身受生,完全依业力之所感召,若修五戒十善者,则死后往生三善道;若贪、瞋、痴心习气重,则必堕三恶道,经上比喻,众生在三界六道之轮回,有时头出,有时头没,总是离不开这一大苦海。吾人欲求出离三界六道之火宅苦海,唯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方能究竟远离生死轮回之束缚也。
吾人学佛主要的目的,乃在追求究竟的“离苦得乐”,这是最现实,也是最切身的问题。在所有的“苦”当中,以“生死”之苦甚于一切,同时也是一切苦的根本,因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人命在呼吸之间,一息不来,便就后世,这是我们必须提高警觉的地方。然而吾人要了脱生死,当先明白“生死之由来”,和懂得“解脱生死”的方法,否则怎能了脱生死,而达到学佛的最高目的呢?在此以佛教之“十二因缘”,来说明吾人生死之由来如下:
1、无明:就是“不明白”,乃一切烦恼(如贪、瞋、痴、慢、疑、恶见等)之总称。由最初“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因而妄生一切执着(包括我执与法执),此谓之“无明”。又自性是光明的,迷失自性就变成一片漆黑,所以称为“无明”。
2、行:就是“造作”,指一切行为,依无明而造作出善恶业。
3、识:就是“业识”(即第八识,是人生的总报主),此识(民间谓之灵魂)随业受报,于有缘父母,当其性交时,刹那即到父母身边,那时昏昏迷迷,忽起一念爱心(男的则爱母憎父,女的则爱父憎母),流爱为种,纳识为胎,于父精母血之中而成胞胎,此乃为投胎之最初第一念。
4、名色:“名”指“心识”(即神识初投胎时之谓),“色”指“形体”(即父精母血混成之肉团)。由于吾人初投胎时,六根未成,但有“心”的名称,没有“心”的作用,所以不能称之为“心”,只称为“名”;又初投胎时,形体未具,不便称为“身”,故称之为“色”。
5、六入: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在母胎十个月的过程当中,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外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有互相涉入之作用,故名“六入”,此为有情众生一生受用之自体。
6、触:即接触。“六根”和“六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后与一切外境之接触,如小孩二、三岁时,六根对外境所起之作用。
7、受:即领受。吾人六根对六尘之顺、逆境界,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如小孩四、五岁至十岁时,年纪稍长,知识渐开,知道“接受”一切境界,惟不生贪爱之心,此为对外境所起之一种情绪。
8、爱:即贪爱。即对外境,能起贪爱或憎恶之心。所谓遇“顺境”时,则起“贪恋”之心,遇“逆境”时,则起“憎恶”之心也。当十一、二岁至十八、九岁时,年将成人,欲望既开,对五欲六尘境界,心易生贪着,惟尚未普遍追求。
9、取:即妄取。二十岁后贪欲转盛,于一切境界,广为贪求,必尽力求得而后已。
10、有:即有因有果之谓。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即由业力牵引,故有因、果轮回之现象。
11、生:即受生。以现在所造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即在六道中投胎,此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既有生,就不能不死,要想永生不死,常壮不老是绝对不可能的,此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总之,上述佛所说的“十二因缘”,乃为我人生死之由来,亦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盖以人生为何会有烦恼、痛苦,到底是从何而来?