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演录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太虚大师讲述
民国十年秋在北京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此为叹人美法劝募持行章内之第三品。在全经各品中,则居第十二。提婆、天也,达多、授也;斛饭王之子,佛之堂弟,乞于天而生,故名天授。他经记载佛与天授往劫之事颇多,大概天授对于佛之行事多所违害,正俗情之所谓冤敌也。虽亦曾从佛出家,然意在学佛之神通,冀以炫众而已。往劫见佛修忍辱行,遂发愿生生世世与佛相值,专害佛生命,乞其头目、手足、骨髓等,以成就其忍辱之行。就道言之,此实为佛之善友,但为违缘之善友耳。盖违缘善友,能使人道心愈益坚固,更胜于顺缘善友,故修道者当视违缘之友为善知识也。文殊师利为龙女顺缘之善友,顺则易见。天授为释迦逆缘之善友,逆则难知。为表逆缘并示世尊无怨,故有此
又、龙女闻经,现前成佛,为显此经殊胜,故有此品。
又、在显一乘境之各品中,方便品以下已明一乘之境,法师一品遂明一乘境中之行。见宝塔品叙多宝如来听经现身,复明一乘境中之过去佛果;本品叙释尊因往劫求经成佛,显一乘境中之现在佛果;又叙龙女成佛,即显一乘境中之当成佛果。为表经力能生三世佛果,故有此品。
丁三 顺逆为友
戊一 明天授与佛违缘善友之德
己一 明释尊昔重法以求经
庚一 往昔求法
辛一 长行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为欲满足六波罗密,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恼、身肉手足,不惜躯命。时世人民寿命无量,为于马故捐舍国位,委政太子,击鼓宣令,四方求法: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
此释释迦往劫舍位求法。求者、不仅求能闻而已,求能信,求能解,求能行,求能证,求能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皆是。求法华经、即求无上菩提。心不退转、谓或受王位五欲之乐而不以丧其本心,或受怨敌违害之苦而不以懈其初志。象马等为外施,头目等为内施,妻子奴婢等为内外施。所有受用境界、及正报眷属等,莫非个人之福报,乃均不复滞着,愿舍此报以求能为说此法华经者,并愿为之终身服役。释迦远劫以来,即勤求是经如此。
‘时有仙人来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华经,若不违我,当为宣说”。王闻仙言,欢喜踊跃,即随仙人供给所须,采果汲水,拾薪设食,乃至以身而为床座,身心无倦。于时奉事经于千岁,为于法故精勤给侍,命无所乏’。
此释仙人许说、释迦敬奉。不违、谓不违其意旨命令。佛度众生,悉随顺众心以施教化,今仙人欲人之不违其意乃为说法,此已显示为违缘之友矣。释迦事此仙人,不易行者行,难久行者久,于供给果薪而外,其间必已经有无量忍辱之行毫不退转,故曰乃至以身为床,盖充类至尽之词也。千岁无倦,给侍无乏,求法之愿可谓深重矣!
辛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念过去劫,为求大法故,虽作世国王,不贪五欲乐。椎钟告四方:谁有大法者,若为我解说,身当为奴仆。时有阿私仙,来白于大王:我有微妙法,世间所希有,若能修行者,吾当为汝说。时王闻仙言,心生大喜悦,即便随仙人,供给于所须。采薪及果蓏,随时恭敬与,情存妙法故,身心无懈倦。
此五颂半内,二颂颂求法,一颂半颂仙许,二颂颂敬奉。椎钟、击钟也。阿私仙、仙之上首也。蓏、瓜瓞之属。
‘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亦不为己身及以五欲乐,故为大国王,勤求获此法,遂致得成佛,今故为汝说’。
此二颂、颂释迦求法之由并劝示勤学。不为己身,言非为己身专求涅槃,亦不为五欲之乐。正明舍大国之王位,悉因为众求法,以能利众故终致成佛也。
庚二 结会今古
佛告诸比丘:‘尔时王者,则我身是。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今我具足六波罗密、慈悲喜舍、三十三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自发大乘心,并助人发大乘心者,为善知识。六波罗密以下十一种功德,均见前释。成等正觉,广度众生,佛悉归功于天授宣说是经之力。显如来于一切众生及一切法相,悉照以平等大慧,了无执着差别之相也。