简言之,就是从无常转变的“老死”而来(人生最悲哀的痛苦,就是老死);而“老死”又从何而来呢?是从投“生”来做人而有的;何故要投“生”?是由所造作的业“有”,牵引而来投胎的,因欠债须偿也;“有”又从何而来?是从领“受”而来的;受又从何而来?是从六根接“触”六尘而来;“触”又从何而来?是从“六入”而来的;“六入”又从何而来?是从“名色”而来;“名色”又从何而来?是从第八“识”去投胎而有的;业“识”又从何而来?是由个人“行”为上所造的业,“识”被业力牵引而投胎;“行”又从何而来?是由“无明”烦恼驱使去妄作胡为而成业行也。因此,追根究底,我们生死之由来的罪魁祸首就是“无明”,若能破无明,则便无生死之烦恼可言了。
从佛教“十二因缘”之分析,可知“无明”(即贪、瞋、痴)烦恼,乃为生死轮回之罪魁祸首。吾人若想求解脱生死,当先从断“无明”下手,犹如擒贼必先擒王,方能克尽全功。然而要灭除“无明”,了脱生死,其方法可分为一般“通途”之修行与“特别门径”之修行方法,兹分别说明如下:
一般要断除无明烦恼,当用止观的方法,即当般若观照功夫得力,照了“无明”本无自性,乃为吾人真心上的一种虚妄,本非实体,凡夫不觉,故被贪、瞋、痴无明烦恼所迷,而妄造一切罪业,妄受生死等苦。今既了知无明虚妄,当体即空,而不被其所迷,则无明无法活动,此则灭无明也。无明一灭,则真心显现,于是对于一切事理都能明白,自然就不会产生“我执”和“法执”,也不会去造作一切恶业—“行”。即不造业,那便没有依业受报的业“识”;没有业识,自然不会产生在胎的“名色”。既无“名色”,则便不会有“六入”的构成。“六入”既无,便不会去接“触”外在的境界;没有接触,怎能领“受”?领受既无,便不生贪“爱”。既无贪爱,怎能妄“取”?既不妄取,自无“有”业;既无“有”业,谁去投“生”?既不投生,那有“老死”?在“十二因缘”当中,所谓前者灭除,则后者不起,故曰:“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盖“无明”为生死根本,所以“无明”一灭,其他十一支则随之自断了。因此,断了“无明”,便可“还”复真如本性,“灭”除生死烦恼,故称为“还灭门”。此乃是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为原则的十二因缘,可使众生还灭生死,于是乎得到解脱也。
吾人若不善修观照法者,可采用“念佛”之特别门径的修持方法,来断除无明烦恼,进而得到究竟解脱生死的目标。因为依照“十二因缘”之分析,“爱”、“取”、“有”乃为现在的因缘,而过去因缘(无明、行)、现在苦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皆已不能改变,是故吾人若能控制现在的“缘”(爱、取),则便能改变未来的果。以净土法门而言,我们若能敬“爱”阿弥陀佛,时时学习阿弥陀佛的“心”、“愿”、“解”、“行”,并且发愿在十方诸佛国土中,仅“取”西方极乐世界,并且执持名号,一心系念,做到功夫成片,如此便能“有”往生西方之净因与果报了。盖以贪瞋痴三者,谓之根本无明,吾人若能一心念佛,万缘放下,则不起“贪”心;一心念佛,慈悲心发现,则不起“瞋”心;一心念佛,正念现前,则不起“痴”心,“念佛”能破“无明”烦恼,就是这个道理。
语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深盼我学佛同修,既知生死之苦,当速求解脱,不可贪图享受而懈怠放逸。而欲求解脱生死之法,则当赶快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以期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证悟无生,如此便可永断生死烦恼,毕竟成就无上佛道。
“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众生修诸功德,而仍然没有功德,就是病在不知回向。因众生与生俱来的习气,就是不论做了一切什么善事,往往想将功德占为己有,而不愿与别人分享,以为如果回向出去,功德即非我所有,殊不知:“以一炬之火,数百人各以炬来取,此炬如故,福亦如之”,我们将火炬的光明给别人,不但火炬之亮度无减,反而更增加世间的光明,因此凡夫这种归功于己的自私观念,完全是与佛法不相应的!
依佛法而言,“回向”可分为三种:
1、回“自”向“他”:即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众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并非只属于自己所有,而实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开自己的心胸与气度,同时学习菩萨念念“利益众生”的伟大精神。
2、回“事”向“理”:即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真如法界的“理”体。由于真如法界的理体是普遍平等而无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将所修种种事相功德,一旦回向到法界理体中,并且真正做到“三轮体空”,即“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广大,而如虚空界一样的无穷无尽了。
3、回“因”向“果”:即将“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到最高无上的佛果。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诸恶莫作是因,岁岁平安是果”及“众善奉行是因,万事如意是果”,是世间因果。因此,吾人唯有努力认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胜无比的果报。
回向既然这么重要,我们一般最常使用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以及回向西方净土的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我们要真正了解其回向文的意义—即将自己所修的种种功德,全部贡献出来,与法界众生同享,不存一己之私,如此不但使诸功德得到保障,亦可使功德加以扩大,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功不唐捐”也。是以修学佛法的同修,实应学普贤菩萨发广大心:“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以期利益一切众生,使他们能究竟离苦得乐。
总之,我们将所修功德,不论回向众生或回向理体,并不是将功德作废,而是将功德遍施法界众生,使众生常得安乐,而我们自己也将因众生的安乐而得到安乐。由上可知,回向的功德,是功不唐捐的,我们实应将我们所修的布施、诵经、念佛、行善等的功德,统统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期与法界众生共成佛道,同证菩提。
吾人生存在世间,都希望能够追求快乐、幸福、美好、自在的人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在日常生活当中,却常常有诸多不顺遂、不如意与种种的障碍、烦恼、痛苦缠身,即使乐境才现,苦境又随之而来,俗云:“贺者在堂,吊者在闾”,使人不禁生起人生真是“苦多乐少”“万法无常”的感慨!
其实人生之所以有烦恼、痛苦,乃是由于迷“惑”颠倒,任由贪、瞋、痴盖住本性,无有智慧,并且胡作非为,造作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罪业,既然造作恶“业”,将来必定招受“苦”的果报,所以众生烦恼、痛苦的根源在于“迷”,亦即“自私自利”,把个人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如贪心重,则与“饿鬼”道相应,并会形成水灾;如瞋心重,则与“地狱”道相应,并会造成火灾;如痴心重,则与“畜生”道相应,并会有风灾。如盂子所言:“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盖以目前贪、瞋、痴三毒炽盛的社会,任何一个国家若不提倡仁义道德的教育,欲求远离“天灾人祸”的威胁,将是不可能的!由于凡夫处处贪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在求之不得时,不但不知自我反省,往往还要怨天尤人(人心不平,会有地震),苦中又起惑造业,如此“惑、业、苦”恶性循环,永远不止,以“苦海无边”来形容迷惑颠倒的众生与动荡不安的世界,可说是最佳之写照!
凡夫既然迷惑颠倒,造成对宇宙人生的看法错误,甚至导致错误的说法与作法,而必须承担痛苦的果报。因此学佛人最重要的是要学习觉悟,要知“回头是岸”,也就是要具备宇宙人生的智慧,使得我们在待人、处事、接物方面,才能够有正确的想法与做法,如此必能享受快乐、自在的果报。语云:“地狱在人间,人间有天堂,问君何处去,但凭一念间”,所谓“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是也。是故“天堂”与“地狱”全在吾人一念的“觉”与“迷”而已!一念的“觉悟”,能够处处“舍己为人”,时时抱着“服务别人,回馈社会”的心,放下一切争名夺利的念头与妄想执着,就是“向上提升”自己修行的功夫与进入无碍境界的不二法门;反之,若一念的“迷惑颠倒”,随顺贪、瞋、痴的烦恼习气,无法放下一切的名闻利养、妄想执着、是非人我,就是与三恶道相应,也就是“向下沉沦”!
总之,一念的觉悟,就是佛菩萨;一念的迷惑颠倒,就是三界凡夫。因此,一念回心,就能帮助我们超凡入圣,转迷开悟,并且究竟离苦得乐,欢喜自在!