己二 明天授当来成佛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说于妙法,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众生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至不退转。
此为授现前记,即记天王佛成佛时之果相。大千界每一成住坏空为一大劫,一住劫为一中劫。无上道心即菩萨心。无生忍者,证于无生法性之理,印可于心,不复可退转破坏,故名无生忍。菩萨已证于不生不灭之法性,即可得证无生忍。初地创证真如,暨八地之无相行不退,均是得无生忍义。二乘人于平等真如之法性未能了知,执着于善法、恶法之差别,因有生佛之异相。今法华会受佛记者,多为随顺佛教之众,而天授为违害佛教之人亦获受记。此大乘妙法所以为统摄群生,使一切皆导归佛智也,是为授无怨恨之记。
‘时天王佛般涅槃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宝塔,高六十由旬,纵广四十由旬。诸天人民,悉以杂华、末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幡、宝盖、伎乐、歌颂、礼拜、供养七宝妙塔。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议众生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此明授灭后记,谓记天王佛灭度后之果相。
己三 结闻经获益
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此释净信是经、获受利益。净心信敬,谓清净其心信受敬奉也。若不体佛之平等大慧,不知众生皆有佛性,但执着于种种差别法相,以为某当堕狱,某当成佛,某为善人,某为恶道,此皆违于如来生佛同体之平等大慧,即为其心不净。由不净故不信,由不信故疑。以为此品经文,不过示佛不念恶之德,及佛戒人以不当念恶而已。甚或疑此品为本来无有,为非佛所说,如此皆为不净、不信、不敬,断佛种子,即系自绝于佛,更何由永离恶趣,生恒值佛及当闻此经,或升梵天,或生净土,受有得近菩提之报也哉?
戊二 明文殊与众顺缘善友之力
己一 智积请归释尊留止
于时下方多宝世尊所从菩萨名曰智积,白多宝佛,当还本土。释迦牟尼佛告智积 曰:‘善男子!且待须臾。此有菩萨名文殊师利,可与相见论说妙法,可还本土’。
多宝如来本为东方过去古佛,兹云下方者,从其涌出之方称之也。智积以说法既毕,故请多宝还归本土。而释尊告使暂留,因以引起文殊师利教化龙女之事。
己二 文殊涌出来见智积
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从莲华下,至于佛所,头面敬礼二世尊足。修敬已毕,往智积所共相慰问,却坐一面。
娑竭罗龙王、即盐哈龙王。二世尊、指多宝如来与世迦牟尼,因二世尊正同坐于多宝塔中也。以多宝如来摄一切过去佛,以释迦牟尼摄一切现在佛,故但云敬礼二世尊足也。文殊礼佛既毕,往慰智积,遂启以下问答之因缘。释尊先时放光照境及说方便等品,文殊本在法会,何忽于此时从大海龙宫涌出?盖说此法华全经,本非一朝一夕。方便一品开显既毕,闻殊师利等诸大菩萨,即已本佛所说,往化十方诸菩萨众,去来无定,此次适于教化龙宫后复来法会耳。就事相言之,其义如是。若就观心义言之,海中龙宫,即众生心海中自在清净之本心。文殊师利,即如来藏心中之根本无分别智。智积以修积为义,即后得智。根本智于心中忽然开显,名为涌出。坐莲华者,显其具足因行领证果位,如花开而莲见,莲实而花落也。
己三 文殊智积共为论议
庚一 论化众多少
辛一 问化多少答数无量
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仁往龙宫,所化众生其数几何’?文殊师利言:‘其数 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且待须臾,自当证知’。
仁、犹言仁者,即具足菩萨之德者。以大智故名为菩提,以大悲故名为萨埵,仁者、即其通称也。智积问所化众生几何,而文殊答以非可口宣心测,盖佛智境界离于语言,不堕数量,唯证乃知也。
辛二 龙宫涌出文殊指示
所言未竟,无数菩萨坐宝莲华从海涌出,诣灵鹫山,住在虚空。此诸菩萨,皆是文殊师利之所化度,具菩萨行,皆共论说六波罗密。本声闻人,在虚空中说声闻行,今皆修行大乘空义。文殊师利谓智积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此释化众涌出、文殊指示。无数菩萨均坐宝莲华,喻以无分别根本智为母,皆能出生一切佛功德宝。又自见宝塔品以来,皆云诸大菩萨住于虚空,盖显无住而住之义。此空非枯寂之空,乃菩萨具德之空。小乘之空,为灰身泯智之空;大乘之空,为净妙庄严之空。非证不知,非言可显,故文殊师利先以所化菩萨万德庄严之相示之,而复明言其教化之事如是也。
辛三 智积赞扬文殊告化