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也就是说“信”乃为道之本元,一切功德之母。又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由此可知,吾人必须先具信心,才能深入佛法之海,也才能依智慧度脱生死。但信有真妄之分,其间要经历许多过程,依慧明法师所言,“信”字过程,有下面六种:
1、、不信:众生本具佛性,与佛无二,但为多劫以来的业力所束缚,故对于佛法,刚开始时是不信的。以后渐经师友的劝导,或因环境关系,乃存姑且一试的念头,此时表面虽学佛,而心中实未起信。
2、疑信:初学者一面生信,一面又在怀疑。今天觉得学佛是好,明天又觉得学佛是不好。今天遇一善因缘之人来赞叹,便增加信心;明天遇一恶因缘之人,笑为迷信,便又生疑惑,自生矛盾。此种信,名为疑信。此乃众生业力太重,故一念真心将起,而无边业力即来障碍,不许吾人起信修持也。
3、浅信:初学者经过薰习,对佛法稍有认识,疑减信生,但发心不真,其信也浅。因其信浅,故无法得到学佛利益,或环境变迁,便置信心于九霄云外。这种信,譬如空中羽毛,随风飘荡,故称之为浅信。
4、深信:学佛人经过相当修持,已得受用,觉得佛法是有真理,从事修持深信不疑,立志不变。但此时还算不得真正认识,只可说是墙上草,虽说有根,一旦遇风吹来,还是二面倒。例如,今天皈依这个法师学禅,明天又皈依那个法师学密,着境生心,见异思迁,此乃不知一门深入的道理。
5、定信:定信即是坚定之信。学佛者修到此时,薰习已久,业障渐消,信心才算坚定,如树大根深,风不能摇。信师信法,独一无二,一门深入,勇猛精进,不生厌怠。但风大时,大树还可动摇,如修行人根本业障翻动,加以外境压迫,信心还是不免差别,所以定信仍非究竟。
6、真信:真信即是契入真如之信。真如是如如不动,清净无相。如同金刚经所言:“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信心到此地步,方名真信。
从上述“信”字过程的分析,似乎嫌多,其实若非将此等差分析清楚,则不能发生真信,若无真信也就不能得到学佛真正的利益。
除了上述六种“信”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清楚外,亦要了解“真信”乃是要具足“六信”,即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兹分别说明如下:
1、信自:依明朝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所说:“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由此可知,这个“自”字,不是那个有我相的自我,不是肉团心,也不是缘影心,而是指离一切相的自性,也就是吾人本有的妙明真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目前虽因妄想执着,真心未能显现,迷惑颠倒,只要我们“一念回心”,依佛教诲,背尘合觉,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决定得生。因人们往生并不须跑向远方,只是生在本人心中,净业行人于此应生决定信心,不可疑惑。所以“信自”,就是信自佛也。
2、信他:信他即信他佛。我们应当:“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因此,所谓“信他”乃是首先要相信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绝对不会说妄语,如金刚经所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其次,我们要相信阿弥陀佛世尊决无虚愿,因阿弥陀佛是大愿王,所发四十八大愿,其大愿的核心是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愿”。而依阿弥陀经所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可见阿弥陀佛是已成之佛,其因地所发一切大愿,决定已全部圆满成就,故决无虚愿。第三,要相信六方诸佛,亦即十方一切诸佛。如经云:“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因此,我们实应至心信受诸真实教诲,决定发愿求生净土,不当疑惑,是名“信他”也。在“六信”当中,“信自”和“信他”是一对,两者都能信,才是正信。进一步而言,自他不二,才符圆融无碍之旨。
3、信因:“信因”和“信果”也是一对。如弥陀要解云:“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如法华经所言:“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可见“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只要我们真实发心,老实念佛,绵绵密密,精进不已,以此为因,必得往生极乐的妙果也。
4、信果:弥陀要解云:“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可见“信果”就是要信从念佛之因,得往生之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如自身之影,必随自身;空谷回音,必应于响。从因得果,果不离因。念佛之功,功不唐捐,能这样信,名为“信果”。
5、信事:“信事”和“信理”也是一对。事是事相,理是本体。如弥陀要解云:“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信事乃是说明此心包容十方,此心不可穷尽,所以从此心所现的十方世界,也不可穷尽。依弥陀经上所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这两个“有”字,至关重要。因极乐世界是“有”,并且是真实的“有”,不是庄周之寓言,而且不同于眼前的世界,目前虽有,而将来必然会坏和空。此外,西方极乐世界“建立常然,无衰无变”,最极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6、信理:理即是真心、实相,亦即全法界。如弥陀要解所说:“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总之,深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西方一切依正主伴,皆吾心之所现;如是我心遍,佛心亦遍,一切众生亦遍,重重交摄,圆融无碍,是名信理。
以上所说的内容较难相信,我们信它有何好处?此乃因为具足六信,才是真信。因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只是世间善人,报生善处受乐(截流大师语)。是故吾人若能具足六信,功德真正不可思议,念佛决定往生,并且品位甚高也。
凡作一事,必先有愿,因要有一种愿望,才能产生一种力量,有了力量,才能向前推进,无愿绝对不能成就,所以名曰“愿力”。因此,若吾人信心已具,并且具足真信,即当立愿。但愿有小愿、空愿、真愿、大愿之分,兹依慧明法师所言,分别说明如下:
1、小愿:初学佛者,多半只求自利,其愿力小。小愿略说有三种:(1)求现世荣乐:即求名利荣寿,乃至妻财子禄等;(2)求来世福报:即求来世生人生天,得大富贵,享受快乐;(3)为求自了,着于涅槃,不知如来应世,为的是广度众生,苟只知自了,而不知利他,是执顽空,亦是小愿。总之,发小愿之人,皆不知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妻财子禄皆是吾人往劫有漏善因所致,本不待求,而人生如梦,转眼皆空,富贵荣华总在轮回之中,难逃生老病死之苦。
2、空愿:空愿如空头支票,不能兑现。即学佛之人虽具信心,而业障仍深,偶尔激于情感,一时兴奋,轻立誓愿,心口仍不相应。一愿出口,转身便忘;或但逞口说,借博虚名,未能身体力行。如此立愿,不但易堕妄语,且增违背誓愿之大罪。
3、真愿:即真实不虚之愿,无论愿之大小,均出至诚,详加审思,愿心一发,起心动念,不敢随便,始终如一,绝不敢违背。如发愿不动瞋念,便事事和颜爱语,理直气和,义正辞婉,渐渐做到怨亲平等,烦恼不生。然若其愿真而不大,虽有受用,仍非究竟。4、大愿:学佛到了因缘成熟,得遇善知识,彻底明了佛法真义,深知佛恩难报,发起至诚不二之心,立下宏法利生,誓度一切众生之大愿,此乃所谓宏誓大愿。
以净宗而言,“愿”是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亦即将平生所修功德,专求回向往生西方,不作他用;且发大菩提心,乘愿再来,广度一切众生。详言之,净土法门之发愿须具足欣、厌二门:
1、厌门:即厌离娑婆。以深知娑婆世界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一切众生,皆在生死苦海之中,头出头没;吾人起心动念,五欲六尘皆为造业之所,起业感报,故依苦集二谛,因而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及“烦恼无尽誓愿断”之大愿。若吾人于娑婆世界,深生厌离,更无贪恋,所谓“但求一日之速脱,不欲须臾之暂留”,是名厌门。
2、欣门:即欣求极乐。由深信极乐世界清净庄严,常得听闻三十七道品等法,而且诸上善人聚会一处,长生不老,受诸快乐,故依道谛,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之愿;此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得不退,无上菩提,一生补处,故依灭谛,发“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大愿。若吾人于极乐世界,切愿欣求,更无二志,所谓“求生之心已定,虽万牛而莫挽”,是名欣门。
总之,“愿心”即是“因心”,有因心才有果觉。因大果大,因真果真,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因此学佛要立大愿心,了解“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如此才能由因生果,也才能达到最后成佛的目标。尤其净土法门之发愿,更要具足欣、厌二门,厌即舍于秽土,欣则取于净土。此欣厌取舍之方,为十方三世诸佛转凡成圣之通则。盖若不厌舍,如何转凡?若非欣取,何以成圣?故自凡夫乃至等觉,无不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欲修净业之同修,不可不知也。
学佛人具足“信”“愿”之后,就要“行”,所谓依教奉行,如法修行奉养,功德最大。但是“行”是根于“愿”来的。真实心愿已发,即当照愿实行,若有愿无行,或行之不力,即同“说食数宝”。所以无论愿之大小,或自行,或利他,必须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行不违愿,终不改变。
以净土宗而言,“行”是实行“念佛”。本来净土修行,不只念佛,或修礼拜、或修供养、或修忏悔等,无量众行,回向发愿,皆成净土。而净土正行,要以念佛为首,故古德判为径中之径。
又念佛一行,亦可分为多种,大略可归纳为四:
1、持名念佛:即称念“阿弥陀佛”圣号,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一句佛号念到底,念到功夫得力,可伏住贪、瞋、痴、慢的习气,临终预知时至,安祥往生。
2、观像念佛:指观念彩画塑铸之佛化身形像,然像去还无,则念佛易成中断。
3、观想念佛:指观念佛之真身相好,如“佛说观无量寿经”所说,观日、观水、观佛相好等十六观。
4、实相念佛:指直念本具真如理性,不着土相,不着佛相,不着念相,念到离念,真心全体显露,即证实相。
上述四种念佛当中,尤以“持名念佛”下手最易,并且最圆最顿,故得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亦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劝导众生求生净土的方法。此乃因“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相应,盖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议,以“名号即实德”、“声字皆实相”及“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也。且“持名念佛”可“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是佛心”,亦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故“持名念佛”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也。
又净土之修行方法,又可分为正行与助行,所谓正行者,乃是指单持一句万德洪名,或大声念、或小声念、或金刚持、或心默念,总要心里想得清楚,口里念得清楚,耳里听得清楚,如是相续不断,求得一心系念不乱,而证念佛三昧。所谓助行者,不外乎断恶修善,亦即遵守五戒十善,多起好心,多说好话,多做好事。须知实行“助行”,无非辅助“正行”而得一心而已。以一般人难能做到二六时中,一句佛号,相续不断,故须助功,补其不足。且弥陀经云:“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今持佛名号,即多善根;断恶修善,即多福德;是故正助双修,因缘具足,得生极乐。
总之,信、愿、行三项,称净土三资粮,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吾人若能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如此依个人念佛断烦恼的程度,提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品位。此外,吾人当知:“执持名号,既简易直捷,仍至顿至圆,以念念即佛故,不劳观想,不必参究,当下圆明,无余无欠”,是故吾人在实践佛法方面,当以“持名念佛”为日常生活的守则,时时处处不忘念佛,并以“念佛法门”教化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如此必能成就往生成佛之大愿也。
一般人初学佛,若已体悟到佛法的博大精深与理事圆融,想要进一步修学佛法,俾蒙受佛法的利益,则“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必备的条件,也就像世间的学生要入学,必须先办理注册手续一般。因之,吾人若发愿学佛广度众生,则应先拜释迦牟尼佛做老师,愿意一生依照老师的教诲来修学,而老师教学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传授三皈依”,也就是“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般人听到“皈依佛”,就想到佛像;听到“皈依法”,就想到经典;听到“皈依僧”,就想到出家人,这种把“皈依三宝”当成皈依外在的“住持三宝”(即佛像、经典、出家人),并不完全正确。因此,深入了解皈依三宝的意义是我们同修应该特别加以重视的。
唐朝时代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唯恐后人对“皈依三宝”的误解,特别在坛经讲解并传授三皈依,他不是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而是要我们归依“自性三宝”,盖以“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六祖对归依自性三宝的解释为:“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由上可知,六祖所传授的皈依,乃是要我们皈依“自心三宝”,亦即“内调心性,外敬他人”,“常见自己过,不说他人好恶”,“常须下心,普行恭敬”,方名真正的“自皈依”也。
在此首先介绍“归依佛”的意义。“归”是回头,“依”是依靠。我们从久远劫以来,在三界六道流转轮回,头出头没,实在是无依无靠,苦不堪言,是真正的可怜悯者。此乃由于没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识,没有遇到好的老师(佛菩萨)。今天得遇佛菩萨这么好的老师或善知识教导我们,要从迷惑颠倒“回头”(皈),并且“依靠”(依)自性觉。我们须知,吾人的自性本来觉,所以归依佛,不是外面的佛,而是自性佛。所以我们“归依佛”之后,就是从现在起要“觉而不迷”,无论在待人、处事、接物方面,一定要觉悟,绝不能迷惑,如此才是真正的皈依,否则皈依佛仅是一种有名无实的形式,无法得到归依佛真正的利益。