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大智德勇健,化度无量众,今此诸大会,及我皆已见。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广导诸众生,令速成菩提’。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
智积谓:文殊导众之功,全由开阐一乘实相。而文殊亦言:我在龙宫,唯常宣说是经,则妙法华经之尊重益彰矣。文殊亦名妙智、妙德,故云大智德。勇健、有力之义。
庚二 论成佛迟速
辛一 智积问
智积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此释问修是经、得佛迟速。此经所以微妙者,正以其能为经中之宝。以有此宝,故能转一切法皆为佛法,摄一切经尽为妙法之经。智积欲显经力能致现前佛果,故问以启之。
辛二 文殊答
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此释龙女受持是经、能至菩提。多慧则根利,根利多慧故于众生则善知其根业,于经义则能得其总持。因能受持此甚深秘藏之妙法华经,故深入禅定,证于法性,通达法相。是以无上觉心任运而生,一发永发得不退转,心念口演、谓心之所念,口即能演,故说法度人恒不失时,亦不失机;所说法义,共见为微妙广大。慈让和雅、谓烦恼习气消除净尽。以上种种,明龙女定慧具足,顿发大心,成就自利利他诸功德,遂得疾至菩提。而悉由得闻是经之故,初不以恶趣女身为碍,则是经最可尊重之义益明矣。
辛三 智积疑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此释智积不信龙女速成正觉。难行苦行,谓艰难困苦之行。智积但就成佛艰难之通常事相观之,故不信当下遂能成佛。
辛四 龙女现
壬一 龙女现赞
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以偈赞曰:‘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罪福相、谓全法界一切因缘果报之相。如三恶道为罪相,则人天为福相;世间为罪相,则出世间为福相;菩萨为罪相,则佛为福相是也。佛于此差别之相,悉皆遍照,遍照者了知其等于法界,等于虚空,此为佛之报身。深达实相之智体,本来微妙清净,此为佛之法身。相好庄严,此为佛之应化身。龙女既先赞佛之身,复言自将成佛,唯佛证知,但我永以大乘教义度脱众生而已。此正龙女受持妙法应速得佛之由也。上节智积疑问,正待文殊之答。然而众生当下可以成佛之证,岂语言所能显示?兹不待文殊言答之时,龙女已当下显现,先示佛身差别之相,后复自承作佛与其作佛之本怀。如是事相,文殊并未答言,然此正文殊无言之妙答,故智积闻之而了然无疑也。
壬二 鹙子申疑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在人道中之女身,本为罪业报之相,不堪为胜法所依,故非法器。诸度、谓忍辱、布施等度,即菩萨行之各波罗密也。梵天王、为色界天之主,帝释、为三十三天之主,魔王、为欲界天之主,转轮圣王、为四天下之主。作此诸天之主,均须具足梵行,而女子成就烦恼诸染污智,故不得作。又男身为佛三十二相之一,故女身亦不得作佛。以上总言女身不能作佛,且非久劫修行亦难作佛。此皆舍利弗尊者所闻佛说三乘之教,以尘沙烦恼未尽故,而仍滞于分别法执如此。
壬三 龙女道成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三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龙女不即以言答舍利弗,以此当下成佛之境非言可显,惟证乃知。故即假献纳宝珠,以喻成道之速。献宝珠、喻将本有之清净如来藏心,于一刹那间显示于佛。即献即受,喻即悟即证。夫一献一受,石火电光不足以比其速,而龙女成道之速乃复过之,皆显顿悟成佛之义。佛之无相法身,本无男女之相可得,茍于本觉中一念相应,当下即是,何有此三十二相等之示现?惟此依正庄严,正为示现成佛之胜相,亦即佛之名所由以立。故龙女于忽然之间,有变相说法、依正庄严等之示现。此正以无言之答,破舍利弗等之分别法执,而显是经力之不可思议也。
壬四 生闻获益
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无垢世界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此释娑婆无垢两世界、生闻获益。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维基 Wiki | MSN | 佛教 | 经典图书馆 |
| 电视 | 购物 | 儿童 | 书店 | 杂志 | 视频 | 免费佛经 | 音乐下载 | 热门网站 | 佛教论坛 |
分享Share |