其次谈“归依法”。“法”是对宇宙人生正确的看法与见解。在佛经里称为“正知正见”,或是“佛知佛见”,这是“自性法宝”,不待外求。因之,佛陀教我们从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回头,要依自性的正知正见,并且放下一切的妄想执着、是非人我、五欲六尘、贡高我慢的念头,称之为“归依法”。
最后谈“归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也就是要做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外境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之时,要保持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不受外境污染。盖以凡夫根尘相接触,都会被外境所转,如接触到顺自己意思的,就容易起贪心,贪就是染污;不顺己意的,便起瞋恨心,被瞋恨心染污;所以外在的名闻利养、尘劳爱欲境界都是心地清净的障碍。因此佛告诉我们,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没有染污,我们要从一切染污回头,依自己的本具的清净心,这才是“归依僧”。
总之,“皈依三宝”总结起来说,“皈依佛”就是“觉而不迷”;“皈依法”就是“正而不邪”;“皈依僧”就是“净而不染”,这是佛陀教导我们修行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要皈依“自性觉”、“自性正”、“自性净”之本具的“自性三宝”,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也才是释迦牟尼佛要我们“皈依三宝”的本意,我们如能依教奉行,将“觉、正、净”落实在日常生活的待人、处事、接物当中,才是真正佛陀的三宝弟子。
最近有机会到美国西雅图参访,会后在友人的介绍之下,去参观华盛顿湖的特殊景观—“运河闸门”与“鱼梯”(Fish Ladder),其中的“鱼梯”是供鲑鱼从太平洋回到华盛顿湖(原出生地)产卵的阶梯,每一阶梯约相差一英尺,故鲑鱼必须历经多次跳跃鱼梯及逆流而上,才能回到“故乡”产卵,并且传宗接代。
在参观鲑鱼逆流而上,才能完成一生目标之大自然现象,给予我们不少的启发:
1、就如同鲑鱼一般,我们在求学、工作、修行的过程当中,往往会面临种种严厉的考验,我们要能够勇于接受逆境的挑战,要力争上游,不怕艰难险阻,否则“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随波逐流,无法不断地自我提升,将会遭到时代的淘汰。尤其修行乃是逆行返本之事,不逆行,何能返本?一切万事万物,莫不皆然。如玉不琢,不成器;天无秋杀冬藏之逆,何能成春生夏长之荣;人无坚苦卓绝之逆行,何能成就济世利人之功业?可知烦恼之火,即菩提之因,此即“火中生莲花”、“道在苦中求”之义。
2、吾人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同样也会遭遇不少的诱惑与试炼,尤其在面对此红尘世界,吾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境界一接触,心中若无正知正见或定力,必定会引发我们贪、瞋、痴、慢、疑的种子,因而妄造恶业,如此随顺个人的烦恼习气,就是“顺生死流”,将永远无法超越生死烦恼的痛苦与束缚,一生修行的志业就无法成就!因之,修行过程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亦如同孔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此方能“逆生死之流”,也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3、吾人在世界各地游山玩水之余,对大自然现象的观察,往往可使我们因此体会宇宙人生的真理,如日出日落,让我们体会人生的盛衰,世间变化的无常;大江东去,提醒我们:“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不要执着过去,或冀望于未来,要学习活在当下,并且要以谦卑的心来面对人生;看到不满意的人事现象,应将我们的认知,从“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Why are they doing this?)改为:“他们究竟想教我们什么?”或“他们将有何以教我?”(What are they trying to teach me?)。如此,便能真正体会“处处是我道场,人人是我良师”的说法。
4、吾人从无始劫来,流浪生死苦海,从未让我们的心,回归到真正的故乡,甚且迷失自我,不知“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实应早日觉悟:“弥陀是我大慈悲父,西方极乐是我故乡”,并且信愿持名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回到我们“心”真正的故乡,期完成一生成佛的目标。
总之,吾人身处在宇宙之中,须了解任何人、事、物,如山河大地、情与无情,万事万物皆时时刻刻在讲经说法,并且启发我们、教导我们体会宇宙人生的真理,只要我们能觉悟,则:“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如此必能“逆生死流”,不断向上提升,并且创造幸福美满的人生。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